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要求举例说明《政治生活》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意义和要求

张忠锋

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 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它所关心的不仅是人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多少知识、认识多少事物,还在于人的生命意义可以经由教学而获得彰显和扩展。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教学思想,夸美纽斯的教学思想,卢梭自然主义教学思想以及杜威经验主义教学思想。然而尽管国外体验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但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甚少,研究者们把注意集中在了对体验式学习的探讨上,尤其是体验式学习模式的研究,这可能与国外教育研究的重心从教学方法转移到学习者有一定的关系。

国内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多,但也处于刚起步阶段。教育学、外语教学对体验式教学的研究还停留在对体验式教学的特征、价值及其实现途径的探讨,只有极个别的研究者开始关注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思想品德课标中指出:“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多半为学生的情感体验,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标准要求,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创造各种不同的教育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这需要采取体验式教学法。以下浅谈一下我对体验式教学的意义的认识。

1.体验式教学是人解放自身的一种途径

在教学中通过大量的体验,促使学生将道德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信心,体验式教学仍需深入研究学生的思想状态,不断把握教学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从而内化为行为。

2.体验式教学是个体知识建构的基础

《政治生活》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旨在把学习主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师生运用协作探讨的方法、在情感的交流、思维的碰撞中进行体验、感悟,使学生逐渐得以熏陶,促进其思维方式趋于成熟。《政治生活》由四个单元组成,分别是第一单元??公民的政治生活,第二单元??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如教学中对政治现象的认识:(1)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提出制裁(多方面的制裁,但这一举动属于政治范畴。)(2)中国印度的边界之争; (3)中东地区战乱频繁(主要是因为宗教、民族等各个因素渗透在政治生活中。);(4)钓鱼岛之争;南海主权之争;(5)国家主席又到某地看望某人,慰问某人;(6)两会召开等等等等。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兼顾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可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在激烈讨论的问题情境中,学生则跃跃欲试,积极思考的人会大大增加,增强了教学效果。

3.体验式教学是个体品德形成催化剂与心理健康的保障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主动转换角色,自觉适应新课改需要。教学中着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应给学生实实在在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有效地促进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如何发挥

1

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应用知识自主探索,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在教学时,要整合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真正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鲜活的生活学习材料,使学生的操作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尽

可能创造或利用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和教学方法的直观性,使学生面临具体的学习任务,不断激发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浓厚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及时运用评价等手段,引导并激励他们的求知欲望,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政治生活》实施体验式课堂教学的要求有哪些,我认为

1. 在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凡是学生能看懂的内容就放手让他们自学;凡是学生动手操作能得出的某一规律,就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凡是学习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解决……这样,就能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思考,在自主探索中学会求知,从而调动了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第一课的第一目,叙述完面对新旧社会两次特大洪灾的案例后,提出两个问题:比较两次洪灾发生的不同时代,从社会制度方面思考,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比较两次抗洪救灾的过程,从国家政权方面思考,中国发生了哪些根本性变化,(问题呈现)学生要带着这两个问题去阅读教材、去思考、去探究、去感悟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怎样的,我国国家性质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特点、优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当然教材也是围绕这些问题展开的。实际上是把观点、结论放到案例中、问题中,而不是先出结论,简单地、生硬地要求学生记忆、表达。本质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尊重学生学习、接受知识需要一个过程;尊重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选择的权利、思考的权利;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接受新知的条件和基础。

2.在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师生互学、角色互换活动,多给孩子展示自我的机会,多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提出问题。初中生有着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对周围的事物有着特殊的敏感,甚至老师不经意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他们情绪波动。因而教师精神饱满、富有激情,由浅入深地“感染”学生,引发师生情感上的共鸣,提供学生对问题的思考。

3.利用学生喜欢的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小品、音乐、角色扮演、表演或体验自己的心理行为,或者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创设一些形象逼真的情景,以打动学生,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十六大报告和十六届四中全会都讲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所以在第一单元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中,可以设置一些关于民主选举方面的情景,让学生参与体验。

4.开展辩论不仅可让同学们掌握知识、拓宽知识面,还增长了见识。需要注意的是,上辩论课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确立辩题,正方和反方的同学,推选四位辩手,课后广泛征集资料主持人(也可请政治科代表做主持人),辩论切忌走过场,一定要像正规辩论,要求学生认真对待。

5. 阅读、讨论,在生活中体验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环境,生活在人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学会做人,主要在生活中体验实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的材料,使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认识与情感的统一。例如让学生讨论:如何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我国公民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它对绝大多

2

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人

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使学生了

解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必须履行应尽的政治义务,行使权利、

履行义务都要遵循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权利与义务统一,个人利益与集体

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

学习和实践中,明确我国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途径和方式,提升参与

政治生活所应有的正确态度、理性思考和操作能力。学生通过阅读、说课本、说

自己、说生活,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和主角意识。

Qyzzx249

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