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规定示范文本

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规定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规定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推行区域安全负责制的意义、目标

“区域安全负责制”是推进基层安全自主管理的有效

载体,通过建立“区域安全负责制”,把分公司所有的管

理空间和作业区域内的安全责任层层分解到每个管理层

面、每一个岗位人员,明确每个层面、每个岗位人员的安

全管理区域、安全管理权限和所承担的责任,从而构建

“事事有标准、人人有责任、处处有人管”的“全员、全

过程、全方位”的安全长效管理体系,实现企业持久的本

质安全。

二、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内涵

区域安全负责制,就是将企业所有的管理空间和作业

区域细分到人,由区域责任人主动查找本区域内的安全隐

患,主动制止本区域内的人员违章,以实现区域安全自主管理的一种方法。

区域责任人包括:本区域内的工作人员,在该区域内的服务人员(如检修人员等),到该区域内指导工作的各级管理人员。

三、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工作要求

1、强化教育。要让所有员工知道自己的管理区域,自己的管理责任,知道安全检查的标准,知道安全检查的方法,懂得安全检查表的使用。

2、强化检查。车间、部室领导要强化验证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强化整改。管理部门和各单位要抓好隐患整改并及时做好反馈与告知工作。

四、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基本做法

就是明确一个区域,落实二项责任,实施三项举措,

推行五项考核。明确一个区域,就是将分公司所有的管理空间和作业区域,按照管理的责任权限,层层分解到每一个管理层面、每一个岗位员工。

具体做法:

1、操作人员。以生产服务岗位为核心,包含岗位门前区域作为岗位操作人员的安全管理区域,实施区域管理。

2、维修人员。轩设备设施检修场地的不确定性,为此以检修项目(含特种设备作业)所在地作为设备检修人员的安全管理区域,实施区域管理。

3、管理人员。班组长在进行管理的同时,将公共场所作为安全管理区域,实施区域管理;车间领导和各专业管理人员以行政管辖区域或正在执行公务的场所作为安全管理区域,实施区域管理。

落实二项责任,一是检查和消除区域内的事故隐患的责任,责任流程是实施隐患“查找、辩识、告知、整改”

四闭环管理。

查找。由区域内岗位操作人员、设备维修人员、班组长、车间领导、专业管理人员分别依据《区域安全检查表》或《专业管理安全检查表》,对照检查表中明确的硬性设施标准进行检查。

辩识。根据员工、班组上报的隐患,由车间安全员或管理人员(含维修人员)到现场确认是否属隐患。

告知。经辩识确认的隐患,由车间在隐患点挂牌告知。

整改。对挂牌的隐患由机动部和安环部依据整改任务单实施整改(所在单位配合),隐患消除后由整改者摘牌。

二是制止和杜绝区域内人员违章的责任。它是区域安全负责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要求做到:区域作业人员和各级管理人员要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对照《违章

违纪累积计分考核办法》做到不违章;对违章的行为要进行制止(重点是自己身边一起工作的同事),并告知正确的操作方法(即指正),违章者当即知错纠正的,可不作违章处理,违章者对同事的劝阻不予理睬,应立即报告班长或车间领导,由班长或车间领导对违章者作出记分、扣奖处理(班长和车间领导对敢于制止违章的员工应给予一次“免责”或其它奖励);各级管理人员对区域内发生的违章行为,在制止的同时,要对违章者进行谈话教育,组织违章分析会,并对违章者实施违章违纪累积记分考核。

实施三项举措:

1、定期检查举措。第一层面是岗位检查,检查重点是查找隐患查纠人员违章。岗位检查频度由各基层单位根据生产服务特点制定,报安环、机动部审定。第二层面是班组,检查重点是查处人员违章、查处岗位检查执行情况、复查岗位隐患,检查频度为每班一次;第三层面是车间,

检查重点是查处人员违章、查处班组、岗位自主检查执行情况、复查辩识岗位隐患,检查频度为每周至少一次,特种设备检查每月至少一次;第四层面是厂级,检查重点是对照各单位区域安全管理标准和各专业检查标准实施检查,检查频度分公司区域安全考评验收小组,每季度对各单位进行一次检查考评。

2、表格检查举措。分公司各层面区域安全检查全面推行安全检查表,做到一岗一表。其中:生产服务岗位执行“岗位区域安全检查表”,专业检查执行“专业安全管理检查表”。

3、挂牌确认举措。为了提高岗位员工安全检查意识,验证安全检查实效,生产岗位作业人员在检查的同时,要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挂牌。

推行五项考核,一是“违章违纪”滚动递增考核,二是“隐患滞留”安全评价考核,三是“区域管理”责任落

实考核,四是“领导干部”责任追究考核,五是安全目标完成激励考核。

具体做法:

1、“违章违纪”滚动递增考核。分公司查到违章违纪,一是对车间实施季度内安全管理综合评价滚动递增考核。如第一次扣2分,第二次扣4分,以此类推;二是对个人实施年度内经济责任滚动递增考核,按违章记分扣奖标准,如第一次扣奖50元,第二次则扣奖100元,以此类推,滚动递增。

2、“隐患滞留”安全评价考核。一是分公司级安全检查先于下一级发现岗位隐患,属于隐患未查知而滞留,对隐患产生车间实施安全管理综合评价考核;二是隐患已被查知,车间未按规定时间进行整改,造成隐患滞留,对隐患整改车间实施安全管理综合评价考核。

3、“区域管理”责任落实考核。现场他人违章没制

止,按违反区域安全负责制规定等同违章处理;外来参观人员违章,由接待部门负责,按违反区域安全负责制规定等同违章处理;各级管理者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工作,对区域工作点内出现上级查出重大隐患或违章行为负区域管理的同等责任。

4、“领导干部”责任追究考核。在区域内发生严重违章、重大隐患滞留或厂级检查违章数多于本车间区域检查违章数,对所在车间领导干部执行“质询、追究、罢免”三制处置。

5、安全目标完成激励考核。分公司对各单位区域安全负责制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考核评价,对“区域安全负责制”管理分别评价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对评价为合格、基本合格的车间和领导个人给予奖励。

五、区域安全负责制的流程

1、区域责任人。必须按标准对所负责的区域进行巡

查,对区域内出现的隐患及时做好记录,并及时上报班组长。对于随时可能造成人身、工亡和设备事故的重大隐患有权越级上报。对进入责任区域内的各类人员的违章行为要进行有效的制止,并做好记录与上报,做到责任区域“岗位无隐患,人员无违章”。

2、班组长。每天下班前要收集班组员工的区域安全检查表,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属于班组能力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立即安排整改,班组无法解决的问题,交班或报车间处理。每天收齐的区域安全检查表交车间安全员审核。

3、车间安全员。每天上班后首先查阅前一天各班交上来的区域安全检查表,汇总岗位员工提出的问题;针对员工提出的问题到现场进行辩识,属于隐患向车间领导报告后,向安环部、机动部书面报告,并在现场挂牌告知;不属于隐患,向车间领导报告后,向岗位员工告知,并明示

在检查表中不要再反映;跟踪隐患整改进度和整改质量;对员工提出的问题无法辩识时,及时向安环部报告。

4、车间主任。按标准组织车间级安全检查;督促安全员跟踪隐患整改进度和整改质量;对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制定和落实防范措施,确保现场控制有序。

5、专业部室。按标准组织专业安全检查,督促和协助落实隐患整改,对重大隐患制定整改方案,并组织实施整改。

六、区域安全负责制的表现形式

1、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开幕词责任包干。但是,它不同于“以包代管”、“以罚代管”,更不是简单的“株连”管理,而是对过程控制中安全自主管理范围权限的界定、责任对象的明确、责任区域、责任内容的明确,是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具体实施的过程体现,是“我管安全“的直接表现形式。

2、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基础是标准的明晰。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工作方法是检查确认,为此,必须让检查者明确“查什么?怎么查?”。所以推行区域安全负责制必须有明晰的检查标准,完备的检查表。

3、推行区域安全负责制的重点是检查的检查。区域安全负责制依托的是全员的参与,员工的参与率高与不高,直接关系到执行效果。在引导员工安全意识转变过程中,提高区域安全负责制执行力的有效途径就是实施检查的检查。

4、推行区域安全负责制的关键是考核的落实。区域安全负责制是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措施,没有执行或执行有偏差都是失职行为,没有严格的考核就无法做到执行不走样,无法从本质意义上维护员工的生命权,因此,严格考核是“人性化”管理的有效举措,各单位必须从本单位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