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速公路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高速公路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设计

高速公路挡土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注意事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挡土墙的发展 (1)

1.2 加筋土挡土墙的介绍 (1)

1.3 设计的内容 (2)

第2章设计基本资料 (3)

2.1 工程概况 (3)

2.2 设计范围 (3)

2.3 基本资料 (3)

第3章计算内容 (5)

3.1 设计资料 (5)

3.2 设计计算理论 (5)

3.2.1 荷载组合 (5)

3.2.2 基础设计及整体稳定性验算 (6)

3.2.3 轴向力偏心距 (11)

3.2.4 内部稳定性验算 (12)

3.3 设计计算 (18)

3.3.1 筋带受力计算 (18)

3.3.2 内部稳定计算 (19)

3.3.3 外部稳定计算 (21)

第4章地基处理 (26)

4.1 石灰桩的原理及分类 (26)

4.2 加固机理 (26)

4.2.1 桩间土加固机理 (27)

4.2.2 桩身加固机理 (28)

4.2.3 复合地基 (29)

4.3 理论设计 (29)

4.4 设计过程 (31)

4.5 施工工艺 (31)

4.5.1 施工准备 (31)

4.5.2 施工顺序 (32)

4.5.3 成桩 (32)

第5章理正验算 (33)

5.1 理正软件介绍 (33)

5.2 计算结果 (33)

5.2.1 墙身尺寸及筋带资料 (33)

5.2.2 物理参数 (34)

5.2.3 一般情况墙体验算 (35)

5.2.4 各组合最不利结果 (37)

第6章挡土墙施工 (38)

6.1 施工准备 (38)

6.2 挡土墙基础 (38)

6.3 排水 (40)

6.4 沉降缝与伸缩缝 (40)

6.5 墙背填料 (40)

6.6 加筋土挡土墙 (41)

第7章结论与展望 (44)

7.1 结论 (44)

7.2 展望 (44)

参考文献 (46)

致谢 (47)

附录A 外文资料翻译 (55)

附录B 有关图纸 (1)

B.1 墙面板图 (1)

B.2 挡土墙横断面图 (1)

B.3 基底桩位图 (1)

第1章绪论

1.1 挡土墙的发展

挡土墙是公路工程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构造物。随着我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特别是高等级公路建设向中西部地区的推进,路基挡土墙越来越显得重要,应用越来越多,而且其结构形式日新月异,设计理论也在不断发展。

重力式挡土墙是最古老的结构形式,因其料源丰富、取材方便、形式简单、施工简便,所以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为了适应不同的使用要求如:建筑高度稳定性等,以及不同地区的建筑条件如:地基、料源、地形等。研究开发了各种形式的挡土墙如悬臂式、扶壁式、加筋土式、锚杆式和锚定板式等这些形式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在国外应用十分广泛但在我国应用尚未普及不过随着高等级公路向中西部地区推进,其应用会越来越多。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适用于缺乏石料的地区。它通过墙趾板和墙踵板宽度来调节控制基底应力[1]。

从实际使用来看,在我国,加筋土技术的应用范围已由单一的挡墙发展到桥台、护岸、货场站台、水运码头等方面。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也已扩展到公路、铁路、煤炭、林业、城市建设、高等学校等各个部门。从理论研究来看。既有作用机理的研究,这就是进行实验室模型试验和现场原型试验、分析,又有基本设计参数试验和拉筋材质的试验。所有这些反映了我国在加筋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上已出见成效。可以预计加筋土技术在我国是有很大发展前途的。

1.2 加筋土挡土墙的介绍

加筋土挡土墙指的是由填土、拉带和镶面砌块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2]。

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也较简便;它是一种很好的抗震

结构物;节约占地,造型美观;造价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加筋土挡土墙指的是由填土、拉带和镶面砌块组成的加筋土承受土体侧压力的挡土墙。

加筋土挡土墙是在土中加入拉筋,利用拉筋与土之间的摩擦作用,改善土体的变形条件和提高土体的工程特性,从而达到稳定土体的目的。加筋土挡土墙由填料、在填料中布置的拉筋以及墙面板三部分组成。一般应用于地形较为平坦且宽敞的填方路段上,在挖方路段或地形陡峭的山坡,由于不利于布置拉筋,一般不宜使用。

加筋土是柔性结构物,能够适应地基轻微的变形,填土引起的地基变形对加筋土挡土墙的稳定性影响比对其他结构物小,地基的处理也较简便;它是一种很好的抗震结构物;节约占地,造型美观;造价比较低,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3]。

1.3 设计的内容

青银高速公路(或G035,035国道,青银线),是横贯中国大陆北部一条国道主干线,为中国高速公路规划五纵七横的一条横向线。起点为山东青岛市,终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全长1610km,是中国“十五”在建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国家级高速动脉。该路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00km。途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宁夏5个省区,是中国能源东送及出口的主要通道,对于加强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之间的资源互通,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有部分建成高速公路,其它为一级或二级公路。

根据青银高速公路的路况,设计一段路堤式加筋土挡土墙。主要内容包括;墙体选型,内部稳定性验算及外部稳定性验算,地基处理,理正验算,施工方法,外文翻译等。

第2章设计基本资料

2.1 工程概况

青银高速公路(或G035,035国道,青银线),是横贯中国大陆北部一条国道主干线,为中国高速公路规划五纵七横的一条横向线。起点为山东青岛市,终点为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全长1610km,是中国“十五”在建投资最大、线路最长的国家级高速动脉。该路双向六车道,设计时速120km。途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宁夏5个省区,是中国能源东送及出口的主要通道,对于加强西北内陆和东部沿海之间的资源互通,促进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着巨大作用。目前有部分建成高速公路,其它为一级或二级公路。

青银线河北段,全长181.859km,主线以石家庄为中心,西接太原,东达济南,是冀中平原的经济大动脉和运输主。该路段东起冀鲁交界的清河县,西至石太高速公路鹿泉立交桥,途径邢台、石家庄两个市的清河、南宫、威县、新河、宁晋县、赵县、栾城县、元氏县、鹿泉9个县。

2.2 设计范围

本设计是以青银高速公路(K46+099.06)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基础,设计一座挡土墙。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量势必快速增长,早期修建的高速公路势必将不能满足交通量快速增长的要求。根据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高速公路在当今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建设项目逐年增加,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安全生产隐患等逐渐增多,而挡土墙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3 基本资料

表2-1 挡土墙基本资料

墙身及基础填料及地基

挡土墙类型加筋土挡土墙填料种类砾碎石类土

墙高H(m) 8 重度γ(kN/m3)20

筋带类型聚乙烯土工带填料内摩擦角?(°) 40

筋带长度(m) 10 基础埋深(m) 1.5

筋带宽度(mm) 18

地基土黄土

筋带厚度(mm) 1

表2-1 挡土墙基本资料

公路等级及荷载强度

筋带强度设计值 公路等级

Ⅰ级 极限断裂强度标准值(MPa) 220 汽车荷载

公路Ⅰ级 筋带容许拉应力(MPa) 50 墙顶护栏荷载强度L q (kN/m 2)

7 填料与筋带的似摩擦

系数 0.4 按一次建成双向4车道高速公路的标准设计,路基宽度为28m ,计算行车速度为100km/h ,公路一级。标准横断面尺寸如下表所示:

表2-2 公路宽度尺寸表

中央分隔带宽度

(m)

两侧行车道宽度(m) 两侧路缘带宽度(m) 两侧硬路肩宽度(m) 两侧土路肩宽度(m) 3 2×3.75 0.75 3.5 0.75

表2-3 地基土层参数

天然含水量(%)

18 天然重度0γ (kN/m 3) 1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150 地基内摩擦角?(°) 25 粘聚力(kPa) 40 孔隙比 0.7

第3章 计算内容

3.1 设计资料

(1)挡土墙不受浸水影响,墙高8=H m ,顶部填土0.6m

(2)路基宽28m ,路面宽19.5m

(3)荷载标准:公路一级

(4)面板规格:0.8m ?0.56m 十字型混凝土板。板厚300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5)筋带:采用聚乙烯土工带,带宽为18mm ,厚1.0mm ,断裂极限强度标准值220=k f MPa ,抗拉容许应力][σ=50MPa ,摩擦系数4.0=f ;

(6)筋带节点间距:m 0.42=x s ,0m 0.4=y s ;

(7)填料:砾碎石类土,重度31kN/m 20.00=γ,内摩擦角 40=?;

(8)地基:黄土,重度3kN/m 00.14=γ,内摩擦角?=25?,黏聚力kPa 40='c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50kPa =a f ;

(9)墙体采用矩形断面,加筋体宽为10.0m ;

(10)墙顶填料与加筋土填料相同。

3.2 设计计算理论

3.2.1 荷载组合

加筋土挡土墙所承受的作用(或荷载)及其组合如表3-1所示,本设计采用荷载组合Ⅱ。

表3-1 常用作用(或荷载)

组合

作用(或荷载)名称 Ⅰ

挡土墙结构重力、墙顶上的有效永久荷载、填土重力、填土侧压力及其他永久作用(或荷载)相组合 Ⅱ

组合Ⅰ与基本可变作用(或荷载)相组合 Ⅲ 组合Ⅱ与其他可变作用(或荷载)相组合

3.2.2 基础设计及整体稳定性验算

3.2.2.1 基础设计

(1)挡土墙的基础类型,除特殊地基情况需采用桩基础外,宜采用明挖基础。明挖基础宜设置在地质情况较好的地基上,当地基为松软土层时,可采用换填、砂桩、搅拌桩等方法处理地基。挡土墙采用刚性基础时,基础底部的扩展部分不应超过材料的刚性角。对于混凝土基础,刚性角不应大于40°;对于片石、块石、粗料石砌体基础,当用M5以上砂浆砌筑时,刚性角不应大于35°,当用M5及低于M5砂浆砌筑时,刚性角不应大于30°。挡土墙的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条形扩展基础时,应按照《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的规定进行设计[4]。

(2)基础的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冻结深度小于或等于1.00m时,基底应在冻结线以下不小于0.25m,并应符合基础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00m。

当冻结深度超过1.00m时,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25m,还应将基底至冻结线0.25m深度范围的地基土换填为弱冻胀材料。

受水流冲刷时,应按路基设计洪水频率计算冲刷深度,基底置于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0m。

路堑式挡土墙的基础顶面应低于路堑边沟底面不小于0.50m。

在风化层不厚的硬质岩石地基上,基底宜置于基岩表面风化层以下;在软质岩石地基上,基底最小埋置深度不小于1.00m。

(3)建筑在斜坡地面的挡土墙,基础前趾埋入地面的深度和距地表的水平距离应符合表3-2。

表3-2 斜坡地面基础埋置条件

土层类别最小埋入深度h(m) 距地表水平距离l(m)

较完整的硬质岩石0.25 0.25~0.50

一般硬质岩石0.60 0.60~1.50

软质岩石 1.00 1.00~2.00

土层 1.00 1.50~2.50

(4)明挖基础的基坑面,应设置不小于4%的排水横坡。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应采取消除湿陷或防止水流下渗的措施。

3.2.2.2 地基计算

(1)挡土墙地基承载力计算时,传至基础底面上的作用(或荷载)效应,宜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作用(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相应的抗力采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挡土墙及地基稳定时,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计算基础结构的作用(或荷载)效应、配置钢筋、验算材料强度时,作用(或荷载)效应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作用(或荷载)效应组合。

(2)挡土墙明挖基础底面的压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A N p K m a x =)61(0B

e + (3-1) A N p K m i n =)61(0B

e - (3-2) K

K 0N M e = (3-3) 公式(3-1)及公式(3-2)的使用条件为: 60B e ≤

(3-4) 式中:max p ——采用作用(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基底边缘最大压应力值(kPa); m i n

p ——采用作用(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基底边缘最小压应力值(kPa); K N ——采用作用(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底上的垂直力

(kN/m);

A ——基础地面每延米的面积,即基础宽度1?

B 2(m );

B ——基础底面宽度,对于倾斜地基为其斜宽(m);

0e ——基底合力的偏心距(m);

K M ——采用作用(或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作用于基底形心的弯矩

(MPa)。

(3)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明挖基础,当60B e >

时,不计基底承受拉应力,仅按受压区计算最大压应力,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1

K max 32a N p = (3-5) 0m i n =p (3-6) 垂直于基底面的合力对受压边缘的力臂1a ,可按下式计算:

012

e B a -= (3-7) (4)垂直于基础底面的合力偏心距0e 应符合表3-3的规定。

表3-3 垂直于基础底面的合力的偏心距限制

作用(或荷载)组合

地基条件 合力偏心距 作用(或荷载)组合Ⅰ

非岩石地基 8/0B e ≤ 作用(或荷载)组合Ⅱ、Ⅲ施工荷载

非岩石地基 6/0B e ≤ 作用(或荷载)组合Ⅱ、Ⅲ施工荷载

较差的岩石地基 5/0B e ≤ 作用(或荷载)组合Ⅱ、Ⅲ施工荷载 坚密的岩石地基 4/0B e ≤

注:岩石地基上的挡土墙,在荷载组合Ⅰ作用下,当满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稳定性要求时,合力的偏心不

受限制。

(5)挡土墙地基的承载力特征值a f ,应根据地质勘测、原位测试、荷载试验,调查、对比邻近已建构造物的地基承载力资料及经验、理论公式的计算数据,综合分析后确定。

(6)挡土墙基础底面置于软土地基上时,可按下式计算基底最大压应力值:

)()(21m a x h p z h p γαγ-++= (3-8) 式中:h ——基底埋置深度(m),当受水流冲刷时,由一般从冲刷线算起;

z ——基底到软土层顶面的距离(m);

p ——基底平均压应力(kPa);

α——土中附加压力系数;

1γ——深度(h +z )之间各土层的换算重度(kN/m 3);

2γ——基底以上土的重度(kN/m 3),地下水位以下为浮重度b γ;

P ——基础宽度(m)。

(7)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k ,可按表3-4的规定确定。

表3-4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a f '的提高系数

作用(或荷载)与使用情况

提高 系数k 作用(或荷载)与使用情况 提高 系数k 作用(或荷载)组合Ⅰ、Ⅱ

1.00 经多年压实未受破坏的 旧基础 1.50 作用(或荷载)组合Ⅲ、

施工荷载 1.25 注: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小于150kPa 的地基,对于序号第二项情况,k =1.0;对于序号第三项情况k =1.25。

(8)基础底面最大压应力值,应符合下式要求:

a m a x f k p '≤ (3-9) 式中:a f '——经基础埋深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

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系数。

3.2.2.3 稳定性验算

(1)挡土墙的滑动稳定方程与抗滑动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滑动稳定方程:

x 1Q 0y 1Q 0p 2Q 0x y 1Q tan )1.1(]tan )tan (1.1[E E G E E E G γαγμαγαγ-++-++

0P 2Q >+E γ (3-10)

式中:G ——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他竖向荷载

的标准值(kN),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

E y ——墙后主动土压力标准值的竖向分量(kN);

x E ——墙后主动土压力标准值的水平分量(kN);

P E ——墙前被动土压力标准值的水平分量(kN),当为浸水挡土墙时,P E =0;

0α——基底倾斜角(°

),基底水平时00=α; μ——基底与地面间摩擦系数,当缺乏可靠试验资料时,可按表3-5的规定采

用;

1Q γ、2Q γ——主动土压力分项系数、墙前被动土压力分项系数。

②抗滑动稳定系数c K 计算公式:

x P 0P x c t a n ]t a n )([αμαN E E E E N K -'+'-+= (3-11) 式中:N ——基底上作用力的合力标准值的竖向分量(kN),浸水挡土墙应计入浸水部

分的浮力;

P

E '——墙前被动土压力标准值水平分量的0.3倍(kN)。 表3-5 基底与基底土间的摩擦系数μ

地基土的分类 μ 地基土的分类

μ 软塑黏土

0.25 碎石类土 0.50 硬塑黏土

0.30 软质岩石 0.40~0.60 砂类土、黏砂土、

半干硬的黏土

0.30~0.40 硬质岩石 0.60~0.70 砂类土 0.40

(2)采用倾斜基底的挡土墙,还需验算沿墙踵处地基土水平面滑动的稳定性,其滑动稳定方程与抗滑动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滑动稳定方程:

067.0)1.1(x 1Q 1n y 1Q >-++E cB E G γμγ (3-12) 式中:1B ——挡土墙基底水平投影宽度(m);

n μ——地基土的内摩擦系数,?μtan n =;

?——地基土的内摩擦角;

c ——地基土的粘聚力(kN/m);

G ——作用于基底水平滑动面上的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

力、作用于墙顶的其他竖向荷载及倾斜基底与滑动面间的土楔的重力(kN)的标准值,浸水挡土墙的浸水部分应计入浮力。

②抗滑动稳定系数c K 计算公式:

x

1n c )(E cB N N K ++=μ? (3-13) 倾斜基底与水平滑动面间的土楔重力标准值N ?可按下式计算:

002c o s s i n 2

ααγ?B N = (3-14) 式中:N ——基底上作用力的合力标准值的竖向分量(kN),浸水挡土墙应计入浸

水部分的浮力;

γ——地基土(岩)的重度,透水性的水下地基土为浮重(kN/m 3)。

(3)挡土墙的倾覆稳定方程与抗倾覆稳定系数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①倾覆稳定方程:

0)(8.0P P 2Q y x x y 1Q G >+-+Z E Z E Z E GZ γγ (3-15) 式中:G Z ——墙身重力、基础重力、基础上填土的重力及作用于墙顶的其他竖

向荷载的合力重心到墙趾的距离(m);

x Z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竖向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Z y ——墙后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P Z ——墙前被动土压力的水平分量到墙趾的距离(m)。

②抗倾覆稳定系数0K 计算公式:

y x P P

x y G 0Z E Z E Z E GZ K '++= (3-16)

(4)验算挡土墙的抗滑动和抗倾覆稳定时,稳定系数不应小于表3-6的规定。

表3-6 抗滑动和抗倾覆稳定系数

作用(或荷载)情况 验算项目

稳定系数 作用(或荷载)Ⅰ、Ⅱ

抗滑动

c K 1.3 抗倾覆

0K 1.5 作用(或荷载)Ⅲ

抗滑动

c K 1.2 抗倾覆

0K 1.3 施工阶段验算

抗滑动

c K 1.2 抗倾覆 0K 1.2

注:①大于适宜墙高时,稳定系数宜大于表中所列值,相同填料下,稳定系数宜随墙高增大而增大;

②大于适宜墙高时,相同墙高下,稳定系数宜根据填料的粘聚力c 取值:粘聚力小者取较小值;粘聚力

大者取较大值。

(5)适宜于不良土质地基、表土下为倾斜基岩地基及斜坡上的挡土墙,应对挡土墙地基及填土的整体稳定性进行验算,其稳定系数不应小于1.25。

(6)挡土墙设计为滑动稳定控制时,可采取下列增加抗滑动稳定性措施:

①采用倾斜基底;

②采用凸基底,凸应设置在坚实地基上;

③可计入墙前被动土压力;

④采用桩基础。

(7)挡土墙设计为倾覆稳定控制时,可采用下列增加抗倾覆稳定措施:

①扩展挡土墙基础的前趾,当刚性基础的前趾扩展受到刚性角限制时,可采用配筋扩展基础;

②调整墙面、墙背坡度;

③改变墙身形式,可采用衡重式、扶壁式等抗倾覆稳定性较强的挡土墙形式。

3.2.3 轴向力偏心距

(1)挡土墙墙身或基础为圬工构件时,偏心受压构件计算截面上的轴向力偏心距e 0(m),应符合表3-7的规定:

d d 0N M e

(3-17)

毕业设计 挡土墙 边坡

毕业设计挡土墙边坡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第一节挡土墙的结构形式 (1) 一.重力式挡土墙 (1) 二.衡重式挡土墙 (2) 三.半重力式挡土墙 (2) 四.悬臂式挡土墙 (3) 五.扶壁式挡土墙 (3) 六.U形槽结构 (4) 七.空箱式挡土墙 (4) 八.板桩式挡土墙 (4) 第二节挡土墙设计基本资料 (5) 一.建筑物总体设计资料 (5) 二.地形资料 (5) 三.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5) 四.回填土的物理性质 (5) 第三节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步骤 (6) 一.挡土墙设计的基本要求 (6) 二.挡土墙设计的基本内容 (6) 三.挡土墙设计的一般步骤 (7) 第二章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 (8) 第一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组合 (8) 一.作用在挡土墙上的荷载 (8) 二.荷载组合 (8) 第二节土压力 (9) 一.土压力的类型及产生条件 (9) 二.静止土压力的计算 (11) 三.朗肯土压力理论及其计算 (12) 第三节作用在挡土墙上的静水压力及基地扬压力 (15) 一.墙后水位的强度确定 (15) 二.墙面与墙背静水压力计算 (15)

三.基地扬压力计算 (15) 第三章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16) 第一节挡土墙稳定破坏形式 (16) 第二节挡土墙的稳定验算 (17) 一.挡土墙的稳定检算内容 (17) 二.挡土墙抗滑稳定验算 (17) 三.挡土墙抗倾覆稳定验算 (18) 四.基地应力验算 (19) 第四章挡土墙的结构检算与配筋计算 (21) 第一节结构设计控制计算情况及控制截面的选择 (21) 一.控制计算情况的选择 (21) 二.控制截面的选择 (21) 第二节挡土墙的建筑材料与受力性质 (21)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计算 (22) 一.受弯构件的配筋计算 (22) 二.受拉构件的配筋计算 (24) 第三节裂缝开展宽度验算 (25) 一.最大裂缝宽度的允许值 (25) 二.裂缝开展宽度的验算 (25) 第五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的配筋率与截面选择 (26) 第六节钢筋混凝土挡土墙受力筋,分布筋及构造筋的布置 (27) 一.受力钢筋的布置 (27) 二.分布钢筋的配置 (27) 三.构造钢筋的配置 (28) 第五章湘江东岸扶壁式挡土墙的设计算例 (29) 第一节.工程概况 (29) 第二节.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 (29) 第三节.计算条件 (29) 一.已知条件 (29) 二.计算数据的采用 (30) 第四节初拟断面尺寸 (30)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

榆树坪隧道综合设计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西安 710064 ) 摘要: 本设计按照“新奥法”施工的要求,对某山岭二级公路上的榆树坪隧道进行了综合设计。主要内容包括:路线方案的拟定比选、隧道横纵断面设计、隧道衬砌结构设计、路基路面防排水及管线沟槽设计以及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了隧道二次衬砌的结构计算,IV级围岩隧道施工阶段分析,同时还完成了隧道通风、照明的计算及设计。 关键词: 隧道新奥法防排水衬砌结构 通风照明监控测量结构计算 第一章隧道设计说明书 一、设计概况 榆树坪隧道位于吴旗县,是连接刘河湾,胜利山,贺石湾,洛源桥,榆树坪地区的山岭二级公路区段上重要的通道,该地区为构造剥蚀侵蚀低山地貌,地质地形复杂,拟建隧道经过区域地表地形整体起伏较大,其中最低标高1252.0m,最高标高1512.0m。该隧道拟设计为单洞双向隧道,该隧道为整体一段,入口桩号K0+015,出口桩号

K2+140.87,全长2125.87m,采用双坡,坡度为第一段1.25%,第二段-1.5%。隧道行车道宽度按照设计行车速度60km/m考虑。明洞施工按明挖法施工,暗洞按“新奥法”施工。隧道衬砌结构设计采用“新奥法”复合式衬砌,并采用高压钠灯光电照明、射流风机机械通风;隧道洞门形式根据地形条件采用入口削竹式,出口端墙式洞门。隧道围岩以较为破碎的白云岩、片麻岩、玄武岩、页岩、变质砂岩为主,围岩级别以Ⅲ,Ⅳ、Ⅴ级为主。 二、隧道主要技术标准 定的远景交通量设计,采用单洞双向隧道 公路等级:山岭重丘二级公路 设计交通量:262辆/h(近期),540/h(远期) 隧道设计车速:60km/h 隧道建筑限界 根据《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D70—)规定确定: 行车道: W=2×3.50m 侧向宽度: L L=0.50m 余宽: C= 0.25m 人行道宽: R=1.00m 限界净高: 5.00m 隧道净高: 7.09m

毕业设计绪论范本(以交通运输专业论文为例)

1绪论 1.1选题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运输需求显得越来越旺盛,既有的运输能力已表现出明显的不足,特别是铁路运输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需要,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满足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我国制定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我国铁路网建设,到20年我国铁路线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2万公里,复线率和电气化率均达到50%。形成以新建 1.2万公里“四纵四横”客运专线为骨架,既有提速线路为补充的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络。届时,我国高速铁路的线路里程将比目前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2倍还要多。可以说我国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将要用15年的时间走完世界所有发达国家近半个世纪走完的道路。这3万公里快速客运网的建设,将使我国旅客运输迈上一个新台阶。 1.2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我国学者对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经过多年的不断研究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方法。这种经验和方法在过去客货混行的运输条件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面对高密度、组、公交化、高速快捷的客运专线网络的大力建设,这些方法和经验显然需要相应的调整。所以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及理念,结合我国客运专线的建设情况,建立适合成网条件下列车开行方案的编制方法。深入研究客流发展变化的特征及趋势,充分考虑旅客的出行需求,了解国民经济发展、区域发展水平、旅客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变化,将旅客换乘与开行方案一体化设计,使得铁路更好地适应未来旅客运输的发展需求。 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是指根据客运专线网中节点等级的不同选择列车的起讫点,将开行方案按照一定的周期设计,使开行方案适合周期性运行图的铺画,在每周期内列车的起讫点、频率、径路基本相同。基于分级节点系统的周期性列车开行方案起讫点规律、数量较少,主要节点间列车开行频率高,旅客出行时间灵活,方便度高。

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挡土墙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挡土墙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挡土墙课程设计

挡土墙课程设计

目录 一、挡土墙的用途 (3) 二、荷载计算 (4) 三、挡土墙稳定性验算 (7) 四、基地应力及合力偏心距验算 (7) 五、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8) 六、墙身排水、沉降缝、伸缩缝和变形缝的设置 (9)

挡土墙设计计算 一、挡土墙的用途 挡土墙定义:用来支撑天然边坡或人工填土边坡以保持土体稳定的建筑物。 按照设置位置,挡土墙可分为:路肩墙、路堤墙、路堑墙和山坡墙等类型。 1.作用: 1)路肩墙或路堤墙:设置在高填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防止路基边坡或基底滑动,确保路基稳定,同时可收缩填土坡脚,减少填方数量,减少拆迁和占地面积,以及保护临近线路的既有重要建筑物。 2)滨河 及水库路堤挡 土墙:在傍水 一侧设置挡土 墙,可防止水 流对路基的冲 刷和浸蚀,也 是减少压缩河 床或少占库容 的有效措施。 3)路堑挡 土墙设置在堑 坡底部,用于支撑开挖后不能自行稳定的边坡,同时可减少挖方数量,降低边坡高度。 4)山坡挡土墙设在堑坡上部,用于支挡山坡上可能坍滑的覆盖层,兼有拦石作用。 二、荷载计算 (一)、车辆荷载换算 采用浆砌片石重力式路堤墙,墙高米,填土髙4米,填土边坡1:,墙背俯斜,1:(α=19°),墙身分段长度15米。 按墙高确定的附加荷载强度进行换算

附加荷载强度q 墙高H (m ) q(kPa) ≤ 20 ≥ 10 注:H=~时,q 由线性内插法确定. 墙高米,按墙高确定附加荷载强度进行计算。按照线性内插法,计算附加荷载强度:q =m2。 (二)、土压力计算 其中: 676.05 .185 .12γ0===q h 基挡土墙因路基形式和荷载分布的不同,土压力有多种计算图式. 以路堤挡土墙为例,按破裂面交于路基面的位置不同,可分为5种图示:破裂面交于内边坡,破裂面交于荷载的内侧、中部和外侧,以及破裂面交于外边坡。 破裂棱体位置确定: a=4m, d = , H= 8 m ,α= 19o (1)破裂角θ的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范围内,则有: Ψ = φ + α + δ = 38o+19o+19o =76o A 0 =

公路隧道毕业设计图纸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设计文件设计题目:天台山公路隧道设计 专 业:土木工程(岩土)班 级: 11-3 班 学生姓名:臧浩然学号:20117181 指导教师:刘振平院长: 武鹤 黑龙江工程学院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 录 图 表 名 称 图 号 备 注 设计总说明 I 共2页 上行先平纵缩图 S1-1 共5页 下行线平纵缩图 S1-2 隧道平面布置图(一) S1-3 隧道平面布置图(二) S1-4 隧道平面布置图(三) S1-5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缩图 S2 共1页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一) S3-1 共3页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二) S3-2 隧道上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三) S3-3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缩图 S4 共1页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一) S5-1 共3页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二) S5-2 隧道下行线纵断面布置图(三) S5-3 Ⅲ级围岩隧道标准横断面图 S6 共1页 Ⅲ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7-1 共2页 Ⅲ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二) S7-2 Ⅲ级围岩支护与衬砌构造图 S8 共1页 Ⅳ、Ⅴ级围岩标准横断面图 S9 共1页 Ⅳ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1 共4页 图 表 名 称 图 号 备 注 Ⅳ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二) S10-2 Ⅴ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3 Ⅴ级围岩衬砌配筋图(一) S10-4 共4页 Ⅳ、Ⅴ级围岩支护与衬砌构造图 S11 共1页 标准横断面图 S12 共1页 紧急停车带横断面和平面图 S13 共1页 人、车横向通道横断面图 S14 共1页 翼墙式洞门立面图 S15 共1页 翼墙式洞门侧面图 S16 共1页 翼墙式洞门平面图 S17 共1页 射流机安装位置图 S18 共1页 射流机平面布置图 S19 共1页 照明灯具安装位置图 S20 共1页 照明灯具平面布置图 S21 共1页 Ⅲ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2 共1页 Ⅳ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3 共1页 Ⅴ级围岩施工方案图 S24 共1页

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洛阳某工程扶壁式挡土墙设计 摘要 扶壁式挡土墙是一种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挡土墙,其主要特点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墙身断面较小,自身质量轻,可以较好的发挥材料的强度性能,能适应承载力较低的地基。适用于缺乏石料及地震地区。一般在较高的填方路段采用来稳定路堤,以减少土石方工程量和占地面积。扶壁式挡土墙,断面尺寸较小,踵板上的土体重力可有效地抵抗倾覆和滑移,竖板和扶壁共同承受土压力产生的弯矩和剪力,相对悬臂式挡土墙受力更好,适用6~12m高的填方边坡,可有效地防止填方边坡的滑动。 本设计剖析了挡土墙的作用原理;分析了挡土墙的应用现状、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并完成了该扶壁式挡土墙的总体设计(主要尺寸的拟定)、荷载及土压力的计算,内力计算,滑移稳定计算,倾覆稳定计算,地基承载力计算,结构计算;完成了图纸绘制;设计了施工组织;并进一步根据地质条件和现场要求进行优化设计。以求达到安全适用的目的,寻求最佳经济效益。 关键词:扶壁式挡土墙、土压力、荷载计算、结构、施工

The Buttress Retaining Wall Design of a Project of Luoyang ABSTRACT Help retaining wall is a reinforced concrete thin-wall retaining wall, its main features is that its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its construction is easy, the wall of the section is small, its own quality is light, it can better play to the strength properties of the material, and it can adapt to bearing the capacity of the lower foundation and apply to the lack of stone and earthquake areas. In order to reduce the amount and cover an area of earth and stone works,generally it usually uses a higher fill section to stabilize the embankment. 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 has a smaller section size, heel panel soil weight force can effectively resist overturning and sliding, vertical panels and buttresses can stand the earth pressure moments and shear forces, the relative cantilever retaining wall by the force is good to use the 6 ~ 12m high fill slop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sliding of the fill slope. The design analysis the principle of retaining walls, understands the status quo of retaining wall and development trend. And it can also complet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the formulation of the main dimensions),the supporting retaining wall loads and earth pressure,internal force calculation,slip stability calculation,overturning stability calculations,foundation bearing capacity calculation,structural calculations,completing the drawings(including elevations and drawing detail),completing of the construction design of the retaining wall of the buttress, and optimize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and site requirements further. By using this design to achieve the safety applicable to the purpose of seeking the best value for money. KEY WORDS:buttresses, retaining walls, earth pressure, load calculation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通用版)

重力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作者姓名 学号 班级 学科专业土木工程 指导教师 所在院系建筑工程系 提交日期

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本次课程设计题目: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二、 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建设地点为某一级公路DK23+415.00~DK23+520.00段,在穿过一条深沟时,由于地形限制,无法按规定放坡修筑路堤,而采取了贴坡式(仰斜式)浆砌片石挡土墙。线路经过的此处是丘陵地区,石材比较丰富,挡土墙在设计过程中应就地选材,结合当地的地形条件,节省工程费用。 2、墙后填土为碎石土,重度30/18m kN =γ,内摩擦角 35=?;墙后填土表面为水平,即 0=β,其上汽车等代荷载值2/15m kN q =;地基为砾石类土,承载力特征值 kPa f k 750=;外摩擦角δ取 14;墙底与岩土摩擦系数6.0=μ。 3、墙体材料采用MU80片石,M10水泥砂浆,砌体抗压强1.142/mm N ,砌体重度30/24m kN =γ。 4、挡土墙布置形式及各项计算参数如下图所示: 图4-1 挡土墙参数图(单位:m )

目录 设计任务书 (2) 一、设计题目 (2) 二、设计资料 (2) 设计计算书 (4) 一、设计挡土墙的基础埋深、断面形状和尺寸 (4)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4) 1、计算破裂角 (4) 2 、计算主动土压力系数K和K1 (4) 3、计算主动土压力的合力作用点 (5) 三、挡土墙截面计算 (5) 1、计算墙身重G及力臂Z G (6) 2、抗滑稳定性验算 (6) 3、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6) 4、基底应力验算 (7) 5、墙身截面应力验算 (7) 四、设计挡土墙的排水措施 (8) 五、设计挡土墙的伸缩缝和沉降缝 (8) 六、参考文献 (8) 七、附图 (8)

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中国二手车交易市场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 (3) 1绪论 (3) 1.1问题提出的背景 (3) 1.2 研究的意义 (4) 1.3 二手车相关概念界定 (4) 1.4相关理论 (5) 1.4.1信息不对称理论 (5) 1.4.2有效市场理论 (6) 1.4.3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论述 (6) 1.5研究内容和方法 (7) 1.5. 1本文的研究目标: (7) 1.5.2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 1.5.3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 (7) 2 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1 中国二手车市场现状 (8) 2.2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9) 2.2.1 美国二手车市场概况 (9) 2.2.2 日本二手车市场的发展概况 (11) 2.2.3 其他发达国家的二手车市场概况 (12) 3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3) 3.1我国二手车市场存中的问题 (13) 3.1.1没有统一收费标准,税收征收困难 (13) 3.1.2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 (14) 3.1.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 (14) 3.1.4 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 (15) 3.1.5 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 (15) 3.1.6 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 (15) 3.2 我国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6) 3.2.1 二手车市场的税费问题分析 (16) 3.2.2 二手车市场的诚信问题分析 (16) 3.3.3二手车售后质保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金融服务问题分析 (17) 3.3.4二手车保险服务问题分析 (17) 3.3.5、面向全国范围的二手车流通体系的建立问题分析 (18) 3.3 国外发达国家二手车市场分析与经验借鉴 (18) 4 对二手车市场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19) 4.1 建立全国车辆维修、交易档案 (19) 4.2 设立国家车辆技术检测中心 (20) 4.3 建立二手车价格发布机制 (20) 4.4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二手车经营者信用档案。 (20)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2

隧道及地下工程“设计”类毕业设计指导书 1 设计原则及有关技术指标 1.1主要构件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结构强度、刚度,满足结构耐久性要求。 1.2 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周围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状况,通过对技术、经济、环保及使用功能的综合比较,合理选择结构形式。 1.3结构设计应满足施工、运营、环境保护、防灾等要求。 1.4 结构的净空尺寸除应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外,尚应考虑施工误差、测量误差、结构变形和沉陷等因素。 1.5 断面形状和衬砌形式应根据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埋深、施工方法等条件,从地层稳定、结构受力合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综合确定。 1.6隧道结构按结构“破损阶段”法,以材料极限强度进行设计。 1.7 施工引起的地层沉降应控制在环境条件允许的范围内。 1.8 隧道建设应尽量考虑减少施工中和建成后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1.9设计中除参照本指导书外,尚应符合《铁路隧道设计规范》或《地铁设计规范》等相关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10隧道主体工程等级为一级、防水等级为二级,耐火等级为一级。 1.11隧道结构的抗震等级按二级考虑,按抗震烈度8度设防。 1.12 结构设计在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基础上,应根据地下水水位和地下水腐蚀性等情况,满足防水和防腐蚀设计的要求。当结构处于有腐蚀性地下水时应采取抗侵蚀措施,混凝土抗侵蚀系数不低于0.8。 1.13 在永久荷载基本荷载组合作用下,应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进行结构构件裂缝验算。二类环境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迎土面)应不大于0.2mm,一类环境(非迎土面及内部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宽度均应不大于0.3mm。当计及地震、人防或其它偶然荷载作用时,可不验算结构的裂缝宽度。 1.14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用混凝土的极限强度应按表1-1采用。区间隧道衬砌采用钢筋混凝土时其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 表1-1 混凝土的极限强度(MPa)

铁路交通运输专业毕业论文

题目:铁路货运发展物流问题浅析 院系:西南交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西南交通大 学网络教育学院 目录 摘要.............................................................. 第1章绪论........................................................ 第2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可行性及其发展契机........................... 2.1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需求分析.................................... .................................................................... .................................................................... 2.2铁路货运企业开展物流的优势及劣势分析.............................. ....................................................................

.................................................................... 2.3铁路发展现代物流的契机............................................ 第3章铁路货运发展物流的方法 ........................................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 第4章铁路货运向物流业拓展的思路及对策 ............................... 4.1立足资源,拓展服务,积极转型 ..................................... 4.2整合资源,开展综合服务,向第三方物流发展......................... 第5章铁路物流企业的建设 ............................................ 5.1发挥铁路自身优势.................................................. 5.2建立铁路物流企业.................................................. 5.3将铁路货代企业发展成第三方物流企业................................ 5.4铁路物流企业的虚拟化建设.......................................... 结束语.............................................................. 致谢..............................................................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衡重式挡土墙课程设计 1、设计资料 (1)地形 中浅切割褶皱剥蚀中低山地区,地势起伏较大。 (2)工程地质条件 自上而下土层依次如下: ①号土层:耕植土,厚约0.9m ,黄褐色,含大量有机质。 ②号土层,中风化砾岩,厚度未揭露,地基容许承载力R=800kPa 。 (3)墙身及墙后填料材料参数 填料, 35=? 3m kN 18=γ,下墙2? δ=,上墙(假想墙背)?δ=。墙身容重 3k m kN 22=γ。基底摩擦系数f=。圬工材料[a σ]=600k a P ,[1σ]=100k a P , =j τ500k a P 。 (4)荷载参数 本题组号为5,挡土墙高度,车辆荷载换算等代土层厚度为=0h ,分布在路基横断面方向的宽度0b =。 (5)水文地质条件

本次勘测未发现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影响。 2、初步确定墙身尺寸 挡土墙高,选用上墙1H =3m ,选墙顶宽1b =,则上墙底宽1b =,下墙底宽B=,墙背俯斜1:('11518 =α),衡重台宽1d =,下墙2H =,墙背仰斜1:('20615 -=α),墙面坡1:,见下图: 3、上墙土压力计算 (1)求破裂角1θ 计算破裂角,判别是否出现第二破裂面,假想墙背倾角见下图, 则有 '1tan α=0 .3133.00.3tan 1111+?=+H d H α= 则'1α= 82.33 假想破裂面交于荷载内,按表第一类公式计算,得 验核破裂面位置如下:第一破裂面距墙顶内缘距离为 )tan (tan '11αθ+i H =×(+) =3.573m <0b =5.5m

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毕业设计论文

北京交通大学 毕业论文 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 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专业名称 班级学号 2015年5月

毕业论文承诺书与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交通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本毕业论文是本人在读期间所完成的学业的组成部分,同意学校将本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编入有关书籍、数据库保存,并向有关学术部门和国家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呈交复印件、电子文档,允许采用复制、印刷等方式将论文文本提供给读者查阅和借阅。 论文作者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指导教师签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日

目录 一、工程简介 二、公路隧道仰拱及洞身衬砌施工 1、施工组织管理及人员配置 2、施工机械设备 3、施工场地布置 4、施工工艺流程 4.1、隧道仰拱施工 4.2、隧道二次衬砌 5、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6、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7、环境保护、水土保持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8、文明施工、文物保护措施 实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一、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淡溪镇,双角尖隧道为分离式隧道,左洞进口桩号为ZK119+370,位于R=367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ZK121+810,位于R=1400m 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0.9%(2390.506米),出口为-2.95%(49.494米),隧道全长2440米(进口明洞17米,出口明洞17米,S-Va196米,S-Vc20米, S-IVa55米, S-IVb650米, S-IVc315米,S-IIIa1170米)。右洞进口桩号为K119+430,位于R=3650m的曲线上,出口桩号为K121+805,位于R=1650m的曲线上,隧道纵坡进口为-0.9%(2320米),出口为-2.95%(55米),隧道全长2375米(进口明洞13米,出口明洞15米,S-Va95米,S-Vc82米, S-IVb605米, S-IVc300米,S-IIIa1265米)。 地质特点:隧道进口段为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出口段为强-中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洞身发育中~微风化泥岩、灰岩,局部夹页岩,围岩级别为Ⅴ、IV、III级,灰岩段溶蚀现象发育。地下水位位于洞室以上,施工时洞室内会产生滴水及小股流水,遇裂隙密集段会产生涌水或突水、突泥。双角尖隧道进口段地质主要以强风化泥岩、薄-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出口段为强-中风化灰岩,中厚层状,节理裂隙极发育。 2、自然特征 地形地貌 双角尖隧道穿越丘陵地貌,山体较矮,最大海拔高程493米。 地质条件 双角尖隧道(ZK119+370~ZK121+810、K119+430~K121+805),基岩地层主要由二叠系灰岩与志留系泥岩、泥灰岩构成,基岩地层为向斜构造,双角尖隧道横穿双角尖山向斜的东、西两翼,双角尖隧道出口处的隧道仰坡存在顺层滑动问题,双角尖隧道亦存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面,界面的可溶岩部位岩溶和地下径流十分发育,另外双角尖隧道存在含煤地层,可能有瓦斯气体。

有关交通运输论文

有关交通运输论文 【篇一:关于交通运输方面的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中文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学专姓学指导教师:程谦 2011年 4月20 日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评议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本任务书下达给: 09春级本科交通运输专业学生楼远飞设计(论文)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一、设计(论述)内容: 1.收集整理国内外有关铁路安全管理的资料; 2.收集调查整理车站安全管理相关资料; 3.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重点是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介绍安全分析的内容、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叙述安全检查表的相关知识; 4.提出铁路机构改革后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5.分析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6.分析结论。 二、基本要求: 1、课题写作之前,必须系统地掌握本课题所涵盖的理论知识。 2、必须为此课题的写作收集足够的资料;进行多方调查、研究、分析,结合实习岗位进行资料查询。包括网上搜索、图书馆、现场调研等。 3、阅读教师指定的参考资料、文献外和自选资料。 4、原始数据要客观、准确,有出处。 5、必须保证所处研究场所有必须的参考资料可以查阅,必须与指导教师保持随时联系。 三、重点研究的问题: 1.对安全管理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重点是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介绍安全分析的内容、分类、特点和适用范围,叙述安全检查表的相关知识; 2.提出铁路机构改革后车站安全管理的对策; 3.分析车站安全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4.分析结论。 四、主要技术指标: (1)论文有独到的见解,富有新意或对某些问题有深刻的分析。(2)设计合理,理论分析与计算正确,实验数据准确可靠。 (3)论文材料翔实可靠,说服力较强。 (4)论文结构严谨,逻辑性强,论述层次清晰,文字通顺、准确,行文流畅,用计算机打印成文。 (5)表格与插图一律用计算机打印,字体一律用小四号宋体。 五、其他要说明的问题: 1.在进行课题写作之前,必须系统地掌握铁路车站管理的基本理论 方法; 2.必须为此课题的写作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 3.学生所选课题以本专业为限,不得选择非本专业研究内容做毕业 设计; 4.在研究期间,学生必须保证充裕的研究及写作时间。 下达任务日期:11年01月15日 要求完成日期:11年04月20日 答辩日期: 11年05月21日 指导教师:程谦 开题报告 题目:对提高铁路车站安全管理的思考 报告人:楼远飞 2011年1月15日 一、文献综述 车站是全国铁路网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铁路基层单位。随着生 产力布局的调整,基层站段撤并整合,站段的管理跨度相应扩大, 安全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增大,确保安全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对站 段自主安全管理能力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抓好车站安全管理,强化现场作业安全控制,确保运输安全和畅通,是必须高度重视和 认真思考的课题。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随着新一轮的体制改革,目前剖析车站安全管理内容的深度还远远 不够,尤其缺乏运用科学手段对车站安全进行深入的研究,且理论 指导和现场操作性不强。为了深入探索车站安全管理,更好地管理 车务单位,选择了车站安全管理作为研究课题。 三、研究方案:

挡土墙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挡土墙设计资料----------------------------------- 1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1 三、挡土墙抗滑稳定性验算---------------------------- 3 四、抗倾覆稳定性验算-------------------------------- 3 五、基底应力及偏心距验算---------------------------- 3 六、墙身截面强度验算-------------------------------- 4 七、伸缩缝与沉降缝----------------------------------- 6 八、排水设计---------------------------------------- 6 九、挡土墙的平面、立面、横断面图--------------------- 6

一、挡土墙设计资料 1.车辆荷载,计算荷载为汽车-20级,验算荷载为挂车-100,当量土高度为0.8m 。 2.K0+420挡墙墙身的尺寸 墙面坡度为1:0.35,墙背坡度为0,墙顶宽度为1.6m ,基础的埋置深度为6.5m 。则。o 0=α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如下图: 图1 K0+420挡墙横断面布置及挡墙型式示意图 3.填料为粘性土,其密度=γ19KN/m 3,计算内摩擦角o 20=?,粘聚力c=20kPa ,填料与墙背间的摩擦角o 102/==?δ,塑限8.5%,液限16.8%。 4.地基为整体性较好的石灰岩,其允许承载力[]0σ=500KPa ,基地摩擦系数为f=0.45。 5.墙身材料采用5号砂浆砌30号片石,砌体a γ=22KN/m 3,砌体容许压应力为[]600=a σKPa ,容许剪应力[τ]=100KPa ,容许拉应力[wl σ]=60 KPa 。 如某些具体指标没有列出,请结合区划及当地具体情况自行选取,并要进行注释说明。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裂缝深度: m c h o o c 0.322045tan 1920 2245tan 2o =??? ? ??+??=??? ??+=?γ 令o 30=++=δα?ψ 破裂角为:

课程设计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重力式挡土墙设计 一、设计依据 1.某公路8+636~8+652段需设路肩墙 2.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3.设计荷载:汽车—20级,挂车—100 4.路基宽:9米 5.墙后填料:碎石土,内摩擦角m KN /.61840==γ? 6.墙身材料:2.5号砂浆砌片石,m kN a /3.22=γ 片石:[]KPa 680=σ压 []KPa 78=σ拉 []KPa 100=σ剪 7.地基:坚硬岩石,地基容许承载力[]KPa 1470=σ,地基与墙底摩擦 系数f=0.6 8.墙背摩擦角:2? δ= 9.路堑边坡1:0.25,边沟底宽0.4米,深0.4米 10.8+636~8+652段纵坡i=0.5%,路基设计标高:8+636处为37.74米 11.中桩地面高:8+636处为39.94米,8+642处为40.38米,8+652处为39.54米 12.路基横断面地面线:

注:表中单位为米 二、车辆荷载换算 当m H 2≤时,q=20.0KPa 当m H 10≥时,q=10.0KPa 由直线内插法得到:H=8m 时,().5KPa 122020102 1028=+-?-- 换算均布土层厚度:672.06 .185.120===r q h 三、主动土压力计算 假设破裂面交于荷载中部 1.破裂角θ 由 202 14014====?δ?α得到:

()()()()()()()()' 0000003225.02232.914tan 672.0202882 1672.0000021tan 222 121376 .3780672.02802 122 174201440???? ???==-=??+?+??-?++??=++-++==+??++?=+++==++=++=θαδα?ψh a H H h d b ab H a h H a B A 验核破裂面位置 路肩破裂面位置距路基内侧水平距离为9m 由于5.23m<9m ,所以破裂面交于荷载内,假设成立。 2.主动土压力系数K 和1K ()() ()()()()168.18 8672.021********.014tan 05.22tan 7405.22sin 4005.22cos tan tan sin cos 223011=??+=+??? ??-+==+++=+++=H h h H h H a K K αθψθ?θ 其中: 0tan tan tan 1=+-=α θθa b h

天恒山隧道毕业设计

天恒山隧道毕业设计 摘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隧道无论是从结构计算,还是从施工方法都较以前有了较大的飞跃。本设计课题为公路隧道,注重的是结构计算,重点研究新奥法施工。 公路隧道近些年在高等级公路中应用广泛。因为其在山岭地区可用做克服地形或高程障碍,改善线形,提高车速,缩短里程,节约燃料,节省时间,减少对植被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还可用做克服落石、坍方、雪崩、雪堆等危害。在城市可减少用地,构成立体交叉,解决交叉路口的拥挤阻塞,疏导交通,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综合效益。在江河、海峡、港湾地区,可不影响水路通航。 新奥法施工隧道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多种量测手段,对开挖后隧道围岩进行动态监测,并以此知道隧道支护结构的设计与施工。其核心目的是为了“保护围岩,调动和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关键词隧道;新奥法;围岩压力 目录 摘要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1 隧道及其分类1

隧道的作用及其优点 1 隧道工程及其发展 1 新奥法施工 2 1.2 目的和意义 2 第2章设计要求 4 2.1 技术要求 4 主要技术标准4 材料 5 设计规范 5 2.2 设计基本资料 5 第3章初步设计 6 3.1 围岩分类 6 3.2 隧道平面布置 6 隧道平面布置方案比选 6 隧道平面线形7 隧道纵坡 7 3.3 隧道净空断面 7 第4章结构内力计算9 4.1 荷载确定9 计算垂直均布压力:9 划分浅埋和深埋隧道的分界:9 4.2 衬砌几何要素 11

衬砌几何尺寸11 半拱轴线长度及分段轴长 12 各分块接缝(截面)中心几何要素12 4.3 计算位移13 单位位移 13 主动荷载引起的位移15 单位弹性抗力及相应的摩擦力引起的位移 24 墙底(弹性地基上的刚性梁)位移33 4.4 解力法方程33 4.5 主动荷载及被动荷载()产生的衬砌内力36 4.6 最大抗力值的求解38 4.7 计算衬砌总内力40 4.8 衬砌截面强度验、检算44 第5章衬砌结构及附属设施45 5.1 衬砌结构方案 45 明洞45 暗洞衬砌结构45 衬砌支护参数46 二次衬砌 48 5.2 洞门48 5.3 隧道防排水49 防水工程 49

交通运输本科毕业论文

交通运输本科毕业论文 浅谈交通运输企业财务风险及管控措施 摘要: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为了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提升生活以及工 作的效率,会选择更加快捷的方式进行运输,在这种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开始迅速崛起,但其财务中存在的风险也随之呈现了出现。以国企性质的交通运输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及 问题为切入点,在对财务风险基础理论知识的了解下,结合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财务上存 在的风险,对财务风险控制方式进行论述,并对新形势下交通运输业进行风险管控措施的 必要性进行总结。 关键词:交通运输;财务风险;风险管控;营改增 目前我国运输行业已经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运输企业内部也在对自身的经营管理模式 进行调整,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更是按照时代以及企业的发展战略对自身的财务管理 模式进行了调整。新形势的到来,虽然为运输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其也带来了 一定的风险,尤其是在财务方面的风险,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想 要对目前企业的财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控,首先就需要对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进行 全面的了解。 一、财务风险 在进行交通运输时,很有可能会因为受到内部或者外部因素,而使企业的经营受到影响,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而且目前国企型运输企业都拥有一定规模的固定资产,企业的运营中会遇到很多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一旦处理不当就会形成风险,由于 在一个企业的运行中,财务工作的内容涉及范围较广,很多工作项目都与其存在一定的联系,因此这些风险会在最后统一集中在财务方面,形成财务风险。运输行业中的财务风险 重要体现在高不确定性、客观性以及系统性三个方面,像运输时的天气情况、运行的车辆 情况以及路面情况等等,这些因素多数都是不可控的,会对经营造成的影响未知性较强; 而道路堵塞以及诉讼失败等风险,也证明了风险的系统性,在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运输 国有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形式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二、新形势下,国有运输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 一企业内部控制方面 企业内部的控制风险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部分国有运输企业并没有在内部 建立基础性较好的管控环境,企业的经营方式往往系统性不足,持久性较为缺乏,而企业 现有的相关政策并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经营的需要,而且运输行业存在的劳动力结构方面的 状况,也很容导致企业人员的工作的积极性不强;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并没有对审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