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塑工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挤塑工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挤塑工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挤塑工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处理方法

1、塑料焦烧

塑料焦烧是塑料挤出过程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其注意表现为:温度显示超高;机头模口有大量烟雾、强烈刺激味,严重时有爆裂声;挤出塑料层有焦粒;合胶缝处有连续气泡;产生的注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超高达到塑料热降解温度;

2)螺杆长期未清洗,积存的焦烧物随熔融塑料挤出;

3)加温或停机时间过长,使机筒内塑料长期受热而分解;

4)控温仪表失控或失准,造成高温分解;

5)挤出机冷却系统未打开,造成物料剪切摩擦过热。

因此在挤出过程中应加强检查加温、冷却系统工作是否正常;挤出温度的设定应根据工艺要求以及螺杆的转速而定;合理控制加温度时间,定期进行挤压系统的清洗。

2,挤出物塑化不良

在前面讲到温度控制要求中曾经提到过塑化问题,一般塑化不良主要表现为:挤包层有蛤蟆皮样;塑料表面发乌,无光泽,并有细小裂纹;挤包层在合胶处有明显的线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有:

1)温度控制太低,特别是机头部位;

2)绝缘或护套料中混有不同性质的其它塑料粒子;

3)螺杆转塑太快,塑料未能完全塑化;

4)塑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

针对上述原因,应该注意挤出温度控制的合理性;对领用材料的质量合品名应确认;不能一味追求产量而提高挤出速度;加强原材料保管,特别是在塑料干燥工序;合理配模,以增强挤出压力和螺杆回流。

3、挤包层断面有气孔或气泡,其主要产生的原因是:

1)温度控制过高(特别是进料段);

2)塑料受潮有水分;

3)长时间停车,分解塑料未排除干净;

4)自然环境湿度高;

5)缆芯内有水或气化物含量过高。

针对上述原因,应合理控制螺杆各段的温度;对所用物料提前预干燥;严格工艺操作要求,提高对塑料塑化程度的评判能力;注意生产环境以及物料保管仓储条件等。

4、挤包尺寸不合格,主要表现为偏芯;护套厚度或外径超差;其主要形成原因有:

挤出和牵引速度不稳定;

1)缆芯外径变化太大;

2)挤出温度过高造成挤出量的减少;

3)塑料内杂质过多阻塞于过滤网使塑料流量降低;

4)收放线的张力不稳定;

5)模芯选择过大(挤压式)或模芯承线区长度太短而偏芯;

6)模间距选择不合适;

7)挤出机头的温度不均匀;

8)挤出模具的同心度未调整好;

9)进料口温度过高使进料困难影响料流;

针对上述原因,应经常测量护套外径及时调整;合理选配和调整挤出模具;注意收放线的张力变化及时调整;温度的控制应于规定要求一致;

5,纵包带粘结强度不合格,主要原因有:

1)挤出物温度太低;

2)油膏填充过多溢出;

3)生产线速度太快,使护套被急速冷却;

4)热水槽温度太低,且离模口较近;

5)配模拉伸比太小,或配模不合理,使其形成松包;

6)纵包带复合膜熔点太高;

根据上述原因,应注意配模要求,必要时根据缆芯调整;不能让护套被急速冷却,以提高粘结能力;不能应提高护套定型能力而过分降低机头温度;注意油膏的填充量,以用手指轻触缆芯能刮下薄薄的一层为好。

6,挤包外观不合格,挤包外观不合格主要表现为挤包层表面有擦伤;毛糙有沙眼或微裂纹;由塑化不量引起的任何缺陷。其主要原因为:

1)挤出模套选择不合理。过小引起麻花纹;过大引起脱节或挤压疏松;

2)挤出模套中有杂质卡住擦伤护套表面。

3)挤出机头加热温度过高引起毛糙,或温度过低引起微裂纹;

4)模套定径区有损伤;

5)护套在水槽内擦伤;

针对上述原因可以对缺陷进行排除或在生产中预防。

实际生产中,除了上述缺陷现象和原因外,还有如排线问题、纵包重叠宽度问题、外形有竹节形等。我们在生产中多加以观察和总结,抓住问题的主要和实质,就会迎刃而解,把电缆的质量水平做得更好

产品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处理实施方案

产品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处理方案

————————————————————————————————作者:————————————————————————————————日期:

产品质量问题客户投诉处理方案 理念:产品质量关系到企业客户的稳定,是企业生命之源泉。客户零投诉是企业追求的至高境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美华以满足客户需求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客户第一,质量求生存”的理念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要时刻关注客户利益,解决客户疑难,为客户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 在处理客户抱怨时应遵循下列步骤: 1.要有效地倾听客户各种不满陈述 为了让客户心平气和,在有效倾听时应做到下列事项: (1)让客户先发泄情绪。当客户还没有将事情全部述说完毕之前,就中途打断,做一些言词上的辩解,只会刺激对方的情绪。如果能让客户把要说的话及要表达的情绪充分发泄,往往可以让对方有一种较为放松的感觉,心情上也比较平静。 (2)善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并了解客户目前的情绪。在倾听的时候,应以专注的眼神及间歇的点头来表示自己正在仔细地倾听,让客户觉得自己的意见受到重视。同时也可以观察对方在述说事情时的各种情绪和态度,以此来决定以后的应对方式。 (3)倾听纠纷发生的细节,确认问题所在。倾听不仅只是一种动作,还必须认真了解事情的每一个细节,然后确认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利用纸笔将问题的重点记录下来。如果对于投诉的内容不是十分了解,

可以在客户将事情说完之后再问对方。不过在些过程中,千万不能让客户产生被质问的印象,而应以婉转的方式请对方提供情况,例如:“很抱歉,有一个地方我还不是很了解,是不是可以再向您请问有关……的问题”。并且在对方说明时,随时以“我懂了”来表示对问题的了解状况。 2.表示道歉 不论引起客户不满的责任是否属于公司内部部门,如果能够诚心地向客户道歉,并对客户提出的问题表示感谢,都可以让客户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事实上,从营销部门的立场来说,如果没有客户提出投诉,营销经理也就不知道有哪些方面的工作有待改进。一般来说,客户之所以投诉,表示他关心这家企业,愿意继续与之合作,并且希望这些问题能够获得改善。困此,任何一个客户投诉都值得物流部门道歉并表示感谢。 3.提供解决方案 所有的客户投诉都必须向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提供解决方案时,必须考虑下列几点: (1)掌握问题重心,分析投诉事件的严重性。通过倾听将问题的症结予以确认之后,要判断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以及客户有何期望。这些都是处理人员在提出解决方案前必须考虑的。例如,客户对于配送时间延迟十分不满,进行投诉。就必须先要确认此行为是否已对客户造成经营上的损失,若是希望赔偿,其方式是什么,赔偿的金额为多少,这些都应该进行相应的了解。

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缺陷的类型及预防

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缺陷的类 型及预防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厚板生产中常见缺陷的类型及预防 中厚钢板是国民经济发展所依赖的重要材料,广泛用于高层建筑、桥梁、锅炉、容器、石油化工、工程机械、管线及国防建设等各个方面,中厚钢板的品种繁多,使用温度区域较广(-200℃~600℃),使用环境复杂,(耐候性、耐蚀性),使用要求高(强韧性、焊接性)。 目前,我国中厚板生产厚度为4~250mm, 宽度可达4000mm, 最长可达 27m。在品种方面, 已能生产难度比较大的装甲、船身、不锈、高压锅炉容器、桥梁等专用中厚板。但是, 高档次板仍然比较少,专用板只占20%多一点, 大多数厂以生产大路货普碳板为主, 产量占70%~80%。 由于大部分企业炼钢缺少炉外精炼手段, 钢质纯净度差, 钢板夹杂、分层现象有时较为突出, 在轧制生产中, 钢板表面铁皮多, 麻点面积大且深, 修磨量大, 严重影响了钢板品种与质量的发展。另外国产中厚板尺寸偏差、表面质量、力学性能也存在很多问题,只是大多数厂生产以普碳钢为主,钢板质量问题还未完全暴露出来。(中厚板市场)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各行各业对中厚板品种、规格、尺寸精度、内外部质量及性能提出了日益增高的要求。所以中厚钢板不仅要有好的机械性能,还要求有优良的表面质量和内部质量。 目前,国内中厚板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有: (1) 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要求产品表面无缺陷且无修磨痕迹, 厚度公差带较国内标准减少50%, 不平度长度测量单位增加一倍, 产品全部双定尺交货。 国内中厚板双定尺率只有65%左右。 (2) 产品品种单一, 不能满足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 有订单不能接受。 大部分企业只生产普碳和低合金钢中的A、B级钢,C、D级不能保证性能。 (3) 钢板外观质量差,如断面有兰边, 锯齿、撕裂、错牙等缺陷,表面有划伤、铁皮、油污、麻点等缺陷,厚度偏差大、宽度大小头差大、对角线差值大等非矩形缺陷。 一般: 先进: 一般:15 5 先进:10 一般:40 10 先进:20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门窗)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门窗工程)

制表人仇臻瑜、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1 门窗立口不正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土建结构施工尺寸存在较大偏差 导致后果: 门窗固定后出现窗口向或向外倾斜,影响美观效果、防碍灵活开启,甚至造成门窗渗漏 防治措施: 1、检查门窗洞口本身是否倾斜; 2、安装前应在洞口弹出立口的安装线,照 线立口; 3、正式锚固前要检查窗口是否垂直,如发 现问题应及时修正后才能与洞口正式锚固; 固定铁件间距不正确 (固定点间距大于60cm或与墙角、铝窗中挺间距大于18cm)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单位质量意识淡薄 导致后果: 影响窗框与墙体的连接强度 防治措施: 应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要求设置固定点 30cm

制表人仇臻瑜、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2 射钉未固定在牢固位置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砼预埋块未放置或放置位置与铝合金门窗窗型不匹配 导致后果: 门窗安装不牢固 防治措施: 应要求总包单位参照窗型图,在砖墙合理设置砼预埋件;若无图纸,其间距应适当减小 固定件未直接固定在砼构件上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施工工序不正确 导致后果: 安装不牢固 防治措施: 固定件应设置在砼墙或砼预埋块上,不能设置在水泥砂浆等不稳固的地方,应在施工中随时检查,存在违规操作的部位须在隐蔽工程前整改完毕

制表人仇臻瑜、琴制表日期2007.7 版本 1 编号门窗工程-3 门窗扇关闭不严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部分门窗限位配件未及时安装,导致门窗无法关闭严密 导致后果: 影响门窗水密性、气密性指标 防治措施: 1、及时安装门窗限位配件 2、交房前针对门窗工程进行仔细检查,及 时采取整改措施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土建结构尺寸偏差过大 导致后果: 安装不牢固; 存在渗漏隐患 防治措施: 应在土建施工时控制好模板工程的质量,避免出现门窗洞尺寸偏差过大;门窗安装前应测量洞口尺寸,存在偏差的应及时修补,偏差过大的修补应先报方案,经设计及监理认可后方可实施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1

一、热轧钢板 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

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原因:1)因板坯上存在较多达到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愈合,残留在钢板上;2)板坯在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7折迭(折印、折皱、折边、折角):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称折迭,其外形与裂纹形似,深浅不一,在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沿轧制方向的直线状折迭称为顺折;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折迭称为横折;边部折迭的称为折边;折迭与折印、折皱的区别主要在于缺陷的形状,程度不同而异,折边、折角程度根据角度大小不同相区别。横向折迭多发生在薄规格的带钢中。含碳量小于0.08%的软钢中,因开平机没有安装张力辊易产生折皱。原因:1)轧件刮伤,轧制时产生折迭,多出现在钢板的下表面;2)立辊挤压过大,辊环啃伤轧件下表面;3)板坯缺陷清理的深宽比过大;4)板坯温度不均匀或精轧轧辊辊型配置不合理及轧制负荷分配不合理等,轧制中的带钢因不均匀变形成大波浪后被压合;5)立辊辊环的挤压或轧件有严重刮伤以及由于粗轧来料有有较大的镰刀弯,对中不良等原因,刮框后再次被轧制成压合;6)卷取机前的侧导板严重磨损出现沟槽,开口度过小,夹送辊缝呈楔形,易使带钢跑偏,在侧导斑沟槽处达到部位被夹送辊压入;7)因故没及时卷取,使卷取温度过低或卷取速度设定不合适;8)钢卷卷边错动,或因钢卷松动,在用吊车上吊,下降落地时易产生折边、折角,此时,常发生在厚度比较薄的钢卷上;9)带钢开卷温度过高,或开卷时的张力及压紧的辊的压力设定不合适。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条例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条例 一、目的 为规范产品在客户收到货或者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种质量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得到解决和处理,避免因产品问题导致人身财务损害。 二、适用范围 本条例适用于加禾倍美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之产品质量问题处理。 三、职责 产品中心:负责产品的采购、库存、配送、售后服务等 客服:负责客户投诉处理、信息传达、问题跟踪。 四、定义: 配件:除仪器、产品外公司所配发的物品。 五、条例细则、 1、客户在收货时须注意到货产品的生产日期是否是在有效期内。 2、检查产品外观是否有明显的品质问题。如瓶身泄漏、有异物、瓶身变形、凹陷、破裂、瓶盖喷嘴松动、瓶内产品明显混沌成团等现象 3、若在收货时遇到上述现象,应与物流运货人员做好签收备注证明。及时把产品瓶身的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瓶身外观、异常等用手机拍照,发回产品中心进行核实。 4、核实清楚后,产品中心通知客服安排产品退货,给予重新补货。 5、产品退回和补发涉及到的物流费用先由公司支付,待查出出错环节责任方后,给予处罚。 6、客户在收到产品后,必须注意产品的正常有效日期,避免出现产品过期变质导致使用者收到伤害和不必要的质量投诉。 7、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有效期内产品出现变质、异物、使用者有出现明显的过敏、不适应等现象。应立即停止使用该产品,若已经使用了,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如用清水洗净等。 8、客户在出现问题后,须把产品瓶身进行拍照,传到产品中心。图片内容须有产品名称、产品规格、生产日期、生产批号等。 9、拍照后,相关物品不可随意丢弃,须妥善保存好以备后续查证。 10、产品中心在查看核实产品信息后,及时把问题反馈给生产厂家,并实时跟踪处理。 11、在得到处理结果后,明确问题的责任方。若是厂家的质量问题,应有厂家负所有责任,并施以处罚;

钢结构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总结生产中常见质量问题及对策 本文是总结生产中易发生的,常见质量问题和制造错误,分析了这些问题和错误的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简单的防范和解决办法。 钢结构:质量----问题-----对策 1. 问题的提出 在经钢一厂、三厂钢结构生产中,常常发生这样那样的质量问题和制造错误,不仅增加了返工成本,还会影响企业的效益和声誉,因此,有必要要求钢构一厂、三厂对钢结构生产中易见常见的质量问题和制造错误并加以防范。 钢结构生产的工序为:接板和下料H钢组立H钢门焊矫正钢构工装焊接抛丸清渣打磨涂装。 2. 接板和下料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 在接板和下料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和材料供应等原因,常出现有翼板坡口,条边挂渣,割缝不直,接缝弧坑,接缝不平,条料波浪,材质错误等质量问题,其产生的原因和对策见下表:

3 .H钢组立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 3.1角接处缝隙较大或太小 在H钢组立中,有时会出现角接处缝隙较大,船形焊角焊时需先打底焊一次,再正式埋弧焊,这样,浪费了工时和焊材,这主要是由于或翼板不平,变形太大;或点焊固定点选择不当,或矫正机压力不足,或几种原因兼而有之造成的。解决好上述表中之3,5,6,问题,并检查修理好组立机的液压系统,使之具有足够的压力;找准组立的点焊固定点,都将大大减小角接处的缝隙,保证焊缝质量。 3.2打弧而划伤钢板表面 在H钢组立中另一个易出现的质量问题是点固焊时的打弧而划伤钢板表面,这主要是因为操作

者追求固焊(组立)速度,拖动焊条,带弧移动,且未能沿焊角跟滑动,致使电弧烧伤钢板表面。这只有提高操作者质量意识,执行操作规程,加强对错误的处罚力度来解决。 3.3接缝未错开 在H钢组立中另一个易出现的质量问题翼板/腹板、翼板/翼板焊缝未错开。对原材料长度小于实际长度时,必须接长,有的操作工未执行外翼板/腹板焊缝错开不少于200的规定,随意组立。 工艺上采用不同长度的板材对接形成总翼板时,翼板/翼板焊缝要量错开,不在同一截面,有的是通过“换位”来解决。而操作工忽略了换位,造成翼板/腹板焊缝未错开。操作工时刻要有“换位”接板错缝意识,并且错缝要作为在互检自检项目,加以检查。 3.4上下翼板颠倒装错 上下翼板颠倒装错是H钢组立中又一易见的质量问题。对角度变化不大的变截面梁,会出现上下翼板颠倒装错现象,如图,本应是a,组立b,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操作工要细致小心外,最好的办法是变截面腹板下料后,在直角处用垂直符号表明直角,让操作工一目了然,知道短翼板该组在何处。 3.5定位焊的不规范 定位焊的不规范的表现有一定位的焊的起头和结尾过陡不圆滑,使定位焊缝处易造成未焊透。定位焊缝在产品的棱角、端部、焊缝交叉处和焊缝方向急剧变化处等在强度和工艺上容易出问题的部位;焊件要求预热的,而定位焊时未进行与正式焊接相同的预热。钢衬垫的定位焊不在接头坡口内焊接;T形接头定位焊,未在两侧对称进行;定位焊焊接材料型号与正式焊接材质不相到个一致;定位焊无证合格焊工施焊。定位焊的焊缝尺寸随意,焊缝高度、长度、间距不符合要求。(应根据焊件厚度有所不同。角焊缝的定位焊焊脚尺寸最小不宜小于5mm,且不大于设计焊脚尺寸的1/2-2/3,在保证足够强度条件下,以越小越好,对接焊缝的定位焊厚度不宜大于4 mm;定位焊的长度和间距,应视母材的厚度、结构形式和拘束度来确定,一般定位焊缝长度应为20-30,不大于50 mm间距200-300,大型构件为50-80 mm;间距应为400-500 mm); 这此,只有通过责任心教育、知识培训和工艺纪律检查来防范和纠正。 4、门焊(埋弧焊)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和解决办法 4.1门焊(埋弧焊)气孔

质量问题处理管理规定教学文案

质量问题处理管理规 定

质量问题处理管理规定 1.目的 1.1 以现场质量控制为重点,以规范、强化工艺为手段,建立制造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 1.2 实行以质量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以优良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1.3 出现质量事故时,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 1.4 及时处理质量事故,采取纠正预防措施,防止再发生。 1.5 在产品质量考核上实行奖优罚劣、重奖重罚。 1.6 把实行质量否决权作为提高和保证产品质量的有效措施。 1.7 鼓励和大力支持职工提合理化建议和进行质量攻关。 1.8 坚持好的产品质量是制造者的荣誉。大力倡导第一次就把产品做好,努力追求生产过程零缺陷。 1.9 为公司运营提供奖惩依据,做到有章可循。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质量事故的范围,处理程序及处理办法,适用于公司对质量事故的处理。 3.定义 3.1 批质量事故

3.1.1 成批报废数量在半小时及以上生产的产品;成批返工半成品、成品数量在1小时及以上生产的产品。 3.1.2 售后反馈或退回同一型号同一生产日期数量大于等于 50 件。 3.2重大质量事故 3.2.1 出厂产品批大于等于 500 件退货; 3.2.2 严重影响公司声誉; 3.2.3 损失金额大(大于等于 2 万元); 3.2.4 给用户造成人身伤害的。 3.3 一般质量事故 3.3.1 除重大质量事故外,够不上批质量事故的其它所有质量事件。 4.职责 4.1 品管管理部负责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处理发布。 4.2 品质管理部负责对售后质量投诉进行追踪调查,并有权对相关责任部门或责任人进行处罚。 4.3 外检负责对采购的生产物资及模具进行及时检验并按要求填写检验报告; 4.4 巡检负责对生产过程的品质进行管控及监督。 4.5 铸造部及机加部负责按照工艺文件及工艺纪律要求操作,各相关数据记录真实有效。 4.6 终检负责对成品进行检验并及时做好标识。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钢板常见质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一、热轧钢板 1辊印:是一组具有周期性、大小形状基本一致的凹凸缺陷,并且外观形状不规则。原因:1)一方面由于辊子疲劳或硬度不够使辊面一部分掉肉边凹;另一方面可能是辊子表面粘有异物,使表面部分呈凸出状;2)轧钢或精整加工时,压入钢板表面形成凹凸缺陷。 2表面夹杂:在钢板表面有不规则的点状块状或车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其颜色一般呈红棕色、黄褐色、灰白色或灰黑色。原因:1)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2)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氧化铁皮:氧化铁皮一般粘附在钢板表面,分布于板面的局部或全部,呈黑色或红棕色;铁皮有的疏松脱落,有的压入板面不易脱落;根据外观形状不同有:红铁皮、块状铁皮、条状铁皮、线状铁皮、木纹状铁皮、流星状铁皮、纺锤状铁皮、拖曳状铁皮和散状铁皮等,其压入深度有深有浅。原因:1)压入氧化铁皮的生成取决于板坯加热条件,加热时间逾长,加热温度愈高,氧化气氛愈强,生成氧化铁皮就愈多,而且不容易脱落,产生一次铁皮难于除尽,轧制时被压入钢板表面上;2)大立辊设定不合理,铁皮未挤松,难于除掉;3)由于高压除鳞水管的水压低,水咀堵塞,水咀角度不对及使用不当等原因,使钢板表面的铁皮没有除尽,轧制后被压入到钢板表面;4)氧化铁皮在沸腾钢中发生较多,在含硅

较高的钢中容易产生红铁皮。 4厚薄不均:钢板各部分厚度不一致称厚薄不均,凡厚度不均匀的钢板,一般为偏差过大,局部钢板厚度超过规定的允许偏差。原因:1)辊缝的调整和辊型的配置不当;2)轧辊和轧辊两侧的轴瓦磨损不一样;3)板坯加热温度不均。 5麻点:钢板表面呈现有局部或连续的凹坑叫麻点,其大小不同,深度不等。原因是加热过程中,板坯氧化严重,轧制时铁皮压入表面,脱落后形成细小的凹坑。 6气泡:钢板表面上有无规律分布的圆形凸包,有时呈蚯蚓式的直线状,其外缘比较光滑,内有气体;当气泡轧破后,呈现不规则的细裂纹;某些气泡不凸起,经平整后,表面光亮,剪切断面呈分层状。原因:1)因板坯上存在较多达到气泡气囊类缺陷,经多道轧制没有愈合,残留在钢板上;2)板坯在炉时间长,气泡暴露。 7折迭(折印、折皱、折边、折角):钢板表面有局部互相折合的双层金属称折迭,其外形与裂纹形似,深浅不一,在横截面上一般呈现锐角。沿轧制方向的直线状折迭称为顺折;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折迭称为横折;边部折迭的称为折边;折迭与折印、折皱的区别主要在于缺陷的形状,程度不同而异,折边、折角程度根据角度大小不同相区别。横向折迭多发生在薄规格的带钢中。含碳量小于0.08%的软钢中,因开平机没有安装张力辊易产生折皱。原因:1)轧件刮伤,轧制时产生折迭,多出现在钢板的下表面;2)立辊挤压过大,辊环啃伤轧件下表面;3)板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7年9月10日发布实施

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处理流程 1. 目的 本流程规定了客户投诉质量问题处理流程。 2. 范围 本流程适用于所有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处理。 3. 职责 3.1 客服部负责客户投诉质量问题的反馈,并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确认。 3.2 质检部针对客户投诉的质量问题,会同工艺技术部及问题相关部门进行分析、确认提出处理方法或措施;推动落实处理方法或措施并跟踪、关注对质量问题所 采取措施的落实、改进情况,直至问题解决。 4. 处理程序 4.1 问题反馈客服部、销售部如接到客户的质量问题投诉,立即通知质检部与生产部; 4.2 问题处理 4.2.1 接到客户质量问题投诉后,相关部门要详细了解投诉内容细节,如有必要应及时到问题产品现场进行问题分析、确认; 4.2.2 在对问题进行分析、确认时如果非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则由客户自行处理;如果是我公司产品质量问题,由客服部负责填写《质量异常信息投诉单》提交给质检部进行处理; 4.2.3质检部联系生产、工艺及相关责任部门人员就该问题协商沟通、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并填写《质量异常信息反馈单》对问题进行处理。 4.2.4如果由质检部填写的《质量异常信息反馈单》中,处理意见是同意退货,则由客服部门填写《产品退货申请表》,按表中相对责任人签字完毕后,各部门方可办理产品退货手续。 4.2.5 退货完成后,《产品退货申请表》由生产办、质检部、成品库、销售部、财务部复印存档。 4.3 问题跟进

质检部部负责跟进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整改措施,加以落实,并推动相关部门进行改进,对该问题进行持续跟踪或关注,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

产品出现的质量问题和解决方法:一、折痕 原因:1、缝合时钢带没有对齐 解决方法:严格遵守缝合作业规程,钢带要对中放齐。当出现操作失误时应及时通知班长、操作长,注意各纠偏辊及时调整,防止钢板跑偏造成折痕。 2、换规格时纠偏辊调整不合理造成的折痕 解决办法:当换规格时,一号台操作长要提前通知班长和机修人员,做好调整准备。在探测开关安装架上进行标注,画出刻度,根据钢板的宽度合理的规范的调整,在遇到特殊情况时除外。 3、纠偏机失灵造成的折痕(纠偏机未启动或报警) 解决办法:各个工序上的工作人员要时刻观察钢带的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做出相应的处理,电气机修人员要不间断的来回巡视,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4、张力设置不当造成的折痕 解决方法:上卷之前要确认钢带的规格,设定相应的张力。可参考张力设定表。 5、生产线辊子安装不正确或发生位移造成钢带跑偏,产生折痕

解决方法:机修人员要时刻观察生产线各设备的运转情况,各操作台操作员要对工作区域内的设备进行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挤干辊、钝化辊更换后要进行调整,并有专人负责,观察运行情况必须保证满足生产的要求。 6、四号台在收卷时操作不当,钢带没有放到合适位置造成折痕解决方法:在收卷时操作人员要配合得当,合理分工,按照规定完成工作。需要加纸筒或铁筒的要对其进行检测,是否符合上机标准,不符合标准的退给保管部要求退货,当不得不用时则要在内圈加塞钢片或其他辅助材料,满足生产要求。 7、原材料问题:本身有折痕、有松边严重的、板型不好的等一些原因造成折痕 解决方法:本身有折痕的看是在什么位置,带头带尾的在一号台剪掉,在中间部分的要通知各个台的操作员,在四号台可以分卷的要分卷(达到客户重量的最低要求)。 松边、板型不好的要及时通知班长、各台操作长,时刻观察钢带的运行情况,尽量避免因此造成跑偏,致使钢带产生折痕(特别注意初涂炉、精涂炉水冷的位置) 以上都是尽量避免产生折痕,当已经出现折痕,首先看卷取机上钢卷重量是否达到最低重量,达到要求则在折痕处剪下。如果折痕不

注塑产品缺陷汇总及解决方法

注塑产品缺陷汇总及解决方法 一、溢料飞边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合模力不足。当注射压力大于合模力使模具分型面密合不良时容易产生溢料飞边。对此,应检查增压是否增压过量,同时应检查塑件投影面积与成型压力的乘积是否超出了设备的合模力。成型压力为模具内的平均压力,常规情况下以40mpa计算。生产箱形塑件时,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及ABS的成型压力值约为30mpa;生产形状较深的塑件时,成型压力值约为36mpa;在生产体积小于10cm3的小型塑件时,成型压力值约为60mpa。如果计算结果为合模力小于塑件投影面积与成型压力的乘积,则表明合模力不足或注塑定位压力太高。应降低注射压力或减小注料口截面积,也可缩短保压及增压时间,减小注射行程,或考虑减少型腔数及改用合模吨位大的注塑机。 (2)料温太高。高温熔体的熔体粘度小,流动性能好,熔料能流入模具内很小的缝隙中产生溢料飞边。因此,出现溢料飞边后,应考虑适当降低料筒,喷嘴及模具温度,缩短注射周期。 对于聚酰胺等粘度较低的熔料,如果仅靠改变成型条件来解决溢料飞边缺陷是很困难的。应在适当降低料温的同时,尽量精密加工及修研模具,减小模具间隙。 (3)模具缺陷。模具缺陷是产生溢料飞边的主要原因,在出现较多的溢料飞边时必须认真检查模具,应重新验核分型面,使动模与定模对中,并检查分型面是否密着贴合,型腔及模芯部分的滑动件磨损间隙是否超差。分型面上有无粘附物或落入异物,模板间是否平行,有无弯曲变形,模板的开距有无按模具厚度调节到正确位置,导合销表面是否损伤,拉杆有无变形不均,排气槽孔是否太大太深。根据上述逐步检查的结果,对于产生的误差可采用机械加工的方法予以排除。 (4)工艺条件控制不当。如果注射速度太快,注射时间过长,注射压力在模腔中分布不均,充模速率不均衡,以及加料量过多,润滑剂使用过量都会导致溢料飞边,操作时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值得重视的是,排除溢料飞边故障必须先从排除模具故障着手,如果因溢料飞边而改变成型条件或原料配方,往往对其他方面产生不良影响,容易引发其他成型故障。 二、熔接痕 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1)温太低。低温熔料的分流汇合性能较差,容易形成熔接痕。如果说塑件的内外表面在同一部位产生熔接细纹时,往往是由于料温太低引起的熔接不良。对此,可适当提高料筒及喷嘴温度或者延长注射周期,促使料温上升。同时,应节制模具内冷却水的通过量,适当提高模具温度。 一般情况下,塑件熔接痕处的强度较差,如果说对模具中产生熔接痕的相应部位进行局部加热,提高成型件熔接部位的局部温度,往往可以提高塑件熔接处的强度。 如果由于特殊需要,必须采用低温成型工艺时,可适当提高注射速度极增加注射压力,从而改善熔料的汇合性能。也可在原料配方中适当增用少量润滑剂,提高熔料的流动性能。 (2)模具缺陷。模具浇注系统的结构参数对流料的熔接状况有很大的影响,因为熔接不良主要产生于熔料的分流汇合。因此,应尽量采用分流少的浇口形式并合理选择浇口位置,尽量避免充模速率不一致及充模料流中断。在可能的条件下,应选用一点式浇口,因为这种浇口不产生多股料流,熔料不会从两个方向汇合,容易避免熔接痕。

售后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售后质量问题处理规定 1目的因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造成顾客抱怨的处理流程和方法,确保满足顾客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三包服务范围内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 3 职责3.1 营销部负责零部件和整个电炉的售后服务工作,负责处理三包范围内的顾客退货或索赔事宜。 3.2品质管理中心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货的产品进行鉴定。 4 规定4.1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接到顾客质量信息反馈后,及时答复顾客初步处理意见,同时以“质量信息单”的形式将信息反馈给品质管理中心,品质管理中心尽快将处理意见反馈给营销部。 4.2顾客反馈重大质量问题时,营销部立即将信息传递给品质管理中心和技术研发部,两单位尽快指定专人会同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到现场处理问题(或电话处理)。 4.3营销部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回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进行初步分析、分档,对认为是本公司产品质量问题且在三包服务范围内的不合格品,由售后服务人员保存,并在零件(或整炉)上粘贴“退换零件信息单”,放置在财务部仓库的隔离区,同时填写“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

换鉴定单”报品质管理中心。 4.4品质管理中心负责在财务部仓库对售后服务或顾客退回的零部件和整个电炉进行鉴定,并在“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中签署鉴定意见,并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部门,若不合格件为自制件,则反馈给生产部门和营销部,若 不合格件为外购件,则反馈给采购部和营销部。 4.5品质管理中心需将不合格品领出营销部仓库进行鉴定时,由营销部负责将不合格品运至鉴定地点,并办理交接手续。若需到最终顾客处进行鉴定的,由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会同品质管理中心有关人员一同前往处理。 4.6经品质管理中心鉴定属产品自身质量问题的不合格品,营销部售后服务人员凭“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和不合格品向财务部仓库换取合格品。 4.7退换回财务部仓库的不合格品若是外购件,则作为“料废”产品处理,由采购部凭“售后服务三包材料退换鉴定单”通知供方在一个月内解决,按实际数量提供合格产品到市场部仓库调换。 4.8对因本公司产品质量或生产操作问题引起顾客索赔的,营销部负责与顾客协调处理。

无心磨床产品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

无心磨床产品常见缺陷及解决办法大全 无心磨床,是不需要采用工件的轴心而施行磨削的一类磨床。是由磨削砂轮,调整轮和工件支架三个机构构成。无心磨床常见磨削缺陷及消除方法整理如下: 一、零件不圆 发生原因: (1)导轮没有修圆; (2)磨削次数少或上道工序椭圆度过大; (3)砂轮磨钝; (4)磨量过大或走刀量过大。 消除方法: (1)重修导轮,待导轮修圆中止(一般修到无断续声中止); (2)恰当增加磨削次数; (3)重修砂轮; (4)减少磨量和重刀速度。 二、零件有棱边形(多边形) 发生原因: (1)零件中心高不够; (2)零件轴向推力过大,使零件紧压挡销而不能均匀的旋转; (3)砂轮不平衡; (4)零件中心过高。 消除方法: (1)精确前进零件中心度; (2)减少磨床导轮倾角到0.5°或0.25°。假设挡不能够解决时,便要查看支点的平衡度; (3)平衡砂轮; (4)恰当降低零件中心高度。 三、零件表面的振动痕迹(即零件表面出现鱼斑斓及直线白色线条) 发生原因: (1)砂轮不平衡面致使的机床振动; (2)零件中心前进使零件跳动; (3)砂轮磨钝或砂轮表面修的太光; (4)导轮旋转速度太快。 消除方法: (1)细心平衡砂轮; (2)恰当降低零件中心; (3)砂轮或恰当增加砂轮修整速度; (4)恰当降低导速。 四、零件有锥度

发生原因: (1)由于前导板此导轮母线低的过多或前导板向导轮方向倾斜面致使零件前部小; (2)由于后导板表面与导轮母线低或后导板向导轮方面倾斜而致使零件后部小; (3)由于下列原因而致使零件前部或后部发生锥度①砂轮由修整不正确,本身便有锥度;②砂轮与导轮表面已磨损。 消除方法: (1)恰当的移进前导板及调整前导板与导轮母线平行; (2)调整后导板的导向表面与导轮母线平行,并且在一条线上; (3)①根据零件锥度的方向,调整砂轮修改中的角度砂轮;②砂轮与导轮。 五、零件中心大两头小 发生原因: (1)前后导板均匀向砂轮一边倾斜; (2)砂轮修整成腰鼓形。 消除方法: (1)调正前后导板; (2)修改砂轮,每次修改余量不要过大。 六、零件表面有环形螺纹线 发生原因: (1)前后导板凸出导轮表面,使零件在出口处或入口对被导轮边缘所刮; (2)支比太软,磨下的切削嵌在支比承面上构成凸出毛刺,在零件表面刻成螺纹线; (3)冷却液不清洁,里面有切屑或砂粒; (4)在出口处由于磨量较多,由砂轮边缘所刮磨成; (5)零件中心低于砂轮中心笔直压力较大,使砂粒与切屑贴在支毛上; (6)砂轮磨钝; (7)一次磨下的余量过多或砂轮修的太粗,在另件表面发生极细的螺纹线消除方法。 消除方法: (1)调整前后导板; (2)更换表面润滑而硬度较高的支毛; (3)更换冷却液; (4)将砂轮边打成圆角,最终使零件出口处的20mm支配不进行磨削; (5)恰当前进零件中心高度; (6)砂轮; (7)恰当减少磨量及减慢修改速度。 七、零件前部切去一小块 发生原因: (1)前导板突出于导轮的表面; (2)砂轮和导轮前端面不在一条直线上,并相差很大;

钢板表面质量问题检查要求内容

钢板表面质量问题检查 一、结疤 1、缺陷特征: 钢板表面出现不规则的“舌状”、“鱼鳞状”或条状翘起的金属起层,有的与钢板本体相连接,有的粘附在钢板表面与本体没有连结,前面叫开口结疤,后者叫闭口结疤,闭口结疤在轧制时易脱落,使板面成为凹坑。 2、产生原因: 炼钢的时候,锭模内壁清理不净,横壁掉肉,上注时,钢液飞溅,粘于横壁,发生氧化,铸温低,有时中断注流,继续注钢时,形成翻皮;下注时,保护渣加入不当,造成钢液飞溅; 轧钢的时候,板坯表面残留结疤未清除干净,经轧制后留在钢板上。 3、检查与处理: 用肉眼检查。钢板表面不允许存在结疤,一经发现必须清除。当缺陷深度在标准范围内允许修磨,否则切除或判为废品。

二、表面夹杂 1、缺陷特征: 表面呈现明显点状、块状或线条状的非金属夹杂物,沿轧制方向间断或连续分布,其颜色为好棕色、深灰色或白色。严重时,钢板出现孔洞、破裂、断带。 2、产生原因: 1炼钢时造渣不良,钢水粘度大,流动性差,渣子不能上浮,钢中非金属夹杂物多; 2铸温低,沸腾不良,夹杂物未上浮; 3连铸时,保护渣带入钢中; 4钢水罐、钢锭模或注管内的非金属材料未清扫干净。 5板坯皮下夹杂轧后暴露,或板坯原有的表面夹杂轧后残留在钢板表面上; 6加热炉耐火材料及泥沙等非金属物落在板坯表面上,轧制时压入板面。 3、检查与处理: 用肉眼检查。夹杂缺陷不允许存在,其清理深度不得超过标准规定,否则切除。

三、分层 1、缺陷特征: 是基材内部的夹层,这种缺陷不一定出现在表面上,往往表现为单面或双面鼓泡。钢板断面上呈现的明显金属分离现象称分层,缺陷处可见未焊合的缝隙,有时缝隙内还有肉眼可见的夹杂物。 2、产生原因: 热轧时气泡未焊合或焊合不良。 3、检查与处理: 用肉眼检查。标准规定分层是不允许存在的缺陷,钢板分层部分必须切除。

常见质量缺陷案例库第二版

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图例库(主体工程)

目录 1. 混凝土工程 (1) 1.1模板 (1) 1.2钢筋 (8) 1.3混凝土 (15) 2. 砌体结构 (20)

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1 模板拼缝大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 拼装接缝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人为或自 然因素造成模板变形; 导致后果: 1、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 土浇筑时产生漏浆; 2、影响砼构件观感质量; 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 的比例将各部位细部翻成详图,认真交底,认真拼装模板;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 缝要严密; 3、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 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湿润; 4、1-3mm模板拼缝应用双面胶黏贴, 如下图: 5、3mm以上模板拼缝,应用木片塞嵌 牢固,并保持表面平整;

制表人仇臻瑜制表日期2007.3 版本 1 编号主体工程-模板-2 模板损坏、陈旧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导致陈旧、损坏 导致后果: 1、漏浆,影响砼观感,严重时出现蜂窝麻 面及露筋; 2、模板陈旧导致刚度不够,会造成砼构件 尺寸偏差; 防治措施: 1、要求施工单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体现 模板使用计划; 2、加强现场巡视,发现不符合要求的立即 要求施工单位整改; 相邻模板高差大于2mm,不符合规范要求 返回主要原因分析: 1、模板安装不牢固,板面支撑不合理; 2、标高控制不当; 导致后果: 砼工程平整度差,影响观感及后期装饰工程 防治措施: 1、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 必须钉牢楔紧; 2、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 定;

产品质量处罚管理制度

蓝力质量处罚管理制度 1、目的 明确生产各过程所产生质量问题的奖惩程序和要求,做到质量问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确保产品过程得到有效控制,全面提升公司的产品质量。 2、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产生质量问题的处理。 3、产品质量问题的处理办法 3.1符合下列任一情况者赔偿产品因返修或报废产生经济损失的30~50%。 3.1.1产品在加工中发现质量问题,经鉴定无法返工决定报废者; 3.1.2产品在加工中违反操作工艺规程或野蛮操作,如敲、砸、甩而造成产品报废的责任者,如态度恶劣的,视情节严重程度处以赔款; 3.1.3产品图纸、工艺文件已发现有明显错误不及时请示纠正而继续加工造成报废者;或正确的产品图纸、工艺,未经请示讨论而个人私自更改所造成报废者; 3.1.4产品因下料、图纸或工艺错误导致产品报废者; 3.1.5由于制造、技术、采购、质保等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质量造成产品质量报废,则由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承担经济责任; 3.1.6产品报废后改用其它规格产品,未增加生产成本处罚50元,增加生产成本的赔偿产生的经济损失; 3.1.7因上述原因造成产品返工返修后达到产品要求的(发货前),赔偿返修产生的成本; 3.1.8因上述原因造成产品返工返修后未达到产品要求,又因材料、交期等原因公司作让步放行的(发货前),公司承担一定的风险,产品按报废处理,在经济损失的30%-50%的基础上降低50%; 3.1.9因上述原因造成产品退货者按报废处罚,相关人员赔偿全部经济损失,经济损失巨大,扣款比例在处理时酌情降低,可减免50%;

3.1.10第一次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处罚比例可按30%执行,一年之内再出现质量问题每次提升处罚比例10%;如重复发生同样问题,第二次按照第一次处罚金额的翻倍金额处罚。 3.2相关人员对造成产品的报废相互扯皮、推诿,不愿承担责任,而暂时又无法分清责任者,经裁决,每人承担经济损失的25%;对已明确责任仍无理抵赖者,加重赔款比例至100%。 3.3大尺寸的产品因报废,经济损失大,扣款比例在处理时酌情降低,可以在30~50%百分率中减免50%。 3.4产品质量报废后不报告,私自潜藏、销毁、偷拿材料等被查获者,赔偿经济损失的60~80%。 3.5出现下列情况按以下金额处罚。 3.5.1抽查日常检验工作无原始记录或记录不齐全者,一次扣罚50元; 3.5.2抽查首件检验记录的情况,无记录或假记录的无论操作者还是检验人员,发现一次扣罚50元; 3.5.3操作者因主观因素造成报废,发现一次扣罚责任操作者100元,同时按正常手续办理质量处罚; 3.5.4产品制作过程中,经下道工序发现上道工序质量不良的,本道工序操作者奖励50元,上道工序责任人罚款50元并返工,报废的赔偿规定损失的80%; 3.5.5经检验合格的最终产品,用户反馈有质量问题退货者,操作者和检验员共同承担责任,分别承担规定损失的50%和50%; 3.6发现图纸、下料、材质、工艺有明显错误,及时汇报,给公司挽回损失者,根据大小,每次奖励100、50、30、20、10元,数额巨大可另行文件; 3.7报废回用产品和降级使用产品处理办法。 3.7.1凡属降级使用的产品经品质部同意后,由相关检验员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办理降级使用手续或继续加工; 3.7.2凡报废回用产品,由车间或部门提出申请,经技术部门鉴定、签字、品质部门同意,公司总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超声波焊接常见缺陷及处理办法 一、强度无法达到欲求标准。 当然我们必须了解超音波熔接作业的强度绝不可能 达到一体成型的强度,只能说接近于一体成型的强度,而其熔接强度的要求标准必须仰赖于多项的配合,这些配合是什么呢? ※塑料材质:ABS与ABS相互相熔接的结果肯定比ABS与PC相互熔接的强度来的强,因为两种不同的材质其熔点也不会相同,当然熔接的强度也不可能相同,虽然我们探讨ABS与PC这两种材质可否相互熔接?我们的答案是绝对可以熔接,但是否熔接后的强度就是我们所要的?那就不一定了!而从另一方面思考假使ABS与耐隆、PP、PE相熔的情形又如何呢?如果超音波HORN瞬间发出150度的热能,虽然ABS材质己经熔化,但是耐隆、PVC、PP、PE只是软化而已。我们继续加温到270度以上,此时耐隆、PVC、PP、PE已经可达于超音波熔接温度,但ABS材质已解析为另外分子结构了!由以上论述即可归纳出三点结论:

1.相同熔点的塑料材质熔接强度愈强。

1.降低压力。 2.减少延迟时间(提早发振))。 3.减少熔接时间。 4.引用介质覆盖(如PE袋)。 5.模治具表面处理(硬化或镀铬)。 6.机台段数降低或减少上模扩大比。 7.易震裂或断之产品,治具宜制成缓冲,如软性树脂或覆盖软木塞等(此项指不影响熔接强度)。 8.易断裂产品于直角处加R角。 三、制品产生扭曲变形。 发生这种变形我们规纳其原因有三: 1.本体与欲熔接物或盖因角度或弧度无法相互吻合. 2.产品肉厚薄(2m/m以内)且长度超出60m/m 以上. 3.产品因射出成型压力等条件导致变形扭曲. 所以当我们的产品经超音波作业而发生变形时,从表面看来好像是超音波熔接的原因,然而这只是一种结果,塑料产品未熔接前的任何因素,熔接后就形成何种结果。如果没有针对主因去探讨,那将耗费很多时间在处理不对症下药的问题上,而且在超音波间接传导熔接作业中(非直熔),6kg以下的压力是无法改变塑料的轫性与惯性。所以不要尝试用强大的压力,去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办法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办法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产品质量问题处理(试行)办法质量管理目的: 其一,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其二,不让同一个人犯同样的错误。 一、质量管理的三个环节: 1、原进货检验 2、生产过程中的岗位检验,具体包括:印铁成品、制盖成品、制罐成品 3、成品出厂检验 二、质量监督 1、直接责任人:各厂区质检员 2、产品质量总负责人:各厂厂长 最高的裁决者:总经理 三、质检责任阶段划分 是指从领用原材料到印铁厂,再到制盖厂和制罐厂之间因质量问题而应划分的责任范围。 1、印铁厂:从原材料领用开始,到可用于加工盖或罐而生产的印铁成品出厂时所产生的质量问题,由印铁厂负责。 2、制盖厂:从印铁厂转入印铁开始,到制盖产品出库至客户之间产生的质量问题,由制盖厂负责。 3、制罐厂:从印铁厂转入印铁开始,到制罐产品出库至客户之间产生的质量问题,由制罐厂负责。 四、奖罚制度

1、按返工率做为奖罚的界面,实施有奖有罚制度。并在“每日作业情况表”上做每日的业绩记录。 2、各质检员要做每日的质量情况记录(记录车间因质量问题发生的情况)。尤其是有些员工在对产品的保护措施上有好的行为以及好的建议都要做份记录,直接反应到最高裁决者(总经理)手里。 3、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按产品成本价作为计算依据进行处罚。 (1)因主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当事人承担50%责任,质检员承担40%责任,厂长承担10%责任; (2)因客观原因造成的质量问题,当事人承担30%责任,质检员承担50%责任,厂长承担20%责任。 4、奖励措施 (1)全年生产合格率达到100%的车间,每年奖励产品质量奖金10000元; (2)全年产品合格率 质量问题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