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丹溪节欲养生思想探析

朱丹溪节欲养生思想探析
朱丹溪节欲养生思想探析

朱丹溪节欲养生思想探析

节欲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饮食和色欲两方面,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朱丹溪节欲养生思想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前言

《格致余论》是朱丹溪的代表作,成书于元至正七年(1347),书名取自“古人以医为吾

儒格物致知一事”.朱丹溪认为阴气难成易亏,“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人又往往容易受外

界种种因素的影响,“温柔之盛于体,声音之盛于耳,颜色之盛于目,馨香之盛于鼻,谁

是铁汉,心不为之动”,心动则相火妄动,煎熬真阴,因此提出了节欲养生的观点和具体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疾病发病率也在升高,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痛风、肥胖症等,这些疾病与纵欲不节的生活方式有很大关系,如心血管疾病发病因素中遗传只占15%,而个人生活方式占60%[1].其中高盐饮食,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经常熬夜是生活方式疾病的危险因素,而经常运动和常吃蔬菜水果是生活方式疾病的保护因素[2].对生活方式疾病的患者加强宣教,并控制饮食和运动三个月之后,

其血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指标均有下降[3].朱丹溪的“节欲养生观”,提倡“饮食有节、合

理膳食、节欲保精”等健康养生之道,对现代人群预防保健、控制疾病及病后康复均有重

要的指导价值。

1节欲养生的思想基础

朱丹溪的节欲养生思想一是来源于程朱理学,他早年曾师事理学大师朱熹的四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程朱理学是指北宋二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起于北宋,盛于南宋、元、明,它不仅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也对金元及以后的中医学乃至养生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程朱理学提倡“存天理,灭人欲”,并以此作为人们的道德规范。通俗来讲,“天理”指人的本性即天性,“人欲”是被物欲所蒙蔽、迷惑

而产生的恶念。朱丹溪开篇即言:“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饮食和色欲,是两项人生大欲,是“天理”,但放纵的性欲和嗜食膏粱厚味是“人欲”,应节制,因此推崇节欲的养生理念[5].

节欲养生思想的另一个来源是其医学理论。朱丹溪师从罗知悌,罗知悌“得金刘完素

之再传,而旁通张从正、李杲二家之说”,因此朱丹溪吸收了金元三大家的医学思想,并在

此基础上开创了滋阴学派。《格致余论》是朱丹溪晚年所着,是其医学思想的精华体现,节欲养生观建立在本书的“阳有余阴常不足”和“相火论”两篇基础之上。“阴不足”主要指“阴

气难成而易亏”.“阴气难成”是因为人体的阴血由先天的生殖之精和后天水谷之精共同化生

而来。《素问》曰:“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

十九岁而经断”,说明阴气易亏,加上“人之情欲无涯”,相火妄动而“煎熬真阴”,因此应顾护阴精,节欲以养生。下文将从节饮食和节欲两个角方面展开论述。

2节饮食

节饮食一是要适量,二是要限制或禁忌某些食物。唐代孙思邈曰:“夫万病横生,年

命横夭,多由饮食之患”.现代研究表明,饮食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健康的膳食

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油腻性食物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而膳食纤维为其保护性因素;过多摄入高嘌呤食物会增加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易感性;酒类促进痛风的发生,也是代谢

综合征的危险因素[6-9].节食可以促进健康与长寿,现代研究表明,被不当饮食破坏的肠

道菌群在肥胖及相关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和心血管病等)的发生发展中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节食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可能与宿主健康及寿命有关[10].《格致余论》的“节饮食”思想主要散在《色欲箴》、《慈幼论》、《茹淡论》、《养老篇》等篇中,朱丹溪根据生命的不同阶段提出针对性的饮食原则与方法,以下分别从幼儿饮食、胎孕乳母饮食、老人饮食及病人饮食几方面详细阐述:

2.1幼儿饮食《慈幼论》曰:“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养之之道不可不谨”.幼儿阳气盛而阴不足,肠胃功能尚未发育

健全,但食物消化快,所以就餐有不定时的特点。考虑其生理特点,“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因此幼儿饮食

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在保证必需营养的情况下平衡膳食。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幼儿肥胖的比率也逐年上升,有研究发现:不良的进食行为是幼儿肥胖的直接原因。一方面,幼儿饮食存在拒绝蔬菜,偏爱荤菜,偏爱零食而影响正常进餐的问题,另一方面,传统的养育方式认为“孩子多吃才能营养好”,“多吃身体好,聪明”等,溺爱孩子,而致使饮食过量,营养过剩[11-12].因此应加强宣教,改变家长的传统养育方式,培养幼儿养成不挑食、定

时定量进食的好习惯。

2.2胎孕乳母饮食须知中医学十分重视妇女胎孕期的饮食调理,早在《诸病源候论·妊娠候》中已明确指出妊娠一月、二月到十月的饮食起居等调养宜忌。朱丹溪在《慈幼论》中强调:“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俱病,安则俱安。母之

饮食起居,尤当慎密”,并列举案例:“东阳张进士次子,二岁,满头有疮,一日疮忽自平,遂患痰喘。予视之曰∶此胎毒也,慎勿与解利药。众皆愕然。予又曰∶乃母孕时所喜何物?

张曰∶辛辣热物是其所喜。”因此孕妇应少食动物脂肪、甜腻食品、辛辣刺激致热之物如羊肉、狗肉、椒、姜等。有研究表明孕期母亲饮食模式与儿童智力发育相关,其中高摄入“动物蛋白型(以肉类、鱼虾为主)”与婴幼儿精细动作发育商数呈负关联,高摄入“健康型(以蛋奶和坚果类为主)”和“传统型(以米及其制品、蔬菜水果为主)”与婴幼儿语言发育商数

呈正关联[13].总的来说,孕妇饮食应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以清淡可口为宜,忌油腻,

多食富含维生素、无机盐的食物[14].

2.3老年人当节养老年人常见胃强脾弱,阴亏性急,因此“至于饮食,尤当谨节”.“物性之热者,炭火制作者,气之香辣者,味之甘腻者”皆应少食。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朱

丹溪在《茹淡论》中提出了以“谷菽菜果”植物性膳食为主的老年养生食谱,并指导老年人

饮食要以清润滋养为原则。朱丹溪对老年人的饮食指导影响了后世明清的医家,清代曹慈山受此启发,在《老老恒言》中为老年人编制了粥谱以作为平日的养生保健。现代研究也发现,主食种类、新鲜蔬果、豆制品摄入与高龄老年人健康自评相关,而肉蛋类的摄入与健康自评无显着相关[15].

2.4病与病初愈应节饮食早在《素问·热论》中就提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因此病中饮食不得不忌。朱丹溪十分重视饮食对疾病生成、转归及康复的

影响。他告诫病人须守禁忌:“夫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若谋虑

神劳,动作形苦,嗜欲无节,思想不遂,饮食失宜,药饵违法,皆能致伤。”古人云“有胃

气则生,无胃气则死”,病与病初愈时脾胃本虚,此时若暴饮暴食,将加重其负担。《大病

不守禁忌论》中就提到一则因患者病后不节饮食而致死的案例:“不从所言,恣口大嚼,

遇渴又多啖水果,如此者月余后,虽欲求治,不可着手矣。淹淹又月余而死。”而另外一

周姓患者患同样的疾病,谨守禁忌,病中只用熟萝卜吃粥,半月而安。所以朱丹溪强调顾护脾胃之气,病及病初愈时脾胃之气还比较虚弱,因此必须少食、清淡饮食以保胃气。

3节欲

3.1节色欲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谈到房事养生的基本原则:合房有道,施泄有度,节欲保精。孙思邈也提倡节欲保精,认为男子贵在清心寡欲以养其精[16].朱丹溪继

承前人的节欲思想,并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男女婚假是自然规律,但提倡晚婚晚育,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朱丹溪目睹当时社会上“多酗酒纵欲,精竭火炽”的现象,

开篇《色欲箴》中就提到男女之情,要“成以礼之”,认为性生活的目的主要是成就父子之亲,维持夫妇之义。并提出具体的方法,“谨四虚”以节制房事。一谨“年之虚”,即夏季火土旺的

四五六月,冬季火要潜藏的十月十一月,是一年中最虚弱的时候,期间应“独宿而淡味”;

二谨“月之虚”,在上弦月前、下弦月后、月廓空虚时,即农历初八、初九之前,二十二、二十三之后,当月亮空廓,是一月中人最虚弱的时候,应远离房事;三谨“日之虚”,即在天气

突变,情志不舒,醉饱劳倦时,是一天中人最虚弱,应戒女色,四谨“病患初退,疮痍正作”时,即在病初愈,疮痍正在发作时禁同房[5].这些具体的原则和方法表明朱丹溪十分重

视节欲以保护阴精的观念,现代医学也注意到性生活过多会对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如饮酒后、精神过度兴奋、情绪不安、身体不适、过度疲劳的时候,均不宜过性生活,女性在经期、产褥期等也应禁房事。

3.2“收心”以安相火朱丹溪认为相火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但“相火易起,五性(喜、怒、哀、乐、怨)厥阳之火相扇,则妄动矣”.种种外界的刺激,人心往往难以克制而妄动。相火听命于君火,君火安宁,清静无为,相火就会“守位禀明”,发挥正常的生理功能。心为君主

之官,心静则一身俱静,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节欲的关键是收心养心。因此他提倡“人心听命乎道心,而又能主之以静”,通过“收心”以安相火[17].《道德经》提倡“少私寡欲”,《孟子·尽心下》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朱丹溪融合了道家、儒家的思想,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收心养心以节欲。朱丹溪的这一思想在后世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如明代喻昌主张和畅性情在于养心,《摄生要录》也主张恬淡虚无以养生。

总之,节欲养生思想主要体现在饮食和色欲两方面:节饮食上,据生命的不同阶段有相应的饮食原则与方法,以顾护脾胃为总纲;节色欲上,朱丹溪反对纵欲,提倡晚婚、节欲、收心安相火,以保护阴精为总则。这样就能“远彼帷幕,放心乃收,饮食甘美,身安病廖”,达到延年益寿,健康养生的目的,朱丹溪独特的节欲养生观为后世明清养生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现代养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借鉴。

[1]李川云。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对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

2009,11(2):33-34.

[2]冯欣,邝桂然,陈雪婷,等。社区居民生活方式疾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调查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12(11):2011-2014.

[3]周侠。生活方式疾病的健康管理[J].实用全科医学,2004,7(6):552.

[4]王继伟,徐望红,付朝伟,等。日本生活方式疾病防治策略及启示[J].中国健康教育,2012,9(9):789-791.

[5]林殷。程朱理学对中医学“节欲养生观”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1996,35(1):29-30.

[6]潘巧玲,吴建华,冯常森,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研究现状[J].实用医学杂志,2009,20(17):3520-3522.

[7]陈坤,裘炯良,张扬。大肠癌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30(4):30-34.

[8]朱君,余俊文。高尿酸血症和痛风的流行病学及其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08,30(1):191-195.

[9]欧阳凤秀,姜庆五,俞顺章,等。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4,26(3):60-61.

[10]ZhangC,LiS,YangL,etal.Structuralmodulationofgutmicrobi-otainlife-longcalorie-restrictedmice[J].NatCommun,2013,101(4):2163.

[11]康松玲,张凤敏,高淑云,等。天津市单纯性肥胖幼儿现状调查及分析。中国健康教育[J],2005,6(4):251-254.

[12]肖莉莎。唐山市第三幼儿园幼儿饮食行为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13]蔡传兰。孕期饮食模式、母乳喂养与婴幼儿智力发育的队列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14]李迪,董玲,马萍。妊娠饮食的宣教[J].内蒙古中医药,2012,24(3):115.

[15]吴德清,战捷。高龄老人饮食与其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人口科学,

2001,22(S1):85-90.

[16]卢锦彬。道家内丹学研究及其养生价值[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07.

[17]蔺焕萍。朱丹溪与“六郁”学说[J].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4(6):12-14.

从痰瘀互结论治眩晕_周长影

176 第15卷 第8期 2013 年 8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5 No. 8 Aug .,2013 眩晕是眩和晕的总称。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 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出现,故统称为“眩晕”。眩晕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见于西医的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梅尼埃综合征、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 1 眩晕的文献源流及病因病机1.1 眩晕一词的文献源流 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虽没有眩晕一词,但有“疾亡旋”“旋有疾王”的记录,大意同眩晕。先秦时期有些关于“眩晕”的零散文献,如《尚书?说命上》曰:“若药弗瞑眩,厥疾弗瘳。”瞑,指眼睛昏花。《国语?吴语》曰:“有眩瞀之疾者,以告。”眩瞀,指眼睛昏花,视物不明。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眩冒”一词在《伤寒论》里也多次出现,还称之为“头眩”“眩悸”等。由此可见,眩晕一词由来已久。 1.2 从古至今对眩晕病因病机的阐述进展 《内经》中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做了较多的论 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卫气》云:“上虚则眩”等。金元时期朱丹溪在《丹溪心法?头眩》中提出“无痰不作眩”学说,《血证论?晕痛》也指出“痰气上攻,头目沉重昏花,兀兀欲吐,首如裹物”。《仁斋直指方》中亦有“瘀滞不行,皆能眩晕”的记载。明清时期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运》篇中说“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 一二耳”,其强调指出“无虚不作眩”学说。眩晕的病机虚实夹杂,各家学说不一,后人把《内经》的无风不作眩、朱丹溪的无痰不作眩、张景岳的无虚不作眩,即三无不作眩学说,归纳为眩晕病机的经典理论,为眩晕病机的纲领性概括。而沈 绍功[1] 教授则提出 “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为眩晕的核心病机,他认为痰和瘀既是病因,又是病理产物,乃为毒邪,二者互结,损伤心络。杨关林[2]教授根据文献报道、病例回顾性研究及临床经验实验研究,提出眩晕的虚-瘀-痰-毒的基本病机理论,从这一理论出发,根据不同病理阶段所表现的气虚、痰浊、淤血、毒邪的轻重程度不同进行辨证治疗,临床上取得很好的疗效。 2 从基础理论论述痰瘀互结的成因 痰的形成原因颇多,涉及外感、内伤等多个方 面,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病理产物。如肺失于宣肃,通调不畅,津液停滞,聚而成痰;肝失于疏泄功能,气滞水停为痰,或肝郁气滞,郁热、郁火炼液为痰;肾阳不足,蒸化无力,水液内停为痰,或肾阴不足,阴虚火旺,炼液为痰;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脾失于健运功能,输布失常,水湿内生,湿聚成痰。痰一旦形成,便可随气血运行,无处不到,引发多种疾患,故有“百病皆因痰作祟”之说。同时,痰又可作为致病因素,同其他病理产物合邪而致病,导致恶性循环。此外,痰阻日久可致瘀,瘀血日久可致痰。如李德新在《气血论》中指出:“痰与瘀都是病理产物和致 从痰瘀互结论治眩晕 周长影,于睿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 沈阳 110847) 摘 要:从痰瘀互结的理论阐述眩晕的病因病机、中医理论基础、治疗及现代研究,为眩晕从痰瘀同治的治法方 面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痰瘀互结;眩晕;中医治疗;现代研究 中图分类号:R4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3) 08- 0176- 02 收稿日期:2012-12-22 作者简介:周长影(1987-),女,辽宁抚顺人,201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通讯作者:于睿(1969-)女,辽宁阜新人,主任医师,博士,研究方向:心血管内科疾病。 Treating Vertigo from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ZHOU Changying,YU Rui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 110847,Liaoning,China)Abstract :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vertigo,foundation treatment,TCM theory and modern research is described from the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theory,providing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reating vertigo from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Key words :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vertigo ;traditional Chinese treatment ;modern treatment

浅谈老子养生思想

浅谈老子《道德经》中的养生思想 摘要:论文论述老子的养生思想。认为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论文认为,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有: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委曲求全,大巧若拙。顺其自然,健康长寿。其具体方法有:至虚守静,终身不殆。意守一窍,排除杂念。闭目塞听,回光返照等等。 关键词:老子养生思想源头原则方法现实意义 养生,又称摄生,道生,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理论和方法。我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内蕴深厚,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养生文化相比,中国的养生理论与实践以古代哲学和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显得尤为博大精深。在中国传统的养生理论中,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被后世奉为道家经典。其中的养生观点更是中国养生理论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就《道德经》的养生思想做些粗浅分析: 一, 老子养生思想的源头: 老子的思想源头是《易经》。《易经》最初的东西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东西。所以老子是先研究易经的源头,然后有大的领悟,又按周易的格式,写了一本《道德经》,从理的角度来讲解天道、人道。老子的《道德经》分成两部分,上卷讲天法道,下卷讲人心德。而《周易》的格式也是一样,上部分讲天体演变过程,下部分讲人类的演变过程,所谓的“易”,就是演变的意思。因此,《道德经》以其独特的思想注解了《易经》的最高境界----人道合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是以《易经》一书为基础,以阴阳相生相克之道为原则写的《道德经》。主要是以天体运动规则为核心,提出人的心境修炼、处事之道的一本书。应该说,《道德经》无处不蕴含着《易经》中的自然规律和哲学思考,比如说阴阳学说:有阴便有阳、有阳便有阴、阴阳相生相克等,也即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物极必反等。 二,老子养生思想的原则: 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在《道德经》第44章中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认为,生命比名利和财富更为可贵。过多的贪欲必定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的贮藏必定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知道满足就不会招来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如能做到这些,就可以使生命安全长久。

中医基础理论气血津液

气 一、气的涵义:一是指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如饮食中的水谷之气,吸入之清气(即氧气)等,即所谓〞人之有生,金赖此气〞。二是指生命活动的动力,如脏腑之气。所以,气有物质和功能两种涵义。 二、气的来源与生成:气分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也称为元气,禀受于父母,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后天之气为由肺吸入之清气与脾胃运化水谷所产生的水谷精微之气结合而成。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合而称为真气或称正气。(内经)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就是气的来源与生成的概括。 三、气的分布及其功用:真气充遍全身,无时不有,无所不至,以营养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以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真气偏盛偏衰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健康情况。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就是说明正气旺盛不易患病,正气虚衰容易患病的道理。由于气的分布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一)宗气:积于胸中,是饮食水谷所生化之气与吸入之清气结合而成,是一身之气的运行输布的出发点。它的功用:一是助肺司呼吸,凡言语、声音、呼吸强弱,均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注心脉而行气血,凡气血的运行,以及肢体的寒暖和活动能力,多与宗气有关。 (二)营气:宗气贯入血脉里的营养之气,行于脉中,与血的关系密切,故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的说法。可见营气与血的作用不可分割,共同发挥营养机体的功能。 (三)卫气:宗气宣发于脉外的叫卫气。其性刚悍,善走窜,达于体表,温润皮肤、肌肉、滋养腠理,司汗孔的开阖,以防御外邪,故叫〞卫气〞。例外邪侵入机体,卫气即起而抗邪,故发生恶寒、战栗、汗毛竖起等症状。卫气胜邪,则恶寒解,热退病除,反之,则寒热不消,疾病继续发展。 (四)五脏六腑之气:如心有心气,脾有脾气等等。心气不足,则出现心悸、气短等;脾气不足则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可见各脏腑之气是维持其生理功能的动力。 以上各气,虽然名称不同,分布各异,但其功能可归结为三点:1气能生化万物,滋养人体的一切脏器组织。2由于气的动力作用,能使一切营养物质输布于全身。3有保护人体,防御外邪,调节内外环境统一的作用。 血 血是在脉中循环流动,运载精气,营养全身的液体。营气行于脉中,故营气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全身的主要组成成分。营气和血的关系密切,可分而不可离。常合称为营血。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论道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摘要:道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文化以其独特深刻的内涵,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各个门类,它对人生价值、生存方式、社会政治和自我修养等方面的诸多理解和认识,不仅对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我们现代人们的生活发展也有着引人深思的启示。 关键词:道家思想人生观政治观养生观 引言 道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儒佛文化共同构成了古老中华文明的大厦。道家思想虽不像儒家的入世思想受到历代统治者的扶持;也不像佛家的出世思想受到众多看破红尘者的青睐;但其却以其所蕴含的独特的哲学思想,以及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类自身的诸多理解和认识,同样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在不断发展中形成了自身丰富深远的体系。道家思想不仅渗透到中国古代哲学、政治、宗教、军事、文学等各个文化门类,“而且对中华民族的人格心理、兴致情趣、思维方式和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维系、发展都产生过难以估量的作用。”①道家思想里蕴含的智慧也对我们现今社会人们的生存发展有着诸多启示。在此主要介绍的是道家思想中影响较大的人生观、政治观和养生观。 一、道家的人生观 ⒈自然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是道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就实质来讲,人生哲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与儒家不同,道家主要是通过揭示人与物即自然的统一与联系来彰显人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自然”这一概念首见《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自然而然,是事物天然的、非人为的一种状态,如十七章所谓的“百姓皆谓‘我自然’”也是这种意义:百姓在圣人之治下安居乐业,他们只知有圣人在,但没有圣人的作为,因此认为自己的生活本来就是如此。所以我们说,自然便是道,不用再去寻找道了,总之,“自然”是“不用借助别人的力量,靠自身内在的作用,成为如此或者就是如此”。②老子的“自然”开创了道家乃至后世思想家思索天人关系的一个独特视角,维护“自然”,崇尚无为,反对人为,顺应自然而为便是无为。 “自然是无为的最好表征,无为是自然的必定要求”,③无为是道家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所采用的态度与方式。清静无为是道家的重要行为法则,人们如今也越来越意识到道家的无为显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蕴藏大为的无为,因为老子之道讲究无为自化,清静自正,无为就是不违反本性,不违背内在规律,顺势而趋,形似无为,实则达到无不为之良效。 ⒉贵柔主静 《老子》第五十二章提出“守柔曰强”的观点,老子认为能守柔才是真正的强者,而“强梁者不得其死”(《老子》第四十二章)的“强”并不是真正的强,是没有生命力的、不能持续发展的刚强。所以道家崇尚“水”,因为水本性柔弱,但却能推动巨石,是所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第四十三章)。在道家看来,刚强只是一时的,而柔强才是最后的胜者,是韬光养晦,以静制动,这对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如此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要怎样面对人、处理事同样有着很深的启示。可见贵柔主静的精神在于理性的认清形势,冷静地控制自己,坚忍待时。静其实是柔的保证,非静不足以柔,《老子》第四十五章提出了“清静为天下正”的著名观点,第五十七章又说:“我好静而民自正”,从统治者来说,若能清心寡欲,社会自然就治理;从自身来说,有了静,就可以防止主观臆断影响自己的判断和选择。道家也并没有绝对的反对动,而是认为必要的“动”是保持身体健康的需要,“静”并不是要求形体不动,而主要是用于心性修养,讲求心静。动静适宜与否,与自身的心性有

痰瘀相关试论-谢雅革

158 第16卷 第12期 2014 年 12 月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 Vol. 16 No. 12 Dec .,2014 钟,一灸即愈”,由于穴精方简施术较为方便,于是书中便多次记载由患者根据医生点穴的位置自行施灸的例子,“屡有人腰背讴楼来觅点灸,予意其是筋病使然,为点阴陵泉,令归灸即愈”。再如矫正胎位的艾灸方法。《针灸资生经》卷七载一例胎位不正,医者“灸右脚小指尖头三壮,住如小麦,下火立产”。 《针灸资生经》还十分注重针灸须药,古代医家治病多遵从针、灸、药合参的思想,王执中认为“或但知针而不灸,灸而不针,或惟用药而不知针灸者,皆犯孙真人所戒也”。所以王氏认为灸疗的同时需要配合适当的药物来提高疗效。例如在《针灸资生经》中就有叙述临床治疗腹中有积,大便秘结的灸疗方法,以巴豆肉为饼配合“灸三壮”病愈的医案。 另外,王氏十分重视灸疗的顺序,遵从先上后下、先阳后阴的原则。例如书中提出 “将中脏之候, 不问风与气,但依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壮”。有些灸方明确指出了施灸穴位的先后,如治中风失语,强调先灸天窗,再灸百会,如果顺序颠倒,则风气不得泄,内攻五脏,喜闭伏,仍失音也。有些灸方则认为下火先后应顾及季节交变对人体的影响认为“春夏从下灸上,秋冬从上灸下”,不依照此法,则病不愈。 由上可见,王执中《针灸资生经》一书字里行间蕴藏的着辨证论治精神,对现代中医临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灸疗是中医的精髓,不可偏颇,不可废弃。故略抒学习《针灸资生经》之管见,学习古代医家的探索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以弘扬祖国传统针灸医学。◆ 参考文献 [ 1 ] 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 M ]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5. 痰指“痰浊”,为脏腑功能失调,津液代谢失常,水湿停聚,津液不归正化而形成,痰分有形及无形,有形之痰咯吐可见,无形之痰当随症辨之。瘀指“瘀血”,古有云:“血行失度为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体内或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有“衃”“留血”“恶血”等之谓。中医学理论中素有“津血同源”,津与血异名同类之说法,《灵枢·痈疽》云:“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灵枢·邪客》亦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 入于脉,化以为血”,故《灵枢·营卫生会》云:“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伤寒杂病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亦云:“亡血家不可发汗”,因此,在中医学理论“津血同源”的基础上,当有“痰瘀同源”“痰瘀相关”之类,明·张介宾在《景岳全书·痰饮》中曰:“痰涎皆本气血,若化其正,则脏腑病,津液败,而血气即成痰涎”,清·唐宗海在《血证论·血痰瘀相关试论 谢雅革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中医学认为津与血在生理功能方面互为相关,素有“津血同源”之谓,痰饮和瘀血作为津血不归正化的 病理产物当有“痰瘀同源”之说,进而引发探讨痰瘀相关之理论。笔者现从痰瘀相关之历史形成与发展、病因病机、致病特点以及治疗原则等方面,对这一理论进行尝试性论述,试图以完整其理论体系,方便医家对其认识,进一步发展中医学理论。 关键词:痰瘀相关;津血;中医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3.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14) 12- 0158- 03 收稿日期:2014-05-19作者简介:谢雅革(1994-),男,安徽合肥人,本科学生,研究方向:中医学。 Discussion on 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Stasis XIE Yage (Anhui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Hefei 230000,Anhui,China) Abstract: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lds that the body fluid and blood in the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re related with each other,known as Jin and blood sharing the same origin. Phlegm and blood stasis,as the pathological products of body fluid failing to transport,share the same origin,further triggering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related theory. Now from the development,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pathogen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eatment principle and so on,it tentatively discusses the theory,trying to complete the theoretical system doctors to its understanding,further develop the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Key words:correlation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body fluid and blood;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OI:10.13194/j.issn.1673-842x.2014.12.057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浅析老子思想对现代的影响 一、对老子的简介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思想家,出生于涡阳县闸北镇郑店村,中国道教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后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德经》内容丰富,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法律、伦理、心理、逻辑、医学、养生等诸多领域。《道德经》中心范畴是“道”和“德”,其中“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 1.老子的世界观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是感觉不能把握的规律。老子思想讲究道法自然。老子曾说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说道可以派生出万事万物,一切皆来源于道。还有“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说,道路可以行走,但不是通常的走法。我觉得这句话的深意就在于人们在生活中为人处世,处理事情,一种方法不行,就可以换一种方法,要懂得变通。有时候改变自已的思维,或许就是成功的开始。老子的世界观讲究道法自然,道是以其本来状态存在的,也顺其固有态势运行。从哲学的角度看,事物存在的客观性而且是有规律可寻的。 2.老子的辩证法 老子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的,矛盾又是相互转化的。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话就解释了福与祸的关系。从哲学角度看,事物永远是处于变化之中的,矛盾随时都可能发生转化。当我们处于顺境时,不能忘乎所以,而要居安思危;当我们处于逆境时,也不要悲观丧气,而应坚定信念。同时老子思想也讲究居卑不争、以柔克刚的竞争之道,这也同样反映了辩证法的观点。 3.老子社会思想 在课上,我知道了老子提出过“大道废,有仁义”的社会思想,这句话的深意在于大道兴隆,仁义行焉,自然就不觉得有倡导仁义的必要;而崇尚仁义的时代,乃是社会道德危机的表现。返璞归真,百姓以真情实性行事生活是最大的善。这既是老子的社会思想,也同时反映了老子辩证法的观点。老子还提出无为而治的社会思想,比如“治大国若烹小鲜”,还有以民为本、清静无为,可以联想起汉初的统治者就采取这样的做法。“圣人常无为,以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中国教育史》结课论文 论道家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摘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宝库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但以往人们较侧重对儒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而对于崇尚自然的道家却未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还有人误认为道家没有教育思想。实际上,道家思想中蕴藏着极其宝贵的教育思想,道家以其深邃的大智慧,以独特的言语和方式实施着其教育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滋润着绚丽多姿的中华文化。在进行教育改革的今天,道家思想亦能给予我们诸多启示。 关键词:因材施教创新启发 一、自然无为,顺应时势 “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核心,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和根本规律,它内在于万物之中,支配着万物,自然无为是“道”的基本特性,人类必须遵循这一特性,以之作为基本的行为原则:“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第六十四章,以下凡引此书,省略书名)在这里,“不敢为”不是无所作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内在规律,顺应时势,而不主观妄为,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对此,秦汉时期新道家的作品《淮南子》、《吕氏春秋》作出了更为明确的阐释。《淮南子》说,无为绝非“漠然不动”,“听其自流”,而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吕氏春秋》告诫说:“凡举事无逆天数,必顺其时,乃顺其类”。这就告诉我们,只有遵循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在务实中求应变,在应变中求进取,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建功立业,不断走向成功。 这些主张对于我们自觉地转变教育思想是富有启发意义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变革向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例如,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不能只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象牙之塔”,而要更加贴近社会现实需要,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承担责任,为解决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而出谋划策。又如,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对劳动者文化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必须打破大学以培养少数“精英”为己任的传统目标,与社会生产和经济过程相结合,培养出能适合社会需要的多种多样的人才。这就要求有关领导部门和教育工作者审时度势,顺应时代潮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现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作出及时的调整和改革。但迄今为止,传统教育还以其强大的惯性在教育领域占据着重要地位,教育改革的力度和步伐还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故重温道家所提出的顺应规律、顺应时势的思想,有助于我们从思想上更自觉地顺应时势,认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从而根据社会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改变传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1)

养生有“道”——道家的养生观 道以治身,佛以治心,儒以治世。中国古代养生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养生文献典籍,不啻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其中道家养生文化最为丰富。道家养生文化博大精深,通过“道法自然”、“重人贵生”、“少私寡欲”、炼丹术等一系列养生方法,去追求现世的和超越的人生价值,把延年益寿、长生不死作为探求的终极目标,表现了道家先哲渴望掌握生命规律、延长寿命的人生价值取向,同时也为中国养生学作出了让世人瞩目的独特贡献,随着现代养生科学的发展,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传统养生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为世人所瞩目,其文化内容和价值逐渐被揭示和肯定。它以其系统而博广的义理,为人们阐释了一种科学的保健养生观。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老子的自然观, 如道生一, 冲气以为和, 道法自然, 神形合一, 守静笃,不妄费, 保精气等见解,都对医学的阴阳学说和人与自然一体的整体观念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道家的养生观的形成起到了抛砖引玉、积极推动的作用, 是道家养生思想的先河和开创者, 也是道家养生思想的集中体现。道家的养生思想自成体系, 独树一帜,古名摄生,道生,即以老庄道家思想为宗旨,太极八卦阴阳五行学说为指导,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的方法达到性命双修身心和谐健康的目的一种养生观。 1 . “道法自然”“天人相应”的养生观 老子认为,“道”及由它而派生的天地万物按其本性来说都是自然而然的,并非人为如此的。人与自然应当保持和谐,力求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如果人与自然失去平衡,就可能发生疾病,导致衰老。所以,老子在养生上极力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发道,道法自然。”的观点,即在物质世界里发生着不断的变化过程, 这种变化过程生生不息。这一切就是现实本身所具有的自然规律--道。可见, 任何人和事物都离不开道,这里的道既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 又是指的客观世界本身。在老子看来, 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 人在自然界产生, 按照其客观规律发展变化。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1〕是从“人天同律”的思想出发,主张养身必须自觉地保持与自然规律的一致性。《钟吕传道集》说:“气液升降为天地之阴阳,肝肺传导若日月之往复”,这揭示了“人天同律”的客观法则。既然人天同律,那么人体作为一个小宇宙应当与天地这个“大宇宙”相互勾通,保持平衡。 〔2〕是从“人天同构”的理论出发,主张人体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在道家学者看来,人和物一样,都是由气构成的,因此人完全可以同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抱朴子·至理》也说:“人在气中,气在人中,自天地至于万物,无不需气以生者也。”这都从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气构成了人体,人们要实现养生,必须自觉地与外界进行物质(气)交换,使人体小宇宙同自然大宇宙息息相通,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得有益于生命的精气。 2 . “重人贵生”“形神相依”的心身整体养生观。 “重人贵生”是道家养生理论的又一重要原则。《老子》称:“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将人和天地看作同等重要的物,“重人”这一点是先秦诸子的共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金妙文

痰瘀互结证的辨治体会 南京中医药大学金妙文 南京市级机关医院胡炜 “痰”与“瘀”是中医传统理论中的两类不同病理因素,但又密切相关,互为因果,每常兼夹复合为病,成为一种新的特质的病理因素,其病理特征为痰瘀互结,其临床表现的一系列病症称之为痰瘀互结证。古代文献中虽未明确提出“痰瘀互结”之称,但有关痰瘀同源、同病、同治的理论和实践,由来已久。现代研究证实:“痰证”与“瘀证”有着共同的生物化学基础。临证从“痰瘀互结”论治一些疑难病重症,常获显效。是中医病机学说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环。 津血同源,如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微于经脉之外者为津液,赖脏腑的气化作用,出入于脉管内外,互为资生转化,说明血以津液生,津以血液存。故在病理状态下,津凝则为痰,血滞则成瘀,痰聚则血结,血凝则痰生,以致互为因果同病,杂合为患,以而为痰瘀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1、痰瘀互结证的辨证要点 痰瘀互结证辨证关键首重苔脉 痰证的舌象,多从舌苔反映:患者苔多白厚或黄,化热则苔黄腻;瘀的舌象,多从舌质反映;患者舌质多暗紫或有瘀点、瘀斑;另若此类患者阳气不足,表现在舌象为舌体胖大边有齿痕。 痰证的脉象,以滑脉或弦脉为常见;瘀证的脉象则以涩脉为主。痰瘀互结证之脉象可见弦、滑或沉涩,并视痰瘀之侧重不同而有别:痰胜于瘀者,其脉以滑或弦为主;瘀胜于痰者,其脉则以涩为主。 痰瘀互结证的常见临床表现 1.2.1 疼痛疼痛是痰瘀互结为病最常见的症状。《张氏医通》云:“痰挟死血,随后攻注,流走刺痛。”痰瘀阻滞脉络,不通则痛。此疼痛多部位固定,或刺痛,或持续性阵痛,且疼痛较顽固。疼痛的具体部位常为痰瘀聚集之处:如痰瘀聚于心则胸痹心痛;聚于肝则胁痛;聚于胞宫则痛经;聚于经络则关节疼痛拘急……其中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者,常偏于瘀痛;疼痛重着缠绵,经久不愈,偏于痰阻致痛。但临床运用中两者很难绝对分开。

老子养生思想

老子养生思想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 …… 老子的《道德经》是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作,其哲学思想对我国古代哲学产生着极大影响,同时他的自然观,如“冲气以为和”“道法自然”“守静笃”等,对中医养生学说已有过一定的影响。作为道家的创始人和道教的祖师,老子的哲学体系完整地反映在《道德经》一书中。其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构成了中国传统养生学理论的基本框架,通过他的《道德经》提供了一种以“道”为核心的道家思想体系,影响和促进了养生学形成[2]。本文试从对老子的哲学思想的认识,谈谈其对中医养生观的影响。1 圣人“病病”老子说:“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辩证地说明了“不病”和“病病”的关系。他所说的“病病”,乃是一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思想。这一观点,后亦见诸《黄帝内经》。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其论说受老子之言的影响显而易见。由此可知,老子关于圣人“病病”的论说,乃是中医“上工治未病”。2 贵柔老子在他多年实际生活中观察到这样一个规律:新生事物是柔弱的,但却富有生命力,事物强大了,就会引起衰老,强调事物可以由柔弱转化为刚强。阴阳、雌雄、牝牡、刚柔等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在通常情况下,阳、雄、刚是强者,一般居于矛盾的主导地位。而在老子看来,则恰恰相反,阴、雌、柔

常居主导地位,成为实际上的强者。因此老子指出“弱之胜强,柔之胜刚”( 《老子》第78 章),“柔弱胜刚强”( 《老子》第36章),“守柔曰强”( 《老子》第52 章)。老子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老子》第76 章)。为了防止自身衰老乃至灭亡,最好的办法是不使自己过于强大,所以老子又说:“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老子》第30 章)。这几句是老子贵柔戒刚思想的突出体现。此外,老子还提出保持柔弱状态应当模仿这样几类东西:仿效春天萌生的小草,可以充满生机;模仿低处水;可以处世不争;模仿新生的婴孩,象婴孩一般具有纯正、柔和的心灵,就能时刻保持精神饱满完整和充实的状态,如此就不怕毒虫猛兽的袭击。老子认为,凡属阳的、雄的、刚的、强的,必然会转化成为被削弱、被减损,甚至被消灭的对象。所以为了避免衰亡,就得永远保持一种谦虚、恭谨和柔弱自守的地位,此即“弱者道之用”( 《老子》第40 章)也。3 检啬《老子·五十九章》说“治人事天,莫若啬。”《韩非子·解老篇》亦说:“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智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可见“啬”有藏精爱神之义。《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广义之精是指构成人体组织和供给人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关于道家思想的思考 中华民族拥有着上下五千年悠久而漫长的历史,而在这历史当中则积淀了我们独具魅力且博大精深的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无数古圣先贤、风流人物、仁人志士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索、探求与总结。而且千年以来,一脉相承,因时损益。这不单单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更是我们中华儿女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与行为准则。 千百年来,中华文化日益渗透至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铸成了我们民族的品格,书写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中华文化与西方世界文明并峙鼎力,成为人类文明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华文化的浩瀚星空中,道家文化无疑是一颗闪亮的明星。 众所周知,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为老子,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而道家学派中最具权威的经典著作即为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提出的朴素的辩证法以及无为而治的主张在这部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而这部作品也是文约意丰,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其内容博大精深、玄奥无际,多被后世奉为治国、治家、治学、修身的宝典。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分别讲述“道”与“德”。其中老子所提出的“道”即为一种顺应自然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老子提出,人类应该顺应宇宙的客观条件,合乎自然规律的生存,与自然融为一体。这种观念在当今社会也是被普遍接受的。几十年来,现代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发生了从决心改变自然到顺应自然这样的变化,这是一种思想上的回归与看清,也是对于以往过错的一种悔改。试图改变自然的同时我们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条件,环境的恶化是最明显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才意识到应该顺应自然,与其共存,才开始进行一系列环境保护措施——虽是亡羊补牢,好在为时不算太晚。 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老子认为人是与道、天、地并重的,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一环,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仅表现在人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之上,也表现在人能够与自然进行物质交换,并在交换的过程中对自然造成的影响之上。人作为四域之一,虽不卑微于自然之下,但是人更不能带有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目光,为追求最大的现实利益,以人的需求为主导,向自然无度的索取,妄想征服自然,役使自

重症肺炎--江苏省中医院芮庆林

重症肺炎的中西医诊治进展 第一节重症肺炎的认识与评价 【概述】 肺炎(pneumonia)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细菌性肺炎是最常见的肺炎,也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之一。肺炎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占感染性疾病中死亡率之首,在人类总死亡率中排第5~6位。重症肺炎( severe pneumonia,SP) 是由各种病原体所致肺实质性炎症,造成严重菌血症或毒血症,除具有肺炎常见呼吸系统症状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外, 尚有呼吸衰竭和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的表现,进而引起血压下降、休克、神志模糊、烦躁不安、谵望和昏迷,故又称中毒性肺炎或暴发性肺炎。既可发生于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亦可发生于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 HAP)。在HAP中以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内获得的肺炎、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和健康护理( 医疗) 相关性肺炎(health care–associated pneumonia ,HCAP)更为常见;免疫抑制宿主发生的肺炎亦常包括其中。重症肺炎死亡率高,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临床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风险因素和结局方面有其独特的特征,在急诊科门诊最常遇到的是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临床各科都可能会遇到重症肺炎患者,需要一个独特的临床处理路径、初始的抗生素治疗和综合处理才能使重症肺炎死亡率得到控制和减少。中医并无“重症肺炎”病名,而重症肺炎患者多发热,继而出现咳嗽、喘息不能自止,甚则出现神昏,故多将其归属中医“风温肺热”、“喘证”、“暴喘”等范畴。 【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 重症肺炎分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和重症医院获得性肺炎(SHAP),其中SCAP病原体中最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肺军团菌、革兰阴性杆菌、流感嗜血杆菌[1],但近年来,我国革兰阴性杆菌等感染概率显著增加。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埃希菌和非发酵菌及金葡菌、白色念珠菌等则是SHAP 的常见病原菌[2]。同时,肺炎病原体的分布还会受季节、气候和地区特点及药敏、宿主状态等影响。 我国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CAP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3]”中根据有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将SCAP患者分为两组:A组:无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肺炎链球菌、需氧革兰阴性杆菌、嗜肺军团杆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B组:有铜绿假单胞感染危险因素,常见的病原体有A组常见病原体+铜绿假单胞菌。有研究表明[4]混合感染如肺炎支原体合并细菌感染在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愈发多见。 既往研究[5、7]认为SCAP的发病机制是病原体或毒素直接损害人体组织器官,造成人体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近年来研究[6]认为,致病因素可通过不同途径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等促炎性递质,参与机体防御反应,以抵御外来病原菌刺激。但同时,TNF-α、IL-1不仅杀伤自体组织细胞,还能诱导其他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或炎性递质,如IL-6、IL-8、血小板激活因子(PAF)、一氧化氮(NO)等,造成二次打击。这些被TNF-α、IL-1所诱导产生的炎性递质又可诱导组织细胞产生下一级炎性递质,并反向刺激单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b6677489.html, 浅谈张仲景养生思想 作者:闫康沈其霖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8年第02期 【摘要】医圣仲景作《伤寒杂病论》,洋洋洒洒八万言,鸿篇巨著之中理、法、方、药莫不完备。后世医家于“伤寒辨治”、“经方应用”等方面研究文献浩若烟海,而对仲景宝命全形之养生思想则鲜有发挥。本文从“饮食调摄”、“起居颐养”、“未病先防”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以窥仲圣养生思想之一二。 【关键词】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养生思想 张仲景生于东汉纷争之乱世,疫病肆虐,伤寒横行。从“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到“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仲景痛定思痛,于《伤寒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表达了自己对世人轻视保身长全养生之法的叹息。笔者认为,除去“伟大医学家”这项桂冠,先圣张仲景亦称得上是一位“超卓的养生家”,这一点在其传世巨著《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多有体现: 1 饮食调摄 脾胃后天本,民以食为天,子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古今养生家无不重视的饮食调和,这也是张仲景养生思想体系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金匮要略·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开篇即讲到:“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疚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饮食是水谷精微的来源,气血生化的基础,饮食精华可以养生,但若不加以调摄,则适得其反,疾病丛生。仲景强调如果想要达到滋养的目的,需按照饮食宜忌进行调摄。 1.1 节于性味 在《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第-》中,仲景提到了饮食调摄的基本要求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要注意摄入食物的性味,使之与脏腑相和,勿食过于苦酸,勿食过于辛甘,如《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所言“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五味过极,外损肌肉,内伤五脏。只有先考虑性味的调和,无使过极,才有可能符合饮食养生道法,尽得水谷之滋养。“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中之“节”者,约、缠束也。一个“节”字,尽道仲圣对性味调和饮食养生的要求。 1.2 慎于禁忌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93828

《中医基础理论》习题集 绪论 第一章阴阳五行 第二章藏象 第三章气血津液 第四章经络 第五章病因与发病 第六章病机 第七章防治原则 绪论 一. 选择题: 1. 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时期是: A A. 先秦、秦、汉 B. 两晋、隋、唐 C. 宋、金、元 D. 明清 E. 近代 2. “寒凉派”的代表医家是: A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张从正 D. 朱震亨 E. 李杲 3. 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D A. 张元素 B. 刘河间 C. 张子和 D. 朱震亨 E. 李杲 4. 提出“三因学说”的医家是:B A. 张从正 B. 陈无择 C. 张仲景 D. 巢元方 E. 孙思邈 二. 多项选择题: 1. 标志中医理论体系形成的代表性著作有:ABC A. 《黄帝内经》 B. 《难经》 C. 《伤寒杂病论》 D. 《针灸甲乙经》 E. 《千金要方》 2. 属于“金元四大家”的是: A. 张元素 B. 刘完素 C. 吴又可 D. 朱震亨 E. 李杲 第一章阴阳五行 一、选择题: 1. 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 A. 上午 B. 上半夜 C. 中午 D. 下午 E. 下半夜 2. “阴病治阳”适用于: A. 阴损及阳 B. 阳损及阴 C. 阴盛则阳病 D. 阳虚则阴盛 E. 阴盛则寒 3.“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治法确立的理论依据是: A. 阴阳对立制约 B. 阴阳交感相错 C.阴阳互根互用 D. 阴阳相互消长 E. 阴阳相互转化 4. 按五行生克关系,肝为脾之: A. 母 B. 子 C. 所胜 D. 所不胜 E. 所克 5. 属于子玻郯母的是: A. 肺玻郯肾 B. 肝玻郯肾 C. 心玻郯肾 D. 脾玻郯肾 E. 肝玻郯脾 6. 根据五行相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A. 肝 B. 肾 C. 心 D. 脾 E. 胃 7. 情志与五行配属,思属于: A. 木 B. 土 C. 金 D. 水 E. 火 8. 下列各项中属于“实则泻其子”的是: A. 肝实泻肾 B. 肺实泻脾 C. 肝实泻肺 D. 肝实泻心 E. 心实泻肝 第二章藏象 一、单项选择题 1. 既属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腑的脏器是: A. 膀胱 B. 三焦 C. 胆 D. 脑 E. 女子胞 2. 气血生化之源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3. 称为全身阴阳之根本的脏是: A. 心 B. 肝 C.脾 D. 肾 E. 肺 4. 在体液代谢中起最主要作用的是: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5. 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6. 肾在液为: A. 泪 B. 涎 C. 汗 D. 唾 E. 涕 7. 心对血液的主要作用是: A. 化生血液 B. 推动血行 C. 固摄血液 D. 贮藏血液 E. 调节血量 8. “朝百脉”是何脏的功能: A. 心 B. 肝 C. 脾 D. 肾 E. 肺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道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摘要:道家思想源远流长,从老子的“天人合一”到“庄周梦蝶”的变化不断推到道家思想的成熟,也逐渐扩大了道家思想的影响。在春秋战国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道家思想作为百家争鸣的一支重要学派,在时代的舞台上演绎自身的传奇,在后世社会的发展中影响深远。在现在的社会中道家思想更能为我们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辩证法、虚实相生、无为、寡欲 哲学 道家的哲学思想源远流长,老子充满智慧的辩证法思想和无为都为后世留下了毛贵的财富,其中“物极必反,月盈则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著名的辩证词汇,不仅反映早期哲学思想所闪烁的光辉,更看到道家哲学的深邃。 道家倡导无为,但无为并不是简单的不做什么,而是不要过分的干预事物的发展,不要盲目的插手自己不该干的事情,违背了人的天性和自然规律最终会受到惩罚的。 其中“揠苗助长”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也反映了道家哲学的现实意义,在道家学派的另一位大师庄子那里,他更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灵魂的超脱,《庄子》中有很多的寓言故事,其中有一篇说庄子梦见自己变成蝴蝶翩翩起舞,睡醒之后却在思考是庄子变为蝴蝶还是蝴蝶变为庄子,其思想的深邃与旷达无人能及,《庄子》中有鲲、鹏那样的庞然大物,也有朝菌、蟪枯等微小之物。但在庄子眼里,他们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有自己的生存方式和自己追求的目标。 其中辩证法作为道家思想的精髓,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庄子在自己的妻子去世后,竟然鼓盆而歌,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合情理的举动,但在庄子看来这也许是一种解脱为什么他不能为这种解脱而高兴呢?老子作为辩证大师更是出类拔萃,其辩证法的思想令其他人难以望其项背。 道家主张寡欲,寡欲不是节制欲望,而是减少那些不必要的欲望,人的欲望越多就会一步步的踏入欲望的沼泽而难以自拔,消减欲望、知足者常乐更是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庄子》中记载了楚王想请庄子担当宰相的故事,但是庄子却在名与利的诱惑下选择了自己要过的生活,那种闲适自由的田园生活,那种无所羁绊的生活为后世众多学者所向往。 水在道家思想中无处不在,老子说“上善若水,大智若愚”水对道家来说是不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