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第十一章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第十一章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第十一章:网络时代的大众文化

课时:1周,共2课时

教学目的:理解网络媒体兴起对大众文化的影响。解读网络文化中的现象

教学内容和过程:先讨论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再分析网络文化个案。最后讨论网络文化中的霸权问题。

第一节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网络媒体与大众文化

网络作为一种新媒体在世界和中国已经经历了若干年(1994年3月中国获准加入国际互联网,到现在,网络在中国发展已经有12个年头)。佐藤卓己在《现代传媒史》称计算机为“神话”:“‘计算机神话’是随着时代精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计算机的三个层面——信息处理、信息储存和信息通讯,依次产生了不同的神话。在为技术人员所垄断利用的时代,首先产生了‘宏大的计算’(原子弹研发)的神话。其次,在个人计算机出现后产生了‘宏大的记忆’(电子图书馆)的神话。到互联网普及开来时,形成宏大的‘共同共存’(网民)的第三种神话。”在第三阶段,也就是互联网时期,计算机日益融入到社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是大众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而且构建了一个新的神话王国。这个神话王国虽然是虚拟王国,但它甚至取代了“日常生活”,让一部分人沉溺其中。

首先,与电视、电影的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大众文化世界,这个大众文化世界以多种形式,集视觉、听觉和触觉于一体,既有文字、图片、视频,又有音乐、声响,还能通过语音直接聆听远方的世界。

其次,网络传媒制造了一个虚拟的大众狂欢世界,这个世界有时甚至比现实世界更真实。美国传播学者梅罗维茨长期致力于现代传播媒介研究,1985年,他便在《空间感的失落》一书中提出了“媒介情境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媒介变化导致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又决定了人们的行为,在电子传媒时代,虚拟的网络削弱了网络与现实的距离,甚至虚拟的网络世界本身就构造了另外一种现实。

在电子传媒时代,大众似乎得到了真正的自由,人们可以在网络上更加自由地发表言论、图像和各种大众文化,网络像其他媒体一样,会制造各种明星、各种大众文化产品,而且网络制造各种明星、大众文化产品似乎显得比电视、电影和传统的印刷媒介更加容易,更加地迅速。芙蓉姐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老鼠爱大米》等大众文化产品首先是在网络中流行,这些大众文化产品能够比电视和电影更加快捷的传播和流行,可以说,有的就是在一夜之间流行。所以,电子传媒给大众文化带来了更大空间,大众文化也显得更加的空前。现在打开网络,就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大众文化产品,网络中的大众也更加具有大众社会的匿名特征。有人会说,大众文化产品往往都带有很强的商品化特征,但是许多网络“大众文化”却似乎是不含商品价值?其实网络大众文化的商品价值主要体现在这些商品价值附加在媒体自身中。

再次,在网络大众文化中,官方与民间、传统的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真实与虚构、边缘与中心的界限得到了更加彻底的颠覆。大众文化的特点就是颠覆精英与大众,高雅与通俗之间的界限,而这一点在网络媒体中得到了更加彻底的体现。无论是在电视、电影、报纸、还是广播媒介在这点上都无法与网络媒介相比较。大众在网络中可以通过各种文化行为颠覆各种社会压抑。譬如通过发帖子表达对某种社会现象的不满,通过贴图片和各种文字,表达自己的欲望和想法。在网络文化中传统的经典文化都开始走向了大众文化。

最后,网络大众文化更加具有后现代文化的拼贴、戏仿和反讽的特点。譬如网络红星小胖将自己的照片组合到传统的名画《蒙娜丽萨的微笑》中,达到了一种特别的反讽效果,网络红人后舍男生怪异的动作带有特有的反讽性质。

不过,对于网络媒体制造的新大众文化的乌托邦神话,但有许多人已经指出这种文化的缺点。首先,网络文化是否像人们所乐观地那样带来的是“智民革命”,虽然网络提高了知识的普及化,但是网络媒体似乎并没有提高大众的智力,相反,很多人沉溺于网络,结果智商受到了很大损害,尤其是青少年家长,经常把孩子的智力问题归咎于上网太多。也没有带来一个平等的世界。据伊藤卓己在《现代传媒史》中的介绍我们知道,在世界上90%的电脑仍然为15个先进国家所垄断。而且电子媒体控制的源头在美国。伊藤卓己甚至用了“赛博法西斯主义”、“网络法西斯主义”。

其次,网络媒体也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给大众带来了极大自由和狂欢。网络给大众带来自由的同时,也控制了大众,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大众越来越离开自然,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空间里所花费的时间太多,我们在后面会提到,网络在给大众自由的同时,也影响着大众的自由生活。另外,网络中的各种新闻、文化给大众带来了很多快乐,但是,沉溺在网络虚拟空间中的人却丧失了“自我意识”,像伊藤卓己所说的那样,对自我感到不安,“在个人背负的自我认同的重压下,有不少人不堪重负,以致出现了精神危机。”网络大众文化时代人们出现了空前的精神危机。

再次,网络是不是真的提供的全部是“大众文化”也受到人们质疑,有许多人认为由于网络媒介所提供的自由空间,使得网络文化中有一部分更倾向于表达私人经验和独特感受,而不是大众化的思考和感受。

第二节彻底的颠覆:几种网络文化现象

网络文化时代,许多文化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网络文化可以说不仅是对文化的颠覆,也是对现实的颠覆,我们现在就看看几种网络大众文化现象:芙蓉姐姐、《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都是网络时代大众文化的产物。

芙蓉姐姐

芙蓉姐姐可以说是网络大众文化现象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芙蓉姐姐本来是游学北大、清华的学子,准备考著名大学的研究生,但是求学未成,2005年初,芙蓉姐姐令人叫绝的照片、以及“狂舞清华”的视频片段被清华、北大以及国内无数个BBS转载,芙蓉姐姐却成了网络的红人,她以自己别样的文字、热辣的舞姿、独特的自拍照片和出格的言论行为引起了无数关注,瞬间风靡了全国所有虚拟网络社区,并且持续了好几年。芙蓉姐姐成为网络红人在很多人看来自然归公于网络媒体,而且芙蓉姐姐本身也成了网络大众文化的典

型。

在很多人看来,芙蓉姐姐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一种扑面而来的网络新媒体的力量,这种力量要比其他媒体力量影响力更快更大。而且芙蓉姐姐的出现意味着一种文化上的深刻变革,这个变革在上个世界90年代已经开始,尤其是在卫慧、棉棉的小说,以及木子美的文化现象得到显示,但是在芙蓉姐姐这里得到了最好的表达。这种文化变革就是平民的、通俗的、大众的文化,对精英的、高雅文化的彻底颠覆。芙蓉姐姐的出现是对传统精英美学观念的挑战,传统的精英美学代表的是男性的审美意识和情趣,在男性的审美观念中,现代女性被要求是苗条、秀气为美,但是芙蓉姐姐却颠覆了这样的美学观念。其次,有人认为,芙蓉姐姐倡导了个性解放的潮流,表现了女性追求独立、自尊的自我意识。《三联生活周刊》则认为芙蓉姐姐是农村姑娘的成功想象。1芙蓉姐姐真名叫史恒侠,今年28岁,陕西省武功县史家村人,1996年考入陕西工学院机械设计专业就读。再次,芙蓉姐姐满足了大众文化时代自我表演和被观看的双重欲望。北京大学张颐武教授认为“同时,她的行为举止又在大众能接受的道德尺度内,因此较以前木子美等有着更为正常和合理的追求,并不挑战社会的道德界限,所以有较为广阔的群众基础。”而且芙蓉姐姐的行为满足了大众文化对快感的追求,人们在芙蓉姐姐身上其实不是要发现美或者其他什么,只是找到了快感。所以有人说芙蓉姐姐给大众带来了“快乐”,而这点就足够了。而批评芙蓉姐姐大众文化现象的指责芙蓉姐姐玷污了文化和美丽,玷污了传统女性的美德。

第三节公共空间与网络媒体的文化霸权

尤其是在新闻报道中,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体现了极大的优势,传统新闻媒体很难与受众形成互动,但是在网络新闻中,大众不再仅仅是新闻的告知对象,大众可以积极参与到事件中,对事件加以评论。从1999年5月,《人民日报》网站就特开辟了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

1《芙蓉姐姐:农村姑娘的成功想象》,三联生活周刊2005年6月30日。

组织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论坛”,从此,“网络评论”开始兴盛起来。BBS、聊天系统、新闻讨论组等一些“舆论场地”的迅速成长,使大众有了属于自己的“话语场域”。大众可以利用网络所提供的论坛、聊天系统,对各种各样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和社会现象进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主张,现在,“网易”、“新浪”、“搜狐”还有传统媒体的网站,政府网站,个人网站都为受众提供了评论空间,大众参与热情也空前之高,许多“网络评论”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力量,以致现在有许多新闻事件,是在“网络评论”的舆论压力下中得到解决,“网络评论”遂逐渐成为具有重大影响的“大众舆论”。

然而,最近几年,“网络评论”的迅速发展也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和文化问题,随意的“网络评论”显然逾越了人们理想的边界和民主空间,不仅对当事人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甚至引起了社会混乱,民主、自由结果变为暴力和霸权。中国社科院网络研究专家闵大洪说,“今天,网友言论之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均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甚至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达到任何部门机构甚至公众人物无法忽视的地步,这处状况是前几年无法想象的。”2现在,我们可以看看下面几个著名的“网络事件”,透过这几个事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评论”的另一面。

1、“踩猫事件”:2006年2月28日,以“碎玻璃渣子”为名的网民在网上公布了一组“踩猫视频图”:视频图像中一名时髦女子用漂亮的高跟鞋踩踏一只小猫,直至将猫的脑袋踩碎。图片迅速播散,在网络上被广为转发,引发了网友愤怒。3月2日,居然有网民出钱高价悬赏查找“踩猫女子”。接着,3月4日,网上出现了一条线索:“踩猫”拍摄地点是黑龙江省萝北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踩猫女子”是该县人民医院的护士王某,拍摄者是该县广播电视局工作者李某。3月8日,黑龙江省萝北县有关部门确认“踩猫视频”拍摄地点是该县名山镇名山岛公园,并称已对该事件参与者王某、李跃军展开调查。3月9日,“踩猫事件”参与者李跃军在网上公布检讨书,“踩猫事件”两名当事人被停止工作、停发工资。3同时,各传统媒体也在此事被网友炒的沸沸扬扬之时,进行了一系列的深度报道。3月3日《新京报》发表《“ 虐猫”的罪与罚:网络讨伐是否也缘于暴力?》、《我们为何因“虐猫”而愤怒》对“网络舆论”本身的行为进行了质疑。

2、“铜须门事件”:2006年4月13日,一悲情丈夫在“猫扑网”旗下的《魔兽世界中国》主题论坛里发帖,称妻子沉迷《魔兽世界》,并在一次玩家聚会后与网名为“铜须”的男子发生一夜情。此帖随后出现在多家论坛,网友开始声讨铜须,4月17日,网友“超级捣蛋”调查出铜须的姓名、手机号、照片等并公布在“猫扑网”上。与此同时,网友也在追查女主角“幽月儿”的信息,有网友称查到她的年龄、姓名,并有网友在网上公布了“幽月儿”的照片。而魔兽世界的虚拟审判也浩浩荡荡地进行。网友们在短短几小时内,甚至组建了几百人的公会“守望慰问团”,在虚拟世界中以静坐、游行、谩骂、自杀等形式集体声讨24岁的公会会长铜须,并有网友发布“江湖追杀令”,呼吁社会封杀铜须。“铜须门”事件随着各色人物的出场,高潮迭起,当事人“铜须”也“荣幸”地挤进百度十大人物风云榜,直到现在,“网易玩家FBI调查局”仍在对此事进行网民调查。

3、据中新网2006年3月24日的消息,“在张纪中的《鹿鼎记》选‘韦小宝’的新闻发布会上,张纪中一席‘超女不好看,不适合演戏’的发言在全国引起了相当大的反响。昨日,张纪中方面迫于压力,出面进行澄清。”张纪中是因为直言,“她们长得好看吗?起码她们长得不够眉清目秀,不适合剧本”而立即在超女迷中引发了轩然大波的,在天涯、百度贴吧等各大知名论坛,超女迷们纷纷对张纪中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声讨。这一情况对《鹿鼎记》的合作方“淘宝网”以及张纪中本人形成了强大的压力。昨天,张纪中不得已之下对此事进

2关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版,第234页。

3https://www.360docs.net/doc/ba7732573.html,/newmedia/2006-03/10/content_4284530.htm。

行了解释。4

以上这几件“网络事件”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由网民率先在网络这一虚拟空间中针对事件与当事人发表激烈批判,然后许多网民共同参与,造成具有规模影响的舆论力量,对事件的当事人产生压力,迫使当事人屈从于网上所谓的“民众之声”,而做出道歉和解释等行为,甚至促使单位、法律、行政等社会机构介入到事件中。仅这几个事件已足能说明“网络评论”作为大众舆论力量之强大。从这几个事件中,我们已发现,网络评论对社会虽然产生了很多积极影响,但也经常存在着可怕的“舆论霸权”。

网络霸权

“文化霸权”最早是由意大利共产党创始人葛兰西提出,本来葛兰西提出文化霸权的用意是相对于军事的,认为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他们社会和文化上的领导地位,经常利用“霸权”作为手段,简单的说是一种区别与强制力的一种软性统治手段,用无形的道德、政治和文化价值等来达到统治被统治者的思想,这种霸权有时产生的作用比用武力的威力来征服更可怕。可以说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实例。

而利用“公共舆论”就是实行文化霸权的一个重要手段。“舆论是一定范围内公开表达的集合意见。”5李普曼认为舆论是人们头脑中的想象,从而肯定了有一种类似铅版浇铸的“固定的成见”在形成舆论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大部分人对世界的认识是通过他们的情感,习惯和偏见这个三棱镜的反映而得道的,也就是通过固定的成见得到的。”并且,“当成见的体系以牢固地形成时,我们就会注意那些支撑成见的事实,而不去注意那些与成见相矛盾的事实。”6实际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说明了舆论本身就包含着一定的道德和文化偏见。而上面几件“网络事件”表明,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网络媒体给一些受众带来越来越多的自由度和话语权的同时,实际上,也给另外一些受众造成了不应该有的社会压力,譬如“踩猫事件”的制造者,虽然应当受到舆论批评、道德谴责,但是“踩猫事件”行为本身与工作并没有直接联系,但是两位当事人的单位却迫于舆论压力,开除了两人工作,这实际上反过来侵犯了他们的利益,像《新京报》所发表的文章《“ 虐猫”的罪与罚:网络讨伐是否也缘于暴力?》中所质疑的,这种网络声讨本身是否也和“虐猫”行为差不多,而网上愈演愈烈的“舆论霸权”处处可见,甚至有一种泛滥的趋势。

当然,前面我们说一直以来,舆论监督的作用尤其是大众借助媒体所发挥的舆论监督作用,都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和肯定,它不仅可以针对社会中的弊端给以有效的精神压力,同时更能有效促进弊端的改良,并对社会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像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有200多位公民在互联网上发动签名运动,上书最高人民检察院,强烈要求彻底查清此案,并呼吁司法公正,最终使得了暂住条例的废止。7还有像最近几年呼声很高的户籍改革制度,网络评论也功不可没。然而“舆论监督”只是监督,它只不过给被监督对像造成一个强大的精神压力,而此时,被监督者尚有申辩的权利和机会。而一旦当这个监督的权力被无限扩大,成为一种“霸权”,几乎完全不给对象辩解的权利和机会,实施霸权者和霸权实施的对象话语权再也不存在平等,无论如何这种情况都值得商榷。就像伊尼斯在他的《传播的偏向》中说的,“在每一个时期,我都试图追踪传播媒介对于知识性质有何含义,并试图说明,知识的垄断或寡头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扰乱了。”8

4引自2006年03月24日10:18 中国新闻网《批超女不美惹fans声讨张纪中被迫出面澄清》和https://www.360docs.net/doc/ba7732573.html,/u/48e4a85f010003yw

5《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关于舆论监督的访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97页

6[美]李普曼:《舆论学》林珊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7月版,第2—3页。

7关风:《网络传播学一种形而上的透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228页。

8[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6月版

所以,任何事情都有双面性,“网络评论”也是一把双刃剑,大众在被赋予权力的同时,往往也可能滥用这个权力,对别人造成侵犯和伤害。因此有必要理性的认识“网络评论”。被冠以“平等、民主、自由”的网络,其评论为什么会产生“舆论霸权”?

首先,笔者想讨论一下网络中的“平等、民主、自由”问题,许多人都认为网络给人们提供了平等、自由和民主权力,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平等、自由和民主,上网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还需要一定的金钱。另外,有了这两个条件也不见得就能上网,还要受到个人时间、性格、职业、性别等多方面因素得限制,尤其在中国,绝大部分民众还没有上网的经济能力,网络本身就是一部分人的自由、民主和平等。而且即使在网上,绝大部分人也不明白真相,而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起哄,形成了“舆论霸权”,这样的“网络民主”十分可怕。英国人约翰·密尔曾提到“多数的暴虐”即“得势舆论和得势感想的暴虐”。“在没有外力迫害的情况下,多数本身这一事实已经保障了持有者发表自己意见的自由,如果利用这种优势压制少数人的意见是轻而易举的。”网络中的“舆论霸权”正是这样,利用话语优势压制少数人,使得少数人不能和不敢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据统计,“所有新闻组的读者只有不到10%的人投稿参加讨论”9,真正的广泛参与其实并没有开展起来。

其次,从网络受众的心理角度来看,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络中的人都是以虚拟的身份参加评论的,这就给畅所欲言扫清了道路,有些人就乘机利用网络的这一特点,对社会现象和他人,不负责任的随意散布和发表一些评论,妄加评论新闻事件、诋毁他人声誉。“如果你到网上各个论坛走一遭,会发现那里的许多言论从形式到内容就像是一个模子中复制出来的。”10陈力丹还提到,“在网络上同样会出现沉没的螺旋现象,即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并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没。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强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发展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11

这些从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受众的从众心理和趋同行为。另外,受众的匿名心理和选择性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网络评论者的客观性和责任心理。网络自身固有的缺陷和网民在发表评论时的心理特点,都为“舆论霸权”的滋生提供营养的沃土。如有人所说舆论的形成一是来源于自发,二是来源于引导,从上文的一系列分析中,可以看出网络评论不管是自发的产生,还是引导,都具有很大的偏向性和倾向性,在这个基础上“舆论霸权”的产生也就不足为怪了。

所以,网络评论的兴起,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大众和民间话语的崛起,打破了传统媒体独霸一些事件舆论的场面。但是“当传播技术和传播技巧都达到惊人高度时,媒体的舆论力量就变得非常强大。”12当网络评论与“霸权”这个词语联系起来,事情开始有所变化了。从“踩猫”事件,到“铜须门”事件,再到“张纪中”事件,可以说都是“舆论霸权”在网络评论中的体现。在这些事件中,可以说,实施“霸权”的网民赢了。不管是踩猫女,还是张纪中,还是“铜须”亦是“幽月儿”,从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霸权”斗争的牺牲品。本来网民对此发表评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无不可,况且他们之中的确有人的行为不符合传统的道德观,然而,当网络中“叫骂”、“诅咒”之声满天,网民疯狂地调查“踩猫女”、

9《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89—390页。

10《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试析因特网上的自由与民主》,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4年5月版,第390页。

11《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代?大众传播理论如何面对网络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376页。

12骆正林:《媒体舆论与企业公关》,新华出版社2005年7月版,第5页。

“铜须”等的真实身份,并最终迫使其不能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有人丢掉工作,遭到身边朋友和亲人的唾弃和厌恶。笔者觉得,那些以合法面孔行使霸权的网民似乎追求的并不是道德的改善,而更多的是让当事人或凄惨或局促不安的生活,以至最终屈从于这可怕的舆论,或仅仅就是想在网络中释放一下不良的情绪。而像“铜须门”事件,事情的真像到底怎么样,直到现在还没有一点证据。如此的盲目,如此的不理智,既是受众的年轻化所致,也是网络评论所独有的特点。而网络也随着这些事件越来越远离民主和自由。所以当“舆论霸权”如此嚣张地走进网络评论,可以说,网络评论让更多人看到了它的“撒旦面孔”。

当然,网络评论中的“舆论霸权”不是不可以制止,如果采取适当的措施,网络评论中的“舆论霸权”现象会被遏制,网络才能够为大众提供真正多元化的民主空间,网络评论也就能够更好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网民也才能有真正的言论自由和民主。

首先,网络媒体应该成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

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哈钦斯委员会发表了一个著名报告《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要求新闻界要做“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新闻界”,而网络媒体的兴起,在给广大网民提供了无限的丰富多彩世界的同时,也应该成为“一个自由而负责任的媒体”。网络媒体必须意识到,要想使得广大网民有真正的评论和话语权,真正使得网络评论得到发展,使之服务于社会,起到社会舆论作用,首先必须有自律意识,对网站评论上的一些话语进行必要限制和约束,坚决制止那种侵犯他人权力的言行出现,譬如追杀、悬赏之类的网络行动,实际上已经构成了网络暴力,超出了舆论监督的界限。另外,要规范“版主”从业资格,提高网络管理者的素质,以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对于论坛来说,版主在一定程度上充当着“把关人”的角色,而“把关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所选新闻、评论的质量。优秀的“把关人”能够较为清楚地知道哪些评论可以通过,哪些评论容易引起不好的后果。当然他评价的标准可以有很多种,但都应是较为理性和科学的,对于网络论坛中出现一致的倾向,他应该会适当的加以引导,同时也应该给遭受大范围声讨的主体提供辩解的平台。

其次,社会应该加强对网络媒体的审查制度。

网络媒体给大众提供了广阔的言论空间,但是网络中的言论自由也不是无限制的,不负责任,不分清红皂白的胡言乱语是对言论自由本身的嘲讽。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姆斯于1917年提出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clear and present danger”)标准,即当言论自由造成了“明显而即刻的危险”时,法律将不再予以保护。旨在第一修正案保护言论与限制言论之间划出一条界线网络言论同样需要一定的审查制度,对于那些没有事实根据的或者过分偏激和言语用语极不文明的贴子进行一定的删减,保证舆论环境的良好氛围,尤其是对于一些恶意的网络诽谤和中伤行为,必要的时候,还应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许多社会机构也不能单纯地根据网络评论来裁断当事人,而应该有一种理性的认识。推进相关网络法律、法规的制订和颁布是非常有必要的。从2000年11月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互联网站从事登载新闻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信息产业部发布了《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之后,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13(35)但是由于网络的独特性,不断的会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而很多在法律上还是盲点。对于网络论坛以及论坛上发表评论等情况,在完善其行业规范外,应该制订更为详细的法律法规以规避网络因自身的缺陷而带来的问题。

再次.“意见领袖”应该发挥作用

虽然网络评论让大多数得到了言论自由,但是许多大众仍然是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往往会人云亦云,一部分熟悉事件真相的精英应该主动站起来,承担“意见领袖”的作用,正确引导大众,好的论坛会给人提供好的思路,有理性在导引,有几个意见领袖在充分发挥作用。“在后大众传播时代,人们仍然需要意见领袖为自己‘解惑’。一些高素质的传播者会成为这各‘意见领袖’…”(33),这些都将为避免盲目的舆论提供很好的条件。

13仲志远:《网络新闻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53页

4.传统媒体应该慎重报道“网络事件”

虽然网络的影响越来越大,但是就严肃性和真实性方面,绝大部分人们更倾向于传统媒体,所以传统媒体就应该慎重对待网络事件,不能盲目加以报道,当一件事情在网上被炒的沸沸扬扬的时候,传统媒体不加调查就紧追其后地进行报道,势必会大大提高了这件事情的影响力。如果最终被证明此事为“子虚乌有”,那么,传统媒体就成了网络“舆论霸权”推波助澜的帮凶。网络上的“舆论霸权”最终进一步扩展到了现实社会中。所以,传统媒体在进行报道时,着先要详细了解事情的真相,尽量客观公正地进行报道。树立自己强烈的责任的意识,对网络中的一边倒声音加以引导和调整。

最后,大众应该擦亮眼睛,不能盲目被网络评论中激烈的言辞所迷惑,无论网络中出现什么样的事件,都要冷静地对待,仔细分析,并理性地参与到讨论之中。

总之,网络作为一个较新鲜的事物,从一开始也必然被人们寄予太多的希望和美好的东西,然而每一个事物它都注定了必然会有某种缺陷,网络随着被人们越来越多的运用,它的不足和缺憾也逐步地显现出来。网络评论中的“舆论霸权”大概也可以算做其中的一个。然而,如果我们在运用的时候能够相对的沉着和理性,看到网络自身的这些缺点并能适当的避免,那么网络将会在最大程度上为个人和社会服务。

思考题:

1.你上网的时间多吗?你是如何看待网络游戏和网上的恶搞?

2.你有博客吗?你认为博客应该属于私人领域,还是公共领域?

3.你是如何看待网络的自由论坛和帖子。

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广告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不仅因为广告在今天已经完全侵占了我们的文化空间,还因为广告代表着一种大众文化,已经影响、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情感特征和价值取向。本文从广告中的大众文化特性、大众文化的作用,来探讨、揭示大众文化社会形态下对当代广告批判的深刻影响。 关键词:广告大众文化影响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可以说是无孔不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高原还是平原,无论是中心还是边陲,都逃不脱广告的阴影。广告之所以被视为社会文化现象之一,首先是因为广告活动是一种文化行为,广告是文化创造的成果、人类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具有深深的文化烙印;其次,广告记录着人类历史的伟大创造,是社会经济、文化成果的一种展示,是人类创造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的反映;最后,广告被视为社会文化,最重要的是因为广告内容及形象表现中蕴涵着各种知识、价值观念,对受众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商业性广告都是以传播商业信息促成购买,从而使产品获取商业利润为目的。其实,商业广告也具有观念形态或意识形态的文化特性。有人可能会认为,商业广告怎么会有文化,实际上从历史到现在,商业广告都体现出文化内涵,举个例子来说明吧。 如雕牌洗衣粉的电视广告,一位年轻漂亮的职业女性在事业取得成功之后,回到秀美的家乡看望多年未见的母亲,发现母亲的手粗糙、干燥,内心非常心疼,于是拿出特意给母亲带来的“雕牌”洗衣粉,和母亲一起洗衣服。“雕牌”洗衣粉交母女的心连得更紧了。广告反映出儿女应该关心父母、孝敬父母的社会传统文化理念,体现出传统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念。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广告文化和社会文化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文化决定了广告文化的内涵,但广告文化的演变反过来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而同时,广告会误导大众对社会价值的认同,易使大众文化更加媚俗化、低俗化。在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各媒介的广告中,以性感女人为主要组成部分,加上具有挑逗性、刺激性的广告案例也屡见不鲜,尤其是丰胸、瘦身广告,

大众文化与媒介传播

导言 一、关于大众文化的“众声喧哗” 1、悲观主义态度 (1)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诗人、文学和社会评论家马修·阿诺德 (2)F.R.利维斯:大众文明包含了大众文化,它是低劣和庸俗的代名词,被没有受过教育的大众不假思索地大量消费。少数人文化面临空前的危机,这些文化精英占据的中心,也被低劣趣味的虚假权威取而代之。 (3)法兰克福对大众文化的批判 大众文化的欺骗性、操控性、意识形态性,对于维护现存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秩序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造成人们必须面对一个不合理的极权社会,其自主性也在无所不在的文化潮流中遭到消解,享乐主义消磨了人的斗志,使人成为丧失批判性的单向度的人。另一方面,大众文化的商品化特质促使其关心焦点集中在利润和经济效益上面,艺术本身的自主性和超越性品格逐渐丧失;而随着资本主义对文化艺术的商品化和市场化的需要,再加上现代生产技术特别是大众传播技术的支撑,创造性的个体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按照文化工业提供的模式进行表达的无个性的模式与大批量的复制 2、乐观主义态度 1、本雅明关于大众文化的论述 大众传播技术具有将艺术从博物馆转移到大众日常生活的能力,使文化的共享领域得到明显扩大,艺术也由此逐渐从垄断走向民主,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艺术的生产与消费中来。 2、迈克·费瑟斯的大众文化观 二、消费文化、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1、大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正是在大众的消费活动中生成; 2、消费社会构成了大众文化与媒介运作的具体语境。 3、消费社会与大众文化是一体两面,相辅相生的。大众文化的消费功能首先表现为它本身具有“双重结合”的特性。另一方面,大众文化时尚的传播、流行与消费对消费社会的构建起着十分突出的作用。 三、大众文化与性别 1、在现代社会,形象的生产、展示和消费成为其重要特征。 2、性别传播中的两性形象成为视觉文化中的重要类型。 四、大众文化的本土化与全球化 大众文化在全球扩散和蔓延开来,它不仅带来利润的飙升和资本的增值,还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软权力的重要指标。 第一章大众文化与媒介 第一节、文化的媒介化与媒介化的现实 一、大众媒介主要包括报刊、电影、广播、电视、网络等,而大众文化则是指由大众媒介生产、表演和传 播的文化。 二、拟态环境:所谓拟态环境,就是我们所说的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 子式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拟态环境的重要观点:大众传播形成的信息环境,(拟态环境)不仅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而且通过制约人的认知和行为来对客观的现实环境产生影响。 三、数字化生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

大众文化概论小论文参考选题及具体要求 一、参考选题(范围) 大众文化的特征大众文化的社会作用 大众媒介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大众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电影的大众文化特征当代中国电影现状分析 张艺谋电影的文化阐析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 运用文本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作者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类型批评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运用文化研究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评论。 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对某部电影进行 评论。 电视文化的特征 中国电视剧与当代大众文化网络文化的审美特色 近期有关“革命”(“谍战”、家 庭伦理等)题材的电视剧分析 对某档电视栏目的分析 流行音乐的审美特征流行音乐媒介浅析 新媒介时代中的流行音乐通俗文学的特征 通俗文学的文化意义大众文化笼罩下的通俗文学 俗文学与雅文学关系辩《动物凶猛》与《阳光灿烂的日子》 比较 从小说到电视剧——《贫嘴张大民 的幸福生活》不同文类之比较 图像文化的审美特征 图像时代的文学图像时代的电影和文学 论大众图像文化的“视觉凸现性”论大众图像文化的“情感消费性”浅析现代广告的视觉表现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广告与艺术消费文化中的时尚浅谈 时尚与大众传媒广告与时尚(广告如何利用时尚文 化达成商业目的) 论时尚的基本特征时尚杂志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中的青春偶像崇拜青春亚文化与当代都市文化论 二、具体要求 1.一人一题,相互选题尽量避免重复。 2.立意新颖独特,论述正确深入,举例具体恰当,文字流畅,逻辑清楚。论文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得抄袭资料。 3.查阅参考文献不少于5种,做一篇2000字以上文献综述。 4.小论文字数不少于3000字。用学校统一方格稿纸、黑色或蓝色水笔誊写。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有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5.班级、姓名、学号置于题目下方。

《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论文

影视音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影视音乐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质是一种消费文化,现代影视艺术传播大众化走向趋势越来越显著,体现出"快餐式"、商品化、技术化、组织化、机械复制、标准化、偶像崇拜、娱乐化的特点,它消除了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特征,偏离了精英文化崇尚的人文理想,值得我们警醒。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和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中国影视从一本正经到影视音乐观众,只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全国上下一片风风火火的“影视音乐节目”掀起了影视浪潮。随着娱乐风的越刮越强,大众传媒的娱乐功能引起了政府更多的关注和利用。影视音乐节目进行了认识,从如何坚持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中国的娱乐节目,使其真正成为一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又让人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然而,有些人却为此投机取巧,把影视音乐变成纯媚俗取悦大众的工具,其发展方向仅仅考虑的是生钱效应。 当前的影视音乐正逐渐成为影视艺术的重要构成元素,音乐与影视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艺术整体。但很多情况下都存在着对传统的背离与叛逆。用虚假的需要和解决方法替代真实的需要和解决办法。虚假的需要是物质的需求,无限刺激我们的消费欲望,表面上是让我们投其所好,实际上是在束缚着我们的创造力和辨别力!使我们并没有成为具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相反,他们并不想创造出一种新的文化来替代主流文化,而只是试图通过创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主流文化的不满,进而改造之。随着社会个性化和民主化程度的提高,影视观众需要的不仅仅是单项的、传统的传播形式,更需要多元化、多层次的传播形式。影视音乐节目正是顺应了这一趋势,运用多元化的传播理念和表现手法在精彩纷呈的影视节目中逐步占据重要位置。 如今,影视音乐已经成为影视和音乐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引起了它的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广泛关注。著名作曲家凭借《卧虎藏龙》的电影音乐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他的《英雄》,《夜宴》等一系列电影音乐也都在社会和音乐界产生了重大的反响。影视音乐是在中国音乐文化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沃土,继承了五千年的文明传统,形成了丰厚的社会底蕴,具有“天人合一”的哲理基础,“气盛化神”的审美追求和“立像尽意”的崇高境界,中国的音乐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近现代的音乐电视发展是以学习西方音乐文化为起点的,经过多年的磨合,电视音乐文化的民族性和时代性,融会贯通,实现了一种完美的统一。一个新的文化时代的演进是一个继承传统,再攀新高的创造过程,创造一种属于未来的新的影视音乐文化,是中国影视音乐文化的发展趋势。以此,些许可以这么说,影视音乐是伴随着影视艺术的发展而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欣赏者和爱好者的钟爱。 与此同时,商业制度是这个时代无所不包、无所不管的最大制度,影视音乐的矛头所指的就是它。正是由于商业制度无所不包、无所不管,故所以才有影视音乐的兴起与发展均受制于它。市场借助由音乐家(生产)、影片(流通)、公众(消费)构成的商业体制施加它对影视音乐的影响,即“影视音乐这种现象的广泛传播,完全凭借经济手段”。现代社会是一个崇尚风格传播与个性传播的社会,对于那些个性鲜明,独具特色的影视音乐家的创作及导演和摄影师的制作,在牵动着无数观众的目光。正因为这样,影视音乐不可能对维持自身存在与发展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论电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摘要:随着大众文化生活越发丰富多彩,电影也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看电影本身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又反映出了一些具体的文化现象。而同时,影片中所展现的很多内容也折射出一些社会现象。这样层层递进,渗透着大众文化。 关键字:电影文化大众文化关系 “大众文化”是在现代工业社会中所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一种市民文化。具体到中国,由于历史文化、现实国情的复杂性以及“一国两制”国体模式的独特性,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种多元异质共存的局面。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的发展为背景,经技术革命特别是传播技术革命而出现的一种文化。它属于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电影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方式,它为大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通道.同时,电影的也通过大众文化发展壮大。他们之间是相互依托。 在今天的生活电影制作中,电影制作者把现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的大众生活和认知通过一些手段表现出来,这些共同的大众生活特点其实就是大众文化在某个方面的缩写和投射。比如说现在的房价是中国现在社会的一个共同问题。在许多反映城市生活的电影中,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矛盾。电影导演把握了大众心理,把这一共同问题表现在电影里。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就容易通过自生的感受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再么个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呼应,一种虚拟的“相互理解”。他们就会通过更多的同类电影来寻找这种情感的宣泄。这样就支持了电影的发展,电影在发展的同时也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电影实现了其商业目的。同时也体现了大众文化是一种商品性的文化,具有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是依赖大众传媒建立起来的文化,是一种传媒文化。 90年代中国电影文化体系的分化,虽然没有完全线性对应于主流文化、知 识分子文化、大众文化的分层结构,但“主旋律”电影与“大众性”电影的话语核心,仍然潜在暗合了“三权分立”文化语境的内在本质——“三权分立”的话语实践,将电影生产/消费/市场积累一并纳入多重主题形式的文化运动之中,一方面解构了80年代中国电影“政治/道德”象征符号系统的稳定性,在多重文化话语的权力极限处,延伸出超越纯粹“政治/道德”文化价值实践的观影经验;另一方面,又在具体“解构”中激化了电影的“形象”(“影像”)叙事能力,使中国电影在90年代文化语境中,有意识地选择了对于各种不同文化主题的不同隐喻——“隐喻的意识形态效果便既要捕捉又要扩充,即产生一种‘想象的’等同,但却是通过掺杂能指来做到这一点的。这样,意义变得更为充实、稳固,但也多少有点退行”[1] ——从而在社会整体“观影期待”上分割出多种可能性 的文化满足。其实,90年代以来,曾经以同样活跃的艺术“精英”姿态在80年代中国银幕上编织了一个个“电影英雄”传奇、且又同整个“政治激进主义”文化运动休戚与共的“反思/批判电影”文化形态(《天云山传奇》、《牧马人》、《黑炮事件》、《绝响》、《一个和八个》、《老井》、《黄土地》、《本命年》、《晚钟》、《盗马贼》,等等)的消失与不复重返,便已然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文化经验的巨大裂隙中,向80年代文化及其所体认的主流与“精英”共享的“政治/道德一体

大众文化的特点

1. 商品性 即它伴随着文化产品大量生产和大量销售,大众文化活动属于一种伴随 商品买卖 大众文化通论 关系的消费行为; 2. 通俗性 即大众文化不是特定阶层的文化,而是为社会上散在的众多“一般个人”的文化; 3. 流行性 即大众文化是一种时尚文化,呈忽起忽落的变化趋势; 4. 娱乐性 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最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 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5. 依赖性 即大众文化主要是在大众传媒的引导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没有大众 传媒,也就没有大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大众文化也是一种传媒文化。 6. 大众媒介性 即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大众媒介,通常包括机械印刷媒介(报纸、杂志、书籍等)和电子媒介(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两大类。 7. 日常性 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 中进行的。 8. 类型性 编辑本段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 大众文化的和谐价值 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罗森贝格认为大众文化的不足之处是单调、平淡、庸俗,以及容易在富 裕生活中产生的诱惑和孤独感。大众文化往往通过大众化媒体(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来传播和表现,尽管这种文化暂时克服了人们在现实中的茫 然和孤独感以及生存的危机感,但它也很可能大大降低了人类文化的真正标准,从而在长远的历史中加深人们的异化。 大众文化理论滋养的土壤是现代工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伴随高 科技生产而呈现纷繁的物质文化消费。文化消费是现象,不是文化本身;文 化是精神产品,不是具体的物质。工业化生产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提供丰富的生活物质,文化解决的是人类生存的高级需求,即精神提升和 美的建构,亦即人类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实现对人性的终极 关怀。大众文化的倡导者显然忽略了这个简单的事实。社会生产所追求的是 物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并尽可能为人类提供纷繁复杂的消费构成。大众文 化的平面化、批量复制是以消解文化个性和创造性为目的的,物质追求的丰 富多样性与文化追求的简单标准化显然构成了一个人类生存的悖论。从某种 意义上说,西方大众文化思潮是一场反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运动。它是建 立在西方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进程,大众的自由 意识、思想解放达到某种高度之后产生的。 编辑本段 中国大众文化的崛起

解读大众文化.别人的阅读笔记

《解读大众文化》第二章“消费的快乐”阅读笔记 ——理想大众观念下的消费观简论作为较早将约翰·菲斯克文化研究思想介绍到国内的学者,陶东风有一段这样较为精辟的概括:“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乃至改变了有关’文学’、’艺术’的定义”,因此, 文艺学应该正视审美泛化的事实,紧密关注日常生活中新出现的文化\艺术活动方式,及时 地调整、拓宽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确,在一个被Lady Gaga(被称为后麦当娜)、 新媒体(微博,微信)、广告时装充斥的社会,传统的学院派文化研究方法已经不能很好的胜任分析工作,在约翰·菲斯克的《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研究和批评的界限被无限放大和细化,作者用显微镜一般的视角观察、审视走向日常生活的文化,并将文化分析、社会历史分析、政治经济分析综合运用,不仅仅简单揭示对象的审美特征,还解读了其中含有的文化生产、消费以及政治经济之间的复杂关联。 在《解读大众文化》一书中,购物广场、海滩、电子游戏、麦当娜…这些常见的事物都 成了菲斯克笔下的大众文化符号,菲斯克认为,大众在日益复杂化的符号战场上组织、规避、对抗社会霸权,从而获得快感和意义。在菲斯克的理论构建中,大众不像法兰克福学派主张的那样受到压制乃至无力反抗,相反,他的理想大众是能动的、创造的和抵抗着的,这是理解《解读大众文化》的第一步。同时,菲斯克在第一章对大众文化也做了较为明确的界定,他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利用现有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活生生的实践过程,他将大众文 化视为“有啥用啥的”(the art of making do)(P18,由于原文翻译的不是很好,这句是 我自己翻译的)的艺术,大众文化是在大众与社会较为强势的一方主动或者消极“对抗”时产生的一种潜意识文化。 带着这样的前提,前往第二章的阅读,菲斯克将意识形态和霸权话语理论带入到购物广场中,赋予日常生活形态陌生感,让读者重新审视、思考这一再普通不过的行为。根据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场域是一个竞技场,一个踏进其中的人或有意识或无意识之中,都在被场域中的位置、设置、策略影响着,与对立方展开斗争。菲斯克将购物广场类比为一种神圣的战争场域,于是简单的购物充满了阶级意识的火药味:相对弱者(大众)在“游击战场 一般的购物广场”中颠覆、对抗着强者(资本持有者),因为菲斯克认为“文化(及其意义和快乐)是社会实践的一种持续演进,因而它具有内在的政治性,它主要涉及各种形式的社 会权力的分配及可能的再分配”,在这样的理论前提下,这种购物战争似乎也算不上是过度阐释。在一个给定场域内分析既定行为之间的权利分配关系,是许多后现代理论家诸如大卫哈维和布尔迪厄关注的焦点之一,这也是自列斐伏尔、福柯以来的空间转向传统。可以说在第二章菲斯克的论述中,可以看到空间批评的影子。

大众文化概况

第一章大众文化概述 一、大众文化的定义:大众文化是以大众媒介为手段、按商品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日常感性愉悦的体验过程,包括通俗诗、通俗报刊、畅销书、流行音乐、电视剧、电影和广告等形态。 二、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 大众媒介与大众传播紧相关,实际上是指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是指职业传播者使用大众媒介、在广泛的传播对象中大量、迅速和连续地传播信息、以便施加影响的过程。相应地,大众媒介是指大众传播得以进行的专业机构和技术。大众媒介通常包括两类:机械印刷媒介(如报刊、书籍和杂志等)和电子媒介(如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1)大众媒介的应用推动了大众文化的发展。(2)大众媒介对于大众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三、[大众文化的特征] 大众文化有如下特征: 第一,大众媒介性。这是指大众文化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媒介,具有这种媒介所规定的特点。 第二,商品性。这是指大众文化具有由文化产业制作的供公众消费的商品的属性。第三,流行性。一种大众文化文本在开初总是善于吸收高雅文化文本和民间文化文本等的某些特点,创出原创性新模式,随即迅速地通过批量化生产而流行,在一定时段的一定公众群体中风行开来,形成时尚潮流。流行,真是大众文化的必然特征之一。 第四,类型性。 第五,娱乐性。大众文化文本无论其结局是悲是喜,总是追求广义上的愉悦效果,使公众的消费、休闲或娱乐渴望获得轻松的满足。 第六,日常性。与欣赏高雅文化带有更多的个体精神性不同,公众对于街头广告、电视剧、流行音乐、时装、畅销书等大众文化的接受,是在日常生活的世俗环境中进行的。 四、大众文化中的多元互渗景观 在大众文化文本中,常常可见出主导文化、高雅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因子,从而出现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景观。大众文化的多元互渗有着丰富复杂的表现,简要的说有以下三种形态。 第一,大众文化的主导。大众文化要真正在当前我国社会中产生合法性作用,就需要遵循或不违反主导文化的规范。 第二,大众文化的高雅化。大众文化常常把以往的高雅文化经典的某些因子巧妙的渗透进自身躯体内,以便获得来自高雅文化的经典权威。 第三,大众文化的民间性。大众文化有时竭力借用民间文化因子,投合普通民众的通俗趣味。 第二章电影 一、电影是身边么 电影是一种以活动照相术结合幻灯放映发展起来的综合艺术,主要流程是用电影摄影机以每秒摄取若干格画幅运动的速度,将运动过程拍摄在条状胶片上,成为许多格的动作逐渐变化的画面;然后经过一定的工艺过程,制成可以反映的影片;当影片通过放映机以同样的运转速度被灯光连续地投影于银幕时,由于人类视觉具有暂留印象的特性,观众便从银幕上看到像是实在活动的、放大了的活动影像。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大众文化·文化殖民·媒介帝国主义 1、《泰坦尼克号》风波 在90年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中,有一种值得注意的方法是把大众文化批判与媒介帝国主义批判(或相关的后殖民主义、第三世界批评、多元文化主义、全球化等)结合起来。认为西方(尤其是美国)大众文化的跨国性、全球性的传播导致非西方或第三世界国家文化传统的丧失,导致全球文化的"美国化"。以形象的语言说就是整个世界的"麦当劳化"或"可口可乐化"。比如姚文放先生在《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2)中专门谈到了"文化工业与文化殖民主义"问题。文章指出:"文化工业的跨国跨地区运作,最终结果势必是达成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单一化,它致力于让长期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去看、去听、去思考,将他们的意愿、思想、情绪、欲望统统纳入同样的模式,而这同一的观念形态、生活方式和话语系统主要以发达国家地区的文化为标准,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和差异性为代价。"作者认为这是文化上的一场"不带硝烟的战争。"(1) 在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以锐不可挡之势席卷中国之时,运用媒介帝国主义的理论讨伐该片以及中国观众的文章也铺天盖地地被炮制出来。媒介帝国主义的批评常常有高屋建瓴之势与振聋发聩之声。比如在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者看来,《泰坦尼克号》的凯旋标志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传媒对于第三世界的文化征服。有论者写道:"《泰坦尼克号》的巨大胜利是金钱的绝对胜利,金钱以它战无不胜的巨大力量将一部空洞无聊的三流影片变成了一部’巨片’。同时,它是美国意识形态的胜利,成为一种意识形态的遮蔽和欺骗","90年代,是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巨大胜利,成为美国文化工业在中国的一次诺曼底登陆。于是中国成为好莱坞的一个分销店,它不仅压迫了中国的国产电影,而且放逐和压迫了电影的精神内涵,使电影彻底地商业化,电影实际上成为一片精神废墟,90年代将作为中国电影引进史上和中国思想史上最可耻的年代而进入历史"(2);另有论者就《泰坦尼克号》的消极影响写道:"我们的感官在感受强烈刺激的时候,大脑已被悄悄地冲洗。长此以往,没有任何意义的消遣和盲目的认同,将成为我们走进电影院的直接动机和不期然而然的结果"(3) 说实在的,最初看到这样的批评时,感受到的震惊实在不亚于《泰坦尼克》。我想如果不是我缺乏起码的艺术趣味与民族尊严还有阶级觉悟,那就是我们的这些批评家的艺术趣味、民族尊严、阶级觉悟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因为我本人作为偶尔也从事电影批评的人,居然很喜欢《泰坦尼克号》,而且看了两遍!有几天,我对自己从事文学与文化批评的信心大大动摇。好在最近看了汤林森(J·Tomlinson)的一本书叫《文化帝国主义》,对于媒介帝国主义的论述提出了质疑,这才稍稍找回了一点感觉。 2、文化帝国主义的四种形式 依据汤林森的划分,文化帝国主义的论述可以分为四种,一是作为一种媒介帝国主义 (1)、姚文放:《文化工业: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2期。 (2)、旷新年:《"泰坦尼克"的胜利》,《粤海风》1998年第3期。 (3)、《<泰坦尼克号>让我们颤栗》,《电影评价》,1998年4月。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论文

大众文化与影视传播 什么是传媒?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传媒。电视、报纸、网络向我们传递了很多信息,它们都属于传媒。面向大众传递信息的载体就是大众传媒。古代的传媒方式大概有这些种类:口语、体语、文字、书籍、烽火、鸽子、画等种种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准确度越来越高,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现代传媒的种类:报纸、电视、书籍、杂志、互联网、电影、广告、手机、电话、传真、可视电话、广播、短信等等。传媒的确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入、无处不在。包括电影、广播、电视等电子传媒在内的通讯技术革命,与交通运输革命一起消除了社会的隔离状态,导致了大众社会的形成和大众文化的出现。贝尔认为大众传媒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扩大了相互间的影响和联系,同时也“造成对变化和新奇的渴望,促进了对轰动的追求,导致了文化的融合”。大众传媒引起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贝尔指出,“电影有多方面的功能——它是窥探世界的窗口,又是一组白日梦、幻想、打算、逃避现实和无所不能的示范——具有巨大的感情力量。”广告突出了商品的迷人魅力,是“新生活方式展现新价值观的预告”,在这方面,“广告所起的作用不只是单纯地刺激需要,它更为微妙的任务在于改变人们的习俗。” 以一种特殊的大众传媒为例——电影。电影是一种带有情感符号的有声有像文字。为什么称电影是一种文字呢?因为电影用一种视觉来传递它所想要表达的事情,来传达当中的信息。那么,电影是怎样来表达大众信息的呢? 以一部影片为例,以张艺谋的成名作《红高粱》为例。用几个镜头来诠释电影的强大的作用。 第一个镜头,是影片的开始,运用红色的基调冲击屏幕,画面淡入的是奶奶年轻的脸。除了年轻的脸,就是一整画面的红,慢慢的,慢慢的从轿内转到轿外,转眼间黄沙纷飞的画面映入镜头,鲜红的花轿由远渐近,鲜红的花轿从中心逐渐放大。就这样几幅画面占了五分钟的时间,没有一句对白,红和黄的基调渲染的整部戏,甚至这种色调贯穿了一整部电影。其实不难理解,黄色象征着黄土高原的气息,而红色则是一种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是一种坚强不屈。 第二个镜头是日本人到来的镜头,此时红高粱不再通红,影片的基调也暗了一个色调,在讲诉日本侵略中国时,没有鬼子扫射的片段,而是运用一个非常特殊的镜头——一大片一大片不再红的高粱被压垮,正象征着正在受欺压的中国人民,而后来出现的“两个日本眼中”的反动者,一个是土匪三炮,一个是出走几年的罗汉。在外敌面前,无论是土匪,还是义士,在面对日本人,他们都是真正有血有肉的好男儿。有趣的是,在影片的最后,在炸了日本人的军车后,被压垮的高粱又再次飘扬——在通红的夕阳中,在战车的残骸上,一大片,一大片,随风,飘荡…… 第三个镜头是影片的结束,在血色残阳下,整片高粱地都成了血红色,那是日食所代表的悲哀,那是被鲜血映红的高粱,那是爷爷、爹痛失爱妻、母亲的伤痛,是作者对高粱地上人民最崇高的礼赞。高粱被践踏了,但还有许多高粱在疯长着,那是华夏民族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文明,是爷爷身上带有的狂野。

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考试要点 第一讲传媒与文化 1、文化: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 2、大众文化: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大众文化是普通民众所创造并欣赏的一种普及文化。 精英:指社会上具有卓越才能或身居上层地位并有影响作用的杰出人物。精英文化却是代表正统的、由主导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那一部分精英所创造并欣赏的文化。 3、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指(代表个人、团体等,尤指形成一经济或政治制度基础的)思想方式。是一种观念的集合,是概念、观点、思想、价值观等要素的总和。从广义讲,它源自特定的阶级或群体。每一种类的意识形态指适合那种阶级的观念体系。 4、霸权:指各种各类的支配,不局限于政治方面。它不但指涉政治、经济因素,而且包含了文化因素。 (1)媒介霸权的观点认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成为整个社会的统治思想。大众媒介被视为受社会统治阶级控制、帮助那个阶级控制社会其他人的工具。 (2)媒介霸权的三个命题:新闻记者的社会化包括充满了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报道指南、例行工作规则和导向;新闻记者倾向于报道保守的和维持现状的话题和消息;新闻记者倾向于表现亲美国的报道和对他国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负面报道。 政治对大众传媒的影响:政治对大众传媒的政治性和阶级性归属具有决定性影响,也就是统治阶级掌握着“文化霸权”;政治发展状况对大众传媒的发展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政治秩序的良好可以带动大众传媒的繁荣,反之则传媒业也会受到反面影响。 大众传媒对政治的正面作用:传递政治信息。监督政治环境、统一政治规范、塑造政治形象、传承政治文化。大众传媒在特殊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影响力成为新的政治活动和政治力量出现的导火索和鼓动者,并在一定的政治发展阶段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5、文本、解读、意象、镜像、全景监狱 文本指“任何书写或印刷品的文字形式”。 超级全景监狱不单产生了自我监视、互相监视的人群,也创造出了一种新的传播语境。这种新的传播语境具有非常独特且令人困厄的特征。 6、七、消费、媚俗、后现代、后现代主义 消费社会:人们对消费品的占有不再以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为目的,而是以炫耀消费品的附加值作为消费行为的主要目的。消费社会对消费品赋予过分价值,趋向于把消费品不仅当作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而且作为最大的利益,整个经济、社会和文化制度被一种消费物质商品的动力所支配和渗透。(概念参考书本) 第二讲媒介文化与当代文化转型 一、媒介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1、社会生活的大众媒介化 社会生活通过大众媒介被整理、呈现与保存,社会生活被媒介文本化与大众传播化;大众传媒成为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众传播被日常生活化,成为人们几乎不可须臾离开的生活内容。 2、媒介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当代社会与文化的一个突出变化是审美的泛化或日常生活的审美化。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 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

大众文化理论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 第三章文化主义 第四章马克思主义 第五章精神分析 第六章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第七章女性主义文化研究 第八章后现代主义 第九章大众政治 By Antlin~

第一章文化与大众文化 一、文化 雷蒙德·威廉斯:第一,文化可以指“智力、精神和美学发展的一般过程”;第二,文化指“一群人、一个时期或一个群体的某种特别的生活方式”;第三,文化指涉“智力,尤其是美学所创造的作品和实践”。 二、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可以指“为某一特定人群所接合的观念系统”; 2.意识形态是某种掩饰、扭曲或欺骗,用来描述某些文本和实践如何呈现对现实加以歪曲的图景;(经典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常用的定义) 3.用意识形态指代意识形态构成,理论前提是:社会的概念建立于互相冲突而非彼此赞成的基础之上,是围绕着不平等、剥削和压迫被建构出来的,在冲突中,文本总是有意无意地偏袒着一方,即所有文本都带有意识形态的意味; 4.罗兰·巴尔特:意识形态主要在内涵层面发挥作用,是文本或实践所承载的或可能承载的、间接的、常常是无意识的含义。文本将原本特殊的东西普世化、合法化,让观众误将文化之物当做自然之物; 5.路易·阿尔都塞:意识形态并不是简单的观念的集合,而是一种物质实践,这意味着意识形态存在于日常生活的实践之中,而不仅仅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观念之中。在此意义上,意识形态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经济条件和经济关系所必须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关系的再生产,使其继续运行。 三、大众文化 1.大众文化是指那些被很多人所广泛热爱和喜好的文化;(无法解释为何很多权威人士认可的“高雅文化”也有很大的销量) 2.大众文化就是除了“高雅文化”之外的其他文化,即大众文化是一种低等文化。大众文化是为了满足乌合之众而批量生产的商业文化,高雅文化则是个体创造活动的结果; 3.将大众文化等同于群氓文化,大众文化不过是一种无可救药的商业文化,是为大众消费而批量生产的文化,其受众是一群毫无分辨力的消费者; (1)在过去一直存在着一个黄金时代:有机社区或民间文化; (2)群氓文化不仅具有欺骗性且毫无营养,是美国的舶来品; (3)大众文化的文化事件可以被视为公众幻想的形式,是人类的梦幻世界; (4)结构主义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架意识形态机器,轻而易举地对宰制性的权力结构进行着再生产; 4.认为大众文化是来源于人民的文化。大众文化仅属于人民的本真文化,等同于民间文化,乃是一种民治、民享的文化;(这种观点无法分清究竟谁是人民,忽视了大众文化生产的商业属性) 5.“葛兰西派”学者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富含冲突的场所,在这里,被统治集团之抵抗的力量与统治集团利益对被统治集团的“收编”力量进行着斗争。 大众文化的文本与实践在这种均势妥协中流动,这一过程既是共时性的,又是历史性的;6.后现代主义:后现代文化已经不再具有高低之分。 第二章文化与文明传统——群氓文化意识形态理论 背景:城市化阶级与阶级居住地的分离,工业化雇佣者与被雇佣者之间的关系,加之法国大革命引起英国统治阶级的恐慌,工人阶级得以在统治阶级之外发展出了一种独立的文化。这种文化有两种来源:(1)文化企业家以赢利为目的而生产出来的文化;(2)思想激进的匠人,新兴城市无产阶级和倡导革新的中产阶级生产出来的、旨在鼓动政治变革的文化。前者通过

第五章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第五章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大众文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以大众传媒为载体,从满足社会公众的物质和精神需要出发,以社会公众的生活消费为目的的文化现象。 大众文化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形成和发展始终是与大众传媒携手共进的。二者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大众传媒是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大众文化的塑造者、引导者,是形成大众文化的重要手段。大众文化是大众传媒传播的重要内容,大众文化对大众传媒有重要影响。文化影响传媒,有什么样的大众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大众传媒。传媒受文化的浸润影响,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是传播文化的功能。作为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大众文化,不经过大众传播,就得不到继承和发展。 第一节:大众文化的积极作用 (一)它改变了旧有的文化格局,丰富了社会大众的文化生活。 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勃兴,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果实,也是科学技术和综合国力快速发展的文明结晶。大众文化的兴起和传播,不仅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象征,而且是思想解放和文化生活趋于丰富多彩的标志。大众传媒制作传播的文化产品,注重知识传播,具有现实的娱乐与消遣特性,追求即时情感的轻松表达。这种务实的文化精神是对过去那种故作深沉的守旧文化心态和对未来空泛承诺的文化理想的冲击与否定。

大众文化的出现使文化的生产和消费不再是少数人的特权,而变成了多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从而扩大了文化的受众群落与传播空间,活跃了文化生活,实现了文化共享。 (二)它有利于消除落后意识,推动社会发展。 大量的、广泛的、现代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效能,可以引导和帮助人们消除封闭意识,增强市场意识;弱化传统意识,提升现代意识;克服保守意识,激扬开拓意识;摈弃农耕意识,树立现代工业文明意识和现代商品经济意识。只有在真正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的情况下,加快实现现代化和走向高度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才能成为可能。 (三)它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大众审美活动方式的变革、审美需求的多样化、审美趣味的变迁、审美追求的多元化趋向等现象的出现,使当代人的需求系统呈现出三大显著状态,即由需要的匮乏性状态向需要的增长性状态转化;由需要的单一性状态向需要的丰富性状态转化;由需要的本能性状态向需要的文化性状态转化。这种转变促使当代人的人性结构展现出崭新的性质和状态。人性结构的变化更加促使大众文化冲破旧有的文化特权和文化偶像的限制,使文化的发展从此转入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轨道,并极大地改善和丰富了人们的生存状况,有效地实现了人的自然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的结合与统一,从而有助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节:大众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众文化 概论

第一章概论 一、大众文化的研究意义 案例导入:从牛仔裤说起 问题:1 为什么人们爱穿牛仔裤? 2牛仔裤对你们的意义何在? 3 牛仔裤除了舒适、耐用等功能之外,还有什么文化意义? (让我们暂不考虑牛仔裤的功能性问题,因为功能性与文化几乎毫无干系,而文化关注的是意义、快感、身份认同,而不是功效。牛仔裤的功能性是其广为流行的前提,但它却无法解释牛仔裤为什么流行。而且它尤其没有解释牛仔裤几乎横截每一种我们所能想到的社会范畴的独一无二的能力。我们无法根据任何一种重要的社会范畴系统,如性别、阶级、种族、年龄、民族、宗教、教育等,来界定一个穿牛仔裤的人。) 意义一:独立性与开拓性 ●牛仔裤的起源:美国西部牛仔,西部精神 ●牛仔作为一个文化符号 ●独立性 ●开拓性 意义二:青春与活力 ●牛仔裤的主要使用人群:青年人 ●意味着青春,活力 ●充满朝气 ●与刻板沉闷形成对比。 意义三:劳动的神圣尊严 ●牛仔裤的另一使用人群:蓝领 ●普通人穿牛仔裤从事日常劳动 意义四:自由 ●非区分性:不分阶级、性别、城村、国界、年龄、种族等 ●穿牛仔裤是一种自由的记号,从社会范畴所强加的行为限制与身份认同的约束中解 放出来。例:利维斯505 系列而做,一位身著牛仔裤的女郎凝望天空,一群鸿雁缓缓高飞,排成“Levis”的字形。该广告凸显了自由与自然的涵义。 ●非正式与休闲 意义五:强健耐劳与发达的身体 ●强健耐劳 ●发达的身体特征性感与健美

意义六:抵抗与个性 ●洗旧、发白、不规则漂白、毛边、磨破 ●“破的恰到好处。” 对商品进行“撕裂”或变形,以肯定人们有权利亦有能力将商品改造为自己的文化; 同时,便成为使自身与那些价值观念保持距离的一种方式。然而,这样一种保持距离的方式,并不是全然的弃绝。因为穿破牛仔裤的人毕竟还是在穿牛仔裤。 意义七:区隔 ●名牌牛仔裤,代表一种文化身份和品位,区别于普通消费者。 如果说牛仔裤曾经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布工装裤,那么现在它们已不再一如旧貌。同所有商品一样,牛仔裤被赋予种种品牌名字,它们彼此竞争,以占领特定的市场份额。广告便被用来赋予这些产品的差异以意义,使得那些生活在广告所瞄准的社会结构中的人,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告知”,甚至在该产品中辨识出自己的社会身份认同与价值观念。 几点启示 ●牛仔裤的意义是复杂的。 ●牛仔裤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贯穿了不同文化力量的较量:权力、商业、个性、抵抗 等等。 ●文化和消费密不可分。消费与认同密切相关。 ●性别、阶级、种族、阶层、身份等问题纠缠在牛仔裤文化中。 生活在当今中国尤其是都市的人们,每天都会与大众文化打交道,生活于它无所不在的氛围中:丰富多彩的电视节目,富有诱惑力的网络游戏,图文并茂的杂志期刊或者充满悬念的畅销小说…… 诗人纪弦的《偶感》(1947)早就提醒人们从事一种对于大众文化的严正思考:如果是真正的黄金, 让他埋藏在垃圾堆中; 如果是纯粹的音乐, 让他沉默在流行歌里。 愈积愈高的垃圾堆, 即使永无清除的一天; 日新月异的流行歌, 纵然没有停歇的时候。 (注:纪弦是台湾诗坛的元老,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 诗人以其特有的敏感和洞察力,体察到“日新月异的流行歌”在日常生活中的强大影响力,从而发出把“真正的黄金”毅然“埋藏在垃圾堆中”、“纯粹的音乐”索性“沉默在流行歌里”的愤怒宣言。这位高雅文化的创造者对于以“流行歌”为代表的大众文化,当然可以表示个人的独特忧虑和拒绝姿态,而且他所提出的“消除”和“沉默”问题至今仍具有启迪

新媒体与大众文化

现代传媒与大众文化 ——新媒体下的大众文化 早在1871年人类学鼻祖爱德华·泰勒出版《原始文化》时,就有了对文化的定义。他的这个定义一直为后人沿用至今:所谓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① 文化,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是人类的一种社会行为,是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产物。文化产生于人类对周围世界的体验、生活方式以及民族心里、习俗、信仰、和观念等密切相关。②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茨所著《文化的解释》中,对“文化”这样定义:“文化”我主张的文化概念实质上是一个符号学(semiotic)的概念。马克斯·韦伯提出,人是悬在由他自己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中的动物。所谓文化,就是这样一些由人宾值得意义之网。因此,对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种寻求规律的实验科学,而是探求意义的解释科学。③ 大众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美国哲学家奥尔特加《民众的反抗》一书中。主要指的是一地区、一社团、一个国家中新近涌现的,被大众所信奉、接受的文化。 在英文中,Mass culture 和Popular culture通常都被译为“大众文化”,也有人将后者译为“通俗文化”、“流行文化”和“普及文化”。在西方,Mass 与Mass culture的使用,往往与大众社会理论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对群众(“群氓”“乌合之众”)及其文化的贬损;英国文化研究学者雷蒙德·威廉斯正是基于这种原因而不愿意使用Mass culture这个概念来描述普通民众所参与的那种文化,而更愿意使用中性的Popular culture这个概念。④ 美国传播学者威尔逊认为,通俗文化(Popular culture)是某个社会中所有 ①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②云德:《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 ③《文化的解释》(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译林出版社 ④斯威伍德《大众文化的神话》三联书店2003

流行神话的光影——试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一)

流行神话的光影——试论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一) 引言 凭借分解切割的、机械的技术,西方世界取得了3000年的爆炸增长,现在它正在发生内爆(imploding)。在机械时代,我们的身体在空间范围内延伸了。今天,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发展,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又得到延伸,以至于能拥抱全球,抹去了我们星球上的时间差异和空间差异。我们正在迅速接近人类延伸的最后一个阶段——技术上模拟意识的阶段。……人的任何一种延伸,无论是皮肤的、手的还是脚的延伸,都影响整个心理的和社会的复合体。 ——马歇尔.麦克卢汉西方著名的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其于1964年出版的论着《人的延伸:理解媒介》中富有创见地提出了至今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地球村”概念。人类进入大众传播时代以来,大众传播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使信息传播瞬息万里,借助飞速发展的大众传播媒介地球上的信息正在实现着同步化,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正在被大众传播活动消除,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弹丸之地。由于大众传播的同步化性质,整个人类社会已经结成了一个密切相互作用的、无法静居独处的、紧密联系的互动的小社区。简言之,大众传播的日益发展已经使地球进入到了一个“村落化”时代。 正是由于大众传播制造的这个互动的“地球村”以及大众传播带来的人的全面延伸,人类社会正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内爆,而这种内爆又引发了社会结构、知识本质和文化形态的深刻调整——调整来自世界的每一处角落和每一个个体。我们可以看到大众传播在不断制造着人类社会的当下流行神话,在这些富于爆发力的流行神话耀眼的光影之下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另外一个主题——大众文化。 究竟大众传播是如何诱发了文化体系从结构到形态的种种嬗变呢?而人类又如何来评价和界定这些变化呢?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将来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文化路径呢?我们可以找到并通过最佳的设定路径以达到我们所希求的目标吗?概念认定及论证准备 在展开对大众传播与大众文化的论证之前有必要对其中主要的概念进行一定的认定和说明。〔大众〕大众传播,英语对译词为masscommunication,其中的限定词mass可以译为“大众”或者“大量”,这是一个特定语境下的语词,是伴随着大众社会理论的形成而出现的。大众社会理论认为,人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进入了大众社会,在这个时代到来以后,作为工业革命、资产阶级革命以及大众传播发展的结果旧有的传统社会结构、等级秩序和统一稳定的价值体系被打破,社会成员丧失了选择和行动的统一的参照系,而成为了独立的、分散的、均质的、原子式的存在个体,即所谓的“大众”。这里“大众”(mass)是一种新的未组织化的社群,它的主要特点有:(1)规模的巨大性(2)分散性和异质性(3)匿名性(4)无组织性(5)流动性(6)同构型。简单地说,大众是大面积分散的、不定量多数的、具有不同社会归属但有着相同的行为倾向的易受外界刺激和动员的流动的特殊社群。大众是一个传播概念,不同于其它诸如“公众”、“群众”等的政治概念。 〔大众传播〕在大众传播发展的不同亚阶段对“大众传播”(masscommunicatiao)有着不同的定义界定,这个概念有着很不稳定的认定过程。针对本文的论证范围和论证体制,援引如下定义——“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在外延上应该包括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的传播活动以及电影、流行音乐、广告等。 〔大众文化〕基于以上对“大众”的界定,我试图把握“大众文化”(massculture)这个概念,但是很无奈。因为“文化”这个概念实在令人无从着手,从亚里斯多德、柏拉图到福柯、马尔库塞,人类历史上几乎所有的思想者都试图对“文化”进行一个结论性的定义,但是没有一种说法能够圆满地完成概念的认定。所以我只能在一个武断的人为设定的平台上加以一定的说明。雷蒙.威廉士曾经指出,“关于文化的(当代)用法,常见的大致上有三个”:(1)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