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发展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发展
社会变迁与现代化发展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教案

第十一章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二、社会现代化

(一)社会现代化的由来和发展

社会现代化或现代化作为一个口号提出,并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现代化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使用,并进行理论研究开始于20世纪肋年代。在社会学上使用这一概念,目的在于说明社会变迁在当代的特殊表现形式。

作为与社会变迁相联系的一个概念,社会现代化是概括一种具有特定时代、特定内容和特定形式的让会变迁现象。

所谓特定时代,是指现代化是发生在自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日起或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以后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所谓特定内容,是指作为一种社会变迁,现代化是与产业经济的工业化、聚落方式的城市化、社会结构的分化与集中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与理性化等变化内容相关的社会变迁。此外,作为一场特殊的社会变迁,现代化起初是发生在个别国家和地区,而后波及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潮流,所以与以往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场社会变迁所不同的是,它不仅仅是一国一地区的变迁,而是波及多国的变迁,在地域上具有全球性的特征。

以现代化浪潮为例:【P328讲三次浪潮】

第一次浪潮

大约从16世纪起,首先在西欧一部分国家中发生了一系列以迈代的科学技术革命和思想革命、工业革命、法国政治大革命等为代表的制度性变革,这些变革标志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及政治制度的诞生,标志着商品经济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更加人性化的社会道德和价值观的确立,这一切变革决定了“现代社会”的出现,而这一变革就是被称为“现代化”的社会变革。西欧作为现代化的第一批国家,其现代化是在没有任何历史先例的情况下,是在自身社会内部现代性因素不断成熟的情况下逐步演进的。换句话说,其现代化的变革主要不是靠对外部文明的采借,而主要是靠光大自己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与创新,如美国社会学家哥迈尼在《现代化的社会学》一书中分析认为,西欧最初现代性因素的来源主要是来自希腊、古罗马以及中世纪“城市国家”中的现代性因素,即所谓“前现代社会中的现代性特质”,主要包括:(1)一种特有的理性经济形式即不是以消费、威望和权力为目标而是强调生产本身,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再生产。(2)以自治和契约为特点的政治模式,如城市是市民自治的,司法是自治的,等等。真正的公民共同体是平等的团体,这些模式无疑是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前身。(3)古罗马的理性的、普遍主义(一视同仁)的法律规范体系,它不仅形成一种新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是现代社会制度得以运行的最基本条件。因此,西欧社会的现代化过程可以说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研究者用“内发性质”、“原生型”、“内源发展国家”等概念来表现这一特征。尤其具有深远意义的是,市场经济所具有的扩张本性带来了这一经济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西欧国家的现代化过程是与其海外扩张相伴随的,其现代化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海外侵略、扩张、殖民的历史,海外扩张不仅弥补了西欧现代化中的各种不足条件,用整个世界来“支持”西欧的发展,而且使现代化这一历史变迁不再仅成为发生在西国的变迁。

第二次浪潮

18世纪中后期,有两类国家卷入现代化浪潮,一类是西欧在海外的殖民地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一类是欧洲另一批走上现代化道路

的国家如爱尔兰、冰岛、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波兰、匈牙利、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丹麦、挪威、瑞典等。更是在全球范周内兴起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这一批国家的现代化是“内生因素”与“示范效应”双重作用的结果。

第三次现代化浪潮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主要包括欧洲的德国、俄国及亚洲的日本、中国等。其中俄国、中国等国家的现代化进程因种种不同的原因被迫中断。与前两期相比,这些国家的现代化属于“后发外生型”。

第四次浪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全球又开始了第四次现代化浪潮,这就是二战以后结束了殖民统治的大部分新生的民族国家,包括第三次浪潮中的中断者如中国。这是规模最大的一次现代化浪潮,波及亚、非、拉等一大批发展中国家。由于二战结束之后,亚、非、拉大批国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建立起独立的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上取得独立之后,都面临迅速发展本国经济,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缩短同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差距,巩固已经取得的独立地位的重大任务。因此.这些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社会现代化”的道路,将其视力本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直至今天还在继续。

第五次浪潮

当今或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信息化时代,是全球开始了现代化的第五浪潮,其特征是地、天、空立体一体化【朱明贤】。

CAD/CAM(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起始于美国60年代中期,目前在工业发达国家各类企业中的应用已十分普遍。基于计算机技术的MIS(管理信息系统)几乎伴随着企业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全过程,其中以MRP/ MRPⅡ/ERP的演变与发展最为典型。MRP(物料需求计划)思想60年代中期在美国企业提出后很快就实现了计算机化,并迅速成为世界普遍采用的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辅助计划模式。70年代中期以后,MRP的功能不断发展完善,进而产生了被称为是现代西方企业管理思想精华的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并很快在工业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普遍采用。当前,国外又在MRPⅡ的基础上,实现更广泛的管理信息集成,即ERP(企业资源计划)。据了解,世界500强中的大多数企业都采用了ERP系统。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是1974年在美国提出来的,在其后的十年左右时间,CIMS对企业各单元技术和各种MIS的集成发挥了重要作用。80年代中期以后,各工业发达国家先后都对CIMS的发展给予了很大关注,如美国、欧共体、德国、日本等纷纷制订长期发展规划,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其在企业中的应用。近几年来,Internet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迅速普及,使企业Intranet(内部网)和Extranet(外部网)的建设得到迅猛发展。有关资料显示,美国2/3的企业已经或准备在2年内建立自己的Intranet/Extranet。与此同时,E-commerce(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应用也得到迅猛发展,目前关于E-commerce市场前景的预测每过3个月就要更新一次,前景光明。

因此,从当今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来看,“社会现代化”是包括先发展国家及迟发展国家,发达国家及不发达国家曾经走过或正在经历的发展目标,这一世界性的社会变迁,不仅已经,而且将更深刻、更全面地改变整个世界。

(二)社会现代化的含义

那么究竞怎样定义现代化呢?

一般来讲,社会现代化是指人们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全面改进自己生存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过程,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社会组织、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整体社会变迁。

有人认为,现代化就是指生产力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大搞科学技术革命,用当代最新的科学技术来武装国民经济和国防的各部门,对整个物质生产领域进行全面的根本性的技术改造,使社会经济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与这种观点比较接近的另一种看法是:现代化就是工业化,就是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将现代化仅仅理解为经济生活方面的现代化,显然是不够

的。

上述两种说法有点片面。

其具体含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P230

1、社会现代化不等于西方化或欧洲化

与上述观点不同的另一些人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化”或“欧洲化”,在中国有人称之为“洋化”、“西化”。这种不顾本国的同情、民族特点、自然环境、政治、文化、经济等条件,主张全盘“西化”,不但做不到,也是难以站住脚的。

除此而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现代化就是发展中国家在主要社会发展指标上,与发达国家缩小差距,并进行追赶的社会发展过程。这种观点反映了发展中国家要求发展本国经济,不甘心落后,加快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也不能够准确地、全面地反映社么现代化的科学内容。

社会现代化还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广泛的整体性社会变迁过程。由于人类社会是一个个有机的整体,社会中的各个部分和各种现象都不可能独方存在,而是互相依存,互相关联的。因此,在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它必然要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改变社会物质生产的状况,而且会改变整个社会结构,改变人们的社会关系,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及人们的风俗习惯等,从而使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发生深刻的变化。例如,日本社会的现代化目标,即根据日美联合委员会会议的结论;

①普及科学的管理的生活态度;②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城市化;⑧商品流通发达;④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自由化;⑨大众传播普遍渗透;⑧大规模的工业化以及官僚化;⑦确立国民国家和扩大国际社会化。所以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国家的现代化实践,都说明社会现代化不单是一个技术革新和经济增长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全面的、整体的社会变迁。

2、社会现代化是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而且发展越来越快。当前的现代化速度是惊人的。

同时社会现代化也是一场变化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一位法国经济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初曾进行了一个对比性估计,他说,今天我们每3年发生的变化,相当于20世纪初30年的变化,相当于牛顿时代以前300年的变化,相当于旧石器时期3000年的变化。这个估计是否准确,我们且不去管它,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人类社会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有人称之为加速度发展,还有人把这种变化趋势称之为指数发展。美国的梅多斯等人在《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指出,当代社会的现代化过程是一种具有指数增长的性质,开始时增长的百分比可能很小,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它很快就会造成异常庞大的数量。无论是加速度发展,还是指数增长,表明的是一个共同的事实,社会现代化是一场变化异常迅速的社会变迁过程,以至于有些人认为,只有用“浪潮”这个字眼,才足以形容这场变化。

3、社会现代化还是一个对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社会现代化还是一个对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原有社会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即发生与传统的关系,每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授动中部创造着白己的传统。一个民族的传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异质性的结构,在传统内包含了一个民族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条件下,由不同的社会集团和个人所贡献的成分,其中还包括与外民影交流和影响的结果。同时,任何传统都是变动着的,只不过不同民朋的传统变化在速度和程度上有所差别罢了。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上看,社会发展的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之间总是存在着承续关系的,后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或前几个阶段的延续和发展,毫无关系或完全同一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此,在现代化过程中既不可能绝对继承传统,也不可能绝对拒绝传统。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某种高度成功的民族或国家,都是既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又冲破旧有传统束缚的,所以,社会现代化是一个对传统批判、改造、发扬越过程。

4、社会现代化应该是社会机构体系协调发展的过程

5、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计会变迁过程

最后,社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计会变迁过程。现代世界正在打破各个国家封闭半封闭状态,向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发展,因此现代化必然是一种全球现象,涉及每一个国家,即世界上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地区、哪一个民族,也无论哪一种社会制度或迟或早刽要走现代化的道路,这将是一种世界性潮流。但是,由于各个国家局体情况不同,各民族、各地区的现代化特点、道路也就不同.没有统一固定的模式,各国、各民族应根据白乙的特点,根据自己的国情制定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道路.那种以为现代化就是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为楷模的全盘西化,是根本行不通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进行现代化的教训就已说明了这一点。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现代化是我国人民的目标,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和具体国情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独特的特点,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具有中国的特色。

(三)社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P333略

社会现代化是一个整体的社会变迁过程,它涉及社会的许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有以下一些内容。

1、工业化

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过程中,经济现代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有社会经济现代化,其他现代化的实现才有可靠的基础和保证,而实现经济的现代化,其中:工业化是一个关键性的过程。所谓工业化,一般是指一个国家的工业在经济体系中取得优势地位,支配经济运动发展方向的过程。社会工业化是指工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环境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过程,并使工业生产成为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中最主要的产业部门。如果没有工业化代替农业成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内容,其他经济的现代化也是难以实现的。在工业生产现代化方面,要努力实现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以及生产管理的科学化。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说,实现工业化的程度和工业现代化的程度是实现现代化的重要表现和标志。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是用工业生产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来衡量的。在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几乎所有国家都曾经历了工业化的过程或正在努力追求工业化的目标,所以在很长一个时期里,“工业化”成了社会现代化的同义语。

2、社会结构的日益分化和一体化

现代化作为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是触动社会结构的变迁。总体而言,人类社会的变迁进程是一个由小到大、内弱到强,在结构上由简单到复杂、形态上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的分割、互动关系的增加和功能的分化而实现的,在分化与整合中,形成全新的社会结构。社会结构的分化首先表现在个人角色的分化,即个人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分离。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个人不再像以往那样,在特定的场合同时承担多种角色.而是在不同的活动场合承担不同的社会角色。个人角色的分化造成个人更有效地承担角色,按角色规范实现角色的社会功能。同时造成个人之间的角色互动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其次是社会组织的分化。即承担多种功能的单一组织向承担单一功能的多种组织的转化。各种各样的组织功能从传统的功能多元化的组织小分离出来,这些高度专门化的、功能单一的社会组织更有效率。其二是社会成员之间社会地位的分化。形成多元化的分层体系,这种多元化的社会分层体系有助于社会成员通过各自的专门角色获得不同的社会地位,使社会资源的分配途径获得多元化,从而刺激社会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使用。伴随社会分化,社会形成新的高度的一体化。封闭性的社会格局逐渐消失,人们之间基于分工与合作的相互依赖性不断加强,不同社会成员的价值目标和利益目标在整个社会的范围内协调起来。

3、城市化

农村城市化是落后的农村社区走向先进的城市社区综合的社会经济运动,是

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固有特点的消失和城市特点的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市衬区的过程。农村城市化是很早以来就存在的社会变迁的普遍现象之一,这个过程的发生,是工业化和人类活动集中化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因为城市地区集中了大旦的人口和财富.集中了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文化活动,因而聚集丁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城市的发展,人口的聚集,把人们从过去封闭式的地区性生活中解放出来。因而城市化作为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各种特征发展的综合反映,表明整个国家结构和经济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人们分析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主要指标之一。如我国开展“四个现代化”建设以来,大批的中小城镇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发展起来,星罗棋布地镶嵌在小凶大地上,改革十年来吸纳了大约1亿的农村多余劳动人口,促进了城乡经济的发展。农村城市化,既是社会现代化的结果,也是社会变迁的突出表现。

4、农业生产现代化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农业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农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从一船意义上讲,农业现代化是指由手工工具和畜力农具向机械化农具,由直接经验向现代化科学技术,由自给自足的生产向商品化、社会化生产转变的过程。与古代的传统农业相比,当代现代化农业的主要特点一是生产的高度机械化.这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二是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实现农业的化学化、良种化;三是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和组织管理的现代化。

5、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的普及和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既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必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又是社会实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现代化的生产和现代化的社会生活要求较高的人口素质,从而带动了教育的普及,要求科学技术的大规模发展。目前在发达的国家,大多数公民都可以接受中等或高等教育,科学技术的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的队伍十分庞大.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戊了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6、政治民主化

在现代化社会中,需要相加的政治系统为其服务,政治民主化作为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政治民主化作为西方社会现代化的标准是针对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君主专制制度而言的。君主专制政治是内于封建汁会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所造成的,而工业化的生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要求废除专制统治,实行民主制度。政治上的民主化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里一般包括如下的方面:一是实行议会制.议会有立法权,起着监督政府的作用;二是普选制,即由公民普遍参加国家代表机关的选择;三是对于公民基本权力的确认,包括所谓的保护人权的一些法律规定等。这与封建专制制度相比无疑是一个进步。

7、社会生活的理性化和世俗化

理性的概念反映了一种社会价值标准,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理性化的过程,理性成为社会文化巾的核心价值观,过去神秘主义的精神奇托被理性主义的实际行动所取代,这一点同时也会促进怀疑主义和实证主义,而它们又是现代科学的基本精神。世俗化这一概念是针对欧洲中世纪世俗生活宗教化而言的,从文艺复兴开始,人的价值和人的尊严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注重现实生活,追求世俗的幸福与快乐,是人们生活态度和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变化,它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大众化,人类社会的物质与精神产品真正成为大众共同拥有和共同享用的东西,全民的生活福利由此得到提高。所以理性化和世俗化的意义在于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8、人的现代化P340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也是一个必然趋势。现代化

的生产促使社会财富增加,物质产品的丰富,消费习惯的变化,生活质量的提高,使人们生活水平相应改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人们的闲暇时间增多.无论是物质生活或是精神生活等,都较之以前有所变化,更加丰富多彩。这也是由于现代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9、全球化

第一,什么是全球化

A/关于全球化的定义

何谓“全球化”?对此,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作了解释。

*有的从生产力尤其是科学技术和全球交往活动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人类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进行信息的自由传递。

*有的从经济角度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的相互依赖,是世界市场和国际劳动分工的全面形成,是金融资本、物质财富和人员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而在全球的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内配置。

*有的从政治意识形态或社会体制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化,是晚期资本主义。沃勒斯坦世界体系的本质是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德里克认为全球化是“全球资本主义”。曼德尔和詹姆逊也认为全球化是“晚期资本主义”状态。

*有的从文化方面来理解,认为全球化是文化或文明全球整合,期间既有文化的冲突,也有文化的融合。各种跨文化主义者均持此观点。

第五、有的从民族主义立场出发,认为全球化是西方化甚至美国化。

*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的一体化。如有人讲,全球化是“金融市场、民族-国家和技术的全球一体化”。

英国学者J.米特尔曼在《全球化的挑战:在边际上生存》一文中所指出的:“全球化的概念是相互渗透的,包括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

B/全球化的要素与内容[全球化形成并发展的条件]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是全球化的前提条件;

*信息革命与全球化互为因果;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内容:贸易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前导;

生产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前提与基础;资本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源;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催化剂与驱动力;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载者和推动者.

*法律全球化;

*社会政策的全球化:环境、生态与人口;人权与劳权.

第二,全球化的特征

对全球化的认识不同,对全球化的特征的认识也就不同。这里主要从两个方面讲全球化的特征。

A/互联网时代全球化的经济特征:

*信息经济崛起,经济活动从手段到内容都更加丰富:全新的经济交往手段;全新的经济活动的内容。信息经济的虚拟化表现为:互联网产业过度繁荣;金融业过度繁荣。

* 独特的经济规则主导着信息经济的兴衰。

信息经济产生了三大经济规则:

其一,“摩尔定理”。1965年,计算机芯片巨人、英特尔公司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在一篇论文中对方兴未艾的半导体行业作了一个著名的预言:“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量,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翻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保持这种势头;同时价格会降到原来的一半。”他的预言已被之后近40年的计算机发展历史所证明。“摩尔定理”揭示了IT产业中计算机硬件制造的产业规律,背后体现了技术进步导致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这一客观事实。1985年问世的英特尔386微处理器集成了27.5万个晶体管,是第一代4004

芯片的100多倍。而1999年春季英特尔推出的PⅢ芯片,内核只要邮票般大小,却容纳了800多万个晶体管。2001年,PⅣ芯片上市,内核集成的晶体管高达数千万个。微处理器的时钟主频也从每秒兆赫兹(MHZ)时代进入千兆赫兹(GHZ)时代,与此同时,计算机的价格却在急遽下降。这个法则在计算机相关技术领域也表现突出。例如,硬盘容量每9个月就翻一翻,每兆容量的平均成本从1988年的11.54美元下降到1999年的0.22美元。光纤的信息载量每12个月提高1倍。1994--1998年,通讯设备的价格每年下降2% 。

其二,“梅特卡夫法则”。1973年,施乐公司的计算机专家鲍伯?梅特卡夫“提出一个简单的数学公式,这个公式显示网络的价值会随着网络里节点数目的乘方而增加。即V=n( n-1) ,其中,n代表网络中的节点数目。”这个法则揭示:如果某个商业网站有n个用户,那么,这个网站对每个用户的价值就与该网站中其他用户的数量成正比。这样,该网站的总价值就是:V= n×(n-1)= n2-n 。如果该网站每个用户带来的商业价值是10元,而该网站拥有10个用户,则该网站的总价值就是90元。网站的规模增长10倍,该网站的价值就增长几乎100倍。“网络的外部性是梅特卡夫法则的本质。”这种“外部性往往是正的,而不是负的:当我加入你的网络时,网络变得更大更好,对你有好处。”

其三,信息垄断。当信息经济把信息及知识作为商品乃至资本的时候,信息垄断便随之产生,它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垄断样式。信息垄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产品具有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征;

信息产品能够对用户产生极强的“锁定效应”;

信息捆绑和OEM版权策略。

把信息垄断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信息垄断厂商首推计算机芯片巨头英特尔公

司和计算机软件霸主微软公司。

B/文化全球化的特征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文化一体化的过程。它是甲地文化产品移植乙地后,促使乙地也按照甲地眼光来看待该产品。文化批判家黑默林指出:“有一个大家都接受的结论,似乎是毫无疑问:让人印象深刻的诸多世界文化体系正在萎缩,这是因为史无前例的‘文化同步化’所造成的。”他说的文化同步化就是全球化的意思。文化全球化的特征有以下几点:

*胜者通吃

它是博弈论的一个术语。与之相近的表述有中国成语“胜者王侯败者寇”与西方的“马太效应”。马太效应典出于《圣经·马太福音》第25章“因为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这种奖励胜者的状况无论在市场还是其它分出业绩的地方都有体现。一次竞争中的胜者占据了有利的位置,在下一次竞争中更容易取得优胜。

*雁行模式

*超级裁判

*单向对话

第三,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从15世纪地理大发现为开端,全球化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西方中心地位的确立

第二阶段:从欧洲中心到美国中心的转变

该阶段从19世纪后半期一直到1972年美元本位的终结,其间一战而二战具有明显的分界性,由此这一阶段又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9世纪的后半期到一战前;从一战到二战;二战结束到1972年美元本位终结

第三阶段:无中心的自由化之路【美元失去了世界金融中心地位之后】

***全球化发展历史阶段还有个简单划分方法:按人类技术进步对全球化进程的力度——深度、广度、速度来考察,全球化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且呈不断加速的态势:

蒸汽时代的全球化(18中叶至19世纪中叶)。

电气时代的全球化(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3-40年代)。

光电时代的全球化(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

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

作为信息革命最重要的成果,从全球化最近10余年历史进程来看,互联网事实上充当了加速这种进程的“不自觉的历史工具”。就此意义而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的意义超越了蒸汽机和电的发明。互联网时代的全球化,在经济领域呈现出一种与以往任何一个时期完全不同的时代特征。

第四,全球化的争议与困境

A/南北关系

B/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冲击

第五,反全球化

A/反全球化的涵义

对反全球化运动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的人基于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认为反全球化运动就是反对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的全球化、反对西方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强行推行其政治、经济模式;有的人基于全球化带来的财富日益集中和贫富悬殊日益加大,认为反全球化运动就是反对西方国家主导的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有的人基于跨国公司对民族国家政治、经济及文化主权的日益侵蚀,认为反全球化运动就是要限制跨国公司的极度扩张;有的人基于贸易、投资的自由化造成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认为反全球化运动就是主张贸易、投资与环境三者之间应协调发展、维护地球生态的可持续性,等等。

B/反全球化运动的基本特征:

反全球化运动的力量构成非常复杂;

反全球化的力量在地区分布上不均衡;

一些从全球化中受益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巴西、墨西哥、中国等,即西方媒体经常称呼的几个“全球化成功故事”,目前反全球化力量相对较小。而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的发展中国家,如泰国、韩国、印尼、菲律宾等,反全球化的运动与言论很多。金融危机过去已经一段时间了,但这些国家一些人士与组织仍将危机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全球化。

反全球化的力量在产业分布上不均衡;

各种反全球化力量的目标不一致。

(四)我国现代化进程P349第四节

思考题

1、何为社会变迁?社会变迁有哪些类型?

2、何为社会观代化?其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全球化?如何认识和应对全球化进程?

4、如何理解全球化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若干分析 目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理论和现实,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概念的解析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视野中,它总是与一定的生产方式或社会经济形态相。换言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纯粹的、抽象的现代化。从现代化的起源及其发展的一定阶段的角度看,资本主义和现代化恰恰是一种“重合”的世界历史进程。(参见叶险明:《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现代化及其发展趋势的理论初探》,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XX年第2期)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世界现代化或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最终结果。因此,他们确实不曾提出过“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概念。 资本主义现代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赋予人类社会以种种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与19世纪50年代初期把英国对印度的破坏行为称为一场“社会革命”相反,马克思后来改变了原来的看法。他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对东方公社制度的破坏,将很快在东方社会形成“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这场战争无疑将使东方社会进入一个漫长的痛苦的过程。由此,马克思和恩格斯坚决反对用西方社会发展的道路作为唯一的尺度来衡量东方社会的 发展道路,反对把世界历史简单地机械地挤压到欧洲模式中去。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中,马克思提出了避免俄国重蹈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苦难的设想和要求:“这种农村公社是俄国社会新生的支点;可是要使它能发挥作用,首先必须排除从各方面向它袭来的破坏性影响,然后保证它具备自然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5页)在《共产党宣言》1882年俄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假如俄国革命将成为西方无 产阶级革命的信号而双方相互补充的话,那么现今的俄国土地公有制便能成为共产主义发展的起点。”(《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版,第251页)在《共产党宣言》1890年德文版序言和1894年的《论俄国 的社会问题》跋中,恩格斯又予以重申。他们强调:“如果俄国继续走它在1861年所开始走的道路,那它将会失去当时历史所能提供给一个民族的最好 的机会,而遭受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灾难性的波折。”(《马克思恩格斯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4版)课后习题-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第十四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如何理解“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讨论和争论? 答:(1)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①由于不同社会在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的差别、现代化进程的起点不同、内外环境的制约,根本不存在某种现代化的“普遍模式”。 ②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在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产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2)“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 ①曾任《时代》周刊外国报道编辑的拉莫先生发表了《北京共识》一文。拉莫对“北京共识”的定义是:坚决进行革新和试验(如中国经济特区);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如坚持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断积累具有不对称力量的工具(如4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其目标是:在保持独立的同时实现增长。 ②有关“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争论是关于不同现代化模式的最新讨论。社会现代化绝非“西方化”或“欧洲化”。 a.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示出共同的特征,确实是在那些率先开始这一进程的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的。 b.社会现代化绝非意味着发展中国家都要按照西方国家或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发展,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是将普遍的现代化特征同本国的历史条件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的产

物,都必须根据本国具体的、历史的内外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 c.发展中国家不能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因为: 第一,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 第二,现代化过程即使在发达国家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别。从社会现代化的性质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同资本主义现代化更是存在本质的区别。 第三,即使发展中国家想要完全照搬某些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也是不能实现的。这种阻力不仅来自于内部条件,而且还来自于外部环境条件。发达国家利用自己在经济上和科学技术上的优势,继续使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处于附属国的地位。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1)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关系。“传统”,一般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 (2)“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 ①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健康的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 ②传统毕竟是历史上形成的,历史条件的变化使得某些传统自身丧失了存在的价值,人们也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 (3)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题: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宁艳梅 课标要求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教学目标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服饰变迁和饮食变化的史实。 2.了解近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 3.探讨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4.感受生活变化里的现代化进程。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影响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因素 教学过程: 一、考情分析 (一)考点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3年12考,05年全国II41题) 2、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3年0考) 3、大众传媒的发展(3年5考,主要以选择题呈现) (二)命题规律 1、重要考点的考查频率较高,主要集中于服饰、 剪辫、礼仪、妇女地位、报刊等。 2、本专题与现实热点的联系主要集中于社会时尚的变化,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时尚变化的规律。 二、复习策略 1.明确一个主题,认识四次变化。近现代的中国社会结构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逐步转型,处于巨变之中,这决定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主题就是“变”。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结构的四次巨变,中国近现代生活也发生四次变化。 2.把握两个视角。一是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放到整个中国近现代的大背景下去学习;二是从社会生活角度来分析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演进。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决定一定时期的社会生活。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民主思潮的推动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等;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促进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等)决定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3.考纲解读:掌握三个内容。 (1)掌握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化及其原因. (2)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以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知识梳理 ◆合作探究一:近代以来我国男女服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有何特征? (一)、衣(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⑴中国服饰的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⑵近代男女服饰的变化: ①鸦片战争后,西装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流行开来。 ②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中西服装的特点,设计出的中山装大为流行,成为中国男子喜

中国现代化论文

对中国现代化的一点思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中国现代化的阶段划分进行了描述及理论介绍,同时就笔者自己掌握的文献资料从探讨我国现代化存在的问题的角度,对我国现代化存在的不足与现状提出了一些观点与看法,同时结合实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与构想。党的十七大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题,这一主题的核心就是发展,现代化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必经阶段。党的十六大也提出要“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加大对我国现代化的研究力度是当前的趋势与重点。 关键词:中国现代化,内涵,体制,理性,小政府、大社会,公民素养 一、定义 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重要时期。那么到底什么是现代化?现代化的涵义又是什么呢?笔者通过翻阅相关书籍及文献,找到了如下几种定义。第一种认为所谓中国现代化是指近代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化的历史进程,亦称中国早期现代化或近代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现代化是18世纪后期工业革命以来现代生产力引发的社会生产方式与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是以现代工业、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动力,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是使工业主义渗透到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过程。还有的观点认为现代化(近代化),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社会而言,其过程就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变迁过程,主要包括政治民主化和经济工业化及思想科学化、理性化。吴增基等人认为社会现代化是指一种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殊社会变迁过程,是以科学技术进步为先导,以工业化、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过程。上述的定义有的是国内通行历史教科书的观点及一些主流公认的定义,比较具有权威性。 笔者在网上找到了一些笔者认为比较完整的关于现代化的解释。 “首先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它有四层含义。第一、社会现代化是社会领域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变迁,它包括: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两次转型,社会生产力和生活质量的持续提高,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的根本转变,国民文化和健康素质的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和社会公平的根本改善以及国际地位的变化。第二、社会现代化也是一个长期的有阶段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18到21世纪的400年里面,世界社会现代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变;在22世纪还有新的发展。第三、社会现代化是一场持续不断的国际竞赛,它包括: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追赶达到保持世界先进水平的国际竞赛,以及国内社会生活、社会结构、社会观念、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第四、社会现代化有国际、国内,相对和绝对两层概念。社会与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为什么?因为社会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人认为所谓的社会就是人类社会,人类社会是一个大概念,无所不包,而我们研究的社会特指社会领域,是小社会,它包括人口与健康、学习与工作、休闲与福利等12个分领域。在国家现代化里面,社会现代化、经济现代化都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没有经济现代化,没有社会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同时经济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基础,而社会现代化是我们的目标,社会现代化、人的全面现代化是我们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我们的目标是要提高全民族、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 笔者认为这一阐释更加具体与全面,笔者比较认同这一解释。 二、现代化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现代化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光明日报》( 2013年01月28日 07 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载着现代化建设的时代重任,也同时承载着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使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我们要深刻认识十八大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部署,把人的全面发展摆上更为紧要的战略地位,积极探索一条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新路。 推进人的现代化建设任务重大而紧迫 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推进人的现代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也面对着一系列挑战,必须深刻把握其重要性与紧迫性,从而不断增强自觉性与科学性。 社会整体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在社会整体现代化进程中,人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的需要、主体意识和能力,人的生存和

发展方式及其作用发挥,既受到社会现代化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现代化。社会整体现代化是指社会全面变革旧有传统、发展现代文明的过程,不仅包括物的现代化,更包括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必要组成,而且是影响社会整体现代化尤为关键的一环。社会整体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 世界现代化的实践证明人的现代化不容忽视。考察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可以发现,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之间往往呈现一种不平衡性,最常见的是“人的建设”滞后于“物的建设”。西方国家的经验教训表明,人的现代化一旦被忽视或在这一问题上有所迟疑、滞后,必然带来巨大的危害与祸患。人类要是不想自酿自饮片面发展的苦酒,就必须正视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突出问题,重视推进人的现代化。 在我国推进人的现代化具有特殊紧迫性。又好又快推进现代化,是中国这样的后发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重大历史使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在充分学习借鉴西方已有经验探索和规律性认识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避免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实际呈现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

一、正视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是中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是与其历史发展走向密切相关的,都有其历史决定性。邓小平同志指出:“人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中国 不搞社会主义,而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人民是不是也能站起来,中国是不是也能翻身?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这一表述,充分说明了社会主义是中 国历史的必然选择。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走什么样的道路就已经成为先进的中国人思考和探 索的问题。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他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试图按图索骥,依照西方资本主义制度来改造中国,把中国富强的希望寄托于实行和发展资本主义。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到康有为、梁启超领导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使中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历史以其血的代价告诉我们,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一方面,封建主义不愿意走资本主义道路。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达两、三千年,在中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完备也最顽固的封建主义生产关系。虽然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封建势力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封建势力还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压迫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势力不允许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曾说:“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 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同时,也如毛泽东同志所说,“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它们的目的,就是要占领 中国的市场,掠夺中国的资源,使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并以其强大的经济势力排除和压迫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它们决不允许中国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富强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的资产阶级也不具备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条件,由于他们在经济上和政治上的软弱性,由于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并未完全断绝经济上的联系,所以,他们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勇气,更没有推翻封建统治,推翻帝国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的能力,只有完全依附于国际资本主义才能得以生存、发展。因而,靠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中国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封建主义旧统治又延续不下去。中国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正当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感困惑的时候,十月革命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中国新的出路不是资本主义而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国人民选择了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一历史性的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第十三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第十六章 社

第十三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如何理解世界现代化过程中多种模式并存的问题? 答: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模式,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 (1)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 在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以工业革命和信息革命为主要形式,社会现代化构成了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或社会来说,既不存在绝对的“传统”与“现代”之分野,更没有一劳永逸的现代化。 正是因为社会现代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各国的现代化都在不断地发展、前进中,因此造成了多种模式的并存。 (2)各国现代化条件存在差异 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不同,面临的国际环境不同,现代化起步时的起点不同,特别是参与这个国家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各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因素各不相同。因此,如何实现以及什么时候实现社会现代化,取决于一定的历史条件和这个国家中各种因素形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关系的演化。对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国家来说,社会现代化必须是从本国一切特定条件出发的产物,而不应把某一种外国的模式当做是通用模式或唯一正确的模式。不顾本国的具体条件而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反而会破坏本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所必需的某种平衡,造成本国社会结构体系的失调,阻碍社会现代化的实现。 (3)社会现代化是对历史传统既批判、又继承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

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每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历史传统,这是造成现代化多种模式并存的重要原因。 2.如何理解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 答:现代化与传统之间的关系,是指一个社会在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同原有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各种要素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关系。 (1)“传统”,一般理解为由“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每一个民族在自身的历史活动中都创造了自己的传统。 “传统”与“现代化”之间是一个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一方面,某些传统作为民族历史发展的精华和科学的、健康的成果,不仅不会成为社会现代化的障碍,而且和本民族的社会现代化有着直接联系。另一方面也应看到,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某些传统自身丧失了其合理性和存在的价值,人们需要重新评判它们的价值。因此,社会发展必须坚决冲破某些陈旧传统的束缚,进行社会改革。改革是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不变革那些已成为社会发展沉重负担的旧的传统,就谈不上社会的发展,更谈不上社会的现代化。 (2)从历史的延续性看,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以前阶段的延续,但又是上一阶段和以前阶段的发展,截然分开或完全一致都实际上取消了发展。因此,没有一个绝对继承传统的现代化进程,也没有一个绝对拒绝传统的现代化进程。所有的民族都是重视和发扬本民族的传统的,而所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取得一定成就的民族,也都是冲破了旧有传统束缚的。离开了对传统的批判、改造、继承和发扬,任何民族的现代化都不可能顺利实现。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民版)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的变迁 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2)表现 ①近代:男性服饰:鸦片战争前后,分别是长袍马褂和西装;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大为流行。女性服饰:旗袍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②现代: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列宁装和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3.居室建筑的演进 (1)传统居室:四合院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二、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都对社会习俗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仿效西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教育权利并步入社会。 [轻巧识记]物质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1)一条主线: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2)两大领域:物质和习俗。 (3)两大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三个方面:变化中的男女服饰、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迁。 四个时期:鸦片战争后、辛亥革命后、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 [概念阐释]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纽带,由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心理、环境诸因素综合作用,形成一系列极为复杂的、多层次的社会现象。广义的社会生活中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相对应的社会生活,就是指社会日常生活。内容主要表现为个人、家庭及其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配套题库(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章节题库)【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一、填空题 1.社会变迁的方式可分为渐进社会变迁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8年研)【答案】激进(革命)社会变迁 2.吉登斯认为“现代性”是指17世纪以来出现于欧洲,并且其影响随之向世界各地蔓延的社会生活方式和方式。(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答案】组织 二、概念题 1.迟发展效果(人大2006年研) 答:由于发展中国家社会历史传统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它们的现代化起步大大晚于那些先发展起来的工业化国家。正是由于起步较晚,又面临不同的制约条件,就形成了它们特殊的发展过程。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格申克龙将这些特殊性称之为“迟发展效果”。 2.“二元”社会结构(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二元”社会结构是指在整个社会结构体系里,明显地同时并存着比较现代化的和相对非现代化的两种社会。这种“二元社会”既表现为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又表现为发展水平上的差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形成,与“早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不同的现代化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起点和过程有着直接的关系。在发展中国家,“二元”社会结构不仅存在于经济方面,而且也渗透到社会政治、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等方面。 3.社会制度(社会设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研) 答:社会制度是在特定的社会活动领域中所创设和形成的一整套持续而稳定的规范体系,它是社会行动所发生的重要的结构框架。它既不是某个单一的规则或办事程序,也不是针对全社会总体的社会根本制度,而是特定的社会活动、经济生活等具体的活动领域中,支配人们行动的规范系统。社会制度的构成包括:①社会价值观;②社会规范体系;③权威与地位结构;④社会机构与设施。 三、简答题 1.简述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中财2007年研) 答:影响社会变迁的主要因素包括: (1)环境 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环境可分为两类:①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②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人口

第二节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 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图 2-3),是在 20 世纪 50 至 60 年代形成的。 美国社会学家的三本专著的问世, 包括 《社会系统》( Parsons 1951)、《传 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 ( Lerner 1958)和《现代化与社会结构》 (Levy 1966)等,标 虽然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已经有 50 年历史,但迄今为止, Harrison 1988)。实际上,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经典 根据这种理论, 经典社会现代化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 在很长的时间里, 许多学者并没有明确区分社会现代化理 论与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不同,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同义词”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它的形成, 既是历史的必然, 也是 时代的需要。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知识来源是复杂的, 而且,不同学者的观点有较大差异。 1、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包括早期的工作,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孕育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特别 是 19 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研究,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二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形成阶段。 20 世纪 50~ 60年代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 成。 事实上, 20 世纪 60 年代形成的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理论” ,而是关于 社会现代化的众多学术思想的集合。 从事社会现代化研究的学者们, 并没有就它们的研究工 作达成一致。与之相反,学术批评是一种时尚( Harrison 1988 )。 第三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阶段。 20 世纪 70~ 80年代,经典社会现代化 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 同时也受到学术批评, 出现一些新观点, 如依附理论、 世界体系理论、 后现代主义、 “新现代化”等。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更多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谈现代 志着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诞 生。 尚没有“单一的”现代化理论( 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集合。 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图 2-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结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第二节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第二节经典社会现代化的理论分析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作为经典现代化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图2-3),是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形成的。美国社会学家的三本专著的问世,包括《社会系统》(Parsons 1951)、《传统社会的消逝:中东现代化》(Lerner 1958)和《现代化与社会结构》(Levy 1966)等,标志着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诞生。虽然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已经有50年历史,但迄今为止,尚没有“单一的”现代化理论(Harrison 1988)。实际上,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是关于经典社会现代化的一个学术思想集合。根据这种理论,经典社会现代化指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变过程及深刻变化。在很长的时间里,许多学者并没有明确区分社会现代化理论与现代化理论(社会现代化与现代化)的不同,人们常常把它们当作“同义词”。 图2-3 经典现代化理论的结构 一、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过程 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它的形成,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时代的需要。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知识来源是复杂的,而且,不同学者的观点有较大差异。 1、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如果包括早期的工作,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孕育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特别是19世纪以来的社会发展研究,它们是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思想来源。 第二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形成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的形成。事实上,20世纪60年代形成的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并不是一个“单一理论”,而是关于社会现代化的众多学术思想的集合。从事社会现代化研究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它们的研究工作达成一致。与之相反,学术批评是一种时尚(Harrison 1988)。 第三阶段:社会现代化理论的批判和发展阶段。20世纪70~80年代,经典社会现代化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受到学术批评,出现一些新观点,如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后现代主义、“新现代化”等。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更多是从国际关系角度谈现代化,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圣才出品】

第十五章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15.1复习笔记 一、社会变迁 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 1.社会变迁的类型 (1)整体变迁与局部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规模划分) ①整体变迁是指整个社会结构体系的变化,是从社会结构体系各个构成要素相互联系的变迁合力中演化出来的。 ②局部变迁是指社会各个构成要素自身以及它们之间部分关系的变化,它并不是整体变迁的简单外延,它的变迁不一定和整体变迁的方向、速度一致。有时既可能成为整体变迁的障碍,又可能超前于社会整体的变迁。 (2)进步的社会变迁和倒退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向划分) 进步的社会变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带来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包括社会精神生活的提高,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逐步得到全面发展和逐步能够自由地表现自己的才能。即进步的社会变迁是一种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社会变迁。反之,则是倒退的社会变迁。 有关社会变迁方向的划分是在一定的抽象意义上做出的。在现实社会变迁过程中,进步和倒退两个方向上的社会变迁往往是同时存在、同时进行的。 (3)渐进的社会变迁与激进(革命)的社会变迁(根据社会变迁的方式划分) ①渐进的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的内部关系以及与外界环境的关系相对均衡。在这种状

况下,社会发生有秩序的、缓慢而持续的变化和发展,或者由一种模式过渡到另一种模式。 ②激进的社会变迁是指迅速飞跃式的社会变迁,常常表现为社会革命,它是社会结构的相对均衡遭到彻底破坏、社会系统和社会结构需要重组时,所发生的改造社会的重大社会变迁。 (4)自发的社会变迁和有计划的社会变迁(根据人对社会变迁的参与和控制划分)人类以什么样的方式参与社会变迁以及在多大程度上控制社会变迁,取决于人类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程度和掌握的工具。当人类对社会变迁过程和方向缺乏参与控制时,社会变迁往往在进步的同时伴随大量的倒退。 有计划的社会变迁,即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参与社会变迁和控制社会变迁,成为现代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 2.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 (1)环境与社会变迁 环境是指那些和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自然环境。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环境可分为两类:①未经人类改造过的自然环境,又称“原始自然环境”;②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自然环境,又称“人化自然环境”。 环境为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然资源和物质条件,因而社会变迁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如果环境发生了变化,势必影响社会的运行和发展。现代社会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基本上是经过人类改造或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环境。 (2)人口与社会变迁 人口是社会变迁的基本前提。一定的人口状况是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基础。人口状况主要指人口数量、质量、构成、分布及流动,人口状况与整个社会发展比例失调,会给社会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带来直接影响。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研究国情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改造中国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彻底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夺取政权,建立起民族独立的国家。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终于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接着,中国共产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进入了社会主义的新阶段,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开辟了道路。从此,中国共产党就承担起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限于经济方面,还包括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但对于刚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走过来的新中国来说,对于一个现代工业仅占10%的落后农业国来说,要实现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将是一个漫长的征程,它已经历了如下三个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早在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就认识到,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国家的富强。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等文中明确提出,革命胜利以后,必须把由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作为我们的首要任务。1953年9月,周恩来在全国政协扩大会议上详尽阐述了发展工业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并强调“重工业是国家工业化

的基础”(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中国共产党在制定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时,即把“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作为其总任务之一。因此,当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结束后,从1953年起,中国便进入了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为基本任务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五年中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达588余亿元。“一五”期间,中国的工业化获得高速度发展,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52年的43%提高到57%。这一阶段,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二)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向四个现代化进军”。 在“一五”计划实施期间,中国共产党就开始认识到,把实现“工业化”作为唯一的建设目标是不够的。1954年,周恩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便提出过:“我国的经济原来是很落后的。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注:《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版,第109页、132页、439页。)1957年3月12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地提出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404页。)首次将科学文化纳入国家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964年12月,根据毛泽东的建议,在第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正式向全国完整地提出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社会现代化与当代都市生活方式 鲍宗豪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院长、博导 对生活方式的研究,可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切入,把文化看作社会全部生活方式的总和;或从社会结构的视角研究,综向考察世代交替中生活经历的社会烙印;或把生活方式当作阶级辨别指标来研究;或把生活方式当作消费方式来研究。各种研究视角、研究路径与方式,都有其合理性。值得重视的是:如何全面科学合理地解读我国当代都市生活方式的新变化?本文试将当代都市生活方式放在社会现代化的背景中作些探讨。 一、社会现代化与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研究的新视角 本文提出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社会现代化视角,其理论的现实基础是:全球化、全球社会现代化引起了社会生活方式的新变化。 全球化并不是一种新现象,可以追溯到15世纪美洲新大陆的发现。1492年哥伦布远航美洲,把东半球和西半球联在一起,使人类第一次知道彼此之间确实同住在一个不可分割的地球开始,便揭开了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然而,只是到了今天,即500年以后,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协同发展,全球才呈现出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其作用范围之广,影响强度之深都是任何一个时代所无法比拟的。21世纪的全球化日益凸显了全球社会现代化的取向,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内涵、路径与方式也有所交叉、重复。全球化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一致、重合,促进了全球社会转型、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化的进程,又涉及到人类生活所有方面的深刻变化。这样,我们就可从全球社会现代化的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的变化。 全球社会现代化本质上也是一场非常深刻的重构当代都市人生活方式的革命。当代世界发达国家已开始了由现代性社会向后现代社会的转型。伴随着“后现代社会”、“后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以获取物质财富为主要动机的“生产本位论”正为“生命本位论”、“生活本位论”所取代。在“后现代化时代”,全球都市公民都更关注、更重视生命、生存和生活的质量。如何解决个体和集体的生存与生活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如何不断提高都市公民生活的幸福感?已成为全球都市公民的普遍追求与期待。 但是当今全球社会的现实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平等与不公正矛盾相当突出。目前世界上大约有3.5亿土著居民,他们生活在70多个国家,讲着5000种语言(UNESCO 2004);其中大约 520万人仍然(或曾经)以狩猎和采集为生(Schweitzer 2000),约占世界人口的0.08%;2001年,世界上大约 16%的人(9.6亿)生活在高收入国家,84%的人(52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45%的人(约27亿)每天生活费不到 2国际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18%的人(约11亿)每天生活费不足1国际美元(WB 2005);而且不平衡、不平等、不公正的矛盾仍在扩大。① 在我国,根据美林集团的《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拥有超过100万美元金融资产的富人为23.6万,尽管在我国16岁以上“经济活动人口”中仅占0.03%,但是,其影响能力巨大。这些富人拥有的总资产已经超过9,690亿美元,而我国2003年度的GDP总量也仅有14万亿美元。在我国的财富分层中,居于另一个极端的是贫困人口。2003年贫困人口总数为 2,900万人,比 2002年甚至还增加了80万人。而且,这里测算的标准是人均年收入人民币637元以下,每天不足2元人民币这在我国也是很低的标准。 上述分析表明,以全球社会现代为视角研究当代我国都市生活方式新变化,不仅使我们能更科学合理地解读当代我国在融入全球社会现代化进程中都市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根本原因,也能使我们认识,提高我国都市公民的生活质量,形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对于社会文明、社会和谐,对于和谐世界、人类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①参见《中国现代化报告——社会现代化研究》(2006)第1页。

中国现代化四个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四个主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胡正豪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和任何新的思想、学说一样,必须首先从已有的中外思想材料出发,但是它的根源却深藏在以物质的经济的事实为基础的实际生活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原则一脉相承,并不是因为它发现或表现了某种“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历史发展的绝对真理(恩格斯语)”,而是在于它始终置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的现实基础之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索者、创立者的现实生活和实践基础就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父——邓小平,基于对20世纪下半叶人类和世界各国以科技为动力的现代化发展潮流以及中国在其中地位的真切感受,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宣布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等。从中共十二大起,邓小平在不同场合反复地强调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同一性和联动性。邓小平通过论证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中国必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四个现代化,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理论,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国现代化自始至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基础和本质内涵,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型特点和历史阶段、发展主题入手,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内核、政治前提、经济基础和社会体系等选择、建设的现实矛盾与时代背景,从而使我们有可能在现代化的视域中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之间、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现实关系。 一、文化创新主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内核的选择与自觉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发展进步的共同趋势。作为后发大国,中国现代化所经历的历史阶段和所要完成的发展主题与先发国家相类似,但是在所面临的矛盾性质和解决路径的选择上,有着后发型现代化的特殊规律。沿着历史的踪迹,我们可以发现自19世纪中叶欧美列强入侵、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中华民族遭到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先后经历并依次实现“文化创新”、“政治立国”、“经济转型”等不同的历史阶段和发展主题,并从21世纪开始进入完成现代化“社会整合”历史主题的新阶段。 “文化创新”,既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第一个历史阶段,更是贯穿于现代化全过程的发展主题之一。它是任何民族走向现代化的心理精神准备,是社会面对新旧文化冲突时所必须做出的选择。新旧文化冲突起源于传统社会遭到现代性倡导者的挑战,后者代表新的生产方式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