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什么是周长》说课稿

【说教材】

《什么是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五册第44-45页的内容。该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的平面图形周长的学习。是后面学习计算几何图形周长等知识的基础,因此它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说目标】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数学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描一描”“摸一摸”“量一量”等活动,体验感悟周长的含义。(2)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能初步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在观察、"描一描""摸一摸"等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认识周长;结合具体情境,小组同学通过观察、度量、计算等活动,探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说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长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各级思维,勇于探索的原动力。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更关注的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态度,精心设置教学情境:说、摸、画、量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师生互动中,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摸一摸、画一画、猜一猜、量一量等活动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并在体验交流中升华为理性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操作法、观察法等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合作操作,小组交流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培养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谁赢了?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听一个新故事:蚂蚁赛跑。看他们两只蚂蚁谁跑得快?小蚂蚁到底跑了多长的路呢?想办法量一量。

[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到新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1、描一描,说一说,感知树叶的周长

(1)描一描:课外大家收集了一些飘落的树叶,想不想把这美丽的形状画在纸上,那我们就来描一描,把它的形状画出来。

(2)汇报交流:谁愿意来为大家展示你是怎么描的?请用笔指着,说清楚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完成练一练第1题。)

[通过描出喜欢图形的一周,激发学生的欲望,抓住学生的心态,使课堂气氛骤然升温]

(3)摸一摸:课桌面的边线; 数学书封面的边线。

[从生活事例入手,摸一摸书封面与桌面的周长等操作活动,拓宽学生对

周长的感性认识,建立丰富的表象,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4)小结:大家都是从起点出发,沿图形的边线绕一圈,最后又回到起点,这就是图形的一周,也叫周长。引导学生说出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2、量一量,理解周长的意义

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认识并理解了什么是周长,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图形家族的几位朋友解决问题吧。谁的周长长?怎么解决呢?(练一练第2题。)[通过动手操作、实际测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合作的意识,加深对周长的认识,感悟周长的概念,感受学习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感受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联系实际,应用周长

1、找一找、说一说

树叶有周长,图形有周长,还有什么物体的面有周长?你能从身边找一个例子说一说什么是它的周长。

[让学生类比着说出来,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归纳总结的能力。](四)课堂小结:你有什么收获?

(五)布置作业

在方格纸上画出周长为12厘米的图形(每格边长1厘米)看哪个小画家最能画。

[使学生将有限时间内掌握的知识延伸到无限的课外,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说反思】

在教学这一课时,我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具体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开课,我就创设了“小蚂蚁沿着树叶的边线爬了一周”这样一个情境,使学生感到很新鲜. 接着我又创设了描自己想要得到的图形这一活动,激发了学生的欲望;然后又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具体的事例联系起来,不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深了学生对周长的理解。

2、加强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一连串的活动,自己感悟、获取周长的概念。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描一描”、“找一找”、“量一量”等一系列活动, 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3、变化练习形式,巩固学习。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巩固学习成果,并且和本节课的练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并运用知识。

4、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组织教学不好;没能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活动开展得不好;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成效不太明显。

望领导、老师们批评指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