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学)案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案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指导思想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属于知识课型,又能渗透责任感和国情教育,因此教学中要以详实的历史史实、民族文化为依据,以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为认识基础,通过感性材料的积累和历史典故、名言警句的收集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及其伟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当今时代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从而以实际行动传承民族精神。据此,本课教学设计遵循新课程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理念。

2、整体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指导思想和本课的特点,本课采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以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为主线,以“分析民族精神涵和作用,增强青少年责任意识”为宗旨,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方式,以质疑解疑衔接各个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完成教学目标。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容分析

《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选自人民教育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第五课第二框题。本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涵及其重大作用,感悟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从而自觉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由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本课成为第五课的重点容。

2、教学对象分析

从知识基础来讲,学生通过其他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历史典故、历史事件和名言警句,有利于本课的教学。从思想方面来说,学生面对的文化,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各种文化相激荡,一些中学生对中国文化、传统美德、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有所减弱,而对西方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盲目认同。如果不能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就会导致一些学生盲目迷信外国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本节课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本节的要求以及教材容的特点,同时为了体现新课标对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位一体的要求,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中华民族精神的涵,了解民族精神对于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作用。明确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2、能力目标

(1)能够从古典史籍、历史史实和现实生活中,体会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刻涵及其伟大作用。体会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2)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验中华民族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所具有的重大作用。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中华民族精神的重大作用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这是由它在本节课的地位决定的。只有深刻理解民族精神在我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所起的支撑性作用,才能体会到中华民族精神对于现代化建设中的国家的重大现实意义,才能激励青年一代肩负使命,传承民族精神,其历史和现实意义决定其成为本节课的重点容。

同时,由于“民族精神的作用”这一问题的理论性强,距离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与现实生活水平较远,使其又成为本节课的难点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在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基础上采用研究式学习方法。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为了体现教学容与呈现方式的多样化,采用现代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整合。

具体作法如下:

1、发挥多媒体功能,创设教学情境。

本节课的导入环节是一首昂扬向上的歌曲《红旗飘飘》,配以自制动画: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遨游。这种情境的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联想到2005年10月我国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热点时事。同时由神舟六号的成功引到中华民族精神也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2、播放录像片断,突破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的重难点突破环节由两段录像组成:第一段录像是以人民英雄纪念碑为背景的几组中国人民在历史上不屈不挠抗争的场面,录像展示了中国100多年来遭受的侵略和掠夺的片段,更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危难面前不屈

服、不沉沦、不退缩的民族精神。使每位学生在观看录像后都感受到: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伟大精神支撑就是我们的民族精神。

第二段录像是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瞬间,通过播放这最激动人心的几分钟,唤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对于我们民族精神的认同感,激发学生传承民族精神的决心与志向。

这两段录像的选取都具有典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不仅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升华了学生的情感,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设计

1、【歌曲导入,动画激情】播放动画:“神六”飞天。利用动画说明“神六”的完美成功发射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主题,迅速进入教学情境。

2、【交流讨论,经验共享】首先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历史典故、名言警句,分析归纳中华民族精神的涵。

3、【合作探究,突破难点】教师用两段录像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2)神舟六号的成功体现了载人航天精神。用搜集的资料说明这种精神的涵。

选择抗日战争的史实资料是因为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学生用这一典型的历史事件的重大现实意义来说明民族精神的作用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而“神舟六号”这一时政热点的选取则是因为其时效性与重大影响力。教师指导学生在搜集以上两方面相关资料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选派中心发言人,运用资料说明得出结论。各种资料通过多媒体得以展示,教师在教学中适度加以引导、小结,师生互动,得出结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民族精神的作用见下图)

4、【联系实例,讨论明析】在学习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教学环节分两步:

第一步:事例明理:我引用一个“某市民悬挂二战时期日本海军军旗”事例,由学生讨论明确一个道理: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有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第二步:发散思维:选用“市某大一学生无法适应大学生活而自杀”的事例,质疑:民族精神还应增添哪些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精神素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两步,师生共同得出结论: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容。

5、【应用发展,情感升华】本节课的落脚点是如何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我设计了一个自主探究问题:从教师给出的六组民族精神的具

体容中任选其一落实行动。通过这一问题的设置启发学生:青少年应该从小事做起,做民族精神的弘扬者、传播者、建设者。以此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教学容得以升华。

七、教学评价

制定“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一周行动计划。

通过这一评价容的设置,使教学容延伸到课外,将责任教育、民族精神的传承真正落实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去,使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培养青少年的责任感。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将“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指导思想贯穿于每个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改变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真正达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要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