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沟图集

雨水沟图集
雨水沟图集

雨水沟图集

【篇一:排水沟图】

【篇二:图集(盖板)】

集水坑15-3(宽度与图纸不符合,应该为12-3)和消防集水坑15-

2大样图

地下室3#排水沟作法

(指负二层4#楼报警阀间和主楼筏板上的排水沟大样)

下面为a1和b1大样图

地下室2#排水沟(指负二层除3#排水沟外其他排水沟)作法如下: b1作法按照上图中b1要求施工

无障碍坡道作法如下图:

室外散水作法如下:

【篇三:给排水图标图集(清晰版图集图例)】

水制图标准图集图例

关于批准《总图制图标准》等四本制图标准为国家标准的通知

计标〔1987〕966号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由城乡建

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建筑制图标准》GBJ1—73分

专业进行了修订,并完成了总图等四个部分的修订工作。经有关部

门会审,现将修订后的《总图制图标准》GBJ103—87、

《建筑制图标准》GBJ104—87、《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

BJ105—87和《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J106—87批

准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八年一月一日起施行,原《建筑制图标准》GBJ1—73中的有关部分同时废止。

该四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

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

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七日

修订说明

本标准系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的通知,

由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编

制而成。本标准是在原《建筑制图标准》GBJ1—73的基础上,

分专业进行编写,对原标准的给水排水专业内容进行补充和修改而

成的。

本标准在编制过程中,广泛搜集了有关资料,认真总结了我国的实

践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积极采用了国际标准,在广泛征求了

全国有关设计、施工、科研、高等院校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后

经有关部门会审定稿。本标准共分四章及一个附录,主要内容有:

总则、一般规定、图例、图样画法等。本标准应与《房屋建筑制图

统一标准》配套使用。

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

注意积累资料,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交

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以便修订时参考。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年5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使给水排水专业制图做到基本统一,清晰简明,提高制图效率,满足设计、施工、存档等要求,以适应工程建设需要,特制定本标准。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给水排水专业下

列工程制图:

一、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竣工图;

二、原有建筑物、构筑物、总图等的实测图;三、通用图、标准图。第1.0.3条给水排水专业制图,除应遵守本标准的规定外,还

应符合《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及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

规定。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一节图线

第2.1.1条图线的宽度b,应根据图样的比例和类别,按《房

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中〈图线〉的规定选用。

第2.1.2条给水排水专业制图,采用的各种线型应符合表2.1.2的规定。

表2.1.2-1

表2.1.2-2

第二节比例

第2.2.1条给水排水专业制图选用的比例,宜符合表

2.2.1的规定。(见下页)

第2.2.2条管道纵断面图,同一个图样,根据需要可在纵向与

横向采用不同的比例。

第三节标高

第2.3.1条标高应以米为单位,宜注写到小数点后第3位。在

总平面图及相应的厂区(小区)给水排水图中可注写到小数点后第

2位。

第2.3.2条沟道、管道应标注起迄点、转角点、连接点、变坡点、交叉点的标高;沟道宜标注沟内底标高;压力管道宜标注管中

心标高;室内外重力管道宜标注管内底标高;必要时,室内架室重

力管道可标注管中心标高,但图中应加以说明。

沟道包括明沟、暗沟及管沟。

第2.3.3条室内管道应标注相对标高;室外管道宜标注绝对标高,当无绝对标高资料时,可标注相对标高,但应与总图专业一致。第2.3.4条标高的标注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平面图、系统图中,管道标高应按图2.3.4a的方式标注。

二、剖面图中,管道标高应按图2.3.4b的方式标注。

三、平面图中,沟道标高应按图2.3.4c的方式标注。

第四节管径

第2.4.1条管径尺寸应以毫米为单位。

第2.4.2条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不镀锌焊接钢管、

铸铁管、硬聚氯乙烯管、聚丙烯管等,管径应以公称直径DN表示(如DN15、DN50等);耐酸陶瓷管、混凝土管、钢筋混凝

土管、陶土管(缸瓦管)等,管径应以内径d表示(如d380、

d230等)。

第2.4.4条管径应按图2.4.4a和2.4.4b的方式标注。图2.4.4

第五节编号

第2.5.1条当建筑物的给水排水进、出口数量多于一个时,宜

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编号宜按图2.5.1的方式表示。

第2.5.2条建筑物内穿过一层及多于一层楼层的立管,其数最

多于一个时,宜用阿拉伯数字编号。编号宜按图2.5.2的方式

表示。

.5.3条给水排水附属构筑物(阀门井、检查井、水表井、化粪

池等)多于一个时应编号。编号宜用构筑物代号后加阿拉伯数字表示。构筑物代号应采用汉语拼音字头。

给水阀门井的编号顺序,应从水源到用户,从干管到支管再到用户。排水检查井的编号顺序,应从上游到下游,先干管后支管。

第三章图例

第一节管道及附件

表-1

表-2

表-3

第二节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表-1

管道连接表-2

第三节阀门

表-1

表-2

表-3

第四节卫生器具及水池

表-1

表-2

表-3

第五节设备及仪表

表-1

表-2

第四章图样图法

第4.0.1条厂区或小区给水排水平面图的画法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建筑物、构筑物及各种管道的位置应与总图专业的总平面图、

管线综合图一致;

二、图上应注明管道类别、坐标、控制尺寸、节点编号及各

建筑物、构筑物的管道进出口位置(图4.0.1);

三、当不绘制给水排水管道纵断面图时,图上应将各种管道的管径、坡度、管道长度、标高等标注清楚。

第4.0.2条高程图应表示给水排水系统内各构筑物之间的联系,并标注其控制标高(图4.0.2)。

第4.0.3条管道节点图可不按比例绘制,但节点的平面位置应

与厂区(小区)管道平面图一致(图4.0.3a)。在封闭循环

回水管道节点图中,检查井宜用平、剖面图表示,

雨水口标准图集05s518

雨水口标准图集05s518 【篇一:给排水图集一览表】 【篇二:采用国家标准图集设计制造的井盖型号及重量 表】 采用国家标准图集设计制造的井盖型号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97s501→q-轻型 z-重型 h-灰铁 q-球铁 c-混凝土】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文号建质【2002】48号主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部 参照行业标准《铸铁检查井盖》( cj/t3012-93 )(此表引自国家建筑设计研究院 97s501-1 图集)为国家标准设计制造 砖砌平箅式单篦雨水口( 450*750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砖砌平箅式双篦雨水口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砖砌偏沟式单篦雨水口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60 砖砌偏沟式双篦雨水口砖砌联合式单篦雨水口砖砌偏沟式单篦雨水口砖砌立箅式双篦雨水口砖砌立箅式多篦雨水口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ht250 球墨铸铁 qt500-7/ 灰口铸铁 华北地区建筑设计标准规格 600x600 700x500 900x600 600x600 700x700 800x700 1000x700 ht250 91sb3-1 外形尺寸表(单位 mm )外径: 740*740*60 内径: 600*600*60 外径: 860*660*60 内径: 700*500*60 外径: 1080*780*60 内径: 900*600*65 外径: 722*722*70 内径: 600*600*70 外径: 822*822*70 内径: 700*700*70 外径: 922*822*75 内径: 800*700*75 外径: 1122*822*60 内径: 1000*700*60 110 112 172 115 125 152 《施工安装建筑设备通用图集》

双篦雨水口图集

双篦雨水口图集 篇一:雨水口布置间距探讨】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摘要:介绍了影响雨水口设置间距的多种因素,经过计算得出雨水口的最佳间距随道路红线宽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雨水管渠系统雨水口雨水口间距地面集水时间1 前言: 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 个部分。2 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 )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 。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1)雨水口泄水能力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f-汇水面积(ha ) 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p -------- 设计重现期,取1 年 则f=0.1307 (ha)=1307m 道路宽度为f/30=43.6m 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 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 左右。 如图: 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 3 结论: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 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如果道路坡度很大(大于 2.5% ), 坡道有很短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雨水口,可在道路的最低点设计双箅或多箅雨水口来达到收水的效果。当然,不同地区的设计人员的设计思路、设计习惯是不同的,地域的差异性也是决定雨水口设计间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参考文献: 1 《排水工程》上册孙慧修主编中国教育工业出版社2《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 )中国计划出版社3《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 2 (下)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篇二:检查井、雨水口施工方案1】

雨水口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2 第二章编制依据----------------------------------------2 第三章雨水口施工部署----------------------------------2第四章雨水口施工准备-------------------------------------------3第五章雨水口主要施工方法-------------------------------------4 第六章雨水口技术质量要求---------------------------------------13 第七章安全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15第一章工程概况

1、项目概述: NQS河是JM河的二级支流,发源于FS区西南STC 。自西北向东南流经DSW 镇、CG镇,后经HBS于ZC汇入BJM河。NQS河出BJ市界后称为HL河。市内流域面积71.78km2,河长15.68km,河宽10~50m,河道平均比降0.72%。现状河道大部分河段不足5年一遇洪水标准。 本次河道治理范围为:从STC至NQS河出BJ市境,全长15.6km。主要工程内容:河道疏挖、新挖河槽、堤防填筑、新建跌水、巡河道路、改建桥梁、新建雨水口、铺设截污管线以及景观绿化、管线改移等工程。 2、本标段为FS区NQS河治理工程第*标段BBD桥下游770m(桩号11+500;该处为CG镇、DSW镇交界)至SMC东侧300m(桩号13+700),总治理长度2.2km。 3 雨水口分部工程共8座雨水口,新建7座、改建一座。 第二章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 FS区NQSH治理工程)第*标段河道雨水口施工图。 2、规程规范 ①《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0年版)。 ②《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SL631-2012)。 ③《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④《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6MS201 第三章雨水口施工部署 一、雨水口施工主要工程量 1、土方开挖4228m3。 2、土方回填2590m3。 3、浆砌石砌筑534m3。 4、铅丝石笼护底192m3。 5、伸缩缝(聚乙烯闭孔泡沫板厚20MM)80㎡。 6、无纺布1008㎡。 7、120o砂石基础钢筋混凝土管ф600合计40m,钢筋混凝土管ф700合计27m,

小区雨水口布置

小区雨水口布置 【篇一:雨水口布置间距探讨】 城市道路路面雨水口设置间距的探讨 摘要:介绍了影响雨水口设置间距的多种因素,经过计算得出雨水口的最佳间距随道路红线宽度的变化而变化。 关键词:雨水管渠系统雨水口雨水口间距地面集水时间 1 前言:雨水管渠系统时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地汇集并排除暴雨形成的地面径流,保障城市人民的生命安全和生活生产的正常秩序。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渠系统中收集雨水的构筑物,一般应设在交叉路口、路面最低点以及道路路牙边每隔一定距离处。其使命为及时地将路面雨水收集并排入雨水管渠内。雨水口的构造包括进水箅、井筒和连接管3个部分。2 雨水口设计间距计算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14-97)中说明:雨水口的型式、数量和布置,应按汇水面积所产生的流量、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及道路型式确定,雨水口间距宜为25~50m。雨水口设计多了,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道路的美观;雨水口设计少了,达不到及时收集路面雨水的效果,雨水口设计间距根据道路参数的不同而不同,经过计算来确定。(1)雨水口泄水能力 雨水口的泄水能力与道路的坡度,雨水口型式、箅前水深等因素有关,但一般泄水能力如下: 式中:q-雨水设计流量(l/s) f-汇水面积(ha) 徐州市的暴雨强度公式为:p-----设计重现期,取1年 则f=0.1307(ha)=1307m道路宽度为f/30=43.6m结论,道路红线宽度40m左右的雨水口间距宜为30m左右。 如图: 2 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出以下结果: 3 结论: 雨水口之间的最佳宽度是随着道路设计坡度、红线宽度、雨水口型式等因素变化而变化的。如果忽略道路坡度对雨水口间距的影响,雨水口型式选定的条件下,不同道路宽度的最佳雨水口间距是不同

现浇混凝土雨水口施工工法

一、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道路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流量的增大。重型载重车辆的增多,对道路施工质量需求越来越严格。城市道路与公路,高速路相比较,其最大的特点是,城市道路雨污水管线多,检查井及雨水进水井多,大部分位于主、慢车道内,其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舒适度和道路美观。以往的雨水进水井多采用砖砌,砌体与路基基层的空隙填充不密实,整体性能不好,经车辆碾压容易出现裂纹,沉陷现象。车辆经过雨水进水井时出现颠簸现象,加速井周围路面损坏,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的出台也对粘土砖的使用进行了限制。由此把雨水进水井由以往的砖砌改为现浇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模具工艺,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施工工艺。 二、特点 砖砌井同现浇井工法比较表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所有新建、改建道路工程雨水口工程施工。 四、工艺原理 雨水斗采用浇混凝土的方法施工。开挖好基坑后,安装已经定型尺寸模钢板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后拆除模板,洒水养护,形成一座整体混凝土雨水斗。 五、施工材料 1主要施工材料 C15混凝土、C20混凝土、水泥、砂子、装配式模板、木方、预制过梁、雨水篦 2、施工所需机械、设备 小型挖掘机、铁锹、镐头、锤子、撬棍、插入式振捣棒、钢尺、测绳、水准仪、经纬仪。 六、现浇混凝土雨水斗施工工艺及操作要点 施工流程: 施工放样→设置开挖预留措施→坑槽开挖→基底夯实、浇筑C15混凝土井基(15cm厚)并找坡→模板安装→浇筑C20井壁混凝土(20cm

厚)→模板拆除→养护→安装雨水篦 1施工放样:在灰土底基层碾压成活后放出道路中线。按照图纸横断面确定雨水口的基准线,依据基准线按雨水口外边线放出检查井位置,撒灰线线示意。 2设置开挖预留措施:每层水稳基层(或二灰碎石)施工前,在雨水口范围灰线内按照每层基层的厚度,设置和雨水口外壁尺寸相同(具体尺寸详见图集或图纸)的土模。下面层施工前在该处放置与下面层厚度相同的框架模板(具体材质和加固形式各项目部可自行确定)。侧模施工时,在雨水口支管的位置采取预留措施,确保雨水口顺利施工。 3坑槽开挖:挖槽时尽量不扰动基坑周边已经压实路基,留出一定宽度人工清理,路基土如有扰动,须用人工彻底挖除。基坑的断面尺寸应符合标准图集要求。当坑开挖到雨水支管设计标高时,用人工清槽找出雨水支管,人工清理管周围土方,基坑底标高距离预留雨水支管15cm,并按图集要求在井壁上挖出底板超宽范围5cm。 4基底夯实、浇筑C15混凝土井基:基坑开挖清理完毕后将基底夯实,在雨水支管距管口处安装止水胶圈,然后浇筑C15混凝土至管底标高,并按图集要求找坡。 5模板安装:内模采用钢模,内径尺寸应符合标准图集要求,内支撑应牢固,安置完成后模板顶标应高于雨水口的设计顶标高。在模板安装前将模板外侧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均匀涂刷。模板固定前依据先前放好的道路中心线,重新放出雨水口的基准线,按基准线固定模板的位置。

雨水口标准

雨水口标准 【篇一:雨水口标准图_secret】 【篇二:雨水口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北京市地方标准 《雨水口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 《雨水口技术规范》编制组 2016年9月 目录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 人 (1)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 义 (1) 三、主要工作过 程 (3) 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 系 (5) 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实验验证的论 述 (5) 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 果 (6) 七、与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 况 (6) 八、作为推荐性标准或者强制性标准的建议及其理 由 (6) 九、强制性标准实施的风险点、风险程度、风险防控措施和预案 (7) 十、实施标准的措施建 议 (7) 十一、其他应说明的事 项 (7) 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 1、任务来源

市质监局2016年北京市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一类项目。项目名 称为《雨水口技术规范》,项目编号为:20161192。由北京市水务 局规口提出并委托北京排水集团进行编制。该项目的任务是通过调研,制定雨水口统一的技术规范。 2、起草单位 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北排装备公司、北京北排设计公司、北京北排建设公司。 3、协作单位 4、主要起草人 杨德区、王宇红、夹尚宽、王卫君、刘锟、于丹雷、杨超、姜明洁、严瞿飞、王恩雕、丁伟、胡伟、王志涛、高静。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 1、必要性 雨水口指的是管道排水系统汇集地表水的设施,在雨水管渠或合流 管渠上收集雨水的泄水设施。由雨水井箅、井身及支管、干管等组 成雨水系统的基本单元。 随着排水设施养护及管理工作的日趋精细化,雨水口的正常运行已 成为运营管理单位一项重要工作。北京市政府2015年与运营管理单 位排水集团签订的《北京市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特许经 营服务协议》中明确规 定雨水设施正常运行和防汛抢险的相关要求,而目前北京市对雨水 口的标准未作统一规定,只延用图集的相关要求。2015年编制的 《雨水井箅结构、安全技术规范》db11/053-2015和当前我国颁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水箅》、《聚合 物基复合材料水箅》,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 《球墨铸铁复合树脂水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 会发布的《钢纤维混凝土水算盖》,此5部均为行业标准,只涉及 井箅的内容,对雨水口的内容要求未做规定,也就是说雨水口工程 技术规范目前是空缺。 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特别是2012年7月21日至22日,北 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北京有数十人因 此次暴雨死亡。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 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 亿元。面对如此惨痛的损失,社会各界均呼吁对相对落后的排水系 统进行提升,其中,对相关规范的完善更应先行。

雨水口及支管施工方案

成新蒲快速路六期工程项目 雨 水 检 查 井 井 盖 安 装 施 工 方 案 成新蒲快速路六期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0年4月23日 雨水口及支管施工方案 第一章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成新蒲快速路六期工程项目(双流段)。 建设地点:成都市双流县彭镇K5+450-K8+750。 施工内容:M7.5砖砌雨水口、高分子复合材料雨篦子安装、D300钢 筋砼雨水口支管埋设。雨水口共计378座,雨水口支管共计2170m。 采用材料:标准机制页岩砖,过梁C25商品砼,高分子复合材料雨 篦子,M7.5砂浆,D300钢筋砼Ⅰ级平口管。 质量要求:合格。 第二章雨水口、雨水口支管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M7.5砖砌雨水口共有378座,雨水口支管共计2170m。本工程雨水口数量较多,在施工进行时根据施工进度,配备足够的人力、物力、机械进行施工,确保其按时完成,下面简介其施工方法。 一、雨水口施工 1、准备工作 1.1清理基础表面,复核尺寸、位置和标高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2按设计要求选用合格机制普通页岩砖,并将砖湿润,但浇水应适应,否则会使墙面不清洁、灰缝不平整。 1.3准备砂浆,按照设计给定的标号配置配合比上料、拌制,控制好拌制时间,使砂浆拌制均匀,做到随拌随用。 2、雨水口砌筑要求

2.1安装设计图要求,放出雨水口中心位置线,按雨水口尺寸摆出井壁砖墙位置。 2.2雨水口底面为C20现浇砼10cm底板。待砼达到3天强度后,在底板面上先铺砂浆再砌砖,采用一顺一丁砌筑,如下图所示(图6.4.2-3)。砌筑时在基础面上放线,摆砖铺灰后砌筑,其中底皮与顶皮砖均应采用丁砖砌筑。每层砖上下皮竖灰缝应错开。随砌筑随检查尺寸。 雨水口砌筑应做到墙面平直,边角整齐,宽度一致。砌筑时应随时用角尺和挂线板。 检查四面墙体是否成直角,墙面是否平整垂直,砂浆厚度是否均匀,若不符合要求应随时纠正。 2.3雨水口D300钢筋砼支管安装应与雨水口内壁齐平,管口应用砂浆填缝密实,不得出现缝隙。 2.4砌筑雨水口时应预留支管,随砌随安,预留管的管径、方向、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预留支管口宜用低标号砂浆砌筑、封口抹平。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