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练习题

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练习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甲、乙两物体质量都为1k,丙物体质量为2kg.三个物体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比热容比乙的小B.乙的比热容与丙的相等

C.吸收相同热量,甲升高的温度最多D.降低相同温度,甲放出的热量最多

2 .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1kg、初温为30℃水,吸收 2.1×104J的热量后,(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末温是()

A.50℃B.5℃C.35℃D.80℃

3 . 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B.同一物体温度不变,物体内能就不变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相同,物体内能相同

4 . 甲站在0.5m/s匀速上行的自动扶梯上,乙站在0.7m/s匀速下行的自动扶梯上.甲、乙两人质量相等,能够大致反映此过程两人动能变化的图像是()

A.B.C.D.

5 . 如图所示甲、乙表示四冲程内燃机两个冲程,从气门的启闭和活塞的运动可以判定

A.甲是压缩冲程,乙是吸气冲程B.甲是做功冲程,乙是吸气冲程C.甲是压缩冲程,乙是排气冲程D.甲是做功冲程,乙是排气冲程

6 . 如图所示是踢毽子时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毽子在向上运动过程中,若所受的力都消失,会落向地面

B.毽子向下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是因为受到重力作用

C.毽子在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增加

D.毽子落在水平地面上时,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7 . 如图的实验或事例都揭示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使小孩臀部发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的

B.乙图中,人搓手发热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增大

C.丙图中,钻木取火过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图中,水蒸气将塞子冲出的过程中,水蒸气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自己内能增大

8 . 如图所示,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椭圆轨道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守恒的,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B.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C.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D.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9 .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回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宫二号是靠电磁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

B.天宫二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C.自动交回对接成功后,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D.空间站围绕地球转动过程中运动状态没有变化

10 . 如图甲、乙所示,相同容器中装了质量都为2kg的纯净水,用不同电加热器加热,忽略散热损失,得到如图丙所示的水温与加热时间的图象,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热相同时间,两杯水吸收的热量相同

B.加热 l min 时,甲容器中的水吸收热量为8.4×104J

C.加热器 1 和加热器 2 的功率之比是 2:3

D.吸收相同的热量,甲杯中水的末温比乙杯的高

11 .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t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

D.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二、填空题

12 . 已知水的比热容是焦/(千克℃),水的比热容在常见的物质中是比较__________的,若将杯中的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 . 内燃机的四个冲程中有两个冲程发生了能量的转化,一是压缩冲程,二是_____冲程.如图所示是四冲程

汽油机的_____冲程,该冲程是将_____能转化为_____能.

14 . 用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液体进行加热,酒精燃烧过程中把储存的化学能转化成_________能,酒精在燃烧过程中,其热值_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如图所示是用这只酒精灯分别给两只相同的烧杯中的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进行加热得到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则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的液体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15 . 月球上的昼夜温差很大,而地球的昼夜温差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而水的比热容_______,具有调节温度的作用;同时地球表面还覆盖着厚厚的大气层,大大减小了在夜晚以_______(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失去内能.

16 . 一单缸四冲程内燃机的飞轮转速为1800r/min,1s内燃料混合气体对活塞做功______________次;在压缩冲程中,燃料混合气体内能的改变是通______________方式实现的。

17 . 如图是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____ 的机械能转化为_____的内能。

18 .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_______和________,它们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19 . 用凉水冷却滚烫的鸡蛋,鸡蛋内能是通过______的方式改变的.如果水的质量是1kg,初温为20℃,鸡蛋取出时水温为30℃,水吸收的热量为______J(水的比热容4.2×103J/(kg?℃)

20 . 哈尔滨的冬天来了,小金走在上学的路上感觉冻手,他习惯性的两手互相搓一搓,感觉暖和了一些,这是用_____方法增加手的内能;他又用嘴对手哈一哈气,也感觉暖和了一些,这是用_____方法增加手的内能.

三、实验题

21 . 如图所示,将一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将卡片反扣在桌面上,用力往下压卡片,使橡皮筋伸长,迅速松手后,看到的现象是_____,这个现象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橡皮筋能对卡片_____,因此它具有弹性势能.卡片跳起时将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能首先转化为对卡片的_____能,然后转化为卡片

的_____能.

22 .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用如图所示图两个相同的装置做实验,实验器材还有

天平和秒表:

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如图所示相同的加热方式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当加热相同的时间时,通过比较______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物质的吸热能力更强.

小明完成实验后,想利用现有装置继续探究“比较不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实验他除了将酒精灯换成装有______“相等”或“不相等”质量的碎纸片和酒精的蒸发皿外,还应完成的更换为______在此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来反映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更换完毕后,小明同时点燃两种燃料对液体进行加热,记录燃料燃烧相同时间后液体升高的温度,然后通过比较的大小得出实验结论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错误之处是_______,应该修改为_______.

23 . 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沙子和水的温度变化与吸热的关系”。操作如下:

(1)在两烧杯中分别装入初温相同且________相等的沙子和水。

(2)用相同的酒精灯火焰加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每隔相同的时间记录一次温度,其中某时刻的温度如图乙所示,其示数为________℃。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成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丙所示。

(3)分析图像可知,对于质量相等的沙子和水,升温较快的是______,若使两者升高相同的温度,则________吸收的热量较多,由此可见,________的比热容较大。

四、计算题

24 . 小洁家购买某型号的四轮汽车的质量为1.8t,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cm2.假期全家开车去某地旅游,下车时观察里程表确定汽车行驶225km,所用时间是2.5h,消耗汽油20L(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车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功率为20kW。求:

(1)汽车静止时对路面的压强。

(2)汽车行驶过程的牵引力是多大?

(3)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多少?(已知ρ汽油=0.8×103kg/m3、q汽油=4.5×107J/kg、g=10N/kg)

五、综合题

25 . 小轿车进入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汽车结构和使用中应用了较多的物理知识。请你结合平时对汽车的结构的了解和使用中出现的问题,从力学、热学、电学的角度指出一个应用物理知识的构造部件或使用,并指出其所应用的物理知识。

汽车构造部件或使用物理知识

示例∶力学汽车的方向盘表面做得比较粗糙汽车的方向盘做得很粗糙,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力学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机械能和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机械能和内能 初中物理知识归纳:机械能和内能 1.分子动理论的内容是:(1)物质由分子组成的,分子间有空隙;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3)分子间存在相 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分子是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电子带负电。 3.汤姆逊发现电子(1897年);卢瑟福发现质子(1919年);查德 威克发现中子(1932年);盖尔曼提出夸克设想(1961年)。 4.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5.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6.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7.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8.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9.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10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 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13.热量的计算: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 单位是焦耳;c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 t0是初始温度;t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1.热值(q):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月食、日食的形成、小孔成像等 5、光线 光线: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参考模板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热就相同。 1 / 2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 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Q放=cm(t0-t)=cm△t降 14.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15.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16.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17.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一个工作循环中对外做功1次,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 18.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19.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用三根材料和厚度相同但长宽不同的橡皮条、一个弹珠,探究“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他依次将橡皮条固定在弹弓上,如图所示,在弹性限度范围内,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将弹珠在同一位置沿水平方向弹射出去,测得弹射的水平距离,数据如下表: 次数橡皮条橡皮条宽 (cm) 橡皮条长 (cm) 弹射的水平距离/m 1a0.52010.1 2b0.5308.2 3c 1.02014.0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来间接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下列实验中采取的方法与这一方法不同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在研究影响电热大小的因素时,我们可以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 B.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通过电路中的灯泡是否发光去确定 C.研究电流时,将它比作水流 (2)比较第1、2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与橡皮条的 ________有关;比较第1、3次实验可知,拉伸相同的伸长量,橡皮条的弹性势能还与橡皮条的________有关;你猜想影响橡皮条弹性势能的因素可能还有______________。 (3)用同种材料同厚度的橡皮条,拉伸相同的伸长量,弹性势能最大的橡皮条是 ________。 A.窄而长的 B.宽而长的 C.窄而短的 D.宽而短的 (4)请你对小明的实验做出评价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C长度宽度橡皮条的厚度D多做几次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普遍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实验通过弹珠被弹射的水平距离反映橡皮条的弹性势能大小,弹珠弹射的越远,说明皮条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弹珠的动能越多,说明皮条具有的弹性势能越多。 [2]AB.电热的多少转化为液柱上升的高度,是否有电流转化为灯泡是否发光,应用的转化法与实验中的方法相同,故AB不符合题意;

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机械能和内能

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结构】 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热机、热传递的理解、热量的计算、改变内能的方法、能源、: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知识结构: 弹性势能 重力势水能 拦河筑 海水潮发电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决定其大小的因物体质量越大、物决定其大小的因物体速度越大、1. 2. 3. .是分子 和 .定义: .单位: .计算:

苏科版物理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及练习题(附答案)

第12章 机械能和内能 【例题】 一、机械能 知识点一: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 越大,动能越大 例1.如图所示是探究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并的实验: (1)实验中你通过观察 知道动能的大小。 (2)实验中采用 方法,使得铜球与钢球滚到水 平面的速度相同。 (3)甲和丙探究的问题是 。 (1)物体运动的距离(2)控制起点高度相同(3)动能的大小与物体运 动的速度的关系 知识点二: 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物体被举得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例2.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宇宙飞船,载人舱于2003年10月16日顺利地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 着陆,载人舱在下落到地面附近的某一高度时,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使其匀速运动,在匀速下落过程中,载人舱( ) B A .重力势能增大 B .重力势能减小 C .重力势能不变 D .动能增大 知识点三: 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物体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例3.如上右图所示,将一张卡片对折,在开口的一边剪两刀, 然后将橡皮筋套在开口边,就做成了一个会跳的卡片,使这张 卡片跳起来的做法是及 。卡片能 跳起来的原因是 。 把卡片按平后放在水平面上然后松开;橡皮筋发生弹性形变具 有弹性势能 例4.一架飞机在某灾区上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同时向地面投放救灾物资。投下物资后,飞机 的动能和势能发生变化是( )C A 、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B 、动能变小,势能不变 C 、动能和势能都变小 D 、动能和势能都不变 知识点四: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例5.苹果从树上掉下的过程中,它的 能转化为 能。 例6.(实验题)如图所示,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滚摆在竖直平面内上下往复运动。请回答: ⑴这两个实验可以说明的同一个物理问题是: ; ⑵在单摆左右摆动和滚摆上下往复运动的过程中,你将会看到它们上升的高度逐渐降低。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1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内能的是 ( ) A.太空中的陨石,坠入地球大气层,成为流星 B.从滑梯上滑下时,臀部有灼热的感觉 C .冬天手冷时,搓搓手就暖和了 D .夏天,广场上的石凳因太阳照射而发烫 2.如图,把不同的实心小铁球放在相同的实验装置的斜面上自由滚下,撞击静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块上进行实验.在下列几种情况中,能说明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的是 ( ) A .甲、乙 B .甲、丙 C .乙、丙 D . 丙、丁 3.李兰同学到自贡的百货大楼购物,自动扶梯把她从一楼匀速送到二楼的过程中,她的 ( ) A .动能增大 B .势能不变 C .机械能增大 D .机械能不变 4.现在许多商店和宾馆都安装了弹簧门,弹簧门在被推开后能自动关闭.以下有关于弹簧门被推开后自行关闭的过程中能量转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门的动能 B .门的动能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 C .门的势能转化为弹簧的动能 D .弹簧的动能转化为门的势能 5.赤脚在烈日当空的河边玩耍,你会发现砂子烫脚,而河水却是凉的.这主要是因为 ( ) A .砂子的比热容大 B .砂子的密度大 C .水的比热容大 D .水的密度小 6.由Q =cm (t - t o )可得c = ) (0t t m Q ,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 .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 .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 .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7.下列与内能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内能的改变必须通过做功才能实现 B .同一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其内能也增加 C .内能可以通过做功转变为机械能 D .热传递一定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到内能少的物体 8.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 ) A .较大的比热容 B .较低的沸点 C .较高的凝固点 D .较大的热值 9. 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沿椭圆轨道运行,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 ] A.势能减小,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B 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C .势能增大,动能减小,速度越来越小 D .势能增大,动能增大,速度越来越大 10.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 B .陨石坠落大气中 C .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D .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 11.从50g 煤油中倒出20g ,则剩下的煤油 ( ) A .密度和比热容不变,热值为原来的一半 B .密度不变,热值和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 C .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D .密度和热值不变,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 12. 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 A .从斜面顶端匀速下滑的木块 B. 汽车行驶在上山的公路上 C .空中匀速下降的降落伞 D. 苹果从树上落下 13.开启啤酒瓶盖瞬间伴有“嘭”的一声,瓶口有一股“白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瓶的内外温度相等,啤酒内能不变 B .瓶内的气体对外做功,啤酒内能增加 C .瓶口的“白烟”是瓶内CO 2液化形成的 D .瓶口的“白烟”是瓶口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4. 质量相同的两个物质由于吸热而升温,若它们的比热之比为1∶2,升高的温度之比为3∶2,则它们吸收的热量之 比为 ( ) A .3∶4 B .4∶3 C .1∶3 D .3∶1 15.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干泥土的比热容大,所以在沿海地区陆地表面的气温比海面的气温昼夜 变化显著。因此( ) A.白天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B.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C.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D.白天和夜晚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 二、填空 1.说明下列各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 (1)手表里上紧的发条具有 ;(2)举高的铅球具有 ; (3)空中飞行的炮弹具有 ;(4)竖直上抛的小球在最高点时具有 。 2.上课时,老师从室外带进教室一根烫手的钢锯条。对这根锯条烫手的原因,同学们猜测有两种可能的情况:一是刚 刚在火炉上烧过——用 的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另一种情况则是刚刚用它锯过木头――用 的方法使它的内能增加。在老师不说明锯条烫手的原因的情况下,我们 (选填“能”或“不能”)肯定是通过哪种方法使它的温度升高的。这表明: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 的。 3.新型防空导弹“红旗 - 9”试射,导弹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 ___ 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而其与空气摩擦导致内能 __ _____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此内能改变是通过 _____ __ 的方式实现的。 4.有10 kg 的木炭,完全燃烧掉一半可放出热量 J ,剩下一半木炭的热值是___________J /kg 。(木炭的热 值为3.4×107 J/kg) 5.如图所示,点燃蜡烛会使它上方的扇叶旋转起来。这里利用了燃料燃烧所释放出来的 能转化为扇叶的 能的道理。 6.如图所示,在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块硝化棉。把活塞迅速压下去,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__________能。 7、热机是将内能转化成_______ __能的机器;热机一个工作循环由 个冲程组成,其中如图所示是热机的________冲程。一台四冲程汽油机飞轮转速是1200R/min ,则汽油机每秒完成 个冲程,燃气做功 次,如果一次做功为1000J ,则汽油机的功率为 W 。 8.炮弹里火药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炸开弹壳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的方法减少了气体的内能.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_ _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9.一辆洒水车匀速行驶在平直的公路上,在洒水过程中,洒水车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减小”、 “增大”或“不变”) 10、陈明同学在塑料胶卷盒的盖子上,开了一个小圆孔,然后将电子打火器伸进 圆孔并套紧,如图所示。向胶卷盒里滴入2滴酒精。稍过几秒钟,待酒精汽化后,手握电子点火器,使胶卷盒指向空旷的地方,按动电子点火器,产生电火花,胶卷盒盖被弹到很远的地方;重新向胶卷盒里装入等量的2滴汽油,经过同样的过程,胶卷盒盖被弹到更远的地方。 (1)塑料胶卷盒盖弹出很远的原因是:___ ___对___ ___做功,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若实验中,发现燃烧与酒精同样多的汽油总能使胶卷盒盖弹得更远,这个实验可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甲 乙 丙 丁

(完整版)初三物理知识点复习——机械能和内能

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结构】 【中考考点】 这一章的知识相对来说比较基础,应用比较广泛,题型主要集中在选择、填空、探究、热量的计算中。考点主要内容为:动能和势能的转化、分子动理论、机械能和内能的区别、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热机、热传递的理解、热量的计算、改变内能的方法、能源、:利用比热熔解释自然现象。 【知识梳理】 一、动能和势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 理解:①能量表示物体做功本领大小的物理量;能量可以用能够做功的多少来衡量。 动能 转化 转化 势能 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机 械 能 势能 重力 势能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质量越大、举得 越高,势能就越大 弹性 势能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弹性形变越大、弹性势能就越大 动能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决定其大小的因素: 物体速度越大、质量 越大,动能就越大 热和能 1. 2. 3. 是分子 和.定义: .单位: .计算: .种类:

②一个物体“能够做功”并不是一定“要做功”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如:山上静止的石头具有能量,但它 没有做功。也不一定要做功。 2、探究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 ①猜想:动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速度有关; 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小钢球 方法:控制变量; ?如何判断动能大小:看小钢球能推动木快做功的多少 ?如何控制速度不变:使钢球从同一高度滚下,则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相同; ?如何改变钢球速度:使钢球从不同同高度滚下; ③分析归纳:保持钢球质量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保持钢球速度不变时结论:运动物体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④得出结论:物体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质量越大动能也越大。 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理解:①有动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②有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③同时具有动能和势能的物体具有机械能。 二、动能和势能的转化 1、动能和重力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加速下降,则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②质量一定的物体,如果减速上升,则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2、动能与弹性势能间的转化规律: ①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减小,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增大,则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 ②如果一个物体的动能增大,而另一个物体的弹性势能减小,则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 3、动能与势能转化问题的分析: ⑴首先分析决定动能大小的因素,决定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看动能和重力势能(或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⑵还要注意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能量损失和增大——如果除重力和弹力外没有其他外力做功(即:没有其他形式能量补充或没有能量损失),则动能势能转化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⑶题中如果有“在光滑斜面上滑动”则“光滑”表示没有能量损失——机械能守恒;“斜面上匀速下滑”表示有能量损失——机械能不守恒。 三、水能和风能的利用 1、 知识结构: 2、水电站的工作原理:利用高处的水落下时把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水的一部分动能转移到水轮机,利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把机械 能转化为电能。 四、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若看成球型,其直径以10-10 m 来度量。 2、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①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②扩散现象说明:A 分子之间有间隙。B 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的运动。 ③装置下面放二氧化氮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氮扩散被误认为是重力作用的结果。实验现象: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结论:气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④固、液、气都可扩散,扩散速度与温度有关。 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①当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间平衡距离 r ,引力=斥力。 机械能的 天然资源 风能 水能 拦河筑坝 海水潮汐 直接做功 发电

九年级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

九年级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猜想三: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 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中考物理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点总结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机械能和内能 一、机械能 1、机械能的定义: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或摩擦力,即只有动能和势能转化 3、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比较: 二、内能 1、内能的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内能与机械能的比较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不可以为零,但物体的机械能可以为零。 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常见对物体做功的四种方法压缩体积(打气筒打气)、摩擦做功(如钻木取火)、锻打物体,弯折物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减少。

实质:机械能与内能的转化 (2)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规律:物体吸热,内能增加;物体放热,内能减少。 条件:存在温度差。 本质:内能的转移。 三、热量计算 1、热量的定义: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 =cm(t-t);物体温度降低时,放2、计算公式: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Q吸 =cm(t-t) 出热量:Q放 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Q放=mq效率;η=Q有效/Q完放= Q吸/Q完放(Q吸表示被有效利用的即被水吸收的,Q完放指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t为初温,t为末温,q为热值。 公式:c为比热容,m为质量, 3、热量单位:焦耳,符号:J 四、热值 1、热值的定义: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热值的符号:q,单位: /J kg。 2、物理意义:表示1Kg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的多少。 3、燃烧时的能量转化: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五、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 1、热机的定义:将燃料燃烧时所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 置。 2、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比较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总结

能量与热量的计算 一.机械能 1.能量: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说明它具有能量(做功必然有能量,但有能量并不一定正在做功。就好比能花钱就一定有钱,但有钱并不一定正在花钱)。能够做的功越多,具有的能量越大。 2.能量的单位:焦耳,J,常用单位kJ 3.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 4.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所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动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速度注意:(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具有动能的物体一定在运动 (2)惯性是物体的属性,由质量决定;动能是物体的运动状态,由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 (3)动能与参照物有关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重力势能的决定因素:质量和高速度(高度具有相对性,所以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高中再细讲) 6.弹性势能: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弹性势能的决定因素:形变和弹性 7.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总量不变。 二.分子动理论 1.一切分子都由大量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气体的空隙最大,固体的空隙最小。 2.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这种运动称作分子热运动 3.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三.内能 1.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综合称作内能,内能是物体的内能,只考虑一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是没有意义的 2.内能的特点:任何温度下物体都具有内能,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3.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和做功 4.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 (1)内能由分子间相对距离和无规则运动决定,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无关 (2)内能研究物体内部分子的运动状态,机械能研究整个物体 (3)内能和机械能相互独立 (4)内能和机械能可以相互转化 四.比热容,热量 1.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可以用热量来度量 2.注意温度、内能、热量的区别 3.比热容:单位质量的某种物体升高(或降低)1o C所吸收(或放出)放入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用c表示,单位:J/kg.o C,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如:水的比热是 4.2×103J/kg.o C表示质量是1kg的水,升高1o C吸收的热量是4200J。 4.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物质的比热一般不同,物质的比热固定不变 5.热量的计算:Q=cmΔt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培优测试卷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家买了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他发现真空管是太阳能热水器的核心部件,那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把问题告诉物理小组的成员,大家一起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环境温度有关; 猜想二: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光照强度有关; 猜想三:热水器内水吸收的热量多少与真空管的材料有关。 (1)经查阅资料发现,真空管在内玻璃管的表面上涂有吸收涂层,用来吸收太阳辐射,其中太阳能属于________(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经阳光照射,太阳能转化成内能,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后两空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热水向上运动。 (2)实验小组在两根完全相同的真空管内装入初温、质量________的水,分别面对太阳光放入光照强度相同但温度不同的环境中,经过相同时间后测量水温,发现水温几乎相等。由此得出猜想一是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3)小组成员联系实际,想到夏天如果没有阳光,热水器的水温就较低,而冬天如果有太阳,热水器内水温就很热,于是他们得出结论:热水器内水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光照强度 ________(选填“无关”或“有关”)。 (4)在探究猜想三的实验中,该小组找到了三根外形相同但材料不同的真空管,给管内灌满水,面对阳光,每隔相同的时间检测罐内水的温度,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你建议他家应选择________制成的热水器。 【答案】可再生不变变小相同错误有关紫金管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再生能源是不需人为参与,可以循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等。 [2][3]水从涂层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水的多少没有变化,所以睡得质量不变,但由于水吸收热量,水的体积会增大,所以水的密度会变小。

物理九年级上册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李华同学发现建筑工人在铺设水泥路时,有时要在水泥里面掺入少量纤维材料.他想通过实验来探究在水泥中掺入纤维材料是否会影响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关于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和同学们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与是否掺入纤维有关; 猜想2:与纤维掺入量有关; 猜想3:与纤维材料的种类有关。 经过思考后,他们利用图中装置,将铁锤通过电磁铁从某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对水泥样品进行连续撞击,直至水泥样品断裂,收集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是由________转化来的。实验时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水泥样品的牢固程度。 (2)比较实验序号1、2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泥路面的牢固程度与是否掺入纤维__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 (3)比较序号2、3、4三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纤维时,掺入纤维材料越多,水泥路面越________(选填“牢固”或“不牢固”)。 (4)比较序号2、5、6的三组数据,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比较得出:在水泥中掺入等量不同纤维材料,掺入C纤维材料水泥路面最牢固,你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5)为缩短上述样品的实验时间,需减少碰撞次数,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 【答案】重力势能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有关牢固能在水泥中掺入C 纤维材料,水泥样品断裂时所承受的撞击次数最多,说明该水泥路面最牢固增加铁锤下落时的高度或增加铁锤质量 【解析】 【分析】 【详解】 (1)[1]铁锤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铁锤撞击水泥样品时的动能由重力势能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 含答案)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某实验小组用图所示的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桶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要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砝码和______; (2)罩子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 (3)实验收集的数据为:A桶中水的质量为m水,水的初温为t1,末温为t2,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m1,燃烧后的质量为m2。则蜡的热值q=______(水的比热容为c水); (4)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_(至少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蜡烛没有完全燃烧 B.桶A中水的质量太多 C.桶A吸收了部分热量 D.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散失到空气中 【答案】温度计防止热散失21 12 () c m t t m m - - 水水 A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测量蜡的热值时,根据 Q q m =放的原理进行实验,而蜡的质量用天平进行测量,燃烧焟放出的热量Q放在忽略热散失的情况下,等于A桶中内水吸收的热量,而Q吸=c水m(t- t0),所以还需要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2)[2]罩子B的作用是防止蜡燃烧放出的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3)[3]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2-t1) 而Q吸=Q放,那么蜡的热值 21 1212 () c m t t Q q m m m m - == -- 水水 放 (4)[4]据 Q q m =放,实验中造成测量的热值比实际值偏小的原因有:蜡烛没有完全燃烧,造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能与内能

2020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机械能与内能 〔09贵州安顺〕.修拦河大坝是为了提高上游水位,增加水的_________能,水流下时才能转化为更多的_________能,从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答案:重力势〔势〕,动 〔09河北〕.小明在用单摆做动能和势能转化的实验中,感到小球往返摆 动的时刻专门有规律。因此猜想,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刻可能与小球的质 量、摆长l以及摆动的幅度s有关。小明用图所示的装置,对猜想进行探究。 (1)用一小球,使其摆动,记下小球往返摆动次数和所用的时刻;在摆长 不变的条件下,用质量不同的小球,重复实验。小明经运算分析得出 结论:在摆长不变的条件下,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刻与小球的 质量无关。 针对猜想,小明在实验过程中可能忽视的一个因素是:。〔2〕为了研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时刻与摆长的关系,请你写出实验方法。 。答案:〔1〕小球摆动的幅度应保持不变〔或摆动幅度〕 〔2〕用同一小球,再保持摆动幅度不变的条件下,比较摆长不同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刻。 【解析】此题母题来自课后习题,来源于课本,但侧重实验方法的考查。要求考生专门好的把握操纵变量法,并能自如应用。 〔09四川绵阳〕10.如下图,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O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根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 位置3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l之间的某点,位置 2是l与3之间的某点,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 虑空气阻力,小球从A点静止开释 A.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2 B.第一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4 C.第二次过位置1后最高能到达位置5 D.第二次过位置l后最高能到达位置A 答案:D 〔09广州〕.如图4所示,忽略空气阻力,由空中A处开释的小球通过B、C两位 置时具有相同的 A.速度B.动能C.机械能D.重力势能 答案:C 〔09山东潍坊〕.荡秋千是一种常见的娱乐休闲活动,也是我国民族运动会的一个竞赛项目。

机械能和内能 知识点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点 一、机械能 (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动能 1、动能:物体由于而具有的能量。 2、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和。(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 (质量不同的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到达水平面时速度大小相等) 势能 1、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而具有的能量。 2、在一定限度内,形变物体的越大,其能就越大。 3、重力势能:的物体具有的的能量。 4、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和。(要求会探究,注意控制变量法)机械能(要求会指出物体具有什么形式的机械能)统称为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转化(会从例子中指出能量的转化) 二、内能 1、内能:物体内所有做无规则运动的和的总和。一切物 体在任何时候,内能都不可能为零。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物体的温度升高,其内能,反之内能。 物体的内能不只与温度有关:对于同一个物体,可以说温度越高,内能越大;但“温度越高的物体,内能就越大”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墨水在冷热水中的扩散”实验表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得越快。 4、内能和机械能的关系:任何情况下,物体都具有内能;而在有的情况下,物体的机械能 可能为零。物体的内能与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有关。 三、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1、热传递(能量的转移) ①发生的条件:有温度差。停止的条件:温度相等。 ②热传递传递的是能量,而不是温度。

③当物体由于热传递改变它的内能时:内能若增大,则它的温度可能升高,也可能不变(晶体的熔化、液体的沸腾);内能若减小,则它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晶体的凝固)。 ④叫热量。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一般说“吸收多少热量”、“放出/释放多少热量”,而不能说“有多少热量”、“含有/具有多少热量”、“···的热量是多少”。) A、单位:焦(J) =? B、计算公式:Q cm t 2、做功(能量的转化) ①机械能→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 内能→机械能:物体膨胀对外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少。 ②应用:热机——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个冲程,曲轴旋转圈,活塞往复次,对外做功次。吸气冲程:活塞向下运动,吸入燃料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压缩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压缩混合气体,能→能。点燃混合气体。 做功冲程:高温高压的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能→能。机器动力来源。 排气冲程:活塞向上运动,将废气排出气缸。 四、燃料的热值 1、燃料燃烧的过程:能→能。 2、燃料的热值(q):kg某种燃料燃料放出的热量。 3、燃料燃烧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单位: 焦炭的热值是3×107J/kg,表示:。 4、热值是燃料本身的属性,不同的燃料一般热值不同。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质量、 燃烧的程度无关。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解析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测试与练习(word 解析版) 一、初三物理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明利用如图装置研究做功与能量的转化关系。重物通过细绳与木块相连,细绳不可伸长,AQ 为水平面,AP 段长为L ,表面光滑;PQ 段粗糙,实验开始时,木块的细绳拉直,质量为M 的木块位于P 点,质量为m 的重物恰好置于地面,将木块从P 向右拉至A ,放手后木块向左运动,最终停在B 点,PB 长为x 。不计空气阻力、滑轮摩擦。 (1)木块在AB 段运动过程中,重物的重力做功为(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木块经过PB 段内能______________(选填“不变”、“增大”或“减小”); (2)观察实验并联系生活实际,小明提出猜想: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重力做功多少有关。他提出猜想的生活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 (3)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做了以下实验,重物100g m =,木块900g M =,改变木块从P 点右移的距离L ,测得一组数据,记录如下:(g 取10N/kg ) 序号 1 2 3 4 5 6 PA 的长/m L 0.1 0.15 0.2 0.35 0.45 0.5 木块在P 点的速度平 方()221/m s v -? 0.2 0.3 0.4 0.7 0.9 1.0 ①已知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为212 mv ,分析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重物的重力做功的多少,可知猜想是____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在AP 段滑行的过程中,该系统(重物和木块)的机械能____________(选填“守恒”或“不守恒”); ②利用实验信息分析,当0.7m L =时,木块M 在P 点获得的动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J ; (4)如果上述结论具有普遍性,则一个物体从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的速度v =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答案】mgL 增大 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 正确 重物和木块获得的总动能与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和内能》(含答案)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机械能和内能》 第1课时机械能和内能 一、选择题 1.骑自行车上坡前往往要加紧蹬几下,这样做是为了( ) A.增大车的动能 B.增大车的冲力 C.增大车的惯性 D.增大车的势能 2. ( 2018·青海)下列四种情景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季,搓手取暖 B.开水冷却 C.弯折铁丝,弯折处发热 D.划火柴,火柴燃烧 3. ( 2018·广西)体育测试中,小明立定跳远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他在上升过程中( ) A.动能减小 B.动能增大 C.重力势能减小 D.重力势能不变 4. ( 2018·乐亭模考) 小明用图示装置“探究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研究对象是三脚小桌 B.让同一木块从三个不同的高度由 静止下落 C.让质量不同的木块从不同的高度 由静止下落 D.用三脚小桌下陷的深度来表示木块重力势能的大小 5. (2018·邵阳)人造地球卫星广泛应用于全球通信、军事侦察、气象观测、资源普查、环境监测、大地测量等方面如图所示,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它的( ) A.重力势能减小 B.速度增大 C.机械能增大 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6.关于如图所示的高速公路的交通标志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机动车设定限制速度,是为了限制它的动能 B.图中所示三种车辆都以最高限速行驶,小汽车的动能最大 C.对机动车限定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质量相同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D.对不同车型限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是因为速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7. ( 2018·成都)如图所示,小邦在国色天乡玩蹦极,不考虑空气阻力,关于他在下降过程中

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知识归纳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 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 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 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内能。(内能也称热能) 2.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4.改变物体的内能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法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5.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 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 6.物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升高时,物体内能增大; 物体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时,物体内能减小。 7.所有能量的单位都是:焦耳。 8.热量(Q):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物体含有多少热量的说法是错误的) 9.比热(c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 10.比热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质的体积、质量、形状、位置、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只要物质相同,比

热就相同。 11.比热的单位是:焦耳/(千克·℃),读作: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12.水的比热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4.2×103焦耳。 13.热量的计算: ① Q吸=cm(t-t0)=cm△t升(Q吸是吸收热量,单位是焦耳;c 是物体比热,单位是:焦/(千克·℃);m是质量;t0是初始温度;t 是后来的温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1.热值(q ):1千克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叫热值。单位是:焦耳/千克。 2.燃料燃烧放出热量计算:Q放 =qm;(Q放是热量,单位是:焦耳;q是热值,单位是:焦/千克;m 是质量,单位是:千克。 3.利用内能可以加热,也可以做功。 4.内燃机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它们一个工作循环由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1个工作循环中对外有4个冲程,活塞往复2次,曲轴转2周外做功1次。(14221) 5.热机的效率: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热机的效率。的热机的效率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在热机的各种损失中,废气带走的能量最多,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