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归去来兮辞_归园田居_和_桃花源记_看陶渊明前后期思想的(精)

从_归去来兮辞_归园田居_和_桃花源记_看陶渊明前后期思想的(精)
从_归去来兮辞_归园田居_和_桃花源记_看陶渊明前后期思想的(精)

第 18卷增刊 2000年 11月

洛阳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JOURN A L OF L U OYANG IN STITUTE OF TECHN OLOG Y (HU MANITIES

V ol. 18Suppl. N ov. 2000

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看陶渊明前后期思想的发展

白长春

(洛阳市第二师范学校

陶渊明自 41岁 (公元 405年冬赋《归去来兮辞》毅然归隐后 , 就步入了22年的躬耕生活。他的政治态度入于明确 , 思想入于成熟

其生活的历程 , 可看到他从

居》至。 , 由于家庭和儒教的熏陶 , 他对统治阶级抱有幻想 , 有“大济苍生” 之志。但没落的家世、门阀制度使他得不到社会的重视 , 加上统治者的腐败、军阀混战 , 所有这些使得他的愿望志向难以成为现实 , 这样的客观事实无疑对其生活道路及思想变化有着深刻的影响。他 29岁出仕 , 在以后十年里几次作官 , 但官场中的尔虞我诈、降志辱身及来回周旋 , 使他感到抱负无由施展 , 是“志意多所耻” , 是“违己交病” 。在当时老庄思想和隐逸风气盛行的影响下 , 当他不得志时 , 便有企羡隐逸的思想。

到了建康时期 , 他一方面感到人生残破 , 感到人间虚无 , 有百年流幻的慨叹 ; 一方面看到周围气氛的不调和 , 于是有了被遗弃的牢骚但又自己解嘲似地说“ 废置且莫念 , 一觞聊可挥! ” 这就是他当时心情写照。在这一年秋天 , 他又出来做了彭泽令 , 这是最后一次出仕 , 也是最后一次在耕与仕之间的摇摆。经济压迫的痛

苦使他常常不能安于田园 ; 要求自由的个性 , 又每每唤他脱离仕宦的樊笼。但终因“ 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 而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 , 陶渊明坚定地走上了归田的道路。

《归去来兮辞》写于作者辞去彭泽令初归家时 , 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之一 , 对了解其思想和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文中着力描写了他由迷途折回的喜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 表现了他的高洁志趣。这篇作品在他的生活史上有着对前段生

, 。幼稚 , , , 未见其术。” 这大概是, “ 眷然有归与之情” 。此外“ 质性自 , 非矫厉所得 , 饥冻虽切 , 违己交病。” 是其归隐的另一原因。因此他初归后感到“ 实迷途其未远 , 觉今是而昨非” , 发出了“ 世与我而相违 , 复驾言兮焉求” 的由衷

感慨。我们透过词句可以看到作者是在对污浊现实完全绝望后 , 才采取这条洁身

守志的归隐道路的 , 此时儒家“独善其身” 的思想占了主导地位 , 从此放弃“ 大济

苍生” , 采取了逃避现实政治步入隐居的方式。“ 聊乘化以归尽 , 乐乎天命复奚疑” 流露了人生无常、听天安命的消极思想。而道家思想的影响 , 使他不满社会 , 想用这种态度消除思想矛盾 , 完全超脱于现实之外。陶渊明从彭泽归来后 ,42岁(公元 406年就有了《归园田居》诗五首。在这些诗里他一方面总结了过去的

生活:“ 少无适俗韵 ,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 , 一去三十年。” 一方面道出了现在的快乐:“ 久在樊笼里 , 复得返自然” 。同时也写出了劳动生活的实践:“ 夕露沾我衣” , “ 带月荷锄归” 。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污浊社会的憎恶和对田园纯洁生活的

热爱。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斥为“尘网” , 把投身其中看成做了“ 羁鸟” 、

“ 池鱼” , 把回归田园说成是冲出“樊笼” 。重返自然 , 把田园风光描写得纯洁而又幽美 , 这里淳朴、宁静的田园生活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些正体现了诗人离开官场归来而感到的清新、愉快、自由、

恬静的心境。

陶渊明随着桑麻日长 , 心志也日广。以前他虽在田园生活过 , 但那时不意识 , 现在却渐渐意识起来。他以往的田园生活是中小地主 , 现在却是劳动得更多 , 他对劳动的生活体会更多了 , 更近于

一般农民的生活。比起刚到田园时“农人告余以春及 , 将有事于西畴” (《归去来兮辞》那种旁观的意味来是不大同的了。他在三年前写的《怀古田舍诗》虽然也在田园间生活 , 但是 , 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是不免的。这就是所谓的“ 乘耒观时务 , 解颜劝农人” 。现在却不同了, “ 相见无杂言 , 但道桑麻长。” “ 晨兴理荒秽 , 带月荷锄归。” 他参加于劳动之中 , 和一般农民的距离更加缩短了———这是他晚期生活的特征。游移和坚定 , 不意识和意识 , 部分劳动和近于全部劳动 , 这是陶渊明前期与后期生活的不同。

事实上 , 现实生活并不完全象他期望的那样。由“ 草盛豆苗稀” , 直到“ 夏日长抱饥 ,

的凄凉景地 ,

民 ,

动生活的思想 , , 坚持躬耕的顽强态度 , 。经过多年躬耕生活实践 , 陶渊明的思想进入了更高的层次。随着思想的发展 , 对劳动认识的提高 , 对封建社会认识加深 , 才使他提出了“桃花源” 的社会理想。在《桃花源记》中诗人直接表达了对淳朴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 塑造了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 , 表现出他对现实的批判。在这个社会里 , 人们的生活富裕、和乐而安宁:“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这里人人参加劳动:“ 相命肆农耕 , 日入从所憩。”

《桃花源记》标志了陶渊明思想发展的高度。他希望的乃是一个“ 秋熟靡王税” 的没有剥削劳动所得完全归己所有的社会 , 一个“问今是何世 , 乃不知有汉 , 无论魏、晋” , 与秦汉魏晋等封建主义社会相对立的理想社会。这是他较成熟的

政治思想感情的结晶。同时说明陶渊明在经过几度政治思想变化后 , 想逃避现实 , 最终逃避到这样的乌托帮了。《桃花源记》中所提及的虽然在当时是一个不可

能实现的幻想 ,

暗 , , 追求幸福生活。这、

《归园田居》到 ,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陶渊明思想的发展变化 :他亲自参加

劳动 , 冲破了“士大夫耻涉农务” 的剥削阶级意识 , 改变了剥削阶级鄙视劳动的态度 , 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了劳动的价值。陶渊明在共同劳动、平等交往中对农民产生了感情 , 从他自身的饥寒困苦迫使他寻求贫困的原因 , 反映出了当时农民的痛苦。陶渊明亲自参加农业劳动 , 并由衷地喜爱劳动。劳动 , 第一次在文人创作中得到充分歌颂。上述思想的发展 , 推动诗人提出了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理想———“桃花源” , 对不合理的封建社会提出了抗议。同时他对生死也有了明确的看法 , 使他接近于唯物论的思想。? 5

7

?

增刊白长春 :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看陶渊明前后期思想的发展

初中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陶渊明)

初中文言文翻译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依靠打鱼为生。有一天他顺着小河行船,忘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小河两岸生长,在几百步的范围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

他想走道林子的尽头看看究竟。 桃林在小河的发源处就到头了,紧挨着的就是一座小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仿佛有些光亮。渔人丢下了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里很窄小,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前面突然开阔敞亮了。这里的土地平坦开阔,房舍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的小路,交错相通,能听见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在那里,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面的人。老人和小孩都充满着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 那里的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了他。那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以及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与外面的人断绝的往来。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这个人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的事,他们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也各自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在这里住了几天,就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人说啊! 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上次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有找到路。

桃花源记原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诗人。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 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出了了哪几件事? 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三件事:逢桃林;访桃源;寻桃源。 2、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它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4、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了气氛, 也为桃花源美好作了铺垫。 7、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 8、“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说了些什么?为什么皆叹惋? 答:渔人说的是秦末以来的历史。桃源中人叹惋的是: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荡、黑暗而 叹惋,为桃花源外的人一直过着痛苦生活而叹惋。 9、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设下悬念,使故 事更加离奇 10、作者笔下的桃花源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环境优美,和平宁静,人民热情好客,生活富足安康,安定快乐。 11、桃花源的美好表现在哪里?是通过哪些具体内容表现出来的? 答:(1)自然环境:优美富饶。社会环境:安定和平。人文环境:自由快乐。 (2)通过作者对桃花源美好景色的描写和对桃花源中淳朴民风的描写来表现出来的。12、《桃花源记》是陶渊明富有浪漫色彩的叙事散文是理想化的小农经济下的田园生活, 在艺术构思上最为明显的是一个“奇”字,试举出三处“奇”。答:(1)环境奇美。(2)与世隔绝多年。(3)待渔人如此热情。 14、本文的哪两件事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答:⑴、“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⑵、“未果,寻病终”。 15、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16、渔人离开桃源后,还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么? *①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 17、“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 答: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 的否定、批判。 18、作者陶渊明在本文中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能 否得以实现? 答:⑴、社会理想:没有阶级,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和平恬静的社会。 ⑵、作者这一社会理想,在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 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3、文言词语: (1)古今异义: 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多为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 变)妻子(古义:妻子和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指妻子)绝境(古义:与人世 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指食物味道好)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运输事业) (3)一词多义 寻:①寻向所志(动词,寻找) ②寻病终(副词“不久”) 舍:①便舍船(舍(shě),动词,舍弃。) ②屋舍俨然[舍(shè),名词,“房屋”) 中:①中无杂树(“中间”) ②晋太元中(“年间”) ③其中往来种作(“里面”) 志:①处处志之(动词,“做记号”) ②寻向所志(志,独字译为做标记.与所连用,译为'所做的标记') 之:①忘路之远近(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 ②闻之,欣然规往(代词,“这件事”) ③处处志之(助词,起协调音节作用,无实意) 为:①武陵人捕鱼为业(读wéi,动词,作为) ②不足为外人道也(读wèi,介词,对,向) 遂:①遂迷,不复得路(“最终”)闻:①鸡犬相闻(听见) ②遂与外人间隔(“于是”)②闻有此人(听说) 向:①寻向所志(原来)得:①便得一山(看见) ②眈眈相向(看)②得其船(找到) (4)通假字:便要还家:要:通“邀”,邀请。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原文和翻译 《桃花源记 》是东晋文人陶渊明 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 描绘了一个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 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奇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 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 社会, 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 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 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作品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jiā)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shě)船,从口入。 初极狭, 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 (huò) 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 (sha) 俨 (yǎn) 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qiān)陌(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yì)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suì)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 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wǎn)。余(yú)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 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wai)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jùn)下,诣(yì)太守,说 如此。太守即遣(qiǎn)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 津者。 作品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一个武陵人把捕鱼作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 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忽然遇到 (一片) 桃花林, 生长在溪水两岸, 长达到几百步, 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艳美丽,飘落的花瓣繁多而纷乱。渔人对此感到奇怪。 又向前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花林消失在溪水的源头,(紧接着)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 里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渔人)便舍弃船,从洞口进入。开始非常狭窄,仅仅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精神境界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东晋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表明自己与官场彻底决裂的宣言书。诗人自29岁出仕到41岁辞官归田,十三年来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辞去彭泽令后再未涉足官场。这十三年,是他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是他希望通过仕途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官场上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令他寒心,诗人不愿与当政的人同流合污,便选择了一条退隐归耕的道路,作《归去来兮辞》,自明本志。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愁?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回归之心,就是放下之心,放下执著之心,放下对世俗欲求之心。这种心思也许在他内心已存多时,所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其实质是不愿让自由之心被世俗利益牵挂。在陶潜心里,做官并不能体会到生命的快乐,心为形役,只让人惆怅愁苦。他自觉到做官是误入尘网,浪费生命,但亡羊补牢也还是有意义的(毕竟迷途不远)。于是决心脱身,决定回来。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在回归的途中已经初步感受到解放的自由快乐,也有归心似箭的心情流露。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回到家里见到了自己喜爱的房屋、儿子还有树木(松菊),天伦之乐的享受,离别之苦即刻消失了。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桓。

回来了比起做官就不那么气派了。往得狭小,走路没有人陪同了。面对这贫困的环境,就只有坚定意志(倚南窗以寄傲),学会过清贫的日子,学会在容膝之地安心,在寂寞庭园受发现乐趣:或涉足或远观,在孤独中体会到鸟倦归家的的幸福 感。这就是安贫乐道,就是放下执著后的对“所求不得”的忧苦的解脱。因为无所求了,也就无“所求不得”之苦了。但要让这种天伦之乐和庭园之乐得以持久,还须做些努力。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这就是对孤独的进一步坚定的选择。这里的“绝游”也许首先是与官场人的绝游,但也不排除对一般朋友(不同遂)的绝交。一个有境界的人往往是是孤独豹,交友是有选择的,这样可以避免闲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 这是说明绝游的原因,强调了与世俗的不合,或说是天下“无道则隐” (《论语·泰伯》)。除了自觉与世俗之人绝游,还耍进一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到乐趣,才能更好的打发生活,也才不违离忧得乐的初衷。他找到了亲情之乐(悦亲戚之情话)、琴书之乐(乐琴书以消忧),农耕之乐(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山水之乐(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有这么多的乐事的发现是不是就完全瓣决了人生问题呢?没有,还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即对死的忧虑没有解决。 1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这就是陶渊明的艳羡和忧患。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教学内容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1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14.《归去来兮辞》中“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两句写作者辞官归家,让他激动而神往,质本洁来还洁去,菊前松下才是他孤洁灵魂的栖所。 15.《归去来兮辞》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 。”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16.《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1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驾车出游。表现出游方式的句子是:或命巾车,或棹孤舟。表现游历经过的句子是: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表现游中所见的句子是: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表现游中所感的句子是: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8.《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自己问自己为什么心神不定,不知道要到哪儿去,表现诗人不奢求富贵与仙境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19.《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20. 《归去来兮辞》中“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表现了作者乐天安命,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的思想。 21.古代诗文有许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2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几句描写了诗人的理想人生:天好则出游,农忙则耕种,登高则长啸,临水则赋诗。 23.《归去来兮辞》中用形象化的手段表现自己快然自足于隐居生活,与亲戚们愉快地谈心,怡然自得地读书弹琴的句子是: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2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既自以心为形役。”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 答案 《桃花源记》“陶潜,字元亮”比较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题。(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 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 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 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①适②融然。 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③畜素琴一张, 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1)缘溪行缘: (2)屋舍俨然俨然: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2)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19、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 反差的句子。(1分) 20、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 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参考答案: 17(1)沿着(2)整齐的样子18、(1)里边(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男女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外的世人。(2)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非要在琴上奏出美妙的音乐呢?19、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20、不是,他只是作出抚琴的样子。这反映了他无 拘无束,本性率真,面对穷困的生活,自得其乐的性格。 21、(1)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北飞的“归雁”一样进

从桃花源记看陶渊明人生理想

从《桃花源记》看渊明人生理想 容提要:桃花源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其一,桃花源的和平美好与东晋硝烟四起的现实对比鲜明,以此对统治者发动的不义战争进行谴责,表达了下层劳动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其二,“桃花源”这一农耕社会模式的提出,凝聚着渊明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之根源的深沉思考。其三,桃花源的提出,体现了他对上古治世社会的追求。其四,桃花源人的生活方式与他所崇尚的隐居生活是相契合的。 关键词:桃花源渊明理想向往隐居生活 “桃花源”这一社会模式是东晋诗人渊明在《桃花源诗并记》中所描述的一个理想社会,是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的总结。青年时的渊明颇具“大济苍生” ①的宏伟报负,希望有所作为。怀着“铅刀一割”②和中兴氏的愿望,先后三次出仕。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至晋安帝义熙元年(公元405年)这十三年中,渊明先后担任过祭酒、参军、县令等官职。他正直孤介的性格,与官场的腐朽风气格格不入,几次都辞官而去。最后从泽令任上辞职,结束了他的仕途生活,转而寄身田园,隐居躬耕,独善其身,“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③尽管他努力躬耕,生活却每况愈下,“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④。”“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⑤统治阶级的横征暴敛所造成的惨况,让他感到无比愤慨。长期的躬耕自资生活,他对农民的思想和愿望有了更深的了解,对造成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根源进行了反思。晚年,他创作《桃花源诗并记》,桃花源社会

的提出,表现了诗人一生探求社会理想所达到的高度,“它闪耀着人民理想的光辉,具有高度的思想意义。”⑥ “桃花源”为什么会成为渊明一生追求的社会理想,并在文学史上产生深远影响呢?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桃花源的和平宁静与硝烟四起的东晋社会对比鲜明,从而对混乱现实进行了批判,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桃花源地处深山丛岭之中,地理位置偏僻,桃花源人的祖先是朝时的一批避乱隐居的人,《桃花源诗》说:“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桃花源最初的隐居民由此而产生,这些人对暴的残酷有着深刻的认识,所以桃花源世界并没有形成一个国中之国,而是与现实截然不同的另一种人类社会类型。在桃花源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是相互平等的,没有君主、没有统治集团,没有人剥削人。人们如同一家人,男女耕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斑白”、“童孺”则纵歌寻欢,这里避开了战争的硝烟,远离了尘世的纷争,似太虚幻境,却又真实自然,桃花源令苦难中的人民无比向往。 渊明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当时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部的矛盾都非常复杂尖锐,西北各少数民族贵族在黄河流域割据混战,建立了许多割据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他们常对南方进行威胁、骚扰。腐败的司马氏豪族地主集团部争权夺位,使社会动乱不堪,广大人民饱受残酷的剥削压迫和战争之灾。公元399年爆发卢循、恩为首的农民起义。起义被镇压之后,东晋社会权位之争更趋激烈。 从东晋建立开始,到裕消灭桓玄代晋自立,一百余年的社会始终处于极其动荡之中。频繁的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主要表现在:其一,战争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

《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下面是整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读后感1 古人有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处之于世,我们难以自由行路,自由追寻,被外者施禁锢,加以否定,在一切外在因素中,我们失去了原有的执着,原有的梦想,原有的渴望。问天“何者为天地之间大残忍。”曰“一语轻若鸿毛的否定。” “归去来兮”是一种隐者,一种不甘于命运的波折、否定,独自追寻梦想的隐者之举。隐者分圣隐和圣隐。年少的陶渊明就曾怀有“大志寄于苍生”的志向。一生为官五次,因不为五斗米所折腰,便在到任八十余天弃官归隐。在辞官时,写下了《归去来兮辞》。在我看来,隐士分圣,贤。贤隐便是拥有高尚的品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因看不惯一些世俗之事,不喜欢做一些事,所以隐起来,安逸生活。圣隐就是“上能洞察宇宙之万能,下能取纳百川之雄心,腹有广大胸襟”,高尚的品质与纯洁的灵魂。因“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而归田隐忍。在这,我先不给陶渊明的“贤”,“圣”下定义,先来听一段故事吧,鲁迅。完全是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环境下的国家。在远赴他国的学习中,几经坎坷,嘲讽。深知国力衰竭。但他因此而作罢了吗?没有,他满腹雄心壮志,弃医从文,想要以文字来唤醒千万麻木已久的中国人。

其借用一句“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无言于一室之内,或因己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五柳先生亦是如此,飘飘然而去,用了了豆苗与青青南山,为自己铺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在一次学生请愿中,四十七位请愿者遭受士兵屠杀,二百多个请愿者受伤,死者中包括鲁迅的学生刘和珍。鲁迅听到消息后,抑制不住自己沉痛和悲怒的感情,一口气写出了六节杂文《无花的蔷薇之二》,控诉了北洋军阀在这一天犯下的罪行。在通缉中,他便带着家人选择暂时避世。在这样痛苦,悲愤的心理压力中,他放弃过吗?不但没有放弃,并且明知其路险象环生,却执意前行。试问,这样引领人民前进的英雄,心中的悲痛会比陶渊明少吗?他何尝不想回田隐忍,从此过上安稳的日子,但他没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依旧执意选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反陶渊明,虽有“大寄苍生”的理想,可他做到了吗?没有,他选择了逃避,归隐田园,弃天下苍生而不顾。既是正真隐士就应该,既能出仕,又能入仕,为了理想,忘记一切。所以我认为并不是真正的隐士,最多只能算得上个“贤隐”。 嗟夫,引之于自己,我们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隐者虽好,可好之其好,终归自己独善其身。“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应以大海之胸,天空胸怀胸怀,钢铁之坚韧,去做些什么,让自己的光和热在世间得以体现。 所以,我们应以这样的心态去面对生活,审视自己一,大丈夫能屈能伸,拿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归去来兮辞》原诗、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原文】: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归去来兮辞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 ①四方之事:指陶渊明接受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命令出使的事。四方,意为到各处去。 ②归欤:《论语?公冶长》有“子在陈曰:‘归欤归欤’”的话,表怀乡之情。③非矫厉所得:这是勉强不得的。④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 ⑤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仍然希望任职一年,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⑥寻:随即,不久。 ⑦骏奔:《诗经?周颂》“清庙”篇有“骏奔走化庙”的话。骏奔,即去祭祀。 【翻译】 序文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翻译及赏析 《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这也是八年级语文必背的一篇古文,大家都知道文章内容的翻译吗?下面由为大家提供关于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翻译及赏析,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原文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陶渊明的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溪水划船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树夹着溪流两岸,长达几百走,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香草鲜艳美丽,坠落的花瓣繁多交杂。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再往前走,想走完那片桃林。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看见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走,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其他的人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和翻译 《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 的一篇散文 ,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 陶渊明(约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 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 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序文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1)。幼稚盈室,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未见其 术(3)。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4), 脱然有怀(5), 求之靡途(6)。 会有四方之事(7), 诸侯(8)以惠爱为德,家叔以(9)余贫苦,遂见(10)用于小邑。于时风波(11) 未静,心惮远役(12),彭泽(13)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4)。何则(15)?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15)。 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17) 。 尝从人事 (18) , 皆口腹自役 (19) 。 于是怅然 (20) 慷慨, 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1), 当敛裳宵逝 (22) 。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3) , 情在骏奔(24),自免去职。仲秋(25)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26), 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27)十一月也 。 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 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 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 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 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 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 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 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 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内复几时, 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

陶渊明及桃花源记

(约365年—427年)东晋著名诗人。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1]”,谥号“靖节先生[2]”,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 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原文及注释 晋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中,武陵(郡名)人捕鱼为业(把……作为职业)。缘(沿着)溪行(xíng)(划船),忘路之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忽逢(忽然遇到)桃花林,夹岸(两岸)数百步,中无杂(别的)树,芳草鲜美(芳草鲜艳美丽),落英(坠落的花瓣)缤纷(繁乱交杂)。渔人甚异之(以之为异,即对此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复(又)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行,欲(想要)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尽:走完。)其林。 林尽水源(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尽:完,没有了),便(于是,就)得(看到)一山,山有小口,仿佛(隐隐约约)若(好像)有光。便舍(舍弃,丢弃)船,从口入。初(起初,刚开始)极狭,才通人(只容一个人通过。才:副词,只。)。复(又,再)行(行走)数十步,豁然(……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土地平(平坦)旷(空阔;宽阔),屋舍俨(yǎn)然(整齐的样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这)属(类)。阡陌(qiānmò)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犬相闻((村落间)能相互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其中往来种作(耕田劳作),男女衣着(穿着打扮),悉(都)如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人)。黄发垂髫(tiáo)(老人和小孩),并(都)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竟然很惊讶),问所从来(从……地方来)具(通‘俱’,全,详细)答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便要(yāo)(通“邀”,邀请)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都,全)来问讯(打听询问消息)。自云(说)/先世(祖先)/避秦时乱,率(率领)妻子(妻室子女)邑人(同乡的人)来此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复(再,又)出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遂(就)与外人间(jiàn)隔(隔断,隔绝)。问今是何世(朝代),乃(竟,竟然)不知有汉,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魏晋。此人一一为(对,向)具言(详细地说出)所闻(知道,听说)(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皆叹惋(感叹、惋惜)。余(其余,剩余)人各复延(邀请到)至(到)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离开)。此中人语(yù)(告诉)云:“不足(不必,不值得)为(介词,向、对)外人道也。” 既(已经)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及(到达)郡下(到了郡城),诣(yì)(到)太守,说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太守即(jì)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遂(终于)迷,不复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品德高尚)士(人士)也(表判断),闻之,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往。未(没有)果(实现),寻(随即,不久)病终(死亡),后遂无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者。[1]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序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1〕,瓶无储粟〔2〕,生生所资〔3〕, 未见其术〔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6〕,求之靡途〔7〕。会 有四方之事〔8〕,诸侯以惠爱为德〔9〕,家叔以余贫苦〔10〕,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1〕,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3〕。何则?质性自然〔14〕,非矫厉所 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15〕。尝从人事〔16〕,皆口腹自役〔17〕;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18〕,当敛裳宵逝〔19〕。寻程氏妹丧于武 昌〔20〕,情在骏奔〔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22〕,在官八十余日。因事 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23〕。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正文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胡不归 〔24〕 ! 既自以心为形役 〔25〕 , 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26〕。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27〕,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28〕,载欣载奔〔29〕。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30〕, 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31〕。倚南窗 以寄傲〔32〕,审容膝之易安〔33〕。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 流憩〔34〕,时矫首而遐观〔35〕。云无心以出岫〔36〕,鸟倦飞而知还。景翳 翳以将入〔37〕,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38〕?悦亲戚之 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39〕。或命巾车〔40〕, 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 〔41〕 , 亦崎岖而经丘。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42〕,感吾生之行休〔43〕。 已矣乎〔44〕!寓形宇内复几时〔45〕,曷不委心任去留〔46〕?胡为乎遑 遑欲何之〔47〕?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48〕。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 耔〔49〕。登东皋以舒啸〔50〕,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51〕,乐夫天 命复奚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译文

初二课文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初二课文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⑴朗读、背诵文言文。 ⑵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⑶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 2、难点: 理解文章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的写法。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预习安排 1、查字典,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豁然开朗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便要还家 刘子骥诣太守 2、熟读课文,查字典,参考课文注释,试翻译课文。 二、正课 1、导语: 同学们,阳光明媚、山花烂漫的春天即将过去,我们又将迎来骄阳似火的夏季。谁还记得我们那次春游的情景?大自然中的景色美不胜收。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桃花! 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形容一下? 你能不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好!下面我们来欣赏两幅桃花开放的美景吧! (打出桃花图片。) (打出伊拉克战争图片。) 同学们,看了这一幅图片,你又想到了什么? 这幅图片提醒我们,现代世界里仍然存在着残酷的战争,很多人因此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生活在困苦之中。 (打出东晋末期图片。) 我国东晋末年,封建国家分裂,政权交替,战争频繁。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加深了对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元代诗人张养浩在《潼关怀古》一诗中发出了这样的慨叹: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以说,和平,是每一个民族共同的向往。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它就是──世外桃源! 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打出文章题目:桃花源记。)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适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从《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儒道合一 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儒道合一。有的表现为外儒内道,有的是外道内儒;有的是先儒后道,有的是先道后儒;有的却是穷时则道,达时则儒……很少有真正的儒家或道家。东晋的陶渊明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归隐田园的知识分子,他的思想似乎应该是以道家为主。但是,关于陶渊明是儒是道,历来就有不同看法。朱熹说:“渊明所说者庄、老”(《朱子语类》)梁启超说:“他虽生长在玄学佛学的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处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饮冰室合集》)。陈寅恪说:“惟求触合精神于运化中,即与大自然为一体……自不致与周孔入世之名教说有所触碍,故渊明之为人实外儒而内道。”(《陶渊明之思想与清谈之关系》)要想弄清陶渊明的思想与儒道两家的关系,不能忽视《归去来兮辞》这篇重要文章。 首先,从这篇辞的写作背景来看。魏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重大变化时期。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包括哲学、宗教、文化等等都经历转折,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是占统治地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两汉经学的彻底崩溃,代之而起的是玄学占主导地位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应该说崇尚虚无、回归自然、讲求出世、享受人生的道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潮,而儒学及后来兴起的佛学则退居其次。加之他“质性自然,非矫历所得”,终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在彭泽县令上仅八十余日,就辞官归家,从此躬耕陇亩,终身不再出世。由此可见,“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意本不仕,加之身处这

样的时代,归隐是必然的选择。这篇《归去来兮辞》就是在他辞官之初特意所作,以示归隐决心。从这里可以看出陶渊明的儒道合一思想。 其次,从全辞的主旨看,这是一篇述志的作品,述的是归隐之志。表达的是对黑暗官场的厌恶和鄙弃,对农村的自然景物和劳动生活的赞美。开头即点明“田园将芜”、“心为形役”的可悲,继之以“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把出来做官比作“迷途”,“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做官是错了,归隐是对的,好在现在觉悟还不晚,开篇就有自责、自悔之意,点明“归去来”之旨。接着,作者对“引壶觞以自酌”、“倚南窗以寄傲”、“时矫首以遐观”等“今是”生活的描写,既是为了肯定归来之乐,更是为了从根本上否定“昨非”。全辞写思归,写归程,写至家门,写归家后的乐事,或以“松菊”自况,或抒发“自以心为形役”、“悟己往之不谏”的感慨,或直抒“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富贵非吾愿”的胸臆,无一不是表达这样的思想:乐于归去,离开这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官场;乐于归来,热爱纯真自然的生活。这一主旨正是与道家清静无为相吻合。篇尾,陶渊明也进一步表达了他的“出世”思想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悟:“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讲的是顺乎自然,“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流露出一种乐天安命的思想。 通观全篇,占主线的是道家物我两忘,寄情山水,乐天安命的思想。正如《古文观止》所云:“公罢彭泽令,归赋此辞,高风逸调,晋宋罕有其比。盖心无一累,万家俱空,田园足乐,真有实地受用处,非深于道者不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