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

(t ,Δt)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路程为Δs,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平均速度为,平均速率为( vv(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Δs = Δr

(B) ,Δr,? Δs ? Δr,当Δt?0 时有,dr,= ds ? dr

(C) ,Δr,? Δr ? Δs,当Δt?0 时有,dr,= dr ? ds

(D) ,Δr,? Δs ? Δr,当Δt?0 时有,dr,= dr = d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 ,,,= (B) ,,?,,,? vvvvvvvv

(C) ,,= ,,,? (D) ,,?,,,= vvvvvvv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PP′,而Δr ,,r,-,r,表示

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0 时,点P′无限趋近P点,则有,dr,,ds,但却不等于dr(故选(B)(

ΔrΔs(2) 由于,Δr ,?Δs,故,,即,,?( vvΔtΔt

drds,但由于,dr,,ds,故,即,,,(由此可见,应选(C)( vvdtdt

1 -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x,y)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22drdrdsdxdy,,,,,(1); (2); (3); (4)( ,,,,dtdtdtdtdt,,,,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2)正确 (B) 只有(2)正确

(C) 只有(2)(3)正确 (D) 只有(3)(4)正确

第1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dr分析与解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dt

dr用符号v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一个分量;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rdt

22dsdxdy,,,,速度大小可用公式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求解(故v,,v,,,,,dtdtdt,,,,选(D)(

,r 表示位置矢量, v表示速度,a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 a表示切向加1 -3 质点作曲线运动,速度(对下列表达式,即

(1)d v /dt ,;(2)dr/dt ,v;(3)ds/dt ,v;(4)d v /dt,,a( a,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只有(1)、(4)是对的 (B) 只有(2)、(4)是对的

(C) 只有(2)是对的 (D) 只有(3)是对的

dv分析与解表示切向加速度a,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

量沿速度方,dt

dr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如题1 -2 所述);rdt

dsdv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而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

度a(因,dtdt

此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一个质点在做圆周运动时,则有( )

(A)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也改变

(B)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一定改变

(C) 切向加速度可能不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D) 切向加速度一定改变,法向加速度不变

分析与解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n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

运动时, a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改

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23x,2,6t,2t1 -5 已知质点沿x 轴作直线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式中x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s(求:

(1) 质点在运动开始后4.0 s内的位移的大小;

(2) 质点在该时间内所通过的路程;

(3) t,4 s时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位移和路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当质点作直线运动且运动方向不改变时,位移的大小才会与路程相等(质点在t 时间内的位移Δx 的大小可直接由运动方程得到:

,而在求路程时,就必须注意到质点在运动过程中可能改变运动方向,此时,位移Δx,x,xt0

第2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dx的大小和路程就不同了(为此,需根据来确定其运动方向改变的时刻t ,求出0,t 和,0ppdt

s,,x,,xt,t 内的位移大小Δx 、Δx ,则t 时间内的路程,如图所示,至于t ,4.0 s 时p1212

2dxdx质点速度和加速度可用和两式计算( 2dtdt

题 1-5 图解 (1) 质点在4.0 s内位移的大小

Δx,x,x,,32m40

dx (2) 由 ,0dt

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t,0不合题意) t,2sp

Δx,x,x,8.0m120

Δx,x,x,,40m242

所以,质点在4.0 s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s,Δx,Δx,48m 12

(3) t,4.0 s时

xd,1v,,,48m,s tdt,4.0s

2dx,2,,,36m.sa 2dtt,4.0s

21 -6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r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求: r,2ti,(2,t)j(1) 质点的运动轨迹;

(2) t ,0 及t ,2,时,质点的位矢;

(3) 由t ,0 到t ,2,内质点的位移Δr 和径向增量Δr; 分析质点的轨迹方程为y ,f(x),可由运动方程的两个分量式x(t)和y(t)中消去t 即可得到(对于r、Δr、Δr、Δs 来说,物理含义不同,(详见题1-1分析). 解 (1)

由x(t)和y(t)中消去t 后得质点轨迹方程为

12y,2,x 4这是一个抛物线方程,轨迹如图(a)所示(

第3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2) 将t ,0,和t ,2,分别代入运动方程,可得相应位矢分别为

, r,2jr,4i,2j02

图(a)中的P、Q 两点,即为t ,0,和t ,2,时质点所在位置( (3) 由位移表达式,得

Δr,r,r,(x,x)i,(y,y)j,4i,2j212020

22其中位移大小Δr,(Δx),(Δy),5.66m

2222而径向增量Δr,Δr,r,r,x,y,x,y,2.47m202200

题 1-6 图

1 -7 质点的运动方程为

2 x,,10t,30t

2 y,15t,20t式中x,y 的单位为m,t 的单位为,(

试求:(1) 初速度的大小和方向;(2)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由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可分别求出速度、加速度的分量,再由运动合成算出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 (1) 速度的分量式为

dx v,,,10,60txdt

dy v,,15,40tydt

-1-1当t ,0 时, v ,-10 m?, , v ,15 m?, ,则初速度大小为 0x0y

22,1 v,v,v,18.0m,sxy000

设v与x 轴的夹角为α,则 0

v30yα,,,tan v20x

α,123?41′ (2) 加速度的分量式为

dvdvy,2,2xa,,,40m,s , a,,60m,syxdtdt

第4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则加速度的大小为

22,2 a,a,a,72.1m,sxy

设a 与x 轴的夹角为β,则

a2y tanβ,,,a3x

β,-33?41′(或326?19′)

-2-1时,有一螺丝自升降机的天1 -8 一升降机以加速度1.22 m?,上升,当上升速度为2.44 m?,

花板上松脱,天花板与升降机的底面相距2.74 m(计算:(1)螺丝从天花板落到底面所需要的时间;(2)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的下降距离(

分析在升降机与螺丝之间有相对运动的情况下,一种处理方法是取地面为参考系,分别讨论升降机竖直向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初速不为零的螺丝的自由落体运动,列出这两种运动在同一坐标系中的运动方程y ,y(t)和y ,y(t),并考虑它们相遇,即位矢相同这一条件,问题即1122

可解;另一种方法是取升降机(或螺丝)为参考系,这时,螺丝(或升降机)相对它作匀加速运动,

此加速度应该是相对加速度(升降机厢的高度就是螺丝(或升降机)运动的路程( 但是,

解1 (1) 以地面为参考系,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升降机与螺丝的运动方程分别为

12y,vt,at 102

12y,h,vt,gt 202

当螺丝落至底面时,有y ,y ,即 12

1122vt,at,h,vt,gt 0022

2h t,,0.705sg,a

(2) 螺丝相对升降机外固定柱子下降的距离为

12 d,h,y,,vt,gt,0.716m202

解2 (1)以升降机为参考系,此时,螺丝相对它的加速度大小a′,g ,a,螺丝落至底面时,有

12 0,h,(g,a)t2

2h t,,0.705sg,a

(2) 由于升降机在t 时间内上升的高度为

12,h,vt,at 02

,则 d,h,h,0.716m

第5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题 1-8 图

2-21 -9 质点沿直线运动,加速度a,4 -t ,式中a的单位为m?, ,t的单位为,(如果当t ,3,

-1时,x,9 m,v ,2 m?, ,求质点的运动方程(

分析本题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即已知加速度求速度和运动方程,必须在给定条件下用积

dvdxdv,adtdx,vdt分方法解决(由和可得和(如a,a(t)或v ,v(t),则可两边a,v,dtdt

直接积分(如果a 或v不是时间t 的显函数,则应经过诸如分离变量或变量代换等数学操作后再做积分(

解由分析知,应有

vtdv,adt ,,0v0

13v,4t,t,v得 (1) 03

xtdx,vdt由 ,,0x0

124x,2t,t,vt,x得 (2) 0012

-1将t,3,时,x,9 m,v,2 m?,代入(1)、(2)得

-1v,-1 m?,, x,0.75 m 00

于是可得质点运动方程为

124 x,2t,t,0.7512

1 -10 一石子从空中由静止下落,由于空气阻力,石子并非作自由落体运动,现测得其加速度a,A -Bv,式中A、B 为正恒量,求石子下落的速度和运动方程( 分析本题亦属于运动学第二类问题,与上题不同之处在于加速度是速度v的函数,因此,需将

dv,dt式dv ,a(v)dt 分离变量为后再两边积分( a(v)

解选取石子下落方向为y 轴正向,下落起点为坐标原点(

第6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dv(1) 由题意知 (1) a,,A,Bvdt用分离变量法把式(1)改写为

dv (2) ,dtA,Bv将式(2)两边积分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vtdv dv,dt,,0v0A,Bv

A,Bt得石子速度 v,(1,e)B

A由此可知当,t??时,为一常量,通常称为极限速度或收尾速度( v,B

yAd,Bt(2) 再由并考虑初始条件有 v,,(1,e)tBd

ytA,Bt dy,(1,e)dt,,00B

得石子运动方程

AA,Btyt ,,(e,1)2BB

-21 -11 一质点具有恒定加速度a ,6i ,4j,式中a的单位为m?, (在t,0时,其速度为零,位

置矢量r ,10 mi(求:(1) 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位置矢量;(2) 质点在Oxy 平面上的轨迹方0

程,并画出轨迹的示意图(

题 1-11 图

分析与上两题不同处在于质点作平面曲线运动,根据叠加原理,求解时需根据加速度的两个

分量a 和a分别积分,从而得到运动方程r的两个分量式x(t)和y(t)(由于本题中质点加速度为xy

12xxtat恒矢量,故两次积分后所得运动方程为固定形式,即和,,v,xx002 12yytat,两个分运动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读者不妨自己验证一下( ,,v,

yy002

解由加速度定义式,根据初始条件t ,0时v ,0,积分可得 00

vttdv,adt,(6i,4j)dt ,,,000

第7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v,6ti,4tj

dr又由及初始条件t,0 时,r,(10 m)i,积分可得 v,0dt

rttdr,vdt,(6ti,4tj)dt ,,,00r0

22 r,(10,3t)i,2tj

由上述结果可得质点运动方程的分量式,即

2x ,10,3t

2y ,2t

消去参数t,可得运动的轨迹方程

3y ,2x -20 m

dy2这是一个直线方程(直线斜率k,,tanα,,α,33?41′(轨迹如图所示( dx3

21 -12 质点在Oxy 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r,2.0ti ,(19.0 -2.0t )j,式中r 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求:(1)质点的轨迹方程;(2) 在t,1.0s 到t ,2.0s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 t ,1211.0,时的速度及切向和法向加速度;(4) t ,1.0s 时质点所在处轨道的曲率半径ρ( 分析根据运动方程可直接写出其分量式x ,x(t)和y ,y(t),从中消去参数t,即得质点的轨迹

Δr方程(平均速度是反映质点在一段时间内位置的变化率,即,它与时间间隔

Δt 的大小v,Δt

dr有关,当Δt?0 时,平均速度的极限即瞬时速度(切向和法向加速度是指在自然坐标下v,dt

dvta,e的分矢量a 和a ,前者只反映质点在切线方向速度大小的变化率,即,后者只反映,ntdt质点速度方向的变化,它可由总加速度a 和a 得到(在求得t 时刻质点的速度和法向加速度,1

2v,a的大小后,可由公式求ρ( nρ

解 (1) 由参数方程

2x ,2.0t, y ,19.0-2.0t

消去t 得质点的轨迹方程:

2y ,19.0 -0.50x

(2) 在t ,1.00, 到t ,2.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2

Δrr,r21v,,,2.0i,6.0j Δtt,t21

(3) 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和加速度分别为

dxdy v(t),vi,vj,i,j,2.0i,4.0tjxydtdt

22dxdy,2a(t),i,j,,4.0m,sj 22dtdt

第8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则t1 ,1.00,时的速度

v(t),,2.0i -4.0j ,,t 1

切向和法向加速度分别为

dvd22,2aeee ,,(v,v),3.58m,stttxytt,1sttdd

22,2 a,a,ae,1.79m,sentnn

t ,1.0,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4)

22,1 v,v,v,4.47m,sxy

2v则ρ,,11.17ma n

-11 -13 飞机以100 m?, 的速度沿水平直线飞行,在离地面高为100 m时,驾驶员要把物品空投到前方某一地面目标处,问:(1) 此时目标在飞机正下方位置的前面

多远, (2) 投放物品时,驾驶员看目标的视线和水平线成何角度,(3) 物品投出 2.0,后,它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各为多少,

题 1-13 图

分析物品空投后作平抛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由运动独立性原理知,物品在空中沿水平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作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目标时,两方向上运动时间是相同的(因此,分别列出其运动方程,运用时间相等的条件,即可求解( 此外,平抛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只存在竖直向下的重力加速度(为求特定时刻t 时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只需求出该时刻它们与重力加速度之间的夹角α或β(由图可知,在特定时刻t,物体的切向加速度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α,可由此时刻的两速度分量v 、v求出,这样,也就xy可将重力加速度g 的切向和法向分量求得(

解 (1) 取如图所示的坐标,物品下落时在水平和竖直方向的运动方程分别为2x ,vt, y ,1/2 gt

-1飞机水平飞行速度v,100 m?s ,飞机离地面的高度y,100 m,由上述两式可得目标在飞机正下方前的距离

2y x,v,452mg

(2) 视线和水平线的夹角为

第9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yo θ,arctan,12.5x

(3) 在任意时刻物品的速度与水平轴的夹角为

vgty α,arctan,arctanvvx

取自然坐标,物品在抛出2s 时,重力加速度的切向分量与法向分量分别为

gt,,,2a,gsinα,gsinarctan,1.88m,s ,,tv,,

gt,,,2a,gcos,,gcosarctan,9.62m,s ,,nv,,

1 -14 为迎接香港回归,特技演员柯受良在1997年6月1日驾车飞越黄河壶口,如图所示,柯驾车从跑道东端启动,到达跑道终端时速度大小为,1,km,h ,他随即以仰角冲出,飞越跨度达57 m,安全着陆在西岸木桥上,v,150,,50

求:

题 1-14 图

(1) 柯飞车跨越黄河用了多长时间,

(2) 若起飞点高出河面10 m,柯驾车飞行的最高点距河面为几米,

(3) 西岸木桥和起飞点的高度差为多少,

分析由题意知,飞车作斜上抛运动,对包含抛体在内的一般曲线运动来说,运用叠加原理是求解此类问题的普适方法,操作程序是:建立一个恰当的直角坐标系,将运动分解为两个相互正交的直线运动,由于在抛体运动中,质点的加速度恒为g,故两个分运动均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或其中一个为匀速直线运动,直接列出相关运动规律方程即可求解,本题可建立图示坐标系,图中分别表示飞车的最大高度和飞跃跨度. y和xmm

解在图示坐标系中,有

(1) x,(vcos,)t0

12y,(vsin)t,gt (2) ,02

v,vsin,,gt (3) y0

第10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1) 由式(1),令 m,得飞跃时间 x,x,57m

xm s t,,1.37mv,cos0

(2)由式(3),令,得飞行到最大高度所需时间 v,0y

vsin,’0t, mg

’将代入式(2),得飞行最大高度 tm

22,vsin0y,,0.67m m2g

则飞车在最高点时距河面距离为

,10.67 m m h,y,10m

(3)将 s 代入式(2),得西岸木桥位置为 t,1.37m

y = - 4.22 m

“-”号表示木桥在飞车起飞点的下方.

讨论本题也可以水面为坐标系原点,则飞车在 y方向上的运动方程应为

12(vsin)t,gt m + ,y,1002

,,,301 -15 如图所示,从山坡底端将小球抛出,已知该山坡有恒定倾角,球的抛射角

,-1,设球被抛出时的速率v ,19.6 m?,,忽略空气阻力,问球落在山坡上处离山坡,,600

底端的距离为多少,此过程经历多长时间,

题 1-15 图

分析求解方法与上题类似,但本题可将运动按两种方式分解,如图(a)和图(b)所示.在图(a)坐标系中,两个分运动均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分别为-g 和-g cos,sin,,看似复杂,但求解本题确较方便,因为落地时有y=0,对应的时间t和x的值即为本题所

第11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求.在图(b)坐标系中,分运动看似简单,但求解本题还需将落地点P的坐标y

与x的关系列

出来.

解 1 由分析知,在图(a)坐标系中,有

12 (1) x,[vcos(,,,)]t,(,gsin,)t02

12 (2) y,[vsin(,,,)]t,(,gcos,)t02

落地时,有y=0,由式(2)解得飞行时间为

v2,0t,tan30,2.31s g

将 t 值代入式(1),得

22v0OP,x,,26.1m 3g

解 2 由分析知,在图(b)坐标系中,

对小球 (1) x,(vcos,)t0

12y,(vsin)t,gt (2) ,02

,对点P (3) y,xtan,

由式(1)、(2)可得球的轨道方程为

2gx, (4) y,xtan,22,2vcos,0

,落地时,应有,即 y,y

2gx,, xtan30,xtan60,22,2vcos600解之得落地点P的x坐标为

23v0x (5) ,3g

22vx0OP,,,26.1则 m ,cos303g联解式(1)和式(5)可得飞行时间

t,2.31s

第12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讨论比较两种解法,你对如何灵活运用叠加原理有什么体会?

121 -16 一质点沿半径为R 的圆周按规律运动,v 、b 都是常量((1) 求t 时刻s,vt,bt002

质点的总加速度;(2) t 为何值时总加速度在数值上等于b,(3) 当加速度达到b 时,质点已沿圆周运行了多少圈,

s 表示圆周上从某一点开始的曲线坐标(由给定的运动方程s ,s(t),对分析在自然坐标中,

时间t 求一阶、二阶导数,即是沿曲线运动的速度v 和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而加速度的法向,分量为a,v /R(这样,总加速度为a aeae(至于质点在t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为曲,,,,n2nn

线坐标的改变量Δs,s -s(因圆周长为2πR,质点所转过的圈数自然可求得( t0

解 (1) 质点作圆周运动的速率为

dsvv ,,,bt0dt

其加速度的切向分量和法向分量分别为

222btdsv(v,)0aa,,,b, ,,tn2dRRt

故加速度的大小为

224()ab,v,bt22t0 a,a,a,ntR

其方向与切线之间的夹角为

2,,a,bt(v)n0 θ,,,arctanarctan,,aRbt,,

1224(2) 要使,a,,b,由可得 Rb,(v,bt),b0R

v0t ,b

(3) 从t,0 开始到t,v /b 时,质点经过的路程为 0

2v0sss ,,,t02b

因此质点运行的圈数为

2sv0n,, 2πR4πbR

1 -17 一半径为0.50 m 的飞轮在启动时的短时间内,其角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在t,

-12.0, 时测得轮缘一点的速度值为4.0 m?,(求:(1) 该轮在t′,0.5,的角速度,轮缘一点的切向加速度和总加速度;(2)该点在2.0,内所转过的角度( 2分析首先应该确定角速度的函数关系ω,kt(依据角量与线量的关系由特定时刻的速度值可得相应的角速度,从而求出式中的比例系数k,ω,ω(t)确定后,注意到运动的角量描述与线量

第13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描述的相应关系,由运动学中两类问题求解的方法(微分法和积分法),即可得到特定时刻的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角位移(

2解因ωR ,v,由题意ω?t 得比例系数

ωv,3 k,,,2rad,s22tRt

2所以ω,ω(t),2t

则t′,0.5, 时的角速度、角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分别为

2,1, ω,2t,0.5rad,s

dω,2, α,,4t,2.0rad,sdt

,2 a,αR,1.0m,st

总加速度

2 a,a,a,αRe,ωRenttn

222,2 ,,a,αR,,,ωR,1.01m,s

在2.0,内该点所转过的角度

222232 θ,θ,ωdt,2tdt,t,5.33rad00,,003

31 -18 一质点在半径为0.10 m的圆周上运动,其角位置为,式中θ 的单位为rad,t θ,2,4t的单位为,((1) 求在t ,2.0,时质点的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2) 当切向加速度的大小恰等于总加速度大小的一半时,θ 值为多少,(3) t 为多少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度的值相等,

分析掌握角量与线量、角位移方程与位矢方程的对应关系,应用运动学求解的方法即可得到(

dθ23解 (1) 由于,则角速度(在t ,2 , 时,法向加速度和切向加速

ω,,12tθ,2,4tdt

度的数值分别为

2,2a,rω,2.30m,s nt,2s

dω,2 a,r,4.80m,stt,2sdt

12222/2(2) 当时,有,即 3a,aa,a,a,atntnt2

4222,,,,324rt,r12t

13t,得 23

此时刻的角位置为

3 θ,2,4t,3.15rad

第14页共122页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上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3) 要使,则有

a,ant4222,,,,324rt,r12t

t ,0.55,

-11 -19 一无风的下雨天,一列火车以v,20.0 m?, 的速度匀速前进,在车内的旅客看见玻璃1

窗外的雨滴和垂线成75?角下降(求雨滴下落的速度v ((设下降的雨滴作匀速运动) 2

题 1-19 图

分析这是一个相对运动的问题(设雨滴为研究对象,地面为静止参考系,,火车为动参考系,′(v 为,′相对, 的速度,v 为雨滴相对,的速度,利用相对运动速度的关系即可解(解 12

以地面为参考系,火车相对地面运动的速度为v ,雨滴相对地面竖直下落的速度为v ,旅客看12

'到雨滴下落的速度v′为相对速度,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如图所示),于是可得v,v,v2221

v,11 v,,5.36m,s2otan75

1 -20 如图(a)所示,一汽车在雨中沿直线行驶,其速率为v ,下落雨滴的速度方向偏于竖直方1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下册公式原理整理(1)

物理期末知识点整理 1、 计算题知识点 1) 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做功与外力做功的总的显影使得带电粒子动能增加。 2) 球面电荷均匀分布,在球内各点激发的电势,特别是在球心激发的电势(根据高斯定理,球面内的电场强度为零,球内的电势与球面的电势相等 04q R επε= ,电势满足叠加原理) 3) 两个导体球相连接电势相等。 4) 载流直导线在距离r 处的磁感应强度02I B r μπ=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电场强度02E r λπε= )t φ ξ=- 5) 载流直导线附近的线框运动产生的电动势。 6) 已知磁场变化,求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7) 双缝干涉,求两侧明纹间距,用玻璃片覆盖其中的一缝,零级明纹的移 动情况。(两明纹间距为' d d d λ?= ,要求两侧明纹的间距,就是要看他们之间有多少个d ?,在一缝加玻璃片,使得一端的光程增加,要使得两侧光程相等,光应该向加玻璃片的一方移动) 8) 牛顿环暗环公式,理解第几暗环的半径与k 的关系。(r =k=0、1、2…..)) 9) 光栅方程,光栅常数,第几级主极大与相应的衍射角,相应的波长,每厘米刻线条数,第一级谱线的衍射角(光栅明纹方程(')sin b b k θλ+=±(k=0、1、2….)暗纹方程(')sin (21)/2b b k θλ+=±+(k=0、1、2….)光栅常数为'b b +) 10) 布鲁斯特定律,入射角与折射角的关系2 1 tan b n n θ= 2、 电场强度的矢量合成 3、 电荷正负与电场线方向的关系(电场线从正电荷发出,终止于负电荷) 4、 安培环路定理0Bdl I μ=?。 5、 导线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在磁场中运动受到安培力的作用。 6、 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位相等或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 b θ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t 至(t +Δt )时间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t s t ΔΔΔΔ≠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一运动质点在某瞬时位于位矢r (x,y )的端点处,对其速度的大小有四种意见,即 (1)t r d d ; (2)t d d r ; (3)t s d d ; (4)22d d d d ?? ? ??+??? ??t y t x . 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下册课后答案

第九章 静 电 场 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 题 9-1 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 2εσ ,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 (B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 (D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依照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但不能肯定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表示穿入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等于穿出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或没有电场线穿过闭合曲面,不能确定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同理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也不能推断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 (B )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C )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D ) 电势在某一区域内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 分析与解 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中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沿任意路径到参考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因而正确答案为(D ). *9-4 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棒附近有一个电偶极子,其电偶极矩p 的方向如图所示.当电偶

物理学教程(马文蔚、周雨青)上册课后答案 五

第五章 机械振动 5-1 一个质点作简谐运动,振幅为A ,在起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2 A - ,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代表此简谐运动的旋转矢量为( ) 题5-1 图 分析与解(B )图中旋转矢量的矢端在x 轴上投影点的位移为-A /2,且投影点的运动方向指向Ox 轴正向,即其速度的x 分量大于零,故满足题意.因而正确答案为(B ). 5-2 一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所示,则运动周期是( ) (A) 2.62 s (B) 2.40 s (C) 2.20 s (D )2.00 s 题5-2 图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可知,初始时刻质点的位移为 A /2,且向x 轴正方向运动.图(b)是其相应的旋转矢量图,由旋转矢量法可知初相位为-.振动曲线上给出质点从A /2 处运动到x =0处所需时间为1 s ,由对应旋转矢量图可知相应的相位差65232πππ?=+=?,则角频率1s rad 65Δ/Δ-?==π?ωt ,周期 s 40.22==ω πT .故选(B ). 5-3 两个同周期简谐运动曲线如图(a ) 所示, x 1 的相位比x 2 的相位( ) (A ) 落后2π (B )超前2 π (C )落后π (D )超前π 分析与解 由振动曲线图作出相应的旋转矢量图(b ) 即可得到答案为(B ).

题5 -3 图 5-4 两个同振动方向、同频率、振幅均为A 的简谐运动合成后,振幅仍为A ,则这两个简谐运动的相位差为( ) (A ) 60 (B )90 (C )120 (D )180 分析与解 由旋转矢量图可知两个简谐运动1和2的相位差为120 时,合成后的简谐运动3的振幅仍为A .正确答案为(C ). 题5-4 图 5-5 若简谐运动方程为?? ? ?? +=4ππ20cos 10.0t x ,式中x 的单位为m ,t 的单位为s.求:(1) 振幅、频率、角频率、周期和初相;(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 可采用比较法求解.将已知的简谐运动方程与简谐运动方程的一般形式()?ω+=t A x cos 作比较,即可求得各特征量.运用与上题相同的处理方法,写出位移、速度、加速度的表达式,代入t 值后,即可求得结果. 解 (1) 将()()m π25.0π20cos 10.0+=t x 与()?ω+=t A x cos 比较后可得:振幅A =0.10m ,角频率1 s rad π20-?=ω,初相?=0.25π,则周期s 1.0/π2==ωT ,频率Hz /1T =v . (2)s 2=t 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分别为 ()m 1007.7π25.0π40cos 10.02-?=+=t x ()-1s m 44.4π25.0π40sin π2d /d ?-=+-==t x v ()-22222s m 1079.2π25.0π40cos π40d /d ??-=+-==t x a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第六章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第六章 机 械 波 6-1 图(a )表示t =0 时的简谐波的波形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b )为一质点的振动曲线.则图(a )中所表示的x =0 处振动的初相位与图(b )所表示的振动的初相位分别为( ) 题6-1 图 (A) 均为零 (B) 均为2 π (C) 均为2 π- (D) 2π 与2π- (E) 2π-与2 π 分析与解 本题给了两个很相似的曲线图,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求解本题要弄清振动图和波形图不同的物理意义.图(a )描述的是连续介质中沿波线上许许多多质点振动在t 时刻的位移状态.其中原点处质点位移为零,其运动方向由图中波形状态和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知道是沿y 轴负向,利用旋转矢量法可以方便的求出该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为π/2.而图(b )是一个质点的振动曲线图,该质点在t =0 时位移为0,t >0 时,由曲线形状可知,质点向y 轴正向运动,故由旋转矢量法可判知初相位为-π/2,答案为(D ).

6-2 一横波以速度u沿x轴负方向传播,t时刻波形曲线如图(a)所示,则该时刻() (A)A点相位为π(B)B点静止不动 (C)C点相位为 2 π3(D)D点向上运动 分析与解由波形曲线可知,波沿x轴负向传播,B、D处质点均向y轴负方向运动,且B处质点在运动速度最快的位置. 因此答案(B)和(D)不对. A处质点位于正最大位移处,C 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轴正方向运动,它们的旋转矢量图如图(b)所示.A、C点的相位分别为0和 2 π3.故答案为(C) 题 6-2 图 6-3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点P相遇.波在点S1振动的初相是φ1,点S1到点P的距离是r1.波在点S2的初相是φ2,点S2到点P的距离是r2,以k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AHA12GAGGAGAGGAFFFFAFAF

大学物理下册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下册 学院: 姓名: 班级: 第一部分:气体动理论与热力学基础 一、气体的状态参量:用来描述气体状态特征的物理量。 气体的宏观描述,状态参量: (1)压强p:从力学角度来描写状态。 垂直作用于容器器壁上单位面积上的力,是由分子与器壁碰撞产生的。单位 Pa (2)体积V:从几何角度来描写状态。 分子无规则热运动所能达到的空间。单位m 3 (3)温度T:从热学的角度来描写状态。 表征气体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物理量。单位K。 二、理想气体压强公式的推导: 三、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122 12 PV PV PV C T T T =→= ;m PV RT M ' =;P nkT = 8.31J R k mol =g;23 1.3810J k k - =?;231 6.02210 A N mol- =?; A R N k =g 四、理想气体压强公式: 2 3kt p nε =2 1 2 kt mv ε=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五、理想气体温度公式: 2 13 22 kt mv kT ε== 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七、刚性气体分子自由度表 八、能均分原理: 1.自由度:确定一个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 2.运动自由度: 确定运动物体在空间位置所需要的独立坐标数目,称为该物体的自由度 (1)质点的自由度: 在空间中:3个独立坐标在平面上:2 在直线上:1 (2)直线的自由度: 中心位置:3(平动自由度)直线方位:2(转动自由度)共5个 3.气体分子的自由度 单原子分子 (如氦、氖分子)3 i=;刚性双原子分子5 i=;刚性多原子分子6 i= 4.能均分原理:在温度为T的平衡状态下,气体分子每一自由度上具有的平均动都相等,其值为 1 2 kT 推广:平衡态时,任何一种运动或能量都不比另一种运动或能量更占优势,在各个自由度上,运动的机会均等,且能量均分。 5.一个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2 k i kT ε= 五. 理想气体的内能(所有分子热运动动能之和) 1.1mol理想气体 2 i E RT = 5.一定量理想气体( 2 i m E RT M νν ' == 九、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函数)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全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复习提纲 大学物理1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教学要求: 1.质点平面运动的描述,位矢、速度、加速度、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轨迹方程。 2.圆周运动,理解角量和线量的关系,角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法向加速度。 主要公式: 1.笛卡尔直角坐标系位失r=x i +y j +z k , 质点运动方程(位矢方程):k t z j t y i t x t r )()()()( 参数方程:。t t z z t y y t x x 得轨迹方程消去 )()() ( 2.速度:dt r d v 3.加速度:dt v d a 4.平均速度:t r v 5.平均加速度:t v a 6.角速度:dt d 7.角加速度:dt d 8.线速度与角速度关系: R v 9.切向加速度: R dt dv a 10.法向加速度:R v R a n 2 2 11.总加速度:2 2n a a a 第二章 牛顿定律 教学要求:

1.牛顿运动三定律及牛顿定律的应用。 2.常见的几种力。 主要公式: 1.牛顿第一定律:当0 合外F 时,恒矢量 v 。 2.牛顿第二定律:dt P d dt v d m a m F 3.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F F 第三章 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要求: 1.质点的动量定理、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2.质点的动能定理,质点系的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 3.变力做功。 4.保守力做功的特点。 主要公式: 1.动量定理:P v v m v m dt F I t t )(1221 2.动量守恒定律:0,0 P F 合外力 当合外力 3. 动能定理:)(2 1212 22 1v v m E dx F W x x k 合 4.机械能守恒定律:当只有保守内力做功时,0 E 第四章 刚体 教学要求: 1. 刚体的定轴转动,会计算转动惯量。 2.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和角动量守恒定律。 主要公式: 1. 转动惯量: r dm r J 2 是转动惯性大小的量度. 与三个因素有关:(刚体质量,质量分布,转轴位置.) 2. 平行轴定理:2 md J J c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马文蔚下册课后答案完整版

第九章 静 电 场 9-1 电荷面密度均为+σ的两块“无限大”均匀带电的平行平板如图(A ) 放置,其周围空间各点电场强度E (设电场强度方向向右为正、向左为负)随 位置坐标x 变化的关系曲线为图(B )中的( ) 题 9-1 图 分析与解 “无限大”均匀带电平板激发的电场强度为0 2εσ,方向沿带电平板法向向外,依照电场叠加原理可以求得各区域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因 而正确答案为(B ). 9-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 (B )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 (C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为零时,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 (D )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时,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可能为零 分析与解 依照静电场中的高斯定理,闭合曲面上各点电场强度都为零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必定为零,但不能肯定曲面内一定没有电荷;闭合曲面 的电通量为零时,表示穿入闭合曲面的电场线数等于穿出闭合曲面的电场线 数或没有电场线穿过闭合曲面,不能确定曲面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必定为零;同理闭合曲面的电通量不为零,也不能推断曲面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都不 可能为零,因而正确答案为(B ). 9-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场强度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为零 (B ) 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点,电势也一定不为零

(C) 电势为零的点,电场强度也一定为零 (D) 电势在某一区域内为常量,则电场强度在该区域内必定为零 分析与解电场强度与电势是描述电场的两个不同物理量,电场强度为零表示试验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为零,电势为零表示将试验电荷从该点移到参考零电势点时,电场力作功为零.电场中一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从该点沿任意路径到参考零电势点电场力所作的功;电场强度等于负电势梯度.因而正确答案为(D). *9-4在一个带负电的带电棒附近有一个电偶极子,其电偶极矩p的方向如图所示.当电偶极子被释放后,该电偶极子将( ) (A)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而停止 (B)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C) 沿逆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水平指向棒尖端,同时逆电场线方向朝远离棒尖端移动 (D) 沿顺时针方向旋转至电偶极矩p 水平方向沿棒尖端朝外,同时沿电场线方向朝着棒尖端移动 题9-4 图 分析与解电偶极子在非均匀外电场中,除了受到力矩作用使得电偶极子指向电场方向外,还将受到一个指向电场强度增强方向的合力作用,因而正确答案为(B). 9-5精密实验表明,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不会超过±10-21e,而中子电量与零差值的最大范围也不会超过±10-21e,由最极端的情况考虑,一个有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构成的氧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是多少?若将原子视作质点,试比较两个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和万有引力的大小. 分析考虑到极限情况,假设电子与质子电量差值的最大范围为2×10-21e,中子电量为10-21e,则由一个氧原子所包含的8个电子、8个质子和8个中子可求原子所带的最大可能净电荷.由库仑定律可以估算两个带电氧原子间的库仑力,并与万有引力作比较.

关于物理学教程下册考试答案

9-12 设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 与半径为R 的半球面的对称轴平行,试计算通过此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解1 由 于 闭 合 曲 面 内 无 电 荷 分 布 , 根 据 高 斯 定 理 , 有 ??' ?-=?=S S S E S E Φd d ; 依照约定取闭合曲面的外法线方向为面元d S 的方向, E R R E 22ππcos π=??-=Φ 9-14 设在半径为R 的球体内电荷均匀分布,电荷体密度为ρ,求带电球内外的电场强度分布. 解 依照上述分析,由高斯定理可得;R r < 时, 3 02π3 4π4r E r ερ= 假设球体带正电荷,电场强度方向沿径向朝外.考虑到电场强度的方向,带电球体内的电场强度为 r E 03ερ= ;R r >时,3 02π3 4π4R E r ερ=考虑到电场强度沿径向朝外,带电球体外的电场强度为r e r R E 203 3ερ= 9-16 如图所示,有三个点电荷Q 1 、Q 2 、Q 3 沿一条直线等间距分布且Q 1 =Q 3 =Q .已知其中任一点电荷所受合力均为零,求在固定Q 1 、Q 3 的情况下,将Q 2从点O 移到无穷远处外力所作的功. 解1 由题意Q 1 所受的合力为零; () 02π4π42 0312021=+d εQ Q d εQ Q 解得 Q Q Q 414132-=-= 由点电荷电场的叠加,Q 1 、Q 3 激发的电场在y 轴上任意一点的电场强度为 ( ) 2 /322 031π2y d εQ E E E y y y += +=; 将Q 2 从点O 沿y 轴移到无穷远处,(沿其他路径所作的功相同,请想一想为什么?)外力所作的功为 9-18 一个球形雨滴半径为 mm ,带有电量 pC ,它表面的电势有多大? 两个这样的雨滴相遇后合并为一个较大的雨滴,这个雨滴表面的电势又是多大? 解 根据已知条件球形雨滴半径R 1= mm ,带有电量q 1= pC ,可以求得带电球形雨滴表面电势 V 36π411 1 01== R q εV ; 当两个球形雨滴合并为一个较大雨滴后,雨滴半径1322R R =,带有电量 q 2=2q 1 ,雨 滴表面电势V 5722π411 3 1 02 == R q εV 9-20 两个同心球面的半径分别为R 1 和R 2 ,各自带有电荷Q 1 和Q 2 .求:(1) 各区域电势分布,并画出分布曲线;(2) 两球面间的电势差为多少? 解2 (1) 由各球面电势的叠加计算电势分布.若该点位于两个球面内,即r ≤R 1 ,则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7

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 7 -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 7-2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 ()()() 4:2:1::2/12C 2/12B 2/12A =v v v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分析与解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 M RT /3=2v ,因此对同种理想气体有 3212C 2B 2A ::::T T T =v v v ,又由物态方程nkT ρ,当三个容器中分子数密度n 相 同时,得16:4:1::::321321==T T T p p p .故选(C). 7 -3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0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04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 (A) 004,4,4λλZ Z ===0v v (B) 0022λλ===,,Z Z 0v v (C) 00422λλ===,,Z Z 0v v (D) 00,2,4λλ===Z Z 0v v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M RT π/8=v ,温度由0T 升至04T ,则平均速率变为0v 2;又平均碰撞频率v n d Z 2π2= ,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 均碰撞频率变为0Z 2;而平均自由程n d 2 π21 =λ,n 不变,则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nkT p =

《大学物理 》下期末考试 有答案

《大学物理》(下)期末统考试题(A 卷) 说明 1考试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请把答题纸撕下。 一、 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一质点作简谐振动,振动方程x=Acos(ωt+φ),当时间t=T/4(T 为周期)时,质点的速度为: (A) -Aωsinφ; (B) Aωsinφ; (C) -Aωcosφ; (D) Aωcosφ 参考解:v =dx/dt = -A ωsin (ωt+φ) ,cos )sin(2 4/?ω?ωπA A v T T t -=+?-== ∴选(C) 2.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当其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的大小为振幅的1/4时,其动能为振动总能量的 (A) 7/6 (B) 9/16 (C) 11/16 (D )13/16 (E) 15/16 参考解:,1615)(221242122122 1221=-=kA k kA kA mv A ∴选(E ) 3.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媒质质元从平衡位置运动到最大位移处的过程中: (A) 它的动能转换成势能. (B) 它的势能转换成动能. (C) 它从相邻的一段质元获得能量其能量逐渐增大. (D) 它把自己的能量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其能量逐渐减小. 参考解:这里的条件是“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平衡位置时的形变最大,所以势能动能最大,这时动能也最大;由于弹性媒质的质元在最大位移处时形变最小,所以势能也最小,这时动能也最小。质元的机械能由最大变到最小的过程中,同时也把该机械能传给相邻的一段质元。∴选(D )

4.如图所示,折射率为n 2、厚度为e 的透明介质薄膜 的上方和下方的透明介质的折射率分别为n 1和n 3,已知n 1 <n 2<n 3.若用波长为λ的单色平行光垂直入射到该薄膜 上,则从薄膜上、下两表面反射的光束①与②的光程差是 (A) 2n 2 e . (B) 2n 2 e -λ / 2 . (C) 2n 2 e -λ. (D) 2n 2 e -λ / (2n 2). 参考解:半波损失现象发生在波由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现象中。两束光分别经上下表面反射时,都是波疏媒质到波密媒质的界面的反射,同时存在着半波损失。所以,两束反射光的光程差是2n 2 e 。 ∴选(A ) 5.波长λ=5000?的单色光垂直照射到宽度a=0.25mm 的单缝上,单缝后面放置一凸透镜,在凸透镜的焦平面上放置一屏幕,用以观测衍射条纹,今测得屏幕上中央明条纹一侧第三个暗条纹和另一侧第三个暗条纹之间的距离d=12mm ,则凸透镜的焦距f 为: (A) 2m (B) 1m (C) 0.5m (D) 0.2m ; (E) 0.1m 参考解:由单缝衍射的暗纹公式, asin φ = 3λ, 和单缝衍射装置的几何关系 ftg φ = d/2, 另,当φ角很小时 sin φ = tg φ, 有 1103 310500061025.0101232==?=---?????λa d f (m ) , ∴选(B ) 6.测量单色光的波长时,下列方法中哪一种方法最为准确? (A) 双缝干涉 (B) 牛顿环 (C) 单缝衍射 (D) 光栅衍射 参考解:从我们做过的实验的经历和实验装置可知,最为准确的方法光栅衍射实验,其次是牛顿环实验。 ∴选(D ) 7.如果两个偏振片堆叠在一起,且偏振化方向之间夹角为60°,光强为I 0的自然光垂直入射在偏振片上,则出射光强为 (A) I 0 / 8. (B) I 0 / 4. (C) 3 I 0 / 8. (D) 3 I 0 / 4. 参考解:穿过第一个偏振片自然光的光强为I 0/2。随后,使用马吕斯定律,出射光强 10201 60cos I I I == ∴ 选(A ) n 3

马文蔚物理学教程测试卷_A

诚杜 姓专 学信考试 绝作弊 名 业班级 籍号 2030/ 2031学年《大学物理88学时》 复习 试卷 甲 此为非正规复习测试卷,总分100,小题每个2分,大题每个5分,采用减分制,剩下的算考勤 课程编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1 -1 质点作曲线运动,在时刻t 质点的位矢为r ,速度为v ,速率为v ,t 至(t +Δt )时间内的位移为Δr , 路程为Δs , 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为Δr ( 或称Δ|r |),平均速度为v ,平均速率为v . (1)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Δr |= Δs = Δr (B)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s ≠ d r (C) |Δr |≠ Δr ≠ Δs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D) |Δr |≠ Δs ≠ Δr ,当Δt →0 时有|d r |= d r = d s (2) 根据上述情况,则必有( ) (A) |v |= v ,|v |= v (B) |v |≠v ,|v |≠ v (C) |v |= v ,|v |≠ v (D) |v |≠v ,|v |= v 2、 用水平力F N 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F N 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F f 的大小( ) (A) 不为零,但保持不变 (B) 随F N 成正比地增大 (C) 开始随F N 增大,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就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3、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功的代数和必为零. 下列上述说法中判断正确的是( )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D) 只有(3)是正确的 4、一圆盘绕通过盘心且垂直于盘面的水平轴转动,轴摩擦不计.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它们同时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和子弹系统的角动量L 以及圆盘的角速度ω的变化情况为( ) (A )L 不变,ω增大 (B )两者均不变 (C )L 不变,ω减小 (D )两者均不确定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4.5单元

第四章刚体的转动 4-1有两个力作用在一个有固定转轴的刚体上: (1)这两个力都平行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一定是零; (2)这两个力都垂直于轴作用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可能是零; (3)当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它们对轴的合力矩也一定是零; (4)当这两个力对轴的合力矩为零时,它们的合力也一定是零. 对上述说法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1)是正确的(B)(1)、(2)正确,(3)、(4)错误 (C) (1)、(2)、(3)都正确,(4)错误 (D)(1)、(2)、(3)、(4)都正确 分析与解力对轴之力矩通常有三种情况:其中两种情况下力矩为零:一是力的作用线通过转轴,二是力平行于转轴(例如门的重力并不能使门转).不满足上述情况下的作用力(含题述作用力垂直于转轴的情况)对轴之矩不为零,但同时有两个力作用时,只要满足两力矩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力矩对同一轴的合外力矩也可以为零,由以上规则可知(1)(2)说法是正确.对于(3)(4)两种说法,如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为共点力,当合力为零时,它们对同一轴的合外力矩也一定为零,反之亦然.但如这两个力为非共点力,则以上结论不成立,故(3)(4)说法不完全正确.综上所述,应选(B). 4-2关于力矩有以下几种说法: (1)对某个定轴转动刚体而言,内力矩不会改变刚体的角加速度; (2)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必为零; (3)质量相等,形状和大小不同的两个刚体,在相同力矩的作用下,它们的运动状态一定相同. 对上述说法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 (A)只有(2)是正确的 (B)(1)、(2)是正确的 (C)(2)、(3)是正确的 (D)(1)、(2)、(3)都是正确的 分析与解刚体中相邻质元之间的一对内力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且作用点相同,故对同一轴的力矩之和必为零,因此可推知刚体中所有内力矩之和为零,因而不会影响刚体的角加速度或角动量等,故(1)(2)说法正确.对说法(3)来说,题述情况中两个刚体对同一轴的转动惯量因形状、大小不同有可能不同,因而在相同力矩作用下,产生的角加速度不一定相同,因而运动状态未必相同,由此可见应选(B). 4-3均匀细棒OA可绕通过其一端O而与棒垂直的水平固定光滑轴转动,如图所示,今使棒从水平位置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在棒摆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不变 (B)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小到大 (C)角速度从小到大,角加速度从大到小 (D)角速度不变,角加速度为零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第六章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第六章

第六章 机 械 波 6-1 图(a )表示t =0 时的简谐波的波形图,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图(b )为一质点的振动曲线.则图(a )中所表示的x =0 处振动的初相位与图(b )所表示的振动的初相位分别为( ) 题6-1 图 (A) 均为零 (B) 均为2π (C) 均为2 π- (D) 2π 与2 π - (E) 2π-与2 π 分析与解 本题给了两个很相似的曲线图,但本质却完全不同.求解本题要弄清振动图和波形图不同的物理意义.图(a )描述的是连续介质中沿波线上许许多多质点振动在t 时刻的位移状态.其中原点处质点位移为零,其运动方向由图中波形状态和波的传播方向可以知道是沿y 轴负向,利用旋转矢量法可以方便的求出该质点振动的初相位为π/2.而图(b )是一个质点的振动曲线图,该质点在t =0 时位移为0,t >0 时,由曲线形状可知,质点向y 轴正向运动,故由旋转矢量法可判知初相位为-π/2,答案为(D ). 6-2 一横波以速度u 沿x 轴负方向传播,t 时刻波形曲线如图(a )所示,则该时刻() (A )A 点相位为 π (B )B 点静止不动 (C )C 点相位为 2 π3 (D )D 点向上运动 分析与解 由波形曲线可知,波沿x 轴负向传播,B 、D 处质点均向y 轴负方向运动,且B 处质点在运动速度最快的位置. 因此答案(B )和(D )不对. A 处质点位于正最大位移处,C 处质点位于平衡位置且向y 轴正方向运动,它们的旋转矢量图如图(b )所示.A 、C 点的相位分别为0和 2 π3.故答案为(C ) 题 6-2 图 6-3 如图所示,两列波长为λ的相干波在点P 相遇.波在点S 1 振动的初相是φ1 ,点S 1 到点P 的距离是r 1 .波在点S 2的初相是φ2 ,点S 2 到点P 的距离是r 2 ,以k 代表零或正、负整数,则点P 是干涉极大的条件为( )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课后答案10

第十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与电介质 10-1 将一个带正电的带电体A 从远处移到一个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则导体B 的电势将( ) (A ) 升高 (B ) 降低 (C ) 不会发生变化 (D ) 无法确定 分析与解 不带电的导体B 相对无穷远处为零电势.由于带正电的带电体A 移到不带电的导体B 附近时,在导体B 的近端感应负电荷;在远端感应正电荷,不带电导体的电势将高于无穷远处,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2 将一带负电的物体M 靠近一不带电的导体N ,在N 的左端感应出正电荷,右端感应出负电荷.若将导体N 的左端接地(如图所示),则( ) (A ) N 上的负电荷入地 (B )N 上的正电荷入地 (C ) N 上的所有电荷入地 (D )N 上所有的感应电荷入地 题 10-2 图 分析与解 导体N 接地表明导体N 为零电势,即与无穷远处等电势,这与导体N 在哪一端接地无关.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3 如图所示将一个电量为q 的点电荷放在一个半径为R 的不带电的导体球附近,点电荷距导体球球心为d ,参见附图.设无穷远处为零电势,则在导体球球心O 点有( ) (A )d εq V E 0π4,0= = (B )d εq V d εq E 02 0π4,π4== (C )0,0==V E (D )R εq V d εq E 020π4,π4== 题 10-3 图

分析与解 达到静电平衡时导体内处处各点电场强度为零.点电荷q 在导 体球表面感应等量异号的感应电荷±q′,导体球表面的感应电荷±q′在球心O 点激发的电势为零,O 点的电势等于点电荷q 在该处激发的电势.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4 根据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在电介质中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这个曲面所包围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 (A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没有自由电荷 (B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等于零,曲面内电荷的代数和一定等于零 (C ) 若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积分不等于零,曲面内一定有极化电荷 (D ) 介质中的高斯定律表明电位移矢量仅仅与自由电荷的分布有关 (E ) 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和极化电荷的分布有关 分析与解 电位移矢量沿任意一个闭合曲面的通量积分等于零,表明曲面 内自由电荷的代数和等于零;由于电介质会改变自由电荷的空间分布,介质中的电位移矢量与自由电荷与位移电荷的分布有关.因而正确答案为(E ). 10-5 对于各向同性的均匀电介质,下列概念正确的是( ) (A ) 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B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C ) 在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时,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电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1/εr倍 (D ) 电介质中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没有介质时该点电场强度的εr倍 分析与解 电介质中的电场由自由电荷激发的电场与极化电荷激发的电场迭加而成,由于极化电荷可能会改变电场中导体表面自由电荷的分布,由电介质中的高斯定理,仅当电介质充满整个电场并且自由电荷的分布不发生变化时,在电介质中任意高斯面S 有 ()∑??=?=?+i i S S ε χq 0 1 d d 1S E S E 即E =E 0/εr,因而正确答案为(A ). 10-6 不带电的导体球A 含有两个球形空腔,两空腔中心分别有一点电荷q b 、q c ,导体球外距导体球较远的r 处还有一个点电荷q d (如图所示).试求点电荷q b 、q c 、q d 各受多大的电场力.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习题答案 第一章 质点运动学 1 -1 分析与解 (1) 质点在t 至(t +Δt )时间内沿曲线从P 点运动到P ′点,各量关系如图所示, 其中路程Δs =PP ′, 位移大小|Δr |=PP ′,而Δr =| r |-|r |表示质点位矢大小的变化量,三个量的物理含义不同,在曲线运动中大小也不相等(注:在直线运动中有相等的可能).但当Δt →0 时,点P ′ 无限趋近P 点,则有|d r |=d s ,但却不等于d r .故选(B). (2) 由于|Δr |≠Δs ,故 t s t ΔΔΔΔ≠ r ,即|v |≠v . 但由于|d r |=d s ,故 t s t d d d d =r ,即|v |=v .由此可见,应选(C). 1 -2 分析与解 t r d d 表示质点到坐标原点的距离随时间的变化率,在极坐标系中叫径向速率.通常用符号v r 表示,这是速度矢量在位矢方向上的 一个分量;t d d r 表示速度矢量;在自然坐标系中速度大小可用公式t s d d =v 计算,在直角坐标系中则可由公式 2 2d d d d ?? ? ??+??? ??=t y t x v 求解.故选(D). 1 -3 分析与解 t d d v 表示切向加速度a t ,它表示速度大小随时间的变化率,是加速度矢量沿速度方向的一个分量,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 t r d d 在极坐标系中表示径向速率v r (如题1 -2 所述);t s d d 在自然坐标系中表示质点的速率v ;而t d d v 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而不是切向加速度a t .因此 只有(3) 式表达是正确的.故选(D). 1 -4 分析与解 加速度的切向分量a t起改变速度大小的作用,而法向分量a n 起改变速度方向的作用.质点作圆周运动时,由于速度方向不断改变,相应法向加速度的方向也在不断改变,因而法向加速度是一定改变的.至于a t是否改变,则要视质点的速率情况而定.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恒为零;质点作匀变速率圆周运动时, a t为一不为零的恒量,当a t改变时,质点则作一般的变速率圆周运动.由此可见,应选(B). 1 -5 解 (1) 质点在4.0 s 内位移的大小 m 32Δ04-=-=x x x (2) 由 0d d =t x 得知质点的换向时刻为 s 2=p t (t =0不合题意) 则 m 0.8Δ021=-=x x x m 40Δ242-=-=x x x 所以,质点在4.0 s 时间间隔内的路程为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7

物理学教程(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7

第七章 气体动理论 7 -1 处于平衡状态的一瓶氦气和一瓶氮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它们( ) (A) 温度,压强均不相同 (B)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大于氮气的压强 (C) 温度,压强都相同 (D) 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于氮气的压强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23k /kT =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氦气和氮气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物态方程nkT p =,当两者分子数密度n 相同时,它们压强也相同.故选(C). 7-2 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4:2:1::2/12C 2/12B 2 /12A =v v v ,则其压强之比C B A ::p p p 为 ( ) (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分析与解 分子的方均根速率为 M RT /3=2v ,因此对同种理想气体有3212C 2B 2A ::::T T T =v v v ,又由 物态方程nkT ρ,当三个容器中分子数密度n 相同

时,得16:4:1::::321321==T T T p p p .故选(C). 7 -3 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温度为0 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 Z ,平均自由程为0λ ,当气体温度升高为0 4T 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 ( ) (A) 04,4,4λλZ Z ===0v v (B) 0022λλ===,,Z Z 0v v (C) 00422λλ===,,Z Z 0v v (D) 00,2,4λλ===Z Z 0v v 分析与解 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M RT π/8= v ,温度由0T 升至04T ,则平均速率变为0v 2;又平均碰撞频率v n d Z 2π2= ,由于容器体积不变,即分子数密度n 不变,则平均碰撞频率变为0Z 2;而平均自由程n d 2π21=λ,n 不变,则λ也不变.因此正确答案为(B). 7 -5 有一个体积为35m 10 01?.的空气泡由水面下m 050.深的湖底处(温度为C 0.4o )升到湖面上来.若湖面的温度为C 017o .,求气泡到达湖面的体积.(取 大气压强为Pa 10013150?=.p ) 分析 将气泡看成是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它位于湖底和上升至湖面代表两个不同的平衡状态.利

《大学物理学》第二版上册课后答案

大学物理学习题答案 习题一答案 习题一 1.1 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 位移和路程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不相 等? (2) 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有何区别?在什么情况下二者的量值相等? (3)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瞬时速率和平均速率的关系和区别又是什 么? (4) 质点的位矢方向不变,它是否一定做直线运动?质点做直线运动,其位矢的方向是否一 定保持不变? (5) r ?和r ?有区别吗?v ?和v ?有区别吗? 0dv dt =和0d v dt =各代表什么运动? (6) 设质点的运动方程为:()x x t =,()y y t =,在计算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时,有人先求 出22r x y = + dr v dt = 及 22d r a dt = 而求得结果;又有人先计算速度和加速度的分量,再合成求得结果,即 v = 及 a =你认为两种方法哪一种正确?两者区别何在? (7) 如果一质点的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该质点的速度和位矢与时间的关系是否也是线性的? (8) “物体做曲线运动时,速度方向一定在运动轨道的切线方向,法向分速度恒为零,因此 其法向加速度也一定为零.”这种说法正确吗? (9) 任意平面曲线运动的加速度的方向总指向曲线凹进那一侧,为什么? (10) 质点沿圆周运动,且速率随时间均匀增大,n a 、t a 、a 三者的大小是否随时间改变? (11) 一个人在以恒定速度运动的火车上竖直向上抛出一石子,此石子能否落回他的手中?如果石子抛出后,火车以恒定加速度前进,结果又如何? 1.2 一质点沿x 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224t t x -=,式中t x ,分别以m 、s 为单位,试计算:(1)在最初s 2内的位移、平均速度和s 2末的瞬时速度;(2)s 1末到s 3末的平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