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旗煤矿井下避难硐室动火动焊安全技术措施

务川县金旗煤矿

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动火动焊

编制日期:2013年6月26日

措施名称:金旗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动火动焊安全技术措施审批意见:

矿长:

工程师:

机电副矿长:

安全副矿长:

施工人员签字:

金旗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动火动焊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金旗煤矿井下永久避难硐室施工已经接近尾声,为达到避难硐室设计及设备安装要求,硐室内的压风管路需要掩埋在地平以下。由于现场开挖的基槽未成直线,需要将108mm压风管弯曲后安装。为了一次性将压风管路安装到位,需要在作业现场使用电、气焊,制定现场施工火焊安全技术措施。

二、工作时间:2013年6月27日-至2013年6月28日

三、机电负责人:刘遵芳

安全负责人:廖星良

四、安全技术措施:

1、指定专人在现场检查和监督,出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并按照规定进行应急处理。

2、现场应根据实际需要配置专职瓦检员、安检员、喷水及防灭火人员,至少备有2个以上合格灭火器,同时要接好防灭火供水管路,并保证水源充足。

3、必须保证井下工作地点通风良好,风量充足,风流稳定。

4、井下电、气焊作业应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电、气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工作时应有专人负责喷水。在进行电焊时,氧气瓶、乙炔瓶应关闭阀门,气焊气割地点禁止带电。

5、在进行电、气焊作业前,检查工作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0.5%,二氧化碳浓度不能超过1.5%,方可进行作业。工作过程中,瓦检员要随时掌握瓦斯浓度和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6、氧气瓶、乙炔瓶、电焊机距焊接、切割地点10米以上,氧气瓶、乙炔瓶间距在5米以上。

7、氧气、乙炔下井前做好气密性检查,并做好防止漏气、漏电的安全检查工作。

8、在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必须有可靠的接收装置,防止焊接、切割时金属熔滴落下引起火灾或烧伤其他人员。

9、工作地点前后两端各10米范围内严禁放置可燃性材料,20米范围内严禁放置易燃易爆物品。若有各种油类等易燃易爆物品,必须清理干净。

10、如工作地点出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现场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立即进行处理。如现场人员无法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向调度室汇报同时报告矿调度,并关好氧气和乙炔瓶阀门、戴好瓶帽,电焊机停电,将氧气瓶、乙炔瓶及现场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调度室接到报告后,立即向各主管领导汇报情况,采取应急措施进行处理。

11、电焊机必须接地良好。

12、电焊机的接电、检查、修理必须由电工进行,焊工不得私自接电、断电或拆修。

13、焊接用电缆与电焊机必须用线鼻子压接,接触良好,并保持螺帽紧固,接线柱必须有防护罩。

14、对焊接电缆必须严格检查,保证电缆外皮完整,绝缘良好。焊接时对电缆随时检查,如有破损,立即停止作业进行修理或更换。

15、电缆线应使用整根线,中间不得有接头。

16、电焊钳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隔热性能。

17、电焊工必须穿绝缘性能可靠的绝缘鞋,焊钳手柄、皮手套、工作服和绝缘鞋应避免潮湿。

18、电焊机必须保持清洁,并进行隔离保护。

19、电焊机发生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源,由电工检查处理。

20、遇到有人触电时,应迅速切断电源,向调度室汇报,及时予以抢救。

21、在井下进行操作时,其停送电工作应由专职人员进行操作,严禁擅离职守。井口人员应在确定井下准备工作完成后方准送电;井下作业人员应在确定停电无误后,并进行验电放电方可进行电焊机电源线的拆除。

22、氧气瓶、乙炔瓶运送和搬运时,必须关好瓶阀,戴好瓶帽和防振圈,用专用车固定牢靠,分装分运,不能与易燃易爆物品一起运输,避免震动和碰撞。

23、减压器必须按气体特性选用,不能换用或代用,运送时防止损坏。

24、使用前必须对气瓶及各部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瓶体有无损伤,瓶阀是否歪斜,接头螺纹是否损坏,有无滑扣和漏气现象;检查胶管有无磨损、刺孔、裂缝等;检查减压器、气压表是否完好。减压器、胶管、焊割炬必须正确安装,绑扎牢固,并经常检查气瓶、减压器、胶管性能及连接状况是否良好。

25、停止使用时,先关乙炔调节阀,后关混合气调节阀,以防止

发生回火和产生黑烟。

26、乙炔必须使用回火防止器。如发生回火时,应急速关闭氧气调节阀,再关乙炔调节阀,紧急情况下可将乙炔胶管拔下来。待回火熄灭后,将焊嘴放入水中冷却,之后打开氧气吹出通路内的烟灰,再重新点火。

27、瓶阀着火时,应立即关闭瓶阀。无法靠近时可用大量冷水喷射,使瓶体降温,然后关闭瓶阀,切断气源灭火,同时防止火气瓶倾倒,并要求焊接、切割地点回风侧人员撤离到进风侧安全地点。

28、当不能制止瓶阀泄露时,让气体逸出,直到瓶内气体排尽为止,但焊接、切割地点及气瓶回风侧必须停电撤人。

29、气焊、气割结束后,应将气瓶的瓶阀关紧,再将减压器螺钉拧松,拆卸减压阀和胶管、焊割炬,戴好瓶帽,及时回收,升井后摆放至指定位置。

30、电焊工在井下施焊作业时,必须配备防护用具。

31、电、气焊作业完毕后,工作地点应再次用水喷洒,并由专人在工作地点检查1小时,发现异常,立即处理;只有在确认无任何危险存在情况下方可离开现场。

五、井下避灾路线

+1120避难硐室→行人上山→+1190运输大巷→副井→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