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启迪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启迪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当代中国企业管理的启迪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对当代企业管理的指导价值

毛通通

【摘要】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管理实践的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科学管理的六个方面分析,重新认识泰罗科学

性,并提出其对企业管理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科学管理价值

在19世纪的后半叶,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第二次产业革命,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虽然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组织形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管理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基本还处于一种“经验管理”的阶段,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低,“磨洋工”现象普遍存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泰罗进行了长达20年的系统研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如今,科学管理仍然值得企业学习,实践。一、工作定额原理

在旧的管理模式中,无论是雇主还是工人都不知道一个工人每天的合理工作量。雇主对这方面的认识,仅仅限于他们偶然的、缺乏系统的观察以及他们所知道的每一种活的最快纪录。在这种情况下,雇主几乎能够肯定每一种活可以干得更快,但是他们又找不到好的方法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工人由于对资方剥削的不满,多劳不能多得,普遍存在“磨洋工”的现象。对此,泰勒进行了动作研究和工时研究,提出了工作定额原理。泰勒主张以行业中第一流的工人为研究对象,对工人完成一件工作的动作细分研究,找出每一步工作的最快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科学的规律,发展出一套由最好最快的动作和最佳工具组合成的序列,从而管理人员就可以确定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

现在,许多企业都建立了工作业绩标准,定期对对员工完成的工作进行考核。这其实是受到工作定额原理的影响。在当代中国企业中,“磨洋工“的现象仍然很普遍。管理者可以利用工作定额原理,制定一个系统的、合理的工作量标准。员工必须达到和遵循这个标准。当然,定这个标准的前提是管理者对自身工作和业务进行了科学的调查研究,之后确定员工的合理日工作量。但是,这个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段时间内,它是不变的。随着技术等因素的变化,这个标准也应该改变以适应新的生产。

二、科学地选人用人

以往,工人都是自己挑选工作,并根据各自的可能进行自我培训。这种做法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对于绝大多数的工种而言,很多工人实际上从事着与其不相适宜的工作,由此导致工人的潜能不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此外,各行各业任在沿用同中世纪时代一样的培训方法—学徒制,新工人的技艺都是通过观察和模仿最好的技术工人而获得,这种培训方式的诸多弊端已逐步显露出来。对此,泰勒提出了工人培训制,科学地选人用人。他主张细致地研究每一个工人的发展潜能,并且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系统的训练、帮助和指导,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从而也为其提供上进的机会。

该思想对当代企业也有指导意义。事实上,在企业中,很多人都在从事着自己不擅长的工作。对此,管理者应该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让其潜能发挥出来,使企业生产达到最大的效率。科学地选人用人,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挑选头等工人是企业的人事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

三、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

以往,资方采用“计日工资制”、“普通计件工资制”,却始终不能解决工人

“磨洋工”的问题,资方和工人长期为此争吵不休。针对这个问题,泰勒提出了刺激性的工资制度,即差别计件工资制。对同一工种设定两个不同的工资率,对于那些以最短的时间、最高质量完成工作的工人,按照高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而对于那些以较长时间、较低质量完成工作的人,按照较低的工资率来计算工资。该工资制度刺激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当代很多企业都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员工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工资与个人的努力紧密相关。差别计件工资制可以为资方和有进取的员工创造出一个“双赢”的有利局面,对于员工而言,他们可以通过努力工作获得更高的工资;对于资方而言,单位产品的劳动成本显著下降。刺激性的工资报酬制度将个人利益与付出的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能很好地解决了员工“磨洋工”的问题。

四、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工作职能

在老体制下,所有工作程序都由工人凭他个人或师傅的经验去干,工作效率由工人自己决定。工人承担了所以的体力活动和几乎所有的脑力活动。泰勒深信这不是最高效率,必须用科学的方法来改变。泰勒主张:“资方和工人之间应该重新分工,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开。设立计划部门专门实行计划职能,由职能工长承担一部分的执行职能,工人们仅仅需要按照要求承担实际操作的任务。明确管理者和工人的工作职能,提高生产率。

如今很多企业都在应用泰勒的这个思想。一般大企业都会设有计划部门,计划部门主要的任务是:(1)进行调查研究并以此作为确定定额和操作方法的依据。

(2)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定额和标准化的操作方法和工具。(3)拟订计划并发布指令和命令。(4)把标准和实际情况进行比较,以便进行有效的控制等工作。在现场,工人或工头则从事执行的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的指示,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不能自作主张、自行其是。

五、真诚地与工人合作

以往劳资双方总是对立、斗争。双方的注意力和兴趣总是在“盈余分配”上。对此,泰勒指出,必须使劳资双方实行“一次完全的思想革命”和“观念上的伟大转变”。劳资双方应该把注意力和兴趣转向“增加盈余的数量上,让盈余增加到使他们如何分配盈余的争论成为不必要。资方的目的是降低成本,劳方的目的是提高工资。如果双方用友谊合作、互相帮助来代替敌对情绪时,通过共同努力,就能创造出比过去大得多的盈余。这样就能做到既增加工人的工资,也可以增加资方的利润。

“真诚地与工人合作”是企业管理的一条重要原则。老板和员工只有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最大的财富。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因此,雇主应当信任自己的员工,员工也应当努力工作,让自己值得被信任。

六、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虽然是在19世纪末提出来的,在现今的企业管理中,仍然有极大的指导作用。管理者应当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加以利用,实践。【参考文献】

于畅海,《科学管理之父》河北大学出版社

王兆山、王怡,《对科学管理的再认识》

方典昌,《泰勒科学管理思想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黄源,《泰勒科学管理的价值剖析》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新理念 [摘要]21世纪进入了科技、信息和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市场竞争全球化与经营战略创新化,使得管理对象、管理目标和管理方式出现了新变化。伴随这些变化的出现,现 代企业管理也出现了新的管理理念:强调企业管理的精细化;强调企业对“人”管理的人性 化;强调企业竞争的协作化;强调企业管理的创新化。把握这些新理念将有助于企业的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现代企业管理;精细化;人性化;协作化;创新化 企业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最近20年来,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紧紧抓住 国际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趋势,更新观念,结合本企业的特点,勇于创新,取得了极大 的收益与进步。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新理念进行归纳和总结,可以为我国企业更好更健康地发展提供借鉴。 、树立创新理念 人类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文明史。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再到后工业社会; 社会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社会交通由人力车、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企业管理从泰勒时代把人当作机器一样对待,到现代企业管理的“以人为本”,都 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所以,企业要持续发展,必须立足创新,包括理念创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开拓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以科技为主导的质量效益型发展路子。实践证明,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成功之路。 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要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企业竞争首先 是产品适销对路,质量要高,成本要低,服务要好,即按照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经营企业。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在技术、经营、管理、制度、组织等方面实现创新。企业领导者、管理者、广大职工要全面提高素质,包括思想观念、技术业务、道德素质以及积极性、创造性、凝聚力等。 、紧紧抓住依靠科技进步的关键性因素 科学技术是现代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 高达85%在我国的经济发达省、市,如广东省的深圳市,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5% ;在现代工业园,如苏州现代工业园,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高达70%实践表明,现代经 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是主要推动力。企业要做好五个方面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一是增加科技投入,每年投入经费不少于整个集团公司销售收入的5%二是要引聘、培养高科技人才。

最新现代企业管理试题库及答案(1)

第一章企业与企业组织 一、名词解释: 1、企业 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1分),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1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1分)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 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1分)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1分)的人数(1分)。 3、法人 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1分)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1分)和承担法律义务(1分)的社会组织。 二、单项选择 1、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之间的关系是(d )。 A 正比例关系 B 无比例关系 C 结构比例关系 D 反比例关系 2、根据《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 )。 A 3万元 B 10万元 C 500万元 D 30万元 3、合伙企业是属于( a ). A 自然人企业 B 法人企业 C 公司企业 D 企业集团 4、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这种组织结构属于( b ) A直线制组织结构 B 矩阵制组织结构 C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 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 5、最基本的,又是比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是( a)。 A直线型组织结构 B职能型组织结构 C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 D矩阵型组织结构 6、管理幅度是指主管人员( b ) A直接而有效地指挥和管理下级部门的数量 B直接而有效地指挥和管理下属的数量 C指挥和管理的全部下属的数量 D职责与权力的范围 7、根据《公司法》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b )。 A 3万元 B 10万元 C 500万元 D 30万元 8、根据《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c )。

现代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详细整理版

现代企业管理试题及答案详细整理版现代企业管理考试重点(整理版)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 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3、沟通: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1、企业经营目标:指在一定时期共10分) 一、企业系统的基本资源要素主要包括: (1)人力资源(2)物力资源(3)财力(4)信息 二、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 三、有限责任公司是指由2个以上50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每个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 1 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四、控制的类型: (1)前馈控制(2)同期控制(3)反馈控制 五、企业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经营范围(2)资源配置(3)竞争优势(4)协同作用 六、要判别一种能力是否是核心竞争力,只需要看其是否满足四个标准:

泰罗《科学管理原理》精华总结

《科学管理原理》读书心得 一、泰勒所处时代的工业背景,面临的管理问题是什么? 1.劳资矛盾尖锐,企图将各自的利益最大化;(P39-40) ①资方企图付最少的工资,获得最多的剩余价值;劳方企图付最少的劳动,获得最大的相对利益率; ②资方用最直接的,强迫式的管理方法对待工人;劳方用最隐藏的无声的对抗来抵制管理效果的实现;(P10-16) ③不公平体制下的相对不公平:劳资关系的抱怨存在于劳资双方,不切主题地抱怨和发泄。(P57-58) 2.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效率低下。 ①劳资双方的关系停留在初级状态,没有也无法将生产效率作为最佳的结合点,更加不可能做为共同利益的实现点。 ②例证: 施密特搬运铁块效率12.5长吨→47长吨(P53) 砌砖效率120块/小时→350块/小时(P60) 检查钢珠工作时间10.5小时→8.5小时(P67) 机床切削效率提升2.5-9倍(P77) 3.经验主义盛行,经验就是权威,无人去分析并改进经验,并使之书面化、系统化。 ①职工口头传授并学习经验。(P23-24) ②“积极性加激励”的管理方式(P26-27)要求工人承担多种职责“计划→具体工作→工作任务完成”(非专业的社会分工) ③管理的方式,管理人员无法有效地掌握和积累技能、知识。 ④例证: 铲运工的铲运负荷(P49-50) 砌砖工的动作合理性(P58-59) 金属切削的速度,刀具形状,角度吃刀深度之间的配合关系(P67) 二、泰勒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总结出科学管理的原则的? 1.小范围试行,不正面触及主要矛盾; ①选1个人来做搬铁块试验; ②选1台订床做金属切削试验; 2.通过实验抓数据并总结分析,推广成果; ①搬铁块试验及数据表;(P53) ②切削实验,总结规律;(P81-89) 3.将规律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①《科学管理原理》; ②《论金属切割工艺》; ③《工厂管理》。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_0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美国古典管理学家泰罗是科学管理的主要倡导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创立了科学管理,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使管理从此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迅速的发展。他的管理思想包含着引发一切管理思想的萌芽,因此他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下面,我就针对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谈谈自己看法。一、“经济人”假设是科学管理的前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较快,企业规模迅速扩大,但由于管理落后、生产混乱、劳资关系紧张,工人“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企业的效率低下。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缓和工人和雇主的对立情绪,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生产率,人们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寻求一种比较合理的方法解决劳资纠纷。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假设,起源于古典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他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写到:“我们每天所需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我们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亚当·斯密将利己主义看成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人们正是怀着这种自利的动机去从事经济活动的,每个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和欲望而与他人发生交易行为。他在另一本著作《国富论》中说:“对劳动力的慷慨报酬……或普通人的勤劳程度提高了。劳动工资是鼓励勤勉的因素……在工资高的地方,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发现:那里的工人比低工资的地方更积极,更勤劳,也更迅捷。”亚当·斯密认为,金钱可以激发人们发挥最大的能力,是刺激人们工作的最大诱因。以泰罗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正是建立在“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人性假设认为,人们工作的动机在于经济诱因。多数人天生是自私、懒惰、好逸恶劳的,他们尽可能逃避工作,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激励他们工作;多数人没有雄心大志,是被动的,喜欢听命于他人,而心甘情愿受他人的指导;多数人以自我为中心,对组织的需要漠不关心,只有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使他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以“经济人”假

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几点思考

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的几点思考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新特点是信息化、全球化、规模化、知识化。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要求彻底变革企业管理思想,树立经营管理的新理念。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要想实现根本性的创新,就必须变革管理思想,完善管理理念。本文从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入手,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进行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创新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近三十年来,GDP 的平均增长速度已达到10%,更有一些经济分析组织得出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仅次于美国,上升到世界第二位的结论。中国企业的发展和壮大,主要表现在生产能力逐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增强,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中华民族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蕴藏着巨大市场,另外,中国人具备取长补短的能力,善于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最重要的是,我国在长期的发展和探索中,找到了适合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念。 1.管理理论的发展 1.1 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侧是从组织方式和管理职能等方面对企业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这一阶段的代表理论家有美国的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法国的法约尔,被称为管理理论之父;德国的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 1.2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80年代,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指的是行为科学学派,以及管理理论丛林阶段。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组织行为、团体行为与个体行为,重视研究人的行为、心理等因素,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行为科学的主要成果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等。管理理论丛林指的是,各种管理理论林立,其中最著名的是,管理科学理论和管理过程学派。管理科学理论是指,以系统的观点,运用统计学、电子计算机和数学的技术,为现代的管理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通过控制和计划,解决企业中生产与经营的问题。管理过程学派的观点是,无论组织所处的环境和组织的性质有多么不同,但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能是相同的。 1.3 20世纪80年代—至今,当代管理理论阶段 当代管理理论阶段,是指进入80年代以后,国际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石油危机,深刻影响了国际环境,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研究企业环境与组织关系,以战略管理为主,重点研究企业应该如何适应不断变化的、充满危机的、动荡不安的经济环境。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这一阶段也是企业再造的时代,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詹姆斯〃钱皮与迈克尔〃哈默是该理论的创始人。他们认为,企业应对经营、管理和运作的方式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工作流程为中心,进行“再造工程”。从80年代起,美国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重组革命。90年代开始,日本企业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也陆续展开。 2.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新理念 2.1企业的信用管理

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概述

后现代企业治理理论的兴起(一) 一、西方后现代企业治理研究概述 后现代治理思潮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尽管它迅速风靡西方,并向全世界蔓延,但后现代治理理论 >治理理论也同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哲学、文化理论一样,充满着不确定性和歧异性。真正建立在后现代理论话语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治理文献迄今为止尚属凤毛麟角,后现代治理既没有统一的理论,更远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但后现代治理理论研究依旧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依照罗珉对西方后现代治理研究的考察结果,后现代治理研究涉及治理哲学、人性假设、组织文化、组织结构、组织的变革与进展、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与跨文化治理等。其中关于人性的假设和关于治理主体的看法,是后现代治理的要紧研究对象和基础。后现代治理理论学者对人性问题是围绕着“文化人”这一命题(proposition)来展开的。在他们看来,将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引入治理学之中,无疑推动了治理理论的进展。也确实是讲,后现代治

理不满于“经济人”、“社会人”和“复杂的社会人”等假设,而将人看作是“符号的动物”(卡西尔)。后现代治理与后现代哲学和文化学一样,将现代社会对人本质的异化为颠覆对象,试图在治理中还原人的本质。后现代治理对人的看法无疑是源自后现代哲学的。后现代治理理论认为,现代社会结构中的人不是“真正的人”,而是社会结构的附属品,其存在的方式是权利。现代社会中的个人还被工业化文明的成果所压迫,人成为治理制度的制造物,是被现代文明的产品所异化而存在的。而在后现代社会,治理原则、治理艺术、治理制度的游戏规则差不多完全不同于从前,知识变成一种“权力话语”罗珉指出,后现代治理关于治理主体的观点和主张是多元的,它坚持认为理性的个人作为自治的治理主体并不存在。在资本主社会里,由于现代主义哲学的主导作用,治理主体是被治理理论制造出来的。 资本主义以治理为工具制造了一个现代企业组织形式,资本原始积存所使用的制服、奴役、掠夺、暴力等手段,通过治理而获得理性化。……而后现代治理学则指出,治理权利正是现代人的陷阱。……由于治理主体是被制造的,是被所谓的理性所塑造出来的,因此,西方治理传统中治理的主体不是“我们”或者“职

谈谈你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

1.谈谈你对现代企业管理的认识。 现代企业管理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组织、计划、指挥、监督和调节等一系列职能的总称。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掌握现代企业管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熟悉企业管理的主要职能和一般过程,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技能,为今后工作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从许多管理专案活动失败的案例可以得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竞争力。所以我们应当选择以学习力为依托,以执行力为抓手,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来推动企业健康、持续的发展。总的来讲,可将此种方法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着眼学习力,增强创新力,创建学习型企业。当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是人才的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企业获得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我们紧紧围绕提高学习力,针对工作的重点、难点增强创新力,实实在在从组织保证、措施落实、载体创新等方面抓好学习型企业的建设,为做大做强企业打好基础。提高认识,完善激励,激活员工学习动力,使每个员工都认识到面对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要适应市场需要学习;要产品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好,更需要不断学习,不仅是适应性的学习,而且是创造性的学习。可以通过薪酬激励,奖惩激励,或者是目标激励,进一步激发员工学习的热情。 确立愿景、建立组织、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公司应组织创建学习型企业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落实监督措施、规定目标跟踪具体办法,确立学习愿景规划,并制定贯彻执行办法,建立奖惩约束机

制,确保员工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学习能力。利用比较学习,取长补短,促进先进经验的推广与利用。 二、着手执行力,形成凝聚力,打造独特竞争力。执行力要求快速行动,简洁明快。在快速发展与变化的世界里,速度已经起主导作用。速度就是一切,快慢决定成败,在创建学习型企业的同时,以执行力的提高来打造企业的独特竞争力,从而为企业的长久生存和成功抓好关键。明确目标,常抓不懈,引导执行力文化。在每引进一项新的管理体系,或新的管理制度,实施新的管理办法时,本着严谨的态度,结合实际先分析其可行性,再衡量其合理性、规范性,谨防生搬硬套,经过认真的论证后下达执行,在试行过程一定维护政策的相对稳定,决不朝令夕改,在试行期内也维护政策的权威性,其次,选其首恶,进行批评处理,杀鸡敬猴;树立正反典型予以表彰奖励。 依托学习,找准方法,提高执行力水平。执行力发挥的水平主要取决于执行的人,以及他们头脑里所有的想法和他们一起工作的能力。从运营流程的设计到人员流程的选择都直接关系到执行力的发挥。所以,对企业内的各种行为进行规范和引导是维护执行力文化的重要手段。为此,在提高执行力效率上,应通过学习引进信息化管理中某些先进管理理论,进行科学的流程再造提升工作效率。对需要综合技术解决的问题,可以召开专题会的方式,代替以往各部门的逐个审批,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其次,在提高执行的准确性上,我们应认识到方向比速度和距离更重要,在提高各自的学习能力的同时,对每一新制度的出台,在实施前明确规定:要组织相关执行人员学习理

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点

1.名词解释 (1)什么是管理,什么是企业管理? 管理:是一个过程,是一个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最有效、最经济的行动,是对行动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为了达到组织目标而对组织内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进行合理配置的综合性活动。管理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企业管理:企业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目的:企业管理的基本目的就是提高工作效率,并达成预定的产品数量、达成预定的产品品质、如期完成任务、减少费用支出的要求。 (2)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有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3)什么是企业责任? 企业责任:是指企业在争取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面对社会的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为维护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利益,所应该履行的义务。 企业责任的内容:对员工、社区、生态环境、国家、消费者和社会的责任。 (4)什么是企业的动态原理? 动态原理:是指企业管理系统随着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更新自己的经营观念、经营方针和经营目标,为达到此目的,必须相应改变管路方法和手段使其与企业的经营目标相适应。(5)什么是决策? 决策:是指组织或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含义:1、决策的主题即可以是组织,也可以使组织中的个人2、决策要解决的问题,既可以是对组织或个人活动的选择,也可以是对这种活动的调整。3、决策选择或调整的对象,既可以使活动的方向和内容,也可以使在特性方向下从事某种活动的方式。4、决策涉及的时限即可以是未来较长的时期,也可以仅仅是某个较短的时段。 (6)什么是控制? 控制:监视各项活动以保证它们按计划进行并纠正各种重要偏差的过程。它可分为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一个有效的控制系统可以保证各项行动完成是朝着达到组织目标方向进行的。控制系统越完善,管理者越容易实现组织的目标。 2.简单题 (1)企业管理的特征? 1、企业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 2、企业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现代企业管理追求多目标的经营管理,倡导自由式经营管理和动态管理; 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2)简述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是指经营和管理企业必须遵循的一系列最基本的管理理念和规则。主包括系统原理、分工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激励原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等。 (3)怎样看待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科学性: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可观规律。一方面,管理是由一些概念、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知识体系,是有规律可循的;另一方面,管理作为一门科学知识,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传授而掌握的,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必须经过系统的管理知识的学习和训练。艺术性:强调其实践性,无实践则无所谓的艺术。 管理是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管理的艺术性反映的是千变万化的管理现象,而管理的科学性则反映了纷繁万千现象中的规律,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原理和方法。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二者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和转化的。管理的艺术可以上升为科学理论,管理艺术又需要理论指导;管理科学理论的运用必须讲究艺术。管

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理解和认识 摘要:企业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的总体性管理,是企业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管理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通过分析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战略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等,制定相关的公司战略,竞争战略和职能战略,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通过本学期对企业经营战略的学习,使我对战略从分析,到决策,到执行有了一个整体认识,明白了战略的重要性,也知道了战略的设定方法和管理办法,认识到团队合作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性,应该说,收获很大,提高很多。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概述 战略管理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分为以下步骤:确定企业使命,确定企业目标,战略态势分析,战略制定,战略的实施和战略控制。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其中最主要包括:战略分析,战略选择和战略实施。战略分析包括对环境的变化(宏观、行业结构)及给组织的影响的分析,对组织的地位、资源及战略能力的分析和与组织有关的个人和团体的价值观和期望、愿望、要求、反应及其影响、制约的分析。战略选择涉及产品和服务的开发方向,进入的市场类型,进入的方式。战略实施是将战略转化为行动。 二、企业战略分析 环境是由企业无法控制的众多因素构成的,企业只能适应环境而不可能让环境来适应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使企业无法预知外部环境的变化规律,因此企业必须密切关注环境的变化,随时做好适应环境变化的准备。。 企业的宏观外部环境对企业是间接和潜在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类: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产业环境则对企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企业的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分析、企业能力分析、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分析。企业的素质和经营能力分析包括企业素质和企业活力分析,企业产品和市场营销分析。 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在复杂多变的内外环境条件下,求得企业外部环境、内部条件和经营目标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行企业战略选择之前必须要先进行环境分析,才可以客观地提出适合企业发展的战略。SWOT分析法是比较好的内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它通过对企业外部的机会和威胁内部的优势和劣势来进行环境分析寻找最佳战略组合,提供了四种可选的战略分别为劣势-威胁(WT)组合,劣势-机会(WO)组合,优势-威胁(ST)组合和优势-机会(SO)组合。 三、企业战略选择 影响企业战略选择有三大领域;涉及企业在宏观环境合法生存的社会领域;

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借鉴意义

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借鉴意义 摘要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是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他首开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之先河,为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泰罗科学管理理论具有实践性、科学性、协调性、规范性、效率性等显著特点,列宁曾对其给予科学评价。以列宁的评价为指导,深入研究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掌握其精神实质,对于提高我国企业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生产效率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美国大工业生产兴起并普及的时代,由于大规模生产的不断扩张和内部的不断分工,传统上依靠经验、依靠师傅带徒弟进行工业生产和技术改进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工人生产率低,“磨洋工”的现象大量存在,在此背景下,泰勒通过动作研究、挑选和培训工人、实施工厂管理和差别计件工资制等方法成功的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在取得巨大荣誉的同时,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也遭到了工会和学术界的质疑,以至于美国国会众议院组成了特别调查委员会进行调查,泰勒被迫在4天的时间内出庭作证12个小时,对于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认识一直是毁誉参半。 一、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观点及已有评价 (一)泰勒科学管理原理的基本观点 1.谋求最高生产率是其根本目的科学管理原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生产率。为实现这一根本目的,泰勒发明了差别计件工资制、任务管理和工厂管理等卓越的管理方法。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工人达到共同富裕的基本,也是泰罗确定科学管理的原理、方法的基础。 2.用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代替经验管理作业标准化、制度化是提高管理效能、谋求最高生产效率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通过长时间研究发现作业的规律,找到最有效的作业方法,将最快的动作和最佳的工具定义为长期不变的标准,直到有一系列更快更佳的动作取代它,即时间和动作研究;第二,为特定的作业选择和改造工具;第三,通过对工人的选择和培训将最佳的标准和规范固化并运用到工人的日常作业中,使工人掌握前辈们知识的结晶,接受标准的工具和方法,并有机会和更多的时间站在巨人肩膀上向前看,发明更好的方法。 3.劳资双方的最高利益一致“管理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使雇主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也联系着使每个雇员实现最大限度的富裕”,“一种管理制度或方案,如果从长远的眼光来看,不能使劳资双方都满意,如果不能表明他们的最高利益是彼此一致的,如果不能给双方带来彻底而又真挚的合作,使他们同心协力而不是分道扬镳,那么这种管理制度就不值一顾。”因此,泰勒认为劳资双方的最高利益彼此一致。 (二)对泰勒科学管理已有的评价 1.它是管理走向科学的开端和重要奠基,科学管理思想影响十分深远。正如著名管理学家厄威克所说:目前所谓现代管理方法,如果不说是绝大多数,至少有许多可以追溯到泰罗及其追随者半个世纪以前提出的思想。这些管理方法虽然已改进和发展得几乎同原来面目全非了,但其核心思想通常可以在泰罗的著作和实践中找到。【①[美]彼得·W·德鲁克.管理的实践】 2.泰勒科学管理制度被称为“血汗工资制”。泰勒把工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而泰勒制是资本家最大限度压榨工人血汗的手段。所用的标准作业方法、作业时间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doc

《弟子规》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1 《弟子规》是一本古书,但她却历久弥新,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启迪着人们的心灵。若要让她古为今用,就要和现代生活密切联系,方能体现出她的宝贵价值。下面是我学习的一点感悟向大家汇报一下,便于以后更好的学习和深入。《弟子规》全书共1080个字,用现代眼光看充其量是一篇短小的文章,但她的字里行间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文中列举了113件日常生活小事,让人们在饮食起居、洒扫应对中进行修身,为以后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坚实的基础。古人的用意和存心我们要深刻的领悟,才能突破时空的界限更好的同圣贤进行思想和心灵的交流。当说到《弟子规》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时,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但若把整部《弟子规》浓缩成一句现代公认的管理名言“细节决定成败”,或许大家会有所认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就要在琐碎的生活小事中养成。由此可见,古人对童蒙养正打好建功立业基础看的多么重要啊。而“细节决定成败”是用现代的语言阐明了生活行为习惯对事业成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二者不谋而合。生活的细节《弟子规》中列举的很全面,依教奉行肯定会有很大的受益。《弟子规》开篇就讲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就是以孝道为基础扩而广之的。对孝的现代理解是:服从,是“心悦诚服”的服从。服从父母、服从长辈、服从领导、服从党、服从国家和民族;服从法律、服从纪律、服从规章制度、服从命令、服从管理,直至严格执行,“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借口”这句洋为中用的管理名言被我们所接受,而我们自产自销的名言“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却被深深的打上封建糟粕的烙印,以显示其多么残酷无情和霸道。但其用意和“没有任何借口”所见略同,只不过没有外国名言委婉含蓄罢了。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求人们绝对服从,严格执行。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从婴幼儿就开始让其接受服从的意识,从孝顺父母做起的。《弟子规》入则孝篇“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浅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内容摘要在管理学的发展史上,弗雷德里克·维斯洛·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本文介绍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并进一步浅论该理论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泰罗科学管理借鉴意义 弗雷德里克·维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 1856-1915年)是美国的古典管理学家,是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倡导者,被后人尊称为“科学管理之父”。他第一次系统地用科学实验和工作经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并得到发展。 一、科学管理理论的基本内容 泰罗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的生产效率。工人发挥最大程度的生产积极性需要从雇主那里获得某种特殊的刺激,“雇主只有给予工人以这类特殊的诱因或‘刺激’,才大概能指望赢得他的工人的‘积极性’”[1],其中特殊的诱因或“刺激”包括快速提拔、晋升,提高工资,领导对工人亲切友好等。这种管理模式被为“积极性加刺激性”的管理或任务管理,其主要包括以下六个原理。 (一)第一流的工人。第一流的工人是指能力最适合做这种工作而且也愿意去做这种工作的人。泰罗着重指出“所谓第一流工人有多大能力(并不含有拼命加油或过度卖力之意),只是指一个强健的人能长期保持下去而无损于他的健康的那种干劲。这种步伐能使他心情更舒畅,精力更旺盛”。[2] (二)工作定额。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泰罗指出,通过规范工人的操作方法可得出完成该项操作的标准时间,并据此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 (三)标准化。泰罗认为要实现科学管理必须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使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这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能较为准确地衡量工人的工作成绩。 (四)差别计件工资制。泰罗认为“磨洋工”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报酬制度不合理。1895年,他提出了一种新的报酬制度——差别计件工资制。其主要内容有:(1)通过时间和动作研究来制定有科学依据的工作定额;(2)根据工人完成或超额完成工作定额的程度支付工资率;(3)工资支付的对象是工人而不是职位,即根据工人的实际工作表现而不是工作类别支付工资。 (五)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一切可能用脑的工作都应该从车间里转移出来,集中到计划或设计部门,留给工段长和班组长的只能是纯属执行性质的工作。”[3]泰罗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把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并主张把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由专门的计划部门承担计划职能,由所有的工人和部分工长承担执行职能。 (六)职能工长制。泰罗主张设立八名工长来取代旧式的单个工长。为了使工长能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必须详细划分管理工作,使每一个工长的职务尽可能少,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每一个工长应该只限于承担一种管理职能,以便教导和监督工人更好的完成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借鉴意义 泰罗的管理理论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讲究效率和调查研究,对后世管理学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卷及答案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卷 (请将各题答案写到答题卡上,否则作无效处理) 一、名次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企业: 2、人力资源管理: 3、企业文化: 4、目标市场: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在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上,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项目)划分的横向领导系统,这种组织结构属于( ) A 直线制组织结构 B 矩阵制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制组织结构 D 职能制组织结构 2.一般来说,管理最基本的职能包括计划、组织、( )、控制和激励。 A .决策 B .协调 C .领导 D .沟通 3、最基本的,又是比较简单的结构形式是( )。 A 直线型组织结构 B 职能型组织结构 C 事业部型组织结构 D 矩阵型组织结构

4、以下是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的是()。 A 股东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 职代会 5、以下是公司的经营决策机构的是() A 股东大会 B 董事会 C 监事会 D职代会 6、古人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里的“运筹帷幄”反映了管理的哪一个职能?() A计划职能 B组织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7、属于企业员工的良师益友,充当前沿指挥官角色的是()。 A高层领导者 B 中层领导者 C 基层领导者 D中高层领导者 8、企业管理的基本职能不包括( )。 A 计划 B指挥 C控制 D组织 9、生产车间的工段长、班组长属于()。 A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中高层管理者 10、属于企业文化中心层的是企业的(D )文化。 A行为文化 B物质文化 C 规范文化 D精神文化 11、一个工厂的生产处处长属于()。 A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中高层管理者 12、一个工商企业的总经理属于()。 A高层管理者 B 中层管理者 C 基层管理者 D中高层管理者 13、CIS是指()。 A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B 企业理念识别系统 C 企业行为识别系统 D 企业形象识别系统 14、CIS不包括()。 A 企业理念 B 行为活动 C 消费者心理 D视觉表现 15、对于企业外部公关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满足顾客对一流产品(或服务)的要求 B 满足顾客对品牌的追求 C 满足顾客对利润的最求 D满足顾客对优质服务的追求 16、SWOT分析是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基本架构,其中S是指()。 A 优势 B 隐忧 C 机会 D 威胁 17、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稳定性。 A 盈利性 B 暂时性 C 竞争性 D 灵活性 18、属于企业总体战略的是()。 A 产品战略 B 技术发展战略 C 企业文化战略 D 单一产品战略 19、“皇帝的女儿不愁嫁”是指那种市场营销理念?()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 推销观念 D 营销观念 20、“顾客总是对的”属于() A 市场营销观念 B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C生产观念 D推销观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公司制企业是现代企业的主体形态,股份有限公司是现代企业的典型形态。() 3、张先生投入50万元作为注册资本成立了杭州钱塘江畔有限责任公司,他可以随意将公司的50万元划到个人帐下。()

现代企业管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71285

期末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1、企业:指集合着各种生产要素,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以盈利为目的,具有法人资格,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或经济实体。 2、管理幅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者直接管理的下级人员的人数 3、法人:是社会组织的人格化,是相对于自然人而言的,是指依法成立,并能独立行使法定权力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 1、现代企业制度:指适应社会化大生产需要,符合市场经济规范,具备现代企业特征的企业基本制度体系。 2、企业治理制度:指维护以股东为核心的权益主体的利益,对企业的权力制衡关系和决策系统所做出的制度安排。 1、企业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协调企业中以人为中心的资源与职能活动,以有效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活动。 2、企业文化:指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过程中所创造或逐步形成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作风和团体氛围的总和。 1、目标管理:是以制定和实现目标为中心的,被管理者自主控制达标过程,管理者实行最终成果控制的一种现代管理思想与管理方法。 2、决策:是指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为未来的行动确定目标,并在多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3、管理控制: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1、人力资源(微观):指企业可以利用的且能够推动企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劳动者数量的总和。 2、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企业所从事的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培养、使用及组织等各项管理工作的总称。 3、激励: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1、公共关系:社会组织运用双向信息传播手段,遵循社会利益之上、平等互惠原则,协调与公众的关系,以树立良好组织形象的一种现代管理职能。 2、企业的总体形象:企业通过其经营和社会活动在其公众心目中形成的综合化、系统化印象。 3、沟通:为达到一定的目的,将信息、思想和情感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传播与交流的过程。 1、企业经营目标:指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经营活动的方向与预期达到的水平或成果。 2、经营(狭义):企业为实现盈利目标,面向市场,以营销为中心的使企业内外部环境达成动态平衡的有组织活动。 1、目标市场:是指在市场细分化的基础上,企业所选定的消费者群,企业将向其提供特定的产品与服务。 2、市场定位:是企业在目标市场营销中,打造本企业产品特色,树立市场形象,以求在目标顾客心目中形成一种特殊的偏好。 3、市场细分化: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购买行为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标准,把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消费者群的过程。 4、促销:企业通过一定的传播与沟通手段,向目标顾客传递产品或劳务信息,树立企业

泰勒科学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由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在他的主要著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中提出。《科学管理原理》使人们认识到了管理 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泰勒的科学管理主要有两大贡献:一是管理要走向科学;二是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 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在米德维尔工厂,他从一名学徒工开始,先后被提拔为车间管理员,技师,小组长,工长,设计室主任和总工程师。泰勒重点研究是企业内部具体工作的效率,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泰勒对科学管理作了这样的定义,他说:“诸种要素——不是个别要素的结合,构成了科学管理,它可以概括为:科学,不是单凭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别人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这个定义,既阐明了科学管理的真正内涵,又综合反映 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 1、工作定额原理 泰勒认为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了改善工作表现,他提出:(1)企业要设立一个专门制定定额的部门或机构,这样的机构不但在管理上是必要的,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合算的。(2)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日工作量”,就必须通过各种试验和测量,进行劳动动作研究和工作研究。(3)根据定额完成情况,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使工人的贡献大小与工资高低紧密挂钩。 2、标准化原理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是过去曾存在的多种要素的结合。工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人的潜力不会自动跑出来,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这种潜力呢?方法就是把工人多年积累的经验知识和传统的技巧归纳整理并结合起来,然后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找出其具有共性和规律性的东西,然后利用上述原理将其标准化。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的情况下,要想用科学知识代替个人经验,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工具标准化、操作标准化、劳动动作标准化、劳动环境标准化等标准化管理。 3、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泰勒指出:“资方和工人的紧密、亲切和个人之间的合作,是现代科学或责任 管理的精髓。”他认为,没有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任何科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 都难以实施,难以发挥作用。泰勒进一步宣称,“在科学管理中,劳资双方在思 想上要发生的大革命就是:双方不再把注意力放在盈余分配上,不再把盈余分配看作最重要的事情。他们将会明白,当他们停止互相对抗,转为向一个方面并肩前进时,他们的共同努力所创造出来的盈利会大得惊人。” 4、例外原则 所谓例外原则,就是指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给下属管理人员,而自己保留对例外的事项一般也是重要事项的决策权和控制权。泰勒认为,规模较大的企业不能只依据职能原则来组织和管理,而必须应用例外原则。泰勒在《工厂管理》一书中曾指出:“经理只接受有关超常规或标准的所有例外情况

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全面提升班级管理水平 摘要:大学的班级管理,团队精神很重要,其核心在于强调班级合力,塑造班级文化,选配优秀干部,注重性格特质,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依此探索一种全新的班级管理思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笔者结合所学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借鉴企业管理中先进的管理思想,将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理念引入班级日常管理,这样不但提高了班级的管理实效,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也大大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 关键词:班级管理;企业管理;团队合作;班级文化;学生干部;职业生涯规划 一、营造团队氛围,强化团队合作 现代企业强调的是团队及其合作与协同。由于团队突出各个成员的优势互补,所以对于优秀的团队来说,1+1>2,即团队的绩效大于每个成员的绩效之和。可以说团队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在班级中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从学生入校起,班主任就应开始营造相互信任的团队氛围,构建着各种团队。在笔者的班级中,班干部是一个团队,一个寝室6个学生是一个团队,一个小组是一个团队,每天值日的两位学生是一个团队,篮球队、运动员队也成为一个团队,各个团队相互交织形成一个大团队——班级。

通过不断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打造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升了学生的协同力,让他们在团队中感受到了凝聚、协同所带来的温暖与和谐。 二、塑造班级文化,树立品牌意识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力量,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企业兴衰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关键性作用。ibm咨询公司对世界500强企业的调查表明,这些企业出类拔萃的关键是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它们令人注目的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根植于其优秀而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它们位列500强而闻名于世的根本原因。 为了让班级日常工作管理能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必须塑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对班级成员的行为产生约束和激励作用;提高其学习和工作热情,主人意识和责任感;促使其树立远大的共同愿景,共同努力共同进步。 班级文化主要建立在四个层次上,分别为形象层、行为层、制度层、价值观层。 1.形象层 形象层是指塑造班级的外在形象,在班级里主要包括班级名称、班徽、班旗、班级服装、自创的班歌、宣传活动海报及丰富的文化墙。其作用是形成统一、规范的外部形象,打造班级成员引以自豪的班级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