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中小学音乐教学法》课程教学大纲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王丽雪

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王丽雪 摘要:现代教学理念下需要创新幼儿音乐教学,以充分满足幼儿成长需求。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引入幼儿音乐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提高音乐 审美素养,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得到情感上美的体验。本文中 详细分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为同行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教育;奥尔夫音乐法;应用要点 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是教育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幼儿身心协调发展。利用奥尔夫音 乐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改变学前音乐教学现状,提高学前音乐教学的水平。 1、奥尔夫教学法分析 奥尔夫教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游戏为主,提升幼儿创造力、表达能力、社 会交往能力。 1.1 原理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是“原本性音乐”。原本性音乐把动作、舞蹈、 语言紧密联系在一起。它是最接近自然、最原始的人类活动状态,通过节奏让幼 儿来创造他们自己的音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与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 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从做中学”和中国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陈 鹤琴提出的“活教育”思想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1.2 原则分析 (1)有机综合性原则。奥尔夫音乐活动教学法是把舞蹈、律动、间操、语言学习等多种形式用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表现出来。游戏是幼儿主要学习方式,奥 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学习活动中常常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习,教师通常引导幼 儿观察倾听自然界或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声音,然后让幼儿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表达 出来,幼儿可以运用自身身体部位有节奏地打击出声响。 (2)即兴参与原则。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以“游戏”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可以 进行大量的即兴创作,幼儿主要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场景发出的声音进行模仿, 创作属于自己的动作,即兴敲打,进行自己的音乐学习。 2、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应用 2.1 采用多样化课堂教学方式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幼儿对音 乐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听说训练、乐器练习、歌唱跳舞以及角色表演的方式, 促使幼儿对音乐进行学习和感受,促进学前音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听说训练。在音乐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对音乐进行聆听,感受音乐中的优美形象和情节,并且鼓励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进行表达。在音 乐聆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故事引入的方式进行教学,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然后对音乐进行聆听,帮助幼儿对音乐进行了解。 (2)乐器演奏。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使用教具是重要的方式,是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促进音乐教学的完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运用的教具有响板、串铃以及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以及钢琴、钟琴等定音乐器。操作简单、音色优美, 深受幼儿喜欢。 (3)唱和跳。在学前音乐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引导幼儿在音乐中自由发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另外,角 色表演也是幼儿喜欢的课堂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创新意识。

中小学音乐教师职称晋升(招聘)专业业务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2010 年中小学音乐教师职称招聘业务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 1、音乐课程教学的过程与方法主要包括体验 、 模仿 、 探究 、 合作 、 综合五个方面。
2、音乐的基本表现要素主要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音区、音色、速度、力度、调式、调性、和声、织 体、复调、曲式等。b5E2RGbCAP 3、音乐课程标准的自我评价是:目标明确、理念清晰、领域扩展、知识难度降低、强调学生主动参与、易 于理解执行。p1EanqFDPw 4、《课标》在分段内容标准中,对识读乐谱的表述是:小学 3-6 年级:用已学歌曲学唱乐谱;结合所学 歌曲认识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记号;能够识读简单乐谱。DXDiTa9E3d 中学 7-9 年级:用熟悉的歌曲、乐曲学唱乐谱;能够跟随琴声或录音视唱乐谱;巩固提高识读和运用乐谱 的能力。RTCrpUDGiT 5、中小学音乐学科常用的教学媒体,大致可分为传统类音乐教学媒体、电声类教学媒体、光源类教学媒体、 影视类教学媒体和电脑类教学媒体。5PCzVD7HxA 6、艺术课程的性质: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愉悦性、经典性。
7、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一般要经过三个发展阶段。即:有趣阶段、乐趣阶段和志趣阶段。
8、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 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jLBHrnAILg

9、音乐课程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审美体验价值、二是创造性发展价值、三是社会交往价值、 四是文化传承价值。xHAQX74J0X 10、识谱方式分简谱、五线谱两种,低年级以听唱法为主,一、二年级不要求识谱,主要是积累音高的感 性经验,三年级开始进入识谱,学五线谱的到了高年级时也要学简谱。课堂乐器,低年级主要是打击乐器, 从三年级开始。以竖笛为主,有条件的也可以选用口琴或口风琴等。LDAYtRyKfE 二、选择题 1、下面哪条不是音乐课程的价值:(C)
A.审美体验价值 B.创造性发展价值
C.兴趣爱好价值 D.文化传承价值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德育工作有相应的侧重点,其中,小学阶段的 德育重点主要是:(B)Zzz6ZB2Ltk
A.基本道德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B.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实践。
C.道德理想信念的培养与指导。
D.人生观价值观的选择与确立。
3.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包括:(B)
A.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素质教育理论。
B.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

小学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题教材教法试卷

小学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题教材教法试卷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编写音乐教材的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内容 C.教学大纲 D.指导文件 2.在音乐教学中,要把统一要求和( )原则结合起来。 A.创造发展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寓教于乐 3.科学的发声在现行的音乐教学大纲中表述为( )。 A.宏亮的声音 B.具有很高位置的声音 C.气息通畅 D.自然圆润的发声 4.奥尔夫音乐教育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属于( )。 A.键器乐 B.打击乐器 C.弦乐器 D.管乐器 5.在中学音乐教学中( )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音乐注意力和记忆力。 A.多写活动 B.欣赏教学 C.器乐教学 D.课外活动 6.( )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学校中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形式之一。

A.合奏 B.合唱 C.独奏 D.独唱 7.课外音乐活动应以( )为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音乐社团 8.( )是课堂教学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A.测验法 B.讲解法 C.启发法 D.互动法 9.教学评估是( )。 A.给教师在教学上定性 B.不是简单地给教师在教学上定性 C.发现问题 D.定等级 10.柯达伊是( )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A.德国 B.波兰 C.匈牙利 D.捷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贯彻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发展原则应注意( )。 A.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音乐能力,二者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B.充分利用音乐教学的特点,引导学生去感受、理解、鉴赏音乐作品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教学课题:拉丁美洲音乐之巴西音乐 教学班级:高一年级三班 教学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1、通过拉美音乐中最具有拉丁节奏及风格的代表—— “桑巴”的学习,了解拉美音乐对节奏的重视,同时丰富同学们对节奏的了解和把握,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音乐表演活动当中,在“玩”的过程中享受音乐表现的乐趣,陶冶情操。同时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学生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教材分析:拉丁音乐是一种以节奏为中心的流行音乐,它的节奏所具有的不仅仅是简单的强弱规律,而是作为一种音乐的灵魂使其上升到主导地位。因此,在了解拉丁音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节奏。今天我们着重介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拉丁节奏及风格——桑巴。桑巴是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巴西,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的融进欧洲旋律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其音乐特征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节奏感很强。 教学重点:1、利用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使学生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教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体现“学生亲身参与”的理念。 教学难点:1、通过对拉丁美洲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桑巴的认识,分析它的音乐特点,把握拉美音乐的节奏特点。 2、注意学生的参与性,创造性。 教学媒体:多媒体,小鼓(或者其他可用于击打的物品),身体乐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文根英《舞者的纯情》) 2、这段视频中的音乐是“桑巴”舞蹈中一段常常会听到的音乐,是很著名的一段“桑巴”配乐。(桑巴源于巴西,它是以黑人所具有的美洲节奏为基础,大量地溶进欧洲旋律而产生的舞蹈音乐形式。传统桑巴可分为农村桑巴和城市桑巴两种。现代欧美所流行的桑巴,于1920年左右形成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其特征就是2/4拍,音符短促地滚动节奏,可以说是拉美音乐的代表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桑巴”的典型节奏型。 2、带领同学们一起做几个简单的节奏练习。(小鼓) (1)(2)(3) 3、通过刚才的练习,使同学们发现有大量的切分音出现。 再通过另一段反应“桑巴”节奏的视频(九拍小鼓手演奏的桑巴节奏),归纳出该视频最突出的节奏型:切分。 从而了解到桑巴中最常见的节奏型就是切分节奏,它能很好的融入桑巴的舞步当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4、让同学们四人一组进行节奏的创编,使它既能突出2/4的特点,有能让每个人都用不同的节奏型来敲击,重点是突出切分的节奏感,体验桑巴的节奏特点。 5、在经过了同学们的分组讨论和练习,请几组同学来表演一下他们的成果。并且请其他同学来说明一下他们的节奏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内容及原理

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着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其培养全人格发展和创造性能力的宗旨,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得到世界各国同行的高度赞誉和喜爱,更深得儿童的欢迎,因而在世界广泛流传。自八十年代初,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被介绍进我国,使我们在音乐教育改革之初,就迅速与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接轨,起点高、发展迅速,对促进我过音乐教育改革起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听力训练。 2、节奏训练:打击乐器奏法及应用。 3、律动训练:声势、形体、游戏等训练及应用。 4、语言学习:作为音乐语言教学训练及应用。 5、创造性能力培养。 6、奥尔夫器乐的练习:节奏、音条乐器、竖笛、键盘训练。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原理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综合性;2、即兴性;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4、从本土文化出发;5、适于开端;6、为所有人。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的方法与成果 通过说、唱、跳、奏、戏剧表演、绘画等音乐舞蹈艺术形式;专心于音乐或戏剧,表演的进程,正确地担当自已的角色,养成专心致志的良好品格;以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快乐教学形式;让学生发现自我,培养人的创造力、自信心、专注性、合作精神、反应能力及全人格发展。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学习,内向的宝宝开朗了;胆怯的宝宝勇敢了;孤僻的宝宝合群了;腼腆的宝宝大方了; 当他们听到音乐时,那怕是在陌生人面前,也会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来,而且是那样地合拍; 当他们听完歌曲前奏时,会准确无误地唱起这首学过的儿歌,并且伴有即兴歌表演; 当他们听到不同节奏的鼓点时,会合着从来没有听过的音乐进行演奏,并且是那么的和谐; 当他们听到不同风格的音乐时,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扭秧歌或跳迪斯科; 他们能很顺利地融合到集体生活中,而且是班上学习进步最快的孩子; 有些宝宝开始学习钢琴和电子琴等乐器,专业老师对他们良好的节奏感、音乐感和接受能力表示惊奇; 有些宝宝加入了各级幼儿艺术团,其音乐感受能力、情感表现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完成排演能力都比较突出。

自考音乐教学法试题

(一).填空题 1、音乐教学法研究的是,着眼于音乐教学活动的研究与音乐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学校音乐教育的。 2、1897年,清政府创办了南洋公学师范院,首开“”课程。 3、1922年,采纳了陶行知先生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说明学科教育研究注意到了“教”与“学”的双边关系,是学科教育的一大进步。 4、1939年教育部颁发了《师范学院分系必修及选修科目施行要点》,正式将课程定名为“分科教材及教法研究”,目的在于纠正师范教育中只重视教法研究而忽视教材研究的问题。 5、1957年教育部在修订教学计划时,将“教学法”课程恢复定名为“教材教法”课。 6、198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教材教法研究”更名为“学科教学论”。 7、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媒介,以审美为核心的一种教育形式。 8、是很广泛的,既包括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包括了社会音乐教育;学校音乐教育又可分为专业音乐教育和普通音乐教育。它们的目的、任务、内容和方法都有很大的不同。 9、音乐是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通过人类的听觉器官而引起的各种 和的艺术门类。 10、音乐教育的特征:、、、。 11、音乐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一、,其体现在:1、美化心灵的作用。2、调节情感的作用。 3、提高审美能力和情趣的作用。二、,其体现在:1、超越现实的作用。2、振奋精神的作用。3、信号象征的作用。三、,其体现在:1、健全大脑的作用。2、健康心理的作用。 3、人际关和谐化的作用。四、,其体现在:1、愉悦养性作用。2、怡情健身作用。3、参与自娱作用。 12、音乐教育的协同教育功能——协同效应包括:、、。 13、《论语》中:“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说明音乐教育的主体效应是它的。音乐教育具有、、、的作用。 (二).简答题 14、儿童期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 儿童期通常指一个人从出生到青年时期,其身心发展经历了六个较大的阶段。 15、舒特-戴森和加布里埃尔1981年关于各年龄阶段音乐发展主要特征归纳,作为简要的概括。 音乐发展主要特征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论文(设计)题目: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目录 摘要 (1) 引言 (1)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 (一)研究对象 (1) (二)研究方法 (1) 二、结果与分析 (2)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发展现状 (2) 1.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含义分析 (2) 2.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传播的进程(纵向发展) (2) 3.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呈多元化发展(横向发展) (3) 4.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发展的原因 (3) 5.借鉴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改革我国音乐教育的思考 (4)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推广 (6) 1.正确理解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因地制宜发展我国民族音乐 (6) 2.大力加强奥尔夫音乐教学培训,壮大农村师资队伍 (6) 3.展望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今后的发展 (7) 三、小结 (7) 参考文献 (8) Abstract (8) Key words (8) 致谢 (9)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 音乐表演专业石茹指导教师:王克永 【摘要】至今已来,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有了大范围的发展,但对于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状况,还没有较全面的分析。我国的音乐教育随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传播和影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已经突破了音乐教学领域并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我国的音乐教学方法具有很大影响,分析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于我国音乐教育体系的健全与完善具有重要意义,结合我国国情和音乐文化,扬长避短使其在我国得到更好的运用与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现状分析;发展 引言回顾早期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传播,不少工作者付出了很大的努力,给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学习依据。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对我国各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值得思考与探讨,紧跟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发展的脚步,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有活力的新事物被不断注入了新的血液与灵魂,可想而知,那是人们智慧的总和与结晶。继续研究和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问题是对前人努力成果的延续和对日后更好的发展做一些良好的铺垫。文章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的研究、分析,使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其发展的近况以及影响。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发展状态分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所创立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教学法,是当今世界著名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具有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实践,而从中所体现出的综合性、基础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深受教师和儿童的喜爱。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核心观念和奥尔夫体系的突出特点,即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性”一词在德文中有“原始”“基础的”“初级的”“元素性的”“自然的”“富有生命力的”等多种涵义。这种核心观念统领、贯穿于奥尔夫教育体系中的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材和教学乐器等各个方面。原本性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是人们亲身参与的音乐活动。奥尔夫认为,音乐教育的目的绝不是对音乐技能的完全掌握,也不仅仅是提高人的音乐素养,而应该充分发挥音乐在培养人的结构感、平衡感、独立个性、空间感、创造力、想象力、合作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殊功能。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强调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把儿童语言、音乐和舞蹈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儿童能够直接参与创造性的音乐活动,并与其教育目标紧密联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把音乐与舞蹈、动作、语言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教学模式是它最主要的教学特色,具有以下特点: 1.元素性。在奥尔夫的音乐教育中,常常将多种元素性的艺术行为有机地组合成为一种作品的表现载体,即“原本性”的原则和理念。而“原本性”重在强调音乐表现手段中每一个环节的元素性,其中包含艺术形式的元素性、音乐技能技巧的元素性、材料采集的元素性、教学方法的元素性等。奥尔夫所编写的音乐教材通常采用的是最原本的、最朴实的音乐素材,如采用不断反复而简单的固定节奏,采用容易上口的五声调式旋律,采用最常见的大小调式、回旋曲式等,他用这些最基本的音乐表现元素来表达人类最本原的思想情感。在奥尔夫看来,表达的情感越具有原本性、越具有单纯性,效果就越纯粹、越直接。 2.综合性。音乐是人类表达情感和情绪的最真诚、自然、自我的流露方式。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并非是单独的音乐,而 是和语言、动作、舞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课例的内容和形式是十分丰富的,例如在讲故事、歌唱、形体舞蹈、做游戏等活动融入音乐,进行配乐讲故事、配乐表演唱、配乐做游戏、配乐朗诵等教学形式,所有的教学内容都与音乐相互关联,密切联系,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教育中“动作、语言、舞蹈、音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行为领域原则。以综合性的音乐教育形式实现对学生的培养,是奥尔夫体系突出的特点。所以,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常常是以一个很小的语言动机为切入点,继而发展到音乐、动作,最终在一个综合的音乐领域中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3.参与性。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提出,原本性的音乐并不是作为听众或观众去聆听或观赏音乐活动,而要求人们必须亲自、主动地参与到其中的一种音乐活动。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亲身感受、亲身体验、亲身创作。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和音乐都是作为教育的主体存在,其原本性的教育理念是通过学生的亲身参与、亲身感受和亲身体验来回归人本教育,所以奥尔夫音乐教学真正达到了“寓教于乐、乐者乐也”的境界。 4.即兴创造性。创造性是人的主体发展的最高表现,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使人在参与音乐、体验音乐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富有想象力与创造力。奥尔夫认为,即兴的方式是最古老、最为自然的音乐表现形式,是抒发情感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在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即兴常常贯穿于语言、舞蹈、歌唱、创作等其他教学形式之中,通过学生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亲身实践,以即兴活动的形式来发展提高学生在体验音乐并尝试创造音乐的能力。这种即兴的创造活动,使学生在音乐、动作、舞蹈、语言等元素性、综合性教学活动体验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得以展示和体现。 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建议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特殊的专业,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音乐教学与普通院校的音乐教学也是有区别的。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仍旧长期使用着以基础乐理知识、唱歌为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所体现出的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对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文章分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并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的应用提出了建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综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特点;创新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拓宽音乐视野,注重实践过程;以审美为核心,注重多元评价。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学前教育 音乐教学 [作者简介]白艳(1978-),女,陕西西安人,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钢琴演奏与教学。(陕西西安710061)[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学前师范学院2012年科研基金项目“学前教育专业钢琴基础课课程建设与创新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2KJ048)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2-0156-02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白艳

小 学 音 乐 试 卷

小学音乐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70分) 1、以__________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 2、__________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 3、______________是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4、音乐课程目标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5、音乐新课程内容标准包含四个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6、为了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我们经常用_____________手势进 行训练。 7、京剧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当。 8、《打虎上山》是现代京剧《__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__ 的一段唱腔。《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是现代京剧《_______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_的 一段唱腔。 9、东北二人转由一人演唱时,叫____________;多人演唱时叫___________。它的音乐是在东北__________和东北_________基础上,吸收了“莲花落”等演变 而成。 10、______________是蒙古族最常用的拉弦乐器。 11、器乐曲《_________》是采用一首欢快的蒙古族民歌写成,描绘了孩子们学 做小小挤奶员,愉快忙碌的情景。 12、《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是一首女中音独唱歌曲,是蒙古族歌唱家_________ __的代表作。《天堂》是由___________创作并演唱的。 13、《金孔雀轻轻跳》是一首具有_____ 族风格的创作歌曲。《赶圩归来阿哩 哩》的曲调采用了_______族民歌的音调为素材。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试行应用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试行应用 摘要:在20世纪世界音乐教育发展中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诞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音乐教育体系其具有重要影响力,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以后,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进行大量的教学实践探索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使我们对这种外国音乐教育体系有了越来越丰富的了解和认识。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新一轮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的教育理念、新的课程思想不断冲击着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头脑,给他们的音乐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音乐教育经验为我所用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课程的视角对奥尔夫音乐教育进行研究,并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如何在伊春附属实验小学开展奥尔夫音乐教育进行探究,以期达到帮助音乐教师形成正确的学习和借鉴态度、促进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都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音乐教育;小学

第一章绪论 一、选题背景 音乐教育因为具有技术性实践和理论性研究的特点因此是一个基础性学科,在学校音乐教学中, 音乐教育课程是学生综合系统地接受音乐文化符号、信息等音乐基础知识的主要来源。着名的匈牙利作曲家、民族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学法是当代世界音乐教育三大体系之一,其严谨性、完整性、发展性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在很多国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将对奥尔夫教学法和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的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和总结。 二、研究意义 当今世界音乐教育领域使用最广泛的三大教学法就是奥尔夫教学法、柯达伊教学法与达尔克罗斯体态律动教学法,三者皆有特长。对很多人来说,奥尔夫教学法可能非常陌生。其实,自从奥尔夫教学法在大概上个世纪80年代初传入大陆以后,包括汪培元教授、廖乃雄教授等在内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就通过研究和论证后发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非常适合国情,对这套来自西方的音乐教育思想体系花了大量心血,先后引进并翻译相关论著和文章,并且值得庆幸的是政府教育部门高度关注他们的努力。1988年,有官方倡议在中国音乐家学会成立奥尔夫专业委员会,这是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唯一的奥尔夫学术研究社团,这个团体通过发表论著和文章,以及在全国各地开展讲座活动,努力的向中国广大音乐教育工作者介绍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中国奥尔夫学会每年定期举办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师资培训及

小学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题-教材教法试卷(试题学习)

[试题资料] 小学音乐教师编制考试试题教材教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编写音乐教材的依据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内容 C.教学大纲 D.指导文件 2.在音乐教学中,要把统一要求和( )原则结合起来。 A.创造发展 B.启发诱导 C.因材施教 D.寓教于乐 3.科学的发声在现行的音乐教学大纲中表述为( )。 A.宏亮的声音 B.具有很高位置的声音 C.气息通畅 D.自然圆润的发声 4.奥尔夫音乐教育所使用的乐器种类繁多,但大多数属于( )。 A.键器乐 B.打击乐器 C.弦乐器 D.管乐器 5.在中学音乐教学中( )可以有效地发挥学生音乐注意力和记忆力。 A.多写活动 B.欣赏教学 C.器乐教学 D.课外活动 6.( )是一种集体的艺术形式,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学校中最常见的课外音乐活动形式之一。

A.合奏 B.合唱 C.独奏 D.独唱 7.课外音乐活动应以( )为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A.集体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D.音乐社团 8.( )是课堂教学成绩考核的主要方法之一。 A.测验法 B.讲解法 C.启发法 D.互动法 9.教学评估是( )。 A.给教师在教学上定性 B.不是简单地给教师在教学上定性 C.发现问题 D.定等级 10.柯达伊是( )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A.德国 B.波兰 C.匈牙利 D.捷克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 1.贯彻音乐教学中的创造发展原则应注意( )。 A.传授音乐知识、技能与发展音乐能力,二者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

奥尔夫音乐

浅析对奥尔夫教育思想的理解与实践 论文关键词: 奥尔夫教育思想教学法 论文摘要: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他所创建的奥尔夫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教育体系之一。本文作者阐述了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教学法的内容,以及对其的认识和对于实践的几点思考。 一、卡尔?奥尔夫简介 卡尔?奥尔夫是德国当代杰出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从少年时代起,他就显示出强烈的创作欲望和探求精神,曾尝试创作歌剧,并写出许多歌曲。这一切对其教育思想、教学法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奥尔夫教学体系基本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初,这种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创造性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已经超越了国界,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深受各国儿童和教师的喜爱。 二、奥尔夫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 1.一切从儿童出发。 奥尔夫教学法的对象不是成人,而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材料的选择与方法、步骤的确定上,都是根据儿童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内容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儿童的名字或熟悉的歌谣;在方法上,主要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从感性经验出发,通过生动、愉悦的游戏和音响的感受来学习知识、掌握技能,这和传统的先讲规则原理,再做音响练习的理性教学是截然相反的。 2.通过亲身实践,主动学习音乐。 奥尔夫认为“元素性音乐”教育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基于这一特点,很多人将奥尔夫教学称为“主动性音乐教育”。首先通过学习演奏简单的奥尔夫乐器(包括旋律性音乐乐器、节奏性音乐乐器和捻指、拍掌等“人体乐器”),使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因患哑声或不喜爱唱歌的儿童)都可以亲身实践,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其次,在课堂上,教师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3.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创造力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归结点。所谓“创造”是指将以前各阶段所学过的东西结合起来,使之形成一个独创的小型乐曲。在奥尔夫教学中无论是节奏练习,还是形体动作练习,教师并不限于教授某些技能,而是注重发挥学生的即兴能力和想象力。通过学生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三、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 1.节奏、旋律练习。 节奏练习在奥尔夫教学法中处于中心位置,其它许多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围绕它进行。节奏练习主要包括:

[小学音乐课标试题]

[小学音乐课标试题] 音乐课标试题一、选择题1、( D )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 A、唱歌 B、爱好 C、识谱 D、兴趣 2、(A)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A、表现 B、感受 C、欣赏 D、实践 3、音乐课程标准包括前言、( A )、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四部分内容。 A、课程目标 B、课程理念 C、课程思想 D、课程结构 4、音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 A )改革已成为一个关键的环节。 A、学生评价 B、教师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 5、( B )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 A、演奏歌曲 B、演唱歌曲 C、认识简谱 D、学会五线谱 6、《音乐课程标准》设计思路示意图,应为( C ) A、课程目标—教学领域—学段划分 B、课程目标—内容标准—教学领域 C、课程目标—学段划分—教学领域 7、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中心环节( C ) A、知识学习B、歌曲教学 C、感受音乐 D、理解音乐 8、中小学音乐教育基本目标,应是( C )教育 A、

专业 B、职业C、育人 D、育才 9、音乐是听觉艺术,欣赏教学应以( B )为主 A、理解B、听赏C、分析 10、音乐教学必须强调音乐的( A ) A、情感体验B、知识学C、理性讲述 11、《国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规定,3---6年级的学生应每学年能够演奏乐曲(A)首。 A、1—2首B、4—5首C、2—3首 12、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B)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A、教师B、学生C、教材 13、1-2年级学生每学年能够背唱歌曲(A)首。 A、4-6 B、4-5 C、2-3 D、3-5 14、3-6年级学生每学年应能背唱歌曲(C)首。 A、4-5 B、5-6 C、4-6 D、6-8 15、(A)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 A、创造 B、想象 C、实践 D、听赏 16、1-2年级学生能够运用人声、乐器或其他声音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编创(B)小节的节奏音型。 A、2-3 B、1-2 C、3-5 D、3-4 17、3-6年级学生能够利用教师或教材提供的材料和方法,独立地或与他人合作编创(A)小节的节奏或旋律。 A、2-4 B、2-3 C、3-5 D、1-2 18、发展学生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教育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同于以往的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它根据各种多元的艺术形式与巧妙的教学方法,着重于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会音乐知识、提高音乐技能。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研究。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6-0230-01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种符合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教 学方法,其创始人是著名音乐家、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丰富的游戏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教学目的。在我国以往的音乐课堂中,教师将音乐课的授课重点放在对音乐技能的培养上,课堂枯燥乏味、讲解方式死板僵化。小学时期,学生的认知水平尚未健全,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应该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接受程度匹配相应的新型教学模式。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中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启发学生的

思维,发掘学生的音乐潜质,从而在小学时期就能使孩子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一、奥尔夫音乐法的概述 奥尔夫音乐法将音乐理论知识与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使音乐课不仅仅局限于老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普通教学模式,而是发动学生的器官、发散学生的思维,全方位地感受与理解音乐。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感悟音乐的态度,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互动,在音乐活动中引导与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在音乐活动中感悟音乐。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 (一)节奏教学法。节奏是形成音乐的基础,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节奏感是音乐教学中的重点。语言节奏训练法和动作节奏训练法是在节奏教学法中的两种主要训练方式。 语言是人类在日常生活中表达情感、沟通思想的基本工具,在训练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利用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等富有节奏性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按照预先规定的节奏方式将古诗词读出来,从而加强对节奏的运用。 动作节奏训练法则是带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利用外界工具将自己的身体与工具作为发声器,来培养节奏感。在学

中小学音乐考编试卷及答案

中小学音乐考编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40分) 1.中小学音乐考编试卷,1985年被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其代表作钢琴曲有(《牧童短笛》),歌曲有(《嘉陵江上》、《游击队歌》),管弦乐曲有(《森吉德玛》)。 2.歌曲《太阳出来喜洋洋》是(四川)民歌。 3.中国特有的五声调式分别为为(宫)、(商)、(角)、(徵)、(羽)来命名。 4.伴随各种群众队伍的进行而演奏的音乐作品,叫做(进行曲),它多半是用( 2 ) 拍子或( 4 )拍子写成。 5.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是(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 6.等于一个八分音符的三连音是三个(十六)分音符。 7.3/4拍与6/8拍每小节都是六个八分音符时,两者区别(3/4只有一个强拍;6/8拍有 一个强拍和一个次强拍)。 8.四种音乐演唱形式是(独唱)、(齐唱)、(合唱)、(重唱)。 9.我国四种地方剧种是(滇剧)、(花灯)、(京剧)、(评剧)。 10.列举五种打击乐器(架子鼓)、(木鱼)、(定音鼓)、(板)、(钹)。 11.中国三大女高音歌唱家是(马梅)、(幺红)、(王霞)。 12.按顺序写出五线谱上七个声号是(F C G D A E B )和七个降号是(B E A D G C F )。 13.中央C指的是(小字一组的“c ”)音。 14.歌舞音乐“赛乃姆”是(维吾尔)族的;“安代”是(蒙古)族的;“弦子” 是(藏)族的。 15.乐音与噪音的区别是乐音是(物体振动有规律),且有绝对高度的音;噪音则是(物 体振动无规律),且无绝对高度的音。 16.歌曲中如“1=C、1=F”等是(拍)号。 17.古曲源于我国的,而扬琴是(外来的)的。 18.西洋歌剧(opera)诞生在(意大利)国家。 19.两音间的高低距离叫(音程)。 20.大协奏曲《四季》的作者是(维瓦尔第),是意大利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小提琴家。 二、选择题:(40分) 1.曾创作《童年》、《滚滚红尘》、《恋曲1990》、《东方之珠》的台湾音乐制作人、词曲作 家是( D )。 A、梁弘志 B、陈复明 C、李寿全 D、罗大佑 2.《篱笆墙的影子》的曲作者是( B )。 A、郭峰 B、徐沛东 C、印青 D、谷建芬 3.二连音、三连音、五连音等属于( C )形式的音符。 A、延音符 B、休止符 C、连音符 D、附点音符 4.《朱丽叶的圆舞曲》选自歌剧哪部里的选曲,作曲家是(A )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

奥尔夫音乐教育论文:魅力节奏 节奏是音乐构的三大要素之一,是音乐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同时节奏感是音乐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首先就要感受节奏,通过节奏引起身体的共鸣,从而达到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目的。所以对幼儿进行节奏训练,培养节奏感是十分必要的。 小班上学期的幼儿,虽然没有经过什么音乐训练,但对音乐已经有了初步的印象,他们能跟着老师钢琴的伴奏演唱歌曲,能根据音乐的节拍做相应的动作。但是他们的这些动作都还需要教师的提醒,对节奏的感知还没有真正落实到自身的身体里,还有待于进一步训练和培养。在本学期的音乐活动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一、平常生活中寻找节奏,激发出幼儿对音乐节奏的兴趣。 节奏是将长短和强弱不同或相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这一概念比较抽象,幼儿难于理解,但幼儿对节奏却是最敏感的,而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生活中,因而要让幼儿理解节奏,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幼儿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比如,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发现,幼儿最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动作和声音,于是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将小动物的叫声配上不同的节奏形,如:小鸡小鸡叽叽叽,小羊小羊咩咩咩,公鸡公鸡喔喔喔,小狗小狗汪汪汪等等,老师先让幼儿说出自己的已知经验,再加以引导:小鸡着急的时候还可以怎么叫啊“叽叽叽叽”就变成了四分音符的节奏了。另外,在平时的课中,老师多留意内容,将节奏整合到其它内容中去,比如,起风了“呼啦,呼啦”,流水了“哗啦啦。开火车了“呜——呜——”,汽车“嘀嘀嘀嘀”等。快上课时,我喜欢拿一罐有糖的小瓶子用力摇出不同的节奏形,幼儿就用拍手来跟上老师摇出来的节奏,兴趣盎然,就这样,通过教师不断的引导,幼儿能找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当幼儿寻找出了各种有趣的节奏时,就产生了模仿节奏的兴趣,如摇铃,用小棒敲打东西,玩响罐等等。通过寻找和模仿节奏,有的快,有的慢,近而开始模仿各种叫声,模仿简单的节奏,并对音乐的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幼儿学习节奏打好了基础。 二、利用各种途径学习节奏 (一)通过倾听音乐用动作来感受音乐,学习节奏。熟悉的音乐是幼儿最喜欢听的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经典的儿童歌曲是幼儿非常熟悉,非常喜欢的,教师可以经常有选择性的播放这些音乐,引起幼儿的兴趣,并让幼儿猜一猜是歌名,如《彩云追月》是我们播放频率比较高的一首歌曲,每当我播放这首歌曲,有的幼儿马上会点头等做一些身体动作,有的幼儿则偏偏起舞,正因为是他们熟悉的,他们才愿意去感受,去表达,这为提高他们的节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J I C H U J I A O Y U L U N T A N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 2019年第7期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需要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实际教 学结合起来,与学生的情绪结合起来,这样不仅开创了音乐欣赏教学的先河,还在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的高速发展。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音乐欣赏课;应用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作为国家发展的根本 也在进行相应的创新与变革。从小学基础教育的角度来说,家长不仅希望学生能够在小学阶段学习相应的知识,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希望学生在学习之余,能够享受到这一阶段的孩子应该享受到的快乐。面对家长对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矛盾心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能够有效缓解这一矛盾,学生不仅能在学习音乐的同时感受到快乐,还能在小学阶段培养自己的综合音乐能力。可以这样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开创了音乐欣赏课教学的先河,还推动了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带来的音乐教学优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增加音乐课堂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改善音乐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 1.增加音乐课堂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学音乐教学的角度来说,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创新了小学音乐教学模式,增加了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乐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小学生正处于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阶段,与传统的音乐欣赏教学方式相比,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在音乐欣赏学习中解放天性,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情感,从而调动学生对音乐欣赏学习的积极性。 2.改善音乐教学氛围,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音乐教学中,音乐知识的灌输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都会有很大的影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解决了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许多弊病,不仅能让学生学到音乐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面对一幅幅图画,作者想要在文章中表达什么呢?那么就用音乐表达出来吧!这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在这样的音乐教学方式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去思考,还培养了严谨的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策略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应用策略主要包括以下两点:(1)合理应用教学方式,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成功;(2)科学音乐教学方式,让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有效应用。 1.合理应用教学方式,让小学音乐教学实现成功(1)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桑塔露琪亚》时,教师可以在播放音乐之前,先去掉声音播放一遍音乐视频,再让学生自由想象一下一艘小船在河边荡漾的情境,并鼓励学生通过唱歌或跳舞的方式表现出来,让学生先体会一下船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引导,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更能够感受到歌曲的情绪,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2)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学生的情绪结合起来。例如,在教学《黄河大合唱》时,《黄河大合唱》激昂慷慨的曲调很容易调动学生的情绪。学生正处于天性相对解放的年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黄河大合唱》的背景下舞蹈,从而引导学生抒发情绪。这样学生不仅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加深印象,教师在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过程中也能够逐渐积累经验,了解到哪些曲目更加符合学生的欣赏标准,从而将教学精力主要放在一些学生欣赏起来相对困难的曲目上, 郁燕娜(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 教法探究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