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

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
老年人婚姻问题浅析

老年婚姻问题浅析

摘要:我们国家总体实力增强,生活水平提高,寿命延长,老年群体在我国比例不断上升,老年的晚年生活、养老问题成为我国一个重要问题。婚姻更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我从我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的实际情况出发,论述影响老年人婚姻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婚姻问题,探讨一个保证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的方式。

关键词:老年人生活现状问题解决办法

俗话说,家有老人是个宝,我的姥爷,奶奶依然健在,每个寒暑假我都会陪伴在他们身边,他们的晚年生活我深有体会,我的奶奶是个典型的传统老人,爷爷去世后,选择了独居,而我的姥爷是一名老师,姥姥去世后,再婚。他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差别,希望通过本次探索,为老人找出一个更好的生活方式。

一、老年人婚姻现状

根据我国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 分析影响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因素。2010年, 我国60 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有配偶率男性为72.6% , 女性为47.9% ;丧偶率男性为23.6% , 女性为51.4% 。其特点是农村男性老年人的未婚、丧失偶率高于城镇, 有配偶率低于城镇;文化程度低与经济收入低者的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 服务性工作人员的有配偶率低、丧偶率高。从以下两种形式分析:(一)原配夫妻

1、感情牢固型

俗话说:“年轻夫妻老来伴”。退休后两人共同操持家务,一起去健身,享受着年轻时没时间享受的快乐。共同分享快乐与烦恼。有对老夫妻,男方生活不能自理,妻子寸步不离,昼夜侍候。如果没有老伴的侍候他是不可能维持这么长时间的。这种使对方心灵上得到慰籍,生活上得到照顾的做法,其作用胜过任何良药。和睦夫妻有时也会产生小矛盾,但很快就会烟消云散,和好如出,正像一首诗说的那样:“结发为夫妻,朝朝长相随,偕同入暮,恩爱复如斯。”原配夫妻中也有感情不和的,由于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但是他们吵架过后就会很快趋于缓和。

2、感情不合,得过且过型

夫妻双方感情不合,迫于当时的父母压力,以及后来的子女等因素,不愿扩大矛盾,,只是凑合着过日子。也有夫妻双方关系,水火不容,互不相让,甚至大打出手,因为观念束缚,或离婚财产分割问题,不离婚,长期分居。选择痛苦的生活,使自己内心折磨,老年时期各自生活,孤独一生。

(二)离异、丧偶、独居老人再婚夫妻

老年人再婚,指老年人丧偶或离异后,在择偶婚配,继续婚姻关系。在我国,绝大多数老年人都结过婚,终身未婚,或有不同婚史,离婚和分居的比例都很少,多数老年人口都处在夫妻家庭构成之中。但作为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死亡率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尤其是女性,老年人口丧偶率高,婚姻结构开始发生变化,这将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这是摆在部分老年人口面前的现实问题,与中青年人口群体相比,再婚成为老年人群相对敏感的现实话题,日渐为社会所重视,作为我国婚姻家庭生活领域中出现的新现象,成为我国婚姻家庭研究的热点。主要有:

1、再婚以后恩爱,亲密无间感情融洽型

这部分老人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就如我们在电视剧

上看到,很多单身老人在平凡生活中遇到互相关心,帮助的人结合在一起,找到人生第二春,激发了生活的兴趣,老人建立新的家庭,相互慰藉,许多由于孤独或缺少亲人照顾而引发的问题就会避免,一定程度减轻了社会负担,老年心理也得到解脱,促进了社会的稳定。

2、“精神偶身”

“精神偶身”是指不登记结婚,互相交流感情的老年男女关系。“精神偶身”是现今社会比较时髦的结婚形式。这些新式婚姻虽然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单身老人的感情空虚,但没有爱情的婚姻、缺乏互相了解和无法律保障的婚姻,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隐患。许多高领老人身体状况已不适合结婚,便选择了这种方式,虽然各过各的,但偶尔互相抚慰,也疏解了晚景的寂寞。这也是老年人获得爱和付出爱的一种形式,成为部分老人晚年生活的一部分。

3、搭伴养老

搭伴养老实质上涉及的是老年婚姻和养老照顾两个方面的问题。那么,老人走出空落落的单身生活,为了晚年养老和相互照料,选择异性伴侣未婚同居,这究竟是一种对现实生活的无奈选择呢?还是前卫时髦的婚姻方式呢?对于老年人来讲,他们选择搭伴养老的婚姻是指老年男女双方不进行结婚登记而生活在一起,实现晚年相互照料和精神慰藉,而不是以生育传宗接代为目的的婚姻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搭伴养老”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养老,为了驱除丧偶后精神上的寂寞孤独感,为求生活上相互照顾而选择走到一起,这种具有辅助性地搭伴生活更多的关注个体感受,也是老年人面对日趋衰弱的身体和精神寂寞空虚的一种无奈的选择,搭班养老离不开爱情,感情这个婚姻基础,这就是爱情和养老的辩证关系。

三、老年人婚姻影响因素

老年人幸福的婚姻生活不仅会给他们的晚年生活带来积极影响,而且可以排解孤独和寂寞,愈合心理创伤。但是老年人婚姻受到身体状况、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再婚老人更面对社会舆论压力,所以考虑到更多因素也是解决老年人感情的重要方面,其中主要因素有:

(一)原配夫妻婚姻影响因素

1、老年婚姻面临挑战,离婚率呈上升趋势

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物质文化水平提高,对感情的需求也在递增,一方面原配之间通过多年生活,感情更深厚,另一方面,我们国家老年离婚率出现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也开始追求婚恋自由,追求婚姻品质,拒绝委曲求全。(a)传统观念的改变

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老年婚姻的实质,就是找个生活伴侣而已,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部分老年人开始打破传统观念,大胆追求高品质的婚姻生活,这部分老人往往封建观念较少,注重婚姻的实质内容,认识到夫妻感情不和,对双方无益,不愿在像上一辈人一样在不幸的婚姻中,臭和医生,一旦双方因性格爱好等方面产生分歧而不能和睦相处时,多半不愿委曲求全渴望自由,而给自己一个重新选择的机会,最终解除婚姻关系。

(b)出现婚外情导致离婚

还有一些老年人离婚是因为婚外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年人的身体比以前好很多,60几岁的老人是完全有性生活的需要的,但是因为男性和女性的差异,女方满足不了,或是不便易满足男方的要求,就会造成男方出轨,找外遇,还有很多老人认为自己当初是受父母之命,或是其他安排,而结合,包办婚姻,

没有经历过爱情,现在想弥补当初的遗憾,再加上,社会风气的影响,容易造成老人的出轨,从心理学上来讲,喜新厌旧是每个人都有的心里老人也不例外,归根结底,老年人出现婚外情,是对现实的婚姻现状不满,例如,例如,84岁的刘大爷是某大学退休教师,退休后他学会了跳舞,经常到公园跳舞,锻炼身体,去年夏天,他在公园认识了52岁的,江医生,刘大爷觉得和她非常谈得来,而自己和老伴儿,一天也说不上一句话,心里距离越来越远,与此同时,江医生也被刘教授的学者风度深深吸引,二人感情迅速升级,刘大爷82岁的老伴儿,徐大娘发现他近来精神很好,每天都去公园,就悄悄的跟在后边,结果发现丈夫和一个女伴儿跳舞,而且两人有说有笑,在徐大娘的逼问下刘教授坦白了自己的婚外情,徐大娘见丈夫没有回心转意,就在孙子的陪同下到法院与刘教授离了婚。(二)再婚老人婚姻问题

1、封建陈腐的道德观念

受传统封建因素影响,老年人再婚时顾虑社会

2、在财产方面互有戒心

老年人“再婚热”和“再婚难”的问题是同时存在的。

在老龄研究领域里,对老人再婚,早就流行着“十对再婚离八九”、“短平快”(恋爱时间短、感情平、离得快)的说法。如是,在审判实践中,再婚老人离婚的案件占了老年人离婚案件的绝大部分。根据《厦门日报》报道,2005年,厦门某区法院审理的老年人离婚案件有三百多起,其中再婚老人的离婚案占了九成还多。

从表面来看,老人再婚的最大障碍似乎是来自子女的态度。但究其根本,子女的反对绝大部分来源于对财产的担心。因为我国实行夫妻财产共有制,不管是否是老人再婚,一方死后,财产由另一方全部法定继承,这样一来,死去一方的子女就有可能失去所有本应属于自己的遗产。在实际中常见到这样的情景:老太太的再婚老伴故去后,老太太继承了老头儿的房子,然后转手给了自己的亲生子女,而老头儿的亲生子女没得到只檐片瓦。

3、多数子女反对老年人再婚

子女受传统思想影响和因财产分配等利益问题,强烈干涉父母再婚及婚后生活,知识老年人在婚后难以正常维系夫妻关系,又到子女不能与再婚老人融洽相处,担心自己父母先于继母和继父去世后,老人住房等财产落入旁人而粗暴干涉老人婚姻,甚至采取不赡养老人,等手段逼迫老人离婚,例如:家住沈河区的工程师,李某1999年和王某再婚,婚后两人购买了一套房居住,其中李某支付的两万元大产权人写的是王某的儿子,刘某,去年五月王某突然病故遗体刚刚火化完,王某的子女将母亲的金首饰拿走之后将母亲的存款,工资存储,定期存款单一并拿走,此外,还将王茂的衣物如懿被,毛毯等拉着接着王某的儿子要上大学要出国,急需用钱,想把房子给卖了,李某说王某的子女发生纠纷,很多老人,因为子女的阻挠而放弃再婚的念头,近几年出现的老年人同居走婚等现象,有盒子,女主脑,有很大的关系,一些年轻人认为父母再婚,有辱门风自己脸上无光,父母积攒的财产也会流落外人手里,因此,为了自己和名声和财产利益百般阻挠,想尽办法干涉父母的再婚自由

4、社会服务滞后的原因

目前我国老年服务机构发展的相对滞后,而专门为勺老人设立的,能够对上哦,老人提供心理上的援助和生活上的照料的救助机构,如老年心理危机干预

中心就更为缺乏,社会服务的滞后和欠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之间联系和了解的机会,更不可能为老年人提供恋爱,结婚的服务,尽管已经开设了老年婚姻介绍所,但是对庞大的孤独老人来说,仍是少的可怜。

此外还包括老年人自身的原因,老年人经济状况等造成老年人再婚时面对种种阻力。

三、解决的方法

(一)尊重关爱老年人

老年人在我国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关心、照顾老年人,为老年人搭建学习教育、展示才艺的平台,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他们安度晚年是我们的责任。重点应抓好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行引导。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养老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加大宣传尊老敬老,为老人做好事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老敬老光荣,不孝敬老人可耻的风气;二是要大力表彰孝敬父母的典型。子女孝敬老人这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多尽一点孝心,是子女报答养育之恩应尽的责任。要通过评比五好家庭,评比孝敬父母的好儿女、好儿媳等多种形式表彰孝敬老人的典型;三是对不尊老敬老、不孝敬老人方面的问题,组织上要出面做工作,情节严重的要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二)为丧偶的老年人寻找第二春

一位丧偶的男性老人说:“虽然子女对我很孝顺,照顾得很周到,但他们上班后,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家里,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子女们都有自己的家,都有自己的工作,陪伴父母总是有限的。这位老人既说出了他心中的苦闷,同时也反映出了他对再婚的渴望。老年人丧偶后,会产生悲观、寂寞和孤独感,这种精神创伤对老年人的健康和寿命有极大的影响。我们应为孤寡老人再婚创造条件,积极为他们牵线搭桥。一是老人再婚后可以解除孤独寂寞和悲伤感,使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二是生活上得到照顾。人到老年,生活上更需要老伴照顾。让他们感到黄昏的太阳同样是温暖的。老人再婚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有正确的再婚动机;二是要考虑到与对方的个性、情趣、爱好是否相投,只有这样婚后双方才容易做到性格的相容性和互补性;三是要考虑到对方的经济条件。要充分了解对方的经济收入和支出情况。因为经济问题往往成为家庭矛盾的导火索;四是要考虑子女的态度,如缺乏心理准备,婚后又不能妥善地处理问题,就会陷入家庭矛盾争端,从而导致老人的再婚危机。

(三)把对老年人的爱落实在行动上

为老年人办实事,办好事不仅要想在心里,说在嘴上,更重要的是落实到行动上,对老年人最关心、最敏感的两个待遇特别是生活待遇问题,要积极地去抓好落实。对老年人提出的意见和要求,只要是合情合理的都应尽力去办。让老年人处处都能感受到家庭的、社会的温暖。

(四)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和建设

国家加大对老年服务机构的建设,以及专业化机构的发展,比如老年心理问题解决的专门机构,老年娱乐机构的建立,老年婚姻介绍所的发展,老年养老服务机构,解决老年人的问题,为老年人的晚年创造一个好的社会条件

小结: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的整体环境,我们国家发展到现在,每个人切身感受到国家的变化,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生活品质要求提高。人们寿命延长,人口老龄化,养老负担重,处理好老年问题对于国家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有重要

意义。探索老人婚姻问题,最终目的,是为了老人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感恩他们对社会的付出。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明,创造尊老敬老的社会氛围!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 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3篇 *目录 .2020年老年人调查报告 .农村空巢家庭老年人状况调查报告 .暑期“三下乡”社会调查报告:对老年人口腔健康状况的分析和思考 对农村老年人生活的调查报告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世界性发展趋势,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会衍生出老人的生活许多问题。曾经的他们意气风发,岁月是无情的,在他们身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他们年迈体弱,敌不住疾病的侵袭。他们体力上的退化及感情上越感孤独,年轻的我们要承担起我们的责任为生养我们的父母及众多的老人付出我们的一片孝心。给予一片阳光,绿树就会成长。我们付出一份关心,他们就会温暖。 (博士教育网) 在今年的暑假中我利用一个星期的时间走访我家周围的老人,倾听他们的故事,畅谈心中的琐事。我想了一些贴近老年人

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实实在在却我们常常忽视,我们需要思考很多问题。 我调查的老人一般是在接近退休年龄的,有的已经在家享福,有的还依旧没日没夜地奔波忙碌。有的为他们感到幸福,有的心中又泛起层层辛酸。同样的年龄不一样的生活处境。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文明进步的社会中,创造一个和谐社会,老年人也是我们社会的一部分,我们的将来。他们养育过我们,为我们创造了今天的理想社会。我们是他们的希望也是他们的依靠,付出一份心,让他们燃起生活的热情。 题目大体包括每月的生活费在多少元左右?有没有觉的经济上有问题?子女都在工作吗?他们大概多长时间回一次家?回来都干一些什么事情?会不会有一些不开心的争吵?他们是怎样处理事情?等。结果发现有经济问题的只有少部分,一般200就够用了。但受调查老人一般都感到比较孤单,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家庭,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少回家,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时间回家一次看望父母,带去一声问候,这么小小的一个行为却是众多老人唯一的心愿。更有甚者节假日都很繁忙,过年也很少回家,不知道作为子女的他们是怎样想的,因该不会是厌恶自己的父母,他们也经常寄钱回家来表孝心。这些老人一般没有金钱上的困难,两个或一个老人只能平常以打牌或聊天或看电视来结束每天的生活,贫乏活着。其次是比较不幸的,他们的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1、身体健康。血压是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医疗组成员利用随身携带的电子血压计为村民进行了免费测量。在几天的测血压活动中,他们共测量了238人(其中有复测者)。统计数据显示,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高血压比率不断攀升,依次为12.6%(50岁)、16.3%(5060岁)、23.8%(6070岁)、54.8%(70岁)。由此可见,高血压在老年人群中是易高发的。当然血压高低受时间、季节、运动、温度、环境、精神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我们尽力确保测量数据的科学性,可靠性。但从这一数据分析中,也能反映一定的问题。此外,通过走访发现中老年人群中还存在着其他一些慢性病,如颈椎病,腰间盘突出,风湿类风湿等,这些疾病都是影响老年人身体健康不容忽视的问题。当然,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大多数老年人的身体还是健康的,人的寿命大约在7580岁(该村有一93岁高龄的老人),但以上所反应的问题仍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2、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外部环境,随着现代社会生活频率的加快和部分地区社会尊老养老风气的退化,一些人见到老年人不会主动打招呼,视而不见,这对老年人心理笼罩了阴影使之产生了社会不再尊重老年人的想法,加之自己认为老了无用的心理,更加重了其心理负担,使其生活相对比

较封闭,缺乏与外界交流,这一点尤其表现在80岁以上的身上。二是来之于家庭内部,老人与子女关系不融洽,子女外出武功缺少对老人的关心,子女忙于事务对老人关怀不够入微等都使老人谢了产生失落感。同时,年轻一代对老年人行为不理解也极易对老年人的心理造成创伤,相对应,老年人对年轻人的行为也存在困惑。 3、饮食健康 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的饮食并不科学,这对老年人的健康或多或少的产生一些影响。对于农村人来说,他们吃的蔬菜大多是自己种的。虽然食品安全上有保证,但基本上是种啥吃啥,而不注重食物的广泛搭配。肉制品由于物价上涨,物源减少,农民对其望而却步,加之农民生活较为俭朴,经常改善生活的相对较少。据调查分析,一月改善一次的约占50%,每周一次的约为25%,约14%的人平时很少或根本不改善生活,食品搭配缺乏多样化,很难保证营养的供应。水果方面,村民平时水果的摄入量比较少,有3.4%的人天天吃,经常吃的占34.4%,偶尔吃的占24.1%,37.9%的人一般不吃,经常补充水果在农村尚未真正实现。另外通过走访发现,村民尤其是老年人平常吃饭盐味过重,这长期以往,易形成高血压,危害身体健康。 4、生活方式 通过走访发现,该村村民的生活方式相对较为科学,但也有一些不科学的习惯充斥其中,影响着人民的身体健康。从睡眠来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一剖析

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报 告 关于孤寡老人的生活状况的调查报告 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学院 班级:轨道交通与信号控制13-3班 姓名:朱鹏 调查时间:2015年7月15号——2015年7月28号 调查地点: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刘家村 调查方式:访谈采访法 指导老师:万长军 评语: ()优秀:论点正确,分析精辟,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优美 ()良好:论点正确,分析合理,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中等:论点正确,结构合理,内容充实,语言通顺 ()及格:论点基本正确,内容安排基本合理,语言通顺 ()不及格:论点错误,内容粗制滥造,语无伦次,或者大量抄袭,不按照要求答题

一、内容摘要: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一至理名言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关心和救助社会弱势群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和温暖,既是社会各界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同时呼吁更多人帮助和关注这一弱势群体,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发达,偌大一个城市,车水马龙,忙忙碌碌,殊不知,关爱越来越少,尤其是对那些孤寡老人。为此,本着让孤寡老人安享晚年的态度,步入调查工作,希望通过此次的调查能为孤寡老人带来更多的关爱。 二、关键词:孤寡老人、养老院、农村发展关心、救助、和谐社会 三、正文: (一)背景解析:老有所养,老有所终。关心和救助农村孤寡老人这一社会弱势群体,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使他们能够体会到社会的亲情与温暖,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指责,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现状分析:为了准确了解目前我们周围孤寡老人的生活情况,我采访了一些当地孤寡老人和一家养老院。对孤寡老人以及养老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采访。通过本次访问,我们主要了解到一下一些信息: (三)具体采访对象: 1、彭福生:刘家村村委会2组,74岁,农民。彭爷爷是本地从小生活在这的。除了对于院里食堂大锅饭的饭菜不太满意之外,他对于敬老院里的生活还是挺满意的,毕竟住在院里受到了国家的帮助。他认为自己住在外面没有子女比在院里苦多了。现在住在院里,弟弟时来探望,生活也挺不错的。只是院里住的大多人都是神志不清或无法沟通,彭爷爷有时难免寂寞。看看电视,觉得无聊,想打打牌,又凑不到一桌,出去院里去茶室坐坐,又懒怠。这样想来,有时确实孤单。因此,那天对于我的到访,彭爷爷显然十分开心,话也特别多,毕竟,能找到聊天的对象也是很难得的。沈伯伯是需要关怀的。 2、朱德昌,朱家堡村委会3组,73岁,退休工人。朱伯伯是2009年进院里的,今年是进院里的第六年。他家里没有什么亲戚,但有一些侄子。他进院里是因为家里的两间平房拆迁,赔款不多,赔款之后又懒怠造新房。这位朱伯伯他

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关于城镇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12 七八月调查地点: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城关社区调查对象:德化城镇60岁以上的老年人调查内容:调查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现状,来呼吁更多的人来帮助老年人,关心老年人调查方法:访问,实地调查,观察,查阅资料等调查人:林玉霜 泉州市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趋势,使养老问题日益成为社会所关心的焦点。为了了解城镇老年人的生活现状,对德化城镇的老年人进行了一次走访调查,调查对象为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巢老人。现主要从衣食住行、子女关系、文化生活、医疗服务、精神负担五个方面的内容进行报告。 德化城关属于城镇,比较偏远,住着比较多的老人与小孩。查阅相关资料,出乎意料地发现这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竟然高达20%,其中的空巢老人也高达42%,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为这样的数据感到震惊和难过。空巢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子女在外务工、定居,身边无子女共同生活或虽然与自己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但是不和自己住;自然空巢,即没有结婚,或结婚无子,或子女死亡。衣食住行 老人的生活一般都比较节俭。衣着应该是老人们享受得最好的方面了。很多子女都以衣物为寿礼贺礼来送给老人,所以老人的衣着一般都过得去,只是有些老人舍不得穿;吃食方面,记得我采访的一位老奶奶,她忏愧地说别人一天只要两块钱的菜钱,自己每天却要花三块

钱。这是不够一斤青菜的价格啊!听了让人又忏愧又心酸。而跟家庭成员一起住的伙食相对好点,但是很多老人怕浪费,经常都是捡剩菜剩饭吃;居住方面,数据显示,独立居住的占城关老年人的49.7%,其中没有与老伴共同居住的25.2%,其余的与家庭其他成员共同生活。独居的住房设施一般比较简陋,家用电器较少,比如我采访的老人很多都是住在小区最底楼的车库,只有电磁炉,风扇,电视机等,有的甚至没有;出行方面,老人出行主要靠步行,而且不会离家太远,一般在家周边活动,除非要看病或是儿女接送去哪里做客、游玩。 子女关系 老年人有两个或以上的儿女的占了九成,有一半的老人是与子女共同居住。资料显示,老年人中有40.2%表示愿意与子女居住,22.0%表示无所谓,37.8%表示不愿意。不愿意的原因有生活习惯不同,不想给子女添麻烦,少部分是与子女合不来。一起生活的虽然经常会有些小矛盾,但还算融洽;不一起生活的也会经常性地探望,但我记得采访过一位老奶奶,她原本也是跟儿子媳妇共同居住的,但是因为生活习惯,思想方法不同,她和儿子儿媳越来越不合,她只得搬到楼下的车库住,起先自己还能照顾自己,到后面只能靠儿子送的剩菜剩饭。老人边说还边掉眼泪,换做谁看了都心疼。所以很多老人宁愿自己孤独地生活也不和儿女闹得那么僵。我也去过敬老院了解情况,这儿的老人大都是被儿女送进敬老院,而非自愿的。数据显示只有15.2%的老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这里各方面都挺好,但是他们有很强烈的愿望与外界交流,与儿女说说话,谈谈心。大部分儿女也会经常去看看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课程形势与政策 课题名称 所在班级 姓名 学号 起止时间 思想政治教学部 2013年3月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背景 我国目前不仅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发展速度快,已居全球首位,并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 仅在2000年2007年7年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 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预计,2053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开始进入缓慢减少阶段,但到2100年时仍将有3.5亿以上的老年人口。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者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从人口结构上看,我国在2000年底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但是,目前的各类老年人福利机构近4万个,床位数近160万张,也就是说,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只拥有不足9张床位。 ?目的 面对中国老龄化化问题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接受中国老人越来越多的事实。然而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的群体,无论是从仁道主义还是从其他任何角度思考,社会和政府都有义务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做出努力。然而想要切实的帮助老人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那首先就要对他们现有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以便做到对症下药,实实在在的帮助老人们改善生活状况。而此次的调查也是以此为目的而展开的。 ?方法 按照问卷内容,与老人面对面交谈,并代笔填写问卷。 完成问卷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样卷

关于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表 1. 您最希望政府和社区提供的服务是( ) A医疗保健B生活照料C文化娱乐 D法律咨询E其他(请注明) 2.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A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B与子女同住C住养老院D请家政保姆照料E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3. 如果您想入住养老院,您能承受的费用水平是每人每月为:() A1500元左右B1000元左右C800元左右D500元左右 E无法承受伙食费以外的住宿等费用 4.您认为周围养老机构() A规模大设备齐全,是老年人的理想活动场所B规模小设备缺,只能凑数 C没有或很少有这样的活动场D不清楚 5.您隔()添置新衣服 A半年左右B一年左右C两年左右D超过两年 6.您是否习惯积存一些废旧物品() A是B不是 7.您对您晚年生活最满意的是()(多选) A经济宽裕、衣食无忧B身体健康C子女孝顺,家庭和睦 D居住环境十分便利E文娱生活丰富F邻里关系和谐 G受到社会的尊重H其他___________ 8.您对您晚年生活最不满意的是( )(多选)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xx 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

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查看更多: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关于老年人生活的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报告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2019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9-08-29 来源:调查报告 导语: 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 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乡3镇。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2)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 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 450 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社会实践背景 XX 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 岁以上 的人口已超过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 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 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 庭条件较好 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 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 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 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 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 中每户出资400 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 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 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

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留守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提高大学生村官服务群众的工作能力,省委组织部决定从3月份开始至10月份在大学生村官中开展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六个一”活动。我严格按照本次活动要求在了xxxxx进行了入户走访调查,认真记录了民情日记,并结合了xxxxx留守老人逐年增加这一实际,对该村留守老人进行了重点走访调查,了解了留守老人生活状况及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了xxxxx留守老人的基本情况和生活现状 陵川县xxxxx乡了xxxxx地处东部山区,全村共有103户302口人,长期以来村民们一直靠传统的农田种植维持生活。近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加大,传统的农田耕作和现有的村庄生活条件已不能满足村民们的生产生活需求,于是大量的村民纷纷外出打工,导致留守老人逐年增多。经以户为单位走访后了解到:了xxxxx合家长年在外打工的有35户,在外陪读的有14户,夫妇二人长年在外打工的有7户,加之有部分户口在外的务工人员,全村在外人数高达180余人。而长年在村居住生活的100余人中,60岁以上老人共26户49人,分别占到了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数的25.2%和16.2%(其中65岁以上老人共19人,占到全村总人口数的6.3%),近乎占到长年在村生活居住人数的一半。 通过走访聊天等方式与老人进行交流后,我发现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并不好,总结起来有四点: (一)经济状况较差,但劳动强度加大。49名老年人中就享受社会保障方面:五保的1人,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17人,享受政策范围内双女户待遇的2人,都领取有养老保险金,参加了新农保。但在走访调查中,70%的留守老人表示主要依靠自己劳动所得维持平时生计,能够得到子女贴补的老人不足20%,10%的靠政府补贴勉强度日。老人王福田算了一笔帐,即一个人一年同时享有低保+双女户待遇+养老金≈2500元,况且不是每一个老人都能同时享受以上的待遇,有的甚至一样也享受不上。而现如今的消费水平,一日三餐以10元计算,一年就得3600元,此外还有日常生活用品的消费和求医问药的费用。所以,老人们要想维持基本生活,就得自己种地干活、就得在一日三餐的质量上大打折扣。而留守老人的身体状况普遍不佳,子女又不在身边,春种秋收季节劳动强度明显加大,老人们想种地又怕种地,心里犹如“卖炭翁”一般的矛盾。 (二)身体状况差,有病不医现象严重。人到老年,身体的抵抗力就会下降,因此也就更容易患病。了xxxxx49名老年人中:高血压患者20人(65岁以上的患者14人)、冠心病患者2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4人、癌症患者3人、行动不便者7人,长期卧床者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省**市**村调查 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近1.3亿,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群体是我国最大的人口群体,所以农村老年人口也是我国最大的老年人群体。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在逐步加快。因此,关注我国农村老年人口,了解他们的现状,积极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我们大学生关注社会、参与社会所应该做的。 (一)该村老年人的健康及医疗状况 调查发现,该村36位老人中,有21位老人身体健康,基本上不怎么生病,占到了老人总数的58.3%,有9位老人身体比较差,时有小病发生,占到25%,而余下的6位老人有病在身,久治不愈.而这些老人的病主要集中在关节炎,风湿病,高血压,等。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有近78%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会立即找医生。这说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健康意识较强,但也有两成多的老年人在感到身体不舒服时,选择扛不过去时再找医生。他们中除一部分是自信自己身体很好,头痛感冒扛一下就过去了,不用找医生外,也有部分人是因为家里经济拮据,现在医药费用高,看不起病。有近80%的老年人平时是找村里的医生看病,有15.8%的老年人平时在乡卫生院看病。可见,

村里的医生和乡卫生院担负着大多数农村老年人平时看病就医的重任。但有近30%的老年人认为他们村的医疗条件比较差或很差,村里医生少,好医生更少。大量无学历甚至未经过培训的人员充斥着乡村卫生人员队伍,农村老年人所接受的医疗服务质量不容乐观。村里老年人得了病所花的钱,有80%以上的老年人是自己出一小部分,儿女们出大部分或完全由儿女们出。可见该村老年人在医疗上能够花多少钱,主要取决于儿女们的经济状况。他们自己没有积蓄或积蓄很少。但是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近几年,该村好多人都买了医疗保险,平时看病所花的钱可以报销近50%,这一举措对他们好多人是受益非浅的。调查发现,该村老年人买医疗保险的有31人,占到了老人总数的86.11%,大大提高了该村老人有病及时就医的比率。 (二)该村老年人住房及经济状况 在对36位老年人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其中有30位老人有自己的住房,占到了70%,他们中大多数人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房子大多是改革开放后由自己或自己跟儿女们一起修的。有近三成的老年人没有自己的房子,跟儿女或其他亲戚住在一起,主要是跟儿子住在一起。当有不止一个儿子时就在几个儿子家轮流住。他们多则在一个儿子家住一年、半年,少则三个月、一个月。住多长时间由家庭会议根据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决定。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有过因住房问题而挨媳妇骂或看媳妇脸色的经历。他们中大多数人很想或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对自己目前的住房状况感到不很满意或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员:**** 调查时间:2011年 2月5日 调查地点:广元市旺苍县石龙小区 调查对象:石龙小区老年人 一.背景 我国目前不仅老龄化人口多,而且发展速度快,已居全球首位,并快速步入“少生、少死、高寿”的老龄化社会。 仅在2000年2007年7年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学者预计,2053年以后我国老年人口开始进入缓慢减少阶段,但到2100年时仍将有3.5亿以上的老年人口。 按照国际公认标准,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7%以上,或者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就是老龄化社会。从人口结构上看,我国在2000年底就已经进入了老龄社会。但是,目前的各类老年人福利机构近4万个,床位数近160万张,也就是说,平均每千名60岁以上老年人只拥有不足9张床位。

一.目的 面对中国老龄化化问题的现实,我们不得不接受中国老人越来越多的事实。然而老人作为社会的弱势的群体, 无论是从仁道主义还是从其他任何角度思考,社会和政府 都有义务为他们的幸福生活做出努力。然而想要切实的帮 助老人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那首先就要对他 们现有的生活状况有所了解。以便做到对症下药,实实在 在的帮助老人们改善生活状况。而此次的调查也是以此为 目的而展开的。 二.方法 按照问卷内容,与老人面对面交谈,并代笔填写问卷。 完成问卷后,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报告 调查问卷样卷(在网上找的问卷调查表) 关于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表 1. 您最希望政府和社区提供的服务是( ) A医疗保健B生活照料C文化娱乐 D法律咨询E其他(请注明) 2.您希望的养老方式是:A自己或夫妻俩自己料理B与子女同住C住养老院D请家政保姆照料E其他____________(请注明) 3. 如果您想入住养老院,您能承受的费用水平是每人每月为:() A1500元左右B1000元左右C800元左右D500元左右 E无法承受伙食费以外的住宿等费用 4.您认为周围养老机构()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简易版_1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 告简易版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

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范本

Screen and evaluate the results within a certain period, analyze the deficiencies, learn from them and form Countermeasures.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编号:FS-DY-89717 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1.32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3.2%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

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一)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其中每户出资400元,其余由政府补贴),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

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2篇

老年群体生活情况调查报告2篇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一大趋势,预计在二十一世纪三、四十年代将达到高潮。目前,这一问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北京市在80年代末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90年代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人口老化形势日益严峻,老年人口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都在不断提高。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老龄问题即老年人的需求问题和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解决北京市的老龄问题,北京市统计局最近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的抽样调查。 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大多数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从老年人的居住方式看,70%的老年人与子女居住在一起;近三分之二的老年人享受离退休待遇;老年人的就业比例较低;老年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离退休金;80%以上的老年人生活能够自理;老年人公费医疗的比例达到60%;老年人的娱乐活动较为单一。 老年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老年人大多愿意与子妇住在一起;三分之一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经

济状况表示满意;绝大多数老年人选择家庭养老;半数以上的老年人赞同再婚;大多数老年人没有学习的兴趣;60%的老年人肯定自己的社会价值。 老年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有宽敞的住房”,第三是“经济上有人帮助”和“看病就医方便”,另外,还有一定比例的老年人提出要“增加服务社区”,而提到其它问题的老年人较少。老年人所提出的问题存在着地区差异、年龄差异和文化差异。 地区差异:城近郊区的老年人对目前生活状况的满意度要低于远郊区县,城近郊区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有宽敞的住房”,位于第二位的是“看病就医方便”和“增加服务社区”,位于第三位的是“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远郊区县老年人提及最多的问题是“生活有人照料”,其次是“经济上有人帮助”,第三是“看病就医方便”。 年龄差异:60-69岁老年人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主要涉及六个方面,根据老年人提及的多少来排序,这六个方面依次是:“生活有人照料”、“有宽敞的住房”、“看病就医方便”、“增加服务社区”、“经济上有人帮助”和“合法权益受到保护”;而7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所提的问题比较集中,主要是一个,即“生活有人照料”,而

有关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有关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调查报告 精心整理:更多出色文章请查阅: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团就朱寨村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了解,并结合当地实际探究了一条适合当地的农村养老模式。 一、社会实践背景 XX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已超过亿,占目前总人口的10%以上,且以每年%的速度持续增长,按照国际通用标准,我国已完全迈进了老龄社会的门槛。随着中国的老龄化进程,老年人问题层出不穷,尤其在农村,生活条件不适,医疗疾病困扰,精神文化缺失等问题显得较为突出。此类的问题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舒适度和满意度,而农村老年人的问题关系到农村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关系到新农村建设的好坏。所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解决中老年人问题,建立适合当地情况的农村养老模式,逐步改善老年人生活、健康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是我们国家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二、朱寨村老年人生活现状 通过对朱寨村近三百户家庭的走访,我们对该村的老年

人生活条件、医疗健康状况、文化娱乐休闲状况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其中有好的方面,但也有些情况不容乐观。 生活条件 1、居住环境:该村大多数为瓦房,不少家庭条件较好的住上了楼房或平房。而对于老年人,尤其是于子女分居,子女外出务工的老人,他们大多人居住在古老的瓦房中。由于农村人特有的生活习惯,院落中的物品摆放较为杂乱;现在大多数家中电视已经普及,但通过走访,发现一些老人独居的家中并没有电视,所以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该村实施的“村村通”把水泥路修到了每家每户,可使村民免受雨天走泥路的困难,但在走访中也发现有些偏僻的地方路未修通。总的来说,该村老年人生活条件还行。 2、收入与支出:对于6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其收入主要来自于劳动收入。据调查,该村人均耕地1亩左右,玉米和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除去口粮、税粮、牲口食粮外,以市场价出售,年户均粮食收入约3000元,平均到每个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身上仅有几百元,这就是大多数老年人用以养老的资本。对于那些身体尚好或有手艺的人他们还会向年轻人一样外出务工以增加收入。除劳动收入外,老年人资金来源还有子女供给、政策扶持,然而,这些都是有条件的。如,子女于老年人的关系是否融洽,子女经济条件,子女是否有尊老爱老意识愿意支出;享受五保、低保、独生子女计

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编号: 天津市失能老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甲方: 乙方: 签订日期:年月日 X X公司

昨天(13日),天津市民政局发布《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这份由天津市老龄办和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完成的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天津市60岁及以上的户籍老年人口达到215.42万,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达到30.66万。同时,天津市经过调查估算的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占老年人人口总数的6.65%。预计到2030年,天津市失能老人数量将超过20万。人口老龄化,特别是高龄化、空巢化、失能化、家庭小型化“四化叠加”的现象,正在考验着每一个家庭的承受力和天津市养老服务体系。 据测算失能老人超14万 据悉,为了解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生活照料和护理的基本情况以及照顾者的状况,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完善家庭养老支持政策、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探索长期护理保障制度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参考,天津市老龄办与天津财经大学统计系合作进行了“天津市失能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调查涉及滨海新区、和平区、河西区、河北区、红桥区、北辰区、西青区、宝坻区、静海县、宁河县

等10个区县,42个街镇,142个社区(村),880名失能老人。 根据样本结果,可估算本市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比例为6.65%。可计算出,到2019年底本市失能老年人总数约为14.33万人,且农村失能老人比例高于城市失能老人。按本次调查测算的失能老人占老年人的比例6.65%计算,到202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17.09万人;到2030年,将有失能老人21.48万人;到2050年,本市将有失能老人22.34万人。 重度失能者占36.82% 市老龄办副主任郭宁介绍,本次调查对象界定的失能老年人是指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由于年老、疾病、伤残等原因,日常活动必须由他人协助或者完全依赖他人的协助才能完成的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上厕所、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 调查结果显示,轻度失能老人占总样本的47.79%,中度失能老人占15.38%,重度失能老人占36.82%。平均失能时长为7.37年。其中5-2019年的最多,占25.98%,其次为10-20年,占19.55%。通常随着年龄的增加失能程度有所加强;女性老人略多于男性;城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