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稳态导热实验报告

二维稳态导热实验报告
二维稳态导热实验报告

传热学

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作者:陈振兴学号:10037005

学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班级:装备01

指导教师:李增耀

实验时间:2012-10

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一、物理描述

有一个用砖砌成的长方形截面的冷空气通道,其截面尺寸和示意图如图1-1所示,假设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冷空气及砖墙的温度变化很小,可以近似地予以忽略。在以下情况下试计算:(1)砖墙横截面上的温度分布;(2)垂直于纸面方向的每米长度上通过砖墙的导热量。

1、内外表面均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且已知:

10,3011=?=∞h C t .33 C m W ??2/ 93.3,1022=?=∞h C t C m W ??2/ 砖墙的导热系数C m W ??=/3.50λ

2、内外壁分布均匀地维持在0C ?及30C ?;

11h t ,∞ 1w t 2

2h t ∞ 2w t

图1-1

二、数学描述

该结构的导热问题可以作为二维问题处理,并且其截面如图1-1所示,由于对称性,仅研究其1/4部分即可。

其网络节点划分如图2-1;

上述问题为二维矩形域内的稳态、无内热源、常物性的导热问题,对于这样的物理问题,我们知道,描写其的微分方程即控制方程,就是导热微分方程:

0222

2=??+??y

t

x t 第三类边界条件:内外表面均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且已知:

33.10,3011=?=∞h C t C m W ??2

/ 93.3,1022=?=∞h C t C m W ??2

/

砖墙的导热系数C m W ??=/3.50λ

a f

(m ,n )

c b

x ?=y ? x ?

n y ? e m d

图2-1

三:方程的离散

如上图2-1所示,用一系列与坐标轴平行的网络线把求解区域划分成许多子区域,以网格线的交点作为需要确定温度值的空间位置,即节点,节点的位置已该点在两个方向上的标号m 、n 来表示。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看成是以它为中心的小区域的代表,如上(m ,n ):对于(m ,n )为内节点时:由级数展开法或热平衡法都可以得到,当x ?=y ?时:

)t t t t (4

1

t 1,1,,1,1,-+-++++=

n m n m n m n m n m 对于(m ,n )为边界节点时: 位于平直边界上的节点:

)t t 2t (4

1

t 1,,1,1,--+++=

n m n m n m n m 外部角点:如图2-1中a 、b 、d 、e 、f 点,

)t t (2

1

t 1,,1,--+=

n m n m n m 内部角点:如图2-1中c 点,

)t t 2t 2t (6

1

t 1,1,,1,1,-+-++++=n m n m n m n m n m

由已知条件有,当m=1或n=13时的节点的温度衡为1w t =30C ?,当(m=6且n<9)和(n=8且6

四:编程思路及流程图

图3-1

五、程序及运行结果

第三类边界条件:

1、实验程序(C语言):

// 1.cpp : 定义控制台应用程序的入口点。//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int i,j,l;

float dt=1.0,dx=0.1,dy=0.1;

float t[13][17],a[13][17];

float q1=0,q2=0,q=0,e;

float lmd=0.53,h1=10.33,h2=3.93,t1=30,t2=10,ep=1.0e-7;

/*打印出题目*/

printf("\t\t\t二维稳态导热问题\t\t");

printf("\n\t\t\t\t\t\t----陈振兴装备\n");

printf("\n题目: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电模拟实验\n");

printf("\n矩形区域,l1=2.2;l2=3;l3=2;l4=1.2,假设区域内无内热源,导热系数为常熟,内外表面均为第三类边界条件且已知t1=30;t2=10;h1=10.33;h2=3.93;LMD=0.53;求该矩形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及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单位长度上通过墙体的导热量。\n");

/*各节点上的温度值*/

{

for(j=0;j<17;j++)

{

t[0][j]=30.0;

}

for(i=1;i<13;i++)

{

t[i][0]=30.0;

}

for(i=7;i<13;i++)

{

t[i][7]=10.0;

}

for(j=8;j<17;j++)

{

t[7][j]=10.0;

}

for(i=1;i<7;i++)

for(j=1;j<17;j++)

t[i][j]=20,a[i][j]=0;

}

{

for(i=7;i<13;i++)

for(j=1;j<7;j++)

t[i][j]=20,a[i][j]=0;

}

while(dt>=ep)

{

{

for(i=1;i<7;i++)

for(j=1;j<17;j++)

a[i][j]=t[i][j];

}

{

for(i=7;i<13;i++)

for(j=1;j<7;j++)

a[i][j]=t[i][j];

}

{

for(i=6;i<12;i++)

for(j=2;j<6;j++)

t[i][j]=(t[i-1][j]+t[i+1][j]+t[i][j-1]+t[i][j+1])/4;

}

{

for(i=2;i<6;i++)

for(j=2;j<16;j++)

t[i][j]=(t[i-1][j]+t[i+1][j]+t[i][j-1]+t[i][j+1])/4;

}

{

for(j=2;j<6;j++)

t[12][j]=(t[12][j-1]+t[12][j+1]+2*t[11][j])/4;

}

{

for(i=2;i<6;i++)

t[i][16]=(t[i-1][16]+t[i+1][16]+2*t[i][15])/4;

}

{

for(i=2;i<12;i++)

t[i][1]=(dx*h1*t1/lmd+(t[i+1][1]+t[i-1][1])/2+t[i][2])/(2+dx*h1/lmd); }

{

for(j=2;j<16;j++)

t[1][j]=(dy*h1*t1/lmd+(t[1][j+1]+t[1][j-1])/2+t[2][j])/(2+dy*h1/lmd); }

{

for(i=7;i<12;i++)

t[i][6]=(dx*h2*t2/lmd+(t[i+1][6]+t[i-1][6])/2+t[i][5])/(2+dx*h2/lmd); }

{

for(j=7;j<16;j++)

t[6][j]=(dy*h2*t2/lmd+(t[6][j+1]+t[6][j-1])/2+t[5][j])/(2+dy*h2/lmd); }

t[1][1]=(h1*dx*t1+lmd*(t[2][1]+t[1][2])/2)/(lmd+h1*dy);

t[1][16]=(h1*dx*t1+lmd*(t[1][15]+t[2][16])/2)/(lmd+h1*dy);

t[6][16]=(h2*dx*t2+lmd*(t[6][15]+t[5][16])/2)/(lmd+h2*dy);

t[12][1]=(h1*dx*t1+lmd*(t[12][2]+t[11][1])/2)/(lmd+h1*dy);

t[12][6]=(h2*dx*t2+lmd*(t[12][5]+t[11][6])/2)/(lmd+h2*dy);

t[6][6]=(h2*dy*t2+lmd*(t[5][6]+t[6][5]+t[7][6]/2+t[6][7]/2))/(3*lmd+h2*dx);

{

for(i=1;i<7;i++)

{

for(j=1;j<17;j++)

dt=dt+abs(t[i][j]-a[i][j]);

dt=dt/(6*16);

}

for(i=7;i<13;i++)

{

for(j=1;j<7;j++)

dt=dt+abs(t[i][j]-a[i][j]);

dt=dt/(6*6);

}

}

}

printf("温度分布为:\t\t\t\t\t\t\t\t\t");

l=0;

{

for(i=1;i<7;i++)

{

for(j=1;j<17;j++)

printf("%3.1f ",t[i][j]);

l=l+1;

if(l==16)

{

printf("\n");

l=0;

}

}

l=0;

for(i=7;i<13;i++)

{

for(j=1;j<7;j++)

{ printf("%3.1f ",t[i][j]);

l=l+1;

if(l==6)

{

printf("\n");

l=0;

}

}

}

}

{

for(j=2;j<16;j++)

q1=q1+(30-t[1][j])*h1*dx;

for(i=2;i<12;i++)

q1=q1+(30-t[i][1])*h1*dy;

for(j=7;j<17;j++)

q2=q2+(t[6][j]-10)*h2*dx;

for(i=7;i<12;i++)

q2=q2+(t[i][6]-10)*h2*dy;

q1=q1+h1*(dx/2*(30-t[1][16])+dy/2*(30-t[12][1])+dx*(30-t[1][1])); q2=q2+h2*(dx/2*(t[6][16]-10)+dy/2*(t[12][6]-10)+dx*(t[7][7]-10)); }

q=(q1+q2)/2;

e=abs((q2-q1)/q);

printf("单位长度上1/4墙体的导热量为:%4.2fW,偏差为:%3.2f",q,e); getchar();getchar();

return 0;

}

运行结果图:

图3-2

实验算得导热量为97.62W,与数值模拟的偏差为(26.73*4W-97.62W)/(26.73*4)W*100%=8.7%

2、数值模拟程序(matlab):

z=[29.9 29.7 29.5 29.3 29.1 29.0 28.8 28.7 28.7 28.6 28.6 28.5 28.5 28.5 28.5 28.2

29.7 29.1 28.5 28.0 27.4 26.9 26.5 26.2 26.0 25.9 25.8 25.7 25.6 25.6 25.6 25.5

29.5 28.5 27.6 26.6 25.7 24.8 24.1 23.6 23.3 23.1 22.9 22.8 22.8 22.7 22.7 22.7

29.3 28.0 26.6 25.2 23.8 22.5 21.6 20.9 20.5 20.2 20.0 19.9 19.9 19.8 19.8 19.8

29.1 27.4 25.7 23.8 21.9 19.9 18.7 17.9 17.5 17.2 17.1 17.0 16.9 16.9 16.9 16.9

29.0 26.9 24.8 22.5 19.9 16.7 15.2 14.6 14.3 14.2 14.1 14.0 14.0 14.0 14.0 13.9

28.8 26.5 24.1 21.5 18.6 15.2 0 0 0 0 0 0 0 0 0 0;

28.7 26.2 23.5 20.8 17.8 14.6 0 0 0 0 0 0 0 0 0 0;

28.6 25.9 23.2 20.3 17.3 14.2 0 0 0 0 0 0 0 0 0 0;

28.5 25.7 22.8 20.0 17.0 14.0 0 0 0 0 0 0 0 0 0 0;

28.3 25.4 22.6 19.7 16.7 13.6 0 0 0 0 0 0 0 0 0 0;

27.2 25.1 22.5 19.5 16.3 12.5 0 0 0 0 0 0 0 0 0 0];

v=[18 22 26];

[xx,yy]=meshgrid(y,x);

surf(xx,yy,z);colorbar;xlabel('x');ylabel('y');zlabel('z');az = 0;el =- 90;view(az, el); shading interp;

axis tight;

figure,contour(xx,yy,z,v);

grid on

数值模拟图:

图3-3

图3-4 第一类边界条件

1、实验程序(C语言):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int _tmain(int argc, _TCHAR* argv[])

{

int i,j,l;

float dt=1.0,dx=0.1,dy=0.1;

float t[12][16],a[12][16];

float q1=0,q2=0,q=0,e;

float lmd=0.53,t1=30,t2=0,ep=1.0e-7;

/*打印出题目*/

printf("\t\t\t二维稳态导热问题\t\t");

printf("\n\t\t\t\t\t\t----陈振兴装备\n");

printf("\n题目:二维导热物体温度场的电模拟实验\n");

printf("\n矩形区域,l1=2.2;l2=3;l3=2;l4=1.2,假设区域内无内热源,导热系数为常熟,内外表面均为第一类边界条件且已知t1=30;t2=0;LMD=0.53;求该矩形区域内的温度分布及

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单位长度上通过墙体的导热量。\n");

/*各节点上的温度值*/

{

for(j=0;j<16;j++)

{

t[0][j]=30.0;

}

for(i=1;i<12;i++)

{

t[i][0]=30.0;

}

for(i=5;i<12;i++)

{

t[i][5]=0.0;

}

for(j=6;j<16;j++)

{

t[5][j]=0.0;

}

for(i=1;i<5;i++)

for(j=1;j<15;j++)

t[i][j]=20,a[i][j]=0;

}

{

for(i=5;i<11;i++)

for(j=1;j<5;j++)

t[i][j]=20,a[i][j]=0;

}

while(dt>=ep)

{

{

for(i=1;i<5;i++)

for(j=1;j<15;j++)

a[i][j]=t[i][j];

}

{

for(i=5;i<11;i++)

for(j=1;j<5;j++)

a[i][j]=t[i][j];

}

{

for(i=5;i<11;i++)

for(j=1;j<5;j++)

t[i][j]=(t[i-1][j]+t[i+1][j]+t[i][j-1]+t[i][j+1])/4; }

{

for(i=1;i<5;i++)

for(j=1;j<15;j++)

t[i][j]=(t[i-1][j]+t[i+1][j]+t[i][j-1]+t[i][j+1])/4; }

{

for(j=1;j<5;j++)

t[11][j]=(t[11][j-1]+t[11][j+1]+2*t[10][j])/4;

}

{

for(i=1;i<5;i++)

t[i][15]=(t[i-1][15]+t[i+1][15]+2*t[i][14])/4;

}

{

for(i=1;i<5;i++)

{

for(j=1;j<15;j++)

dt=dt+abs(t[i][j]-a[i][j]);

dt=dt/(4*14);

}

for(i=5;i<11;i++)

{

for(j=1;j<5;j++)

dt=dt+abs(t[i][j]-a[i][j]);

dt=dt/(4*6);

}

}

}

printf("温度分布为:\t\t\t\t\t\t\t\t\t");

l=0;

{

for(i=0;i<6;i++)

{

for(j=0;j<16;j++)

printf("%4.1f ",t[i][j]);

l=l+1;

if(l==16)

{

printf("\n");

l=0;

}

}

l=0;

for(i=6;i<12;i++)

{

for(j=0;j<6;j++)

{ printf("%4.1f ",t[i][j]);

l=l+1;

if(l==6)

{

printf("\n");

l=0;

}

}

}

}

{

for(j=1;j<15;j++)

q1=q1+(30-t[1][j])*lmd;

for(i=1;i<11;i++)

q1=q1+(30-t[i][1])*lmd;

for(j=6;j<15;j++)

q2=q2+t[4][j]*lmd;

for(i=6;i<11;i++)

q2=q2+t[i][4]*lmd;

q1=q1+lmd*((30-t[1][15])/2+(30-t[11][1])/2); q2=q2+lmd*(t[4][15]/2+t[11][4]/2+t[4][4]); }

q=(q1+q2)/2;

e=abs((q2-q1)/q);

printf("单位长度上墙体的导热量为:%4.2fW,偏差为:%3.2f",4*q,e); getchar();getchar();

return 0;

}

运行结果图:

2、数值模拟程序(matlab):

z=[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30.0 29.0 28.1 27.1 26.2 25.5 24.9 24.5 24.3 24.2 24.1 24.1 24.0 24.0 24.0 24.0;

30.0 28.1 26.1 24.2 22.3 20.7 19.6 18.9 18.5 18.3 18.2 18.1 18.0 18.0 18.0 18.0;

30.0 27.1 24.2 21.2 18.1 15.5 13.9 13.0 12.5 12.3 12.2 12.1 12.0 12.0 12.0 12.0;

30.0 26.2 22.3 18.1 13.6 9.1 7.4 6.7 6.4 6.2 6.1 6.1 6.0 6.0 6.0 6.0;

30.0 25.5 20.7 15.5 9.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9 19.6 13.9 7.4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5 18.9 13.0 6.7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3 18.5 12.6 6.4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2 18.3 12.3 6.2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1 18.2 12.2 6.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30.0 24.1 18.2 12.2 6.1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v=[12 18 24];

x=1:1:12;

y=1:1:16;

[xx,yy]=meshgrid(y,x);

surf(xx,yy,z);colorbar;xlabel('x');ylabel('y');zlabel('z');az = 0;el =- 90;view(az, el); shading interp;

axis tight;

figure,contour(xx,yy,z,v);

grid on

六、实验感想

这次花了很长时间来完成传热学数值模拟实验,总的来说还是收获很大的。首先从实验本身来看,结合书本上关于数值求解的讲解,以及在网上搜索的一些例题,我对数值计算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划分网格、求各节点的相应温度值的计算方法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数值求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确实能够发挥很大作用,能最接近真实情况的将实际问题的解用数学模型表示出来,从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同时也能加强对二维稳态导热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其次从具体实施的角度来看,我在编改程序的过程中也再次详细认识和掌握了很多C语言以及matlab的相关知识,对迭代求解的思路有了比较清晰地认识。而且也认识到编写程序所需要的严谨与认真是又快又好解决问题的关键。否则浪费了时间精力还做了无用功,得不偿失。

七、参考文献

[1]、西安交通大学等编,传热学实验指导书,热与流体实验中心

[2]、周振红等主编,Fortran90/95高级程序设计,黄河水利出版社,2005

[3]、杨世铭,陶文铨编著,传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本章主要要求: 1、重点内容: ①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② 集总参数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③ 一维及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 2 、掌握内容: ① 确定瞬时温度场的方法; ② 确定在一时间间隔内物体所传导热量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内容: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许多工程问题需要确定:物体内部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或确定其内部温度达某一极限值所需的时间。如:机器启动、变动工况时,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部件因热应力而破坏。因此,应确定其内部的瞬时温度场。钢制工件的热处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稳态导热过程,掌握工件中温度变化的速率是控制工件热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金属在加热炉内加热时,要确定它在炉内停留的时间,以保证达到规定的中心温度。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一、非稳态导热 1 、定义: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非稳态导热。 2 、分类:根据物体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不同分: 1 2 )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作周期性变化 如图 3-1 所示,设一平壁,初值温度 t 0 ,令其左侧的表面温 度突然升高到 并保持不变,而右侧仍与温度为 的空气接触,试分 析物体的温度场的变化过程。 首先,物体与高温表面靠近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仍 保持原来的 t 0 。 如图中曲线 HBD ,随时间的推移,由于物体导热温度变化波及范 围扩大,到某一时间后,右侧表面温度也逐渐升高,如图中曲线 HCD 、 HE 、 HF 。 最后,当时间达到一定值后,温度分布保持恒定,如图中曲线 HG (若 λ=const ,则 HG 是直线)。 由此可见,上述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存在着右侧面参与换热与不参 与换热的两个不同阶段。 ( 1 )第一阶段(右侧面不参与换热) 温度分布显现出部分为非稳态导热规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温度区的混合分布,即:在此阶段物体温度分布受 t 分布的影响较大,此阶段称非正规状况阶段。 ( 2 )第二阶段,(右侧面参与换热) 当右侧面参与换热以后,物体中的温度分布不受 to 影响,主要取决于边界条件及物性,此时,非稳态导热过程进入到正规状况阶段。正规状况阶段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2 )二类非稳态导热的区别:前者存在着有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后者不存在。 3 、特点;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在与热流量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热流量不相等,这是非稳态导热区别于稳态导热的一个特点。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20、21)第四章 4.3 非稳态导热

1主要内容本节介绍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法,最后简要介绍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4.3 非稳态导热 4.3非稳态导热 :温度场随时间变化的导热过程。 2 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的类型: (1)周期性非稳态导热: (2)非周期性非稳态导热:在周期性变化边界条件下发生的导热过程,如内 燃机汽缸壁的导热、一年四季大地土壤的导热等。 在瞬间变化的边界条件下发生的导热过程,例如 热处理工件的加热或冷却等。 讨论一维非周期性非稳态导热的分析解法及求解特殊非稳态导热问题的集总参数法。 了解和掌握非稳态导热过程中温度场的变化规律及换热量的计算方法。本节主要内容:主要目的: 1.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3第三类边界条件下大平壁、长圆柱及球体的加热或冷却是工程上常见的一维非稳态导热问题。(1)无限大平壁冷却或加热问题的分析解简介 假设:厚度为δ、热导率λ、热扩散率a 为常数,无内热源,初始温度与两侧的流体相同并为t 0。两侧流体温度突然降低为t ∞,并保持不变,平壁表面与流体间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h 为常数。 考虑温度场的对称性,选取 坐标系如图,仅需讨论半个平壁的导热问题。这是一维的非稳态导热问题。41)数学模型:(对称性)引进无量纲过余温度、无 量纲坐标,Fo 是无量纲特征数,称为傅里叶数称为毕渥数 令过余温度 5傅里叶数的物理意义: Fo 为两个时间之比,是非 稳态导热过程的无量纲时间。毕渥数的物理意义:Bi 为物体内部的导热热阻与边界处的对流换热热阻之比。 由无量纲数学模型可知,Θ是Fo 、Bi 、X 三个无量纲参数的函数确定此函数关系是求解该非稳态导热问题的主要任务。2)求解结果:6解的函数形式为无穷级数,式中β1,β2,···,βn 是下面超越 方程 的根 根有无穷多个,是Bi 的函数。无论Bi 取任何值,β1,β2,···,βn 都是 正的递增数列,Θ的解是一个快速 收敛的无穷级数。 2y 由解的函数形式可以看出,Θ确实是Fo 、Bi 、X 三 个无量纲特征数的函数

Flash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实验一:Flash基础操作 (3) 2. 实验二:Flash运动补间 (6) 3. 实验三: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8) 4. 实验四:Flash综合贺卡制作 (9) 5. 实验五:时间轴命令应用 (14) 6. 实验六:数字运算语句 (16) 7. 实验七:影片剪辑事件 (18) 8. 实验八:交互性鼠绘场景制作 (20) 9. 实验九: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22) 10.实验十:脚本作品综合设计 (24)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一、实验课程名称 Flash 二、实验项目名称 试验一: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flash软件的运用,熟悉flash的操作界面,掌握基础操作。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Flash8.0软件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8.0,观察flash操作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为: 2、了解帧、关键帧的概念及区别,认识时间轴,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传热学 第3章-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1、 重点内容:①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② 集总参数法的基本原理及应用; ③一维及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 2、掌握内容:① 确定瞬时温度场的方法; ② 确定在一时间间隔内物体所传导热量的计算方法。 3、了解内容: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许多工程问题需要确定:物体内部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或确定其内部温度达某一极限值所需的时间。如:机器启动、变动工况时,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部件因热应力而破坏。因此,应确定其内部的瞬时温度场。钢制工件的热处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稳态导热过程,掌握工件中温度变化的速率是控制工件热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金属在加热炉内加热时,要确定它在炉内停留的时间,以保证达到规定的中心温度。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一、非稳态导热 1、定义: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非稳态导热。 2、分类:根据物体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不同分: 1)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恒定值,即:const t =↑τ 2)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作周期性变化 1)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趋于恒定值 如图3-1所示,设一平壁,初值温度t 0,令其左侧的 表面温度突然升高到1t 并保持不变,而右侧仍与温度为 0t 的空气接触,试分析物体的温度场的变化过程。 首先,物体与高温表面靠近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 而其余部分仍保持原来的t 0 。 如图中曲线HBD ,随时间的推移,由于物体导热温 度变化波及范围扩大,到某一时间后,右侧表面温度也 逐渐升高,如图中曲线HCD 、HE 、HF 。 最后,当时间达到一定值后,温度分布保持恒定, 如图中曲线HG (若λ=const ,则HG 是直线)。 由此可见,上述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存在着右侧面 参与换热与不参与换热的两个不同阶段。 (1)第一阶段(右侧面不参与换热) 温度分布显现出部分为非稳态导热规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温度区的混合分布,即:在此阶段物体温度分布受t 分布的影响较大,此阶段称非正规状况阶段。 (2)第二阶段,(右侧面参与换热) 当右侧面参与换热以后,物体中的温度分布不受to 影响,主要取决于边界条件及物性,此时,非稳态导热过程进入到正规状况阶段。正规状况阶段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DOC

欢迎共阅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 3. 1.利用 2.加强对 四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DDALine(intx0,inty0,intx1,inty1) { glColor3f(1.0,0.0,0.0); intdx,dy,epsl,k; floatx,y,xIncre,yIncre; dx=x1-x0;dy=y1-y0;

x=x0;y=y0; if(abs(dx)>abs(dy))epsl=abs(dx); else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End(); } } { } { } { glutInitWindowSize(400,300); glutInitWindowPosition(100,120); glutCreateWindow("line"); Initial(); glutDisplayFunc(Display); glutReshapeFunc(winReshapeFcn); glutMainLoop(); return0; }

多媒体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名称:声音录制、处理及MIDI音乐制作Array实验日期:2011.12.6 实验室:5205 试验台号:同组者: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声音的数字化原理及过程理解,了解计算机处理和存储声音方式,了解WAVE、MIDI和MP3声音数据文件的差别和用法,了解制作简单MIDI音乐方法,掌握几种常用声音处理工具软件的用法,掌握录音、编辑声音、制作MP3格式声音的方法。 二、主要软件与硬件 (1) 带有声卡、麦克风、音响(或耳机)和光驱的MPC (2) Windows 2000操作系统,自带声音工具“音量控制”和“录音机”。 (3) 声音处理软件Cool Edit Pro 三、实验原理 模拟声音三要素,即音高、音色和音强。数字波形声音技术指标主要包括:采样频率、量化位数和编码算法等。根据这些技术指标我们把数字波形声音分为五个等级:电话音质、AM音质、FM音质、CD音质和数字录音带。 MP3是MPEG声音层3(Layer3)压缩标准,可以“无失真”的将WAVE文件压缩到原来大小的1/12。 MIDI(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电子乐器数字接口)是计算机特有的数字音乐格式,播放MIDI乐曲需要音乐合成器,合成器合成声音的方法有两种:FM合成法和波表合成法。MIDI文件的特点有:文件小、易编辑、可以做背景音乐。 四、实验要求 1、使用录音软件把10秒钟CD音乐录制成CD音质(44.1kHz、16位、双声道、PCM)的WAVE文件。 2、练习使用Cool Edit Pro,尝试它的各项功能。制作一段声音文件(作为实验一中设计的数字电视图像伴音文件),这段声音必须既有音乐,又有自己录制的话语,并存为无压缩的WAVE文件。 3、把前一步制作的WAVE声音转换成MP3格式,比较两种格式声音文件的数据量和试听效果。 五、实验条件 带有声卡、麦克风、音响(或耳机)和光驱的MPC、Windows XP操作系统,自带声音工

3D max 实验报告

文理学院 实 验 报 告 书 课程:三维动画设计姓名:江花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教育09101班 学号:200911030129 指导教师:肖芳 实验一:三维模型的创建 :江花学号:200911030129 时间:1—4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掌握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容及要求 (1) 利用3DSMAX三维创建命令创建三维模型。 (2) 在3DSMAX利用二维平面图创建三维模型。 (3)导入其他三维软件工具创建的三维模型。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利用3DSMAX2010的造型命令和编辑功能创建三维模型。 实验步骤: 一、地面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标准基本体→平面,参数如右图图示如下 二、墙 透视图→创建几何体 →扩展基本体→L-Ext

参数如右图 与地面对齐(Alt+A): 1、首先,当前对象对目标对象XYZ三个方向中心对中心→应用 2、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应用→确定(下图) 三、天花板透视图→选择地面→镜像→Z轴方向偏移100,复制 四、床板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五、床头 1、左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圆柱体(边数24以上,一定要记得切片)参数如右图

2、床头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方向最大对最大,Y轴方向中心对中心,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 六、床头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床头柜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最大对最大,Y轴最大对最小 3、原地复制一个床头柜,与床板对齐:Y轴最小对最大 4、将新绘制的两个床头柜附加到床组合中:选中两个床头柜→成组→附加→选中床组合 七、将床组合移到墙角处 选择捕捉开关右键点击→点选边捕捉→打开捕捉开关(S)→顶视图或前视图将床组合移至墙角,如果此时Y轴或Z轴方向位置变动,再以Alt+A的方式对齐一下 八、将床组合隐藏 命令面板→显示→隐藏→隐藏选定对象 九、衣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Flash实验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实验一:Flash基础操作 (3) 2. 实验二:Flash运动补间 (6) 3. 实验三: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8) 4. 实验四:Flash综合贺卡制作 (9) 5. 实验五:时间轴命令应用 (14) 6. 实验六:数字运算语句 (16) 7. 实验七:影片剪辑事件 (18) 8. 实验八:交互性鼠绘场景制作 (20) 9. 实验九: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22) 10.实验十:脚本作品综合设计 (24) 11. 12. 13. 14. 15.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 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一、实验课程名称 Flash 二、实验项目名称 试验一: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掌握flash软件的运用,熟悉flash的操作界面,掌握基础操作。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Flash8.0软件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8.0,观察flash操作界面,可以看到主界面为: 2、了解帧、关键帧的概念及区别,认识时间轴,懂得如何去运用它们; 3、掌握其他工具的属性、概念、和功能; 如要绘制一个小圆,先点击工具栏上的椭圆工具,

matlab实验报告

专业仿真课程设计题目: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专业仿真课程设计题目 主要研究内容: 从所拍摄的多个目标物中检测三角形物,给出三角形物几何中心、三个边长以及边长的方向、面积。 设计要求: (1)提交能够实现题目要求、并通过演示验收的可执行文件。 (2)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包括程序清单)。 (3)通过答辩,答辩成绩满分20分,其中个人设计部分10分,非个人设计部分10分。 (4)软件设计要求:有一个人机交互界面,模块化设计,在模块之间通过BMP文件或者文本文件传送数据,可以查看中间结果。 (5)5个人一组,组长协调分工,每个组员一定要有具体任务,以便考核。预期达到的目标: 1、能够通过相关文献查阅、文献综述和总结,给出问题求解的多种可行方案。 2、能够综合运用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实验方案、分析实验结果,得出有效的结论。 3、能够借助MATLAB仿真软件,进一步掌握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等相关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结合本专业“自动控制原理”、“数字信号处理”、“误差理论”等相关课程,采用MATLAB软件对复杂工程问题建立模型并进行预测与模拟; 4、能够与团队中其他学科成员合作开展工作,能够与其他队员很好地沟通和交流意见,能够通过口头或书面方式表达自己的设计思路,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目录 第一章课程设计相关知识综述 1.1 MATLAB相关知识叙述 1.1.1 MATLAB基本知识介绍 1.1.2 MATLAB的优势特点 1.1.3 MATLAB的发展历程 1.2 MATLAB工具箱与函数 1.2.1 MATLAB图像处理工具箱 1.2.2 课程设计所用图像处理函数介绍第二章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 2.1 课程设计主要研究内容 2.2 课程设计要求 2.3 课程设计预期目标 第三章设计过程 3.1 设计方案 3.2 设计步骤及流程图 3.3 程序清单及相关注释 3.4 实验结果分析 3.5 结论 第四章团队情况 第五章总结 第六章参考文献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第三章非稳态导热分析解法 本章主要要求: 1、重点内容:①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及特点; ②集总参数法的基本原理及使用; ③一维及二维非稳态导热问题。 2 、掌握内容:①确定瞬时温度场的方法; ②确定在一时间间隔内物体所传导热量的计算方法。 3 、了解内容:无限大物体非稳态导热的基本特点。 许多工程问题需要确定:物体内部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或确定其内部温度达某一极限值所需的时间。如:机器启动、变动工况时,急剧的温度变化会使部件因热应力而破坏。因此,应确定其内部的瞬时温度场。钢制工件的热处理是一个典型的非稳态导热过程,掌握工件中温度变化的速率是控制工件热处理质量的重要因素;金属在加热炉内加热时,要确定它在炉内停留的时间,以保证达到规定的中心温度。 §3—1 非稳态导热的基本概念 一、非稳态导热 1 、定义: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导热过程称非稳态导热。 2 、分类:根据物体内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特征不同分: 1 )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逐渐趋于恒定值,即: 2 )物体的温度随时间而作周期性变化 如图 3-1 所示,设一平壁,初值温度 t 0 ,令其左侧的表面温 度突然升高到 并保持不变,而右侧仍和温度为 的空气接触,试分 析物体的温度场的变化过程。 首先,物体和高温表面靠近部分的温度很快上升,而其余部分仍 保持原来的 t 0 。 如图中曲线 HBD ,随时间的推移,由于物体导热温度变化波及范 围扩大,到某一时间后,右侧表面温度也逐渐升高,如图中曲线 HCD 、 HE 、 HF 。

最后,当时间达到一定值后,温度分布保持恒定,如图中曲线 HG (若λ=const ,则 HG 是直线)。 由此可见,上述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存在着右侧面参和换热和不参 和换热的两个不同阶段。 ( 1 )第一阶段(右侧面不参和换热) 温度分布显现出部分为非稳态导热规律控制区和部分为初始温度区的混合分布,即:在此阶段物体温度分布受 t 分布的影响较大,此阶段称非正规状况阶段。 ( 2 )第二阶段,(右侧面参和换热) 当右侧面参和换热以后,物体中的温度分布不受 to 影响,主要取决于边界条件及物性,此时,非稳态导热过程进入到正规状况阶段。正规状况阶段的温度变化规律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2 )二类非稳态导热的区别:前者存在着有区别的两个不同阶段,而后者不存在。 3 、特点; 非稳态导热过程中,在和热流量方向相垂直的不同截面上热流量不相等,这是非稳态导热区别于稳态导热的一个特点。 原因:由于在热量传递的路径上,物体各处温度的变化要积聚或消耗能量,所以,在热流量传递的方向上。 二、非稳态导热的数学模型 1 、数学模型 非稳态导热问题的求解规定的 { 初始条件,边界条件 } 下,求解导热微分方程。 2 、讨论物体处于恒温介质中的第三类边界条件问题 在第三类边界条件下,确定非稳态导热物体中的温度变化特征和边界条件参数的关系。 已知:平板厚 2 、初温 to 、表面传热系数 h 、平板导热系数,将 其突然置于温度为的流体中冷却。 试分析在以下三种情况:<<1/h 、>>1/h 、=1/h 时,平板中温度场 的变化。 1 ) 1/h<< 因为 1/h 可忽略,当平板突然被冷却时,其表面温度就被冷却到,随着时

非稳态导热习题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习题 例一腾空置于室内地板上的平板电热器,加在其上的电功率以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方式全部损失于室内。电热器表面和周围空气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h ,且为常数,室内的空气温度和四壁、天花板及地板的温度相同,均为t f 。电热器假定为均质的固体,密度为ρ,比热为c ,体积为V , 表面积为A ,表面假定为黑体,因其导热系数足够大,内部温度均布。通电时其温度为t 0。试写出该电热器断电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描述。 [解] 根据题意,电热器内部温度均布,因此可用集中参数分析法处理。 电热器以辐射换热方式散失的热量为: 44r f ()A T T σΦ=- (1) 以对流换热方式的热量为: c f ()hA T T Φ=- (2) 电热器断电后无内热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散失的热量应等于电热器能量的减少。若只考虑电热器的热力学能 ( r c d d T cV ρτ -Φ-Φ= (3) 因此,相应的微分方程式为: 44f f d ()()d T A T T hA T T cV σρτ -+-=- (4) 初始条件为: τ=0, t =t 0 (5) 上述两式即为该电热器断电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描述。 例 电路中所用的保险丝因其导热系数很大而直径很小可视为温度均布的细长圆柱体,电流的热效应可视为均匀的内热源。如果仅考虑由于对流换热的散热量,保险丝表面和温度为t f 的周围空气之间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h ,且为常数。试求该保险丝通电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解] 根据题意,保险丝内部温度均布,因此可用集中参数分析法处理。 保险丝表面以对流换热方式散失的热量为: * c f ()hA T T Φ=- (1) 保险丝的内热源为: Q 0=IR 2 (2) 式中:I ——保险丝通过的电流,(A ); R ——保险丝的电阻,Ω。 根据能量守恒,散失的热量与内热源所转变成的热量的和应等于保险丝能量的变化。若只考虑保险丝的热力学能

虚拟实验实验报告

虚拟实验实验报告 篇一:VR虚拟现实实验报告 《虚拟现实技术》课堂实验报告 (XX-XX学年第2学期) 班级:地信一班 姓名:冯正英 学号: 3 实验一:Sketch Up软件认识与使用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使学生掌握Sketch Up软件的基本架构,理解利用Sketch Up进行场景制作的基本步骤,能够熟练运用Sketch Up软件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工具。 2. 要求 每位学生进行Sketch Up软件的安装和配置,操作练习Sketch Up的主要功能及相关工具,理解体会各种操作的执行结果,并独立总结撰写完成实验报告。 二、Sketch up的主要功能: 1、独特而便捷的推拉工具:功能强大且操作简便的推拉工具,所有的造型几乎都可从推拉方式中完成。 2、可汇入导出AutoCAD的各式图面:可读取与写出各版本的AutoCAD DWG格式,并可自模型中汇出平、立、剖面

的DWG图面,让您延用原有的设计而无须重新处理。 3、精确的尺寸输入与文字注释:所有的外型不再只是大约的视觉比例,透过数值输入框可赋予精密而正确的尺寸,也能直接在立体图面上进行尺寸标注和注释,大大地增强图面解说力。 4、随贴即用的材质彩绘功能:任何的图像档均能搭配彩绘工具贴附于模型表面,无须经过彩现计算,便能直接呈现出材质的原貌,既快速又有效率。所有材质均可立即编修大小比例、角度与扭转变形,并直接调整透明度。 5、随贴即用的材质彩绘功能:任何的图像档均能搭配彩绘工具贴附于模型表面,无须经过彩现计算,便能直接呈现出材质的原貌,既快速又有效率。所有材质均可立即编修大小比例、角度与扭转变形,并直接调整透明度。 6、动态剖面:提供即时互动的剖面功能,清楚的呈现出剖切后的空间状态。透过场景功能,还可以动态模拟剖面的生成效果。 7、卓越的路径跟随建构能力:只需设计出所要的断面,便能沿着路径组合出各种复杂的造型。 8、全新的Layout布图能力:以类似于AutoCAD图纸空间的方式,将多种不同的图面角度和内容,依您的需要置放在Layout图纸上,并可直接标注尺寸、注释和加注图框,完全不需要再使用传统的2D软件即可完成图说。

实验报告模板

“小女孩动画影片”制作简介 华南师范大学大学Flash动画制作综合设计性实验报告 年级专业:指导教师: 摘要: Flash是美国Macromedia公司出品的专业矢量图形编辑和动画创作软件,主要用于网页设计和多媒体创作。利用Flash自带的矢量图绘制功能,并结合图片、声音以及视频等素材的应用,可以制作出精美、流畅的二维动画效果。通过为动画添加Action动作脚本,还能使其实现特定的交互功能。此外,Flash动画还具有以流媒体的形式进行播放,以及文件短小等特点,因此Flash制作的作品非常适合通过网络发布和传播。近年来,随着软件功能的不断升级与改进,也使Flash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更多的领域中。是人们获取和发布信息的主要途径。 利用Flash制作的动画作品,风格各异、各类繁多,若将其以作品目的和应用领域来划分,将其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动画短片,网页广告,动态网页,交互游戏,多媒体教学等。在教学方面主要应用于多媒体教学和教学课件的制作,为教育教学创造方便条件,成为新时代教学不可缺少的主要工具。 本综合实验是在掌握了Flash动画网页设计的原则方法,学习Flash动画网页初步操作技能后,运用所学过的所有相关知识综合设计制作一个小女孩动画影片。通过设计与制作,了解和掌握了Flash 动画影片的设计与动画制作方法。 关键词:Flash动画影片、运动渐变、形状渐变、元件制作、引导层

动作渐变、动态遮罩层使用、按钮制作、ActionScript、音频、视频 一、“小女孩动画影片”设计要求 1、绘制动画影片层次结构图,将各层次关系用简明的图示描 述出来 2、影片时长一分钟以上。 3、页面美观,包含多种Flash动画元素,如文字、图片、按 钮、ActionScript、声音、视频等)。 4、影片制作完成后请将fla文件和本实验报告转换成压缩文 件再上传。 二、“小女孩动画影片”设计方案 ⑴网站标题:小女孩动画影片 ⑵网站内容简介:本网站通过文字按钮、ActionScript、视频等多种Flash动画元素的形式制作了一段动画影片。 ⑶影片结构图

3Dmax实验报告材料

湖南文理学院 实 验 报 告 书 课程:三维动画设计 姓名:谢江花 专业:教育技术学 班级:教育09101班 学号:200911030129 指导教师:肖芳

实验一:三维模型的创建 姓名:谢江花学号:200911030129 时间:1—4周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掌握利用软件开发工具进行三维模型的创建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和仪器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环境及相关软件 三、实验内容及要求 (1) 利用3DSMAX三维创建命令创建三维模型。 (2) 在3DSMAX利用二维平面图创建三维模型。 (3)导入其他三维软件工具创建的三维模型。 四、实验原理及步骤 实验原理:利用3DSMAX2010的造型命令和编辑功能创建三维模型。 实验步骤: 一、地面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标准基本体→平面,参数如右图图示如下 二、墙 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L-Ext 参数如右图 与地面对齐(Alt+A): 1、首先,当前对象对目标对象XYZ三个方向中心对中心→应用 2、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应用→确定(下图)

三、天花板透视图→选择地面→镜像→Z轴方向偏移100,复制 四、床板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五、床头 1、左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圆柱体(边数24以上,一定要记得切片)参数如右图 2、床头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方向最大对最大,Y轴方向中心对中心,Z轴方向最小对最大 六、床头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床头柜与床板进行对齐:X轴最大对最大,Y轴最大对最小

3、原地复制一个床头柜,与床板对齐:Y轴最小对最大 4、将新绘制的两个床头柜附加到床组合中:选中两个床头柜→成组→附加→选中床组合 七、将床组合移到墙角处 选择捕捉开关右键点击→点选边捕捉→打开捕捉开关(S)→顶视图或前视图将床组合移至墙角,如果此时Y轴或Z轴方向位置变动,再以Alt+A的方式对齐一下 八、将床组合隐藏 命令面板→显示→隐藏→隐藏选定对象 九、衣柜 1、透视图→创建几何体→扩展基本体→切角长方体参数如右图 2、将衣柜移至墙角处:激活顶视图→打开边捕捉开关 3、将衣柜复制三组,同样以边捕捉的方式与墙对齐,将边捕捉关闭 4、选中四组衣柜,透视图中再与地面对齐一下 5、将衣柜冻结:命令面板→显示→冻结→冻结选定对象(我的电脑上将冻结颜色设成黄色,便于观察),如下图

二维动画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课程二维动画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 2010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 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 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目录 1. flash基础操作 2. flash运动补间 3. 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4. flash综合贺卡制作 5. 时间轴命令应用 6. 数字运算语句 7. 影片剪辑事件 8. 交互性手绘场景制作 9. 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10. 脚本作品综合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 一、实验课程名称 二维动画 二、实验项目名称 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flash制作界面,掌握flash基本操作及用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 Flash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软件,出现下面的界面 点击界面上的flash文档,然后进入下面的界面 2、下面分别熟悉一下界面, 下图是时间轴界面,是Flash MX中进行动画制作和内容编排的主要场所 下面是场景,场景是指在当前动画编辑窗口中,编辑动画内容的整个区域 右图是动作面板,在操作界面的右侧,显示的是各个浮动面板的组合,如图 所示,面板用来设置不能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的功能。 3、熟悉了这些界面之后,接下来是要熟悉文件的操作: 新建文件的几种方法: ●执行【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按【Ctrl+N】组合键。 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 1、执行【文件】【保存(Save)】命令,打开【另存为(Save As)】对话框。 2、在【保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路径,然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的名称。 3、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创建的文件保存起来,此时文件的扩展名为.fla。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文件打开以前创作或编辑的动画: ●执行【文件】【打开(Open)】命令,打开需要的文件。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按【Ctrl+O】组合键快速打开文件。 ●如果要将某文件作为元件库打开,可以执行【文件】【作为库打开(Open As Library)】命令。 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法关闭文件: ●执行【文件】【关闭(Close)】命令或者按【Ctrl+W】组合键,将当前文件关闭。 ●单击文件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文件。 ●按【Ctrl+Q】组合键快速关闭文件并退出应用程序,执行【文件】【退出 (Exit)】命令在退出应用程序的同时关闭文件。 ●单击窗口左上角的【文件】控制图标,在弹出的文件控制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4、下面介绍一些基本工具的操作:

二维动画实验报告 (2)解析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2010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flash基础操作 2. flash运动补间 3. flash引导层与遮罩层 4. flash综合贺卡制作 5. 时间轴命令应用 6. 数字运算语句 7. 影片剪辑事件 8. 交互性手绘场景制作 9. 课件作品综合设计 10. 脚本作品综合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 一、实验课程名称 二维动画 二、实验项目名称 Flash基础操作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初步了解flash制作界面,掌握flash基本操作及用法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熟悉flash操作界面 五、主要仪器设备 电脑 Flash8.0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打开flash软件,出现下面的界面 点击界面上的flash文档,然后进入下面的界面 2、下面分别熟悉一下界面, 下图是时间轴界面,是Flash MX中进行动画制作和内容编排的主要场所 下面是场景,场景是指在当前动画编辑窗口中,编辑动画内容的整个区域

右图是动作面板,在操作界面的右侧,显示的是各个浮动面板的组合,如图 所示,面板用来设置不能在属性面板中设置的功能。 3、熟悉了这些界面之后,接下来是要熟悉文件的操作: 新建文件的几种方法: ●执行【文件(File)】【新建(New)】命令。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新建】按钮。 ●按【Ctrl+N】组合键。 保存文件的操作步骤: 1、执行【文件】【保存(Save)】命令,打开【另存为(Save As)】对话框。 2、在【保存在】下拉列表中选择保存路径,然后在【文件名】文本框中输入文件的名称。 3、单击【保存】按钮,即可将创建的文件保存起来,此时文件的扩展名为.fla。 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将文件打开以前创作或编辑的动画: ●执行【文件】【打开(Open)】命令,打开需要的文件。 ●单击常用工具栏中的【打开】按钮。 ●按【Ctrl+O】组合键快速打开文件。 ●如果要将某文件作为元件库打开,可以执行【文件】【作为库打开(Open As Library)】命令。 可以使用下面几种方法关闭文件: ●执行【文件】【关闭(Close)】命令或者按【Ctrl+W】组合键,将当前文件关闭。 ●单击文件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关闭文件。 ●按【Ctrl+Q】组合键快速关闭文件并退出应用程序,执行【文件】【退出

flash制作实验报告

flash制作实验报告 实验二秋水孤鹜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动画基本概念和原理。 2.了解Flash软件界面。 3.了解全部工具,掌握工具的使用。 4.熟练运用Flash制作简单动画。 二.实验要求 1.熟悉使用实验制作中所需要的实验工具,看视频完成作品制作 2.在完成作品的基础上,尽量让作品美观,自然 三、实验器材 1.实验所用计算机 2.Windows操作系统。 3.Flash软件。 4.实验示范视频 四. 1新建一个Action 文件,将背景颜色改为#00ccff 2. 打开颜色面板,笔触调为无色,选择线性渐变,左渐变颜色为#00276C,右渐变颜色为2EAAFC如图:3最后单击矩形选择工具来绘制大海。

4. 选择铅笔工具,在工具栏底部将铅笔模式设置为平滑。然后绘制云朵。绘制好云朵后使用颜料桶工具,选择线性渐变,左渐变为白色,右渐变为灰色。Alpha值为80% ,最后填充云朵颜色如图: 5.使用选择工具选择好云朵的轮廓线,然后删除。 6. 选择渐变变形工具,单击云朵,对渐变色进行调整,然后选择修改—形状—柔滑填充边缘命令,修改参数如图这样就完成了一朵 云彩。、依次对其他云朵做出修改。 7..使用刷子工具绘制飞鸟。选择刷子工具,在工具栏底部将笔刷形状变成矩形,颜色变成白色,然后开始绘制飞鸟。绘制过程中可以使用橡皮擦工具进行修改。 8. 使用铅笔工具绘制芦苇叶。使用铅笔工具将笔触颜色改为灰色,将绘制好的芦苇叶用颜料桶工具填充,颜色为暗绿色然后进行按住 alt进行复制,并做出调整。 9. 最后使用钢笔工具绘制芦花。如图将芦苇花调整到合适的位置。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二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三维动画制作实验报告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三维动画制作 院系教育学院 班级10教育技术学 学号 姓名 报告规格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仪器四、实验方法及步骤 五、实验记录及数据处理 六、误差分析及问题讨论

目录 1. 认识操作界面 2. 物体模型制作基础 3. 放样建立模型的使用 4. 曲面建立模型的使用 5. Poly建模的使用 6. 材质编辑的使用 7. 灯光的使用 8. 基本渲染器的使用 9. Unwrap UVW贴图的使用 10. 动画基础 11. 动力学系统的使用 12. 骨骼的使用 13. 粒子系统 14. 使用脚本编写动画 15. Video post的使用 每次实验课必须带上此本子,以便教师检查预习情况和记录实验原始数据。 实验时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袁必须人人亲自动手实验,但反对盲目乱动,更不能无故损坏仪器设备。 这是一份重要的不可多得的自我学习资料袁它将记录着你在大学生涯中的学习和学习成果。请你保留下来,若干年后再翻阅仍将感到十分新鲜,记忆犹新。它将推动你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实验一 一、实验课程名称 三维动画制作 二、实验项目名称 认识操作界面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认识熟悉3ds max的操作界面。 四、实验内容和原理 认真学习界面上的每个菜单命令。 五、主要仪器设备 高性能计算机 六、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1、安装3ds max软件。 2、注册3ds max软件。 3、翻译3ds max界面菜单。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心得 1 运行下载的3D Max 2双击安装后会出现一下画面 3点击Install下一步会出现下面画面 4之后会出现 5按照上图点击后会出现

非稳态导热习题

第三章 非稳态导热习题 例3.1一腾空置于室内地板上的平板电热器,加在其上的电功率以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的方式全部损失于室内。电热器表面和周围空气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h ,且为常数,室内的空气温度和四壁、天花板及地板的温度相同,均为t f 。电热器假定为均质的固体,密度为ρ,比热为c ,体积为V , 表面积为A ,表面假定为黑体,因其导热系数足够大,内部温度均布。通电时其温度为t 0。试写出该电热器断电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描述。 [解] 根据题意,电热器内部温度均布,因此可用集中参数分析法处理。 电热器以辐射换热方式散失的热量为: 44r f ()A T T σΦ=- (1) 以对流换热方式的热量为: c f ()hA T T Φ=- (2) 电热器断电后无内热源,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散失的热量应等于电热器能量的减少。若只考虑电热器的热力学能 r c d d T cV ρτ -Φ-Φ= (3) 因此,相应的微分方程式为: 44f f d ()()d T A T T hA T T cV σρτ -+-=- (4) 初始条件为: τ=0, t =t 0 (5) 上述两式即为该电热器断电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描述。 例 3.2 电路中所用的保险丝因其导热系数很大而直径很小可视为温度均布的细长圆柱体,电流的热效应可视为均匀的内热源。如果仅考虑由于对流换热的散热量,保险丝表面和温度为t f 的周围空气之间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h ,且为常数。试求该保险丝通电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解] 根据题意,保险丝内部温度均布,因此可用集中参数分析法处理。 保险丝表面以对流换热方式散失的热量为: c f ()hA T T Φ=- (1) 保险丝的内热源为: Q 0=IR 2 (2) 式中:I ——保险丝通过的电流,(A ); R ——保险丝的电阻,Ω。 根据能量守恒,散失的热量与内热源所转变成的热量的和应等于保险丝能量的变化。若只考虑保险丝的热力学能 c 0d d T Q cV ρτ -Φ+=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