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工业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恰当使用

解析工业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恰当使用
解析工业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恰当使用

解析工业设计中“中国元素”的恰当使用

发表时间:2012-08-28T15:28:59.030Z 来源:《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陈晶锐

[导读] 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度之一

陈晶锐伊春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153000

摘要中国的工业设计和几个发达国家相比目前还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如何拯救中国设计呢?本文通过对中国工业设计现状的分析,同时描述了何为“中国元素”,阐述了中国元素应用于工业设计的内涵——只有将中华文化深刻理解并恰当应用,才能成就中国风格的形成,成就中国工业设计的崛起。

关键词中国元素工业设计中华文化

近年来,在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工业设计比赛和设计展中,总会看到很多外国设计师将中国的特有元素巧妙的应用在设计中并取得良好的设计效果,还有一些中国的设计作品因为有鲜明的中国特点而受到国际设计界的认可和赞誉。相反的,很多国内的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因为太追求西方的流行时尚或者是完全没有中国特色的痕迹而不能被国际设计界肯定。老话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元素的巧妙应用可以成为未来中国工业设计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中国工业设计现状

近年来,“中国制造”这个词已经是众所周知,但是在强大的中国制造背后,却分外突显出中国创造的弱小,很多中国制造的商品还要付给外国人高额的专利费。怎样改变这种现象?其根本就是发展“中国设计”。但我们的工业设计现在仍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很多设计只是简单的表现在造型上,没有强大的技术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设计人才的缺乏,技术要变成产品,变成工具,必须通过设计来实现。而在现在的教育体制下,中国未来的设计师们所学到的只有画画、造型,只有先矫正人们对“工业设计就是美工,就是外型设计”的简单认识,才不至于剑走偏锋。

另一方面很多设计师的设计一味的模仿西方的设计时尚,缺乏本民族的特点和风格,最终也会被西方的设计超越。

当然,现在我们也欣喜的看到很多的设计教育机构和工业企业已经意识到了设计的重要性并在积极的改进,一些企业成立了自己的研发部门专门做设计,一些高校也把工业设计的内涵理解的更透彻,我们正在探索一条通向“中国设计”的大道。可以说,当今的中国是孕育“中国设计”的最佳土壤,中国工业设计的崛起在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催生下也指日可待。

二、何为“中国元素”

中国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与文明史,是世界上有着最悠久的历史传承的国度之一,有着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独具匠心的民间艺术,广袤无垠的疆土、美丽富饶的物产和13亿勤劳聪慧的人民。我们博大精深的文明为西方国家乃至世界所膜拜,所向往。而这些光辉灿烂的文明中就蕴含着独特的“中国元素”。

那么到底何为“中国元素”呢?有人曾经为它下了一个定义:“凡是在中华民族融合、演化与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由中国人创造、传承、反映中国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具有中国特质的文化成果,都是中国元素,包括有形的物质符号和无形的精神内容,即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比如具象的大到古今的建筑景观——长城、故宫、天安门、明清园林等;小到独特的工艺品、陶瓷、纹样等。抽象的包括老子孔子的思想、诗词歌赋、民俗节气、中国的汉字、书法、水墨画等不胜枚举。这些独特的中国元素一出现,外国人就会清楚的知道:“它来自中国”。可以说:这些中国元素是一种文化的象征,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他们是几千年中华文明的积淀,也是当今中国设计和创造的源泉。

三、“中国元素”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内涵

1.“中国元素”的应用误区

现在很多的国内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中国设计”的重要性并积极的把一些代表中国的元素应用到具体的设计中,但是很多人却是“王生好学而不得法”,没有了解中国元素设计真正的内涵,只是在表面造型或装饰上做肤浅的使用,这些其实是低级的中国元素应用。这种方式往往忽略了产品本身的功能设计,只是在造型上一味的和中国元素相吻合。其实,工业设计的实质是要把功能和造型完美的结合,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把握产品的造型,将功能溶于造型之中,使产品既有美观独特的造型又有实用科学的功能。而我们很多基于中国元素基础上的设计往往只是单纯的“形”的仿生,将一些中国风情的纹样、图案、色彩等元素直接运用在产品的表面,随之产生的后果是产品本身会很表象化,经不起仔细深入的推敲,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

2.“中华文化”挽救中国设计

中国元素归根结底是几千年来的中华文化的积淀,而工业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人类设计最佳的生活方式,这种最佳的生活方式则是要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双重诉求,这种双重的诉求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精神的需求。如何满足中国人自己的精神需求呢?就是要以国人的习惯、特性、喜好、传统、以现有的资源、民生等作为前提,深入研究,加以利用。中国人的很多思想都受到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影响,只有深入研究这些传统文化,了解其实质、精髓才能设计出适合中国人并且中国人容易接受的产品。

因此,中国的工业设计一定要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作为自己的根,将服务13亿中国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将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到产品设计中去,形成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设计。这样,就会如著名的设计师靳埭强先生所说:“我们不一定要画上京剧脸谱,穿上龙袍,才能让人认出我们是中国人”。只要形成了独特的“中国风格”,即使没有明显的中国元素,别人也会体验到:“看,它来自中国”,因为它已经被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无需标明,外国人也会对我们的设计顶礼膜拜,我们的产品也会更有生命力。

当然,这种还未实现的“中国风格”并不是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简单继承,它应该是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的完美结合。就如德国工业设计的理性严谨、日本工业设计的小巧精细、法国意大利设计的精致奢华、北欧设计的朴实实用,无一不是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碰撞的结果。

当代中国的工业设计师们要深入的理解和消化传统文化,把五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融入到工业设计中去。同时我们在发展设计时也一定要有强大中国工业作为支撑,将技术与艺术;功能与造型;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创造出大气成熟的中国风格。

结语:中国元素设计不是简单的中国风情的纹饰,而是成熟而稳定的中国风格和强大的中国工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亦不是简单符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