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材料设计

仿生材料设计

1.仿生学的研究范围主要有哪些?请简单举例说明。

力学仿生分子仿生能量仿生信息与控制仿生拟态仿生整体仿生2.自然界中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生物体有哪些?举例说明

(1)植物表面的自清洁性,荷叶的粗糙结构;(2)水稻叶或羽毛的表面各向异性;(3)昆虫翅膀表面的自清洁性及减反射功能;(4)在水面行走的昆虫-水黾

;(5)在墙壁上行走的动物-壁虎;(6)沙漠集水昆虫-沙漠甲虫;(7)隐身高手-变色甲虫;(8)自然界中的结构颜色

3.生物材料具有哪些特点?

(1)复合特性;(2)功能适应性;(3)创伤愈合性;(4)合成性;(5)多功能性;

4.贝壳材料主要增韧机制有哪些?

(1)裂纹偏转(2)纤维拔出(3)小孔聚结(4)有机质粘弹性或有机桥联(5)独特的球冠型结构。

5.生物矿物的特征是什么?

(1)结构的高度有序使得生物矿物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良好的断裂韧性;

(2)生物矿物一般具有确定的晶体取向;

(3)矿物质与有机基质的相互作用

6. 生物矿化过程的主要过程是什么?

(1)基质大分子的预组装;(2)有机-无机界面的分子识别;(3)生长调制(化学矢量调节),使晶体初步组装形成亚单元(4)细胞水平调控与加工

7.竹结构及其仿生对我们材料仿生的启示是什么?

平直碳纤维与螺旋碳纤维的拉伸性能相比,螺旋纤维有很高的拉伸强度。

从结构仿生到生态仿生看仿生学的发展

从结构仿生到生态仿生看仿生学的发展林 雁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江苏 210046) 师法自然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哲学思想,而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更证明了这一点。1960年,美国科学家斯蒂尔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研究,创立了仿生学(Bionics)。从此,生物体的精巧结构,成了工程学有意模仿的对象,工程师们向生物学习,创造出众多高性能的器件。进入21世纪,仿生学又朝着系统仿生的方向发展,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科学家研究发现,生物器官结构之巧妙,能量的节省和工作性能之优越,是人造机器无法相比的。这表明由选择进化磨合积累的功能,最符合大自然的和谐原则与优化原则。 1 蛛丝及贝壳结构的启示 生物器官结构和性能的优越,同生物材料的组织生产方式密切相关。例如,人类生产的防弹纺织材料,要在高温高压的强酸中生成,条件极其苛刻。而一种金色球形网蜘蛛,却能在常温下以水为介质,抽出比人造防弹材料坚韧得多的蛛丝,而且能被生物降解。美国康奈而大学教授杰林斯领导的科学家小组,用核磁共振仪(N BR)拍了几百幅蜘蛛丝腺的照片,同光学显微镜切片进行对照研究,并把资料输入计算机,模拟出一只三维仿真蜘蛛。在电脑中对仿真蜘蛛解剖研究,发现蛛丝蛋白质多聚体从腺体产生后,必须经过一段十分复杂的管道,分子在其中重新排列组合,形成了特殊的三级结构,才有如此的韧性。 一只贝壳具有高级陶瓷的强度,把它从高处跌下一般不会粉碎,如用很大的外力将它搞破,裂口也不象陶瓷那样平展。把贝壳磨成极薄的片子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能见到贝壳是由一层叠一层的超薄碳酸钙晶片,与十亿分之一米直径的蛋白质分子粘合而成的。这种结构在受压时,碳酸钙晶片可以在蛋白质分子间滑动变形,能像金属一般有延展性,使贝壳具有最大的强度。科学家又研究了甲虫的甲壳,发现它的表皮是由埋在胶质中的蛋白质纤维组成,而且成对地呈螺旋组合重叠,都不对称,具有极大的抗冲击性。生物在组成材料时,是从原子排列成分子,由分子装配成纤维或晶体一类中间成分,再形成各种组织,每一步都有精确的基因控制程序,做到天衣无缝。而人在生产复杂材料时,只是由分子进行化学键的结合,与生物的组合相比,实在是太简单了。 科技人员模仿生物组织材料的方法,用双螺旋的不对称层叠排布石墨与环氧树指,生产出比传统碳纤维强度更好的机翼材料,生产出的机翼既轻、耐冲击又不容易变形,大大提高了飞机的性能。 2 DNA装配与分子机器 据推测,从30亿年前开始,生物就以DNA和RNA 核苷酸的多变排列,调控20种氨基酸原料合成各种蛋白质。从理论上讲,生物可以合成任意长度的蛋白质。但研究的结果表明,肽链误译率相当高。如果是由50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每4个这样的蛋白质分子就有一个是错误蛋白,这对于生命来讲是十分危险的。生物体一方面令错误的蛋白质报废,一方面对合成进行控制,使合成的肽链很短,再由多条链(亚基)组合成蛋白质。刚合成的蛋白质是线性的肽链,必须经过修饰程序的加工,折叠成具有多级结构、稳定功能的复合体。生物分子的自组装就是这样既保证了产品的特异性,又使产品维持一定的几何形状。生物学家还了解到,蛋白质分子是一种刚柔互补的分子,脯氨酸的存在增加了蛋白质的刚性,甘氨酸则使蛋白质具有柔性。蛋白质中还有一种异构酶,能根据其它蛋白质的存在而调整自己的结构,进而增强蛋白质的整体功能。 当今兴起的纳米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材料和纳米级微型机器技术,特别是纳米级组装能生产出提纯分子的纳米泵、分子大小的计算机等纳米器件是制造业的一次大革命。由于加工的部件是一些原子和分子,即使是用电子显微镜进行操作或用激光镊子技术,部件的捕捉与定位装配也是相当困难的。如果仿照细胞生物化学反应的过程来进行纳米级生产,就要容易得多,这就是分子制造领域里的仿生技术,一种高度自动化的按模板进行自组装的技术。模仿DNA指挥合成生物分子过程的纳米仿生,是一种刚提上研究日程的未来技术,即使与当今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相比,也有很大的超前性,它代表了高新制造的发展方向。 3 梦圆伊甸园的生态仿生 人类的物质生产,从后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这些物质生产均是以消耗地球资源为代价的。在生产过程中,人类只将很少一部分原材料变成产品,大部分原材料当作废物排到地球环境中。就拿新兴的信息产业来说,目前全世界的硅年产量为80万吨,其中仅有少部分变成超净的电子用硅,这其中又只有0.093%做成了芯片,0.4%变成光电池,大部分以废物的形式丢弃。在生产这些芯片中,消耗的30万吨以上的酸碱洗液,也作为废物排到了环境

灯具仿生设计说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语摘要 序言 1.1 灯具设计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 要解决的问题 1.5 创新之处 第一章仿生灯具设计的设计背景 1.1 灯具设计的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研究方法 1.4 要解决的问题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灯具仿生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2.1 中国古代仿生灯具 第三章仿生在灯具设计的应用 3.1灯具的色彩仿生 3.2 灯具的结构仿生 3.2.1部结构 3.2.2外部结构 3.4灯具功能仿生设计 3.5灯具的文化仿生 第四章仿生灯具的市场考察与调研分析 4.1 吊灯 4.2 吸顶灯 4.3台灯 4.4落地灯 4.5问卷调查法 第五章苗族元素的牛角灯设计实施 5.1苗族牛角元素的设计背景 5.2方案一简易卡通牛角灯 5.2.1产品的造型 5.2.2材料 5.2.4尺寸 5.3.1产品的造型 5.3.3色彩 5.3.4尺寸 第六章牛角灯具的市场预测情况 结论 参考文献 致 附录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伴随着生活细节的精致化,人们除了满足物质生活的需求,更重视精神世界。设计师们也开始注重关注精神消费,产品趋于情趣化,人性化。“以人为本的设计”是现代设计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今时代探讨产品设计的出发点。仿生设计源于大自然。人类诞生于自然,依赖自然生存,大自然是人类生存生活的源泉和保障。仿生设计关爱人的心里需求,发展仿生设计,可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从而使人们更重视自然,在一定程度上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大自然是一个神奇的造物主,设计师们能从中发现许多设计灵感。优秀的仿生设计作品可以刺激消费、引领消费、创造消费。仿生设计的发展前景很大。 仿生灯具它是对自然生命意义的阐述,传达出设计回归自然的时代主题。我们必须以全新的视角、新的理念将自然特征,转化为独特的设计语言。赋予灯新的生命,灵动的自然气息。使人与物、自然造出“天人合一”的生活氛围。仿生灯具不仅丰富了灯具的设计元素,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乐趣,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空间。 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都有模仿自然的痕迹。如何使灯具更加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如何运用仿生学进行灯具设计,本论文以仿生设计为载体,首先从仿生设计的背景和意义入手,进一步研究仿生设计在灯具中的应用。从“色彩、结构、材质,功能、文化”等方面具体分析。人们对灯具不仅仅是照明等简单功能的需求,灯具设计更

关于家具设计中的仿生设计

关于家具设计中的仿生设计 1.仿生家具设计介绍 仿生学bionics是在具有生命之意的希腊语bion上,加上有工程技术涵义的ics而组成的词,大约从1960年才开始使用。生物具有的功能迄今比任何人工制造的机械都优越得多,仿生学就是要在工程上实现并有效地应用生物功能的一门学科。仿生设计则是在仿生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仿生学为基础,通过研究自然界生物系统的优异功能、形态、结构、色彩等特征,并有选择性的在设计过程中应用这些原理和特征进行设计。仿生家具设计以单纯质朴的自然意象延伸了人们的心灵空间,沟通人与自然的深层本质关系,同时追求自然生命的有机性质,设计出具有现代审美观念的家具产品。 2.仿生家具设计简要分析 大自然中万事万物的空间形态、结构、特征,都是生命本能地适应生长、进化环境的结果,在仿生形态的学习、研究中,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仿生形态解决设计产品问题的方法:①按生物所属种类来划分,有5种仿生方法,它们是动物仿生、植物仿生、昆虫仿生、人类仿生和微生物仿生。②按生物系统特征来划分,有3种仿生方法,它们是形态仿生、装饰仿生和结构仿生。③按模仿的逼真程度可分为具象仿生和抽象仿生。④按模仿的完整性可分为整体和局部仿生⑤按模仿生物的态势可划分为动态仿生和静态仿生。 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科拉尼曾说:“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之中”。这话道出了自然界是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归纳现代家具设计中的仿生,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形态的仿生 形态从其再现事物的逼真程度和特征来看,可分为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1)具象形态的仿生 具象形态是透过眼睛构造以生理的自然反应,诚实地把外界之形映入眼睛膜刺激神经后感觉到存在的形态。它比较逼真的再现事物的形态。由于具象形态具有很好的情趣性、可爱性、有机性、亲和性、自然性,人们普遍乐于接受,在玩具、工艺品、日用品应用比较多。但由于其形态的复杂性,很多工业产品不宜采用具象形态。具体的形态仿生也是在家具设计中比较多采用的仿生设计方式。 2)抽象形态的仿生 抽象形态是用简单的形体反映事物独特的本质特征。此形态作用于人时,会产生“心理”形态,这种“心理”形态必需生活经验的积累,经过联想和相象把形浮现在脑海中,那是一种虚幻的,不实的形,但是这个形经过个人主观的喜怒哀乐联想所产生的形变化多端、色彩丰富,这与生理上感觉到的形大异起趣。例如孔雀椅的靠背提取孔雀开屏时的产生的“心理”形态,简化形态元素,设计出让人耳目一新的家具产品。

香水包装中的仿生设计

香水包装中的仿生设计 仿生设计的魅力在于,借助艺术想象,对生活原型进行取舍、提炼后,再进行创造性摹拟,创造一切条件,打开想象大门,抛弃陈规戒律,打破司空见惯,出奇不意,惊世骇俗,让人油然而生购买的冲动。所以,利用香水包装富于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借鉴富有美感的自然有机的生命形态,使香水容器结构大胆、创意非凡,既符合设计主题的定位,同时也能达到一种形式美的效果。 1 仿生设计 自然界是最伟大的造型师,生物学提供了“形态学”的概念,由此在设计领域有了仿生的概念。以前,很多包装容器都是抽象几何形态,但是,如将自然生命形态融入新型包装,原来的几何线条将逐渐演变为柔和圆润﹑厚重饱满的有生命的线条,产品被赋予了“动”的神态,使“动”魅力在包装中得到酣畅淋漓的表现。而且,仿生设计有利于突出产品的个性,“个性化”讲求的就是别出心裁。为了追求特殊性,人们纷纷追求起不一样的产品。香水工业是一项梦幻工业,人们希望产品传递的不是冰冷的理性之美,而是热烈温情的感性之美。所以,在香水包装造型上更多的在运用仿生手法,赋予香水以生命的张力。大量充满理想色彩和实验个性的仿生形态使产品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脱颖而出,不受羁绊、张扬个性的美,令人无法抗拒。而且,生物机体的形态结构为了维护自身、抵抗变异形成了力量的扩张感,使人感受到一种自我意识的生命和活力,唤起我们珍爱生活的潜在意识,在这种美好和谐的氛围下,人与自然融合、亲近,能够消除对立的心理不安,能够使人感到幸福与满足。所以,从动态、个性、互动等方面,仿生设计都能够提升香水包装的魅力。 2 仿生设计的美感 大自然赋予了人类最强有力的信息,大部分的设计都可从中获得灵感。仿生设计运用到香水包装中,就使产品具有了生命。它们一旦有了生命,也就有了生气,有了生机,就有了思想,有了意蕴。设计师把物质蕴涵着的某些特性,通过拟人的、仿生的手法加以揭示,让受众或者消费者看见有生命的作品,进而看见有意蕴的作品,然后引起心灵上的共鸣。仿生造型与时代、思想意识、服务对象、审美趣味和艺术形式有密切的关系,有简洁、大方、自然、人性化的艺术美感,主要依赖设计者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发散性思维的能力。自然有时确实能提供一些典范和灵感。遵循自然、崇尚自然的方法或法则,许多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更深入地理解产品的功能、使用者的期望及其本身在整个社会情境下所代表的深刻寓意,更加注重使用者的心理面、社会面、情绪面、沟通面的需求。显然,让设计回归自然,赋予设计形态以生命的象征是人类在精神需求上所达到的共识。自然界中无数有机生命(动物与植物) 有丰富的形体结构,多维的变化层面,巧妙的色彩装饰和图形组织等等,各种奇异的形态有助于丰富造型设计的形式语言,所以仿生形态的挖掘是创新设计取之不尽的智能源泉,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 3 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香水仿生设计 在法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大师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i)的所有设计中,尤以香水设计闻名于世。他谈到:“在所有的感官中,无疑的,嗅觉最能赋予我们永恒不朽的灵感。”所以他把他的艺术才华倾注在香水包装设计上,从容器到外部平面装潢,务求尽善尽美,使他设计的香水,就如同艺术品般都是独一无二的。 达利与法国香槟省法兰克斯国际香水公司1981年开始合作,出品了一系列的达利香水,数量不下10款,每一款富有原创的瓶子,仿佛是一幅名画,以华丽的色彩、优雅的触感及迷人的熏香倾倒众生。达利利用玻璃容易造型的特点,使容器具有了雕塑的美感。他发明的这些种女用和男用香水,单是独特精美的瓶身设计,就让人爱不释手。例如图1所示的《达利之花》(Daliflor)香水瓶的外轮廓和凸起部分形成一个曼

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设计原则 以自然物为第一要素的住区景观,我认为应重点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十一项原则: 1. 基本要求 1.1自然化 休闲生活是逃避城市的紧张和喧嚣,是对大自然的回归,故而园林景观的影响和作用十分突出。一般来说,休闲地景观和园林安排一定要自然,要么体现出大自然原始的美,要么体现出田园风光,避免过分人工雕琢的痕迹。即使是在原天然生态系统已严重破坏的废弃地上,也应尽量恢复当地原生态系统的面貌或向与当地大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田园风光的方向营造。植物是景观园林的第一要素,在其选择上,应多使用当地的乡土树种,生长好,能提供最大的生态服务功能,维护成本又低。 1.2 人心趋静 休闲地景观园林规划设计,应立足于引导人们心情趋于舒缓平静,一入区就有一种绝尘脱俗的感觉,觉得和外面紧张的世界就是不一样,整个人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植物色彩搭配不要反差太大,慎用大面积的简单而又紧张的几何构成,要有线条引导,当然也要避免又碎又乱。水景的安排也应该安静多于喧闹。小品和雕塑要宁静温馨,不要张狂。引入动物要温和美丽的而不要丑陋吓人的。当然,不要理解为把休闲住区里搞得到处都静悄悄。局部热闹的地方也还是需要的,比如俱乐部、沙滩、码头、零售商业区等。 2. 美学的要求 2.1 主题原则

任何园林规划都应有其主题,包括总主题和各分片、分项主题,它是景观园林规划的控制和导引,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但在浮燥的城市住区规划中,主题往往被取消,而满足于一张毫无思想性、科学性和功能安排的信口标注、指鹿为马的所谓“漂亮”的画。和城市住区比起来,休闲住区档次更高,规划水准也理应更高,更体现功力,只有选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主题,才能做出真正好的景观园林规划。 2.3 点-线-面的原则 所谓面,是指整个小区或小区的某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是从事景观园林建设的空间。但整个小区平面的均质化不能造成良好的视觉效果,就要有一些界限为其纲,分割空间、强调差别、引导或阻隔视线。线和线会有交叉,太长的线因易引起视觉模糊也需要间断,就会有点的存在。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景观园林就走不了大样。如果把握不住,细部做得再多,图纸画得再“好看”,也做不出好景观来。 2.4 收放的原则 一个好的休闲住区景观园林规划,应把放开视线和隐蔽景物尽量结合起来。开放式大空间给人的震撼是其它手法无法替代的,只要有足够的空间,都应该给出适当的大空间来,如成片的绿地、水面、酒店、公建等。隐蔽的含义有两层,一是指把有碍观瞻的东西藏起来,如垃圾站、园艺堆肥场、管线井、过滤池、挡土墙等,是一种被动的应付。更重要的一层含义是把景观有层次地布局,在最佳时机展现(就像说相声的“解包袱”),是一种主动的造景。当然还有半隐半现的,如山地的休闲别墅,在景观上处理成若隐若现于树林中的很好的选择。 2.5 均衡原则 和城市住区建设中常见的大面积推平场地的做法不同,休闲住区在总体布局中贯彻“尽量尊重自然地形”的原则,这是一种维护和强调差别的作法。但这不等于说不要均衡,即使是在自然地形地貌十分复杂的地段,也要尽量使各部分、各主题、各细部有所响应,避免偏沉和杂乱感。当然,也不是追求绝对化的几何或力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导读: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 扩展, 能使园 ,结合 来创造 供人们 入, 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 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

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 需求,生理、 本,, 2.2 2.2.1 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2.2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

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白蜡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 2.3 艺术性原则 及人们 观, 2.3.1 ,进 2.3.2 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 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最新 仿生包装设计初探-精品

仿生包装设计初探 本文从仿生包装设计的概念、发展,仿生包装设计的表现方式,仿生包装设计之优势这几个方面着手,来对仿生包装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析。从而提升仿生包装的设计水准,满足消费者物质上与精神上的需求,提高大众的生活水平与修养。 一、仿生包装设计的概念、发展 仿生包装设计的本质就是利用仿生学的方法,结合包装设计的创新思想,提取自然生物的某些特征,仿照其形象、结构、功能、色彩、质地来设计的包装。因其与生物具有相似性,所以常给消费者带来活力、自然、生机的美好感受。身处大自然的原始人类,对于熟悉的大自然他们具有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他们从用植物的叶片来包裹食物,用藤条进行捆扎,发展到模仿瓜果的形态制作容器来盛放食物,这些形式都可以说是最早的仿生包装。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后,未进入工业时代前,传统的仿生包装设计也比比皆是。这时的仿生包装大部分是利用天然的材质进行包装,如稻草、竹子、木材、兽皮、纸等材质。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机械化大生产反过来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机器化大生产的冷漠的包装大量涌入我们的生活,而仿生包装设计仿佛是人类向冰冷工业制品的反抗,它清新而与众不同的造型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现代仿生包装设计随之逐步兴起。随着工业的发展,涌现出一系列的新型材料,为了迎合市场,现代量产的仿生包装摒弃了自然材质,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复合材料。为了提高市场的占有率,仿生包装的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二、仿生包装设计的表现方式 1.形态的仿生 包装容器的形态仿生设计是有针对性地对自然形态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艺术化的模仿与处理,然后通过各种设计表现方法将其应用在包装上。设计师通过相同的形态元素使包装与自然物建立视觉上的关联性,强调包装形态与自然形态的相似性。虽然自然形态具有无与伦比的形式和姿态,但是这种与生俱来的形式和姿态并不同于包装的形态,从自然形态到商品包装的形态需要经过主观的转化过程。这就需要设计师要有良好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较强的归纳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准确得从自然中提取有利的元素来模仿。在琳琅满目的货架上,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2008-03-23 13:35 1 植物景观设计的概念 植物是园林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作为唯一具有生命力特征的园林要素,能使园林空间体现生命的活力,富于四时的变化。植物景观设计是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针对当时城市园林建设中建筑物、假山、喷泉等非生态体类的硬质景观较多的现象再次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供人们观赏[1]。但是,植物景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有其时代背景的。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以及景观生态学、全球生态学等多学科的引入,植物景观设计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的植物景观设计概念不但包括视觉艺术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性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 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计者必须掌握人们的生活和行为的普遍规律,使设计能够真正满足人的行为感受和需求,即必须实现其为人服务的基本功能。但是,有些决策者为了标新立异,把大众的生活需求放在一边,植物景观设计缺少了对人的关怀,走上了以我为本的歧途。如禁止入内的大草坪、地毯式的模纹广场,烈日暴晒,缺乏私密空间,人们只能望“园”兴叹。因此,植物景观的创造必须符合人的心理、生理、感性和理性需求,把服务和有益于“人”的健康和舒适作为植物景观设计的根本,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居民“人性回归”的渴望,力求创造环境宜人,景色引人,为人所用,尺度适宜,亲切近人,达到人景交融的亲情环境。 2. 2 科学性原则 植物是有生命力的有机体,每一种植物对其生态环境都有特定的要求,在利用植物进行景观设计时必须先满足其生态要求。如果景观设计中的植物种类不能与种植地点的环境和生态相适应,就不能存活或生长不良,也就不能达到预期的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终审稿)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班级 姓名 学号 国内包装设计现状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消费者对商品质量的要求提高,包装设计的作用逐渐从保护被包装的商品,防止损坏,便于运输以及储藏和消费者携带、美观大方、促进品牌的销售。有人认为,"每个包装设计都是一幅广告牌。"良好的包装能够提高新产品的吸引力,包装本身的价值也能引起消费者购买某项产品的动机。此外,提高包装的吸引力要比提高产品单位售价的代价要低。品牌包装设计应从商标、图案、色彩、造型、材料等构成要素入手,在考虑商品特性的基础上,遵循品牌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如:保护商品、美化商品、方便使用等,使各项设计要素协调搭配,相得益彰,以取得最佳的包装设计方案。如果从营销的角度出发,品牌包装图案和色彩设计是突出商品个性的重要因素,个性化的品牌形象是最有效的促销手段。 关键词:设计现状发展趋势 正文 一、包装设计的概念?

包装是品牌理念、产品特性、消费心理的综合反映,它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对购买欲。我们深信,包装是建立产品与消费者亲和力的有力手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包装与商品已融为一体。包装作为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手段,在生产、流通、销售和消费领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企业界、设计不得不关注的重要课题。包装的功能是保护商品、传达商品信息、方便使用、方便运输、促进销售、提高产品附加值。包装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商品和艺术相结合的双重性。 包装设计是将美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运用到产品的包装保护和美化方面,它不是广义的“美术”,也不是单纯的装潢,而是含科学、艺术、材料、经济、心理、市场等综合要素的多功能的体现。(1)包装造型设计 包装造型设计又称形体设计,大多指包装容器的造型。它运用美学原则,通过形态、色彩等因素的变化,将具有包装功能和外观美的包装容器造型,以视觉形式表现出来。包装容器必须能可靠地保护产品,必须有优良的外观,还需具有相适应的经济性等。 (2)包装结构设计? 包装结构设计是从包装的保护性、方便性、复用性等基本功能和生产实际条件出发,依据科学原理对包装的外部和内部结构进行具体考虑而得的设计。一个优良的结构设计,应当以有效地保护商品为首要功能;其次应考虑使用,携带、陈列、装运等的方便性;还要尽量考虑能重复利用,能显示内装物等功能。 三、包装设计的现状?

新型陶瓷的应用

新型陶瓷的应用 【摘要】与采用黏土及其他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传统陶瓷不同的是,新型陶瓷以精致的高纯天然无机物或人工合成的高纯度无机化合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加工工艺烧结而成。其形式多样,品种繁多,原料扩大到几乎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严格要求的原料和精湛的制造技术使新型陶瓷拥有许多优越性能,其作为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高科技新型材料是许多新兴科学技术的先导。 【关键词】:新型陶瓷;优越性能;应用广泛 新型陶瓷具有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高硬度的优越性能,应用非常广泛,大到航空航天、核反应,小到生产生活中的刀具,大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一、新型陶瓷刀具 作为切削加工用的刀具材料,必须满足以下的要求:1、硬度大(常温、高温)2、韧性好3、耐热性好4、热传导性好5、化学稳定性好6、不与被切削材料粘结7、容易制作成刀具。陶瓷材料要达成以上的条件,是经历了一段很长的研究过程的[1]。陶瓷刀具根据基底材料的不同可分为Al2O3基陶瓷刀具、Si3N4基陶瓷刀具和金属陶瓷刀具。 最早进入使用的是Al2O3基的陶瓷刀具,这种刀具硬度大、耐高温性能好,并且容易烧结致密化而最早被注目并得到小规模试用。然而,这种陶瓷性脆,容易崩刀缺刃,一般只能用于机械冲击小的精密加工。由于无法达到生产对刀具的韧性要求,Al2O3基的陶瓷刀具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 Si3N4基陶瓷刀具又可分为单一Si3N4基陶瓷刀具、复合Si3N4基陶瓷刀具、Sialon陶瓷刀具和Si3N4晶须增韧陶瓷刀具。它们均以Si3N4为基底材料,且抗氧化能力、化学稳定性、抗蠕变能力、耐磨性、耐热性、抗塑性变形能力依次变强。以Si3N4为基底材料的陶瓷刀具有自润滑性能,其摩擦行书较小,抗粘结能力强,且切削刃可磨得很锋利,能加工出良好的表面质量,特别适合于车削易形成积屑瘤的工件材料,如铸造硅铝合金等[3,4]。 金属陶瓷又可分为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涂层金属陶瓷刀具和纳米TiN改性的TiC 基金属陶瓷刀具。金属陶瓷硬度高,强度低,韧性低,因此不宜在有强烈冲击和振动的情况下使用,但是金属陶瓷的导热性、耐热性、抗粘结性和化学稳定性比高速钢好得多,因此,在刀具材料中获得了广泛使用[5]。 随着现代纳米技术的发展,有望制造出纳米陶瓷刀具,使之能更好的用于生活生产中。 二、汽车零部件 从最初开始采用陶瓷材料制作汽车用的绝缘装置到生产火花塞的绝缘子,再扩展到净化排气的氧传感器等,越来越多的新型陶瓷被应用到汽车零部件中。近年来,采用了高灵敏度陶瓷元件的汽车减震装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这种汽车减震装置具有识别路面且能做自我调节的功能,在20S内即可完成汽车行驶中的感知与调节过程。且在粗糙路面上,能将振动减至最低,使乘坐者有舒适的乘车体验。智能陶瓷雨刷也被应用于汽车中,它能自动感知雨量,并能将汽车挡风玻璃上的雨刷自动调节到最佳速度。氧化锆陶瓷质氧传感器被应用于汽车的净化排气装置中,它可准确测定排气中的CO2浓度,然后将该测定值反馈给发动机其及燃料供给系统,以促进内燃机的燃烧经常保持在充分燃烧状态,从而达到显著的节能效果[6]。新型陶瓷金属润滑技术也被应用到了汽车生产中。采用高分子技术,将该技术加入到润滑油中,形成的厚度不足1um的陶瓷金属膜,彻底改变了传统润滑机理,使金属摩擦系数大幅度降低。该新型陶瓷金属润滑油还可提高燃油节油率,降低CO等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增加动力输出,并且明显降低汽车噪声[7]。

仿生学

1.1体温的测量方式及正常值 生命指征的定义 三种测量体温的方法:1.口测法2.肛测法3. 腋测法 体温正常变化范围 体温异常 发热程度 1.1.2仿生学的起源 1.2仿生学的诞生 仿生学的定义是1960年提出 1.3仿生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 仿生学是科学与技术原始创新的不竭动力。 1.4.1仿生需求(一) 仿生需求:1.健康需求2.军事需求3.发展需求4.精神需求5.兴趣需求 1.4.2仿生模本(二) 仿生模本:1.生物模本2.生活模本3.生境模本 1.4.3仿生模拟(三) 仿生模拟:1.形似模拟2.神似模拟 1.4.4仿生制品(四) 仿生制品:1.非生命的仿生制品2. 生命零部件的仿生制品 第二章从灵感到制造的创新过程——仿生学的研究方法 2.1生物模本分析 生物体→生物模型→数学模型→实物模型→技术装置 问题提出→典型生物体分析→建立生物原型 2.2仿生原理分析 仿生原理分析:形态、成分、生物电、分泌物、弹性与柔性、生物活性 2.3实物模型建立 实物模型建立: 1.建立数学模型:数理统计、有限元、试验优化、分形分维、灰度分析、层次分析、动态过程、模型分析 建立实物模型:推土部件、铲装部件、耕作部件、储运部件 建立实物模型:推土部件(推土铲、推土板)铲装部件(挖斗、铲斗)耕作部件(犁壁、深松铲)储运部件(步行轮、气垫车、驼蹄轮胎、自卸车箱) 第三章适者生存——军事仿生 3.1.1仿生武器装备1 军事仿生学研究方法(3阶段,3研究方法)生物结构与兵器制造; 1.模仿生物的生物结构制造十八般武器:刀、戟、抓鞭和锏 3.1.2仿生武器装备2 飞机与鸟和昆虫蜻蜓可作长时间的悬停,苍蝇可以随意转变方向每根羽毛有专属的肌肉,鸟的喙是中空的,鸟类全身设计都是为了飞行 奥拓利林塔尔:滑翔机之父莱特兄弟1903年:飞行一号信天翁;展翅比飞机震颤问题军用飞机:歼击机、轰炸机,无人机 3.1.3仿生武器装备3 潜艇与鱼和海兽下潜和上浮水母,乌贼,鱼最初是在水柜里冲水戴维布什内尔:美国第一潜艇Tuetle(1776)富尔顿(1801—法)鹦鹉螺号动力:人力电动机—柴油/汽油发动机速度和动力利用效力海豚:外表皮层,乳突在真皮层,40~48公里每小时,70~100公里每小时

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

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 何霞,杨国平,王家俊 (浙江理工大学,杭州310013) 摘要:通过例子分析了仿生设计与包装容器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从具象形态仿生设计和抽象形态仿生设计2个方面,对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在包装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以达到创新设计的目的,真正做到实用与审美的统一。指出包装设计中的仿生设计极大地丰富了包装设计的设计方法,赋予了产品鲜明的个性形象,并提升了包装的魅力。 关键词:包装设计;包装容器形态;仿生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82;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63(2006)01-0162-02 收稿日期:2005-09-27 作者简介:何霞(1978-),女,硕士生,浙江理工大学助教,主要从事包装结构及包装CAD 的教学与研究。 B i on ics design in packaging contai ner for m design HE X ia ,YA NG Guo -ping ,WA NG J i a -j u n (Zhe jiang U niversit y of Techno logy ,H angzhou 310013,Chi na ) Abstract :T his a rtic l e analyzed t he close re lati onship be t w een bionic desi gn and packag i ng container for m by so m e exa m ples .The app lica tion o f b i onics desi gn of packag ing containe r f o r m in packaging w as dis -cussed i n t w o aspe cts ,concrete and abstrac t bionics f o r m desi gn .Itw as put f o r w ard tha t b i onic design eno r -m ousl y en riches t he packag i ng de sign m ethod ,a lso endow s products w it h bri gh t individua lity i m age and pro -m otes the char m of packaging . K ey w ords :packag i ng de sign ;con taine r ;for m ;b i onics design 包装设计是一门应用艺术。在应用艺术的领域内,"借鉴"是应用艺术的一个很基本的特性,要求不断从其他艺术领域吸收营养、接受启示和灵感,用来完善自己和促进自身的不断发展和更新。现代包装设计主要是从绘画艺术、工艺美术、特种装饰艺术等中吸取营养,这对现代包装设计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的急剧变化,以及流行文化的有力影响,包装设计只从一些艺术领域吸收营养,这对包装设计创意的开拓越来越不利,越来越难于有所突破。应该从更宽广的领域来考虑这个问题,更广泛地从其它学科进行借鉴。 自然界无数有机生命(动物与植物)有丰富的形体与结构,多维的变化层面,巧妙的色彩装饰和图形组织等,各种奇异的形态有助于丰富造型设计的形式语言,所以仿生形态的挖掘是创新设计取之不尽的智能源泉,吸引着人们去想象和模仿 [1] 。 "设计的基础应来自诞生于大自然的生命所呈现的真理 之中"(德国著名设计大师路易吉 科拉尼语)[2] 。道出了自 然界蕴含着无尽设计宝藏的天机,仿生对探索现代包装设计无 疑是新的发展机遇。 1 仿生设计简述 仿生学是模仿生物系统的结构、形体、功能原理来设计新技术系统的科学,它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跨学科的边缘性科学,是生命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互相渗透、彼此结合而产生的。仿生设计是研究和探讨生物体机制,仿照它们进行设计创造的方法[3]。 自然界的任何物体包括人体形态都是由其内在特性和其所处的环境塑造而成的,其造型必与其生命维护及生存环境有关,否则,大自然便会将其无情地淘汰。也就是说,一切自然物存在均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经过了干百万年的运动和变化,其形态的变迁是有其必然原因的。 在创造活动中,模仿自然是一个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人类从蒙昧时代进入文明时代就是在模仿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起来的。从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我国古代的牛方鼎、鹿方鼎,到现实生活中以各种动物形态为原形的家具(见图1丹麦家具设计师阿纳 雅各布森设计的蛋椅和图2意大利设计师J 德 帕斯设计的扶手椅)、建筑设计(见图3瑞士赫尔佐格 德梅隆公司设计的"鸟巢"体育场等),从神话传说中人羽化升天到现今的飞机,让我们能如愿以偿飞上天空,都应感谢大自然给了我们现成的可以模仿、学习的对象,是大 162 包装工程 PACKAG I NG ENG I N EER ING V o.l 27N o .12006.02

模拟与仿生

模拟与仿生——从家具的创新设计谈起 一、我国家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参展企业来自全国不同的地区,既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所以这些企业基本上代表了中国家具工业的整体水平。从展出家具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工艺的水平看,国内顶尖家具企业的产品质量已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但具本民族文化内涵的产品仍然不多,说明近年来我国家具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整体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参展展品中,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有创意的产品售价较高,而样式落后、缺乏创意的产品其售价较低,例如在展会期间见到一套办公家具,4米多长、造型厚重、带拐角的长条形大班台,再附带两个文件柜、一个茶水柜,从用材到做工都很好,但其批发价仅5千元,如此价廉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产品造型落伍,无设计创意的附加值;这次展会期间曾亲眼目睹了这样一件事,在展会评优过程中,一位展商向展会主办者投诉另一展商的展品有抄袭嫌疑,据说这种现象在历年的展会中时有发生。 为什么我们并不落后的设备(很多是从意大利、德国进口)生产出的与欧洲品牌质量不相上下的家具在国际市场上缺少竞争力呢?不仅如此,近年来国内也普遍存在着家具市场疲软的问题。也许我们可以从新加坡著名家具企业家林作新博士德国科隆观展回来后所说的一席话中找到一些答案。他说,缺乏创意、无自己设计风格的亚洲(含中国)产品在欧洲市场上售价非常低廉,例如质量和欧洲水平相当接近的餐台椅,但市场售价却与欧洲品牌相差近10倍,用句不客气的话讲就是“简直与卖木材无异”。究其原因即在于我们的产品多是仿欧美样式设计的,没有自己的设计风格,缺乏自己民族的鲜明个性与时代语言,同时企业也没有创立自己的品牌。 二、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是家具创新设计的重要源泉 图1

道路景观原则及设计

1、实用性原则 道路景观首先要满足人行道通行的功能要求,然后考虑如何体现它的商业价值。 2、因地制宜原则 设计应该强调结合利用现状地形,在尽可能减少工程量的前提下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和环境效果。 3、可持续发展原则 道路景观的设计就是要运用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自然环境,对场地内生态资源、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进行保护和利用,既有利于当代,又造福于后人。坚持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的发展相统。 4、可识别性原则 道路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城市的标签,在设计中,不同等级的道路或不同功能的道路需要有所区别,在设计的时候,既要体现城市的地方特色,也要形成有特色的街道空问。 5、整体性原则 要求将公路本身与沿途地形、地貌、生态特色等方丽进行全面设计,从道路本身出发,将一条道路作为一个整体考虑,统一考虑道路两侧的建筑物、绿化、街道设施、色彩、历史文化等,避免其成为片段的堆砌和拼凑。 6、美学原则 道路景观设计不仅要使城市满足居住、出行的功能,而且要使城市美观,美是人的高层次的需求。 各类城市道路景观的设计思路 不同的道路在城市生活、生产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各有不同。笼统地研究城市道路景观问题是不太切合实际的。因此,我们需要将城市道路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得更深入。城市中的道路按活动主体可分为车行道路、人车混杂型道路及步行道路等类型。不同类型道路因使用方式与使用对象之间的差异,在景观设计上的侧重与手法的运用上也各不相同。 3.1 车行道路的景观设计 市区车行道路(快速路)受城市用地的限制,城市中的快速路常常表现为高架与立交的型式,其道路景观设计与一般道路极为不同。 3.1.1 道路形式的设计 由于快速路是在市区内,其高度、宽度、尺度设计应对城市传统景观加以充分考虑,以降低快速路对于传统景观及周边环境的割裂,尤其是要控制快速路的高度以避免对传统建筑立面所讲求的比例关系造成破坏,必要时可采用地面式或拉开与建筑高度的差距。 3.1.2 建筑形式的设计 建筑物的尺度应与快速路和谐,可采用双重尺度,建筑的上部恰恰是在快速路上运动的汽车中人的视觉范围内,因而只需设计色彩效果,而建筑的下部是慢速运动的行人视觉可及范围,可采用人的尺度进行设计。快速路形式单一,交叉口少,很容易形成单调而乏味的街景,因此地标建筑的设计就显得格外重要,它的视觉标志性可以成为道路景观的高潮,使枯燥的道路景观有节奏和兴奋点。 3.1.3 道路设施的设计 快速路上的道路设施包括快速路照明设施、标志广告牌、信息显示牌、护栏、隔音板等。这些设施的设计不应仅仅是道路功能的补充与完善,还要注重它的视觉效果上对快速路的美化与修饰功能,更要避免自身对景观的消极影响。 快速路的立交桥和匝道会产生大量的“失落空间”。这些空间为快速路的绿化设计带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