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
《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

---------------------------------------------------------------最新资料推荐------------------------------------------------------ 《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知识点和题型整理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知识点和题型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2、表示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统计表,通过表格可以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二是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

3、常见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 2)扇形统计图: 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比重;用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这样的统计图叫扇形统计图。

制作扇形统计图的三个步骤:

1计算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2计算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3在圆中依次作出上面的扇形,并标出百分比。

扇形的面积与对应的圆心角的关系:

扇形的面积越大,圆心角的度数越大。

扇形的面积越小,圆心角的度数越小。

3)折线统计图: 能反映事物变化的规律. 通过用数据点的连线来表示一些连续型数据的变化趋势,它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

4、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 1)全面调查:

1 / 12

我们把对全体对象的调查称为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对象进行的调查叫抽样调查.在统计中,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其中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做样本容量。

5、直方图基本概念(1)在数据统计中,一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称为频率。

频率反映了各组频数的大小在总数中所占的份量。

频率100%就是百分比。

(2)在数据统计中,有时将数据按一定方式分成若干组,则我们把分成的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数据的差叫做组距。

6、直方图的主要特征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反映落在同一事件中较多数据在不同区域中的分布特点。

它能:

(1)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的情况;(2)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7、频数分布直方图(1)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时,首先要找出这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出极差;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标准,一般当数据在 100 个以内时,分成 5~12 个组列出频数分布表,累计各组的频数;最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2)频数折线图可以在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基础上画出来,先取直方图中每个矩形上边的中点,然后在横轴上取两个频数为 0 的点,将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就得到了频数折线图。

8、样本估计总体当所要考察的对象很多或考察本身带有破坏性

---------------------------------------------------------------最新资料推荐------------------------------------------------------ 时,统计中常常通过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获得对总体的认识。

例如,厨师通过菜的品尝得出知道整个菜味道如果。

重点难点分析本章的重点是两种调查方式的特点与选择,几种统计图的特点与选择,难点是怎样根据收集数据特点及其背景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的描述。

考点透视考点 1. 调查方式的合理选择例 1.下列调查方式中适合的是() A.要了解一批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普查方式B.调查你所在班级同学的身高,采用抽样方式C.调查沱江某段水域的水质情况,采用抽查方式 D.调查全市中学生每天就寝时间,采用普查方式例 2:

刘强同学为了调查全市初中生人数,他对自己所在城区人口和城区初中生人数作了调查:

城区人口约 3万,初中生人数约 1200.全市人口实际约 300 万,为此他推断全市初中生人数为 12 万.但市教育局提供的全市初中生人数约 8 万,与估计数据有很大偏差.请你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找出其中错误的原因______________.考点 2 2. . 统计图的补全问题例 3.某中学为了解该校学生对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喜爱情况,围绕在丹顶鹤、大熊猫、滇金丝猴、藏羚羊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你最喜欢哪一种动物?(只写一种)这一问题,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部分同学进行问卷调查.甲同学根据调查结果计算得知:最喜欢丹顶鹤的学生人数占被抽取人数的 16%;乙同学根据调

3 / 12

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请你根据甲、乙两位同学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中,一共抽取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的空缺部分;(3)如果全校有 1200 名学生,请你估计全校最喜欢滇金丝猴的学生有多少名?考点 3 3. . 频数分布直方图例 4.某百货商场经理对新进某一品牌几种号码的男式跑步鞋的销售情况进行了一周的统计,得到一组数据后,绘制了频数(双)频率统计表与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

一周销售数量统计表请你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

(1)写出表中 a b c ,,的值;(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根据市场实际情况,该商场计划再进 1000 双这种跑步鞋,请你帮助商场经理估计一下需要进多少双 41 号的跑步鞋? 35 30 25 20 15 10 5 0 39 40 41 42 43 44 号码频数(双)跑步鞋考点 4 4. . 识别统计图,根据统计样本估计总体例 5.据 2008 年5 月 26 日《生活报》报道,我省有关部门要求各中小学要把每天锻炼一小时写入课表.为了响应这一号召,某校围绕着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只写一项)的问题,对在校学生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从而得到一组数据.图 1 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条形统计图.请结合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校对多少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2)本次抽样调查中,最喜欢篮球活动的有多少人?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最新资料推荐------------------------------------------------------

(3)若该校九年级共有 200 名学生,图 2 是根据各年级学生人数

占全校学生总人数的百分比绘制的扇形统计图,请你估计全校学生中

最喜欢跳绳活动的人数约为多少?考点 5. 调查方式的选取

数量小、时间小、准确性要求高、无破坏性等方便全面调查的用全面

调查,必须考虑每个对象的情况的用全面调查。

数量大、时间长、准确性要求不高、有破坏性

等不方便全面调查的用抽样调查,只要考察大概的情况的用抽样调

查。

1、下列统计中,能用全面调查的是() A.某厂生产的电

灯使用寿命 B.全国初中生的视力情况 C.某校七年级学生的

身高情况 D.娃哈哈产品的合格率 2、下列调查中,用全面调查

方式收集数据的是()①为了了解全校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意见,

学校向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②为了了解初中生上网情况,某市团

委对 10 所初中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③某班学生拟组织一次春游活

动,为了确定春游的地点,向同学进行调查④了解全班同学的作业

完成情况,对学号为奇数的学生进行调查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 3、在下列调查中,比较容易用普查方式

的是() A.了解大连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大连市初中生

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大连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

离开大连市的人口流量 4、下面调查统计中,适合做普查的是

(). A.雪花牌电冰箱的市场占有率 B.蓓蕾专栏电

5 / 12

视节目的收视率 C.飞马牌汽车每百公里的耗油量 D.今天班主任张老师与几名同学谈话 5、下列调查,适合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武汉市居民年人均收入 B.了解北京市初中生体育中考的成绩 C.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的近视率 D.了解某一天某小区经过小区大门的人口流量 6、开学之初,七年级一班的张老师为了安排座位,需要了解全班同学的视力情况,你认为张老师应采取哪种调查方法比较合适?说一说你的理由. 7、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加,白色污染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颖同学想了解班上同学家里在一年内丢弃废塑料袋的个数,你认为采用______调查方式合适一些. 8.调查下面问题,应该进行抽样调查的是() A.调查某校七(2)班同学的体重情况; B.调查我省中小学生的视力近视情况 C.调查某校七(5)班同学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情况;D.调查某中学全体教师家庭的收入情况考点 6. 简单随机抽样的概念:

总体、样本、样本容量 1、某校初三年级在期中考试后,从全年级 200 名学生中抽取 20 名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一个样本,用来分析全年级的考试情况,这个问题中的样本容量是. 2、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 100 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3、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 . 4、今年我市有 9 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 9 万名考生的数学成

---------------------------------------------------------------最新资料推荐------------------------------------------------------ 绩,从中抽取 2019 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9 万名考生 B.2019 名考生 C.9 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D.2019 名考生的数学成绩 5、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 100 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A.这批电视机 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 C.所抽取的 100 台电视机的寿命 D.100 6、某中学要了解初二学生的视力情况,在全校初二年级中抽取了 25 名学生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样本是______.考点7 7 、简单随机抽样的要求:

样本尽量具有代表性,抽样本不能偏向某些对象,要使得每个对象都有均等的机会。

样本容量不宜过小,否则不具有代表性,也就不能客观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如果样本容量过大,虽然样本容易具有代表性,但花费时间和精力也很多,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因此抽取调查的样本容量要合适。

1、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每日动运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 A.调查该校舞蹈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B.调查该校书法小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C.调查该校田径队学生每日的运动量D.调查该校某个班级的学生每日的运动量

2、一家电脑生产厂家在某城市三个经销本厂产品的大商场调查,产品的销量占这三个大商场同类产品销量的 40%.由此在广告中宣传,他们的产品在国内同类产

7 / 12

品的销售量占 40%.请你根据所学的统计知识,判断该宣传中的数据是否可靠:

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 3、某市社会调查队对城区内一个社区居民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 调查的结果是, 该社区共有500 户, 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家庭分别有 125 户.280 户和95 户. 已知该市有 100 万户家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市高收入家庭约 25 万户 B.该市中等收入家庭约 56 万户C.该市低收入家庭业 19 万户 D.因城市社区家庭经济状况好,所以不能据此估计全市所有家庭经济状况 4、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 A.在公园调查了 1000 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B.在医院调查了 1000 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C.调查了 10 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 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5、实验中学七年级进行了一次数学测验,参考人数共 540 人,为了了解这次数学测验成绩,下列所抽取的样本中较为合理的是() A.抽取前 100 名同学的数学成绩B.抽取后 100 名同学的数学成绩 C.抽取(1)、(2)两班同学的数学成绩;D.抽取各班学号为 3 号的倍数的同学的数学成绩 6、为了测量调查对象每分钟的心跳次数,甲同学建议测量 2 分钟的心跳次数再除以 2,乙同学建议测量 10 秒的心跳次数再乘以 6,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方法更具有代表性().A.甲同学B.乙同学C.两种方法都具有代表性D.两种方法都不合理 7、某人设计了一个游

---------------------------------------------------------------最新资料推荐------------------------------------------------------

戏,在一网吧征求了三位游戏迷的意见,就宣传本游戏深受游戏迷欢

迎,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A.没有经过专家鉴定B.应

调查四位游戏迷C.这三位玩家不具有代表性D.以上都不是考

点 8 8 、直方图中的组距、组数、频数、频率 1、已知一组数据都

是整数,其中最大值是 242,最小数据是 198,若把这组数据分成 9

个小组,则组距是 . 2、统计得到的一组数据有 80 个,

其中最大值为 141,最小值为 50,取组距为 10,可以分成() A.10

组 B.9组 C.8 组 D.7 组 3、一组数

据的最大值为 169,最小值为 143,在绘制频数直方图时要求组距为

3,则组数为 . 4、有 50 个数据,其中最大值为

86,最小值为 57,若取组距为 6,则应该分的组数是(). A.4 B.5 C.6 D.7 5、在对一个含有 80 个数据的样本绘制

统计表时,发现其中一个小组的数据的个数占 80 的 20%,那么这

个小组含有________个数据. 6、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

的高等于相应组的() A.组距 B.组数 C.频数

D.频率 7、将收集到的 40 个数据进行整理分组,已知落在某一区间

内的频数是 5,则该组的频率是 . 8、一组数据共 50 个,

分别落在 5 个小组内,第一、二、三、四组的数据分别为 2、8、

15、20,则第五小组的频数和频率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9、

某单位有职工 100 名,按他们的年龄分成 8 组,在 40~42(岁)

组内有职工 32 名,那么这个小组的频率是() A.0.12

9 / 12

B.0.38

C.0.32

D.32 考点 9 9 、综合应用

1.将某雷达测速区监测到的一组汽车的时速数据整理,得到其频数及频率如下表(未完成):

注:

30~40 为时速大于等于 30 千米而小于 40 千米,其它类同.(1)请你把表中的数据填写完整;(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如果此地汽车时速不低于 60 千米即为违章,则违章车辆共有多少辆? 2、育才中学现有学生 2870 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图 1 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度;(2)在图 2 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人爱好书画.数据段频数频率 30~40 10 0.05 40~50 36 50~60 0.39 60~70 70~80 20 0.10 总计 1 书画电脑 35% 音乐体育人数(人)电脑体育音乐书画兴趣小组 28 24 20 16 12 8 4 3、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 800 人.甲、乙、丙三个同学看了这两张统计图后,甲说:

七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乙说:

八年级共有学生 264 人.丙说:

---------------------------------------------------------------最新资料推荐------------------------------------------------------ 九年级的体育达标率最高.甲、乙、丙三个同学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甲和乙及丙 4、下图是某班学生上学的三种方式(乘车.步行.骑车)的人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图.(1)求该班有多少名学生;(2)补上人数分布直方图的空缺部分;(3)若全年级有 800 人,估计该年级步行人数. 5、图是根据某初中为地震灾区捐款的情况而制作的统计图,已知该校在校学生有 2019 人,请根据统计图计算该校共捐款元. 6、今年 3 月 5 日,花溪中学组织全体学生参加了走出校门,服务社会的活动.九年级一班高伟同学统计了该天本班学生打扫街道,去敬老院服务和到社区文艺演出的人数,并做了如下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请根据高伟同学所(第 13 题)初一初二初三年级 10 13 15 人均捐款数(元)初三初二初一32% 33% 35% 人数统计作的两个图形,解答:

(1)九年级一班有多少名学生?(2)补全直方图的空缺部分.(3)若九年级有 800 名学生,估计该年级去敬老院的人数. 7、育才中学现有学生 2870 人,学校为了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拟调整兴趣活动小组,为此进行一次抽样调查.根据采集到的数据绘制的统计图(不完整)如下:

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试确定如图 1 中电脑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大小. (2)在如图 2 中,将体育部分的图形补充完整. (3)爱好书画的人数占

11 / 12

被调查人数的百分数是多少?(4)估计育才中学现有的学生中,有多少人爱好书画?书画电脑 35% 音乐体育人数(人)电脑体育音乐书画兴趣小组 28 24 20 16图 1 图 2

打印版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要点归纳

教育学知识点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学、学校教育?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训、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们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2.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简述各构成要素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教育者是从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教师是学校教育者的主体,是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接受教育的人,他既要接受教育者的改造和塑造,同时也要自我改造和塑造。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极其联系得总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3.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的基本类型。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基本类型:双轨制学制、单轨制学制和分支制学制。 1902年"壬寅学制"第一个近代学制;1904年 "癸卯学制"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1922年 "壬戌学制提出"六三三"学制 4.试述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及小学教育的衔接; (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及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 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5.为什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6.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哪几个时期?各个时期的教育有什么特点?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学校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特点:(1)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2)教育没有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脱离(2) 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3) 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辨和死记硬背。现代学校教育的特点:(1)教育及生产劳动相结合;(2)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3)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化社会的终身教育的特点:(1)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2)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7.资产阶级采取哪些措施建立国民教育体系?(1)国家建立公立教育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2)普遍实施义务教育;(3)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8.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9.简述古代教育思想家的主要思想及其代表作。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及"乡学"之分,形成了六艺(礼、乐、射、御、书、数)。1905年废除科举;"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成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古印度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婆罗门将人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西欧中世纪分为僧院学校、大主教学校和教区学校,内容有神学和七艺(文法、修饰、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学行兼顾、博约结合、学以致用、以身作则等教学原则;战国后期《学记》我国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提出教学相长、启发诱导、循序渐进、长善救失、藏息相辅、师严而道尊;苏格拉底 "产婆术",是一种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辩论的方法,为启发式教学奠定的基础;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都体现在代表作《理想国》中,构建了较为系统的学制,为近代资源共享本主义教育提供了雏形;亚历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对儿童分阶段进行教育,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的教育;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10.简述近代、现代教育思想家的代表及其主要贡献。英国的培根首次把教育学作 1 / 1

(完整版)工程经济学知识点整理

1、工程经济学 定义:在有限资源的条件下,运用有效的方法,对各种工程项目进行评价和选择,以确定出最佳方案,从而为实现正确的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 研究对象(P2):工程项目的经济性(一个项目具有独立的功能和明确的费用投入)出发点:企业或投资者角度,以市场价格作为参照的财务评价; 地区或国家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 考虑到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研究特点(P3):边缘性:自然科学和社会经济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 (编英语综述)应用性: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评价,为将要采取的行动提出决策的依据; 预测性:在问题决策之前进行的,有科学的依据才能有科学的决策; 综合性:研究处理技术经济问题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数量性:为科学准确评价方案的经济效果,工程经济学采用许多定量分析。 2、时间价值 定义: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在扩大再生产及其循环周转过程中,随着时间变化而产生的增值。 产生增值的两个条件: (1)货币作为资本或资金参加社会周转; (2)经历一定的时间。 影响增值的因素主要包括: (1)资金数量和投入的时间; (2)资金的周转速度; (3)资金效益高低; (4)资金使用代价的计算方式及利率高低等。 现金流量(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净现金流量的统称) 三要素:大小、流向、发生时间 六个基本公式 已知量未知量系数表达式系数计算式P F (F/P,i,n)F=P×(1+i)n F P (P/F,i,n) P=F× 1 (1+i)n A F (F/A,i,n) F=A×(1+i)n?1 i F A (A/F,i,n) A=F× i (1+i)n?1 A P (P/A,i,n) P=A×(1+i)n?1 i×(1+i)n P A (A/P,i,n) A=P×i×(1+i)n (1+i)n?1 3、投资的估算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增值形式 (1)借贷中的利息;(2)生产经营中的利润;(3)投资的收益; (4)占用资源的代价。

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总结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质量 一、质量 1、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用“m”表示。 3、质量的基本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有吨(t)、克(g)、毫克(mg)。 1t=103kg 1kg=103g 1g=103mg 4、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它的形状、状态、温度以及所处的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二、质量的策测量 1、实验室测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天平。 2、生产生活中测质量常用杆秤、案秤、磅秤、电子称等。 三、天平的使用 1、基本步骤 (1)放:测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调:先将游码拨回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出(归零),在调节平衡螺母(走向高端),使指针指到分度盘的中央刻度(或左右摆动幅度相等),表示横梁平衡; (3)测:将物体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左物右砝),用镊子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4)读:被测物体的质量=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指示值。 2、注意事项 (1)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程; (2)用镊子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 (3)保持天平清洁、干燥,不要把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直接放在盘上,也不要把砝码弄湿,弄脏,以免锈蚀。 第二节密度 1、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ρ=m/v 3、单位:1g/cm3=103kg/m3 4、含义:以水为例 ρ水=1.0×103kg/m3 其物理意义为:体积为1 m3的水的质量为1.0×103kg。 5、应用:(1)求物体的体积(v=m/ρ)或质量(m=ρv);(2)测出物体密度来鉴别物质。 第三节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看:首先认清量筒采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 2、放:应将量筒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当液面是凹形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底部保持水平;当液面是凸形时,视线应与凸液面的顶部保持水平。 二、测量液体密度的步骤 1、将适量的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称出杯与液体的总重量m1; 2、将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3、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2; 4、计算液体的密度:ρ= m/v = m1-m2/v 三、测量固体的密度 1、用天平称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读出水的体积v1; 3、用细线拴住固体,轻放浸没在水中,读出固体水的总体积v2; 4、计算固体的密度:ρ= m/v = m/v2-v1 第四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在质量不变的前提下,物质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个别物质除外,如水4℃时密度最大。 2、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减小而上升。 二、密度与鉴别物质 1、原理:密度是物质的基本特性,不同的物质的密度不同; 2、方法:用天平和量筒测出被鉴定物质的密度,与标准密度表比较即可。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梳理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三、大气的受热过程;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吸收(选择性)臭氧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组成及氮、氧、二氧化碳、水汽、臭氧和固体杂质等主要成分的作用低层大气组成:稳定比例的干洁空气(氧氮为主)、含量不稳定的水汽、固体杂质氮--生物体基本成分 氧--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原料;保温作用臭氧--地球生命保护伞,吸收紫外线 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杂质:凝结核二、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③包含臭氧层 三、大气的受热过程 1、根本能量源:太阳辐射(各类辐射的波长范围及太阳辐射的性质--短波辐射) 2、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热力作用)--太阳晒热大地,大地烤热大气 3、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三种形式及各自现象(用实例说明) 吸收(选择性臭氧-紫外线、CO2-红外线)、散射(有一点选择性小颗粒优先散射短波光-兰紫光)、反射(无选择性云层) 影响削弱大小的主要原因:太阳高度角(各纬度削弱不同)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了解地面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大气辐射(红外线长波辐射)保温作用的过程:大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将热量还给地面(图示及实例说明--如霜冻出现时间;日温差大小的比较) 保温作用的意义:减少气温的日较差;保证地球适宜温度;维持全球热量平衡5、太阳辐射(光照)的影响因素:纬度、天气、地势、大气透明度、太阳高度四、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各纬度之间;海陆之间) 2、大气运动形式: 最简单形式:热力环流(图示及说明);举例:城郊风;海陆风;季风主要原因3、热力环流分解: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4、水平气压差:水平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5、形成风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压差(或水平气压梯度力) 6、影响风的三个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表磨擦力 风向的决定:1力风(理论风)--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2力风(高空风)--平行于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3力风(实际地表风)--斜穿等压线,北右偏,南左偏 7、风向:1、风向-—风来的方向;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

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E 反应物总能量<E 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 ②酸碱中和反应。 ③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 +CO 22CO 是吸热反应)。 ① 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 3、、CaCO 3的分解等。 ②C +CO 22CO ③铵盐和碱的反应,Ba(OH)2·8H 2O +NH 4Cl =BaCl 2+2NH 3↑+10H 2O [思考]放热反应都不需要加热,吸热反应都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 点拔:不对。如C +O 2=CO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加热,只是反应开始后不再需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下去。NH 4Cl 与Ba(OH)2·8H 2O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1、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直接从自然界取得的能源称为一次能源,如流水、风 力、煤、石油、天然气等、 △ △ 常见的放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

二次能源: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化得到的能源称为二次能源, 如电力、蒸汽等。 2、原电池 (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做电极(或其中一种是非金属); ②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③两级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Zn-2e-=Zn2+ 】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2H++2e-=H2↑】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总反应方程式: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Zn + 2 H+ = Zn2+ + H ↑】 2(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导线→正极。 (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 ③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教育学实体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概述 考点一:教育的概念 广义:教育史泛指一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或改变人们的思想意识的活动。 狭义:即指学校教育,教育史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要求,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的影响,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借记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考点二: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2、生物起源说:教育的产生来自动物的本能。代表人:法(勒 图尔诺)英(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 4、劳动起源说:传递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实际需 要。代表人:马克思、恩格斯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和生产劳动具有融合性 2、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

1、教育的阶级性与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3、教育目的一方面是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人才,另一方 面是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宗教、道德或政治教化,维护自己 的统治 4、教育内容以军事知识、宗教知识、道德知识为主 5、教育方法以体罚盛行,注重机械的练习和实践训练, 也重视个体的道德反省或宗教忏悔 6、师生关系式对立的、不平等的 7、教育组织形式以个别教学和个体修行为主。(私塾不是 班级授课) 3、近代社会 近代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教 会学校) 2、初等教育(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教育的法制化 5、二十一世纪以后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全民化;2、 教育终身化(包括时间和空间,保尔?朗格朗(法国)); 3.教育民主化; 4.教育信息化。

考点四:教育的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 动。 2、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 3、相对性 考点五: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考点六:教育的功能 1、对象上分:个体发展、社会发展 2、性质上分:正向、负向 3、呈现形式:显性、隐性(显性与隐性可以相互转化)考点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教育现象、教育问题 考点八: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代表人物:孔子(教学纲领:博学于文,约之以礼,教学方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思结)、墨翟、道家、朱熹等代表作:《论语》(不是教育学著作,而是伦理著作) 《学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 作。(是《礼记》中的一篇)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工程经济与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重点要点

1.工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项目的经济性 2.出发点:(1)从企业或投资者的角度以市场价格为参照系的财务评价(2)从地区或国家的角度综合考虑资源配置效率的国民经济评价(3)考虑就业率分配公平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社会评价 3.建设项目周期是指一个建设项目从提出投资意向开始直到竣工验收投产和总结评价的投资权过程。分四个阶段: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总结评价阶段 4.机会成本:在互斥方案中选择其中一个而非另一个,所放弃的最佳效益 5.沉没成本:过去已经发生的一种成本,已经花费的金钱和资源,沉没成本属于过去,是不可改变的 6.基准贴现率的确定: 资金成本,机会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 7.内部收益率的优缺点:优点是不需要事先确定基准收益率,用百分比表示较形象直观;缺点是计算较复杂 8.IRR是寿命期末全部恢复占用资金的利率,表明资金的恢复能力或收益能力。越大表明项目的恢复能力越强,这个能力取决于项目内部的生产经营状况 9.研究期法:一般取方案中寿命短的那个寿命期为研究期,仅考虑这一研究期内两个方案的效果比较,而把研究期后的效果影响以残值的形式放在研究期末 10.最小公倍数法:两个方案服务寿命的最小公倍数作为一个共同的期限,并假定各方案均在这一共同计算期内重复进行,求共同计算期的NPV,大者为优 11.价值工程是以提高实用价值为目的,以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的有组织的活动 12.货币等值三要素:金额,金额发生的时间,利率 13.备选方案关系:互斥方案,独立方案,依存方案 14.经济寿命:技术寿命,物理寿命,经济寿命 15.固定资产折旧额三要素:原值,残值,折旧年限 16.现金流量图三要素:方向,大小,时点 17.审批程序: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审批,投资计划下达 18.功能分类:(1)按重要性程度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2)按性质分为使用功能和美学功能(3)按需求分必要功能和不必要功能(4)从数量是否恰当分过剩功能和不足功能 19.提出改进方案的方法:头脑风暴法,哥顿法,德尔菲法 20.评价改进选择:从技术,经济,社会三方面评价

(完整版)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知识点.doc

《质量和密度》基础知识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物体的质量不随其形状、状态和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2.单位:主单位是千克( kg),常用单位有克( g),毫克( mg),吨( t )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3. 质量的测量:生活中用秤称物体的质量,实验室中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4.天平的使用:放平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恢复平衡。 (1)使用前要观察天平的称量和标尺上的分度值; (2)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3)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这时横梁平衡; (4)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根据估测,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5)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对应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5.天平的使用注意事项:略 二、密度: 1. 定义: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比值定义法) 2.公式: 3. 3 3 3 3 3 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 kg/m ,常用单位g/cm 。换算关系: 1g/cm =10 kg/m 。 4. 理解密度: ( 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与物质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密度与物质的种类、压强、温度和状态有关。 (2)只能用来计算密度,但是密度ρ与m、 V 无关。不能说ρ与 m成正比。 (3)根据 m=ρV,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 5.比较不同物质密度的方法:①相同的质量,比较体积;②相同的体积,比较质量。 三、密度的测量:(原理:) 1. 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1;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 中盐水的体积 V;③称出烧杯和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 m2;④求出盐水的的密度ρ( m1- m2) / V 。 = 2. 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①用调好的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③用细线拴好石块,慢慢放入量筒中,直到石块全部被水浸没,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 ④求出石块的密度ρ=m/(V 2-V 1) 。 四、密度与温度: 1. 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根据公式,一般物体温度升高,密度变小;温度降 低,密度增大。 2.水的反常膨胀:4℃的水密度最大;水凝固成冰时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五、密度的应用:①鉴别物质;②求质量( m=ρ V);③求体积( V=m/ρ)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工程经济学期末考试重点

工程经济学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二、多选题(共 5 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三、判断题(共 5 小题,每题2分,共计10分) 四、简答题(共 5 小题,每题6分,共计30分) 五、计算题(共 4 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注:可以使用计算器 试 题 举 例 一、单选题 ( A ) A . B .0 C. 1 D. 三、判断题 无论对常规项目还是非常规项目,其内部收益率具有唯一性。 ( √ ) 二、多选题 以下关于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BCE )。 A .寿命期相等的方案,净现值相等时的收益率 B .寿命期不等的方案,净年值相等时的收益率 C. 差额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则投资大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D. 差额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则投资小的方案为优选方案 E. 差额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差额净现值大于零 净现值与内部收益率两个指标比较 净现值是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按基准折现率计算的超额净收益现值;内部收益率是投资项目在寿命期内的尚未回收的投资的赢利率。二者的优点是:①二者都考虑了投资项目在整个寿命期内的经济效果,不同之处在于,净现值是一种价值量指标,内部收益率是一个效率类指标;②二者都考虑了投资项目在整个经济寿命期内的更新或追加投资;③二者都反映了纳税后的投资效果;④净现值指标既能用于投资方案在费用效益对比上的评价,又能和其他投资方案进行直接的比较;⑤内部收益率是反映项目的内生经济特性的指标,不需要预先确定基准收益率。二者的缺点是:①运用净现值指标需要预先确定基准折现率,这给项目决策带来的困难;②用净现值指标比选方案时,没有考虑各方案投资额的大小;③运用内部收益率指标进行方案比选时,不能总是给出正确的评价结果,需要采用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 基准折现率与社会折现率 社会折现率是社会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代表投资项目的社会资金所应达到的按复利计算的最低收益水平,即资金的影子利率;基准折现率是投资者或项目主持人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代表项目投资所应达到的按复利计算的最低期望收益水平; 可见,它们的相同之处是,基准收益率与社会折现率都是对资金时间价值的估值,都代表了对项目的最低期望收益水平;不同之处在于代表的利益主体不同,因而视角不同,前者是国家层面,后者是企业或投资者层面。 ()()=-n i F A n i P A ,,/,,/i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

八年级物理《质量与密度》知识点与例题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叫质量。 kg,常用单位:t g mg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 4、测量: ⑴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 m=G/g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二十四个字:水平台上 , 游码归零 , 横梁平衡 , 左物右砝 , 先大后小 , 横梁平衡. 具体如下 : ①“看”:观察天平的称量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分度值。②“放”: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③“调”: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④“称”:把被测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 =盘中砝码总质量 + 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⑥注意事项: A 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B 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⑶方法: A、直接测量: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二、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m变形mm =ρV ρ= V = Vρ 333 3、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m ,常用单位 g/cm 。这两个单位比较: g/cm 单位大。单位换算关系: 3333-33333 1g/cm =10 kg/m 1kg/m =10 g/cm 水的密度为 1.0 ×10 kg/m ,读作 1.0 ×10 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 理意义是: 1 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 1.0 ×103千克。 4、理解密度公式ρ=m V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不变, m 与 V 成正比;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无关,但与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⑵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与体积成反比;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ρ 与质量成正比。 mρ 甲 原理ρmρ 乙=V 5、测体积——量筒(量杯)V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 整式的概念: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一、单项式:都是数或字母的积的式子叫做单项式。 1.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 2.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 。 注意 ① 圆周率π是常数; ② 只含有字母因式的单项式的系数是1或-1,“1”通常省略不写。 例:x 2 ,-a 2 b 等; ③ 单项式次数只与字母指数有关。例:23πa 6 的次数为 。 ④ 单项式的系数是带分数时,应化成假分数。 ⑤ 单项式的系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 例:h 2.1-系数是 。 ⑥ 单独的一个数字是单项式,它的系数是它本身;非零常数的次数是0。 考点: 1.在代数式:n 2,33-m ,2 2-,3 2m -,22b π,0中,单项式的个数有( ) A. 1个 B.2个 C.3个 D.4个 2.单项式- 3 22 4c ab 的系数与次数分别是( ) A. -2, 6 B.2, 7 C.3 2-, 6 D.3 2-, 7 3.25ab π-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

4.判断下列式子是否是单项式,是的√,不是的打X x ab 2 ; a ; 2 5ab - ; y x + ; 85.0- ; 21+x ; 2x ; 0 ; 7x ; 2(1)a - ;6 2a - ; 1xy ; x π ; x π 5.写出下列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 a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5ab 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a 2bc 3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3 7 x y π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 y x -2的系数是______,次数是______; 23xy z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53x 2 y 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_; 6.如果1 2b x -是一个关于x 的3次单项式,则 b=_______;若6 a -1 -m b 是一个4次 单项式,则m=_____;已知28m x y -是一个6次单项式,求210m -+的值 。 7.写出一个三次单项式__________,它的系数是_______;写一个系数为3,含有两个字母a ,b 的四次单项式_______。 知识点回顾 1.单项式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 2.单项式的系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3.单项式的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单项式的次数

教育学知识点考点梳理

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第一次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东汉许慎在《说文 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最早对教和育分开解释 2、荀子(首次提出“道德”一词) 3、④《学记》: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4、柏拉图“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5、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 6、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称:《雄辩术原理》)是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也是世界 上第一部研究教学法的书。 7、京师同文馆(1862 年)我国最早使用班级授课制 8、陈鹤琴(中国幼教之父) 9、陶行知(乡村幼教之父) 10、培根科学归纳法第一人、首次指出应该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从学科分类中 提出来、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11、夸美纽斯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第一本教育学独立专著、教育学成为一门独 立学科的标志、 12、康德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康德、 13、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爱弥儿》 14、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绅士教育” 15、裴斯泰洛齐(慈爱的儿童之父)、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西方教育史上 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16、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传统教育(学派)代表人物、科学教育学之父、《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教育性教学原则 17、杜威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进步教育代表人物、、“儿童中心论”代表人物、现代教 育(学派)代表 18、斯宾塞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第一个把“课程”引入到教育学科 学研究、 19、教育的核心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的中心环节:学校教育 20、耶克斯利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终身教育专著《终身教育》。 21、终身教育的概念化和体系化则是在20 世纪60 年代,其标志是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论终身教育》[《终身教育导论》]报告书的发表。——终身教育之父 22、1966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 23、教育(中心环节)——学校教育——教学——上课 教学过程的核心——领会知识——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 班主任工作——组织培养班集体 24、最早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康德(德国) 25、最早将“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的:斯宾塞(英国) 26、最早提出班级一词的是:埃拉斯谟斯(荷兰) 27、最早对班级授课制进行论述:夸美纽斯(捷克) 28、最早提倡“寓学习于游戏”的:柏拉图(希腊) 29、最早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孔子(中国) 30、最早(西方)提出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苏格拉底(希腊) 31、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学记》(收入《礼记》)

工程经济学重点整理

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①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②技术与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③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预见活动的结果;④工程经济分析是对工程经济活动的系统评价;⑤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2.通常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3.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5.复利计息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 4.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近期消费所得的补偿。 6.把计息周期为一年的利率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则是在具体计息周期下计算的利率。 i与r相差越大,所以,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如果各方案的计息期7.每年计息期m越多,eff 不同,就不能简单地使用名义利率来评价,而必须换算成实际利率进行评价,否则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7.资金有时间价值,即使金额相同,因其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其价值就不相同;反之,不同时间点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在时间价值的作用下却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数额但其“价值等效”的资金称为等值。 8.工程项目投资,一般是指某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部竣工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资金投入。9.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10.基本预备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支出,又称为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11.涨价预备费:是指对工期较长的项目,由于在建设期内可能发生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上涨引起投资增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又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 12.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的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13.固定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较长时间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通常要求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 14.折旧①平均年限法(直线折旧法):静态:年折旧额 动态:D=P(A/P,i,n) -F(A/F,i,n)=(P-F)(A/P,i,n)+Fi特点:每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都相同。 ②双倍余额递减法: D=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特点:年折旧率除最后两年外其余均相同,而折旧额均不同。 ③年数总和法 t——已使用的年数D=(P-F) ×年折旧率 特点: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每年均不同。 ④工作量法 (n ——规定的总工作量) 年折旧额=年实际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15.经营成本是指项目从成本中扣除折旧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 经营成本=外购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2.1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实验步骤: (1)把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平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栓在小车上,细绳跨过滑轮,并在细绳的另一端挂上合适的钩码,试放手后,小车能在长木板上平稳的加速滑行一段距离。把纸带穿过限位孔,复写纸在压在纸带上,并把它的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关闭电源,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2.数据处理 (1)纸带的选取:选择两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点;确定零点,选取5-6个计数点,标上0、1、2、3、4、5; 应区别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和人为选取的计数点(一般相隔0.1s取一个计数点),选取的计数点最好5-6个。 (2)采集数据的方法:先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然后再计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 不要分段测量各段位移,应尽可能一次测量完毕(可先统一量出到计数点0之间的距离),读数时应估读到最小刻度(毫米)的下一位。 (3)数据处理 ①表格法 ②图像法:做v-t图象,注意坐标轴单位长度的选取,应使图像尽量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应让尽可能多的点处在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地分布在直线两侧,偏差比较大的点忽略不计。 ?运用图像法求加速度(求图像的斜率)。 ★常考知识点: 1、求瞬时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时间间隔的读取,是否要求保留几位有效数字)说明:“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标出”和“每隔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都表明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有效数字”指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数起。 2、求加速度:逐差法(具体公式运用见下文) 3、要求用公式表示时,注意使用题意中提供的字母,而不能自己编撰。 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特点:任意相等时间内的△v相等,速度均匀变化。 (3)分类: ①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2.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v0+at 公式的适用条件:匀变速直线运动 解题步骤: (1)认真审题,弄清题意,确定正方向(一般以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2)画草图,根据正方向确定各已知矢量的大小和方向; (3)运用速度公式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注意单位换算),根据计算结果说明所求量的大小和方向。 (4)如果要求t或v0,应该先由v= v0 + at变形得到t或v0的表达式,再将已知物理量代入进行计算。 ★典型例题:如果汽车以108km/h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仍是6m/s2,则(1)3s后速度为多大?(2)6s后速度为多大? 解:取汽车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由题意知a= -6m/s2,v0=108km/h=30m/s, (1)3s后速度v= v0 + at =30m/s+(-6m/s2)×3s=12m/s (2)设汽车刹车至停止时用时为t, 由v= v0 + at 得s s s m s m a v v t6 5 / 6 / 30 2 0< = - - = - = 所以汽车刹车6s秒后速度为零。 ?对于刹车问题,一要注意方向,二要注意刹车时间。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通用版

《教育知识与能力》考点梳理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专题一教育与教育学 ◆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 1.教育者(主导) 2.受教育者(主体) 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 ◆考点 4: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 (1)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

(3)存在教育的基本三要素。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 ◆考点 5:教育的起源 ※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 ◆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无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 (1)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2)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3)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4)古代学校教育初步发展。 ◆考点 8:20 世纪以后的教育 1.20 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的现代化。 ※巧记:“全民多现终” 2.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第二,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第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第四,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第五,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