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案刘忠.doc

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案刘忠.doc
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教案刘忠.doc

课题

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硅

教师

北京化学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高端备课成果合作校

北京市第109中学刘忠

知识技

能:1、初步了解材料的基本类别,对材料建立初步的认识

2、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和广泛应用。

3、了解二氧化硅的性质及由二氧化硅为主的材料在多领域中的应用。

过程方

法:1、通过对芯片核心材料的研究,对材料建立初步的认识。

2、通过对玻璃材料的多角度分析,进一步形成对材料认识的框架,体现无机非金属材料-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3、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O

通过从材料的角度学习物质的性质,对学生认识物质性质的途径得到发展;同时增强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

重点:以材料为载体学习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从材料的角度建立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思路

教学过程

学习

环节

学习活动设计意图

展示生活中常用的玻璃、陶瓷、金属、塑料、树脂、橡

初步胶、铝合金、玻璃钢、碳纤维材料物品利用生活物品,认识组织学生将这些物品分类,同时说明分类的依据体现学生对材料

材料

「金属材料的初步认识,引起学生关注,激发学

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生的学习兴趣。

的类别有机合成材料L复合材料

呈现材料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志学习任务课/从化学的角度看材料

介绍推动人类文明的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一硅通过对信息的研究组织指导学生根据学案和资料所提供的芯片制作材料,分析和思考,培养硅的讨论有关硅单质的物理性质学生分析问题的

性质学案

1:集成电路的核心一芯片一半导体材料:能力

学案2:芯片制作主要过程的文字材料

提炼研究方法物口口电

----- 核心材料------ 核心物质(元素)

芯片硅帮助学生建立

材料与物质间的

联系,体现本节课

研究目标

材料的组成

材料的性能

材料的制备

材料的使用

运用方法学习SiO2 性

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制品我们随处可见,对于

玻璃这种材料同学们知道些什么?

1、组织学生阅读学案资料1:玻璃制造的小故事,找到玻

璃制备的原料和条件,完成制玻璃的反应方程式,明确玻璃

的成分。

高温

SiO2+ Na2CO3 ====== Na2SiO3 + C021

高温

SiO2+ CaCO3 ====== CaSiO3 + C021

玻璃成分SiO2 Na2SiO3 CaSiO3

2、组织学生观察化学试剂瓶,通过对比总结得出,碱性物

质试剂瓶使用的是橡胶塞。

组织学生操作和讨论:如果用玻璃塞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

呢?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SiO2 + 2NaOH == Na2SiO3+ H20

介绍硅酸钠的用途:矿物胶

3、组织学生观察量筒,用手摸摸上面的刻度,有什么感

觉?量筒上的刻度是怎么“刻”上去的?

指导学生阅读学案资料2 :雕刻能手,完成化学方程式SiO2

+ 4HF == SiF4 t + 2H2O

4、组织学生总结:

%1氢氟酸不能储放在玻璃瓶中。

%1碱性物质试剂瓶要用橡胶塞。

通过阅读、讨

论、交流、思考等

环节使学生了解

玻璃的制备,明确

玻璃的组成。为分

析玻璃的性能和

使用作铺垫。

认识二氧化硅

的化学性质;体会

性质与材料性能、

材料的使用之间

关系。

丰富知识

拓展小结1、交流:玻璃的种类,重点介绍几种玻璃:石英玻璃、钢化

玻璃、有色玻璃、光学玻璃

2、简介自然界的二氧化硅:水晶、石英、玛瑙、石英砂

3、简介玻璃、水泥、陶瓷属于硅酸盐工业展望新型材料

学生实验:浸泡过Na2SiO3溶液的小木条不易燃烧一一防火

材料

演示实验:Na2SiO.溶液ImL + 1滴酚酰+几滴稀盐酸

-浅色胶冻“(Na、SiO,溶液俗称水玻璃,显碱性)

梳理:1、明确硅酸是胶体、弱酸

2、硅酸钠的性质

我们在学习玻璃的制备、组成、性能和使用的过程中了解

了SW、Na2SiO3 ,前面还知道了芯片的主要成分Si, 根据硅胶

干燥剂认识H2SiO3,他们之间如何转化?

Si ——-SiO2 ------ Na2SiO3----- H2SiO3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T

进一步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并

引出下面的学习

内容。

通过实验,使学

生认识事物的多

面性,学会辩证地

分析材料的性质。

体会物质的性质

决定材料的使用

梳理、落实知识

丰富无机非金

属材料的内容,体

会主角是硅元素

结束语

生活中会接触各式各样的物质,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

去认识它们,以前是从微观结构的角度或通过化学实验的手

段来认识物质,现在我们还可以从材料的角度,去认识事

物,认识化学,从而认识社会0

拓展认识事物

的思路,体现本节

课的学习意义。

作业

选一件你熟悉的用品,请从化学的角度研究它的主要构成材料及核心物质(元素)的性质。

材料化学第二章习题参考答案1

第二章参考答案 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2.为什么可将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答: 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金属键即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其离域电子为所有原子共有,自由流动,因此整个金属单质可看成是同种元素金属正离子周期性排列而成,这些正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都是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电子分布基本上是球形对称,由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都相等,因此可看成是等径圆球。又因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 为使体系能量最低,金属原子在组成晶体时总是趋向形成密堆积结构,其特点是堆积密度大,配位数高,因此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3.计算体心立方结构和六方密堆结构的堆积系数。

(1) 体心立方 a :晶格单位长度 R :原子半径 a3 4R= 3 4R a=,n=2, ∴68 .0 )3 / 4( )3/ 4(2 )3/ 4(2 3 3 3 3 = = = R R a R bcc π π ζ (2)六方密堆 n=6 4.试确定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中原子半径和点阵参数之间的关系。 解:简单立方、体心立方和面心立方结构均属立方晶系,点阵参数或晶格参数关系为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因此只求出a值即可。 对于(1)fcc(面心立方)有a R2 4=, 2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2) bcc体心立方有:a3 4R= 3 4R a=;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3) 简单立方有:R a2 =,ο 90 ,= = = = =γ β α c b a 74 .0 ) 3 ( 3 8 12 )3/ 4(6 ) 2 3 2 1 ( 6 )3/ 4(63 3 hcp= ? = ?R R R R a a c Rπ π ξ= R a a c 2 3 8 = =

人教版初中化学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3个打包)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铁、铝、铜等重要金属和合金。内容包括: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金属的化学性质(如与氧气、盐酸等反应),以及反应的规律性知识(如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资源的利用(如铁的冶炼以及冶炼时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金属资源的保护(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等。 本单元具有以下特点: 1.金属和金属材料与社会和生活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本单元比较集中地介绍了金属和金属材料的有关内容,涉及的范围很广,包括了它们的性质、用途和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与以往的初中教材相比,体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化学学习的全面性。 2.本单元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验事实出发,采用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切身感受纯金属与合金的性质,以及金属与氧气、盐酸等反应的不同,以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的关系的了解,认识到不同的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3.本单元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意对一些重点内容(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腐蚀的条件等)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在活动与探究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4.本单元注重对学生进行金属资源保护意识的教育,通过介绍一些新科技成果,如形状记忆合金等,以事实来说明化学学习的价值。 本单元教学重点:铁、铝、铜等金属和合金的重要性质和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铁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合理利用金属资源。 本单元教学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对铁锈蚀条件及其防护措施的初步探究,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杂质问题计算。 课题1金属材料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讲日常生活用品很多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它们的合金两类,并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铁、铜、铝及其合金是人类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能传热、导电,有延展性等重要物理性质。同时采用列表的方式,给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如何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提供了重要依据。教材把重点放在“讨论”及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关系的了解上,注意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重点介绍合金。教材用厨师在炒菜时,常常会在菜里加入各种调料,以改善菜的色、香、味的事实作比喻,说明在纯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与纯金属性质不同的合金,如生铁和钢等,这些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教材接着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性质的不同,了解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用途的原因。教材以列表的方式简略地介绍了一些常见合金的主要成分、性能和用途,同时还介绍了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连同在“化学技术社会”中介绍的高新科技的内容——形状记忆合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眼界。 第1课时金属的物理性质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材料化学李奇陈光巨编写第三章课后答案

材料化学李奇陈光巨编写第三章课后答案

第三章 1、指出金属中键型和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什么可将金属单质的结构问题归结为等径圆球的密堆积问题? 答:(1)金属中键型是金属键,由于金属元素的电负性一般都比较小,电离能也较小,最外层家电子很容易脱离原子的束缚而在金属晶粒中由各个正离子形成的势场中比较自由的运动,形成自由电子。金属晶体中各金属原子的价电子公有化于整个金属大分子,所有成键点子可在整个聚集体中流动,而共同组成了离域的N中心键。在金属晶体中没有定域的双原子键,也不是几个原子间的离域键,而是所有原子都参加了成键,这些离域电子在三维空间中运动,离域范围很大。 (2)因为整个金属单质晶体可以看作是同种元素的金属正离子周期性排列而成,这些正离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都是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他们的电子分布基本上是球形对称的;而同种元素的原子半径都相等,因此可以把他们看成是一个个等径圆球。又因为金属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金属原子在组成晶体时,总是趋向于形成密堆积的结构,其特点是堆积密度大,相互的配位数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整个体系能量最低。所以可以用等圆球密堆积的模型来描述金属结构。 2、指出A 1型和A 3 型密堆积结构的点阵形式与晶胞中球的数目,并写出球的分数坐 标。 答:A 1 型为立方F,晶胞中球的数目为4。球的分数坐标 A 3 型为六方P格子,晶胞中的球的数目为2。求的分数坐标为 3、试比较A1和A3型结构的异同,指出A1和A3型结构中密置层相应的晶面指标。答:A1型结构重复周期为三层,可画出面心立方晶胞,为立方最密堆积。重复方式为ABCAB C……。 A3性结构重复周期为二层,可画出六方晶胞,为刘方最密堆积。重复方式为ABAB…… A1、A3型堆积中原子的配位数皆为12,中心原子与所有配位原子都接触,同层6个, 上下两层各3个。所不同的是,A1型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 3 轴的投影相差60 度呈C 6 轴的对称性,而A3堆积中,上下两层配位原子沿c轴的投影互相重合。 在这两种最紧密堆积中,球间的空隙数目和大小也相同。 附表: 金属的结构型式A1 A2 A3 原子的堆积系数74.05% 68.02% 74.05% 所属晶系立方立方六方 晶胞形式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六方

初中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教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⑴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能区分常见的金属和非金属。 ⑶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⑷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⑴由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对实物性质的讨论入手,让学生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并学会区分金属和非金属。 ⑵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金属制品材料选择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并形成以下认识: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⑶通过实验比较黄铜片和紫铜片、焊锡和锡及铅的多种性质,认识加入其他金属可以改良金属特性,以及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⑵在了解金属性质的基础上,了解材料选择要考虑的问题:如价格、资源、是否美观、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金属制品的图片、铁架台、铁片、酒精灯、焊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铜,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一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有颜色和光泽,常温下为固态(汞除外); 不同金属的密度、硬度不同。 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 二、合金 1、合金是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征的物质。 2、合金与组成它们的金属性质比较(存在差异,体现优异)。 3、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4、新型金属材料 钛和钛合金 形状记忆合金

材料化学_第四章_课后答案_李奇_陈光巨_编写

第四章 1、试用热化学求KCl 晶体的点阵能,所需要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理量 ΔH 生成 ΔH 升华 I K ΔH 分解 Y Cl 数值/kJ ·mol -1 -435 84 418 243 -368 解:根据Hess 定律 2、已知KCl 晶体具有NaCl 型结构,晶胞棱长628pm 。试计算KCl 晶体的点阵能,并与上题所求的结果比较。 解:根据2 1(1)4A AN Z Z e U R m πε+-= - 将N A 、e 、ε0等按国际单位所给数值代入,得 7 1.389410 1(1)(/)U AZ Z kJ m ol R m -+-?= - KCl 具有NaCl 晶型,即A=1.748,又Z +=Z —=1,1(99)2 m = +=9 10 01628314 3.1410 2 R pm pm m -= ?==? 所以7 10 1.389410 1.74811 1(1)(/)687.5/3.1410 9 U kJ mol kJ mol --????= ?- =? 3、从理论计算公式计算NaCl 与MgOde 晶格能。MgO 的熔点为2800℃,NaCl 为801℃,请说明这种差别的原因。 解:NaCl 、MgO 同属于NaCl 型结构,根据2 1(1)4A AN Z Z e U R m πε+-=- 将N A 、e 、ε0等按国际单位所给数值代入 7 1.389410 1.748 1(1)(/)U Z Z kJ m ol R m -+-??= - 对于NaCl ,R 0=279pm=2.79×10-10 m Z +=Z -=1 m=(7+9)/2=8

材料化学第二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 1.什么是材料化学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材料化学是有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质、制备及应用的化学。 主要特点:跨学科性,实践性。 2.材料与试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试剂在使用过程中通常被消耗并转化为其他物质,而材料通常是可重复的、连续的,除了正常的消耗外,它不会不可逆地转化为其他物质。 3.观察一只灯泡,列举制造灯泡所需的材料。 4.材料按其组成和结构可以分为哪几类如果按功能和用途对材料分类,列举十种不同功能或用途的材料。 答:(1)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2)导电材料、绝缘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航天航空材料、能源材料、电子信息材料、感光材料 5.简述材料化学的主要内容。 答:结构:原子和分子在不同层次彼此结合的形式、状态和空间分布。 特性:材料固有的化学、物理和力学特性。 制备:将原子和分子结合在一起,并最终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应用。. 第二章1.原子间的结合键共有几种各自特点如何 特键形成晶体的特 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低膨无饱和性、无方向性、高最系数、塑性较差、固态不导电、离子位数态离子导电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低膨有饱和性、有方向性、低共价在熔态也不导电系数塑性较差位可以自由流动电子共有化塑性较好、有光泽、良好的导热较金属无饱和性、无方向性、配位导电性。数高范德华键无饱和性、无方向性最弱 有饱和性、有方向性氢键弱4RaaR?34??3计算体心立方及六方密堆的的堆积系数。3. (1)体心立方33RR??/(42(43)2/3)??0.68=?bcc3a3R)/(43 n = 2单位晶胞原子数 ca8?3aR2? (2)六方密堆33R?R?/36/3)6(4(4)??=?0.74hcp831RcaRaR)6(12?)?(3n=6322 4RaaR?24??2(3)面心立方

【免费下载】材料化学第二版 李奇 李光巨主编课后习题答案精选

材料化学第一章 5.试叙述划分正当点阵单位所依据的原则。平面点阵有哪几种类型与型式? 请 论证其中只有矩形单位有带心不带心的两种型式,而其它三种类型只有不带心的型式?答:划分正当点阵单位所依据的原则是:在照顾对称性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含点阵点少的单位作正当点阵单位。平面点阵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五种形式的正当平面格子:正方,六方,矩形,带心矩形,平行四边形。(a )(b ) (c )(d )(a )若划分为六方格子中心带点,破坏六重轴的对称性,实际上该点阵的对称性属于矩形格子。(b )(c )分别划分为正方带心和平行四边形带心格子时,还可以划分成更小的格子。(d )如果将矩形带心格子继续划分,将破坏直角的规则性, 故矩形带心格子为正当格子。 6.什么叫晶胞,什么叫正当晶胞,区别是什么?答:晶胞即为空间格子将晶体结构截成的一个个大小,形状相等,包含等同内容的基本单位。在照顾对称性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含点阵点少的单位作正当点阵单位,相应的晶胞叫正当晶胞。、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材料化学试题库

一填空题 01)材料是具有使其能够用于机械、结构、设备和产品性质的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 性能或功能。 02)材料按照化学组成、结构一般可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聚合物材料和复合 材料。 03)材料按照使用性能可分为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结构材料更关注于材料的力学性能; 而另一种则考虑其光、电、磁等性能。 04)材料化学是关于材料的结构、性能、制备和应用的化学。 05)一般材料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微观结构、介观结构和宏观结构。 06)对于离子来说,通常正离子半径小于相应的中性原子,负离子的半径则变大。 (7)晶体可以看成有无数个晶胞有规则的堆砌而成。其大小和形状由晶轴(a,b,c)三条边和轴间夹角(α,β,γ)来确定,这6个量合称晶格参数。 08)硅酸盐基本结构单元为硅氧四面体,四面体连接方式为共顶连接。 09)晶体的缺陷按照维度划分可以分为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和体缺陷,其延伸范围为 零维、一维、二维和三维。 010)位错分为韧型位错、螺型位错以及由前两者组成的混合位错三种类型。 (11)固溶体分为置换型固溶体和填隙型固溶体,前者溶质质点替代溶剂质点进入晶体结点 位置;后者溶质质点进入晶体间隙位置。 (12)材料热性能主要包括热容、热膨胀和热传导。 (13)材料的电性能是指材料被施加电场时的响应行为,包括有导电性、介电性、铁电性和压电性等。 014)衡量材料介电性能的指标为介电常数、介电强度和介电损耗。 015)磁性的种类包括:反磁性、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等。 016)铁磁材料可分为软磁材料、硬磁材料和矩磁材料。 017)材料的制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即合成与控制材料的物理形态。 (18)晶体生长技术主要有熔体生长法和溶液生长法,前者主要包括有提拉法、坩埚下降法、区融法和焰融法等。 (19)溶液达到过饱和途径为:一,利用晶体的溶解度随改变温度的特性,升高或降低温度而达到过饱和;二,采用蒸发等办法移去溶剂,使溶液浓度增高。 (20)气相沉积法包括物理气相沉积法PVD和化学气相沉积法CVD。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https://www.360docs.net/doc/ba7185077.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化学与材料研制》说课 泉山学校孙振光 教材分析:本课题不仅使初中化学的教学内容,特别是初中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同时也将学生与生产生活实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学好本课题对不论是升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还是走入生产第一线的学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近一年半对化学的学习,已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教学中应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知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到生活处处有化学,体味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因此需要多方面调动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目标:1、了解四种人造材料。 2、知道玻璃、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玻璃钢的性能和用途,认识有机合成材料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自学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难点:对于聚合物的理解 突破措施: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已有化合物的知识和在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实际物品,采用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讨论科学探究、课下拓展延伸的教学方法。 课前准备: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依据自愿组合的原则,分成3人一组。预先查询有关合成材料的资料并收集身边的合成材料制品 教学基本程序: 一、新课引入 师:提出问题:人类对材料的认识、制造和利用都与化学科学的发展紧密相连 二、讲授新课: 2

初中化学《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与学情分析 本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第八单元课题1,本课题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让学生感受到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教材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配合实物照片介绍了金属常见的重要物理性质,同时提供了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数据,为学生的下一步讨论形成“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相对应”的化学观念提供了依据,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以厨师在炒菜加入调料的目的来比喻制得的合金具有某些比纯金属更好的性能,形象的比喻使学生容易接受。随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合金与纯金属的性质差异,并结合查阅资料、数据分析进行讨论归纳得出“合金性能优异”的结论。最后教材以列表概括了合金的广泛用途,文字介绍了新型金属材料——钛和钛合金、形状记忆合金,体现了21世纪金属材料的发展趋势,拓展了学生的眼界,同时又再次感受到了金属材料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本课题的编排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在物理课的相关学习中,学生对金属的物理性质已熟悉,对金属、金属材料的认识也有一定的生活基础。此前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问题探究能力,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对获得的事实证据或提供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并能利用网络查阅信息资料,故本课题的学习难度不大。 2、教学思路与设计 本节课内容比较零散,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由于教材自身的特点编写以叙述性为主,在教学中若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空洞枯燥的印象,使学生一节课下来感到索然无味。我在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⑴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如:利用小故事引入课题;展示古代及现代金属材料制品的精美图片、实物,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丰富的探究活动。如:调查身边的金属制品;设计一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层层推进,逐步建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物质的性质”化学观念,并学会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能综合多方面因素,从而培养学生从多角度综合考虑问题的意识;实验探究、数据分析认识合金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性质差异。这些活动可以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增进对科学的情感,理解科学的本质,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初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及思维导图

金属和金属材料讲学案 【本课思想导图】 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关于金属材料的学习,在认知领域的教学属于知道和了解水平,且学生已有关于金属和合金的不少生活常识,学习难度不大。为维护课标的严肃性,教学忌拔高知识难度,但在教学中,对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考虑加强一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深刻感知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巨大使用价值。从方法和情感层面获得加强和熏陶,不失为一种教学创新。这样做对知识学习而言,可以变枯燥为生动;对过程与方法而言,可以获得实验探究、调查研究、归纳分析等训练;还可透过关于中国冶金发展史的学习对爱国情感的熏陶等等。同时,本课题教材联系学生生活常识较多。为扩大学习成果,在课前、课中及课后力求安排一些学生活动,以激发化学学习的持久兴趣及升华科学情结。因此,本课题的教学,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发展学生认知能力为出发点及归宿而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1、引导自主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 2、在交流学习中认识常见的合金并了解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指导调察,收集资料整理归纳;组织小组讨论交流及分享等。 【仪器、药品及其它】 1、学生收集日常生活中的金属材料。 2、学生查阅有关金属材料发展前景资料。 3、酒精灯、火柴、干电池、导线、小灯泡、砂纸、铜丝、铁丝、铝丝、铁架台、黄铜、铜、焊锡、锡、铁片、铅、铝片、铝合金。 4、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材料化学课后答案李奇陈光巨编写完整版

第一章答案 1、晶体一般的特点是什么?点阵和晶体的结构有何关系? 答:(1)晶体的一般特点是: a 、均匀性:指在宏观观察中,晶体表现为各部分性状相同的物体 b 、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c 、自范性:晶体物质在适宜的外界条件下能自发的生长出晶面、晶棱等几何元素所组成凸 多面体外形 d 、固定熔点: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e、对称性:晶体的理想外形、宏观性质以及微观结构都具有一定的对称性 (2)晶体结构中的每个结构基元可抽象成一个点,将这些点按照周期性重复的方式排列就构成了点阵。点阵是反映点阵结构周期性的科学抽象,点阵结构是点阵理论的实践依据和具体研究对象,它们之间存在这样一个关系: 点阵结构=点阵+结构基元 点阵=点阵结构-结构基元 2、下图是一个伸展开的聚乙烯分子,其中C—C化学键长为1.54?。试根据C原子的立体化学 计算分子的链周期。 答:因为C原子间夹角约为109.5°,所以链周期=2×1.54?×sin(109.5°/2)=2.51? 链周期 3、由X射线法测得下列链型高分子的 周期如下,试将与前题比较思考并说明 其物理意义。化学式 聚乙烯醇 2.52 聚氯乙烯 5.1 聚偏二氯乙烯 4.7 答:由题中表格可知,聚乙烯醇的链周期为2.52 ?,比聚乙烯略大,原因可能是-OH体积比H大,它的排斥作用使C原子间夹角变大,因而链周期加长,但链周期仍包含两个C原子;聚氯乙烯的链周期为5.1 ?,是聚乙烯链周期的两倍多,这说明它的链周期中包含四个C原子,原因是原子的半径较大Cl原子为使原子间排斥最小,相互交错排列,其结构式如下:

聚偏二氯乙烯链周期为4.7 ?比聚乙烯大的多,而接近于聚氯乙烯的链周期为5.1 ?,可知链周期仍包含4个C原子。周期缩短的原因是由于同一个C原子上有2个Cl原子,为使排斥能最小它们将交叉排列,即每个Cl原子在相邻2个Cl原子的空隙处。这样分子链沿C-C键的扭曲缩小了链周期。 4.石墨分子如图所示的无限伸展的层形分子请从结构中引出点阵结构单位来,已知分子中相邻原子间距为1.42?,请指出正当结构单位中基本向量a和b的长度和它们之间的夹角。每个结构单位中包括几个碳原子?包括几个C-C化学键? 解:点阵结构单元为,基本向量长度2.41?,基本向量之间夹角120o,每个结构单元中包含2个碳原子,包含三个C-C化学键。 5.试叙述划分正当点阵单位所依据的原则。平面点阵有哪几种类型与型式? 请论证其中只有矩形单位有带心不带心的两种型式,而其它三种类型只有不带心的型式? 答:划分正当点阵单位所依据的原则是:在照顾对称性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含点阵点少的单位作正当点阵单位。平面点阵可划分为四种类型,五种形式的正当平面格子:正方,六方,矩形,带心矩形,平行四边形。 (a)若划分为六方格子中心带点,破坏六重轴的对称性,实际上该点阵的对称性属于矩形格子。(b)(c)分别划分为正方带心和平行四边形带心格子时,还可以划分成更小的格子。(d)如果将矩形带心格子继续划分,将破坏直角的规则性,故矩形带心格子为正当格子。6.什么叫晶胞,什么叫正当晶胞,区别是什么? 答:晶胞即为空间格子将晶体结构截成的一个个大小,形状相等,包含等同内容的基本单位。在照顾对称性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含点阵点少的单位作正当点阵单位,相应的晶胞叫正当晶胞。

材料化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材料科学基础 1.1 原子间的键合、分子间作用 1、原子的键合、分子间作用有哪些? 原子:金属键、离子键 分子:共价键、氢键、德华键 2、各种键合有什么特点和特性? 3、形成氢键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分子中必须含活性氢、另一个元素必须是显著的非金属元素 1.2 晶体结构与缺陷 1、晶态与非晶态之间的转化? 非晶态所属的状态属于热力学亚稳态,所以非晶态固体总有向晶

态转化的趋势,即非晶态固体在一定温度下会自发地结晶,转化到稳定性更高的晶体状态。通常呈晶体的物质如果将它从液态快速冷却下来也可能得到非晶态。 2、晶格常数(晶系)? 例如:正交晶系的晶格常数特征是什么?(选择题) 3、按几何形态分晶体缺陷有哪几种? 点缺陷(零维缺陷):缺陷尺寸处于原子大小的数量级上,即三维方向上缺陷的尺寸都很小。包括:空位;间隙质点;错位原子或离子。线缺陷(一维缺陷):指在一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所产生的缺陷,即缺陷尺寸在一维方向较长,另外二维方向上很短。 面缺陷(二维缺陷):是指在二维方向上偏离理想晶体中的周期性、规则性排列而产生的缺陷。如晶界、堆积层错等。

1.3 材料的亚稳态 1、为什么纯金属做玻璃不可能? 因为可用于做玻璃的多元合金需满足以下条件: 合金系有三个以上组元、主要组元要有12%以上的尺寸差、各元素间要有大的混合热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学基础 3.1.1 高分子链近程结构 1、常见的高分子的缩写及单体? 聚氯乙烯:PVC,CHCLl=CH2 有机玻璃: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塑料王:PTFE,聚四氟乙烯,CF2=CF2 2、聚乙烯醇在水中可不可以水解? 3、链的原子种类和排列特点及举例? 特点举例 碳链高分子不溶于水,可塑性(可加 工性)但耐热性差PP聚丙烯, PE聚乙烯,PS聚苯乙烯.PVC聚氯乙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杂链高分子具有极性,易水解、醇解, 耐热性比较好,强度高PA(尼龙)、PET(涤纶)、PPO(聚苯醚)、PSU (聚砜)、POM(聚甲醛)、PPS(聚苯硫醚)。 元素有机高分子具有无机物的热稳定性, 有机物的弹性和塑性 硅橡胶 4、几何异构:顺式异构和反式异构举例? 顺式聚异戊二烯: 弹性大,是一种橡胶 反式聚异戊二烯:由于结构对称,极易结晶,为坚硬塑料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 11.2:化学与材料研制_教案

化学与材料研制 【教学目标】 1.了解普通玻璃的生产原理,知道几种常见的新型玻璃,体会通过化学方法可以将用途小的物质转化为用途大的物质。 2.了解塑料的特性,知道高分子材料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并能用分子聚合的观点认识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形成过程。 3.通过对玻璃钢制造原理的分析,知道使用混合的方法可以改变物质的性能、扩展物质的应用范围,增强对复合材料的开发与研制的重要性的认识。 4.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增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信念。 【教学重难点】 1.化学材料的分类、性质和用途。 2.“白色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3.认识材料发展史,了解各种材料的重要应用。 4.识别几种常见塑料制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细玻璃管、酒精喷灯、食品包装袋、饮料瓶、试管、试管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情境创设、导入新课: [投影] 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它们是什么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来自哪里? 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交流。 从日常用品 的制作材料入手,增强学生对化学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的认识,激发学生学好化学的热情。

[讲解]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制造这些用具的材料都是通过一定化学变化产生的。所以化学科学的发展与材料的研制密切相关。化学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导入新课]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学习化学与材料研制。 [揭示目标]投影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师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和具体的任务,知道学习时的重点和难点。 [投影]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材料,还有同学们课前搜集的材料,可以分哪几类? [讲解]从古至今,人类社会开发利用的材料很多,除金属材料外,还有非金属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等。 合作探究: 一、用途广泛的非金属材料 [演示实验]取一根玻璃管,置于燃着的酒精喷灯上,把玻璃管拉成两支尖嘴管。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 明确学习目标。 对课前搜集的材料讨论 分类。 记忆:材料的分类: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有机合成材料和复合材料 等。 观察、思考、回答: 玻璃受热、变软,可拉 细。 介绍材料发 展的历程感受化 学对人类文明进 步的重要作用。 定位学习方 向,导航学习过 程。 培养学生分 析拓展的能力,同 时培养了学生信 息处理的能力。 及时记忆把 课本的知识内化 为学生的知识。 揭开神秘的 化学实验仪器的 面纱。激发学生进 一步思考玻璃这 种材料是怎么制 出来的。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金属材料教案

课题1 金属材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和合金的性质及用途。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3.通过实验观察、阅读教材、讨论交流的方法,归纳合金的主要用途。 4.学会查阅资料、归纳总结等方法,知道一些重要和新型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生亲近化学、热爱化学并渴望了解化学的情感,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2.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3.合金和其组成纯金属性质的比较。 4.合金的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教学模式 探究式 二、教学过程 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金属材料的种类有哪些? 2、跟非金属相比,金属具有哪些相似的物理性质? 3、通过课本第3页表8-1及生活经验完成第4页中的讨论。 4、说出你所知道的金属之最。

三、

1、某物质为金属材料,则该物质() A.一定是单质B.一定是化合物 C.一定是混合物D.可能是单质或混合物 2、下列物质的性质都属于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①导电性②熔点低③延展性④导热性⑤有光泽 A.①②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D.②③⑤ 3、铝通常用作电线、电缆是利用它的性;细铁丝、薄铁片用力就可弯成各种形状,这说明铁具有的性质;铁锅、铝壶可用来烧水是利用它们的性;金块可以轧成很薄的金箔,这是利用了金的性 板书设计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1、性质①颜色②导电性③密度④熔点⑤硬度⑥延展性 2、用途

材料化学 李奇 陈光巨 编写 第六章 课后答案

第6章习题答案 1.纳米的基本涵义是什么?简述为什么纳米材料会表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新特性? 答:纳米材料是指晶粒尺寸为纳米级(10-9米)的超细材料。它的微粒尺寸大于原子簇,小于通常的微粒,一般为100~102nm。它包括体积分数近似相等的两个部分:一是直径为几个或几十个纳米的粒子二是粒子间的界面。前者具有长程序的晶状结构,后者是既没有长程序也没有短程序的无序结构。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子所占比例大等特点,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奇异或反常的物理、化学特性,如原本导电的铜到某一纳米级界限就不导电,原来绝缘的二氧化硅、晶体等,在某一纳米级界限时开始导电。即纳米材料显现出纳米效应,具体表现为三大效应: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由于纳米效应,纳米材料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力学乃至化学性质也就相应地发生十分显著的变化。因此纳米材料具备其它一般材料所没有的优越性能,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医药、化工、军事、航空航天等众多领域,在整个新材料的研究应用方面占据着核心的位置。 2.纳米材料可分为哪几类? 答:纳米材料大致可分为纳米粉末、纳米纤维、纳米膜、纳米块体等四类。其中纳米粉末开发时间最长、技术最为成熟,是生产其他三类产品的基础。 纳米粉末又称为超微粉或超细粉,一般指粒度在100纳米以下的粉末或颗粒,是一种介于原子、分子与宏观物体之间处于中间物态的固体颗粒材料。纳米纤维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纳米膜分为颗粒膜与致密膜。颗粒膜是纳米颗粒粘在一起,中间有极为细小的间隙的薄膜。致密膜指膜层致密但晶粒尺寸为纳米级的薄膜。纳米块体是将纳米粉末高压成型或控制金属液体结晶而得到的纳米晶粒材料。 3.比较小尺寸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 答: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当纳米材料中的微粒尺寸小到与光波波长或德布罗意波波长、超导态的相干长度等物理特征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被破坏,非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原子密度减小,使得

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景概述

材料化学的发展前景概述 摘要:作为新兴的交叉学科——材料化学,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将从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对其做出阐述。 关键字:材料化学材料科学研究概况 材料与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3],可是材料到底是什么呢?从本质上来讲,材料是一种物质,但不是所有物质都可以称为材料,如燃料、化工原料、化学用品、食品、药物等都不能称为材料,材料还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 80年代以来,人们将新材料、信息和生物技术并列为新技术革命的重要标志[3],由此不难发现,材料在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 材料化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就是利用化学变化和物理手段来加工出形式各样功能新颖的新材料。这是在化学角度上研究材料结构、制备、组成、性能、表征和应用的新兴学科。材料化学不仅是材料科学的分支之一,更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基础科学科,具有明显交叉科学、边缘学科的特点。材料化学的研究范围涉及所有的材料领域(本文主要介绍材料化学在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应用与发展),其主要职责是研究新型材料在制备、生产、应用和废弃等过程中的化学性质的变化,且涵盖各类应用材料的化学性能以及与化学有关的应用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本文将从以下几个部分对材料化学学科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1.生物医药领域 在医学领域,材料化学可谓是必不可少的,新材料的不断产生和应用在医学领域掀起一次次的技术和观念革命,不断推动着医学技术的前进与发展。微创介入技术的诞生,使得多年来医疗服务中追求已久的“及时,微创,无痛,舒适”的观念终于得到实施,特殊材料使得医生在进行手术时可以有效减少病人的出血、创伤和感染,使病人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得又快又好,尤其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更是疗效显著。纳米材料的应用更是在医学领域掀起了风暴,如空心结构的纳米粒子利用纳米材料特有的小尺寸效应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贵金属——纳米银以其超强的还原能力和优异的杀菌疗效成为一种性能优良的抗菌材料,而目前正在研发的用于医学方面的纳米机器人相信其一旦问世,也会给医学领域带来巨大的变革。 目前由于多种新材料的诞生和应用,越来越多衰竭或坏死的器官可以被新研发出的人造器官所取代。其生理功能也与移植器官的功能不想上下,甚至更为优异。而且没有免疫排异现象,患者的恢复时间也较快。虽然此项技术目前还不十分成熟,但是相信日后必将在医学领域带来一场革命。当然,这一切还要依托材料科学的进步与化学手段的发展。材料化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作用不仅限于此,医疗观念、技术、手段、器械等的不断进步都与材料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联系,所以说材料化学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与推进作用 2.信息技术领域 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及通信技术同样也离不开相关的材料和成型工艺,而化学学科在其中起了巨大的作用。例如,现代芯片制造设施基本上是一个化学工厂,在这个工厂里,通过使用化学手段,如化学气相沉积法、等离子体刻蚀,将分子物质转化成具有特定电子功能的复杂三维复合材料,从而大大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大大推动了现代信息社会的发展。所以说材料化学将会激活一个新领域的发展,其中一个可能的例子就是光子电路和光计算机的产生。 3.环境和新能源领域 物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材料,同时也会产生很多环境不友好的废料,这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要致力于减少整个生产过程中资源浪费加工流程和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据此,可开发一些对环境无毒无害的新材料(如以秸秆为原料的可降解材料等等),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教案大全>化学教案>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2020-04-08 化学教案 第二节《化学与材料研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知道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2)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3)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过程和方法:(1)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社会调查和有关资料的查阅,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2)积极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提出问题,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以材料的利用为载体,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意识。(2)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育。(3)培养学生合理利用各种材料的观念。二、重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确立依据: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三、难点:树立合理利用各种材料和环境保护的意识。确立依据: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四、课前准备:教师:四种材料的生活物品。学生:调查家中厨房里制造各种物品的材料五、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材料的使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材料研制与化学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有关材料的一些知识。幻灯片放映:人类使用材料的.历程情景创设:举例说明几个日常用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板书)一、运用广泛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玻璃、水泥、陶瓷幻灯片放映:多识一点“从石英沙到芯片” 二、

来自石油的有机合成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 1、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1)纤维包括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天然纤维:棉花、羊毛、蚕丝、麻制品等合成纤维:涤纶、锦纶、氨纶、聚酯纤维等(2)橡胶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学生活动:说说塑料的利与弊?如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三、性能优良的复合材料钢筋混凝土,玻璃钢(小结):结合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归纳现代生活中常见的四种材料课外作业:上网了解“新材料”,感悟化学对新材料研制的重要意义。四、随堂检测题 1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塑料中,可用做食品袋的是。 2、玻璃,有机玻璃,玻璃钢,不锈钢四种物质,其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是,属于合成材料的是,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3、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应用十分广泛,试举出两种常见的合金:。 4、鉴别下列两种物品: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 5、下列各组材料中,均属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一组是() A.玻璃光导纤维B.光导纤维混凝土 C. 羟基磷酸钙聚乙烯 D. 碳化硅硫化橡胶 6、材料一般可分为、、、。 7、科学家正在研究一种能自行调温、调光的新型建筑材料叫“云胶”。它低温时呈透明状,可通过90%的光线;受热时则从透明变成白色,可阻挡90%的光线,这一转变可在两三度的温差范围内完成,且是可逆的。用这种材料作房屋的材料,其优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