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教案

2014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教案
2014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

第1课时

学期总第课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年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 第二单元(百分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我会填。(第1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18分) 1.( )%==( )∶( )=( )( ) =( )折 2.在抗战胜利日,前去红色爱国教育基地参观的人数比去年增加四成五。“四成五”写成百分数是( )。 3.摩登百货商场六一儿童用品八五折优惠,说明现价是原价的( )%,优惠了 ( )%。原价162元的书包,便宜了( )元。 4.A 商场牛奶打八八折出售,B 商场牛奶买四送一,买5瓶相同规格的牛奶到( )商场购物便宜一些。 5. 32元 七折后现价2800元 原价1100元,现价990元 八折:( )元 原价:( )元 ( )折出售 6.张叔叔五年前买了12000元国家建设债券,年利率是%。今年到期后用利息购买一台4800元的电脑,还剩下( )元。 7.光明饭店今年一月份的营业额是40万元,按规定要缴纳3%的增值税,还要按增值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那么,这个饭店一月份需缴纳增值税( )元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元。 8.水泥厂五月生产水泥300万吨,比计划增产50万吨,增产( )成。 9.某商品第一次打八折,第二次再打九折,现价是423元,这个商品的原价是( )元。 10.商场上月纳税5万元,实际应纳税营业额为50万元,税率为( )。 二、我会判。(每题2分,共10分) 1.小李买了10000元的国债,一年到期后共取回10300元,计算利率的算式是(10300-10000)÷10000。( ) 2.一件商品先提价10%,不久后再打九折出售,商品现在的价格与提价前相比,售价不变。( ) 3.某商店去年月平均营业额是100万元,按规定要交5%的增值税,那么该商店全年交增值税5万元。( ) 4.衣服打三折出售,就是降低30%出售。( ) 5.商品提价二成,表示现价是原价的倍。( ) 三、我会选。(每题2分,共10分) 1.小曾开的网店三月份营业额25000元,四月份营业额28000元。四月份比三月份营业额增加( )。 A .一成六 B .一成二 C .一成四 2.个人所得税法规定,个人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将征收3%的税。请问,小明的爸爸本月收入7000元,将交税( )。 A .60元 B .210元 C .150元 姓学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和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内容。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也积累了一定的关于运用百分数解决问题的经验。这些都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相关内容奠定了基础。 1. 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 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1. 加强数学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本单元解决的百分数问题,虽然都是两步计算的,但是学生都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为学生列式提供了知识基础,分数两步计算的问题为百分数两步计算提供了思路上的经验。所以教学活动中,要抓住核心知识,加强知识间的联系,让学生在用已有知识尝试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百分数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尤其是打折、成数、税率、利率等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都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所以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在理解相关“术语”的含义后,通过自主计算来解决,感受知识间的联系,经历自主建构知识的过程。如利息的算法:利息=本金×利率×时间。首先,要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其次,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利息是按年利率计算的,是求本金的百分之几;如果存期超过一年,还要用年利息乘时间。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求得利息,使学生对利息的算法有进一步的体验。 2. 突出教材内容的现实性,发展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是《课程标准》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的具体要求。教学时,一方面注意选择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作为数学学习的素材。另一方面,要特别选择现实生活中真实事物和数据,使学生感受百分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应用意识。在解决求利息的问题时,让学生“按现实的利率”计算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位置与方向㈡教学内容: 教材第 22 页相关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2、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3、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能用语方描述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描述画出具体的路线示意图。 教学难点: 能根据观测点的变化灵活描述路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复习。 同学们,在上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了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哪几个条件?分别让学生说一说。 (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方向;确定物体相对于观测点的距离。 1 / 4

) 2、导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位置与方向的相关知识。 [板书课题: 位置与方向(二) ] 二、自主设疑 1、如何根据路线图确定位置? 2、如何根据描述画出示意图?三、探究交流㈠教学例题 3。 1、出示台风的大致路径图。 (大屏出示)(1)让学生在路径图上分别找一找: 台风生成地、A市、B市、路径图上的方向标。 (2)指名汇报。 2、提出问题。 教学札记: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台风的移动路线吗?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进行如下适当启发: 台风生成以后,先是沿正西方向移动 540km,然后改变方向,向西偏北 30 度方向移动了 600km,到达A市。 接着,台风又改变了方向,向北偏西 30 度方向移动了 200 km,到达B市。 3、组织交流。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进行补充。 通过交流活动让学生明白台风到达一个新的位置后,要以新的位置作为观测点来判断台风运行的方向。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第1课时 分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书P28页 例1,P29页练一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探索并解决问题的意识,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素养】 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相同,初步理解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难点】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会了整数和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我们开始来学习分数的计算方法,大家喜欢学吗? 复习:1.5个12是多少? 怎样列式? 2.16 + 26 + 36 = 29 + 29 + 29 = 学生做完1后,提问:整数乘法的意义 做完2后,提问这两道题各有什么特点? 29 + 29 + 29 = 这道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 二、组织探究 1.教学例1 你能在图中涂色表示出来吗?学生涂色。 问: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列怎样的算式?随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310 + 310 + 310

教师:求3个310 相加的和还可以用乘法计算,你会列式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310 ×3或3×310 提问:这个算式中的310 是什么数? 式中的3是什么数? 教师:由此可以看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2. 探索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书上的结语。 教师:以后计算分数乘整数时,不必再写加法算式,直接根据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就行了。为了计算简便,乘法计算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1)解决例题的第(2)题 出示:小芳做5朵这样的绸花,一共用几分之几米绸带? 学生尝试列式计算,指名板演。 评点时明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时,要约分成最简分数。 (2)总结计算方法。 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出结果。 三、练习 1.做“练一练”第1、2题。 学生按要求在图中涂色,然后列式计算。 2.做练习五第1、3、4、5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列出了哪几道算式?列出的乘法算式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 四、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那些内容?通过学习你有那些收获?还有那些疑问? 【检测反馈】 ★★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3/4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2.一辆汽车每分钟行驶4/3千米,1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教学反思】

2019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电子备课教案 ( 2014年----2015年学年度第二学期) 第二单元:百分数(2) 第1 课时 教学课题百分数:折扣 教学内容第8页“折扣”、做一做及练习二第1至3题。 教学目标 知识 与 技能 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过程 与 方法 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 度与 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引导交流,合作探究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5)学生动手操作、计算、讨论,找出规律: 原价乘以70%恰好是标签的售价或现价除以原价大约都是70%。 (6)归纳定义。 通俗来讲,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如八五折就是85%,九折就是90%。 2、解决实际问题。 (1)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①导学生分析题意:打八五折怎么理解?是以谁为单位“1”? ②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原价×85%=实际售价 ③学生独立根据数量关系式,列式解答。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练习题

, (位,置) 一、想一想,填一填。 1、小军坐在教室的第3列第4行,用__________表示,小红坐在第1列第6行,用__________来表示,用(5,2)表示的同学坐在第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 2、刘强和王兵在教室里的位置可以用点(4,1)和点(2,7)表示, (4,1)中的4表示第4列,则1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表明王兵坐在第_________列第________行。 3、如下图(左)苹果的位置为(2,3)则梨的位置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西瓜的位置记为____________。 4、如下图(右):A点用数对表示为(1,1),B点用数对表示为_____________,C点用数对表示为 _____________,三角形ABC是____________三角形。 3题图4题图 二、对号入座。(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如下图:如果点X的位置表示为(2,3),则点Y的位置可以表示为()。 A、(4,4) B、(4,5) C、(5,4) D、(3,3) 1题图 2、如图:如果将△ABC向左平移2格,则顶点A'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A、(5,1) B、(1,1) C、(7,1) D、(3,3) 2题图 3、音乐课,聪聪坐在音乐教室的第4列第2行,用数对(4,2)表示,明明坐在聪聪正后方的第一个位置上,明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5,2) B、(4,3) C、(3,2) D、(4,1) 4、如果A点用数对表示为(1,5),B点用数对表示数(1,1),C点用数对表示为(3,1),那么三角形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六年级上册主要编排百分数的认识以及用百分数解决一般性问题,而本单元主要涉及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百分数的特殊应用。通过这些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提升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容是在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能用分数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会解决一般性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会进行相关计算。 2、使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推理等活动,提高解决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成功的经验,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实际问题。 课时安排: 百分数(二)——折扣………………………………………1课时 百分数(二)——成数………………………………………1课时 折扣与成数练习课………………………………………2课时 百分数(二)——税率………………………………………1课时

百分数(二)——利率………………………………………1课时 税率与利率练习课………………………………………2课时 第一课时:百分数:折扣 教学容:P8例题1,做一做,P13练习二1、2、3 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圣诞节期间各商家搞了哪些促销活动?谁来说说他们是怎样进行促销的?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折扣”的含义。 (1)刚才大家调查到的打折是商家常用的手段,是一个商业用语,那么你所调查到的打折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说打“七折”,你怎么理解? (2)你们举的例子都很好,老师也搜集到某商场打七折的售价标签。(课件出示) (3)引导提问:如果原价是10元的铅笔盒,打七折,猜一猜现价会是多少?如果原价是1元的橡皮,打七折,现价又是多少? (4)仔细观察,商品在打七折时,原价与现价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精品“正版”资料系列,由本公司独创。旨在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 大版“、”华师大版“等涵盖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教案、课件、导学案及同步练习和 检测题分享给需要的朋友。 本资源创作于2020年8月,是当前最新版本的教材资源。包含本课对应 内容,是您备课、上课、课后练习以及寒暑假预习的最佳选择。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 第一课时折扣 教学内容: 教材第8页例题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商品打折销售的情境中理解“折扣”的意义。 2.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百分数。 3.正确解决有关折扣的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折扣”的意义并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每年圣诞节的时候,商场都会举行小各种促销活动,你们知道商家为了招揽顾客,会采取哪些促销手段? 学生汇报:买一百送二十,打折等。 师:很好,有些同学提到了打折,那么我们去购买打折的商品,是比原来便宜了还是贵了? 学生交流。 看样子同学们对打折有了一定的了解。商家有时候降价出售商品,就叫打折扣销售,俗称打折。(板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我们生活紧密相关的数学问题-----折扣。

二、自主学习,探索新知。 1、理解折扣, 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商品促销主题图。 师:同学们想一想,这里“电器九折”是什么意思?其他 商品八五折有事什么意思? 学生小组汇报。 教师点评总结:九折就是按原价的90%出售,那八五折就是 按原价的85%出售。 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价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出 售。(课件出示题目) 2.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例题,请大家阅读题目并思考 师:第一题的打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打了八五折时候价格 变成多少呢?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1)180×85%=153(元) 请同学们再算一算,爸爸买这辆自行车少花了多少元?买 这辆自行车,爸爸实际只花了多少钱? 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汇报。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指名汇报。 板书:(2)160×(1-90%)=16(元) 3.归纳总结。通过刚才解决的折扣问题,你能总结出与折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二单元质量检测 六年级数学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1分) 1、()%= 3 4 = 21:()=()(填小数)=()(填成数) 2、一件商品按七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降价()%。 3、一只钢笔原价30元,现打八折出售,现售价是()元. 4、一个书包,打9折后售价45元,原价()元. 5、()叫应纳税额,税率是()与()的比率,利息=()×()×() 6、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7、王叔叔看中一套运动装,标价200元,经过还价,打八五折买到,王叔叔实际付了()元买了这套运动装。 8、陈老师出版了《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陈老师应交税()元。 9、一本书定价75元,售出后可获利50%,如果按定价的七折出售,可获利()元。 10、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元。 11、今年稻谷的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比去年增产()成。 12、爸爸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他应得利息()元。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存钱的时间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2、利息就是利率。() 3、一种商品打九五折出售,就是降低了原价的5%出售。() 4、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今年的就相当于去年的130%。() 5、一件商品先提高20%的价格后再打八折出售,则这件商品的价格不变。()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我班有95%的同学订阅《小学生数学报》,没有订的同学占()。 A、5% B、15% C、50% 2、东门中心小学今年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数量是去年的()。 A、90% B、110% C、 10% 3、六(2)班人数的40%是女生,六(3)班人数的45%是女生,两班女生人数相等。那么六(2)班的人数()六(3)班人数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都不是 4、张叔叔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4.25%,到期后从银行取回()元 A、5000×4.25%×3 B、5000×4.25% C、5000×4.25%×3+5000 5、某种商品打七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75元,这件商品原价()元。 A、525 B、225 C、250 D、150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77+1.33= 20×70%= 70÷1.4= 19+2 9 = (0.18 +9)÷9 = 10-0.09= 45÷90%=2 3 ÷6= 12.6-1.7= 200×(1-40%)= 2、解方程:(9分)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全套教案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 2.在这个年龄,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1

3课时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材第19页例1及第20页做一做。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 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锻炼身体的意识。 根据条件正确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题主题图,教材第20页“做一做”图片投影片。 联系实际。 新学期,我们班又迎来了一名新同学,他对于学校的位置还不很熟悉,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给他当向导,让他尽快熟悉各专用教室的位置。 集体来到操场,用手势表示出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 北、西南八个方向。 分组练习,辨认方向。 1.出示例1。 老师板书:目前台风中心位于A市东偏南30°方向、距离A市 600km的洋面上,正以20千米/时的速度沿直线向A市移动。 学生反复读几遍。 老师提问:东偏南30°是什么意思? 2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数学试卷 学校:班级:姓名: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1分) 1、()%= 3 4 = 21:()=()(填小数)=()(填成数) 2、一件商品按七折出售,现价是原价的()%,降价()%。 3、一只钢笔原价30元,现打八折出售,现售价是()元. 4、一个书包,打9折后售价45元,原价()元. 5、()叫应纳税额,税率是()与()的比率,利息=()×()×() 6、一家大型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 应缴纳营业税()万元。 7、王叔叔看中一套运动装,标价200元,经过还价,打八五折买到,王叔叔实际付了()元买了这套运动装。 8、陈老师出版了《小学数学解答100问》,获得稿费5000元,按规定,超出800元的部分应缴纳14%的个人所得税。陈老师应交税()元。 9、一本书定价75元,售出后可获利50%,如果按定价的七折出售,可获利()元。 10、李阿姨看中了一套套装原价1200元,现商场八折酬宾,李阿姨凭贵宾卡在打折的基础上又享受5%的优惠,她买这套套装实际付()元。 11、今年稻谷的产量是去年的120%,今年比去年增产()成。

12、爸爸把5000元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年利率是2.25%,到期后,他应得利息()元。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存钱的时间一定,本金越多,利息就越多。() 2、利息就是利率。() 3、一种商品打九五折出售,就是降低了原价的5%出售。() 4、今年的产量比去年增加了三成,今年的就相当于去年的130%。() 5、一件商品先提高20%的价格后再打八折出售,则这件商品的价格不变。() 三、选择:(每题2分,共10分) 1、我班有95%的同学订阅《小学生数学报》,没有订的同学占()。 A、5% B、15% C、50% 2、东门中心小学今年的学生数量比去年增加10%,今年的学生数量是去年的()。 A、90% B、110% C、 10% 3、六(2)班人数的40%是女生,六(3)班人数的45%是女生,两班女生人数相等。那么六(2)班的人数()六(3)班人数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都不是 4、张叔叔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是4.25%,到期后从银行取回()元 A、5000×4.25%×3 B、5000×4.25% C、5000×4.25%×3+5000 5、某种商品打七折出售,比原价便宜了75元,这件商品原价()元。 A、525 B、225 C、250 D、150 四、计算(32分) 1、直接写出得数:(5分) 0.77+1.33= 20×70%= 70÷1.4= 19+2 9 = (0.18 +9)÷9 = 10-0.09= 45÷90%=2 3 ÷6= 12.6-1.7= 200×(1-4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位置与方向教案

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 第1课时 教学课题位置与方向(一) 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 与 技能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 过程 与 方法 在由实物到绘制坐标图的抽象过程中渗透坐标的思想,发展空间观 念。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能根据描述,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教学准备 及手段 量角器、直尺、课件 教学流程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家附近有什么好玩的场所吗?能给大家介绍介 绍吗?(生自由汇报) 师引导学生:怎样才能准确描述那些场所在你家的什么方向 上呢?今天这节课一起探讨怎样确定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例1图片:同学们,这是昨晚的天气预报,你从天气 预报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对天气预报内容进行修改,不给出方向 和距离) 台风是世界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它会给我们的日常生活 带来严重的灾难,那么在得知这样的信息后,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 备无患呢?(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测算到达时间) 要测算台风到达时间,首先要确定台风中心的位置,怎样来确 定台风中心的准确位置呢? 1、确定方向。 (1)加方向标。 师:加方向标的好处是什么?(容易说方向) 方向标加在哪里?(本市) 说说台风中心在什么位置?(在本市的东南方向)

距离是600千米。 3、小结 师:回忆我们刚才是怎样确定台风中心位置的呢? 学生通过回顾梳理,明确描述物体所在位置需要方向(角度) 和距离两个条件。 4、现在你能测算出台风大约多少小时后到达本市吗? 学生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计算。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 2、教材第23页第2题。 3、拓展练习 出示问题:小强看小明在南偏西40度方向上,那么小明看小 强在什么方向上? 四、回顾总结。 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 心得反思 第2课时 教学课题位置与方向(二) 主备教师使用教师授课时间 2015年月日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 能 结合具体实例,能够根据描述,在图上标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过程 与方 法 通过绘制平面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 态度 与价 值观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教学难点确定方向和距离。 教学准备 及手段 量角器,直尺、课件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

-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 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 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 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 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 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 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 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 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 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 三、让物质发生变化: 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

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整理复习》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回忆、小组交流,说出圆柱和圆锥的特征和有关计算公式。 2、通过练习、展示,会运用公式准确解决有关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及圆锥体积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学习重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习难点: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链接】 圆柱的侧面积=() 圆柱的底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圆锥的体积=() 思考:这些公式中你认为哪个比较容易错? 【自主学习】(只列式不计算)(先自己做,后对子交流) 1、求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1)底面直径6厘米,高5厘米。 (2)底面周长6.28分米,高2分米。 2、一个体积为60立方厘米的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合作探究】(先自己试做,再组内交流,必要时展示) 1、在括号内写出每题实际是求圆柱的什么。 有一个圆柱形铁皮盒,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 (1)沿着这个铁皮盒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的纸?() (2)某工厂做这样的铁皮盒100个,需要多少铁皮?() (3)如果用这个铁盒盛食品,最多能盛多少升?() 2、有一个圆柱木桩,量得它的底面周长是12.56分米,高是5分米。 (1)这个木桩的占地面积是多少? (2)把这个木桩横着滚一圈,滚过的面积是多少?

(3)给这个木桩刷油漆的时候,求刷漆的面积是多少。 (4)这个木桩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把这个木桩削成最大的圆锥,那么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多少? 【拓展延伸】(先交流后展示) (6)把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了多少? (7)沿着底面直径把这个圆柱切开,表面积增加了多少? (8)如果把这个圆柱横着切成两断,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平方分米?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我想提醒大家注意: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fá) 畜(xù)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自由交流)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交流)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1.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导入新课:鲁滨逊在荒岛上创造了生存的奇迹,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有冒险精神、坚忍、有毅力、有智慧、勇敢、果断、勇于进取……) 二、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浏览精彩片段,说一说在表达上它与梗概相比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一、圆柱圆柱的定义以长方形ABCD的一边绕着另一条边旋转360,所得到的空间几何体叫做圆柱,即AD长方形的一条边为轴,旋转360所得的几何体就是圆柱。其中AD 叫做圆柱的轴,AD的长度叫做圆柱的高,DC的长度是圆柱的底面半径。圆柱的表面积圆柱体表面的面积,叫做这个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2底面积+侧面积圆柱的侧面 展开以后是一个正方形(长方形),侧面展开以后的长是底面周长,宽是高,所以侧面积=底面周长高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表面积S:S=2*S底+S侧=2*r2+CH 圆柱的体积圆柱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圆柱的体积跟长方体、正方体一样,都是底面积高:设一个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则体积V:V=r2h如S为底面积,高为h,体积为V:v=sh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乘高S侧=Ch注:c为d 圆柱各部分的名称圆柱的的两个圆面

叫做底面(又分上底和下底);周围的面叫做侧面;两个底面之 间的距离叫做高(高有无数条)。 二、圆锥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这个圆锥的体积.一个圆锥的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 的1/3根据圆柱体积公式V=Sh(V=rrh),得出圆锥体积公式:V=1/3Sh(V=1/3SH)圆锥的高:圆锥的顶点到圆锥的底面圆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圆锥的高;圆锥的侧面积:将圆锥的侧面沿母线展开,是一个扇形;没展开时是一个曲面。圆锥的母线:圆锥的侧面展开形成的扇形的半径、底面圆上到顶点的距离。圆锥有一个底面、一个侧面、一个顶点、一条高、无数条母线,且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圆柱与圆锥的关系与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是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体积和高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底面积是圆柱的三倍。体积和底面积相等的圆锥与圆柱之间,圆锥的高是圆柱的三倍。不相等的圆柱圆锥不相等。 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

2015新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集体备课和教案设计

第二单元百分数(二)单元备课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学习的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本单元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2、过程与方法: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解决打折等实际问题,沟通各类百分数问题的联系。 四、教学难点: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奇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教学措施: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首先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利息等概念,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再引导学生如何转换题意,分析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答出各类百分数应用题。 六、课时安排:6课时 折扣-------------------------------1 成数-------------------------------1 税率-------------------------------1 利率-------------------------------1 购物-------------------------------1 生活与百分数-----------------------1

最新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1 1.会写“惧、凄”等14个字,会写“航海、荒岛”等46个词语。 2.默读梗概,说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提炼小标题。 3.关注人物命运和故事情节,体会并学习鲁滨逊不怕困难、顽强生存、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4.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 第一课时 -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设想有一天你身处这样的困境:黄沙漫漫,无边无垠。你一个人被困沙漠之中,头上是炎炎烈日,脚下是如焚热沙。你和骆驼茫然地前行着,而你的水,只够用两天了……你该怎么办 2.出示作品《鲁滨逊漂流记》,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荒岛求生的人物——鲁滨逊。 3.简介作品,激发阅读原著的兴趣。 18世纪,欧洲思想家卢梭曾建议每个成长中的青少年,尤其是男孩子都应该读读这部小说。它出自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之笔,也是笛福的第一部小说,是笛福受当时一个真实故事的启发而创作的。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与船长发生争吵,被船长遗弃在荒岛上,四年后被救回英国。塞尔柯克在荒岛上并没有什

么值得颂扬的英雄事迹,但笛福塑造的鲁滨逊却完全是个新形象,成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小说一经发表,立即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人们最喜爱的小说之一,有人把它拍成了电影,有人把它编成连环画。 二、认读生字词,扫清字词障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木筏( ) 畜( )养 2.指导书写课后方格中的字。 着重分析指导“宴、籍、聊、贷”4个字,并且在黑板上方格中示范。 三、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默读梗概部分,说一说,这部小说写了鲁滨逊流落荒岛的哪些事( ) 2.小组内交流,用小标题的方式列出来。 流落荒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获救回国 四、课堂小结。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这部小说主要写了流落荒岛的鲁滨逊与自然斗争,以顽强的意志生存下来的故事。文中的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 - 第二课时 -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精选考试类及教育文档,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 祝同学们考得一个好成绩,心想事成 ,万事如意!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时限: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本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一、填空题。(1题5分,其余每题2分,共23分) 1.3÷4=( )12=12 ( )=( )%=( )折=( )(填成数) 2.“八五折”是指现价是原价的( ),“七五折”出售,就是优惠 了( )%。 3.一个书包打九折后,便宜了6元,这个书包原价( )元。 4.一家汽车4S 店今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一成五。今 年三月份汽车销量是去年三月份销量的( )%。 5.某小学有学生2300人,只有一成的学生没有购买平安保险,购 买了平安保险的学生有( )人。 6.欣欣超市上个月的营业额是12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 业税,欣欣超市上个月要缴纳营业税( )元。

7.张叔叔上月的收入是4800元,按规定超出3500元的部分按3%缴纳个人所得税,张叔叔上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元。 8.妈妈将20000元钱存入银行,定期三年,年利率为2.75%,到期后妈妈可取回本息( )元。 9.明明将30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定期两年,到期后明明取回了3126元,定期两年的年利率是( )%。 10.一种商品,标价500元,商场开展优惠活动“满300元减100元”,这件商品实际是打( )折出售。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买一送一”就是打五折。( ) 2.利率一定,同样多的钱,存期越长,得到的利息就越多。( ) 3.“减少三成”与“打三折”表示的意义相同。( ) 4.税率是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销售额、营业额……)的比率。( ) 5.一件商品先涨价10%,后又打九折出售,价格不变。( )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8分) 1.某乡去年粮食产量是11万吨,比前年增产一成,前年的粮食产量是( )万吨。 A.1.1 B.12.1 C.9.9 D.10 2.李叔叔买彩票中了10万元的大奖。按规定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李叔叔实际得到了( )元。 A.8 B.20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