牲畜免疫接种技术知识分享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知识分享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知识分享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牲畜免疫接种技术

一、各型疫苗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猪亚洲I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牛肩前颈部上三分之一处肌肉注射,猪耳根后肌肉注射,羊后肢肌肉注射。成年牛每头2毫升,2月龄以上犊牛1毫升,个体较大的牛可增加注射剂量,最多每头牛不超过3毫升;成年羊每只1毫升,1月龄以上羔羊0.5毫升;成年猪每口1毫升,1月龄以上仔猪每口0.5毫升。

3、不良反应:本疫苗注射后1—3天,注射部位肿胀,动物可能会有体温反应或减食,因品种、个体的差异,严重的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畜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保存条件: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年。

(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1、预防病种:预防牛、羊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肌肉注射(注射部位同亚洲I型口蹄疫灭活疫苗),成年牛每头3毫升,1岁以下犊牛2毫升;5月龄以上羊每只2毫升,5月龄以下羔羊1毫升。

3、不良反应:一般反应表现注射部位肿胀,体温升高,减食或停食1—2日,随着时间的延长,反应逐渐减轻,甚至消失。

严重反应因品种、个体的差异,少数牛可能出现急性过敏反应,如:焦躁不安、呼吸加快、肌肉震颤、口角出现白沫、鼻腔出血等,部分妊娠母牛可能出现流产,及时使用肾上腺素,强力解毒敏地塞米松等药物任选一种肌肉注射,同时采用适当的辅助治疗措施。

4、贮藏与有效期:在2—8℃下避光保存,有效期1年。

(三)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高效型):

1、预防病种:预防奶牛O型口蹄疫。

2、用法用量,不良反应,贮藏与有效期同牛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

二、器械、注射部位的消毒:

(一)器械的消毒:将注射器针筒与玻璃制筒心拆开进行彻底的清洗,每只用纱布包好或布袋装好,针头按所用数量另外包开,连同镊子、剪刀等放入煮沸消毒器或铝锅内,加盖煮沸15分钟,煮沸消毒后,将水倾出,待器械冷却后用已消毒的

手进行装配,装好的注射器放在已消毒的搪瓷盘内备用。防疫注射期间,每注射一头牲畜应更换一次针头,每户使用一架注射器。

(二)注射部位的消毒:注射部位应先剪毛,将泥污、粪便等污物刷拭干净,洗净擦干,注射前和注射后,用5%碘酊棉球各消毒一次。

三、其它注意事项:

(一)注射疫苗时,针头与皮肤呈45°,由上向下进针,避免疫苗回流。

(二)各型疫苗之间不能混用一架注射器。

(三)过期和保存条件达不到要求的疫苗禁止使用。

(四)疫苗在运输过程中避免阳光直射,严禁冷冻或过热;口蹄疫疫苗在使用前应先使疫苗达到室温,使用时充分摇匀疫苗;如果出现疫苗瓶破损、有异物或破乳分层现象是禁止使用;用过的疫苗瓶及器具等,应消毒处理,不可乱扔。

生物制品常识与动物防疫技术

(一)生物制品的分类:

1.疫(菌)苗:接种动物后能产生自动免疫和预防疾病的一类生物制品的总称。包括病毒性、细菌性(菌苗)和寄生虫性疫苗等。

2.免疫血清:用抗原多次免疫动物获得的免疫血清。

3.诊断液:诊断抗原或诊断抗体。

(二)常规疫苗介绍:

1.灭活苗(死苗或灭能苗):将标准毒、菌种经大量培养后,用物理、化学方法将其灭活再加入佐剂(如油、蜂胶等)而制得。如常用的口蹄疫苗、禽流感苗等。优点:使用安全、不散毒,易保存,好运输。缺点:接种剂量大,需多次接种,产生抗体慢,免疫期较短。

2.活疫苗(弱毒苗):通过人工致弱或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制成的疫苗。分为组织苗、细胞苗两种。优点:接种剂量少,免疫力产生快,免疫期较长。缺点:贮存运输条件要求高。

3.多价苗和联苗

多价苗:将不同血清型的同种致病微生物混合制成的疫苗。

联苗:由两种以上不同种病原微生物联合制成的疫苗。优点:注射一次能预防多种疾病。缺点:联数越多,每种抗原的含量就相对越少,有针对性的防疫效果就相对越差。实际防疫中不提倡。

(三)疫苗稀释

每种疫苗一般都有特定的稀释剂,稀释疫苗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并用规定的稀释剂进行稀释。如猪瘟疫苗需用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稀释,禽出败、仔猪副伤寒菌苗需用氢氧化铝胶水稀释等。稀释前要注意检查疫苗质量,如疫苗瓶已破损、失去真空或已干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疫苗应剔出并妥善处理。稀释时要防止污染,注意消毒。要现用现稀释,并掌握在1-2小时内用完为宜。

(四)免疫剂量

免疫接种后在体内有个繁殖过程,接种到体内的疫苗必须含有足量的有活力的病源,才能激发机体产生相应抗体而获得免疫。若免疫的剂量不足将导致免疫力低下,而免疫的剂量过大也会产生强烈应激,使免疫应答减弱甚至出现免疫麻痹现象。因此,正确的免疫剂量是保证免疫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按照说明书的推荐剂量就足以产生较高的免疫力,不必擅自增加或减少剂量。

(五)油乳佐剂灭活疫苗注射前要预温

油苗从冰箱取出后如果立即进行注射,会导致油苗吸收不良,在注射部位形成大小不等的疙瘩,不但影响免疫效果,而且在群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增加防疫注射的难度。预温方法是在注苗前4-5小时,把从冰箱中取出的油苗放到37-40℃左右的温水中,使油苗的温度接近家禽的正常体温时再进行注射,注射时还要经常摇动疫苗。

(六)生物制品的贮藏

1.建立必要的贮藏设施:如冷库、冰柜、冰箱、冷藏箱、液氮罐等。要求有专人负责,并定期检查。

2.严格按规定温度贮藏:活疫苗一般在—15℃以下,温度愈高对其效力影响愈大,还须避免温度忽高忽低、反复冻融;灭活苗、免疫血清、诊断液等一般要求2~8℃贮藏,不结冻。

3.要求避光保存并防止受潮。

二、免疫知识

(一)动物免疫的基本原理:

采用不同的生物制品注射到动物体内,使其产生某种相应的抗体物质,该抗体具有特异性,它能与同种病源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使病源微生物失去致病作用,从而使动物不受传染而起到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二)免疫接种和抗体的概念:

1.免疫接种的概念:给动物接种免疫原即抗原(如菌苗、疫苗、类毒素)或免疫血清(高免血清、抗毒素),使动物机体自动产生或被动获得特异性的免疫力(抗体),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的一种手段。

根据免疫时机的不同,免疫接种分为预防接种和紧急接种两类。前者是平时有计划地对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后者是在有疫情时,对疫区和受威胁区未发病动物进行的紧急免疫。

2.抗体的概念:在抗原的刺激下,使动物机体产生一种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这种物质称为抗体。抗体是一种免疫球蛋白(简称lg),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主要是血清),所以又称为体液免疫。

抗体形成的一般规律:

(1)初次应答:初次接触抗原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称为初次应答,从注射抗原到抗体出现,这段时间称为潜伏期(免疫空白期)。如注射猪瘟疫苗的潜伏期为3-5天,一般灭活疫苗均在14-2 1天左右,如口蹄疫和禽流感灭活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免疫应答还具有延迟性的特征,潜伏期高达28天。潜伏期之后,抗体量不

断增加,经过一定时间后,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初次应答产生抗体量少,持续的时间也短。

(2)再次应答:初次注射抗原产生抗体后,再次注射同一抗原,可出现抗体暂时下降,之后迅速上升,很快达到高峰,其抗体量比初次应答高,持续时间长。

因此,在检查抗体时,要在潜伏期之后,否则没有产生抗体,在预防上可利用两次应答,以使抗体产生量大,持续时间长,免疫效果好。

(三)免疫程序

制定免疫程序的依据:

1.当地经常发生的传染病或有可能传入的传染病;

2.动物的免疫状况:体内抗体滴度的高低、母源抗体的有无;

3.动物的生长期或生长周期。

4.其他。如不同种疫苗间的相互干扰性,减少捕捉动物次数等。

免疫程序不是统一的或一成不变的,要按本场(地)疫情科学地制定,不要盲目地接种。

附:农业部推荐的参考免疫程序:

1.商品猪:

1日龄:预防猪瘟,肌肉注射猪瘟弱毒疫苗1头份(超前免

疫);

最新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

2004年全国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考试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D.信息量大 2.互联网出版物与其他几种出版物的最大区别在于()。 A.需要依赖电子计算机B.具有交互功能 C.不需要事先复制就可以发行D.可以在互联网上销售 3.出版物的制作单位是()。 A.通过物化劳动印刷或复制出可以大量传播的出版物的单位 B.能使作品成为最终出版物产品的单位 C.出版单位与发行单位的桥梁 D.能把精神生产内容制成“母版”供复制单位使用的专门单位 4.我国对发行单位的设立实行()。 A.登记制度B.注册制度C.备案制度D.许可制度 5.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6.新技术的发展对出版业产生的影响中不包括()。 A.出版物的类型发生重大变化B.出版业的结构和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C.编辑工作的环节大大简化D.出版业的生产力空前提高 7.唐代的雕版印刷物以()为最多。 A.历书、韵书B.佛经、佛像C.四书五经D.诗词曲选本 8.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铜活字印刷活动是印制()。 A.《大藏经》B.《四库全书》C.《古今图书集成》D.《邸报》 9.我国出版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民办出版机构是()。 A.同文书局B.拜石山房C.墨海书馆D.扫叶山房 10.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11.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12.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实行定期登记制度。凡在一个登记期内(),缓登一年。A.有一次年度考核不合格B.脱离出版专业技术岗位两年 C.因违法而受到刑事处罚 D.伪造学历和出版专业工作资历证明 13.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防爆电气知识及相关规定试题及答案

四月份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分数: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60分) 1、可燃性气体:煤气、氢气、乙炔等类呈气相状态的物质,一但在周围环境中出现就可直接和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蒸气:汽油、苯、乙醇等类物质,常温下呈液相状态,在一的温度条件下能蒸发成蒸气状态的物质。当此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爆炸性蒸气混合物。 2、爆炸混合物是指可燃气体、可燃性蒸气、可燃性粉尘等类物质,当此类物质与空气混合后,接触到会着火燃烧,而当混合后的浓度达到一定的极限范围内时会立即产生爆炸。 3、蒸气混合物的几种主要特性:闪点,,密度。 4、闪点是指液体在一定的温度下表面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当火源接近时,能发生闪燃而不引起液体本身燃烧的温度。 5、爆炸极限及范围是指爆炸危险物质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爆炸下限)或最高浓度(爆炸上限)。介于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的中间范围为“爆炸范围”。可燃性气体、蒸气爆炸极限用此类物质所占爆炸混合物的(%)来表示,爆炸范围越大则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机会越多。如:甲烷5–15% ,氢气1.5–75.6%。 6、防爆电气设备是指是指符合防爆标准要求,用于可能发生爆炸的气体或粉尘环境,在规定条件下不会引起周围环境点燃的具有防爆功能的电气产品或部件。 7、防爆电气管理应遵循“”的原则,有效落实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加强防爆电气采购、验收、维护、保养,防止火灾爆炸事故发生。 8、从事防爆电气设备选型、安装、使用、维护、检修及管理方面的人员应参加包括爆炸基础知识、电气设备防爆型式、安装实践、检查维护、检修,以及爆炸性危险场所分类等在内的业务培训与实操训练,提升从业人员在、使用方面的水平。 9、防爆电气检查内容:电缆引入系统,,进线嘴密封性能的检查,电缆连

动物免疫接种

动物免疫接种

————————————————————————————————作者:————————————————————————————————日期:

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 一、疫苗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Ⅱ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 (1)可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接种传代,可能出现病毒返祖现象,造成毒力增强。 (2)贮存、运输要求条件较高。一般冷冻干燥活疫苗,需-15℃以下贮藏、运输,因此必须具有低温贮藏、运输设施,进行贮藏、运输,才能保证疫苗质量。 (3)免疫效果受免疫动物用药状况影响。活疫苗接种后,疫苗菌毒株在机体内有效增殖,才能剌激机体产生免疫保护力,如果免疫动物在此期间用药,就会影响免疫效果。 (二)灭活疫苗

2019出版专业资格考试真题-基础知识中级试题及答案word精品文档14页

2019年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3.在中国造纸术向世界各地传播的历程中,首先传入的国家是()。 A.朝鲜 B.越南 C.印度 D.日本 4.活字发明以后,我国用泥、木、金属对活字印刷进行多方的实验,()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铜活字印书。 A.《宋诸臣奏议》 B.《蔡中郎集》 C.《白氏文集》 D.《元氏长庆集》 5.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是()。 A.《妙法莲华经》 B.《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 C.《陀罗尼经咒》 D.《金刚经》 6.清朝采用木活字印书规模最大的一次活动是印()。 A.《钦定古今图书集成》 B.《武英殿聚珍版丛书》 C.《康熙字典》 D.《子史精华》 7.政府刻书,又称官刻,是指中央国家机构及地方各级行政文化机构等出资或主办的出版印刷业,始于()时期。 A.五代 B.宋代 C.元代 D.唐代 8.我国的活字印刷术是在宋朝发明的,比德国谷腾堡的同样技术早()。 A.300年 B.400年 C.500年 D.1 000年

9.我国报纸印刷的开端出现在()。 A.明初 B.明末 C.清中期 D.清末 10.书籍形式的变革由线装到精装、平装是在()。 A.唐代 B.宋代 C.近代 D.现代 11.宋代官刻机构很多,其中刻书规模数量最大的是()。 A.大理寺 B.进奏院 C.国子监 D.兴文署 12.西洋机械化印刷技术传入我国沿海地区的时间是()。 A.17世纪 B.18世纪 C.19世纪 D.20世纪 13.1920年,我国出版了由()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A.陈独秀 B.李大钊 C.陈望道 D.瞿秋白 14.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出版工作,党的主要创建人在党初创时期都曾进行过出 版活动,毛泽东主编了()。 A.《新青年》 B.《共产党》月刊 C.《中国青年》 D.《湘江评论》 15.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6.2019年12月25日发布的《出版管理条例》是由()制定的出版行政法规。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 C.新闻出版总署 D.新闻出版总署、公安部、文化部、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17.在《出版管理条例》规定的设立出版单位应具备的条件中,对出版单位的业务范围、组织机构和人员队伍的要求是()。

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

动物疫病免疫接种技术 一、概念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 二、免疫接种 (一)免疫接种的类型 根据免疫接种的时机不同,可分为预防接种、紧急接种和临时接种。 1、预防接种。指在经常发生某类传染病的地区、或有某类传染病潜在的地区、或受到邻近地区某类传染病威胁的地区,为了预防这类传染病发生和流行,平时有组织、有计划地给健康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 2、紧急接种。指在发生传染病时,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传染病的流行,而对疫区和受威胁区尚未发病的动物进行的免疫接种。紧急接种应先从安全地区开始,由外向内,逐头(只)接种,以形成一个免疫隔离带。 3、临时接种。指在引进或运出动物时,为了避免在运输途中或到达目的地后发生传染病而进行的预防免疫接种。 (二)免疫接种的准备 1、器械。 (1)接种器械根据不同的免疫方法、畜禽的大小,准备所需要的接种器械。注射器、针头(大小)、镊子、刺种针;点眼(滴鼻)

滴管;饮水器、玻璃棒、量筒;喷雾器等。 (2)消毒器械剪毛剪、镊子、消毒灭菌器等。 (3)动物保定器。 (4)带盖瓷盘、疫苗冷藏箱、冰袋、体温计、听诊器、废弃疫苗瓶收纳器等。 (5)动物防疫人员防护用具:防护服、防护靴、防护帽、防护目镜、防护口罩等。 2、药品 (1)注射部位消毒75%酒精、5%碘酊、脱脂棉等。 (2)防疫人员专用消毒药及肥皂等。 (3)抗应激过敏药品 0.1%盐酸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 3、注意事项 (1)器械清洗一定要保证清洗的洁净度,不能有污染。 (2)灭菌后的器械一个周内不用,下次使用前应要重新消毒灭菌。 (3)禁止使用化学药品消毒,因为用化学消毒药消毒后,器械上难免会残留化学消毒剂,与疫苗接触会造成疫苗的失效。 (4)使用一次性无菌塑料注射器时,要检查包装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期内,开袋要马上使用,不能开袋在空气中放置太长时间,以免造成污染。 (三)检查待接种动物健康状况 为了保证免疫接种动物安全及接种效果,接种前应观察了解预接种动物的健康状况。按照几不打的原则: (1)检查动物的精神、食欲、体温,不正常的不接种。 (2)检查动物是否发病、是否瘦弱,发病、瘦弱的动物不接种。 (3)幼小、怀孕的动物不接种。 (4)对上述动物进行登记,以便以后补免,不能漏免。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2019中级出版专业资格考试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1.关于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是在企业战略目标指引下,以取得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B.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与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相同 C.必须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 D.为了取得经营活力,出版业必须以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为目标 答案:C 2.关于出版社经营目标,下面论述准确的是( )。 A.持续扩大出书规模,获取经济利益时出版社经营的基本目标 B.出版社一般以单一利润指标确定为自己的经营目标 C.一个准确的目标有利于卸掉各部门高效率地工作 D.出版社往往把树立品牌作为出版社经营的首要目标 答案:C 3.一个决策者在作任何决策之前都必须( )。 A.目标明确 B. 明确问题 C.收集数据 D. 找出原因 答案:A 4.关于目标管理,下面各项中不准确的是( )。 A.必须坚持“三审制”,不能下放选题的决策权和稿件的终审权 B.目标管理一般分为出版社、部门、个人或项目小组三个不同层次 C.编辑部门实行目标管理在某种水准上就是“个人承包“ D.目标管理制能够调动出版社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效益化 答案:C 5.以下关于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的说法,不准确的是( )。

A.前者强调的是工作的目标和预期的效果,后者强调的是个人在本岗位上必须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B.前者着眼于出版社的整体工作;后者是将目标落实到个人 C.前者带有一定的微观性,是后者的分解和细化 D.前者的重点在于指标体系的制定和分解,后者的关键在于科学、合理地定岗定人 答案:C 6.在出版社中,( )主要适用于编辑部门和出版部门。 A.以计件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B.以智能考核为主的岗位责任制 C.定性和定量考核结合的岗位责任制 D.其他 答案:C 7.关于聘用制对出版单位理解管理的作用,以下各项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B.由单纯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转变 C.由行政依附关系向平等人事主体关系转变 D.由单位用人单位向国家用人转变 答案:D 8.关于出版社缴纳增值税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 A.是对出版单位取得的收入中增值部分课征的一种税 B.出版社的各种收入都要缴纳增值税 C.当期应缴纳的增值税额等于销项增值税额扣除当期累计进项增值税额的差额 D.增值税的计算结果能够为负 答案:B 9.关于图书质量管理,下述不准确的是( )。 A.图书质量管理包括所载内容和编校两个方面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防爆基础知识介绍 2012-09-14 防爆基础知识普及第一章之,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危险场所的分类;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爆炸性环境用电气分类: I类:I类电气设备用于煤矿瓦斯气体环境。 II类: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甲烷气体之外的其它爆炸性气体环境。II类电气设备用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环境的种类可进一步分为IIA类、IIB类、IIC类。 III类:III类电气设备用于除煤矿以外的粉尘环境。III类电气设备按照其拟使用的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特性可进一步分为IIIA类、IIIB类、IIIC类。 危险性场所分类: 一、爆炸性气体环境: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二、可燃性粉尘环境: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但未划入20区的场所,该区域包括,与允入或排放粉尘点直接相邻的场所、出现粉尘层和正常操作情况下可能产生可燃浓度的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物的场所; 22区在异常情况下,可燃性粉尘层偶尔出现并且只是短时间存在、或可燃性粉尘偶尔出现堆积或可能存在粉尘层并且产生可燃性粉尘空气混合物的场所。如果不能保证排除可燃性粉尘堆积或粉尘层时,则应划分为21区。 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1的规定,II类隔爆型“d”和本质安全型“i”电气设备分为IIA、IIB、IIC级。对于隔爆型电气而言,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 级MESG大于0.9mm;B级MESG 0.5mm~0.9mm;C级:MESG小于0.5mm。 对于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气体和蒸气的分级是以它们的最小点燃电流(MIC)与实验室用甲烷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为基础确定的。其极限值为:A级 MIC比值大于0.8;B级 MIC比值0.45~0.8;C级 MIC比值小于0.45 注释:标志IIB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设备的使用条件,标志IIC的设备也可适用于IIA及IIB设备的使用条件。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工程的安装和使用 2012-09-28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二防爆电气设备非带电金属部件的等电位连接三电源的接地类型及保护措施四电气保护五电气系统的布线 防爆电气工程的安装设备和使用遵守GB3836.15-2000和GB50058-1992的标准要求。 一电气设备的选型 1. 按危险环境的区域选用防爆电气设备类型 0区:ia、S; 1区:ia、ib、d、e(部分)、m、p、O、q; 2区:ia、ib、d、e、m、p、O、q、n. 以上符号代表:ia、ib-本质安全型;d-隔爆型;e-增安型;m-浇封型;p-正压型;O-充油型;q-充沙型;n-无火花型;S-特殊型。 S型防爆电气设备是指不符合上述防爆型式标准的电气设备,但经检验单位认可。一般由检验单位确认使用的危险区域。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 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

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 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 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 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 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 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 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格要求,精益求精。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中级)

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出版基础(中级)复习笔记 第一章出版概论 §1.1 出版活动(P1)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古代,人们把出版活动称为“梓行”、“雕印”、“版印”。 最早在我国使用“出版”一词: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的编辑序言。 最早在我国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一词:1906年清朝政府颁布的《大清印刷物专律》,但却把出版物称为“记载物件”。 1930年,国民政府颁布《出版法》,但未对“出版”下明确定义。 在我国,给“出版”做出明确的定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在西方,法语和英语中分别在1330年和1450年有了表示“出版”的词语,他们来源于拉丁语publicare。 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P3) 出版活动三要素:编辑、复制、发行 如何看待博客出版、微博出版:①具有很强的个体化特征,不具有作为社会化活动的出版的基本属性和功能;②具有一定的出版功能,要引导和规范;③在数字化时代,出版活动对社会文化生活具有广泛影响性,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是作品。出版界所说的“作品”是指可以被编辑、复制和通过某种方式能够发行的作品。一般又称为“稿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P4)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精神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精神劳动(即编辑),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是一种物质生产劳动(即印刷),出版物产品流通阶段的劳动是一种兼有文化传播意义的商业劳动(即发行)。 出版物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同时也是出版物价值的产生过程:一方面物质产品生产阶段的劳动形成出版物的新增的价值;另一方面,又把作者=编辑的精神生产劳动的价值,以及 工具设备和原材料等物化劳动价值转移到出版物中。 发行的目的:①将精神文化内容向社会传播;②通过商品交换实现出版物的价值;③依靠商业劳动,能使凝结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实现。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必须在遵循文化发展规律的同时,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P6) 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有决定性影响;出版活动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主导作用体现在: ⑴通过对出版从业者思想倾向和政治追求的影响来引导出版活动; ⑵运用行政、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手段规制和引导出版活动。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⑴社会文化的发展程度和国民的文化素质状况是出版物总体质量水平的决定因素。 ⑵精神生产所需原料只能来自社会。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动物免疫接种及疫苗基础知识.doc

动物免疫接种及疫苗基础知识 第一章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给动物接种疫苗或免疫血清,使动物机体自身产生或被动获得对某一病原微生物特异性抵抗力的一种手段。通过免疫接种,使动物产生或获得特异性抵抗力,预防疫病的发生,保护人、畜健康,促进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C 第一节疫苗基础知识 一、疫苗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寄生虫以及其组分或代谢产物所制成的、用于人工自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称为疫苗。给动物接种疫苗,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产生抵抗特定病原微生物(或寄生虫)感染的免疫力,从而预防疫病。 二、疫苗种类 由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完整微生物制成的疫苗,称为常规疫苗。常规疫苗按其病原微生物性质分为活疫苗、灭活疫苗、类毒素。 利用分子生物学、生物工程学、免疫化学等技术研制的疫苗,称为新型疫苗,主要有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合成肽疫苗、核酸疫苗等。 (一)活疫苗 活疫苗是指用通过人工诱变获得的弱毒株,或者是自然减弱的天然弱毒株(但仍保持良好的免疫原性),或者是异源弱毒株所制成的疫苗。例如布鲁氏菌病活疫苗、猪瘟活疫苗、鸡马立克氏病活疫苗(H型)、鸡马立克氏病火鸡疱疹病毒活疫苗等。 1、活疫苗的优点 (1)免疫效果好。接种活疫苗后,活疫苗在一定时间内,在动物机体内有一定的生长繁殖能力,机体犹如发生一次轻微的感染,所以活疫苗用量较少,而机体所获得的免疫力比较坚强而持久C (2)接种途径多。可通过滴鼻、点眼、饮水、口服、气雾等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局部黏膜免疫。 2、活疫苗的缺点 (1) W能出现毒力返强。一般来说,活疫苗弱毒株的遗传性状比较稳定,但由于反复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考试习题

壹、出版专业基础知识(初级)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汉字及其使用规范的表述,错误的是()。 A.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 B.部首是具有字形归类作用的偏旁 C.所谓异形词,是指汉语书面语中音同、义同而用法不同的词 D.汉字的整理包含简化笔画和精简字数两方面的内容 2.下列各字中,笔画数不同于其他字的是()。 A.凄B.逸 C.鸶D.虒 3.“奪”简化为“夺”,采用的简化方法是()。 A.简化偏旁B.保留局部 C.草书楷化D.换用简单符号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啜泣点缀辍学拾掇B.癖性荒僻开辟躲避 C.蠕动怯懦孺子嗫嚅D.惴惴湍急揣摩喘气 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寒喧兴高采烈源远流长B.睿智成群结党翻来复去 C.暴躁怨天尤人声名狼藉D.裨益走头无路川流不息 6.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相映成趣截足先登优柔寡断

B.旁征博引铤而走险舍本逐末 C.违疾忌医大显身手变本加利 D.各行其是手屈一指众口铄金 7.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是()。 A.春风和旭,阳光灿烂,山谷里回荡着鸟儿们缭亮的歌声。 B.突然,蝉声戛然而止,树林里顿时一片寂静。 C.这小生灵虽然是缈小的,但是我们绝不能忽视它。 D.叶欣以身恂职的事迹见报后,人们无不为之感动。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是()。 A.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我们有些同志喜欢写长文章,但是没有什么内容,真是“懒婆娘的裹脚布,又臭又长”。 C.墙上贴着一张标语,写着:“你为保护环境做过什么?” D.他一进门,说了声:“大伙儿都在等着你们呢!”就飞也似的跑开了。 9.下列句子中,计量单位用法不规范的是()。 A.我国城乡居民每天消费食用植物油1.7万吨,蛋1.87万吨,酒3.6万吨,布3.6万千米,煤60万吨以上。 B.白炽灯照明距桌面的最佳高度:15瓦为25公分,25瓦为45公分,40瓦为60公分,60瓦为100公分。 C.厦门海沧投资区距高雄港160海里,距香港287海里,距上海560多海里。 D.海南农业开发综合试验区,占地40多公顷。 10.下列句子中,数字用法不规范的是()。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28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 版)

电气防爆基本常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危险场所区域的含义,是对该地区实际存在危险 可能性的量度,由此规定其可适用的防爆型式。国际 电工委员会/欧洲电工委员会划分的防爆区域为: 1.爆炸性气体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 所; (也可以说:连续地存在危险性大于1000小时/ 每年的区域;)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的 场所;

(也可以说:断续地存在危险性10~1000小时/每年的区域;)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也是短时间存在的场所。 (也可以说:事故状态下存在的危险性0.1~10小时/每年的区域;) 中国划分的有效区域和以上相同。 2.可燃性粉尘环境危险场所区域划分: 20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燃性粉尘连续出现或经常出现,其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和/或可能形成无法控制和极厚的粉尘层的场所及容器内部。 21区: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粉尘数量足以形成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和物,但未划入20区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

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及应急措施 在动物免疫接种实践中,注射疫苗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动物免疫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特别是免疫注射引起的死亡,不仅给养殖场(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到动物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免疫接种不良反应采取积极的应急措施,是一个非常现实和急迫的问题,备足备好抢救药品,做好随时应急准备工作,是我们在免疫接种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1、免疫接种的不良反应 在免疫接种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与疫(菌)苗的种类、质量、毒性以及动物个体和品种差异、接种时操作方法、被免疫动物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主要表现为:①免疫接种途径错误,操作不规范;②注射疫(菌)苗剂量过大,部位不准确;③疫(菌)苗贮藏、运输等不当,质量不高;④接种前临床检查不细,带病接种疫苗;⑤接种对象错误,忽视品种和个体差异或过早接种疫(菌)苗。根据不良反应的强度和性质,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1 正常反应 是指疫苗本身的特性引起的反应。大多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少数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常常出现一过性的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注射部位出现短时轻度炎性水肿等局部或全身性异常表现。 1.2 严重反应 指与正常反应在性质上相似,但反应的程度重或出现反应的动物数量较多。引起严重反应的原因通常是由于疫苗的质量低劣、毒

(菌)株的毒力太强、注射剂量过大、操作错误、接种途径或使用对象不准等因素引起。 1.3 过敏反应 是指疫苗本身或其培养液中存在某些过敏源,导致动物在接种疫苗后迅速出现过敏反应。发生过敏反应的动物表现为缺氧、黏膜发绀、严重的呼吸困难、呕吐、腹泻、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过敏性休克。 2、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根据反应的程度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最急性过敏、急性过敏和慢性过敏3种。 2.1 最急性过敏 被接种疫苗后的动物在10 min之内,迅速出现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呕吐,无意识排便,鸣叫呻吟,站立不稳,倒地抽搐,体温降低,可视黏膜,皮肤苍白,心跳快而弱,脉沉细数,虚脱或惊厥等全身反应和过敏性休克,整个过程短则几秒钟,长者不超过1 h,抢救不及时,很快休克或死亡。 2.2 急性过敏 呆立不动,精神委靡,呼吸急促,口流涎沫,全身肌肉颤抖,出汗,呕吐食物,拒食,强迫行走则步态不稳或突然倒地,大小便失禁,瞳孔散大,反射减弱,四肢冰凉,偶而有鼻腔出血,猪有时可见皮疹,体温升高1 ℃~2 ℃,心率增快,脉沉细数。 2.3 慢性过敏型 1 d~3 d表现临床症状,慢食或不食、蹄部疼痛,注射部位肿胀或炎性水肿,有急性型症状,但较轻微,自然或稍微对症治疗即可痊愈。

动物防疫操作技术培训材料

动物防疫操作技术培训材料 一、疫苗的概念、原理及种类 1、疫苗的的概念: 疫苗是指为了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流行,用于动物预防接种的疫苗类预防性生物制品。其中,由细菌制成的为菌苗;由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制成的为疫苗,有时也统称为疫苗。 2、原理: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生物制品。疫苗保留了病原菌刺激动物体免疫系统的特性。当动物体接触到这种不具伤害力的病原菌后,免疫系统便会产生一定的保护物质,如免疫激素、活性生理物质、特殊抗体等;当动物再次接触到这种病原菌时,动物体的免疫系统便会依循其原有的记忆,制造更多的保护物质来阻止病原菌的伤害。 3、种类: 动物免疫接种常用的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弱毒疫苗两种。 ①灭活疫苗:是将病原生物大量繁殖后,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其失活,但仍保留其免疫原性制成的生物制品即灭活疫苗。常用的灭活疫苗有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灭活疫苗进入人体后不能生长繁殖,对机体刺激时间短,要获得持久免疫力需多次重复接种。

②弱(减)毒活疫苗:用人工定向变异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常用活疫苗有猪瘟兔化弱毒苗、鸡新城疫疫苗、狂犬病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活疫苗等。弱毒活疫苗接种后在体内有生长繁殖能力,接近于自然感染,可激发机体对病原的持久免疫力。活疫苗用量较小,免疫持续时间较长。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优于死疫苗。 二、疫苗的保存和运输 疫苗的保存是保证免疫效果的重要环节,运输保存不当极易造成免疫失败。通过以上了解,可以看出疫苗均是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次体等微生物制成,其本质还是微生物的活体或死体因此疫苗的保存和运输应遵循低温、避光的要点: 1、保存: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的活疫苗都必须在-15℃以下保存,大多数灭活疫苗必须在2-8℃保存,不得冻结。活疫苗用多少取多少,以免反复冻溶,降低疫苗效价。 2、运输 运输途中,必须有冷藏设施,没有冷藏设施的一定要加冰运输,温度超过25摄氏度,疫苗效果会受损,避免阳光直射,运输过程要短,速度要快,弱毒疫苗一定要用疫苗冷藏箱加冰运输,各站不拿疫苗冷藏箱不得运输弱毒疫苗。 三、免疫前的准备 1、疫苗检查:主要目的是检查疫苗的质量是否合格。

出版业基础知识

一、图书出版、印刷基本概念 1.版式:书籍排版的式样。指版面、版心、排式(横排或直排)、书眉、页码、行距、标题、字体、插图等大小格式的安排。 2.版面:是指书籍一页的幅面,包括版心、白边页码、书眉以及正文等内容。 3.版心:又称“版口”,是书页上除四周白边排印正文的部分。 4.装帧:图书付印前的整体设计。如封面、扉页、插图、装订形式等美术设计和板式等技术设计。 5.封面:又称“封一”、“封皮”、“书皮”,起着保护书籍、装饰书籍的作用。封面一般印有书名、作者(包括译者、编著者、校订者)和出版社名称。 6.护封:又称“外包封”,指图书封面外的包封纸。一般印有书名和装饰性图画,可保护封面,增加图书的美观。 7.封里:又称“封二”,即封面里边的空白页。 8.封底里:又称“封三”,即封底里边的空白页。 9.封底:又称“封四”,是书的最后一面,与封面相连。一般印有书号和定价。 10.书脊:又称“封脊”,即书的脊背,接连封面和封底。一般印有书名、册次和出版社名称。 11.版本:指一本书的不同版本,即内容和形式上与原版有所不同的图书。出版形式不同,包括开始出版,同时有几种形式的版本,或再版的印刷地点和时间不同;装帧形式不同,如平装本、精装本、普及本、线装本;排版形式不同,如横排本、直排本。内容不同,是指出版以后,内容增删或修改,如增订本修订本、缩写本,以及翻译不同的版本和节译本。 12.版本记录:又称“版权记录页”,简称“版权页”。是一本书的出版记载,提供读者了解图书出版情况,附印于图书正文前页或后页。有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开本、印张、版次、印次、印数、字数、出版年月、书号、定价等项目。 13.印张:计算图书篇幅的单位,表示一本书所需要的印刷纸张数。一个印张等于半张纸,一张纸两面印刷,则为两个印张。

防爆基础知识

防爆基础知识 (防爆原理)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 20** 年 防爆基础知识 一、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的爆炸特性 1、燃烧和爆炸产生的条件 燃烧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氧化反应,氧化反应放出热量,当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反应介质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形成可见的火焰。 本专业所说的爆炸是指燃烧的一种形式,当氧化反应的速度达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反应瞬时释放大量的热,造成气体激剧膨胀,形成冲击波,并伴有声响,这种现象成为爆炸。 可控条件下的燃烧和爆炸可为人类服务。 失控的燃烧和爆炸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可燃性物质例如氢气、乙炔、甲烷等可燃性气体,汽油、柴油、苯等可燃性液体以及煤尘和棉花纤维等可燃性粉尘纤维等能够形成燃烧或爆炸。但是,形成燃烧和爆炸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下述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相遇,才会产生燃烧或爆炸: 燃烧剂,例如氢气,汽油等; 氧化剂,例如氧气,空气等; 点燃源,例如明火,火花,电弧,高温表面等。 上述条件被称为形成燃烧和爆炸的三要素。 工程上采取措施,防止三要素同时存在,防止出现火灾和爆炸危险。 2、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的安全参数 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在点燃和爆炸的过程中有许多理化参数,与防爆安全有直接关系的有以下几个: ①爆炸界限----可燃性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只有在某个浓度范围

内才能爆炸(燃烧),超出此范围就不会被点燃,这一范围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分别称为爆炸上限和爆炸下限。 爆炸界限常用可燃性物质在可燃性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浓度)表示,例如,甲烷的爆炸下限是5。0%(体积比),爆炸上限是15%(体积比)。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混合物可以称作“过稀”,浓度高于爆炸上限可以称作“过浓”,过浓或过稀的混合物不能形成爆炸或燃烧。工程上采用通风的方法降低环境中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以便避免爆炸危险。当环境中的可燃性物质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的25%时,可认为该环境是安全的。 表1 几种常见的可燃性气体或或蒸气的爆炸界限 ②引燃温度----按照标准方法实验时,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 在没有明火等点火源的情况下,可燃性混合物的温度达到某一温度时,由于内部氧化放热加剧而自动着火,也称作自燃,有时候也把引燃温度称作自燃温度。 国际标准IEC60079—4:1975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4部分:引燃温度实验方法》规定了引燃温度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见图1。 玻璃瓶 加热炉 加热电阻丝 底部加热电阻丝

动物免疫接种制度

动物免疫接种制度 ⑴准时准量免疫接种,做到头头免疫注射。 ⑵注射疫苗时,小猪1栏换1个针头,种猪1针筒疫苗换1个针头。病猪不能注射,病愈后及时补注。 ⑶接种活菌苗前后1周停用各种抗菌素。 ⑷发生过敏反应肌注肾上腺素;为预防过敏反应及加强免疫效果,可在注射疫苗前饮水添加维力康等抗应激、免疫增效剂药物。

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出版专业基础知识最全知识总结

第一章出版概论 第1节出版活动 一、出版的概念 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以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 在我国最早使用“出版”,1833年创办于广州的中文月刊《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我国第一次在法律文件上使用“出版”,1906年清政府《大清印刷物专律》二、出版活动的构成要素 编辑、复制、发行 三、出版活动的前提 作品:文字作品、口述、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美术、建筑作品、摄影、电影、设计图、地图、模型、计算机软件。 四、出版活动的特征 1.文化的记载、传播、交流和传承 2.不同劳动的有机结合 3.意识形态属性 4.经济属性和产业属性 五、出版活动与社会的关系 (一)社会发展对出版活动的决定性影响 1.社会的政治状况主导着出版活动的方向 2.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物质条件

3.科学技术是出版活动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出版活动提供活力 (二)出版活动对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1.对政治发展的影响 1)形成舆论导向 2)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3)促进社会和谐 2.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提高劳动力素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2)传递各种社会信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 3.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增进文化积累 2)推进文化创新 3)促进文化交流 第2节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国务院颁布的《出版管理条例》规定,出版活动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二、方针原则 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3.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4.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 5.坚持质量第一:选题对路、内容正确充实,有尽可能高的思想性、科学 性或艺术性,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物质生产质量严 格要求,精益求精。 三、主要任务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 3.弘扬中华文化 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5.满足和提高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第3节出版物 一、出版物的要素 1)具备经过编辑加工的以文字、图像、图形、声音或者其他符号的形 式表现的精神文化内容,可供欣赏、阅读。 2)具有承载这些精神文化内容的物质载体。 3)有一定量的复本,从而有可能向公众发行传播。 二、出版物的种类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编号:SY-AQ-08103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Explosion proof knowledge of coal mine electrical equipment

煤矿电气设备防爆知识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1、煤矿使用的涉及安全生产的产品必须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未取得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的,不得使用。 2、普通型携带式电气测量仪表必须在瓦斯浓度1%以下的地点使用,并实时监测使用环境的瓦斯浓度。 3、专职防爆检查员必须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兼职防爆检查员必须经过矿级培训考试并取得合格证。 4、防爆电气设备,在入井前必须经专职防爆检查员检查其“产品合格证”、“防爆合格证”、“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及安全性能;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准入井。 5、作工业性试运行的防爆电气产品必须有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核发的“工业试验许可证”,使用单位制定安全措施,经矿机电副总审查同意,否则不准入井。 6、井下防爆电气设备变更额定值使用和进行技术改造时,必须

经国家授权的矿用产品质量监督检查部门检验。 7、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工作,都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 8、防爆性能受到破坏的电气设备,必须立即处理或更换,严禁继续使用。 9、防爆外壳的维修,应执行《煤矿防爆型电气设备外壳修理规程》,而且必须由取得防爆检修资质的单位或厂家进行修理。 10、防爆电气的维修工(兼职防爆检查员),对自己所管辖的防爆电气每班至少检查一次。 11、专职防爆检查员对高瓦斯矿井或低瓦斯矿井的高瓦斯区域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二次。对低瓦斯矿井的防爆电气每周至少检查一次。 12、专职和兼职防爆检查员,人员配备必须满足防爆检查工作的需要。 13、、防爆电气设备(包括小型电器)电缆的使用电压等级不得高于其标称电压等级,否则视为失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