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云南省高一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理科)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 (2分) (2017高二上·长沙开学考) A,B,C,D,E是同一周期的五种主族元素,A和B的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呈碱性,且碱性B>A,C和D的气态氧化物的稳定性C>D;E是这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它们的原子序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A . C,D,A,B,E

B . E,C,D,B,A

C . A,B,C,D,E

D . B,A,D,C,E

2. (2分) (2016高二上·成都期中) 下列各组反应中关于能量的比较正确的是()

①H2(g)+Cl2(g)=2HCl(g)△H1; H2(g)+ Cl2(g)=HCl (g)△H2;△H1>△H2

②2H2O(l)=2H2(g)+O2(g)△H1; 2Na(s)+2H2O(l)=2NaOH(aq)+H2(g)△H2;△H1>△H2

③CH3OH(g)+ O2(g)=CO2(g)+2H2O(l)△H1;CH3OH(l)+ O2(g)=CO2(g)+2H2O(g)△H2;△H1<△H2

④t℃时,在一定条件下,将 1mol N2和 3mol H2 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 Q1、Q2; Q1<Q2 .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

3. (2分) (2016高二下·邵阳月考) 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 甲醛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C . 氢氧化钠可用来治疗胃酸过多

D . 铝制容器可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4. (2分) (2016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将镁片、铝片平行插入到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中,用导线连接成闭合回路,该装置在工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镁比铝活泼,镁失去电子被氧化成Mg2+

B . 铝是电池负极,开始工作时溶液中会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C . 该装置的内、外电路中,均是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D . 该装置开始工作时,铝片表面的氧化膜可不必处理

5. (2分) (2016高二下·岐山期末) 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 ,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 K3C60中只有离子键

B . K3C60中不含共价键

C . 该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

D . C60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

6. (2分)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

A . 溴化铵的电子式:

B . CO2的电子式:

C . HClO的结构式:H﹣Cl﹣O

D . 氮分子的结构式:N≡N

7. (2分) (2016高一下·赣州期中) 实验室用100mL 1mol?L﹣1盐酸与足量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产生氢气的量是()

A . 改用100mL2mol?L﹣1盐酸

B . 加入碳酸钠固体

C . 滴加少量CuCl2溶液

D . 降低温度

8. (2分) (2016高一下·河北期中) 已知X,Y,Z是三种原子序数相连的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相对强弱的顺序是HXO4>H2YO4>H3ZO4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X>H2Y>ZH3

B . 非金属活泼性:Y<X<Z

C . 原子半径:X>Y>Z

D .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Y>X

9. (3分)下列化学用语的书写,不正确的是()

A . 溴化钠的电子式:

B . 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 氢气分子的电子式:

D . 水的分子式为H2O

10. (2分) (2016高一下·周口期中) 在室温下,同种规格的铝片分别与下列物质混合,化学反应速率最大

的是()

A . 0.1mol/L的盐酸15mL

B . 0.2mol/L的盐酸12mL

C . 0.25mol/L的盐酸8mL

D . 18mol/L的硫酸15mL

11. (2分)一定温度、容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发生反应H2(g)+I2(g)?2HI(g),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达平衡标志的是()

A . 混合气体颜色不再变化

B . 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C . HI的体积分数不再变化

D . 2v正(H2)=v逆(HI)

12. (2分) (2015高二下·广平期中) 元素X形成的离子与镁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且X的离子半径小于负二价氧离子的半径.X元素可能为()

A . Ne

B . N

C . Na

D . K

13. (2分)下列排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 . 离子半径:Al3+<Mg2+<F﹣<O2﹣

B . 热稳定性:SiH4>NH3>H2O>HF

C . 酸性:H2SiO3<H3PO4<H2SO4<HClO4

D . 碱性:KOH>NaOH>Mg(OH)2>Al(OH)3

14.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下列对有机反应类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乙醇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氧化反应

B . 将苯加入溴水中,振荡后水层接近无色,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C . 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加成反应

D . 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是因为发生了取代反应

15. (2分)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和是同一物质

B . 1866年凯库勒提出了苯的单、双键交替的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解释了苯的部分性质,但它不能解释的事实是邻二溴苯只有一种.

C . 某有机物化学式为C3H6O2 ,其核磁共振氢谱有三个峰,其强度比为3:2:1,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一定是CH3CH2COOH

D . 在分子中一定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9个,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12个

16. (2分)苯与乙烯相比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可以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B . 都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C . 乙烯易发生加成反应,苯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D . 乙烯易被酸性KMnO4氧化,而苯不能

17. (2分) (2017高一下·郑州期中)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和氯气组成的混合气体,经过长时间的光照,最后得到的产物有几种()

A . 1 种

B . 2 种

C . 4 种

D . 5 种

18. (2分)下列变化是由于加成反应造成的是()

A . CH4与Cl2的混合气体光照后颜色变浅

B . 苯加入溴水中用力振荡,静止后水层变为无色

C . C2H4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紫色逐渐变浅

D . C2H4通入Br2的CCl4溶液中,溶液褪色

19. (2分)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己烯、甲苯、乙醇、四氯化碳4种无色液体,这种试剂是()

A . 溴水

B . 盐酸

C .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 紫色石蕊试液

20. (2分) (2019高一下·天长期末) 已知有转化关系:CH3CHO C2H5OH C2H4 C2H5Br,则反应

①、②、③的反应类型分别为()

A .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B . 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C .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加成反应

D . 氧化反应、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21. (2分)叶蝉散(isoprocard)对水稻叶蝉和飞虱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防效迅速,但残效不长。工业上用邻异丙基苯酚合成叶蝉散的过程如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叶蝉散的分子式是C11H16NO2

B . 邻异丙基苯酚发生了取代反应

C . 叶蝉散在强碱性环境中能稳定存在

D . 可用FeCl3检验叶蝉散中是否含邻异丙基苯酚

22. (2分) (2018高二上·北仑开学考) 如图是四种常见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 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C . 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键

D . 丁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只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23. (2分)一种形状像布袋结构的烯烃分子Bowtiediene,其形状和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该烯烃的分子式为C5H4

B . 该分子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

C . 1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2molBr2发生加成反应

D . 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三键的链烃不止一种

24. (2分) (2016高二上·衡阳期中) 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A . CH2=CH﹣CH2CH2Cl

B . CH3CH2Cl

C . CH3Br

D .

25. (2分) (2016高二上·湘潭期中)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由于发生了加成反应

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C . 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及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 . 利用粮食酿酒经过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学变化过程

二、填空题 (共7题;共55分)

26. (5分)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位素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________,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属于同种物质的是________.

A.O2和O3 B.D和T C.CH3CH2CH2CH3和CH3CH(CH3)2D.CH3CH2CH2CH(C2H5)CH3和CH3CH2CH2CH

(CH3)CH2CH3E.和 F.和CH2=CH﹣CH3G.和

27. (6分)比较下列性质(填“>”、“<”、“=”):

①半径:Na ________F ②酸性:H2CO3 ________HNO3③碱性:NaOH ________ Mg(OH)2

④金属性:K ________ Rb ⑤稳定性:H2O ________ H2S ⑥非金属性:C ________F.

28. (8分)使用石油热裂解的副产物CH4来制取CO和H2 ,其生产流程如图1:

(1)此流程的第Ⅰ步反应为:CH4(g)+H2O(g)?CO(g)+3H2(g),一定条件下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则P1 <P2 .(填“<”、“>”或“=”)100℃时,将1mol CH4和2mol H2O通入容积为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CH4的转化率为0.5.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2)此流程的第Ⅱ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表:

温度/℃400500830

平衡常数K1091

从表中可以推断:该反应是________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在500℃时进行,设起始时CO和H2O 的起始浓度均为0.020mol/L,在该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如图3表示该反应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引起浓度变化的情况:图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 (写出一种).

(3)工业上常利用反应Ⅰ产生的CO和H2合成可再生能源甲醇.

①已知CO(g)、CH3OH(l)的燃烧热分别为283.0kJ?mol﹣1和726.5kJ?mol﹣1 ,则CH3OH(l)不完全燃烧生成CO(g)和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②合成甲醇的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H<0.在230°C?270℃最为有利.为研究合成气最合适的起始组成比n(H2):n(CO),分别在230℃、250℃和270℃进行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其中270℃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________ (填字母);当曲线X、Y、Z对应的投料比达到相同的CO平衡转化率时,对应的反应温度与投较比的关系是________

③当投料比为1:1,温度为230℃,平衡混合气体中,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 (保留1位小数).

29. (1分) (2018高三上·宝坻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①非金属氧化物一定不是碱性氧化物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离的过程

③盐酸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④焰色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⑤饱和三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⑥电镀时,应把镀件置于电解槽的阳极

⑦Fe(OH)3 、FeCl2、SO3 都不能直接用化合反应制备

⑧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与SO2使溴水褪色的原理相同

⑨在我们常见的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列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

⑩浓硫酸、氯化氢、纯碱、生石灰四种物质中,浓硫酸与NaOH(s)、P2O5(s)、无水CaCl2(s)归为一类最恰当

30. (25分)可用图示装置制取少量乙酸乙酯(酒精灯等在图中均已略去)。请填空:

(1)

试管a中需要加入浓硫酸、冰醋酸和乙醇各2 mL,正确的加入顺序及操作是?

(2)

为防止a中的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在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3)

实验中加热试管a的目的是:

(4)

试管b中加有饱和Na2CO3溶液,其作用是?

(5)

反应结束后,振荡试管b,静置。观察到的现象是?

31. (5分)某同学取一定量淀粉进行水解实验,其实验步骤如下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所加入的试剂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

加B的原因是________

(3)

由此可知淀粉是________ (填“部分”、“完全”或“没有”)水解.

32. (5分)乙醇(C2H5OH)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物.

(1)根据乙醇分子式和可能结构推测,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可能是________ mol.事实证明反应的乙醇与产生的氢气物质的量比值是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2)乙醇分子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

(3)用如图装置实验,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有无色液体产生.能否据此说明一定有氢气产生,判断及简述理由是________.

(4)乙醇与钠反应比水与钠反应平缓的多,原因是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6分)

33. (5分) (2018高三下·雅安月考)

(1)Ⅰ、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稀硫酸与金属锌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数据可发现有一个数据明显有不符合题意,该数据是实验________(填实验序号),理由是________(2)Ⅱ、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 2SO3(g)△H<0 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

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

(3)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min到15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 加了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降低温度

D. 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34. (5分) (2018高一下·北京期中)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⑨在表中的位置,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①~⑨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

(2)元素③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________。

(3)元素⑦、⑧、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填化学式)。

(4)下列可以判断元素②和⑦非金属性强弱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 单质的熔点②比⑦低

B. 单质与氢气反应②比⑦剧烈

C.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②比⑦强

D. 单质的密度②比⑦小

(5)元素⑥的单质和元素⑤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35. (6分)化学小组利用下图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

(1)为制取干燥氨气,可将装置C与装置D连接,则装置D中的固体宜选用________.

a.碱石灰b.无水氯化钙c.五氧化二磷d.生石灰

(2)装置F可用于探究氯气和氨气反应,实验室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________,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另一种气体.实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定该固体中的阳离子________.(3)利用装置A、E,可设计实验比较氯离子和溴离子的还原性强弱,能证明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4)将装置B、C分别与F相连后,进行硫化氢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实验,若通入烧瓶中的硫化氢和二氧化硫体积比为2:1,打开开关3后烧瓶中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5题;共51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二、填空题 (共7题;共55分) 26-1、

27-1、

28-1、29-1、30-1、30-2、

30-3、

30-4、

30-5、

31-1、

31-2、

31-3、

32-1、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6分) 33-1、

33-2、

33-3、34-1、

34-2、34-3、34-4、34-5、35-1、

35-2、35-3、35-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