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4简单机械(滑轮)D卷

初中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3.4 简单机械(滑轮)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题 (共11题;共23分)

1. (2分)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时,则()

A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 . 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 . 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 . 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2. (2分)按如下图使用简单机械,有可能实现F为200N的力移动重为700N的物体G的有()

A . 只有①③④

B . 只有①③

C . 只有④

D . ①②③④都可以

3. (2分)某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20 s内将一个重为 600 N的物体,沿着水平地面匀速拉动了4 m。拉力F做功为1440 J,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4 m2 ,物体移动时受地面的摩擦力为350 N。不计绳重及机械的摩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1600Pa

B . 拉力F做功的功率是720w

C . 拉力F的大小是125N

D . 动滑轮的重力是10N

4. (2分)如图,用同一滑轮匀速提升同一重物(不计摩擦)。图中F1、 F2、 F3、 F4之间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 F1=F2

B . F3=F4

C . F1=F3

D . F2=F4

5. (2分)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分别施加F1和F2的拉力,在相同时间内将相同的重物竖直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轮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拉力 F1小于拉力 F2

B . 甲绳子自由端移动速度小于乙绳的

C . 甲、乙两滑轮组均属于费力的机械

D . 甲、乙两滑轮组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6. (2分)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 . 210N

B . 280N

C . 420N

D . 240N

7. (2分)如图所示,动滑轮重2N,弹簧秤的示数为10N,则拉力F和物体的重为()

A . 20N,18N

B . 10N,18N

C . 18N,10N

D . 20N,20N

8. (2分)如图所示,船和人总重1500N,船受到水的阻力恒定为90N,船上的人用力F拉绳,使船匀速靠岸运动4米,(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和拉过绳子的长度分别为()

A . 30N,12米

B . 180N,8米

C . 270N,12米

D . 45N,8米

9. (2分)以下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 学校里升旗杆的顶端所安装的滑轮是定滑轮

B . 矿泉水瓶盖周围的凹凸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 用瓶盖起子开啤酒瓶盖,是为了省距离

D . 饮料吸管的一端剪成斜的,是为了增大压力

10. (3分)在图中,重为500 N的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150 N,为使物体匀速移动,必须在绳端加以60 N 的水平拉力,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____;若物体的移动速度为0.2 m/s,则1 min内拉力做的功是________J.

11. (2分)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

(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是________N(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的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________点(选填字母A 或B)。

二、中档题 (共4题;共16分)

12. (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长方体木板甲在大小为12N的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

面上匀速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2秒钟后,拉力F逐渐增大到16N。若不计弹簧测力计重、绳重、滑轮重、滑轮和绳间的摩擦,在运动过程中()。

A . F=12N时,地面受到的摩擦力为6N

B . F=l2N时,滑轮移动的速度为0.4m/s

C . F=12N时,绳子拉物体甲的功率为l.6W

D . F=16N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

13. (2分)用图甲、乙两种方式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已知滑轮重20N。则()

A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B . 手的拉力:F甲

C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D . 手的拉力:F甲>F乙;机械效率:η甲>η乙

14. (2分)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在5s内将重为100N的物体G匀速提升2m,每个滑轮的重均为10N。不计绳重及摩擦,此过程中()

A . F甲小于F乙

B . F甲做的功大于F乙做的功

C . F甲做功的功率等于F乙做功的功率

D . 甲的机械效率小于乙的机械效率

15. (10分)如图所示,一小型牵引车通过滑轮组打捞深井中的重物,物重为1.2×103N,密度为1.6×103kg/m3。测得物体在出水面前、完全出水面后牵引车作用在绳子上的拉力之比为1∶2,不计绳重、轮绳摩擦及水的阻力。试分析计算回答:

(1)滑轮组在此次打捞重物体现的特点有()

A . 只省力

B . 只改变力的方向

C . 省力且改变力的方向

D . 不省力、不改变力的方向

(2)动滑轮的重力为多少?

(3)若重物在出面后上升的速度为0.6m/s,则牵引车的拉力功率为多少?

三、拓展题 (共1题;共3分)

16. (3分)下图是小明在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试验及部分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接触面粗糙程度物块重G/N物块上升的高度h/m沿斜面的拉力F/N物块移动的距离L/m机械效率1较粗糙(木块﹣木板)2.00.25 1.20.8052%

2同上 2.00.35 1.40.8063%

3同上 5.00.35 3.50.8063%

4较光滑(铁块﹣木板)5.00.35 3.10.80

⑴要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除了长木板和木块(如图所示)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弹簧称。

⑵在试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使其做________运动。

⑶在第四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

⑷最终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斜面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有关。

参考答案一、基础题 (共11题;共23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1-2、

二、中档题 (共4题;共16分)

12-1、

13-1、

14-1、

15-1、

15-2、

15-3、

三、拓展题 (共1题;共3分) 16-1、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教案

《第4节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杠杆,能从常见的机械中识别杠杆。 (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体验、演示,使学生学会比较、概括,了解杠杆的本质。 (2)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影响杠杆转动效果的因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春秋时代杠杆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使命感。 (2)通过对力臂的探究,进一步认识事物的相对性和普遍联系的辩证观点。 (3)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认识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结构及特点以及它们的应用。教学难点: 理解机械效率并学会测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杠杆 1.定义:一根硬棒如果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注意:杠杆的形状各异,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2)动力(F1) (3)阻力(F2) (4)动力臂(l1) (5)阻力臂(l2) l: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 1 l: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 2

3.杠杆的平衡条件 (1)杠杆的平衡状态 杠杆静止、杠杆匀速转动 (2)杠杆的平衡条件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即: 2211l F l F =或2112l l F F =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动力就是阻力的几分之一。 (3)为何要调节成水平位置平衡? 倾斜状态力臂比杠杆上的刻度小,所以为了直接根据杠杆上的刻度读出力臂,把杠杆调节成水平位置。 4.杠杆的分类 (1)2121F F l l <>、省力杠杆如:铡刀、铁锹; (2)2121F F l l ><、费力杠杆如:钓鱼杆; (3)2121F F l l ==、等臂杠杆如:天平。 注意:在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确定的情况下,沿与支点和力的作用点的连线垂直的方向用力,力臂是最长的,力是最省的。 5.人体上的杠杆 二、滑轮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可以绕着中心轴转动的轮子。 滑轮根据它的不同使用方法可分为三种类型。 1.定滑轮 (1)定义:在工作的时候,轴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定滑轮。使用时,轮子在不停地转动,但位置不变。 这种定滑轮我们日常生活经常见到如升国旗。旗杆顶上装一个定滑轮,人站在地上就能把旗子升到高处。 使用定滑轮与不使用定滑轮而直接用手去提拉,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即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也不费距离。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所以,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F 1等于阻力F 2,即不省力,因此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滑轮》教案

《滑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知道其各自的特点,以及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能根据滑轮轮轴位置是否移动判断动滑轮和定滑轮。 3.通过对滑轮工作的探究和理论分析,体会从具体到抽象的研究方法,学会比较。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描述等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中让学生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描述等能力。教学准备: 图片,铁架台、定滑轮和动滑轮、钩码等的工具盒,测力计。 教学过程: 导入: 1.看书本升旗的图片,请同学回忆升旗的情境,做一做旗手的升旗动作,就像你正在升国旗一样,留意手的拉绳的方向,和旗的运动方向。 请大家讨论——运动的过程和方向。 2.(学生虚拟升旗的过程)描述旗帜是怎样升到旗杆顶上的? (旗手向下拉绳子,红旗就向上升。向下拉绳子越长,旗就越向上) 3.为什么向下拉绳了,旗帜就升上去了,到底装了什么样的机械? 4.小组做一个升旗的装置去研究,边操作边研究合作交流。 学生打开工具盒,小组合作,从中选出支架、滑轮等工具,做一个模拟升旗的装置,并上下拉动。 5.揭题:滑轮。 6.观察桌上的滑轮结构。 新授: 一、认识滑轮的种类: 1.出示图片或利用课本图和滑轮。 2.观察比较。(并对照课件)两组使用滑轮吊重物在方法上有什么不同? 利用滑轮、细线、铁架台等设计两种方案,把钩码提起来,并画出实验装置示意图。

3.指导学生设计实验。 4.帮助学生归纳: A:轮轴位置固定不移动的滑轮是定滑轮。 B:轮轴可以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是动滑轮。 二、探究两类滑轮的作用和特点。 1.提问:使用这两类滑轮提起同一个钩码,拉力是否相同?(要求用手直接拉去感觉一下所受的力) 2.小组实验、讨论、交流。 3.提供材料,引导学生探究滑轮的作用。 材料:机械实验盒、测力计、钩码。 说明: (1)活动时注意防止铁架台倒下砸伤手脚。 (2)根据实验装置示意图分别安装滑轮支架。 (3)拉动钩码时用力均匀。 (4)探究定滑轮的作用时要求向不同方向拉,同时画出定滑轮中的三种方向的受力示意图。 (5)探究动滑轮的作用时应选用轻质的滑轮并悬挂钩码的个数多一些。 (6)实验过程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 4.小组合作,实验研究定滑轮、动滑轮的作用。并注意观察,记录数据,比较分析出滑轮的作用。 5.学生汇报(滑轮的作用)。 6.板书: 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 动滑轮:可以省力一半,但要多费距离。 总结深入: 一、巩固总结、练习: 1.定滑轮,动滑轮的定义、特点各是什么? 2.它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各有哪些应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4.练习。

华东师大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5.2滑轮练习(1)

滑轮 【基础巩固】 1.如图所示,用定滑轮来提升重物. (1)画出定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2)定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杠杆. (3)拉力F和重物G的关系是_______;绳子 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的高度h的关系 是_______. (4)使用定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5)如图中F1、F2、F3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动滑轮来提升重物. (1)动滑轮的支点在_______点,画出动滑轮的杠杆示意图. (2)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关系是_______. (3)动滑轮的实质是一个_______的杠杆. (4)拉力F和物重G的关系是_______;绳子移动的距离s和重物上升 的高度h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 (5)使用动滑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6)如果物重G=20 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N. (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3.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了泥潭中,按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拉出.如果汽车的动力比阻力小800 N,则甲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N,乙图中人拉动汽车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N,其中比较省力的是_______图.(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 4.如图所示,物体A和B的重力都是200 N.若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 A=_______N,F B=_______N;若滑轮重均为20 N(不计摩擦),当用力分别匀速提升物体A和B时,力F A=_______N,F B=_______N;如果物体被提升的高度为1m,则力F A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FB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m.

九年级物理上册 滑轮教案 苏科版

1.按上图所示方式组装定滑轮。 2.在它的左侧挂钩码,右侧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观察比较弹簧测力计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4.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5.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动力的方向。 三、探究使用动滑轮的特点 1.按右图所示方式组装动滑轮。学生 通过 比较 F1和 F2的 数值 (可 以有 误差)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让学

2.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使钩码保持平衡态,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并思考这个示数与钩码所受重力的关系。(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 3.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做上述实验,进行观察和比较。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 F 2 /N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1 /N 1 2 3 4.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补充实验:改变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方向,再进行观察和比较。可以发现,当弹簧测力计斜向上拉时,拉力的示数会变大。 四、滑轮组 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 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五、简单滑轮组的设计与组装 组装口诀:单从动,双从定,从里向外绕。 例:按照要求组装下列滑轮组。(动滑轮自重不计) ⑴用G/2的力提起重物; ⑵用G/3的力提起重物。学生 归纳 学生 讨论 总结 生积 极地 参与, 有助 于学 生的 理解。 学生 归纳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 3.4简单机械 滑轮(无答案)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用如图所示滑轮组竖直向上匀速提升重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提升重物时,重物的机械能增加 B.物重相同时,减轻动滑轮的重力,可以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 C.将同一重物提升不同高度时,绳子拉力所做功相同 D.用相同的拉力以不同速度提升同一重物时,拉力做功功率不同 2.同一物体先用动滑轮(如图甲)匀速提升,后沿倾角为30°的斜面(如图乙)匀速提升,两次提升高度均为h,两次拉力大小均为F.则这两次提升物体的机械效率比较() A.两者的机械效率一样高B.动滑轮的机械效率高 C.斜面的机械效率高D.无法比较 3.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滑轮组成甲、乙两种装置,分别将重1N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滑轮重0.2N,不计摩擦和绳重,所用的拉力分别是F 甲和F 乙 ,机械效率分别是η 甲 、η 乙 ,则() A.η甲>η乙B.η甲<η乙 C.F甲>F乙 D.F甲=F乙 4.在斜面上将一个质量为5kg 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为40N,斜面长2m、高1m.把重物直接提升h所做的功作有用功(g取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只受重力、拉力和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B.做的有用功是5J C.此斜面的机械效率为62.5%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10N 5.某实验小组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每个滑轮重相同)匀速提起相同的重物,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F2,η1=η2B.F1<F2,η1=η2C.F1<F2,η1>η2D.F1>F2,η1<η2 6.如图所示,用完全相同的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细绳组成甲、乙两个滑轮组,在各自的自由端施加大小分别为F1和F2的拉力,将相同的重物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不计绳重和一切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F1小于拉力F2 B.甲、乙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C.甲、乙两滑轮组中的动滑轮都是费力机械 D.甲、乙两滑轮组中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相等 7.如图所示,斜面长S为1.2m、高h为0.3,现将重为16N的物体沿斜面向上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

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的练习题

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班级 简单机械的练习题 姓名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图1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3. 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 实际质量 A.大于1 C.等于1 4. 使用如图 最大 最大 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小孩的重力 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若水果商贩将标准秤砣 换成较轻的秤砣卖给小芳 B. D. () k B. 小于1 k kk D. 可能大于1 kk,也可能小于 2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中( 最大; F F s 一样大 5. 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 1 kg ) 1 kg水果,则水果 2 □ A ― 图2 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 定等于杠杆长度 6. 如图3所示,一均匀杠杆A处挂2个钩码,B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每个钩码 质量均为50g,在A、B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A. 杠杆仍平衡 B. 杠杆左边向下倾 C. 杠杆右边向下倾 D. 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 7. 在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上再加一力,杠杆仍处于原平衡状态,则( A.这力通过支点 B. 这力在阻力一侧 C.这力在动力一侧 D. 题设条件不可能存在 8. 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铝块和铜块,杠杆刚好水平平衡。若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 铝<P铜),则此杠杆将() A.仍保持原平衡 B.铝块一端下沉 C. 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面说法正 确的是() A. 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 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是省力杠杆,是费力杠杆, 图4 铜块一端下沉 ABC OBD和OED组成,用指 D. 无法判断9.右图4 剪指甲时,下 OBD OED是费力杠杆OBD OED是省力杠杆 (拉力)F的作用下以O点为轴,由竖直位置逆时针匀速转 L,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为M则() 10.如图5, 一根重木棒在水平动力 到水平位置的过程中,若动力臂为 增大丄减小,M增大. 增大丄减 小,M减小.

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的练习题

简单机械的练习题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图1所示是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机械或工具,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两小孩坐在跷跷板上恰好水平平衡,此时( ) A.两小孩的重力一定相等 B.两小孩到支点的距离一定相等 C.两小孩的力臂一定相等 D.小孩的重力与各自到支点的距离的乘积相等 3.一把刻度准确的杆秤,若水果商贩将标准秤砣换成较轻的秤砣卖给小芳1㎏水果,则水果实际质量( ) A.大于1㎏ B.小于1㎏ · C.等于1㎏ D.可能大于1㎏,也可能小于1㎏ 4.使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所用的拉力中( ) 最大 最大; 最大 \ F 2\ F 3一样大 5.下列关于杠杆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 B.杠杆的支点一定在杠杆上 C.支点可以在杠杆上的任何位置 D.动力臂与阻力臂之和一定等于杠杆长度 《 6.如图3所示,一均匀杠杆A 处挂2个钩码,B 处挂1个钩码,杠杆恰好平衡,若每个钩码质量均为50g ,在A 、B 两处再各加一个钩码,那么:( ) A.杠杆仍平衡 B.杠杆左边向下倾 C.杠杆右边向下倾 D.无法确定杠杆是否平衡 7.在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上再加一力,杠杆仍处于原平衡状态,则( ) A.这力通过支点 B.这力在阻力一侧 — C.这力在动力一侧 D.题设条件不可能存在 8.在等臂杠杆的两端分别挂铝块和铜块,杠杆刚好水平平衡。若把它们同时浸没在水中(ρ铝<ρ铜),则此杠杆将( ) A.仍保持原平衡 B.铝块一端下沉 C.铜块一端下沉 D.无法判断9.右图4所示是一个指甲刀的示意图,它由三个杠杆ABC 、OBD 和OED 组成,用指甲刀剪指甲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三个杠杆都是费力杠杆 是省力杠杆,OBD 、OED 是费力杠杆 》 图3 图2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杠杆滑轮专题复习

杠杆 1.(2012玉林)某人用力F 抬起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匀质杠杆AB 的B 端,F 方向始终竖直向上,如图5所示,则在抬起过程中 A .F 逐渐变大 B .F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一直杆可绕O 点转动,杆下挂一重物,为了提高重物,用一个始终跟杆垂直的力F 使直杆由竖直位置慢慢转动到水平位置,在此过程中这个直杆( ) A. 始终是省力杠杆 B. 始终是费力杠杆 C. 先是省力杠杆,后是费力杠杆 D. 先是费力杠杆,后是省力杠杆 3.如图8-27所示,AOB 为一杠杆,O 为支点,杠杆重不计,AO =OB 。在杠杆 右端A 处用细绳悬挂重为G 的物体,当AO 段处于水平位置时,为保持杠杆 平衡,需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1;当BO 段在水平位置时保持杠杆平衡, 这时在B 端施加最小的力为F 2,则( ) A .F 1F 2 C .F 1=F 2 D .无法比较 4.在轻质的杠杆两端AB 各挂有体积相同的铜块和铝块(ρ铜>ρ铝)。支点O 在如图8-28所示的位置时,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在下列情况下杠杆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的是( ) A .在铜块和铝块上各加一块质量相等的物体 B .将铜块和铝块各切去体积相同的一小部分 C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向支点移动一段相同的距离 D .将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在水中 5、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现分别在A 、B 和C 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 ( ) A .F A B .F B C .F C D .一样大 6、如图所示,在杠杆AOB 的A 端挂一个重为G A 的物体,B 端挂―个重为 G B 的物体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O=BO ,杠杆自身重力不计,则 图 8-27 图8-28

(完整版)精编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第三章测试卷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四幅图片中,属于利用做功的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 2.小兰和爸爸、妈妈一起参加了一个家庭游戏活动。活动要求是:家庭成员 中的任意两名成员分别站在如图所示的木板上,恰好使木板水平平衡。若小 兰和爸爸的体重分别为400N和800N,小兰站在距离中央支点2米的一侧, 爸爸应站在距离支点l米的另一侧,木板水平平衡。现在他们同时开始匀速相向行走,小兰的速度是0.5米/秒,则爸爸的速度是多大才能使木板水平平衡不被破坏? ( ) A.1.0米/秒 B.0.75米/秒 C.0.5米/秒D.0.25米/秒 3.下列各个过程中要做功的是 ( ) A.人提水桶水平匀速走了10米 B.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 C.沿斜面将物体匀速上移5米 D.冰块在光滑冰面上自由滑行 4.下列各个用电器工作时,电能的转化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 ) A.电烙铁 B.电熨斗 C.电热毯D.电吹风 5.如图所示,把同一物体沿斜面BA和CA分别拉到顶端A,若沿斜面 的拉力F1=F2,则斜面两边的机械效率B、C的大小关系是 ( ) A.B>C B.B=C C.BR乙,通电一段时问 后,发现甲瓶玻璃管中煤油的液面上升得比乙的高。该现象能够说 明电流产生的热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 A.材料 B.电流C.电阻 D.通电时间 9.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牛的物体,用30牛的水平推力使 其以1米/秒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l0秒,则此过程中 ( ) A.重力做了3000焦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瓦 C.推力做了1000焦的功 D.摩擦力为100牛 10.如图所示,一根不可伸长的细绳一端固定在0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正下方点的正下方固定有一枚钉子P。位置1在O点的正下方,位置3 与A点等高,位置5是A与1之间的某点位置2是1与3之间的某点, 位置4是高于3的某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及摩擦,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 ( )

浙教版科学简单机械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浙教版科学简单机械课后练习精选(含答案)2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使用的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食品夹B.裁纸刀 C.托盘天平D.瓶盖起子 【答案】A 2.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500N的物体G,滑轮重4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且不计绳与滑轮的摩擦。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70N B.360N C.540N D.720N 【答案】B 3.汽车刹车原理图如图所示,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一根能绕O点转动的杠杆,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油受到挤压从而推动活塞向左移,活塞挤压刹车卡钳夹紧刹车盘产生摩擦力使车辆减速。当行驶中的汽车刹车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刹车盘的温度不会升高 B.连着刹车踏板的金属杆是费力杠杆 C.刹车卡钳把刹车盘夹得越紧,摩擦力越大 D.脚踩刹车踏板时,刹车踏板对脚没有力的作用

【答案】C 4.如图所示,滑轮下挂重400N的物体G,滑轮重20N,绳和杠杆都是轻质的.要在图示位置使杠杆平衡,在杠杆的A点所加的竖起向上的力F应是(杠杆上标度的间距相等)() A.210N B.280N C.420N D.240N 【答案】B 5.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筷子B.钓鱼竿C.羊角锤 D.古代捣谷用具 【答案】C 6.生活中杠杆无处不在,下列工具或仪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榔头B.筷子C.订书机D.天平 【答案】B 7.(2017春?龙口市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滑轮组中,所有滑轮的质量都相同,在F A和F B的作用下,重物A、B分别以相同的速度匀速上升。已知F A:F B=3:2,不计绳重和摩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浙教版九年级科学上册3.4简单机械-滑轮及答案

滑轮 1、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 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2、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 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 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力 F= 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3、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 动偶定”的原则。 习题: 一、基础题 1、用一个动滑轮将重120N 的物体匀速提起(动滑轮重、摩擦忽略不计),所用拉力为 A . 120N B . 60N C . 240N D . 30N 2、不考虑滑轮与轻绳之间的摩擦,米袋总重为800N ,而绳上吊着的静止的“绅士”重500N ,则米袋对地面的压力为 A .500N B .250N C .300N D .800N 3、如图所示,工人用动滑轮将重400N 的木箱匀速向上提升,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在此过程中,工人用的拉力为 N ,木箱的重力势能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物体重1000N ,如果用一个定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_N 的力。如果用一个动滑轮提起它,要用_________N 的力。(不计摩擦及滑轮自重) 5、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法把相同的重物提高相同的高度,甲、乙两图的动滑轮重力相同,不计绳重及机械摩擦,图甲中人的拉力F 1 图乙中人的拉力F 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F 1 l 1 F 2 l 2

初三科学简单机械综合专题汇总

学员编号:年级:初三课时数:3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科学学科教师: 授课主题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教学内容 一、专题检测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2倍,现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将甲、乙二物体同时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A A.左端下沉B.右端下沉 C.仍然保持水平状态D.无法确定 2.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线下所挂重为50N、底面积为2×10﹣2m2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OA=15cm,OB=5cm,则重物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2×103Pa;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为10N. 3.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重200N的物体,当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0N,如图所示.若忽略绳、滑轮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水平拉力F是4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左. 4.最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在我市拍摄的“汽车落水后如何水下逃生”的纪录片.纪录片中,实验人员开着小车从高处落入滚滚的岷江,并在门窗紧闭的车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砸碎车窗玻璃逃生,惊心动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全,摄制组精心设计了紧急救援装置,用于当实验人员无法从车中逃生时迅速吊起汽车.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模拟紧急救援落水汽车.实验中用实心圆柱体A代替小车,已知A的体积为0.12m3,质量为210kg.(g取10N/kg,设整个过程A均为匀速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等因素的影响.) (1)求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ρ水=1.0×103kg/m3) (2)若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为多大?(3)若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以0.5m/s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求岸上钢绳拉力F的功率. (4)从A上表面刚出水面到A完全离开水面的过程中,滑轮组机械效率如何变化?请简述理由.

九年级科学滑轮分解

动滑轮定滑轮知识点分析 定滑轮: 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等臂杠杆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但是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轮轴间摩擦)F=G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速度v F ) = 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速度v G ) 动滑轮: 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 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的力,但不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轴间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 1 /2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 拉力F= 1 /2(G 物+G 动)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2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滑轮组: 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轮轴间的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1 /n G 。只忽略轮轴间的摩擦,则拉力F= 1 /n (G 物+G 动)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F (或v F )=n 倍的重物移动的距离S G (或v G ) ④组装滑轮组方法:首先根据公式n=(G 物+G 动) / F 求出绳子的股数。然后根据“奇动偶定”的原则。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组装滑轮。 三、机械效率 1.有用功:定义:对人们有用的功。 公式:W 有用=Gh (提升重物)=W 总-W 额=ηW 总 斜面:W 有用=Gh 2.额外功:定义: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公式:W 额=W 总-W 有用=G 动h (忽略轮轴摩擦的动滑轮、滑轮组) 斜面:W 额=fL 3.总功:定义: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公式:W 总=W 有用+W 额=FS= W 有用/η 斜面:W 总= fL+Gh=FL 4.机械效率:①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②公式: 斜 面: 定滑轮: 动滑轮: 滑轮组: ③有用功总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通常用百分数表示。某滑轮机械效率为60%表示有用功占总功的60%。 ④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减小机械自重、减小机件间的摩擦。 5.机械效率的测量: F 1 l 1 F 2 l 2 F 1 l 1 F 2 l 2

九年级科学简单机械练习.docx

(I -)简单机械 一、单项选择题. 1/(04长沙)下?列各过稈屮,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A ) A秋千从低处荡向高处B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 C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D冰雹从天下降 2.(04济南)如图所示,杠杆A0B的A端挂重为G,、的物体,B端挂重为?的物体时,杠 杆处于平衡状态,若A0二B0,杠杆自身重力不计。贝lj( B ) A G A二G B B G A〈G B C G A>G R D无法判断 3.(04长沙)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为60N和140N,如图所示,当A. B物体都静止时, 它们原来的合力分别为(D ) A 60N, 140N B 0, 140N C 60N, 0 D 0 , 0 4.(04临沂)对图所示的几种简单机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图甲所示的装置屮OB是动力臂。 B:使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可省一半力。 C:图丙所示的装置是一种等臂杠杆。 D:图丁所示的汽车驾驶盘也是一种杠杆。 5?图7屮有下列工具:(1)钢丝钳.(2)瓶盖起了、(3)理发剪了. (4)银了。其屮属于 省力杠杆的是(D ) ①③

6.(04南通)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曲肘将茶杯向上举起时,下列说法屮正 确的是( D ) A.前臂是省力杠杆, B.前臂是省力杠杆, C.前臂是费力杠杆, D.前臂是费力杠杆, 7.(04北京朝阳区)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在使用屮属于费力杠杆的是[B ] 8.(04重庆北昭)如图1所示,用钓鱼杆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屮时, 感觉鱼很轻,刚把鱼从水屮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 了。对钓鱼过程的下列几种解释, 错误的是(B ) A.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B.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 C.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杆的拉力会增大 0.钓鱼杆是一种费力杠杆 9.(04梅州)轻质等臂杠杆两端分别挂上一个不同的实心金属球,左端为铜球,右端为铝 球,此时杠杆平衡,若将两金属球分别同时浸没到水屮,则杠杆将(A ) A.左端下沉 B.右端下沉 C.仍保持平衡0.无法确 定 10.(04广西桂林)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铝块,挂在杠杆AB两端。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 图9所示.现把铜块和铝块同时浸没于水屮,已知卩铜〉卩铝,则有(C ) * O B 图9 A.杠杆AB仍保持平衡 B.杠杆A端会上升 C.杠杆A端会下降 A. (1) (3) B. (3) (4) C (2) (3) D. (1) (2) 阻力臂变大 阻力臂变小 阻力臂变大 阻力臂变小 A. F /M垂 C.瓶赵子 D.托盘犬平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物理滑轮练习题(含答案) 篇一:初中物理滑轮基础练习题及答案 滑轮的基础练习题及详细答案一、是非题: 1()2.滑轮是变形的杠杆,所以使用滑轮不一定省力。()3.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也能省一半距离。()4.使用一个定滑轮、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最多只能省一半力。()5.又省力又省距离的滑轮是没有的。() 二、填充题: 1.图1中A是____滑轮。利用这样的装置把物体举高,用力的方向应向____(选填“上”、“下”)。如果A重2牛,要提起50牛的物体,至少要用____牛的拉力。若要使物体上升2米,应将绳的自由端拉动____米。 2.如图2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____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____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____牛。 3.如图3所示,木块在桌面上匀速滑动,拉力F为2牛,木块所受摩擦力为____ 4.如图7所示,使用动滑轮提起重物G时,拉力F=____G(不计滑轮重和摩擦)。若用斜向上的力拉绳子,所需拉力F'____F(选填“>”、“=”或“<”)。

5.如图8所示的滑轮组,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则F1=____G,F2=____G。 6.下图中,甲物体重6N,乙物体重10N,弹簧测力计 及摩擦均不计,则当甲、乙两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N,物体乙所受的合力为__________N。7.如图表示三种不同的滑轮组,用它们提起重为G的相同重物,在A端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__________,F1=_________,F1=_________,不1 F1 3.如图5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已知A在地面上滑动时所受的摩擦力为40牛(不考虑绳与滑轮的摩擦)。要使A向右匀速滑动,拉力F甲与F乙的大小分别为[] A.40牛,20牛B.20牛,40牛c.40牛,40牛D.20牛,20牛 4.利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起重600牛的物体,最小的拉力是(不计动滑轮重力及摩擦)[]A.600牛B.300牛c.200牛D.100牛 5.如图9所示,不计滑轮重与摩擦,物体A质量为2千克,物体B质量为5千克,体积为103厘米3。先用手握住A,待放手后[]A.物体B将沉到杯底B.物体B 将停留在水面下任何地方c.物体B 将离开水面上升

九年级科学上册 第三章 第四节《简单机械》(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浙教版

《简单机械》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 2.学会识别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学会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杠杆,知道人体中也存在杠杆; 4.从杠杆实物到杠杆模型的抽象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概括能力; 5.通过对杠杆的学习研究,培养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 教学重点 认识杠杆、杠杆的五要素 教学难点 绘制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 教学媒体和教具 教学媒体:多媒体辅助教学PPT课件 教具:老虎钳、剪刀、镊子、筷子、开瓶器、(扳手、羊角锤)等 总体教学思路: 视频引入——学生活动体验并找出杠杆的共同特征——抽象出杆杆的概念——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难点突破:为什么要确定力臂——如何确定力臂——画图——生活中其他杠杆——人体中的杠杆 一段视频引入新课! T:这是什么? S:船桨

T:“船桨”是一种机械,一种简单机械,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T: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机械,比如:自行车、汽车和飞机(展示模型) 等都是由许多运动部件组成的,每个部件都是一种简单机械。 老师在你们的桌子上今天也准备了一些机械,你能发现它们在使用时的共同特征吗?活动:小组成员尝试使用老虎钳剪断铁丝、剪刀剪卡片、镊子夹小石块,开瓶器开汽水、体验这些工具在工作过程中是怎样的工作状态?这些工具在使用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T:到各小组中和学生一起分析。 (活动结束的小组,由小组长举手示意,汇报小组的发现) S:表达、介绍 T:我们把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叫做杠杆。 T:我们一起来观察分析常见杠杆的工作过程?(PPT) T:图片中杠杆在动,但是不是杠杆的所有部分都在动呢? S:不是 T:我们把固定不动点称为杠杆的“支点”。用O表示。 T:开瓶器为什么能绕着固定的点转动 S:受到手给它的一个力 T:我们把能够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做动力。用F1表示。 T:还受到其他的力吗? S:还有瓶盖给它的力 T:我们把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做阻力。用F2表示。

初三科学九年级上学期杠杆、滑轮专项练习

授课类型T(杠杆、滑轮) 授课日期及时段2020年02月 教学内容 一、同步知识梳理及题型分析 一、杠杆 1、定义:在物理学中,将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做杠杆(很多物体可以抽象为硬棒)。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要求会找支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动力臂画出动力的示意图)。 把支点和动力作用点的连线作为力臂时,该力臂最长,与该力臂垂直的力就是最小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要求会根据阻力臂画出阻力的示意图)。 动力臂L1: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动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阻力臂L2: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叫阻力臂(要求会画力臂)。 2、杠杆的平衡条件 ⑴什么是杠杆的平衡:杠杆处于静止状态。 ⑵本实验要求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时进行研究的原因:可以方便直接读出力臂。 ⑶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 3、杠杆的分类 ⑴省力杠杆(即动力小于阻力):因为F1 < F2,所以L1 > L2 。 省力杠杆虽然省力,但费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大。 例:羊角锤、道钉撬、老虎钳、开瓶扳手、板车、手术剪刀、铁皮剪刀、修枝剪刀、指甲剪、汽车脚刹 ⑵费力杠杆(即动力大于阻力):因为F1 > F2,所以L1 < L2。 费力杠杆虽然费力,但省距离,即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比阻力作用点小。 例:火钳、钓鱼杆、筷子、镊子、船桨、裁衣剪刀、理发剪刀、铁锹、笤帚、起重机吊臂、肱二头肌、缝纫机蹋板⑶等臂杠杆(即既不省力也不费力):因为F1 = F2,所以L1=L2。等臂杠杆既不省距离也不费距离。 例:天平、定滑轮 例题分析

1、杠杆在生产生活中普遍使用。下列工具在使用过程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2、如图是一个指甲剪的示意图,它是由三个杠杆ABC,OBD和OED组成。用它剪指甲时, 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 A.ABC B.OBD C.OED D.三个都是 3、会画力臂 4、杠杆分析计算 1、如图所示,作用在杠杆一端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B, 力F在这个过程中(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2、若在鱼竿的末端施一个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当杠杆由如图实线位置匀速转动到虚线位置时,F大小的变化情况 是() A.大小不变 B.由小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3、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挂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 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 A.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B.绕O点逆时针转动 C.仍保持平衡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4、如图(a)所示的杠杆是平衡的,在此杠杆支点两侧的物体下方分别加挂一个物体,如图(b)所示,那么,以下

初三科学简单机械综合专题汇总

授课主题简单机械综合专题 授课日期及时段 、专题检测 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甲的质量是乙质量的体同时 浸没在水中,则杠杆将( )A A. C. 2. 如图所示,一根轻质木杆A端细 线下所挂重为50N、底面积为2X10 竖直向下的力F=30N作用时,木杆能在水平位置处于平衡状 态,此时细线竖直,已知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_2X103_Pa;重物对杠杆的拉力为_10_N . 3. 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重200N的物体,当匀速拉动物体时,物体与桌面的摩擦力为80N,如图所示.若忽略 绳、滑轮的重力及绳与滑轮的摩擦,水平拉力F是—40_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 _水平向左_. 4. 最近,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了在我市拍摄的汽车落水后如何水 下逃生”的纪录片.纪录片中,实验人员开着 小车从高处落入滚滚的岷江,并在门窗紧闭的车中,尝试用不同的方法砸碎车窗玻璃逃生,惊心动魄.为了确保实验人员的安 全,摄制组精心设计了紧急救援装置,用于当实验人员无法从车中逃生时迅速吊起汽车.现某课外活动小组,照此设计了如图所 示的简单机械,模拟紧急救援落水汽车.实验中用实心圆柱体A代替小车,已知A的体积 为0.12m3,质量为210kg . (g取10N/kg,设整个过程A均为匀速运动状态,忽略钢缆绳重及滑轮摩擦,不考虑风浪、水流 等因素的影响.) (1 )求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 p水=1.0 X103kg/m3) (2)若A完全浸没在水中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60% .那么A完全打捞出水面后,岸上钢绳的拉力F为多大? 学员编号: 学员姓名: 年级:初三辅导 科目:科学 课时数:3 学 科教师: 教学内容 2倍,现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若将甲、乙二物 左端下沉 仍然保持水平状态 B.右端下沉 D.无法确定 「 2m2的重物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在B点加 OA=15cm , 0B=5cm,则重物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简单机械 教案

简单机械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三者间的关系. (2)能区别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3)知道机械效率的定义. (4)机械效率的表达式.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5)会用公式计算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6)知道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方法 2.能力目标 (l)通过对实例、实验的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对例题及实验的分析、操作,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学情分析 机械效率在初中物理教学法中既是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内容,重就重在它可使学生对全章知识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全面的知识结构,真正掌握使用简单机械的目的;难就维在:1前面在讲简单机械和功的原理时,都没有考虑摩擦和某些机械自身的重。因此对本节课讨论的内容很难捉摸理解,在具体实例中分不清哪部分是存用功?哪部分是额外功?2对机械效率的物理意义不能真正理解,只会死记公式,遇到具体问题就感到无从下手。为此我在教学中将“用动滑轮提升重物”这个综合性的问题分解成三个单一的问题提出来即a直接提升重物b 直接提升滑轮c用滑轮将重物提升。 3重点难点 有用功和额外功及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的概念及计算 4教学过程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导入 复习: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以及使用动滑轮虽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引入:使用机械可以给人们的工作带来方便,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却做了一些并不希望做的功。

活动2【讲授】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以课本图3-32为例, 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为600牛的米袋,动滑轮重20牛,则拉力要多大?(摩擦及绳的重力不计) F=1/2(G物+G动) =1/2(600牛+20牛)=310牛 要使米袋上升2米,绳子自由端需拉过几米? s=2h=2×2米=4米 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W=Fs=310牛×4米=1240焦 提升米袋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W=G物h=600牛×2米=1200焦 提升动滑轮所做的功是多少焦? W=G动h=20牛×2米=40焦 研究做功的情况。让学生分析得出哪个功是我们所必需要做的?哪个功并不是我们所需要做的,但不得不做的? 小结:必需要做的这部分功叫做有用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那部分功叫额外功或无用功;两者的总和叫总功。 W总=W有用+W额外 讨论:在上述例子中,如果考虑绳子的自身重及滑轮轴心处的摩擦,所做的额外功还有哪些? ――克服绳子重力做的功,克服摩擦做的功。 想一想: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好? (提示:从做功的角度来分析) 它们的有用功是多大?额外功多大? 小结:从能量的转化角度来分析, 总功(人提供的能量)一方面转化为有用功(物体增加的势能); 另一方面转化为额外功(机械增加的势能或摩擦产生的热能) 讨论:有用功在总功中的比例?有用功的利用率?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η越大,机械工作时能量的利用率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