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者,其他论文文档]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其他论文文档]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其他论文文档]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摘要] 从翻译风格的倾向性、互补性和多样性来阐述翻译者的个人风格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其事的,并大胆地提倡要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关键词] 翻译标准;个人风格;倾向性;互补性;多样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tyle’s tendency , complementarity and dive rsity so as to show how t ranslators’personal style get s involved in t ransl ation. Meanwhile , the article calls for attention o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style.

Key Words :t ranslation standard ;personal style ; tendency ; complementary ; diversity

一、翻译标准与风格的关系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长期以来是翻译界沿用的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虽然人们觉得它的内涵和外延过于宽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仍不失为一个大家公认叫好的标准。后来一些翻译教科书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似乎更明白晓畅,更易于操作。按教科书的界定,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其次是指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教科书要求译者对原作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个人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一般地说,这个标准已为多数翻译工作者所认可和遵循。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允许译者的个人风格参与其事有时是不可能的。以往人们在翻译实践和批评中常常忽略了译者个人风格对译文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必然在译文中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翻译不同于摄影,要与原作丝毫不差是不可能的。其实,照相作为一种再创造,它也必然地渗透进了摄影师的个人眼光、角度和风格。翻译同照相一样,译者在遵守“信、达、雅”或“忠实、通顺”的原则之下,其译作中难免反映或流露出译者的个人风格。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二、个人风格的倾向性和互补性

无论何种文体的翻译往往表现两种倾向性,即:科学风格和艺术风格。前者偏重于理智和逻辑,后者则偏重于情感和形象。 1999 年杨振宁在校方为他退休而举行的宴会上讲话时引

论翻译者个人风格

英语知识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2) 四、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译者个人翻译风格的形成并非一日之功,可以一蹴而就的。目前有一种现象,许多外国名家作品早已有较高水平的译本,而一些出版商和译者出于商业目的,你重译他也重译,其实新出的不少译本质量上还不如旧译本,译笔小异,平淡无味。还有些流行的外文畅销书,在新闻媒体的炒作下,赶时间,争先恐后抢译出书,根本不能静下心来仔细推敲选词择句,而往往造成硬译或乱译,粗制滥造,不但毫无风格特色可言,而且谬种流传,坑害读者。 翻译史证明,古往今来,凡是名家的译作都是经得起推敲和时间的考验,而且有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的。文学家董桥先生曾对这种现象有过一段精辟而惊世骇俗的论述。 他说:“据说,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之分。据说,好的翻译家可以译出原作的神韵。据说,做翻译工作必须先熟读翻译教条。其实,翻译只有两种之分:好翻译和坏翻译之分。好的翻译是男欢女爱,如鱼得水,一拍即合。读起来像中文,像人话,顺极了。坏翻译,是同床异梦,人家无动于衷,自己欲罢不能,只好强行,硬赖硬要,读起来像鬼话,既亵渎了外文也亵渎了中文。”[ 4 ] (P239) 董先生讽刺了那些学了欧化句子却忘记了自己“母亲的舌头”(mother tongue) 的译者:“我不说‘逐渐进步’,我说‘有增加中地进步’。我不说‘希斯看来是会参加这次会议’,我说‘有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希斯愿意出席这次会议’最后,什么‘被认为是小偷’,什么‘生存中最大的飞机’,等等,我都朗朗上口,甚至付诸笔墨,如有神助。”“于是我只好进行强行翻译’”。[ 4 ] (P240) 董先生的这番话一方面是对由来已久,而毫无结果的直译与意译之争下了一个亦庄亦谐的结论;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今那些译

有关翻译本质的再认识

上海科技翻译 Shanghai J our nal of T r anslators f or Science and T echnology 2001N o .3 [收稿日期]2000-09-04 [作者简介]杨大亮(1952-),男,上海电力学院英语系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与翻译教学。张志强(1964-),男,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 翻译本质再认识 杨大亮 (上海电力学院外语系,上海200090)张志强 (河南师范大学外语系,河南453002) [摘要]本文对国内外关于翻译本质的讨论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翻译,认为翻译是译者设法将一种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同时,作者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不宜简单地说翻译是艺术,更不能说翻译是科学。翻译是一项具有艺术性和科学性的实践活动。艺术和艺术性,科学和科学性,不能混为一谈。[关键词]翻译本质;定义;科学;艺术;科学性;艺术性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41(2001)03-0007-05 翻译本质是译论中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也是一个译界争论不休的老问题,尽管有人想在20世纪给这场争论画上句号,但争论还在继续。笔者在拜读过一篇篇高论后,对此也有所想,写出来就教于译界诸家。 一、翻译定义评述 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人们对翻译这一“事物”的本质的认识,主要见诸于人们给翻译所下的形形色色的定义,因为“定义”是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因此,为了洞察翻译的本质,笔者拟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内外翻译定义,进行简要的评述。 卡特福德给翻译下的定义是:the re-placem ent of tex 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 aterial in ano ther language (T L )。 (Catford ,1965)即“一种语言(译出语)的话语材料被另一种语言(译入语)中的对等的话语材料替代”。在这里,翻译似乎主要是两种“存在状态”,一端是“源语”,一端是“译语”,既不讲翻译主体,也不提翻译过程,很难说它切中了翻译活动 的实质。 奈达则认为:“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是从文体上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Nida,1964)与上一定义相比,这并没什么根本差别,它只是把上一定义中的“对等”具体化了一些而已。费道罗夫引进到中国的时间其实要早于以上两位(50年代初),费氏在回答翻译是什么时说:“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手段忠实、全面地表达另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传达的忠实和全面是翻译区别于转述、简述以及各种改写之所在)”(蔡毅,1995)可以看出上面两位的“等值论”其实正来自费氏的“忠实”、“全面”。在揭示翻译活动的本质方面,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没能明示翻译与其它活动的根本区别,它们所区分的只是不同类型翻译之间的一些量的不同和质的不同,它们把不忠实、不全面、不对等的翻译都排斥在翻译之外。其实,“摘译”、“编译”之类的活动都还是翻译,因为上述活动都主要表现为语言间的意义转换。费氏在80年代对其翻译定义进行了修订,认为“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源语)的言语产物用另外一种语言(译语)予以再现”。“翻译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蔡 ? 7?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范文.doc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英语- 论英语教学中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 李金凤 (天津国土资源和房屋职业学院,天津300270) 摘要:翻译能力是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论述了翻译能力的构成、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以及培养学生翻译能力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翻译能力;翻译教学;英语教学 翻译是人类交流思想过程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使通晓不同语言的人能通过原文的重新表达而进行思想交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原语)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译语)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它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集语言学、文学、心理学于一身,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诸多领域。 一、翻译能力的构成 翻译能力是指对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其背景材料下的口头内容或文字内容用另一种文化、历史现象及背景材料下的相应内容相对应的表达及解释的准确程度,通常所说的英汉互译尤其是

书面互译即属于这种情况。表现为: 1.坚实的语言功底能力。这里所说的语言功底能力,首先是指汉语本身的修养,其次是指对双语异同的敏锐把握。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学生的汉语写作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普遍存在错别字较多、语句不连贯等问题;另一方面学生在入学时英语成绩普遍较低,主要表现在词汇量较少,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入学后学习惰性大,过于依赖老师,自主学习能力不强,导致学生的英语水平不能很快提高。 2.百科全书式的“杂学”知识。主要是指知识不仅要专,而且要博。要想翻译一篇好的文章,必须对原文彻底地了解,而要了解原文,必须通过三道关:第一关是词汇语法关;第二关是熟语关;第三关是“字典不能帮忙的那些东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人情风俗,俚语方言等”。目前高职学生普遍知识面较窄,仅限于书本上的专业知识,另外学生面临英语四、六级的压力,所以学英语大部分时间都花费在背英语单词、做英语习题上,根本没有时间再去阅读一些“杂学”知识。 3.双文化底蕴。译者必须掌握两种语言,如果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也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译者不仅要深入了解外国文化,而且还要深入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还要不断地把两种语言文化加以比较,因为翻译时处理的是个别的词,但面对的则是两个文化。因此,如果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某种西方文化现象不了解,就不可能翻译正确。 二、学生翻译能力综合培养的原则 1.渐进性原则。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翻译能力中的各种能力不可能在新生入学之始便全面展开,要有阶段侧重。在开始翻译课程之前学生要学习一些基础性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关于翻译的本质,圣经中的一段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创世记》第十一章记载:诺亚逃过洪水劫难之后,东迁到示拿,并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大平原,就在那里从事生产,繁衍子孙。那里土地肥沃,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兴旺,后来成了人口众多的城镇。因为祖先们被洪水冲怕了,担心再遭水灾,决定动手修筑一座通天的高塔,以防水患。他们学会用石料、烧砖与石灰等材料建造高大建筑物的技术,很快把塔建得越来越高。按计划,这座高塔非常庞大,要能容纳全城的人,因此高度必须达到天顶。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决定亲临人间看个究竟。当他见到塔身后,又惊又怒,心想,刚刚繁荣起来的人类,就有如此高超的本领,将来高塔直通到我的宝座如何了得。他决定施神术搅乱示拿人的语言。这样,正在建塔的示拿人彼此不懂对方的话,工程便无法再进行下去,并且发生了许多纠纷,结果是塔未建成,弄得一片混乱。最后,大家只得按语言结群,散居各地。人们丢下工具和材料,承认这是“渎犯上帝”的一种惩罚。这座建了一半的塔,被称为巴别塔。这是基督教解释世界各民族语言来源的故事。而翻译因着这则故事而带上叛逆的色彩,它让不同语言文化的民族能够跨越上帝耶和华在他们之间设下的语言天堑,继续建造通天塔的未竟事业,实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同。 翻译,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叛逆,但不是对上帝的叛逆,而是对原作或原作者的叛逆。由于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绝对忠实于原作的译文是不存在的。叛逆,不是译者有意为之,而是译者无奈的选择。叛逆,毫无疑问,是翻译固有的属性,但是否就是翻译的本质呢?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是决定该事物成为该事物并同其他种类的事物相区别开来的质的规定性。那么,翻译的质的规定性是什么?国内外不少学者对翻译的本质直接或间接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泰特勒:好的翻译应该是把原作的长处如此完备地移注入另一种语言,以使译入语所属国家的本地人能明白地领悟,强烈地感受,如同使用原作语言的人所领悟、所感受的一样。(沈苏儒,1998:120) 巴尔胡达罗夫: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话语),在保持内容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蔡毅,1985:1) 奈达:翻译就是在译入语中再现与原语的信息最切近的自然对等物。(沈苏儒,1998:131) 卡特福德:用一种等值的语言(译语)的文本材料去替换另一种语言(原语)的文本材料。(廖七一,2001:128) 沃·维尔施:从本质上看,翻译是一种处于创造和再创造这个“高压区”之中的转换活动。(桂乾元,1995:59) 季羡林、许国璋:把已说出或写出的话的意思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的活动。(《中国大百科全书》CD1《语言·文字》卷“翻译”条目) 张培基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英汉翻译教程》绪论,1983) 许均:在某种意义上,翻译就是求“真”。限于字面的翻译,能否传达词语及词语之后的“真”?在我看来,思与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而翻译所固有的“求真”的本质,应该是一个不断求索的过程。……翻译,就其根本,是翻译意义。(《辞海新知》,2001年,第5页) 蔡毅: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中国翻译》,1995年,第6期)王克非: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意思用另外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

纽马克的翻译理论

Chapter 2 Peter Newmark Semantic 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Guided Reading Peter Newmark (1916) is an accomplished translation scholar as well as an experienced translator. He has translated a number of books and articles and published extaensively on translation. His publications on translation include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1981), About Translation(1983),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段落翻译(1985),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翻译教程(1988), and More Paragraphs on Translation(1993). In his work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Newmark proposes two types of translation: semantic translation语义翻译and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交际翻译. Semantic translation focuses primarily upon the semantic content of the source text whereas 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focuses essentially upon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sponse of receptors. This distinction results from his disapproval of Nida's assumption假定,假设,设想;假装;承担,担任that all translating is communicating, and the overriding最主要的,最优先的principle of any translation is to achieve "equivalent effect". For Newmark, the success of equivalent effect is "illusory", and that "the conflict

论文学风格的可译性

第27卷第6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11月 Vol. 27 No.6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Nov. 2005 ────────── 收稿日期:2005-03-18 作者简介:高宏蕊(1981-),女,河北张家口人,中国石油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 - 41 - 论文学风格的可译性 高宏蕊,于红真 (中国石油大学,山东 东营 257061) 摘 要:从翻译的任务入手指出文学翻译中保持原作风格的必要性,进而从语言学、文体学、文学、文化和哲学几个层面阐述了文学风格的可译性,并探讨了如何处理好原作者风格与译者风格之间的关系,指出文学风格可译性的限度。 关键词:风格;可译性;限度 中图分类号:I0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6-0041-03 一、风格翻译的必要性 风格总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在作品中,体现于作品中常用的词语、句型、修辞手法和艺术手法等。既然风格是普遍存在的,而翻译的基本任务是忠实再现原文,那么译者对原作风格的追求不仅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按忠实原则,译者应尽量抛开自己的风格,使译文紧跟原著,在最大限度内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同样的效果。多人合译的著作,虽常有专人负责统一文风,仍很难做到前后文笔一致。若译者缺乏敬业精神势必会让自己的文字特色取代原著的特色,从而损失原著风格,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困惑。 众所周知,风格学早已成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所考察的范围早已超出母语著作。许多世界名著和名家的风格早已有了多种不同的译本,方便广大异国读者的同时,也成为学术界和学者讨论、参考、借鉴的对象。这足以说明风格的介绍是文化交流的一项内容,也是翻译的一种任务。同时,它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风格的可译性,所需的不过是为其找出理论支持。因此笔者将试图从多个方面提出可译性的理论依据。 二、风格翻译的可能性 1.语言学所提供的理论基础 文学作品是具有创造性的语言艺术,语言是其基本材料。根据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不同语言的表层结构虽然不同,但其深层结构所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在翻译一部文学作品时,译者首先看到的是原文的表层结构,然后他要在头脑中将其转化为深层结构。因为各种语言的深层结构所表达的内容是相通的,进而他能将原语语言的深层结构转化为译入语语言的深层结构,而反映在译文中的语言是译者将译入语的深层结构转化成了译入语的表层结构。所以两种语言的表层结构有可能不同,但其深层结构是相似的(见下图)。因此,翻译作为两种语言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活动, 可以用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深层结构,即再现其神韵。事实上,“一部文学作品的风格,是通过语言来体现的。一般说来,如果这部文学作品的语言准确无误地译成了另一种语言,那么就可以说,这些语言所负载的风格因素也就或多或少地随之翻译过去。”[1](P125)肖伯纳所说的“意之所到,风格随之”,也正是这个道理。 原文 译者(转换媒介) 译文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图中虚线表示相通的近似转换;实线表示相同的表现形式)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重视语言在实际环境中的运用,认为翻译一般是寻求原文与译文在意义上的对等,包括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观点强调原文与译文在风格上的对等。 2.文体学所提供的认知前提 风格是作家超出语言“共核”的语言个性。按乔姆斯基的说法,就是“语言运用”的个性;按韩礼德的说法,就是“实际语言行为”的个性。文体学进一步告诉我们,所谓语言风格,实质上是语言运用中不同于常规之处,即所谓的变异。变异现象的产生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可以因语境而异,也可以因作者而不同。变异的形式可以是词汇方面的,也可以是句法、语域、语音等方面的。目前,文体学家们虽然对“常规”的理解还各持己见,说法不一,但把某一语言的“共核”视为一个“常规”,已是大家都认可的。那么,超出“共核”这一范畴的,便可视为变异。这种变异就是某个作家遣词造句的特色。我们只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运用文体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可以把语言中的“共核”和“变异”

论翻译风格的定义及其可译性(1)

英语知识 一、什么是风格 当代关于“风格”的定义,很多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刘重德先生把风格概括为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宏观上而言,风格即文学观点,译者要尽量使译作符合原文的思想,和原文一样感人;微观上而言,风格是语言学的观点,是通过章、句、字的巧妙配合而成的。张今先生把它划分为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刘柄善先生则把两个方面合为一句话“风格是作家的个性经过一定思想文化陶冶后通过一定语言手段的自然表现”。徐有志在杨自俭主编的《语言多学科研究》(上册)一书中将众说纷纭的风格定义从文本角度上分归四大类:一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个人的语言习惯。所谓“莎士比亚的风格”、“鲁迅的风格”即指此。它常常强调个人表现出的特有的或首创的语言特点,所以广而言之,它可以指一个作家对常规用法的“变异”。二是指集体运用语言的特征,即众人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场合等情景下表现出的类似的语言习惯,诸如“建安风骨”、“美国式幽默”、“公众讲演风格”、“民谣风格”等。这个定义的重心不在于发话人的个人特点,而在于他们在特定场合表现出的类似特征。三是指有效的表达方式,即所谓“以最有效的方式讲适切的话”,如大部分写作教程中所提倡的那种“明白的”或“优雅的”风格。四是单指“好的”文学作品的一种特点,文学批评家们广泛运用的诸如“庄严”、“华美”、“清丽”、“平淡”等风格。 二、风格的可译性 尽管很多人赞同风格不可译的观点,更多的学者还是认为风格不但可以翻译,而且非译不可。早在1954年,茅盾就说过:“文学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

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这是一种很困难的工作。但是文学翻译的主要任务,既然在于把原作的精神、面貌忠实的复制出来,那么这种创造性的翻译就完全是必要的。世界文学翻译中的许多卓越的范例,就证明了这是可能的;在我国,像鲁迅译果戈里的《死魂灵》,瞿秋白译普希金的《茨闪》和高尔基的一些短篇,也证明了艺术创造性的翻译,是完全可能的。”英国诗人兼文学批评家Matthew Arnold(阿诺德)也提出类似的见解,即要创造性地传达原作的风格,虽然困难,但并不是不可能。他认为不能把传达原作的风格排斥在“信实”概念之外,并且翻译必须保持语言的自然性。 风格之可译,在于它不是什么虚无飘渺的东西,它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的。高健先生认为:“风格具有可译性,可以译出;不但可以译出,而且能够译好,作到情词相称,不失原旨。”刘宓庆先生把它见诸形,称为“风格的符号体系”——“风格的符号体系就是在原文的语言形式上可让我们认识的风格标志。”“大多数风格标志是可以转换的,其中包括形式标志和非形式标志。例如,语域标志、词语标志以及为数不少的文法标志、章法标志及绝大部分修辞标志在双语转换中都可以做到比较理想的契合。”风格最终是要通过语言符号来表现的。所以再现原作风格时,不可忽视字、句、章的运用与配合。 不可译论者常持有两个观点:一是译者有自己的风格,因而不可能忠实地再现作者的风格;二是文字里有双关、谐音、押韵等特殊结构决不可译。下面本文将用一些实例来证明不可译论者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一)幽默故事的翻译 二战后,一艘装备精良的美国军舰趾高气扬地开进英国港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翻译基本理论与实践 theory:A theory is a formal idea or set of ideas that is intended to explain something. If you have a theory about something, you have your own opinion about it which you cannot prove but which you think is true. 翻译课的重要性:八级TEM8,MTI,毕业求职 1.1 翻译的定义 翻译translate词源考察:translate→拉丁词translatus,translatus是transferre的过去分词,transferre意为carry或transport。 In short, inside or between languages, human communication equals translation. (Steiner, 1998:49) To understand is to decipher. To hear significance is to translate. (Steiner, 1998:xii) Translating consists in reproducing in the receptor (受体)language the closest natural equivalent of the source-language message, first in terms of meaning and secondly in terms of style. (Nida, et al., 1982)

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英语翻译学论文-彼得.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初探 一、引言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1916年出生,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和翻译教育家。纽马克认为翻译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1]。说它是科学,因为翻译是严谨的、一丝不苟的,具有很严格的标准,比如一些科技术语、成语、度量单位或部分社交用语已经有了特定的翻译模式;翻译又是艺术,因为在很多场合要求译者进行选择判断,不能墨守陈规,否则只能反映表层意思,触及不到深层的含义。 纽马克在分析和总结各家各派翻译理论的基础上,将文体论、话语分析、符号学、格语法的理论、功能语法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应用于翻译理论和研究,对于翻译理论、翻译教学、翻译语言学以及翻译技巧都进行了精辟的论述。1981年,在《翻译问题探索》(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1981)中,纽马克提出了"语义翻译"(Semantic 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1]两个重要的翻译策略,成为西方翻译研究史上的里程碑。尽管已经年已耄耋,纽马克仍然笔耕不辍,不断发表学术成果。20世纪90年代他又提出"关联翻译法",进一步完善了他的翻译理论。下面本文将就纽马克的主要译论观点进行初步探析,以求对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做更深层次的理解,并将相关翻译标准应用到英汉、汉英翻译中去。 二、文本功能及其分类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在修正布勒(Buhler)、雅各布森(Jakobson)功能模式的语言理论基础上,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纽马克提出了一套自己的文本功能及其分类。他将文本分为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和号召功能(vocativefunction)。 (一)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表达功能的核心是讲话人、作者。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戏剧等;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学、哲学和学术著作。这些文本的权威性来自其作者的地位或可靠性以及他们的语言能力。虽然这样的文本大多不具有言外之意,但往往带有其作者个人特征的"印记";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表达型文本。 在翻译表达型文本时,要遵循"作者第一"的原则。以原作者为核心,既要忠实原作者表达的思想内容,又要忠实原作者的语言风格。在这类文本的翻译中,译者不仅不容许对原文进行修饰和修正,而且必须尽可能以词、短语和分句作为基本翻译单位。 (二)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语言信息功能的核心是外在的语境、话题的事实或语言之外的因素等。典型的信息型文本涉及百科知识,其形式往往非常标准化,如教材、技术报告、报纸或杂志文章、学术论文、备忘录或会议记录等。信息型文本由于强调"真实性",通常用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翻译信息型文本时,应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译者在语言应用上,可以不以原作为标准,而以读者的语言层次为标准,力求通顺易懂,必要时还可以对原文进行修正。与表达型文本相比,译者有更大的自由度,比如当原文表达含糊、混乱或不确切时,译者有责任进行修改,以对目的语读者负责。鉴于此,翻译信息型文本为主的对外交流材料时,可以不受原文结构的束缚,打乱原文的叙述顺序,采用自由的方式,以原文信息加以充实。这种场合,由于许多信息资料通过翻译得以进一步整理,有时译者翻译的文本反而好于原文[3]。 (三)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翻译风格浅谈

翻译风格浅谈 ——以《红与黑》译本为例 摘要:风格是一部作品的神韵所在,所以再现原文风格是译者应该也必须追求 的目标。首先,译者应完全把握原作的风格;其次,在自己的艺术个性和原作 的风格之间,译者需要实事求是地对待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别,以期在“信”的 基础上,达到原作风格与译作风格的一种动态平衡。 关键词:风格再现,《红与黑》,比较研究 一、何谓风格 在《翻译概论》一书中,许钧先生将风格归结为“神”的概念:“‘神’ 在许多翻译家和翻译研究者的笔下,又往往可与如下的说法联系在一起:精神、神韵、味、原旨、意义、气势、风格等等”1。每一位作家的叙述风格都不尽相同,如梅里美的明快流畅,巴尔扎克的气势恢宏。这些风格构成了作家的独特 印记,也是读者辨识他们的标杆。 译界的各个译者对风格的体会和把握见仁见智。翻译界前辈钱钟书先生指出:“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能不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 就算得入于‘化境’。”2这里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风味”,我们就可以理解为风格。 傅雷在《致林以亮论翻译书》中提到了“原文的风格”,他对林以亮说:“你不在原文的风格上体会,译文一定是象淡水一样。而风格的传达,除了句 法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传达。”3这就是为什么傅雷这么要求自己:“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手,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翻译。”4一位负责任的译者,唯有在完全把握原作风格的基础上再进行翻译,才能称得上对原作的尊重,才 有可能延续原作的生命。 许渊冲在风格重现上强调“再创造论”,他认为再创造的译文可以传达原作的风格,使人像读原作一样得到美感享受。在许老先生看来,翻译风格有“形似”和“神似”之分,在“形似”的译文和原文内容有所冲突时,翻译只能舍“形似”而取“神似”,这一点与傅雷的观点不谋而合。他举了一个例子,《约翰?克里斯朵夫》文中有一句:“Il marchait sur le monde.”鲁迅译为:“他踏着全世界直立着。”傅雷译成:“他顶天立地地在世界上走着。”许渊冲认为,鲁迅的风格就是“形似”,傅雷风格则是“神似”。关于如何评判两者孰更符合原作风格,许渊冲自问:“哪种更能给人带来美的感受,更能使人愉快?或者说,假如罗曼?罗兰是中国人,他会怎么说呢?”5这样一来,傅雷的译文 1许钧著:《翻译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87页 2许钧著:《关于风格再现——傅雷先生译文风格得失谈》,《南外学报》1986年第2期 3许钧著:《翻译论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年,第186页 4许钧著:《关于风格再现——傅雷先生译文风格得失谈》,《南外学报》1986年第2期 5许渊冲著:《再创作与翻译风格》,《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5月第22卷第3期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翻译本质"二层次"论 作者:高玉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金华,321004 刊名: 外语学刊 英文刊名:FOREIGN LANGUAGES RESEARCH 年,卷(期):2002(2) 被引用次数:5次 参考文献(32条) 1.泰特勒论翻译的原则 1998 2.巴尔胡达罗夫语言与翻译 1985 3.费道罗夫翻译理论概要 1955 4.奈达翻译理论与实践 1998 5.<礼记·王制>,原文 6.孔颖达礼记正义 1980 7.贾公彦周礼义疏 1980 8.道安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 1955 9.周敦义翻译名义集序 1984 10.支谦.<法句经序>,<全唐文>卷986.关于作者及文章的考证见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1992 11.僧睿大品经序 12.杨简像山先生行状 1980 13.王韬漫游随录 1982 14.王韬原道 1998 15.王韬哥伦布传赞 16.蔡元培五十年来中国之哲学 1993 17.李泽厚论严复 1982 18.严复天演论 1986 19.严复论世变之亟 1986 20.严复天演论 1986 21.王国维论新学语之输入 1997 22.王国维论近年之学术界 1997 23.王国维书辜氏汤生英译<中庸>后 1997 24.马建忠拟设翻译书院议 1994 25.《河南程氏遗书》卷1 1981 26.严复天演论·导言十三·制私 1996 27.沈苏儒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 1998 28.赵家璡当代翻译学派简介 1996(05) 29.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 1984(01) 30.王克非论翻译研究之分类 1997(01) 3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 1995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论翻译能力及其培养 On Translation Competence and its Development 文军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介绍了翻译能力的概念,以实例说明了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和自我评估能力,最后以“模仿真实情景法”阐述了翻译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翻译能力培养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concept of “translation competence”, introduced “linguistic/text competence”, “strategic competence” and “self-monitoring competence” by adopting concrete examples. At the final part of this paper, the author explained how to developing translation competence by quoting “real-life-like assi gnment” put forward by Jean Vienne. Key Words: translation competence, development 一、能力与翻译能力 所谓能力,系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现代汉语词典》:921)。针对性质不同的“某项任务”,其要求所具备的“主观条件”于是又可细分为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决断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诸多“分力”(徐方瞿:84)。但从为完成“某项任务”所需要的能力角度看,又可分别表述为数学能力、写作能力、翻译能力等。 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甚强的概念。与技能相比,技能具有“可传授性、可模仿性、可操作性”的特点。而“能力”的基本特征难以言传,也就是具有“只可意会”性,很难用“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第三步做什么”这样的语言来表达(徐方瞿:80---83),因此,技能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专门活动,而能力层面所要求的活动常常定位在综合活动。 与“某项任务”相关的能力,一般而言都 与“能力”相关。翻译能力就是如此。什么是翻译能力?如果套用《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可表述为“能胜任翻译工作的主观条件”。那么,这些“主观条件”又包含哪些内容呢?事实上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翻译能力的研究,都更多地侧重于对这些“主观条件”(即“分力”)的描述与分析。如Toury(1984)说,双语者就是拥有“天才的的翻译能力”,即“语言转换能力”的人,这种能力由“双语和语言迁移能力”组成。Bell从更广泛的角度提出了描述翻译者能力的方法。第一种称为“理想的双语能力”,它被设想为一种理想的、不犯错误的操作系统。第二是将翻译能力看作一种“专家体系”,即储备了大量知识,具有推理功能;最后一种,称之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部分组成:语法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文本能力和策略能力。此外,Albrecht Neubert提出了5个参数,即翻译能力所包含的5个分力:语言能力、文本能力、学科能力、文化能力及转换能力(文军:2)。综合这些学者的观点,特归纳一翻译能力的模式,如下图: 翻译能力 语言/文本能力策略能力自我评估能力

论翻译的风格

论翻译的风格 7.31 概述 翻译中的风格论与文学或一般写作中的风格论并不是完全相同的研究课题。一般的风格论主要是研究作家或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语言文采的统一性和多样性以及文采(情采)的表现规律和艺术感染力诸要素(o。在翻译中,原著的思想内容不取决于译者,而取决于原作者。译文应取的基本体式也受到原文很大的限制。译者不可能不顾原著的思想内容和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抒情、叙事、论理,不可能做到“文必己出”。这是翻译工作者面临的客观上的局限性。这一局限性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对翻译的风格的研究。 但是,翻译终究是一种极富有创造性的工作。风格论在翻译学中理应成为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否则,所谓提高翻译质量和翻译水平,真正做到重神似而不重形似,就会成为空泛之谈。 翻译上的风格论所研究的基本问题是在语言转换中如何保证译文对原文的适应性(Adaptation)。由于翻译受原作的局限,译文的基本体式和风貌不能由译者随意加以改变或渲染,从这个意义上说,译者的创造性和文思的活动领域是相当狭小的。但是,由于译者的知识结构和语言素养、刻苦精神和个人才力、翻译工作经验、翻译理论水平和对翻译技能的领悟掌握(AcQuisition)各不相同,因此,译者在翻译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原文的适应性”是十分悬殊的。正因为如此,同一篇原文在不同译者的笔下才有明显的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在这个意义上,翻译再创造的领域又是极其广阔的。翻译作品的质量,译文对原文的高度适应性,原著风貌的逼真的再现,通常正是译者的功力和才情的最好的说明。 7.32 译文应适应原文文体风貌 翻译必须密切适应文体特点,译文中遣词造句务须符合文体的需要,这是本书贯彻始终的基本要求。本书从第一章至第六章对英语各类文体的文体范畴、文体特点与翻译要点作了探讨。除了语类不同造成文体有别而外,文体差异的形成及发展机制还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一、读者对象的知识水准;二、作者的知识水准及气质;三、语境所要求的“正式的等级"(Level of Formality)等等。 任何书面语都是为读者而写的。概括说来,书面语有三类读者:一、专业读者(the professional reader);二、高级读者(the advanced reader);三、一般读者(the general reader)。以下是同一题材(或同一论题)由于读者对象不同而产生的文体差异: 对专业读者: (a)Morse's Disease is one Of a small number Of known diviral diseases in which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tages are caused by two separate viruses Or by two morphologically distinct stages Of virus,(See $truasset a1.,JAMA,1977).The primary virus,designated TK一112,retards diffusion Of beta-keto acids fromcells,particularly in the epidemis。The secondary virus,TK—113... 对高级读者: (b)Despite a common belief that Morse's Disease is a minor Childhood ailment,medical research has uncovered the serious damage which often sneaks upon the victim after the mild primary symptoms have vanished.Weakened vision,slowed—up reflexes,and even brain damage may coccur,but so slowly that heretofore they have been ascribed to other causes.The cause lies in a secondary virus which slowly multiplies after the primary virus has temporarily depleted the white blood corpuscles... 一般读者: For most kids Morse's Disease isn't bad.Y ou get a pimply skin which itches.During the next couple of days you may feel almost too weak to cross the room.Then it's over.But some Kids

翻译的本质

翻译的本质 翻译活动自古就有,然而翻译的本质问题却仍是一个急需澄清的问题。古今中外的语言学家们都曾对翻译的本质进行过论述,然而通过梳理“翻译本质论”在中、外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前人对翻译本质的问题看法不一,而目前翻译界对于翻译本质的认识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了其他学科理论的影响。因此了解翻译的本质有助于进行各种翻译活动,推进文化的传播。 关于翻译的本质,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于翻译是一种怎样的活动;二是关于翻译是一种什么性质的活动(王克非,1997:47)。这两点囊括了翻译的定义、概念和分类。翻译到底是文化活动还是科学,到目前也未有统一的说法。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下什么是翻译,《辞海》中把翻译定义为把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在文学翻译中,文学翻译是“传达作者的全部意图即通过艺术手法影响读者的思想、感情。矛盾曾说过,文学的翻译是用另一种语言,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读原作时一样得到启发、感动和美的感受。文学翻译并不是发生在真空中,当两种语言发生碰撞时,它们是在两种文化传统的背景下进行的。由于不同的文化会有不同的表达特色,所以每一种文化都存在于与另一种文化相互作用的环境中。(王宁,2006:46,48)从语言学来看,卡特弗德认为,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源语)的文本材料替成另一种语言(目标语)中对等的文本材料; 巴尔胡达罗夫说,翻译是把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即话语)在保持内容方面也就是意义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言语产物(区分语言(Langue)和言语(parole));费道罗夫认为,翻译就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在内容和形式不可分割的统一

[论,翻译者,其他论文文档]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论翻译者的个人风格 [摘要] 从翻译风格的倾向性、互补性和多样性来阐述翻译者的个人风格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参与其事的,并大胆地提倡要重视译者个人风格的追求。 [关键词] 翻译标准;个人风格;倾向性;互补性;多样性 Abstract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style’s tendency , complementarity and dive rsity so as to show how t ranslators’personal style get s involved in t ransl ation. Meanwhile , the article calls for attention on the pursuit of personal style. Key Words :t ranslation standard ;personal style ; tendency ; complementary ; diversity 一、翻译标准与风格的关系 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长期以来是翻译界沿用的衡量译文好坏的尺度和努力追求的目标。虽然人们觉得它的内涵和外延过于宽泛,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但仍不失为一个大家公认叫好的标准。后来一些翻译教科书把翻译标准概括为“忠实、通顺”,似乎更明白晓畅,更易于操作。按教科书的界定,所谓忠实,首先指忠实于原作的内容,其次是指保持原作的风格。所谓通顺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符合规范。 教科书要求译者对原作的风格(包括民族风格、时代风格、语体风格、作者个人风格等) 不能任意破坏和改变,不能以译者个人的风格代替原作的风格。一般地说,这个标准已为多数翻译工作者所认可和遵循。但是在翻译过程中,不允许译者的个人风格参与其事有时是不可能的。以往人们在翻译实践和批评中常常忽略了译者个人风格对译文的作用和影响。事实上,原作风格和译者风格必然在译文中构成矛盾的统一体,既对立又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翻译不同于摄影,要与原作丝毫不差是不可能的。其实,照相作为一种再创造,它也必然地渗透进了摄影师的个人眼光、角度和风格。翻译同照相一样,译者在遵守“信、达、雅”或“忠实、通顺”的原则之下,其译作中难免反映或流露出译者的个人风格。这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 二、个人风格的倾向性和互补性 无论何种文体的翻译往往表现两种倾向性,即:科学风格和艺术风格。前者偏重于理智和逻辑,后者则偏重于情感和形象。 1999 年杨振宁在校方为他退休而举行的宴会上讲话时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