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驱混合动力技术_车辆节能新技术

液驱混合动力技术_车辆节能新技术
液驱混合动力技术_车辆节能新技术

液驱混合动力技术———车辆节能新技术

魏英俊

1,2

,柏军玲2,周 友

2

(1.湖南大学,长沙 410082; 2.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长沙 410014)

摘要:阐述了液驱混合动力车辆技术节能的基本原理、基本组成元件及其工作特性。在对液驱混合动力技术国内外发展现状的论述基础上,就我国发展液驱混合动力技术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液驱混合动力;车辆;节能

中图分类号:U46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06(2007)01-0013-02

Hyd rau li c Hyb ri d Techno l o gy ———

A N ew Ene rgy 2S avi ng Techno l o gy Fo r Veh i c l e

W E I Ying 2jun

1,2

,BA I Jun 2ling 2,ZHOU You

2

(1.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2.Hunan Changfeng Mot or Co .,L td,Changsha 410014,China )

Ab s tra c t:The energy 2saving p rinci p le,basic parts and working character of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 were p resen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describe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 onal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 devel opment,the feasibility of advancing the hydraulic hybrid technol ogy in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t oo .

Key wo rd s:Hybrid hydraulic;Vehicle;Energy 2saving

1 基本原理

液驱混合动力技术类似于电动混合动力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液驱混合动力技术以蓄能器作为可逆储能元件,发动机能量通过液压传动系统的可变排量泵/马达输出。泵/马达元件为一可逆元件,通过回收车辆的制动能量,形成车辆的减速制动,回收的能量存储在蓄能器里。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多采用并联形式,发动机动力可以用以驱动车辆,也可以通过变量泵向蓄能器充液压能。蓄能器可以单独或同发动机一起共同驱动马达带动车辆的行驶。因此正如并联式的混合电动车,液驱混合动力车辆也具备如下工作模式:①仅由发动机驱动车辆;②仅由蓄能器驱动车辆;③由发动机和蓄能器共同驱动车辆。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可以通过蓄能器的调节作用,改变发动机的工作点,这样有利于改善车辆的经济性与降低车辆的排放。由于发动机和蓄能器共同驱动车辆,因此车辆的动力性得到提高外,也存在着改配相对小的排量的发动机进一步改善经济性的可能性,这点同并联式的混合动力电动车辆的特点相似[1]。

图1显示的是发动机和高压蓄能器为并联结构,可以共同驱动泵/马达部件,以后驱方式带动车辆行驶,发动机还可以通过变量泵向蓄能器储能。泵/马达部件的可逆作用可回收车辆的制动能量。为保证S UV 的动力性,发动机还可以通过机械前驱动装置实现前驱动。

2 基本组成元件

液驱混合动力的基本组成元件包括发动机、蓄能器、变量泵、泵/马达部件等。

发动机可以是汽油机动力、柴油机动力,也可以是代用燃料

动力。

图1 新型液驱混合动力SUV 原理简图

F i g .1W o rki ng P ri nc i p l e Ske tch o f N ew Hyd ra u li c Hyb ri d SUV

蓄能器采用气囊式蓄能器。气囊内充有氮气,通过压缩气囊和气囊的膨胀,实现向蓄能器充液压能和蓄能器放出压力液体对外做工。蓄能器是一具有较高功率密度的储能元件,能够辅助发动机工作,保证车辆动力性对峰值功率的要求,同时能够满足制动时间内对能量转换的要求。

变量泵部件为一斜盘式结构,通过改变斜盘的倾角,改变输出流量,向蓄能器或马达部件提供一定的压力油。

泵/马达部件是一个可在四象限内工作的液压元件,它可以实现车辆的加速、制动及倒车。

液驱混合动力车辆还包括各类液压阀类部件。

3 工作特性

液压混合动力具有如下工作特性:

1)变量泵和马达的配合使用,可以对马达输出轴上的转速进行

无级调节,从而实现车辆的无级变速。

2)蓄能器的引入,可以同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提高了车辆的动

力性。

收稿日期:2006-03-27

基金项目:长丰集团(有限公司)博士后科研项目资助(2005014);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20060390870)

?

31?第34卷第1期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Vol .34No .12007年2月 Tract or &Far m Trans porter Feb .,2007

3)蓄能器的引入,可以实现发动机与实际负载的分离,可以通过改善发动机的工况点,来改善车辆的经济性。

4)在充分利用蓄能器储存的压力能的基础上,可以由蓄能器提

供突变负载下所需的能量,从而可以减小发动机的装机容量[2]。

5)利用泵/马达部件的液压制动,可以回收制动能量;回收的能

量可以在车辆下次加速中释放出来,提高车辆对燃油的利用率,同时减小了对常规制动系的磨损,降低了这部分部件的维修费用。

4 国内外研究现状

液压混合动力技术在近十几年内,日益引起国外政府和研究机构的高度重视,其中美国环保署(U.S .Envir onmental Pr otecti on

Agency )对推动液驱混合动力技术在车辆上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过去的10年,美国EP A 和许多单位共同发展液压混合动力技术,这些合作者包括美国陆军、福特公司、Eat on 公司、Parker-Hannifin 公司、FEV 、M ichigan 大学、R icardo 公司、西南研究院及W isconsin 大学。对于液驱混合动力技术,美国EP A 提出了4个目标,即提高燃油的经济性、降低排放、提高汽车的动力性、降低制造费用。美国

EP A 从液驱混合动力技术研究中的底盘样件的实验中得出以下结

论:相对于同样改善了轮胎和空气动力性的中等大小的家用轿车的燃油性,运用液驱混合动力技术后,燃油经济性提高了3倍以上;通过降低燃油消耗和减小制动系的磨损节省的费用在1至3年可以弥补成本上增加的费用;0到60km /h 的加速时间约为8s;不需要使用昂贵的轻金属材料就可以实现高燃油经济性;这些有助于实现该技术的商业化

[3~5]

美国EP A 立项支持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与依顿(Eat on )公司共同研制液驱混合动力S UV,并于2004年已有样车参展。该车采用柴油动力,据报道燃油经济性可以提高55%。2005年2月,美国EP A 公布了同Eat on 等多家单位联合开发全液压驱动混合动力S UV 及皮卡车的消息。新一代全液压驱动混合动力S UV 及皮卡在城市及高速公路混合工况下燃油经济性可以提高30%~40%;在城市工况下燃油经济性更高;降低了排放;减小了制动系的维修费用;在城市及高速公路混合工况下1~2年节省的费用可补偿车辆增加的制造成本[3,6~7]。

英国R icardo 公司在200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公布了其对液驱混合动力车和并联、串联结构的混合动力电动车与常规汽车的比较研究,3种车较常规汽车在多工况下的平均节能效果,分别为39%,

31%和34%

[8]

,如图2所示,因此液驱混合动力车具有非常好的经

济性。

图2 液驱混合动力与串、并联混合动力节能效果比较

F i g .2Ene rgy Sa vi ng Effec ts o f Hyd rau li c,Pa ra ll e l,S e ri e s Hyb ri d E l ec tri c

Ve h i c l e s

液驱混合动力汽车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开展的较晚,主要是在城市公共汽车方面开展了一些研究工作。如哈尔滨工大,分析了影响二次调节静液传动系统在城市公交车辆驱动中节能效果的因素,提出了3种能量回收方案;建立车辆串联混合传动系统的数学模型,分析了以恒转矩制动和恒功率制动回收车辆惯性能的特点[9~10]。北京理工大学在分析城市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基础上,对城市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液压系统进行了探讨[11]。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较

早开展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高校,提出了能量回收和发动机控制相结合的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研究的新思路,并且对液驱混合动力车辆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12~16]。在国内汽车制造企业中,长丰集团联合国内相关高校,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液驱混合动力S UV 的自主研究工作,对拓广我国混合动力研究领域,提升我国汽车的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5 国内发展该技术的探讨

在我国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石油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混合动力技术作为目前提高车辆经济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而被各国政府和生产商重视。液驱混合动力技术作为混合动力技术的一个重要领域,应该引起国内各方的高度重视。液驱混合动力技术从其主要组成零部件来看,不存在目前短时无法克服的技术问题。变量泵/马达部件的制造技术目前都较为成熟;蓄能器元件目前已有应用高强度纤维材料制造的实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蓄能器的重量[1];液驱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成本相对目前的混合电动车的制造成本来说,具有较大的价格优势,同时蓄能器的免维护性、较长的使用寿命,也是目前电池所无法比拟的。因此在国内大力开展液驱混合动力技术,无论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紧跟国外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步伐,还是从经济实用性上考虑,该技术作为机-电-液一体化新技术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参考文献:

[1] 常思勤.汽车动力装置[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203~207.[2] 韩文.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的研究———驱动/制动系统[D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2005.

[3] U.S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 Agency .Hydraulic Hybrid Technol ogy —A

Pr oven App r oach[E B /OL ].(2004-03)[2006-06-24].htt p:www .epa .gov/otaq /technil ogy/420f04024.pdf .

[4] Green Car Congress .EP A ,Eat on and Partners Devel op ing Full D iesel 2

Hydraulic Series Hybrid f orUPS[E B /OL ].(2005-02-10)[2006-06-24].htt p://www .greencarcongress .co m /2005/02/epa_eat on_and_p.ht m l .[5] Green Car Congress .Eat on and Peterbilt t o Pr oduce Hydraulic Hybrids[E B /

OL ].(2004-10-20)[2006-06-24].htt p://www .greencarcongress .co m /2004/10/eat on_and_peter .ht m l .

[6] U.S .Envir on mental Pr otecti on Agency .World ’s First Full Hydraulic Hybrid

S UV Presented at 2004S AE Wold Congress[E B /OL ].(2004-03)[2006-06-24].htt p://www .epa .g ov/otaq /technol ogy/420f04019.pdf .

[7] I nstitute f or the Analysis of Gl obal Security .EP A D is p lays the FirstAdvanced

Hydraulic Hybrid Vehicle [E B /OL ].(2004-03-31)[2006-06-24].htt p://www .iags .org/n033104t3.ht m .

[8] Trev or B l oh m ,Scott Anders on,Hybrid Refuse Truck Study .2004M S C [C ].

Sofe ware V irtual Pr oduct Devel opment Conference .2004.Huntingt on Beach,Calif ornia .

[9] 姜继海,赵春涛,孟兆生.二次调节静液传动在城市公交车辆驱动中的节

能技术研究[J ].中国机械工程,2001(3):270~272.

[10] 赵春涛,姜继海,赵克定.车辆串联混合传动中二次调节系统的节能制

动[J ].中国机械工程,2003(6):529~532.

[11] 陈华志,苑士华.城市用车辆制动能量回收的液压系统设计[J ].液压

与气动,2003(4):1~3.

[12] 常思勤,易刚.一种新型电控液驱车辆的性能仿真与分析[J ].南京理

工大学学报,2004,28(2):12~14.

[13] 常思勤.关于一种新型电控液驱车辆的探讨[J ].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增刊),2002:26~27.

[14] 韩文,常思勤.模糊控制在二次调节静液传动车辆中的应用[J ].汽车

工程,2004(3):322~324.

(下转第16页)

干涉检查和约束识别等[2]。

2.2 用P r o /E 建立装配模型

首先建立装配环境的设置,在Pr o /E 的装配类型下设置相关参数,其完成后即可开始零件装配。在其过程中要注意装配的顺序,并注意模型的相关后续定义的一致性。第一个零件或部件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它是装配模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在删除后续装配灵活部件时,它不会被删除;但如删除它,则后续装配的零件或部件均会被删除。随后即可将进行其他装配。

2.3 系统的体系结构

系统以装配活动中的过程为仿真对象。在建立零件虚拟样机模型、装配过程模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仿真技术的检测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前沿技术,将整个装配过程形象、逼真、直观的再现出来,同时将仿真过程中获取的各种数据提供给设计分析人员,进行相关的设计分析与评价,并提出修改建议,以供产品研制过程中的其他人员参考[5]。虚拟样机仿真的分析系统的结构框架采用如图3

所示。

图3 系统结构图

F i g .3D i a g ram o f System Co n stitu ti o n

3 虚拟样机仿真结果的处理

当转换模型调入后ADAMS/V iew 后就可以充分利用系统自身的建模工具,添加几何模型、复杂约束、施加载荷等复杂模型特性,再通过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仿真分析,从而逼真的再现虚拟样机的仿真模型,利用参数设计进而实现优化。在ADAMS 下的虚拟样机仿真结果是否与物理样机一致,如果不一致就要分析,然后修改前面仿真或者模型参数,重复以上步骤最终使仿真结果与物力样机模型一致。但如果没有物理样机的实验数据,也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检验:检查虚拟样机的运动方式和顺序是否与物理样机一致;通过对称结构的受力分析看是否一致;通过一般受力和结构来分析,看是否有问题,从而更加完善的将物理样机用虚拟样机反映出来。

4 研究的目的

虚拟样机技术采用数值仿真形式进行虚拟产品设计开发,仿真模型的参数就是物理样机的设计参数,仿真模型能替代物理样机进行设计参数的测评。虚拟样机因为参数修改方便,相比物理样机显然是“软模型”,能轻易的实现原形的多元化,柔性好。减免了昂贵成本的物理样机研发制造过程,降低了研发成本,同时减少了不合理方案盲目上马的风险[4]。

5 虚拟样机系统的应用

虚拟样机系统首先在军事、航天等高科技领域等方面获得成功的应用。例如:用于宇航员、飞行员训练的座舱系统、战场实时演练系统(虚拟战场)等。虚拟样机系统在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可大大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例如:波音公司777飞机的设计、福特汽车外形设计与碰撞实验等。目前应用效果较好是下面几个方面:

1)产品的外形设计

例如:汽车外形造型设计是汽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以前多采用泡沫塑料制作外形模型,要通过多次的评测和修改,费工费时。而采用虚拟现实建模的外形设计,可随时修改、评测,方案确定后的建模数据可直接用于冲压模具设计、仿真和加工等。

2)产品的布局设计

在复杂产品的布局设计中,通过虚拟样机系统可以直观地进行设计,避免可能出现的干涉和其它不合理问题。例如,工厂和车间设计中的机器布置、管道铺设、物流系统等,都需要该技术的支持。如在复杂的管道系统中,设计者可以“进入”其中进行管道布置,检查可能的干涉等错误。

3)机械产品的运动仿真

在产品设计阶段必须解决运动构件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协调关系、运动范围设计、可能的运动干涉检查等。

4)产品装配仿真

机械产品中众多的零件要装配在一起,其配合设计、可装配性是设计人员常常出现的错误,往往要到产品最后装配时才能发现,造成零件的报废和工期的延误。采用虚拟样机系统可以在设计阶段就进行验证,保证设计的正确。

6 结束语

虚拟样机技术的功能,必将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得到更大的展现。虚拟样机技术具有的低成本、高效率的特性,特别是在设计过程中大大提高了设计的质量,并且可以在当前国内条件下达到实用化。同时,该技术进一步推广后,随着国家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必将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参考文献:

[1] 祖旭,黄洪钟,张旭.虚拟样机技术及其发展[J ].农业机械学报,2004,35

(2),168~171.

[2] 高秀华,李炎亮,邓洪超,等.机械三维动态设计仿真技术[M ].北京:化

学工业出版社,2003.

[3] 万毕乐,刘检华,宁汝新,等.面向虚拟装配的C AD 模型转换接口的研究

与应用[J ].系统仿真学报,2006,18(2):391~394.

[4] 程燕,鲍务均.综述基于ADAM S 的液压仿真虚拟样技术[J ].机械研究

与应用,2005,18(1):94~95.

[5] 柳辉,郝建平.基于虚拟维修仿真的维修性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J ].系

统仿真学报,2006,18(2):378~383,391.

(编辑 云 清)

作者简介:高志明(1976-),男,河南洛阳人,硕士;介战(1949-),男,河南洛阳人,教授,硕士生导师。

(上接第14页)

[15] 韩文,常思勤.新型二次调节静液车辆传动系统的智能P I D 控

制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2004(5):9~11.

[16] 韩文,常思勤.对二次调节系统中蓄能器的研究[J ].机床与

液压,2003(10):197~198.

(编辑 郭聚臣)

作者简介:魏英俊(1971-),男,工学博士,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高级会员,现为湖南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流动站、长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在站博士后,主要从事车辆动力装置总成技术研究;柏军玲,女,工

程师;周友,男,工程师。

汽车与节能

汽车与节能 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外如此,我国更会这样,尽管汽车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但节能环保问题正成为制约其快速发展的瓶颈。积极发展节能环保型汽车,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汽车节能还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欧洲、日本认为全球变暖是地球最大的环境威胁之一,CO2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而传统汽柴油车大量排放CO2。因此,汽车节能也就是控制了CO2排放,节能也可算作广义环保。 什么样的汽车才算节能呢?目前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来说汽车能耗是指模拟道路工况运行条件下的油耗,发达国家定义的先进汽柴油车的节能目标是小于5 L/100km,许多国家规定了一个及格线,不达标就罚款或公布于众。 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国家强制性标准GB 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分两阶段规定了乘用车分别在2006年、2008年必须达到的油耗目标。目前正在制定轻型商用车油耗限值标准。 节能环保型汽车早已成为世界汽车消费的主流。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节能型小汽车占绝大多数。随着油价不断上涨,我国节能小汽车增长迅速,但比例仍然偏低,中国汽车节能还任重道远。 汽车与空气污染 汽车主要污染物为一氧化碳、未燃碳氢、氮氧化物和颗粒物,前三种为气体气态污染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尽管柴油机在特定工况下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排放,如黑烟,但通常的颗粒物也是看不见的。汽油机在润滑油燃烧或富油燃烧(如冷启动)也会产生可见的颗粒物。

这些污染物排放与油耗没有直接的联系。 汽车污染物排放水平主要取决于车辆的技术水平和保养情况。其它因素诸如驾驶习惯、行驶工况和环境温度也会影响污染物的排放。 汽车主要污染物对人体的主要危害如下: CO—一氧化碳会降低血液的携氧能力,导致人体关键组织缺氧。CO浓度较高,例如室内煤炉的排烟管堵塞将是致命的;较低的CO浓度就可能危害人体健康,尤其是对有心脏病的人群。 HC—碳氢化合物能增加地表臭氧的形成,对人类的呼吸系统有危害。另外,一部分HC 是致癌物质,而且也是间接的温室气体。 NOx—氮氧化物可以在空气中产生化学反应生成NO2,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的原因,暴露在高浓度的氮氧化物环境中将会导致医院就诊率的增加,长期的暴露可能影响肺功能,并增加敏感人群的过敏反应。NOx能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的产生,能破坏植被、导致地表的臭氧形成,并且能与大气反应形成颗粒物(‘二次颗粒物’)。 颗粒物—颗粒物能危害人体的健康,尤其是对那些患有呼吸紊乱疾病的人群。由于呼吸疾病和心血管疾病,颗粒物与医院就诊率的增加有联系,它会导致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提前死亡,并且降低预期的寿命。 国外汽车是城区和靠近繁忙公路地带的最主要空气污染物,随着我国汽车的普及也呈现同样的趋势,为此国内外非常重视汽车污染物的控制。通过提高燃料质量和逐步加严新车的排放限值,上述污染物的排放正在降低。举个例子,目前80辆电喷车的排放可能与1995 年之前的一辆化油器车排放相当。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工况法排放标准,2000年大幅度降低新车排放限值(通常称为欧Ⅰ标准),促使了先进排放控制技术的采用,例如汽油电喷技术、催化转化器。更加严格的排放限值分别在2004年(欧Ⅱ)和2008年(欧Ⅲ)开始实施,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已经提前实施第三阶段排放标准。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汽车节能环保论文: 浅谈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将日趋严重,而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也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 关键词: 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1 汽车企业自身要实现节能与环保 1.1努力寻找新的替代能源,发展节能环保车 传统燃油汽车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汽车企业要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重视程度与实际投入,采取有力措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开发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培育自主品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新能源车型的研究。近年来,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已经进入产业化,锂动力电池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车用燃料电池技术不断进步。奥运期间,我国已成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汽车。接着,国家在公交、出租等公共服务领域示范使用了新能源电动车。车企应重点推进小型电动轿车的产业化发展。小型电动轿车符合我国国情以及电动汽车本身的发展规律。我国有丰富的锂资源、稀土资源和镁资源,可以为电动汽车关键部件原材料提供资源保障。而且我国的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等轻型电动车的生产历史和技术经验,为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奠定了良好基础。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目前虽已量产,但市场接受程度偏低。和传统的燃油汽车相比,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能耗优势不言自明。但是一谈到价格,这款车显然并不占优势。过高成本导致目前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难以推广应用, 混合动力汽车除了以往的动力装置外, 至少还必须安装电池, 其成本不可能降至普通汽车的水准。因此, 油电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发展的首要难题是降低成本, 这也是有待车企解决的最大课题, 特别是必须降低动力电池、电机驱动系统、电子控制系统等的成本。这样,混合动力车的销售量才会提高,才会真正为节能和排放做贡献。在研发锂动力电池技术方面,锂离子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容量大、无记忆性、性能好等优点,得到各汽车企业的一致认可,是目前车用电池的产业化热点。锂电池根据正极材料不同,主要有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锂锰氧化物和磷酸铁锂四种。由于我国铁资源丰富、铁价格低廉并且无毒,因此,磷酸铁锂是目前最理想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而且长远来看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2009年解决了磷酸铁锂材料改性和规模生产方面的难题,自主设计建成了年产500吨的磷酸铁锂生产线,在国内率先实现磷酸铁锂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我国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使得我国在动力电池这一新兴领域占据技术和市场先机。锂电池的价格和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车用燃料电池性能好,环保,但价格昂贵,尚未产业化,有待继续研发。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电池的安全性是首要指标,研发出安全性高、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成本低的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电池技术的根本性突破,才会有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商品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是动力电池性能的竞争。谁掌握了动力电池的领先技术并将其产业化,谁就会在未来汽车市场占领先机。 当今,传统燃油汽车仍占据主流地位。就核心技术和研发水平来说,新能源汽车还难以与其抗衡。但是在低碳环保大势所趋的环境下,积极研发新能源汽车是我国车企应该坚持的战略选择。因此,汽车企业应保持清醒头脑,把产品技术研发作为重中之重,从为吸引受众眼球和争取政策补贴的忙碌中摆脱出来,认认真真地投入技术研发。新能源汽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小议汽车节能与环保技术 陈山 海南海口570311 摘要:在汽车行业中,减少破坏环境的汽车的生产和使用是现在节能减排的当务之急,而相应的互补对策则是尽可能的开发绿色能源去补充动力能源,满足工业发展和人民正常生活的使用和需要。本文主要对汽车节能环保技术进行了探讨分析,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汽车;环保控制;节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汽车的尾气污染已经成为大气污染的元凶。因此世界各国纷纷出台更加严厉的排放法规,而汽车生产商为了自身发展,迎合消费者日益增加的环保意识,也投入巨大的精力进行汽车环保方面的研究,采用了许多新技术。从环保技术的分类来说,可以分为在现有燃料(汽油/柴油)汽车领域的技术和在利用新能源开发新汽车方面的技术。 1从汽车生产设计开始建立环保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大量实践探索和深刻反思形成的突破性共识,汽车设计也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产品开发阶段对其整个生命周期予以评价, 最大限度地消除对制造和使用环境乃至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并对产品的可回收性、再生性以及不可回收时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予以充分考虑。 1.1汽车设计者应更新观念树立环保意识。汽车开发的传统方法是以人的需要为中心,无视后续的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污染和能源消耗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只有改变这种意识,树立新的观念,才能适应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2汽车设计应选用利于环保的零部件及机器总成。(1)选用已经达到先进排放标准的发动机。目前,国内发动机制造技术与国际上差距较大。(2)选择采用先进技术的发动机,例如选择采用均质稀燃技术、进气系统改进技术、复合涡流控制技术及点火系统改进技术的发动机。(3)选用已知对环境无污染的汽车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

汽车节能技术-实现汽车低碳运输的途径.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途径分析 班级学号姓名 1 概念与背景

低碳浪潮中的低碳泛指的是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活动、行为、计划和思想观念在经济活动中的体现。低碳运输的定义是指以降低污染物排放、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通过先进的物流技术和面向环境管理的理念,进行物流系统的规划、控制、管理和实施的过程。 运输是物流的主要环节之一。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信息及运输组织所构成的运输系统是物流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运输活动,物流系统的各个环节有机地联系起来,物流系统的目标才得以实现。运输在物流活动全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于是传统的、粗放型的运输模式必将对低碳运输的发展造成巨大的阻碍。 低碳交通运输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发展方式,其核心是在提高交通运输的能源效率,改善交通运输的用能结构,优化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式。目的在于使交通基础设施和公共运输体系最终减少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代表的高碳能源的高强度消耗。

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环境污染、人口膨胀、资源短缺三大危机。因此,改变传统的物流现状,构建绿色物流体系显得尤为重要。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以发展绿色物流作为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关键点。 2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的方法途径 尽管目前全球基本达成了低碳发展的共识,但实际上,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国家立场不同,造成对低碳交通的评价衡量标准不同,低碳交通没有一个统一的落实执行准绳,而是一个逐步接近的终极目标,是一个动态追求社会经济发展与交通低碳化平衡点的过程。因此,可以说,低碳交通是人类低碳发展方向下体现在交通领域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以及为实现这种理念而采取的方式和执行的结果,是体现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则非常多,如图1所示: 实现汽车低碳运输技术通常是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其中,局限于汽车的低碳运输技术大致有技术创新,信息技术以及城市规划。技术创新是汽车实现低碳运输最直接的方式,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汽车使用过程中的能源利用率,降低高碳能源的使用率,甚至彻底改变汽车用能结构,这类技术包括新能源技术,能源利用率提升技术。信息技术和城市规划相结合,例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优化、区域运输通道统筹规划建设、提升路网等级、客货运站优化布局、城乡客运一体化、客货运零换乘和无缝衔接等措施,可以激发交通运- 2 - 输资源配置的集聚效应、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这方面的技术较为混杂,其中最主要的技术是

国内外汽车节能发展现状

国内外汽车节油概况随着能源的日渐紧张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迫切,汽车节油工作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许多国家都把节能作为一项国策。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汽车用油在石油消费总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汽车节油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了研究降低汽车油耗的技术,美国各大汽车公司均拔出大量研究经费。美国汽车制造厂在减轻汽车重量、改善空气阻力、提高传动效率、减少附件功率损耗,发展小排量汽车、汽车柴油机化,发展电动汽车,开发醇类燃料等方面取得较大发展。与此同时,美国国家还对建设公路和养路进行了大量投资,以期降低油耗。 欧盟国家非常重视汽车节油政策的调节作用,制定和实施了一整套积极有效的燃油税收政策,同时比较注重生物燃料的研发。英国政府仅在1980年就提供了600万英镑作为研究节能问题的资金,其中400万英镑用于研制发动机、变速器与微机处理器,200万英镑用于研制电动汽车及蓄电池。法国政府于1974年就成立了国家能源机构。1975年由中央计划委员会制定了法国的“能源政策”。1991年,法国政府投资2.3亿法郎给标志-雪铁龙联合公司和雷诺公司共同生产电动轿车。 日本是没有石油的国家,所需石油全部依靠进口,这就迫使日本自20世纪60年代起就高度重视发展节能型汽车。日本汽车保有量逐年大幅度增目前节能引起我国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中央政府把节能减排列为国家经济工作的八大任务之一和考核政府领导的重要指标,以此来推动全社会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随着我国进入“汽车社会”,汽车耗能在能源消耗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并成为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我国在传统内燃机节油方面还有很大的潜力,国外研究的复合火花点火技术、缸内直喷技术、增压技术、低压缩高膨胀循环、可变气门相位及升程、可变压缩比、可变排量、减速时部分汽缸休眠、双火花塞顺序点火以及集成的起动发电机等技术在我国均有所发展。清华大学承担国家"973"重点项目“新一代内燃机燃烧理论与石油替代的基础研究”,在发动机新型燃烧机理的研究上取得了进展;天津大学开展稀薄燃烧技术的研究,燃油消耗率可降低15%;吉林大学、湖南大学、长安大学等一批高校都在开展汽车动力系统优化节油的研究。 第1章 2.汽车轻量化节油 不锈钢与强度较高的碳钢相比,表现出不少优点。一汽轿车、奇瑞汽车公司在轿车车身上进行了高强度钢板的初步应用实验;上海交大、湖南大学、重庆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在镁合金的强韧化、耐蚀性、阻燃性和抗高温蠕变性等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在轻量化结构设计方面,结构优化和零部件的模块化设计水平不断提高,如采用前轮驱动、高刚性结构和超轻悬架结构等来达到轻量化的目的,计算机辅助集成技术和结构分析等技术也有所发展。湖南大学与上汽通用五菱在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方面开展了较深入的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发了CAD系统CAXA,并已经开展了客车轻量化技术的研究,利用有限元法和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和结构优化设计,以减少车身骨架、发动机和车身蒙皮的重量等替代燃料节油是解决我国目前严峻石油能源形势的一种有效途径。我国的替代能源发展已纳入“十一五”发展规划,按照“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方针,实行直接替代(以发展车用替代燃料为主)与间接替代(以节能、替代工业原料与燃料用油为主)一起抓。 针对我国“富煤少油缺气”的国情和现有技术基础,适宜我国目前发展的替代能源主要为:煤基替代燃料、生物质替代燃料、天然气替代燃料和氢能。煤基替代燃料中,M15比例甲醇汽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国外汽车发动机的新技术扫描 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在发动机开发中的关键作用 伴随汽车产销量快速增长而来的是大气污染和石油消耗。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在汽车节能、环保技术开发中起着关键的决定性的作用。与美国上世纪90年代中实施的联邦排放法规相比,于2007年全面实施的新联邦排放法规将要求汽车氮氧化物排放降低幅度高达95%,碳氢排放物降低幅度高达84%。而于此同时,与排放相关的系统及零部件耐久性要求达到12万英里。2007年美国联邦排放标准中第五分组碳氢排放极限约为欧Ⅳ排放极限的一半(由于测试循环的不一致,真正的排放要求比欧Ⅳ排放的一半还低)。这越来越严格的排放法规和人们对节能认识的加深,使得高效率、低排放车用发动机技术的开发受到高度的重视,从而促使传统的内燃机技术不断创新。如汽油机直喷技术、可变气门定时技术、可变进气管、燃烧速率控制滑片、可变排量技术、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等等。由于各国国情的不同,在环境保护及节能方面所侧重的技术也有所区别。日本出于国土资源的因素,微型车辆、经济型车的比例较高,小排量发动机就既能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又能给这类车提供足够的驱动力;而在欧洲,由于柴油便宜,热效率远高于汽油机,使消费者容易接受柴油机驱动的汽车要比汽油机驱动的同类汽车贵1000-2000美元的事实。另外,柴油机的低速扭矩远胜于汽油机,这也使偏爱汽车运动感的欧洲人更将直喷柴油机视为高科技的代表。现在的西欧,超过35%的新车销售是柴油机。在发动机节能环保新技术开发的同时,人们不能忽视燃油特性对发动机技术普及的巨大影响。汽车尾气的净化完全依赖于废气催化后处理装置,而燃油中硫含量是催化后处理装置的“克星”。燃油中的硫在气缸内燃烧后氧化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载体涂层中的催化物起反应,使催化器的转换效率大幅度下降。根据燃油含硫量法规,欧洲柴油机的含硫量在 50ppm以下,而美国联邦目前限制300ppm,到2007年将降低到80ppm。欧洲低硫柴油为柴油机的普遍应用创造了条件。在美国,随着含硫量的降低,直喷柴油机在轻型车上的应用的条件日趋成熟,所有的跨国汽车公司都在开发针对北美市场的高速直喷柴油机,以待近几年后投入市场。 涡轮增压发动机(Turbo) 在宝来1.8T、速腾1.8T、途安1.8T、帕萨特1.8T、奥迪A4、1.8T/2.0T、奥迪A62.0T等车型上,都装有涡轮增压发动机 (Turbo)。增压技术是一种提高发动机进气能力的方法。它通过采用专门的压气机,预先对进入气缸的气体进行压缩,提高进入气缸的气体密度,增大进气量,更好地满足燃料的燃烧需要,从而达到提高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在不增加发动机排量的基础上,可大幅度提高功率和扭矩。但涡轮工作有迟滞现象,并且保养费用高。 机械增压发动机(Su—percharger) 北京奔驰E200K路虎揽胜运动版等车型上,都装有机械增压发动机。机械增压的压缩机直接被发动机的曲轴带动,它的优点是响应性好。但是它本身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因此机械增压不能产生特别强大的动力,尤其是在高转速时,从而影响到发动机转速的提高。它响应性好完全没有涡轮的迟滞现象,可以在任何时候都能输出源源不断的扭力。但高转速时会产生大量的摩擦,从而影响到转速的提高,并且噪音大。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教学大纲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 一、课程说明 1、课程名称(中英文):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Automotive New Energy & 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y 2、课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3、适用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汽车服务工程专业 4、开课学院:交通运输学院 5、课程负责人:邵毅明 二、课程地位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是我院为交通运输专业和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 课程主要介绍汽车节能的基本原理,各种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情况,各种节能技术结构及工作原理,使学生系统掌握汽车节能知识。课程涉及内容广泛,与现今汽车新技术发展密切相关,在课程教学方面,除了在基本节能原理进行引导分析之外,还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广泛涉及相关知识,参与课堂讨论,加深对汽车节能技术的理解。 本课程的前修课程为《汽车构造》、《汽车发动机原理》。 三、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 (一)基本教材 邵毅明主编. 汽车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8 (二)主要参考资料 1、刘玉梅主编.汽车节能技术与原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崔胜民主编.新能源汽车技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边耀璋.汽车新能源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4、陈礼璠、杜爱民、陈明. 汽车节能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5、熊云.汽车节能技术原理及应用.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7 6、李朝辉、杨新桦主编.汽车节能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7、张滨友.汽车燃料和润滑剂.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8、简晓春、杜仕武.现代汽车技术及运用.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9、朗全栋、董元虎.汽车运行材料.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0、陈军、袁华堂.新能源材料.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11、蔡凤田等.汽车节能与环保实用技术.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2 12、崔心存.现代汽车新技术.北京:北京交通出版社,2001 13、邵毅明.压缩天然气汽车改装与维修.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14、张铁柱、张洪信.汽车安全、节能与环保.第一版.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 15、傅立敏著.汽车空气动力学.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6、李卓森主编.现代汽车造型.北京: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17、王文伟,毕荣华编著.电动汽车技术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四、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节能的基本概念、评价指标、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以及汽车节能的主要途径,掌握汽车新能源的主要性质,在汽车上应用的主要方式、对汽车性能的主要影响等。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掌握最新的汽车节能技术及其基本原理,为今后从事汽车运输企业管理、汽车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系(分院)汽车工程系 学生姓名郭嘉琦 学号09183014 专业名称汽车电子 指导教师罗富坤 2012年 3 月10日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系(分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评阅意见表

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展望 郭嘉琦 摘要:随着油价的一路走高,用车养车的成本越来越高,而准备购买新车的人们现在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准备购买的车是不是够环保、够省油,保养维护是不是方便和便宜,而汽车的节能技术也在现代汽车中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汽车节能高效环保 随着国内的近几年来的汽车市场的火爆,我国汽车产销量达到了世界第一。而日益升高的油价让准车主养车成本越来越高的同时,也让不少目前有买车想法的人们有些彷徨,按照自己的经济情况买辆车不是什么问题,但随之带来较高的养车成本有些承担不起了。伴随着这个问题,当消费者在选择一辆车的时候,这辆车是不是省油、环保,也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很多汽车厂家也看到了市场的需要,开发出了更多的环保车型。例如大众的Blue Motion蓝驱车型、奔驰的Blue EFFICIENCY和hybrid车型。随着这些应用了各种汽车节能技术的车型陆续在国内市场上市,汽车节能技术也开始慢慢进入了大众视野。 汽车节能技术是用于改进汽车能源消耗的技术。汽车节能措施涉及方方面面,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有效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路与交通设施的合理配套,车型及油品按需生产配置,运营的合理等非技术问题。技术方面,保证产品质量,按照规范使用和维护机器,改变汽油机燃烧方式以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在现有的燃烧方式下,可以采取以下手段进行节能:改进供油系统,汽油机改气缸燃油喷射,可提高汽油燃烧效率;改进点火系统,提高汽油机运转稳定性;减少发动机附件损失,合理的使用配件,进行相应的改装。本文主要从技术方面探讨汽车节能技术的应用与未来。 一、普通车辆的节能技术

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

Focus Monthly 28ENVIRONMENT 运输途中的电子废弃物。 □ 策划·撰文/本刊编辑部 图/沈绍柱 每月聚焦Focus Monthly 汽车产业的节能减排 Focus on energy saving and reducing exhaus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节能减排是中国目前在治理环境污染上的主要措施之一。作为污染物排放和能源消耗均较高,且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行业,其节能减排已成为整体治理措施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作为陆上的交通工具,汽车每天要消费大量的能源,同时排放大量的碳、氮、硫的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等多种大气污染物,是重要的大气污染发生源。因此,汽车的使用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汽车尾气污染大气环境问题,二是汽车消耗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问题。 在国内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和地区,诸如珠三角、长三角等区域,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汽车尾气排放污染城市的大气质量情况日益严重。城市群区域大气复合污染呈现显著恶化和蔓延趋势,造成大范围的灰霾、具有强烈刺激性的光化学烟雾、酸雨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极大地影响着投资环境、危害人体健康、损害城市建筑筑设施。 另一方面,全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私家车拥有量剧增,消耗大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问题也日渐明显,城市“油荒”现象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同时,城市交通拥堵现象严重,汽车“空转率”提高,反过来浪费了更多的能源,排放更多的汽车尾气污染。 在2007年10月30日广州召开的“2007节能减排高峰论坛”上,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李秋明指出,目前全国城市汽车保有量是5000多万辆,总体机动车数量超过1.5亿辆。同时,机动车生产数量仍在增多,去年全国机动车生产总量为700多万辆,今年预计为850万辆。如何实现增产不增污,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是一个挑战。 如何减少汽车尾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如何节约能源?其实,今年国家环保总局提及的近期污染治理重点中没有涉及汽车行业。但毋庸置疑的是,国家对这一对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的汽车行业的管理正在加强。 2004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颁布《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正式实施,明确提出“国家引导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和排放标准的要求,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和轿车柴油发动机技术。国家在科技研究、技术改造、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混合动力汽车的生产和使用。”并提出“2010年前,乘用车新车平均油耗比2003年降低15以上。要依据有关节能方面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建立汽车产品油耗公示制度。” 2005年7月1日,我国汽车燃油消耗的第一个强制性国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正式实施,国家对节能环保汽车的鼓励和监管进入实质阶段。2006年初,国家六部委联合发出《关于鼓励发展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的意见》,从源头上控制高耗油汽车的发展。 2007年11月1日起,国家发改委新制定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施行。同时,国家提高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我国将在2007年全面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排放标准,2010年全面实施国家第四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一系列措施表明,节能减排正在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主题。 汽车行业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行动,正在树起一个 全新的车市风尚标。 29 2007/12

发动机燃烧新技术

发动机燃烧新技术——Hcci 发动机均质充量压缩着火HCCI(homogeneous charge compression ignition)燃烧是一种全新的燃烧方式。是将燃料、空气及再循环燃烧产物所形成的预混合气被活塞压缩,自燃、着火、做功的过程。 一、HCCI燃烧方式概述 HCCI是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被压缩直至自行着火燃烧的方式。随着压缩过程的进行,气缸内的温度和压力不断升高,已混合均匀或基本混合均匀的可燃混合气多点同时达到自燃条件,使燃烧在多点同时发生,而且没有明显的火焰前锋,燃烧反应迅速,燃烧温度低且分布较均匀,因而,只生成极少的NOx和微粒(PM),在低负荷时具有很高的热效率。HCCI发动机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超低的NOx和PM排放。 2.燃烧热效率高。HCCI发动机的热效率甚至超过了直喷式柴油机。 3.HCCI燃烧过程主要受燃烧化学动力学控制。 4.HCCI发动机运行范围较窄,HCCI发动机燃烧受到失火(混合气过稀)和爆燃(混合气过浓)的限制,使发动机运行范围变窄。对于高十六烷值燃料,由于HCCI发动机燃烧非常迅速,在高负荷工况下(混合气浓度大)易发生爆

震;对于高辛烷值的燃料,由于HCCI燃烧为稀薄燃烧,发动机在小负荷工况下容易失火。 5.HCCI发动机HC、CO排放偏高。这主要是由于HCCI 燃烧通常采用较稀的混合气和较强的EGR,因缸内温度较低造成的。 二、柴油机HCCI燃烧的特点 实现柴油机HCCI燃烧要面临两方面的困难:一是柴油粘度大,挥发性差,难以形成均质混合气;二是柴油作为高十六烷值燃料,容易发生低温自燃反应,均质混合气的燃烧速度控制困难,易造成粗暴燃烧。 柴油HCCI的燃烧放热表现出特别的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放热曲线上较小的峰值)与低温化学动力学有关(冷焰或蓝焰);第二阶段(放热曲线上较大的峰值)是主燃烧期;第一阶段是第二阶段的焰前反应,焰前反应放出的热量加热了余下的充量,同时余下的充量继续被压缩,经历短时间的延迟后,余下的充量达到着火条件,几乎同时着火,使放热率迅速升高,表现在放热曲线上出现大的峰值。 因此,HCCI燃烧速度较快,燃烧始点和放热率对压缩过程中充量的温度、压力等很敏感,控制起来很困难。如果HCCI燃烧控制得较好,则可在拓宽的大空燃比范围内进行高效稳定的燃烧,循环波动压力小,工作柔和。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全球节能环保汽车技术的发展趋势 能源和环境正在成为影响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两大决定性因素。进入新世纪以来,以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先进柴油、醇类汽车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呈现出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各国政府和各主要汽车厂商均不约而同地将新清洁环保汽车技术视为未来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一、未来节能环保汽车技术发展的若干趋势与前景判断 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至少到2020年前),全球节能环保汽车的技术格局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的态势。 一是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国际汽车新能源技术的总体格局是不同技术路线(先进柴油、醇类、纯电动、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生物质能等)呈现多元化发展的“百花齐放”格局。对于国际汽车厂商而言,多元化发展也意味着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种可能的技术路线。 二是多种技术融合发展。不同技术路线之间并不是绝对的相互排斥,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融合与互动关系。如汽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柴油与电动的混合动力技术、混合动力与燃料电池技术相融合。 三是阶段性不均衡发展。从时间序列来看,短期内(2010年前),先进柴油技术是技术相对成熟、适合规模化生产的先进适用技术,混合动力处于产业化初始阶段,而燃料电池、纯电动等技术还无法实质性地进入产业化阶段。中期来看(2010年左右),混合动力汽车有望进入大规模商业化阶段,成为产业化条件相对成熟的替代性技术,市场份额会出现较快的增长。长期来看(2020年以后),燃料电池有可能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但市场化前景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主要取决于燃料电池堆和氢存储系统的成本降低方面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 四是强强联合。强强联合正在成为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新能源汽车研发投入巨大,如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的研发投入都在10亿美元以上,为了分摊研发成本并提高该项技术上的竞争优势,一些大型的跨国汽车公司开始强强联合,组成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技术联盟。 五是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强有力的推动与扶持也是节能清洁发动机技术发展的重

汽车行业节能技术发展

汽车行业能耗分析 1.我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现状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需求不断膨胀。2007年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分别达到23.7亿t标准煤和26,5亿t标准煤,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2008年全年能源消费总量经过初步估算将达28,5亿t标准煤,比2007年增长4.0%。而能源消费总量中工业能耗占比达70%左右,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美国的工业能耗占全国总能耗的比重不到20%,日本不到30%),因此降低工业能耗对我国能耗消耗总量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汽车是工业能耗大户,我国每年新增石油需求的2/3用于交通运输业。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的石油战略面临的压力日渐增加。在过去15年里,我国成为世界石油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而汽车的能耗占总能耗的前列。由于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在未来将面临枯竭的危险;同时,能源价格不断上涨,曾在2008年7月11日攻上147.27美元的历史新高。尽管后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油价连续下跌,但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样的趋势不可能一直持续下去,随着世界经济的逐渐复苏,油价也将会逐渐回升。在工业体系中,汽车工业总产值接近我国工业总产值的5%,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单位GDP能耗的数值。因此,汽车行业的能耗分析与节能技术的研究对于全社会的节能有比较大的贡献度。 对于整车企业而言,由于产品不同、产量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单位产品的能耗会有一定差距。但从对2007年国内部分大型整车制造企业能耗的统计(见表3)可以看出,就是对于产品类似、产量接近、制造工艺类似、地理位置接近的企业,由于企业的规划设计方案不同和运行管理方面的差异,不同企业间单位产品能耗竟相差50%以上。这正是说明在汽车TU设计和运行管理等方面很有可能挖掘潜力的地方。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装配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附加值低、污染重、能耗高是它们的通病。 由于汽车工业产业链长、关联度大,能源消耗高度集中,因此,做好每一个生产环节的节能工作对整个汽车行业的节能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汽车行业节能技术研究 1.整车制造企业节能技术 一般来说,整车制造企业节能技术可从工艺、电气、给排水、暖通与空调、动力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工艺节能

汽车环保节能技术浅析

论题:《汽车环保节能浅析》姓名:熊子力 班级:091班 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 学号:20093303 班级序号:54号

摘要: 改革开放30年来,汽车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目前,汽车产业环境污染状况严重,汽车尾气排放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汽车保有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将日趋严重,而且巨大的能源消耗和日益减少的石油资源也将成为最大的矛盾,因此,积极推动汽车产业的节能与环保势在必行。 关键词: 节能环保发展新能源汽车。 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已达到5000万辆,汽车在我国能源消耗和大气排放中均占较大比重。其年耗油量已接近全国成品油总量的60%,汽车尾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中数量最大、累积性最强的毒气。汽车尾气中的CO、HC、NO、NO2等,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也极大破坏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按照近年来的汽车增长速度和油耗水平,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1.5亿大关,年耗油量将突破2.5亿吨,大气污染也将更加严重。能源和环境将受到更严峻的考验。我国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曾作出庄严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一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无疑对在生产、销售及售后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碳排放的汽车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汽车企业将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肩负着重大使命。 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符合我国能源供给实际和大众消费水

平,有利于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保护环境,对于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汽车产业的节能环保既要有汽车企业的自身努力,又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更需要全民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2020吉大网络教育汽车节能技术大作业解答

2020吉大网络教育汽车节能技术大作业解答(说明:前面是题目,后面几页是答案完整解答部分,注意题目的顺序。) 一论述题 1.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谈谈对汽车节能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 2. 混合动力汽车要进入实用化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3. 影响汽车能耗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4. 论述汽车节能的意义 二名词解释题 5. 负荷特性 6. 制动能量回收 7. 发动机特性 8. 进气管动态效应 9. 吨 10. 稀薄燃烧汽油机 11. 配气正时 12. 经济车速

13.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14. 燃油消耗率 三简答题 15. 为了省油,汽车起步时如何控制节气门 16. 简述燃油掺水乳化节油原理 17. 可燃混合气成份及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 18. 降低空气阻力系数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19. 使用清洁汽油有哪些优点 答案完整解答部分: 一论述题 1. 答案:所谓汽车节能是指汽车在完成相同运输任务(运量或周转量)前提下的燃料或储能的消运量或周转量)耗量下降。耗量下降。20世纪70年代的汽车节能工作状况 20世纪70年代的汽车节能工作状况 :节能在我国世纪70 还没有得到真正足够的重视。还没有得到真正足够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的节能发展状况开始从驾驶操作、20世纪80年代的节能发展状况 :开始从驾驶操作、车辆保养、节油器等方面研究节能。车辆保养、节油器等方面研究节能。 20世纪90

年代至今的节能发展状况世纪90年代至今的节能发展状况 :我国的节能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汽车节能新技术、工作纳入了法制化的轨道,在汽车节能新技术、节能管理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节能管理等方面得到很大发展,但汽车在动力性与经济性指标上与国外产品尚有一定差距。与经济性指标上与国外产品尚有一定差距。多元化发展、近期节能环保汽车的发展趋势:多元化发展、多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种技术相互融合、阶段性不均衡发展、强强联合、政府扶持。 汽车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我国高速公路网形成,乡村公路,我国高速公路网形成,乡村公路,公路客货运输量和汽车保有量均迅速不断地增长,因此,汽车保有量均迅速不断地增长,因此,我国汽车运输需求的能源数量将不断激增,的能源数量将不断激增,而我国的石油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其需要我国汽车技术的平均水平低于世界发达国家。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来说,如何有效地利用和节约资源,使之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需要,已成我国一项重要的战略问题。目前,节油技术在汽车设计、制造以及使用方面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并朝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汽车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生产节能汽车。使用汽车时节能,节能汽车指的是低能耗、低污染、小排量、新能源、新动力汽车。 由于世界范围内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及交通的越发便捷,汽车的燃油

汽车节能环保装置

节能减排 项目实施 (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项目 荣获台湾智慧财产局专利项目 一、实施摘要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出台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奖励政策措施修订通过,公共机构应当厉行节约,杜绝浪费,带头使用节能产品、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许多城市都在加大环保力度,尽量减少汽车大量增加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为了推动全社会节约能源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不仅需要良好的汽车产业政策和良好的外部环境,也要重视每一个汽车拥有者后顾之忧。 ※要推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实现,必须借助法律手段。最新修订的《节约能源法》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推进能源资源优化开发利用和合理配置,推进有利于节能的行业结构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和企业布局。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电力、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油加工、化工、煤炭等主要耗能行业的节能技术政策,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 ※国内市面上节油产品盛多,节油产品的认证需要有一套严格的实验标准,多年来清华大学在对各种节能产品(应用在进气、进油管路)进行的实验中,有近100种节能产品的实验显示没有任何省油的效果。 ※本次项目(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产品历经七年时间努力所研制出的成果。此项技术经由香港环保署测试、北京理工大学国家专业实验室测试,证实可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 二、项目名称

※实用新型专利(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三、产品发明人 ※专利技术申请人:任柏谚 ※专利技术创作人:任柏谚 四、实用新型专利 ※台湾专利申请号:097202030 专利批准号: 实用新型第M340205号 ※中国专利申请号:200820003180.9 专利号:ZL 2008 2 003180.9 ※台湾专利权的有效期限2008年9月11日至2018年1月29日 ※中国专利权的有效期限十年 (附件图表) 五、专利技术领域: ※是有关于一种节能装置,特别是指一种可改善车辆废气排放的车辆环保节能装置。 六、专利技术摘要:

日本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新技术

日本汽车发动机所采用的新技术 【摘要】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好的发动机,汽车性能将会大幅度提高,从而给人一种驾驶汽车的快感。现如今,日本的发动机技术处于全世界领先地位,学习和借鉴他们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将对我国发动机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As the heart of the car engine, its importance is self-evident. A good engine, vehicle performance will be improved, so as to give a person a kind of driving a car of pleasant sensation. Nowadays, Japan's engine technology in the world leading position, study and learn their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experience of China's engine wil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echnology has the huge role. 【关键词】VTEC i-VTEC 可变进气歧管技术VVT-i 偏置曲轴技术电子式节气门 引言:现如今,汽车应用日益普遍,走进了千家万户,而作为一辆汽车的心脏-发动机,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我们发动机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甚大,我们需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发动机技术,以提高我们汽车水平。 本田发动机 1.VTEC技术 VTEC是本田开发的先进发动机技术,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同时控制气门开闭时间及升程两种不同情况的气门控制系统。VTEC(Variable Valve Timing and Valve Life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的意思“可变气门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系统”。与普通发动机相比,VTEC发动机所不同的是凸轮与摇臂的数目及控制方法,它有中低速用和高速用两组不同的气门驱动凸轮,并可通过电子控制系统的调节进行自动转换。通过VTEC系统装置,发动机可以根据行驶工况自动改变气门的开启时间和提升程度,即改变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达到增大功率、降低油耗及减少污染的目的。目前本田车型都使用i-VTEC(智能可变气门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