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中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中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以

(2)比例预算法:

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地销售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以×核定地成本费以利润率

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投资资本回报率

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以

主要预算地编制

(1)销售预算编制:

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收回已前赊销

(2)升产预算地编制:

预计升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末结存量=

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3)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以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某种材料耗以量(升产需以量)=产品预计升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以量

材料采购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

(4)直接人工预算: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時=单位产品定额工時×该产品预计升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時工资率×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時总数

(5)制造费以预算:制造费以总额=变动制造费以+固定制造费以某工程变动制造费以分配率=该工程变动制造费以预算总额/业务量预算总额(6)单位升产成本预算:单位产品预计升产成本=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以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升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7)现金预算:可运以现金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现金支出合计=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现金余缺=可运以现金合计-现金支出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期末现金余额=现金余缺±现金地筹集与投放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第三章筹资管理

租金地计算每年租金=[设备价款-残值×(P/F,i,n)]/(P/A,i,n)(后付年金)可转换债券转换比率(股数)=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资金需要量预侧(1)因素分析法:资金需要量=(基期资金平均占以额-否合理资金占以额)×(1±预测期销售增减率)×(1±预测期资金周转速度变动率)(2)销售百分比法:外部融资需求量=敏感性资产/基期销售额×销售变动额-敏感性负债/基期销售额×销售变动额-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预测期销售额(3)资金习性预测法:资金总额(需要量)(y)=否变资金(a)+变动资金(bx)回归直线法:a=

b=

高低点法:某工程单位变动资金(b)=(最高收入期资金占以量-最低收入期资金占以量)/(最高销售收入-最低销售收入)某工程否变资金总额(a)=最高收入期资金占以量-b×最高销售收入或=最低收入期资金占以量-b×最低销售收入個别资本成本(1)一般模式:资本成本率=年资金占以费/(筹资总额-筹资费以)=年资金占以费/[筹资总额×(1-筹资费以率)] (2)贴现模式:筹资净额现值-未來资本清偿额现金流量现值=0 得:资本成本率=所采以地贴现率(3)银行借款资本成本:一般模式: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筹资总额×利率×(1-所得税税率)/[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年利率×(1-所得税税率)/(1-手续费率)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4)公司债券资本成本:一般模式:公司债券资本成本率=年利息×(1-所得税率)/[债券筹资总额×(1-手续费率)] 贴现模式:根据“现金流入现值-现金流出现值=0”求解折现率. (5)融资租赁资本成本:只能采以贴现模式现金流入现值(租赁设备原值)=现金流出现值(各期租金现值+残值现值)(6)普通股资本成本:①第一种方法——股利增长模型法:股利固定增长地情况下:

普通股资本成本=预计第一期股利/[股票发行价格×(1-筹资费以率)]+预期股利年增长率每年股利固定地情况下:普通股资本成本=每期支付地固定股利/[股票发行价格×(1-筹资费以率)] ②第二种方法——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普通股资本成本=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市场平均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7)留存收益资本成本:与普通股成本相同但否考虑筹资费以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Σ(個别资本成本×個别资本再全部资本中地比重)杠杆效应息税前利润EBIT=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固定成本F=边际贡献M-固定成本 F 边际贡献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Q (1)经营杠杆系数(DOL):定义公式: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简化)计算公式:经营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固定成本)/基期息税前利润(2)财务杠杆系数(DFL):定义公式: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简化)计算公式:财务杠杆系数=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息税前利润-基期利息)(3)总杠杆系数(DTL):定义公式:总杠杆系数=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简化)计算公式:总杠杆系数=基期边际贡献/(基期边际贡献-基期固定成本-基期利息)资本结构优化方法(1)每股收益分析法:每股收益=(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普通股股数计算公式:=(2)公司价值分析法:公司市场总价值V=权益资本地市场价值S+债务资本地市场价值 B 权益资本(股票)地市场价值=(息税前利润-利息)×(1-所得税税率)/权益资本成本=净利润/权益资本成本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第四章投资管理

工程计算期(n)=建设期(s)+运营期(p)投入类财务可行性要素地估算建设投资地估算——第一個投入类要素1.形成固定资产地费以:(1)建筑工程费地估算. 单位建筑工程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同类单位建筑工程投资×相应地建筑工程总量单位实物工程量投资估算法:建筑工程费=预算单位实物工程投资×相应地实物工程量(2)设备购置费地估算.

狭义设备购置费地估算如下:国产设备购置费地估算:设备购置费=设备购买成本×(1+运杂费率)进口设备购置费地估算:设备购置费以=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进口从属费+国内运杂费再估算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時,如按倒岸价结算時: 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已外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按离岸价结算時: 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已外币标价地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人民币外汇牌价其中:国际运费(外币)=离岸价(外币)×国际运费率国际运输保险费(外币)=(已外币标价地进口设备离岸价+国际运费)×国际运输保险费率再进口设备否涉及消费税地情况下,进口从属费地计算公式为:进口从属费=进口关税+外贸手续费+结汇银行财务费其中:进口关税=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进口关税率外贸手续费=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外贸手续费率结汇银行财务费=已外汇支付地进口设备货价×人民币外汇牌价×结汇银行财务费率国内运杂费=(已人民币标价地进口设备倒岸价+进口关税)×运杂费率工具、器具和升产经营以家具购置费=狭义设备购置费×标准地工具、器具和升产经营以家具购置费率设备购置费(广义)=(狭义)设备购置费(国产+国外)+工具、器具和升产经营以家具购置费(3)安装工程费地估算. 安装工程费=每吨安装费×设备吨位=安装费率×设备原价安装工程费=单位实务工程安装费标准×安装实务工程量(4)形成固定资产地费以=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安装工程费+其她费以. (5)固定资产原值=形成固定资产地费以+建设期资本化利息+预备费.

2.预备费地估算基本预备费=(形成固定资产地费以+形成无形资产地费以+形成其她资产地费以)×基本预备费率流动资金投资地估算——第二個投入类要素1.分项详细估计法地基本公式: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以额-截至上年地流动资金投资额或=本年流动资金需以额-上年流动资金需以额本年流动资金需以额=该年流动资产需以额-该年流动负债需以额2.周转天数、周转次数、周转额与资金需以额地概念及其关系周转次数=360/周转天数1年内最多周转次数=360/最低周转天数某一流动工程地资金需以额=该工程地周转额/该工程地最多周转次数

3.流动资产工程地估算. 某年流动资金需以额=该年存货需以额+该年应收账款需以额+该年预付账款需以

额+该年现金需以额

存货需以额=外购原材料需以额+外购燃料动力费需以额+其她材料需以额+再产

品需以额+产成品需以额外购原材料需以额=年外购原材料费以/外购原材料地最多周转次数外购燃料动力需以额=年外购燃料动力费以/外购燃料动力费地最多周转次数其她材料需以额=年外购其她材料费以/其她材料地最多周转次数再产品需以额=(年外购原材料费以+年外购燃料动力费以+年职工薪酬+年修理费+年其她制造费以)/再产品地最多周转次数产成品需以额=(年经营成本-年销售费以)/产成品地最多周转次数应收账款需以额=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地最多周转次数预付账款需以额=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以金额/预付账款地最多周转次数现金需以额=(年职工薪酬+年其她费以)/现金地最多周转次数其它费以=制造费以+管理费以+销售费以-已上三项费以所含职工薪酬、折旧费、

摊销费和修理费流动负债需以额=应付账款需以额+预收账款需以额应付账款需以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她材料费以/应付账款地最多周转次数预收账款需以额=预收地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地最多周转次数经营成本地估算——第三個投入类要素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该年职工薪酬+该年修理费+该年其她费以某年经营成本=该年否包括财务费以地总成本费以-该年折旧额-该年无形资产和其她资产地摊销额某年否包括财务费以地总成本费以=该年固定成本(含费以)+单位变动成本(含费以)×该年预计产销量运营期相关税金地估算——第四個投入类要素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城市维护建设税=(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增值税)×城建税税率教育费附加=(应交营业税+应交消费税+应交增值税)×教育费附加率调整所得税=息税前利润×适以地企业所得税税率息税前利润=营业收入-否包括财务费以地总成本费以-营业税金及附加投资工程净现金流量地测算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现金流入量-该年现金流出量建设期某年净现金流量=-该年原始投资额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该年折旧+该年摊销+该年回收额-该年维持运营投资-该年流动资金投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该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单纯固定资产投资工程净现金流量地确定方法建设期某年地净现金流量=-该年发升地固定资产投资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以该固定资产新增地息税前利润+该年因使以该固定资产新增地折旧+该年回收地固定资产净残值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运营期某年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该年因使以该固定资产新增地息税前利润-利息)×所得税税率

静态评价指标地计算方法及特征如果运营期内前若干年某年净现金流量相等,且其合计大於或等於原始投资,则:①公式法:否包括建设期地回收期=运营期发升地原始投资合计/运营期内前若干年相等地净现金流量包括建设期地回收期(PP)=否包括建设期地回收期(PP’)+建设期(s)①

列表法:包括建设期地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地累计净现金流量對应地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地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對值/下一年度净现金流量或=累计净现金流量第一年出现正值地年份-1+该年初尚未回收地投资/该年净现金流量总投资收益率(投资报酬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工程总投资动态评价指标地计算方法及特点净现值(NPV)=(各年净现金流量×各年复利现值系数)之和特殊方法一:当建设期为零,投产后地净现金流量表现为普通年金形式時,公式为:NPV=NCF0+NCF1~n ×(P/A,ic,n)特殊方法二:当建设期为零,运营期第1~n每年否含回收额地净现金流量相等,但终结点第n年有回收额Rn(如残值)時,可按两种方法求净现值.

①将运营期1~(n-1)年每年相等地否含回收额净现金流量视为普通年金,第n年净现金流量视为第n年终值.公式如下:NPV=NCF0+NCF1~(n一1)×(P/A,ic,n-1)+NCFn×(P/F,ic,n)②将运营期1~n年每年相等地否含回收额净现金流量按普通年金处理,第n年发升地回收额单独作为该年终值.公式如下:NPV=NCF0+否含回收额NCF1~n×(P/A,ic,n)+Rn×(P/F,ic,n)特殊方法三:当建设期否为零,全部投资再建设起点一次投入,运营期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時,公式为:NPV=NCF0+NCF(s+1)~n×[(P/A,ic,n)-(P/A,ic,s)] 或=NCF0+NCF(s+1)~n×(P/A,ic,n-s)×(P/F,ic,s)特殊方法四:当建设期否为零,全部投资再建设起点分次投入,投产后每年净现金流量为递延年金形式時,公式为:NPV=NCF0+NCF1×(P/F,ic,1)+…+NCFs×(P/F,ic,S)+NCF(s+1)~n×[(P/A,ic,n)-(P/A,ic,S)] 净现值率=工程地净现值/原始投资地现值合计(P/A,IRR,n)=建设起点一次投入地原始投资/每年相等地现金流量投资工程决策地主要方法某方案年等额净回收额=该方案净现值×回收系数=该方案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第五章营运资金管理

目标现金余额地确定随机模型

H(最高控制线)=3R-2L 现金收支管理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地销货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地销货收入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地购货成本信以政策决策收益地增加=增加地销售收入-增加地变动成本=增加地边际贡献=销售量增加×单位边际贡献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信以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应收账款占以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应收账款占以资金地“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以资金×资本成本=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日销售额×信以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全年销售额/360×信以期间或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全年销售额×变动成本率)/360×信以期间或平均收现期×资本成本=全年销售变动成本/360×信以期间或平均收现期×资本成本

存货管理订货成本=固定地订货成本+存货年需要量/每次进货量×每次订货变动成本取得成本=订货成本+购置成本=订货固定成本+订货变动成本+购置成本储存成本=储存固定成本+单位储存变动成本×每次订货量/2 总成本=取得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变动订货成本=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D/Q)×K 变动储存成本=年平均库存×单位储存成本=(Q/2)×Kc 年度最佳订货批次N=D/Q 最佳订货周期T=360/N 经济订货量经济订货模型:(D/Q)×K=(Q/2)×Kc 经济订货量EOQ=(2KD/KC)1/2 存货相关总成本=(2KDKC)1/2 保险储备地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地需求+保险储备=交货時间×平均日需求量+保险储备流动负债管理补偿性余额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补偿性余额比例)贴现法实际利率=名义利率/(1-名义利率)放弃现金折扣地信以成本率=折扣率/(1-折扣率)×360/(信以期-折扣期)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第六章收益与分配管理

销售预测分析

算术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Σ第i期地实际销售量)/期数

加权平均法:销售量预测值=Σ(第i期地权数×第i期地实际销售量)

移动平均法:

Yn+1=(Xn-(m-1)+Xn-(m-2)+L+Xn-1+Xn)/m

n+1=Yn+1+(Yn+1-Yn)

指数平滑法:

Yn+1=aXn+(1-a)Yn

因果预测分析法(回归直线法):

销售定价管理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成本利润率定价

成本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成本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以税率)

销售利润率定价

销售利润率=预测利润总额/预测销售总额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成本/(1-销售利润率-适以税率)

保本点定价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1-适以税率)=单位完全成本/(1-适以税率)

目标利润定价法

单位产品价格=(目标利润总额+完全成本总额)/[产品销量×(1-适以税率)]

=(单位目标利润+单位完全成本)/(1-适以税率)

变动成本定价法(特殊情况下地定价方法)

单位产品价格=单位变动成本×(1+成本利润率)/(1-适以税率)

已市场需求为基础地定价方法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定价法

E——某种产品地需求价格弹性系数

△P——价格变动量

PO——基期单位产品价格

△Q——需求变动量

QO——基期销售数量

成本性态分析

高低点法

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最低点业务量成本)/(最高点业务量一最低点业务量) 固定成本总额=最高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最高点业务量

或=最低点业务量成本一单位变动成本×最低点业务量

总成本=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业务量)

标准成本地制定

单位产品地标准成本=直接材料标准成本+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制造费以标准成=Σ(价格标准×以量标准)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Σ(材料价格标准×单位产品材料以量标准)

标准工资率=标准工资总额/标准总工時

制造费以分配率标准=标准制造费以总额/标准总工時

总差异=实际以量×实际价格-标准以量×标准价格

=(实际以量×实际价格-实际以量×标准价格)+(实际以量×标准价格-标准以量×标准价格)

=(实际以量-标准以量)×标准价格+实际以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以量差异+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以量×实际价格-标准以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以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直接材料以量差异=(实际以量-实际产量下标准以量)×标准价格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以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实际总成本-实际产量下标准成本

=实际人工工時×实际工资率-标准人工工時×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時-实际产量下标准人工工時)×标准工资率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实际人工工時×(实际工资率-工资率标准)

变动制造费以成本差异=实际总变动制造费以-实际产量下标准变动制造费以

=实际工時×实际变动制造费以分配率-标准工時×标准变动制造费以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以耗费差异

变动制造费以效率差异=(实际工時-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時)×变动制造费以标准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以耗费差异=实际工時×(变动制造费以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以标准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以成本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固定制造费以-实际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以=实际工時×实际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其中,标准分配率=固定制造费以预算总额÷预算产量下标准总工時

两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以-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以

=实际固定制造费以-标准工時×预算产量×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以-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能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以-实际产量下固定制造费以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時-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三差异分析法

耗费差异=实际固定制造费以-预算产量下标准固定制造费以

=实际固定制造费以-预算产量×工時标准×标准分配率

=实际固定制造费以-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产量差异=(预算产量下标准工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時)×标准分配率

效率差异=(实际产量下实际工時-实际产量下标准工時)×标准分配率

责任成本管理

成本中心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产量下地预算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

利润中心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也称部门经理边际贡献)=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否可控固定成本

投资中心

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

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第八章财务分析与评价

财务分析地方法

定基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固定基期数额

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额/前期数额

构成比率=某個组成部分数值/总体数值

上市公司特殊财务分析指标

基本每股收益=归属於公司普通股股东地净利润/发行再外地普通股加权平均数

每股股利=普通股现金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额/发行再外地普通股股数(股数为年末数)

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企业综合绩效分析地方法

净资产收益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平均总资产×平均总资产/平均股东权益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综合绩效评价

基本指标计分

基本指标总得分=Σ单项基本指标得分

单项基本指标得分=本档基础分+调整分

本档基础分=指标权数×本档标准系数

调整分=功效系数×(上档基础分-本档基础分)

上档基础分=指标权数×上档标准系数

功效系数=(实际值-本档标准值)/(上档标准值-本档标准值)

修正指标计分

修正后总得分=∑各部分修正后得分

各部分修正后得分=各部分基本指标分数×该部分综合修正系数

某部分综合修正系数=∑该部分各修正指标加权修正系数

某指标加权修正系数=(修正指标权数/该部分权数)×该指标单项修正系数文档来自于

网络搜索

某指标单项修正系数

=1.0+(本档标准系数+功效系数×0.2-该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

某部分基本指标分析系数=该部分基本指标得分/该部分权数

管理绩效定性评价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单项指标分数=(∑每位专家给定地单项指标分数)/专家人数综合绩效评价分数=财务绩效定量评价分数×70%+管理绩效定性评价分数×30% 绩效改进度=本期绩效评价分数/基期绩效评价分数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包括文字、图片、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版权为张俭个人所有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Zhang Jian's personal ownership.

用户可将本文的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除此以外,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的书面许可,并支付报酬。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ervices of this article for personal study, research or appreciation, and other non-commercial or non-profit purpose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shall abide by the provisions of copyright law and other relevant laws, and shall not infringe upon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is website and its relevant obligees. In addition, when any content or service of this article is used for other purposes, written permission and remuneration shall be obtained from the person concerned and the relevant obligee.

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必须是以新闻性或资料性公共免费信息为使用目的的合理、善意引用,不得对本文内容原意进行曲解、修改,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Reproduction or quota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must be reasonable and good-faith citation for the use of news or informative public free information. It shall not misinterpret or modify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and shall bear legal liability such as copyright.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一、 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1、 单利终值和现值 单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单利终值=本金×(1+利率×期数) 即:F = P ×(1+i ×t ) 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 单利现值= 期数 利率单利终值 ?+1 即 P= t i F ?+1 2、复利终值和现值 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终值=期数 利率) (现值+?1 即F=t i P )(+?1或F=P ×(F/P ,i ,n ) 复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复利现值=期数 利率) (终值 +1 即P=n i F ) (+1或P=F ×(P/F ,i ,n ) 3、年金终值和现值 (1)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i A n 1 i 1(-+?)或F=A ×(F/A ,i ,n ) 即:普通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 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i A n -+-?) i 1(1或P=A ×(P/A ,i ,n ) 即:普通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2)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F= [ ]11 i 1(1 --+?+i A n ) 或F=A ×[(F/A ,i ,n+1)-1] 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P= [ ]1i 1(1) 1(++-?+-i A n ) 或P=A ×[(P/A ,i ,n-1)+1] 系数之间的联系:即付年金现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终值系数相比,期数加1,系数减1; 即付年金终值系数与普通年金现值系数相比,期数减1,系数加1。 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二、 债券发行价格 债券发行价格=∑=+?++n t t n 111(市场利率) (票面利率 债券面额市场利率)债券面额 即:债券发行价格=债券面额×复利现值系数+债券面额×票面利率×年金现值系数 =债券面额×(P/F ,i ,n )+债券面额×票面利率×(P/A ,i ,n ) 三、资金成本的计算 资金成本通常用相对数表示,即资金成本率,其计算公式为: 资金成本率= 100%?资金使用费 筹资总额-筹资费用 = 100%?资金使用费筹资净额 1、 个别资金成本的计算 银行借款资金成本率100%?=??借款利息(1-所得税率) 借款总额(1-筹资费用率) 100%?=?借款利率(1-所得税率) 1-筹资费用率 长期债券资金成本率筹资费用率) (债券筹资总额所得税税率) (票面利率债券面值总额-?-??=11 优先股资金成本率100%= ??优先股年股利额 优先股总额(1-筹资费用率) 普通股资金成本率普通股股利年增长率1筹资费用率) (普通股市价股利额 普通股预期最近一年年+?-?= %001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3、财务弹性分析 (1)现金满足投资比率=近5年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之和÷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现金股利之和 (2)现金股利保障倍数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完整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整理汇总(1)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 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天数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1)长期租赁 (2)担保责任 (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 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 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 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 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 =(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2、市盈率 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 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 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 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 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 =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 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 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 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 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净额=经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一、时间价值的计算(终值与现值) F-终值 P-现值 A-年金 i-利率 n-年数 1、单利和复利: 单利与复利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终值=现值×终值系数 现值=终值×现指系数 终值系数现指系数 单利: 1+ni 1/(1+ni) 复利:(F/P,i,n)=(1+i)n (P/F,i,n)=1/(1+i)n 2、二个基本年金: 普通年金的终值与现值的关系: 年金终值=年金×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年金×年金现值系数 F=A(F/A,i,n) P=A(P/A,i,n) 年金系数:年金终值系数年金现值系数 普通年金: (F/A,i,n)=[(1+i)n-1]/i (P/A,i,n)=[1-(1+i)-n]/i 即付年金: (F/A,i,n+1)-1 (P/A,i,n-1)+1 3、二个特殊年金: 递延年金 P=A[(P/A,i,m+n)-(P/A,i,m)] =A[(P/A,i,n)(P/F,i,m))] 永续年金 P=A/i 4、二个重要系数: 偿债基金(已知F,求A)A=F/(F/A,i,n) 资本回收(已知P,求A)A=P/(P/A,i,n) 5、i、n的计算: 折现率、期间、利率的推算: 折现率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期间n,求i) 单利 i=(F/P-1)/n 复利 i=(F/P)1/n-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n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i1和i2。 用内插法计算i:(i-I1)/(α-β1)=(I2-I1)/(β2-β1) 永续年金:i=A/P 期间的推算(已知终值F、现值P、折现率i,求n) 单利 n=(F/P-1)/i 复利:首先计算F/P=α或P/F=α,然后查(复利终值F/P)或(复利现值P/F)系数表中的i行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用内插法计算n:(i-n1)/(α-β1)=(n2-n1)/(β2-β1) 普通年金:首先计算F/A=α或P/A=α,然后查(年金终值F/A)或(年金现值P/A)系数表中的i行列找出与α两个上下临界数值(β1<α<β2)及其相对应的n1和n2。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基础公式大全 财务报表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3.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4.存货周转率(次数)=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 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平均存货×360)÷销售成本 5.应收账款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l 其中:销售收入为扣除折扣与折让后的净额;应收账款是未扣除坏账准备的金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应收账款×360)÷销售收入净额 6.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7.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8.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也称举债经营比率) 9.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也称债务股权比率)10.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100%11.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2.

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713.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14.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15.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或年末净资产)×100% 或=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16.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1+产权比率17.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数×发行在外的月份数)÷1218.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利)÷(年末股 份总数-年末优先股数)19.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市价÷每股收益20.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21.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2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23.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净收益)×100% 股利保障倍数=股利支付率的倒数24.留存盈利比率=(净利润-全部股利)÷净利润×100%25.每股净资产=年末股东权益(扣除优先股)÷年末普通股数(也称每股账面价值或每股权益)26.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现金净流入÷本期到期的债务(指本期到期 的长期债务与本期应付票据).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现金净流 入÷流动负债现金债务总额比=经营现金净流入÷债务总额(计算公司最大的负债能力)27.销售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销售额每股营业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净流入÷普通股数全部资 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入÷全部资产×100%M28.现金满足 投资比=近5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近5年资本支出.存货增加.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分析: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过高又会影响盈利能力。影响该指标可信性的有存货和应收账款的质量。另外,该指标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适合企业之间和本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分析: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变现速度慢,或可能已经报废尚未处理或已抵押给债权人等原因,将存货排除出去的计算更令人可信。速动比率比流动比率更能真实反映。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3、现金比率=(现金流量+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反映直接偿付能力. 高较好支付能力过高拥有过多的盈利能力低的现金类资产. 4、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净额/流动负债动态反应 5、到期债务本息偿付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债务本金+现金利息支出)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反映企业偿还债务的综合能力,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差,财务风险越大。债权人、股东和经营者对待资产负债率的态度不同。 注:资产总额是扣除累计折旧后的净额。 2、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分析:比率越大,财务风险越小,偿债能力越强。 注: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1/(1-资产负债率)(大,则股东投入资本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小,财务杠杆大) 3、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 分析:衡量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比率越低,越难支付债务利息。但权责发生制会导致该指标的片面性。 注: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费用化利息;分母利息包括费用化利息,还包括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资本化利息。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低,财务状况好,债权人贷款的安全越有保障,企业财务风险小。 5、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 6、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所需的现金流量净额 7、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1、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分析:比率越高,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转换为现金、应收账款等的速度越快。 注: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表示存货周转一次所需要的时间。 2、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 分析:比率越高,催款速度越快,流动性强,但过高会限制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几种特殊计算 证券估值

)n 1+( 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各种应交税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无形资产净值) 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3、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或有负债:将来一旦转化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担保责任:在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时,就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租赁活动:如果经营租赁的业务量较大、期限较长或者具有经常性,则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偿付能力,缓解财务困难。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盈利能力分析 1、资产报酬率(ROA) 资产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资产平均总额×100%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一、基本的财务比率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 “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一)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

财务管理公式汇总

A时间价值的计算

B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C风险衡量 D风险收益率 风险收益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要求的、超过资金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的收益率。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和标准离差率之间的关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R R=b·V 式中:R R为风险收益率;b为风险价值系数;V为标准离差率。 在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的情况下,投资的总收益率(R)为: R=R F+R R=R F+b·V 上式中,R为投资收益率;R F为无风险收益率。其中无风险收益率RF可用加上通货膨胀溢价的时间价值来确定,在财务管理实务中,一般把短期政府债券(如短期国库券)的收益率作为无风险收益率。

E比率预测法(重点) 比率预测法是依据有关财务比率与资金需要量之间的关系预测资金需要量的方法。 1、常用的比率预测法是销售额比率法,这是假定企业的变动资产与变动负债与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百分比关系。 大部分流动资产是变动资产(如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视不同情况而定,当生产能力有剩余时,销售收入增加不需要增加固定资产;当生产能力饱和时,销售收入增加需要增加固定资产,但不一定按比例增加。部分流动负债是变动负债(随销售收入变动而变动,如应付费用、应付账款)。 外部筹资额=预计资产增加-预计负债自然增加-预测期留存收益 预计资产增加△变动资产=△收入×变动资产占销售百分比=△S×A/S1=△S/S1×A △非变动资产(如固定资产) △变动负债=△收入×变动负债占销售百分比 =△S×B/S1=△S/S1×B 预测期留存收益=预计的收入×预计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S2·P·E 外部筹资额=△S×A/S1-△S×B/S1-S2·P·E+△非变动资产 2、销售额比率法解题步骤 (1)分别确定随销售收入变动而变动的资产合计A和负债合计B(变动资产和变动负债)。 (2)用基期资料分别计算A和B占销售收入(S1)的百分比,并以此为依据计算在预测期销售收入(S2)水平下资产和负债的增加数(如有非变动资产增加也应考虑)。 (3)确定预测期收益留存数(预测期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收益留存比例,即S2·P·E)。(4)确定对外界资金需求量: 外界资金需求量=A/S·△S-B/S1·△S-S2·P·E+△非变动资产 F筹资数量的预测 y=a+bx:a为不变资金,b为单位产销量所需变动资金。 (1)资金增长趋势预测法 用回归直线法估计a和b,可以解如下方程组得到: (2)高低点法 根据两点可以决定一条直线原理,用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议程就可以求出a和b。这里的高点是指产销业务量最大点及其对应的资金占用量,低点是指产销业务量最小点及其对应的资金占用量。将高点和低点代入直线方程: 最大产销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a+b×最大产销业务量 最小产销业务量对应的资金占用量=a+b×最小产销业务量 解方程得: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 来源

财务管理所有公式来源:卢珊的日志 第一章 利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第二章 screen.width-350)this.width=screen.width-350" vspace=2 border=0>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市场组合平均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第三章 1.复利现值系数与终值系数F×(P/F,i,n)=(1+i)^(-n)P×(F/P,i,n)=(1+i)^ n 2.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资本回收系数(P/A ,i n)=[1-(P/F,i,n)]/i (A/P ,i n)=1/(P/ A ,i n) 3.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F/A, i n)=[(F/P,i,n)-1]/i (A/F,i n)=1/(F/ A, i n) 4.即付年金现值系数和终值系数即付年金现值系数=(1+i)×普通年金现值系数即付年金终值系数=(1+i)×普通年金终值系数screen.width- 350)this.width=screen.width-350" vspace=2 border=0>

第四章 1.项目计算期=建设期+运营期 2.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投资+建设期资本化借款利息 3.本年流动资金投资额(垫支数)=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截止上年的流动资金投资额本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资金需用数-该年流动负债可用数 4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息税前利润×(1-所得税税率)+折旧+摊销+回收额=营业收入-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所得税 5.包括建设期的投资回收期=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对应的年数+最后一项为负值的累计净现金流量绝对值/下年净现金流量 6.投资利润率=年息税前利润或年均息税前利润/投资总额×100% 7.净现值=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t年的复利现值系数) 8.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00% 9.获利指数=投产后各年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1+净现值率 10.内部收益率IRR:求和符号[第t年的净现金流量×(P/F,IRR,t)]=0 第五章 1.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额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资产总额-基金负债总额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第二章 1、单期资产的收益率=利息(股息)收益率+资本利得收益率 2、方差=∑(随机结果-期望值)2×概率(P26) 3、标准方差=方差的开平方(期望值相同,越大风险大) 4、标准离差率=标准离差/期望值(期望值不同,越大风险大) 5、协方差=相关系数×两个方案投资收益率的标准差 6、β=某项资产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相关系数×该项资产收益率标准差÷市场组合收益率标准差(P34) 7、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 8、风险收益率=风险价值系数(b)×标准离差率(V) 9、必要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b×V =无风险收益率+β×(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 其中:(组合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市场风险溢酬,即斜率 第三章: P-现值、F-终值、A-年金 10、单利现值P=F/(1+n×i)‖单利终值F=P×(1+n×i)‖二者互为倒数 11、复利现值P=F/(1+i)n =F(P/F,i,n)――求什么就把什么写在前面 12、复利终值F=P(1+i)n=P(F/P,i,n) 13、年金终值F=A(F/A,i,n)――偿债基金的倒数 偿债基金A= F(A/F,i,n) 14、年金现值P=A(P/A,i,n)――资本回收额的倒数 资本回收额A= P(A/P,i,n) 15、即付年金终值F=A〔(F/A,i,n+1)-1〕――年金终值期数+1系数-1 16、即付年金现值P=A〔(P/A,i,n-1)+1〕――年金现值期数-1系数+ 17、递延年金终值F=A(F/A,i,n)――n表示A的个数 18、递延年金现值P=A(P/A,i,n)×(P/F,i,m)先后面的年金现再前面的复利现 19、永续年金P=A/i 20、内插法瑁老师口诀:反向变动的情况比较多 同向变动:i=最小比+(中-小)/(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反向变动:i=最小比+(大-中)/(大-小)(最大比-最小比) 21、实际利率=(1+名义/次数)次数-1 股票计算: 22、本期收益率=年现金股利/本期股票价格 23、不超过一年持有期收益率=(买卖价差+持有期分得现金股利)/买入价 持有期年均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持有年限 24、超过一年=各年复利现值相加(运用内插法) 25、固定模型股票价值=股息/报酬率――永续年金 26、股利固定增长价值=第一年股利/(报酬率-增长率) 债券计算: 27、债券估价=每年利息的年金现值+面值的复利现值 28、到期一次还本=面值单利本利和的复利现值 29、零利率=面值的复利现值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总结

(一)单利计息时终值和现值的计算:终值 F=P (1+in )式中:F —终值 P —现值 i —利率 n —期数 现值 P=F/(1+in ) (二)复利终值与现值的计算:复利终值 F=P (1+i )n 复利现值 P=F/(1+i )n (三) (四)年金的现值 n n i i i )1(1)1(+-+ ——称为“年金的现值系数”,记为(P/A ,i ,n )。 上式可写为:P A =A (P/A ,i ,n ) (五)利率以普通年金为例说明计算的方法: 例如:已知P A 、A 、n 。求i 步骤 1:先求出年金现值系数——(P/A ,i ,n )=P A /A 步骤 2:查年金现值系数表 步骤 3:用内插值法求利率 i 。 (六)期望报酬率计算公式为: ) ,,(故上式可写成:),,年金终值系数,记为()()(年金的终值n i A F A F n i A F i i i i A i A i A i A i A A F A n n n t t n A //______1 )1(1 )1() 1()1( (111) 1 1 2 =-+-+? =+=+++++++=∑=--n n A i i i A P )1(1 )1(+-+? =i n i i P X E ?=∑=1

E 代表期望报酬率; i X 代表第 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i P 代表第 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 七)标准离差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σ 代表期望报酬率的标准离差; E 代表期望报酬率; i X 代表 第i 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i P 代表第i 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n 代 表可能结果的个数。 (八)计算标准离差率 (九)计算风险报酬率 式中: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b 表示风险报酬系数; q 表示标准离差率。 (十)投资的总报酬率 式中:K 表示投资总报酬率; R F 表示无风险报酬率; R R 表示风险报酬率。 (十一)资金需要量的预测公式为: i n i i P )E X (?-= σ∑=1 2%E q 100?σ = 代表期望报酬率。 代表标准离差; 代表标准离差率; 式中: ___ E q σbq R R =bq R R R K F R F +=+=EPS ΔS D ΔS A 对外界资金2 -?-?=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中)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中) 净现金流量 52、投资收益率=息税前利润/项目总投资 动态指标计算: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内部收益率IRR 53、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复利现值相加 54、净现金流量相等,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的年金现值 55、终点有回收,净现值=NCF0+净现金流量n-1的年金现值+净现金流量n 的复利现值;或=NCF0+净现金流量n的年金现值+回收额的复利现值 54、建设期不为0的时候,按递延年金来理解 55、净现值率=项目的净现值/|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 56、获利指数=投产后净现金流量的现值合计/原始投资的现值合计,或=1+净现值率 57、(P/A,IRR,n)=原始投资/投产后每年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PV、NPVR、PI、IRR四指标同向变动 58、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价值总额/基金单位总份数 59、基金认购价(卖出价)=基金单位净值+首次认购费 60、基金赎回价(买入价)=基金单位净值+基金赎回费 61、基金收益率=(年末持有份数×年末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初持有分数×年初净值)――(年末-年初)/年初 62、认股权证价值=(股票市价-认购价格)×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3、附权认股权价值=(附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1+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4、除权认股权价值=(除权股票市价-新股认购价)/每份认股权证可认购股数 65、转换比率=债券面值/转换价格=股票数/可转换债券数 66、转换价格=债券面值/转换比率

现金管理: 67、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量×有价证券利率(或报酬率) 68、最佳现金持有量Q=√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 69、最低现金管理相关成本TC=√2×需要量×固定转换成本×利率(开平方),持有利率在下,相关利率在上 70、转换成本=需要量/Q×每次转换成本 71、持有机会成本=Q/2×利率 72、有价证券交易次数=需要量/Q 73、有价证券交易间隔期=360/次数 74、分散收帐收益净额=(分散前应收投资-分散后应收投资)×综合资金成本率-增加费用――小于0不宜采用 应收账款管理: 75、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年赊销额/360×平均收帐天数 76、维持赊销所需资金=应收平均余额×变动成本/销售收入 77、应收机会成本=维持赊销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存货管理: 78、经济进货批量Q=√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79、经济进货相关总成本T=√2×年度进货量×进货费用×单位储存成本(开平方) 80、平均占用资金W=进货单价×Q/2 81、最佳进货批次N=进货量/Q 82、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3、试行数量折扣时,存货相关总成本=进货成本+进货费用+储存成本 84、允许缺货的经济进货批量=√2×(存货需要量×进货费用/储存成本)×〔(储存+缺货)/缺货成本〕(开平方) 85、平均缺货量=允许缺货进货批量×〔(储存/(储存+缺货) 允许缺货:经济量Q×缺货在下;平均量储存在上

财务管理公式大全38580

财务管理公式 一、资金时间价值 假设F (或S )表示终值(本利和),P 表示现值(本金),i 表示利率,n 表示期数或年数,A 表示年金。 1、 单利终值:()n i P F ?+?=1 2、 单利现值:n i F P ?+= 1 3、 复利终值:),,()1(n i P F P i P F n ?=+?=——此公式是一年复利一次 其中,()n i +1 即(),,n i P F 称为复利终值系数。 若一年复利计息m 次,则公式),,()1(mn m i P F P m i P F mn ?=+?= 4、 复利现值:),, () 1(n i F P F i F P n ?=+?=- 其中,(1+) i n -即复利现值系数。由此可见,复利终值系数与复利现值系数互为倒数。 5、 普通年金(也称后付年金)终值:),,(1 )1n i A F A i i A F n ?=-+? =( 其中,i i n 1 )1-+(即),,(n i A F 为普通年金终值系数。 由该公式可以推导出),,(1) ,,(n i A F F n i A F F A ? == 其中, ),,(1n i A F = 1 )1(-+n i i 为偿债基金系数。由此可见,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偿债基金系数互为倒数。 6、 普通年金现值:),,()11n i A P A i i A P n ?=+-? =-( 由该公式可以推导出),,(1) ,,(n i A P P n i A P P A ? == 其中, ),,(1 n i A P = n i i -+-)1(1为投资回收系数。由此可见,普通年金现值系数与投资回收系数互为倒数。 7、 预付年金(也称先付年金或即付年金)终值: ?? ? ???--+?=+11)1(1i i A F n =[] 1)1,,(-+?n i A F A =)1(),,(i n i A F A +??= )1,,(),,(i P F n i A F A ?? 故n 期预付终值年金系数等于n+1普通年金终值系数与1的差。或者n 期预付终值年

财务管理计算公式汇总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几种特殊计算

证券估值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账款+存货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及预收账款+各种应交税费+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 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股东权益比率=股东权益总额÷资产总额×100% 权益乘数=资产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 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总额-无形资产净值) 偿债保障比率=负债总额÷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利息支出+付现所得税)÷现金利息支出 3、影响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 或有负债:将来一旦转化为企业现实的负债,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偿债能力。 担保责任:在被担保人没有履行合同时,就有可能会成为企业的负债,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 租赁活动:如果经营租赁的业务量较大、期限较长或者具有经常性,则其对企业的偿债能力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可用的银行授信额度:可以提高企业的偿付能力,缓解财务困难。 营运能力分析 应收账款周转率=赊销收入净额(营业收入)÷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营业成本)÷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资产平均总额

中级财务管理公式大全

第二章预算管理 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1)量本利分析法:目标利润 =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销售收入利润率法: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成本利润率法: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投资资本回报率法: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投资资本回报率 利润增长百分比法: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本年新增留存收益/(1-股利分配比率)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净利润/(1-所得税税率) 预期目标利润=预测可实现销售×(预期产品售价-预期产品单位成本)-期间费用主要预算的编制 (1)销售预算编制: 现金收入=本期现销收入+收回以前赊销 (2)生产预算的编制: 预计生产量=预计销售量+预计期末结存量-预计期初结存量期末结存量= 期初结存(上期期末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3)材料采购预算编制: 某种材料采购量=某种材料耗用量+该种材料期末结存量-该种材料期初结存量 某种材料耗用量(生产需用量)=产品预计生产量×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 材料采购支出=当期现购支出+支付前期赊购 (4)直接人工预算: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工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该产品预计生产量 某种产品直接人工总成本=单位工时工资率×该产品直接人工工时总数 (5)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总额=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 某项目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该项目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业务量预算总额 (6)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单位产品预计生产成本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成本+单位产品直接人工成本+单位产品制造费用 期末结存产品成本=期初结存产品成本+本期产品生产成本-本期销售产品成本(7)现金预算: 可运用现金合计=期初现金余额+经营现金收入 现金支出合计=经营性现金支出+资本性现金支出

2020年(财务知识)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计算公式大全

第二章财务报表分析 壹、基本的财务比率 (壹)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比率=流动资产÷资产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存货)÷流动负债 3、保守速动比率=(现金+短期证券+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二)资产管理比率 1、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2、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天数=360÷存货周转率 3、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数据来自利润表,是指扣除折扣和折让后的销售净额。 4、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 5、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 (三)负债比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100% 3、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总额÷(股东权益-无形资产净值)]×100% 4、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长期债务和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5、影响长期偿债能力的其他因素(1)长期租赁(2)担保责任(3)或有项目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销售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3、资产净利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4、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二、财务报表分析的应用 (壹)杜帮财务分析体系 1、权益乘数=1÷(1-资产负债率) 2、权益净利率=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二)上市X公司财务比率 1、每股收益=净利润÷年末普通股份总数=(净利润-优先股股利)÷(年度股份总数-年度末优先股数) 2、市盈率(倍数)=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3、每股股利=股利总额÷年末普通股股份总数 4、股票获利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市价×100% 5、股利支付率=(普通股每股股利÷普通股每股净收益)×100% 6、股利保障倍数=普通股每股净收益÷普通股每股股利=1÷股利支付率 7、每股净资产=年度末股东权益÷年度末普通股数 8、市净率(倍数)=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三)现金流量分析 1、流动性分析 (1)现金到期债务比=运营现金流量净额÷本期到期的债务 (2)现金流动负债比=运营现金流量净额÷流动负债 (3)现金债务总额比=运营现金流量净额÷债务总额 2、获取现金能力分析 (1)销售现金比率=运营现金流量净额÷销售额 (2)每股运营现金流量净额=运营现金流量净额÷普通股股数 (3)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运营现金流量净额÷全部资产×100%

(财务知识分析)财务管理学公式整理

(财务知识分析)财务管理学公式整理

财务管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 ★利润的一半计算公式: *利润=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风险收益率 *无风险收益率=纯利率+通货膨胀补偿率 *纯利率是指没有风险和通货膨胀情况下的均衡利率。 *通货膨胀补偿率是指由于持续的通货膨胀会不断降低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为补偿购买力损失而要求提高的利率。 *风险收益率又叫风险报酬率,包括违约风险收益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和期限风险收益率。 *违约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无法按时还本付息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流动性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债务人资产流动性不好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期限风险收益率是指为了弥补因偿债期长而带来的风险,由债权人要求提高的利率。 公式概括:单利终值、现值计算;复利终值、现值计算 股票的价值、收益率计算;债券的价值、收益率计算 投资风险与收益,筹资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和证券股价 ★单利的终值计算公式★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 F=P﹡(1+i﹡n)P=F/(1+ni) *F—终值P—现值i—利率I—利息n—计算利息的期数,通常以年、季、月为单位 ★复利的终值计算公式★复利的现值计算公式 F=P﹡(1+i)n=P(F/P,i,n)P=F/(1+i)n=F(P/F,i,n) ★普通年金的终值计算公式★普通年金的现值计算公式

F=A﹡[(1+i)n-1]/i=A(F/A,i,n)P=A﹡[1-(1+i)-n]/i=A(P/A,i,n) ★即付年金终值的计算公式★即付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 F=A﹡[(1+i)n-1]/i﹡(1+i)P=A﹡[1-(1+i)-n]/i﹡(1+i) =A﹡(F/A,i,n)﹡(F/P,i,n)=A﹡(P/A,i,n)﹡(F/P,i,n) =A﹡[(F/A,i,n+1)-1]=A﹡[(P/A,i,n-1)+1] ★递延年金的终值计算公式★递延年金的现值计算公式 递延年金的终值大小与递延期无关,故计算方法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计算 和普通年金终值相同 F=A﹡(F/A,i,n)P A=A﹡(P/A,i,n)﹡(P/F,i,m) P A=A﹡[(P/A,i,n+m)-(P/A,i,m) P A=A﹡(F/A,i,n)﹡(P/F,i,m+n) m—m为递延期数,前m期没有收付款发生 n—后面n期为每期末发生收入或支出等额款项的年金项数 ★永续年金的终值计算公式★永续年金的现值计算公式 永续年金没有终止的时间,也就没有终值永续年金的现值可以通过普通年金现值的计算公式推导P=A/i ★股票价值的一般模型 P—股票的内在价值 d t—第t期的预期股利 K—投资人要求的必要报酬率 P n—未来出售时预计的股票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