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电力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广西电力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广西电力发展前景分析-论文

广西电力发展前景分析

2020年7月17日

我是一个广西玉林人,关于广西的电力,有个浅显的了解,在我眼中,广西的电力主要是由火力发电和水利发电产生。在记忆中,广西停电的时候还是很多的,由于去年的天气比较干旱,还是出现了限电的现象。纵观全局,广西由于地势多处于山地和丘陵,有较为丰富的水利条件,所以,在未来的电力发展中,可能以水利发电为主,同时发展火力发电,慢慢的向绿色能源方面发展,如:风电,太阳能,潮汐发电,核电等。

我们都知道广西属于西部开发的范围,由于广西地方偏远,发展不发达,所以电力系统与北方的发展有较大差距。我们知道较多的发达地区的电网由国家电网管理,而我们广西的电网由南方电网管理。南方电网覆盖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和海南等省(区)。全网资源分布不均衡,西部云南、贵州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东部广东及港澳用电集中,中部广西用电基本自给自足。截止2003年底,网内总装机容量6999万千瓦。统调装机容量达4802万千瓦,其中华能269万千瓦,占全网5.6%;华电303万千瓦,占全网6.3%;国电431万千瓦,占全网9%;大唐187万千瓦,占全网3.9%;粤电1078万千瓦,占全网22.4%;中广核378万千瓦,占全网7.9%;合计装机容量2644万千瓦,占统调装机容量55.1%。广西的发电商主要是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装机容量184.85万千瓦,占全网3.8%。

广西的水电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容量约1600万千瓦,居全国第六位;北部湾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可发展天然气发电;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邻国越南和我国西部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火电。

煤炭是不可再生资源,但其发电的稳定性是不容忽视的。水电会受到气候条件的约束,发电期不稳定,这也容易造成供电的稳定性不好,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但今年来广西区的供电不足情况仍然比较明显。经分析,供电不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煤炭的价格不断的提高,直接导致了发电成本的提高,今年以来,国内煤价不断攀升,到了1300 元/吨标煤。煤的成本已经占发电成本的85%左右,再除去人工成本后,发电企业根本没有空间消化折旧等其他成本项目,发电越多,亏得越多,有些新电厂甚至不愿按计划投产,导致电力供应能力不足。煤炭输出设置壁垒。贵州原是南方区域的煤炭输出大省,今年以来,贵州推出工业强省的战略思路,对煤炭输出加收200元/吨的出省费,甚至直接进行封关。直接的结果是设计使用贵州煤的如广西来宾B 厂(法资BOT 电厂)机组无煤可烧,干脆停机。还有就是煤质差,影响出力。一些设计使用贵州煤的内陆电厂为了履行国企的责任,消化部分固定成本,不得不冒着损害机组的风险,掺烧国外煤,但国外煤质量差,水分高,不但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还造成出力降低。来水极枯,水电出力大幅减少。广西的电源结构是水电(59%)多于火电,今年遭遇1943 年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干旱年份,来水只及正常年份的2-3 成,水电出力减少440 万千瓦,占平均负荷的40%。

煤价上涨是电力企业亏损,供电短缺的根本原因。今年广西燃煤电厂除防城港电厂外全部亏损,预计燃煤电厂全年亏损12.21 亿元。2011 年底和2012 年缺电形势将延续,煤电价格将进一步走高,标煤价格上涨到1300 元/吨,超过了调节措施补贴1200 元/吨的测算基数,严重挫伤了火电厂的存煤发电的积极性,个别火电厂可能会出现缺煤停机的现象。一个企业亏损是企业的经营问题,一个行业亏损则可能是国家政策的问题了。以前一些专家说,四大煤企也是国有企业,煤价高的收益也还在国家的大盘子里,就是俗话说的“肉都烂在锅里”。但是,国内中间商谋取暴利,囤积居奇,国外煤见风猛涨,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利

益,这种中间商高兴、外商高兴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重视机组疲劳引发的安全问题。火电机组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行状态,无法安排计划检修,机组故障停运增加,安全隐患大。据广西贵港电厂反映,已经连续运行450 天,急需安排大修,可是为确保经济发展的电力供应,不能安排检修,造成设备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钦州电厂两台60 万机组,已有一台机组叶片断裂被迫停运。安全问题应被提到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导致了火电发展的瓶颈。我们不得不想想别的路子,来改变现有的状况。

但是煤店也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我们可以通过改进煤电联动机制,适度放开高能耗产业的电力销售价格。以往的煤电联动中,往往是煤先动,电要动,而煤又动,如此恶性循环。市场煤计划电,本身就存在着矛盾,而我们又不可能再回到计划煤、计划电的年代,所以只剩下走市场煤、市场电的唯一出路。电力是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完全的市场化目前还不具备条件,但是适度放开还是有可能的,建议在保证居民生活、重要单位和部门用计划电的基础上,放开高能耗企业的用电价格,用市场的手来调节高能耗产业的发展,是可以选择的一条出路。高能耗行业的用电量大,在全社会用电中所占比例高,提高了它的单价,就能够大幅提高电网企业的平均售电单价,改善电网企业的经营状况,再向发电企业传导,从而提高发电企业消化高煤价的能力,继而扭转煤电企业亏损的状况。

其次广西还是要积极发展水电,水电虽然受到天气的影响,但是也有其可再生、零污染;产能高、储量丰的优势。据了解,广西水能资源比较丰富,仅在水电站方面全区就拥有龙滩、天生桥、岩滩、百色水利枢纽等一系列大中型水电站。其中,作为国家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的龙滩水电站,规划总装机容量630万千瓦,平均年发电量187亿千瓦时。而横跨广西、贵州两省区的天生桥一、二级水电站,装机总容量达到252万千瓦。目前,广西电网统调水电装机容量已达到729万千瓦。“十五”期间,广西开工的电源项目总投资达600亿元,重点开发以红水河梯级为主的水电资源,建设以沿海大型燃煤、煤气电厂为主的火电项目,加快输电网络的建设。广西电力发展的总目标是:“十五”期间,建设规模为900万千瓦,投产容量约350万千瓦,2005年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100万千瓦,实现向广东送电100万千瓦;“十一五”期间,发电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实现向广东送电300-500万千瓦。电力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作出很大的贡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可再生能源的匮乏,迫使着人们开发新的能源以代替原有的能源。当然,风电方面,继广西首个高山风电场——金紫山风电项目建设后,广西近期又有两个大型风电项目破土动工。其中,全州天湖风电场工程为“十二五”广西新能源示范项目,一期总投资4.78亿元,拟装机容量49.5兆瓦,计划安装33台发电机,预计于2013年年底全部机组并网发电,投产后预计年上网电量1亿千瓦时,约可供10万户普通家庭全年用电。与同规模的火电厂相比,全州天湖风电场项目更显环保和节能效益,每年可节约标准煤3.53万吨,同时可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等污染气体的排放。总投资15亿元的大容山风力发电项目也于近日取得突破性进展,即将并网发电,项目一期安装17台1500千瓦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55万千瓦。

广西要构建一个火力发电与风力发电相结合的体系,互补长短,合理发展。其中,国投钦州燃煤电厂一期工程一、二号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是该区第一个开工建设的60万千瓦超临界火电机组项目,投产以来累计发电量302.85亿千瓦时;二期两台100万千瓦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工程也于2012年10月16日正式启

动,建成后可有效解决广西水电丰枯水季节的调节问题,改善广西电源布局。2012年底投产的广西华润贺州电厂两台104.5万千瓦超临界机组工程是我国目前单机容量最大、效率最高、最环保的火力发电机组,也是目前广西最大的发电机组,两台机组每年可为广西提供100亿到120亿千瓦时的电量。

“十五”期间,广西电源发展的目标是要发展“五水”、“三火”。“五水”即是龙滩、恶滩、平班、百色水利枢纽、长洲等水电站;“三火”即为合山火电厂改扩建工程、北海电厂、钦州电厂。同时支持建设南山、黄沙、那吉、巴江口等一批调节性能好的中型水电站。在水电建设方面,今年将着重抓好龙滩、恶滩、平班、百色水利枢纽的建设。2002年以后将抓好长洲水利枢纽、瓦村水电站和岩滩、大化水电站扩建工程。“十一五”时期重点抓好大藤峡电站、桥巩水电站建设。火电建设方面,要在目前已形成的桂中(合山、柳州、来宾)火电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并形成南部沿海火电基地。在“十五”期间重点建设合山电厂改扩建工程、北海电厂、钦州电厂一期工程。“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钦州电厂二期燃气工程,南宁、贵港、百色火电厂。

电网发展方面,要以“西电东送”500千伏主网架为依托,重点建设220千伏电网,实施与周边省份联网工程,继续推进城乡电网改造,基本实现村村通电,满足广西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对电力的需求,满足省间电力交换需要,把广西电网建成安全、稳定、可靠、开放的电网。“十五”期间,广西境内建设的500千伏输变电工程有:钦州--南宁、钦州--玉林犁山、天生桥一级--百色、百色--南宁、河池--柳州、柳州--贺州的500千伏线路共1915千米,扩建和新建柳州沙塘、南宁、玉林、河池、百色、贺州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南宁琅东、武鸣等15座220千伏变电站,扩建6座变电站;建设一批220千伏线路。争取在2001年全面完成城乡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实现行政村村村通电目标。“十五”期间电网投资共约为124亿元。

从现在的局势和南方电网的市场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广西的电力已经不能在以资源消耗型发展下去了,我们需要的是创新和高效的节能的电力发展,在电力系统日益发展的当今,广西的电网拥有比较丰富的水利资源,拥有独特天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条件,我们有理由相信,广西电网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未来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努力,我们电气专业学生,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及时了解当前广西电力动态,仔细思考广西电力的未来,努力创新,使自己成为复合型人才,为广西电力系统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