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2013)

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2013)
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2013)

苯酚的分离提纯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苯酚的性质在分离提纯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认识苯酚的酸性和特殊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设计、交流苯酚与苯等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案,加深苯酚的性质运用

情感态度:通过体验苯酚污水的处理,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教学重点:苯酚与苯、乙醇等物质的分离

教学难点:苯酚混合物的分离在苯酚污水的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课前复习] 快速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苯酚中加NaOH溶液:。

2、苯酚钠溶液中加稀盐酸:。

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践活动]观察体验-对苯酚物理性质的再认识

课下观察: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苯酚晶体,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资料卡片] 苯酚的浑浊液静置后,没有晶体析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苯酚的熔点很低(常压下为43℃),含水的苯酚熔点更低,当苯酚含10%以上水时,在常温下则呈液态。所以,我们实验中得到的浑浊液,实际上是液态苯酚和苯酚水溶液的混合液。由于温度低于70℃,因此液态苯酚与水不能完全互溶而呈浑浊状。又因为在这种浑浊状的混合液中没有固态苯酚小颗粒,所以久置后也不会有晶体析出,而是呈油状液。

[小结]: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未溶的苯酚在水中易呈态,密度比水。

水溶液中生成的苯酚浑浊往往是液。分离未溶解的苯酚与水溶液的操作方法是。

第二环节:运用苯酚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探究:分离、提纯苯酚

(1)实验室如何将苯和苯酚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写出试剂和简要操作,下同)

(2)如何提取苯酚稀溶液中的苯酚?

(3)苯酚不易溶于水,但极易溶于酒精。如何分离苯酚与乙醇?

第三环节:学与用:工业废水除苯酚-苯酚(酚类)的性质应用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所以有强烈

的杀菌作用。含酚废水不仅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含酚废水排入水体

或用于灌溉均需经过治理处理,使之符合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某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

参考方案如下: 设备①设备②设备③设备④设备⑤废水苯酚苯

A B NaOH 水溶液CaO CO 2苯

苯酚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 (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

是 ;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 有 ,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

是 ;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设备④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产物是 、 和水,可通过操作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 、 。

第四环节:总结

第五环节:练习反馈

课堂练习

1、欲从溶有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的金属钠;⑤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⑥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的FeCl3溶液;⑧加入硫酸与NaBr溶液共热。最合理的步骤是()

A、④⑤③

B、⑥①⑤③

C、⑥①⑤②

D、⑧②⑤③

2、已知苯酚的沸点高于苯的沸点,为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可采取下列方法:

(1)利用这两种物质性质上的差异,加入某种试剂后,可采用分液的方法加以分离。可供选择的操作有:①向分液漏斗中加入稀盐酸;②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苯酚的混合物;③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④充分振荡、静置、分液;⑤将下层液体重新倒回分液漏斗中。

实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序号),从分液漏斗(填“上”或“下”)层分离出来的液体是苯酚。

(2)利用这两种化合物沸点的不同,可采用蒸馏的方法加以分离,实验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铁架台(附有铁夹、铁圈、石棉网)、蒸馏烧瓶、酒精灯、尾接管、、(实验中备有必要的导管和橡皮塞)。首先蒸馏出来的液体是。

课后练习:《苯酚》练习

1、鉴别乙醇和苯酚溶液,正确的方法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观察是否变澄清

B、加入FeCl3溶液,观察是否呈紫色

C、加入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

D、加入金属钠,观察是否产生气体

2、分离苯和苯酚的混合物,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水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B、加稀盐酸振荡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C、加氢氧化钠溶后用分液漏斗分离

D、加溴水振荡后滤去白色沉淀

3、为了把制得的苯酚从溴苯中分离出来,正确操作是()

A、把混合物加热到700C以上,用分液漏斗分液

B、加烧碱溶液振荡后分液,再向上层液体中加盐酸后分液

C、加烧碱溶液振荡后分液,再向上层液体中加食盐后分液

D、向混合物中加乙醇,充分振荡后分液

4、盐酸、醋酸、碳酸、苯酚酸性的比较:

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醋酸钠溶液中加稀盐酸:;

(2)碳酸钠溶液中加足量醋酸溶液;

(3)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钠溶液中:。

(4)苯酚混浊中加入碳酸钠溶液,现象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由此得出盐酸、醋酸、碳酸、苯酚的酸性强弱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教学反思

优点: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方法好,方法点拨到位,教学层次清晰。

学生活动安排合理,讨论充分,展示到位,点评可以再简洁明确。

课前的各种设备准备得好,调理到位,教学效果显著。

问题:在第二个环节之后,不能直接过去,而是应该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和提升。

总结什么?方法,什么方法?看问题的角度,即教学生如何去思考:

以后遇到苯酚的混合物,如何去思考,从哪里思考?比如:总结告诉学生可以考虑从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进行思考作答。

苯酚教案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教案 汫洲中学江惠远 一、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酸性、取代反应和显色反应。 理解乙醇和苯酚性质对比,苯酚和苯取代反应性质对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视频播放促进学科间的相互联系。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对比等方法,进一步学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基团间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树立辨证分析的观点,培养科学的方法论。 通过虎门硝烟视频,加深爱国主义情感。 通过探究实验,启发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用具 化学软件、ppt、化学物质模型 四、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演示实验与讲解三者相结合 五、教学过程 【引入】观看视频虎门硝烟 【提问】大家知道鸦片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吗?罂粟碱和吗啡 【展示】吗啡的酚结构上用长方形标注 【讲解】像这样羟基与苯基直接相连接的化合物是酚类。苯酚是最简单的酚。【板书】苯酚 一、苯酚的结构

【展示】苯酚的比例模型、球棍模型 【练习】请根据模型写出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板书】 1.分子式:C 6H 6 O 2.结构简式: 分析酚和醇的结构特点不同。掌握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式。 【板书】二、苯酚的物理性质 【实验录相演示】在试管中放入少量苯酚晶粒,再加一些水,振荡,观察试管中的现象,然后加热试管里的物质。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讲述】苯酚的毒性,沾到皮肤的处理方法。 【展示】总结前面的探究实验现象。苯酚的物理性质。 【板书】三、苯酚的化学性质 【结构分析】由醇、苯分析引入苯酚结构,苯酚的化学性质,主要是由羟基和苯环之间的相互影响所决定。 【板书】化学性质:1.苯酚的酸性 【实验录相演示】苯酚俗名石炭酸,我们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苯酚显酸性呢?甲乙丙的方案 【设问】描述实验现象,试做出结论。 【板书】 【思考】乙醇不显酸性而苯酚显酸性,说明了什么? 酚羟基中的氢原子比醇羟基的氢活泼。苯环的影响 【设问】苯酚和乙醇均为烃的羟基衍生物,为什么性质确不同? 分析、对比苯酚和乙醇的性质不同,引导学生从结构入手寻找原因,初步了解不同烃基对同一官能团的不同影响。 【过渡】苯酚分子中由于苯环对羟基的影响,使羟基中的氢原子部分电离出来,

高中化学论文:以“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

探究中的比较:实践与反思 ——以“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为例 摘 要:认识事物从比较开始,比较也是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针对学生在使用比较方法时存在着“易学难精”的现状,在化学教学中挖掘比较方法的内涵,尝试从表层的现象比较到深层的本质比较、从质的比较到量的比较的实践,反思比较方法对于学生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比较;科学方法;化学教学 1 比较方法的一般认识 要区分就要比较,有比较才能鉴别,认识事物是从区分开始的。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选购商品如此,学习同样如此。 “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乌申斯基)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异同的一种逻辑方法,它既可以揭示事物的运动及其发展的规律,又可以对事物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还可以鉴别理论同实践是否相符。可见,比较是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最为常见而又极为重要的科学方法之一,正因为比较的基础性,经常被师生误以为是“方法简单、自然就会”,认识上的误解导致比较在实际的教学中的成为实践的盲点。事物之间的异同,有现象上的,也有本质上的。现象上的异同,甚至连小孩也容易识别,这就很容易导致比较方法在现实中成为“易学难精”的科学方法。化学学习不应该停留在表面现象的比较,而应深入到本质中去比较,着重抓住事物的本质异同进行比较。所谓“异中之同”是指表面上差异极大的事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同中之异”则是指表面上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有本质上的差异。可见,抓住本质进行比较,对于科学地认识物质及其性质是至关重要的。 化学教学中应聚焦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和发展,其实践的切入点在于通过探究学习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形成科学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笔者认为,通过探究的过程,学习化学知识,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形成科学观念,正是化学教学的精神实质所在。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主渠道,在化学教学中,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地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发展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规律,这些无疑都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2 比较方法的教学实践 基于对比较这一科学方法的认识,笔者尝试了“酚的性质和应用”的教学实践,让学生经历从结构的比较到性质的猜想,从现象的比较到本质的认识,从而认识物质中存在的固有特征和客观规律。 2.1 比较中导出酚的概念 “酚的性质与应用”的学习是由近期名噪一时的塑化剂——双酚A 引入的,通过比较双酚A 与苯甲醇(图1)的官能团发现,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含—OH ,但不同之处在于—OH 连接的位置不同。由此得到:酚——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醇——饱和碳原子上的氢原子被羟基取代 后形成的化合物。为了巩固新形成的概念,设置了一道课堂练习: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有( ) CH 3 | —C — | CH 3 —OH HO — 双酚A —CH 2—OH 苯甲醇 图1 酚与醇的对比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苯酚的教学设计 玉环县楚门中学张礼聪 1.教学设计思想 《有机化学基础》模块苯酚的内容编排在烃、醇之后进行教学,学生已经具备了有机化合物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学习初步思路和方法,并且对苯酚可能与那些试剂反应及反应发生的类型具有一定的猜想和预测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时,从学生分析苯酚的结构出发,回忆和比较苯、醇的性质,讨论分析,猜想和预测苯酚性质,再通过学生“活动探究”方式进行实验验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设计思路如图1: 图1 酚教学设计思路 2.教材分析 2.1课标教学要求分析 新课标《有机化学基础》模块从知识内容的编排体系上看,“更多的是从如何研究一类化合物的角度去探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更多地需要从不同类别的有机化合物,其结构上的区别去认识其性质和应用的区别,更多地需要关注不同类别的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因此,提出了“通过对典型代表物——苯酚的组成、结构特点和性质的认识,上升到对酚类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认识”课标教学要求。 2.2教材教学内容分析

《有机化学基础》酚的内容是以苯酚为典型代表,认识酚类物质的主要结构特征(苯环与羟基)和性质;以苯酚为研究对象,探索酚羟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性质及基团间相互影响。具体的教学主干内容归纳为图1: 3.学情分析 本课时内容安排在《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专题4,是学生在《化学2》有机化合物和前三个专题的学习基础上,对新一类化合物的进一步认识。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及其同系物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在前一课时醇的学习后,已学会醇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醇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4.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能认出酚类物质的结构特征;能描述苯酚的物理性质;了解苯酚溶解性情况及原因;能比较醇羟基和酚羟基的化学性质差异,能书写酚羟基弱酸性的相关常见方程式;能比较苯与苯酚中苯基的化学性质相似和差异,了解羟基对苯环的影响;知道苯与氯化铁的显色反应。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中国“三宝”酚漆的了解,感受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观,体会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通过实验前的讨论分析、猜想假设体验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苯酚和酚类物质的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

苯酚--优质课教案

课题:苯酚 主讲人:高雪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写出苯酚结构、说出苯酚的物理性质、写出苯酚的化学反应。 能够举出鉴别苯酚的方法,了解苯酚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演示实验及视频能归纳和分析实验现象,培养 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透过现象看本质,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学科思想。通过课堂实验激 发对化学的热爱和好奇。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难点:官能团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三.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 创设情境对比研究探究讨论归纳小结 四.教学过程 【课程导入】 给学生展示一组图片,花朵、水果、药物、饮品、日用品等。前两类物质具有芳香气味、后三类物质都出现了“酚”字样,再通过几种物质的结构式,引出酚的概念,并与醇的概念加以区别。 最简单的酚----苯酚 【新课】 1.苯酚的结构 苯酚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C6H6O 2、苯酚的物理性质 ①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露在空气中或久置会变为粉红色。(以图片形式展示) ②熔点较低。 ③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试管中放一药匙苯酚,加入2毫升水,振荡,观察其现象,放酒精灯上加热,观察现象,冷却,再次观察现象) ④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⑤苯酚有毒,浓溶液对皮肤有腐蚀性。(思考:苯酚不小心沾到手上,如何处理?)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①燃烧 ②在空气中放置:

③遇高锰酸钾溶液: (2)弱酸性 实验:浑浊的苯酚溶液滴加氢氧化钠,再通入二氧化碳,观其现象。 (3)取代反应 ①和Na反应 思考:和同温度的乙醇比较,哪一种与Na反应更活泼?为什么? ②与溴水反应 思考:溴水为何要过量? 比较苯、苯酚与溴反应的异同? (4)显色反应 实验: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振荡。 现象:溶液立即变为紫色。 结论:在溶液中,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紫色、易溶于水的物质。 4、苯酚的用途 可用作防腐剂、消毒剂,生产染料、农药,用于合成酚醛树脂、合成香料、合成纤维等五.课堂练习 六.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苯酚 一.结构 二.物理性质 三.化学性质 1. 氧化反应 2.弱酸性(四个化学方程式) 3. 取代反应(化学方程式) 4.显色反应

酚的性质和应用

酚的性质和应用 苯酚 教学目的 1、掌握苯酚的结构式、性质用途等; 2、掌握乙醇与苯酚的性质的对比,了解不同的烃基对同一官能团有不同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苯酚的结构及化学性质 教具准备 【实验1、2、3、4、5】试剂、仪器 教学过程 一、酚――苯酚 1、定义: 的化合物,叫酚。(注意与醇的区别) 【对比】 的化合物,叫芳香醇。 【提问】举例说明哪些物质属于芳香醇 。 2、最简单的酚: (结构简式: );所有原子 一个平面上。 二、物理性质 【实验探究1、2、3、4】 1、苯酚是 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O 2)中,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反应而呈 色。 ※保存方法: 。 2、苯酚具有 的气味,熔点 ℃; 3、常温下,在水中溶解度 ,高于 ℃时,则能与水 ;苯酚 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三、苯酚的结构特点:酚中的羟基和苯环相互影响 1、羟基受苯环的影响而使羟基中的氢容易电离出H +,而表现出 性; 2、羟基对苯环影响,使苯环上的邻、对位上的氢被激活,而容易发生 反应。 四、化学性质 1、酸性(俗名: ):电离方程式: 。 浓溶液沾到皮肤上时,应立即用 洗涤。不可以用NaOH 溶液洗涤,为什么? 。 (1)苯酚(H 2O )中滴加NaOH 溶液 化学方程式 现象: ; (2)再通入足量的CO 2 化学方程式 现象: ; 【思考】如何使苯酚钠的澄清溶液变混浊? ; 【练习】(1 与Na 反应 。 (2与Na 2CO 3溶液反应 。 通常的酸性顺序:HCl (H 2SO 4)>RCOOH 2、取代反应: 【实验探究5】苯酚与浓溴水反应:实验现象 : 反应方程式: ; 【注意】(1)这样的取代反应没有催化剂就反应了,也不必用液溴,用浓溴水即可反应,不象在前面的苯与液溴的反应,要在催化剂和液溴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说明 ; (2)在反应中使用的是浓溴水,用稀的现象不明显,因为 ; 【讨论】苯中有少量的苯酚,能否用溴水鉴别? ,为什么? ; 【预测】苯酚与硝酸的反应: 。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苯酚”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云南师大附中大理分校大理新世纪中学云南大理671000 )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知识结构:本文所述“苯酚”属于人教版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加选修)第六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结构上看,本节可分为四部分,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从教材整体上看,苯酚既是很重要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又是酚类物质的代表,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相关,从知识内涵和苯酚的分子结构特点上看,酚羟基和醇羟基的性质差别将为以后学习有机物性质的判定奠定好基础。 3.重点难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酚羟基和醇羟基在性质上的区别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4?教材的处理:采用“结构-性质一用途”的模式。以前面学习的醇类的结构和性质为基础,进一步强化“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的特性”。分析苯酚与芳香醇及乙醇结构的不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可同时演示这三种物质的分子结构,使学生清楚的认识酚是羟基和苯环直接相连的有机化合物。在讲化学性质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1)苯环对羟基的影响:羟基是酚的官能团,也是醇的官能团,但两者的性质是不同的。例如苯酚具有弱酸性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但乙醇却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2)羟基对苯环的影响:对比苯酚和苯与溴的取代反应,注意二者的反应条件的不同,让学生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酚类物质,能够识别酚和醇;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理解苯环和羟基的相互影响。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他人合作学习的习惯;训练学生初步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方法,学会运用对比法、迁移法、实验法、分析法等方法研究问题;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体验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的心理感受;练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与人沟通、争辩、交流的勇气;培养学生关注化学与环境、化学与健康、化学与生活的意识。 三、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情分析: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

苯酚优质课教案

望谟民族中学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节醇和酚(第二课时)授课人:胡宇时间:2017.3.16 三维目标知识与 技能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和用途。掌握化学性质。培养学生的自学、分析、探索、归纳的能力。 过程与 方法 学习烃的含氧衍生物由结构到性质研究方法。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了解苯酚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广泛用途以及在现代化科学 技术手段应用的重要意义,增强求知欲。 教学重点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内羟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媒体多媒体 教学内容设计意图【教学过程】 [引入] 从生活中的芝麻油(含芝麻酚)、百香果(含儿茶酚) 等酚的结构,对比醇的结构,引出酚的概念。 [得出苯酚的溶解性及其随温度的变化] [教师]电脑展示芝麻酚儿茶酚的结构 [教师] 醇的概念过渡到酚的概念(学习代表物:苯酚) 课堂练习:(见) 板书二、苯酚 1.物理性质 [学生] 阅读教材P52页,同学归纳回答苯酚的物理性质[教师]展示苯酚的分子结构,反问学生苯酚有什么结构特点?板书 2.苯酚的分子结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展示生活药品:苯酚软膏 (节选部分使用说明书) 【药物相互作用】 不能与碱性药物并用从生活出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由结构引导学生归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1.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 2.连续使用一般不超过1周,如仍未见好转,请向医师咨询;用药部位如有烧灼感、瘙痒、红肿等症状应停止用药,用酒精 洗净。 根据说明书引导学生猜想苯酚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交流并回答]: [教师] 由用后拧紧瓶盖,当药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尤其是色泽变红后。可知苯酚长时间放置在空气中已被氧化,说 明它具有还原性。 板书 3.苯酚的化学性质 (1)还原性 讲解 ①与氧气反应 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实验探究1】实验3-3 苯酚的酸性P53 [学生观看实验视频、交流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苯酚教学设计

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一节醇酚 (第二课时苯酚)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是安排在乙醇后面的又一种烃的衍生物,教材在这一基础上紧接着安排入苯酚有其独有的作用。因苯酚的结构中也含羟基,通过苯酚性质的学习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羟基官能团性质的掌握,而苯酚性质与乙醇性质的又有一定的不同之处,让学生理解官能团的性质与所处“氛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让学生学会全面的看待问题,能更深层次的掌握知识。在学生掌握苯酚性质的同时,又为后面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教材的这一安排以及本节内容的知识特点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成为可能。 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相同点(都有羟基)为学生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提供了基础;而苯酚结构中与乙醇的不同点(羟基与苯基相连)又为学生的进一步的探究提供了空间。因此,将该节的内容设计成探究式教学模式极佳。根据教材和学生情况本节课的探究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苯酚中羟基和苯基性质的探讨(官能团共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一般方法和技能;二是苯基和羟基性质的相互影响的探讨(官能团特性),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已经基本了解研究有机化学的方法及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学生在学习乙醇的过程中已初步掌握了官能团对有机物主要性质的决定性作用,对乙醇中官能团羟基的性质也已有较深的理解和掌握。通过烃的学习,已掌握了苯的结构与性质关系;同时通过醇的学习,已学会羟基的结构与性质关系,认识了羟基的化学性质。因此,学生在苯酚的学习时,学习方法和知识基础上已具有适当的铺垫;但对酚羟基的酸性相对强弱(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比较)及苯酚的三溴取代还是具有一定困难;对显色反应缺少支持等。所以,学生对本课时的学习的较好策略应该是进行比较(苯、醇)分析、讨论猜想、实验探索的方式。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 3. 了解苯酚的用途, 掌握苯酚的检验方法。 【过程与方法】 1. 运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苯酚的性质; 2. 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能力, 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 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4. 通过差异性比较,使学生树立由官能团着手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官能团相互影响的事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对苯酚及酚类物质的学习及应用,认识酚类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价值。 2. 通过工业中酚类物质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求实进取的品质。

《酚的性质和应用》

专题四第二单元醇酚 第2课时酚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目标】 1. 了解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 掌握苯酚的结构和苯酚的酸性、与溴的反应等重要化学性质 【知识回顾】 1. 乙醇的化学性质 2. 醇类发生消去反应和催化氧化的规律 【学习过程】 一、苯酚 1. 苯酚的结构: 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 2. 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⑴弱酸性: 思考:苯酚的弱酸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如何证明苯酚的酸性比碳酸的弱? ⑵取代反应 现象 ⑶显色反应:现象

思考:检验苯酚的方法 ⑷氧化反应: 4. 苯酚的用途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苯与苯酚都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B )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 2—原子团,因而它们互为同系 物。 C .在苯酚溶液中,滴入几滴FeCl 3溶液,溶液立即呈紫色。 D .苯酚分子中由于羟基对苯环的影响,使苯环上5个氢原子都容易取代。 2.白藜芦醇HO CH=CH —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它可能具有抗癌性,与1mol 该化合物起反应的Br 2和H 2的最大用量是( ) A .1mol ,1mol B .3.5mol ,7mol C .3.5mol ,6mol D .6mol ,7mol 3.使用一种试剂即可将酒精、苯酚溶液、己烯、甲苯4种无色液体区分开来,这种试剂是( ) A .FeCl 3溶液 B .溴水 C .KMnO 4溶液 D .金属钠 4.丁香油酚的结构简式为 它的结构简式可推测它不可能有的化学性质是 A .即可燃烧,也可使酸性KMnO 4的溶液褪色 B .可与NaHCO 3溶液反应放出CO 2气体 C .可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可与溴水反应 5.为了把制得的苯酚从溴苯中分离出来;正确操作为 A .把混合物加热到70℃以上,用分液漏斗分液 B .加烧碱溶液振荡后分液,再向上层液体中加盐酸后分液 C .加烧碱溶液振荡后分液,再向上层液体中加食盐后分液 D .向混合物中加乙醇,充分振荡后分液 3 2CH=CH 2 2OH

《醇酚——酚》教学设计

《醇酚——酚》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酚是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中第一节的内容,酚对于学生来说是崭新的教学内容,教材将酚和醇安排在同一节,旨在通过各自的代表物苯酚和乙醇,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对比,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且通过代表物质苯酚,迁移认识其他酚类化合物。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苯酚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加深理解“基团相互影响”的基本思想方法。提高实验探究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实验探究苯酚具有弱酸性;学以致用,设计处理含酚废水的方案,学会对比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辩证看待化学物质。感受化学问题与社会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增强社会责任感。体会“事物是普遍联系和相互影响”。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苯酚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以及结构对化学性质的影响。 【教学学法】 一、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具备的知识基础是苯的结构与性质,醇、甲苯的结构与性质,卤代烃的结构与性质。 2、学生已有的能力状况 初步具备官能团与有机物性质的相互推断,以及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3、学生的心理分析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学习的动机,成才的起点。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对同样

具有羟基的物质却分为两类——醇和酚,它们有何异同?学生对此具有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本节课的落脚点,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二、教法选择启发引导法、探究对比法。 三、学法指导实验探究法、迁移对比法。 【教学过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为如下个五教学环节: 1:课堂引入 我为学生提供了李斯特用苯酚消毒和贝克兰合成酚醛塑料的历史资料。 2:苯酚的物理性质和结构 学生自然对苯酚这种物质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水到渠成的展示了苯酚,并认识物理性质和结构。 同时引出问题:苯酚和醇的官能团都是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何不同呢? 3:苯酚的化学性质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教学难点和重点突破的地方,要达到知识、能力、方法多重目标的实现。 (1)实验探究苯酚的弱酸性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知道苯酚具有弱酸性,如何证明苯酚具有酸性并检验苯酚的酸性强弱呢?通过讨论最后将认知冲突转化为三个问题,“苯酚能和NaOH反应吗?”“苯酚具有酸性吗?”“酸性强弱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课堂推进到了实验探究阶段。给出试剂,由学生分组探究。1、2组探究第一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苯酚、NaOH溶液、水3、4组探究第二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石蕊 试液、pH试纸5、6组探究第三个问题,给出以下试剂:Na 2CO 3 溶液、苯酚浊液、 NaOH溶液、盐酸、大理石 一、二组两个方案:1、向苯酚浊液中加入NaOH溶液,2、向等量的苯酚浊液中加入相同体积的NaOH溶液和水比较现象方案1不如方案2,方案2通过对比解决了苯酚是否溶于水的问题。 三、四组两个方案:1、使用pH试纸测量 2、使用石蕊试液 方案1可以测出为酸性,方案2石蕊不不变色,为什么?五六组的实验探究

苯酚教案

苯酚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了解苯酚的用途 2. 以苯酚为例,了解酚羟基在化合物中的作用 3. 了解酚类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实验、讲解、讨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难点:苯酚的化学性质与物质结构的关系。酚羟基与醇羟基的区别。 三、教学组织过程 教学过程:[板书] 第二节苯酚 [讲述引入新课]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下面我们通过几个试验来探索苯酚的性质。 课前准备 1、创设情景,引出研究主题: (教师活动)讲述: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农业生产上和医药上经常使用。大家到手术室里常闻到一种气味,家庭的药皂中也可闻到一种特殊的气味,这种物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它。 (学生活动)实验导入

2、师生互动,探究:(实验完毕后,请同学们收拾好药品、和仪器。) 针对上述实验现象,请同学们看书自学。 读书提纲 1、苯酚分子结构如何?它与醇类结构有和区别? 2、苯酚有那些物理性质? 3、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说明苯酚具有怎样的性质? 4、苯酚溶液分别与浓溴水及FeCl 3 溶液反应的现象如何? 5、苯酚分子中原子团之间是怎样相互影响的? (学生自学、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板书]二、苯酚的分子结构 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师:苯酚与醇类物质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你认为苯酚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否相同? 生: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它的化学性质与乙醇是不完全相同的。 [板书]1 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1)苯酚的分子结构 羟基与苯环上的碳原子直接相连接所得到的化合物叫酚,要注意酚与醇的区别(如: (讲解):(前者属于酚类,后两者都属于醇类),苯酚是最简单的一种酚类物质,所以,苯酚通常简称为酚。苯酚俗称石炭酸,但它不属于羧酸类。 苯酚的分子式为C 6H 6 O,分子中至少有12个原子处于苯环所在的平面上,苯 酚是一种极性分子。 (2)苯酚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苯酚是无色的晶体,露置在空气里会因小部分发生氧化而呈粉红色,因而应密封保存苯酚。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43 ℃。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当温度高于65 ℃时,则能与水混溶。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3)苯酚的毒性 (讲解):苯酚有毒,它的浓溶液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性,使用时要小心,如不

苯酚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5第三章第一节《苯酚》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苯酚是芳香烃的重要羟基衍生物,本节教材安排在苯和乙醇之后,想让学生认识到多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影响与制约。让学生认识到官能团是物质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还要注意有机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从而理解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的辩证关系。本节课在整个有机化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为后边的有机化学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从知识水平上看,学生已经学完了烃和烃的衍生物中的乙醇等内容。对有机物的学习,特别是有机分子中的官能团和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之间的相互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能掌握常见的几种有机反应类型,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希望自己能独立完成实验,有很强的求知欲。 三、教学目标要求 1、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结构,并了解其用途; (2).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掌握苯酚的化学性质; (3).通过与乙醇、水、苯的对比,了解有机物基团之间的互相影响。2、过程方法 (1).通过对苯酚结构分析,认识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通过苯酚与苯、醇羟基的比较学习,培养学生猜想和预测能力和比较学习的思想; (3).通过实验活动观察、记录、总结,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 (1).通过实验来研究苯酚这一新物质的学习过程,来培激发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 精神; (2).通过工业含酚物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促使学生养成关注社会,关注环境,珍视生存环境,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观。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酚羟基的弱酸性、苯酚的取代反应。 2、教学难点 羟基与苯环相互影响对苯酚性质的影响,以及与醇、苯性质比较的差异。 五、课前准备 1. 试剂:苯酚晶体、苯酚稀溶液、氢氧化钠溶液、饱和碳酸钠溶液、浓碳 酸氢钠溶液、浓溴水、蒸馏水、乙醇、苯、钠、稀盐酸、酚酞试 液、石蕊试液、蒸馏水等。 2. 用品:火柴、试管、玻璃棒、表面皿、角匙、胶头滴管等。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茶多酚性质、功效及应用 是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醇类和类等。主要为(儿茶素)类, 儿茶素占60~80%。类物质又称茶鞣或茶,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作用,能有效地阻止物质侵入,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 2简介 茶多酚,又名抗氧灵、维多酚、防哈灵,是茶叶中所含的一类多羟基类化合物,简称TP,主要 化学成分为儿茶素类(黄烷醇类)、黄酮及黄酮醇类、花青素类、酚酸及缩酚酸类、聚合酚类等化合物的复合体。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为茶多酚的主体成分,占茶多酚总量的65%~80%儿茶素类化合 物主要包括儿茶素(EC)、没食子儿茶素(EGC、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和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 4种物质[1]?。 3成分 是一种稠环,可分为类、-[4]-黄烷醇类、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儿茶素最为重要,约占总量的60%-80% 类主要由EGC DLG EC EGCG GCG ECG等几种单体组成。茶多酚在茶叶中的含量一般在20—35% 在茶多酚中各组成份中以黄烷醇类为主,黄烷醇类又以儿茶素类为主。儿茶素类物质的含量约 占茶多酚总量的70%左右。 4性状 茶多酚为淡黄至茶褐色略带茶香的水溶液、粉状固体或结晶,具涩味,易溶于水、乙醇、乙酸乙酯,微溶于油脂。耐热性及耐酸性好,在pH2~7范围内均十分稳定。略有吸潮性,水溶液pH3~4。在碱性条件下易氧化褐变。遇铁离子生成绿黑色化合物[1]?。 5性能 茶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尤其酯型儿茶素EGCG其还原性甚至可达L-异坏血酸的100倍。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酚的性质与应用》说

《酚的性质和应用》说课稿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我叫,来自中学,我说课的主题是《酚的性质和应用》,选自苏教版《有机化学基础》专题4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我将从思考、实践、反思三方面完成说课。 一、我的思考 环绕着本课题,我从以下5个方面作了分析与思考 1.教学价值 ①学科知识的建构价值 《有机化学基础》介绍了常见几类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酚》作为重要的一类有机物,它的出现可以完善有机物知识体系,丰富学生对有机物的认识。 ②学科方法的发展价值 酚继醇之后出现,同官能团性质却有较大差异的事实,让学生认识到有机物性质不仅取决于孤立基团的性质,还要考虑相互影响,丰富发展了结构决定性质的内涵,为以后复杂有机物性质的学习提供了方法指导,这是酚教学的最大价值。 ③学科认知的情感价值 酚可以造福人类,酚的不当使用也会污染环境,如何解决?关键还是靠化学本身,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的发展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酚》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在原有认知基础上生长出的新的知识。 2.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学生已学芳香烃和醇,掌握了苯环和羟基的性质。 能力基础:学生已了解有机物学习的重要思想,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也初步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潜在困难:对结构决定性质的理解比较片面,大部分同学对于基团之间是否存在着相互影响以及如何影响不清楚;实验方 案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比较薄弱。 基于对教材内容和价值的理解,结合《化学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酚的结构特点;掌握苯酚的性质,并能准确书写相应方程式;了解苯酚的常见用途;知道酚对环境的影响;知道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事实。 ②过程与方法 经历从结构预测性质,用实验探究性质的过程,认识苯酚的性质;通过实际生活中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了解苯酚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应用对比分析、类比迁移、归纳总结等方法,形成基团间相互影响的观念。

选修五-苯酚 教案

选修五-苯酚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苯酚的分子结构、重要性质、检验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加深对分子中原子团相互影响的认识,培养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苯酚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提问]写出苯酚的分子式和结构简式 分子式C 6H 6 O ②③结构简式或或C 6 H 5 OH [讲解]:苯酚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后的烃的衍生物,官能团是羟基,下面我们接着学习苯酚的化学性质。结构决定性质,苯酚分子里有羟基,乙醇分子里也有羟基,乙醇分子里的醇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酚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吗? [演示1]:苯酚与钠反应的实验 现象:苯酚与钠剧烈反应,产生气泡。 [板书]:与钠剧烈反应:2+ Na→ 2 +H2↑ [设问]:酚羟基上氢原子能否电离显酸性? [演示2]:试管加入1ml苯酚浊液后加入5%氢氧化钠溶液现象:试管内的液体由浊液变澄清 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说明苯酚显酸性。 [板书]:1.苯酚的酸性(俗称石炭酸) 与氢氧化钠反应+ NaOH→ + H2O [设问]:苯酚显酸性,酸性强弱如何呢? [演示3]:试管加入1ml苯酚溶液后再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现象:试管内的液体不变红。 结论:说明苯酚酸性很弱。 实际上,苯酚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如果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往CO2气体,会重新反应生成苯酚。 [板书]: + CO2 + H2O →+ NaHCO3酸性:盐酸>碳酸>苯酚 [讲解]:苯酚和乙醛醇都含有羟基,但乙醇为非电解质,苯酚显弱酸性,这说明不同的烃基对羟基的影响不同,由于苯环的影响,苯酚羟基上的氢变得活泼而部分电离。任何事物的作用都是相互的,苯酚中的苯环对羟基有影响,反过来羟基对苯环也有影响。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苯和溴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醇和酚的性质

醇和酚的性质 一、实验目的 1. 1.进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 2. 2.比较醇和酚化学性质上的差别。 3. 3.认识羟基和烃基的互相影响。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甲醇、乙醇、丁醇、辛醇、钠、酚酞、仲丁醇、叔丁醇、无水ZnCl2、浓盐酸、1% KMnO4、异丙醇、NaOH、CuSO4、乙二醇、甘油、苯酚、pH试纸、饱和溴水、1%KI、苯、H2SO4、浓HNO3、5%Na2CO3、0.5%KMnO4、FeCl3、恒温水浴锅 三、实验步骤 1.醇的性质 (1)比较醇的同系物在水中的溶解度 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甲醇、乙醇、丁醇、辛醇各10滴,振荡观察溶解情况,如已溶解则再加10滴样品,观察,从而可得出什么结论? (2)醇钠的生成及水解 在一干燥的试管加入1ml无水乙醇,投入1小粒钠,观察现象,检验气体,待金属钠完全消失后,向试管中加入2ml,滴加酚酞指示剂,并解释? (3)醇与Lucas试剂的作用 在3支干燥的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正丁醇,仲丁醇、叔丁醇、再加入2mlLucas 试剂,振荡,保持26-270C,观察5min及1h后混合物变化。 (4)醇的氧化 在试管中加入1ml乙醇,滴入1% KMnO42滴,振荡,微热观察现象? 以异丙醇作同样实验,其结果如何? (5)多元醇与Cu(OH)2作用 用6ml5%NaOH及10滴10% CuSO4,配制成新鲜的Cu(OH)2中,观察现象? 样品:乙二醇、甘油 2.酚的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在试管中盛放苯酚的饱和溶液6ml,用玻璃棒沾取一滴于pH试纸上试验其酸性. (2)苯酚与溴水作用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用水稀释至2ml,逐滴滴入饱和溴水,至淡黄色,将混合物煮沸1-2min,冷却,再加入1%KI溶液数滴及1ml苯,用力振荡,观察现象? (3)苯酚的硝化 在干燥的试管中加入0.5g苯酚,滴入1ml浓硫酸,沸水浴加热并振荡,冷却后加水3ml,小心地逐滴加入2ml浓HNO3振荡,置沸水浴加热至溶液呈黄色,取出试管,冷却,观察现象? (4)苯酚的氧化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3ml,置于赶试管中,加5% Na2CO30.5ml及0.5% KMnO41ml,振荡,观察现象? (5)苯酚与FeCl3作用 取苯酚饱和水溶液2滴,放入试管中,加入2ml水,并逐滴滴入FeCl3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四、问题讨论

高二化学选修5(苏教版)同步导学案:4-2第2课时酚的性质和应用

第2课时酚的性质和应用 智能定位 1.通过对苯酚性质的探究活动,学习酚的典型化学性质。 2.了解含酚废水的污染情况及含酚废水的处理。 3.通过对乙醇与苯酚以及苯与苯酚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原因分析,感悟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情景切入 酚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醇和酚的官能团均为羟基,二者在性质上有哪些差别呢 自主研习 一、酚 1.概念:羟基与苯环 (或其他芳环)碳原子直接相连而形成的化合物。 2.举例 苯酚:,邻甲基苯酚:,间苯三酚:。 二、苯酚 1.分子组成与结构

2.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毒性溶解性 无色晶体特殊有毒常温溶解度不大,高于65℃时与水 互溶;易溶于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 (1)苯酚的酸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有关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 得到浑浊的液体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小 浑浊的液体变澄清,反应方程式 为 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 表现出酸性 两液体均变浑浊,反应方程式为 分别与HCl和CO2反 应生成,说明苯酚酸 性比H2CO3的弱

(2)取代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试管中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 方程式 应用 用于苯酚的定性检验和定量测定 (3)显色反应 苯酚与FeCl 3溶液作用显紫色,利用此性质也可以检验苯酚的存在。 (4)氧化反应 ①在空气中会慢慢被氧化呈红色。 ②可以使KMnO 4酸性溶液褪色。 ③可以燃烧C 6H 6O+7O 2??→ ?点燃 6CO 2+3H 2O 。 4.苯酚的应用与毒性 (1)苯酚的应用:苯酚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合成纤维、药物、农药、染料等。 (2)酚类化合物的毒性:在石油、煤、化工、制药、油漆工业中产生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酚类物质,以苯酚、甲酚污染为主,影响水生动物的生长,含酚废水可回收利用和降解处理。 三、基团间的相互影响 1.在苯酚分子中,苯基影响了与其相连的氢原子,促使它比乙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更易

《苯酚》教案

苯 酚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酚类的定义,掌握苯酚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了解苯酚的制法。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实验探究和设计能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 科学思想: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确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化学学科思想。 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作风。 科学方法:通过实验、分析、对比等方法,使学生会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苯酚的分子结构和性质特点、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苯酚分子中羟基与苯环的相互影响,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设计: 引:一进医院,我们就能闻到一股特殊的气味。这是什么气味? 生:空气清新剂(×)/药味(√)/来苏水味(√) 师:来苏水中重要的成分是甲基苯酚,常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那么,什么叫酚呢? 书:我们把羟基与苯环直接相连的化合物叫做酚。 师:它的关键词是什么? 生:“直接” 师:对!若苯环不与羟基直接相连,那就属于哪一类化合物了? 生:醇类 师:酚类是否只有一个酚环?只有一个羟基? 生:不一定 展示:其他酚类化合物 师:最简单的酚是由一个苯环和一个羟基构成的。苯分子里只有一个氢原子被羟基取代所得的生成物,是最简单的酚,叫苯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苯酚。 师:甲基苯酚可用于医疗器械和环境消毒。苯酚也不例外,也具有较强的杀菌消毒能力。因此,苯酚也可用作消毒剂。苯酚的消毒作用是如何被发现的? 资料展示:在19世纪初,医院的设备很差,那时缺少麻醉药和消毒剂,许多病人烈死于手术后的伤口感染中,在英国的爱丁堡有一家医院,一名叫李斯特的外科医生,发现在化工厂附近的污水沟里,沟水清澈,浮在水面上的草根很少腐烂。原来,就是从化工厂流出的石炭酸(苯酚)混杂在沟水里,石炭酸是化工厂提炼煤焦油时排出的“废弃物”。李斯特用石炭酸对手术器械、纱布等一系列用品进行了消毒,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感染的现象立即减少了,由此,爱丁堡医院手术伤口感染率一度成为全世界外科医院中最低的。李斯特也就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外科医生。 师:苯酚还有什么用途呢? 书:一、苯酚的用途 展示:苯酚的用途如:电木、编制鱼网的绳索、药皂等。 苯酚的用途

苯酚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2013)

苯酚的分离提纯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了解苯酚的性质在分离提纯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认识苯酚的酸性和特殊物理性质的基础上,通过讨论、设计、交流苯酚与苯等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案,加深苯酚的性质运用 情感态度:通过体验苯酚污水的处理,感受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体会团队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教学重点:苯酚与苯、乙醇等物质的分离 教学难点:苯酚混合物的分离在苯酚污水的处理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小组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温故知新 [课前复习] 快速书写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苯酚中加NaOH溶液:。 2、苯酚钠溶液中加稀盐酸:。 3、苯酚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实践活动]观察体验-对苯酚物理性质的再认识 课下观察:取一支试管,加入适量苯酚晶体,然后加入少量蒸馏水,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资料卡片] 苯酚的浑浊液静置后,没有晶体析出,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苯酚的熔点很低(常压下为43℃),含水的苯酚熔点更低,当苯酚含10%以上水时,在常温下则呈液态。所以,我们实验中得到的浑浊液,实际上是液态苯酚和苯酚水溶液的混合液。由于温度低于70℃,因此液态苯酚与水不能完全互溶而呈浑浊状。又因为在这种浑浊状的混合液中没有固态苯酚小颗粒,所以久置后也不会有晶体析出,而是呈油状液。 [小结]: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未溶的苯酚在水中易呈态,密度比水。 水溶液中生成的苯酚浑浊往往是液。分离未溶解的苯酚与水溶液的操作方法是。

第二环节:运用苯酚性质进行实验设计 实验探究:分离、提纯苯酚 (1)实验室如何将苯和苯酚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写出试剂和简要操作,下同) (2)如何提取苯酚稀溶液中的苯酚? (3)苯酚不易溶于水,但极易溶于酒精。如何分离苯酚与乙醇? 第三环节:学与用:工业废水除苯酚-苯酚(酚类)的性质应用 酚类化合物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能使蛋白质凝固,所以有强烈 的杀菌作用。含酚废水不仅对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也对动植物产生危害。含酚废水排入水体 或用于灌溉均需经过治理处理,使之符合达到国家要求的排放标准。某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 参考方案如下: 设备①设备②设备③设备④设备⑤废水苯酚苯 A B NaOH 水溶液CaO CO 2苯 苯酚水 回答下列问题: (1)设备①进行的是操作 (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这一步操作所用的仪器 是 ; (2)由设备②进入设备③的物质A 有 ,由设备③进入设备④的物质B 是 ; (3)在设备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在设备④中,物质B 的水溶液和CaO 反应,产物是 、 和水,可通过操作 (填写操作名称)分离产物; (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 6H 6、CaO 、 、 。 第四环节:总结 第五环节:练习反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