CFG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CFG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CFG桩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XXX项目

桩基础工程

5#

CFG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 复核人:________________ 批准人:________________

XXX

二O—六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 (1)

第二章工程槪况 (1)

1、工程概况 (1)

第三章、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2)

一、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2)

二、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 (2)

勘察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属黄河冲洪积平原,场地地形较平坦。 (2)

三、施工场地地基土层分布及特征 (2)

四、水文地质条件 (3)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4)

一、施工工艺 (4)

二、施工技术参数 (5)

第五章、施工质疑保证措施 (6)

一、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6)

二、质量技术措施 (6)

第六章项目组织机构 (9)

一、项目经理部组织机构 (9)

二、设备、人员的进场及开工前期准备 (11)

第七章、降排水、雨天施工措施 (11)

一、做好雨季防涝排水工作。 (11)

二、做好雨季防雷工作。 (12)

三、做好雨季电器漏电工作。 (12)

第八章、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 (12)

一、安全生产 (12)

二、文明施工措施 (13)

第九章、通病及事故处理措施 (13)

一、CFG桩通病: (13)

二、窜孔: (14)

三、桩头空芯: (14)

四、桩端不饱满: (14)

五、桩孑L偏斜: (15)

六、钻进困难: (15)

第一章编制依据

(1)《XXX项目CFG桩平面布置图》

(2)《xxx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工程测量规及技术说明》JGJ33-86

(4)《建筑地基基础设讣规》GBJ50007-2002

(5)《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GB/T50266-99

(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JGJ79-2002

(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规》JGJ59-99

(9)《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10)《建筑匸程施工现场供电用电安全规》GB500194-93

(11)施工所需配备的机械设备型号、人力、技术状况等

(12)公司手册及有关管理规定

第二章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XXX项目桩基础工程;

(二)工程地址:市平原新区汉江路与岭路交汇处

(三)桩基形式:5#地基采用长螺旋钻孔管泵压栓灌注桩(简称CFG桩),桩径400mm,桩距1200mm至1600mm,正方形布桩,桩长DlOm,依据图纸设讣尺寸为准。

(四)工程简要:拟建的xxx项LI建筑面积154636. 00平方米。xxx项LI桩基础工程位于市平原新区汉江路与岭路交汇处,场地地形较平坦,交通便利。

xxx项目CFG桩基础工程,包括:5片、6#、7#、8片、9#楼,釆用C20混凝土。施工桩顶标高要高于设计桩顶标高0.5米,清土、截桩时,不得扰动桩间土或造成桩顶标高以下桩身断裂;桩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得大于0.4倍桩径。

第三章、施工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根据卓越建设工程,2016年8月提供的《xxx项U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报告书》,勘察场地的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如下:

二、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

勘察场地在地貌单元上属黃河冲洪积平原,场地地形较平坦。

三、施工场地地基土层分布及特征

根据钻探、静力触探及室土工试验结果,在勘探深度(20.0m)围将地层共分为7 层,主要为冲积粉土、粉质粘土、细砂等,现分别对本场地所揭露地层予以描述:

①粉土(Qhl):黄褐色,稍密,稍湿,摇振反应中等,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上部存在耕植土,局部夹粉质粘土,局部为素填土。

②粉土(QZ1):黃褐色,稍密-中密,稍湿,摇振反应中等,稍有光泽,干强度及韧性低,偶见蜗牛壳碎片。

②-1粉质粘土(QZ1):黄褐色、灰褐色,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镭质斑点,局部夹薄层粉土。

③粉质粘土(Q4al):灰褐色,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镭质斑点,局部夹薄层粉土。

④粉土(Qbl):褐黃色,稍湿,中密,摇振反应中等,干强度及韧性中等,含少量钙质结核,粒径约为0. 5-2cm,局部夹粉砂薄层,砂感较强。

⑤粉质粘土(Q4al):黄褐色,可塑,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铁镭质斑点,含钙质结核,局部夹粉土。

⑥粉砂(Q3&1):褐黄色,饱和,中密-密实,砂质纯净,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见云母片,级配良好。

⑦细砂(Q3al):褐黄色,饱和,密实,砂质纯净,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

为主,见云母片,级配良好。

⑧中砂(Q3al):褐黃色,饱和,密实,砂质纯净,主要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为

主,见云母片,级配良好,局部夹粉土。本次勘察该层未穿透,揭露最大深度60. Omo 各土

层赋存情况及特征详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及钻孔柱状图。各土层埋深厚度见下表:

各土层层底埋深璋度统讣表

说明:统计压度时主层厚度中不含亚层厚度。

统计厚度时每孔最后一层不参与统计。

四、水文地质条件

1、本场地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地在勘探深度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为&5m左右,稳定水位埋深在标高76.30m 左右,地下水类型为潜水,一般水位年变幅1.5m左右。近3-5年来地下水最高水位埋深3.0m,历史最高水位埋深1.5m。抗浮水位埋深按1.5m考虑,抗浮水位标高按83.3m考虑。

本场地周围无污染源,环境类型II类,据本场地地基土及地下水腐蚀性分析试验成果判定,该场地的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在直接临水作用下:该场地的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在干湿交替作用下:该场地的地下水及地基土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

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

一、施工工艺

“长螺旋钻孔素栓桩”是采用高圧栓护壁成孔与灌注栓同时完成,泵压栓灌注连续性好,桩底无沉渣,是单桩承载力较高的一种地基处理工艺。

1、施工前准备

a、、人员机械进场,按中方的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要求,接入水源、电源,同时选择好桩机和高压输送栓泵的摆放位置,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工作。

b、安排测量技术人员进行控制点和轴线及桩位点测放工作。

c、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完毕后,对技术工人进行技术交底,并按设计要求及施工工艺参数进行试桩工作。

2、施工工艺

a.移机对位,准确调平桩机,确保桩机桅杆垂直,钻杆不弯曲,钻头对准桩位中心点。

b.成桩:启动桩机,旋转钻头进至设计桩深位置,启动栓泵输送栓(实践中有将钻杆提高20cm)至钻杆充满栓,边继续压灌栓,边提升钻具至设计桩顶高程后成桩。

c.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一测放施工轴线及桩位一启动桩机,旋转钻进下沉至设讣桩底一启动栓输送泵至钻杆充满栓后,边提升边继续压灌磴至设计桩顶一50cm浮浆高度一成桩一移至下一桩位重复上述工序施工一桩头保护及桩体养护一质量检测。

d.施工顺序:

结合CFG桩结构布局特点及现场地质条件,可采取:从一边向另一边推进施工(正方形或梅花形网格状布桩方式),根据具体情况,为了尽可能减小桩间土的扰动,要严格遵照施工工艺,发现特殊情况,及时改变工艺,必要时采用间隔跳打的施工方式,确保成孔质量。

e.工艺要求

① 钻进成孔:根据本工程场地地层以粉质粘土为主的特点,钻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钻进速度,并做到在钻进时每隔一定时段(或一定深度)停钻继续旋转排土一定时间(约15?30秒),并根据地质资料,在钻具钻至接近设计标高时,放缓进尺速度,确保准确打到设计深度。

② 混凝土供应:本工程采用罐车运送商品混凝土至施工现场,灌注方式采用高压混凝土输送泵灌注,每台桩机每日所使用的混凝土必须做不少于一组标准试件,送质检部门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

③混凝土灌注:在桩机钻进成孔后,灌注混凝土时应严密观察排气阀门是否通畅, 在

确保混凝土完全充满钻杆,再边灌混凝土边提升钻具成桩,同时严格按单桩混凝土施丄用量

输送混凝土,避免材料浪费或因输送量不足造成断桩或桩头下沉现象的发生。混凝土灌注完

成后用高压清水对钻杆孔进行清理。

④桩头的保护:本工程施工机械大为步履式或履带式长螺旋钻孔桩机,桩机施工时

的自重达40~60吨不等,施工期间应做好桩头的保护工作,避免在混凝土未固结前受机械行

走破坏桩头的现象发生。

⑤质量自检:每一支桩从开始至成桩全过程派专人做严密监督及观察,随时检查钻

进成孔情况,孔深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灌注量及混凝土灌注时的连续性,避免断桩、

缩径等事故的发生,成桩后7天山人工配合小型挖掘机随机开挖检测桩头质量、桩径及混凝

土强度等。

f.施工过程发现有严重异常时,需及时汇报,与相关部门处理解决。

二、施工技术参数

(1)钻孔成孔直径400mm;

(2)使J I] C20商品混凝土;

(3)絵塌落度:18?22cmo

(4)桩长按设计要求确定。

(5)成桩后桩身絵28天龄期强度M33OKN。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