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

孔子说《诗经》里全是正能量

人们老是觉得文艺批评的标准问题不好把握,其实,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为我们提出了很明确的文艺批评标准。

孔子编订了《诗经》,并且对《诗经》里的诗歌作了一系列评论。据统计,《论语》里谈到《诗经》的言论共有19条,其中对《诗经》305首诗作出总体评价的主要有两条。一是《为政》篇:“《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其次是《阳货》篇:“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这样一来,孔子实际上是通过编订《诗经》和评论,提出了明确的文学批评标准。他的标准主要讲的是思想性问题。孔子明确地说,“《诗经》中三百多首诗,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思想纯正。”也就是说,像这样的诗,这样的文艺作品,都“无邪”,都属于“正能量”。

孔子提出的文学标准应该说是既高屋建瓴又很具体明确的,如果你觉得“无邪”这抽象的概括不好把握,那么305首诗都明明白白摆在那儿,可以作为范例参照执行。而且从总体上来看,孔子提出的文学批评标准也是很开明进步的,直到今天都还很有参考价值。这应该说是孔子的一个巨大理论贡献,是中国文艺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

但是中国的事情也实在很奇怪,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确实太复杂。几千年来,专家学者们却对此争论不已,以致有“世儒解释终不了”之说。

那么,为什么“世儒解释终不了”呢?表面上看来云里雾里,其实只不过是因为《诗经》里编选了大量的爱情诗和政治讽刺诗。其中的爱情诗就有:《郑风》里的《溱洧》、《褰裳》、《野有蔓草》、《将仲子》、《子衿》、《风雨》,《邶风》里有《静女》、《击鼓》,《卫风》里有《木瓜》,《周南》里有《关雎》、《汝坟》,《召南》里有《摽有梅》,《卫风》里有《淇奥》,《鄘风》里有《柏舟》,《秦风》里有《蒹葭》《卫风》里有《伯兮》。最恼火的是《关雎》居然摆在《诗经》之首,而这些诗歌在正统者看来都是很淫荡的。

其中政治讽刺诗,《大雅》里就有《板》、《荡》、《瞻》及《召南》等“怨怼”之作。而《邶风·式微》《王风·扬之水》《召南·小星》《邶风·北门》《魏风·伐檀》《魏风·硕鼠》鄘风·相鼠》《曹风·候人》《曹风·鸤鸠》《鄘风·墙有茨》等等,都是揭露讽刺贵族统治的诗篇,有许多涉及宫廷淫乱和贵族“通奸”的丑事,这些诗在正统者看来都是很敌对的。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诗是不是也属于孔子所说的“无邪”呢,“世儒”们的看法就很难一致了,因为这涉及意识形态问题。许多人想反对,但是又不能跟祖师爷唱反调,于是就采取两个办法。一是对《诗经》里这类诗按他们的正统观念加以曲解注释,注家们费了很多功夫,但是效果不佳。因为那些诗的文字都是明摆着的,在当时都是通俗易懂的群众语言,你无论如何“解释”和造谣都难于令人信服。怎么办呢,于是有些“世儒”就对孔子评论“思无邪”的原意加以歪曲。因为“思无邪”只有三个字,让他们有很大的臆想发挥空间,所以就吵吵闹闹,争论不休。

首先是有“世儒”跳出来说,“思无邪”原是《诗经·鲁颂·駉》中一句诗:“思无邪,思马斯徂。”“思”在此篇本是无意的语音词,孔子借用,作为“思想”解是篡改。杨伯峻《译注》中也说,“思”是无意的语音词,本来没有意义,是孔子独创性的将其借作“思想”解。清人俞樾在《曲园杂撰·说项》中也这样说。这话也许有些道理,但是并不能解决问题,因为即便“思”有问题,可“无邪”二字的意思却是很明确的。

于是又有人说“邪”通“余”。“无邪”就是“无余”,就是无穷无尽,无边无际。这意思是说,《诗经》所收的诗是很宽泛的,诗中什么话都有的说,所以才有那么多爱情和讽刺,这实际上变相否定了这些诗“无邪。”但是这样咬文嚼字钻牛角尖,显然站不住脚。甚至有人把“无邪”解释为无关思想的“音乐纯正”,那就更站不住脚了。

有的人不得不承认“思无邪”就是思想纯正的意思,却说孔子所说“思无邪”只限于《颂》和《大雅》。这明显不符合孔子言论,孔子明明说的是“《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怎么只限于《颂》和《大雅》呢?这只能说是故意狡辩。其

实恰恰相反,孔子的“思无邪”正是针对那些爱情诗和讽刺诗说的,《颂》和《大雅》的歌功颂德还用得着说“无邪”吗?

最狡猾的还是朱熹,他说孔子讲“思无邪”不是对《诗经》里诗的内容的评价,而是告诫人们读《诗经》的时候要“思无邪”。他的根据是,孔子的这段话是在《为政》里说的,这不就是教育领导干部读《诗经》的时候不要胡思乱想吗?朱熹这样解释是很巧妙地把《诗经》里的爱情诗和讽刺诗给否定了。他在《朱子语类》里说:“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诸》之诗,果无邪也?”你看,这就暴露了朱熹的解释是别有用心。

这些曲解和狡辩都无法否定孔子提出的文艺批评思想标准,他对《诗经》包括爱情和讽刺在内的所有诗歌,都是肯定的。

当然,历史上也有不少人是持正确态度的。有人主张要把“思无邪”和孔子的整体思想挂钩。比如刘宝楠就认为,孔子“思无邪”这句话指的就是诗要使人归于正,那么,什么是“正”呢?孔子在这里并没具体说明,但根据他的整个思想体系可以看出,“无邪”或“正”,就是符合儒家推崇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即符合“仁”和“礼”的要求。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册第四章第三节也说,正的标准,实质也是“仁”。但是这似乎太高大上了,如果用这种解释来看待《诗经》里的那些爱情和讽刺诗,那就涉及到对“仁”、对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认识问题,那样就把问题搞得更复杂了。

其实,还是司马迁比较实事求是,他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倒是对“思无邪”比较客观的理解。他的讲法是划清了“通俗”与“低俗”的界限,也划清了正当的讽刺批评与“乱”的政治界限,应该说比较符合孔子的本意。

也有人从纯艺术思维来解释“思无邪”,比如程伊川说:“思无邪者,诚也。”也就是说这些爱情和讽刺诗表现的都是真性情,强调的是人格情志的真实,顺其自然,性情之正。乃至于当代学者李泽厚也赞同近代学者郑浩的解释:“夫子盖言于《诗》三百篇,无论孝子忠臣、怨男愁女,皆出于至情流溢,直写衷曲,毫无伪托虚徐之意。”因此,李泽厚的翻译便是:“《诗经》三百首,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不虚假。”(《论语今读》)这样解释也不无道理。而且这种解释也可以从新近发现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里得到印证,那里面就有“吾

以《葛覃》得氏之志,民性固然……”和“《木瓜》得布帛之不可去也,民性固然……”云云,可以深味于《诗经》所展示的民性民情。

综合上述对“思无邪”正反两方面的解释和争论,“世儒解释终不了”的根源就可以明白了,那实际上对孔子提出的文艺批评思想标准,历来就存在落后与进步、保守与开放的意识形态斗争,这种斗争实际上也是同各个历史阶段的政治状况相关联的。正因此,孔子以《诗经》为范本、本来很明确的文艺批评标准,才被人故意搞得复杂而模糊不清。这样就正好给历代统治者采取各取所需的文艺政策提供了方便。

当然,文艺批评的思想标准也确实属于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也长期困扰着我们,有时候好像搞清楚了,过一段又犯糊涂,至今还觉得不好把握。不过我觉得在理论上没有完全厘清、具体标准不好确定之前,被时人大力推崇的孔子提出文艺批评标准的办法倒是很值得借鉴的,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诗经》也确实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范本。我们的影视审查、书刊审查及至网络小编如果遇到难处,不妨就拿《诗经》里305首诗作对照,这样就可以很明确、很可靠地确定作品是否触犯“低俗”和“底线”,确定哪些作品可以放行,哪些帖子可以不删。这样可不可以呢?

大学语文第一至二讲作业题参考答案(1)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 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 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 A ) A.风、雅、颂 B. 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 A.《诗经·汉广》 B.《诗经·蒹葭》 C.《九歌·湘夫人》 D.《九章·橘颂》 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 B )始称为“《诗经》”。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秦代 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D )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大多是叙事作品 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ABC )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 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 B ) A.《蒹葭》 B.《国殇》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AC )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 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 A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ABE) A.《荀子》 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

《诗经·采薇》 大学语文 教案

诗经·采薇 (一)解题(写作年代与动机) 《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如秦汉年间的毛亨(或毛苌-常音)的《毛诗序》说:“《采薇》,遣戍役也。文王之时,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猃狁之难,以天子之命,命将率、遣戍役,以守卫中国。故歌《采薇》以遣之,《出车》以劳还,《杕杜》(音地杜)以勤归也。”据此,则此诗应写于殷商末年。 而东汉史学家班固《汉书?匈奴传》则说:“(周)懿王时,王室遂衰,戎狄交侵,暴虐中国。中国被其苦,诗人始作,疾而歌之曰:‘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云云。”据此,则此诗应写于西周中叶。 两家之说,虽在写作时间的判断上有所差异,但都肯定它是远征守边、保家卫国之作。根据当时的边患情况看,诗作出自西周时期较为可信。西周时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关,以及命将士出兵抗击猃狁的记载。因此可以认为,《采薇》是后世边塞诗的先导。 至于作者及其用意,《毛诗序》说是“歌《采薇》以遣”远征将士(即唱《采薇》以鼓舞官兵斗志),显然是不妥的。从全诗的述说口吻看,该诗的“诗人”应当是一个戍边归来的士卒,他以痛定思痛的心情回忆戍边中的艰苦生活。 吟诵全诗,我们的脑海中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朔风呼啸、大雪纷飞。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武警战士)在返乡途中踽踽独行。道路崎岖泥泞,战士又饥又渴;边关渐行渐远,乡关越来越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就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其类归《小雅》,风格却颇似《国风》。 古人评价说,“《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国风》好色而不淫,我们从《蒹葭》中可以体会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能表现得这样含蓄,这样有分寸,是这首诗的优点。小雅怨诽而不乱,后人概括为“怨而不怒”,也是一种分寸感。孔子说,诗可以怨,就是可以通过诗来宣泄自己的怨愤,但是要有分寸,不能剑拔弩张,不能“怒”,否则就不是艺术了。我们从这篇《采薇》中可以充分体味到这一特点。 (二)译文 1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刚刚长出来。说回家啊说回家,转眼一年又完啦。没有老婆没有家,都是玁狁害的呀。没有空闲安定下,还是玁狁害的呀。 2 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柔嫩好可爱。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烦忧多牵挂。 满腔愁绪像火烧, 饥渴交加苦难熬。 我的驻防无定处, 谁来替我捎家书? 3 采薇菜啊采薇菜, 薇菜已老像干柴。 说回家啊说回家, 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差遥遥无尽头, 想要休息没闲暇。 我心疼痛如针扎, 就怕日后难还家。 4 光彩艳丽什么花? 棠棣烂漫吐芳华。 什么车儿高又大? 原来将帅乘坐它。 驾起兵车要出征, 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 每月要打数仗呢。

《诗经》中的生物学知识

《诗经》中的生物学知识 《诗经》305篇中,有141篇提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次数达到了492次;提到植物的篇目有144篇,共计505次;而涉及到自然现象的篇目有89篇,共235次。其中一些现象包含了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原理。在生物学教学中如果能尝试渗透《诗经》中的有关生物学现象,让学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说不定学生会对所讲内容印象更深。下面介绍几个例子。 农田生态系统 1.1 农田需要耕地、施肥《小雅·大田》中记载:“以我覃耜,俶载南亩”。意思是背起锋利的犁到田里耕地。《周颂·良耜》中记载:“荼寥朽止”。意思是将杂草等埋在田里,腐烂后可以作肥料。这说明我国古人已经认识到农田需要松土、施肥,从而获得丰收。这是因为耕地松土可以使土壤O2含量增加,农作物根系呼吸增强,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杂草等废弃物在土壤中可以被微生物分解,杂草中的有机物变成无机物,被农作物再吸收利用。这就是我国古代的“无废弃物农业”模式。

图1 古代劳动人民耕地松土的农具——耜 1.2 农田需要锄草、除害虫《小雅·甫田》中记载:“或耘或耔,黍稷薿薿”。意思是农田中有的锄草有的施肥,农作物长势良好。《小雅·大田》中记载:“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意思是除去害虫。锄草可以降低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竞争,除去害虫可以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伤害。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来看,锄草、除害虫可以调整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湿地淡水生态系统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诗经》中记载的湿地淡水生态系统的例子很多,以下仅分析两个典型的例子。①《国风·周南·关雎》中记载:“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意思是一对雎鸠在河中小岛上鸣叫。②《陈风·泽陂》中记载:“泽彼之陂,有蒲与荷”。意思是清清的池塘边长着蒲草与荷花。其共同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优势植物是水草与荷等水生植物,优势动物是鱼类与各种水禽。湿地淡水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生活用水。而景色秀美的湿地也是人们观光的重要场所,可以美化人们的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这都是生物多样性直接价值的体现。

男孩女孩从诗经楚辞诗词歌赋起名字大全(含寓意)

男孩女孩从诗经楚辞诗词歌赋起名字大全(含寓意) 子衿——《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子佩——《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子慕——《楚辞》:"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子墨——《文选·扬雄<长杨赋>序》:“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子墨为客卿以风。”钮琇《觚賸·酒兵》:“其挥毫染翰,淋漓子墨也。” 雨霏——《诗经?国风?邶风?北风》:“北风其喈,雨雪其霏”。 悠然——闲适淡泊。陶渊明《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怡然——安适自在、喜悦。《史记?孔子世家》:“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卓然——陶渊明《饮酒并序》:“青松在乐园,众草没其姿,凝霜珍异类,卓然见高枝”。 。 安然——杜濬《唐港耕人歌》:“倪生昔日有此田,无米纳课犹安然。” 斐然——文彩貌;显著貌。《汉书·礼乐志》:“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陈康祺《郎潜纪闻》:“周侍郎亮工,文章政绩,斐然可观。 博文——《论语·子罕》:"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博艺——博通艺文。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出自《孔子家语·弟子行》:“好学博艺,省物而勤也,是冉求之行也。 腾逸——顾璘《国宝新编·陕西按察副使何景明》:“若乃天才腾逸,咳唾成珠,实亦人伦之隽乎! 暄妍——天气暖和,景色明媚。林逋《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嘉卉——美好的花草树木。《诗·小雅·四月》:“山有嘉卉,侯栗侯梅。”

嘉树——佳树;美树。《楚辞·九章·橘颂》:“后皇嘉树,橘徠服兮。” 嘉月——美好的月份。《九怀·危俊》:“陶嘉月兮总驾,搴玉英兮自脩。” 嘉言——朱熹《朱子全书?学五》:“见人嘉言善行,则敬慕而记录之。嘉言懿行是美善的言行。 - 嘉瑞——祥瑞。《汉书·宣帝纪》:“承天顺地,调序四时,获蒙嘉瑞,赐兹祉福。” 佳音——徐渭《五色鹦鹉》: “侍儿不用抛红豆,自有佳音慰圣慈。”曾几《大雨苗苏,喜而有作》: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梧桐更佳音。 佳期——《楚辞·九歌·湘夫人》:“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佳妍——壮美;壮丽。南朝梁武帝《阊阖篇》:“西汉本佳妍,金马望甘泉” 锦文——织锦,美丽的花纹。《礼记·王制》:“锦文、珠玉成器不粥於市。 锦心——比喻优美的文思。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结构》:“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题不佳,而能出其锦心,扬为绣口者也。” 瑾瑜——比喻美德贤才。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省事》:“今世所覩,怀瑾瑜而握兰桂者,悉耻为之。” 景行——高尚的德行。《诗·小雅·车舝》:“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谨言——《礼记·缁衣》:“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於言而慎於行。”《宋史·李穆传》:“质厚忠恪,谨言慎行,所为纯至,无有矫饰。 静嘉——洁净美好。《诗·大雅·既醉》:“其告维何,籩豆静嘉。” @ 静姝——《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静涵——静心涵泳。莫友芝《<巢经巢诗钞>序》:“精研身考,以求此心之安,静涵以天地时物变化之妙,切证诸世态古今升降之故” 俊豪——才智杰出的人。宋叶适《书<龙川集>后》:“僚友一时,志同义合,相与扶立俊

《大学语文》一

一、《诗经》与《楚辞》概述 (一)《诗经》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原来称为《诗》或《诗三百》。 2.《诗经》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诗歌 305 篇。 3.《诗经》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又名“国风”,是带有诸侯国地方色彩的诗歌,其中大部分是民间诗歌,反映普通平民的爱情婚姻、农业生产、征战劳役等生活,是《诗经》中的精华。共160篇。 “雅”是周期王都附近的乐歌,分大雅、小雅两部分,共105篇。 “颂”是王室宗庙祭祀所用的舞曲乐歌,共40篇。 “乡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郑樵 4.《诗经》主要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赋,就是铺陈叙述。“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收税铺陈排列之义。 比,就是譬喻,“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中运用譬喻,从而使诗歌形象更鲜明。 兴,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的开头,是诗歌中一种特别的开端。“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关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中的赋、比、兴奠定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基本手法,特别是比兴结合,形成了中国诗歌独特的文化传统。 5.《诗经》是我国四言诗的高峰。 6.奠定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二)《楚辞》 1.《楚辞》是继《诗经》之后在南方江汉一带崛起的一种新体诗歌。楚辞最鲜明的特点是它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今湖南、湖北,特指湖北。 2.作为一种新诗体,楚辞在句式上以六言,七言为主,长短参差,灵活多变,多用语气词“兮”字。 3.伟大诗人屈原继承楚地民歌传统和文化传统,将楚辞创作推向成熟并达

到顶峰。 4.《楚辞》作为一部诗歌总集,为西汉时期的学者刘向所编。 5.《楚辞》收录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汉代文人模拟的作品,其中以屈原的作品最为重要。 6.《楚辞》一书收录屈原的作品25篇,包括《离骚》、《九歌》(11篇)、《天问》、《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等。屈原作品感情强烈,富于想像,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是一篇带有自传色彩的长篇抒情诗歌。 《九歌》是在楚国民间祭祀乐歌的基础上加工的一组抒情诗歌。 《天问》是一首奇特的诗歌,全诗向天地自然、古往今来提出了 170 多个问题,诗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神话和古史材料。 《九章》包括九篇独立的作品,不是一时一地之作,因其内容、形式大致相近,后人集为组诗,以《九章》为名。 7.宋玉是继屈原之后的另一位重要的楚辞作家,代表作《九辩》,开创“悲秋”的文学主题。 8.《诗经》和《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 诗经里描写女孩漂亮的句子〔0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诗经句子释义: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 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0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子衿﹜诗经句子释义: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03〕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诗经句子释义:浅笑盈盈酒窝俏,黑白分明眼波妙·〔04〕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诗经句子释义:桃树繁茂,桃花灿烂·〔05〕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诗经句子释义: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06〕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国风·卫风·木瓜﹜诗经句子释义: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07〕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诗经·国风·郑风·风雨﹜诗经句子释义: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0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诗经句子释义: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09〕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句子释义::我的心不是圆圆的石头,不可任意转动呀我的心不是睡眠的草席,不可任意卷起来〔10〕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诗经·国风·卫风·氓﹜诗经句子释义::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1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诗经·国风·豳风·伐柯﹜诗经句子释义::砍取斧柄怎么做?没有斧头做不好。 妻子怎样娶进门?没有媒人办不到。 砍斧柄啊砍斧柄,有了原则难不倒。 遇见我的心上人,摆上礼器娶来了。 〔1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句子释义: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1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诗经木瓜﹜诗经句子释义:他送我木瓜,我就送他佩玉。 〔14〕心之忧矣,如匪浣衣·静言思之,不能奋飞·﹛诗经·国风·邶风·柏舟﹜诗经句子释义: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没洗的脏衣裳·静下

诗经中的植物意象

浅谈诗歌中的植物意象 ——22130711 教师教育学院物理师范冯卉 我对于《诗经》的最初印象是《关雎》里炙热的爱情,是《桃夭》里灿烂的桃花,是《子衿》里青青的衣衿,然而我对《诗经》最深刻的印象确是其中数以百计、各种各样的植物形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一百三十五篇提及植物,共一百三十五种。在所有中国古籍中以《诗经》史料的真实性最高,加上记载的植物种类繁多,无疑是研究古代植被的第一手资料。这些植物历经千年,很多还广泛的存在于大地之上,采一行荇菜,摘一朵桃花,摽一颗青梅,寄幽思于天地之间,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植物影像和古人、和祖先、和先民对话,感受古今一体的宏远,血脉相承的隽永,时代进步的喜悦。由此,我想挑选《诗经》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三种植物,抒写我对他们的认识与感受。 《桃夭》——夭灼之花 桃之夭夭,其花灼灼,其果硕硕,其叶蓁蓁,《诗经》里描绘了一株或者说是一片茂盛艳丽的桃树形象。桃树是比较常见的树,春天早春开花,暮春结果,当桃叶日益茂盛时,初夏就来临了,可以说桃树是贯穿整个春天的物像。可春天里有很多花,为什么只有桃花以如此鲜艳明丽的形象盛开在《诗经》中呢?为什么不是“一树梨花压海棠”的梨花,或是“花开时节动京城”的牡丹,或是“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呢?的确,桃花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鲜艳和明丽,比起梨花只有白色一种色彩,桃花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它有粉色、红色、白色等等,开起来姹紫嫣红,煞是好看。比起牡丹的雍容大气,桃花的热烈显得更接“地气”,而且牡丹无果实,而桃却有,也是满足了先民们对多子多福的祈求。莲花虽然也大气芬芳,但幽静中多了些自持,少了些乐趣,而且是漂浮无依、一岁一枯荣的水生植物,未免显得有些凄凉扫兴,相比之下还是桃花更显喜气。虽然后来文人们又赋予了桃花不同的情感象征,如“人面桃花相映红”中以桃花比女子娇容,“桃花源”则是世外隐地的象征,“黛玉葬花”则是感叹桃花命薄、容颜易老。无论如何变化,在我心中,桃花依旧是《桃夭》里那夭灼之花,是一种盛放在春天里好似会笑出银铃声的美丽之花。忽然想起,之前以“桃夭灼华”四字所作的藏头诗,也算是我对桃花的概括吧:“桃枝一簇赤如炼,夭艳有格胜牡丹。灼尽人间三春色,华衣骤风起翩跹。” 《芣苢》——平凡之草

大学语文选择题

第二单元《七月》 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A.《xx》 B.《xx集》 C.《xx》 D.《诗经》 2.《诗经》被称为“经”是在()。A.先秦 B.秦代 C.汉代 D.南北朝 3.《诗经》全书共有()。 A.100篇 B.105篇 C.300篇 D.305篇 4.最早提出“xx删诗说”的是()。A.xx B.xx C.xx

D.xx 5.《诗经》在当时被划分为“风、雅、颂”,其划分的主要标准是()。A.地域 B.社会作用 C.音乐 D.内容 6.《诗经》用作xx祭祀舞曲的是()。 A.国风 B.xx C.xx D.颂 7.“风、xx、颂”是《诗经》的()。 A.分类 B.表现手法 C.思想内容 D.特征 8.汉代“四家诗”指()。 A.xxxx B.xxxx C.xxxx D.xxxx

9.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通行的《诗经》属于()。 A.xx B.xx C.xx D.xx 10.《诗经》最基本的句式是()。 A.四言 B.五言 C.杂言 D.七言 11.《诗经》中写男青年对河边采集荇菜的一位女子的相思,想象着和她相爱的诗篇是()。 A.《xxxx·摽有xx》 B.《xx·褰裳》 C.《xx·xx》 D.《邶风·静女》 12.《诗经》中描绘了一个美丽清泠、朦胧迷茫的抒情境界,刻画诗人徘徊追思的形象,借助景物和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相思和追怀之情的诗篇是()。 A.《邶风·静女》 B.《xx·xx》 C.《xx·月出》

D.《xx·蒹葭》 13.《七月》是一首()。 A.表现xx人政治生活的诗歌 B.农事诗 C.反映婚姻问题的诗歌 D.反映上层社会生活的诗歌 14.汉代儒学家中为“毛诗”作笺的是()。A.xx B.xx C.xx D.xx 15.《诗经》风诗中最长的作品是()。A.《生民》 B.《七月》 C.《氓》 D.《大明》 16.《七月》反映的是()的历史。A.xx民族 B.商民族 C.xx民族 D.原始社会

诗经之花草树木

诗经中的植物 我们回顾前几节课对《诗经》这一最早的诗歌总集的学习,从《诗经》的成书、诗“六义”到《诗经》在文学、文化方面的影响以及历代学者对《诗经》的研究,我们通过了解有关《诗经》文献资料以及解读作品的形式,巩固我们需要掌握的知识,而今天我们将通过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诗经,走近《诗经》中的花草树木。这里主要选取的就是十五国风中的篇章,国风中大多为民歌,民间抒情诗,最多就是以爱情为主题的抒情诗,诗中抒写了许多植物,或描摹其形态,或记录它与人类的交会,这些植物寄托了人们真挚的情感,也随着美丽的诗歌流传千古。 一、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王风、黍离》 这就是一首感慨衰亡、愤叹流离的抒情之作,《毛序》言《黍离》“闵宗周也”,东周大夫行役到西周时的都城镐京,目睹旧时宗庙宫室遗址“尽为禾黍”,哀悯周室之颠覆,整首诗充溢国破家亡之感伤情怀。自此,后世皆称亡国之痛为“黍离之悲”。 诗歌三章内容完全相同,只就是个别用字上有细微变化,这也就是《诗经》中常见的表现形式。每章前四句写满目凄凉的景象,生动刻画出诗人在路上缓慢挪步,内心极度忧伤的情状。后六句直抒胸臆,呼叫苍天,悲怆至极。 黍在自然里,就是一把沉甸甸的穗子,以春来青苗而依风摇摇,以热暑时分而迎风弯腰。一黍一摇,一生一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二、木槿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郑风、有女同车》形容女子的容貌颜如木槿,就是什么样的一种美丽呢。这就是意识里可以呼吸的肤色,感觉里带着露的花。体态轻盈优美,几预迎风翱翔,仙女也就这个样子了吧!晶莹佩玉随风叮当,举手投足,无不幽雅贤淑,这就是懂得人心,懂得万物的气象。 木槿,所谓“舜”者,朝开幕谢,瞬间之荣,来去匆匆。这就是用怜惜的手,来挽着身边难得一遇的美艳的花;用愉悦的心,与美丽的人,同瞧一方风景;用意识里的话,把美丽的人的身、形、意永远的记在心底。与舜华之女同车,永远都就是一件快乐的事吧! 植物里的木槿花,就是仲夏夜的梦之花,朝开幕谢,却并不忧伤,似乎迎着纯净的阳光,含有欢喜,似乎朝幕不就是一舜,而就是几十个日日夜夜的循环。艳丽的花融在绿叶里,与谐有致,就是以高洁之姿,坐在您身旁的。生活里,有幸遇到木槿女子,一路或者一车同行的,一定要面朝晴天旷海,胸画十字,默默祈愿,让这样的好运长久相随着您,因为木槿里藏着的不仅有现实里一瞬间,记忆里长久远的美丽,还有我们时常期盼的永存幸福的祈祷。 三、卷耳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

诗经中描写女子的句子 导读:本文是关于句子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2、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 3、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xí)则有泮(pàn)。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4、芙蓉落入红尘梦,坠粉飘香,锦色年华梦。 5、翘翘错薪,言刈其篓。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6、红妆倾心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更销魂。 7、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8、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9、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手四海之外。 10、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11、裙裙旋旋手迢迢,不趋音色自趋娇……一时偷眼为回腰。 12、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

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13、六宫粉黛无颜色,再唱黄昏美人吟! 14、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15、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6、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17、其雨其雨,杲杲出日。愿言思伯,甘心首疾。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愿言思伯,使我心痗。 18、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19、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 20、到水月情仇,万花相映正乱,为情所困已陷。 21、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22、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23、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 24、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25、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 26、淡妆多态流艳,初相见,娇无奈。 27、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28、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娥眉,

形容女人的词汇

回眸一笑百媚生 可爱娉婷婉顺袅娜妩媚 丽人贤惠贤慧魅力典雅感性优雅高贵 温柔体贴娇柔柔美婉丽矜持佳丽 貌若天仙亭亭玉立千娇百媚窈窕淑女秀丽端庄 国色天资艳若桃李温柔可人活泼可爱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秀色可餐婀娜多姿清新单纯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天生尤物水灵秀气美丽动人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仪态万千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端庄优雅大家闺秀优雅大方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 完美无暇娇羞可爱温文尔雅明艳动人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绝代佳人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绝色美人 月里嫦娥华如桃李桃羞杏让如花似月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冠压群芳风华绝代粉妆玉琢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明目皓齿淡扫峨眉清艳脱俗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婉风流转美撼凡尘聘婷秀雅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举步轻摇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姑射神人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郎才女貌面如傅粉面如冠玉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柔枝嫩条柔枝嫩叶色衰爱弛香消玉损 夭桃秾李夭桃穠李一顾倾城倚姣作媚玉碎香残 月貌花容阿娇金屋彩云易散姹紫嫣红逞娇呈美 1、描写女性容貌美丽的成语: 女大十八变:指女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容貌性情各方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天生尤物:比喻艳质女子,宛如上天特别赐予的特殊的人。尤,特别,专用于形容艳丽媚人的女子。 倾国倾城:比喻女人美丽之极,专用于称赞绝代美人方面。 国色天香:原指牡丹花色俱佳,后又指女子才貌出众。形容女性的美丽。 沉鱼落雁: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从天上落下。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闭月羞花:闭,躲避,羞,害躁,使月亮见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一般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秀色可餐:美丽的容貌或秀丽的景色可以当饭吃,形容女性容貌美丽动人或景色非常美,让人入迷忘情。常用来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丰容盛鬋(shi):丰,丰润,容,面容,鬋,下垂的鬓发。也泛指头发,丰润的容颜,密而长的头发,形容女子健康美丽。 体态轻盈:女子身材窈窕,婀娜多姿。只适用于形容身材苗条的美丽女子方面。 丰韵娉婷:丰韵,风韵,娉婷,姿态美好。形容女子丰润标致,姿态美好。 丰姿冶丽:冶丽,妖冶艳丽,形容女子容貌姿态妖冶艳丽。 珠围翠绕:比喻妇女们装饰华贵美丽,或形容侍候的美女众多。 珠光宝气:珍贵华丽的服饰等,多用于形容妇女服饰华贵,穿戴饰物光耀夺目。 嫣然一笑:巧笑的样子。凡女性美妙地一笑,用此语形容。 秋波微转:形容美女的眼神。凡美貌的女子看人,都可用此语形容。 含情脉脉:比喻女子情意满怀。形容女性想倾吐爱情,但又害羞得说不出来的用语。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Nanning-水水 诗经中的100种动植物 (《诗经美学》选高乾源) 一、《关雎》中的动植物: 1.东方大黄莺或鱼鹰 雎鸠(JuJiu):旧说是一种鱼鹰类的水鸟,传说此鸟雌雄终生相守。古今注家多解之为鱼鹰。鱼鹰民间称它为黑老鸨,通体黝黑,俯冲以利抓抓鱼,饱食后成群在船头、礁石上晾翼。求偶时雄鸟抖动两翼,鸣声粗戾。如此丑陋的形态,比兴为温文尔雅的人间求爱,如同把狼比兴为人。为知诗者不取。把鱼鹰和鱼的关系比喻为爱情,如同流行歌唱的老鼠爱大米。胡淼先生多年从事农业科技,求证为东方大苇莺。 诗中写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乾源1] 关关、关关,这是雄雎鸠向雌雎鸠歌唱,雌雎鸠对鸣。就像英俊的男子在姑娘的窗前歌唱一样。先闻声后见关雎鸟,虚化而入,别有韵味... 雎鸠解为鱼鹰不美且丑,然而雌雄能够终生厮守,概说它是有忠贞信念的生命,心美大于形美;若为黄莺、唱时既铿锵又婉。铿锵是为捍卫领地,婉者又是唱给产卵、育雏的雌鸟听的。婉又铿锵的声调是爱的不息咏唱。我曾有诗一首赞颂昆曲名家李佩红的演唱。亢鸣南雁行,婉爱费精神;含章锁麟囊,独自莫悲伤。歌唱艺术也象法了爱情的精神。 2.荇菜 荇(Xing)菜:在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浅水处。根生水中、叶浮水面的植物,茎可供食用。 诗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被清清的河水带动,左右摇摆着。清情的河水就像我那绵长的思绪。左右摇摆的荇菜就像我动摇的心。这位是大胆真情的公子,但是他绝不同现代的花花公子,上去就是一句我爱你。说完了就想着如何折腾上床,这位公子希望用日夜的想念来打动姑娘。此处的参差荇菜,左右流之。是空谭,看美之人可见荇菜,但是荇菜实是空物,诗者原意不在此。看美之人可见流水,但是流水亦复未尝有形。大概是以空物托情,滋长出浮动的情思,借用这等空物,情思有所寄托。此便是对空灵的渲染。 一、《鹤鸣》中的动植物: 3.鹤 鹤属迁徙鸟类。除黑颈鹤与赤颈鹤生活在青藏、云贵高原外,其余鹤类均生活在北方,每年十月下旬迁至长江流域一带越冬,第二年四月春回大地再飞回北方。丹顶鹤寿命长达六十至八十年,四岁便进入成年期。每年四月中旬是其求偶繁殖季节。每当黎明或黄昏,年轻的鹤群便曲颈向天引吭高歌,以对歌方式寻找伴侣,一旦求偶成功则终生不变。如有一只不幸夭折,另一只会至死不再择偶,宁可沦为孤鹤。丹顶鹤几乎没有天敌,它目光锐利,行动敏捷,能飞善走,加上强劲有力的双足和尖而长的嘴,连鹰都避它三分(摘自百度百科)。 诗中的鹤也有人把它比喻为隐居高山的高士。鹤在寂静空间中,它的鸣叫可以传播到七、八公里之外。如果这样解,《鹤鸣》就成为一首纯粹的隐逸诗,寓意高人在野,暗示君王应当提拔幽隐。 2.檀 檀: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及香料,又可入药。檀木后来成为中国名贵家具的主材。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大全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大全 词语是词和语的合称,包括单词、词组及整个词汇,文字组成语句文章的最小组词结构形式。下面是关于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的内容,欢迎阅读! 形容女人文雅的词语 貌若天仙亭亭玉立千娇百媚窈窕淑女秀丽端庄 国色天资艳若桃李温柔可人活泼可爱花枝招展 楚楚动人秀色可餐婀娜多姿清新单纯面若桃花 天生丽质天生尤物水灵秀气美丽动人樱桃小口 仙女下凡仪态万千倾国倾城国色天香沉鱼落雁 闭月羞花端庄优雅大家闺秀优雅大方秀外慧中 慧质兰心如琬似花宛如天仙气质非凡秀而不媚 完美无暇娇羞可爱温文尔雅明艳动人人面桃花 柳眉杏眼绝代佳人一代佳人一代容华绝色美

人 月里嫦娥华如桃李桃羞杏让如花似月芙蓉如面 娇艳惊人冠压群芳风华绝代粉妆玉琢桃腮杏脸 温婉娴淑明目皓齿淡扫峨眉清艳脱俗香肌玉肤 仪态万端婉风流转美撼凡尘聘婷秀雅娥娜翩跹 俏丽多姿风姿卓越顾盼流转举步轻摇艳冠群芳 剪水双瞳美艳绝伦神仙玉骨姑射神人花容月貌 绝世独立郎才女貌面如傅粉面如冠玉袅袅娉娉 袅袅婷婷柔枝嫩条柔枝嫩叶色衰爱弛香消玉损 夭桃秾李夭桃穠李一顾倾城倚姣作媚玉碎香残 月貌花容阿娇金屋彩云易散姹紫嫣红逞娇呈美 形容文雅的成语

[彬彬有礼]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口吻生花] 比喻谈吐文雅。 [不能登大雅之堂] 形容不够文雅。 [斯斯文文] 形容举目文雅。 [凤叹虎视] 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雍荣华贵] 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 [文质斌斌] 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朴实,后形容人文雅有礼貌。同“文质彬彬”。 [酸文假醋] 形容装出一副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丰度翩翩] 丰度:风采气度。翩翩:洒脱的样子。形容神态举止文雅优美,超逸洒脱。同“风度翩翩”。 [雍荣闲雅] 雍荣:态度大方,从容不迫;闲雅:文雅。形容态度从容,举止文雅。 [兰心蕙性] 比喻人品高尚,举止文雅。 [风流儒雅] 风流:有文采且不拘礼法;儒雅:学识深湛,气度不凡。指人文雅洒脱,学识渊博。 [无伤大雅]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举止娴雅]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文质彬彬] 文:文采;质:实质;彬彬:形容配

大学语文诗经部分

烝民题解周宣王派仲山甫筑城于齐,尹吉甫作诗以增。 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天监有周,昭假天下,保兹天子,生仲山甫。 仲山甫之德,柔嘉维则,令仪令色,小心翼翼。 古训是式,威仪是力,天子是若,明命使赋。 王命仲山甫,式是百辟,缵戎祖考,王躬是保。 出纳王命,王之喉舌,赋政于外,四方爰发。 肃肃王命,仲山甫将之,邦国若否,仲山甫明之。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解,以事一人。 人亦有言,柔则茹之,刚则吐之。 维仲山甫,柔亦不茹,刚亦不吐。 不侮矜寡,不畏强御。 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 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 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 仲山甫出祖,四牡业业,征夫捷捷,每怀靡及。 四牡彭彭,八鸾锵锵,王命仲山甫,城彼东方。 四牡骙骙,八鸾喈喈,仲山甫徂齐,式遄其归。 吉甫作诵,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 译文 老天生下这些人.有着形体有法则。人的常性与生来,追求善美是其德。 上天临视周王朝,昭明之德施于下。保佑这位周天子,有仲山甫辅佐他。 仲山甫贤良具美德,温和善良有原则。仪态端庄好面色,小心翼翼真负责。 遵从古训不出格,勉力做事合礼节。天子选他做大臣,颁布王命管施政。 周王命令仲山甫,要做诸侯的典范。继承祖业要宏扬,辅佐天子振朝纲。 出令受命你执掌,天子喉舌责任重。发布政令告畿外,四方听命都遵从。 严肃对待王命令,仲山甫全力来推行。国内政事好与坏,仲山甫心里明如镜。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早早晚晚不懈怠,侍奉周王献忠诚。有句老话这样说:"柔软东西吃下肚,刚硬东西往外吐。"与众不同仲山甫,柔软东西他不吃,刚硬东西偏下肚。鳏夫寡妇他不欺,碰着强暴狠打击。 有句老话这样说:"德行如同毛羽轻,很少有人能高举。"我细揣摩又核计,能举起唯有仲山甫,别人爱他难相助。天子龙袍有破缺,独有仲山甫能弥补。仲山甫出行祭路神,四匹公马力强劲。车载使臣匆匆行,常念王命未完成。四马奋蹄彭彭响,八只鸾铃声锵锵。周王命令仲山甫,督修齐城赴东疆。 四匹公马蹄不停,八只鸾铃响叮叮。仲山甫赴齐去得急,早日完工回朝廷。 吉甫作歌赠穆仲,乐声和美如清风。仲山甫临行顾虑多,宽慰其心好建功。

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词语有哪些

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词语有哪些 下面为大家介绍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词语,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诗经里形容女子的词语1、蓁蓁(音真)。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蓁蓁,茂盛貌。 2、燕飞。 《邶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3、淑慎。 《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淑慎,和善谨慎。 4、惠然。 《邶风·终风》:“终风且霾,惠然肯来。 惠然,顺从貌。 5、静姝。 《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下文还有个“静娈,都是娴静美丽的意思。 6、炜彤。 《邶风·静女》:“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彤:红色。 炜:光彩。 7、洵美。

《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 洵美就是很美的意思。 《郑风·叔于田》:“洵美且仁、“洵美且好。 8、邦媛。 《鄘风·君子偕老》:“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 邦:国家。 媛:美女。 另有“邦彦——《郑风·羊裘》:“彼其之子,邦之彦兮。彦:杰出的人才。 如北宋有词人名周邦彦。 9、灵雨。 《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灵雨:及时雨。 10、琇莹。 《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琇:宝石。 莹:光亮透明。 11、巧倩、美盼。 《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上文连用六个比喻,赞美卫庄公夫人的美貌,文字很美。 12、佩玉。

《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13、琼琚。 《卫风·木瓜》:“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后文还有(大名鼎鼎的)“琼瑶、“琼玖。 14、陶陶。 《王风·君子阳阳》:“君子陶陶。 陶陶:快乐貌。 15、佩玖。 《王风·丘中有麻》:“彼留之子,诒我佩玖。 佩玖:佩戴用的美玉。 齐侯之子,卫侯之妻。 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敖敖,说于农郊。 四牡有骄,朱幩镳镳。 翟茀以朝。 大夫夙退,无使君劳。 河水洋洋,北流活活。 施罛濊濊,鳣鲔发发。 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大学语文试题(1)

大学语文第一讲、第二讲作业题 一、选择题 1.《诗经》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 C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重章叠句,韵律和谐自然 D.层次错落,富有节奏 2.按音乐形式,《诗经》可分为(A) A.风、雅、颂 B. 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3.《诗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B ) A.风、雅、颂 B.赋、比、兴 C.以四言为主 D.重章叠句,韵律和谐。 4.下列诗作中不表现“在水一方”意境的诗是( D ) A.《诗经·汉广》 B.《诗经·蒹葭》 C.《九歌·湘夫人》 D.《九章·橘颂》 5.《诗经》原称《诗》或《诗三百》,(B)始称为“《诗经》”。 A.周代 B.汉代 C.唐代 D.秦代 6.关于《蒹葭》这首诗的主旨,历来说法不一,请选择比较合理可信的一项。( D ) A.讽刺秦襄不用周礼,不能纳贤求士。 B.描写追求"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指朋友。 C.描写思念“在水一方”的“伊人”,“伊人”泛指一般的人。 D.描写了一个热恋者对意中人的急切追求和可望不可即的惆怅的心情。7.下列关于“楚辞”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C) A.以屈原的作品为主 B.是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 C.大多是叙事作品 D.渊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 8.下列作品属于屈原创作的有( B C ) A.《九歌》 B.《离骚》 C.《九章》 D.《风赋》 9.下列作品,属于楚辞体的是(C) A.《蒹葭》 B.《国殇》 C.《饮酒》(其五) D.《行路难》(其一) 10. “楚辞”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是(B) A.以六、七言为主 B.重章叠句 C.多用“兮”字以助语势 D.以五言为主 11.《国殇》一诗之“国殇”的含义是(A)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士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12.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儒家的有( B E) A.《荀子》 B.《论语》 C.《庄子》 D.《墨子》 E.《孟子》 13.下列先秦著作属于哲理散文的有( A ) A.《论语》 B.《左传》 C.《孟子》

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有哪些

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有哪些 下面为大家介绍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感兴趣的朋友们一起来看看吧!诗经中的女孩灵动名字清猗——出自《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佩玉——出自《卫风·竹竿》,“巧笑之瑳,佩玉之傩。 素衣——出自《唐风·扬之水》,“素衣朱襮,从子于沃。 琇莹——出自《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蓁蓁——出自《周南·桃夭》,“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芃芃——出自《鄘风·载驰》,“我行其野,芃芃其麦。 美淑——出自《陈风·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与晤歌。 文茵——出自《秦风·小戎》,“文茵畅毂,驾我骐馵。 美清——出自《齐风·猗嗟》,“猗嗟名兮,美目清兮。 绿竹——出自《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灵雨——出自《鄘风·定之方中》,“灵雨既零。 舒窈——出自《陈风·月出》,“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菁菁——出自《唐风·杕杜》,“有杕之杜,其叶箐箐。 子佩——出自《郑风·子衿》,“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柔嘉——出自《荡之什·抑》,“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1〉、婉仪涵义:美好的仪态。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明代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

〈2〉、芳苓涵义:香草名。 指莲。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文选·枚乘》:“漃漻薵蓼,蔓草芳苓。 〈3〉、文心涵义:为文之用心。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刘勰《文心雕龙·序志》:“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4〉、悠然涵义:闲适。 适用于男孩和女孩取名字。 出自晋代陶潜《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5〉、懿美涵义:懿,美好。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尔雅》“懿,美也。 〈6〉、清芷涵义:清美的香草,比喻高洁美好的人。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南朝江淹《灯夜和殷长史》:“此心冀可缓,清芷在沅湘。〈7〉、清越涵义:形容声音清脆激越;清脆悠扬。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出自宋代苏轼《石钟山记》“北音清越。 〈8〉、余馨涵义:留存的香味。 适用于女孩取名字。

大学语文复习(诗经史记)

《诗经》 1.《诗经》原本称《诗》或《诗三百》,汉代以后才尊为“经”。 2.《诗经》有305篇,不包括有目无辞的6篇笙诗。。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500多年。 3.战国时代的楚辞是《诗经》三百篇后的一种新诗。 4.采用起兴写作手法的是《蒹葭》 5.《诗经》中属于“国风”的有《蒹葭》《硕鼠》《关睢》《七月》 6.《诗经》作品反映了周民族自创业开国至发展壮大等历史的有《生民》《公刘》《绵》 《皇矣》《大明》 7.先秦文学,指秦代以前各个时期的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先秦文学并非纯文学, 呈现出一种文史哲不分、诗乐舞相融的形态。 8.远古神话和原始歌谣是我国古代文学的先导,开启了浪漫主义文学的最早源头。 9.“十五国风”是民间歌谣,是《诗经》的核心内容,艺术水平最高。 《史记》 1.西汉《史记》是历史散文中里程碑式的杰作。 2.两汉诗歌中,乐府诗价值最高。 3. 4.《古诗十九首》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5.《史记》,又称《太史公记》。共有52万字。记载了上自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 年共2000多年的历史。 6.项羽在秦汉之际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活跃了整整8年。 7.项王指称为“吾故人”的是吕马童。

8.两汉主要文学成就包括散文、汉赋、诗。 9.情节节选自课文的有四面楚歌、东城快战、乌江自刎。 10.司马迁认为项羽失败的原因主要有:①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 ②自矜功伐,奋其私智 ③以力征经营天下 ④分裂天下 11.项羽在性格上存在优柔寡断、残暴凶狠、多疑、自满的缺点。 12.《项羽本纪》语言艺术精湛,主要体现在文辞感情充沛、精炼准确、通俗传神 13.《项羽本纪》主要围绕项羽一生中最重大、最能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巨鹿之战、鸿门宴、 垓下之围三件大事来集中刻画人物。 14.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司马迁10岁始学习古文书传。司马迁20岁 从京师长安南下,展开漫游。司马迁出狱后任中书令。 15.《史记》与《汉书》在体制上的共同点有都有本纪、列传、书表。 16.①骚体赋: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 ②汉代大赋:枚乘《七发》标志汉大赋形成 ③抒情小赋:张衡《归田赋》 17. 18.被刘勰誉为“五言之冠冕”的是《古诗十九首》 19.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慷慨悲歌,突显了项羽英雄气短、壮士多情又无可奈何的心境。 (不能说视死如归) 20.“天之亡我”的反复呼告尽显其豪迈狂放、犹不自知之气。(不能说愧悔交加) 21.被称为“赋圣”的汉赋作家是司马相如,其代表作有《子虚赋》《上林赋》。 22.两汉散文以__历史散文__、__政论散文__最为突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