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doc

学好大学化学很简单就是要学会“穿

线” 正文如下 :

大学化学

第一章热化学与反应

重要概念

1.系统:客观世界是有多种物质构成的,但我们可能只研究其中一种或若干物

质。人为地将一部分物质与其他物质分开,被划分的研究对象称为系统。

2.相:系统中具有相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均匀部分称为相。

3.状态:是指用来描述系统的诸如压力 P、体积 V、温度 T、质量 m和组成等各种

宏观性质的综合表现。

4.状态函数:用来描述系统状态的物理量称为状态函数。

5.广度性质:具有加和性,如体积,热容,质量,熵,焓和热力学能等。

6.强度性质:不具有加和性,仅决定于系统本身的性质。如温度与压力,密度

等。系统的某种广度性质除以物质的量或者质量之后就成为强度性质。强度性质不

必指定物质的量就可以确定。

7.热力学可逆过程:系统经过某种过程由状态 1 到状态 2 之后,当系统沿着该过

程的逆过程回到原来状态时,若原来的过程对环境产生的一切影响同时被消除

(即环境也同时复原),这种理想化的过程称为热力学的可逆过程。

8.实际过程都是不可逆的,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过程。

9. 化学计量数: 0= VB B表示反应中物质的化学式,VB是B的化学计量数,

B

量纲为一;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0.化学计量数只表示当安计量反应式反应时各物质转化的比例数,并不是各反

应物质在反应过程中世界所转化的量。

11. 反应进度:n b / v b对于化学反应来讲,一般选未反应时,0 引

入反应进度这个量最大的优点是在反应进行到任意时刻时,可用任一反应物或产物来表示反反应进行的程度,所得的值总是相等的。

12. 反应热的测定:q c s m s( T2 T1) c s m s TC s T 所用到的仪器是

弹式热量计又称氧弹弹式热量计中环境所吸收的热可划分为两部分:主要部分

是加入的吸热介质水所吸收的,另一部分是金属容器等钢弹组件所吸收的。前一部分的热用 q( H 2O)表示,后一部分热用 q b表示,钢弹组件的总热容 C b告诉了则直接求得 q b。

13.习惯对不注明温度和压力的反应,皆指反应是在 298.15K,100kPa 下进行的。

14.一般没有特别的注明,实测的反应热(精确)均指定容反应热,而反应热均

指定压反应热。

15.能量守恒定律:在任何过程中,能量不会自生自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

另一种形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也叫做热力学第一定律。

16.热力学能具有状态函数的特点:状态一定,其值一定。殊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值变为零。

17.系统与环境之间由于存在温差而交换的热量称为热。若系统吸热值为正,若系统放热值为负。

18.系统与环境之间除了热以外其他形式传递的能量都称为功。系统得功为正,系统做功为负。在一定条件下由于系统体积的变化而与环境交换的功称为体积

功,除体积功以外的一切功称为非体积功。

19.功和热都是过程中被传递的能量,它们都不是状态函数,其数值与途径有关。而热力学第一定律中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只有过程的始态和终态决定,而与过程的具体途径无关。

20.化学反应热是指等温过程热,即当系统发生了变化后,使反应产物的温度回

到反应前始态的温度,系统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21.定容反应热,在恒容,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这样热力学能改变量等于定容反应热。其也只取决与始态和终态。

22.定压反应热,在恒压,只做体积功的条件下,

U U 2 U 1 q p p( V2 V1)即 q p ( U 2 pV2)( U 1 pV1)令 H U pV

则 q p H 2 H 1

是焓的增量,称为焓变。如果<0 表示系统放热,>0 表示系统吸热,为吸热反应。

23.对于只有凝聚相的系统即液态和固态的系统, q p q v,对于有气态物质参与

的系统,考虑到体积的变化,可得

q p,m q v,m ( Bg) RT 即r H mr U m ( Bg )RT

B B

24.盖斯定律:在恒容或者恒压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和

终态有关,而与变化途径无关。

25.在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 p 下表现出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状态为气体物质

的标准状态。液体固体物质或溶液的标准状态为任一温度T,标准压力p 下的

纯液体,纯固体或标准浓度 C 时的状态。

26.单质和化合物的相对焓值,规定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

的纯物质时反应的焓变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生成焓的负值越大,表明该物质键能越大,对热越稳定。

27.规定水和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值为零。

28.298.15K 温度下标准摩尔反应焓等于同温度下个参加反应物质的标准摩尔生

成焓与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的总和。若系统的温度不是 298.15K,反应的焓变会有些改变,但一般变化不大,即反应的焓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

第二章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

重要概念

1.自发反应:在给定的条件下能自动进行的反应或过程叫做自发反应或自发过

程。自发过程都是热力学的不可逆过程。

2.系统倾向于取得最低的势能。

3.反应的焓变是判断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的重要依据但是不是唯一的依据。

4.过程能自发地向着混乱程度增加的方向进行。

5.熵是系统内物质微观粒子的混乱度(或无序度)的量度。 S kln ,式中Ω为热力学概率或者称混乱度, k 为波尔兹曼常数。

6.熵的公式表明:熵是系统混乱度的量度,系统的微观状态数越多,热律学概率越大,系统越混流乱,熵就越大。

7.热力学第二定律:在隔离系统中发生的自发反应必伴随着熵的增加,或隔离系

统的熵总是趋向于极大值,这就是自发过程热力学的准则,称为熵增加原理。

8.热力学第三定律:在绝对零度时,一切纯物质的完美晶体的熵值都等于零。表达式为 S( 0K)=kln1=0 ;

9.依此为基础,若知道某一物质从绝对零度到指定温度下的一些热力学数据如热

容等,就可以求出此温度时的熵值,称为这一物质的规定熵。

10. 单位物质的量的纯物质在标准状态下的规定熵叫做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熵。

11.规定处于标准状态下水合氢离子的标准熵值为零。

12.( 1)对于同一物质而言,气态时的熵大于液态时的,液态时的熵又大于固

态时的熵。

(2)同一物质在相同的聚集态时,其熵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在温度和聚集态相同时,分子或晶体结构较复杂的物质熵值大于分子或

晶体结构较为简单的物质的熵值。

(4)混合物或溶液的熵值往往比相应的纯净物的熵值大。

13.对于物理或者化学变化而言,几乎没有例外,一个导致气体分子数增加的过程

或反应总伴随着熵值的增大。

14.注意,虽然物质的标准熵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是只要是没有引起物质聚

集状态的改变,其值通常相差不大,可以认为反应的熵变基本不随温度而变,这一点和焓变很类似。

15.自由能:把焓和熵并在一起的热力学函数。

16. 吉布斯函数: G H TS或者写成r G m r H m T r S m。

17. 以 G作为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标准,称为最小内能原理即:G<0 自发过程,过程能向正向进行;G=0 平衡状态;G>0 非自发过程,过程能向逆

向进行。

18.熵判据和吉布斯函数判据的比较:

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

系统孤立系统封闭系统

过程任何过程恒温恒压不做非体积功

自发变化的方向熵值增大,s >0 吉布斯函数减小,G<0 平衡条件熵值最大,s =0 吉布斯函数最小,G=0

判据法名称熵增加原理最小自由能原理

19.如果化学反应在恒温恒压条件下,除了做体积功外还做非体积功 ' ,则吉布斯

函数判据应为:

G'自发过程;G' 平衡状态;G' 非自发状态,上式的意义是在等温等压下一个封闭系统所能做的最大非体积功等于吉布斯函数自由能的减

少。G ' '

max

max 表示最大电功。

v B

20. 热力学等温方程: r G m (T ) r G (m T ) RTln (p B / p )

其中 R 为摩尔气体

B

常数, p B 为参与反应的物质B的分压力, p 为标准压力( p =100kPa ), 为

v

连乘算符,习惯上将

( p B / p )B 称为反应商 Q , p B / p 称为相对分压,所以上

B

式可以写成: r

G ( T )

r

G ( T ) RTlnQ ,若所有气体的分压均处于标准状态,

m

m

即 Q=1,这时任一态变成了标准态。

21. 道尔顿分压定律: 第一,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等于各组分气体分压力 p i 之和。

即 pp i ;第二,混合气体中的某组分气体 i 的分压力等于混合气体的总压力 p 与该组分气体的摩尔分数 x i 之乘积,即 p i

px i 式中, x i

n i / n ,即某组分气

体 i 的摩尔分数等于该气体 i 的物质的量 n i 与混合气体总的物质的量

n 之比。

22. 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 :在标准状态时,由指定单质生成单位物质的量的纯净物时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23. 水合氢离子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等于零。

24. 反应的焓变和熵变基本不随温度改变,而反应的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变则是温度的线性函数。

25. 任意状态时的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根据实际条件用热力学等温方程进行计算。

26. 宏观上的化学平衡是由于微观上仍持续进行着正逆反应的效果相互抵消所致,所以化学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27. r G T 0 就是化学平衡的热力学标志或称反应限度的判据。 平衡系统的性质 不随时间而改变。

28. 标准平衡常数:当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时, 以其化学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绝 对值)为指数的各产物与反应物分压或浓度的乘机之比为一个常数。 K 只是温度的函数, K 值越大说明反应进行的越彻底,反应物的转化率越高。

29. 转化率是指某反应物在反应中已转化的量相对于该反应物初始用量的比率。

30. 标准平衡常数可从标准热力学方程函数求得。当反应达到平衡时,

G (T )

r m =0,则热力学等温方程式可以写成

( ) ( ) ( v ,将 eq

v

RTln p B

/ p )B 0

K / p } B

代入上式中

r G m T

r G m T

{ p B

B

B

得: r G (m T ) RTlnK

, lnK

r G (m T )

RT

31. ( 1)K 表达式可直接根据化学计量方程式写出; (2)K 的数值与化学计量 方程式的写法有关;( 3)K 不随压力和组成而变,但 K 与 r G (T )

m

一样都是 温度 T 的函数。

32. 多重平衡原则: 如果某个反应可以表示成两个或者多个反应的总和,则总反应的平衡常数等于各反应平衡常数的乘积。

33. 一切平衡都只是暂时的,相对的。因条件的改变使化学反应从原来的平衡状态转变到了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34. 吕·查德里原理 :假如改变平衡系统的条件之一,如浓度压力或者温度,平衡就会向能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

35. 根据热力学等温方程式 r

m r m 及 r G m T ) RTlnK

G (T )

G ( T ) RTlnQ (

合并此两式可得r G m RTln Q

根据此式只需比较静态的反应商Q与平衡常数K

K的相对大小,就可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即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分为下面三

种情况:当 Q<K,则r G m <0 反应正向自发进行;当 Q=K,则r G m =0,平衡状态;当 Q>K,则r G m >0, 反应逆向自发进行。

36. 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由lnK r G (m T)

RT 和吉布斯函数方程式合并得到

ln K

2 r

H

m(

1

1 )r

H

m(

T

2

T

1)K 1 R T2 T1 RT1T2

37.吕·查德里原理得出:化学平衡的移动或化学平衡的方向是考虑反应的自发性,决定于r G m是否小于零;而化学平衡则是考虑反应的限度,及平衡常数它

取决于r G m(注意不是r G m)数值的大小。

38.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概括为三类:一是反应物的本性,二是反应物的浓

度和系统的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客观量。三是光电磁等外场。

39.元反应:一步完成的反应又称作基元反应。

40.在给定的温度条件下对于元反应,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以化学反应方程

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为指数)的乘积成正比。

v k{ c(A )} a { c(B)} b,其中k称为反应的速率常数,对于某一给定反应在同一温度、催化剂等条件下, k 是一个不随反应物浓度而改变的定值。显然k 的单位随反应级数 n=a+b 值的不同而异。

41. 一级反应:(1)ln{c} 对 t 作图得一直线,斜率为k ;(2)半衰期 t1 / 2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当温度一定时,t1/ 2是与 k 成反比的一个常数。( 3)速率常(时间) 1 的量纲。

数 k 具有

k 2 E a 1 1 )E a T2 T1 )

42. 阿伦尼乌斯公式:ln ((

RT2T1 R T1T2 ,他不仅用于基元反应

k 1

也适用于非基元反应, E a称为表现活化能,此公式和范特霍夫等压方程式相似,

注意区别。

43.有效碰撞:根据气体分子运动理论,可以认为只有具有所需足够能量的反应物

分子(或原子)的碰撞才有可能发生反应,这种能够繁盛反应的碰撞叫做有效碰撞。

44. 有关活化能的计算:(正)(逆)

r H m,活化能的大小代表反应阻力的

E a E a

大小。

45.催化剂:催化剂能与反应物生成不稳定的中间化合物,改变原来的反应方程,为反应提供提供一条能垒较低的反应途径,从而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46.催化剂的主要特性:( 1)能改变反应途径,使反应速率明显增大;(2)只能加速达到平衡,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3)催化剂对少量杂质特别敏感。

第三章水化学

重要概念

1.稀溶液定律(依数性定律):由难挥发的非电解质所形成的稀溶液的性质,溶

液的蒸气压下降, 沸点上升,凝固点下降和溶液渗透压与一定量溶剂中所溶剂溶质的数量(物质的量)成正比,而与溶质本身的性质无关,故称依数性。

2. 蒸气压:在一定条件下,液体内部那些能量较大的分子会克服液体分子间的引力从液体表面逸出,成为蒸气分子,这个过程称为蒸发或者气化,此过程吸热。

相反蒸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也可能撞到液面, 为液体分子所吸引, 而重新进入液体中,此过程称为液化,此过程放热。随着蒸发的进行,蒸气浓度逐渐增大,凝聚的速度也就随之增大, 当凝聚的速度和蒸发的速度达到相等时, 液体和它的蒸气就达到了平衡状态。此时蒸气所具有的压力叫做该温度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

3. 蒸气压下降:向溶剂(如水)中加入难挥发的溶质,使它溶解成为溶液时,可以测得溶剂的蒸气压下降。 同一温度下,纯溶剂蒸气压与溶液蒸气压之差叫做溶 液的蒸气压下降。

4. 在一定的温度下,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中溶剂的蒸气压下降(

质的摩尔分数成正比: p

n B p A

x B p A 。

n

5. 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 当某一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压力时 (无特殊说明外界压力均指 101.325kPa ),液体就会沸腾,此时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表示为 T bp 。

6. 凝固点:该物质的液相蒸气压和固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表示为T fp 。

7. 一般由于溶质的加入会使溶剂的凝固点下降, 溶液的沸点上升,而且溶液越浓,凝固点和沸点改变越大。

8. 难挥发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沸点上升和凝固点下降与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成

正比(所谓的质量摩尔浓度指 1kg 溶剂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用公式表示为: T

bp

k bp m

T

fp

式中 K bp 和K fp 分别称为溶剂的摩尔沸点上升常数, 和溶剂的摩尔凝

K fp m

固点下降常数,单位为 K kg mol 1 。

9. 渗透压:是维持被半透膜所隔开的溶液与纯溶剂之间的渗透平衡而需要的额外 压力。

cRT

n

RT

V nRT

V

10. 凡符合以上四种依数性定律的溶液叫做理想溶液,其各组分混合成溶液时,没有热效应和体积变化。 如甲醇乙醇、苯和甲苯等

11. 电解质溶液的通性: 对于电解质溶质的稀溶液,蒸气压下降、沸点上升和渗透压的数值都要比同浓度的非电解质稀溶液的相应的数值要大, 而且存在凝固点

下降类似的情况。其中一些电解质水溶液的凝固点下降的数值都比同浓度(m ) 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下降数值要大。 这一偏差可用电解质溶液与同浓度的非电解质溶液的凝固点下降的比值 i 来表示。

12. 可以看出,强电解质如氯化钠氯化氢等( AB 型)的 i 接近于 2,硫酸钾( A2B

型)的 i 在 2~3 之间,弱电解质如醋酸的 i 略大于 1。因此对于同浓度的溶液来说其沸点高低或渗透压大小的顺序为:

A 2

B 或者 AB 2型强电解质 AB 型 弱电解质 非电解质 ,而蒸气压或者凝固点的 顺序则相反。

13. 酸碱质子理论: 凡是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都是碱。酸碱质子理论对酸碱的区分只以质子 H 为判据。

14. 酸与碱的辩证关系可以表示为: 酸 质子 碱 ,这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2. )与溶

的关系叫做酸碱的共轭关系。酸失去质子后形成的碱叫做酸的共轭碱,碱结合质子后形成的酸叫做碱的共轭酸,酸与它的共轭碱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

15.解离常数:大部分酸和碱溶液中存在着解离平衡,其平衡常数 K 就是解离常数。

16. 设一元酸的浓度为c,解离度为 a,则有K(HAc)

eq eq

c( H )c( Ac )

eq代入后

c( HAc )

得 K a ca ca ca 2 当 a 很小时 1-a 近似等于 1,则K a ca2 a K a / c 所以c(1 a) 1 a

c eq ( H ) ca K a c

17.稀释定律:溶液的解离度近似于其浓度的平方根成反比,即浓度越稀解离度

越大。

18.多元酸的解离是分级进行的,每一级都有一个解离常数,下面以氢硫酸为例:

H 2S(aq) H + (aq )+ HS- (aq) 则K a1 c eq ( H ) c eq ( HS ) 9.1 10 8,二级解离为

c eq (H 2 S)

HS (aq) H (aq ) S2 ( aq) 则 K a 2 c eq ( H ) c eq ( S2 ) 1.1 10 12,式中

c eq ( HS )

K a1和 K a2分别为一级解离常数和二级解离常数,一般情况下二元酸的

K

a1 K a 2,因此计算多元酸的氢离子浓度时,可以忽略二级解离平衡。

19.同离子效应:在弱酸溶液中加入该酸的共轭碱,若在弱酸溶液中加入该碱

的共轭酸时,可使这些弱酸弱碱的解离度降低。

共轭酸碱之间的平衡:

c eq ( H ) c eq (共轭碱 )

,K a

(共轭酸 )

c eq

c eq ( H )

c eq (共轭酸 ) c eq (共轭酸 )

式中 pK a为 K a的负对数,即K a eq pH pK a lg eq

(共轭碱 )

c (共轭碱 ) c

pK a lg K a。

20.配离子:由中心原子或者中心离子和若干个中性分子或它种离子(称为配位体)通过配位键结合而成的复杂离子叫做配离子,又称络离子。含有配离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如Ag ( NH ) Cl 等。

3 2

21. 对于同一类型的配离子来说K越大,表示配离子越易解离,即配离子越不稳定。所以配离子的K又称为不稳定常数,用 K i来表示,配离子的稳定性也可以

用配离子的稳定常数 K f来表示,K f是由中心离子与配体生成配离子即配离子生

成反应的平衡常数。于是 K f 1 。

K i

22.多相离子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当溶解与结晶速率相等时,便建立了固相与

液相之间的动态平衡,叫做多相离子平衡也叫做溶解平衡。如:

溶解

AgCl ( s) 结晶Ag (aq ) Cl ( aq)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KK s ( AgCl ) { c eq ( Ag ) / c }{ c eq (Cl ) / c } 在不考虑K的单位时可将上式转化为: K K s( AgCl ) c eq ( Ag ) c eq (Cl ) K s叫做溶度积常数。

K s ( A n B m ){ c eq ( A m )} n { c eq (B n )} m

Q { c( A m )} n { c( B n )} m K s 时,溶液未饱和无沉淀 析出;

溶度积规则: Q { c( A m )} n { c( B n )} m K s 时,为饱和溶液 ;

一种难溶

Q { c( A m )} n { c( B n )} m K s 时,会有沉淀析出。

电解质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转换为更难溶的电解质。

23. 胶体粒子由胶核和吸附层组成,胶粒带有电荷,有利于溶胶的稳定。加入电解质溶液、将两种带异号电荷的溶胶混合、加热均可促使溶胶聚沉。

第四章 电化学与金属腐蚀

重要概念

1 . 原电池是一种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对环境输出电功的装置。

2 . 根据热力学原理, 对于恒温恒压进行的热力学反应, 摩尔吉布斯函数变

r G m

与反应过程中系统能够对环境做的非体积功 ' 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r G m ' ,如果反应是热力学可逆的,上式取等号,如果反应是自发进行的,取小于号。

3 . 图示表示原电池,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以单线“ | ”表示两相放入界面,以双虚线表示盐桥,盐桥两边应是两级所处的溶液。

4 . 氧化还原电对:在原电池中由氧化态物质和对应的还原态物质构成的电极 (又

称半电池)这里的氧化态物质以对应的还原态物质称为氧化还原电对。 金属与其正离子是最常见的氧化还原电对。

5 .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统称为电极反应。

6 . 通常把单位物质的量的电子所带电量称为 1Faraday (法拉第),简写 1F ,即 1F=96485C mol 1。

7 . 如果在 1mol 的反应过程中有 nmol 的电子即 nF 库仑的电量通过电路, 则反应

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与电动势的关系如下:

'

nFE ,如果原电池在

r

G

m

标准状态下工作则: r

G

m

nFE ,反应的摩尔吉布斯函数变可按照热力学的

等温方程求得: r G m

r G m RT {c(G)/c } g { c( D ) / c } d nF ln a { c(B) / c } b 上式称为 电动势的能

{ c(A ) / c }

斯特方程。 当T=298 . 15K时将上式中的自然对谁换成常用对数可得:

E E

0.05917 V {c(G)/c } g { c( D ) / c } d 。

lg { c( A ) / c } a { c( B) / c } b

n

8 . 应注意原电池的电动势数值电池反应计量数无关。

9 . 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标准电动势的关系:由RTlnK

r

G m

r

G

m

nFE ,所以 lnK nFE /( RT) ,T=298 . 15K时

lnK

nE /(0.05917V ) 。

10. E (正极)(负极)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表示为

Pt | H (2 p 100kPa )| H ( c 1mol dm 3)

11.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

RT ln {c( 还原态 )/c } b

nF { c(氧化态 ) / c } a

0.05917V

{c( 还原态 )/c } b

lg { c(氧化态 ) / c } a

n

12. 电极电势的能斯特方程应用时应注意:

A.原电池反应或电极反应中, 某物质若是纯的固体或者纯的液体 (不是混合物),则能斯特方程中该物质的浓度为1;

B.原电池反应或电极反应中, 某物质若为气体, 则能斯特方程中该物质的相对浓度用相对压力表示。

13. 电极电势的大小反映了氧化态物质和还原态物质在水溶液中氧化还原能力的 相对强弱。若某电极电势代数值越小, 则该电极上越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该极是较强的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

14. 电解:是环境对系统做电功的电化学过程,在其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能使电解进行的最低电压叫做实际分解电压,简称分解电压。

15. 超电势:有显著大小的电流通过时电极的电势与没有电流通过时电极的电势 之差的绝对值叫做超电势,表示为 | (实) (理) |。

第五章 物质的结构基础

1 . 电子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h

,h为普朗克常量,m为微观粒子的质量,

mv

为微观粒子的波长。电子是遵循一定统计规律的概率波。

2 . 主量子数:n 可取数值为 1、2、3、4 n值是确定电子离核较近(平 均距离)和能级的主要参数, n越大表示电子离核的平均距离越远, 所处状态的能级越高。

3 . 角量子数:l 可取的数值为 n-1 ,l值受n值的限制。L值基本反映了波函数即原子轨道的形状。l=0,1,2,3的轨道分别称为s,p,d,f轨道。

4 . 磁量子数:m 可取的数值为 0, 1, 2, 3 m值受l值的限制, m值基本反映了波函数的空间取向。

5 . 除了上述确定运动状态的三个量子数以外,还有自旋量子数 m s ,只有 +1/2 、 -1/2 ,通常可用向上的箭头和向下的箭头表示电子的两种所谓自旋状态, 自旋反平行用两组方向不同的箭头表示,自旋平行用两组方向相同的箭头表示。

6 .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级 ;氢原子轨道的能量决定于主量子数 n ,但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除决定与主量子数 n 外,还与角量子数 l 有关,其规律为:

A. 角量子数 l 相等时,随着主量子数 n 值增大,轨道能量升高,例如 E 1s E 2s

B. 主量子数 n 相同时,随着角量子数 l 值增大,轨道能量升高,例如

E

ns

E

np

E nd E

nf

C. 当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不相等时,有时出现能级交错现象。例如:

E 4s E 3d , E 5s E 4d E 6s E 4f E 5d ,我国化学家徐光宪根据轨道能量与主量子数 n 及角量子数 l 的相互关系,归纳得到一个 m=(n+0.7 l ) 近似规律, m 值越大,原子轨道能量越高。并把 m 值的首位相同的原子轨道归纳为一个能级组如 6s 、 4f 、5d 和 6p 都归为第六能级组,同时还提出 p=(n+0.4 l ),表示离子外层电子的能量高低顺序。

7. 核外电子分布的三个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最低能量原理,洪德规则。

泡利不相容原理: 一个原子中不可能有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的两个电子, 由这一原理可以确定各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电子数为 2n 2 。

13.

最低能量原理:核外电子分分布将尽可能优先占据能及较低的轨道,以使系统能量处于最低。

洪德规则:处于主量子数和角量子数都相等的等价轨道中的电子,总是尽先占据磁量子数不同的轨道,而且自旋量子数相同,即自旋平行。它反映了在 n,l 值相同的轨道中的电子的分布规律。

8.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表达式叫做电子分布式。例如钛(Ti )原子有 22

226262 2

个原子,电子分布情况为:1s 2s 2p 3s 3p 4s 3d ,但是3d应在4s前面,226262 2

1s 2s 2p 3s 3p 3d 4s 由于必须服从洪德规则,此外,铬钼或铜金银等原子的

(n-1 )d 轨道上的电子都处于半充满状态或全充满状态,例如Cr:

1s2 2s2 2p6 3s2 3p6 3d5 4s1。

9.外层电子分布式又称外层电子构型,对于主族元素即为最外层电子分布的形

式,对于副族元素则是最外层 s 电子和次外层 d 电子的分布形式。应当指出,当原子失去电子变成正离子时,一般是能量较高的最外层的电子先失去,而且往

往引起电子层数的减少。例如锰离子 Mn 2,3s23p63d5,而不是3s23p63d34s2。

10.s 轨道和 p 轨道有两类不同的重叠方式,即可形成重叠方式不同的两类共价

键,一类称为键(头碰头),一类称为键(肩并肩),一般来说键没有键牢固,

比较容易断裂。

11. 键能的热化学计算:r H (m298.15K )E

反应

E

生成物

12. 一些杂化轨道的类型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杂化轨道类型sp

2

3 3

sp sp sp(不等性)

参加杂化的轨 1 个 s,2 个 p 1 个 s,2 个 p 1 个 s, 3 个 p 1 个 s ,3 个 p 道

杂化轨道数 2 3 4 4

成键轨道夹角180°120°109°28′90° < <109°28′空间构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三角锥形V 字形

实例BeCl 2, HgCl 2 BF3, BCl 3 CH 4, SiCl 4 NH

3,PH3 H2O,H2S

中心原子Be(Ⅱ A),Hg B(Ⅲ A)C,Si (Ⅳ A)N,P(Ⅴ A) O,S(Ⅵ A)(Ⅱ B)

杂化轨道理论特点:

①形成的杂化轨道的数目等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

②杂化轨道角度分布的图形与原来s 轨道和 p 轨道的不同。

③由杂化轨道形成的共价键比较牢固。

13.分子间的作用力,一般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色散力,氢键和疏水作用等,

前三者称为范德华力,瞬间偶极之间的异性相吸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称为色散

力;由固有电偶极之间的作用而产生的分子间力叫做取向;诱导偶极和固有偶极之

间所产生的分子间作用力称为诱导力。

14.总之,分子间力是永远存在于分子间的,在不同的分子间存在的分子间力大

小和种类不同,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存在色散力,在极性分子之间存在着诱导力

和取向力,其中色散力存在于各种分子之间,当分子间的记性很大才会出现取向

力,诱导力一般很小。

15.氢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16.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学院:专业:学号:姓名: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1. 2. 3. 4. 5. 二、选择题

1、SP2杂化轨道的几何形状为() A.四面体B.平面形C.直线形D.球形2、甲苯在光照下溴化反应历程为() A.自由基取代反应B.亲电取代 C.亲核取代D.亲电加成 3、下列化合物中最容易发生硝化反应的是()

六、推断题(14分) 1、某烃A,分子式为C5H10,它与溴水不发生反应,在紫外光照射下与溴作用只得一种产物B(C5H9Br)。将化合物B与KOH的醇溶液作用得到C(C5H8),化合物C经臭氧化并在Zn 粉存在下水解得到戊二醛。写出化合物A的构造式及各步反应。 2、某化合物A的分子式是C9H10O2,能溶于NaOH溶液,易与溴水、羟胺、氨基脲反应,与托伦(Tollen)试剂不发生反应,经LiAlH4还原成化合物B(C9H12O2)。A及B均能起卤仿反应。A用锌-汞齐在浓盐酸中还原生成化合物C(C9H12O),C用NaOH处理再与CH3I煮沸得化合物D(C10H14O)。D用KMnO4溶液氧化最后得到对-甲氧基苯甲酸。推测A、B、C、D 的结构式。 -------------------附参考答案--------------- 一、命名(共10分) 1、Z –3-甲基-4-乙基-3-庚烯 2、7, 7-二甲基双环[2,2,1]-2-庚烯 3、Z-12-羟基-9-十八碳烯酸 4、N, N-二甲基甲酰胺 5、N-乙基-N-丙基苯胺 二、选择题(共20分)BACBD CBACB 三、完成下列反应,写出主要产物(每空2分,共20分)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大学化学期末考试卷 学院:专业:行政班: 姓名:学号:座位号:-------------------------------密封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D、反应物均已消耗完毕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D、已进行完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

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 B、CH3COOH (pKa= C、NH3·H2O (pKb= D、HCN(pKa= 15、对于下列基元反应:A + 2B = C,其速率常数为k,若某个时刻(时间以s计),A的浓度为2mol/L,B的浓度为3mol/L,则反应速率v=()。 A、6k mol·L-1 ·s-1 B、12k mol·L-1 ·s-1 C、18k mol·L-1 ·s-1 D、36k mol·L-1 ·s-1 16、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若已知反应A→2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1,与反应2A→C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2,则反应C→4B的标准摩尔反应焓△r HΘm,3与△r HΘm,1及△r HΘm,2的关系为△rHΘm,3=()。 A、2△r HΘm,1+△r HΘm,2 B、△r HΘm,1-2△r HΘm,2 C、△r HΘm,1+△r HΘm,2 D、2△r HΘm,1-△r HΘm,2 二、填空题(21分): 1、原电池(-)Pt |Fe2+(C1),Fe3+(C2)|| Fe2+(C3),Fe3+(C4)| Pt(+)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上发生的电 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电池属于____________电池。 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封闭体系的热力学能变化值反应的ΔU=________________。 3、决定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中,_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原子轨道

大学无机化学期末试卷及问题详解

《无机化学》试题 学号: 姓名: 座号: 系别: 年级: 专业: 总分合计人: 复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正确选项并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涂黑。多涂、少涂、错误均无分。每小题1分,共40分) 1、对于Zn 2+ /Zn 电对,增大Zn 2+ 的浓度,则其标准电极电势将 (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 、 Cu 2 + 离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 ( ) A 8e B 18e 型 C 18+2e D 9~17e 型 3、设氨水的解离平衡常数为θb K 。浓度为m mol ·L -1 的氨水溶液,若将其用水稀释一倍,则溶液中OH -的浓度(mol ·L -1 )为 ( ) A m 21 B θb K m ?2 1 C 2/m K b ?θ D 2m

4、已知θ K(Ag3PO4) = 1.4×10-16,其溶解度为 sp ( ) A 1.1×10-4mol?L-1; B 4.8×10-5mol?L-1; C 1.2×10-8mol?L-1; D 8.3×10-5mol?L-1 5、下列各组物质,能自发发生反应的是() A Cu、Cu2+; B Cr2O72-、Cr3+; C MnO2、Mn2+; D SnCl4、Sn 6、3d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是() A 1,2,3 B 0,1,2 C 0,±1 D 0, ±1, ±2 7、下列各分子中,以sp3不等性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A BeCl2 B PCl3 C BF3 D SiH4 8、熔化下列晶体时,只需克服色散力的是() A HF B Ag C KF D CO2 9.已知V E A/θ:Cr2O72- +1.36 Cr3+ -0.41 Cr2+ -0.86 Cr,则判断发生歧化反应的是() A 都不能 B Cr2O72- C Cr3+ D Cr2+ 10.下列各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 K2O B MgO C CaO D Na2O

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摩尔吸收系数: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单位为L/百分吸收系数:吸光物质溶液浓度为1%,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光度,单位为100ml/助色团: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如-OR,-NHR,-SR,-X显色团:分子中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基团,也称发色团.红移:化合物因结构变化或溶剂变化而导致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向长波长方向移动蓝移:化合物因结构变化或溶剂改变为导致吸收峰的最大吸收波长向短波长方向移动增色效应:因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吸收强度增强的现象减色效应:因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导致吸收强度减弱的现象峰高:色谱峰顶点与基线间的垂直的距离标准偏差:正态分布曲线上两拐点距离的一半半峰宽:峰高一半处的峰宽峰宽:色谱峰两侧拐点的切线在基线上所截得的距离峰面积:色谱峰与峰底间包围的面积死时间:分配系数为零的组分进入色谱柱时,从进样开始到色谱峰上出现峰极大值时的时间保留时间: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调整保留时间:某组分的保留时间扣除死时间后的时间死体积:由进样器到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保留体积:从进样开始到某组分在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通过的流动相体积调整保留体积:扣除死体积后组分的保留体积相对保留值: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某组分调整保留值与某标准物质的调整保留值的比值选择因子:在色谱分离中滞留能力大的组分与滞留能力小的组分的调整保留值之比分离度:相邻两组分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之差与两组分的平均峰宽的比值 1.气相色谱仪的组成和作用 (1)气路系统,带动样品迁移 (2)进样系统,将分析的试样送入色谱柱 (3)分离系统,分离样品中的组分 (4)检测系统,检测被分离组分信号 (5)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 (6)温控系统,控制系统温度 2.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和作用(1)高压液相系统,将流动相连续输入色谱系 统 (2)进样系统,将分析的试样送入色谱柱 (3)分离系统,分离样品中的组分 (4)检测系统,检测被分离组分信号 (5)数据处理与显示系统 (6)温控系统,控制系统温度 3.正相分配色谱与反相分配色谱 正相分配色谱指以极性强的溶剂做固定液,极性弱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反相分配色谱指以极性弱的溶剂做固定液,极性强的有机溶剂作流动相 正相极性弱的先出峰,保留值随流动相极性增大而减小,适于分离极性物质 反相极性强的先出峰,保留值随流动相极性增大而增大,适于分离弱极性物质 4.气相色谱中对固定液的要求 (1)在操作温度下应为液态,蒸气压应低 (2)对样品中各组分应具有足够的溶解力 (3)对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应有较大差别(4)稳定性要好,黏度要小,凝固点要低 (5)对载体有良好浸润性 5.什么叫化学键合相,有什么优点? 化学键合相指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分子共价键合在载体表面,形成均一,牢固的单分子薄 层而构成的固定相 优点:(1)使用过程中不流失,耐溶剂冲洗(2)化学性能稳定(3)热稳定性好(4)载样量大(5)适 于作梯度洗脱 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高压,高效,高灵敏度,用时少,流动相选择范围 广,应用范围广 7.经典液相色谱按分离机制可分为? 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键合相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体积排阻色谱法,亲和色谱法8.薄层色谱的操作步骤:制版,点样,展开,检视, 分析

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大学化学考试试卷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NaBr C、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s区 B、d区 C、f区 D、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13、水具有反常的沸点,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A、色散力 B、诱导力 C、取向力 D、氢键 14、欲配制pH=5.0的缓冲溶液,则下列哪一种化合物及其盐的混合溶液合适?() A、HF (pKa=3.45) B、CH3COOH (pKa=4.75)

(完整版)大学分析化学试题和答案.docx

试卷一 一. 填空(每空 1 分。共 35 分) 1.写出下列各体系的质子条件式: (1)c (mol/L) NH+]+[H-]+[NH] +[HPO2-]+2[PO3-] 142434344 (2) 12 (mol/L)H 33+23-- ] c (mol/L)NaAc+ c BO[H ]+[HAc]=[H BO]+[OH 2.符合朗伯 -比尔定律的有色溶液,当有色物质的浓度增大时,其最大吸收波 长不变,透射比减小。 3.检验两组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t 检验法,检验两组数据的精密度是否存 在显著性差异采用 F 检验法。 4.二元弱酸 H B,已知 pH= 1.92 时,δ=δ;pH=6.22时δ=δ, 则2H2B HB-HB-B2- H2 B 的 pK a1= 1.92,pK a2= 6.22。 5.已知3+2+4+3+)=1.44V,则在1mol/L24溶液中用 (Fe/Fe )=0.68V,(Ce/Ce H SO 0.1000 mol/L Ce4+滴定 0.1000 mol/L Fe2+,当滴定分数为0.5 时的电位为0.68V,化学计量点电位为 1.06V ,电位突跃范围是0.86-1.26V。 6.以二甲酚橙 (XO) 为指示剂在六亚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Zn2+滴定 EDTA ,终点时溶液颜色由 ___黄______变为 ____红______。 7.某溶液含 Fe3+10mg,用等体积的有机溶剂萃取一次后,该溶液中剩余0.1mg,则 Fe3+在两相中的分配比 =99:1。 8.容量分析法中滴定方式有直接滴定,反滴定,置换滴定和间接滴定 9.I与 Na S O 的反应式为I+ 2S O2-=2I-+ S O2-。 222322346 10.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测量某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程度, 所获得的曲线称谓吸收光谱曲线;光吸收最大处的波长叫做最大吸收波长,可用符号λmax表示。 1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部分四部分组成. 12.桑德尔灵敏度以符号 S 表示 , 等于 M/ε;桑德尔灵敏度与溶液浓度 有关,与波长无关。 13.在纸色谱分离中,水是固定相。 14..定量分析过程包括:采样与制样,(称样);样品分解;分离与测定;结 果计算和数据处理 二、简答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答在所留空白处) 1.什么是基准物质 ?什么是标准溶液 ? 答:能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是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的溶液。 2.分别简单阐述酸碱滴定指示剂 ,络合滴定指示剂 ,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和沉淀 滴定指示剂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 答:酸碱指示剂变色是随着酸度的变化,指示剂结合或离解出 H+,结构发生变化, 从而发生颜色改变;络合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络合前后颜色不同,游离的试剂为一 种颜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又一种颜色;氧化还原指示剂变色分为几种情况: 一种是随氧化还原电位变化的试剂,在氧化态和还原态,结构不同,各有不同颜色,如二苯胺磺酸钠,还原态无色,氧化态紫红色;另一种自身指示剂,

扬州大学普通化学期末考试卷

揚州大學普学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最新版) 第一卷 选择题 1.下列量子数组合(s m m l n ,,,)中,哪一组是合理的? (A)3,2,2,1 (B)21 ,1,0,3- (C)21 ,2,2,2 (D)2 1 ,0,1,2 2.某元素+3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63][d Ar ,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A)s 区 (B)p 区 (C)d 区 (D)ds 区 3.氢原子的4s 径向分布函数图有 (A)4个峰 (B)2个峰 (C)3个峰 (D)1个峰 4.水的反常沸点主要原因是 (A)离子键 (B)共价键 (C)配位键 (D)氢键 5.下列物质中,中心原子以不等性3sp 杂化方式成键的是 (A)2CS (B)3BF (C)4SiH (D)2OF 6.等性3sp 杂化可以用来描述下列哪个分子中共价键的形成? (A)O H 2 (B)4CCl (C)3NH (D)3NCl 7.在下列微粒中,哪个不具有孤电子对? (A)O H 2 (B)3NH (C)+4NH (D)S H 2

8.将0.103-?dm mol 的KI 和0.153-?dm mol 的3AgNO 溶液等体积混合制成溶胶, 使其聚沉能力最强的电解质是 (A)NaCl (B)4MgSO (C)3AlCl (D)])([63CN Fe K 9.现有两种溶液,一为1.5g 尿素[22)(NH CO ]溶于200g O H 2中,另一为42.75g 未知物(非电解质)溶于1000g O H 2中。这两种溶液在同一温度结冰,则未知物 的摩尔质量为{已知M [22)(NH CO ]=60.051-?mol g } (A)3001-?mol g (B)3421-?mol g (C)2801-?mol g (D)4001-?mol g 10.胶体溶液中胶粒带电的主要原因是 (A)电离作用 (B)选择性吸附作用 (C)水合离子现象 (D)溶剂化膜作用 11.下列参数中,哪个不属于状态函数? (A)温度T (B)压强P (C)热Q (D)焓H 12.已知反应)(2 1)()(2222g O l O H l O H +=的198-O ?-=?mol kJ H m r 反应)()(22g O H l O H =的10.44-O ?=?mol kJ H m r 则反应)()(2)(22222g O g O H l O H +=的为O ?m r H (A) -54 1-?mol kJ (B) -1081-?mol kJ (C) -1421-?mol kJ (D)1421-?mol kJ 13.在恒温条件下,若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其平衡常数 (A)不变 (B)减小 (C)增大 (D)难以判断 14.反应)()(2 1)()(22g CO g N g CO g NO += +的10.373-O ?-=?mol kJ H m r ,若要提高 )(g NO 和)(g CO 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方法是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低温低压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A) 单一化合物Al2O3(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HCl 的是……………………………………………()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A) 盐酸(B) 硝酸(C) 硫酸钠(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复旦大学分析化学AII期末考试试题全解

复旦大学2004~200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A卷) (2005年6月)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Ⅱ) 课程代码: 322.112.2.01 开课院系:化学系 姓名:标准答案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03级化学系 一、选择题:(选择最合适的一个答案,每题2分,共10分) 1、比耳定律只有当溶液浓度<0.01mol/L时才成立,其原因之一是由于高浓度时___a____。 (a)吸光邻近质点的电荷分布相互影响,改变了辐射的吸收能力的缘故 (b) 入射光的非单色性影响增大之故(c) 仪器的光度误差变得太人之故 (d) 溶液晌杂散光增大之故(e) 容易受外部实验条件的影响之故 2、使用火焰原子化器时,原子吸收谱线的洛仑兹变宽主要由__c______决定。 (a) 原子在激发态有较长的停留时间(b) 原子的热运动(c) 原子与其它种类粒子的碰撞 (d) 原子与同类粒子的碰撞(e) 外部电场对原子的作用 3、对于难挥发电中性物质进行分离定性时,首选的分析的方法为b。 (a) 气相色谱质谱法(b)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c)区带毛细管电泳质谱法 (d)超临界流体色谱法(e) 经典离子交换树脂法 4、测定农药六六六(C6Cl6)使用气相色谱法,选用的最佳检测器应是 c 。 (a)热导池(b)氢火焰离子化(c)电子捕获(d)火焰光度(e) 吸光光度 5、卢浦大桥使用钢材的要求苛刻,其关键是要防止现场焊接时因热胀冷缩引起的裂纹。为此,钢材 中的含硫量要控制在0.007%以下,冶炼钢时的现场检测,你估计选用的最佳方法是_____d______。 (a) 滴定分析法(b) ICP光源的原子发射光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C C H C(CH3)3 (H3C)2HC H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O CH3 4. CHO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OH 8. 对氨基苯磺酸 9. COOH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CH CH2 Cl CHBr KCN/EtOH

2. 3. 4. +CO2CH3 5. 4 6. O O O O 7. CH2Cl Cl 8. 3 +H2O OH - SN1历程 + 9. C2H5ONa O CH3 O + CH2=CH C CH3 O 10. +C12高温高压 、 CH = C H2HBr Mg CH3COC1

Br Br Zn EtOH 11. C O CH 3 + Cl 2 H + 12. Fe,HCl H 2SO 4 3CH 3 (CH 3 CO)2 O 2 NaOH 24 NaNO H PO (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A). CH 3CH 2COCH 2Br (B). CH 3CH 2CHCH 2Br (C). (CH 3)3CH 2Br (D). CH 3(CH 2)2CH 2Br 3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OO - (B). CH 3CH 2O - (C). C 6H 5O - (D). OH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A, CH 3 CH 3B,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 、 C 6H 5COCH 3 B 、 C 2H 5OH C 、 CH 3CH 2COCH 2CH 3 D 、CH 3COCH 2CH 3

大学化学期末试题

大学化学期末试卷加答案 学院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24分) 1、某反应的ΔrHmΘ<0 ,当温度升高时,其平衡常数的数值将<)。 A、增大 B、不变 C、减小 2、当主量子数n=3时,则角量子数l的取值为<)。 A、1、2、 B、 0、1、2 C、0、1 D、0、±1、 3、某温度下,反应2NO(g>+O2(g>=2NO2(g>达到平衡,是因为<)。 A、反应已停止 B、反应物中的一种已消耗完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4、下列化合物晶体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A、H2O B、 NaBr C、 CH3OH D、Na2O2 5、蔗糖的凝固点为<)。 A、0℃ B、高于0℃ C、低于0℃ D、无法判断 6、已知某元素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该元素在周期表中所属的分区为<)。 A、 s区 B、d区 C、 f区 D、 p区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A、实际上能进行的反应 B、一步完成的简单反应 C、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产物的化学式系数均为1的反应 8、对于反应 Cr2O72- + 6Fe2+ + 14H+ = 2Cr3+ + 6Fe3+ + 7H2O,其ΔrGm= –nFE,式中n等于<)。b5E2RGbCAP A、1 B、6 C、3 D、12 9、下列物质中熔点最高的是<) A、Si B、CO2 C、ZnS D、Fe3C 10、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原电池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B、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能变为电能 C、原电池的能量变化是由电能变为化学能 D、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11、某元素原子的外层电子构型为3s23p3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为<)。 A、1 B、2 C、3 D、0 12、等温等压下且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据是 A、ΔHΘ<0 B、ΔSΘ<0 C、ΔG<0 D、ΔfHmΘ<0

中医药大学2018年专科下学期期末分析化学 - 复习题及答案-精编

《分析化学》考前复习题 选择题 1、以下试剂不能作为基准物质的是( D ) A.优级纯的Na2B4O7·10H2O B.99.99%的纯锌 C.105-110°C烘干2h的Na2C2O4 D.烘干的Na2C03 2、下列各组混合液中,可作为缓冲溶液使用的是:( C ) A.0.1mol.L-1HCl与0.05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B.0.1mol.L-1HAc0.1mL与0.1mol.L-1NaAc1L相混合 C.0.2mol.L-1NaHC03与0.1mol.l-1NaOH等体积混合 D.0.1mol.L-1NH3·H20lmL与0.1mol.L-1NH4CllmL及1L水相混合 3、在EDTA直接滴定法中,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B ) A.金属指示剂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B.游离金属指示剂的颜色 C:EDTA与待测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 D.上述A项与B项的混合色 4、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标准溶液是:( C ) A.Na2S2O3 B.NaNO3 C.K2Cr2O7 D.KMnO4 5、使用碱式滴定管时,下列错误的是:( C ) A.用待装液淌洗滴定管2-3次 B.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辅助夹住出口管 C.左手控制活塞,大拇指在前,食指在后挤捏玻璃珠外橡皮管 D.读数时滴定管应保持垂直,视线、刻度线、液面凹月面三点一线 6、滴定分析中,称样在0.1g以上,相对含量大于1%的分析称为( D ) A.微量分析 B.半微量分析 C.痕量分析D.常量分析 7、0.2molN2中含有( D ) A.0.2个氮分子 B.0.4个氮分子 C.0.2个氮原子 D.1.2×1023个氮分子 8、下列不是标准电极电位的条件是( D ) A.温度为298.15K B.离子浓度是1mol/L C.温度为25℃ D.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9、配制ρ(NaCl)==50g/L的NaCl溶液500mL,应称取NaCl固体质量是( A ) A.25g B.250g C.0.5g D.2.5g 10、配制加合浓度(1+2)的HCl溶液300mL时,应加入浓HCl和水各是( D )A.200mLHCl+100ml水B.150mLHCl+150ml水 C.10mLHCl+290ml水D.100mLHCl+200ml水 11、在滴定分析中使用的准确量器是( A ) A.容量瓶B.带刻度的烧杯C.量筒D.带刻度的三角瓶 12、化工分析中常用的滴定管称作( D ) A.微量B.半微量C.痕量D.常量 13、滴定终点控制标准溶液体积半滴是为了减少( B ) A.试剂误差B.终点误差C.方法误差D.偶然误差 14、不能用于加热溶液的器具是( C )

大学普通化学期末卷子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均为单选题,多选不得分。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定义,下列物质中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r G mθ为零的物质是:( D ) (A) 压力为100kPa、温度298.15K下的金刚石;(B)温度为298.15K、200kPa的氢气;(C) 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水蒸气;(D)温度为298.15K、压力为100kPa的氧气2.升高温度可增加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 ( B ) (A) 增加了反应分子总数; (B) 增大了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C) 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 (D) 促进平衡正向移动 3.等温等压条件下任何温度都可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其条件是: ( A ) (A) ΔH< 0、ΔS >0; (B) ΔS< 0、ΔH>0; (C) △r G mθ< 0; (D) ΔS< 0、ΔH< 0 4.下面一组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原子轨道的是: ( A ) (A) (3, 2, -2); (B) (3, 3, 1); (C) (3, 2, -3); (D) (3, 2, 0, 1); (E) (3, 2, 1, -1/2); (F) (3, 2, -1, 0); (G) (3, 3, 2, +1/2) 5.上述量子数中, 准确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是: ( E ) 6.根据“酸碱质子理论”,属于HPO42-的共轭酸是: ( B ) (A) PO43-; (B) H2PO4-; (C) H3PO4; (D) H4PO4+ 7.已知Kθsp(Ag2CrO4)=1.2?10-12,0.1mol·dm-3CrO42-溶液中滴加AgNO3,开始产生沉淀时Ag+的浓度为 ( D ) (A) 1.2?10-11mol·dm-3; (B) 6.5?10-5mol·dm-3; (C) 0.1mol·dm-3; (D) 3.46?10-6mol·dm-3 8.室温下,0.20mol.dm-3HCOOH溶液电离度为3.2%,HCOOH的电离常数为: ( A ) (A) 2.0×10-4; (B) 1.3×10-3; (C) 6.4×10-3; (D) 6.4×10-4 9.可以用作缓冲溶液的系统是: ( C ) (A) 0.10 mol·dm-3NaAc+0.10 mol·dm-3HCl溶液;(B) 0.10 mol·dm-3HAc+0.20 mol·dm-3NaOH 溶液;(C) 0.20 mol·dm-3HAc+0.10 mol·dm-3NaOH溶液; (D) 0.20 mol·dm-3醋酸+0.10 mol·dm-3HCl溶液 10.原电池 (-) Pt?SO32-,SO42-??H+,Mn2+,MnO4-?Pt (+) 的电池反应: ( A ) (A) 2 MnO4- + 5 SO32- + 6H+ =2 Mn2+ + 5SO42- +3H2O; (B) 2 MnO4- + 8H+ + 5e=2 Mn2+ + 4H2O; (C) SO32- + H2O = SO42- +2H+ + 2e; (D) MnO4- + SO32- + 6H+ + 3e = Mn2+ + SO42- +3H2O 11.22T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式正确的是: ( B ) (A) 1s22s22p63s23p64s24p2 (B) 1s22s22p63s23p63d24s2 (c) 1s22s22p63s23p64s23d2 (C) 1s22s22p63s23p63d4 12.已知反应 A(g) = 2B(g) + C(g),T、V一定,开始时P(A) = 20kPa,达到平衡时总压为40kPa,该反应的转化率为 ( B ) (A) 30%; (B) 50%; (C) 10%; (D) 100%; 13.根据酸碱质子理论,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可以作为酸的有 ( B ) (A) HCl, S2-, CO32-; (B) NH4+, HSO4-, H2O; (C) HS-, HPO4-, CO32-; (D) NH3, H2S, H2O 14.在21.8℃时,反应NH4HS(s) = NH3(g) + H2S(g)的标准平衡常Kθ = 0.070,4molNH4HS 分解达到平衡是混合气体的总压力是: ( C ) (A) 7.0 kPa; (B) 26 kPa; (C) 53 kPa; (D) 0.26 kPa 15.一个化学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各物质的浓度或分压不随时间变化;(B) △r G mθ = 0; (C) 正、逆反应的速率常数相等; (D) △r H mθ = 0 二、填空题 (25分,每空1分)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与化学分析期末试卷考卷A卷附答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合分人: 复查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恒温恒压下,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学反应能够自发进行。 2. 在CaCO 3饱和溶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结果导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 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其外层电子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周 期表_____区_____族,其+3价离子共有_________个不成对电子。 4. NH 3、PH 3、AsH 3三种物质中,分子间色散力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沸点最 低的是____________。 5. C 2H 2中,存在_____个σ键和_____个π键,键角HCC =______。 6. 根据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是由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原子轨道________而 成,这些原子轨道必须满足________________原则、________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________原则。 7. 在下列六种化合物:NaCl ,KCl ,BaO ,H 2O ,SiF 4,SiI 4中,熔点最高的是 ________,晶体熔化时需克服______________;熔点最低的是________,晶 1. 下列不属于状态函数的是: 2. A . U B . Q C . S D . p 3. 若升高温度后,反应的K 升高,则在此温度下此反应: 4. A . Δr G m >0 B . Δr S m >0 C . Δr H m >0 D . Δr U m >0 5. 在298K ,下列反应中r H m 与r G m 最接近的是: 6. A . CCl 4(l ) + 2H 2O (g ) = CO 2(g ) + 4HCl (g ) 7. B . CaO (s ) + CO 2(g ) = CaCO 3(s ) 8. C . Cu 2+(aq ) + Zn (s ) = Cu (s ) + Zn 2+(aq ) 9. D . 2Na (s ) + 2H +(aq ) + 2H 2O (l ) = 2Na +(aq ) + 2OH -(aq ) + H 2(g )

湖南大学分析化学期末考试试卷2及谜底

( ) . 47.0 E= ,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使指示剂 通过管线不仅可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

2.下列各酸碱对中,属于共轭酸碱对的是( C ) A .H 2CO 3——CO 32- B .H 3O +——OH — C .HPO 42-——PO 43- D .+NH 3CH 2COOH——NH 2CH 2COO — 3.已知H 3PO 4的p K a 1=2.12,p K a 2=7.20, p K a 3=12.36,若用NaOH 滴定H 3PO 4,则第二个化学计量点的pH 值约为( B ) A .10.7 B .9.7 C .7.7 D .4.9 4.能用HCl 标准溶液直接滴定的碱是( D ) A .NaF (HF, p K a =3.46) B .NaAc (HAc, p K a =4.74) C .苯甲酸钠(p K a =4.21) D .苯酚钠(p K a =9.95) 5.金属离子M ,能够用EDTA 直接滴定的条件是( B )A .cK a ≥10-8 B . C . D . 6.佛尔哈德法则Ag +,所用滴定标准溶液、pH 条件和应选择的指示剂是(B )A .NH 4SCN ,碱性,K 2CrO 4; B .NH 4SCN ,酸性,NH 4Fe(SO 4)2C .AgNO 3,酸性,NH 4Fe(SO 4)2; D .AgNO 3,酸性,K 2Cr 2O 7;E .NH 4SCN ,碱性,NH 4Fe(SO 4)2 7.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数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全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差至少应大于( C ) A .0.09V B .0.18V C .0.27V D .0.36V 8.用Fe 3+滴定Sn 2+时,下列有关滴定曲线的叙述中,不正确的( A ) A .滴定百分率为25%处的电位为Sn 4+/Sn 2+电对的标准电位; B .滴定百分率为50%处的电位为Sn 4+/Sn 2+电对的标准电位; C .滴定百分率为100%处的电位为计量点电位; D .滴定百分率为200%处的电位为Fe 3+/Fe 2+电对的条件电位。 9.氧化还原滴定中为使反应进行完全(反应程度>99.9%),必要条件是 ( D ) A . B . C . D .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大学有机化学期末考试题含三套试卷和参考答案大全

有机化学测试卷(A ) 一.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 2. 3-乙基-6-溴-2-己烯-1-醇 3. 4. 5. 邻羟基苯甲醛 6. 苯乙酰胺 7. 8. 对氨基苯磺酸 9. 10. 甲基叔丁基醚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3 + H 2O OH -SN 1历程 + 9. 10. 11. 12. 三. 选择题。(每题2分,共14分) 1. 与NaOH 水溶液的反应活性最强的是( ) 2. 对CH 3Br 进行亲核取代时,以下离子亲核性最强的是:( ) 3. 下列化合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CH 3CCH (B) H 2O (C) CH 3CH 2OH (D) p-O 2NC 6H 4OH (E) C 6H 5OH (F) p-CH 3C 6H 4OH 4. 下列化合物具有旋光活性得是:( ) C, (2R, 3S, 4S)-2,4-二氯-3-戊醇 CH = C H 2 HBr Mg

5. 下列化合物不发生碘仿反应的是( ) A、C 6H 5 COCH 3 B、C 2 H 5 OH C、 CH 3CH 2 COCH 2 CH 3 D、CH 3 COCH 2 CH 3 6. 与HNO 2作用没有N 2 生成的是( ) A、H 2NCONH 2 B、CH 3 CH(NH 2 )COOH C、C 6H 5 NHCH 3 D、C 6 H 5 NH 2 7. 能与托伦试剂反应产生银镜的是( ) A、CCl 3COOH B、CH 3 COOH C、 CH 2 ClCOOH D、HCOOH 四. 鉴别下列化合物(共6分) 苯胺、苄胺、苄醇和苄溴 五. 从指定的原料合成下列化合物。(任选2题,每题7分,共14分) 1. 由溴代环己烷及不超过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试剂合成: 2.由指定原料及不超过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合成: 3.由指定原料及不超过四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和必要的试剂合成: 4. 由苯、丙酮和不超过4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及必要的试剂合成: 5. 由指定的原料及必要的有机试剂合成: 六. 推断结构。(8分) 2-(N,N-二乙基氨基)-1-苯丙酮是医治厌食症的药物,可以通过以下路线合成,写出英文字母所代表的中间体或试剂: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A) 一. 命名下列各化合物或写出结构式(每题1分,共10分) 1.(Z)-或顺-2,2,5-三甲基-3-己烯 2. 3. (S)-环氧丙烷 4. 3,3-二甲基环己基甲醛 5. OH CHO 6. O NH2 2-phenylacetamide7. α-萘酚 8. NH2 HO3S 9. 4-环丙基苯甲酸 10. O 二. 试填入主要原料,试剂或产物(必要时,指出立体结构),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每空2 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