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2018年四川省特岗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全解析版

【必备】2018年四川省特岗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全解析版
【必备】2018年四川省特岗初中化学学科专业真题全解析版

全国特岗教师招聘备考精选

初中化学真题卷(全解析版)

温馨提示:本套试卷收录2016-2019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初中化学真题,包含了四川省、辽宁省、河北省、河南省、海南省、江西省、黑龙江省、安徽省、云南省、甘肃省、内蒙古等主要招考省份,内容详实,覆盖了初中化学考纲中的最为典型的考点,题型包含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流程题、实验题、推断题等。完成本套试卷有利于考生把握当前命题趋势,了解考试题型,洞悉考点变化,达到及时有效复习的目的。2020年度,全国特岗教师招聘计划分配名额表如下:

以下为试题,参考解析附后

一、单选题

1.下图是某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反应中生成物丙丁质量比为9︰4

C.该反应中分子种类改变、分子个数不变D.该反应实现了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转化2.肾病患者需要食用低钠盐的食品。目前,市场供应的低钠盐多为苹果酸钠盐

(C

4H

5

O

5

Na)。每日食用5g苹果酸钠盐,人体摄入的钠元素质量仅为等量食盐中钠元素质量

A.18.7% B.26.7% C.37.5% D.43.1%

3.某化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它们排放的废水中均含三种离子,经分析这些离子是Ba2+、

Cu2+、K+、NO

3﹣、SO

4

2﹣、CO

3

2﹣。甲车间废水呈碱性,若将甲、乙车间的废水按适当比例混合,

使废水中的某些离子恰好完全反应转化为沉淀(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车间的废水含有的离子是K+、CO

32﹣、NO

3

B.图中的沉淀是硫酸钡和碳酸钡

C.图中滤液所含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目比为1:1

D.若向乙车间的废水中加入适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可直接排放4.下列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选项要求相符合的是

A.向硝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B.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一份加入二氧化锰,一份不加入二氧化锰

C.在恒温条件下,将饱和NaCl溶液蒸发适量水

D.向一定量的稀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至过量5.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

B.浓硫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一段时间

C.向含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

D.电解水

6.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相关变化关系的是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B.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

C.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足量锌粉、镁粉

D.向等质量的铁粉和镁粉中分别滴加足量的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盐酸

7.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制备Cu(OH)

2

固体:用CuO与适量NaOH溶液混合

B.鉴别稀H

2SO

4

和稀盐酸:取样,分别滴加Ba(NO

3

)

2

溶液

C.除去CO中的少量CO

2

气体: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D.分离MnO

2

和KCl固体混合物: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过滤

8.碳酸钠、氢氧化钠和水的混合物若干,与100g7.3%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可得晶体质量为()

2018年中考化学重要考点练习卷:铁的冶炼练习卷

铁的冶炼练习卷 1.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 工业上用二氧化碳冶炼钢铁 C. 用铁可以回收硫酸铜废液中的铜 D. 铁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单质铁 【答案】C 2.炼铁厂在选择铁矿石炼铁时,不仅要考虑铁矿石中含铵量的高低,还要防止冶炼过程中的产物对空气造成污染。从环保的角度分析,下列铁矿石中不宜选用的是 A. 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 B. 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 C. 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 D. 碣铁矿(主要成分Fe2O3·H2O) 【答案】A 3.我国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开始将生铁经过高温锻打处理得到相当于铸钢的器具(如锋利的宝剑),这一技术比欧洲早了近2 000年。高温锻打生铁的主要作用是 A. 除去硫、磷等杂质 B. 适当降低含碳量 C. 掺进合金元素 D. 改善表面的结构性能 【答案】B 4.用CO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先通CO对氧化铁加热 B. 可用石灰水来验证产生的气体 C. 暗红色固体全变成黑色后,先停止通CO后停止加热 D. 可用酒精灯的火焰烧掉反应剩余的CO 【答案】C 5.为测定某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小冰用一氧化碳还原12g该赤铁矿石样品,充分反应完成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3g,假设矿石中其他物质不参与反应,请你推算,该矿石中氧化铁的含量为 A. 85% B. 80% C. 75% D. 70% 【答案】C 6.在高温下,氧化铜和氧化铁的混合物3.2 g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少了0.8 g,则原混合物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A. 0.8 g B. 1.12 g C. 1.6 g D. 2.4 g 【答案】C 7.工业上以大理石和赤铁矿为主要原料制取建筑材料B和金属G,其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D、G为单质。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2018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福建中考化学试题 1 .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A.野外焚烧垃圾 B.回收废弃塑料 C.任意排放污水 D.随意丢弃电池 2 .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 3.下列是《本草纲目》记载的四种无机药物,其成分中Hg的化合价为0的是 A.水银(Hg) B.升丹(HgO) C.朱砂(HgS) D.轻粉(H2Cl2) 4.生活饮用水的水质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相应指标。下列指标可通过过滤达到的是A.澄清 B.无异色 C.无异味 D.无细菌和病毒 5.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右下图是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g B.钠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钠由液态变成气态,微粒间间隔变小 D.人体缺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6.某同学模拟闽籍化学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制纯碱,需用50.0g水配制20℃的NaCl 饱和溶液(2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0g),应称取NaCl的质量为 A.18.0gB.16.0gC.13.2gD.11.5g 7.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8.南京大学课题组研制出ZnGa2O4催化材料,实现将CO2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燃料。下列有关ZnGa2O4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金属材料 B.含有2个氧分子 C.对碳循环利用有积极意义 D.Ga、O元素质量比为1:2 9.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10.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右下图)。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某兴趣小组拟自制氧烛,火帽为确定每100g氯酸钠需要添加金属粉末的质量[m(金属)],查得下表数 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金属)只能采用不同比例的金属和氯酸钠在空气中实验获得 B.m(金属)只能通过氯酸钠分解吸收热量与金属燃烧放出热量进行理论药块计算确定C.m(金属)过小将使氧烛中反应无法持续进行,过大将减小产氧量 D.不用催化剂时,分别使用铁、铝、镁作燃料,m(Fe)最小 第II卷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结

初中化学教师资格证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总结

简答题 1、新课程(1)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是:①实现课程功能的 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②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③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变课程内容“紧、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美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调练的现状,强调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⑤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⑥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2)新课程改革中怎样改变学生学习方式①由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这种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②新课程实验中,对于基础性的识记性内容进行必要的记忆训练固不可少,进行必要的知识运用性的练习也不可完全取消;同时应该在合作学习理念的

指导下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 2、化学学科发展特征:①化学家对物质的认识和研究,从宏 观向微观深入。化学家们经过实验验证打开了原子的大 门,逐步提出了原子学说。②从定性向定量化深人。比 如拉瓦锡提出了质量守恒定律,里希特提出了当量定律, 普罗斯提出了定组成定律,以及后面出现的倍比定律,都 体现了化学向定量化方向发展。③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向 理论化发展。由上述几个理论的发展过程能够看出,每一 个理论的提出都需要大量的实验事实,同时也是在实验事 实的基础上得出理论。 3、化学史教育价值在①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促进知 识与技能目标的实现②创设化学教学情景,把化学知识的 学习与化学史料联系在一起,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社会生 活,生产中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学生化学基本观念的建构, 在历史的情景中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 ③培养学生的 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④开启学生智慧,掌握科学研究方法。 经过向学生展示化学家们揭开化学现象背后的规律所进 行的思维活动以及所采用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学习和掌握 从事科学研究的正确的方法。⑤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化学为我们提供了许多爱国情怀的素材,在化学教学中 经过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4、先行组织者教学意义:①经过先行组织者策略有效地帮 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引起学生的注意,促使学 生有意义的学习。②教师选用不同的适合本节课的“先行

(完整版)2018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推荐文档

上海初中化学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 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 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 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 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 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试管夹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用手拿住。(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2018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2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2页) 绝密★启用前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试卷 化 学 (满分53分,考试时间与物理共12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Cu 64: Zn 65: 第Ⅰ卷(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鸡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是 ( ) A .蛋白质 B .维生素 C .油脂 D .糖类 2.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A .加入固体 B .量取液体 C .收集氢气 D .点燃酒精灯 3.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稀有气体可用于制作霓虹灯 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可以防腐 C .二氧化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 D .氧气主要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4.下列化学用语所表达的意义正确的是 ( ) A .3+Al ——铝离子 B .2K ——2个钾元素 C .2F ——2个氟原子 D .32SO ——3个二氧化硫分子 5.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 ) A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则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B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则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则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6.如图所示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生成物丙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 .生成物丁中碳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为2:7 7.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种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 A .①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Cu 中加入足量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B .②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Zn 中加入等质量、不同浓度的稀硫酸 C .③分别向等质量且足量的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 D .④分别向等质量的Mg 和Zn 中加入等质量、等浓度且足量的稀硫酸 8.如图所示的实验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在 --------------------此-------------------- 卷-------------------- 上-------------------- 答--------------------题-------------------- 无-------------------- 效----------------

中学教师资格证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中大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化学学科知识运用 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内容及分析 第一节课程标准概述与解读 化学课程标准包含: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实施建议。 一.前言包含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三方面课程目标(三维)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程内容包含5个一级主题,19个二级主题 实施建议包含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初中化学课程性质:体现基础性、实践性和实用性 课程基本理念: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强调化学课程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强调化学实验与生活的关联性,倡导了多样化的学习评 价方式。 课程设计思路:1.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全面落实三维目标;2.倡导多样化学习方式;3.科学探究式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二.课程目标: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课程内容:5个一级主题分别为“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 ㈠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是要素但并不是流程) 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要求: 1.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 2.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初中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1.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2.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3.初步学会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4.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5.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6.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7.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4.完成基础的学生实验: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处;2.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4.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5.燃烧的条件; 6.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 7.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8.酸碱的化学性质 ㈡身边的化学物质:四个二级主题 1.我们周围的空气; 2.水与常见的溶液; 3.金属与金属矿物;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㈢物质构成的奥秘: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2.微粒构成的物质;3.认识化学元素;4.物质组成表示㈣物质的化学变化:三个二级主题: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3.质量守恒定律 ㈤化学与社会发展:四个二级主题: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3.化学物质与健康;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第二节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 教科书编写理念:1.坚持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

2018年人教版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中考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 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 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 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2018年河南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河南省中考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页,四个大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 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蜡熔化 B.铁生锈 C.米酿酒 D.纸燃烧 2.开封小笼包是地方特色美食,其主要食材瘦肉中富含的营养素为 A. 糖类 B. 油脂 C. 维生素 D. 蛋白质 3.“建设美丽中国”是新时代的目标。下列说法不利于减少环境污染的是 A. 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B. 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4.下列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生成物为白色固体的是 A. 硫 B. 镁条 C. 铁丝 D. 木炭 5.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不相同的一组是

A.锰、钛 B. 氩、金 C. 铅、铂 D. 氦、汞 6.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冰水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 将硬水过滤可得到软水 D.凡是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7.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验证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8.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右图为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B.图中n的值为8 C.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 D.硅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9.室温时将少量干冰放入塑料袋中并密封,塑料袋会快速鼓起,其原因是 A. 分子的体积变大 B.分子分解变成了原子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 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净化 B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海水晒盐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 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一)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汇总(一)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3、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 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表现出来的现象有颜色改变、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等,而且还伴随能量的变化,因而还表现出吸热、放热、发光等。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但不能做唯一的标准。 5、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等,化学性质主要有活泼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6、在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在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化学变化。 7、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三层,温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外焰、内焰、焰心、 蜡烛燃烧的文字表达式是: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蜡烛熄灭时有白烟生成,白烟是蜡烛的固体小颗粒或蜡烛蒸汽。 8、人呼出来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多,氧气少。 9、药品的取用规则 (1)药品取用“三不”原则:不能用手直接触摸药品、不能直接闻药品.不能品尝任何药品。(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 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 10、药品取用方法 (1)固体药品:放在广口瓶中 ①块状:用镊子夹取;操作要领是:“一横、二放、三慢竖”。 ②粉末状:用药匙或纸槽取用;操作要领是:“一斜、二送、三直立” (2)液体药品:放在细口瓶中 ①倾倒法:取下瓶塞倒放,标签向着手心缓慢倒,用完盖紧原处放。 ②量取法: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并使视线与液面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的体积,读数可读到0.1ml。 ③滴加法: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空滴加,不能伸进容器内。使用过程中,橡胶乳头不能平放和倒放,以免被试剂腐蚀 1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酒精灯内酒精不能少于其容积1/4,也不能多余其容积的2/3;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吹灭。 12、用托盘天平称量时: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质量相等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氢氧化钠),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托盘天平精确到0.1g. 13、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预热再集中加热。

2018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微粒构成物质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氧气由 氧分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由碳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3.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1)原子中子:不带电 电子:分层排布,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2)核电荷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 原子序数 (3)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4.结构示意图 项目特点原因例(填序号) 原子结构不带电核电荷数=电子数 A 离子结构阳带正电核电荷数>电子数 B 阴带负电核电荷数<电子数 C 5.水加热时产生水蒸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理由是水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理由是水分子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6.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7.元素的种类由核电荷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来决定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元素,前四位是氧、硅、铝、铁。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2. 分子原子离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一种 粒子。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 小微粒 带电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

9. 物 质 分类 (混合物) 金属 单质:Mg 、Zn 、Fe 、Cu (单质 ) 非金属 单质:O 2、N 2、S 、P 、H 2 稀有气体 单质:He 、Ne 、Ar 氧化物 酸 (纯净物) (化合物 ) 碱 盐 依据物质 种类不同 依据元素的种类不同 10“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是 B 、C ,表示化合物的是D ,表示单质的是 A 。 11.符号和数字表示含义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 一个铁原子 、铁单质。 2H 两个氢原子 、 2H + 两个氢离子 Mg 2+ 一个镁离子 、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2.下表中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最高、最低化合价。 原子序数与原子的质子数 在数值上相等。请帮助他再找出两条规律: ①同一横行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②同一纵行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③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 ④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 A B C D

最新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2016教师资格考试试题:初中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Ca:40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7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每小题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答案序号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一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水周”。 联合国确定今年 “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水合作”(Water Cooperation)。下列跟水有关 的变化中没有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的净化 B .太阳能分解水制氢气 C .海水晒盐 D .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2. “低碳” 是一种生活理念,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要求的是 A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C .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 D .尽量乘坐公交车或骑自行车出行 3.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4.用右图装置可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 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棉花会变蓝 B 粗铜丝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产生的二氧化碳可用生石灰干燥 D 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5.今年4-5月同学们将要参加全市的中考实验技能考查,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规范操 作的重要性。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A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 B .“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人漏斗里 C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 D.“探究碳酸钠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 时应先将试纸湿润 6.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7.已知某两种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3篇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点3篇 初中化学刚开始学是要记忆的,书上涉及的理论性概念比较多,要求计算的内容比较少。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要求加强记忆的吗?下面是整理的初中化学知识点,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初中化学知识点1化学物质的检验(一) 、气体的检验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 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 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 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 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 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 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 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 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 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 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 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 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 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 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 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17. 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向三只试管

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的,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18. 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初中化学知识点2金属的化学性质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点燃2Mg +O2 2MgO 2Mg +O2注:MgO:白色固体点燃4Al +3O2 2Al2O3 4Al +3O22O3 注:Al2O3:白色固体点燃3Fe +2 O2 Fe3O4 2Cu + O2 △ 2CuO 注:CuO:黑色固体注意:①、虽然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在铝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了反应的进行,所以铝在常温下不会锈蚀。②、“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金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2、金属+ 酸→ 盐+ H2↑ 置换反应(条件:活动性:金属H )H2SO44 + H2↑2+ H2↑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现象: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3H2SO42(SO4)3 + 3H2↑3+ 3H2↑H2SO44 + H2↑2 + H2↑现象:反应比较剧烈,有大量气泡产生,液体仍为无色H2SO44 + H2↑2+ H2↑现象:反应比较缓慢,有气泡产生,液体由无色变为浅绿色当一定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稀盐酸(或硫酸)反应时,产生的氢气质量与金属质量的关系:一价金属相对原子质量法:M(H2) =3、金属+ 盐→ 另一金属+ 另一盐置换反应(条件:参加反应的金属化合物中金属元素)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现象:铁钉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浅绿色2Al + 3CuSOAl2(SO4)3 + 3Cu现象:铝丝表面有红色物质出现,液体由蓝色变为无色Cu + 2AgNO33)2 + 2Ag现象:铜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出

2018初三化学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三单元知识点归纳 :微粒构成物质 1.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 、原子 、离子 ;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 构成,氧气由 氧分子 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金刚石、石墨由 碳原子构成,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 构成。 3.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每个质子带一个 单位正 电荷. (1)原子 中子:不带电 电子:分层排布,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 电荷. (2)核电荷数= 质子数 = 电子数 = 原子序数 (3)电子质量很小,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 + 中子数 4.结构示意图 5.水加热时产生水蒸气,此变化是物理变化,理由是水分子本身不变,变化的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理由是水分子变成氢分子、氧分子。 6.元素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7.元素的种类由 核电荷数 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由核内 质子数和中子数 之和来决定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氧元素,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元素 ,前四位是氧、硅、铝、铁。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

9. 物 质 分类 (混合物) 金属 单质:Mg 、Zn 、Fe 、Cu (单质 ) 非金属 单质:O 2、N 2、S 、P 、H 2 稀有气体 单质:He 、Ne 、Ar 氧化物 酸 (纯净物 ) (化合物 ) 碱 盐 依据物质 种类不同 依据元素的种类不同 10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是 B 、C ,表示化合物的是D ,表示单质的是 A 。 11.符号和数字表示含义 H 氢元素 、一个氢原子、 Fe 铁元素 、 一个铁原子 、铁单质。 2H 两个氢原子 、 2H + 两个氢离子 Mg 2+ 一个镁离子 、 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12.下表中的信息有: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最高、最低化合价。 原子序数与原子的质子数 在数值上相等。请帮助他再找出两条规律: ①同一横行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②同一纵行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 ③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在数值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 ④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和等于8 ;

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与答案

2018年中考化学试题 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Li-7 C-12 0-16 P-31 S-32 C1-35.5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图属“用后必须洗手”标志(贴在微毒或有毒的试剂瓶上)的是 2.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3.下列水果中酸度最强的是 A.菠萝pH=4.1 B.木瓜pH-5.5 C.草莓pH=3.2 D.柠檬pH=2.3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B.金刚石、石墨、活性炭性质相同 C.排放CO2是引起酸雨的主要原因 D.空气中O2的体积约占21% 5.下列物质不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塑料 B.玻璃钢 C.碳素陶瓷 D.钢筋混凝土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7.下列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2H 2 02H 2↑+O 2↑ B.CO 2+2NaOH=Na 2CO 3+H 2O C.C+H 2O CO+H 2 D.NH 3+CO 2+H 2O=NH 4HCO 3 8.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 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 2、CO 、CO 2 B.N 2、02、CO 2 C.H 2、CH 4、CO D.H 2、CH 4、CO 2 9.下表中知识的归纳正确的是 10.区别下列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A.羊绒与棉花(灼烧) B.醋酸与盐酸(滴入酚酞) C.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 D.氯化钾与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 B.石油是有机物,也是纯净物 C.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 D.节约用水对沿海城市意义不大 12.下表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其中除杂方法正确的是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100题 1、分子是保持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物理变化中,原子可分为原子核、电子;也可分质子、中子、电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3、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另寸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4、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7、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 9、决定元素的种类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0、空气是混合物。 1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三大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能源。 12、溶液都是混合物。例如:稀硫酸、食盐水、石灰水等。 13、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5、燃烧、铁生锈、食物变质等都是化学变化。 16、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7、金属活动性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 H ) Cu Hg Ag Pt Au 18、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是H g、C、CO。其中属于单质的是C> H2。属于化合物的是CO。 19、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0、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 21、2H 2表示两个氢分子;2H表示两个氢原子;2H +表示两个氢离子。 22、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中各部分的性质相同。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018年全国各地初中化学中考化学试题汇编汇总

专题13 综合计算 1.【2018年广州市】室温为25℃时,某小组用无水氯化铜粉末制备氯化铜大晶体,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I:查阅资料,得到氯化铜溶解度数据如下 温度(℃) 0 20 25 40 50 60 80 溶解度(g) 69.2 74.5 76.4 81.8 85.5 89.4 98.0 步骤Ⅱ:配制少量CuCl2热饱和溶液,冷却结晶,得到晶种。 步骤Ⅲ:把晶种悬挂在新配制的CuCl2热饱和溶液中,室温下静置数天,形成大晶体。 步骤Ⅳ:取出大晶体,处理剩余的溶液(母液)。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 ①计算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_______g。 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___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称),直至固体完全溶解。 (2)母液中Cu2+属于重金属离子,随意排放将导致环境污染。下列方法可用于母液处理的是__________。A.收集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待水分自然蒸干后保存所得固体 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倒入下水道 (3)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_____________ g(只列计算式,已知CuCl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5)。 【答案】17.1 搅拌 A C 【解析】(1)①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由表格中数据可知,50℃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85.5g,用20mL蒸馏水(密度约为1g/mL)配制50℃的氯化铜饱和溶液,需称取CuCl2的质量是17.1g;②将称取的CuCl2固体和20mL水倒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直至固体完全溶解;(2)A.由题中信息可知,氯化铜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用蒸发结晶法提纯。收集 母液于敞口容器中,用报纸包住容器口,防止落入其他物质,引入杂质,待水分自然蒸干(蒸发结晶) 后保存所得固体,则不会有含铜离子的液体排放,不会导致污染,正确;B.向母液中加入适量AgNO3,充分反应后生成的沉淀是氯化银,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仍然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仍会导 致污染;C.向母液中加入适量NaOH,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渣干燥保存,滤液中只有氯化钠,没有铜离子,倒入下水道,不会因重金属导致污染;(3)由题中信息可知,25℃时氯化铜的溶解度为76.4g,100g母液中含有氯化铜的质量为x,76.4g/176.4g=x/100g x=100g×76.4g÷176.4g;若用铁粉置换出母液中的铜,设100g母液需要铁粉的质量至少是y, CuCl2+ Fe = FeCl2 + Cu 135 56

初级中学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

初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2 初中化学规律总结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Cu Hg Ag Pt Au (按顺序背诵)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里的氢,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 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2.干冰不是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水银不是银是汞;铅笔不是铅是石墨;纯碱不是碱是盐(碳酸钠);塑钢不是钢是塑料。 3.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4.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5初中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 (1)使用托盘天平使用托盘天平时,首先要调节平衡。调节平衡时,先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然后转动平衡螺母到达平衡。 (2)加热使用试管或烧瓶给药品加热时,先预热,然后集中加热。 (3)制取气体制取气体时,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装药品。 (4)固体和液体的混合固体液体相互混合或反应时,要先加入固体,然后加入液体。(5)试验可燃性气体在试验氢气等的可燃性时,要先检验氢气等气体的纯度,然后试验其可燃性等性质。 (6)氧化还原反应用还原性的气体(如H2、CO)还原氧化铜等固体物质时,一般需要加热。实验时,要先通一会儿气体,然后再加热。实验完毕,继续通氢气,先移去酒精灯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