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9-2020年初三化学一模试题及答案w o r d 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第一部分 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

B .铁锅生锈

C .香水挥发

D .矿石粉碎

A .氢气

B .氧气

C .氮气

D .二氧化碳 4.氢氧化钠可用于制肥皂,其俗称是

A .生石灰 B

.小苏打 C .烧碱 D .纯碱

5.为增强农作物的抗倒伏能力,需施加钾肥。下列化肥中,应该施用的是

A .K 2CO 3

B .NH 4

NO 3

C .Ca(H 2PO 4)2

D .NH 4HCO 3

6.下列图标中,表示可回收物品的标志是

A B C D

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面粉

B .牛奶

C .白糖

D .花生油

8.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塑料保鲜盒

B .真丝围巾

C .大理石地砖 D.陶瓷花盆

9.富硒大米中的“硒”是指 A .原子

B .分子

C .单质

D .元素

10.锂电池在手机和电脑中被广泛使用。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的信息

如右图所示,对图中信息解释不正确...

的是

A .原子序数为3

B .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

C .元素符号为Li

D .锂原子的质量为6.94 g

1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用活性炭作吸附剂

B .用干冰冷藏食物

C .用稀盐酸除铁锈

D .用金属铜作电线

12.将空的矿泉水瓶从高原地区带到平原,瓶子变瘪,瓶内气体

A .分子体积变小

B .分子质量变小

C .分子数目减少

D .分子间隔变小 13.下列实验操作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是 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验纯 B .稀释浓硫酸时,向浓硫酸中加水 C .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D .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4.下列试剂不需要...

密闭保存的是 A .石灰石

B .浓硫酸

C .浓盐酸

D .石灰水

15.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用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B .工业废水不能直接排放

C .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 .过量使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

16.甲物质的溶液可用作花肥、电镀液等。甲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20℃时,10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28.6 g

C .将70℃甲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有晶体析出 D. t ℃时配制了质量分数为50%的甲溶液,则t 一

定小于70

17.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结合微观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5 : 16

C .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D .消耗的甲和生成的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 : 1 18.下列实验方案能够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氧原子

氮原子

1

3

19.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20.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2NaOH + SO 2

Na 2SO 3 + H 2O

① 关闭K ,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 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 溶液挤入

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 打开K ,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

B. 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 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生活现象解释”栏目含7个小题,“基本实验”栏目含3个小题,其他各栏目各含1个小题。共16个小题,共60分) 〖生活现象解释〗

21.(2分)营养均衡是保持人体健康的前提。

(1)蔬菜水果应适当多吃,它们是人体获取 (填字母序号)的主要来源。

A. 蛋白质

B. 油脂

C. 维生素

(2)人体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 (填“贫血症”或者“佝偻病”)。 22.(2分)化学为人体健康提供保障。

(1)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重要环节,消毒剂ClO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

(2)服用含NaHCO 3的药物可以治疗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的症状,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3分)自热米饭是一种快餐食品。

(1)某品牌自热米饭的食品成分包括:米饭、鸡肉、竹笋等,其中富含糖类的是。(2)菜肴包的包装材料是铝箔。金属铝可以压制成铝箔,说明其具有良好的。(3)饭盒底部有用塑料膜密封的生石灰,使用时需将膜撕掉,并倒入水,这时会发生放热的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将氢氧化钠敞口放置,会变质生成。

(2)青海湖地区素有“冬天捞碱”之说,其中的“碱”是纯碱,可用它与氢氧化钙反应制取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3分)空气中的各组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

(1)食品包装中常填充N2以防腐,是由于N2的化学性质(填“活泼”或“不活泼”)。(2)向鱼缸内加入少量双氧水,会缓慢产生O2,从而增加鱼缸内的溶氧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制备碳酸饮料时需用到CO2,将CO2通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6.(4分)汽车是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1)下列汽车部件所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合金的是(填字母序号)。

A. 橡胶轮胎

B. 钢板车门

C. 玻璃风挡

(2)对汽车的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3)汽车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钢铁。工业炼铁时,CO和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目前,CNG双燃料环保汽车已经投入使用,这种汽车所用的燃料是汽油和压缩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7.(3分)溶液是生活中的常见物质。

(1)用pH试纸检验白醋的酸碱性,测得的pH_____7(填“>”、“<”或“=”)。(2)医疗上常用的生理盐水中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 %的NaCl溶液,其中的溶剂是______;病人某次输液用了生理盐水500 mL(密度约为1 g/mL),能够为人体补充NaCl的质量为g。

〖科普阅读理解〗

28.(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除夕的夜晚,烟花在空中绽放,绚丽无比。烟花又称花炮、烟火、焰火,主要用于典礼或表演中。

烟花和爆竹的组成类似,其中都包含黑火药。黑火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粉混合而成,一定条件下引燃会发生剧烈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由二氧化碳、氮气等组成的混合气,同时释

放大量热。由于气体体积急剧膨胀,压力猛烈增大,于是发生爆炸。在军事上,黑火药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等。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还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它们使烟花呈现五彩缤纷的颜色。发光剂是金属镁或金属铝的粉末。发色剂是一些金属化合物,不同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在火焰上灼烧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芒。例如,氯化钠和硫酸钠等物质在火焰上灼烧时会发出黄色光芒;含钙化合物会发出砖红色光芒;含铜化合物会发出绿色光芒。因此,人们常通过燃放烟花来烘托节日气氛,但由于黑火药燃烧会产生有害气体,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黑火药是一种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黑火药爆炸时,除二氧化碳、氮气以外的其它产物中一定含 元素(填元素符号)。

(3)镁粉在空气中燃烧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灼烧时发出绿色光芒的化合物可能是 (任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5)为减少燃放烟花爆竹造成的大气污染,可采取的措施有 。 〖生产实际分析〗

29.(5分)工业烟气通常含二氧化硫,在排放前需经脱硫处理。下图是两种常用脱硫工艺中含硫物质的转化路径(部分产物已略)。

(1) 下列环境问题与SO 2有关的是 (填字母序号)。

A.酸雨

B.温室效应

C.臭氧空洞

(2)双碱法中的“双碱”指的是 (填化学式)。

(3)CaSO 3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4)反应II 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已知部分原料的价格如下表所示。

两种工艺中,处理相同量的

SO 2,双碱法所需的原料成本更低,原因是 。 〖物质组成和变化分析〗

30.(5分)下列字母A~E 表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

中的2~3种元素组成。

已知:①CaCl2、NaCl溶液遇酚酞不变色,Na2CO3溶液遇酚酞显红色;

②Na2CO3 + CaCl2 CaCO3↓ + 2NaCl。

(1)A由3种元素组成,常用于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A的俗称是。

(2)B是一种氧化物。向D的溶液中加入固体B,固体溶解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B 的化学式为。

(3)向D的溶液中加E的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向D的溶液中加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写出所有可能)。

(5)将(3)和(4)所得溶液混合,得到溶液X,依据混合过程中观察到的冒气泡及的现象,可以确定溶液X中的溶质。

〖基本实验〗

31.(4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32.(3分)用甲、乙和铁三种金属进行以下实验:

(1)将铁丝在纯氧中点燃,可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放大量热,火星四射,的现象。(2)将甲、乙和铁分别加入三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观察到金属乙和铁的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金属甲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由此确定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后的金属是。

(3)将金属乙加入FeSO4溶液中,观察到乙的表面有灰黑色金属析出,可推断金属乙的活动性比铁(填“强”或“弱”)。

33.(3分)根据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回答问题。

①②③④⑤

(1)上图中多处操作用到玻璃棒,其中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2)若要完成“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主要进行的实验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量取、(填操作名称)。

(3)若要完成“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需要进行的操作步骤依次是(填操作序号)。

〖实验原理分析〗

34.(5分)为研究NaOH与盐酸的反应,同学们用以下试剂设计不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试剂:镁条、蒸馏水、稀盐酸、NaOH溶液、NaCl溶液等

(1)小明取少量NaOH溶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再滴加稀盐酸,振荡,红色褪去,可推断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小刚取体积相同的稀盐酸分别于甲、乙两支试管中,向甲中先加1 mL水,充分混合后再放入镁条,向乙中先加入1 mL NaOH溶液,充分混合后再放入镁条。观察到________,可推断NaOH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3)小华利用溶液导电性进行实验。分别测定几种试剂的导电性,获得相关数据:

查阅资料:

I. 溶液中若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通电时就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形成了电流。

II. 相同电压下,等体积溶液中,所含离子数目越多,电流就越大。

①对比实验A、C的数据,可推知NaOH溶液中除水分子外还含有自由移动的和

(填化学符号)。

②实验B、D中电流强度相等,说明等体积的稀盐酸和NaCl溶液中所含Cl-的数目_______(填写“相等”或“不相等”)。

③各取10 mL NaOH溶液于两个小烧杯中,分别加入10 mL NaCl溶液和10 mL稀盐酸(所得混合溶液体积均约为20 mL),测两种混合溶液的导电性,电流示数依次为I1和I2。根据I1________ I2(填“>”、“<”或“=”),也可推断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反应。

〖科学探究〗

35.(6分)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

图1

某实验小组同学用右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①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O+H2SO4 CuSO4+H2O

②含氮化合物中,只有NO2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NO2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Cu(NO3)2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O2。

【进行实验】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NO2___②__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Cu(N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③,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NO2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______。

〖实际应用定量分析〗

36.(4分)侯氏制碱法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NH3 + CO2 + H2O NH4HCO3

②NH4HCO3 + NaCl NH4Cl + NaHCO3

某温度下,向105 g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适量氨气(NH3)和CO2,通过上述反应可制得NaHCO3晶体。

(1)已知①中参加反应的NH3质量为3.4 g,则消耗CO2的质量是多少?

(2)反应后称量溶液中析出NaHCO3晶体的质量为9.7 g,则剩余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海淀区九年级第二学期期中练习

化学试卷参考答案2015年5月

第一部分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共16个小题,共60分)

评阅非选择题时请注意:

● 除特别标明外,其余每空均为1分。 ● 文字表述题中划线部分为给分点........

,其他答案合理也给分。 ● 方程式中的产物漏写“↑”或“↓”不扣分。关键词若出现错别字为0分。 21.(2分) (1)C (2)贫血症 22.(2分)

(1)+4 (2)NaHCO 3 + HCl NaCl + H 2O+ CO 2↑

23.(3分)

(1)米饭(2)延展性(3)CaO+H 2O Ca(OH)2

24.(3分)

(1)发热(答升温、发烫等也给分) Na 2CO 3(或碳酸钠、纯碱、苏打) (2)Na 2CO 3 + Ca(OH)22NaOH + CaCO 3↓

25.(3分)

(1)不活泼(2)2H 2O 2 2H 2O+O 2↑(多写MnO 2不给分)(3)CO 2 + H 2O H 2CO 3

26.(4分)

(1)B (2)防止钢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接触(氧气水蒸气答出一种即给分) (3)Fe 2O 3 + 3CO 2Fe + 3CO 2(4)CH 4 + 2O 2CO 2+ 2H 2O 27.(3分)

(1)<(2)水(H 2O ) 4.5 28.(5分)

(1)混合物(2)K 和S (写全给分)(3)2Mg + O 22MgO (4)CuSO 4(含铜化合物且化学式正确即给分)

(5)尽量少放或不放烟花爆竹、燃放后及时清扫洒水、使用环保型烟花……(合理即给分)

高温

点燃

点燃

29.(5分)

(1)A (2)Ca(OH)2和NaOH (写全给分)(3)26.7 %(4)复分解

(5)通过反应II 实现了NaOH 的循环利用,减少了NaOH 的用量,所以成本降低。 30.(5分)

(1)熟石灰(或消石灰)(2)Fe 2O 3(3)2HCl +Na 2CO 32NaCl + CO 2↑+ H 2O

(4)CaCl 2;CaCl 2和HCl (5)产生白色沉淀、溶液变红(答“无白色沉淀且溶液变红”不给分) 31.(4分)

(1)酒精灯(2)

2KMnO 4 K 2MnO 4 + MnO 2 + O 2↑B (3)D

32.(3分)

(1)生成黑色固体(2)甲(3)强 33.(3分)

(1)引流(2)溶解(3)③②⑤ 34.(5分) (1)NaOH + HCl

NaCl+ H 2O (2)甲中有气泡冒出,乙中无气泡(或气泡少)

(答对甲乙的现象对比即给分) (3)① Na +和OH -② 相等③> 35.(6分)

[猜想假设] NO 2[进行实验]①过滤,洗涤,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②NO 2的沸点(或低温下NO 2能否反应生成液态或固态物质) [获得结论] 2Cu(NO 3)2

2CuO+4NO 2↑+ O 2↑

[分析及反思]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 2与O 2的体积比为4:1,O 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 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 2有助燃性(此空2分)

答对任意一处即给1分,三处答全给2分) 36.(4分)

[解](1)设:消耗CO 2的质量为x 。

NH 3 + CO 2 + H 2O NH 4HCO 3

17 44 3.4g x

x

44 = g 3.417……………………1分

x = 8.8 g ……………………1分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所得溶液质量为:

105 g + 3.4 g + 8.8 g – 9.7 g = 107.5 g (2)

Word2010测验题及答案

Word2010测验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Word201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Word 2010具有的功能是( D )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3、Word 2010中的文本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B)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页面布局" 4、Word 2010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 B ) A.段落的首部 B.段落的结尾处 C.段落的中间位置 D.段落中,但用户找不到 的位置 5、Word 2010文档的默认扩展名为( C ) A.txt B.doc C.docx D.jpg 6、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 C)

A.草稿视图方式 B.大纲视图方式 C.页面视图方式 D.阅读版式视图方式 7、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当前正编辑一个新建文档"文档1",当执行"文件"选项卡中的" 保存"命令后( B ) A."文档1"被存盘 B.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自动以"文档1"为名存盘 D.不能以"文档1"存盘 8、在Word 2010中,欲删除刚输入的汉字“李”字,错误的 操作是( D) A.选择"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撤消"命令 B.按Ctrl+Z键 C.按Backspace键 D.按Delete键 9、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中,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尾的 操作是( B ) A.Home B.Ctrl+End C.Alt +End D.Ctrl+ Home 10、在Word 2010,如果无意中误删除了某段文字内容,则可 以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栏"上的( A )按钮返回到删除前的状态。

2016年上海市徐汇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答案(精校版)全解

徐汇区2016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化学部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氧气B.稀有气体C.二氧化碳D.氮气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碘酒 B. 石油 C. 蒸馏水 D. 空气 3.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B.蜡烛燃烧C.水在0℃以下时结冰D.电灯通电发光 4.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白色无机颜料,则TiO2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4 5.物质的命名与化学式的书写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氧化镁:MgO2B.碳酸:H2CO3C.硫酸铝:AlSO4D.氯化铁:FeCl2 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到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是的() A.蔗糖B.面粉C.植物油D.冰块 7.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和液氧B.双氧水和水C.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D.金刚石和石墨8.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9.保护环境,减少雾霾的做法正确的是() A.分类回收垃圾 B.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C.用燃煤火力发电 D.露天焚烧处理垃圾

10.一些液体食物的近似pH 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 食物 葡萄汁 苹果汁 牛奶 鸡蛋清 pH 3.5- 4.5 2.9-9.3 6.3-6.6 7.6-8.0 A. 葡萄汁 B. 苹果汁 C. 牛奶 D.鸡蛋清 11.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为气体的是( ) A .红磷 B .镁条 C .铁丝 D .木炭 12.化学符号“H 2O”表示的意义错误的是( ) A .水这种物质 B .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 .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 D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13. 对O 2、CO 2、SO 2、MnO 2四种物质组成的说法中,正确是( ) A. 都可用来制氧气 B. 都是含氧化合物 C. 都含有氧元素 D.都是氧化物 14.火箭所用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8N 2+2N 2O 4→3R +2CO 2+4H 2O ,则R 的化学式为( ) A. N 2 B. NO C. NO 2 D. N 2H 4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液氮用作冷冻剂 D .铜用于制作导线 16.乙酸乙酯(C 4H 8O 2)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对乙酸乙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乙酸乙酯由14种原子构成 B .其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16 C .其式量为88g/mol D .其一个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4:1 17.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CH 4+O 2??? →点燃CO 2+2H 2O B.2KMnO 4? ??→K 2MnO 4+MnO 2+O 2↑ C.CaCO 3+ H 2O+ CO 2?? →Ca(HCO 3)2 D.CuSO 4+2NaOH ??→Cu(OH)2↓+2 H 2O 1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有关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空气中含大量氧气,所以可判断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 B .SO 2排放到大气中会产生酸雨 C .臭氧(O 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 的高空 D .空气是由多种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2017年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

须北京市西城区2017 年九年级统一测试 化学试卷2017.4 考1.本试卷共 10 页,共两部分,39 道小题,满分 8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 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知3.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Mn 55 Fe 56 I 127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Al C.Ag D.Fe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B.木炭C.镁条D.铁丝 5.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D.分子的体积很小 7.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用过的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它垃圾8.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自带布袋购物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配制 50 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A.蒸发皿B.玻璃棒C.烧杯D.量筒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C.称量 NaOH 固体D.稀释浓硫酸 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B.硝酸铵C.氧化钙D.氢氧化钠12.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硝酸银 AgNO3 氧化铝 Al2O3 氧化镁 MgO2 氯化锌 ZnCl2 A B C D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氮气用作保护气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D.氢氧化钠固体用作干燥剂 14.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 瓶气体的是 A.观 察气体颜色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D .倒入澄清石灰水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单元自测 班级姓名一.选择题 1.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B.锅炉爆炸C.水的沸腾D.酒精挥发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铜抽成铜丝B.蜡烛燃烧 C.干电池释放电能D.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3.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A.纯天然物质酿制成的饮料中绝对不含化学物质 B.水和油可以互变 C.没有水就没有生命D.气功可以使铝变成金 4.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是红色的金属B.镁条放入白醋中会产生气泡 C.水在0℃时结冰D.碳酸氢铵是白色粉末 5.下列措施是为了防止环境污染的是() A.食盐加碘B.禁止食用霉变的食品 C.禁止饮用工业酒精D.禁止鸣放鞭炮 6.下列物质的用途是由物质的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铜丝制导线B.煤可作为燃料 C.用木材制成木船D.铝可制成铝箔 7.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用白瓷板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变化时发光发热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杯壁上有水珠出现 D.用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加热试管时,试管口不对着自己或他人 C.给固体加热时,试管竖直放置在火焰上 D.为了节约药品,实验后剩余的药品要放回原瓶 二.填空题 9.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和、和、和。 10.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是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重要方法。 11.1965年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 12.填写下列变化中的现象 ①在火焰上灼烧红亮的铜丝可观察到。 ②加热碳酸氢铵可观察到,这个实验证明碳酸氢铵具有性。 ③把铁丝浸入白醋里可观察到。 ④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生成。将镁条放入食醋中可观察到。 ⑤在镁条燃烧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 13.写出下列物质常温下的颜色、状态并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写在四线格中) 镁、,铜、,氧化铜、, 氧化镁、,水、,碳酸氢铵、, 碱式碳酸铜、,铁、。 14.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 ①铜丝在火焰上灼烧 ②镁条燃烧 ③加热碳酸氢铵 ④加热碱式碳酸铜

Word2010试卷含答案

Word2010模拟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通常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是___________。 2.字体的特殊效果可以在___________对话框中设置。 3.在Word中,删除、复制、粘贴文本之前,应先___________。 4.在Word中,文本的对齐方式有五种,它们是___________对齐、___________ 对齐、___________对齐、___________对齐及___________对齐。 5.文本框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两种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 1.新建一篇文档的快捷键是(),保存文档的快捷键是()。 A、Ctrl+O B、Ctrl +N C、Ctrl+S D、Ctrl+A 2.在Word中,可以用来很直观地改变段落缩进、调整左右边界和改变表格列 宽的是(). A、工具栏 B、标尺 C、状态栏 D、滚动条 3.在Word的编辑状态,使用格式工具栏中的字号按钮可以设定文字的大小,下列四个字号中字符最大的是()。 A、三号 B、小三 C 、四号 D、小四 4 .在Word中如需弹出快捷菜单,应将鼠标指向某一对象,再()。 A、单击鼠标左键 B、双击鼠标左键 C、单击鼠标右键 D、双击鼠标右键 5.在文档中插入特殊符号,则应选择( )。 A、“插入”、“分隔符” B、“视图”、“粘贴” C、“工具”、“自定义” D、“插入”、“符号”

6.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行间距,应当单击“开始”选项卡→(),设置字间距,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命令 B、“段落”命令 C、“分栏”命令 D、“样式”命令 7.Word在正常启动之后会自动打开一个名为( )的文档。 A、1.DOC B、1.TXT C、DOC1.DOC D、文档1 8.在Word的编辑状态,要想为当前文档中的文字设定上标、下标效果,应当单击菜单“开始”选项卡→()。 A、“字体”组中的相应命令 B、“段落”组中的相应命令 C、“编辑”组中的相应命令 D、“样式”组中的相应命令 9.“页眉”和“页脚”命令在( )功能区中。 A、“页面布局” B、“视图” C、“插入” D、“引用” 10.在Word的编辑状态,使插入点快速移到文档尾部的快捷键是()。 A、Caps Lock键 B、Shift+ Home键 C、Ctrl+ End键 D、Home键 11.在文档中,打开“查找”对话框的快捷键是( )。 A、Ctrl+ G B、Ctrl+ H C、Ctrl+ A D、Ctrl+ F 12.给选中的字符设置斜体效果的快捷键是( )。 A、Ctrl+ B B、Ctrl+ I C、Ctrl+ U D、Ctrl+ D 13.如果要查看或删除分节符,最好的方法是在 ( )视图中进行。 A、大纲 B、页面 C、Web版式 D、普通 14.对已建立的页眉和页脚,要打开它可以双击()。 A、文本区 B、页眉和页脚区

上海市2017杨浦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杨浦区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初 三化学试卷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2017.1 考生注意: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对应的方框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4 分)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煤气燃烧C.金桂飘香D.尘土飞扬 2、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醋B.液氮C.空气D.石油 3、碘酸钙是一种补碘、补钙的添加剂,其化学式为Ca(IO3)2,碘酸钙中碘元素的化合价是A.+ 5 B.+1 C.-1 D.+7 4、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Cu B.C C.H D.O 5、属于单质的是 A.水B.氯气C.干冰D.氯酸钾6、 四种植物花汁在不同溶液这呈现的颜色如下表。若要检测某溶液的酸碱性,最好选用 A.玫瑰花汁B.万寿菊花汁C.大红花汁D.万年青花汁7、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由不同种原子构成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8、 关于CO2与CO 的比较,错误的是 A.固体CO2可用于人工降雨,CO 可用于光合作用 B.通常情况下,CO2能溶于水,CO 难溶于水 C.CO2无毒,CO 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点燃一氧化碳,发出蓝色火焰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铁丝在空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D.水电解时,产生了氢气和氧气 10、下图表示初中化学常见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2020西城初三化学二模

北京市西城区九年级二模测试 2020.6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12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 .氧 B .硅 C .铝 D .铁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蒸馏水 B .空气 C .稀盐酸 D .铁矿石 3.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 A .铁丝 B .氢气 C .一氧化碳 D .红磷 4.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物质不需..密封保存的是( ) A .氯化钠 B .烧碱 C .浓硫酸 D .浓盐酸 6.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B .碳酸氢钠用于烘焙蛋糕 C .家用电器着火立即用水灭火 D .保持自行车钢圈干燥以防锈 7.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B .溶解、量取、计算、称量 C .计算、溶解、称量、量取 D .称量、量取、溶解、计算 8.硫在元素周期表中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硫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是16 B .元素符号为S C .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 D .一个硫原子核外电子数为32 氢氧化铝 Al(OH)3 硫酸钠 NaSO 4 氧化锌 ZnO 硝酸亚铁 Fe(NO 3)2

9.下列实验的设计不正确... 的是( ) A B C D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研究水的组成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检验甲烷燃烧生成 CO 2和H 2O 10.甲烷可制备水煤气,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个甲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 B .生成的丙与丁的质量比为14:3 C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D .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3种 11.“天气瓶”是一个瓶内晶体可发生变化的装饰品。“天气瓶”内的液体主要成分是: ①硝酸钾、氯化铵和水的混合溶液 ②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樟脑的酒精溶液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为多种 B .樟脑的酒精溶液中酒精是溶剂 C .溶质质量分数为24 %的含义是指每100 g 的溶剂中,溶质是24 g D .“天气瓶”中晶体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改变而变化 12.下列实验操作不能.. 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33分) 〖生活现象解释〗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碳粉中的铁粉 磁铁吸引 B 除去CO 中的少量CO 2 通入足量的NaOH 溶液 C 除去CaO 中的少量CaCO 3 加足量的水,过滤 D 除去NaOH 溶液中少量Na 2CO 3 加适量的石灰水,过滤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88g。 2.如①1952年冬天,伦敦的烟雾事件。②1955年日本的四日市的空气污染事件。③1952年美国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的污染事件。④我国近年来福建、浙江沿海的赤潮事件。 3. 如大气污染、全球气候变暖、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向人们提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消除大气污染物等课题。用化学的方法对大气进行检测和污染防治,回收处理生产的大量垃圾,变废为宝等都是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第二节练习与实践 1.C 2.D 3.D 第三节练习与实践 l.(1)试剂瓶标签向手心,沿略倾斜的试管缓缓倒人,瓶口紧靠试管口。 (2)根据试管的大小折叠纸槽,将药品放在纸槽上,水平送入试管中,竖起试管,抽出纸槽。也可以用药匙代替纸槽。 (3)用试管夹夹在离试管口约l/3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先均匀预热,后固定在药品部位加热。 (4)废液倒在废液缸中,废渣倒在指定的容器中,不能随意丢弃。 2. 见P73表 3.猜想: (1)铝能导电; (2)铝能与氧气反应; (3)铝能与食醋反应。 实验设计: (1)将打磨好的铝片连接一节干电池和电珠; (2)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片; (3)将一小片铝片放人食醋中。 实验现象: (1)电珠亮了;

(2)铝片表面光泽度下降,变白; (3)现象不明显,若加热,则有少量的气泡产生。 结论: (1)铝能导电: (2)铝与氧气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铝,但没有像镁带与氧气反应那样剧烈; (3)铝几乎不能与冷的食醋反应,加热则有少量气泡产生,不如镁带与食醋反应现象明显。 本章作业 1.C 2.A 3.A 4.不一定。(1)固态二氧化碳受热升华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2)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成氨气、水蒸气、二氧化碳,生成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 5.物理性质有:无色透明、具有特殊的气味,易挥发,易溶解碘等物质。化学性质是: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6.⑴变黑⑵上下浮动,像跳舞一样。 7.(略)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 第一节练习与实践 1.A 2.C 3.(略) 4.(1)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不同。红磷不足:进入瓶中液体的体积不到1/5;原因是红磷没有将瓶中的氧气耗尽。 红磷过量:瓶中进入液体的体积大约为1/5;红磷将瓶中的氧气耗尽了。 (2)(略) 5.氮气,78%;氧气,2l%。3.36。 6.水蒸气;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的氧气,导致瓶中气压减小;高山上氧气含量较低,携带氧气瓶可补充供呼吸的氧气。

Office2010试卷(含答案)

一、填空题: 1.在Office2010中,Word2010默认保存文档的格式扩展名为(.docx),Excel2010默认保存工作薄的格式扩展为 (.xlsx),PowerPoint2010默认保存文档的格式扩展名为(.pptx)。 2.在Word2010中,在(插入)选项卡的(符号)组中,可以插入公式和“符号”、编号等。 3.在PowerPoint2010中,通过(屏幕截图)功能,不但可以插入未最小化到任务栏的可视化窗口图片,还可以通过屏幕剪辑插入屏幕任何部分的图片。 4.在Excel2010中,在A1单元格内输入“101”,拖动该单元格填充柄至A8,则单元格中内容是(101),按住Ctrl键,拖动该单元格填充柄至A8,则单元格中内容是(108)。 5,在Excel2010中求出相应数字绝对值的函数是(ABS),求所有参数平均值的函数是(AVERAGE),求最大值的函数是(MAX), 计算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区域内的数值和的函数是(SUMIF)统计某个单元格区域中符合指定条件的单元格数目的函数是(COUNTIF) 6、在Word中,将鼠标指针移到文档左侧的选定区并连续快 速单击鼠标左键 3次,来选定整篇文档。 7、在Word的编辑状态,选择了文档全文,若在“段落”对话框中设置行距为20磅的格式,应当选择“行距”列表框中的______。固定值 8、在Word的编辑状态中,粘贴操作的组合键是______。

Ctrl+V 9、在Word编辑状态下,进行改变段落的缩进方式、调整左右边界等操作,最直观、快速的方法是利用______。标尺 10、Word文档的默认扩展名为______。.DOCt 11、一个新建的Excel文件默认包含 3 个工作表。 2/写出函数的含义,SUM( 求和 ),AVERAGE( 求 平均值 ),MAX( 求最大 值 )MIN( 求最小值 ) 12、单元格的地址表示方法有3种,分别为(相对地址)、(绝对地址)、(混合地址) 13、筛选可以分为两种,(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14、表示连续的单元格用(:),表示不相连的单元格用(,) 15、在excel中,如果要将工作表冻结便于查看,可以用视图功能区的“冻结窗格”来实现。 17、Excel2010中,对输入的文字进行编辑是选择开始功能区。 18、Excel主界面窗口中编辑栏上的“fx”按钮用来向单元格插入______。函数 19、假定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D25,则此地址的类型是______。相对地址 20、当进行Excel中的分类汇总时,必须事先按分类字段对数据表进行______。排序 21、启动Excel应用程序后自动建立的工作簿文件的文件名为______。Book1 23、用来给电子工作表中的列标进行编号的是______。字母 24、若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F5,则其右边紧邻的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______。G5 25、若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F5,则其下边紧邻的一个单元格的地址为______。F6 26、在Excel中,按下Delete键将清除被选区域中所有单元格的______。内容

(完整)上海市徐汇区2016学年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及参考答案(官方版)

2016学年第一学期徐汇区学习能力诊断卷 初三化学试卷 (90分钟完成满分100分)2017.1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K-39 Ca-40 Mn-55 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冰川融化 C.空气液化D.酒精燃烧 2.二氧化铂(Pt02)是一种催化剂.Pt02中Pt元素的化合价是 A.+2 B.+3 C.+4 D.+5 3.实验室中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氯化钠 C. 硫酸 D. 氢氧化钠 4.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A. 油水混合物 B.冰水混合物 C. 碘酒混合物 D. 泥水混合物 5.化学符号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氢原子:H2 B.镁的化合价+2价:Mg2+ C.3个氧分子:3O2 D.氯化钡的化学式:BaCl 6.图示中的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7.生活中常接触到“含氟牙膏”、“碘盐”等物品,这里的“氟”、“碘”指的是 A.单质 B.原子 C.分子 D.元素 8. 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B.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易燃烧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 D. 二氧化碳有毒,含量增多会造成酸雨 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与石灰石 B.氧气和臭氧 C.水和双氧水 D.冰和干冰 10.为了减少污染,某工厂用硫化钠溶液来吸收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 →4X+3S↓,则X的化学式为 A.NaHSO3 B.Na2SO4 C.Na2SO3 D.H2SO4 11.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防止食用油溅出 C.隔绝空气 D.清除可燃物 12.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一氧化碳用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2014年西城初三化学一模[1]

北京市西城区2014年初三一模试卷 化学2014.4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a 40 Ti 48 Cr 52 Fe 56 Cu 6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O B.Si C.Al D.Fe 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B.啤酒C.食醋D.蒸馏水 4.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氢气 5.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 A.镁B.铜C.锌D.铝 6.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7.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A.大理石B.蔗糖C.花生油D.面粉 8.下列数据位常见水果的近似pH,其中呈碱性的是 A.柿子pH≈8.5 B.菠萝pH≈5.1 C.苹果pH≈4.1 D.杨梅pH≈2.5 9.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A.单质B.分子C.原子D.元素 10.氮肥能促使作物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下列属于氮肥的是 A.KCl B.Na2SO4C.NH4Cl D.Ca(H2PO4)2 11.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铜CuNO3B.氯化铁FeCl2C.氢氧化镁MgOH D.氧化铝Al2O3 12.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A.O B.2O C.O2D.O2- 1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 ...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马桶B.生活污水随意排放 C.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14.下列物质放置在敞口容器中,一段时间后,质量明显减少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氢氧化钠D.氯化钠15.夏季汽车轮胎容易发生爆炸,这是因为轮胎内的气体分子 A.体积增大B.质量增大C.间隔增大D.个数增大1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章第一节学案及习题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学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实验探究】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过程见教材) 拓展知识:碳酸氢铵是农村常用的氮肥,俗称,化学式,色体, 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若用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其现象是:色固体逐 渐,产生有气味的气体,试管口有生成,同时产生能使澄清 石灰水变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 符号表达式 ^ 化学方程式 如何保存碳酸氢铵 如何使用碳酸氢铵 补充:二氧化碳(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一)人类在衣、食、住、行方面离不开化学; ! (二)氮气的性质及用途 1性质:常温下,氮气(化学式)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用途 (1)氮气可以作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因为; (2)氮气可用作灯泡的填充气,防止; (3)液氮用于; (4)氮气可用于制氮肥。 > 3铁的锈蚀实验 光亮的铁丝放在盛有食盐水的锥形瓶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下列现 象:⑴铁丝表面,(这是由于铁跟、同时接触 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的缘故)。⑵右侧导管中,(这是由于铁生锈时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得瓶内气压(增大、减小),烧杯中的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入导管中。) 实验说明了: 化学方程式

思考:生活中如何保存铁制品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古代:、、 / 近代: 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课时)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技术成就与化学无关的是() \ A.瓷器的烧制B指南针的发明C火药的发明D青铜器的制造 2.薯片等易碎食品宜采用充气袋包装,下列气体中最不适宜充入的是() A.N2 B. O2 C. CO2 D.空气 3.下列物质属于气体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是() A.水 B. CO2 C. NH3 D. NH4HCO3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化学研究领域的是() A.开发新能源 B. 合成新医药 C. 设计电脑程序 D. 防止环境污染 5. 化学已经渗透到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在①环境保护;②能源开发利用;③新材料研制; ④生命过程探索等领域中,与化学科学发展密切相关的是() ] 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②④D.①②③④6.下列不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A.制氮肥 B. 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填充探空气球 D. 灯泡填充气7.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下列事实与化学无关的是()A.发展低碳经济,保护环境B.日环食、日偏食的产生 C.开发新能源,研制新材料D.药物和保健品的研制 年,媒体不断宣传预防肝炎病传染的方法,从防疫和环保考虑,你认为下列一次性餐具最有发展前景的是() A.瓷器餐具B.淀粉餐具C.塑料餐具D.银质餐具 … 9.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XX年定为“国际化学年”。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D.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二、主观题 年,科学家在内蒙古齐纳河岸旁的一座汉代古烽火台废墟下发现了一张写有文字的纸。这张纸可以上溯至公元110年,是迄今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纸。造纸是我国发明较早的化学工艺之一,请写出其他四项化学工艺、、、。11.常温下,氮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早期一直是“默默无闻”的,因为它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但在高温下,也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

office2010单项选择试题库(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Word2010中,给每位家长发送一份《期末成绩通知单》,用(D)命令最简便。 A.复制 B.信封 C.标签 D.邮件合并 2.Excel2010中,要录入身份证号,数字分类应选择(D)格式。 A.常规B数字(值)C科学计数D文本E特殊 3.在Powerpoint2010中,从当前幻灯片开始放映幻灯片的快捷键是(A) A.Shift+F5 B.F5 C.Ctrl+F5 D.Alt+F5 4.如果用户想保存一个正在编辑的文档,但希望以不同文件名存储,可用(B)命令。 A.保存 B.另存为 C.比较 D.限制编辑 5.下面有关Word2010表格功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可以通过表格工具将表格转换成文本 B.表格的单元格中可以插入表格 C.表格中可以插入图片 D.不能设置表格的边框线 6.Word2010中文版应在(D)环境下使用。 A、DOS B、WPS C、UCDOS D、Windows

4.Word中(C)视图方式使得显示效果与打印预览基本相同。 A、普通 B、大纲 C、页面 D、主控文档 5.将Word文档的连续两段合并成一段,可使用以下(B)键。 A、[Ctrl] B、[Del] C、[Enter] D、[Esc] 6.将文档中的一部分文本移动到别处,先要进行的操作是(C)。 A、粘贴 B、复制 C、选择 D、剪切 7.在WOR中D,段落格式化的设置不包括(B)。 A、首行缩进 B、字体大小 C、行间距 D、居中对齐 8.在Word中,如果当前光标在表格中某行的最后一个单元格的外框线上,按Enter键后,(C) A、光标所在列加宽 B、对表格不起作用 C、在光标所在行下增加一行 D、光标所在行加高 9.在Word中,字体格式化的设置不包括(A)。 A、行间距 B、字体的大小 C、字体和字形 D、文字颜色 10.Word2010编辑状态下,利用(D)可快速、直接调整文 档的左右边界。 A、格式栏 B、功能区 C、菜单 D、标尺 11.选择纸张大小,可以在(C)功能区中进行设置。 A、开始 B、插入 C、页面布局 D、引用 12.在Word2010编辑中,可使用(B)选项卡中的“页眉和

上海市静安区初三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静安区2015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九年级化学学科 (本卷满分100分,完卷时间90分钟) 2016.01 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14 O –16 S –32 Cl –35.5 Ca –40 C 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含28题,每题1分,共28分)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氢 B.氧 C.硅 D .碳 2.常用金属铝的元素符号是 A .Ag B.Cl C .Al D .AL 3.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酒精挥发 C .花香四溢 D.食物变质 4.常吃菠菜可以补铁,这里的“铁”是指 A .元素 B .分子 C.原子 D.单质 5.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无水硫酸铜 B.蔗糖 C .泥沙 D .花生油 6.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 .氧气和液氧 B.水和双氧水 C.干冰与冰 D.金刚石和石墨 7.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硝酸镁——MgNO 3 B.1个二氧化硫分子——S O2 C .3个氧原子——O3 D.铵根——NH 3 8.石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体现出的性质是 A .导电性 B .质地较软 C .可燃性 D.黑色固体 9.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H 2O+CO 2→H 2CO 3 B.2NaO H+C uSO 4→Cu (OH )2↓+Na2SO 4 C .2H 2O 2??→?2MnO 2H 2↑+O2↑ D.C + H 2O ??→ ?高温 H2 + CO 10.含氯的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的是 A .Cl 2 B.Ca(ClO)2 C.KC lO 3 D .AlCl 3 11.黑火药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反应S+2K NO 3+3C ?? →?点燃 X +N 2↑+3CO 2↑,X 的化学式是 A.K 2S B.H2O C .SO 2 D.K2SO 4 12.物质的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不一致的是 A .食盐:NaCl B.水银:Hg C .干冰:CO 2 D .生石灰:Ca(OH)2 13.通过化学反应不能生成的是 A .新原子 B.新分子 C.新物质 D .新单质 14.对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构成分子,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同种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C.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 D.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 15.化学方程式a C2H 2+ b O2?? →?点燃 c H 2O + d CO 2配平后a 、b 、c 、d 数值为 A .2、5、2、4 B.1、2、1、2 C .4、5、2、4 D .1、3、1、2 16.对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净物的组成中只含一种元素 B .混合物的组成中肯定含有多种元素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 案 xx、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 35、5 K39 Mn55 Fe56 I127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氧 B、硅 C、铝 D、铁 3、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Zn B、Al C、Ag

D、Fe 4、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 A、红磷 B、木炭 C、镁条 D、铁丝 5、下列符号能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 A、O2 B、2O C、2O2 D、2O2- 6、水果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的质量很小 C、分子之间有间隔 D、分子的体积很小 7、垃圾分类从你我他开始。用过的金属饮料罐属于 A、可回收物 B、有害垃圾 C、厨余垃圾 D、其它垃圾

8、下列做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理念的是 A、鼓励使用共享单车 B、鼓励使用一次性餐具 C、鼓励自带布袋购物 D、鼓励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9、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是 A、蒸发皿 B、玻璃棒 C、烧杯 D、量筒 10、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称量NaOH固体 D、稀释浓硫酸 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氢氧化钠

12、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氧化铝氯化锌ZnCl2氧化镁MgO2Al2O3硝酸银AgNO3 A B C D 1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 D、氢氧化钠固体用作干燥剂 14、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3瓶气体的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插入燃着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倒入澄清石灰水34 Se硒 78、96 15、硒元素有防癌作用。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硒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元素 B、原子序数是34点燃 C、质子数是45 D、相对原子质量是 78、96 g 16、下列关于2CO + O2 ======2CO2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Word2010考试题及答案

Word2010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Word 2010具有的功能是( D ) A.表格处理 B.绘制图形 C.自动更正 D.以上三项都是 2、下面关于Word标题栏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双击标题栏,可最大化或还原Word窗口 B.拖曳标题栏,可将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C.拖曳标题栏,可将非最大化窗口拖到新位置 D.以上三项都不是 3、Word 2010中的文本替换功能所在的选项卡是(B) A."文件" B."开始" C."插入" D."页面布局" 4、Word 2010文档中,每个段落都有自己的段落标记,段落标记的位置在( B ) A.段落的首部 B.段落的结尾处 C.段落的中间位置 D.段落中,但用户找不到的位置 5、Word 2010文档的默认扩展名为( C) A.txt B.doc C.docx D.jpg 6、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可以显示页面四角的视图方式是( C) A.草稿视图方式 B.大纲视图方式 C.页面视图方式 D.阅读版式视图方式

7、在Word 2010的编辑状态,当前正编辑一个新建文档"文档1", 当执行"文件"选项卡中的" 保存"命令后( B ) A."文档1"被存盘 B.弹出"另存为"对话框,供进一步操作 C.自动以"文档1"为名存盘 D.不能以"文档1"存盘 8、在Word 2010中,欲删除刚输入的汉字“李”字,错误的操作 是( D) A.选择"快速访问工具栏"中的"撤消"命令 B.按Ctrl+Z键 C.按Backspace键 D.按Delete键 9、在Word 2010编辑状态中,使插入点快速移动到文档尾的操作 是( B) A.Home B.Ctrl+End C.Alt +End D.Ctrl+ Home 10、在Word 2010,如果无意中误删除了某段文字内容,则可以 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栏"上的( A )按钮返回到删除前的状态。 A. B. C. D. 11、在Word 2010文档中插入数学公式,在"插入"选项卡中应选 的命令按钮是(D) A.符号 B.图片 C.形状 D.公式 12、在Word 2010的"字体"对话框中,不可设定文字的( B)

2018年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化学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 年九年级统一测试 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分) (每小题只有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 分) .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 . . . . 下列有关硫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黄色固体 .难溶于水 .能燃烧 .熔点低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海水 .加碘食盐 .食醋 .一氧化碳 .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的是 . . . . .一种铁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个质子和 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 . . .下列金属中,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 的是 . . . .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大量白烟的是 .红磷 .铁丝 .木炭 .酒精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 . . 通 电↑ ↑ . .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铜丝可用作导线 .稀硫酸可用于除铁锈 .大理石可用作建筑材料 .氢氧化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 考生须知 .本试卷共 页,共两部分, 道小题,满分 分。 .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某物质完全溶于水,溶液中与水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是溶剂.只能是固 体.该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 数是 .下列实验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稀释浓硫酸将水注入装有浓硫酸的烧杯中,搅拌 鉴别氧气和空气闻气味 除去固体中的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 鉴别澄清石灰水和溶液滴加稀盐酸 .已知铝在空气中会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该氧化膜可与稀盐酸发生反应:。实验小组将未打磨的铝片和稀盐酸放入密闭容器中,用传感器探究反应过程中温度和压强的变化,结果如右图。下列说法不 .正 .确.的是 .反应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发生稀盐酸与的反应 .时,溶液中溶质为 .,压强减小是因为温度降低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分) 〖生活现象解释〗 .(分)自制汽水的配料表如右图所示。写出产生的物质是(填序 。 号) (分)用盖子盖灭酒精炉,酒精熄灭的原因是。 . (分)能源利用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 ()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如煤、、天然气等。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 ①下列利用了新能源的是(填序号)。 .风力发电.太阳能飞机. 潮汐能动力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