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以内的点数公开课教案

5以内的点数公开课教案
5以内的点数公开课教案

5以内的点数公开课教案

【篇一:中班《序数》(5以内)公开课教案】

中班科学活动:序数(5以内)

执教者:陈丽燕活动目标:

1、理解序数与基数的区别。。

2、认识5以内的序数,学习掌握序数的特点。

3、培养幼儿的实践应用能力及理解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能够熟练地对实物进行点数。

2、教具准备:毛毛虫、小动物、房子。

3、学具准备:幼儿操作人手一小份(毛毛虫)

活动过程

一、复习1—5的数字:出示数字卡片:幼儿拍几下手。

二、故事欣赏

1、理解比赛规格,理解序数和基数的不同之处。

提问:(1)小朋友们,在刚刚进行的比赛当中,都有哪些小动物参加了比赛?

(2)这个比赛是怎样排名次的?(3)跑得最快的就是第一名,是谁?

(4)紧跟着第一名后面的,就是第二名,它是谁?(5)谁来告诉我第三名是谁?

(6)第四名?(7)第五名是谁?

2、教师:我们发现了第1、第2、第

3、第

4、第5,它和我们之前认识的数字都不太一样,每个数字前面都多了一个“第”字。例如:(画两个苹果)2可以代表2个苹果,如果是第2,那么只能代表2个苹果中的其中一个。

三、教师操作,引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帮助幼儿在实践中理解序数的应用。

教师:比赛结束了小动物都累了,回家休息了。小狮子住在第几个房间?小猫住在第4个房间,谁来帮它找到自己的房间?、、、、、游戏:小动物们捉迷藏:拿走小狮子,问:谁藏起来了?小狮子,小狮子排在第几?依次拿走两个小动物,再一次拿走两个小动物,让小朋友猜。

四、引导幼儿操作,巩固对序数的认识。

教师:小朋友,现在毛毛虫也想出来参加运动会。我们来帮帮毛毛虫吧。从毛毛虫的头部开始,毛毛虫的第一节是红色的,第二节是、、、、、?

幼儿自由组装毛毛虫图卡,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毛毛虫每一节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五、幼儿操作练习册。

六、集体检查操作结果。

请幼儿看着幼儿用书讲述操作结果;教师用教学挂图进行正确演示;请幼儿对照挂图,检查自己的答案。

七、活动结束

教师:小朋友,我们今天学习了的是5以内的序数。从这边开始,数数看自己排在第几个?你们还会往下数吗?下次活动,我们一起来学习10以内的序数。

【篇二:公开课:5以内的减法教案与反思】

5以内的减法

教学内容:

5以内的减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

德育目标:

让学生懂得感恩与分享,及交流中的文明礼仪。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难点:减法与加法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准备:

师:加减法算式卡,红花,刺猬图片,苹果图片,圆形,星形等图片,磁铁,夺旗游戏

生:5个圆片、5根小棒等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加法口算快答:出示写有算式的绿叶,让学生看算式快速算得数。

2+31+31+42+2 4+1 3+1??

2、游戏红花配绿叶:将绿叶均分给四个大组的学生,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将绿

叶快速贴在黑白上对应数字的红花下面。

二、情景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除了要用到加法来计算事物的变化外,还要用到另一种方法来计算。请同学们听听我家发生的一个有趣的故事,看看需要用到什么方法来计算呢?

三、探究新知

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

师:去年的感恩节中,我家的刺猬朋友tom从家里的5个苹果中背走了2个给自己的父母,表达感恩之心。(贴出5个苹果与一个刺猬,刺猬的背上背着2个苹果)请问我家的苹果还剩下几个呢?

通过演示,让学生认真观察

同桌之间互相说交流说图意,然后全班交流。

师:像这样,从5个里面去掉2个(也就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部分或减掉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

板书算式,并重点解释“—”号,名称及含义,带着学生大声朗读算式。

2、学习减法算式

贴上3个三角形在黑板上

问:3只三角形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3

拿走了一只,是从几只里面拿走的?用虚线圈出一个三角形。

拿走一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板书:1

像这样拿走了、去掉了、或者是吃了、坏了、死了等都要用减法计算。板书:3-1=

问:3-1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还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请你说一说。同样的方式得出算式3-2=

(然后全班齐读算式)

四、巩固发展,学会学习。

1、请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自己动手摆一摆学具

师:请拿出5个圆形,用右手遮住3个表示去掉,请问还剩下几个?生:还剩下2个。

师:请问减法算式怎样列呢?

生:5减3等于2.

然后请一个学生上台来做小老师,模仿刚才老师的说法给出要求,全班按照小老师的要求来操作并给出算式。

2、生活中的数学:

1)老师拿出5颗糖果,取出一个自己吃掉,问:原来一共有几颗糖,老师吃

掉几颗,还剩下几颗?请学生告诉大家减法算式。

2)老师请学生参与糖果的分享,并且每个分享糖果的学生都要给出相应的

减法算式和得数。(渗透德育教育目标)

3)发散联想,通过教师引导启发,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其他能用类似于3-1

这种减法来表示的事物来。

五、巩固反馈

1、减法口算快答:出示写有算式的绿叶,让学生看算式快速算得数。

2、游戏红花配绿叶:将绿叶均分给四个大组的学生,让学生算出得数,并将绿叶快速贴在黑白上对应数字的红花下面。

3、课堂作业:

根据图示,填出算式中的数。

板书设计:

减法认识

3 – 1 = 2

3 – 2 = 1

《5以内的减法》教学反思

邱玲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5以内的减法认识。因为孩子们在幼儿园学过数数,相对来说知识比较简单。但是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完全培养好,自控能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而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所以还根据低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注重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感受数学的趣味和作用。我利用故事导

入,游戏操练的形式,将新知教授和操练巩固串在一起,变枯燥的数学知识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运用夺旗竞争的比赛组织课堂纪律,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同时调节课堂氛围,营造轻松愉快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中去掌握枯燥的数学知识。而且整节课,学生和老师的精神都很饱满,教师很有激情,学生也很活跃,都能很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使得教学的效果良好。本节课中的德育渗透目标也做得不错,将减法与感恩分享有效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懂得感恩分享的快乐和礼仪。

由于自己本身是一个英语专业的教师,教数学的过程中,进行了英语和数学的整合教学,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数字的英语说法。在教学环节中,时间的分配较为合理,预设了25分钟的学生巩固操练的过程。由于对时间预计较准确,教案的实施也很顺利的完成。板书设计中,功能分区明确,直观,能清晰的看出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及突破的操练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本节课中也有许多不足之处:

1、对数学概念的解释、渗透不够,没能强调减法的意义,致使学生在后面的说出算式的含义中不能流利熟练的表达。

2、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来运算?是学生明白减法的作用。

3、练习的过程中,没有进行知识的拓展延伸。

4、学生在摆教具操练中,没有让学生进行互助检查和帮助。

5、小总结过于匆促,不能起到最后的总结回顾的作用,让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梳理整理的过程。

6、语言没有其他数学老师那么精确简练。

作为一个第一次教数学的新手,我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仍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

【篇三:幼儿园公开课教案5】

目录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风来

了? (1)

幼儿园《粽子里的故事》公开课教

案 (4)

幼儿园大班、学前班英语课教

案 (6)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活动《变废为宝》说课稿 ...

(9)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教案语言:好朋友克里克

塔 (14)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音乐教案--飞飞

曲 (16)

幼儿园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连加和连

减 (18)

幼儿园大班太阳画像、人字变秩字公开课教

案 (22)

幼儿园大班优秀教案—有用的绳

子 (24)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10以内的相邻

数) (53)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学前

班) (55)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中班数

学) (57)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有趣的十二生

肖》 (59)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汇编(大、中、小

班) (61)

幼儿园公开课教案--题绘画《神奇的大

树》 (80)

幼儿园公开课体育教案--猴子运

桃 (82)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风来了?

设计意图:

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也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自然现象。从风的形成、风的种类到风的作用,其中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知识。让幼儿浅显地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增强科学素养。通过动手“制造风”,还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等,从而开发幼儿的潜能。

活动目标:

1.了解风产生的原因、风的特征和风的种类。

2.动手“制造风”。

3.感受风的力量和等级。

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观察一些与风有关的现象:挂在室内的装饰小花、小鸟挂件在飘动;树的摇动;水中的浪等。

2.物品准备:注射器、气球、扇子、羽毛、吹管、细绳、喷雾器、电吹风、蚊香、风扇、碎纸屑、纸板、饮料瓶等。

3.知识准备:风的谚语;寻找不同的风等。

活动过程:

一、动手实验,了解风产生的原因

1.教师用注射器吹起一个气球,并用细绳扎好。在吹气球的过程中,与幼儿互动。

师:气球有什么变化?

幼:变大了。

师:为什么变大了?

幼:因为有“气”进入气球。

师:“气”从哪儿来?

幼:从针筒中来。

师:针筒中的“气”从哪儿来?

幼:从空气中来。

小结:我们周围都是空气(为下面认识风产生的原因打下基础)。

2.教师打开电风扇,让幼儿感受到“风”。

师:现在将风扇关闭,小朋友还能感觉到风吗?

幼:没有风了。

小结:当打开电风扇时,由于空气流动,我们感觉到了风,当关闭电风扇时,空气不流动,所以就没有风了。因此,风是由于空气流动产生的。

二、幼儿实验,加深对风产生原因的认识

1.各组小朋友从自己的工作台上选出自己喜欢的物品,试一试如何让空气

动起来产生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玩的(各组选出代表)。

2.教师将吹起的气球发给幼儿,请他们两人一组,将气球里的气放出,感受空气被压迫出来的动力,是否形成了风。

3.羽毛比赛。(1)羽毛放在桌子上,提问:如果让羽毛动起来(不用手触到)怎么办呢?(扇,吹动)(2)幼儿分两组,老师同时从高处放下两

片羽毛,看哪一组的羽毛在空中停留的时间长。(幼儿共同向羽毛吹气,运用手中的物品扇动空气)

4.分组讨论:你在日常生活中,还能在什么时候发现风或制造风(骑车,汽车开动,快跑的时候)。

三、归纳总结,分析风的种类

1.根据活动准备,寻找生活中不同的风。

现在就请大家来说一说,你们都找到了哪些风。

(1)空调吹凉风;(2)刮大风时很冷;(3)打开冰箱有凉风;(4)台风;

(5)妈妈洒完香水后有香风;(6)电吹风里的风很热。

教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不同的风,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地方找到了这些风。风是一个大家族,大自然中还有许多类型的风可以按等级分,按季节分,按风向分。如一级炊烟随风偏,二级风来吹脸面,三级风吹叶动彩旗飘,四级风吹飞纸片??;夏季的风温暖潮湿,冬季的风寒冷干燥。

请幼儿根据儿歌判断现在室外风的等级。

2.实验风的干湿、风向。

用风扇将喷出的水雾吹向孩子,让大家感受风潮湿的感觉,并引导孩子回忆下雨时风的特点(有点凉,吹在身上有湿的感觉)。再用电吹风吹向幼儿的头,感觉风很热很干燥!

点燃蜡烛,让孩子拿着站在窗口、门口和走廊上,观察火苗的方向,并说出风是从哪儿吹来的。

教师总结:小朋友了解了判断风的等级、风向和风的干湿的方法,这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你们以后的生活有重要的作用。进一步提问:你们知道负责天气预报的科学家是怎么预测风的等级和风向的吗?(风向标,测风仪)

3.动手制作风向标。

(1)将红蜡光纸条两头对折剪出头,粘在细木棍儿上。

(2)将吸管插入装有沙子的饮料瓶中,再将细木棍儿插入吸管。

四、作品展示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标,最后把孩子们的作品摆放起来集中展示。

活动延伸:

屈老师

幼儿园《粽子里的故事》公开课教案

幼儿园大班《粽子里的故事》

目标:

1、在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2、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准备:课件、磁带、录音机。

重点:养成仔细倾听的习惯,能用语言清楚连贯的表达。难点:看看、说说、猜猜中理解故事的情节。

过程:

一、导入

1、小朋友你们吃过粽子吗?

2、粽子是什么味道的呢?今天方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关于粽子的故事!你能猜猜故事里会讲些什么吗?

小结:猜了那么多,都很有可能哦,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呢?我们来看看。

二、欣赏故事

1、听故事,观看ppt1、

2、3

(在密密的树林里——也就不能把找来的故事讲给小朋友们听了。怎么办呢?)

——这位奶奶有个非常大的本领是什么呀?

——可奶奶不能说话了,那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吗?(幼儿讨论)——看看老奶奶是怎么做的。

2、听故事,观看ppt4

(老奶奶决定把一个个故事——谁就会讲故事了。)

——奶奶是怎么做的呢?

小结;原来奶奶把故事包在粽子里,谁吃了粽子,谁就能讲故事。——粽子是做好了,可是要有人来吃,谁会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3、出示松鼠卡片,观看ppt5、6、7。(吱吱吱、吱吱吱,——一个劲儿地叫“吱吱吱’’’’’’’”)

——谁来了?小松鼠来干什么,小松鼠吃了粽子讲出故事了吗?小结:小松鼠吃了粽子,可是“吱吱吱”的讲不出来——接下来来还会有谁来呢?让我们继续听下去。

4、出示狐狸卡片,观看ppt8、9、10 (哩哩哩、哩哩哩,来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劲儿叫:“哩哩哩??”

——谁来了?小狐狸来干什么,小狐狸吃了粽子能讲出故事来吗?小结:小狐狸吃了粽子,“哩哩哩”的讲不出来。

5、观看ppt11

(接着,又来了百灵鸟、小白兔和小猴子,他们吃了粽子有了故事可是也不会说,怎么办呢?)

——小动物虽然吃了粽子,但它们不会讲话,讲不出故事,怎么办呢?真着急。你有什么办法吗?(幼儿讨论)

6、观看ppt12、13

(小松鼠,小狐狸——扔下竹篮拼命逃。)

——动物们找到了谁?

——小姑娘为什么要逃跑啊?(因为小动物们一高兴就冲了上去,吱吱吱,哩哩哩,叽叽叽叫个不停。小姑娘吓坏了)

7、观看ppt14、15、16

(糟糕!——一直采到小房子跟前)

——小姑娘吓跑了,动物们用了什么好办法把小姑娘引来?(动物们用蘑菇引来了小姑娘)

8、观看ppt17、18、19、20

(美丽的小姑娘——那个也是故事呦)

——小姑娘吃了一个又一个的粽子,发生了什么事?——小姑娘告别老奶奶、小动物们的时候怎么说的呢?

三、结合ppt,引导幼儿完整讲述。

四、活动延伸:配对游戏《它爱吃什么》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最新幼儿园活动设计精品资料 1 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活动目标: 1、正确感知10以内的数量,能按群目测数群。 2、能把两部分数量合起来看,学习按群测数。 3、敢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 活动准备: 教具:5、6、7、8、9、10的实物卡片共6张。 学具:幼儿用书,铅笔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目测数群,感知10以内的数。 教师分别出示实物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图片上有什么?有多少?L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教师带领幼儿一一点数,并说出物体的总是。 (2) 学习按群测数。 教师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能知道有多少个x x ?说一说:你们觉得这几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快?为什么?组织幼儿讨论得出结论。 教师带领幼儿看5的实物卡片,启发幼儿用“合起来”的方法说出总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6——7的实物卡片,鼓励幼儿自己用这种办法说出总数。教师借助手势,启发幼儿用手画圈表示总数。 2、操作活动。 (1) 看实物和圆点连线。(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实物和圆点的数量,说一说,图上有什么?每张卡片上的数量是多少?启发幼儿用连线的方法,连接数字和相应的卡片。 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请你给多的一组打√,再写上数字。 (2) 统计活动。 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哪些动物?请你将同类的动物圈在一起。启发幼儿按标记在格子里写上相应的数字。 3、活动评价。 (1) 重点评价:“看图连线”和“按标记写数字”,请幼儿自己讲述操作过程。 (2) 对操作正确以及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给予表扬。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中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数教案吧。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数数及认数,能手口一致点数,学习按数取物。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重难点: 1.活动重点:能手口一致点数;知道数字代表的实际数量。 2.活动难点:会按数取物。 活动准备: 1.教具:小动物5只; 5以内数字卡;蛋糕一只。 2.学具:印有数字框子若干;糖、西瓜、香焦、葡萄、花等图片若干;已塑封的小鱼、小草、小虫子、胡萝卜等图片,幼儿抄作纸每人一份。 活动过程:

师:1.出示小猪图片,这是谁呀?今天小猪特别的高兴,因为今天小猪过生日。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一只大蛋糕。(出示蛋糕)师: 2.小猪要过几岁生日了呢?蛋糕上的一支蜡烛表示一岁,让我们一起数一数蜡烛吧,有5支蜡烛,是过5岁生日。有许多小动物们也来给小猪来过生日了,他们会是谁呢? 1)“喵喵喵”是谁呀?小猫,看小猫还给小猪带了生日礼物,是什么呀?(西瓜)有几个?可用数字几来表示?师总结:小猫给小猪送了一个西瓜,我们就用数字1来表示。 2)“ 还会有谁呢?”“叽叽叽”小鸡也来了,小鸡送了什么礼物呢?(两根黄香焦)有几根,请一个小朋友上来数一数。 3)小松鼠、小羊、小兔也来了,他们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观察送了什么礼物)?数量是多少?用数字几来表示?(分别是3朵花、4块巧克力、5块糖果) 二、操作探索 1.师:小动物给小猪送礼物了,我们小朋友也来给小猪送礼物,好吗?老师也给你们准备了礼物送个小猪,(要求;小朋友们先看看自己的桌子底下是什么礼物,有几个,请小朋友根据自己的礼物数量,看看黑板上的每个框中的数字再放进相同数量的礼物)。 2.幼儿先讨论自己的礼物是什么,有几个,再进行操作,教师指导。 3.提醒幼儿认清数字和数量,能手口一致点数;能力弱的幼儿多给予帮助和指导。 4.请个别幼儿讲解操作情况给小猪送了什么礼物,送了多少。

七选五公开课教案

公开课教案:利用逻辑关系来解答七选五 汕头市达濠华侨中学胡志伟 Teaching aims: 1.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cohesion in the context; 2. To help the students get some skill of Gap-filling in the NMET. Teaching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oints: 1. Get some skills of Gap-filling in the NMET based on cohesion; 2. Apply theories to practice.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1: Warming up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following 2 passages and think about the question: What method does the author use to develop the text? A Q: The method the author uses to develop the text is _____________ . Some chemicals can cause food poisoning. They are often added to food while it is being grown, processed, or prepared. For example, many farmers spray(喷洒) chemicals on crops to kill weeds and insects. Some people may have a bad reaction to those chemicals when they eat the crops. B Q: The method the author uses to develop the text is _____________ . Make your time worth it. When you do find time to cook a meal, make the most of it and save yourself time later on. Are you making one loaf of bread? Make three or four instead. It takes around the same amount of time to make more of something. So save yourself the effort for a future meal. 2. Introduce som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Gap-filling. Step 2: Presentation of skills and methods 常见逻辑关系: 因果关系并列递进关系转折关系解释关系例证关系因果关系常见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 1: It is a good thing to stay in touch. However, try not to press your new friend with calls, messages or visits as this would likely wear him or her out and finally you may lose your friend. ________________ The best friendships are the ones that grow naturally. A. Making new friends comes easy for some people. B. For a friendship to develop you need to stay in touch C. So you will need to give your friend time to react to you. Ex 2: (2011 年全国) Parents should help their children understand money. ________ So you may start talking about money when your child shows an interest in buying things, candy or toys, for example. A. Ask yourself what things that cost money are most important to you. B. You should teach your children the value of money as early as possible. C. The best time to teach a child anything about money is when he shows an interest. 并列递进关系常见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x 1: Enjoy your friendship The best way to enjoy your friendship is to allow your friends to be themselves. _______ Try not to change them from who they are to what you want them to be. Become the kind of friend you will want your friend to be to you. A. Do not wait to be spoken to.

5以内数的点数教案.

《5以内数的点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5以内数的点数。 2、提高学生在点数是手眼的配合。 3、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点数的能力。 教学重点: 5以内数实物的点数。 教学难点: 实物点数时手眼和数数的配合。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 导言: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儿歌,你们想不想听啊? 师:我们一起来大声的朗读一遍: 课件出示《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 师:同学们知道我们遇见了几只小松鼠吗?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5以内数的点数。(教师板书:5以内数的点数)。

师:同学们要学会5以内数的点,我们就要先学会从1数到5。那位同学能从1数到5啊? 师:同学们都会从1数到5了,现在我们就把这五个数字请出来。课件出示1 2 3 4 5。 师:这五个数字很淘气,他们没有排队出来,请同学们帮他们排排队好吗?(课件出示:练习排排队)。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黑板上有几只小松鼠啊?(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 师:一只小松树要用数字几来表示啊?(课件出示:一只小松鼠用数字1表示)。 以此类推:一直到(课件出示:五只小松鼠用数字5表示)。 师: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数数刚才我们在儿歌中遇到了几只小松鼠?(课件出示:五只小松鼠)。 小结: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了点数的规律,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读一遍。(课件出示:数到几就有几个,有几个就用数字几来表示。)三、练习 师:请同学们看图数一数,然后告诉老师()中应该填上数字几?课件出示: 一个苹果 二个苹果 四个苹果

三个鸭梨 五个鸭梨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大树。(板画:大树)师:同学们你们在大树上都发现了什么 (生:苹果、鸭梨、青椒) 师:谁能来数一数大树上有多少苹果? ---------------------------------有多少鸭梨? ---------------------------------有多少青椒? 师:老师这里还有很多苹果、鸭梨和青椒请同学们帮老师来数一数好不好? 师:请同学们按老师的指令数出苹果、鸭梨和青椒? 师:请同学们拿出1个苹果。 -------------------------2个苹果 -------------------------3个苹果 -------------------------4个苹果 -------------------------5个苹果(教师指导个别学生点数) 师:请同学们注意当我们把苹果放到手中的时候再数数。 师:同学们练习的都很累了,现在我们来休息一会,看看老师把谁请到了我们的教室里?(课件出示:公鸡、奶牛和小狗) 师:请同学们认真听一听,这些小动物都叫了几声? 四、总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5以内数的点数,请同学们回家后练习数一数,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小班10以内的点数教案_中班十以内的点数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小班10以内的点数教案_中班十以内的点数 1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目标 1、使幼儿乐意点数1-10个物体,能认读1-10的阿拉伯数字。 2、幼儿通过操作图片和数字卡,发展动手能力。 3、通过学习,使幼儿能将数字和物体对应。 2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准备 1、会有小朋友和铅笔的图片各10张。 2、饭勺10把,铅笔10支。 3、圆形瓶盖幼儿人手10个,幼儿人手10多小红花,一组一套数字卡片。 4、幼儿用书《科学与数学》。 3

幼儿园教案10以内点数:活动过程 1、创设情境,引出活动内容。 教师:幼儿园里有好多的小朋友,我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并告诉大家清了几位小朋友? (1)先请4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说一说前面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4位) (2)再请3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现在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7位) (3)再请3位幼儿到前面来。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现

在共有几位小朋友?(请幼儿点数,10位) 2、训练幼儿收口一致点数,并说出结果。 (1)教师将10张会有小朋友形象的卡片贴在黑板上,请幼 儿点数,并大声说出黑板上有几张卡片。 (2)幼儿数数教师手上有多少支铅笔。 3、认读数字1-10。 (1)幼儿一次认读1-10的卡片。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两张小朋友卡片,5张铅笔卡片,6多红花,画8个圆、10个三角形。 (3)请幼儿将相应的数字贴在卡片下面,并认读数字。 (4)请幼儿2位一组认读卡片上的数字 (5)幼儿完成书上第4页练习。 4、幼儿点数操作。 (1)请幼儿从每人面前的盒子里找出画有小朋友、饭勺、 小红花等的卡片各10张。

幼儿小班点数5的教案

幼儿小班点数5的教案 随着我院小班主题探究活动“动物宝宝”的深入,我们生成了活动分支——有趣的蛋宝宝。3~4岁幼儿属直觉行动思维阶段,他们对数概念的获得需要运用大量的操作活动和游戏来完成。幼儿喜欢小动物,对动物赋予了人性化的情感,因此,本次活动我抓住小班幼儿“泛灵”这一生理特性,以幼儿爱不释手的蛋宝宝为载体,让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及游戏中体验点数的乐趣,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以内的数量物。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点数活动,大胆回应老师的提问。 2.能边数边说数字,不漏数。 3.学习手口一致有序地点数5的数量物,并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有点数4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小蛇头饰,故事《鸡妈妈孵蛋》课件,篓子;蛋宝宝人手10个,蛋蛋盘人手1个。 3.环境准备:活动室有关于5以内数的点卡和玩具的区域设置。 活动过程 1.拍手共念《五指歌》,感知点数节律。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着,碰

到小松鼠。松鼠有几只?一起数一数,一、二、三、四、五。”教师设置去追小松鼠的情景,带幼儿发现地上散落着很多蛋宝宝,引出活动。 @_@我是分割线@_@ 2.“捡蛋”——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5的数量物。 自由捡蛋。要求:捡一个数一个。 放蛋入篓。要求:放一个数一个。 再次捡蛋。要求:声音响亮,边捡边数,并把蛋蛋盘的每个洞洞都填满。 3.“数蛋”——学习有序点数5的数量物。 集中点数:盘里的蛋有几个,一边点一边数。 引导思考:我也捡了很多蛋蛋,可是我数来数去,怎么也数不清,是先数这个,还是先数那个呢?到底该先数哪个呢?谁来帮帮我?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一排蛋蛋盘点数顺序——从最前面的开始数。 引导思考:我发现有的蛋蛋盘和我的不一样,这种两排的蛋蛋盘该怎么数呢? 师幼讨论交流,发现两排蛋蛋盘的点数顺序——一排一排地数。 幼幼互动,巩固点数:找个好朋友数一数,看看他盘子里有几个蛋。 4.偷蛋——巩固5以内的点数。

10以内的加法教案大班

10以内的加法教案大班 【篇一: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教案】 优质课:蒙氏数学:复习10以内加法、减法 麻一幼儿园李顺英 2013.11 《蒙氏数学》加法减法复习 设计意图 幼儿所接触到的社会生活与物质的数量是有一定关系的,而数学的运算又是单调、枯燥的。所以为了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我特意设计了此次活动,将枯燥的数学运算融入到各种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一、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2.在游戏中学习,体验数学的魅力和有趣。 3.初步建立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二、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能准确、迅速地进行运算。 三、活动准备 1.教具:碉堡两个(上面贴有10以内加减法算式题若干),小红旗两面,课件。 2.学具:算式卡若干,各种颜色花算式卡片若干,小鱼若干(有算式题),小猫头饰若干,纸盒,乒乓球10个,小玩具若干(上面贴有

算式题),自制钱币(背后有数字),笔若干,《操作册》第5册 第41-42页。 3.亲子作业卡。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师幼互相问候。 走线,线上游戏:碰球游戏。教师提问10以内的分解组成,幼儿回答。(教师说的球的数字和幼儿说的球的数字合起来必须是10)如,教师说:“我拿1个球碰你几个球?”幼儿答:“你拿1个球碰我9个球。”依次将10以内的分解组成全部回答完。 2.集体活动 (1)课件练习:请幼儿用小手计算器计算课件中的“算一算”指名回 答并请幼儿到白板上点击答案是否一致。 (2)游戏“摸箱”。纸盒里装有10个乒乓球,请幼儿伸手抓乒乓球,数一数抓起来了几个乒乓球,纸盒里还剩几个乒乓球。请幼儿在桌 子上将减法算式题找出来,并说出答案。 (3)游戏“小猫捉鱼”。请每个幼儿戴上小猫头饰和手拿一个塑料篮 子当鱼篓,然后算出地上“小鱼”背后10以内的加减法算式题,答案 算对了才能将“小鱼”放进“鱼篓”里。在相同时间内谁算得又对又多,谁就获胜。 (4)游戏“炸碉堡”。幼儿分成两队,教师发出口令后,两队排头幼 儿跑向“碉堡”处,算出“碉堡”上的一道算式题,答案算得正确的才 能将算式题取下来,再换每队第二名幼儿去“炸碉堡”。依次进行, 哪队幼儿先将“碉堡”上的算式题全部算对算完,插上小红旗,哪队 就获得胜利。 3.分组活动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点数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创设:(超市小游戏)小星星从超市请来了许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请小朋友把他们分开,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南瓜有几个、蘑菇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3. 乐意大声回答问题,并能快乐的参加活动。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红黄蓝小星星、红3颗、黄4颗、蓝、5颗、西瓜1个、苹果2个。

2. 学具准备:南瓜1个、蘑菇2个、萝卜4个、白菜3颗、茄子5个 活动过程 环境创设: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要跟我们一起上这堂课,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听它来了〖音乐导入〗一闪一闪干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小朋友这是谁来了!(小星星) 师: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观察有什么不同(有红色、黄色、蓝色) 师:有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小朋友看老师怎么做的,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你们好!然后把食指伸出来给每颗小星星问好,点数123总共有几颗小星星,依次请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颜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师:今天小星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看看都有谁吧!老师出示大西瓜、大苹果,小朋友点数并说出总数。 教学反思 讲完这节课以后,我深深地体会到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1、课堂不够生动,没有完全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2、讲课时间还需要控制,时间长孩子会没有耐心 3、在以后的教学中对孩子的常规培养要加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或数字的序列位置,理解“邻居”的关系。 2、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十座写有1—10数字的蘑菇小房子、10只不同的小动物;扑克牌人手一份(从1到10);黑板;1—12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邻居”的关系。 1、小动物搬家。 (1)、森林里盖了许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们来看一看共有几座蘑菇房子。幼儿点数1——10。 (2)、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住几号房子? 依次出示小动物,一边出示一边说:小白兔住进了1号房子,小狗住进了2号房子……小公鸡住进了10号房子。 (3)、今天,小动物特别高兴,它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了邻居。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呀?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 问:小白兔的邻居是谁?答:是小狗。 问:2号小狗的邻居是谁?答:小白兔和小狮子。 ……一直问到10号小公鸡的邻居。 (4)、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小狗的邻居是谁? 请个别幼儿来帮小动物找邻居,从而巩固加深对邻居的理解。 (5)、今天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动物们吃完饭都出去散步了!(将小动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带有数字的小房子,以便讲相邻数做清晰的准备。) 2、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数字宝宝找邻居。 听!是谁在说话呢?原来是数字3在说话,它也想知道它的邻居是谁,谁能告诉它? 二、理解“相邻数”。 1、师:小朋友都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高凌溪小朋友在家里妈妈叫你宝宝,在幼儿园老师叫你高凌溪。邻居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那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2、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3的相邻邦数是几和几? 三、游戏《找邻居》、《扑克牌里的相邻数》 1、《找邻居》: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然后再请它的相邻数上来。 2、《扑克牌里的相邻数》:两人一组,甲抽取乙扑克牌里的任一张牌,然后让甲找相邻数,找对了,牌归他,找错了牌归乙。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谁的牌多为胜。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数》

幼儿园小班下学期数学教案《5以内的数数》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并能说出总数。 2、初步学习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按物数数的方法。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兔子、猫、狗图片、点子卡小红旗(两面点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数 量不等)若干、小红花等。 【活动过程】 1.学习按序点数的方法 (1)学习从左到右按物数数师:今天,教师请了很多小动物和我们 一起学本领。我们一起来看看、说说有哪些小动物。(分别演示猫、狗、兔的图片。) 师:每种小动物各有几只呀? 幼: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

师(一边指着图一边说):对,是一只猫、一只狗、一只兔。合起 来一共有几只小动物呀? 幼:三只。(有的幼儿伸出三根手指头)师:我们再一起来数一数。从哪边开始数呢? 师(边说边伸出右手指向小猫):我们数数时一般先伸出右手,小 动物横着排队时,(教案出自:教案网)我们可以从左到右数。(请 小朋友举起右手,从左到右一起数。。当幼儿数到3时,教师可 围着三个小动物画一个大圆圈,并大声说:一共有3只小动物。(2)学习从上到下按物数数师:小动物们觉得小朋友本领学得很快,它们决定回去请更多的小伙伴来和大家一起学本领。 师:喵喵,谁先来了?(教师出示4只小猫的图) 师:它们是横着排队还竖着排队的? 师:我们该从哪边数呢? 师:小动物竖着排队时,我们可以从上到下数一数。举起我们 的?(教师略带迟凝地晃动着双,等待幼儿接着说。)

师:好,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在图的右上方演示从上往下的箭头 标记。) (3)巩固练习数数方法师:汪汪汪,猜猜我是谁?(演示小狗图)师:长耳朵、短尾巴,走起路来蹦蹦跳。你们猜是谁?(演示小兔图)师:小狗、小兔排着不一样的队伍来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了,我们用 什么方法来数小狗有几只、小兔有几只?请小朋友想一想,再和旁 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看点卡数数,巩固数数方法师(演示点子卡):点子朋友也知道 小朋友爱动脑筋了,它们也赶来了。有的点子是横着排的,有的是竖着排的,它们都藏在小红旗里。(出示学具)现在我来考考大家呢,每个小朋友拿一面红旗(学具),先把反两面都看一看,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数,想好后,可以数给教师看,也可数给客人教师看,数得好,说得对的,教师还会奖励小红花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环形计数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的: 1、对环形排列的物品感兴趣。 2、感知周围生活中环形数的现象,了解环形排列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尝试运用不同方法进行数数,体验与同伴交流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用:熊猫头饰(一个)、记录表(一张)。 2、幼儿用: 幼儿收集的水桶、鼓、盆子、盘子、扇子、伞、帽子、轮胎(若干)(上面装饰各种图案环形排列)。 3、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彩色笔、贴纸。 第二组:提供杯垫、铃鼓、脸盆、圈圈等;记录纸、铅笔。 4、记录板、记录表、铅笔(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以熊猫开超市引入,带领幼儿参观 引导幼儿观察超市里有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鼓励幼儿小声互相交流。 二、集中: 1、提问:你看见了哪些东西?上面有什么图案,是怎么排列的?数数上面的图案有几个?生活中你还看见哪些物品上的图案是环形排列的呢?

2、请一些小朋友说一说、数一数。 3、想一想:还可以怎么数呢? 三、请幼儿探索数数的不同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四、集中: 1、提问:你是怎么数的?怎样才不会漏数?重复数?(请个别幼儿上 台数) 2、小结:数数可以一个一个数,也可以分类数;避免漏数、重复 数的方法是用手按住一个做记号,然后再数。 五、请幼儿再次探索,并将数数的结果记录下来。 引导幼儿点数环形物品上的图案,将数数的结果记录在记录表上。鼓励幼儿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你是怎么数的? 六、活动延伸小组活动: 第一组:提供圆形的纸,根据纸中间的数字在上面画(贴)相应的 图案。 第二组:统计其它物品上的数 七、将材料投放到区角中让幼儿继续学习。

2016届高考英语阅读理解七选五教案

阅读理解七选五 学生课前能结合潍坊一模考试题中的“七选五”语篇温故知新。 Read the passage and enjoy it. Do you have a spare room in your house? Do you like to share your driveway in front of your garage with others? Both of these can help you make money. Many people are benefiting from this new business of renting. Perhaps the best-known example of a company in this field is Airbnb – an American web business which allows you to rent out your spare room to holiday makers. It says it operates in 34,000 cities and it has 800,000 listings of rooms and apartments. They seem to have occupied the majority of the market. A British company is doing something with parking spaces. JustPark’s founder, Anthony Eskinazi, says, “when I had the original idea, I spotted a driveway close to a sports stadium. I would have been so convenient if I could have just parked in that driveway rather than in a commercial car park.”And his great idea has proved a success. Around 20,000 people have advertised their spaces on the website, and he says around half a million drivers use it. But the new business of renting has its competitors.They are people who run things like traditional hotels and commercial car parks. They are afraid of ending up losing money. And there is another problem. Regulations for these new businesses are unclear. How will renting out you driveway affect your neighbor? Because this is a new business world, those rules aren’t there yet. (2015.3.潍坊一模统考题) 教师课堂教学活动 一、结合学习目标引领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学习目标: 1. 知道并理解《英语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对七选五题型的命题要求。 2.掌握七选五题型的六种常用高效解题方法,熟悉语篇设空规律。 3. 熟练七选五答题步骤,大胆推敲2015年备考方向。 二、合理引导学生分析考题特点、课标要求及考纲要求。 命题特点: 1. 短文一般300词左右(240+60)。 2. 选项为7个完整句子,句型不一。 3. 挖句一般每段一个,可在段中,段首或段尾。 4. 备选项分为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过渡性句子(文章结构)和注释性句子(上下文逻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 中班数学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感知10以内的数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这个活动是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对10以内的数量能手口如一的点数。让幼儿在以前学的数字的基础上,能够把操作材料与数字联系起来,达到巩固的效果。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操作使幼儿感知10以内的数量。 2、使幼儿建立对数量的认识。 3、使幼儿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手口一致的点数出10以内的数量

活动准备 记录单、豌豆荚、小黑点、数字卡片、鼓、数数玩具、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表述礼物。 1、李老师给宝宝们带来了一包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礼物? (和旁边的宝宝说一说,是什么礼物,是什么样子的。) 2、按图归放,感知数量。 (请宝宝们把相同的礼物归放在一起,一起来数一数、说一说,每样礼物有多少。) 二、击鼓游戏 1、运用听觉感知数量,老师击鼓(数量是10以内),幼儿回答:击了几下,说出总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2、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看点子卡片击鼓,边击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并配相应的数字卡片。 三、猜猜豆妈妈肚里的豆宝宝,理解10以内的数量。 1、剥豆:出示一结豆荚,幼儿观察猜测,里面躺了几粒豆宝宝。剥豆验证,并用相应的符号和数字表示,教师在大记录单上作记录。第二次剥豆,请个别幼儿剥豆数数,并作记录。

七选五公开课教学反思

四步互助教学反思 高一英语李晓娅 本节课为高一教材一篇阅读课文和高考题型的整合,教师设计主要结合阅读技巧和阅读内容的内在逻辑性。本节课的目标是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够通过练习总结一些七选五的技巧,如固定搭配、关键词、代词和时间顺序等,再运用本课所学技巧完成一篇练习,学以致用。 本节课的引入我非常满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过程是这样的:老师随机邀请六个学生到教室前面,给他们分发教师写的一首关于每天要做的事情的诗歌,孩子们每人一句,打乱顺序,让他们在音乐结束前把按照时间顺序重新排序。诗歌如下: “Boys and girls in Class 4 Get up as early as birds Brush teeth, wash faces Have breakfast, enjoy classes Do sports and play games Also homework waiting for us! 这个环节的设置有两个作用:一、很好的调动了课堂的气氛,让孩子们以轻松积极的态度进入本节课七选五阅读技巧的学习,让本来看似很沉闷的话题有趣起来。二、按照时间顺序排序,实际上也是本节课的要学生体会总结的一个阅读技巧,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也为以下的教学埋好了伏笔。 另外,本节课的亮点还有对于文章材料的取舍和整合的效果很好。从内容到形式上,教师选取的两篇文章都有很强的关联性。学生会感

觉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技巧的总结。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并没有给出所要教的技巧,而是每一步都通过练习、思考、体会,由学生总结出技巧。这才是学生真正得到的东西,只有自己作为思考的主体,才有可能是自己所收获的。 本节课的作业是一篇高考七选五,按照本节课所学,进行巩固练习,第二天课上再进行讲解。效果也很好。 本节课总体比较成功,受到了听课教师的肯定。特别是对于阅读材料的解读与使用,非常有新意。正如一本专业书里所说,“有计划、有目的地渗透阅读技能于教学过程之中,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提升获取、整合文本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阅读技能的提升势在必行,也是未来阅读课的重心之一。 但是,我想还可以让本节课更生动些,更充实些,学生思维可以调动地更积极些,学生说话的机会更多一些,这样,一定会取得更好地效果。这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以内数的多少

中班优秀数学教案:5 以内数的多少 教学目的: 1. 初步感知5 以内数与数之间多一少一的关系。 2. 发展比较、概括能力。 教学准备: 动物头饰:猫、狗、猪、熊、兔子;黑板画;点子卡片每人一套。 教学过程: 1. 导入活动:拍手游戏,用动作感知数的实际意义,如看点子卡片拍手,边拍手边数数,最后说出点数。幼儿还可根据点子的数量模仿拍几下皮球的动作,边拍边数,并说出总数。 2. 小动物去商店买气球,它们都买几只呀?(请幼儿扮演商店售货员,幼儿戴头饰扮演小 动物买气球。5 以内数字自由说)在黑板上摆出来小动物买的气球,让小朋友数,"每个动物 各有几个气球? 看颜色,说一说,几里面有几个1? 3. 看黑板画,数一数,小动物一样多吗?谁多,谁少?怎样才能一样多?(添画少的小动物,观察谁比谁多1?谁比谁少1?教师讲完,幼儿动手画) 4.运用听觉感知数,比比谁的耳朵灵。如老师请个别幼儿学动物叫声(数量是5 以内),其他幼儿回答:" 是哪种小动物的叫声?共叫了几声?" 5.游戏《乒乓球》结束活动。 课下延伸: 点子卡片练习,添画小动物。 认识粗细活动要求:认识、比较物体的粗细,懂得"粗细"的比较是相对的。 活动准备:教师演示用的4 种不同粗细的物体(小棒、牙签、蜡笔和水彩笔)幼儿标作材料人手一份(能力强的为7 种不同粗细的物体,能力中等的为 5 种不向粗细的物体,能力差 的为3 中不同粗细的物体)(牙签、小棒、蜡笔、记号笔、水彩笔)活动过程: 一、认识粗细1.请幼儿用自己盒内的东西穿木珠提问:你在玩木珠的过程中发现什么了?(牙签、小棒穿进,蜡笔等没穿进)2.寻找原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小棒、牙签细,蜡笔粗)3. 小结:原来东西有粗和细之分。 二、比较粗细1、出示小棒师:刚才我们玩了穿木珠的游戏,有的东西穿进去了,而有的东西没有穿进,那么小棒刚刚穿进了,它是粗的还是细的?

10以内的点数活动反思

蒙氏数学《10以内的点数》活动反思 王磊 在这节课中,我制定了三个目标:1、能手口一致的点数10以内物品并说出总数2、在操作中让幼儿感知1-10的数量关系。3、乐于参与教学活动。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出示1—10的数字,让小朋友复习数字排序。然后在结合1—10的数字及10种不同数量、不同颜色棒棒糖的图片,让小朋友帮忙找出相对应的数量(如:红色的棒棒糖有1根、黄色的有2根、蓝色的有3根、紫色的有4根、橙色的有5根、粉色的有6根,延续到绿色的有10根),出示数字3,小朋友们就要帮忙找出有三根棒棒糖的图片,出示数字5,小朋友们就要帮忙找出有五根棒棒糖的图片......小朋友们积极性很高,都能按要求积极动脑,积极思考10以内物体的数量。 在集体环节中,由于幼儿操作前,我所提出的问题不标准,所提要求不明确,以至于幼儿在操作时无从下手,很茫然,但通过我的巡回个别指导,大部分幼儿还是完成得不错的。 回想整节课,主要原因还是我本身在教学方面的经验也比较少,毕竟我还是一位新老师,尤其对于一些教学概念不知如何用儿童话语去表达给小朋友,以至于造成自己表述不清楚,幼儿也听得不明白,在教育活动中,也没有把握好重难点进行着重讲述,那么针对以上问题,希望在下节课上在以下方面有所改进。 (1)进行任何教育活动,首先要考虑幼儿的座位如何安排,让幼儿能够从更好的从各个角度看清楚老师的操作过程。 (2)平时多阅览一些有关蒙氏数学的书籍,增加教学经验。 (3)对每个环节提问应该考虑清楚,对所提问题要有针对性,让幼儿的思维及回答始终为老师所提问题服务,为目标服务。 以上讲述是我课后的感想及反思,争取在教学方面有所进步,尤其在问题的提问上,要仔细斟酌、推敲,真正做到每个问题都有效,成为整节课的亮点。 2012、9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 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5以内的点数教案(附教学反思)主要 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5以内的点数教案吧。活动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创设:(超市小游戏)小星星从超市请来了许多水果朋友和蔬菜朋友,请小朋友把他们分开,并把相同的蔬菜和水果放在一起,然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南瓜有几个、蘑菇有几个、苹果有几个、香蕉有几个 ……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手口一致的点数5以内的实物,并说出总数。 2.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能力。 3. 乐意大声回答问题,并能快乐的参加活动。 4. 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 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孩子学会主动地去发现去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 活动准备 1. 教具准备:红黄蓝小星星、红3颗、黄4颗、蓝、 5颗、西瓜1个、苹果2个。 2. 学具准备:南瓜1个、蘑菇2个、萝卜4个、白菜3颗、茄子5个 活动过程 环境创设:今天我们班来了许多新朋友要跟我们一起上这堂课,小朋友猜猜它是谁,听它来了〖音乐导入〗一闪一闪干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许多小眼睛 师:小朋友这是谁来了!(小星星) 师:把小星星放在黑板上,请小朋友观察有什么不同(有红色、黄色、蓝色) 师:有这么多的新朋友跟我们一起上课,我们跟他们打声招呼吧!请小朋友看老师怎么做的,老师边拍手边念儿歌,小星星,小星星你们好!然后把食指伸出来给每颗小星星问好,点数123总共有几颗小星星,依次请小朋友跟下面不同颜色的小星星打招呼,并说出它们的总数。 师:今天小星星还给小朋友带来了好吃的水果,请小朋友看看都有谁吧!老师出示大西瓜、大苹果,小朋友点数并说出总数。

【幼儿园精品教案】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幼儿园精品教案】中班数学教案《10以内的相邻数》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了解物体或数字的序列位置,理解“邻居”的关系。 2、初步感知相邻数的概念。 活动准备: 十座写有1—10数字的蘑菇小房子、10只不同的小动物;扑克牌人手一份(从1到10);黑板;1—12的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理解“邻居”的关系。 1、小动物搬家。 (1)、森林里盖了许多漂亮的蘑菇房子,我们来看一看共有几座蘑菇房子。幼儿点数1——10。 (2)、小动物们要搬新家了,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都住几号房子? 依次出示小动物,一边出示一边说:小白兔住进了1号房子,小狗住进了2号房子……小公鸡住进了10号房子。 (3)、今天,小动物特别高兴,它们不仅住进了新房子,还有了邻居。他们的邻居都是谁呀? 引导幼儿用完整话来回答问题: 问:小白兔的邻居是谁?答:是小狗。 问:2号小狗的邻居是谁?答:小白兔和小狮子。

……一直问到10号小公鸡的邻居。 (4)、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小狗的邻居是谁? 请个别幼儿来帮小动物找邻居,从而巩固加深对邻居的理解。 (5)、今天小动物们玩的可高兴了,天黑了,小动物们吃完饭都出去散步了!(将小动物全部拿走,只留下带有数字的小房子,以便讲相邻数做清晰的准备。) 2、理解“相邻数”的关系。数字宝宝找邻居。 听!是谁在说话呢?原来是数字3在说话,它也想知道它的邻居是谁,谁能告诉它? 二、理解“相邻数”。 1、师:小朋友都有两个好听的名字,比如高凌溪小朋友在家里妈妈叫你宝宝,在幼儿园老师叫你高凌溪。邻居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相邻数。那3的相邻数是几和几? 2、拍手游戏:小朋友我问问你,3的相邻邦数是几和几? 三、游戏《找邻居》、《扑克牌里的相邻数》 1、《找邻居》: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片,请一位小朋友上来,然后再请它的相邻数上来。 2、《扑克牌里的相邻数》:两人一组,甲抽取乙扑克牌里的任一张牌,然后让甲找相邻数,找对了,牌归他,找错了牌归乙。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后以谁的牌多为胜。 4、活动结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