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精益生产方式历史发展过

精益生产方式的历史发展过程 20世纪初,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立第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开始,大规模的生产流水线一直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改变了效率低下的单件生产方式,被称为生产方式的第2个里程碑。大规模生产方式是以规范化、大批量生产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这种方式适应了美国当时的国情,汽车生产流水线的产生,一举把汽车从少数富翁的奢侈品变成了大众化的交通工具,美国汽车工业也由此迅速成长为美国的一大支柱产业,并带动和促进了包括钢铁、玻璃、橡胶、机电以至交通服务业等在内的一大批产业的发展。大规模流水生产在生产技术以及生产经管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社会进入了一个市场需求向多样化发展的新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向多品种、小批量的方向发展,单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生产方式的弱点就日渐明显了。为了顺应这样的时代要求,由日本丰田汽车公司首创的精益生产,作为多品种、小批量混合生产条件下的高质量、低消耗进行生产的方式在实践中摸索、创造出来了。精益生产方式在实践应用中根据丰田实际生产的要求而被创造、归纳总结出来的一种革命性的生产方式,被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是继大量生产方式之后人类现代生产方式的第3个里程碑。

总体来说,根据精益生产方式的形成过程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丰田生产方式形成与完善阶段,丰田生产方式的系统化阶段(即精益生产方式的提出),精益生产方式的革新阶段(对以前的方法理论进行再思考,提出新的见解)。 1丰田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完善阶段 1950年一个年轻的日本工程师丰田英二到底特律对福特的鲁奇厂进行了三个月的参观,当时鲁奇厂是世界上最大而且效率最高的制造厂.但是丰田英二对这个庞大企业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作了审慎的考察,回到名古屋后和生产制造方面富有才华的大野耐一一起很快得出了结论:大量生产方式不适合于日本。因为第一,当时日本国内市场狭小,所需汽车的品种又很多,多品种、小批量并不适合大量生产方式的要求;第二战后的日本缺乏大量外汇来大量购买西方的技术和设备,不能单纯地仿效鲁奇厂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第三缺乏大量廉价劳动力。由此丰田英二和大野耐一开始了适合日本需要的生产方式的革新。大野耐一先在自己负责的工厂实行一些现场经管方法,如目视经管法、一人多机,U型设备布置法等,这是丰田生产方式的萌芽。 随着大野耐一式的经管方法取得初步实效,他的地位也得到了逐步提升,大野耐一式的经管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应用,他的周围同时也聚集了一些人,进一步完

精益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精益思想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以越来越少的投入——较少的人力、较少的设备、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精,即少而精,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长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益,即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性。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公认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 [关键词]精益管理;工业工程 “精益化管理是对精细化管理的提升。更加注重结果和成效”,那么我们应当这样把精益思想应用到现代企业中呢? 1精益管理 没有改变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是企业尚未从精益生产中完全受益的主要原因。那如何去改变人们旧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关键是要确保管理层无条件地支持他们。所以,精益生产的关键是管理。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管理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人员,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1.1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结合企业实际。精益化管理源于丰田公司,我们企业许多情况与企业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实施精益化管理,切不可简单照搬其他企业或国外成功企业实施精益化的具体做法,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精益化管理深入研究、实践,形成一套系统的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精益化管理方法。 1.2推行精益化管理,必须让员工特别是管理者从思想上确立精益化管理概念。丰田公司高速发展的秘密就在于一支卓越的管理队伍和一支高效的员工队伍。要想实现精益化管理必须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公司系统要加强精益化管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使经营管理者和员工能正确的理解和准确的实施精益化管理。 1.3推进精益化管理,必须持之以恒,不断要求精益。精益化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施精益化管理过程中,要对原来精细化管理方式进行全面梳理和剖析,发现不足,重点突破,加以完善,逐步扩展运用精益化管理方法,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完整篇.doc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1 精益生产推进计划 2007.11.15 ~2007.12.15 通过5S活动来提升现场管理水平。——11.15 ~11.24 现场1S(整理:区分要与不要的资源);——11.25 ~12.04 现场2S(整顿:对现场资源进行三定管理);——12.05 ~12.14 现场3S(清扫:彻底清除现场污染源,并加以控制)。 2007.12.15 ~2007.12.22 装配工时测算、价值流分析并制定改善计划。 2007.12.23 ~2007.12.31 生产线布局调整。 精益生产与工业工程(IE) 精益生产是当前工业界最佳的一种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而IE则是为完成精益生产方式的工程基础,IE又是精益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业工程IE(Industrial Engineering)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设计、改善的一门学科。 日本企业在推行精益生产时,运用基础IE中大量的作业研究、动作研究、时间分析技术,使精益生产始终站在科学的基础上,因此生机勃勃、卓有成效。日本企业在运用IE方面有极大的创造,使得精益生产不仅带来了生产组织方式的质变,而且带来了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内外协作管理、与用户关系等一连串带根本性的企业组织体制、管理体制方面的重大变化和企业经营

价值观的重大改变,其中最受影响的还包括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丰田汽车公司生产调查部部长中山清孝认为,丰田生产方式(JIT)就是IE在企业中的应用。 日本从美国引进IE,经过半个世纪发展,形成富有日本特色的IE,即把IE与管理实践紧密结合,强调现场管理优化。我国企业在实施推进精益生产的过程中,应该结合现场IE,从基础IE的普及推广入手,进而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 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 Posted by iezhangliluo under [ 精益生产] [ (0) 评论] | [ (0) 引用] 精益生产支柱与终极目标 “零浪费”为精益生产终极目标,具体表现在PICQMDS七个方面,目标细述为: (1)“零”转产工时浪费(Products?多品种混流生产) 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降为零。 (3)“零”浪费(Cost?全面成本控制) 消除多余制造、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不良(Quality?高品质) 不良不是在检查位检出,而应该在产生的源头消除它,追求

精益企业价值—精益思想新发展

精益企业价值—精益思想新发展 “精益(Lean)”术语出现已经十余年了。在这期间,精益制造创造了20世纪工业企业再造的奇迹,在汽车、航空、电子等高技术行业被作为新一代工业革命在推广着。精益思想也跨出了它的诞生地——制造业,作为一种普遍的管理哲理在各个行业传播和应用。精益模式冲击和再造着近百年来人们习以为常的大规模成批处理和层级管理的观念,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提高了人类各种社会活动的效率、节省了资源的消耗量,已经成为新一轮管理革命的指导思想。 进入21世纪,实现精益的方法、经验日益丰富和成熟。在这期间数字化制造为精益的实现又提供了更强大的工具,扩展了精益在制造企业中应用的范围。精益的先行者们开始对精益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化的提升,不可避免的对传统的、或者通俗的实现精益的概念提出了修正。这些进步集中反映在美国精益航空进取计划Lean Aerospace Initiative(LAI)的精益企业价值观点中。 和精益思想提出消除浪费一样,精益企业价值观又一次点破了一个很通俗的道理:任何一个企业必须有它自己存在的价值。企业价值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企业自身必须对与它相关的人、组织和社会付给满足需求的价值——交付客户以产品和服务、给股东投资的回报、保证供应商和伙伴的利益和发展、付给雇员劳动的薪酬和关怀,以及更多对社会的教育、环保、安全和其它的贡献。精益则是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的理念、方法和实践。实行精益原则和实践的企业是精益企业,精益企业比传统企业有更大的价值,因而具有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具有竞争优势。 LAI计划的精益企业价值观对精益思想的目标、原则和实践都有更深刻的描述和修正,因而是对精益思想的新发展。本文介绍关于精益企业价值的基本概念。 1 消除浪费是精益的手段,不是精益的目标 精益企业价值对精益思想修正的焦点之一是精益和消除浪费的提法。最先提出消灭浪费的是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经理大野耐一(Taiichi Ohno,“Toyoto Production System”, 1988)。日本在2战之后的困难经济环境发展汽车,只能处处节省。作为减少投入的措施,大野耐一提出消灭浪费,并指出了著名的7种浪费。在《改变世界的机器》中,Womak等人说“精益生产方式是‘精益’的,因为与大量生产方式比较,一切投入都大为减少”。最近由Womak领导的Lean Enterprise Institute 最新编撰的《精益词典Lean Lexicon》中,仍旧定义精益生产是“组织和管理产品开发、作业、供应商和客户关系的业务系统,与过去的大量生产系统相比,精益生产消耗较少的人力、空间、资金和时间制造最少缺陷的产品以准确的满足客户的需要” 。在这些定义里,将减少消耗做作精益的标志,因为用精益思想审视按照传统的劳动分工和大批量生产原则所建立的企业,其过程必然是臃肿的。 到1996年Womack & Jones在《精益思想》中,开篇明义、旗帜鲜明的提出“和muda(浪费)针锋相对的精益思想”,将所有业务过程中消耗了资源而不增值活动叫做浪费,又将浪费增加至8种。精益思想5项基本原则与消灭浪费紧密相连。精益思想用“浪费”将传统现代企业不适应新经济的弊病表面化、通俗化,更易于企业理解和接受。此后很多学者或企业中流传颇广的是“精益就是消除浪费”,或径直将精益思想称作为“消灭浪费的哲理”。而实施精益制造就是找出哪些活动是真正创造价值的,而又是哪些活动在浪费,从而在生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Part six 精益生产方式中的生产计划与控制 推进式控制系统与拉动式控制系统 第一种 推进式(PUSH )控制系统 [] 图6-1推动式生产系统 信息流 物流 工作点

信息流 物流 第二种 拉动式(PULL )控制系统 指令信息流 6-2 拉动式生产系统 Note:

6.2 精益生产中计划的特点 精益生产计划中最独特之处是,只向最后一道工序以外的各个工序出示每月大致的生产品种和数量计划,作为其安排作业的一个参考基准,而真正作为生产指令的投产顺序计划只下达到最后一道工序(如总组装线)。 图6-3 后工序按看板生产 推进式与拉动式系统对生产管理指标的追求 原料库存周转率=上月末库存金额/本月使用总额 成品库存周转率=上月末库存金额/本月出货总额 推进式(PUSH )生产系统 库存太 多,受不 准 时 库存 超 产 单位生产时间

拉动式(PULL )生产系统 生产计划种类 1.长期计划:即年度计划或3年计划等,其主要作用为年度财务预算、固定资产(设备等)、不动产(厂房等)的投入、预定新开发新产品类别及预定淘汰目前在生产产品类别,生产布局规划等等提供依据。长期计划的内容主要是预测各大类产品系列在市场要销售的数量,见图6-5。 图6-5 长期计划 2.中期计划:即未来数月的生产计划如季度计划以及月度计划等,评价在未来数月里,生产能力是否不够或有富余、供应商及采购部门能否对应、各部门人员是否不足(或富余)等等。 3.短期计划即当月计划、周计划、即日计划等。主要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企业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在精益生产方式里称之为主生产计划),

精益生产推行计划书

精益生产推行计划书

精益生产体系推行计划书 一、序言 承蒙公司器重,担任公司精益生产推行办经理一职,主导负责公司精益生产体系的建立。在此之前,并未对精益生产有过太多的想法。如今身处其位,方知责任重大,压力山大。 从入职**以来,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踏实勤恳的态度去做事、做人,对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如今身居要位,此种责任感更甚。深知压力就是动力,挑战等于机遇的我,此时此刻不会有半点退缩,打点行装迎接新的挑战。 二、**的精益生产 **公司从2011年开始推行精益生产,经过3年的努力,已经具备雏形,初见成效。

各种精益生产活动,如6S、提案改善……等也在有条不 紊的进行。然此种成效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精益求精的思想和理念也未完全深入人心。各种浪1、实现6S以自主检查为主,外部检查为辅。 2、人人参与的6S文化。 3、通过6S的建设,带动人员素质的提升。

费、异常频发、模具不良多等仍是目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以上种种,均要求我们持续推行、深入推进精益生产。通过精益生产体系的建设,灵活运

用精益生产各种工具来达到减少方 向 规划1、6S标准的修订。 2、6S检查评分标准的修订。 3、6S分组及检查方式的优化。 4、车间、仓库等现场部门大力推进6S 自主检查。 5、职能部门落实6S的日常点检。 6、6S竞赛、各种趣味活动的设计导入。 2、提案改善: 现状每月提案改善活动持续进行,但仍有以下不足点: 1、参与者集中于脱产人员,普通员工的参与度不够。 2、集中于现场车间,职能部门参与程度低。 3、案例等级基本处于5-8级,缺乏高等级的改善案例。

精益生产概述

精益生产概述 一、方法起源 精益生产(LP),也称精益制造、精良生产,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数位国际汽车计划组织的专家,在研究日本丰田准时化生产(JIT )生产方式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被认为是目前工业界最佳的生产组织体系和方式之一。 (1)精,即少而精,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 (2)益,即对所有经营活动要有益有效,具有经济效益。 二、方法核心 LP方式JIT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资源,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是一种理念和文化。 1、L P的本质 LP方式JIT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在过程管理中实现零浪费,具体如以下几点: (1)人事组织管理优化,精简中间管理层,实施组织扁平化,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 (2)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 (3)推行生产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 (4)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5)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JIT) 2、LP终极目标 LP终极目标是“零浪费”,具体七大目标如下: (1)零转产工时浪费:将工序品种切换与装配线转产的时间浪费将为“零”或接近为“零” (2)零库存:将加工与装配相连接流水化,消除中间库存,变市场预估生产为接单同步生产,将产品库存将为“零”。 (3)“零”浪费:消除多余生产、搬运、等待的浪费,实现“零”浪费。

(4)“零”故障:消除机械设备的故障停机,实现“零”故障 (5)“零”不良:应该在生产的源头消除不良,追求“零”不良。 (6)“零”停滞:最大限度地压缩前置时间,消除中间停滞,实现“零”停滞。 (7)“零”灾害:人、工厂、产品全面安全预防检查,实行安全巡查制度,实现“零”灾害。 三、方法体系 1、识别浪费的方法 识别浪费的方法包括质量新老七大手法、增值分析法、价值流分析法、防呆法(Fool Proof),还包括挖掘客户需求的QFD工具体系。 2、解决浪费问题所需的工具与方法 解决生产制造过程中存在的浪费问题所需要的方法工具体系如下图所示。 精益6σ(Lean Six Sigma,缩写为LLS)是精益生产与精益6σ的有机结合,其本质是消除浪费,目的是通过整合精益生产与精益6σ,吸收两种生产模式的优点,达到更佳的管理效果。 四、实施要点 LP的实际应用包含众多内容,实施程序和方法工具的角度也因企业和生产方式的差异而不同。从LP的核心思想出发,为了达到其七大终极目标,必须首先实现生产流程化、生产均衡化、资源配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生产车间改善案例精益思想与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一、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案例 精益生产是以消除不增加价值的等待、排队和其他延迟活动为目标,按照确定的生产节拍进行生产并且每次 仅生产单件产品的一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与以往的靠计划系统发出指令的推动式生产方式不同,精益生产系 统通过采用拉动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快速响应顾客实际需求的目的。 改善,是指以实现更好为标准而进行的持续改进或改变的过程,是精益生产实施中的重要基础组成部分。通 过对生产加工车间的布置和生产节拍进行改善设计,可以平衡生产线,使产品在生产线上的流动更加和谐, 使之更有利于满足顾客的需要;通过建立“一个流”的生产方式,可以消除或简化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价

值的工作,使整个企业的潜在价值得以开发。我们对某变压器厂箱体车间的物流设施布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通过引入精益思想,提出了对目前大批量“成批与排队”生产线的改善设计步骤及方案。在充分考虑了原有 箱体生产加工的工序、工艺设计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设备进行改动,大大减少了产品和在制品的库存量及产 品的交货时间,增加了生产线的柔性,提高了生产率。 1、生产车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箱体车间主要生产S9/10KVA-2000KVA的19个种类变压器的箱体,箱体车间的布置现状图见图1。由于每个 箱体的大体结构相同,其加工工艺也十分相似,由此,该车间将箱体的生产分为大件生产区和小件生产区, 其中小件工件通常是由人工搬运,而大件工件通常是由车间内部的天吊来完成。通过对箱体车间的深入分析,得出该车间存在如下几点问题:

(1) 物流的路线太长(见图1),造成运输时间的浪费,并且各工序之间的衔接过程存在许多Muda(浪费),造 成各工序的生产效率很低; (2) 生产现场存在大量闲置不用的生产设备,占用了大量的空间,同时生产现场显得十分混乱; (3) 生产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操作人员移动距离较大,使得操作人员每人每次只能操作一台机床,不利于 操作人员工作效率的提高。 2、在精益思想指导下的生产车间的改善设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以精益思想为基础,我们提出了如图2所示的设施规划改进程序模型。 2.1 模型分析 根据图2所示模型中的各项,并结合该变压器厂的具体实际情况,得出如下分析:

精益生产之一个流生产

精益生产之一个流生产 编者按:对产品工艺流程的分析是一个流生产的基础也是价值流分析的关键。是对传统生产观念的根本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是靠大量的在制品和零部件储备来维持均衡生产和任务的完成,储备越多,问题就越不容易暴露,其思想是维持型的。 一个流生产的优点:生产时间短,在制品存量少,占用生产面积小,易暴露问题点,容易适应市场与计划的变更,有利于保证产品品质,有利于安全生产,不需要高性能的、大型化的设备,减少管理成本,确保财产安全。 推行条件 条件一:生产线最短距离的布置(U型化)----消除走动的浪费、最经济的作业布置方式 条件二:作业员的多能化。----作业标准化,制程合并 条件三:单件流动。----将浪费显现化,消除批量不良 条件四:按工艺顺序布置生产设备----消除搬运的浪费 条件五:生产速度同步化。----消除在制品堆积与等待的浪费

条件六:多制程操作的作业。----可实现制程合并,少人化 条件七:走动作业。----多制程作业,便于发现问题 条件八:机器设备的小型化。----华致赢企管认为:易于生产线变更,节省空间,大型设备未必就是最好的 推行步骤 步骤1:全员的意识建立。观念上必须改变,要站在客户的立场去坚持以一个流的生产方式作业,尤其是干部。步骤2:成立示范改善小组。不同部门的中坚干部成立示范改善小组尝试,以便能彻底实施。步骤3:选定示范生产线。应从最容易的地方着手作示范。 步骤4:现况调整分析。选定示范线后,应先充分了解该产品的生产状况(如生产流程图,生产线布置方式,人员的配置及生产性,库存时间人力空间及设备的稼动率)。 步骤5:设定生产节拍。生产节拍----是以每日的工作时数除以每日市场的需求数----即目标时间(规制时间),许多改善的出发点以生产节拍为依据,生产节拍受生产时间及订单量的变化而变化,与现场的设备、人员的生产能力是无关的。 步骤6:决定设备、人员的数量。根据生产节拍、各制程的加工时间和人力时间,计算出各个制程的设备需求数和作业人员的需求数,设备不足,应分析稼动率,进一步改善以提高设备产能;而人员不足,则必须努力设法将零点几个人的工作量予以改善并消除掉----少人

精益生产一个流生产

精益生产的方式和理念:“一个流”生产 “一个流”生产的概述(one piece flow)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之一就是要尽量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接近于零。也就是说,前工序加工一结束,应该立即转到下一工序去。此种生产同步化(顺畅化)是实现精益生产的一个基本原则。生产同步化的目的是尽量使工序间在制品数量接近于零。1.何为“一个流”生产 只做有价值的工作是精益生产的理念之一。没有价值的工作都是浪费。为了排除传统生产方式中所存在的大量浪费,精益生产方式中采用“一个流”生产最大限度地排除搬运。在制品多,可能出现大量不良等无价值的现象。 所谓“一个流”生产,是指将作业场地、人员、设备(作业台)合理配置使产品在生产时,每个工序最多只有一个在制品或成品,从生产开始到完成之前,没有在制品放置场地及入箱包装的作业。 为了实现“一个流”生产,必须将设备或作业台的布置进行调整。不是按类型而是根椐加工工件的工序进行布置(设为垂直布置),形成相互衔接的生产线。 作业区中设备或作业台布置一般采用:“U”形。目的是使作业的入口与出口接近。消除作业人员完成一件产品后从出口(最后一工序)返回入口(第一个工序)的步行浪费。 此种“一个流”生产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零件一个一个地经过各种设备(工序)进行加工、移动,不是一批一批地加工、移动。二是作业人员随着在制品走动,从作业区的第一工序到最后一个工序都是该作业人员操作。此种方式因为各工序衔接在一起。前工序做完一个在制品,就可立即“流”到下一工序继续加工,所以工序间几乎没有搬运距离,也没有制品。因此,在制品数量可以大幅度降低,生产空间随之减少,能耗也节省了。不良品一旦发生就可以立即发现,而且很容易地确认出是哪一台机器(工序)、哪一个作业员做出来的,这有利于消除不良品,更重要的是生产同期大幅度缩短,更能满足市场多变的弹性需求。 每个“U”形或“二线”形作业区可同时供多个工人进行多道工序加工,一个作业区只需设置一个入口存放处和一个出口存放处,不必为每台设备单独设置入口存放处和出口存放处,场地也节省了许多。 2.“一个流”生产8大要点。 1)单件流动 ◆避免以批量为单位进行加工;应逐个完成零部件在相关工序上的加工。 “一个流”生产条件首先是由单件流动开始的,单件流动就是做一个,传递一个, 检查一个,将原材料经过一个个加工工序而做成成品,而单件流是一种将浪费“显 露化”的思想与技术。 2)按加工顺序排列设备(作业台) ◆放弃按类型的设备(工序)布局,按工序排列设备(作业台)避免“孤岛设 备”,尽可能使设备(作业台)布置流水线化(In line)。 3)按节拍进行生产 ◆生产并不是越快越好。 ◆过快会导致“库存的浪费”。 ◆按客户的需求,适时、适量和适物的生产。 ◆必须按事先计算的节拍进行生产。

精益生产之单件流生产的原则

精益生产之单件流生产的原则 实现单件流生产应遵循的原则 1)物流同步原则 单件流生产要求在没有库存的前提下,实现在必要的时刻得到必要的零件,为此,应使各种零部件的生产和供应完全同步,整个生产按比例、协调地连续生产,按照后工序的需要安排投入和产出。物流同步要求避免以下情况: a.超过装夹数量的零件到达某工序,零件出现等候和积压; b.某工序所需要的零件不同时到达,出现滞后或超前; c.前后工序生产不均衡; d.因某一工序的问题使物流出现停顿。 为实现物流的同步,要求班组不断开展“5S”活动。 2)内部用户原则 实现单件流生产要求每一道加工工序无缺陷、无故障,若制件出现缺陷,要么停掉生产线,要么强行把有缺陷的制件流下去,无论何种选择都将引起成本的上升。因此,单件流要求每一道工序严格控制工作质量,做到质量在过程中控制,遵循内部用户原则。其含义是: 每一道工序是前道工序的用户 每一道工序是后道工序的供货商 每一道工序只接受前道工序合格的产品 每一道工序只生产合格的产品

每一道工序只提供合格的产品给后道工序 遵循内部用户原则的具体方法是开展自检、互检,并严格按工艺操作规范进行生产。 3)消除浪费原则 单件流生产的目的是减少在制品,使生产中存在的浪费现象暴露出来,并不断排除,使成本下降。这些浪费现象包括: 在制品过剩 供货拖拉 排除设备故障的时间长 信息交流不畅通 工艺纪律差 上述的任何一个问题都会阻碍一个流生产方式的顺利进行,因此,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解决这些问题,为实现单件流生产方式创造条件。 4)实施单件流的前提 单件流生产方式的实施效果依赖于以下五个前提: a.生产线按产品对象原则布置; b.换装时间占作业时间的比例很小,可忽略不计; c.要求职能部门、服务部门以现场为中心,全力以赴地支持; d.要求纵向责任明确,横向关系协调; e.要求信息的收集、传递、处理和反馈及时准确、全面畅通。 本文来自CTPM华天谋管理咨询(微信号ctpm366288),敬请关注。

《精益思想》读后感

《精益思想》读后感 .中航工业综合所副所长赵洪岭 一、作者简介 Janes P.Wonack,前MIF资深教授,为企业提供精益咨询,也向小型制造厂投资。他创办了精益企业研究所(LEI)并担任所长,这家研究所是一个非営利教育和研究机构,致力于精益思想的传播和应用。 Daniel T.Jones,他创办了英国精益企业研究院(LEA)并担任院长。这家研究院分担了精益企业研究所在提升精益意识方面的任务,并将精益知识应用于一系列的行业。两人合作分析全球行业趋势达2 0年以上,期间成果包括《改变世界的机器》、《精益思想》和《精益解决方案》。 二、内容精要 《精益思想》于1996年秋季首次出版,历经10年,畅销十多个国家,销量达到几十万册以上。本书的成功在于它对精益生产方式做了最好的总结,为读者提供了精益的核心原则。本书是作者通过实地考察和了解了美国、德国、日本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大小企业推行精益的实际情况和心得后之作,为准备跨入精益之门和进一步学习、实施精益的人提供了最好的指南,从而成为精益方面的经典著作。

本书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精益原则阐述了一些简单而有效的原理,帮助所有行业在任何商业条件下创造持久的价值;第二部分从思想到行动:精益的飞跃说明了如何应用这些原理,包括应用步骤和从大企业到小企业的应用实例;第三部分精益企业说明了如何通过不懈地关注各产品的整个价值流(即从产品概念到产品推出,从订货到发货,从上游源头的原材料基地一直到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创建出真正的精益企业,即在尽可能减少时间、成本和出错的同时,使我们为顾客创造的价值达到最佳;第四部分新的发展讲述了时至今日精益思想的发展。 《商业周刊》评价本书为“这是目前关于流程再造最好的书,也是最好读的”。 三、感悟与体会 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对中国企业,对我所投资公司无疑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既考验公司抵御现有冲击的能力,也考验公司以后持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我们的企业要生存,更要发展,面对危机,我们应该抓住机遇,谨慎应对,迎接挑战。 结合2009年“精益年”,经营开发部订购了一批《精益思想》发给了投资公司的管理团队。希望通过这本书的阅读,能够帮助我们的管理团队重新审视自己的管理运作之道。 精益生产可以看成是丰田公司将精益管理思想应用在企业最基础的生产线上。丰田的“精益”思想可以被称道为管理方法革新上的一

精益生产试题库

精益生产知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1960年开始,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汽车制造业通过实施JIT生产模式,以低成本、高质量的突出优势迅速占领美国汽车市场,引发了美日之间长达十年的汽车贸易战。 2. JIT的基本思想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故又被称为准时制生产、适时生产方式、看板生产方式。 3. 精益生产的核心理念是:消除一切浪费。 4.精益生产方式的产品特点:多样化,系列化;要求操作技能高;库存水平低;产品质量高;属于买方市场。 5.精益生产追求的7个零的目标:零切换、零库存、零浪费、零不良、零故障、零呆滞、零事故。 6.精益生产的实现必须满足2个条件:零故障、零不良。 7.生产资源管理的4M1I:Man、Material、Machine、Method、Information。 8.获得利润的两大手法: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9.工厂中的七大浪费:制造过剩的浪费、等待的浪费、搬运的浪费、动作的浪费、库存的浪费、加工过剩的浪费、生产不良的浪费。 10.精益生产的两大支柱:自动化、准时化。 11.准时化生产的定义:在必要的时间按必要的数量生产必要的产品。 12.库存的危害:增加利息负担、占用场地厂房、管理人员增加、出入库的搬运增多、防护工作的浪费、长时间失效的浪费、最大的问题在于掩盖了工厂里的问题。 13. IE面向微观管理,注重三化工业简化、专业化、标准化,是IE重要原则。 14. 改善四原则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15. 作业流程四种工序分别是作业、移动、检查、等待。 16. PDCA循环中PDCA分别表示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17. 标准时间是在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下完成符合质量工作要求的作业时间。 18. 生产线平衡是对生产的全部工序进行平均化,调整作业负荷,以使各作业时间尽可能相近的技术手段与方法。 19. JIT物料运动的目标是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按正确的路线,把正确的物料送到正确的地点。 20. 精益生产方式采用拉式控制系统。 21. 实施精益生产方式的基础是5S管理。 22. 连续流生产的核心是一个流。 23. 5S管理中的三定原则是定容、定量、定点。

试论精益思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CONSTRUCTIONECONOMY 2008年第10期(总第312期) 建筑经济试论精益思想 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 ■刘如兵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后勤基建处,江苏泰州225300) [摘 要] 将精益思想引入工程项目管理具有显著提高工程质量、缩短工期、减少浪费等优势,探讨了如何从总体上提高项目的价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等。 [关键词]精益思想;项目管理;企业竞争力 Abstract:Basedontheadvantagesofintroducingleanthinkingintoengineeringprojectmanagement,suchasre-markablyimprovingengineeringquality,shorteningconstructionperiod,reducingwaste,thispaperdiscussesthemeasureshowtoimproveoverallvalueofprojectsandstrengthen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Keywords:leanthinking;projectmanagement;enterprisecompetitiveness[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51X(2008)10-0081-03 *课题来源:2006年泰州市科技发展项目“ 精益思想下的建筑施工成本全过程管理”[作者简介]刘如兵(1976-),男,江苏姜堰人,讲师,工程师,注册造价师,主要从事工程管理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 1引言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投资结构的调整,建筑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5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1.3%,占GDP的7%左右,建筑业从业人数占全社会从业总数的5.2%以上,2006年全国建筑业企业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为40976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71亿元,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建筑业的经营效益不太理想,建筑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不高,建筑业产值利润率徘徊不前,资本利润率增长缓慢。要改变这种状况,除了需进一步改善市场环境外,关键的还是作为市场主体的建筑企业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2精益建设的理论与初探 精益思想包括精益生产、精益管理、精益设计和精益供应等一系列思想,其核心是以较少的人力、设备,在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场地内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同时越来越接近客户,给他们提供确实需要的东西。精益生产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向零缺陷、零库存进军。 20世纪50、60年代,澳大利亚的建筑公司Jennings几乎 是与丰田公司在同一时间将精益思想贯彻在其日常建设中的。Jennings公司从一家小房屋建筑公司迅速发展成为澳大利亚最大的建筑公司之一,依赖的正是精益建设管理模式。近几年来,丹麦、澳大利业等建筑行业发达国家一直在推行精益建设施工管理模式。 2005年,江苏泰州江海建筑有限公司以提高企业核 项目管理81

精益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精益生产介绍 1.精益生产的概念 2.精益生产的形成过程 3.精益生产给世界工业带来的影响4.精益的缓慢发展状态及原因 二、现阶段精益生产发展状况 1.精益难以让人理解 2.对精益的诸多误解 3.“教条”的影响 4.形似而神不是 5.精益是一种思想 6.精益是必然的趋势 三、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1.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2.“中国制造”的影响 3.“生产过剩”造成的资源浪费 4.价格战的深渊 5.“红海”与“蓝海”策略 6.粗放的管理模式 7. 20世纪中国企业的发展契机 8. 21世纪的对策---大力发展制造技术四、精益生产在中国的发展 1.最早接触精益的企业 2.合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的精益

3.对供应商的影响 4. 80%的经理人开始了解精益生产概念 5.很多企业开始尝试运用精益生产方式 6.民营企业开始觉醒 7.成功者不多 8.精益需要本土化 五、我们的精益出路 1.我们有非常好的品牌优势 2.我们有过辉煌的历史 3.但我们在逐步失去我们的优势 4.生产环节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 5.通过实施精益生产,提升企业快速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六、实施精益生产项目的几点要求 1.危机意识和坚定的决心 2.对待问题的态度和责任—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3.坚决执行 七、推进精益的思想基础 1.抛弃固有的观念和方法 2.积极寻找方法而非找不到的理由 3.严禁为现状辩解,实事求是的否定现状 4.不求完美,50分即可,马上行动 5.错了就马上改正 6.改革不允许大量投资

7.不遇问题,不出智慧 8. WHY问5个找真正的原因 9.发挥团队的力量 10.革新永无止尽 十、结束语 1.强占先机,迎接挑战 2.革命性的时代,你准备好了吗? 3.希望大家对企业的感情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要看到实际行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消费者从“粮票排队时代”到足不出户就能选购所需的商品,还能够为自己设计独特的产品特性。同时“中国制造”的概念开始响遍全球,令13亿中国人感到自豪,以致于开始让很多反华人士感到担忧,“中国威胁论”也一定程度上来自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反对者担忧大量优秀制造企业转入中国,影响本国的就业率和社会稳定。 21世纪是中国的舞台,我想所有中国人都有信心实现这个理想。但是,我们离此目标还差很远,我们现在最多只能说是制造大国,要变成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这些年的工作经历当中,我接触到了很多企业,其中很多业绩良好的民营企业,在深入企业了解过程中让我惊讶和震惊。在我原来的概念中,这种企业属于那种基本没有生存能力的组织,但他们却活得很好。(很多人肯定问我,为什么呢?)那这些年,这些企业是如何发展壮大起来的呢?我总结国内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竞争优势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靠产品(指产品本身拥有的广阔市场),二是强大的销售队伍和销售能力,三是廉价的劳动力。未来几年内这些优势都将失去,我们可以分别从这三方面来分析。一、靠一个产品发家致福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八十年代中期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大家可能经常听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只要够胆量去做,成功的机会很大,因为市场空缺大。现在已经进入买方市场,商品极为丰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进入“过剩”的阶段。虽然很多人积极在“红海”中想要发掘“蓝海”,但“蓝海”客观存在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了。二、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对销售产生了抵抗能力,如果你的产品没有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不管你多么强大的销售能力都将碰壁,强行推销的方式只能导致失败,很多企业库存积压和不能满足顾客交付的矛盾越来越严重。企业只有满足客户对产品性能的要求,对质量的要求,对交货期的要求,对服务的要求才能生存和发展。三、廉价劳动力一直是吸引外资和产品低价格的重要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为国内企业提供了低成本的竞争力。但这种优势也将逐渐失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薪资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沿海甚至是内陆地区,即使工资在普遍上涨,人员招聘也越来越困难。大量人员的流失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薪资待遇问题。(其实,我们基珀也在面临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再则即使员工工资要求不提高,比中国落后的国家还很多,他们的劳动力可能更廉价,如果有一天他们搞开放了,我们是否也意味着将失去这种优势呢。 总之,前面三点赖于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都将逐步尚失,那我们凭什么说21世纪是中国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精益生产管理实施方案 一、总体指导思想 1.精益生产作为当今最为先进的制造管理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改善实施必须始终围绕精益生产管理体系的核心即消除浪费来开展各项工作,时时以精益生产思想作为工作指导的有力武器。 2.任何一项管理理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适用每一个企业。在应用精益生产理论进行改善时,必须时刻结合企业所处的行业环境和企业本身的特殊性进行灵活应用,因地制宜。只有这样,才一不至于在改善中生搬硬套,走错方向。例如由于手机行业存在市场机会成本,战略要求不能完全做到“零库存”管理。 3一个拥有卓越企业文化和管理的企业,需要经过多年的实践积淀才能实现。 丰田公司自成立初期就开始不断探讨生产模式,历经四十年时间才一逐步形成了初步成型的丰田方式。时至今日,丰田方式仍在不断改善进步中。因此,没有那个企业的实现是一瞰而就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积累。卓越企业管理需要系统性的全面进行改善,但需要结合实际状况分步骤分门别类的逐步改善进而达成阶段目标并最终实现总目标。 4.改善不能脱离现场。所有数据必须现场测量,所有问题必须现场观察,充分与一线员工交流并亲身实践才能得出结论。脱离现场,脱离实际,脱离基层员工,任何改善都只是纸上谈兵。 5.改善成果必须实现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改善不是完美的改善。 6.精益生产的改善需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只有全员参与,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改善才能处处开花。 7.改善是一个持续创新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持续改善,不断进步,这是丰田方式的精髓。只有深深理解这一精髓,并将其作

为企业文化融入到员工心中,才能够在精益生产的实践应用中取得长久发展。 二、实施方案指导框架 结合企业自身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的精益生产理论指导和实践案例研究,研究将精益生产的各钟软硬件技术进行分类,提出了新的改善模型,作为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管理的指导框架。改善模型称为新“TPS”模型,T代表技术(Technology ),P代表人员(Person ),S代表系统(System,如图4-1所示。改善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技术改善、系统支持以及人才培养,如图4-2所示。制造技术的改善代表着生产技术的改进,而支持系统则是从流程设计上来进行优化,而人才培养正是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对人的能力、意愿和文化进行培养熏陶,从而最大程度的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 精益生产管理模型 以新“TPS”管理模型作为公司精益生产应用推广的指导框架,针对当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制造技术、支持系统以及人才培养三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及改善方案研究。 精益生产管理模型构造 三、制造技术改善 (一)生产模式优化 从当前的生产模式来看,产品从原材料入库到产品最终出货,中间需要五处等待,半成品需要入暂存仓两次,等待时间占整个生产周期的96.5%,浪费巨大。 依照精益生产单件流和连续流的指导思想,需要做进一步的改善优化。当然,生产模式的优化需要逐步推进,结合公司现状,提出以下四步走的改善建议。 第一步,通过改善,将整机组装测试段与包装段连在一起,实现整机组装的连续流;第二步,通过改善,将主板加工测试段与整机组装测试包装段连在一起,

精益思想做指导,项目管理促发展

精益思想做指导,项目管理促发展 精益管理要求企业的各项活动都必须运用“精益思维”,其核心就是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包括人力、设备、资金、材料、时间和空间,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价值,为顾客提供新产品和及时的服务,并把浪费降到最低程度。我们在经过了最初的理念导入,学习了精益化管理的基本思想,通过思想转变为行为过程,我们运用精益化管理工具策划、分析、对比,进行了生产、绩效考核、供应物流等多个“价值流管理项目”的推进与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 为了进一步规范与提高,我们持续进行了第三期精益化项目---流程再造,项目管理。 做管理的人都知道流程再造,就是一场革命,首先要革自己的“命”,它所要颠覆以往我们已经习惯的业务流程与工作习惯,让人们用另外一种角度与工作方式去适应新的流程规范,这需要所有员工的正确理解与支持,如果单纯的认为这是一种负担,是虚无缥缈的概念的话,没有创新,墨守成规,那么梳理再造的只不过是一堆应付上级要求的文字,发现不了管理上的漏洞与错误,其后果可能会带来一场管理上的灾难。所以我们就应该以精益思想作为指导,不断推陈出新,不断探寻新的管理模式并持之以恒,促使业务流程更加规范,部门职责更加明确,才能使得供应、技术、生产、销售、行政链更加紧密与协调,才能满足现阶段企业发展需求。 项目管理就是通过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把它作为改善项目,分析制定相应的改善计划与节点,然后实施,目的就是通过我们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管理进步与提升。

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与发展要求,去创建一个或多个项目,通过团队协作,内部配合,外部协调来完成。项目管理不在大小,大的项目可以是设备升级创造经营收益,小的项目可以是技术改革实现成本降低。公司部分部门和员工已经对精益思想、项目管理改善有了很好的认识,通过立项,持续改善,并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例如盆座针对现有加工工序,分析加工瓶颈工序,通过技术工艺革新、设备改造等,找到可替代加工工序,节约工时,降低浪费;即使现阶段未能彻底解决的项目问题,也能不断分析,持续改善与关注,例如橡胶针对上辅机在加工每个过程中会出现停车重启现象,进行立项分析,通过和厂家、部门沟通,研讨决定对系统进行重装,虽未彻底解决问题根源,但已大大降低了重启现象,设备动力部和车间也都对此进行长期关注与维护。但是还有一小部分部门和员工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对现有的工作改善与创新,管理问题不断出现。 项目管理是需要全员的参与,通过团队的沟通交流来扩大项目管理的范围与效果,项目的责任人不在职位的大小,只要能改善,有创新就可以作为项目经理去推进。我们要正确的认识,有的项目可能短期就会受益,例如通过增加硫化工序天车来减少员工劳动强度与搬倒次数,节约时间,增加效益,有的项目可能需要长期才会见效,例如定置管理,设备保养与维护管理等。所以我们在立项的时候,要正确分析,做出合理化的项目推进计划,才能更好地实施,不然成为一种管理负担,就会半途而废,流于形式,没有效果。我们还要认识到项目管理的推进是每位员工的职责,不是依靠监督、检查才能做好的,所以我们相信每位管理者,每位立项人,都能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和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