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报告

网络实验报告
网络实验报告

范文?

实验2-练习1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 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A、B C D、E、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 ICMR。

2. 主机A、B、C、D E、F在命令行下运行“ 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3. 主机A ping 主机D( 172.16.1.4 )。

4. 主机E ping 主机F( 172.16.0.3 )。

5. 主机A、B、C、D E、F停止捕获数据,并立即在命令行下运行“arp -a”命令察看ARP高速缓存。

?ARP高速缓存表由哪几项组成?

?结合协议分析器上采集到的ARP报文和ARP高速缓存表中新增加的条目,简述ARP协议的报文交互过程以及ARP高速缓存表的更新过程。

实验2-练习2

本练习将主机A、B、C、D 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在主机E上启动协议编辑器,并编辑一个ARP请求报文。其中:

MAC 层:

目的MAC地址:设置为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6

ARP 层:

发送端硬件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MAC地址

发送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

目的端硬件地址:设置为000000-000000

目的端逻辑地址:设置为主机F的IP地址(172.16.0.3 )

2. 主机B、F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协议)。

3. 主机B、E、F在命令行下运行“ 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主机E发送已编辑好的ARP报文。

4. 主机B、F停止捕获数据,分析捕获到的数据,进一步体会ARP报文交互过程。

实验2-练习3

本练习将主机A、B、C、D 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B、C、D E、F在命令行下运行“ arp -d”命令,清空ARP高速缓存。

3. 主机A、B、C、D 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打开捕获窗口进行数据捕获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ARP ICMF)O

4. 主机A ping 主机E (172.16.0.2 )

5. 主机A、B、C、D E、F停止数据捕获,察看协议分析器中采集到的ARP报文,并回答以下问题:

?单一ARP请求报文是否能够跨越子网进行地址解析?为什么?

?ARP地址解析在跨越子网的通信中所起到的作用?

6.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recover_config 命令,停止静态路由服务。实验2-练习3

范文?

实验3-练习1

各主机打开协议分析器,进入相应的网络结构并验证网络拓扑的正确性,如果通过拓扑验证,关闭协议分析器继续进行实验,如果没有通过拓扑验证,请检查网络连接。

本练习将主机A、B、C、D 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主机B在命令行方式下输入staticroute_config 命令,开启静态路由服务。

2. 主机A启动协议编辑器,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MAC 层: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 接口的MA)

源MAC地址:主机A的MAC地址。

协议类型或数据长度:0800。

IP 层:

总长度:IP层长度。

生存时间:128。

源IP地址:主机A的IP地址(172.16.1.2 )。

目的IP地址:主机E的IP地址(172.16.0.2 )。

校验和:在其它所有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自定义字段:

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说明】先使用协议编辑器的“手动计算”校验和,再使用协议编辑器的“自动计算”校验和,将两次计算结果相比较,若结果不一致,则重新计算。

?IP在计算校验和时包括哪些内容?

3. 在主机B (两块网卡分别打开两个捕获窗口)、E上启动协议分析器,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开始捕获数据。

4. 主机A发送第1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5.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经过主机B到达主机E后,报文数据是否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记录变化的字段,并简述发生变化的原因。

6. 将第1步中主机A所编辑的报文的“生存时间”设置为1,重新计算校验和。

7. 主机B、E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8. 主机A发送第5步中编辑好的报文。

9. 主机B、E停止捕获数据,在捕获到的数据中查找主机A所发送的数据报,并回答以下问题:

主机B E是否能捕获到主机A所发送的报文?简述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B能E不能

实验3-练习2

本练习将主机A、B、C、D E、F作为一组进行实验。

1. 直接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IP数据报1,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 地址:172.16.1.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A再编辑IP数据报2,其中:

目的MAC地址:主机B的MAC地址(对应于172.16.1.1 接口的MAC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 地址:172.16.0.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3)主机B C、D E、F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

(4)主机B C、D E、F开始捕获数据。

(5)主机A同时发送这两个数据报。

(6)主机B C、D E、F停止捕获数据。

? 记录实验结果

表3-4 实验结果

?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直接广播地址的作用

2. 受限广播地址

(1)主机A编辑一个IP数据报,其中:

目的MAC地址:FFFFFF-FFFFFF。

源MAC地址:A的MAC地址。

源IP地址:A的IP地址。

目的IP 地址:255.255.255.255。

自定义字段数据:填入大于1字节的用户数据。

校验和:在其它字段填充完毕后,计算并填充。

(2)主机B C、D E、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捕获172.16.1.2接收和发送的所有IP数据包,设置地址过滤条件如下:172.16.1.2<->Any )。

(3)主机B C、D E、F重新开始捕获数据。

(4)主机A发送这个数据报。

(5)主机B C、D E、F停止捕获数据。

? 记录实验结果

表3-5 实验结果

?结合实验结果,简述受限广播地址的作用。

3. 环回地址

(1)主机F重新启动协议分析器开始捕获数据并设置过滤条件(提取IP协议)

(2)主机 E ping 127.0.0.1 。

(3)主机F停止捕获数据。

?主机F是否收到主机E发送的目的地址为127.0.0.1的IP数据报?为什么?

实验3-练习3

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配置与使用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配置与使用课程名称网络管理 专业班级:学生姓名: 学号:成绩: 指导教师:实验日期:

(一)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的配置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路由器和交换机并掌握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和配置命令。 2.练习构建一个由四个路由器和四台主机构成的网络。 3.操作SiteView NNM管理系统,掌握如何添加网元,构建管理系统,并每 一个可被管理的设备进行操作。 4.掌握网络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实现对网络的拓扑发现实时监控,告警设置: 1).应用Siteview软件进行拓扑发现。通过自动和手动两种方式实现。 2).基于SNMP的实时监控。对设备,链路,端口等进行相应的监控。 3).进行告警设置(告警方式)。通过对不同设备,条件等进行告警设置。 二、实验环境 计算机4台、路由器4台、交换机4台、SiteView NNM网络管理软件系统。 三、实验原理 网络设备只有配置了SNMP协议以后,才能够通过SNMP进行监控和管理,因 此,使用网络管理软件之前,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配置。主要包括: 1)主机SNMP配置; 2)路由器SNMP配置; 3)交换机SNMP配置。 四、实验步骤: 1、局域网的实现与配置: 网络拓扑图:

路由配置: 1)IP分配: 四台PC的本地连接2的IP分别为: PC1:222.1.3.5 PC2:222.1.2.5 PC3:222.1.1.5 PC4:222.1.4.5 本地连接1 IP: PC51:192.168.1.21 PC52:192.168.1.22 PC53:192.168.1.23 PC54:192.168.1.24 2)地址分配: 路由器R1 S2端地址:222.1.6.1 路由器R1 S3端地址:222.1.7.1 路由器R1与路由器R2间的地址:222.1.6.0 路由器R1与两层交换机1间接口G1 地址:222.1.3.1 路由器R2 S2端地址:222.1.6.2 路由器R2 S3端地址:222.1.5.1 路由器R2与路由器R3间的地址:222.1.5.0 路由器R2与两层交换机2间的地址:222.1.2.1 路由器R3 S2端地址:222.1.5.2 路由器R3 S3端地址:222.1.8.1 路由器R3与路由器R4间的地址:222.1.8.0 路由器R3与两层交换机2间的地址:222.1.1.1 路由器R4 S2端地址:222.1.8.2 路由器R4 S3端地址:222.1.7.2 路由器R4与路由器R1间的地址:222.1.7.0 路由器R4与交换机间的地址:222.1.4.1 PC1地址:222.1.3.5 网关:222.1.3.2 PC2地址:222.1.2.5 网关:222.1.2.2 PC3地址:222.1.1.5 网关:222.1.1.2 PC4地址:222.1.4.5 网关:222.1.4.2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篇一: 网络综合实训报告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网络综合实训课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 学校网络综合设计 专业: 网 班级学号: 02211 姓名: 赵 指导教师: 杨婵 201X 年 05 月 21 日 教务处印制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称:

设计内容: 1.综合布线及网络拓扑的设计 服务器的配置与调试 3.路由器级交换机的配置 4.网络安全技术的应用 技术条件或要求: 能实现局域网的互通,各个vlan间能相互访问整个局域网能访问外网。 指导教师(签名): 教研室主任(签名): 开题日期: 年月 12日完成日期: 年月 23 日 篇二: 网路工程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专业综合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专业综合实验课题名称: 校园网—接入层和汇聚层姓名: 班级: 带教老师:报告日期: 201X.1 9--201X.1

电子信息学院 目录 一、综合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5 2校园网规划. 7 3网络技术指导与测试分析 9 三、综合实验的步骤与方法 . 六、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1 1.1 网络设计与实践的实训意义 .. 3 3项目3-永久链路模块端接 . 38 4.1项目1-WWW服务配置 .. 38 4.2项目2-电子邮件服务配置 .. 55 参考文献 0 实训报告 .. 4 3.校园网功能需求 5 (二)网络规划与设计 .. 6 1.网络拓扑图. 10 (三)服务器配置 .. 20 五、实训结果 26 六、实训总结及体会 26 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 本次实训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与实践能力,增 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通过模拟案例形式密切联系实际,潜移默化

网络拓扑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 网络拓扑结构 学院名称: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级班级: 姓名: 学号: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指导教师 学号姓名 实验地点计科楼414实验时间2013.12.09 项目名称网络拓扑结构实验类型设计性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连通和对拓扑的分析,加深对常见典型局域网拓扑的理解;通过路由建立起网络之间的连接,熟悉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了解网络路由的设计与配置。 二、实验仪器或设备 二层交换机五台、三层交换机一台,路由器两台,学生实验主机五台及一台服务器。 三、总体设计(设计原理、设计方案及流程等) 假设某校园网通过1台三层交换机连到校园网出口路由器,路由器再和校园外的 一台路由器相接,现做适当配置,实现校园网内部主机与校园网外部主机的相互通信。 实验拓扑图:

四、实验步骤(包括主要步骤、代码分析等) 三层交换机上配置vlan及IP地址,进行端口划分:Switch(config)#vlan 2 exit vlan 3 exit vlan 4 exit vlan 5 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 ip add 210.42.242.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vlan 3 ip add 210.42.243.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vlan 4 ip add 210.42.244.1 255.255.255.0 no sh exit int (f0/2) sw mod acc sw acc vlan 2 exit int (f0/3) sw mod acc sw acc vlan 3 exit int range(f0/4-5) sw mod acc sw acc vlan 4 exit int (f0/1) sw mod acc sw acc vlan 5 exit int vlan 5 ip add 192.168.1.2 255.255.255.0 no sh exit 配置DHCP: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计算机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作者: 孙玉虎学号:914106840229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 网络工程 题目: SNMP报文和MIB 指导教师陆一飞 2016年 12 月

目录 第一部分:SNMP报文的抓取与分析 (3) 1.实验目的 (3) 2.实验环境 (3) 3.实验内容 (3) 4.实验思路 (4) 5.实验具体过程 (4) 准备工作 (4) 报文抓取 (8) 报文分析 (10) 第二部分:MIB的了解 (13) 1.实验目的 (13) 2.实验环境 (13) 3.实验内容 (13) 4.实验思路 (14) 5.实验具体过程 (14) 准备工作 (14) 查看MIB组成结构 (14) 了解MIB中变量、成员 (16) MIB的基本操作(GET) (17) 第三部分:实验总结与体会 (18) 实验出错的地方和解决方案 (18) 实验总结 (19)

第一部分:SNMP报文的抓取与分析 1. 实验目的 ●熟悉SNMP报文格式 ●熟悉SNMP的基本操作 2. 实验环境 ●系统环境 两台机器均为windows 10系统 ●网络拓扑 两台机器通过网线直连 ●实验工具 Snmputil 和wireshark 3. 实验内容 ●SNMP报文(get-next-request)格式抓取 ●SNMP报文(get-next-request)分析

4. 实验思路 ●SNMP环境的配置 一、在两台电脑上安装SNMP 二、在两台电脑上配置SNMP 三、测试SNMP ●SNMP报文的抓取 一、在一台电脑上发送SNMP报文 二、在另外一台电脑上使用wireshark工具获取 ●SNMP报文的分析 一、在Wireshark上提取SNMP报文 二、对SNMP报文进行分析 5. 实验具体过程 准备工作 一、在主机1上安装软件Wireshark,在主机2上安装软件snmputil,并关闭 两台机器的防火墙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报告(H3C路由器基础)

网络工程综合实验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工程综合实验 实验名称_____H3C路由器基础______ 学生学院自动化学院 ___ 专业班级__ 网络一班_________ 学号3108001217 学生姓名_______ 李亮 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张钢 _______ 2011 年12 月

一.实验目的 1.掌握H3C路由器的连接和基本配置方法。 2.理解路由器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原理和拓扑 图2.1 Telnet方式登录路由器的拓扑结构图 图2.2 路由器端口IP地址配置测试 三.实验内容 1.路由器的外部接口识别。 2.各种连接线型号的识别。 3.路由器的用户配置接口(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1.1和2.1.2) 3.1 通过Console口连接配置 3.2 通过Telnet远程登录配置(两种登录方式都要做一次!) 4.熟悉H3C路由器的命令行接口 4.1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基本使用方法(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2.2) 4.2 掌握命令行视图(不同的视图有不同的光标提示符,参见H3C Router Ref 入门2.2.1) 4.2 掌握命令行模式的快捷键使用方法 5.熟悉Comware的基本配置(参见H3C Router Ref的入门第3章) 5.1 基本配置(H3C Router Ref的入门3.1,特别注意3.1.6的用户级别切换里面的密码和权限设置) 5.2 配置接口 - 给指定的接口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 - 相邻两台路由器用连接线连起来,两个端口分别配置相同网段的IP地址,用ping命令测试其连通性,使用如图2.2所示的网络图。 四.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计算机网络交换路由综合实验报告

交换路由综合实验 1 交换实验 1.1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1.1.1实验目的 学会交换机的基本配置,并了解如何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2实验内容 使用交换机的命令行管理界面,学会交换机的全局配置、端口配置方法,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1.1.3技术原理 交换机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两种:带内管理和带外管理。通过交换机的Console口管理交换机属于带外管理,不占用交换机的网络端口,其特点是需要使用配置线缆,近距离配置。第一次配置必须利用Console端口进行。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和配置交换机的描述信息必须在全局配置模式下执行。Hostname 配置交换机的设备名称,Banner motd配置每日提示信息,Banner login配置交换机的登陆提示信息。 察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命令要在特权模式下进,Show ######命令可以察看对应的信息,如Show version可以察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类似可以用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running-config等。 1.1.4实验功能 更改交换机的提示信息,配置交换机的端口。

1.1.5实验设备 交换机(二层)一台,交换机(二层)一台 1.1.6实验步骤 s21a1#configure terminal s21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21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21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21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21a1(config-if)#exit s21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21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s35a1#configure terminal s35a1(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进行F0/3的端口模式 s35a1(config-if)#speed 10 !配置端口速率为10M s35a1(config-if)#duplex half !配置端口为半双工模式 s35a1(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该端口,使之转发数据s35a1(config-if)#exit s35a1#show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3 !查看端口的状态 s35a1# show version !查看交换机的版本信息 1.2虚拟局域网VLAN 1.2.1实验目的

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1:W i n d o w2003S N M P服务配置 1.掌握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操作知识 (SNMP网络管理模型,抽象语法表示(ASN.1),管理信息结构(SMI),常用的管理信息(MIB)。SNMP协议数据格式与工作模式,网络管理系统) 2.收集在网络上实现SNMP所必需信息 (1)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一般说来,前三个要素是必需的,第四个只是可选项。 (2)网络管理软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协助网络管理员完成管理整个网络的工作。网络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代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独立的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管理员应该定期查询管理代理收集到的有关主机运转状态、配置及性能等的信息。? 网络管理代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管理代理软件就象是每个被管理设备的信息经纪人,它们完成网络管理员布置的采集信息的任务。管理代理软件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代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把网络管理员发出的命令按照标准的网络格式进行转化,收集所需的信息,之后返回正确的响应。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员也可以通过设置某个MIB对象来命令系统进行某种操作。 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等许多网络设备的管理代理软件一般是由原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它可以作为底层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可选的升级模块。设备厂商决定他们的管 理代理软件可以控制哪些MIB对象,哪些对象可以反映管理代理软件开发者感兴趣的问题。 (3)管理信息数据库(MIB)定义了一种数据对象,它可以被网络管理系统控制。MIB是一个信息存储库,这里包括了数千个数据对象,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直接控制这些数据对象去控制、配置或监控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管理代理软件来控制MIB数据对象。不管到底有多少个MIB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7)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实验

一、实验项目名称 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实验 二、实验目的 对路由器的访问控制列表ACL 进行配置。 三、实验设备 PC 3 台;Router-PT 3 台;交叉线;DCE 串口线;Server-PT 1 台; 四、实验步骤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1)路由器之间通过V.35 电缆通过串口连接,DCE 端连接在R1 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路由器接口IP 地址。 (3)在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三台PC 能够相互Ping 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方控制列表。 (4)在R1 上编号的IP 标准访问控制。 (5)将标准IP 访问控制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扩展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1)分公司出口路由器与外路由器之间通过V.35 电缆串口连接,DCE 端连接在R2 上,配置其时钟频率64000;主机与路由器通过交叉线连接。 (2)配置PC 机、服务器及路由器接口IP 地址。 (3)在各路由器上配置静态路由协议,让PC 间能相互ping 通,因为只有在互通的前提下才涉及到访问控制列表。 (4)在R2 上配置编号的IP 扩展访问控制列表。 (5)将扩展IP 访问列表应用到接口上。 (6)验证主机之间的互通性。 五、实验结果 标准IP访问控制列表配置: PC0: PC1:

PC2:

PC1ping:

PC0ping: PC1ping: 扩展IP 访问控制列表配置:PC0: Server0:

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四)

大连理工大学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综合实验 学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嵌入式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2013年月日

大连理工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系):软件学院专业:嵌入式班级: 姓名:学号:组:___ 实验时间:2013-11-04 实验室:C310 实验台: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四:交换机VLAN配置 一、实验目的 掌握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掌握VLAN间路由的配置方法。 二、实验原理和内容 1、VLAN的基本工作原理 2、VLAN的基本配置方法和命令 三、实验环境以及设备 1、2台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2、2台三层交换机、4台Pc机、双绞线若干 四、实验步骤(操作方法及思考题) 1、请在用户视图下使用“reset saved-configuration”命令和“reboot”命令分别将你们平台上 的两台交换机的配置清空,以免以前实验留下的配置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2、VLAN基本配置:

PCA:VLAN2 PCD:VLAN3 PCC:VLAN2 PCB:VLAN3 10.1.1.2/2410.1.1.3/2410.1.1.4/2410.1.1.5/24 交换机B 图1 VLAN 基本配置 (1) 请按照图1组建网络实验环境。 (2) 将两台交换机的端口1和2做链路聚合,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 中。(7.5分) System Sysname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1/0/1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ethernet 1/0/2 Speed 100 Duplex full Port link-type trunk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to 3 Interface Bridge-Aggregation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1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Interface ethernet 1/0/2 Port link-aggregation group 12 (3) 在两台交换机上做VLAN 配置,使得: a) 聚合的链路被用作trunk 链路。 b) 交换机A 上的端口3—12属于 VLAN 2、 端口13—24属于VLAN 3,其余的 端口属于VLAN 1。 c) 交换机B 上的端口3—5属于 VLAN 2、 端口6—8属于VLAN 3,其余的端口 属于VLAN 1。 请把你所执行的配置命令写到实验报告中。 Vlan 2 Port ethernet 1/0/3 to ethernet 1/0/12 Vlan 3 Port ehternet 1/0/13 to ethernet 1/0/24

网络配置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实验 需求分析 通过合理的三层网络架构,实现用户接入网络的安全、快捷,不允许VLAN10的用户去访问VLAN30的FTP服务,VLAN20不受限制;VLAN1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3,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VLAN20的用户接口需要配置端口安全,设置最大连接数为2,如果违规则采取shutdown措施;配置静态路由使用全网互通;配置NAT功能,使用内网用户使用200.1.1.3—200.1.1.6这段地址去访问互联网;将内网的FTP服务发不到互联网上,使用内网地址为192.168.13.254,公网地址为200.1.1.7,并要求可以通过内网地址访问FTP服务器,使用ACL防止冲击波病毒。 实验拓扑图 实验设备 二层交换机2台(Switch0,Switch1)。 三层交换机2台(Multilaye Switch1,Multilaye Switch0) 路由器2台(router0,router1)。 服务器一台(Server0)。

主机两台(PC0,PC1)。 IP地址规划 三层SW0: VLAN10 192.168.11.1/24 VLAN20 192.168.12.1/24 VLAN30 192.168.13.1/24 三层SW1 VLAN10 192.168.11.2/24 VLAN20 192.168.12.2/24 VLAN30 192.168.13.2/24 F0/11 172.16.1.1/30 R0 F0/0 172.16.1.2/30 F0/1 200.1.1.1/28 R1 F0/1 200.1.1.2/28 主要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 Switch 0 Conf t Int f0/1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3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f0/2 Switchport mode access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maximum 2 Switchport port-security violation shutdown Int vlan10 Ip add 192.168.11.1 255.255.255.0 No shut Int vlan20 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 No shut

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实验1:Window2003 SNMP服务配置 1.掌握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的操作知识 (SNMP网络管理模型,抽象语法表示(),管理信息结构(SMI),常用的管理信息(MIB)。SNMP协议数据格式与工作模式,网络管理系统) 2.收集在网络上实现SNMP所必需信息 (1)一个典型的网络管理系统包括四个要素:管理员、管理代理、管理信息数据库、代理服务设备。一般说来,前三个要素是必需的,第四个只是可选项。 (2)网络管理软件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协助网络管理员完成管理整个网络的工作。网络管理软件要求管理代理定期收集重要的设备信息,收集到的信息将用于确定独立的网络设备、部分网络、或整个网络运行的状态是否正常。管理员应该定期查询管理代理收集到的有关主机运转状态、配置及性能等的信息。? 网络管理代理是驻留在网络设备中的软件模块,这里的设备可以是UNIX 工作站、网络打印机,也可以是其它的网络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获得本地设备的运转状态、设备特性、系统配置等相关信息。管理代理软件就象是每个被管理设备的信息经纪人,它们完成网络管理员布置的采集信息的任务。管理代理软件所起的作用是,充当管理系统与管理代理软件驻留设备之间的中介,通过控制设备的管理信息数据库(MIB)中的信息来管理该设备。管理代理软件可以把网络管理员发出的命令按照标准的网络格式进行转化,收集所需的信

息,之后返回正确的响应。在某些情况下,管理员也可以通过设置某个MIB对象来命令系统进行某种操作。 路由器、交换器、集线器等许多网络设备的管理代理软件一般是由原网络设备制造商提供的,它可以作为底层系统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可选的升级模块。设备厂商决定他们的管 理代理软件可以控制哪些MIB对象,哪些对象可以反映管理代理软件开发者感兴趣的问题。 (3)管理信息数据库(MIB)定义了一种数据对象,它可以被网络管理系统控制。MIB是一个信息存储库,这里包括了数千个数据对象,网络管理员可以通过直接控制这些数据对象去控制、配置或监控网络设备。网络管理系统可以通过网络管理代理软件来控制MIB数据对象。不管到底有多少个MIB数据对象,管理代理都需要维持它们的一致性,这也是管理代理软件的任务之一。现在已经定义的有几种通用的标准管理信息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包括了必须在网络设备中支持的特殊对象,所以这几种MIB可以支持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e网络综合布线实验报告完整.

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电子工程系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验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同组者: 指导教师:

任务一建筑物基本情况与用户需求调查实践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实训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设计内容符合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T-50311-2000 》以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为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目标,通过设计,掌握综合布线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方法,熟悉一种施工图的绘制方法(AUTOCAD 或VISIO ),掌握设备材料预算方法、工程费用计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通过对桂林航专2号实验楼的实地测量和考察,完成下列任务: 1、工程概况现场考察,画出项目建筑三视图、平面图(标注尺寸) 2、用户需求调查(按二号实验楼的具体实验室分布进行估算) 三、实验步骤 1 )、现场勘测大楼,从用户处获取用户需求和建筑结构图等资料,掌握大楼建筑结构,熟悉用户需求、确定布线路由和信息点分布。 2 )、总体方案和各子系统的设计。 3 )、根据建筑结构图和用户需求绘制综合布线路由图,信息点分布图。 4 )、综合布线材料设备预算。 5 )、设计方案文档书写。 四、实验结果记录(以报告形式,每组一份另行装订) 五、实验心得体会:(手写)

任务二RJ-45跳线制作与测试 一、实训目的:掌握网络跳线的制作方法 二、实训理论与步骤: 制作步骤如下: 步骤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2-3厘米。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 步骤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 步骤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 步骤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即在靠外的位置,调整线序为以下顺序 左一:橙左二:蓝左三:绿左四:棕 步骤 5:小心的剥开每一对线,白色混线朝前。因为我们是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来制作接头,所以线对颜色是有一定顺序的。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 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线。(见标准EIA/TIA 568B)左起: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步骤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 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您可以参考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的介绍。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 步骤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压线钳压接RJ -45接头,市面上还有一种RJ-45接头的保护套,可以防止接头在拉扯时造成接触不良。使用这种保护套时,需要在压接RJ-45接头之前就将这种胶套插在双绞线电缆上。 步骤8:网络跳线的测试 将制作好的网络跳线接到测试仪的两个端口,仔细观察信号出现的顺序。 三、实训心得体会:(详细记录自己制作网络跳线的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和测试结果,写在背面)

北邮网络管理实验报告 实验二 SNMP协议工作原理验证与分析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网络管理 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工程 班级 2013211124 姓名曹爽 学号 2013210640

实验二SNMP协议工作原理验证与分析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学习SNMP服务在主机上的启动与配置,以及用MIB 浏览器访问SNMP MIB对象的值,并通过直观的MIB-2树图加深对MIB被管对象的了解。学习捕获SNMP报文,通过分析该报文理解SNMP协议的工作过程、SNMP 的报文结构、MIB-2树的结构、理解管理信息结构SMI及其规定的ASN.1。 二、实验要求 1、SNMP服务在主机上的启动和配置; 2、分析MIB-2树的结构; 3、通过get、getNext、set、trap几种操作访问MIB对象的值。 4、分析并验证SNMP协议的工作过程; 5、分析并验证SNMP协议数据单元的格式; 6、分析理解管理信息结构SMI及其规定的ASN.1。 三、实验工具 AdventNet MIB浏览器、数据包捕获软件Iris 4.0。 四、实验步骤 1.启动SNMP服务并配置共同体 按照书中的步骤启动SNMP服务,如下图所示。

之后完成SNMP Service属性设置,确保服务启动。如下图所示。 之后配置SNMP共同体,如下图所示,配置团体权利为“只读”,团体名称为“public”。

2.配置并熟悉MIB浏览器 启动MibBrowser,窗口如下。 左侧栏显示的就是MIB树,可以点击子节点前方的“+”“-”号展开或收起。选择“sysName”对象,点击“Get SNMP variable”可以访问对象,如下图所示。如果点击“GetNext SNMP variable”可以访问下一个对象。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89340

计算机专业类课程 实 验 报 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ZYZ 学号:26 指导教师:FB 日期:2016年06月10日

目录 实验一 (3) 实验二 (7) 实验三 (12) 实验四 (17) 实验五 (21)

电子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容和目的: 理解和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命令行各种操作模式的区别;能够使用各种帮助信息,以及用命令进行基本的配置。 假设是某公司新进的网管,公司要求你熟悉网络产品。 首先要求你登录交换机或路由器,了解并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以及如何使用一些基本命令对设备进行配置,包括交换机和路由器的设备名、登录时的描述信息、端口参数的基本配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的查看。 四、实验原理: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管理方式基本分为两种:带管理和带外管理。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用户模式、特权模式、全局配置模式、端口模式等几种。 交换机或路由器的基本操作命令包括Exit、End、Show version、Show mac-address-table、Show ip route、Show running-config。 以创建两种类型的标题:每日通知和登录标题。 五、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三层交换机1台、路由器1台、计算机1台。 六、实验步骤:

交换机的配置 第一步:交换机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 Swtich>enable Swtich#configure terminal !使用enable命令从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再从特权模式进入全局配置模式第二步:交换机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第三步:配置交换机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 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 第五步:查看交换机的系统和配置信息 第六步:保存配置 路由器的配置 第一步:路由器各个操作模式直接的切换 第二步:路由器命令行界面基本功能 第三步:配置路由器的名称和每日提示信息 第四步:配置接口状态 第五步:配置路由器的接口并查看接口配置 第六步:显示路由表的信息 七、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1)交换机的配置文件容,即show running-config 的结果

网络实验报告

宁波工程学院电信学院计算机教研室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网络管理实验实验项目:综合路由交换实验 实验人员: 班级:计科10-4 指导教师:盛啸涛 实验位置:网络实验室第4组实验日期: 2012-11-23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综合理解交换和路由的相关知识 2、学习运用Cisco模拟器 3、综合运用交换和路由配置命令 (二)实验要求 按要求完成命令操作使用,将结果和分析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 WINDOWS环境的PC机3台、路由器2台、交换机3台,跳线若干。 三、实验内容 某单位有两台接入交换机SW1、SW2,这2台交换机接入三层核心交换机SW3,并通过路由器R1上internet。SW1接入财务部、总经理、技术部、办公室这4个部门;SW2接入技术部、办公室、业务部、销售部这4个部门;SW3接入若干台服务器,要求: 1、按部门划分VLAN,部门内电脑可以互相访问,但不同部门间电脑不能互相访问;(注意技术部和 办公室分布于2个交换机) 2、总经理电脑可以访问各部门的电脑; 3、各部门电脑可以访问服务器; 4、通过静态路由让所有电脑可通过SW3到达R1,从而可以上Internet; 5、画出拓扑图,完成IP地址、子网掩码、网段、VLAN以及接口等的规划部署; 6、利用Cisco模拟器,在其上进行配置实现,实现1到4的功能; 7、show命令显示配置结果并进行分析 四、实验步骤: 1.根据题意画出的拓扑图如下:

2.之后再在思科模拟软件中做如下操作: (1)在交换机sw1中创建Vlan2,3,4,5; Sw1: Switch>ena Switch#conf ter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vlan 3 Switch(config-vlan)#vlan 4 Switch(config-vlan)#vlan 5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 在交换机sw2中创建Vlan3,5,6,7 Sw2: Switch> Switch>ena Switch#conf t Enter configuration commands, one per line. End with CNTL/Z. Switch(config)#vlan 3 Switch(config-vlan)#vlan 5 Switch(config-vlan)#vlan 6 Switch(config-vlan)#vlan 7 (2)将交换机端口划入Vlan; Sw1: Switch(config)#int f0/2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Switch(config-if)#int f0/3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参考 篇一:计算机网络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校园网解决方案 一、需求分析 建设一个以办公自动化、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计算机校园文化为核心,以现代网络技术为依托,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能覆盖全校主要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将学校的各种pc机、工作站、终端设备和局域网连接起来,并与有关广域网相连,在网上宣传自己和获取Internet网上的教育资源。形成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系统,在此基础上建立满足教学、研究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开发各类信息库和应用系统,为学校各类人员提供充分的网络信息服务。系统总体设计将本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体现系统的技术先进性、高度的安全可靠性,同时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可扩展性、冗余性。本着为学校着想,合理使用建设资金,使系统经济可行。 具体包括下以几个方面:

1、内网络能够高速访问FTP服务器现在或上传文件实现资源共享功能,实现对不同类型的用户划分不同的权限,限制不同类型的用户只能访问特定的服务资源。可以下载和上传资料文件,访问速度可以对指定的用户进行级别的划分。 2、建设Web服务器对外实现信息发布,对内实现教学教务管理。网站发布学校新闻、通知、学校的活动等相关内容。实现学生能够在网上进行成绩查询、网上报名、网上评教等功能;以及教师的信息查询、教学数据上传等。 3、建设邮件服务器以满足校园内部之间和内、外网这间的大量邮件传输的需求。 4、实现内网划分多个VLAN,实现校园内不同校区,不同楼宇,不同楼层的多客户接入。 5、内部实现PC间实现高速互访,同时可以访问互联网。网络内同一IP段内的PC机可以通过网上邻居实现高速互访,传送资料文件等,解决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之间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送数据费时、费力的问题。 6、内部用户的QoS管理,实现用户的分级管理功能,对用户下载和上传做相应的带宽限制。对校园网络中的流量实现有效控制,对校园内的重要数据量可靠、稳定的传输如:语音、视频会议等的延迟和阻塞的敏感。

路由器实验报告

路由器实验报告

————————————————————————————————作者: ————————————————————————————————日期: ?

路由器技术实验报告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与科学技术学院

《路由器技术》实验指导书 一.实验总学时(课外学时/课内学时):22 开实验个数:7 二.适用专业:计算机专业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在规定实验时间内完成实验要求,依据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和实验报告综合考核。 四.配套的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自编实验指导书 五. 实验项目: 实验一:PacketTracer软件使用交换机的配置与管理 (内容一):认识PacketTracer软件 Packet Tracher介绍 Packet Tracer是Cisco公司针对CCNA认证开发的一个用来设计、配置和故障排除网络的模拟软件。 Packer Tracer 模拟器软件比Boson 功能强大,比Dynamips 操作简单,非常适合网络设备初学者使用。 学习任务: 1、安装Packer Tracer; 2、利用一台型号为2960 的交换机将2pc机互连组建一个小型局域网; 3、分别设置pc机的ip 地址; 4、验证pc 机间可以互通。 实验设备: Switch_2960 1台;PC2 台;直连线 配置信息: PC1 IP:192.168.1.2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1 PC2 IP:192.168.1.3 Submask: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网络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一: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 一、实验目的:掌握Windows Server 2008系统中的磁盘管理和文件系统管理,包括基本磁盘中分区的创建,动态磁盘中各种动态卷的创建。 二、实验属性:验证型 三、实验环境 Pentium 550Hz以上的CPU;建议至少512MB的内存; 建议硬盘至少2GB,并有1GB空闲空间。 四、实验内容 磁盘的管理 文件系统的管理五、实验步骤 (一)、磁盘管理 1、在虚拟机中再添加两块磁盘(问题1:在虚拟机中如何添加新的磁盘?)。 答:在虚拟机界面打开VM中点击Settings然后点击ADD,选择Hard Disk,然后继续按next到完成为止。

1、使用磁盘管理控制台,在基本磁盘中新建主磁盘分区、扩展磁盘分区和逻辑驱动器,并对已经创建好的分区做格式化、更改磁盘驱动器号及路径等几个操作。(问题2:在一台基本磁盘中,最多可以创建几个主磁盘分区?问题3:将FAT32格式的分区转换为NTFS格式的完整命令是什么?) 答:最多可有四个主磁盘分区; 将FAT32格式的分区转换为NTFS格式的完整命令是 Convert F:/FS:NTFS 对已经创建好的分区格式化 更改磁盘驱动器号及路径

3、将三块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问题4:如何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问题5:什么样的磁盘由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后系统需要重新启动?) 答:若升级的基本磁盘中包含有系统磁盘分区或引导磁盘分区,则转换为动态磁盘后需要重新启动计算机。 4、在动态磁盘中创建简单卷、扩展简单卷、创建跨区卷、扩展跨区卷、创建带区卷、镜像卷和RAID5卷,并对具有容错能力的卷尝试数据恢复操作,掌握各个卷的特点和工作原理。(问题6:哪些卷可以扩展?问题7:哪些卷具有容错功能?问题8:哪个卷可以包含系统卷?问题9:哪些卷需要跨越多个磁盘?问题10:哪个卷至少需要3块磁盘?) 答:简单卷、跨区卷可以扩展,镜像卷和RAID5卷具有容错功能,镜像卷可以包含系统卷。跨区卷、带区卷、镜像卷和RAID5卷都需要跨越多个磁盘。AID5卷至少需要3块磁盘。 对于卷的扩展,对于NTFS格式的简单卷,其容量可以扩展,可以将其他未指派的空间合并到简单卷中,但这些未指派空间局限于本磁盘上,若选用了其他磁盘上的空间,则扩展之后就变成了跨区卷。

计算机网络综合性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软件)学院《计算机网络》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成绩单 开设时间: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目录 一、网络背景 (1) 二、网络需求 (1) 三、网络规划 (2) 四、实验要求 (4) 五、路由器配置 (4) 六、交换机配置 (9) 七、PC配置 (12) 八、测试连通 (14) 九、实验步骤 (24) 十、实验总结 (26)

一、网络背景 为了适应业务的发展和国际化的需要,积极参与国家信息化进程,提高管理水平,展现全新的形象,某厂准备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机构内部网,实现信息的共享、协作和通讯,并和属下个部门互连,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建设现代化的企业应用系统,实现智能型、信息化、快节奏、高效率的管理模式。 二、网络需求 1. 从企业对信息的需求来看 面对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对信息的收集、传输、存储、查询以及预测决策等工作量越来越大,原来的电脑只是停留在单机工作模式,各科室间的数据不能实现共享,致使工作效率大大下降,纯粹的手工管理方式和手段已不能适应需求,这将严重妨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社会进步要求企业必须改变现有的落后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手段,建立现代企业的新形象,建议本企业的自动化管理信息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增加经济和社会效益。 2. 从企业管理和业务发展的角度出发 通过网络对网络资源的共用来改善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满足业务部门对信息存储、检索、处理和共享需求,使企业能迅速掌握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使企业信息更有效地发挥效力;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对每项业务的跟踪,企业管理者可以了解业务进展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以及掌握市场动态,为企业提供投资导向信息,为领导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通过企业内部网建议,企业各业务部门可以有更方便的交流沟通,管理者可随时了解每一位员工的情况,并加强对企业人力资源合理调度,切实做到系统的集成化设计,使原有的设备、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