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搭设示意图三、横向横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 )+1.4×Q kzj × l a /( n jg +1) =1.2×(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 '=(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 )+Q kzj × l a /( n jg +1) =(0.050/0.9+0.35×1.8/(2+1))+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ql b 2/8=1.999×0.92/8=0.202kN ·m

σ=M max /W=0.202×106/3860=52.43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 =5q 'l b 4/(384EI)=5×1.466×9004/(384×206000×92800) =0.65mm ≤[ν]=min[l b /150,10] = min[900/150,10] =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 ql b /2=1.999×0.9/2=0.8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 q 'l b /2=1.466×0.9/2=0.659kN 四、间横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jg /l b +G kjb ×l a /(n jg +1) )+1.4×Q kzj ×l a /( n jg +1) =1.2×(0.043/0.9+0.35×1.8/(2+1))+1.4×2.0×1.8/(2+1)=1.98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jg /l b +G kjb ×l a /(n jg +1) )+Q kjj ×l a /( n jg +1) =(0.043/0.9+0.35×1.8/(2+1))+2.0×1.8/(2+1)=1.458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ql b 2/8=1.989×0.92/8=0.201kN ·m

σ=M max /W=0.201×106/2890=69.70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 =5q 'l b 4/(384EI)=5×1.458×9004/(384×206000×60700) =1.00mm ≤[ν]=min[l b /150,10] = min[900/150,10] =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R

3=R

4

= ql

b

/2=1.989×0.9/2=0.895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3'=R

4

'= q'l

b

/2=1.458×0.9/2=0.656kN

五、纵向横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由上节可知F

1= R

3

=0.895kN/m

q=1.2×G

kzg /l

a

=1.2×0.043/1.8=0.02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F

1'= R

3

'=0.656kN/m

q=G

kzg /l

a

=0.043/1.8=0.024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σ=M max /W=0.549×106/2890=189.9N/mm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 =11.122mm>[v]=min[l a /150,10]=min[1800/150,10]=10 不满足要求,减小立杆纵向间距 3、支座反力验算 R 端部=0.921kN

4、盘扣节点连接盘的抗剪承载力验算

F R =2R 端部+R 1=2×0.921+0.899=2.7kN ≤[Q b ]=40kN 满足要求。 六、荷载计算

单立杆静荷载计算

1、结构自重标准值NG

1k

(1)、立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1

外立杆:NG

1k1=H×G

k1

/1.5=13.4×0.096/1.5=0.858kN

内立杆:NG

1k1

= 0.858kN

(2)、纵向横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2

外立杆:NG

1k2=G

kzg

×(n+1)=0.043×(8+1)=0.387kN

内立杆:NG

1k2

= 0.387kN

(3)、横向横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3

外立杆:NG

1k3=G

khg

×(n+1)/2=0.050×(8+1)/2=0.225kN

内立杆:NG

1k3

= 0.225kN

(4)、外斜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4

外立杆:NG

1k4=G

kwg

×n×4/5=0.074×8×4/5=0.474kN

4/5表示专用外斜杆5跨4设

(5)、水平斜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5

外立杆:NG

1k5=(n+1)×G

ksg

×1/2/2=(8+1)×0.068×1/2/2=0.15kN

1/2表示水平斜杆2跨1设

内立杆:NG

1k5

=0.15kN

(6)、间横杆的自重标准值NG

1k6

外立杆:NG

1k6=(n+1)×n

jg

×G

kjg

/2=(8+1)×2×0.043/2=0.387kN

内立杆:NG

1k6

=0.387kN

结构自重标准值NG

1k

总计

外立杆:NG

1k = NG

1k1

+ NG

1k2

+ NG

1k3

+ NG

1k4

+ NG

1k5

+ NG

1k6

=0.858+0.387+0.225+0.474+0.15+0.387=2.483kN

内立杆:NG

1k = NG

1k1

+ NG

1k2

+ NG

1k3

+ NG

1k5

+ NG

1k6

=0.858+0.387+0.225+0.15+0.387=2.010kN

2、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

2k

(1)、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NG

2k1

外立杆:NG

2k1=(n+1)×l

a

×l

b

×G

kjb

×1/6/2 =(8+1)×1.8×0.9×0.350×

1/6/2=0.425kN

1/6表示脚手板6步1设

内立杆:NG

2k1

=0.425kN

(2)、栏杆挡脚板挡脚板的自重标准值NG

2k2

外立杆:NG

2k2=(n+1)×l

a

×G

kdb

×1/6 =(8+1)×1.8×0.17×1/6=0.459kN

1/6表示挡脚板6步1设

(3)、围护材料的自重标准值NG

2k3

外立杆:NG

2k3=G

kmw

×l

a

×H =0.01×1.8×13.4=0.241kN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NG

2k

总计

外立杆:NG

2k = NG

2k1

+ NG

2k2

+ NG

2k3

=0.425+0.459+0.241=1.125kN

内立杆:NG

2k = NG

2k1

= 0.425kN

单立杆施工活荷载计算

外立杆:NQ 1k = l a ×l b ×(n zj ×Q kzj )/2 =1.8×0.9×(1×2)/2=1.62kN 内立杆:NQ 1k =1.62kN

组合风荷载作用下单立杆轴向力:

外立杆:N =1.2×(NG 1k +NG 2k )+0.900×1.4NQ 1k =1.2×(2.483+1.125)+0.900×1.4×1.62=6.372kN

内立杆:N =1.2×(NG 1k +NG 2k )+0.900×1.4NQ 1k =1.2×(2.010+0.425)+0.900×1.4×1.62=4.963kN 七、立杆稳定性验算

1、立杆长细比验算

l 0=μ×h=1.45×1.5=2.175m

长细比λ= l 0/i =2.175× 1000 /20.1=108.209≤210 查表得,φ=0.418 满足要求 2、立杆稳定性验算

M w =0.9×1.4ωk l a h 2/10=0.9×1.4×0.445×1.80×1.502/10=0.227kN ·m

σ=N/(φA)+M

w

/W =6371.58/(0.418×571.00)+0.227×106/7700=56.187N/mm2≤ [f]=300N/mm2

满足要求!

八、连墙件承载力验算

N

lw =1.4×ω

k

×L

l

×H

l

=1.4ω

k

2h2l

a

=1.4×0.69× 2 ×1.5×2×1.8 =

10.40kN

长细比λ=l

/i=600/15.9=37.736,查《规范》JGJ231-2010表D得,φ=0.896

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N

,取3kN。

(N

lw +N

)/(φA

c

)=(10.403+3)×103/(0.896×424)=35.28N/mm2≤

[f]=205N/mm2

满足要求!

拉接部分柔性钢筋的最小直径计算:

拉接柔性钢筋的抗拉强度f

y

=210N/mm2

d min =2×(A/π)1/2=2×((N s +N 0)/f y /π)1/2=2×((10.403+3)×103

/210/3.142)1/2

=9.015mm 九、可调底座承载力验算

由立杆稳定性一节可知可调底座最大受力: R max =N=6.372kN ≤[N]=180kN 满足要求!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梁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计算依据: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4、《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一、工程属性 新浇混凝土梁名称KL27 新浇混凝土梁计算跨度(m) 7.2 混凝土梁截面尺寸(mm×mm) 550×1000 新浇混凝土结构层高(m) 4 梁侧楼板厚度(mm) 300 二、荷载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自重标准值G1k(kN/m2) 面板0.1 面板及小梁0.3 模板面板0.5 模板及其支架0.75 新浇筑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2k(kN/m3) 24 钢筋自重标准值G3k(kN/m3) 梁 1.5 板 1.1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1k 3 模板支拆环境不考虑风荷载三、模板体系设计 新浇混凝土梁支撑方式梁两侧有板,梁板立柱 不共用A 梁跨度方向立柱间距l a(mm) 900 梁底两侧立柱间距l b(mm) 1000 支撑架中间层水平杆最大竖向步距h(mm) 1500 支撑架顶层水平杆步距h'(mm) 1000 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a(mm) 200

新浇混凝土楼板立柱间距l 'a (mm)、l ' b (mm) 1200、 1200 混凝土梁居梁底两侧立柱中的位置 居中 梁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mm) 500 板底左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1(mm) 500 板底右侧立柱距梁中心线距离s 2(mm) 500 梁底增加立柱根数 1 梁底增加立柱布置方式 按混凝土梁梁宽均分 梁底增加立柱依次距梁底左侧立柱距离(mm) 500 梁底支撑小梁根数 8 小梁两侧悬挑长度(mm) 100,100 结构表面的要求 结构表面外露 模板及支架计算依据 《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设计简图如下: 平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稳定性)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02 搭设示意图 盘扣式脚手架剖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横杆验算

横向横杆钢管类型A-SG-1500 横向横杆自重G khg (kN) 0.05 单跨间横杆根数n jg 2 间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间横杆自重G kjg(kN) 0.043 纵向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纵向横杆自重G kzg(kN) 0.043 横向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向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92800 横向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向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3860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 )+1.4×Q kzj × l a /( n jg +1) =1.2× (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 )+Q kzj × l a /( n jg +1) =(0.050/0.9+0.35× 1.8/(2+1))+ 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ql b 2/8=1.999×0.92/8=0.202kN·m σ=M max /W=0.202×106/3860=52.4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 =5q'l b 4/(384EI)=5×1.466×9004/(384×206000×92800) =0.65mm≤[ν]

承插型盘扣式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承插型盘扣式梁模板支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钢管强度为300N/mm2,水平杆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0m, 梁截面B×D=300mm×600mm,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1.20m,脚手架步距h=1.50m, 立杆钢管类型选择:B-LG-1000(Φ48×3.2×1000); 横向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1200(Φ48×2.5×1140);纵向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1200(Φ48×2.5×1140); 横向跨间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900(Φ48×2.5×840); 梁底增加2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木方40×80mm,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底支撑木方长度 1.20m。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φ48×3.0mm。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2根计算。 模板自重0.3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3。 倾倒混凝土荷载标准值2.00kN/m2,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4.5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一、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静荷载标准值q1 = 25.500×0.600×0.300+0.300×0.300=4.680kN/m 活荷载标准值q2 = (2.000+4.500)×0.300=1.95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bh2/6 = 30.00×1.50×1.50/6 = 11.25cm3; 截面惯性矩 I = bh3/12 = 30.00×1.50×1.50×1.50/12 = 8.44cm4; 式中:b为板截面宽度,h为板截面高度。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现浇箱梁支架设计计算书.

现浇箱梁支架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1施工合同文件及其他相关文件。 1.2工地现场考察所获取的资料。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5《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J076-95。 1.6《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 1.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1.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1.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 1.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第二章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新建桥梁,起点桩号K3+799.97,终点桩号K3+866.03,桥长 66.06m 。桥跨布置为一联,具体分跨为:(16+27+16)m 。主桥箱梁采用C50混凝土。桥梁支架位于地势较低的水田之中,在进行支架搭设前应进行地基处理。 1 上部结构采用现浇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桥梁与道路成75°夹角,分为上下行两座独立的桥梁。桥梁平面位于R=1200mm的圆弧上,纵断面位于0.54%的上坡上。

2 桥梁左、右幅不等宽,左幅桥梁宽度为25.25m ,右幅桥梁宽度为22.5m ,两幅桥梁之间设置1.0m 的中央分隔带。左幅桥具体布置为:6m (人行道、非机动车 道)+1.5m(机非分隔带)+17.25m(机动车道)+0.50m(防撞栏)=25.25m;右幅桥具体布置为:6m (人行道、非机动车道)+1.5m(机非分隔带)+14.5m (机动车道)+0.50m(防撞栏)=22.5m。上部结构为(16+27+16)m 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箱梁。桥墩处梁高1.7m ,桥台和中跨跨中梁高为1.1m ,采用二次抛物线过渡,过渡段的方程式为Y=0.004167X2+1.1。左幅桥箱梁顶板宽25.25m ,底板宽20.25m ,悬臂宽 2.5m ,为单箱五室结构;右幅桥箱梁顶板宽22.5m ,底板宽17.5m ,悬臂宽2.5m ,为单箱五室结构。标准段跨中顶板厚度25cm ,底板厚度22cm ,腹板厚50cm 。支座附近顶板厚度50cm ,底板厚度47cm ,腹板厚65cm 。支点处设横隔梁,中横隔梁宽2.0m ,端横隔梁宽1.2m 。 3 桥台采用座板式桥台,基础采用冲击钻钻孔灌注桩基础,桥台桩基直径为 1.5m ,按嵌岩桩设计,要求嵌入中风化石飞岩深度不小于1.0D (D 为桩基直径)。台背回填透水性较好的砂砾石,回填尺寸按施工规范要求确定,回填时要求分层压实,压实度不小于96%。桥墩采用柱式桥墩,墩柱间设系梁。桥面横坡:采用 2.0%双向横坡,坡向外侧,桥面横坡通过箱梁斜置形成,箱梁顶、底板始终保持平行。 4 桥面铺装:4cm 厚改性沥青砼(AC-13C )+ 5 cm厚中粒式沥青砼(AC- 20C )防水层,铺装总厚9cm 。桥面排水:桥面设置泄水管,直接将桥面雨水导入道路排水系统。 5 伸缩缝:为了保证梁能自由变形,在0#、3#桥台处设置GQF-Z60型伸缩缝。支座采用GPZ (2009)桥梁盆式橡胶支座。

盘扣式脚手架使用说明书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盘扣式脚手架、安鼎易重型支撑架系统使用说明书 一、构造: 盘扣式系列脚手架和安鼎易重型支撑架,主要由带圆盘的立杆、带横杆头的横杆、带斜拉头的斜拉杆、起始杆、三脚架、楔形销等构成。 立杆:通常采用Q345材质的φ60×3.2、φ48×3.25钢管进行热镀锌工艺处理,依长度而设计,每0.5米焊一个圆盘,一端头有连接棒。 横杆:通常采用Q235材质的φ48×3.25钢管进行热镀锌工艺处理,依长度而设计,两端焊横杆头。 斜拉杆:通常采用Q235材质的φ48×3.25钢管进行热镀锌工艺处理,依长度而设计,两端焊接斜拉头。起始杆:上焊有圆盘,连接可调底座与立杆。 三脚架:用于外延平台支撑,用于脚手架系统。 圆盘:一般为10mm厚,材质为Q235B钢板。 楔性销:用于锁定横杆头、斜拉头与圆盘。 斜拉头:用楔形销卡于圆盘大孔上。 横杆头:用楔形销卡于圆盘小孔上。 可调底座:用于调节垂直高度。 踏步梯及扶手:用于连接上下层,便于工人作业行走,扶手起安全作用,主要使用于盘扣式脚手架系统。挂钩踏板:独特的挂钩设计,与钢管实现无缝隙连接,承载强,能够防滑排水确保施工安全。 二、优势: 盘扣式脚手架和安鼎易支撑架系统是我公司自主研发的包括多项专利的产品,与市场上其他脚手架及模板支架产品相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所有的盘扣架构配件表面都经热浸镀锌工艺处理,使用寿命15年以上; (2)低成本、高效益——基本构件少、模块化设计,搭建和拆卸时大大节省用工成本; (3)高强度钢材,力学设计合理,立杆的最大荷载达200KN; (4)与碗扣式脚手架相比,节约用钢量2/3以上; (5)公司设计研发的专利,为客户提供更高的安全性与效益。 (6)应用范围广阔,主要适用对象是建筑施工企业、装饰装修企业、租赁企业、产品宣传单位等。广泛适用于建筑施工内、外架、现浇梁、模板支撑、棚架、隧道桥梁、舞台搭设等施工。 三、搭设要求: (1)使用盘扣式脚手架搭设双排外脚手架时,高度不大于24m,大于24m时,必须另外进行设计计算。用户可根据使用要求选择架体几何尺寸,相邻水平杆步距宜选用2m,立杆纵距宜选用1.5m或1.8m,且不宜大于2.1m,立杆横距宜选用0.9m或1.2m。 (2)立杆: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 ≥500mm。 (3)斜杆或剪刀撑:沿架体外侧纵向每5跨每层应设置一根竖向斜杆或每5跨间应设置扣件钢管剪刀撑,端跨的横向每层应设置竖向斜杆。 (1-斜杆;2-立杆;3-竖向斜杆;4-水平杆;5-扣件钢管剪刀撑) (4)连墙体:连墙体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盘扣架计算书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计算书 依据规范: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 盘扣式脚手架立杆钢管强度为300N/mm2,水平杆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双排脚手架搭设高度11.0米, 立杆的纵距1.50米,立杆的横距1.50米,内排架距离结构0.30米,脚手架步距1.50米。 立杆钢管类型选择:A-LG-1500(Φ60×3.2×1500); 横向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1500(Φ48×2.5×1440); 纵向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1500(Φ48×2.5×1440); 横向跨间水平杆钢管类型选择:A-SG-1200(Φ48×2.5×1140); 连墙件采用2步2跨,竖向间距3.00米,水平间距3.00米。 施工活荷载为2.0kN/m2,同时考虑2层施工。 脚手板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30kN/m2,按照铺设2层计算。 栏杆采用冲压钢板,荷载为0.16kN/m,安全网荷载取0.0100kN/m2。 脚手板下主结点跨间增加一根横向水平杆。 基本风压0.30kN/m2,高度变化系数1.0000,体型系数0.6000。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300kN/m2,基础底面扩展面积0.250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1.00。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W=π(D4-d4)/32D。 一、横向水平杆的计算:

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贝雷片+顶托)

福清项目现浇箱梁支架方案计算书 钢管桩+贝雷梁+顶托支架方案 1、方案概况 1.1编制依据 ⑴《福清市外环路北江滨A段道路工程两阶段施工图》; ⑵《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⑶《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⑷《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⑸《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28-2000); ⑹《公路桥涵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 ⑺《公路桥涵钢结构和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 ⑻《装备式公路钢桥使用手册》; ⑼《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⑽《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 ⑾《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⑿《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⒀《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 ⒁《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1.2 工程概况 外环路(北江滨路-利桥至融宽环路段)道路工程范围西起于龙江路与利桥交叉口,向东穿甲飞客运站后,斜跨过龙江,而后沿玉塘湖布设,东止于融宽环路,线位基本呈现西北-东南走向,施工里程段为K0+000~K1+800。 瑞亭大桥:中心桩号为K0+377.8,起终点桩号:K0+116.46—K0+638.5。桥梁跨径组成为(3×20)+3×(3×35)+(4×35)的形式,桥面宽度2-19.25米,全桥长522.4米。桥梁上部结构:第一联采用20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空心板,其余各联采用35m等截面连续箱梁。桥梁下部:采用肋板式桥台。柱式桥墩、桩基础。桥梁纵面位于i=2.5%上坡段接i=0.3%上坡段再接-2.1%下坡段,R=5000m直线、凸曲线、直线、凸曲线、直线上;本桥平面位于直线接半径R=500m 圆曲线接直线上,梁体按等角度70°布置,墩台沿着分孔线径向布置。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计算书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 计算书

10、模板支架设计及计算 10.1地下室顶板支架计算(板厚200mm):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一、计算参数: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8m, 立杆的纵距 b=1.20m,立杆的横距 l=1.20m,立杆的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8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5.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4。 木方50×100mm,间距250mm,剪切强度1.6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500.0N/mm4。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3.5mm。 模板自重0.35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25.00kN/m3,施工活荷载 3.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 q1 = 25.000×0.200×1.200+0.350×1.200=6.420kN/m

活荷载标准值 q2 = (2.000+1.000)×1.200=3.600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W = 120.00×1.80×1.80/6 = 64.80cm3; I = 120.00×1.80×1.80×1.80/12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f = M / W < [f] 其中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 M ——面板的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15.00N/mm2; M = 0.100ql2 其中 q ——荷载设计值(kN/m); 经计算得到 M = 0.100×(1.20×6.420+1.4×3.600)×0.250×0.250=0.080kN.m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080×1000× 1000/64800=1.229N/mm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 (2)抗剪计算 [可以不计算] T = 3Q/2bh < [T] 其中最大剪力 Q=0.600×(1.20×6.420+1.4×3.600)×0.250=1.912kN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1912.0/(2×1200.000×18.000)=0.133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1.40N/mm2 抗剪强度验算 T < [T],满足要求! (3)挠度计算 v = 0.677ql4 / 100EI < [v] = l / 250 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0.677×6.420×2504/(100×6000×583200)=0.049mm 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250.0/250,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

盘扣式脚手架详细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 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风荷载体型系数μs 1.02 搭设示意图 盘扣式脚手架剖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立面图 盘扣式脚手架平面图三、横向横杆验算

横向横杆钢管类型A-SG-1500 横向横杆自重G khg(kN) 0.05 单跨间横杆根数n jg 2 间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间横杆自重G kjg(kN) 0.043 纵向横杆钢管类型B-SG-1500 纵向横杆自重G kzg(kN) 0.043 横向横杆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 205 横向横杆截面惯性矩I(mm4) 92800 横向横杆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横向横杆截面抵抗矩W(mm3) 3860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l b+G kjb×l a/(n jg+1) )+1.4×Q kzj × l a /( n jg +1) =1.2×(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hg/l b+G kjb×l a/(n jg+1) )+Q kzj × l a /( n jg +1) =(0.050/0.9+0.35×1.8/(2+1))+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ql b2/8=1.999×0.92/8=0.202kN·m σ=M max/W=0.202×106/3860=52.43N/mm2≤[f]=20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V max=5q'l b4/(384EI)=5×1.466×9004/(384×206000×92800)

盘扣式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盘扣式模板支撑计算书 一、模板支架选型 由于其中模板支撑架高3.6米,为确保施工安全,编制本专项施工案。设计围包括:楼板,长*宽=8m*8m,厚0.25m。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结合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条件,3#和4#楼地下室区域选择盘扣式钢管脚手架作为模板支架的搭设材料,进行相应的设计计算。 二、搭设案 (一)基本搭设参数 模板支架高H为3.6m,立杆步距h(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取1.8m,立杆纵距l a取0.9m,横距l b取0.9m。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自由长度a取0.2m。整个支架的简图如下所示。

模板底部的木,截面宽40mm,高80mm,布设间距0.2m。 (二)材料及荷载取值说明 本支撑架使用?48 *3mm钢管,钢管壁厚不得小于3mm,钢管上禁打;采用的扣件,应经试验,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模板支架承受的荷载包括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钢筋自重,以及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等。 三、板模板支架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验算 荷载首先作用在板底模板上,按照"底模→底模木/钢管→横向水平钢管→可调托座→立杆→基础"的传力顺序,分别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验算。其中,取与底模木平行的向为纵向。 (一)板底模板的强度和刚度验算 模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如图所示:

(1)荷载计算,按单位宽度折算为线荷载。此时, 模板的截面抵抗矩为:w=1000?72/6=4.82?04mm3; 模板自重标准值:x1=0.3? =0.3kN/m; 新浇混凝土自重标准值:x2=0.25?4? =6kN/m; 板中钢筋自重标准值:x3=0.25?.1? =0.275kN/m; 施工人员及设备活荷载标准值:x4=1? =1kN/m; 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x5=2?=2kN/m。 以上1、2、3项为恒载,取分项系数1.35,4、5项为活载,取分项系数1.4,则底模的荷载设计值为: g1 =(x1+x2+x3)?.35=(0.3+6+0.275)?.35=8.876kN/m; q1 =(x4+x5)?.4=(1+2)?.4 =4.2kN/m; 对荷载分布进行最不利布置,最大弯矩取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的较大值。 跨中最大弯矩计算简图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怀集至阳江港高速公路怀集至郁南段一期工程X2合同段 A匝道第三联现浇支架 计算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怀阳高速公路X2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八年二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箱梁设计情况 (1) 三、支架布设方案 (3) 四、计算依据 (4) 五、荷载计算取值 (5) 1、恒载 (5) 2、活载 (5) 六、各构件受力计算 (5) 1、荷载分块 (5) 2、荷载计算 (6) 3、支架验算 (8) (1)竹胶板验算 (8) (2)方木验算 (9) (3) I14工字钢验算 (10) (4)贝雷梁验算: (10) (5) I36工字钢验算: (13) (6)Φ529mm钢管桩计算 (15) (7) C30混凝土独立基础计算 (15)

A匝道桥第三联支架计算 一、工程概况 本桥为跨越道路而设,路线纵断较高,最大桥高约38米。桥跨设计为(25+30+30)+5×25+(25+37+25),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预制小箱梁和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桥墩采用柱式墩、墙式墩,桥台采用柱式台;桥墩、桥台基础均采用桩基础。桥跨起点桩号为AK0+602.418,终点桩号AK0+905.018,中心桩号AK0+753.718,桥跨全长为302.6m(包括耳墙)。本桥平面位于圆曲线、缓和曲线、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纵断面纵坡为3.95%和0.5%。 二、箱梁设计情况 本桥第三联(25+37+25m)于AK0+862.28上跨B2匝道桥,交叉角度149°,8号墩至11号台,桥位布置见图1。全桥箱梁高度均为200cm,跨中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2cm,梁端顶板厚度45cm,底板厚度42cm;翼缘板宽度250cm,翼缘板板端厚度18cm,翼缘板根部厚度45cm。腹板高度113cm,厚度由梁端80cm向跨中45cm渐变。箱梁细部尺寸见表1,箱梁横断面见图2。混凝土强度为C50,工程量为569.75m3。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

盘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晋江田美小区B地块南区(汇景城)工程 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撑体系) 福建省惠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况 (3) 三、模板工程安装方案 (4) 四、施工工艺流程及劳力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模板施工技术要求 (6) 六、安全注意事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应急预案 (14) 八、模板工程设计计算 (15)

一、编制依据 1、《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福建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2、《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办法》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省住建厅、市住建局的相关规范性文件;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 4、《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工艺标准》(ZJQ00-SG-010-2003); 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7、《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8、《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9、《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0、《建筑施工手册》第三版; 11、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的本工程施工图纸; 12、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等。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书 一、设计依据 1、《两阶段施工图设计》(第四册第二分册) 2、《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 4、《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人民交通出版社 6、《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7、《路桥施工计算手册》——人民交通出版社 二、工程概况 挖色立交桥(主线K46+060)现浇箱梁采用C40砼,左幅上部结构设计为:(3×20)米现浇连续箱梁,顶板宽12.0米,底板宽7.5m,梁高1.4m,单箱双室。右幅上部结构设计为:(3×20)米现浇连续箱梁,顶板宽14.5米,底板宽10m,梁高1.4m,单箱三室。箱梁顶板厚度25cm,底板厚度25cm,腹板宽度55cm。现浇箱梁支架采用Ф48×3.5mm 碗扣式满堂支架。面板采用15mm厚竹胶板,模板背楞采用10cm×10cm木方,根据箱梁结构尺寸现场加工。 因本桥曲率半径较小,为方便施工,对横隔板、腹板、箱室部分采取相同的支架布距。碗扣式钢管支架的纵、横间距分别为60cm、90cm,水平横杆层距为120cm;横向分配梁采用[8槽钢,间距90cm;采用可调托撑、可调底座调节顶、底部标高,顶、底托伸出钢管长度不大于30cm;模板面板采用竹胶板,模板背楞及支撑采用10×10cm的方木;地基进行换填碎石土处理(换填50cm碎石土处理,压路机碾压密实),并浇筑15cm 厚C20砼。支架计算取右幅单箱三室箱梁进行受力分析,箱梁结构图及支架设计断面详见2-1。

现浇箱梁支架计算-完整版

金口项目各项计算参数 一、现浇箱梁支架计算 1.1箱梁简介 神山湖大桥起点桩号为K1+759.300,止点桩号为K2+810.700,全长1051.40m。主线桥采用双幅布置,左右幅分离式,桥型结构为C50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表1.1 预应力箱梁结构表 箱梁结构断面 桥面标准 宽度(m) 梁高 (m) 翼缘板 悬臂长 (m) 顶板 厚(m) 底板厚 (m) 腹板厚 (m) 端横梁 宽(m) 标准段单箱两室13.49 1.9 2.5 0.25 0.22 0.5 1.5 1.2结构设计 主线桥均采用分幅布置,单幅桥标准段采用13.49m的等高斜腹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体均采用C50砼,桥梁横坡均为双向2%。 主线桥第一~三联桥跨布置为(4×30m+4×30m+3×30m),单幅桥宽由18.99m变化为27.99m;主线第四~六联、第八、九联桥跨布置为(3×30m+4×30m+3×30m)、4×30m、4×30m,单幅桥宽为13.49m。主梁上部结构采用等高度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梁,单箱双室和多室截面。30m跨径箱梁梁高1.9m,箱梁跨中部分顶板厚0.25m,腹板厚0.5m,底板厚0.22m,两侧悬臂均为2.5m,悬臂根部厚0.5m;支点处顶板厚0.5m,腹板厚0.8m,底板厚0.47m,悬臂根部折角处设置R

=0.5m的圆角,底板底面折角处设置R=0.4m的圆角。 图1.1 桥梁上部结构图 1.3地基处理 因部分桥梁斜跨神山湖,湖底地层属第四系湖塘相沉积()层,全部为流塑状淤泥含有大量的根茎类有机质、腐殖质,承载力标准值Fak=35kPa,在落地式满堂支架搭设前,先将桥梁两端进行围堰,用

100板模板(盘扣式)计算书

100板模板(盘扣式)计算书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2、《建筑施工承插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31-2010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一、工程属性 二、荷载设计

三、模板体系设计 设计简图如下:

模板设计平面图

纵向剖面图

横向剖面图 四、面板验算 按简支梁,取1m单位宽度计算。 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q1=[1.2×(G1k

+(G2k+G3k)×h)+1.4×Q1k]×b=[1.2×(0.1+(24+1.1)×0.1)+1.4×3]×1=7.332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γG(G1k +(G2k+G3k)×h)+γQ×Q1k)×b =(1×(0.1+(24+1.1)×0.1)+1×3)×1=5.61kN/m 计算简图如下: 1、强度验算 M max=q1l2/8=7.332×0.22/8=0.037kN·m σ=M max/W=0.037×106/37500=0.978N/mm2≤[f]=15N/mm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νmax=5ql4/(384EI)=5×5.61×2004/(384×10000×281250)=0.042mm νmax=0.042mm≤min{200/150,10}=1.333mm 满足要求! 五、小梁验算 q1=[1.2×(G1k +(G2k+G3k)×h)+1.4×Q1k]×b=[1.2×(0.3+(24+1.1)×0.1)+1.4×3]×0.2=1.514kN/m 因此,q1静=1.2×(G1k +(G2k+G3k)×h)×b=1.2×(0.3+(24+1.1)×0.1)×0.2=0.674kN/m q1活=1.4×Q1k×b=1.4×3×0.2=0.84kN/m 计算简图如下:

盘扣式脚手架施工规划方案.docx

盘扣式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序号名称编号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0-2001 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4建筑工程大模板技术规程JGJ73-2003 5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6建筑工程质量评审标准DBJ/T01-69-2003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 1#、2#、3#和 4#墩柱施工过程中支架的搭设,为墩柱施工提供安全、实用的工作 面。 三、使用材料 1、钢管: ?48* 钢管 2、长度:立杆: 1200mm 、1800mm 、 3000mm 盘扣节点间距 600mm 水平杆: 900mm 、1200mm 、1800mm 斜杆: 2160mm 剪刀撑:扣件钢管剪刀撑?48* 钢管长度 6000mm 3、钢管支架的立杆及水平杆应按国家规定程序批准的设计。 四、架设要求 1、依据墩柱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墩柱架体施工采用双排外脚手架。 2、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搭设双排脚手架时,相邻水平杆步距宜选用2m,立杆纵距宜选用,立杆横距宜选用,并在距地面处设置一道扫地杆。 3、脚手架首层立杆宜采用不同长度的立杆交错布置,错开立杆竖向距离不应小于500mm,当需设置人行通道时,应符合 4 的规定,立杆底部应配置可调底座。 4、双排脚手架的斜杆或剪刀撑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沿架体外侧纵向每 5 跨每层应设置一根竖向斜杆或每 5 跨间应设置扣件钢管剪刀撑,端跨的横向每层应设置竖向斜杆。

5、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应由塔式单元扩大组合而成,拐角为直角的部位应设置立杆间 竖向斜杆。当作为外脚手架使用时,单跨立杆建可不设置斜杆。 6、当设置双排脚手架人行通道时,应在通道上部架设支撑横梁,横梁截面大小应按跨度 以及承受的荷载计算确定,通道两侧脚手架应加设斜杆,洞口顶部应铺设封闭的防护板,两侧应设置安全网,通行机动车的洞口,必须设置安全警示和防撞设施。 7、对双排脚手架的每步水平杆层,当无挂扣钢脚手架板加强水平层刚度时,应每 5 跨设置水平斜杆。

(完整版)现浇箱梁内模支架计算

国道324线磊口大桥续建工程 现浇连续箱梁(50+85+50m) 内模满堂支架 计 算 书 编制: 审核: 审批: 广州市方阵路桥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国道324线磊口大桥续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6年9月11日

目录 一、现浇箱梁满堂扣件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1) 二、支架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 1、钢管截面特性 (1) 2、竹胶板、木方 (1) 三、荷载分析计算 (1) 1、板自重荷载分析 (2) 2、其它荷载 (2) 三、荷载验算 (2) 1、底模验算 (2) 2、[10#槽钢主横梁验算 (3) 3、顺桥向顶部10×10cm方木分配梁验算 (3) 4、立杆受力计算 (4) 5、支架立杆稳定性验算 (4) 7、箱梁侧模验算 (5)

一、现浇箱梁满堂扣件支架布置及搭设要求 采用满堂支架,使用与立杆配套的横杆及立杆可调底座、立杆可调托撑。支架体系由支架基础、Φ48×3.5mm 立杆、横杆,立杆顶设两层支撑梁,10cm ×10cm 木方做顺桥向分配梁、间距35cm 均匀布置;主横梁采用[10#槽钢间距同立杆间距75cm ;模板系统由侧模、底模、端模等组成。 二、支架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1、钢管截面特性 2、竹胶板、木方 2.1、箱梁底模、侧模及内模均采用δ=15 mm 的竹胶板。竹胶板容许应力 []pa 80M =σ,弹性模量Mpa E 3109?=。 2.2、横桥向顶部主梁[10#槽钢,截面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截面抵抗矩:W=39.7cm 3 截面惯性矩:I=198cm 4 截面积:A=12.7cm 2 2.3、顺桥向顶部分配梁采用方木,截面尺寸为10x10cm 。截面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截面抵抗矩:W=bh 2/6=10×102/6=166.7cm 3 截面惯性矩:I=bh 3/12=10×103/6=833.3cm 4 2.4、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取值,则: []pa 12M =σ,Mpa E 3109?= 木头容重6kN/m 3,折算成10cm ×10cm 木方为0.06kN/m 3,木头最大横纹剪应力取 [τ]=3.2~3.5N/mm 2 三、荷载分析计算 碗扣式脚下手架满堂支架竖向力传递过程:箱梁钢筋砼和内模系统的自重及施工临时荷载能过底模传递到横梁上,横梁以集中荷载再传递给纵梁,纵梁以支座反力传递到每根立杆,立杆通过底托及方木传递至底板模板上。以下分别对支架的底模、横梁、纵梁、立

盘扣式满堂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盘扣式满堂楼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楼板模板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JGJ162-2008)、《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6-201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GB50010-2010)、《钢结构设计规》(GB 50017-2003)、《组合钢模板技术规》(GB50214-2001)、《木结构设计规》(GB 50005━2003)、《建筑结构荷载规》(GB 50009-2012)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 楼板楼板现浇厚度为0.20米,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00米, 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b=1.20米,立杆的横距 l=1.20米,立杆的步距 h=1.20米。 模板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8mm, 板底龙骨采用木方: 50×80;间距:300mm; 托梁采用双楞设置,梁顶托采用10号工字钢。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60×3.2,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0.3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 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 二、模板面板计算 依据《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GB50666-2011,4.3.5和4.3.6计算。 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使用模板类型为:胶合板。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 q11 = 25.100×0.200×1.200=6.02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 q12 = 0.350×1.200=0.420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m): q13 = 2.500×1.200=3.000kN/m 均布线荷载标准值为: q = 25.100×0.200×1.200+0.350×1.200=6.444kN/m 均布线荷载设计值为: q1 = 0.90×[1.35×(6.024+0.420)+1.4×0.9×3.000]=11.231kN/m 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 本算例中,截面抵抗矩W和截面惯性矩I分别为: W = 120.00×1.80×1.80/6 = 64.80cm3; I = 120.00×1.80×1.80×1.80/12 = 58.32cm4; (1)抗弯强度计算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盘扣式脚手架计算书 计算依据: 1、《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231-2010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一、脚手架参数 二、荷载设计

搭设示意图 三、横向横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1.4×Q kzj ×l a /(n jg +1)=1.2×(0.050/0.9+0.35×1.8/(2+1))+1.4×2.0×1.8/(2+1)=1.99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 '=(G khg /l b +G kjb ×l a /(n jg +1))+Q kzj ×l a /(n jg +1)=(0.050/0.9+0.35×1.8/(2+1))+2.0×1.8/(2+1)=1.466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ql b 2/8=1.999×0.92/8=0.202kN ·m σ=M max /W=0.202×106/3860=52.43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max b min[l b /150,10]=min[900/150,10]=6mm 满足要求。 3、支座反力计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ql b /2=1.999×0.9/2=0.899kN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R 1'=R 2'=q 'l b /2=1.466×0.9/2=0.659kN 四、间横杆验算 承载力使用极限状态 q=1.2×(G kjg /l b +G kjb ×l a /(n jg +1))+1.4×Q kzj ×l a /(n jg +1)=1.2×(0.043/0.9+0.35×1.8/(2+1))+1.4×2.0×1.8/(2+1)=1.989kN/m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q'=(G kjg /l b +G kjb ×l a /(n jg +1))+Q kjj ×l a /(n jg +1)=(0.043/0.9+0.35×1.8/(2+1))+2.0×1.8/(2+1)=1.458kN/m 计算简图如下 1、抗弯验算 M max =ql b 2/8=1.989×0.92/8=0.201kN ·m σ=M max /W=0.201×106/2890=69.70N/mm 2≤[f]=205N/mm 2 满足要求。 2、挠度验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