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转载)

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转载)
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转载)

导语: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诱人,同时竞争也十分激烈。预计未来两年光伏逆变器行业仍保持高利润阶段,随着进入竞争者越来越多,利润率有所下降,但得益于终端系统安装总量的增加,该行业仍然保持高速增长。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光伏逆变器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光伏逆变器行业中的翘楚!品牌、技术、服务、渠道成为制胜之道。

太阳能光伏组件直接发电形式为非线性直流电,必须通过直流变交流的变换设备-逆变器以实现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负载。光伏逆变器为光伏系统的核心器件。

1.大功率电力电子开关器件技术的发展

2.光伏逆变器技术发展趋势

3.国内外技术指标比较

1.光伏逆变器产业链模型

2、尽管产量过剩,全球逆变器市场将持续强

3、太阳能逆变器是未来新利润增长点

市场调研公司IMS 在其所公布的一项

调查结果中强调,光伏逆变器市场在2010

年的十二个月内经历了由长期供应短缺至

产能严重过剩的转变。据这家市场调研公司

称,截止今年1月份,2010年第四季度及

新年伊始的库存量已达到了有史以来的较

高水平。IMS Research 的最新报告还发现,

201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增长了140%,

这主要是受到德国、意大利、捷克和法国等

核心欧洲市场的驱动。尽管业内对于产能过

剩一事有所顾忌,但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依

旧可在2014年达到85亿美元收益额,年均

涨幅高达25%。 2010年产量逾30GW 2010年逆变器的产量增长了一倍以上,超过30GW 。鉴于已有30余家顶级供应商做出了增产计划,因此,2011年的产量预计可再增长40%。就目前的形式来看,各供应商极不愿2009年供应量短缺的形式再次上演,使其在市场再次大幅上涨之时无法满足客户的要求。 需求趋势的转变 2011年可能出现的需求趋势的转变。在2010年,整个产业增长的最大动力是来自德国的小型商用市场,其新增安装量已达到4GW 。然而,对于2011年的市场预测却显

示,最大的新增安装量将来自美国、加拿大

和中国等地。同时,英国和印度等新兴市场

也将为产业发展带来极大的潜在机遇。

逆变器有望受益光伏设备补贴

12月2日, 财政部、科技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等四部门联合在京召开会议。会议决定加大对光伏产业进行扶持,力推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 逆变器有望最先受益

梁玉梅认为,由于并网发电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光伏并网发电仅占据光伏应用的10%左右,本次发电集中应用于高科技园区,预计光伏并网比例大大提升,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有望启动。

对于国内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而言,2011年—2010年新增装机容量1000MW ,如果并网比例达到50%,未来两年市场容量为15亿元;它的技术壁垒较高,市场份额较为集中。全球龙头SMA 占据市场份额约40%,第二梯队四个厂商占据30%左右。

周紫光告诉记者,目前,大型光伏发电企业海外订单饱满,短期内,政策利好有限。随着政策的出台,项目如果可以晚些实施,伴随成本下降和订单情况的改变,长期来说更加有益。

若要实现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真正启动,除了加大政策执行力度外,依然需要等待光伏上网电价的出台。周紫光强调,这样才能理顺政府、电网公司、项目承包方和设备供应商的利益关系,真正促进国内光伏发电市场的大发展。

张帅表示,在成本没有降到政府可接受范围之内,中国大规模的光伏补贴不会开始。短期内,对政策期望不宜太高;长期看,未来三至五年光伏发电成本降至0.6元/kWh 以下。这个背景下,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光伏发电市场都会迅速启动。

IMS Research公布201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排行榜

据IMS Research最新出炉的市场报告显示,曾是2010年度光伏逆变器市场占有率最大的赢家Power-One,正逐渐下滑至全球排名第二。此外这份报告显示,2010年光伏市场排名前10的皆为欧洲供应商,这尚属首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欧洲主要市场上的爆炸式增长让这些供应商不亦乐乎。2010年市场占有率排名前5的分别是Power One,Siemens,Advanced Energy,Sun grow以及Danfoss。

图为IMS Research分析师Tom Haddon

IMS Research的最新报告还发现,2010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增长了140%,这主要是受到德国、意大利、捷克和法国等核心欧洲市场的驱动。最新公布的市场占有率排名显示,一些供应商的业绩表现明显好于其它。"2010年异常的需求量意味着零件短缺并给行业带来一定的破坏,多家供应商的交货期因而延长至30周。而那些能保证稳定供货来源的供应商则从中受益,Power-One就是典型的一例。"光伏市场分析师Tom Haddon评论道。

Power-One,Siemens,Advanced Energy,Sungrow以及Danfoss被评为2010年市场份额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供应商,IMSResearch对此也给出了几个不同的理由。Haddon解释说:"10到20KW的小型三相逆变器市场的增势,助推了Danfoss,Refu Elektronik和Siemens等供应商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排名前移。"

对2011年北美市场高增长的预测,Satcon和Advanced Energy等国内供应商也许能从中获益,2010年这两家供应商的业绩表现格外突出,分别成为了排名最靠前的非欧洲供应商和最大的市场份额占有者。去年,Advanced Energy的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公司先前成功收购了其竞争对手PV Powered。

由于2010年供应过剩,市场正努力解决多余的库存,并逐步转向亚洲和北美市场发展,因此2011年对供应商们来说将有一番截然不同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师Tom Haddon总结道:"2010年,光伏逆变器市场以欧洲为核心,超过80%的货物发往欧洲。然而,如今人们预测美国、中国和印度等非欧洲新兴市场将得到迅猛发展,那么只关注欧洲市场的供应商想要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的机会就非常有限了。"

艾默生将在安大略生产逆变器

艾默生(Emerson)正与Sanmina-SCI展开合作,计划在位于安大略渥太华的Sanmina-SCI生产工厂内制造太阳能逆变器。

艾默生的并网逆变器将由Sanmina-SCI负责建造,这款逆变器专为公用设施和大型商业设施而设计。逆变器的生产工作将于今年启动,也许它能用于北美和南美地区的太阳能项目当中。

IMS:光伏逆变器保修服务产值预计到2014年将增长5倍

IMS最新研究表明,光伏逆变器期内保修和延期保修目前已经拥有了百万美元的市场容量,预计在2010年至2014年市场容量增长将会超过480%,这为供应商们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会。

IMS为这项调查出具了200多页的报告,结果显示,2010年串联和并联逆变器的延期保修市场和中央逆变器的服务合同价值还不到逆变器硬件市场价值的10%,但到2014年为止,这块市场有望大幅增长,其增长速度将超出逆变器硬件的收益增长。捷克共和国和德国由于大范围采用分散装机以及拓扑逆变器的广泛商业化利用,2010年两国的逆变器延期保修配售率最高。SMA公司的Tripower,Kaco的Powador和Sputnik的SolarMax MT系列等产品,既适用于三相电路,也适用于更加灵活的系统设计,这类逆变器的安装往往只能由投资者自行完成,因此,他们需要一个额外的保修措施来减少风险。

北美的中央逆变器服务合同配售率在2010年创了历史新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安大略省和美国的MW级大型光伏工厂所占的高比例。此外,像 Satcon 和 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 这些公司为抢占大规模中央逆变器的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也在积极地推进逆变器延期保修服务。预测期之后配售率有望继续增长,这一部分是由于如美国、中国和印度这些增长迅速的市场中,投资者更偏向于大型的光伏系统,同时更重视降低风险。因此,供应商们更积极地执行额外保修计划来取悦投资者,期望能获得高收益的服务合同。

IMS光伏分析员和报告作者之一Tom Haddon 指出,“随着投资者对大型光伏发电设备越来越认可,当他们在决定是否选择一个逆变器供应商时,会越来越看重对方能否提供良好的服务支持。即使一个小时的故障停机时间也会花费大量的资金,供应商只有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才能脱颖而出。”

SMA不仅在逆变器硬件市场中占据优势,在服务市场中也表现得非常强势,2010年它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5%。这家公司致力于通过SunnyPro俱乐部提升品牌和声誉,甚至已经把提供服务看得比逆变器本身更重要。

光伏逆变器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太阳能组件所发出的电是直流电,必须通过直流变交流后,才能接入电网或负载。光伏逆变器是太阳能发电系统必不可少的器件,在光伏系统中的成本占比约10%~13%。

欧洲是全球光伏最早兴起的地区,其逆变器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德国SMA的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此外,美国和日本的几家厂商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全球前五位厂商的市场份额超过70%。

由于中国的太阳能终端市场启动较晚,国内的光伏逆变器厂商规模较小,国产光伏逆变器在工艺、性能稳定性等指标与进口产品有一定差距。

国内的光伏装机市场,主要来自于能源局的大型光伏示范电站和“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2010年,国家能源局第二批招标电站总设规模为280MW,共13个项目。金太阳示范项目对关键设备(光伏组件,逆变器和储备电池)按中标协议价格给予50%补贴,其他费用按不同项目类型分别按4元/瓦和6元/瓦给予定额补贴。由此推算,金太阳示范工程电站的建设成本约7-8元/瓦,2010~2011年可回收投资成本。金太阳示范工程下,国内光伏电站已经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市场热情较高。

此外,2010年12月2日,四部门联合宣布将借助财政补贴、“太阳能屋顶”项目等举措,强力推动光伏发电在国内的大规模应用,力求在2012年完成1000MW新增装机,保障实现2020年20GW的累计装机目标。

中国的光伏装机市场面临拐点,即将启动。2010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约500MW,是2009年140MW装机量的3.5倍。我们预计2011年国内的新增装机容量接近1GW,2012年有望达到1.5GW。以目前光伏逆变器每瓦1.1元~1.2元的价格计算,未来两年国内的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11亿和17亿。国产光伏逆变器进去黄金发展时期。

对于国内厂商来说,光伏逆变器的生产仅是向英飞凌、西门康、三菱、富士等国际巨头供应商购买核心元器件后进行组装。由于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生产设备,固定投资较小,行业进入壁垒不高。未来1~2年后,随着竞争的加剧,具有优良技术功底和较高成本控制力的企业才能最终脱颖而出。

光伏逆变器可分为大功率逆变器和中小功率逆变器,大功率逆变器技术门槛要远高于小功率逆变器。目前,国内厂商进入者较多的领域是中小功率逆变器,其技术已与国外厂商处于同一水平。小功率逆变器产品产异化较小,产品的稳定性、成本以及交货期是生产商主要的竞争领域。海外企业的交货期一般为6~8个月,国内企业拥有地理优势,交货期相对较短。同时,国内企业产能建设快,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在中小功率逆变器上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大功率逆变器(300KV、500KV等)因功率较高,对稳定性提出了较大挑战。未来光伏逆变器的技术竞争主要在高端大功率逆变器领域。

国内光伏装机市场的启动,使国产光伏逆变器进去黄金发展期。短期内,率先通过质量认证的企业拥有先动优势。但光伏逆变器行业进入壁垒相对不高,暴利之后,成本和技术优势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上市公司中建议关注入围金太阳示范工程的科士达和许继电气。

光伏逆变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

一、光伏逆变器产业链结构分析 图表光伏发电用逆变器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一、上游原材料 逆变器企业主要外购产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等。 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BJT),功率场效应管(MOSFET),绝缘栅晶体管(IGBT)和可关断晶闸管(GTO)等,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MOSFET,在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IGBT模块,而在高压特大容量(1000KVA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IGCT、GTO等作为功率元件。 图表光伏发电用逆变器主要原料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二、下游需求领域 图表光伏发电逆变器国内主要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三、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 光伏逆变器上游为电力电子元器件、微电子芯片、集成电路、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变压器、机柜、机箱壳体制造等行业。该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上游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 逆变器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动作用,国家光伏项目建设与投资是决定本行业未来需求的重要部分,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二、国外光伏逆变器市场格局 光伏逆变器的主要厂商分布在光伏安装的主要区域,包括德国、中国、美国等地。2015年,全球逆变器的主要产能集中在德国、中国、美国,其中SMA、阳光电源、华为占据前三位。国外厂商逆变器项目经验丰富,产品质量高,成本也相对较高。国内自主研发的光伏逆变器,成本较低、售后服务效率更高。从地域来看,预计未来新增光伏逆变器需求将主要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2015年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在领先厂商之间日趋巩固。全球逆变器需求在2015年上涨了33%,排名前10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75%,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球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德国SMA继续保持其2015年全球最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的地位,但在出货量上继续损失市场份额。虽然SMA仍然在光伏逆变器收入上处于全球领导者地位,但其从逆变器出货排行榜流失的全球需求已转向中国。2015年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有四个是中国企业,其中华为出货量领先。SMA业绩提升的主要得益于美国和其他快速增长的公用事业规模市场,该公司还更新了其逆变器产品组合,表示其在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市场都有竞争力产品推出。 图表2015全球10大光伏逆变器厂商出货量排名

单机版-研旭光伏并网逆变器说明书_图文(精)

研旭光伏并网逆变器 YXSG-2.5KSL , YXSG-3KSL , YXSG-5KSL 安装使用手册 目录 1、安全说 明 (3) 2、产品描 述 (5) 2.1光伏并网系 统 .................................................................................................................... 6 2.2电路结构 ............................................................................................................................ 7 2.3特点 . .. (7)

2.4逆变器外观描 述 (8) 3、安 装 .......................................................................................................................................... 10 3.1 安装须 知 ......................................................................................................................... 10 3.2 安装流程说明 .. (11) 3.3安装准备 .......................................................................................................................... 12 3.4 选择合适的安装场 地 ..................................................................................................... 12 3.5 安装逆变 器 (14) 3.6 电气连 接 (14) 4、 LCD 操作说 明 . ......................................................................................................................... 21 4.1 按键功能说明 .. (21) 4.2 界面介 绍 (22) 5、故障排 除 (27) 5.1 初始化失败 ..................................................................................................................... 27 5.2 LCD 显示故 障 (27)

逆变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逆变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在采用DC600V供电系统的旅客列车上每节车厢都设置一台三相逆变器将机车供给的DC600V的直流电逆变为380V/50HZ三相交流电给客车空调以及其它一些三相用电设备供电。 逆变器设两台互为独立的热备逆变器单元(硬卧车、行李车为一台无热备),逆变器容量:2*35KV A逆变器+隔离变压器(高寒车及餐车为15KV A、非高寒车为5KV A),当某一台逆变器发生故障造成停止输出时,另一台逆变器可通过转换向两路负载供电,以确保客车用电设备的正常工作。 一、逆变器的操作要求: 为了确保逆变器的可靠工作,必须按照逆变器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上电的时候,先给110V控制电然后再给600V 的大电;断电的时候先断600V的大电,再断110V控制电,即遵行先弱电、后强电,先轻载,再重载的操作原则。为了确保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逆变器的检修必须在断电五分钟后进行。 一、逆变器常见故障的处理 1.正常工作时,逆变器报代码为“OO”,输入欠压时报 “O2”,除此之外,出现其它代码均为故障状态。 2.如果逆变器报“O5”,断开负载,看能否正常工作,如 正常,检查负载是否有问题,如仍有“O5”故障,则

更换驱动板或控制板,如仍有问题,更换输出电流传感器LT208。如减载后两路都报“O5”故障,是负载有问题,检查负载。 3.如果逆变器报“O7”,空载情况下,如果复位后能重启, 检查负载是否有问题(短路、断路、绝缘不良)。如果不能进行重启,车上四合一电气柜显示屏直接报“O7”,打开相关逆变单元的散热器,检查IGBT是否完好,如IGBT完好,则驱动板故障,更换驱动板。 4.如果逆变器报“OC”,用万用表测量熔断器,如果坏, 更换熔断器,然后,打开对应单元的散热器,测量IGBT 是否有损坏,有损坏则进行更换,同时检查驱动板是否正常,有问题更换。 5.如果逆变器报“OE”,检查相应单元的接触器触头和触 点是否异常,检查散热器箱内左侧的电源板插头是否有松动,如果接触器触头有粘连现象,要检查散热器上的IGBT是否有问题,同时检查驱动板。如都正常,测量相应单元的固态继电器,有问题则更换相应单元箱的固态继电器。 6.如果逆变器报“FE”,打开相应散热器,检查控制板是 否工作,不工作,更换控制板。 7.另外,还有三种故障现象,表现为逆变器上传的代码为 “OO”,但仍为故障的状态:第一种为逆Ⅰ或逆Ⅱ无输

2017-2021年逆变器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上海环盟)

2017-2021年逆变器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2017-2021年逆变器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2) 第一节2017-2021年逆变器市场发展前景 (2) 一、逆变器市场发展潜力 (2) 二、逆变器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2) 三、逆变器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2) 第二节2017-2021年逆变器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3) 一、逆变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 1、技术发展趋势分析 (3) 2、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4) 二、逆变器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5) 1、逆变器行业市场产量预测 (5) 2、逆变器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5) 三、逆变器行业细分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6) 第三节2017-2021年中国逆变器行业供需预测 (6) 一、中国逆变器行业供给预测 (6) 二、中国逆变器行业需求预测 (7) 1

2017-2021年逆变器行业前景及趋势预测 第一节2017-2021年逆变器市场发展前景 一、逆变器市场发展潜力 2015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大电力走出去力度。除支持火电、水电、核电等产业外,明确支持我国企业参与有关国家风电、太阳能光伏项目的投资和建设,带动风电、光伏发电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此外,“一带一路”政策也为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战略支持,在中亚、南亚两个方向上串起我国与周边地区利益的纽带,为国内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二、逆变器市场发展前景展望 逆变器的可靠性、转换效率和成本是逆变器产品的核心要素,未来光伏逆变器的发展方向也将围绕这三个核心要素展开,主要朝着高可靠性、高转换效率和低成本的趋势发展。同时,也还有其他一些需考虑的因素,如因地制宜的逆变方案、智能化的逆变方案、光储一体化逆变方案等。 尽管国家发改委每年根据成本变化每年调整光伏标杆电价,但是根据《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非石化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亿千瓦左右,比2015年增加2.5亿千瓦左右,占比39%。根据《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的要求,到2020年末,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光伏发电行业未来仍持保持稳定发展。同时,全球多个国家也正大力发展光伏发电。相应地,未来几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将保持稳定增长。 三、逆变器细分行业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光伏市场的装机容量将突破150GW, 2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结构特点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结构特点 提出问题: 1.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时的主要部件是什么? 2. 光伏逆变器如何分类?其电路如何构成? 3. IGBT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主要参数? 4. 电力MOSFET是什么,主要参数和特性? 5. 逆变器的常用电路有哪些,各自的接线和特点是什么? 6. 常用逆变器的形式有哪些,各自特点是什么,主要生产厂家? 1.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时的主要部件是什么? 光伏发电系统并网时的主要部件是逆变器。 无论是太阳能电池、风力发电还是新能源汽车,其系统应用都需要把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承担这一任务的部件为逆变器。 逆变器又称电源调整器、功率调节器,是光伏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常,物理上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称为逆变,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逆变设备或逆变器。逆变器的名称由此而来。光伏逆变器最主要的功能是把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直流电转化成家电使用的交流电。 逆变器是光伏系统的心脏,太阳能电池板所发的电全部都要通过逆变器的处理才能对外输出,逆变器对于整套系统的运行起着重要的作用,逆变器的核心器件是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也是价格最高的部件之一。

2.光伏逆变器如何分类?其电路如何构成? 光伏逆变器的分类如下图: 功率较小(<4kW)的光伏发电系统一般采用正弦波逆变器。逆变器的显示功能主要包括:直流输入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交流输出电压和电流的测量值,逆变器的工作状态(运行、故障、停机等)。 光伏逆变器的电路构成如下图所示: 控制电路: 逆变器的控制电路主要是为主逆变电路提供一系列的控制脉冲来控制逆变开关器件的导通与关断,配合主逆变电路完成逆变功能。 辅助电路:

业界技术发展趋势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业界技术发展趋势——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1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其拓扑结构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是影响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种类众多、性能特点各异,其原理分析和性能比较,对于拓扑结构的合理选择、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种常见拓扑结构类型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逆变器拓扑结构按照频率及有无变压器分,可简单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直接逆变型 优点:没有工频变压器,重量轻,效率高(>97%),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交、直流之间无电气隔离,太阳能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利;MPPT直流输入电压,即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要大于350V,提高了系统的绝缘要求,容易出现漏电现象。 (2)工频隔离型

优点:工频变压器隔离,安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冲击性能好;直流侧MPPT输入电压一般在200V~800V。 缺点:系统效率低,笨重。 (3)高频隔离型 优点:高频电气隔离,重量轻,效率在93%左右。 缺点:由于高频隔离环节(DC-AC-DC)功率等级较小,此结构适合于5kW以下机型;EMC设计难度高;系统抗冲击性差。 (4)高频升压不隔离型 优点:效率高,重量轻,太阳能电池直流输入范围宽(150V~500V)。 缺点:无电气隔离,太阳能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利;EMC设计难度高。

(5)多MPPT单逆变型 优点:效率高,重量轻,太阳能电池直流输入范围宽(150V~500V);多路MPPT输入,适用于更多场合。缺点:无电气隔离,太阳能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利;EMC设计难度高。 逆变器厂家采用的拓扑结构

逆变器屏幕没有显示

1、逆变器屏幕没有显示 故障分析:没有直流输入,逆变器LCD是由直流供电的。 可能原因: (1)组件电压不够。逆变器工作电压是100V到500V,低于100V时,逆变器不工作。组件电压和太阳能辐照度有关。 (2)PV输入端子接反,PV端子有正负两极,要互相对应,不能和别的组串接反。 (3)直流开关没有合上。 (4)组件串联时,某一个接头没有接好。 (5)有一组件短路,造成其它组串也不能工作。 解决办法: 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逆变器直流输入电压。电压正常时,总电压是各组件电压之和。如果没有电压,依次检测直流开关,接线端子,电缆接头,组件等是否正常。如果有多路组件,要分开单独接入测试。 如果逆变器是使用一段时间,没有发现原因,则是逆变器硬件电路发生故障,需要联系售后。 2、逆变器不并网 故障分析:逆变器和电网没有连接。 可能原因: (1)交流开关没有合上。 (2)逆变器交流输出端子没有接上。 (3)接线时,把逆变器输出接线端子上排松动了。 解决办法:用万用表电压档测量逆变器交流输出电压,在正常情况下,输出端子应该有220V或者380V电压,如果没有,依次检测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交流开关是否闭合,漏电保护开关是否断开。 3、PV过压 故障分析:直流电压过高报警。 可能原因:组件串联数量过多,造成电压超过逆变器的电压。 解决办法:因为组件的温度特性,温度越低,电压越高。单相组串式逆变器输入电压范围是100-500V,建议组串后电压在350-400V之间,三相组串式逆变器输入电压范围是250-800V,建议组串后电压在600-650V之间。在这个电压区间,逆变器效率较高,早晚辐照度低时也可发电,但又不至于电压超出逆变器电压上限,引起报警而停机。 4、隔离故障 故障分析:光伏系统对地绝缘电阻小于2兆欧。 可能原因:太阳能组件,接线盒,直流电缆,逆变器,交流电缆,接线端子等地方有电线对地短路或者绝缘层破坏。PV接线端子和交流接线外壳松动,导致进水。 解决办法:断开电网,逆变器,依次检查各部件电线对地的电阻,找出问题点,并更换。 5、漏电流故障 故障分析:漏电流太大。 解决办法:取下PV阵列输入端,然后检查外围的AC电网。直流端和交流端全部断开,让逆变器停电30分钟以上,如果自己能恢复就继续使用,如果不能恢复,联系售后技术工程师。 6、电网错误

光伏发电逆变器技术规范

光伏发电逆变器技术规范

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 器 技术规范 (试验中心用)

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规定了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以下简称光伏逆变器)的环境条件、基本参数、技术要求、检验规则、验收规范等。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500kW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以下简称光伏逆变器)的制造、出厂检验及验收。 2 引用标准 GB/T 191-1990 包装储运图示标准 GB/T 3859.1-93 半导体变流器基本要求的规定 GB/T 3859.2-93 半导体变流器应用导则 GB/T 3859.3-93 半导体变流器变压器和电抗器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 GB/T 15945-2008 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偏差 GB/T 18481-2001 电能质量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GB/T 13422-1992 半导体电力变流器电气试验方法 GB/T 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 GB/T 19064-2003 家用太阳能光伏电源系统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GB-Z 19964-2005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 GB/T 19939-2005 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 GB/T 20046-2006 光伏(PV)系统电网接口特性 CNCA/CTS 0004-2009 《400V以下低压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3使用环境条件

离网逆变器安装手册

离网逆变器使用手册 编制:李凡 审核: 批准: 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光伏项目部 二O一一年五月

请在安装逆变器之前仔细阅读本手册。 本手册介绍了离网逆变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安装要求及安装方法,系统加电及调试过程,系统使用及操作方法,系统维护及应急处理等基本知识。本手册可以帮助您正确使用和维护逆变设备。 本手册适用于对逆变器安装、操作、维护专业技术人员及日常操作的用户。读者需具备一定的电气知识,熟悉电气原理图和电子元器件特性。 本手册内容都为成都旭双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所有,非公司内部人员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公开转载全部或部分内容。 编者 2011年5月18日

目录 一、安全说明 (1) 1.1安装前 (1) 1.2安装中 (1) 1.3维修 (2) 1.4其他 (2) 二、逆变器安装 (4) 2.1安装流程 (4) 2.1.1 安装前准备 (4) 2.1.2 场地选择 (5) 2.1.3 机械安装 (6) 2.1.4 电气连接 (6) 2.1.5通讯线连接: (8) 2.2试运行 (9) 2.1.2 试运行前检查: (9) 2.1.3 试运行: (10) 三、逆变器维护 (11) 四、结语 (12)

一、安全说明 逆变器是作为电力电子产品,在安装、操作和维护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相关安全注意事项。 不正确使用或误操作将可能危害: ●操作者和第三方的生命和人身安全。 ●逆变器和属于操作者或第三方的其他财产。 1.1安装前 ?当收到产品时应首先检查逆变器是否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若发 现问题请立即与生产厂家或运输公司联系。 ?在选择安装场地时,应保证周围内没有任何其他电力电子设备的干 扰。 1.2安装中 ?在进行电气连接之前,务必采用不透光材料将光伏电池板覆盖或断 开直流侧断路器。暴漏于阳光,光伏阵列将会产生危险电压。 ?所有安装操作必须且仅有安装技术人员完成。 ?光伏系统中所使用的电缆必须连接牢固,良好绝缘以及规格合适。

2018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

2018年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前景 大家都知道,光伏逆变器在光伏电站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称作为光伏电站的“大脑”。 光伏逆变器关系到光伏电站的长期可靠性、性能表现以及易管理性。不同的应用场景对逆变器的需求不同,并没有一个产品或者技术满足所有的应用和需求。 2017年中国电子产业连续三年位居全球逆变器出货量首位,2017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容量达53GW,创下历史新高。 项目开发商、资产管理以及融资方在选择逆变器时更看重产品的易操作性和产品服务。逆变器厂商也试图在这两个方面做出差异化。数字化是目前逆变器产品最为热门的趋势,可帮助提高电站的性能、可靠性以及易管理性,同时允许电网公司了解电站的运行情况。

2017年零部件供应短缺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供应形势,给一些逆变器厂商造成压力,同时也限制了逆变器价格的下降幅度。 以色列组件级电力电子(MLPE)制造商SolarEdge(纳斯达克:SEDG)继续保持强劲增长,2017年四季度毛利率创下新高。 《光伏杂志》与IHS Markit的资深太阳能分析师Cormac Gilligan共同探讨了2018年全球逆变器市场状况,并总结出影响逆变器市场格局的六大趋势。 01、中国将继续主宰逆变器市场。明年中国的逆变器出货量将达104吉瓦,占据全球市场

的半壁江山,继续领先。而住宅市场也将迅速崛起。 02、印度市场机会众多,但需考虑规模。印度正在紧随中国的脚步,给众多的国际性公司带来了机会。 03、规模固然重要,但敏捷却是关键。尽管逆变器市场有不少大佬,但小公司提供利基服务并进入一些特定市场的机会比比皆是。公司和产量规模必须伴随着敏捷性和灵活性才会更有生命力。 04、MLPE市场变得更艰难,发展性策略出现。由于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加速布局其功率优化解决方案,2018年对MLPE的其他参与者而言变得更为艰难。他们必须加速与逆变器和组件供应商合作才能获得生存机会。 05、模块化设计使中央逆变器解决方案具有吸引力。模块化中央逆变器在2018年将继续稳步增长,这对特变电工和Fimer等公司是利好消息。 06、谨防零部件短缺。由于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等产业的需求强劲,整个半导体行业均出现零部件短缺的现象。要提防此类短缺影响到逆变器市场。

为什么要使用光伏并网逆变器

为什么要使用光伏并网逆变器? 目前我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是直流系统,即将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给蓄电池充电,而蓄电池直接给负载供电,如我国西北地区使用较多的太阳能户用照明系统以及远离电网的微波站供电系统均为直流 系统。此类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但由于负载直流电压的不同(如12V、24V、48V等),很难实现系统的标准化和兼容性,特别是民用电力,由于大多为交流负载,以直流电力供电的光伏电源很难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另外,光伏发电最终将实现并网运行,这就必须采用成熟的市场模式,今后交流光伏发电系统必将成为光伏发电的主流。 什么是光伏并网逆变器? 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太阳电池,提高系统效率,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 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具有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过载保护等。 3.要求直流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而变化,蓄电池虽然对太阳电池的电压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蓄电池的电压随蓄电池剩余容量和内阻的变化而波动,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12V蓄电池,其端电压可在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必须在较大的

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并保证交流输出电压的稳定。 4.在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中,逆变电源的输出应为失真度较小的正弦波。这是由于在中、大容量系统中,若采用方波供电,则输出将含有较多的谐波分量,高次谐波将产生附加损耗,许多光伏发电系统的负载为通信或仪表设备,这些设备对电网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当中、大容量的光伏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时,为避免与公共电网的电力污染,也要求逆变器输出正弦波电流。 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工作原理? 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若直流电压较低,则通过交流变压器升压,即得到标准交流电压和频率。对大容量的逆变器,由于直流母线电压较高,交流输出一般不需要变压器升压即能达到220V,在中、小容量的逆变器中,由于直流电压较低,如12V、24V,就必须设计升压电路。 中、小容量逆变器一般有推挽逆变电路、全桥逆变电路和高频升压逆变电路三种,推挽电路,将升压变压器的中性插头接于正电源,两只功率管交替工作,输出得到交流电力,由于功率晶体管共地边接,驱动及控制电路简单,另外由于变压器具有一定的漏感,可限制短路电流,因而提高了电路的可靠性。其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低,带动感性负载的能力较差。 全桥逆变电路克服了推挽电路的缺点,功率晶体管调节输出脉冲宽度,输出交流电压的有效值即随之改变。由于该电路具有续流回路,即使对感性负载,输出电压波形也不会畸变。该电路的缺点是上、下

光伏并网逆变器分类

光伏并网逆变器分类 并网逆变器是太阳能光伏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它将太阳能电池产生的直流电通过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转换为能够直接并入电网、负载的交流能量。其性能,效率直接影响整个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效率和性能。下面将从并网逆变器的分类来进行了解。 1、按照隔离方式分类 包括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类,其中隔离式并网逆变器又分为工频变压器隔离方式和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光伏并网逆变器发展之初多采用工频变压器隔离的方式,但由于其体积、重量、成本方面的明显缺陷。近年来高频变压器隔离方式的并网逆变器发展较快,非隔离式并网逆变器以其高效率、控制简单等优势也逐渐获得认可,目前已经在欧洲开始推广应用,但需要解决可靠性、共模电流等关键问题。 2、按照输出相数分类 可以分为单相和三相并网逆变器两类,中小功率场合一般多采用单相方式,大功率场合多采用三相并网逆变器。按照功率等级进行分类,可分为功率小于1kVA的小功率并网逆变器,功率等级1kVA~50kVA的中等功率并网逆变器和50kVA以上的大功率并网逆变器。 3、按照功率流向进行分类 分为单方向功率流和双方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两类,单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仅用作并网发电,双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除可用作并网发电外,还能用作整流器,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和负载功率因素。近几年双向功率流并网逆变器开始获得关注,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4、按照拓扑结构分类 目前采用的拓扑结构包括:全桥逆变拓扑、半桥逆变拓扑、多电平逆变拓扑、推挽逆变拓扑、正激逆变拓扑、反激逆变拓扑等,其中高压大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采用多电平逆变拓扑,中等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多采用全桥、半桥逆变拓扑,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采用正激、反激逆变拓扑。 从技术层面讲,大功率并网逆变器和小功率并网逆变器是未来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其中小功率光伏并网逆变器——微逆变器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市场应用前景的发展方向,高频化、高效率、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和高度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

三相光伏并网逆变器的设计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社会生产的曰益发展,对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的能源危机也日益突出。地球中的化石能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会被消耗尽。随着化石能源的减少,其价格也会提高,这将会严重制约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再生能源是满足世界能源需求的一种重要资源,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个人口大国来讲更加重要。其中太阳能资源在我国非常丰富,其应用具有很好的前景。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变为与市电同频同相的交流电,并回馈电网。存阳光充足时,太阳能发出的电可供使用,而不使用市网电;在阳光不充足或光伏发电量达不到使用量时,由控制部分自动调节,通过市网电给予补充。此系统主要用于输电线路调峰电站以及屋顶光伏系统。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核心技术是并网逆变器,在本文中对于单相并网逆变器硬件进行了建摸及设计。给出了硬件主回路并对各部分的功能进行了分析,同时选用Tl公司的DSP芯片TMs320F2812作为控制CPU,阐述了芯片特点及选择的原因。并对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及软件实现进行了研究。文中对于光伏电池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技术作了闸述并提出了针对本设计的实现方法。最后对安全并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2 本选题的国内外动向 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始于20世纪80年代,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在并网发电中所起的核心作用,世界上主要的光伏系统生产商都推出了各自商用的并网逆变器产品。这些并网逆变器在电路拓扑、控制方式、功率等级上都有其各自特点,其性能和效率也参差不齐。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比较成功的商用光伏并网逆变器主要有以下几种: 1.德国SMA公司的Sunny Boy系列光伏逆变器艾思玛太阳能技术股份公司(SMA SolarTechnology AG)是全球光伏逆变器第一大生产供应商,并引领着全球光伏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该公司推出的Sunny Boy系列光伏组串逆变器是目前为止并网光伏发电站最成功的逆变器,市场份额高达60%。其在国内的典型工程包括大兴天普“50kWp大型屋顶光伏并网示范电站"、深圳国际园林花卉博览园1MWp光伏并网发电工程等。 2.奥地利Fronius公司的IG系列光伏逆变器Fronius是专业生产光伏并网逆变器和控制器

业界技术发展趋势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业界技术发展趋势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业界技术发展趋势——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1 光伏并网逆变器拓扑结构发展趋势 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逆变器作为光伏阵列与电网的接口设备,其拓扑结构决定着整个系统的效率和成本,是影响系统经济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由于光伏并网逆变器的结构拓扑种类众多、性能特点各异,其原理分析和性能比较,对于拓扑结构的合理选择、提高系统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五种常见拓扑结构类型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逆变器拓扑结构按照频率及有无变压器分,可简单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直接逆变型 优点:没有工频变压器,重量轻,效率高(>97%),结构简单,成本低。 缺点:交、直流之间无电气隔离,太阳能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利; MPPT直流输入电压,即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要大于350V,提高了系统的绝缘要求,容易出现漏电现象。 (2)工频隔离型 优点:工频变压器隔离,安全性能良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抗冲击性能好;直流侧MPPT输入电压一般在200V~800V。 缺点:系统效率低,笨重。 (3)高频隔离型 优点:高频电气隔离,重量轻,效率在93%左右。 缺点:由于高频隔离环节(DC-AC-DC)功率等级较小,此结构适合于5kW以下机型;EMC设计难度高;系统抗冲击性差。 (4)高频升压不隔离型 优点:效率高,重量轻,太阳能电池直流输入范围宽(150V~500V)。 缺点:无电气隔离,太阳能电池板两极有电网电压,对人体安全不利;EMC设计难度高。 (5)多MPPT单逆变型

华为光伏逆变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华为光伏逆变器常见故障及处理 1、绝缘阻抗低:使用排除法。把逆变器输入侧的组串全部拔下,然后逐一接上,利用逆变器开机检测绝缘阻抗的功能,检测问题组串,找到问题组串后重点检查直流接头是否有水浸短接支架或者烧熔短接支架,另外还可以检查组件本身是否在边缘地方有黑斑烧毁导致组件通过边框漏电到地网。 2、母线电压低:如果出现在早/晚时段,则为正常问题,因为逆变器在尝试极限发电条件。如果出现在正常白天,检测方法依然为排除法,检测方法与1项相同。 3、漏电流故障:这类问题根本原因就是安装质量问题,选择错误的安装地点与低质量的设备引起。故障点有很多:低质量的直流接头,低质量的组件,组件安装高度不合格,并网设备质量低或进水漏电,一但出现类似问题,可以通过在洒粉找出**点并做好绝缘工作解决问题,如果是材料本省问题则只能更换材料。 4、直流过压保护:随着组件追求高效率工艺改进,功率等级不断更新上升,同时组件开路电压与工作电压也在上涨,设计阶段必须考虑温度系数问题,避免低温情况出现过压导致设备硬损坏。 5、逆变器开机无响应:请确保直流输入线路没有接反,一般直流接头有防呆效果,但是压线端子没有防呆效果,仔细阅读逆变器说明书确保正负极后再压接是很重要的。逆变器内置反接短路保护,在恢复正常接线后正常启动。 6、电网故障: 电网过压:前期勘察电网重载(用电量大工作时间)/轻载(用电量少休息时间)的工作就在这里体现出来,提前勘察并网点电压的健康情况,与逆变器厂商沟通电网情况做技术结合能保证项目设计在合理范围内,切勿“想当然”,特别是农村电网,逆变器对并网电压,并网波形,并网距离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出现电网过压问题多数原因在于原电网轻载电压超过或接近安规保护值,如果并网线路过长或压接不好导致线路阻抗/感抗过大,电站是无法正常稳定运行的。解决办法是找供电局协调电压或者正确选择并网并严抓电站建设质量。 电网欠压:该问题与电网过压的处理方法一致,但是如果出现独立的一相电压过低,除了原电网负载分配不完全之外,该相电网掉电或断路也会导致该问题,出现虚电压。 电网过/欠频:如果正常电网出现这类问题,证明电网健康非常堪忧。 电网没电压:检查并网线路即可。 电网缺相:检查缺相电路,即无电压线路。 三相不平衡,并网线路外加特殊设备导致并网异常震荡,超长距离并网,电网削顶过压相移。 7、最后一点——监控搭接:正确阅读各设备说明书机型线路压接,设备连接,并设置好设备的通讯地址,时间,是保证通讯稳定有效的保证! 8、发电量保证:有空擦擦板子,发电量“凸”一下就起来了。

光伏逆变器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 20MW太阳能发电项目光伏场区 资料word . 一、工程概况、工程概况1处,项目所在地北侧为规划高18km1号太阳能 发电项目位于安达市西南部约华润安达速公路,东侧与中和砖厂相邻,项目所在地区平坦开阔,地势较低,无不良地质现象,场地布置条件较好。场地为盐碱地。施工时将场地挖填平整、并填土至沟塘形成相对平坦地貌以利于工艺布置及场地排水,即可形成良好的施工场地,场地布置条件较好。太阳能子阵,总容量为 1MWp18组本期光伏厂区内占地面积为633790㎡,共安装作为施工道路使用。通过平整场地,用砂石铺垫,。20.16MWp施工道路与永久道路可结合。待施工 结束后,完善道路二侧边沟系统、路面养护后可作为永久道路使用。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地处大庆市与肇东市之间。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月) 被强大的蒙古高压控制,在其影响下多偏北风,天气干燥严寒;夏季月至次年3(1148月)受副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降水集中,光照充足气候温热、湿润。春季((6月至降温较快,月)天高气爽,9月至105月)多偏南大风,降水较少,易发生春旱;秋季(月至春季风大,降水集中;冬长雪少,天气寒冷;夏短湿热,常有早霜危害。气候基本特点是:℃左右。年平均无霜期较3气候干燥;秋凉气爽,时有早霜。全年降水较少,平均气温在左右。短,在170d2、太阳

能资源 黑龙江省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400~5400MJ/ m2(相当于1222~1500kWh/ m2)。太阳直接辐射年总量为2526~3162 MJ/ m2,直接辐射在总辐射中所占比例较大,在0.57~0.63之间,年日照时数在2242~2842小时。 华润安达光伏发电项目所在地年均太阳辐射量1357.70kWh/m2,年均日照时数2681.97h,日照时间较长,利用太阳能资源的条件较好。场址地区水平面日平均辐照度为3.72 kWh/m2d,项目场址在我国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 具备一定开发价值。从太阳能资源利用角度说,此地区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3、气象条件 安达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东经124°53′至125°55′,北纬46°01′至47°01′,地势东部略高,西部略低,平坦开阔,平坦地面下沉积着新老地层,储藏着丰富的水、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安达市地处中纬度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4.2℃,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为32.1度,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为-18.7度,资料word . 历年极端气温最高为38.7度,历年极端气温最低为-37.9度;年平均降水量为432.5毫米,5-10月降雨量为398.1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92%;年平均相对湿度62%,最小相对湿度0%,年平均日照时数2682.0小时,年平均蒸发量1418.1毫米,年平积温为2880.7度,年雷暴日数26.3天,年平均风速3.0米/秒,最多风向为西南风,无霜期为144天。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高温、 暴雨、冰雹、大风、雷暴、寒潮等。 安达主要气象要素表

光伏逆变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前景

、光伏逆变器产业链结构分析 图表光伏发电用逆变器产业链结构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一、上游原材料 逆变器企业主要外购产品包括各种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电气元器件、电线电缆等。 逆变器的主功率元件的选择至关重要,使用较多的功率元件有达林顿功率晶体管 (BJT ),功率场效应管(MOSFET ),绝缘栅晶体管(IGBT )和可关断晶闸管(GTO )等, 在小容量低压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器件为 MOSFET ,在大容量系统中一般均采用 IGBT 模块, 而在高压特大容量(1000KVA 以上)系统中,一般均采用 IGCT 、GTO 等作为功率元件。 二、下游需求领域 图 域

独立太阳能光伏电站 风光油蓄互补发电系统 户用太阳能电源系统 微网发电系统 政府的形象工程、景观照明、路灯工程 高速公路、无人区域的照明、摄像、通讯电话 油田采油设备的供电 资料来源:产研智库 三、产业链各环节传导机制 光伏逆变器上游为电力电子元器件、微电子芯片、集成电路、电力电容器、电抗器、变 压器、机柜、机箱壳体制造等行业。该行业与上游行业的关联性较低, 上游行业的影响主要 体 现在本行业采购成本。 逆变器行业与下游行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下游行业对本行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牵引和驱 动作用,国家光伏项目建设与投资是决定本行业未来需求的重要部分, 了本行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二、国外光伏逆变器市场格局 光伏逆变器的主要厂商分布在光伏安装的主要区域,包括德国、中国、美国等地。 年,全球逆变器的主要产能集中在德国、中国、美国,其中 SMA 、阳光电源、华为占据前 三位。国外厂商逆变器项目经验丰富,产品质量高,成本也相对较高。 逆变器,成本较低、 售后服务效率更高。 从地域来看,预计未来新增光伏逆变器需求将主要 来自美国、日本和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 2015年全球逆变器市场格局在领先厂商之间日趋巩固。 全球逆变器需求在 2015年上涨 了 33%,排名前10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市场份额提高到了 75%,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全球 光伏逆变器出货量达 2010年以来的最高值。 德国SMA 继续保持其2015年全球最大光伏逆变器供应商的地位,但在出货量上继续 损失市场份额。虽然 SMA 仍然在光伏逆变器收入上处于全球领导者地位,但其从逆变器出 货排行榜流失的全球需求已转向中国。 2015年出货量前十名厂商中有四个是中国企业,其 中华为出货量领先。SMA 业绩提升的主要得益于美国和其他快速增长的公用事业规模市场, 该公司还更新了其逆变器产品组合, 表示其在住宅、商业和公用事业规模市场都有竞争力产 品推出。 图表 2015全球10大光伏逆变器厂商出货量排名 通信基站无人值守边防、岛屿、海岛等 光伏离网逆变器 其需求变化直接决定 2015 国内自主研发的光伏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设计

光伏发电系统逆变器的设计 摘要:本文根据光伏电池阵列和逆变电路的特点,研究比较了常见的光伏逆变器拓扑结构,本文针对光伏发电系统,设计了一种并网逆变器。选择由前级DC-DC电路和后级DC-AC电路组成的双极式系统;比较分析了各种DC-DC电路最终选择了Boost电路作为升压电路,后级的DC-AC电路采用了基本全桥逆变器。在设计光伏并网逆变器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对系统的各个控制环节以及主电路进行了仿真,最终验证了控制的正确定性。 【关键词】Boost电路电流跟踪逆变器 1 逆变器或电源控制器(PCU)在并网太阳能发电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PCU的主要作用就是将发电系统中产生的直流电转换为可以入网的标准交流电,当供电部门中止供电的时候,PCU 会自动切断电源。当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超过系统负载实际所需的电量时,将多余的电量传输给公共电网。在阴雨天或者夜晚,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输出的电能小于系统负荷实际所需的电能,可通过公共电网补充系统负载所需要的电能。同时也要保证在公共电网故障或者维修的时候,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将不会把电能亏送到公共电网上,以使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如图1所示。 2 Boost电路工作原理 为了满足并网的要求,升压电路需要将光伏阵列的输出电压上升为比电网峰值更高的直流电压。图2为Boost的电路结构。其中US为输入电压,VT为开关管,C为储能电容,L为升压电感。VT为快速开关管,使用PWM控制。 根据升压电感电流的连续与否,Boost有两种工作方式,连续和断续状态。为了保证电能质量,光伏并网系统中要求Boost必须工作在连续状态,这样才能保证输出电流不为脉冲状态。Boost电路有两个工作过程,储能和放电。我们选择Boost变换器为二级非隔离型逆变器的DC-DC环节变换器。选择全桥逆变器为DC-AC电路。其主电路结构如下:采用的光伏并网系统主电路如图3所示,并网逆变器选用两级式非隔离型。本系统中的前级DC/DC 升压电路选择Boost电路,后级为全桥逆变电路。 我们选择开关频率为fs=12.8kHz,所以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实际载频率为2fs=25.6kHz。我们采用DSP作为实现控制的硬件结构,使用TMS320LF2407DSP芯片作为本文控制系统核心。 3 基于DSP的并网控制系统 并网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框图如图4所示。 逆变器数字并网控制系统以TMS320LF2407芯片为控制

SVPWM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的研究[1]

SVPWM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方法的研究 DEAD-TIME COMPENSATION FOR VECTOR-CONTROL INDUCTION MOTOR PWM INVERTER 王高林,贵献国,于泳,徐殿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系,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 150001) (Email: Wanggl@https://www.360docs.net/doc/ba92683.html,, Xianggui@https://www.360docs.net/doc/ba92683.html,, Yuyong@https://www.360docs.net/doc/ba92683.html,, Xudiang@https://www.360docs.net/doc/ba92683.html, ) 摘要:针对伺服系统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可以补偿死区误差电压并消除零电流钳位效应的死区补偿方法。在分析了影响死区效应的因素以及等效死区时间的表达式的基础上,采用平均死区时间补偿法,在两相静止轴系中对等效死区时间产生的误差电压进行了补偿。为了提高电流极性检测的准确性,利用旋转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量经过坐标反变换,判断电流在两相静止轴系所处的扇区来决定需要施加的补偿电压。另外为了更好地消除由于死区时间而产生的零电流钳位效应,将一种消除零电流钳位效应的方法结合到上述补偿方法中。最后通过TMS320F2812 DSP芯片来实现补偿算法,并在11kW 伺服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ABSTRACT: A dead-time compensation strategy is presented to compensate dead-time error-voltage and eliminate zero-current clamping effect for servo motor vector control system. The factor influencing dead-time effect is analyzed, and expression of equivalent dead time is deduced. Average dead-time compensation technique is adopted to compensate error-voltage at two-phase stationary frame. To improve accuracy of detection of current direction, components of magnetizing current and torque current are transformed into two-phase stationary frame. Therefore compensating voltage vector can be decided according to the sector the current vector is locating. In addition, a kind of zero-current clamping effect eliminating scheme is adopted combining with the above compensation method to improve the compensation performance. The proposed compensation method is performed with TMS320F2812 DSP chip.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efficiency of the dead-time compensation method in 11kW servo motor vector control system. 关键词:伺服系统,空间矢量PWM,死区效应,零电流钳位,补偿 KEY WORDS:servo system; space vector PWM; dead-time effect; zero-current clamping; compensation 1 引言 由于伺服系统在各种工业场合应用非常普遍,永磁伺服电机相关控制技术研究也获得了广泛重视,其中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一直是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1,2]。在SVPWM逆变器中,为了防止同一桥臂的两只开关管产生直通,需要在两只开关管的开通与关断时刻之间加入一定的死区时间,所产生的死区效应会造成逆变器输出电压基波分量减小、输出电流波形畸变及输出转矩脉动[3]。在感应电机矢量控制场合,往往需要知道电压的状态量,由于输出电压是由离散的脉冲组合而成难以测量,通常直接将参考电压当作输出电压。但与参考电压相比,实际的输出电压由于受死区时间影响而与参考电压有所差别。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感应电机的控制性能,有必要对死区效应进行有效地补偿。 已经有众多学者对死区效应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补偿方法[3-10]。这些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平均误差电压补偿法,这种方法具有易于实现的优点,缺点是补偿不够精确,后来又有学者对开关器件管压降引起的附加死区时间,以及电路中寄生参数对死区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11,12]。另一类方法是基于脉冲的补偿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对死区时间进行较精确地补偿,但对控制芯片的要求也更高,要求在一个PWM载波周期内进行两次采样[12]。死区补偿中电流极性的检测很重要,如果对电流过零点判断不够准确反而会引起误补偿。尽管很多补偿方法能够取得不错的补偿效果,但在低速轻载的场合,经常会发生零电流钳位的现象,使输出电流产生畸变[12]。本文研究了一种采用平均误差电压补偿法并结合消除零电流钳位效应的方法对感应电机PWM逆变器的死区效应进行了补偿,最后在11kW伺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