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赠从弟》---历年中考鉴赏试题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1.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作者歌咏了松柏(不畏狂风严寒)刚劲顽强的“本性”,表达了自己对松柏一样坚贞自守高风亮节的追求和对弟弟的勉励的情怀。

2.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不同?

3.答: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3.诗是怎样表现松树不畏“凝寒”而“有本性”的品质的?

答: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又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诗人采用反衬的手法,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通过描画它与狂风、冰雹的搏斗,突出了松树的经寒不衰、凛然正气的品质、形象。

4.诗人如此描绘松树的形象,结合诗题,说说作者写作的用意。

答:诗人以松柏托物言志,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即使处于乱世也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

5.这是一首咏物诗,诗歌标题是《赠从弟》而内容却写“松”,请你简要分析作者的用意何在。答:本诗以松柏为喻(使用象征手法),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达了作者自己坚守的品格及对从弟的劝勉之意。

6.三、四两句诗用了什么手法?“风声”“松枝”各有什么含义?

答:三四句用了衬托手法(或者是对比),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风声”象征险恶的环境,“松枝”象征正直的君子。

7.全诗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松柏形象?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塑造了一个雄健挺拔、挺立风中而不倒,端正、历经严寒而不凋,本性高洁、内心坚劲的松柏形象。作者借松树的高洁来自勉,并借以勉励从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8.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旨趣?请简要分析。

答:作品歌颂松树不畏严寒、傲然挺立、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诗人以此自勉并勉励从弟要不畏险恶环境,保持坚定、端正的高贵品格。起首四句,写松树在猛烈的寒风中坚强挺立的生命状态,反映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精神品格;五、六句,写环境恶劣,但松树“常端正”;最后两句以问答作结,揭示了松树不畏严寒的原因。

9.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10.选择题。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11.依据“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发挥想象,做一段景物描写。(40字左右)

示例:高山之巅,松树高耸挺立,枝干虬劲,绿荫凝碧。山风呼啸而来,卷起沙石无数,松树却岿然屹立。

12.理解性背诵。

(1)刘桢的《赠从弟》中勉励人们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品质的诗句是:

(2)刘桢的《赠从弟》中以山风的猛烈来反衬松枝的刚劲的诗句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