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遇难者同胞纪念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组组织我们参加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去了位于南京江东门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凭吊300000的死难同胞。下了校车,我们能看见一座类似金字塔的建筑,朝那方向走去,路旁有着一些铜像,雕刻得栩栩如生,意境深远。

本来还在与朋友聊天的我,看见了第一坐雕塑,便什么话都说不出了,似乎所有的话都被哽住,我没办法用言语形容当时的心境,突然感觉到我所学了一切所谓华丽的辞藻在此刻显得那么的苍白无力。第一座铜像雕刻的是一位衣杉褴褛的妇女,她双手抱着一个恐怕不满周岁的孩子,那孩子无力地躺在母亲的手中,大概已经遭难,妇女抬头望天,大概是在向苍天申诉命运的不公。铜像下的刻着几行字:“杀害了我的孩子永不再生,杀害了我的丈夫永不再生,却留下了受强暴的妻子独自承受所有的痛苦。”

那一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了日军的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多大的灾难,使多少幸福的家庭家破人亡,使多少鲜活的生命就此丧生。过去的十几年,从书上,从荧屏上,从老师家长口中我知道了无数日军的暴行,心中虽然愤恨,可是觉得那一切毕竟离我太过遥远,因此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只是在为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和元旦节兴奋。然此时,我才真切地感受到这一切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心情无比复杂,是对日本侵略者的痛恨么,也许吧!可是毕竟过去了那么多年,几乎所有的战犯都已经归于黄泉,恨一些已经死去的人有什么意义么?那么我们现在该去憎恨现在的日本人么,我想我们该记住的是历史而不是仇恨,仇恨能蒙蔽人的双眼;那是对300000死难同胞的的悼念和悲伤么,若说真的是因为这样而伤心恐怕是言过其实了,70年对我们来说毕竟太遥远了,我们更多的是对70年前那段历史的借鉴。此刻的心情究竟如何,我无法言喻……

进入展厅,我们看到了一些保留下来的东西,有70年前被杀害的中国人民的骸骨,有一些已经锈迹斑斑的凶器,有短刀,刺刀,和铁钉,更有令人害怕的“万人坑”,那儿活埋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这些都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不可饶恕罪过的铁一般的证据。闭上双眼,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少年背着年迈的奶奶,脑海中只有“逃”,他尽力地奔跑,然而始终逃脱不了恶魔的刺刀,只是一瞬,刺刀便贯穿了两人的胸膛……一位伟大的母亲将自己年幼的孩子压在身体下面,以自己的身体挡住恶魔的屠刀,希望能保住孩子一条命,可是在母亲死后,恶魔仍然用刺刀将孩子刺死,将尸体挑起,借此炫耀自己的“战绩”……一位到了绝

境的知识分子,他手中握着刀,无奈却又深情地看着自己的妻子,似乎想说“我宁愿你死在我的手里,也不愿让你受到恶魔的凌辱”,而妻子也微笑地看着丈夫,静静地等待丈夫将刀插进自己的胸膛,也许这是最好的结果吧……我不忍再想……

你后又来到了书画展厅,一些现代的文人墨客在这留下了许多墨宝,能想象他们写这些字画的时候,心中也是在滴血吧!“感时溅泪,恨别惊心”,这八个大字刊在墙上,是由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而来,若杜工部泉下有知,他要是看见了70年前金陵城中的一幕幕惨剧,会是怎样的反应?伤心,痛苦,悲怆?恐怕这些都无法表达他心中的感情吧,不知道他是否还能写出一句诗来形容自己的内心……展厅内还有一些主张和平,希望中日友好的画,上面有许多中日人民的签名,看了这些,不知道我是该高兴还是该悲哀,有许多日本人他们愿意承认当初在中国犯下的罪行,愿意对此道歉,希望中日友好,希望能消弭这一段仇恨,对于这些,我大概该高兴吧;然而,他们的道歉却无法挽回任何东西,事实终究是事实,这是中国永远的伤痕,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痕,若这一切是为了警示后人,让后人发奋,那么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有一幅字让我印象很深,写的是“不要让硝烟追逐孩子的眼泪”。简单的十二个字,却能代表许多人心中的想法!他们不想再有战争,不想再有硝烟,每一次的战争受害最多的都是无辜的人民,和平是人们共同的心愿,他们所希望的只是孩子能够了解中国曾有这段令人不堪回首的历史,他们所希望的只是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而不是增添他们的仇恨,希望他们能够正视这段历史,毕竟中国的未来是要靠他们的。

在最后,是一座和平雕像预示着和平的未来,愿和平洒满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