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CRE网络工程师考点17

NCRE网络工程师考点17
NCRE网络工程师考点17

考点17: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的安装与配置(对应NCRE试题第一大题选择题,28~32小题,共1*5分)

★重点、考点

一、DNS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1、在Windows 2003系统命令中,可以清空DNS缓存的是ipconfig。

2、DNS服务器的IP地址是由DHCP服务器分配的。

3、DNS服务器中根DNS服务器需管理员手动配置。

4、TTL,主机记录的生存时间指该记录在服务器中的缓存时间。

5、DNS服务器配置的主要参数

1)正向查找区域:将域名映射到IP地址的数据库,用于将域名解析为IP地址。

2)反向查找区域:将IP地址映射到域名的数据库,用于将IP地址解析为域名,允许客户端在名称查询期间使用已知的IP地址,并根据它查找计算机的域名。将主机(A)资源记录手动添加到正向查找区域时,使用“更新相关的指针(PTR)记录”选项,可以讲指针记录自动添加到反向查找区域中。

3)资源记录:区域中的一组结构化的记录。常用的记录包括:主机地址(A)资源记录,它将DNS域名映射到IP地址;邮件交换器(MX)资源记录,为邮件交换器主机提供邮件路由;别名(CNAME)资源记录,将别名映射到标准NDS域名。

4)转发器:转发器也是一个DNS服务器,是本地DNS服务器用于将外部DNS名称的DNS查询转发给该DNS服务器。

二、DHCP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DHCP服务器配置的术语、主要参数:作用域排除范围地址池租约保留选项

注意:

①在Windows 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中新建保留时,在打开的新建保留对话框中,需要输入保留名称、IP地址、MAC地址、描述和支持类型等项目。

②添加排除时不需要MAC地址信息,而添加保留时需要MAC地址信息。

③地址租约期限的最小可调整单位是分钟。

④客户机的地址租约续订是由客户端软件自动完成的。

⑤新建作用域后必须激活才可为客户机分配地址。

三、WWW的基本概念与工作原理

Windows 2003系统下WWW服务器

1)在Windows 2003中添加操作系统组件IIS就可实现Web服务。

2)在Web站点主选项卡中,可配置主目录的读取和写入权限。

3)建立Web站点时必须为该站点制定一个主目录。

4)网站的连接超时选项是指HTTP连接的保持时间。

5)网站的带宽选项能够限制该网站可使用的网络带宽。

6)设置默认文档后使用浏览器访问网站时能够自动打开网页。

7)网站选项可设置网站的标识、超时时间,并可启用日志记录。

8)目录安全选项可选择配置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IP地址和域名限制、安全通信。

9)性能选项可设置影响带宽使用的属性及客户端Web连接到数量。

10)可以使用虚拟服务器的方法在一台服务器上构建多个网站。

11)多个网站通过标识符进行区分,标识符包括主机头名称、IP地址和协议类型。

12)可以为每个网站创建唯一的主目录并存储在本地服务器。

四、安装、配置FTP服务器

Serv-U FTP服务器的配置

1)Serv-U FTP服务器中的最大用户数是指同时在线的用户数量。

2)Serv-U FTP服务器中的最大上传或下载速度是指整个服务器占用的带宽。

3)配置服务器的域端口号时,既可使用端口21也可选择其他合适的端口号。

4)Serv-U FTP服务器中可以构建多个虚拟服务器,每个虚拟服务器称为一个域,一个域是由IP地址和端口号唯一标识的。

5)配置服务器域名时,可以使用域名或其他描述。

6)创建新域时输入的域名不必是合格的域名。

7)FTP服务器的域创建完成后,需添加用户后,客户端才可以使用匿名用户访问。

8)添加名为“anonymous”的用户时,系统会自动判定为匿名用户。

9)检查匿名用户密码选项指使用匿名用户登录时用电子邮件地址作为登录密码。

10)当服务器有多个IP地址或使用动态IP地址时,IP地址为空会比较方便。

11)配置域存储位置时,小的域应选择.INI文件,文件存储大的域应选择注册表存储。12)服务器选项不提供“IP访问选项”。

13)选择拦截“FTP BOUNCE”和FXP后,则不允许在两个FTP服务器间传输文件。14)对用户数大于500的域,将域存放在注册表中可提供更高的性能。

五、安装、配置E-mail服务器

1、Winmail邮件服务器配置、使用与管理

1)Winmail邮件服务器是否允许自行注册新邮箱是由管理员通过Webmail在邮件服务器的域参数中配置的。

2)为建立邮件路由,需在DNS服务器中建立该邮件服务器主机记录。

3)用户自行注册新邮箱时需要输入邮箱名和密码等信息。

4)通过浏览器管理邮件服务器的可选项包括域名设置、用户和组等。

5)使用浏览器发送邮件时,使用的协议时SMTP。

6)Winmail邮件服务器可以允许用户使用Outlook创建在服务器中已经建立好的邮件账户。7)Winmail邮件服务器支持基于Web方式的访问和管理。

8)Winmail邮件管理工具包括系统设置、域名设置等。

9)在域名设置中可以通过新增加的域构建虚拟邮件服务器。

10)未建立邮件路由,需要在DNS服务器中建立邮件服务器主机记录和邮件交换器记录。

2、邮件系统工作过程

1)用户使用客户端软件创建新邮件。

2)客户端软件使用SMTP协议将邮件发送到发送方的邮件箱中待用户处理。

3)接收方的邮件服务器将收到的邮件存储在用户的邮箱中待用户处理。

4)接收方客户端软件使用POP3或IMAP4协议从邮件服务器读取邮件。

需了解的知识点:

1、DHCP服务器配置的术语、主要参数

1)作用域:是网络上IP地址的完整连续范围。作用域通常定义为接受DHCP服务的网络上的单个物理子网。

2)排除范围:是作用域内从DHCP服务中排除的有限IP地址序列。排除范围确保服务器不会将这些范围中的任何地址提供给网络上的DHCP客户机。

3)地址池:在定义了DHCP作用域并应用排除范围之后,剩余的地址在作用域内形成可用的“地址池”。服务器可将地址池内的IP地址动态地指派给网络上的DHCP客户机。

4)租约:是由DHCP服务器指定的一段时间,在此时间内客户端计算机可使用指派IP 地址。在租约过期之前,客户端通常需要向服务器更新指派给它的地址租约。租约期限决定租约何时期满以及客户端需要向服务器对它进行更新的频率。

5)保留:可使用“保留”创建DHCP服务器指派的永久地址租约,可以保留一些特定的IP地址供DHCP客户端永久使用,可确保子网上指定的设备始终使用相同的IP地址。保留地址可以使用作用域地址范围中的任何IP地址,即使该IP地址同时还位于某个排除范围内。

6)选项:是DHCP服务器在向DHCP客户端提供租约时可指派的其他客户端配置参数。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

20XX年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1)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ATM数据传送单位是一固定长度的分组,称为信元,它有一个信元头及一个信元信息域。信元长度为53个字节,其中信元头占5个字节,信息域占48个字节。 信元头主要功能是:信元的网络路由。

四级网络工程师最全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形成 1.基于P2P以“非中心化的方式”的网络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 2.计算机网络形成: (1)计算机——终端(美国军方) (2)计算机——计算机 (3)ARPANET及OSI(高校,INTERNET前生) (4)INTERNET 3.网络协议 (1)ISO指定OSI,国际认可 (2)TCP/IP,业内公认,早于OSI 4.信息高速公路:异步传输模式(A TM),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无线网 5.搜索引擎是一种运用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 6.宽带城域网 (1)包括核心交换网、接入网 (2)用户接入网分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现在数字聚合,三网融合) 7.无线网络: (1)无线局域网(WLAN) ①传输介质:微波、激光、红外线 ②IEEE801.11制定 ③运用领域:传统局域网扩充、建筑物之间互联、特殊网络 ④传输技术:红外线、扩频、窄带微波 (2)发展 ①无线自组网(AD HOT):自组织、对等、多跳 ②无线传感器网(WSN)将ADHOT于传感器结合,三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③无线网状网(WMM):标准制定IEEE802.11S ④蓝牙技术:标准制定IEEE802.15,特点:短距离,低功耗 8.操作系统 (1)Window (2)UNIX:小型机、C语言、易移植、多用户多任务、分时、采用树状目录、系统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内核直接对硬件起作用,外壳是用户程序 (3)在微型机运行,内核效仿Unix,开放源代码、多用户多任务、界面友好、可移植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定义 (1)观点:广义、资源共享(符合网络特征)、用户透明 2.分类 (1)局域网:覆盖范围有限(方圆几公里),传输数据较快,误码率低。从介质角度:共享式介质和交换式局域网 (2)城域网: (3)广域网:最远最大、速率低。从逻辑和功能: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个人局域网:10M内 3.网络拓扑结构 (1)分类:星型、环形、树型、网状型 ①星型:中心节点是可靠性瓶颈 ②环形:延迟确定,每个线路都是瓶颈 ③树型:适用于汇聚数据的 (2)传输参数 ①传输速率:S=1/T(T为每比特所需要的时间),记bps,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②带宽:与传输速率有关 a)奈科斯特准则: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Rmax=2B b)香茗定理:有限带宽、有随机噪声信道——Rmax=B*log2(1+S/N) ③误码率:平均误码率要低于10-9 (3)分包分组交换 ①早起交换分为: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 a)线路交换: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实时,双向)、线路释放 ?优:实时性强,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缺:系统效率低,不具备数据存储,纠错功能 b)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 ②现代交换 a)数据报方式:不同分组经过不同路径、到达目的节点可能乱序、每个分组传输过程都带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传输延迟大,适合突发性通信,不适合长报文,会话式通信b)虚电路方式:在传输前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建立连接、顺序连接、不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无乱码重复丢失,每个节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检测不需要路由选择,每个节点可与多个节点建立 4.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 ①三要素 a)语法:格式和结构 b)语义:意义 c)时序:顺序说明 (2)网络体系结构 ①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IBM的SNA a)OSI i定义了各层服务,服务与实现无关,不是一个标准,而是概念的框架 ii各个节点具有相同层次,相邻层之间接口通信,每层使用下层服务并向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 (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9、死锁的预防:1、预先静态分配法2、有序资源使用法3、银行家算法 10、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11、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12、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13、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14、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网络工程师经典必考题目(全部题)

关于PC防火墙的功能,以下()描述是错误的。 A 防火墙可以检查进出内部网的通信量。 B 防火墙可以应用网关技术应用层上建立协议过滤和转发功能。 C 防火墙可以使用过滤技术在网络层对数据包进行选择 D 防火墙可以阻止来自内部的威胁和攻击 答案:D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ARP协议的主要功能是()。 A 将IP地址解析为物理地址 B 将物理地址解析为IP C 将主机名解析为IP地址 D 将IP地址解析为主机名 答案:A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PPPOE包含()和()两个阶段。 A 发送和接收 B PPP验证和传输 C 发现和PPP会话 D 会话和传输 答案:C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已知一台计算机A的IP地址为:132.121.100.1,子网掩码为“255.255.0.0”,则这台计算机属于()。 A A类网 B B类网 C C类网 D 类网 答案:B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防火墙的安全控制功能不能工作在下面的哪一个部分() A.传输层 B.网络层 C.数据链路层 D.物理层 答案:D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透明桥接主要工作在网络协议的哪一层。 A.第1层 B.第2层 C.第3层 D.第4层 答案:B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1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目前普通用户一般采用哪种方式上网。 A.PPPOE拨号 B.WLAN C.光纤直接入户 D.Cable Modem 答案:A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1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一个C类网络,如果掩码为255.255.255.248,每个子网有效主机数为(),问该C网络总共能提供()个主机地址。 A.8,224 B.4,252 C.6,192 D.16,240 答案:C 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3 试题区分度:3 PPP认证方式有()。 A CHECK B CHAP C RAP D PAP 答案:BD 试题类型:多项选择题 试题分数:2 试题难度:2 试题区分度:3 防火墙安全控制技术主要有以下哪几种:()

网络工程师考点大全

网络工程师考试考点大全 第1章计算机组成与结构3 1.1计算机组成3 1.1.1运算器3 1.1.2控制器3 1.1.3存储器系统5 1.1.4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5 1.1.5指令流、数据流和计算机的分类6 1.1.6处理器性能7 1.2指令系统9 1.2.1寻址方式9 1.2.2指令类型10 1.2.3CISC和RISC10 1.2.4RISC结构特点11 1.3并行处理和并行处理机12 1.3.1并行性概念13 1.3.2并行性的等级13 1.3.3提高计算机并行性的措施14 1.3.4并行处理机14 1.3.5双机系统16 1.4多处理机系统16 1.4.1访问存储器方式17 1.4.2互联方式19 1.5输入/输出及其控制20 1.5.1主要输入/输出设备20 1.5.2输入/输出控制器21 1.5.3外设的识别21 1.5.4外设的访问22 1.5.5常见输入/输出接口26 1.5.6联机、脱机和假脱机28 1.6流水线技术28 1.6.1流水线28 1.6.2影响流水线效率的因素30 1.7例题分析31 第2章存储器系统41 2.1主存储器41 2.1.1主要知识点41

2.1.2本节例题分析42 2.2辅助存储器44 2.2.1磁带存储器44 2.2.2磁盘存储器45 2.2.3RAID存储器45 2.2.4光盘存储器47 2.2.5存储网络47 2.2.6本节例题分析48 2.3Cache存储器52 2.3.1Cache的实现52 2.3.2Cache的性能55 2.3.3本节例题分析56 第3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59 3.1嵌入式系统简介59 3.2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组成60 3.2.1嵌入式系统的处理器60 3.2.2嵌入式系统的存储器62 3.2.3嵌入式系统的外围元件63 3.3嵌入式操作系统64 3.3.1嵌入式操作系统简介64 3.3.2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组成66 3.3.3常见的嵌入式操作系统69 3.4嵌入式网络与通信74 3.5嵌入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78 3.6嵌入式数据库技术84 3.6.1嵌入式移动数据库的特点和数据准确性85 3.6.2几种嵌入式移动数据库86 3.7嵌入式系统应用和发展87 第4章操作系统知识89 4.1操作系统基本概念89 4.1.1操作系统定义、特征、功能及分类89 4.1.2多道程序设计92 4.1.3核和中断控制93 4.1.4进程和线程94 4.2处理机管理94 4.2.1进程的控制95 4.2.2进程互斥与同步95 4.2.3进程调度与算法97

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

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五版最新教材解读2018年网络工程师第5版教程已经上市,那么与第4版相比有哪些变动呢?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对比变化大吗? 与第4版教程内容相比,第5版结合新版考试大纲的要求,对考试内容进行了较大的调整,考生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根据最新版教程来进行复习。 至于网络工程师新旧教程的具体变化,想了解的考生可以在希赛网观看2018网络工程师教程对比公开课,希赛讲师为大家解读了新版教材与老版教材的变化,让考生们更加深入了解第5版教材的改版内容。 网络工程师新版教程具体目录如下: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发展 1 1.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 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1.2.2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6 1.3 我国互联网的发展 7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9 1.4.1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特性 9

1.4.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1 1.5 几种商用网络的体系结构 18 1.5.1 SNA 18 1.5.2 X.25 20 1.5.3 Novell NetWare 21 1.6 OSI协议集 22 第2章数据通信基础 27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27 2.2 信道特性 28 2.2.1 信道带宽 28 2.2.2 误码率 30 2.2.3 信道延迟 30 2.3 传输介质 30 2.3.1 双绞线 30 2.3.2 同轴电缆 31 2.3.3 光缆 33 2.3.4 无线信道 34 2.4 数据编码 35 2.5 数字调制技术 38 2.6 脉冲编码调制 40

2.6.1 取样 40 2.6.2 量化 41 2.6.3 编码 41 2.7 通信方式和交换方式 41 2.7.1 数据通信方式 41 2.7.2 交换方式 43 2.8 多路复用技术 46 2.8.1 频分多路复用 46 2.8.2 时分多路复用 47 2.8.3 波分多路复用 48 2.8.4 数字传输系统 48 2.8.5 同步数字系列 50 2.9 差错控制 50 2.9.1 检错码 51 2.9.2 海明码 51 2.9.3 循环冗余校验码 53 第3章广域通信网 56 3.1 公共交换电话网 56 3.1.1 电话系统的结构 56 3.1.2 本地回路 57 3.1.3 调制解调器 61

(word完整版)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推荐文档

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总结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2017软考网络工程师整理笔记

网络工程师笔记

目录

第一章 数据通信基础 一、基本概念 码元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信道传送的码元个数,如果信道带宽为T 秒,则码元速率1B T =。 若无噪声的信道带宽为W ,码元携带的信息量n 与码元种类N 关系为2log N n =,则 极限数据速率为 22log 2log N N R B W == 有噪声的极限数据速率为 (1)2log S N C W += 1010log S N dB = 其中W 为带宽,S 为信号平均功率,N 为噪声平均功率,S N 为信噪比 电波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为真空中速率的2/3左右,即20万千米/秒 编码: 单极性码:只有一个极性,正电平为0,零电平为1; 级性码:正电平为0,负电平为1; 双极性码:零电平为0,正负电平交替翻转表示1。 这种编码不能定时,需要引入时钟 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回归到零电平,正电平到零电平转换边为0,负电平到零电平的转换边为1。这种码元自定时 不归零码:码元中间信号不归零,1表示电平翻转,0不翻转。 双相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这种编码抗干扰性好,实现自同步。 曼彻斯特码:低到高表示0,高到底表示1。相反亦可。码元中间电平转换既表示数据,又做定时信号。用于以太网编码,编码效率为50% 差分曼彻斯特码:每一位开始处是否有电平翻转,有电平翻转表示0,无电平翻转表示1。中间的电平转换作为定时信号。用于令牌环网,编码效率为50%。 ASK 、FSK 和PSK 码元种类为2,比特位为1。DPSK 和QPSK 码元种类为4,比特位为2。QAM 码元种类为16。 一路信号进行 FSK 调制时,若载波频率为 fc , 调制后的信号频率分别为 f1 和 f2 (f1

网络工程师面试问题集(经典)

企业网管必备技术入门公司面试模拟试题 ~ G ■ MS 1 IK^ A g * M>s—" 3?~ ................... *,~ "村%$ -. * Z 如果你去一个企业面试网管,可能会碰到这样的技术考题。先自我测量一下吧,答案回复可见。.. . 1. 路由器的基本功能?一 2. win2000有那两种远程访问方法? 3. 出两道英文题,比如: What about your company before? And why did you leave that company? 或者What is Big-5 and GB Code? What are their differences? 4. 请写出标准网络线八根线的颜色排列顺序以及制作Cross-Over线(即无UPlink接口的HUB 级连线)的排列顺序。 5. 怀疑一块网卡有问题的时候,如何检测? 6. 如何制作~张Wndows NT4.0的应急修复盘? ----- --- - - -…… 7. 什么是VLAN,如何在CISCO交换机增加一个VLAN ,又如何删除? 8. 10.201.40.0/23 代表什么? - - -- ---- 9. 磁盘RAID级别有几种,分别是哪几种?你了解或者使用过哪几种,请写出它们的大概 描述和区别。MS 工专哄* MUCTI g 2. c p2 M4 " + . 10. 配置NT主域控制器与2000域控制器有哪些区别?NT域控制器升级到2000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J P" f J ] I I ] X ,A~ S ■ F - . Z * r OW 如》W 7 H4 _ N6 3P 11. 如果一个公司的服务器需要保证每天24小时不间断工作,如:医院,你能用什么方法做 到,有几种方法,请说出基本原理。?… 12. 路由器环路测试通过,是不是一定就表明路由的线路就是畅通的,为什么? 13. 一台连在100M交换机的客户端不能走到100M,会有多种原因,请说出两种。 14. 知道现在流行的SAN网络平台吗?它主要是为计算机的哪个领域提出的一个解决方案? 一:做水晶头和布置网线(最基本的要求)………?”5….5… - '4n ”” p * — a 二:设置网络协议,架构区域网------- (基本要求) _一…— M>u< 企^ /G $ ""..8。 三:组装电脑,维修电脑故障一一(基本要求。很多人就只会组装电脑还认为自己很厉害,*,■>,,”"- 四:简单的配置交换机和路由一一(基本要求) 五:了解网络原理,在出现网络问题时,查找到问题设备一一(基本要求) 六:了解组策略,熟悉office等工作用常用软件------- (基本要求)………… ~:MI= " bv AS*“ —i g f I 5?U - i- N■* ■ 七:了解windows2000/2003——(基本要求)- 八:了解IIS和SQL和FTP——(基本要求) ■' ? mt m - ,1 九:了解域---- (标准要求)…… ~ ”“■> g...... .. 十:了解三层交换机、高级路由器、硬件防火墙一一(标准要求)

网络工程师考点整理

常用公式 一.可靠度(可用性)计算机 串联R=R1*R2 对应失效率:入1+入2 并联R=1-(1-R1)(1-R2) 二、香农定理(有噪声)数据速率: 在一条带宽为W(HZ),信噪比为S/N的有噪声极限数据速率 Vmax=W log2(1+S/N) 单位(b/s) 分贝与信噪比的关系为: dB=10log10S/N dB的单位分贝 例:设信道带宽为4kHz,信噪比为30dB, 按照香农定理,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约等于? 解:1,例出香农定理算式: Vmax=Wlog2(1+S/N) 2, 例出信噪比关系:dB=10log10S/N 3, 计算 30dB=10log10S/N 则S/N=1000 4,Vmax=4Khz log2(1+1000)=4000x10 =40kb/s 注意:此处单位换算1 kb/S=1000b/s 三、尼奎斯特定理(无噪声) 若信道带宽为W(HZ), 则最大码元速率(波特率) B=2W(baud) 由尼奎斯特定理可得: Vmax=B long2N=2 w log2N 单位(b/s) 例:设信道带宽为 3400Hz,调制为 4 种不同的码元, 根据 Nyquist 定理,理想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1,根据题意例出尼奎斯特定理算式:Vmax=2 W long 2N 2, 直接套入数字:Vmax=2x3400xlog2(2次方) 3, Vmax=2x3400x2=13600b/S=13.6kb/s 注意:此处出现单位换算一次,13600b/s=13.6kb/2 例1:设信道采用2DPSK调制, 码元速率为300波特,则最大数据速率为 解:Vmax=B long2N=300x1=300b/s 例2:在异步通信中,每个字符包含1位起始位,7位数据位, 1位奇偶效验位和两位终止位,若每秒传送100个字符, 采用4DPSK调制,则码元速率为?有效数据速率为? 解:1,根据题意计算数据速率为(1+7+1+2)*100=1100b/s 2,由尼奎斯特定理得出,1100b/s=B*log2^4 3,B=1100/2=550baud 4, 有效数据速率,即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位,即7*100=700b/S 四、数据传输延迟 总延迟T=发送延迟T1+传输延迟T2 注意:电信号在电缆上传播的速度为光速的2/3,即20wkm/s 卫星传送信号的延迟恒定为270ms与地面距离无关 例:在相隔2000km的两地间通过电缆以4800b/s的速率传送 3000比特长的数据包,从开始发生到接收数据需要的时间是? 如果用50Kb/s的卫星信道传送,则需要的时间是? 解: 对于电缆: 传输延迟T1=2000km/(20km/ms)=10ms 发送延迟T2=3000b/(4800b/s)=625ms T=T1+T2=625ms+10ms=635ms 对于卫星: 传输延迟 T1=270ms 发送延迟 T2=3000 b/(50kb/s)=60ms T=T1+T2=270ms+60ms=330ms 注意:卫星传输数据时与地面相隔距离无关。 最小帧长计算,先求往时间,再用时间*数据速率 例如:一个运行CSMA/CD协议的以太网,数据速率为1Gb/s,网段长1km,信号速率为为20000km/s,则最小帧长是多少? 单程传播时间为1km/200000=5us,往返要10us,最小帧为1Gb/s*10us=10000bit 五、PCM计算问题 PCM主要经过3个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 f=1/T≥2fmax f为采样频率,T为采样周期, fmax为信号的最高频率。 例:设信道带宽为3400HZ,采用PCM编码,采样周期为125μs, 每个样本量化为128个等级,则信道的数据速率为? 解:f=1s/125us=8000Hz 8000Hz>3400Hz*2 128=2的7次方 则:数据速率=8000Hz*7=56000b/S=56kb/s 六、求蕊片数计算必考 假设有一个存储器存储容量为M*N位,若使用m*n的芯片, 则需要(M/m)*(N/n)个存储芯片 (注:单位要换成一致) ●若内存地址区间为4000H~43FFH,每个存储单位可存储16 位二进制数,该内存区 域由4 片存储器芯片构成,则构成该内存所用的存储器芯片的容量是(4)。 (4)A.512×16bit B.256×8bit C.256×16bit D.1024×8bit 试题解析: 总存储单位=(43FFH - 4000H + 1H)= 400H = 1024 (H 代表16 进制)

网络工程师必懂的专业知识

路由器问题: 1、什么时候使用多路由协议? 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由协议。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下列情况不必使用多路由协议: 从老版本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 G P)升级到新版本的I G P。 你想使用另一种路由协议但又必须保留原来的协议。 你想终止内部路由,以免受到其他没有严格过滤监管功能的路由器的干扰。 你在一个由多个厂家的路由器构成的环境下。 什么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为小型网络环境设计的。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这类协议在学习路由及保持路由将产生较大的流量,占用过多的带宽。如果在9 0秒内没有收到相邻站点发送的路由选择表更新,它才认为相邻站点不可达。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 例如,R I P使用B e l l m a n - F o r 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即只要经过最小的跳数就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最大允许的跳数通常定为1 5。那些必须经过1 5个以上的路由器的终端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 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RIP、IPX RIP、A p p l e Talk RT M P和I G R P。 什么是链接状态路由协议? 链接状态路由协议更适合大型网络,但由于它的复杂性,使得路由器需要更多的C P U资源。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已经断了的链路或新连接的路由器,使得协议的会聚时间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更短。通常,在1 0秒钟之内没有收到邻站的H E L LO报文,它就认为邻站已不可达。一个链接状态路由器向它的邻站发送更新报文,通知它所知道

软考网络工程师复习(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引论 1.1计算机网络发展简史 A)名词解释: (1) 计算机网络:地理上分散的多台独立自主的计算机遵循规定的通讯协议,通过软、硬件互连以实现交互通信、资源共享、信息交换、协同工作以及在线处理等功能的系统。(注解:此条信息分为系统构成+5个系统功能)。 (2) 计算机网络发展的3个时代-----第一个时代:1946年美国第一台计算机诞生;第二个时代:20世纪80年代,微机的出现;第三个时代:计算机网络的诞生以及应用。 (3) Internet的前身:即1969年美国国防部的高级计划局(DARPA)建立的全世界第一个分组交换网Arparnet。 (4) 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它将要传送的报文分割成许多具有同一格式的分组,并以此为传输的基本单元一一进行存储转发。 (5) 分组交换方式与传统电信网采用的电路交换方式的长处所在:线路利用率高、可进行数据速率的转换、不易引起堵塞以及具有优先权使用等优点。 (6) 以太网:1976年美国Xerox公司开发的机遇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原理的、用同轴电缆连接多台计算机的局域网络。 (7) INTERNET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9年INTERNET的前身ARPANET的诞生到1983年,这是研究试验阶段,主要进行网络技术的研究和试验;从1983年到1994年是INTERNET的实用阶段,主要作为教学、科研和通信的学术网络;1994年之后,开始进入INTERNET的商业化阶段。 (8) ICCC:国际计算机通信会议

(9) 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 (10)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 (11) OSI网络体系结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2计算机网络分类 (1) 网络分类方式: a. 按地域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b. 按拓补结构:可分为总线、星型、环状、网状 c. 按交换方式: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帧中继交换网、信元交换网 d. 按网络协议:可分为采用TCP/IP,SNA,SPX/IPX,AppleTALK等协议 1.3网络体系结构以及协议 (1) 实体:包括用户应用程序、文件传输包、数据库管理系统、电子邮件设备以及终端等一切能够发送、接收信息的任何东西。 (2) 系统:包括一切物理上明显的物体,它包含一个或多个实体。 (3) 协议:用来决定有关实体之间某种相互都能接受的一些规则的集合。 包括语法(Syntax,包括数据格式、编码以及信号电平)、语义(Semantics,包括用于协调和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定时(Timing,包括速度匹配和排序)。 1.4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1.4.1 OSI模型的基本层次概念 a. 物理层 ①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要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②有关物理链路上传输非结构的位流以及故障检测指示 b. 数据链路层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网络工程师考试知识点总结 线路交换 1、线路交换进行通信:是指在两个站之间有一个实际的物理连接,这种连接是结点之间线路的连接序列。 2、线路通信三种状态:线路建立、数据传送、线路拆除 3、线路交换缺点:典型的用户/主机数据连接状态,在大部分的 时间内线路是空闲的,因而用线路交换方法实现数据连接效率低下; 为连接提供的数据速率是固定的,因而连接起来的两个设备必须用 相同的数据率发送和接收数据,这就限制了网络上各种主机以及终 端的互连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 1、分组交换的优点:线路利用率提高;分组交换网可以进行数据 率的`转换;在线路交换网络中,若通信量较大可能造成呼叫堵塞的 情况,即网络拒绝接收更多的连接要求直到网络负载减轻为止;优先 权的使用。 2、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主要差别:在分组交换网络中,要限制所传输的数据单位的长度。报文交换系统却适应于更大的报文。 3、虚电路的技术特点:在数据传送以前建立站与站之间的一条路径。 4、数据报的优点:避免了呼叫建立状态,如果发送少量的报文,数据报是较快的;由于其较原始,因而较灵活;数据报传递特别可靠。 5、几点说明:

路线交换基本上是一种透明服务,一旦连接建立起来,提供给站点的是固定的数据率,无论是模拟或者是数字数据,都可以通过这个连接从源传输到目的。而分组交换中,必须把模拟数据转换成数字数据才能传输。 6、外部和内部的操作 外部虚电路,内部虚电路。当用户请求虚电路时,通过网络建立一条专用的路由,所有的分组都用这个路由。 外部虚电路,内部数据报。网络分别处理每个分组。于是从同一外部虚电路送来的分组可以用不同的路由。在目的结点,如有需要可以先缓冲分组,并把它们按顺序传送给目的站点。 外部数据报,内部数据报。从用户和网络角度看,每个分组都是被单独处理的。 外部数据报,内部虚电路。外部的用户没有用连接,它只是往网络发送分组。而网络为站之间建立传输分组用的逻辑连接,而且可以把连接另外维持一个扩展的时间以便满足预期的未来需求. 帧中继交换 1、X.25特性:(1)用于建立和终止虚电路的呼叫控制分组与数据分组使用相同的通道和虚电路;(2)第三层实现多路复用虚电路;(3)在第二层和第三层都包含着流控和差错控制机制。 2、帧中继与X.25的差别:(1)呼叫控制信号与用户数据采用分开的逻辑连接,这样,中间结点就不必维护与呼叫控制有关的状态表或处理信息;(2)在第二层而不是在第三层实现逻辑连接的多路复用和交换,这样就省掉了整个一层的处理;(3)不采用一步一步的流控和差错控制。 3、在高速H通道上帧中继的四种应用:数据块交互应用;文件传输;低速率的复用;字符交互通信。 信元交换技术 1、ATM信元

网络工程师必须懂的十四个专业术语.

网管学堂:网络工程师必须懂的十四个专业术语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由协议。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 1、什么时候使用多路由协议?当两种不同的路由协议要交换路由信息时,就要用到多路由协议。当然,路由再分配也可以交换路由信息。下列情况不必使用多路由协议:从老版本的内部网关协议(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I G P)升级到新版本的I G P。你想使用另一种路由协议但又必须保留原来的协议。你想终止内部路由,以免受到其他没有严格过滤监管功能的路由器的干扰。你在一个由多个厂家的路由器构成的环境下。什么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是为小型网络环境设计的。在大型网络环境下,这类协议在学习路由及保持路由将产生较大的流量,占用过多的带宽。如果在9 0秒内没有收到相邻站点发送的路由选择表更新,它才认为相邻站点不可达。每隔30秒,距离向量路由协议就要向相邻站点发送整个路由选择表,使相邻站点的路由选择表得到更新。这样,它就能从别的站点(直接相连的或其他方式连接的)收集一个网络的列表,以便进行路由选择。距离向量路由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来计算到达目的地要经过的路由器数。例如,R I P使用B e l l m a n - F o r 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即只要经过最小的跳数就可到达目的地的线路。最大允许的跳数通常定为1 5。那些必须经过1 5个以上的路由器的终端被认为是不可到达的。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有如下几种: IP RIP、IPX RIP、A p p l e Talk RT M P和I G R P。什么是链接状态路由协议?链接状态路由协议更适合大型网络,但由于它的复杂性,使得路由器需要更多的C P U资源。它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发现已经断了的链路或新连接的路由器,使得协议的会聚时间比距离向量路由协议更短。通常,在1 0秒钟之内没有收到邻站的H E L LO报文,它就认为邻站已不可达。一个链接状态路由器向它的邻站发送更新报文,通知它所知道的所有链路。它确定最优路径的度量值是一个数值代价,这个代价的值一般由链路的带宽决定。具有最小代价的链路被认为是最优的。在最短路径优先算法中,最大可能代价的值几乎可以是无限的。如果网络没有发生任何变化,路由器只要周期性地将没有更新的路由选择表进行刷新就可以了(周期的长短可以从3 0分钟到2个小时)。链接状态路由协议

软考网络工程师知识点汇总

目录 第1章计算机系统知识 (4) 1.1硬件知识 (4) 1.1.1计算机结构 (4) 1.1.1.1计算机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原码、反码、补码) (4) 1.1.1.2指令系统(指令、寻址方式、CSIC、RISC) (8) 1.1.1.3多处理器(耦合系统、阵列处理机、双机系统、同步) (11) 1.1.2存储器 (12) 1.1.2.1存储介质 (12) 1.1.3输入输出(I/O)系统 (14) 1.2操作系统 (14) 第2章系统开发和运行基础 (16) 2.1软件的分类 (16) 2.2软件生存周期 (16) 2.3软件开发模型 (16) 2.4软件测试 (17) 2.5软件项目管理 (17) 第3章网络技术 (19) 3.1网络体系结构 (19) 3.1.1网络分类 (19) 3.2参考模型 (20) 3.3数据通信 (21) 3.3.1传输介质 (22) 3.3.2编码和传输 (23) 3.4传输技术 (24) 3.5差错控制技术 (24) 第4章局域网与城域网 (25) 4.1IEEE802项目体系结构 (25) 4.2802.3和以太网 (25)

4.4网桥 (27) 4.5虚拟局域网VLAN (27) 第5章广域网与接入网 (29) 第6章TCP/IP协议族 (31) 6.1概述 (31) 6.2网络层协议 (31) 6.2.1ARP地址解析协议 (31) 6.2.2R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 (32) 6.3IP协议 (32) 6.3.1进制转换的基础知识 (32) 6.3.2IP地址 (33) 6.3.3关于IP的计算 (35) 6.3.4IP协议 (38) 6.3.5ICMP (40) 6.4传输层协议 (40) 6.4.1UDP协议 (40) 6.4.2TCP协议 (41) 6.5应用层协议 (44) 第7章交换和路由 (45) 7.1交换机 (45) 7.1.1交换机工作原理 (45) 7.1.2交换机交换方式 (45) 7.1.2.1交换机配置 (46) 7.2路由 (47) 7.2.1路由基础 (47) 7.2.2常见路由协议 (48) 7.2.2.1路由信息协议RIP (48) 7.2.2.2内部网关路由协议IGRP/EIGRP (48) 7.2.2.3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 (48)

软考中级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考点归纳总结全)(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网络工程师学习笔记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一、硬件知识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硬件系统分为三种典型结构: (1)单总线结构(2)、双总线结构(3)、采用通道的大型系统结构 中央处理器CPU包含运算器和控制器。 2、指令系统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3、存储系统分为主存—辅存层次和主存—Cache层次 Cache作为主存局部区域的副本,用来存放当前最活跃的程序和数据。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Cache的基本结构:Cache由存储体、地址映像和替换机构组成。 4、通道是一种通过执行通道程序管理I/O操作的控制器,它使CPU与I/O 操作达到更高的并行度。 5、总线从功能上分类,系统总线分为地址总线(AB)、数据总线(DB)、控制总线(CB)。 6、磁盘容量记计算 非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内圆周长*最大位密度 格式化容量=面数*(磁道数/面)*(扇区数/道)*(字节数/扇区) 7、数据的表示方法 原码和反码 [+0]原=000...00 [-0]原=100...00 [+0]反=000...00 [-0]反=111 (11) 正数的原码=正数的补码=正数的反码 负数的反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 负数的补码:符号位不变,其余位变反,最低位加1。 二、操作系统 1、操作系统定义:用以控制和管理系统资源,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程序的集合。 2、功能:是计算机系统的资源管理者。

3、特性:并行性、共享性 4、分类: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 5、进程:是一个具有一定独立功能的程序关于某个数据集合的一次运行活动。 6、进程分为三种状态:运行状态(Running)、就绪状态(Ready)、等待状态(B locked)。 7、作业分为三种状态:提交状态、后备运行、完成状态。 8、产生死锁的必要条件: (1)、互斥条件:一个资源一次只能被一个进程所使用; (2)、不可抢占条件:一个资源仅能被占有它的进程所释放,而不能被别的进程强行抢占; (3)、部分分配条件:一个进程已占有了分给它的资源,但仍然要求其它资源; (4)、循环等待条件:在系统中存在一个由若干进程形成的环形请求链,其中的每一个进程均占有若干种资源中的某一种,同时每一个进程还要求(链上)下一个进程所占有的资源。 9、死锁的预防:1、预先静态分配法2、有序资源使用法3、银行家算法 10、虚拟存储器:是指一种实际上并不以物理形式存在的虚假的存储器。 页架:把主存划分成相同大小的存储块。 页:把用户的逻辑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空间)划分成若干个与页架大小相同的部分,每部分称为页。 11、页面置换算法有:1、最佳置换算法OPT 2、先进先出置换算法FIFO 3、最近最少使用置换算法LRU 4、最近未使用置换算法NUR 12、虚拟设备技术:通过共享设备来模拟独占型设备的动作,使独占型设备成为共享设备,从而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系统的效率。 13、SPOOL系统:实现虚拟设备技术的硬件和软件系统,又Spooling系统,假脱机系统。 14、作业调度算法: (1)、先来先服务调度算法FIFO:按照作业到达系统或进程进入就绪队列的先后次序来选择。 (2)、优先级调度算法:按照进程的优先级大小来调度,使高优先级进程得到优先处理的调度策略。 (3)、最高响应比优先调度算法:每个作业都有一个优先数,该优先数不但是要求的服务时间的函数,而且是该作业为得到服务所花费的等待时间的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