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人写作与现代性观照

传统文人写作与现代性观照
传统文人写作与现代性观照

传统文人写作与现代性观照

二十多年前我在《文学评论》上看到贾平凹写的一篇文章《读张爱玲》,他认为张爱玲是把自己写作天才发挥得最好的作家之一,并且感叹张爱玲的书是可以收藏和长读的,还说了一句俏皮话:“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可见是一种真正的心仪。1980年代初贾平凹谈过他读张爱玲的感受,他明确地说自己是受过张爱玲的启发,他说,“我受她启发大量运用意象,有零碎意象、有整体意象,我热衷于意象正是我用心之处。”张爱玲是把中国传统文人学科和西方现代小说技巧结合得最好的现代作家,而贾平凹是把中国传统文人文学的精髓吸收得最好的当代作家。所以这两位真是好有一比。但是贾先生的写作时间跨度很大,风格有变化,摇摆的幅度也比较大,我没有读他的全部作品,要是笼统地说贾平凹与中国传统文人文学的关系还是稍微有点冒险。但是从他最受关注的作品而言,这个论题是可以成立的。相比较与中国其他的当代著名作家而言,贾平凹是最具中国传统文人相的作家,对此他自己也是直言不讳,说还是传统文人那种习气、爱好、气质多一些,对此评论界也有共识。雷达对于《废都》,陈思和对于《秦腔》、《古炉》,王春林对于《古炉》等等都从这些角度作过评价,还有评论家对于《高兴》、《高老庄》、《白夜》

等小说的古典况味也有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小说可以分为话本小说和文人小说两大类。前者是讲给听众听的一个蓝本,演绎历史、奇异故事、惊悚情节这一类居多。后者才是文人写给读者看的,而且在风格上比话本有很大的变化,世景世情、人生悲欢、平实人生、雅致语言,因而它是更加文学的小说,因此艺术性更高。《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是世情小说的开山之作,而《红楼梦》是巅峰之作,这都是有定评的。

中国古代文人小说,对张爱玲和贾平凹在人生态度、题材处理、情节结构等方面都有很积极的影响。张爱玲用家庭琐事、个人际遇反映时代变迁的构思特点,对人物无常命运的细腻把握,对建筑布局、风俗人情、生活起居的描绘兴趣,都有世俗人物的回声。贾平凹很多作品也是这样,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世界华人文学“红楼梦奖”颁给《秦腔》是最恰当、最合适的。像《红楼梦》这种人生的大悲剧,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皆空,之于张爱玲是荒凉,而之于贾平凹则是悲苦。《红楼梦》对现代作家的影响可以念一长串的名字,如巴金、茅盾、路翎等,20世纪的中国作家,学《红楼梦》学得最像的,大家公认的是张爱玲。

《红楼梦》虚实相间的艺术对很多作家有影响。虚实相间的艺术也是贾平凹自己的追求,既增加了小说的社会含量和审美含量,也留下了读者和评论家争议的一个巨大空

间。关于张爱玲的师承现在研究得比较清晰,但是贾平凹的师承就比较复杂一些。为什么他的作品有更多争议,很多时候与他这种虚实之间的留的东西太多有关系。

我注意到,媒体多次报道了贾平凹对当下小说的三点建议或者三大主张,他说,写现代小说其作品一定要有现代性、人类意识,还要注重传统,同时要有民间性。请允许我把它称之为“贾三条”。一是现代性人类意识,二是传统,三是民间性。当然这不是他第一次说,他以前文章也说过,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我尊敬的贾先生还应该给我们更多的解说。比如说,他在《带灯》的后记里面谈对现代历史和人类意识的理解,他提到了公平、富裕、尊严、自由等等富有现代性的先进概念,也有对于卑怯、暴力、虚妄、阴暗等负面价值的否定,俨然有与启蒙现代性的世界伟大作家和现代中国优秀作家息息相通的一种进步文学观。贾平凹的小说以展现落后乡村的负面为主。作家以形象说话,就大多数情景而言,揭示、展示,也即批判,用不着跳出形象之外直接作价值评判,何况乡村中国的美丑善恶本来就不是泾渭分明的,何况小说的价值在于真切地展示,而非简单地肯定和否定,何况有些立场有偏失的小说,它同时也有极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贾平凹的《废都》表现人文知识分子面对当下社会变革的忧虑和困惑以及寻求解决的途径,无法摆脱的痛苦。比如说《高兴》表现当下中国社会城乡矛盾、对立、

隔阂在现代化进退中难以消解的现状。《高老庄》写知识分子的返乡之旅,也有对传统文化深刻的反思和判断。但是,我还是不得不说,贾平凹作品对传统文化的浸润过深,很多读者读了他的作品,有时候会有作者过分沉溺其中难以自拔这样一种阅读印象,有时候过分同情和包容苦难、愚昧的底层人物,我觉得这个分寸感是可以讨论的。就他影响最大的《废都》为例,尽管他用方言说的话我听得不是太懂,我听到他力图表达一种多样性,这是我非常欣赏的,是有社会含量和阅读的想象空间。他还说是非常尊重女性的。我读贾平凹的作品,觉得在《废都》之前的贾平凹,是乡村少年看女神,充满了崇仰;《废都》之后的贾平凹往往是文化名人看女人。为什么雷达等评论家对《废都》的价值立场有质疑,恐怕是在他对女性人物描写的分寸感上是可以讨论的。

贾平凹饱受非议的神秘主义的描写也可以这样看。他的几乎每一篇小说都写到很多神秘的故事和情节。封闭地理的农村文明,人类生存特别依赖大自然,种种神秘大自然现象不能作合理解释,因此有了很多比附和禁忌。对于作品中人物而言,愚昧无知、迷信天象是可以理解的情形,但是很多古代神秘的东西毕竟有反科学和反现代性的一面,也不是健康的进步的人类意识。衡量此类描写是否有现代性,是有一个尺度的。我认为:如果作家总是让那些巫术卜占应验就是缺乏现代性;如果偶有印证是巧合,那是一种文学手法;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 九十年代以来海内外知识界就的"后"进行了持续的讨论,构成"新时期"之后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热点。本文无意对这场尚未充分展开的讨论和争论作任何。因篇幅所限,也不拟对"后现代性"或"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基本概念作详细的说明。在此,我只想从一个表面问题入手,谈谈"后现代"与"中国"这两个符号之间的相关性和矛盾,进而探讨"后现代主义"与中国现代性的深层关系。 首先我想对以下讨论的前提作一点说明。第一,从"近代"到"现代",从"现代"到"当代"的阶段论在不同的条件下有极为不同的含义。在此我们关注的不是中国史范围内的具体分期,而是全球范围内从"现代性"到"后现代性,"从"现代主义"到"后现代主义"范式的整体性变化。这当然是一个极为庞大、复杂的历史问题和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大致把握住问题的要旨。英国文学理论家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在其新著《后现代主义的假象》(Illusions of Postmodernism)中简明厄要地归纳了"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的特征,他写道: "后现代性是一种思想风格,它置疑客观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这样的经典概念,置疑普遍进步或人类解放,不信任任何单一的理论框架、大叙事、或终极性解释。与这些启蒙的规范相左,后现代性认为世界充满偶然性、没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是多样化、不稳定的;在它看来,这个世界没有一个预定的蓝图,而是由许许多多彼此不相连的文化系统和解释系统组成......" 他指出,这种思潮的"物质基础"是"资本主义的新形式",诸如瞬息万变的、非中心化的技术领域,消费社会和文化;这种新的物质环境造成了传统的制造业被服务业、业和信息产业取代,也促成了传统的以阶级为核心的领域向各式各样的(基于族裔、性别、社区等的)"身份认同的政治"转化。与此相应, "后现代主义则是反映这种时代变化的文化风格。它无深度,无中心,漂移不定,自我指涉;它是游戏性的,往往从别处借来观念和意象加以折衷调和;它是多元主义的,它无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的划分,也模糊了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界线。" 诸如此类的对"后现代"和"后现代主义"的概括性描述早已不是是么新东西了。但我们必需承认,这种基于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和文化现实的理论话语,是任何有关"后现代主义"讨论的知识论上的出发点,尽管我们只能在具体的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现实中寻找"中国后现代"的定义。伊格尔顿说他无意在"后现代性"和"后现代主义"之间划出严格的界限。事实上,后现代主义的国际话语(包括中文世界的有关讨论)从来都是借助两者间概念上的摸糊性跨越种种现实的限制而进入问题的。不妨说,后现代话语的具体性和抽象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赋予它某种"普遍性",尽管该理论本身是以反普遍性起家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霍布斯邦(Eric J. Hobsbawm)在《极端的时代:一九一四至一九九一的世界史》中对后现代的普遍思潮作了如下总结: "形形色色的""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对客观现实的存在持根本的怀疑论态度,它们不相信人类能通过理性手段达到对现实的一致的理解。它们都有激烈的相对主义倾向。在它们看来,一个被技术彻底改造了的世界立足于某种世界的本质,而有关进步的意识形态则是这种本质的反映,后现代主义认为这两种对立的思想前提构成了这种世界本质的

传统文人画文化思考

传统文人画文化思考 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 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 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 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 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实行准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 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人书画审美选择意形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 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代 理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 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 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 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 “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 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一 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 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 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画的发展 摘要:文人画,也称文人士大夫画,这样明确指出作者定位是士大夫阶层,文人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这一阶层的绘画表现手法以水墨为之。文人画是政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者的智慧结晶和思想产物,以书、画、文、思想构架起来的一种形式美。后来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向了社会,由业余走向了专业,在原先的框架上增加了诗词、印章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一直延续壮大至今的形式美本体。 关键字:文人画、变化、发展 文人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当中一个特殊的类别。此一分类并不是根据绘画的内容,而是以画家的身分而定名,画家的身分多具有深厚文化修养的文人士大夫,另还有较特别的──禅僧。 中国文人画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其多才多艺,既能书擅画,又妙解音律,以画的造诣而论,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被称为“南宗画之祖”,文人画的开宗人物,受禅宗影响很大。诗作擅以描写山野田园自然风景,如身入诗中景色,他的画更具有这种气质。这种文字与绘画的结合始自王维,所以董其昌称王维的画为“文人画”。自此之后,中国的绘画与诗、词、书法等结了不解之缘,至于在一幅画上落款、题诗、题跋甚至于加盖图章,以及画家以书法笔意作画等的演变,似乎都可说是因“文人画”而产生。 表意境以书入画 “文人画”在创作上强调个人思想、意趣,结合书法、文学、绘画、人品诸种因素。大多数文人画家均以深远闲淡、穆和严静作为绘画创作最终追求的意境,因此他们以最简单的笔、墨、纸、砚为工具,以最概括的黑、白、灰为色彩语言,传达出画家内心最深切的感受。北宋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米芾不只是画家,亦是著名书法家,其作画力求“平淡天真”,以书法笔意,或露锋缓行或挑笔出锋,佐以下笔的轻重缓急、顿挑、使转纵横,使书法的意韵表露无遗。 中国文人画,从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建立以来﹐到了十三世纪元朝﹐开始受到艺术家和文人普遍的重视与喜爱﹐直至清初。此一文人画形式的画风发

中国现代抒情诗歌十六首

中国现代抒情诗歌精选十六首 《再别康桥》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 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雨巷》 戴望舒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她默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如果》 席慕容 四季可以安排得极为黯淡如果太阳愿意 人生可以安排得极为寂寞如果爱情愿意 我可以永不再出现 如果你愿意 除了对你的思念 亲爱的朋友我一无长物然而如果你愿意 我将立即使思念枯萎断落如果你愿意我将 把每一粒种子都掘起

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

文人传统与创作生命 刘绪源 “谈话风”一经与中国文人相结合,很快就产生了蓬勃的生命力,这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1928年7月末,朱自清在为自己的散文集《背影》写序时,和当年周作人为《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一集》写序时一样,引用了胡适《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中评价白话散文的那段著名的话?胡适是六年前说的,现经六年实践,朱自清发现,新文学各门类中,依然是小品散文发展最快,情景比当初更为喜人: 三四年来风起云涌的种种刊物,都有意或无意地发表了许多散文,近一年这种刊物更多?各书店出的散文集也不少?《东方杂志》从22卷(1925)起,增辟“新语林”一栏,也载有许多小品散文?……去年《小说月报》“创刊号”(七号),也特辟小品一栏?小品散文,于是乎极一时之盛?东亚病夫在今年三月“复胡适的信”(《真善美》一卷十二号)里,论这几年文学的成绩说:“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味曲包?第二是短篇小说?……第三是诗?”——这个观察大致不错? 这位“东亚病夫”,就是曾经写过《孽海花》的曾朴,《真善美》杂志即由他与儿子曾虚白共同创办?这样一位旧文学的风云人物也来关注小品散文的发展,并出语中肯,判断得当,可见这在当时已是一个多么热门的话题?朱自清转而寻找出现这一盛况的原因: ……它的历史的原因,其实更来得重要些?我们知道,中国文学向来大抵以散文学为正宗;散文的发达,正是顺势?而小品散文的体制,旧来的散文学里也尽有;只精神面目,颇不相同罢了? 我们在前文已经作过分析,从东坡?山谷?陆放翁?李易安的文章里,从《报任安书》到《与元九书》,从晚明笔记小品到历代的诗话词话,都能够找到“谈话风”的痕迹,这虽然不是古代散文的正统,但在中国文人心目中的影响却不可小觑?毕竟,文人都是有自由表达的愿望,也都有心灵感应和理解力的?所以,一到新文学运动开场锣鼓敲过,当他们发现,不仅自己较为陌生的新诗?新小说?话剧(他们原先熟悉的诗是格律诗和古风,小说主要是章回体,戏剧则基本就是戏曲)等文学样式可以上场,那信手信口?任意而谈的白话散文竟也能堂而皇之登堂入室,而且,再加上“五四”自由开放风气的促动,对于人生与世态果真有满腹的话想要说时,散文的发达也就势不可挡,如朱自清所说:“确是绚烂极了?” 除了文学传统上的原因,当时文坛的“硬件”也起了关键作用?可以说,这是“物质”与“精神”的一次极巧妙的配合,也许可用“历史唯物主义”来作解释吧?就在周作人发表《美文》后的三个月零四天,《晨报》第七版正式改为“晨报副镌”,这在现代报业史和文学史上都是值得记上一笔的?孙伏园任编辑,这一刊名据说还是鲁迅起的?这是现代日报副刊的开端,它立即成为新文学运动的重要园地,鲁迅的《阿Q正传》等都是在这上面发表的?很快,各地报纸纷纷仿效,《京报》办起了“京报副刊”,上海的《时事新报》办起了“学灯”,《民国日报》则办起了“觉悟”?它们成了“五四”以后最重要的四大副刊?上海的《申报》一直有“自由谈”,但内容多为旧文人唱和等,与新文学比较隔膜;到1932年,史量才聘请黎烈文主持“自由谈”,使之面目大变,鲁迅?茅盾等新文学家成为主角,有锋芒有个性的“谈话风”成为主唱,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现代性过程中的传统和现代 郑杭生 2012-9-5 15:51:28 来源:《学术研究》2006年第6期内容提要:本文简要地考察了“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的不解之缘,回顾了“传统和现代”与现代化理论和现代性理论的不同关系,着重论证了“现代的成长”和“传统的发明”这一对“传统和现代”的新认识,这一认识对理解当代国内外一些学术前沿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和现代”现代化现代性“现代的成长”“传统的发明” 一、“传统和现代”与社会学 对传统和现代关系的理解,是社会学创始人和实际奠基人创建社会学立论的重大根据之一。这一点对两大系统的社会学——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和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都是如此。此后,传统和现代、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逐渐成为社会学分析的两种理想类型。 (一)“传统和现代”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对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与过去的传统社会,做了多方面的极其鲜明的对比。他们指出,资产阶级统治的现代社会是一个生产力大发展的时代:“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 指出,这个社会推动了自由竞争以及与此相应的经济,政治,社会制度的建立,资产阶级的剥削和统治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2]和统治。指

出,这个社会引起了观念的变化;金钱关系,金钱至上的观念代替了宗法等级观念,“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3]。指出,这个社会还是一个急骤变化的快节奏的现代社会而与千百年沉睡的慢节奏的传统社会不同:“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关系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4]总之,西欧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转型,1789年以法国大革命为标志的政治大革命、18世纪在英国开始的产业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经济墓础到上层建筑,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凸显了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作为上述变化突出表现的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都市化(城市规模的扩大,作用的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对社会学的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例如,作为社会瘟疫的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发作,作为贫富悬殊标志的富人区和贫民窟的并存,从劳资对立到工人怠工,罢工,破坏机器以至起义,从大鱼吃小鱼到企业破产,倒闭,从童工的使用到工人丧失劳动能力后的悲惨处境;从失业大军的形成到犯罪率的提高;一边是“生产过剩”,很大一部分粮食和其他制成品被销毁,另一边是挣扎在饥饿线上的穷人饥寒交迫,如此等等。所有这些,以极其鲜明的形式,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能否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问题。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两种不同回答——革命的回答和改良的回答,产生了两大系统的社会学。 传统和现代的问题,在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仍然是重要的议题。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我和刘少杰教授曾提出了一个新的框架[5],即“一点两线两段”。其中所谓“一点”指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的起始点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所谓“两线”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然后沿着两条线发展,一条线是列宁、普列汉诺夫、毛泽东、邓小平等为代表的东方不发达国家或欠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即主要指俄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另一条线是以卢卡其、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一)

浅谈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审美选择(一) 论文关键词:文人书画审美选择意形 论文摘要:文人画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文化素养多方面的集中体现。它崇尚“意似”贬斥“形似”,追求笔墨意蕴,讲究诗书画印结合,并要求画者的学养深厚方能言之有物,画面格调才能高雅。传统文人书画以不同于院体画的另一种典范意义对后世文人画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文人画及中国传统文人书画教育中的审美倾向进行正确研究和批判的继承仍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传统“文人画”是中国画里的一类,也称为“士夫画”,泛指中国封建社会时文人、士大夫们的书画。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我国现代理论家、画家陈师曾指出:文人画是带有一定文人情趣,其中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作品。在传统绘画中,文人画强调以形传,讲究诗、书、画、印的结合,它与工匠画与院体画风格都有所区别,独树一帜。文人画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不容忽视的艺术发展阶段,它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风格一度成为我国后世书画教育中长期追逐的方向。 一、传统文人画的发展 文人画的发展可追溯至汉代,张衡、蔡邕皆有画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设立有专门的机构来培养能工巧匠,那时的一些画家就已经有了文人自娱的心态,如姚最认为“不学为人,自娱而已”,王徽的“画乃吾自画”等思想,这些都可称是文人画的雏形。唐代诗歌盛行,其中大诗人王维以诗入画,他的艺术观念和审美情趣更加具了文人书画的特色,后人尊称王维是“文人画的鼻祖”。 南北宋时期,中国建立了制度明确的画院,用来专门的培养画家。一些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画家首次提出了一些关于文人画的看法,苏轼第一个比较全面的阐明了文人画理论,他提出的“士人画”概念使文人书画更加趋向于成熟。此后,文人画开始正式从院体画之中分离出来。文人画的鼎盛时期是在元代,由于当时社会动荡,许多的文人士大夫产生了厌世和遁世的心理,绘画成为了抒发个人精神与情绪的自我调节手段。以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为代表的四大家,又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峰。他们以一种“出世”的态度去表达士大夫阶层的孤傲、清高和空虚的情感,追求和主张“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写胸中逸气”的意象表达。至明代,文人画已上升为画坛的主导地位。画家董其昌倡作画者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加强修养,追求文人画的“士气”。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到了清代绘画的基本格局和审美取向,朱耷、石涛、及扬州八怪突破四王的束缚,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我国独具民族特色的绘画体系。 二、文人画中重“意”的审美倾向 中国的绘画从远古开始,对“写实”的技巧和“形式”的孜孜追求一直是占主流地位的。在隋唐之后,追求雅逸风格的水墨画迅速地发展起来,“以形传神”、“以形达意”文人画精神逐步形成与完善。当时许多画家都不满院派画专尚“形似”的偏向,又鄙视“只取鞭策皮毛,槽枥刍秣,无一点俊发,看数尺许便倦”的画工画,在题材的选择和意境的把握等方面都特别表现出其重“意”、重“简”的独特的审美倾向,还提出了意在笔先、神在法外的许多创作方法。苏轼曾在~首诗中写道:“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其意首先是贬低“形似”,其次就要求绘画要有“诗意”。文人画中一再强调“象外”,也就是指明在绘画创作中,艺术的真正“内容”必须求诸所描摹自然物的“形象”之外。在不断的发展中,谢赫提出“六法论”,求气韵、贯通、意韵、意会,在此审美标准下,绘画技法不用遵循焦点透视,不重光线、明暗、色彩,以环境感染情绪,给人来带广阔的想象空间,这成为了之后中国绘画创作不懈的追求。之后顾恺提出要“以形写神”,强调画人物要在形似的基础上追求神似,体现了传统儒道两家重精神、轻物质的哲学观。明末,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南北宗论”:崇尚率真意趣,轻视基本功力;崇尚士气,排斥画工;重视笔墨韵味,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浅谈中国抒情诗的意境创造 所谓文学意境指的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所谓“意”即作品中蕴藏的思想感情、作者认识以及审美情趣等;所谓“境”,就是作品中的“意”转化为艺术力量后所能作用的最大艺术空间,以及这一最大艺术空间所能产生的全部艺术效果。意境是客观物象与作者主观情感二者完美统一所艺术地反映出来的人类生活的本质的真实,是我国传统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美学概念。 一、状物移情――意境创造之“经” 在诗歌创作中,作者凭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感受,根据他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某些特征,在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中,捕捉具有与之相似或能载运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物境)来“移情”,这样便化抽象为形象,从而构成诗的意境。诗人是很懂得其中真味的,他们多采用富有感染力的外在客观形象来表情达意,即往往把一种抽象的情绪“移”到外在事物上加以表现。如“愁”,是一种难以名状的抽象情绪,古人用多种形象来托愁、寄愁,创造出了多种愁的意境: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飞红万点愁如海。――秦观《千秋岁》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抽象的愁绪,竟忽而化作了滔滔东流的春水,忽而化作了飞红万点的大海,忽而又化作了一川霭霭的“烟草”、满城飘飞的“柳絮”、无休无止的黄梅时节的细雨。这些具体的景使我们理解了愁的

缠绵、愁的繁多、愁的难以排遣。人们由“移情状物”的桥梁,由不可感知的此岸走进了可感知的彼岸,从而走进了愁的“天国”。黑格尔说:“艺术对于人的目的在于使他在对象里寻回自我。……自然美只是心灵美的反映。”⑧所以,我们创造意境要“状物移情”。刘勰《文心雕龙?情采》篇中云:“为情者要约而写真,为文者淫丽而烦滥。”此言极为中肯,那些矫揉造作、无“情”呻吟的作品是创造不出真正的意境的。 二、缘景生情――意境创造之“纬” 一种是借景抒情。诗人心中郁积而成的感情块垒,已到了不吐不快的境地,才寻找一个适合于表达自己情感的客观物象来抒发。正如梁启超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说道:“凡这一类都是情感突变,一烧烧到‘白热度’,便一毫不修饰照那情感的原样子,迸裂到字句上。”试看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该诗由梦幻入仙境,把一个五彩斑斓的神话世界描写得神乎其神。从字里行间,尤其是诗末写梦醒后发出的慨叹来看,诗中描写的神话世界,完全是诗人在精神上的种种历险以及对理想追求的真实写照。“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诗人受压抑的精神得到解脱后的喜悦情感。类似的作品还有屈原的《离骚》、郭沫若的《凤凰涅槃》等。这类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往往采用一种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写得天马行空,来去自由,一般表现一种慷慨激昂、悲壮怨愤的艺术场景,带有诗人更多的自觉主动因素。用王国维的话讲,就是“造境”。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 内容提要: 本文系作者1999 年5 月26 日在北京大学为文科学生所作的演讲, 主要介绍美国学者杰姆逊关于" 后现代" 文化研究的方法、观点及其对西方社会的认识价值, 并借助其理论来观照分析当代中国( 包括大陆和台港地区) 的一些文化现象, 文章提出了一个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中国当代文化是否已经进入杰姆逊所称的" 后现代阶段"? 作者认为中国的现代性建构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同时试图解释" 后现代" 问题何以在中国引起热烈争论的原因。" 现代性" 和" 后现代性" 相互交融的状况, 正说明了中国当代文化的复杂性。 1985 年秋天, 美国教授弗雷德里克·杰姆逊(FredricJameson) 在北大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演讲, 这些演讲后来辑成《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 北京大学出版社最近又再版了这本书," 后现代", 或者说"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 这个名词, 据我所知就是杰姆逊教授最早介绍到中国来的。在当时来说, 此举相当大胆, 因为他80 年代初才开始从单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后现代理论, 而他的那本" 大书" 《后现代主义--- 后期资本主义的逻辑》, 就是访问北大后问世的。换言之, 他第一次向世人介绍自己的后现代理论和文化理论, 是在北京大学。我想这对于北大是一个相当大的荣誉。最近我又重读这本书, 仍然觉得受益良多。 来北大之前, 我又买了一本杰姆逊教授最新出版的论文集

---TheCulturalTurn (Verso,1998), 译成中文名为《文化转向》, 意即当代整个文化批评和文化理论的文化转向。书中收录了他写于1983 年到1998 年的8 篇论文,1983 年那篇经典性的论文《后现代主义和消费社会》也在其中。这本书受到美国各个学界的重视, 我从前的同事, 现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系教授, 也是马克思主义者, PerryAnderson, 本来要为这本书作序, 结果却越写越长, 竟至成书, 名为 TheOriginsofPostmodernity(Verso,1998), 即《后现代性的来源》。以介绍杰姆逊入手,Anderson 把整个西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都展现出来。据Anderson 说, 这个名词最早见于西班牙文坛, 后来在1950 年左右, 中国革命刚刚成功时, 有一位美国诗人CharlesOrson 提出了一个主张:20 世纪的上半叶是现代, 下半叶就是后现代; 后现代的动力不是西方, 而是第三世界, 特别是中国的革命。这样说来, 中国与西方后现代的起源可能还有一层关系。 当然, 另一个重要观点是杰姆逊教授在其北大的演讲中提出的, 他认为所谓文化上的现代和后现代, 是和整个西方经济历史的发展相关的。所谓现代主义是文学、艺术上的名词, 而现代性是较为广义的文化历史上名词。他把这个时期定在1880 年左右到1930 年左右; 而他认为后现代阶段是从1960 年前后开始的。这是他的一种历史分期法。现代性和后现代性有非常大的区别, 因为现代性所表现的是资本主义盛期的状况, 他引用了列宁的名言: 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极端, 就是帝国主义。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资本开始向世界发展, 这种发展到了最

文人画的发展与传承

文人画的发展与传承 摘要:中国文人画一直备受画坛关注,文人画以区别院体画而出现,争议颇多,它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并有很长的发展过程。本文就文人画的发展历程简单做一个梳理。 一、文人画的开端时期 文人画是中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的自然产物.它的出现是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文人画的萌芽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其中,姚最的“不学为人.自娱为己”成为文人画的中心论调.宗炳也提出山水明志:“澄怀观适,卧以游之”。隋朝开科取士之后,绘画艺术逐渐开始出现了文人身份的画家。在唐代,此种风格形成一个相对的高峰期。晚唐时期兴起了水墨山水画.以文人的高逸之情在笔简形具的水墨画中得到了落实。到了北宋中期,院体画风格极尽细密从精确、华丽、逼真之能事,艺术风格达到顶点,而在此时以洗炼、俭朴、写意为特征的文人画也出现了端倪,兴起一股意在抒发情怀的墨戏之风。北宋苏轼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画虽小道,第一要有人品,第二要有学问,第三要有才,第四要情才,说到艺术上的工夫”。所谓“人品不高,用墨无法”。在创作的方法论上,反对就画论画,追求象外之意,讲究“胸有成竹”,文人画逐渐开始文学化、书法化。在风格论和修养论上,反对工匠的“俗气”,标榜“逸品”。一种“清心寡欲”、“宁静恬适”的艺术情趣在部分文人士大夫中得到肯定.把文人士大夫绘画从民间、宫廷、宗教的绘画中分立出来,并且推上至尊地位。特别是山水画,可以说达到了绘画的巅峰状态。五代入宋有荆关、董巨,北宋的范宽、李成、郭熙,南宋的刘松年、李唐、马远等,大师辈出。 二、文人画的鼎盛时期 元代是文人画的昌盛时期.也是中国美术史的一个转折时期.因为它是文人画发展的高峰期,从元代开始,文人画成为传统绘画的主要角色。此时很多儒生投身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寄情于笔墨山水。赵孟频有诗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须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他在《松雪斋集》中“以云山为师”,“作画贵有古意”以及“书画同源”

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整理(十讲)

中国现当代文学笔记 穆申、刘婷、黎力等提供 张洋宇、刘婷、邱日明整理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从晚清到五四——现代文学语言与制度的形成 第三讲鲁迅与现代小说形式 第四讲现代小说(上) 第五讲现代小说(下) 第六讲新诗传统的建立 第七讲散文专题 第八讲现代话剧 第九、十讲聚合离散的文学时代 ●不指向确定的时间维度 第一讲导论 ●何谓“中国现当代文学”? 对象:晚清以来,具有现代性质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 ●问题一:晚清以降,中国文学何以成为“现代”? 问题二: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特质是什么? 一、(问题一) 文学革命论述: 1.1917年开始: ?《新青年》2卷5号,胡适《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8个建议 最后一条是“不避俗字俗语”——白话 ?《新青年》2卷6号,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提出了三大口号 ?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鲁迅 ?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 《逼上梁山》 2.1929,朱自清《中国新文学纲要》 3.1935,《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理论、论争,小说、诗歌、散文…… 4.1990,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以白话为媒介的新文学有别于以文言为媒介的旧文学 胡适注重白话的形式——直线进化论 周作人、钱玄同更注重内容思想(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 质疑之一:一种“新文学”的兴起,是否如胡适认为一定是白话? 捷克汉学家普实克《中国·我的姐妹》《抒情与史诗》提出—— 旧→新:抒情性→史诗性(小说代替诗歌成为主要门类:文类主导性的变化) 《鲁迅的<怀旧>——中国现代文学的先声》(文言) 结论一:新文学诞生的基本条件,并不像胡适所深信的那样取决于语言; 结论二:现代文学的诞生,不是一个改造各种外国文学成分、改革传统结构的渐进发展

中国名家抒情散文

中国名家抒情散文 导读:第1篇:围啄的鸡群——余秋雨 伽利略赶在米开朗琪罗去世前三天出生,仿佛故意来连接一个时代:文艺复兴基本完成,近代科学开始奠基。 佛罗伦萨圣十字教堂内的名人灵柩,进门右首第一位是米开朗琪罗,左首第二位是伽利略,也像是一种近距离的呼应和交接。 严格说起来伽利略应该算是比萨人。在比萨出生,在比萨求学,又在比萨大学任教。据说他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过一个自由落体的实验,现在有人经过考证认为这个实验没有做过,但世界各国旅人仍然愿意把那座斜塔当作他的纪念碑。家乡也愿意,愿意那么大,愿意那么斜,让世人看看一种因长期蒙冤而倾斜的人生力学结构也可能如此宏伟。 但是,他的灵柩却安置在佛罗伦萨。不仅如此,在佛罗伦萨阿诺河畔的一个要道口,我看到他的雕塑笑眯眯地站在一组指挥交通的红绿灯上方,好像对这座城市,他还要尽一点义务,哪怕是指挥交通。 我想这是有原因的。 那年罗马教廷通知七十高龄的伽利略到罗马受审,伽利略因患严重关节炎无法长途坐马车,请求就近在佛罗伦萨受审,但教廷不许,年轻的托斯卡纳暨佛罗伦萨大公费迪南二世派出一乘轿子送伽利略 前往,而在罗马第一个迎接这位“罪人”的,是佛罗伦萨驻罗马大使尼科利尼,尼科利尼还邀请伽利略住在自己寓所里。 在如此险恶的形势下,佛罗伦萨能在自己的地盘里保护伽利略已

经不易,没想到它居然伸出长长的手臂,把这种保护追随到教廷所在的罗马。这不能不使伽利略重新掂量起友情的重量。 年迈的科学家对世事天真未凿,他困惑地问尼科利尼:“为什么我的很多朋友以前很支持我,现在一看风头不对都起劲地攻击我我对他们做错了什么吗” 尼科利尼笑着回答:“您对人性的了解,远不如对天体的了解。您的名声太大,这就是原因。” 伽利略不解,尼科利尼又说:“小时候见到一群小鸡狠命地围啄一只流血的鸡,我惊恐地问奶妈怎么回事,奶妈说,鸡和人一样,只要发现一只比较出色又遭到了麻烦,便联合起来把它啄死。” 伽利略睁大眼睛听着,茫然不解又若有所悟。 这场围啄的中心活动,是要伽利略读一份“忏悔书”。连女儿出于对父亲生命安全的考虑也来劝他忏悔,他拒绝;但到最后,经过宗教裁判所的“严厉考验”,他还是“忏悔”了。 “忏悔”在罗马,而在佛罗伦萨,费迪南二世却说:“我只有一个伽利略。” 凭着这一切,伽利略愿意在佛罗伦萨大街上站立千年。但他知道,正是费迪南二世这种唯一性的'评价,在不少人心中引起不快,造成了“交通堵塞”。围啄,是鸡群本能地在排除心中的堵塞。为了不再产生这样的悲剧,即便让他指挥交通,也心甘情愿。 伽利略的忏悔,是跪在地上做的。忏悔的中心内容,是他曾在着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论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创作 在左翼作家之前,以文学作者身份大量介入电影创作,并对中国电影发展发生了巨大而深刻影响的是鸳鸯蝴蝶派文人。正如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所指出:“从1921年到1931年这一时期内,中国各影片公司拍摄了共约650部故事片,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鸳鸯蝴蝶派文人参加制作的,影片的内容也多为鸳鸯蝴蝶派文学的翻版。” 鸳蝴文人从事电影创作,不仅按他们原来的风格讲述新的故事,而且大量改编他们原有的小说作品,这些影片很快形成了一种电影的文学叙事模式,有效地改变了早期中国电影叙事单薄、幼稚、粗糙乃至低劣的原有状况。包天笑根据自己小说改编的影片《空谷兰》故事时空跨度相当大,且转换自然、自如,叙事从容、流畅,情节跌宕起伏,事件环环相扣,结构相当严谨、完整,对主人公纫珠和柔云的性格和心理都有鲜明而细腻的表现。他的《梅花落》叙事更加复杂,但虽然故事错综复杂,却叙述得井井有条,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通过巧合、通过伏笔与呼应,不仅将几条看似不甚相干的线索如李敦被害案、常家的财产纠葛以及很久以前的穆淡庵女儿被劫事件有机地结构在一起,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情节推向高潮。注重讲故事,而且讲述线索纷纭、错综复杂的故事,在故事中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心理,这无疑是典型的文学叙事。 不只是根据小说改编的影片保留了原著的文学叙事,鸳蝴文人的许多原创电影也同样表现了文学叙事的特点,如《风雨之夜》、《她的痛苦》、《多情的女伶》等,故事性都非常强,尤其是《多情的女伶》,不仅写革命、写流亡、写爱情,故事曲折生动,而且展现了广阔的社会、时代背景,在内乱的大背景下表现人物的命运。 尽管从某种意义上看,文学化叙事并不非常利于电影作为视听艺术之本质特征的充分表现,因为毕竟电影不是文学;但中国电影的情况有其特殊性:一方面,中国电影在技术上一直比较弱,而在技术不强、视听效果不佳、影像难以展现其自身魅力的情况下,电影只能依靠像文学(小说)那样“讲故事”来吸引观众了———鸳蝴文人参与电影创作之前的国产影片之所以被观众唾弃便 是因为它们视听既差,故事也讲不好;另一方面,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叙事文学传统,长期的叙事文学审美经验不仅培养了人们对文学叙事的兴趣与习惯,而且形成了对“故事”的广泛期待———读小说如此,看戏也如此,看电影当然同样如此。惟其如此,擅于“讲故事”的鸳蝴文人电影才能迅速得到广大观众的接受和认同,并成为上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的主流。 在文学创作中,有“注重故事”和“淡化故事”的区别,一般来说,前者被理解为“传统”和“通俗”,后者则被视为“现代”(西化)与“高雅”。因此,指出鸳蝴文人电影对“讲故事”的注重和强调,便意味着对其叙事通俗化的认定。如果说文学化叙事使鸳蝴文人电影有效地呼应了中国观众的传统审美经验,那么,叙事的通俗化则使鸳蝴文人电影更能适应以通俗为重要特征的海派大众文化语境的基本要求。 或许正是因为既与海派文化保持一致,也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遥相呼应,所以鸳蝴文人电影所采用的通俗文学叙事不仅确立了20年代海派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也成为了一个世纪以来整个中国电影创作所不断继承的重要传统:尽管鸳蝴文人电影本身在30年代就被左翼电影所取代,但左翼电影只是以社会批判代替鸳蝴文人电影的道德批判,其通俗文学叙事的模式实际上并没有改变———明星公司邀请左翼作家做“编剧顾问”与邀请鸳蝴文人给他们写剧本虽然都是为着商 业牟利的目的,但对鸳蝴文人,他们注重的是其文学写作,希望借此改变当时电影叙事贫乏、粗

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文献综述 引言 中国文学是一个博大精深地主题,它自古以来都影响着我们地文化,经济乃至政治.而传统地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有着明显地不同,西方文明偏重于理性科学和个人主义,而中国文学偏重于对人生地感悟,对经世治国地探索,偏重于思想地境界.无疑抒情于中国文学是皇冠上地一颗璀璨明珠!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不仅是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地鉴赏与理解,更是对历史文化,风俗人情,社会制度地研究与探索,同时也是提高自身文学素养,陶冶情操,塑造人生价值观地一种方式.b5E2R。 下面从四个方面来研究中国文学地抒情传统:一·文学中地时间二·文学与自我三·文学与自然四·文学中地江南p1Ean。 正文 一·文学中地时间 什么是时间?时间存不存在?它是唯物地还是唯心地?从终极哲学上讲,时间是不存在地.用《金刚经》地话讲叫: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从来就没有来过,也没有去过,这就是时间.DXDiT。 文学中对时间地发现,表现了人类对自身存在地局限性地一种体认,这种体认会激发人类产生超越地思想.面对时间之流,中国文学对此有不同地选择.RTCrp。 .人类对时间是惶惑不安但不是绝望地,是以积极向上地态度,回应时间地压迫.这种态度,就是儒者所倡导“不朽”观念.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地态度.这在中国文学里是主流,历代文学中地那种抱负、志向、爱国主义,根源于这种积极地面对时间地态度.5PCzV。 例如:龟虽寿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jLBHr。 短歌行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xHAQX。 曹操地《龟虽寿》中传达了人地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地,只要自己保管地好也可以益寿延年地思想.于是引发出对人生地感慨虽已暮年,但是有远大志向地人那种奋发地雄心不会止息.《短歌行》中有曹操对人生短促地感叹,但他不是因流年易逝而生贪生畏死之想,他感叹地是战争频仍,大业未成,因而产生一种时间地紧迫感,所以他这“人生几何”地慨叹,并不软弱消沉,而是为了执着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时努力,干一番轰轰烈烈地事业.整首诗表示自己有宽广地政治胸怀,求贤之心永无止境,犹如大海不辞涓流,高山不弃土石一样.并且,他以礼贤下士地周公自励,号召天下贤才来归,开创一个“天下归心”地大好局面.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表现出统一天下地雄心和进取精神.LDAYt。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永恒地生命体,每一个生命都会有自己地生存消亡过程,

论中国现代抒情小说的几点形式特征

六年級本位課程教學活動設計 校園植物小博士 (一)校園植物小博士課程設計緣起 學校校園廣闊,又有豐富生態的親水公園園區,所以先培養學生從自己身邊的美景欣賞起,而最接近學生的,就是校園中的花草樹木,因此對於野外的探索活動,就先以校園植物做起,讓學生從校園植物探索中引起對大自然的興趣,再慢慢的推廣至其他不同的自然事物中。 除了欣賞校園植物、認識環境外,也希望藉著本活動,引導學生秉持著愛護環境的態度和研究的精神、方法,去探索任何自己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可以自己找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一味的接受教師所給的答案。 (二)校園植物小博士課程設計理念 校園是學生每天生活的場所,本校校園種植了很多漂亮的植物,藉由指導學生認識、解說校園植物,從中培養學生各種能力,並啟發學生愛惜、維護校園植物環境的省思。整個活動以自然生活領域為出發,結合資訊教育、語文、藝術與人文等學習範圍,最後以植物解說的綜合解說方式做結束。

六年級特色課程地圖 . 能力深化 導覽小尖兵 瞭解校園植物的各項特徵之後,進而能利 用解說及導覽的方式,將校園植物介紹給 他人,並且在互動過程中,解說者也可以 得到更多更豐富的知識。 學生能力展現 校園植物通 調查校園植物的分佈及特徵,瞭解學校內 有哪些不同的植物,有哪些是本土種?哪 些是外來種?而這些外來種對與本土生 物有沒有什麼危害?並利用資訊能力錄 製報導瓢蟲植物影片。 社會領域 1.單元名稱:第四單元-關 心我們的地球 2.能力指標: 1-3-10舉例說明地方或 區域環境變遷所引發的 環境破壞,並提出可能的 解決方法。 3.節數:1 4.教材:康軒六下社會 自然與生活科技 1.單元名稱:第三單元-生 物與環境 2.能力指標: 2-3-2-1 察覺植物 根、莖、葉、花、果、 種子各具功能。照光、 溫度、溼度、土壤影響 植物的生活,不同棲息 地適應下來的植物也 各不相同。發現植物繁 殖的方法有許多種。 3.節數:1 4.教材:康軒六下自然生活 與科技 彈性 1.單元名稱:Movie Maker 製作 導覽解說訓練 2.能力指標: 資3-3-1能操作掃描器及數 位相機等工具 資 3-3-3 能使用多媒體編 輯軟體進行影音資料的 製作。 語 C-3-4-10-2能視不同 說話目的與情境做口 頭報告,發表評論、 公開演說。 3.節數:12 4.教材:自編 課程主題 植物小博士 說明:透過植物調查、影片製作及解說導覽,不僅能瞭解校園植物的多樣化,也 可以透過解說互動過程中,獲得更深入的知識。

[诗词趣话]文人的创作传统与通俗歌曲

[诗词趣话]文人的创作传统与通俗歌曲 阅读天地 0126 0844 文人的创作传统与通俗歌曲 宋代词人柳永,一生虽善于写词,但仕途颇为曲折坎坷,他在四十七岁才考中进士,算是进入了仕途,但此后却长期任地方初等官职,蹉跎十年,也没能升迁为京官。恰逢那一年寿星出现,寿星即南极星,又称老人星,它的出现过去认为主天下太平,柳永认为时机正好,就写了一首词庆贺这一祥瑞,将它交给了仁宗皇帝,希望以此得到皇帝的赏识,再升迁一下为京官。词曰: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正值升平,万机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这首词总的是写: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月明风细,皇宫内一片静寂,这时老人星出现了。在这歌舞升平之年,这正是祥瑞征兆。词中的“正值升平”充满对仁宗的吹捧,充溢着一派歌功颂德的情调,从艺术角度上说,可以说这是一首成功之作。 不料仁宗皇帝接到此词后,刚读了开头的一个“渐”字,就引起了老大的不痛快,他认为,开头用“渐”字不吉利。但是他还是要把此词看下去,看到最后,当读至“此际宸游,凤辇何处”时,仁宗皇帝真的发怒了,为什么呢?因为这几个字是仁宗皇帝的忌讳,他写的挽词中曾经用过这几个字,可这柳永怎能知道呢?而往下,当仁宗皇帝读到“太液波翻”时,更火了,他说:“为什么要用‘波翻’?怎么不用‘波澄’?”一气之下,将此词掷之于地,说:“这样的人,让他花下浅斟低唱填词去吧!”当然,这样一来,柳永想晋升京官的希望也就落了空。 此次落空,柳永当然十分生气,也感到莫名其妙。因为按照宋代选人改京官的规定,柳永已当了十年地方官,该改京官了。于是,他就跑去找到当时的宰相晏殊,想问个究竟。晏殊当然也风闻了此中的缘由,于是他就旁敲侧击地问:“你最近写词了吗?”柳永一听此话,心想:写词有什么不好,大家不都写吗?于是就冲晏殊说:“写词有什么关系,就是像你身为宰相,不也常写词吗?”晏殊见柳永如此辩驳,于是也就不客气地说:“我虽写词,但我却没有写‘彩线慵拈伴伊坐’这样的词!”柳永见此,知道和晏殊再也没有什么好说,只好不高兴地讪讪而退。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柳永曾写过一首俗词,题目叫《定风波》,这首词

[国文,传统]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浅析普实克如何看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 西方诗学传统是在古希腊、罗马史诗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以叙事文学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抒情文学的真正发展是到浪漫主义运动兴起之后,浪漫主义文学关于抒情文学的理论与实践对后来世界文学产生了广泛影响。在普实克看来,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的直接渊源。中国现代文学重要作家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都受到以抒情性与主观性为特征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显著影响。与此同时,中国现代文学的抒情性也是中国古典文学抒情传统直接发展的结果。普实克认为,中国古代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就具有明显的抒情性和主观性,也正因为如此,欧洲文学这些外来影响才能在中国文学中找到如此适宜的土壤。通过马克思主义内因、外因论,普实克深刻把握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发生的根本动力。并且,普实克细致分析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与欧洲浪漫主义抒情传统的不同,展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独特性,在中西历史与现实的比照中,普实克对欧洲浪漫主义抒情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接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从而深刻把握并阐明了中国现代抒情文学的本质。通过语义对等性比较,我们能够看出普实克对中西抒情文学传统的认识及对中国现代文学抒情性特征的把握 一中国古典诗文的抒情传统 中国较为雅正的文言文学在普实克眼中,主要是指诗、词、赋、散文等文人文学作品。普实克把抒情性与主观性作为中国古代文人文学与民间文学或通俗文学的主要区别来看待。他认为抒情性在旧文人的文学作品都占据了首要的位置,在他看来,虽然在一般的中国古文作品中,作者通常都不是用个人化的风格来创作,而是使用一种固定的文体或表达形式,这中间几乎不能插入任何个人的成分,但仍然无法否认这些作品存在的主观性和抒情性特点。因为,作者的个人经历,他的观点、思考和感受,是作者创作灵感的唯一来源,这些特点尤其表现在中国传统的文人日记、书信等作品中。这些作品往往只记录了作者对外部世界的一个印象、一种感受,或者描写一幅画面,或者记录一段经历,总之,这些作品都不注重情节、故事和叙述,而注重情绪情感的表达。除了笔记、日记这些文体之外,诗歌更是中国人最主要的艺术表达形式,中国抒情诗是中国文学的典范。普实克对中国抒情诗的特点概括如下: 长久以来,中国抒情诗一直在探索如何从自然万象中提炼若干元素,让它们包孕于深情之中,由此以创制足以传达至高之境或者卓尔之见,以融入自然窈冥(objective existence of literary works)的一幅图象。其背后的基本假设是艺术家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于毫末照见大端,深入自己意想向读者表达的情景。诗歌的目标是成为芸芸经历大自然的同类体验之本质或精华,好比画于画家之为用。这种取态使艺术家揪心于摘选各种现象之典型,将之归纳为最基本的特性,以最简洁的手段作表达。这段论述深刻把握了中国古典诗歌抒情手法的基本特征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意象比兴。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自然意象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表达作者深厚的情绪。 中国古典散文的抒情性虽没有诗歌那样明显,但是普实克认为中国散文中,除去政论文或者反映官场生活的作品外,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对个人经历和感受的叙述,是大部分散文的主题。,因此也具有抒情性。这种抒情性发展到宋明时期,强调个性和内心倾向的倾向日益明显,作家们越来越公开自己的心理世界,把自己完全呈现在读者面前。 中国古典文学中这些抒情因素都对中国现代作家产生了影响,比如我们在郁达夫充满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