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端法弧垂测量

档端法弧垂测量
档端法弧垂测量

档端法测量导、地线弧垂作业指导书

1 适用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档端法测量输电线路导、地线弧垂的作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作业指导书的引用而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然而,鼓励根据本作业指导书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作业指导书。

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26-93 工程测量规范

DL 40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

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Q/CSG1 0005-2004 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线路部分)

Q/CSG 21011-2009 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标准

Q/CSG-EHV 20201-2009 超高压输电公司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标准实施细则(试行)

3 作业准备

3.1作业人员要求

3.2 作业人员组织

3.3工具材料

4作业所需时间

不含前往工作地点的时间,完成该项工作所需要时间约1小时/处。

5作业安全及预防控制措施

6 作业程序

关于角度法与Excel电子表格

关于角度法与Excel电子表格 摘要:2010年11月3日,新疆与西北750千伏电网实现联网运行,结束了新疆孤网运行的历史。随之,750千伏巴音郭楞-吐鲁番输电线路工程进入竣工验收阶段,为确保工程优质投运,架空线路弧垂测量被列为验收重点检查内容之一。在工程验收过程中,验收人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的简化应用角度法进行架空线弧垂测量;并且运用MicrosoftExcel电子表格的分类统计、函数计算等功能,大大简化了弧垂测量的计算过程,有效地保证了测量结果的精度和准确性,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Excel弧垂测量输电线路 Abstract: in November 3, 2010, Xinjiang and the northwest 750000 volt power grid to realize networking operation, ended Xinjiang’s isolated network operation history. Subsequently, 750000 V Bayinguoleng - Turpan transmission line engineering into the acceptance stage,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and put into operation, the sag of transmission line measurement was listed as key content of acceptance check. Acceptance in the engineering process, inspection personnel “ suit one’s measures to local conditions “, the targeted application of simplified angle method for overhead line sag measurement; and the use of Microsoft Excel spreadsheet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function calculation functions, greatly simplifies the sag measurement calculation process, effectively ensure the measurement precision and accuracy, improve work efficiency. Key words: Excel sa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lines 一、750千伏巴吐线验收弧垂测量主要方法的选择 架空输电线路弧垂测量的一般方法有:异长法、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角度法和平视法。 750千伏巴音郭楞-吐鲁番输电线路工程全长335.117公里,铁塔712基,途经区域约250公里为戈壁滩、农田地,地势平坦,线路档距、弧垂较大;约60公里长度线路处于山区,翻越干沟、榆树沟,最高海拔为1800m,大跨越、大档距、大弧垂、架空线悬挂点高差较大为该区段架空线路的主要特点。综合分析,该工程竣工验收中架空线弧垂测量的主要方法宜采用角度法。通过进一步分析可知,在地势平坦地区,弧垂测量可采用档外角度法、档端角度法;而在山区,受地形等因素制约,宜采用档内角度法。 二、角度法测量线路弧垂的方法及计算公式 (一)档端角度法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是送电线路三大工序(基础、杆塔、架线通常称为三大工序)中技术要求高、方式难度大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架线操作方法的正确,架线后的施工质量符合GBJ223-1990要求,施工人员应掌握与架线施工有关的基本知识。 线路敷冰,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比载,常用的比 载,有如下7中:1,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导线自重 和冰重比载,4.无冰时导线风压比载.5,覆冰时的风压 比载.6,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7,有冰有风时的综合 比载. 、送电线路设计选用的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送电线路基础、杆塔、架空线设计的基本前提。较长的送电线路或者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往往不止一种气象条件,而是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气象条件。气象条件的内容主要表现在最大风速、最低气温、覆冰厚度等三个指标。只有懂得设 计选用的气象条件,才能正确使用机电安装图中的安装曲线。 二、比载 比载是架空线单位长度(m)、单位截面积(mm)所承受的荷载,以g表示,其单位为N/(m ? mm i)。 在进行架空线的机械计算时,其自重、冰重和风压等均用比载表示。架空线的比载有七种。 (1)自重比载g i。设架空线的线密度q(kg/m),架空线的计算面积为S (mr i),其自重比载为(本篇凡使用g i,含义相同时不另说明,也可以用g代替g i)

g i = 9.807 q或9.80665 s (2)冰重比载g2。计算时假定沿线所复冰层厚度相等,同时取冰的密度等于 0.0009kg/cm3。设冰层厚度为b(mm),架空线外径为d(mm),当覆冰厚度已 知时覆冰的体积 V =二 2 2 -d b -d2 h b(d b) 则: g :>:b(d b)g g2 = 27.73地①x 10-3 A s (1 (3) 自重和冰重的综合比载g3 为g3 = g i + g2(2) (4) 风压比载g4。架空线上无冰时,作用于线上的风压按下式计算

弧垂的观测方法 弧垂测量(严选材料)

弧垂的观测方法 1、 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 2、 异长法 3 、角度法 4 、平视法 4.1等长法观测弧垂 ① 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弧垂方法。选用等长法观测弧垂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h < 20 % L 2 2a b f h f h ≤-≤- 式中:h---观测档导线悬挂点间的高差,单位 m ; L---观测档档距,单位 m ; ?---观测档档距的中点弧垂,单位 m ; ha---测站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 hb---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单位 m 。

测量距离?时,可用公式(4--2)或(4--4) 求出?值,使a=b=?。观测弧垂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⑴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 20(/)db db f f L L f == ⑵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 h ≥ 10 % L 时 2222(/)(/cos ) (/)1(1/2)(/)1(1/2)(/)db db db db f L L d f L L h L f h L Φ=Φ??=+????=+?? ③ 弧垂调整 因紧线的过程较长,而由于气温变化引起弧垂变化,为使测定的弧垂及时调整到变化后的要求弧垂值,可只移任一侧弧垂板进行弧垂调整。

一般习惯用的调整方法是: 当气温上升时, (Δ?/?)≤16.36 % 当气温下降时, (Δ?/?)≤12.31 % 可只调整一侧的弧垂板,其调整值为2Δ?,如超过以上范围时,按变化后的弧垂值同时调整两侧弧垂板。 弧垂板调整量的计算方法及计算公式: 当气温上升时,4(11)m a p p f ?=++ 4--12 当气温下降时,4(11n a p p f ?=++ 4—13 式中:P —弧垂变量Δ?的比值。 P = Δ?/? 4.2 异常法观测弧垂 当观测档内两杆高度不等,而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基部连线时,可采用异常法观测弧垂。 异常法就是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弧垂观测,如下图所示。

新版弧垂观测方法课件.doc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 1.1 紧线段在 5 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1.2 紧线段在6~12 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1.3 紧线段在12 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1.4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尽可能做到:档距大,相邻两杆塔的高差小,导线排列方式尽量一致,紧临耐张杆塔的两侧不宜选为观测档。 1.5 选择弛度观测档时,若地形特 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数目。 一、输电线路弧垂测量 1、测量方法: (1)异长法――运行线路的弧垂测量常用此法。见图1-4 。 图1-4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 方法: 自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 A 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的交 点与导线两悬挂点的垂直距离,得AA 0=a 和BB0=b。然后由公式 a b 2 f 得观测档弧垂f。 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的情况。 (2)角度法:――用经纬仪测。 原理:异长法。 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的山区、沟壑地段。 方法: 按仪器设置的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和档侧角度法。 ①档端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下方。见图1-5

图1-5 档端角度法 高差时: h0 2 1 f a a lt g h 4 或按下式计算: b =arctan(tan) l 2 b(2f a) 高差时: h0 2 1 f a a ltg 4 式中a-仪器中心至点A的垂直距离; f-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的档距中点弧垂,m; -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的垂直角,即观测角; l-为被测档档距,m; h-两杆塔的高差,m。 ②档外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如图1-6。 图1-6 档外角度法

弧垂观测方法

弛度观测档得选择原则: 1、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1、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1、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1、4弛度观测档得选择尽可能做到:档距大,相邻两杆塔得高差小,导线排列方式尽量一致,紧临耐张杆塔得两侧不宜选为观测档。1、5 选择弛度观测档时,若地形特殊应适当增加观测档数目。 一、输电线路弧垂测量 1、测量方法: (1)异长法――运行线路得弧垂测量常用此法。见图1-4。 图1-4 异长法观测弧垂示意图 方法: 自观测档得架空线悬挂点A处选一合适点使视线与导线相切,分别量取此点及视线在另一杆塔上得交点与导线两悬挂点得垂直距离,得AA0=a与BB0=b。然后由公式 得观测档弧垂f。 其适用于观测档内两杆塔不等高,且弧垂最低点不低于两杆塔根部连线得情况。 (2)角度法:――用经纬仪测。 原理:异长法. 适用:用异长法无法测量得山区、沟壑地段。 方法: 按仪器设置得不同分为: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平视法与档侧角度法. ①档端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下方.见图1—5 图1-5档端角度法

( ) () 2 2 2 014 b =arctan(tan ) b (2)014 h f a a ltg h l f a h f a a lt g θθαθ ≠=+-±-=-==+-高差时: 或按下式计算: 高差时: 式中 a-仪器中心至点A 得垂直距离; f -为观测气温下计算出得档距中点弧垂,m; θ-仪器视线与导线相切得垂直角,即观测角; l —为被测档档距,m; h—两杆塔得高差,m 。 ②档外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一侧杆塔外侧。如图1—6。 图1-6 档外角度法 式中 l 1—仪器距一侧杆塔得水平距离,m。其余符号同前. ③档内角度法――经纬仪仪镜中心置于导线或地线得正下方。如图1-7。

档外角度法

档外角度法 档外角度法观测弧垂是将仪器架设在观测档外某处较高位置、中相导线正下方观测弧垂,如图4-4(a )、(b )所示。调整架空线张力,使架空线稳定时的弧垂与经纬仪的弧垂 观测垂直角θ的视线相切,弧垂即为测定。 档外角度法观测角θ,悬链线式按下式计算: 1 1 a b h tg l l θ--±=+ (4-8) 抛物线式按下式计算: ()() () { } 2 1 2222 11484881616/tg hl lf l f hl lf l f hf af f h l l θ-??=±--+±--+±+--??? ? (4-9) 式中θ——档外经纬仪垂直观测角度值(正值表示仰角,负值表示俯值) a ——悬挂点A 下垂线至档外经纬仪横轴中心的垂直截距,m ; b ——档外经纬仪视线A 1B 1对于悬挂点B 下垂线的垂直截距,m ; h ——观测档的两悬挂点高差(经纬仪侧的悬挂点A 较低时,其前的“±” 号只取+号;经纬仪侧的悬挂点A 较高时,其前的“±”号只取-号),m ; l ——观测档的档距,m ; i i B L L 1 a 1 A θ f a b (a) h L L 1 θ a A B b h a 1 (b) f 图4-4 档外角度法观测弧垂

1l ——架空线中线下方档外弧垂观测点至A 点的水平距离,m ; f ——观测档的弧垂值,m 。 测算方法和观测步骤如下: (1)、(2)测定方法与档内角度法相同; (3)、a 、h 值可以从平断面图和铁塔结构图中查出,但现场应复核,测法见图4-5。高差按下式计算: 12 a l tg ?= (4-10) ()11h l l tg a ?=+- (4-11) 式中2?、1?——分别为观测A 、B 悬挂点的垂直角; (4)、根据已知的1l 、 l 、f 、h 及a 的数据,按式(4-8)或(4-9),即可算出弧垂观测角θ值; (5)、弧垂观测方法与档端角度法相同,但须注意,因仪器正在架空线的下方,在紧线时,应防止架空线起落碰撞观测人员和仪器。 适用范围:档外经纬仪视线对架空线的切点之采用范围与异长法相同,且范 围应在/0.319~0.68d l =(d 为支镜侧悬挂点A 至切点距),相应的 1/0.408~1.853a f =,经纬仪视线要尽量切到弧垂低点。 φ2 φ1 ()11l l tg ?+ B A 4-5 档外测量两挂线点的高差 l 1l a h

弧垂计算很简单

弧垂计算很简单,根据三角函数就可以推算出来,这个要自己思考。 1、弧垂观测 (1)弧垂观测档选择规定: A.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B.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C.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D.观测档宜选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E.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2)弧垂观测的选择:为保证观测精度,弧垂观测点,即观测视线与电线的相切点,应尽量设法切在最小处或其附近。当利用仪器观测时,切点的仰角或俯角不宜过大,以保证弧垂有微小改变亦能引起仪器读数的明显变化。一般限制不宜超过10°,且视角应尽量接近高差角。 工程验收 一、隐蔽工程验收检查 隐蔽工程是指该项工序施工结束后,难以检查的工程项目,因此必须在隐蔽前检查验收。送电线路隐蔽工程一般包括以下项目: 1、基础坑深基地及处理情况。 2、现场浇筑基础中钢筋和预埋件的规格、尺寸、数量位置、保护层厚度、底座断面尺寸以及混凝土的浇注质量。 3、预制基础中钢筋和预埋件的规格、尺寸、安装位置、立柱倾斜与组装质量。 4、岩石基础的成孔尺寸、孔深埋入铁件及混凝土浇筑质量。 5、导线、避雷线钳压、液压与爆压的接续管及耐张线夹管: (1)连接前的内、外径,长度。 (2)管及线的清洗情况。 (3)钢管在铝管中的位置。 (4)钢芯与铝线断头在连接管中的位置。 6、导线或避雷线补修管处线股损伤情况。

7、接地体的埋设情况。 二、中间验收检查 当施工单位完成一个分部工序后,要转入下一个工序施工时,为了下一个工序能顺利地开展,必须认真地对上一个工序进行自检,并交有关单位组织验收。这种对某一工序(基础、杆塔、架线、接地)进行的检查验收,称为中间验收。中间验收包括以下项目:(1)基础的地脚螺栓或主角钢的根开及对角线的距离偏差,同组地脚螺栓中心对立柱中心的偏差。 (2)基础顶面或主角钢操平印记的相互高差。 (3)基础立柱断面尺寸。 (4)整基基础的中心位移及扭转。 (5)混凝土强度。 (6)回填土情况。 2、杆塔及拉线 (1)混凝土电杆焊接后,焊接弯曲及焊口焊接质量,周边混凝土裂缝。 (2)混凝土电杆的根开偏差,迈步及整基对中心的位移。 (3)结构倾斜。 (4)双立柱杆塔横担与立柱连接的高差及立柱弯曲。 (5)各部件规格及组装质量。 (6)螺栓紧固程度、穿入方向、打冲等。 (7)拉线的方向、安装质量及应力情况。 (8)NUT线夹螺栓、花篮螺栓的可调范围。 (9)保护帽浇筑情况。 (10)回填土情况。 3、架线 (1)弧垂各项偏差。 (2)悬垂绝缘子串倾斜、绝缘子清洁及绝缘检测。 (3)金具的规格、安装位置及连接质量,螺栓、销子针及弹簧

谈架空线路弧垂观测及多档连续紧线的施工计算

谈架空线路弧垂观测及多档连续紧线的施工计算 摘要:输配电网络涉及面广、影响面大,是重要的公用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工农业生产、市政建设及广大人民生活等安全可靠供电的需要。如何正确确定架空线的松紧程度,使其在运行中任何气象条件下的应力都不超过最大使用应力,且满足耐振条件,使导线任何点对地面、水面和被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运行的安全尤为关键。本文从实际工作出发,浅谈架空线路弧垂观测及多档连续紧线的施工计算。 关键词:架空线路;弧垂;观测;施工;计算 导线和避雷线的架设安装,是在不同气温下进行的。施工紧线时需要用事前做好的安装曲线,查出各种施工气温(无冰无风)下的弧垂,以确定架空线的松紧程度,使其在运行中任何气象条件下的应力都不超过最大使用应力,且满足耐振条件,使导线任何点对地面、水面和被跨越物之间的距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运行的安全。弧垂观测表应有计算人、校核人及审定人签字生效。 1观测档的选择 弧垂观测档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一档; (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4)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5)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6)观测档位置应分布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 (7)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跨越物附近的线档应设观测档。 (8)宜选择对邻近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测站。不宜先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2弧垂的计算

档外角度法观测弧垂记录表

档外角度法弧垂复测记录 观测档:P #~P # 线别: 档距:l 1= m ,l = m θ1= ; θ2= ; θ3= 气温: ℃ f 设 [] 2 12113 1 )tan )(tan ()tan (tan 4 1 θθθθ -++-= l l l f θ1——弧垂切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2——远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3——近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观测档:P #~P # 线别: 档距:l 1= m ,l = m θ1= ; θ2= ; θ3= 气温: ℃ f 设 [] 2 12113 1 )tan )(tan ()tan (tan 4 1 θθθθ -++-= l l l f θ1——弧垂切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2——远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3——近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观测档:P #~P # 线别: 档距:l 1= m ,l = m θ1= ; θ2= ; θ3= 气温: ℃ f 设 [] 2 12113 1 )tan )(tan ()tan (tan 4 1 θθθθ -++-= l l l f θ1——弧垂切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2——远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3——近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观测档:P #~P # 线别: 档距:l 1= m ,l = m θ1= ; θ2= ; θ3= 气温: ℃ f 设 [] 2 12113 1 )tan )(tan ()tan (tan 4 1 θθθθ -++-= l l l f θ1——弧垂切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2——远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θ3——近挂点下线角度观测值,(°); . .

浅谈输电线路弧垂的简易计算

浅谈输电线路弧垂的简易计算 发表时间:2017-10-20T11:10:34.3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7年第15期作者:刘亮亮 [导读] 我们要采取更好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的理论,才能保证输电线路弧垂的计算更加的符合实际,提高计算的实效性。 国网河南长葛市供电公司河南长葛 4615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输电线路弧垂的计算进行分析,明确了输电线路弧垂计算的基本理念,以及基本的理论要求,进而简单论述了输电线路弧垂的计算方法和计算的过程,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输电线路;弧垂;简易计算 前言 针对输电线路弧垂的计算问题,我们要进一步总结和分析,探讨其计算的要求和要点,才能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弧垂的相关问题奠定基础,提高研究水平。 1基于弧垂的输电线舞动 输电线舞动是覆冰输电线在风的激励下产生的一种低频、大振幅自激振动。输电线的舞动已经对我国很多地区的输电线路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我们需要及时有效的对输电线舞动进行实时监控。随着视频分析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输电线路上定位摄像机或者进行航拍取样,对输电线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成为一种较为可行的输电线舞动监测方法。在视频分析中,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采集到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可以为防治输电线的舞动提供大量准确的数据支持。相关工作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开展。 自20世纪3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对导线舞动进行了大量的试验和理论研究!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在输电线防舞动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及由此开发的专利产品双摆防舞器和整体式偏心重锤的应用情况。给出了输电线舞动的有限元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导线舞动的有限元程序,计算实例模拟了舞动的全过程,探讨了风速、攻角等对舞动的影响。 在现代图像分析与计算机视觉技术日益完善的情况下,针对一些特定的舞动形态,图像检测手段将是一种很好的选择。采用图像分析与视觉计算方法,实现了对输电线路横向舞动的角度计算。首先采用固定于杆塔上的摄像头拍摄电缆图像,根据指定区域及预设数量检测出电缆,并进行曲线拟合得到相关参数,再采用简化的横向舞动模型,推算舞动角度与图像中电缆轨迹参数的关系,最后计算出输电线路的横向舞动角度,为舞动的动态监测与数据记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架空线在输电线路中是一种被经常采用的形式。一般来讲,温差过大的地区一般弧垂都会非常小,进而导线就非常容易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这种自然现象就会使导线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如果温度较低,弧垂就会非常小、并且产生很大的张力,最终造成导线出现了断裂的现象;如果温度过高,就会导致弧垂过大,最终使导线的高度较低,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此外,也一定要认真的控制架空线的放线尺寸,如果不能精确的进行,最终就会导致弧垂出现了大小不一的现象,严重影响了美观。在进行架空线的施工过程中,想要有效保证线路能够安全稳定的运行并且美观,就一定要认真的对弧垂量进行控制。对于架线施工而言,其过程比较复杂,并且在现场也经常会发生多种情况,最终导致架空线弧垂值出现了误差。通常情况下,如果电压在220kv以上,则此时要求弧垂值的偏差范围为±2.5%。为了能够保证最新投产的线路可以安全稳定的进行运行,在进行线路投产前验收的工作时,一定要做好弧垂的检查与复核的相关工作。 2弧垂应力计算的条件 在输电线路导(地)线架设中,由于弧垂观测、划印、量线等操作误差,以及放线滑车转动不灵活、耐张杆塔产生倾斜和挠度等原因,往往碰到导(地)线收紧后弧垂不符合有关规范的要求,需要收紧或放松导地线的线长,进行弧垂调整。因为现在架设的线路导线截面大采用的是压接式内张线夹加调整板固定导线。当弧垂超过规定误差,幅度又不大时,可以利用调整板进行调整。而在调整前应对导地线线长调整量进行计算,以便使调整工作在受控下科学有序地进行。 2.1气象条件 输电线路在投入运营后,线路周围的气象条件变化以及四季温度变化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这些变化会引起线路荷载的变化,电线的张拉应力、长度以及弧垂也会随之变化,另外杆塔和基础的荷载也会受到极大影响。覆冰、气温变化以及风都会对线路的机械强度产生影响,这三个参数是对线路造成影响的主要气象参数。 在对输电线路的弧垂应力进行计算时,首先需要考虑线路所处地区的气象条件,主要需要考虑到的条件包括最高气温Tmax、最低气温Tmin、最大风速Vmax、覆冰厚度b及覆冰风速V等。通常经过临时统计所得的气候数据只能反映出该地区的部分气象条件,如果该地区存在比较极端的气候条件,应该在参考当地的历史气候统计数据,然后进行弧垂应力计算。 2.2导线规格 导线的规格对线路的运行具有较大的影响,在计算弧垂应力时,可以对导线的规格进行确定,然后根据所确定的导线规格可以查到到导线的温度线胀系数α、瞬间破坏应力δp、安全系数Kc及弹性模量E,根据查到的这些参数可以计算出导线的许可应力,计算公式:[δ]=δp/Kc。 3计算实例 110kV的某线9#~14#耐张段分为265m、258m、270m、257m、273m共五档,耐张段长1323m,代表档距265m,观测档为11#~12#长270m。观测档弧垂标准值4.48m。安装后三相实测弧垂分别为fA=4.37m、fB=4.65m、fC=4.49m。虽然各相导线观测弧垂误差均在规范要求以内,但fB-fA=280mm,超出了GBJ#233-1990第7·3·6条110kV相间弧垂允许偏差200mm的规定,因此应该对A相弧垂进行调整。将有关数据代入计算得: S=8×2652/3×2704(4.372-4.482)×1323 =0.04666×(19.097-20.07) =-0.045(m) 计算结果表明应将A相弧垂由4.37m调到4.48m,需增加线长0.045m。因为调整范围小可利用PB-7调整板进行调整。具体做法是利用调整板,使导线伸长两个孔距,即使A相导线线长增加50mm,使fA=4.48m。

输电线路弧垂观察

输电线路施工弧垂观察 输配电线路| 2016-03-02 08:17 1. 等长法 由于弧垂表中弧垂是档距中央弧垂,因此在弧垂观测时应尽量采用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进行弧垂观测,即a=b=f(f为档距中央弧垂)。 图中: h—悬点高差, θ—悬挂点高差角; L—档距; a—目击视线A′B′对悬点A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b--目击视线A′B′对悬点B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Δa—温度变化后目击侧悬点A下垂线垂直截距a的微调量(m); Δa=2×Δf,Δf—为温度变化后档距中央弧垂的变化量。 2. 异长法

图中: h—悬点高差, θ—悬挂点高差角; L—档距; a—目击视线A′B′对悬点A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b--目击视线A′B′对悬点B下垂线的垂直距离(m); Δa—温度变化后目击侧悬点A下垂线垂直截距a的微调量(m);Δa=2×,Δf—为温度变化后档距中央弧垂的变化量。 3. 角度法 3.1 档端角度法 注:档端经纬仪视线对架空线的切点范围:a/f=0.408~1.853 图中: f-档距中央的弧垂, L-观测档档距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

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tgβ-a,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低于悬点B)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高于悬点B)取“-” 3.2 档内角度法 注: f-档距中央的弧垂, L-观测档档距, L′-仪器与观测档两塔位中较近一基塔位的距离 α-仪器横轴至悬挂点的距离(如图示) θ-弧垂观测角 β-仪器横轴和观测档另一端悬挂点的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 h=(L-L′)×tgβ-a,观测档两端的悬点高差,当观测档的另一端悬挂点高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低于悬点B)取“+”,低于仪器所在塔位的悬挂点时(即悬点A 高于悬点B)取“-” 3.3 档外角度法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的基本知识 架线施工是送电线路三大工序(基础、杆塔、架线通常称为三大工序)术要求高、方式难度大的一道工序,为了保证架线操作方法的正确,架线后的施工质量符合GBJ223-1990要求,施工人员应掌握与架线施工有关的基本知识。 线路敷冰,在设计时需要计算比载,常用的比载,有如下7中:1,自重比载,2,冰重比载,3.导线自重和冰重比载,4.无冰时导线风压比载.5,覆冰时的风压比载.6,无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7,有冰有风时的综合比载. 一、送电线路设计选用的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是送电线路基础、杆塔、架空线设计的基本前提。较长的送电线路或者有大跨越的送电线路,往往不止一种气象条件,而是两种、三种或更多种的气象条件。气象条件的容主要表现在最大风速、最低气温、覆冰厚度等三个指标。只有懂得设计选用的气象条件,才能正确使用机电安装图中的安装曲线。 二、比载 比载是架空线单位长度(m)、单位截面积(mm2)所承受的荷载,以g表示,其单位为N/(m·mm2)。 在进行架空线的机械计算时,其自重、冰重和风压等均用比载表示。架空线的比载有七种。 (1)自重比载g1。设架空线的线密度q(kg/m),架空线的计算面积为S(mm2),其自重比载为(本篇凡使用g1,含义相同时不另说明,也可以用g代替g1) g1 = 9.807 q 或9.80665 s (2)冰重比载g2。计算时假定沿线所复冰层厚度相等,同时取冰的密度等于

0.0009kg/cm 3。设冰层厚度为b(mm),架空线外径为d(mm),当覆冰厚度已知时覆冰的体积 ()22()4V d b d b d b ππ??=+-=+?? 则: 2g =()b d b g A ρπ+ g 2 = 27.73 () b b d s +×10-3 (1) (3) 自重和冰重的综合比载g 3为 g 3 = g 1 + g 2 (2) (4) 风压比载g 4。架空线上无冰时,作用于线上的风压按下式计算 V W =αkgF = 2***16000v d ακ×9.807 (3)式中V W —— 无冰时,作用于每米线材上的风压, N/m ; α—— 风速不均匀系数。根据不同风速,按下列规定取值: υ< 20 , α = 1 ; 20≤υ<30 , α = 0.85 ; 30≤υ<35 , α = 0.75 ; υ≥35 , α = 0.70 ; k —— 与线材直径有关的空气动力系数; d<17mm , k = 1.2 ; d ≥17mm , k = 1.1 ; 覆冰时,不论直径大小,k = 1.2 . υ—— 风速,m/s 。 风压比载的计算式为 g 4 = P S = 0.613*2***v d S ακ×10-3 (4) (5)覆冰时的风压比载g 5为 g 5 = 0.613×10-3 (5)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观测研究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的弧垂观测研究 摘要: 高压输电线路弧垂观测在输电线路施工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工作,对于线路施工和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准确的、符合设计要求的线路弧垂能够保证导线对地、对交叉跨越物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同时避免由于弧垂过小引起杆塔受力过大而引起倒塔断线事故的发生。本文分析了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弧垂观测中主要方法和使用条件。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弧垂观测; 导线弧垂观测的方法一般有异长法、等长法、角度法等。在实际操作中,为操作简便,不受档距、悬挂点高差在测量时所引起的影响,减少观测时大量的现场计算量及掌握弧垂的实际误差范围,应首先选用等长法和异长法。当现场客观条件受到限制,不能采用异长法和等长法观测时,可采用角度法等其他方法。 一、驰度板观测法 ①等长法 等长法,又称平行四边形法,在观测档的 2 基的杆塔上绑上弧垂板,然后利用三点一线这一原理测弧垂。当塔高大于 f 且两个塔的视线通视时,自电线的悬挂点各向下量 f 处设置色彩鲜明的标志样板,用目视或者望远镜从样板 1 看向样板2(或者从样板 2 看向样板 l),则电线与l,2 连线的相切的弧垂即为f。 ②异长法 图4异常法检查弧垂 如图4,先在一侧杆塔上选择适当的 a 值,在导线悬挂点以下垂直距离 a 处固定花杆或弧垂板,在另一侧设活动弧垂板,用目测或借助望远镜上下移动活动弧垂板,直到两杆塔上弧垂板间的连线与架空线的悬挂曲线相切为止,量出此时活动弧垂板到上方导线悬点间的垂直距离 b 值,则该档的检查弧垂值: 异常法检查弧垂由于常用目测进行测量,所以只能用于档距较小、导线直径较小、a<3f(理论上可用在a<4f)的档距的弧垂检查,不能用在大跨越档距中的测量。这种方法主要应用在由于地形、塔高等制约而不能采取等长法的情况。 二、角度法 由于在山地与高山大岭架线,其电线必然会形成大档距、高海拔,因此测量

电线路紧线施工调整

电线路紧线施工调整 一、弧垂观测 弧垂的计算 1.弧垂观测档的选择 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的线档;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观测档位置应分步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的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的跨越物附近的线档应设观测档;宜选择对邻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较大的塔号作测站,不宜选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2.弧垂的计算和观测 等长法观测

适用条件:H<20%L,f≤Ha-2,f≤Hb-2。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线悬空挂点处各向下量距离f绑扎弧垂板或在测站端画印记后设置罗盘仪。然后,在测站端的弧垂处直接用目视或罗盘仪观测。观测弧垂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异长法观测 所谓异长法即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弧垂观测的方法。当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为了保证视线切点靠近弧垂最低点,可采用此方法观测弧垂。 角度法观测 为了保证弧垂的准确性及提高观测弧垂的效率,架线施工中,广泛应用了经纬仪观测弧垂,即角度法观测弧垂。角度法是指用观测架空线弧垂的角度以替代观测垂直距离,实现用经纬仪在地面直接控制架空线的弧垂。其优点是对于大档距,用目视观测架空线切点比较模糊,用经纬仪比较清晰,观测比较准确。而且等长法、异长法观测弧

垂往往需要作业人员登杆观测,角度法可以 直接在地面观测,比较安全方便。 用角度法观测弧垂,由于经纬仪摆放位 置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档内角度法。三种角度法中,应优 先使用档端角度法。因档端角度法的经纬仪摆放在观测档一端的杆塔中心处,观测方便,计算简单,方便信号联络。只有在档端角度 法不允许的情况下,方选择其它两种方法。 观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运用等长法观测弧垂时应注意:在测 量导线弧垂时,若气温变化导致架空线温度 发生变化,此时应调整观测的弧垂值。其方 法是当气温变化不超过±10℃时,保持视点 端弧垂板不动,在测站端调整弧垂板:当气 温升高时,将弧垂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a;当气温降低时,将弧垂板向上移动a。当气温变化超过±10℃时,应将视点端弧垂板按气温 变化后的弧垂重新绑扎。 2.运用异长法观测弧垂时应注意:如果 气温变化时,采用异长法观测弧垂应作调整。即视点端的弧垂板保持不动,观测站端的弧

弧垂算法

一、前言 架空线路设计和施工都需要进行导线力学计算.笔者编制了导线应力、弧垂计算的BASIC 程序,用户只需按屏幕显示的表格键入导线参数、气象条件,计算机即能完成计算全过程,并将计算结果打印制表。各种计算项目采用菜单选择,用户使用非常方便。本文就该程序的设计方法及特点作一简单介绍,以供参考. 二、架空导线应力、孤垂的计算机算法 1.导线比载计算 导线的综合比载是垂直比载(自重、冰重)、水平比载(风压)的矢量和.对各种气象情况的综合比载可用下式表示: 式中:q——导线的单位重量(千克/千米) S——导线的计算截面(毫米2) d——导线的计算外径(毫米) b——导线覆冰厚度(毫米) v——设计风速(米/秒) C——风荷载体形系数,当线径d<17毫米时,C=1.2,当线径≥17毫米时,C=1.1;覆冰时不论线径大小C=1.2 α——风速不均匀系数,根据不同风速取值。(程序框图略) 2.临界档距计算及有效临界档距判别 根据工程需要,导统应力孤垂的计算项目有时多达十种,即最大风速、覆冰情况、安装情况、事故断线、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外过电压(有风、无风)、内过电压、平均气温。这十种情况对应十种气象条件.但导线选用应力的控制条件只可能是其中的4种情况,即最低气温、最大风速、覆冰情况和平均气温.这4种控制条件的两两组合有6个临界档距。一般地n种控制条件有=n(n-1)/2个临界档距,其中有效临界档距有0~(n—1)个。两个控制条件的临界档距为 式中:E——导线弹性模数(千克/毫米2) a——导线温度线膨胀系数(l/℃) δi、δj——两种控制条件的限定应力(最大使用应力或年平均运行应力上限)(千克/毫米2)ti、tj——两种控制条件的气温(℃) gi、gj——两种控制条件的比载(千克/米?毫米2)。 由式(2-1)可知,若将n个控制条件的g/δ值由小到大排列,再比较各δ+aEt,并满足下式: 不满足式(2-2)的控制条件不起作用舍去。当两种控制条件的g/δ相同时,舍去δ+aEt 较大者;若两者的δ+aEt相同,舍去g/δ较小者,则所有满足式(2-2)的控制条件均有实数解的临界档距,把满足(2-2)式的控制条件由小到大编为序号1、2、3、…c(c≤n),并相应建立C-l个临界档距数栏。 由式(2-l)按序号依次求出控制条件i与其后的i+1、i+2、i+3、…,C控制条件间的临界档距li-(i+1)、li-(i+2)、…li-c,并填入i栏。首先从第1栏开始,找出其中的最小临界档距l1-i,即是序号为1、i控制条件的有效临界档距。其中1条件控制的档距区间为〔0,li -j〕,舍去1~i序号间的控制条件,这些条件不起控制作用.再从第i栏中找出最小者li-j 即为i、j控制条件的有效临界档距,i条件控制的档距区间为[l1-i,li-j序号间的控制条件

杆塔倾斜弧垂测量

铁塔倾斜测量 在铁塔外四周横线路及顺线路方向架设经纬仪,从塔上部取一铁塔几何中心点,对照铁塔下部几何中心点偏差值△L,倾斜率X=△L/H, 正面倾斜率X正=((△L正1+△L正2)/2)/H; 侧面倾斜率X侧=((△L侧1+△L侧2)/2)/H; 铁塔倾斜率X=((△L正1+△L正2)/2 )2+(△L侧1+△L侧2)/2)2 )/H 2架线施工弧垂测量 2.1 弧垂计算 依据机电安装图进行计算,图上有公式,不同设计院公式可能有所不同,但要注意有一点共同的容易忽略的: F=………/cosB; 前面是不考虑cosB时的弧垂计算公式,很多时候是该考虑cosB时而把它忽略了; B=tg-1(h/L),俗称高差角,考虑有地形高差时对弧垂的修正; 式中:h--观测档挂线点高差; L--观测档档距。 弧垂计算需要计算多个气温条件下的弧垂值,气温及档距可采用插入法取得需要的值。

2.2 弧垂观测方法 2.2.1、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 A、B两悬挂点下移尺尺a、b等于f。对于小档距弧垂观测也通常用这种方式。 a=b=f 异长法: a+b=2f 2.2.3、档端角度法观测 2.2.3、档端角度法观测

经纬仪置于悬挂点下方,测得悬挂点高差及档距,测出仪高,算出a值(仪器镜筒至悬挂点高差),算出观测角,公式如下: B悬挂点比A低时h取负,反之取正;计算出来的角度为正时为仰角,负时为俯角。 档端角度法竣工后弧垂检测公式: 2.2.3、档内角度法观测弧垂 紧线时观测角: 竣工后弧垂检测公式: 2.2.4、档外角度法观测弧垂

紧线时观测角: 竣工后弧垂检测公式: 角度法观测注意事项: A、角度法观测的是弧垂近似值,并不一定比等长法精确,a值与f值偏差越小误差越小,偏差越大误差越大; B、采用档端角度法时,a值大于4f时失效,视线在电线上无切点,不能用角度法; C、为了防止产生大误差,当切点x <L/8时,不能用角度法; 切点距悬挂点水平距离计算公式: 档端法时,0.0625f<a<3.0625f 4.3 紧线施工弧垂的质量要求:相间偏差对架空地线只对水平排列的同线型进行比较。

选择观测档的原则及弧垂观测方法

选择观测档的原则及弧垂观测方法 1. 弛度观测档的选择原则: 1.1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 1.2紧线段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 1.3紧线段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 1.4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距的线档; 1.5弛度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1.6观测档位置应分布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 1.7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 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被跨越物附近应设观测档。 1.8宜选择对邻近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作观测点。 1.9不宜选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1.10紧线弛度观测按计算《弛度表》相应温度的对应值选择。 2. 弛度观测方法,根据地形情况,选用下列几种弛度观测方法: 2.1 等长法观测弛度。等长法是最常用的观测弛度方法,在条件许可时,应优先选用等 长法。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空线悬挂点A 、B 处各向下量距离f 绑扎弛度板,然后在观测端的弛度板处用弛度观测仪或工程望远镜观测。示意图如下: 图中:h ——观测档的悬挂点间高差,m 。 B A f f f h h a h a L △f 2△f

f ——观测档的弛度,m 。 △f ——因气温变化观测档弛度的变化值,m 。 h a ——观测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 。 h b ——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m 。 ⑴ 选用等长法观测弛度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h <20%L ;f ≤h a -2;f ≤h b -2 ⑵ 在上述量距离f 时,可根据紧线当天的气温预估一个气温值,以此气温条件选择f ,如果气温变化时,应重新绑扎弛度板。 ⑶ 观测弛度时,使两弛度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可。 2.2异长法观测弛度。当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可采用异长法观测弛 度。示意图如下: ⑴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 <10%L 时,在观测端选定一适当的a 值,则视点端低于同侧架空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为b ,其计算式为: ⑵ 观测档架空线悬挂点高差h ≥10%L 时,观测端选定适当的a 值后,视点端的b 值计算式为: ⑶ 上式中: 其中:L ab 、f ab 为代表档距和弛度, 为高差角。 B A b f a h L

如何根据代表档距计算观测档弧垂!!

如何根据代表档距计算观测档弧垂 1.运用等长法观测弧垂时应注意:在测量导(地)线弧垂时,若气温变化导致架空线温度发生变化,此时应调整观测的弧垂值。其方法是当气温变化不超过±10℃时,保持视点端弧垂板不动,在测站端调整弧垂板:当气温升高时,将弧垂板向下移动一段距离a;当气温降低时,将弧垂板向上移动a(其中a为因气温变化引起观测档弧垂变化值的2倍)。当气温变化超过±10℃时,应将视点端弧垂板按气温变化后的弧垂重新绑扎。 2.运用异长法观测弧垂时应注意:如果气温变化时,采用异长法观测弧垂应作调整。即视点端的弧垂板保持不动,观测站端的弧垂板应移动一段距离△a,其值按下式计算:△a=2△f (△f随气温变化架空线弧垂的变化量;a为测站端低于同侧架空线悬挂点的垂直距离)。 3.运用角度法观测弧垂时应注意:用角度法观测弧垂对架线工序的质量检查步骤为:架线工序完成后,复查架空线弧垂时,原则上应在观测档上复查,经纬仪摆放位置应尽可能摆放在原来观测弧垂的位置;调平经纬仪后,调整经纬仪的垂直度盘,使望远镜的视线与架空线的轴线相切,读出观测角,利用观测角推算架空线的弧垂;将计算的弧垂值与设计弧垂值相比较确定误差率,在比较时应考虑架空线已释放初伸长的因素。 送电线路紧线施工中弧垂观测与调整方法的讨论 一、弧垂观测 (一)弧垂的计算 1.弧垂观测档的选择 紧线段在5档及以下时靠近中间选择一档;在6~12档时靠近两端各选择一档;在12档以上时靠近两端及中间各选择一档;观测档宜选择档距较大和悬挂点高差较小及接近代表档的线档;弧垂观测档的数量可以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增加,但不得减少。 观测档位置应分步比较均匀,相邻观测档间距不宜超过4个线档;观测档应具有代表性,如连续倾斜档的高处和低处,较高的悬挂点的前后两侧,相邻紧线段的结合处,重要的跨越物附近的线档应设观测档;宜选择对邻线档监测范围较大的塔号较大的塔号作测站,不宜选邻近转角塔的线档作观测档。 2.弧垂的计算和观测 (1)等长法(平行四边形法)观测 适用条件:H<20%L,f≤Ha-2,f≤Hb-2(H指观测档导线悬挂点间的高差,L指观测档距,f指观测档距的中点弧垂,Ha、Hb分别指测站端和视点端导线悬挂点至基础面的距离)。在观测档相邻两杆塔上,由架线悬空挂点处各向下量距离f绑扎弧垂板或在测站端画印记后设置罗盘仪。然后,在测站端的弧垂处直接用目视或罗盘仪观测。观测弧垂时,使两弧垂板上平面的连线与架空线最低点相切,即达到设计要求。 (2)异长法观测 所谓异长法即观测档两端弧垂板绑扎位置不等高进行弧垂观测的方法。当观测档的架空线悬挂点间高差较大时,为了保证视线切点靠近弧垂最低点,可采用此方法观测弧垂。 (3)角度法观测 为了保证弧垂的准确性及提高观测弧垂的效率,架线施工中,广泛应用了经纬仪观测弧垂,即角度法观测弧垂。角度法是指用观测架空线弧垂的角度以替代观测垂直距离,实现用经纬仪在地面直接控制架空线的弧垂。其优点是对于大档距,用目视观测架空线切点比较模糊,用经纬仪比较清晰,观测比较准确。而且等长法、异长法观测弧垂往往需要作业人员登杆观测,角度法可以直接在地面观测,比较安全方便。 用角度法观测弧垂,由于经纬仪摆放位置的不同,分为三种情况:档端角度法、档外角度法、档内角度法。三种角度法中,应优先使用档端角度法。因档端角度法的经纬仪摆放在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