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概述

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概述
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术概述

无土栽培的基本知识与技术

第一节概述

一、无土栽培的概念及其特点

无土栽培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新技术。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把作物苗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只要有一定的栽培设备和有一定的管理措施,作物就能正常生长,并获得高产量。由于栽培作物不是用天然土壤,而用营养液浇灌来培养作物称之为无土栽培,又称为溶液培养或水培。

无土栽培的特点是以人工创造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取代土壤环境,它不仅能满足作物对养份、水份、空气等条件的需要,而且对些条件要求加以控制调节,以促进作物更好的生长,并获得的产量。所以,无土栽培的作物通常生长发育良好,产量高,品质上乘。

由于无土栽培摆脱了土壤栽培的限制,使他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应用范围很广,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用于蔬菜栽培

(二)用于花卉栽培

(三)用于栽培药用植物

培养进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深受人们的重视。

无论是切花或是盆花都先适合无土栽培,无土栽培的花卉不仅花头大,而且颜色鲜艳。许多药用植物都是根用植物,根的生长环境十分关键,无土栽培可为药用植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因而种植效果十分明显。

(四)用于果木栽培

无土栽培培育的幼苗,生长快,成活率这高。

(五)用于生产荒蘑菇

英国等西方国家用无土栽培方法生产食用菌,已获得成功经验。

此外,在没有土地的城市楼顶,阳台,上可发展无土栽培种植蔬菜和花卉,以调节生活,美化环境,在荒岛、沙滩和不适宜种植的沙、石、盐碱地的地方,可大面积发展无土栽培蔬菜,解决或缓解食品供应的问题。

二、无土栽培的发展概况

19世纪中叶,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和他的学生KNOP在1960年前后成功地在营养液中种植植物,并对营养液培养的技术、营养液的配方进行了研究,他们先后为无土栽培的理论与技术奠定了基础。1929年,美国的W.F.GERIOKE进行了大规规模的无土栽培研究,用营养液种出了高达7.5CM的番茄,单株收果实14公斤,到20世纪40年代,无土栽培作为一种新的栽培方法,陆续用于农业生产。不少国家都先后建立起了无土栽培基地,有的还建起了温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空军在伊拉克沙漠、美国在西洋的威克岛曾先后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生产蔬菜作物,供应战时的需要。后来,各国都在应用无土栽培的技术,并获得较大的发展。1955年,在荷兰举行的第14界国际园艺会议期间,一些无土栽培研究者发起了成立国际无土栽培组(简称IWOSC),1980年改称为无土栽培学会(简称ISOSC)。

我国无土栽培的研究和应用于生产始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是水稻无土育秧,蔬菜作物无土育苗。1980年全国成立了蔬菜工厂化苗协作组,除研究无土育苗外,还进行了保护地无土栽培技术研究。

无土栽培虽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但它已经发展应用到许多领域,这与它具有许多优点是分不开的。

三、无土栽培的优点

由于无土栽培具有可以替代土壤向作物提供水、肥、气、热的全部功能,而且这些功能可以做到比土壤环境更为理想的地步,因此无土栽培表现出有以下的优点:

(一)产量高

无土栽培方法可以解决土壤种植过程中,水份、空气、以及养份供应的矛盾,尤其是水份和空气往往是一对很难协调的因素。无土栽培能解决这一矛盾。因此产量一般可提高一培以上。

产量比较表

(二)产品品质好

无土栽培的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产品品质好。例如,无土栽培的番茄,果形端正,风味好,从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看,维生素A、C均有所增加,各种矿物质养分也有所增加。

无土栽培的花卉了发育良好,不仅香味浓、而且花期长,进入盛花期早,无土栽培的花卉,由于水的蒸发能保持空气的适当湿度,有利于生长,对于某些夏季生长的花卉还有耐高温的作用。

(三)省水、省肥、省工

无土栽培的营养液可以回收再利用,或采用流动培养,避免土壤栽培时肥水的流失,所以能省用水,省肥,许多资料表明,无土栽培比土壤栽培可节约省用水50%-70%。同时,无土栽培可避免水溶性养分被土壤固定,提高了养分的有效性,因此而省肥。由于无土栽培不需要中耕、除草等田间操作环节,而且营养液又是自动化或机械控制,所以能节省劳动力。

(四)避免土壤病虫害的传播

由于无土栽培经常更换营养液或每茬都需要更换基质或对基质进行流毒处理,所以基质不带危害作物的病虫害。然而,土壤栽培却经常发生连作障碍,使作物产量因病虫害而减产。

(五)产品卫生健康

无土栽培无需粪肥,可减少寄生虫卵及公害污染,营养液的配制既科学又卫生,所生产的产品往往能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品的要求。

(六)有利于作物栽培现代化

无土栽培不受土壤限制,在栽培地点选择上自由度大,空闲的荒坡或产宜于种植的盐碱地、沙漠等均可用于无土栽培。利用无土栽培方法可使矿山、油田、边防、海岛的蔬菜生产供应得到改善。

综上所述,无土栽培的确是一项作物栽培的新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这些优点是从无土栽培技术的整体角度出发提出来的,他能具备这些优点,首先取决于它自身具备的技术优

势,其次是无土栽培所要求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无土栽培所需要的条件,对土壤栽培的发展、应用、往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无土栽培技术,在我国刚刚兴起,要被生产所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这必须要创造条件,使自发挥作用,取得经济效益较为和社会效益,当前需要使人们既看到它的优点,又看到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认识到无土栽培的主要问题,它的主要问题是:1、开始起时投资大。2、有些病害如防治不力,传播较快。如镰刀菌属和轮枝菌属的病害危害较多。3、营养液的配制和供应复杂,需要一定的技术。当然,,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一些办法和措施加以解决,只要勇于探索,问题总是可以解决的。

四、无土栽培方法分类

无土栽培的类型和方法很多,以致很难加以详细的分类,目前只能按照其固定桶系的方法,大至分为无基质栽培和基质栽培两大类。

(一)无基质栽培

无基质栽培的特点是,栽培作物没有固定根系的基质,根系直接与营养液接触。无基质栽培又分为水培和雾培两种。

1.水培凡营养液直接与植物根系接触,不用基质固定根系的栽培方法就叫作水培。水培营养液的深度不一,但都必须不断流动,循环供应,以解决营养液中气体供应的问题。就水培的方法而论,种类很多,其中营养液膜(也称NTN法)的应用比较普遍,这种上方法是用0.5厘米左右的浅水营养液流过植物根系,流动的营养液很薄,象一层水膜,因此称为营养液膜技术。NTN方法使供气条件大为改善,当前许多国家已应用于生产,并发展很快。以往传统采用的盛有营养液的盆钵种植作物,其根系可伸展到营养液

的深部,故称为深水流法。

2.雾培也称为气培,其特点是将营养液用喷雾直接喷到作物的根系上。此方法使营养液与空气都能充足供应,调了水气矛盾,根系是穿过聚丙乙烯泡沫塑料板伸向容器内部,在根系下方安装自动定时喷雾装置,每隔2-3分钟,喷液几秒钟,营养液可循环使用。这一方法虽然同时解决了根系吸收氧气和养份的问题,但它对喷雾质量要求很严格,设备工艺要求很高。此外,根系温度气温影响很大,一般需要控温设备。这使它在生产上的应用到了限制。

(二)基质培养

基质培养的特点是,栽培作物的根系有基质固定。根系在基质中吸收氧气和营养液的栽培方法就叫做基质培养,基质培养的类型和方法很多,根据基质的性质不同可分为有机基质和无机基质两类。基质栽培在大多数情况政,水、肥、气三者协调,供应充分,设备投资较低,便于就地取材,生产性能优良而稳定,缺点是基质需要战用的部分资金,其体积较大,填充、消毒利用时,费工较多。

无土栽培的核心是用营养液代替土壤,因此称为营养液栽培更能反映其实质。

无土栽培的理解,始终不能忽视使用营养液这一核心内容。备各种基质只能是使用营养液更发好的被作物吸收以及解决根系的固定问题,调节供氧、吸收和供给水份等问题。

第二节无土栽培与植物生长

一、植物正常生长的基本条件

任何植物的生长过程都离不开环境,否则就不能正常生长,植物正常生长的重要环境因素是光照、水份、空气、温度、养份和对根的机械支持条件。在这些因素中,营养条件是极其重要的,植物营养直接关系到植株个体生长发育的好坏,而且家作物高产稳产也是建立在良好营养条件基础上的,植物所必须的营养元素一部分来自大气和水,另一部分则来自于土壤,对作物来说,仅靠土壤中所含的有效养分往往不能满足它各个生育阶段的需要嵝了获得高产。通常需要进行追肥。问题是各个地块土壤中养分供应状况相差悬殊,而且影响封供给营养的因素是复杂的,常使农业生产者很难准确地控制养分供应情况,因而导致作物不能正常获得高产。

无土栽培摆脱了天然土壤的营养供应条件,能人工控制营养液的供应,随时可进行调节,以满足作物各生育期对营养液的需要,既可获得高产,又能使矿物质养分利到最经济的利用。

二、无土栽培代替土壤各项功能的可能性

要使无土栽培真正能够代替土壤,那它必须具备原来由土壤提供的、使作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的全部功能,自从水培法问世以来,证明人类能够做到用自己创造的条件去取代土壤,以满足作物的生长需要。

(一)锚定植物和使根系自于黑暗状态

(二)供应关於发及稳定酸碱反应的功能

(三)供给作物根系吸收所需的水分和氧气

(四)维持适当的温度

三、营养液配方设计及选择

营养液是土栽培的核心,必须认真地了解和掌握有关营养液的知识。主要对营养液配方的选择、配制的技术和营养液管理等。有人认为,从书本上抄来一个他人正在使用而行之有交接效的配方就行了,其实这很危险。由于无土栽培设施的不同,生产条件的差异都会导致失败。要真正筛选出一个好的配方,是需要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探索。

因此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中认识营养液的组成及其变化规律。只有这样者能在复杂的生产实践中灵活又正确地使用营养液,以取利良好的效果。

(一)组成营养液配方的原则

组成一个营养液配方,必须考虑以下几个原则问题。

1.营养液中必须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须的16种元素,其中由于碳、氢、氧可来自于大气,所以营养液配方都以其余13种营养元素组成。

植物所必须的16种元素中,氮、磷、钾、钙、镁、硫6种营养元素,植物需要量大;铁、锰、铜、锌、钼、硼和氯7种,植物量很小。由于植物各类不同,其各生育阶段对养分的要求也不相司,因此很难确定植物对营养元素的绝对需要量。然而,根据对植物干物质是营养元素的分析,可基本上了解到植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相对需求。这对研究无土栽培营养液配方具有重要的意义。

植物可利用的必须营养元素形态及体内含量范围

上面已经提到,植物所需的碳、氢、氧可来自大气和水,所以一般情况下并不需要担心植物缺乏这三种元素,但在保护地栽培时,由于保护地条件下的CO2浓度低于大气的浓度,因此有时需

要施用二氧化碳,增施CO2既可采用简单的方法,如在大樱中分散放置盛有碳酸氢铵的盆钵,在需要时加入一定量的流酸,使之释放出CO2,也有些现代化的无土栽培温室都装有发生器,可根据不同作物的要求,调节温室中的CO2浓度。当温室中的CO2低于浓度值时,即可释放CO2。

2.所采用的营养元素化化合物应是植物根系可直接吸收的形态。因此营养元素化合物应是水溶性的无基盐或是有机螯合物,例如:植物能吸收的氮素元。主要是铵态氮(NH4-N)和硝态氮(NO3-N),许多种维量元素,以有机的螯合核效果最好,如

EDTA-Fe,了解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形态,将有得利于正确选用相应的化合物,这对设计不同作物营养液配方有重要的意义。

3.各种营养元素的数量,比例都应符合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尤其是元素之间的比例应是养分平衡的原则,必须按不同作物的要求配给。

4.营养液的总盐份浓度及酸碱反应都应适合植物生长发育的要求。配制营养液的元素主要是无浓度,按配方用量加入水中而配成的具有一定浓度的营养液,营养液的浓度又称为盐份浓度,盐类容于水中后,经电离后形成带有正负离子的两种微粒,所以营养液浓度了可用离子浓度来表示,营养液的总盐份浓度通常用电导测定,以电导质表示,符号为EC,EC值越高,含盐量越大,溶液的渗透性越大。

资料表明,盐分浓度明显的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经过多年的研究,外国学者所认为营养液的总浓度的电导电(MS/CM)范围不能超过4.2,最低也不能低于0.88,较适宜的数值是2.5。

在无土栽培中营养液的酸碱度也是很重要的,不同的作物,PH值要求也不同,西瓜、南瓜、马铃署要求略低,为5.5-6;

而甘兰、胡萝卜、芹菜、菜花、适宜的PH为6.5-7.5;多数植物为5.5-6.5之间。

营养液的PH值影响作物的代谢和作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如铁对营养液的PH特别敏感,在碱性条件下,无基铁易转化为三价铁而沉淀,有效性也随之降低。

各种营养液配方的主要差异是氮、磷给源的选择。作物生育期间,氮素对营养液反应最大,常用的含氮无基盐主要有铵盐和硝酸盐两种。随着作物对养份的吸收,硝酸盐呈生理碱性反应,使营养液的PH升高,铵盐呈生理酸性反应,使PH下降,引起酸化反应,适当调节铵态和硝态氮的比例,使溶液的PH 稳定。

营养液是磷酸盐,不仅植物的主要营养元素,而且对缓冲有一定的作用,通常用一代磷酸盐和二代磷酸盐,以形成缓冲体系,为了利高营养液的缓冲性能,添加Ca3(PO4)2、Fe(PO4)3等难溶性的盐,可获得一定的效果。

(二)常用营养液配方简介

目前世界上已发表了许多营养液配方,其中以美国营养学家霍格兰研究的配方最中有名。

早期提出的各种营养液配方中,多数仅含7种大量元素,其它微量元素养分者必须另外补充,所需微量元素的种类和浓度可参考休伊特营养液的微量元素成份;也可用阿农(ARNON)的微量元素混合液,每升溶液中添加微量元素1ml,即可成为养分种类齐全的完全营养液。

在日本的营养液栽培中采用的是一种称为园式配方均衡营养液,目前正被广泛的应用。

表:阿农微量元素混合液的成份

(三)营养液的制备

制备营养液应按一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总的原则是要避免在府中出现难溶性物质沉淀。一个合格的营养液配主所含营养液是不会产生沉淀的,但是如果操作步骤掌握不好,就会出现觉淀现象。

生产上制备营养液一般分浓缩贮备液(母液)和营养液(栽培营养液),浓缩营养液一般是生产营养液的100倍。

稀释前要在即将盛放营养液的容器中加80%左右的水,别入一种盐类溶液后充分搅动,混合好后再加入另一种。加入的顺序是先加最易溶的,然后加能使PH值降低的,这样可抑制磷酸盐的沉淀。

在制备浓缩营养液时,不能将所有营养化合物的盐类都溶解在一起,因为浓度高时,一些盐类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觉淀,稀释后的溶液则不产生此问题。

在制备营养液的许多盐类中,硝酸盐最易与其它化合物发生反应,如硝酸钙和硫酸钾混合在一起,易产生硫酸钙沉淀,硝酸钙与浓磷酸盐发生磷酸钙沉淀。因此在配制营养液时,硝酸钙要单独溶解,并放在一个容器中,稀释后者能和其它的盐类混合。

除硝酸钙外,还有其它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盐类,可混合溶进一个容器中,如母液长期贮存,就将其酸化,以防止产生沉淀。一般可用硝酸把PH值调到3-4。

制备营养液的操作规程是:

(1)配方中各种盐用量计算经过反复核对无误。

(2)细心阅对有关肥料和化学试剂的说明书或复核包装上标签说明,各原材料名称相符后方可称量使用。

(3)盛装母液容器必须分别有不同颜色的标记。

(4)全部原料齐备后放到配制现场,进行一次核对。

(5)全部操作过程应有记录,备查。

(6)按照规定量制备好的营养液,须测试PH值。如有必要,可用硫酸或氢氧化钾溶液进行PH调整。

(五)无土栽培对水质的要求

1.水源在研究营养液新配方时,需要蒸馏水;在生产中则可使用雨水、井水、或自来水。

对边疆、海防、荒岛等水质不良的地方,收集雨水是十分重要的水源,收集时一般下雨时10-20分钟的不要收集。

井水和自来水必须对水质进行调查,化验,一般说营养液的水源与饮用水相当。

2.水质的要求水质的好坏,对无土栽培的影响很大,最主要的几项指标是硬度、酸碱度和有毒物质的含量。

(1)硬度,水有软硬之分。主要是根据水中含钙镁离子的

浓度来划分。其含量标准统一用氧化钙多少来表示,含氧化钙在90-100mg/L以上的称为硬水,不足90mg/L的称为软水,电导度在0.5MS/cm左右,水质较好,适宜作为无土栽培用。

硬水或软水配营养液和用肥量(母液kg/L 水,灌溉时别水稀释100倍)比较如下: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 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 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

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 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 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 量的2%。 f、分泌及排泄作用:皮肤的皮脂腺分泌皮脂以保持表皮的润滑光泽,汗腺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代谢废物。 g、贮藏作用: h、代谢作用:皮肤表皮有细胞分裂、更新代谢的作用。晚上是一天之中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特别是十时至凌晨二时之间,此时如果能休息好并补充充足的营

无土栽培蒜苗活动方案

学科学用科学 ——蒜苗无土栽培活动方案 —、指导思想: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力量。振兴祖国离不开科技和教育,要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就必须在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的同时,努力在学生中宣传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技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二、活动背景 无土栽培是一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它涉及到了化学、物理、生物、数学等多门科学知识。目前许多中小学生对农业及农业科技的了解非常缺乏,心中对农业存有偏见,让学生了解农业,看到农业科技的发展现状,对现代化农业产生兴趣,势在必行。 无土栽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一项跨世纪工程,但作为一节实践活动课,它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让红薯、土豆、胡萝]....................... 在水杯中生长;用各种豆子制作一盘无公害、有营养的芽苗菜;用丝袜装上锯末种上草籽亲手做一个形态逼真的草娃娃;还可以在晶莹透明、造型优美的玻璃缸中装上洁净的营养液,里面养几条金鱼,上方种植几株水竹,即可以观根、又可以赏鱼;……在惊叹之余学生会感受到无土栽培并不遥选,它就在我们的身边!

我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学生大都来自农村,针对以上情 况,结合我校实际,学校决定开展一次无土栽培蒜苗实验活动,希望通过这一活动能够丰富学生课余知识,提高实践活动能力,让学生能身临其境体会科技的力量,科学的发达,环保的重要性。 三、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贯彻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体现先进教育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增强环保意识,服务本地经济,多渠道培养有用人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思想情感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勤俭节约的习惯和团结协作、友爱互助作风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能力目标:通过本次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科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知识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获得科学知识, 环保知识和写作知识。 (五)效果目标:通过本次活动,使学生获得蒜苗无土栽培技术。 、活动难点、重点: 重点: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栽培技术及掌握活动的整个过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计算机基础知识概述 一、概述 1.计算机的发展 (1)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成功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学积分计算机。(计算机简称:ENIAC) (2)ENIAC的特点 a.采用二进制 b.储存程序控制 2.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 (1)特点 a.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 b.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c.强大的存储能力 d.自动功能 e.网络与通讯功能 (2)用途 a.科学计算 b.信息处理 c.过程控制 d.辅助功能 e.网络通信 f.人工智能

g.多媒体应用 h.嵌入式系统 (3)分类 a.按处理数据的类型分类 数字计算机、模拟计算机、数字和模拟计算机(混合计算机) b.按用途分类 专用计算机、通用计算机 c.按性能、规模和处理能力分类 巨型机、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和服务器 二、信息的表示和储存 1.计算机中的单位及换算 (1)单位 位(bit)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代码只有0和1,采用多个数码表示一个数,其中每一个数码称为1位。 字节(Byte)是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一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1KB=1024B=210B 1MB=1024KB=220B 1GB=1024MB=230B 1TB=1024GB=240B 2.进位计数制及其转换(见笔记)

3.字符的编码 (1)字符包括西文字符和中文字符。ASCII码是常用的字符编码,被指定为国际标准。国际通用ASCII码是7位,即用7位二进制数来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共有2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 (2)特殊字符的编码 a字符的编码为1100001,十进制为97;b为98 A字符的编码为1000001,十进制为65;B为66 0字符的编码为0110000,十进制为48;1为49 空格(SP)编码为0100000 回车(CR)编码为0001101 删除(DEL)编码为1111111 退格(BS)编码为0001000 小写比大写字母的码值大32 计算机内一个字节存放一个7位ASCII码,最高位置为0 (3)汉字输入码分类 音码、音形码、形码数字码 三、计算机硬件系统 1.组成 a.运算器(加法器+寄存器+累加器) b.控制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操作控制器+程序计数器) c.存储器

(完整版)操作系统基础知识点详细概括

第一章: 1. 什么是操作系统?OS的基本特性是?主要功能是什么 OS是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原理以及方程用户的功能的集合。特性是: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异步的功能,其中最基本的是并发和共享。主要功能:处理机管理,存储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提供用户接口。 2. 操作系统的目标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目标是:有效性、方便性、可扩充性、开放性 作用是:提供用户和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提供对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提供扩充机器 3. 什么是单道批处理系统?什么是多道批处理系统? 系统对作业的处理是成批的进行的,且在内存中始终保持一道作业称此系统为单道批处理系统。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排成一个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调入作业内存,使他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4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各是什么? 优点: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缺点:平均周转时间长,无交互能力。 引入多道程序技术的前提条件之一是系统具有终端功能,只有有中断功能才能并发。 5. 什么是分时系统?特征是什么? 分时系统是指,在一台主机上连接了多个带有显示器和键盘的终端,同时允许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以交互的方式使用计算机,共享主机中的资源。 特征:多路性、独立性、及时性、交互性 *有交互性的一般是分时操作系用,成批处理无交互性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用于实时控制或实时信息服务的是实时操作系统,对于分布式操作系统与网络操作系统,如计算机之间无主次之分就是分布式操作系统,因为网络一般有客户-服务器之分。 6. 什么是实时操作系统? 实时系统: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完。按照截止时间可以分为1硬实时任务(必须在截止时间内完成)2软实时任务(不太严格要求截止时间) 7用户与操作系统的接口有哪三种? 分为两大类:分别是用户接口、程序接口。 用户接口又分为:联机用户接口、脱机用户接口、图形用户接口。 8. 理解并发和并行?并行(同一时刻)并发(同一时间间隔) 9.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1 ?无结构操作系统,又称为整体系统结构,结构混乱难以一节,调试困难,难以维护 2?模块化os结构,将os按功能划分为一定独立性和大小的模块。是os容易设计,维护, 增强os的可适应性,加速开发工程 3?分层式os结构,分层次实现,每层都仅使用它的底层所提供的功能 4. 微内核os结构,所有非基本部分从内核中移走,将它们当做系统程序或用户程序来实现,剩下的部分是实现os核心功能的小内核,便于扩张操作系统,拥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第二章: 1 ?什么叫程序?程序顺序执行时的特点是什么? 程序:为实现特殊目标或解决问题而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的命令序列的集合特点:顺序性、封闭性、可再现性 2. 什么是前趋图?(要求会画前趋图)P35图2-2 前趋图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DAG ,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关系。 3?程序并发执行时的特征是什么? 特征:间断性、失去封闭性、不可再现性

医疗行业专业术语知识概述(

一、常用系统 (1)HIS(医院信息系统) HIS全称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是覆盖医院所有业务和业务全过程的信息经管系统。利用电子计算机和通讯设备,为医院所属各部门提供病人诊疗信息和行政经管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数据交换的能力并满足授权用户的功能需求的平台。 (2)LIS(检验信息系统) LIS全称Laborator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LIS是专为医院检验科设计的一套实验室信息经管系统,能将实验仪器与计算机组成网络,使病人样品登录、实验数据存取、报告审核、打印分发,实验数据统计分析等繁杂的操作过程实现了智能化、自动化和规范化经管。3. PACS(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 (3)PACS(图片影像系统) 全称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它是应用在医院影像科室的系统,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日常产生的各种医学影像(包括核磁,CT,超声,X光机,红外仪、显微仪等设备产生的图像)通过各种接口(模拟,DICOM,网络)以数字化的方式海量保存起来,当需要的时候在一定的授权下能够很快的调回使用,同时增加一些辅助诊断经管功能。它在各种影像设备间传输数据和组织存储数据具有重要作用。 (4)RIS(放射科信息系统) RIS全称Radiology Information System。它是医院重要的医学影像信息系统

之一,它与PACS系统共同构成医学影像学的信息化环境。放射科信息系统是基于医院影像科室工作流程的任务执行过程经管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主要实现医学影像学检验工作流程的计算机网络化控制、经管和医学图文信息的共享,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远程医疗。5. CIS(临床信息系统) (5)CIS(临床信息系统) 全称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 它是支持医院医护人员的临床活动,收集和处理病人的临床医疗信息,丰富和积累临床医学知识,并提供临床咨询、辅助诊疗、辅助临床决策,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病人提供更多、更快、更好的服务。像医嘱处理系统、病人床边系统、医生工作站系统、实验室系统、药物咨询系统等就属于CIS范围。临床信息系统CIS相对于医院信息系统HIS而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HIS是面向医院经管的,是以医院的人、财、物为中心,以重复性的事物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各级经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实现医院信息化经管、提高医院经管效益为目的。而CIS是面向临床医疗经管的,是以病人为中心,以基予医学知识的医疗过程处理为基本经管单元,以医院的医务人员为服务对象,以提高医疗质量、实现医院最大效益为目的。 (6)PIS(病理系统) 全称Pathology Information System (7)PEIS(体检信息系统) 全称Physical Examination Information System。 二、数字医疗常用规范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重点归纳总结

初中生物会考知识重点归纳总结 知识的概括性越强,越便于迁移.知识越系统,越便于记忆和应用.在总复习中,对生物知识进行梳理归纳,使之条理化,对于记忆和应用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中生物会考必备知识重点归纳,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中生物会考基础知识点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植物的组织:保护组织.基本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 2.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酸(DNA),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3.动物体的组成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比植物多系统这个层次)系统由器官构成,器官由组织构成.人与动物的四大组织: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4.物像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_物镜放大倍数; 5.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 a非生物成分:指阳光.空气.水.土壤等;b生物成分:生产者(指绿色植物).消费者(指人和动物).分解者(指细菌.真菌) 6.建立自然保护区(最为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如动植物园.水族馆.海洋馆等. 7.自然保护区与保护对象:四川卧龙:金丝猴/大熊猫 ;可可西里:藏羚羊. 8.植物类群从低等到高等依次是: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①最高等的植物是:被子植物,〝被子〞的含义是指果皮.②煤是由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 ③含叶绿素能光合作用放出氧气,占大气含氧量的70%的是:藻类植物. 含碘,能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藻类植物是:海带和紫菜. ④一般生长于阴暗潮湿处的是: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⑤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海洋赤潮与淡水水华形成的原因是:水

无土栽培技术实验内容

无土栽培技术实验内容 实验一营养液的配制技术 一、目的和要求 营养液管理是无土栽培的关键性技术,营养液配制则是基础。本实验运用所学理论知识,通过具体操作,掌握常用营养液的配制方法。 二、材料与用具 1.材料以日本园试通用配方为例,准备下列大量和微量元素化合物。 (1)大量元素化合物。Ca (NO3)2·4H2O、K NO3、NH4H2PO4、MgSO4·7H2O。 (2)微量元素化合物。Na2Fe-EDTA、H3BO3、MnSO4·4H2O、ZnSO4·7H2O、CuSO4·5H2O、(NH4)6Mo7O24·4H2O。 2.用具电子天平(感量0.01g)、烧杯、容量瓶(1000ml)、玻璃棒、贮液瓶(桶),记号笔、标签纸等。 三、方法和步骤 1.母液(浓缩液)种类分成A、B、C三个母液: A液包括Ca (NO3)2·4H2O、K NO3,浓缩200倍; B液包括NH4H2PO4、MgSO4·7H2O,浓缩200倍; C液包括Na2Fe-EDTA、H3BO3、MnSO4·4H2O、ZnSO4·7H2O、CuSO4·5H2O、(NH4)6Mo7O24·4H2O,浓缩1000倍。 2.计算各母液化合物用量: 按日本园试配方要求配制1000 ml母液。

3.母液的配制 按上述计算结果,准确称取各化合物用量,按A、B、C 种类分别溶解,并定容至1000ml,然后装入棕色瓶,并贴上标签,注明A、B、C母液。 表1-1 4.工作营养液的配制 (1) 母液稀释法用上述母液配制10L的工作营养液。(参照P423) 表1 (2)直接称量配制法配制10L的工作营养液。(参照P119)

高中生物知识点题库 无土栽培GZSW070

1.甲图是植物水培法实验装置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甲乙 (1)向培养液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一段时间后,小麦幼苗叶片缺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配制的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幼苗会出现__________现象,补液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适宜温度下,采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小麦幼苗,研究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乙图,则小麦幼苗吸收K+的方式是__________,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的是图中__________段,d点后K+吸收速率不再明显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加快对离子的吸收 (2)绿镁是叶绿素的组分 (3)萎蔫(烧苗、失水)及时补水 (4)主动运输bc细胞膜上钾离子载体数量有限 解析:小麦根部离子的主要部位,向培养液中通入空气的目的是促进根的有氧呼吸,加快离子的吸收。Mg是合成叶绿素的必需元素,培养液中缺少镁离子时,幼苗不能合成叶绿素而失绿。培养液浓度过高,小麦根不能吸水,反而失水导 致幼苗萎蔫,可通过补水补救。由实验结果可知,培养液中氧气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氧气含量越高,呼吸作用越强,K+吸收速率越快,说明K+的吸收方式要消耗能量,属主动运输。bc段氧气含量对K+吸收速率变化影响最大。K+的吸收不仅消耗能量而且需要载体,当钾离子载体数量达到饱和时,增加溶液中氧气含量,K+吸收速率不再加大。 题干评注:无土栽培 问题评注:利用溶液培养法的原理,把植物体生长发育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矿质元素,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并用这种营养液来栽培植物的一种技术。 2.华北某地区经常出现苹果小叶病,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锌引起的,有人认为是土壤中缺镁引起的。现有如下材料,请你完成下列实验,探究上面的猜测哪个正确。材料用具:三株长势相同的苹果幼苗、蒸馏水、含有植物必需元素的各种化合物。 实验原理:任何一种必需元素在植物体内都有一定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根据全素培养和相应缺锌、缺镁的培养对苹果生长发育的比较,判断小叶病的病因。方法步骤: (1)首先配制全素培养液和相应的缺锌培养液和__________培养液,分别放入三个培养缸并编号为A、B、C。

电工基础知识概述

第一章电工基本基础 第一节直流电路和分析方法 本节主要讨论电路的基本物理量、电路的基本定律,以及应用它们来分析与计算各种直流电路的方法,包括分析电路的工作状态和计算电路中的电位等。这些问题虽然在本节直流电路中提出,但也同样适用于后文介绍的线性交流电路与电子电路中,是分析计算电路的重要基础。 一、电路及基本物理量 1.电路和电路图 电路是由电工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连接起来的总体,它提供了电流通过的路径。如居室的照明灯电路、收音机电子电路、机床控制电气电路等。随着电流的流动,在电路中进行能量的传输和转换,通常把电能转换成光、热、声、机械等形式的能量。 电路可以是简单的,也可能是复杂的。实际的电路由元件、电气设备和连接导线连接构成。为了便于对电路进行分析和计算,通常把实际的元件加以理想化,用国家统一规定的电路图形符号表示;用这些简单明了的图形符号来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称为电路图。 例如,图1—1(a)所示的符号代表干电池(电源),长线端代表正极,短线端代表负极。图1—1(b)所示的符号代表小灯泡(负载)。图1—l(c)所示的符号代表开关。用直线表示连接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电路,如图1—2所示。 一般电路都是由电源、负载、开关和连接导线四个基本部分组成的。电源是把非电能能量转换成电能,向负载提供电能的设备,如干电池、蓄电池和发电机等。负载即用电器,是将电能转变成其他形式能量的元器件。如电灯可将电能转变为光能,电炉可将电能转变为热能,扬声器可将电能转变为声能,而电动机可将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等。开关是控制电路接通或断开的器件。连接导线的作用是输送与分配电路中的电能。 2.电路的基本物理量 (1)电流电荷有规则的运动就形成电流。通常在金属导体内部的电流是自由电子在 电场力作用下运动而形成的。而在电解液中(如蓄电池中),电流是由正、负离子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着相反方向的运动而形成的。 电流的大小用电流强度即电荷的流动率来表示。设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dq如,则 电流强度 dq i dt (1—l) 其中i是电流强度的符号,电流强度习惯上常被称为电流。 如果任意一时刻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都是相等的,而且方向也不随时间变化,

皮肤生理学概述专业知识

皮肤生理学概述uop 人的一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为生长、成熟和衰退三个阶段,全过程称为增龄。其中最后的阶段称为老化。作为人体最大且最富牺牲精神的器官——皮肤,是肌体最早出现衰老迹象的器官之一,同人体一样,皮肤也有着生长、成熟和衰老三个阶段。 皮肤是人体第一道防线,它仅有3毫米厚左右,却是人体中最大的组织,覆盖着人体约两平方米(1、5—2M2左右)的体表,皮肤是外界环境和机体之间的一道屏障,有害的化学物质和紫外线,往往通过作用于皮肤才能影响到人体。一、皮肤的分层 皮肤由外向内分为三层: a、表皮层:角质层——形成保护膜 透明层——吸收 颗粒层——退化(没有生命) 棘层——增殖 基底层——繁殖“祛斑 b、真皮层:乳头层“祛痘” 网状层 血管 神经元 C、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为真皮内侧的组织,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和大量的脂肪细胞构成,此层的厚度取决于其中的脂肪量,皮下脂肪含量的多少亦决定了人体的胖瘦;有保温御寒、储备能量、保护内脏组织骨骼、供给身体热能的作用。 d、皮肤的附属器官 毛发、爪(指甲)、皮脂腺、汗腺 二、皮肤生理作用 a、保护作用:防御机械性刺激、防御物理性刺激、防御 化学性刺激、防御生物侵袭 b、体温调节作用:健康的人体通常保持36℃,当外界温 度发生变化时,皮肤内血管扩张,使汗腺分泌汗液来调节体温,汗的蒸发可使热力消失。 c、知觉作用:皮肤内分布有感觉神经,感受体内外的各种刺激,对痛觉、触觉、冷觉、温觉有所反应并将信息传送到脑部,并有非常灵敏的潮湿、干燥、平滑、粗糙、坚硬、柔软及蚁行等感觉。 d、吸收作用:皮肤具有一定的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化妆品中含有的有效物质会经由表皮层达真皮层而被吸收,也会通过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导管被吸收。 呼吸作用 e、呼吸作用:皮肤有直接从空气中吸氧的能力,其吸氧量约为肺部吸氧量的1%,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约占肺呼出量

土壤肥料学知识-土肥要点整理

△1、铵态氮肥的共性有哪些?1. NH4+可被胶体吸附,可作基肥;2. 易溶速效,可作追肥; 3. 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和贮存,以免造成氨的挥发损失;4. 在通气良好的土壤上,可经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作用转化为硝态氮,造成氮素淋失和流失;5. 氨浓度高时,易损害作物、种子,一次用量不能太大。 2、硝态氮肥的共性有哪些?1.易溶于水,速效养分;2.易流失、不被胶体吸附、只作追肥; 3.吸湿性强、易结块;4.水田及旱田缺氧条件易反硝化N20+N2;5.受热分解放氧,易燃易爆 3、铵态氮肥与硝态氮肥在性质和施用上各有什么异同点? 铵态氮素(NH4-N)硝酸态氮素(NO3-N) 带正电荷是阳离子;带负电荷,是阴离子; 能与土壤胶粒上的不能进行交换吸收而 阳离子进行交换而存在于土壤溶液中; 被吸附; 被土壤胶粒吸附后在土壤溶液中随土壤 移动性减少,不随水分运动而移动流动 水流失;性大,易流失; 进行硝化作用后转进行反硝化作用后, 变为硝酸态氮但不形成氮气或氧化氮气 降低肥效。而丧失肥效。 4、氨水(NH3.H2O)施用原则。a. 基肥,追肥;b. 深施覆土; c. 耐腐蚀性容器贮存,阴凉干燥保存; d. 施用时注意减少挥发。 △5、NO3-的吸收利用。NO3-是逆电化学梯度吸收、耗能,是主动吸收。还原后方可利用:NO3- +NADPH =NO2- +NADP 、NO2- +NADPH =NH4++NADP 6、缺氮症状1.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2. 叶绿素含量低、叶片变黄,薄而小。禾本科分蘖少,茎秆细长,双子叶分枝少; 3.下部叶片首先黄化,逐渐向上部叶片扩展。 7、氮素过量危害1.降低植物体内糖分含量、作物抗性差;2.机械组织发育差,易倒伏;3.引起作物徒长、晚熟。 8、硼的营养作用1.促进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2.影响酚类化合物、木质素和生长素的代谢3.影响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4.促进分生组织生长和核酸代谢5.参与半纤维素及有关细胞壁物质合成 9、缺硼症状1.生长点受害。根尖、茎尖生长点停止生长,严重时生长点萎缩死亡。2 .籽实不能正常形成。油菜“花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春小麦“穗而不实”、花生“存壳无仁”。10、硼过量的症状叶尖及边缘发黄焦,叶片上出棕褐色坏死斑块。 11、作物缺锌症状1、.植株矮小,节间缩短,生长受抑制2. 叶片失绿,光合作用减弱3. 玉米“白芽病”,水稻“矮缩病”,果树“小叶病”。 △12、植物缺铁的典型症状从幼叶开始,典型症状是叶片的叶脉间和细网组织中出现失绿症,叶片上叶脉深绿而脉间黄化,黄绿相间明显;严重缺铁时,出现坏死斑点;根生长受阻,产生大量根毛等。植物缺铁时根中可能有有机酸积累,其中主要是苹果酸和柠檬酸。 13、复合肥料按制造方法分为化成复合肥、混合复混肥、掺合肥料。 △14、化成复合肥:在生产工艺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而制成的复合肥料。一般为二元型,无副成分。磷酸一铵、二铵、硝酸钾、磷酸二氢钾。 △15、掺合肥料〔BB(blend bulk)肥〕A、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复合肥作基础肥料,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养分特点和农作物需肥规律要求的配方,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B、随混随用,不做长期存放。 △16、复合肥的发展动向 高效化、复合化、液体化、多功能化、多元化、专业化。17、掺合肥料优点A、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耗能低、直观、农民易于接受;B、配方灵活、针对性强,真正体现了平衡施肥的原则;C、减少了施肥对环境的污染。 18、有机肥的作用1. 提供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 2. 提供养分和活性物质; 3. 活化土壤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 4. 提高作物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 5. 作为无土栽培的优良基质,替代不可再生的泥炭资源; 6. 供肥时间长,减少污染,化害为利。 19、有机肥与化肥特点比较 有机肥料无机肥料 1. 养分全面养分单一 2. 养分含量低养分含量高 3. 肥效缓慢肥效迅速 4. 含有机质, 可培肥改土无 5. 施用量大施用量小 6. 积造施用费力施用省力 20、种植绿肥的意义1. 增加了肥源绿肥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提供氮磷钾养分(多为豆科植物,可固氮),分解快,肥效持久。2. 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增加了地面覆盖,防止水田流失;?有机质使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根系深、密集,富集和转化土壤养分。3. 促进农业的全面发展?绿肥植物一般富含蛋白质是优质饲料;?紫云英、苕子、苜蓿、草木樨花期长,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21、不同作物磷素缺乏症状和中毒症状?1. 缺磷症状(1)植株矮小,叶片暗绿。?细胞变小程度大于叶绿素减少程度,叶绿素含量相对增加。?缺磷时,铁的吸收增加,间接促进

家具基础知识概述

一:世界家具行业发展简史 世界家具风格的演变。 1、歌特式家具(古典式) 2、意大利家具(米兰国际展在全世界最具影响力,在15世纪文化复兴以后,建筑影响了家具的风格) 3、德国家具(15——20世纪) A、北日耳曼风格家具(以雕刻和镶嵌来装饰) B、北欧风格家具(以原木为材料,在丹麦、瑞典等北欧是一种潮流) C、德国的包豪斯家具(20世纪依赖机器,设计师将工艺、工业融于一起) 4、英国家具 A、都铎式家具:15世纪,虽具皇家色彩但有些苯拙,简单粗糙,橡木时期; B、雅可宾式家具:16世纪,特点是球/圆形脚、家具直线多,这种样式也叫弗兰德式; C、胡桃木时期:17世纪初,曲线代替雅可宾的直线;

D、安娜女王式家具:17世纪中叶,曲线椅子、弯脚和琴式高椅背,东方风格、刺绣; E、奇彭代尔.赫普怀特家具风行:融合了中国元素的回纹、窗格造型。 同时期其它风行的家具还有 A)、亚当式家具:六角八角形,椭圆形,古典精神 B )、新个人风格:19世纪 5、法国家具 A、巴洛克式(路易十四式)风格,17世纪,豪华奔放型(深圳金凤凰同其风格); B、洛可可风格,17世纪下半页,是为巴洛克风格的延续,很粗放,不够细腻; C、帝国式家具:粗线条、古典题材、深绿、红褐,红木、檀木、花梨等为材料 D、新古典主义风格:法国、英国、美国等流行于19世纪(是对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延续简单线条,透明型) 以下国家的流行风格都是由其发展而来: 法国的帝欧式 英国的摄政式 美国的邓肯法夫式 现代的迪卡、天一、金凤凰、也源于此风格。 6、美国家具:1 7、18世纪,简单造型,形式多样,美式新

古典家具由英法起源。 7、中国:可以说发展于明清时期(红木家具时期) A、明代家具:14——18世纪,结构沿用中国早期建筑的梁柱结构,简洁、比例适中,对称均匀,线条挺秀,舒展。现在的“友联)具有明式风格。 B、清代家具:设计简单,继承了明代家具的整体结构,以不施过多装饰的特点见长;显得华丽、厚重。现代的“美联“具有清式风格。 明式家具巧妙而合理使用各种榫卯结构,造型蕴涵着对比美,对称和均衡的美。 清代家具漆冷红工艺,弯腿造型,雕刻屏风。 C、红木家具的特色和流派。 明式家具没有流派,到清朝才出现各地特色的家具。具体有:苏式、广式、宁式、京式。 (a)、苏式。明式家具是苏式的代表作,由于广式、京式家具的涌现,进入宫廷的苏式家具就越来越少。生产出来的家具就逐渐转向市场。为了能迎合各消费层次的不同需求,必须改进苏式家具的工艺和用料,表面用料整齐、文理漂亮、而在背板、顶底板、抽斗侧板及底板用其它杂木代替,雕花采用不规则的图案,如灵芝、云头,图案的随意性大,无标准,做工要求低。在接缝区采用贴布补救涨缩毛病,保持典雅的民族装饰风格及精湛的传统工艺。

现代奶粉专业知识概述

奶粉知识汇总! NUTRICIA始创于1901年,专业从事人类营养研究至今已有100年历史,是荷兰皇家Numico集团中历史最悠久的一面旗帜,纽迪希亚是欧洲最大的临床营养(CLINICAL NUTRITION)产品生产商。被认为是高品质临床营养产品的世界领导者。NUTRICIA为临床提供系列最全、品种最新、质量最可靠的肠内营养系列产品和肠内营养输注系统。NUTRICIA在全球拥有50家生产基地,业务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肠内营养系列产品,历年来稳居欧洲市场份额第一。欧洲最大的NUTRICIA公司出品的本土Nutrilon,是国外医生推荐的最好的奶粉,大家一定认识的香港牛栏,中国恩贝儿,新西兰的Karicare都是它的下线公司出品的. Nutricia Nutrilon缔造者是荷兰皇家Numico Numico旗下的品牌 Nutricia(Nutrilon)主要销售地荷兰,正宗荷兰原装原产; Cow&Gate(牛栏)主要销售地英国、爱尔兰、香港(香港,印度尼西亚都有分厂,采用当地奶源和规范)等; Milupa(美乐宝)主要销售地德国; Mellin主要销售地北欧、南欧; Dumex(多美滋)主要销售地亚太地区;中国:多美滋,恩贝儿; Karicare主要销售地新西兰、澳大利亚。 Nutrilon荷兰本土系列奶粉 Nutrilon奶粉是荷兰本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奶粉,

采用环保双层锡纸罐。 唯一同时蕴含FOS/GOS/DHA和AA的婴幼儿奶粉 荷兰本土原装牛栏规范奶粉 Nutrilon Standaard 1第一阶段(0-6个月)宝宝规范奶粉 900克; Nutrilon Standaard 2第二阶段(6-10个月)宝宝规范奶粉 900克;Nutrilon Standaard 3第三阶段 (10个月起) 宝宝规范奶粉 850克; Nutrilon成长1+奶粉(1岁以上) 800克; Nutrilon成长2+奶粉(2-7岁以上) 800克; Nutrilon睡得香晚安奶(6个月以上)380克 品牌:Nutrilon (荷兰本土牛栏) 品名:Nutrilon Standaard 1段规范配方奶粉(提高免疫力)

大班教案 科学《无土种植》

大班教案科学《无土种植》 教材分析: 本活动的优势领域是科学。种植是孩子们实践、探索的活动,好奇和探究种植活动强调真实和体验,它为孩子们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幼儿的好奇心。本节活动让幼儿了解无土栽培,知道它是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之一。尝试进行无土栽培,在种植活动过程中,让幼儿们感受到植物的生长变化并体验自己动手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幼儿有种植土豆和向日葵的经验。在植物的生长这节活动中,前期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在家里进行有土种植和无土种植,孩子们也比较了植物的不同种植方法,以及持续观察植物生长的经验,本节活动让幼儿自己尝试进行无土栽培,激发幼儿观察、照顾植物的兴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无土栽培,知道它是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之一。 2.尝试进行无土栽培,激发幼儿观察、照顾植物的兴趣。 活动重点: 了解无土栽培,知道它是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方法之一。 活动难点: 尝试进行无土栽培,激发幼儿观察、照顾植物的兴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1.有关无土栽培的录像。 2.各种无土栽培的植物样本、植物秧苗、水晶泥 3.植物名称的标签。 4.幼儿自带可种植植物的透明瓶子和塑料小勺等。 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操作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 1.观看有关无土栽培的植物生长的录像。 2.谈论:这些植物是用什么新的科学方法种植的?他们为什么会生长的很好? 3.说说自己知道的无土栽培。 二、观察讨论 1.幼儿自由观赏各种无土栽培的植物。 2.说说自己认识哪些植物,观察这些植物栽培时各用了哪些材料。 3.教师介绍各种无土栽培的植物。(水晶泥:吸水性强,养荫生和水生植物,不需要经常浇水护理,完全覆盖植物的根。陶碳球:用纯黄土加煤制成,煅烧成带有丰富微孔的陶土球,透气透水,吸肥功效,过滤水质,保持水分与营养。) 4.幼儿自愿报名参加无土栽培,说说各自准备如何照顾无土栽培的植物和做哪些记录。 5.按照无土栽培的品种建立数个养植小组。 三、种植 1.认识新型的种植材料——水晶泥和水。 2.观看教师演示:给种植在水里和水晶泥里的植物添加营养液,了解用这种方法植物液能吸收到营养。

翡翠专业基础知识

翡翠专业基础知识 (一)翡翠概述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翡翠包括硬玉,而不仅仅是硬玉。 传说: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出产地:市场上商业品级的翡翠玉石95%以上来自缅甸,因而翡翠又称为缅甸玉。 除了缅甸出产翡翠外,世界上翡翠出产的国家还有中国、危地马拉、日本、美国、哈萨克斯坦、墨西哥和哥伦比亚。这些国家翡翠的特点是达到宝石级的很少,大多为一些雕刻级的工 艺原料。中国新疆和田地区策勒县也出产少量翡翠矿石。 (二)翡翠物理性质: 1、光泽:油脂--玻璃光泽 所谓油脂光泽是指宝石表面呈现类似动物脂肪表面所呈现的光泽。这是微透明和质地细腻的玉石所具有的光泽。 2、透明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 3、摩氏硬度:6.5~7 4、颜色:翡翠的颜色多种多样,按其基调大致可分为以下六种:绿色、红褐色、紫罗兰色、白色、黄色、黑色。 (三)翡翠的专业术语基本评价标准 (1)水:是指翡翠的透明程度。常用长、短、好、差来形容。水头长、水头足则透明度高,水头短、水头差则透明度低。 (2)种:也称“种份”。这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种称呼是五花八门。例如,按照透明度划分“透明度高,则种好”,反之,则种差;透明度很好的称为“老坑种”,透明度差的称为“新种”,透明度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新老种”;也有“玻璃种”(透明度很好)、“冰种”(透明度较好)等称呼。按矿床类型,有“老坑种”(即籽料)、“新坑种”(即山料)之分。按颜色和透明度的好坏,有“花青种”、“油青种”之分,等等。 (3)色: 指翡翠的颜色,翡翠常见的颜色有绿色、白色、红色、紫色、黄色等,传统上有“浓”是指绿色饱满、浓重;“正”是指绿色纯正,不含杂色;“阳”是指绿色鲜艳、明亮;“均”是指绿色均匀、柔和。之说 (4)地: 底是指除去翡翠颜色外的质量情况,又称为底子,指的是翡翠絮状物(又称棉),黑斑,其他色斑的多少程度。由于翡翠是多种矿物的集合体,其结构多为纤维状结构和粒状结构,杂质的多少程度也必然影响翡翠的价值。 (5)工: 分级标准中“工”是指一件翡翠成品的形状、做工、以及重量3个方面,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翡翠成品在设计师、工艺、文化内涵、制作年代、体量等方面的差异,每件作品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详细的分级是无法做到的,大师佳作视为极品。 (四)A货、B货、C货

无土栽培教学设计

《无土栽培》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黑龙江地方课《技术》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课《无土栽培》。学生分析:学生对栽培新技术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无土栽培知识有一些了解,但了解的不系统,而且无土栽培植物是近几年新兴的比较热门的产业,非常适合现在比较紧张、忙碌的家庭栽种,它不仅清洁卫生、无污染、便于管理、节约水资源,而且可以陶冶情操,做栽培实践,与学生生活贴近,而且材料来源广泛,操作性强。栽培是学生喜欢做的事情,把它作为学习内容,可以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到各项技术活动中来。 内容分析:1、什么是无土栽培?2、无土栽培的优点?3、无土栽培的方法?使学生对无土栽培知识、以及无土栽培的意义有一个全方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讨论交流,方案设计,技术实践,评价反馈等学习活动。 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在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把教学内容整理并制作成课件,用图、文、声并茂的方法讲述无土栽培植物的优点、类型、栽培方式。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先设计栽培方案、再进行实践。学生实践后组织学习评价活动,在评价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说出自己的学习体会。本节课以学生的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亲历情境为基础,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中思。通过技术实践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学得解决技术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记载了相关知识的课件、栽培基质、秧苗、灯芯、剪刀、饮料瓶 教学目标: 1、了解无土栽培植物的优点、类型。 2、尝试无土栽培实验。 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互助精神。 4、使学生充分感受到与大自然同在,感受到生命的韵律美,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认识无土栽培的优点,了解无土栽培可以获得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它将是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 教学过程 1、问题导入: 电脑出示图片欣赏传统技术种植植物和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植物图片,找出两种植物的区别。传统技术种植植物用天然土壤;无土栽培技术种植植物不用天然土壤,而用水和营养液。使学生了解传统技术栽培植物与无土技术栽培植物的区别,激起学生学习无土栽培知识的学习欲望 2、知识准备:让学生根据课下调查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无土栽培植物的优点及类型。师生进行总结出示课件。 〔1〕指出无土栽培植物的优点:①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 ②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渗漏和流失,与土壤栽培相比,可节约水50%―70%。③节约土地,不受环境制约。④清洁卫生,易于管理。⑤使农

无土栽培技术现状发展前景

无土栽培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综述了我国无土栽培的突出特点及发展现状,对我国无土栽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就无土栽培研究的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土栽培;突出特点;现状;存在问题;发展前景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are reviewed the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the problems soilless cultivation are discussed, and some of the solution, the use of soilless cultivation research prospect. keywords: soilless cultivation; prominent characteristics; the present situation; existing problems; development prospect 中图分类号:s31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无土栽培俗称水培或水耕,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营养液与其他设备来栽培作物的农业技术。它是当今世界农业生产中发展较快的一项高新技术,也是农业生产向“工业化”发展的一项基础技术。 无土栽培技术目前按根系固定方式可分为液体基质和固体基质两种栽培方式。液体基质(即水培)又可分坐浴式、浅水式及喷雾式。固体基质分有机和无机基质两种。其中有机基质有锯木屑、草炭、甘蔗渣、酒糟、炭化壳谷等,无机基质有砂、陶砾、火山灰岩、

汽车专业知识概述

汽车专业知识概述 一部理想的汽车,应像奔驰一样宽敞豪华,标致306般灵活方便,凌志一样舒适宁静,又要有保时捷超凡的操控特性,富豪的安全可靠。虽然今日汽车科技,已进步到一个极高的境界,但这样一部“全能机械”,还是遥不可及的梦幻。因此对汽车就有了分类和定位。 <分类> 乘用车最常见的分类,是分轿车和广义上的多用途车,后者包括MPV(多用途车)和越野车及轻卡,而前者则可分为两厢和三厢两类,所谓三厢式轿车指有分离的引擎舱、车厢和行李箱,它包括4门房车、2门轿跑车和敞蓬车;而两厢式汽车其车厢和行李箱是相通的,习惯上又称掀背式,有3门或5门掀背式和旅行车。 轿车第二种常用的分类,是按大小来区分,分成微型车、小型车、中(小)型车、中(大)型车和大型车。体型较大的车,往往比较舒适,但庞大的车身同时会给它的操控尤其是高速转弯的时候带来困难。 第三种重要的分类方法,是以引擎的汽缸排气量为标准,但这个方法如果应用到传统的美国车身上,会变得混淆不清,所以我们暂时只考虑欧洲和日本的情况,第一个级别是0.6~1.5L,装置在微型车上,小型车的标准是1.5L,但它肯定会和1.3~1.8L的几个兄弟们一起上阵,中小型车必定有一具2.0LI4,不过它也需要1.8L经济型和2.5Lv6高级型助阵;3.0Lv6或I6一直统治着中大型车,再往上便属于老大哥V8的地盘了,而大排量的V12,你只能在奔驰、宝马和美洲虎的顶级车上找到。 第四种分类标准,叫做舒适性和操控性,是属于比较模糊而感性的。它不能用具体数字来衡量,但大多数车你开上几圈后,都可以实实在在地感觉出来,它是偏向舒适性的,还是偏重操控好的,或是两者均衡的。舒适的车应该是平稳的,宁静的和宽敞的。偏重舒适的车一般不可以开得很快(尤其是转弯的时候);而偏重操控性的车首先就会和高速联系起来。 所谓操控性指的是车子反映到你手和脚上的信息,在任何速度下都能让你清楚地了解道路和车子状况,能够完全地操控它,当你做出任何操作,车子都会产生准确而敏捷的反应,做到人车合一,随心所欲,这种特性必定会给你带来非凡的驾驶乐趣。在如此这般的二分法中,最著名的对比有奔驰和宝马,小而言之还有丰田和日产,实际上前者(指舒适类)除奔驰外应该包括所有的豪华大型车,而较小型车(廉价车除外)、轿跑车、跑车和一切高性能运动轿车操控性都相对很好。 <车身> 好的车身设计应该有4个特点:漂亮、安全、车厢宽敞,以及合乎空气动力学。大致来讲大型豪华轿车着重气派,小型车则较新颖流线,个人化轿车必须与众不同,而家庭房车一般较为中庸保守。日本车以圆滑线条为主,欧洲车则刚劲有型。车身作为保障乘客安全的一道防线,必须有足够和刚性,能抵御和化解正面和侧面的撞击而乘坐舱保持完整。这方面成绩最好的无疑是欧洲车,尤其是瑞典和德国轿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