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测评体系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网络测评体系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网络测评体系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与功能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Web-based

Evaluation System

网络教学目前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如何有效的保证网络教学的质量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

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网络测评系统的现状,然后设计建构了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

提出了通用测评系统的六个模块,最后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模块和功能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题库网络测评难度组卷策略

1 引言

因特网络的出现并广泛普及为远程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大好的机会,网络化教学与学习得到飞速发展,向我们昭示了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我们国家批准了70余所网络学院进行招生,但是如何确保网络学院的学生能够达到应有的学习水平,建立高效的网络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势在必行。目前,国内外的很多类似系统还仅仅停留在传统考核和练习方式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上,并没有真正从全新的网络教学的观点出发来进行网络测评,大部分系统不支持多媒体素材和公式符号,没有提供对试题、试卷等资源的批量导入导出,缺少深层次的统计分析、教学诊断和教学形成性评价的支持。总的说来,目前我国的网络测评系统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已建成的系统的质量参差不齐,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

2 系统逻辑体系结构

本系统的核心是建立一个基于标准大数据量多媒体试题库基础上的网络测评模式和框架,从逻辑上看主要包括系统工具、标准多媒体试题库、组卷策略库、规范试卷库和测试、规范作业库和自测以及评

如上图所示,系统工具模块是一些相对独立的系统管理支持工具的集合,主要包括对多媒体试题库(如:公式符号编辑工具、媒体控制播放工具)、试题/试卷导入导出、在线测试、组卷策略等方面的支持。该模块对其余模块提供工具支持,负责对数据库的所有存取操作,确保数据安全和完整。

标准多媒体试题库模块对测评过程中一整套的操作提供支持,分为用户级和系统级两个层次,根据所教科目的不同,系统为教师建立用户级试题库;同时,用户可以对个人级试题库中试题进行开放操作,在经过学科专家用户的审核后进入系统级试题库,在更大范围内实现共享。

组卷策略库模块为生成规范试卷作业提供多种策略、向导和模板,测量内容包括试卷作业的整体参数、题型设置、试卷作业结构、测试时间分配方案、测试分数分配方案等,并可以根据测试目的设置整个试卷的难度、区分度和认知分类分配的双向细目表。

规范试卷库和测试模块完成试卷生成、发放、测试、监考、答案回收、试卷自动批改、成绩查询、

教学辅导等一系列的功能,涉及的关键技术有组卷算法、监考、自动化评改等;支持对传统经典试卷(例如高考/中考试卷)的导入、导出、提取、统计、分析等。

规范作业库和自测模块完成作业收集、发布、提交、批改点评等作业管理流程中的所有操作;支持个人、小组作业,支持学生自我测试、练习,支持协作式作业和协作式作业批改;

评价分析和数据挖掘模块对系统资源进行优化并对标准试题库、策略库、规范试卷库、规范作业库、用户库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系统运行而积累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实现试题属性的自动更新和试题报警,采用量化和非量化、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动态生成评价报告,实时检测网络测评的要素,使之成为一个不断增长的巨大的知识库系统。

3 主要模块功能

3.1 课程知识点管理工具

基于Web的网络测评系统是以课程为依托、以知识点为大纲的有复杂内在结构的系统,课程内容组织的科学性、有序性直接关系着系统运行的效果。系统以完善的网络多媒体试题库为基础,而多媒体试题库又是建立在对具体课程的科学组织上的。为了适应可能会发生变化的各学科的教学大纲,系统提供了两种课程组织的方式:

(1)对具有非严谨结构的课程,按照课程的知识点性质进行组织。如英语等偏文科性质的科目,可以按照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类;

(2)对具有严谨结构的课程,按照章节体系结构进行组织。适合于数、理、化等理科性学科,如物理可以按照第一章(序论)、第二章(浮力)等篇章结构进行组织。

为了适应国家教学大纲可能变化而产生的问题,系统可对知识点进行管理(增删改),并可对课程、知识点和多媒体试题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管理,对试题提供动态链接功能。

3.2 公式符号的编辑和录入

对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经常要使用各种公式符号和特定图形,而目前主流浏览器却并不支持这方面的功能,因此,系统提供了公式符号编辑和录入功能。

目前网络上已有的公式符号解决方案有图片表示方式、数学标记语言和插件方式。图片表示方式是利用现有工具进行图片编辑,然后转换成图片,有冗余多、下载慢、有安全隐患等缺陷;数学标记语言方式是基于数学标记语言MathML1.0的规范说明书,用标记的形式来定义数学表达式,实现方便、简单,但是显得冗长、复杂而难懂;插件方式是指利用插件扩展浏览器,使遇到登记的表示公式符号的数据类型时,就调用插件进行处理,这是目前较好的解决途径,它简单易懂,并且由于使用文本的形式,所以不存在使用图片方式的缺点。

系统采用专用插件的方式,用JA VA语言开发一个公式编辑输入模块,在需要输入公式符号的页面上嵌入此模块即可,主要包括公式符号编辑器、公式符号输入模块和公式符号显示模块。其中,公式符号输入模块是在需要输入公式符号的页面包含一个牵引文件,该文件提供一个

层,层内包含一个基于Java的可视化公式编辑器。编辑界面如下图所示:

图2 公式符号编辑器界面

编辑完公式以后,JA VA程序自动往当前焦点文本框内追加公式函数;当公式追加完毕并且用户点击提交按钮后通过公式符号存储模块将公式文本经过系统特定变换后存储到数据库中;在需要显示公式的页面包含一段通用程序,该程序调用一个COM组件,用于分析从数据库中读出的文本。将特定标识的部分传入Java Applet来处理,形成图形输出到页面。

3.3多媒体信息的存储显示和播放控制

对于英语听力、音乐、影视欣赏等类型的课程,需要实现视多媒体信息的管理,而目前主流浏览器缺少这方面的支持。系统开发了针对多媒体信息的录入、存储、播放、控制等方面的功能。

对于多媒体信息(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系统采用了相对路径的存储方式,一方面在数据库中存储多媒体文件的相对路径,并分门别类的上载文件到某特定目录,二者通过程序进行链接;试题呈现时,利用系统提供的播放插件,在页面上设置动态指针,随着用户的选择,调用插件播放相应的多媒体文件,由于一次只能播放一个文件,所以可以只调用一次插件,形成播放列表即可,由用户控制播放进程,如播放、停止、暂停、快进、快退、音轨控制、播放位置控制、声音大小等。

3.4试题和试卷资源的批量导入导出

为了在广域范围内收集和使用试题和试卷资源,以及为用户提供离线的试题利用工具,系统提供了试题和试卷资源的批量导入导出功能,兼容资源建设技术规范和内容包装规范。实现的功能主要有:(1)试题、试卷资源的批量导入导出,可以在广域范围内收集使用试题和试卷资源;

(2)为客户端提供本地使用试题、试卷资源的工具,如组卷、试题/试卷的管理等,用户可以提供离线的试题编辑、录入、组卷、测试、统计分析等一系列的功能;

(3)建立了服务器和客户端通讯的用户识别机制,可以实现分布式的网络测评;

(4)网络FTP传输服务。

3.5试卷生成子模块

该模块主要完成试题到试卷的过渡,用户通过浏览器输入试卷的属性参数,并设定试卷结构和选择测试对象,选择组卷策略,系统将根据这些参数抽出试题,如果找不到试题,则将采用退避算法,逐渐放宽限制条件,最终抽出最适合参数要求的试题,组卷流程主要包括六个步骤,其中前三个步骤(整体参数、结构、测试对象选择)可自定义操作顺序,其中,整体参数包括标题、描述、总分数、总测试时间、有效期等,用户可以添加定制的整体参数;试卷结构指试题类型以及各类型的分数、时间的分配方案;测试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针对学生弱点有效的实施个别化教学,也可以选择小组团体作为测试对象,进行协作式学习。后三个步骤依次是试题选择、试卷预览、存盘或打包,其中试题选择具体体现了试卷的生成策略,主要有查询方式、自动方式、完全手工方式、策略方式等,完成试题选择后,进入预览步骤,此时可对试题进行调整,如果满意,则可以选择将试卷存盘或者向学生开放。试卷以HTML或者DOC文档方式呈现。

3.6在线测试和学生自测

系统对在线测试和学生自测提供的功能主要有(1)学员监督:可以检查学生完成试卷作业的情况,并为没有及时测试的学生发送通知、警告或建议;(2)远程监考:可远程锁定学生屏幕和各种输入设备,提供测试时间倒计时控制等;(3)协作式作业批改:学生提交作业,获取批改结果,并根据教师

建议重新提交作业,几轮交互后,教师对作业做出最后评价、定级;(4)在线测试:学生选定测试试

卷,系统呈现试卷并提供测试控制工具,测试完毕,系统自动提交并收集学生答案,将测试结果存入

学生成绩档案;(5)学生自测:学生可根据个人知识点缺陷,从课程、知识点、试题属性等多角度选

择试题,设置自测属性,进行自测;(6)作业批改:系统提供作业批改模板,包括作业批改的总体评

价(值得表扬的地方、需要改进的地方、学习建义)、分数、作业定级、出错原因类型、教学建议等;3.7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

网络测评不应该只是管理试题、试卷和测试的工具,而更应该成为一个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分析的有力工具。该模块主要基于现代科学的评价理论和教育信息处理技术,科学的分析评价对象、要素,设立评价指标,依靠有效的量化和非量化的数据采集,从课程知识点、试题库、试卷和作业、学生、小组团体等几个角度进行评估和分析。其中,(1)课程知识点分析主要指课程资源、试题资源分布状态以及数量、数据量、利用率等方面的统计信息,支持图文并茂的统计列表显示方式;(2)试题库分析指通过分析考试成绩及参与考试的样本,警告出现异常反应的试题,以及对专家估计的试题初始属性值进行自动校正;(3)试卷/作业分析是指分析某次试卷/作业的有效性、可信性、平均难度、样本得分分布等信息。折线图和直方图的呈现方式可以直观地表示出学生在各个分数段的分布情况;(4)学生个体评价分析是指分析学生历次测试成绩及得分、进步情况、学习障碍、知识单元的掌握情况等,对学生的成绩做出有确定意义的解释;系统首先将学生历次成绩转换为标准分数、百分等级分数进行比较,并按照时间轴进行历史追踪,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学生变化趋势。(5)小组团体评价分析主要针对个性小组作业,对小组协作完成作业的情况进行整体评估,主要包括对群体集中量和差异量的分析,以群体为样本建立量表并计算各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并根据系统自动记录的各成员贡献提供加权数据量,充分体现了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PBL)的优势。

数据仓库被定义为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性的且随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的决策。在网络测评系统中,随着系统的运行,大量的原始数据不断积累,其中蕴涵了很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实质性问题,所以建立系统数据仓库,进行统计分析、数据挖掘,以发现改进教学过程中所出现问题的有效途径。系统提供了基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挖掘功能,主要思路是,首先数据库中积累了海量的原始数据,系统提供了一个数据转换模块,该模块可以将原始OLTP数据库中的数据以及来自其他数据源的多种数据进行整合,所有的数据合法性验证、数据类型和格式的统一、非法数据的清洗以及数据时间键的加入等业务逻辑全部在这个转换模块中完成。对于试卷/作业原始数据的分析,不仅可以得到一些二维表,可以提供切片、钻取、旋转等多种分析手段,利用OLAP技术的二维和三维的表现形式,可以提供给用户明确、直观的分析结果,打破了传统数据处理系统中人的思维仅仅局限于二维平面的局限。

4 结论

网上教学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新事物,基于网络的测量评价更是刚刚起步。本文所论述的“网络测评系统”主要是在分析类似系统现状的基础上设计网络测评系统的体系结构,提出了通用测评系统的六个模块,并对其中的关键模块和功能进行了论述。目前,网络测评基本上还处于理论阶段,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归纳和总结、提炼和修订。

参考文献

[1] 余胜泉,姚顾波,何克抗.通用试题库的组卷策略.

[2] 何克抗.建立题库的理论.全国CBE学会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5.11.

[3] 张京彬.网络教学的非量化评价.现代远程教育.2000.10.

With the greatly progress of Web-based learning, new questions of how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his

kind of learning. The paper has make construct a system of Web-based Evaluation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and also it describes some critical part and functions of the system.

Key words:Item banks Web-based evaluation difficulty division strategy of paper-making

项目二 认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1.网络层次结构的特点及其优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之间相互通信的层次,以及各层中的协议和层次之间接口的集合。 为了减少网络设计的复杂性,绝大多数网络采用分层设计方法。所谓分层设计方法,就是按照信息的流动过程将网络的整体功能分解为一个个的功能层,不同机器上的同等功能层之间采用相同的协议,同一机器上的相邻功能层之间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传递。 采用层次结构的优点是,:(1)简化相关网络操作;(2)提供即插即用的兼容性和不同厂商之间集成的标准接口;(3)使工程师们能专注于设计和优化不同网络互联设备的互操作性;(4)防止一个区域的网络变化影响另一个区域的网络,因此,每一个区域的网络都能单独快速地升级;(5)把复杂的网络连接问题分解成小的简单的问题,易于学习和操作。 2.ISO/OSI参考模型包括哪些层?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 参考答案: (1)物理层:涉及到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这一层提供物理链路上的可靠的数据传输 (3)网络层:关系到子网的运行控制 (4)传输层:本层负责两个端节点之间的可靠网络通信 (5)会话层:此层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会话和管理表示层实体之间的数据交换(6)表示层:主要解决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 (7)应用层:包含大量人们普遍需要的协议 3.TCP/IP协议包括哪些层?简要说明各层的功能。 参考答案: (1)主机网络层:负责接收从IP层交来的IP数据报并将IP数据报通过低层物理网络发送出去,或者从低层物理网络上接收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交给IP层。 (2)网络互联层:负责相邻结点之间的数据传送 (3)传输层:在源结点和目的结点的两个进程实体之间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4)应用层: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 4.TCP/IP协议族包括那些主要协议?简要说明这些协议的功能。 参考答案: (1)IP协议:属于TCP/IP模型和互连网层,提供关于数据应如何传输以及传输到何处的信息,IP协议的功能是把数据报在互联的网络上传送,通过将数据报在一个个IP协议模块间传送,直到目的模块。 (2)TCP/IP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协议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协议运行于传输层,它利用IP层提供的服务,提供端到端的可靠的(TCP)和不靠的(UDP)服务。 (3)国际报文控制协议(ICMP):使用IP协议进行信息传递,向数据包中的源端节点提供发生在网络层的错误信息反馈。 (4)ARP/RARP;地址解析协议(ARP)是一个互连网层协议,它获取主机或节点的MAC地址(物理地址)并创建一个本地数据库以将MAC地址映射到主机IP(逻辑)地址上;网络上的主机,如无盘站在启动时无法知道它们的协议地址,它们只知道它们的硬件接口地址。为了使用高层通信协议如IP,必须用某种方法获得它们的协议地址。这个协议的反过程是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5.简述TCP的连接过程。 参考答案: 通信双方建立TCP连接应用的是3方握手过程。例如:A、B两个主机要建立连接,如图所示。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参考答案 简答题 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为什么要定义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的体系结构定义:指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architecture)。或精确定义为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综合了OSI和TCP/IP 的优点,本身由5层组成: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2.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计算机网络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数据,就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交换数据的格式以及有关的同步问题。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3.什么是OSI参考模型?各层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OSI模型基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建议,各层使用国际标准化协议。可理解为当数据从一个站点到达另一个站点的工作分割成7种不同的任务,而且这些任务都是按层次来管理。这一模型被称作 ISO OSI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因为它是关于如何把相互开放的系统连接起来的,所以常简称它为OSI模型。 应用层提供与用户应用有关的功能。包括网络浏览、电子邮件、不同类文件系统的文件传输、虚拟终端软件、过程作业输入、目录查询和其他各种通用和专用的功能等。 表示层完成某些特定功能。例如,解决数据格式的转换。表示层关心的是所传输信息的语法和语义,而表示层以下各层只关心可靠地传输比特流。 会话层进行高层通信控制,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建立会话(session)关系。会话层允许进行类似运输层的普通数据传输,并提供对某些应用有用的增强服务会话,也可用于远程登录到分时系统或在两台机器之间的文件传递。会话层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会话层允许信息同时双向传输,或只能单向传输。若属于后者,则类似于“单线铁路”,会话层会记录传输方向。一种与会话有关的服务是令牌管理(token management)。 运输层基本功能是从会话层接收数据,必要时把它分成较小的单元传递,并确保到达对方的各段信息正确无误。这些任务都必须高效率地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运输层使会话层不受硬件技术变化的影响。 网络层确定分组从源端到目的端的“路由选择”。路由既可以选用网络中几乎保持不变的静态路由表,也可以在每一次会话开始时条件决定(例如,通过终端对话决定),还可以根据当前网络的负载状况,动态地为每一个分组决定路由。 数据链路层主要任务是加强物理传输原始比特的功能。发送方把输入数据组成数据帧方式(典型的帧为几百或几千字节),按顺序传送各帧,并处理接收方送回的确认帧。 物理层负责提供和维护物理线路,并检测处理争用冲突,提供端到端错误恢复和流控制。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物理层涉及到通信在信道上传输的原始比特流。 4.试说明IP地址与物理地址的区别。为什么要使用这两种不同的地址。 IP地址(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用于确定因特网上的每台主机,它是每台主机唯一性的标识。联网设备用物理地址标识自己,例如网卡地址。 TCP/IP用IP地址来标识源地址和目标地址,但源和目标主机却位于某个网络中,故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 3.0SI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4.ISO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5.0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 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 2.osI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 A)8 B)9 C)6 D)7 3.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4.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 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 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7.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 8.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 9.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 10。在OSI的7层模型中,负责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层次是() A)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11。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层次是()。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12。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运输层之上的层次是()。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应用层 13。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 网络体系结构及OSI基本参考模型典型例题分析解答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层次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___。 2.为进行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____、标准或____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的全称为____,的参考模型是由____制定的标准化开放式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模型。 包括____、服务定义和____三级抽象。 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从下到上分别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____、运输层、会话层、____和____。 6.网络协议包含三要素,这三要素分别是语义、____和____。 )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网络协议中,涉及数据和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的内容属于网络协议的()要素。 A)语法B)语义C)定时D)语用 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层模型。 A)8 B)9 C)6 D)7 3.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在通信子网中实现路由选择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4.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协调收发双方的数据传输速率,将比特流组织成帧,并进行校验、确认及反馈重发的层次为()。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5.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提供端到端的透明数据运输服务、差错控制和流量撞控制的层次为()。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网络层 6.在ISO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组织和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通信的层次为(). A)网络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7.在OSI的7层模型中,主要功能是为上层用户提供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转换,也可进行数据压缩和加密的层次为()。 A)会话层B)网络层C)表示层D)运输层 ' 8.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中,把传输的比特流划分为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运输层D)分组层 9.在OSI的7层模型中,提供为建立、维护和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电气的、功的和规程的特性的层次是()。 A)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C)物理层D)运输层 10。在OSI的7层模型中,负责为OSI应用进程提供服务的层次是() A)应用层B)会话层C)运输层D)表示层 11。在创I的7层模型中,位于物理层和网络层之间的层次是()。 A)表示层B)应用层C)数据链路层D)运输层 12。在OSI的7层模型中,位于运输层之上的层次是()。 A)表示层B)数据链路层C)会话层D)应用层 13。允许计算机相互通信的语言被称为()。 A)协议B)寻址c)轮询D)对话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 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 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 1)语义 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2)语法 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 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 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 1)抽象系统 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 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解析(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2009-12-14 18:16:22) 转载▼ 标签: 课程-计算机 教育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3-01 数据链路(即逻辑链路)与链路(即物理链路)有何区别? “电路接通了”与”数据链路接通了”的区别何在? 答:数据链路与链路的区别在于数据链路出链路外,还必须有一些必要的规程来控制数据的传输,因此,数据链路比链路多了实现通信规程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 “电路接通了”表示链路两端的结点交换机已经开机,物理连接已经能够传送比特流了,但是,数据传输并不可靠,在物理连接基础上,再建立数据链路连接,才是“数据链路接通了”,此后,由于数据链路连接具有检测、确认和重传功能,才使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当数据链路断开连接时,物理电路连接不一定跟着断开连接。 3-02 数据链路层中的链路控制包括哪些功能?试讨论数据链路层做成可靠的链路层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答:链路管理 帧定界 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 将数据和控制信息区分开 透明传输 寻址 可靠的链路层的优点和缺点取决于所应用的环境:对于干扰严重的信道,可靠的链路层可以将重传范围约束在局部链路,防止全网络的传输效率受损;对于优质信道,采用可靠的链路层会增大资源开销,影响传输效率。 3-03 网络适配器的作用是什么?网络适配器工作在哪一层? 答: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网络适配器工作在TCP/IP协议中的网络接口层(OSI中的数据链里层和物理层) 3-04 数据链路层的三个基本问题(帧定界、透明传输和差错检测)为什么都必须加以解决? 答:帧定界是分组交换的必然要求 透明传输避免消息符号与帧定界符号相混淆

网络体系结构参考模型

一、互连网体系结构 1974年IBM提出了SNA(系统网络体系结构),考虑到各个网络存在的异构,异质,导致网络都属于封闭式网络,无法相互连接,通过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定义了OSI(开放式系统互连)标准,将计算机网络进行分层分层优点:解决了通信的异质性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向高层屏蔽低层细节问题,使网络的设计更加的简单、容易实现。 协议:网络中通信或数据交换的规则和标准 实体:发送接收信息的软件或硬件的进程 对等实体:不同系统内的同一层次两个实体 接口:相临两层之间的交互界面 服务:某一层和此层以下的层能力,通过接口交给相临层 协议栈:系统内的各个层的协议集合 网络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和协议的集合 1、ISO/OSI参考模型 ISO/OSI参考模型是一种逻辑结构,不是具体的设备,任何遵循协议的系统都可以相互通信经过OSI七层模型的数据要经历数据的封装(打包)和解封装(解包)过程,封装过程是将原数据从高层向低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加上该层的报头信息,解封装过程是从低层向高层传递的过程,每经过一层都需要将对等层的报头去掉还原为上层数据。

第一层:物理层 处于最底层,为上层提供物理连接,负责传送二进制比特流,在物理层中定义了机械特性(连接器形式和插针分配),电气特性(接口电路参数),功能特性(物理接口的信号线)和规程特性(信号线操作规程),传输介质可以使用有线介质或无线介质,物理层传输二进制比特流,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物理层的典型设备有:集线器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 链路的管理,流量的控制,差错控制,数据以数据帧格式传输的,数据帧包含帧头(H2)和帧尾(T2)MAC(介质访问控制),48位二进制组成,为了方便表示使用十六进制表示,网卡上的MAC地址是物理地址,在生产网卡时就内臵在网卡的ROM(只读存储器)芯片中了,不能修改,但是可以伪造(网卡属性中),为了表示网卡的全球唯一性,将MAC地址表示的48位二进制地址分为2部分,前24位表示厂商代号,后24位表示厂商内部代号,MAC地址相同的计算机不能够相互通信网桥,二层交换机,网卡都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第三层:网络层 提供统一的寻址方案,完成分组的独立路由选择,网络层数据以数据包传输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实现路径的选择,通过路由表中的路由表项,(直连路由,路由器自己接口所在的网络形成的路由表),(静态路由,管理员手工添加路由信息添加的路由表),(动态路由,路由器通过相互的路由学习,得到的路由表),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

浅谈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功能、原理及其在3G中的应用

浅谈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功能、原理及在3G中的应用 姓名刘伟强 学号20409300 院系电信学院 2005年4月2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规模呈爆炸式增长,网络越来越庞大,所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泛,计算机网络已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之一。当前计算机网络所用的设备比较复杂,不但生产厂商众多,而且功能也越来越复杂。一个实际运作的网络通常由若干个规模不同的子网组成,集成了多种网络操作系统平台,包括了不同厂家的网络设备和通信设施等。这种复杂性使得对网络的管理无法用传统的方法来实现。另外,现在网络已经成为一个极其庞大而复杂的系统,网络中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在网络中有效地疏通业务量,如何提高接通率,如何避免诸如拥塞、故障等问题……倘若没有一个高效的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从而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避免使网络经营者在经济上到受到损失,避免给用户带来损失,则很难保证能使网络经营者和广大用户满意。为了满足用户对网络的要求,网络管理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状态监测:以获得分析网络各种性能的原始数据;(2)数据收集:将分散监测到的有用数据收集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3)状态分析:利用各种模型,根据收集到的监测数据,对网络的状态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及隐患;(4)状态控制:根据状态分析的结果,对网络采取控制措施。随着网络的高速发展,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网络管理系统也因此越来越独立,越来越复杂,功能也越来越完备,网络管理也发展成为计算机网络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国际上各种网络管理的标准也相继制定,网络管理逐步变得规范化、制度化,已成为网络发展中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技术。 本文将对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以及网络管理系统的原理做概括的说明,并结合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说明网络管理系统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之中的应用。 一,网络管理系统的组成: 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四大部分:至少一个网络管理站(Manager),多个被管代理(Agent),网管协议如SNMP、CMIP,以及至少一个网管信息库(MIB)。 网络管理站一般是一个的设备,也可以是共享系统的一个能力。管理站驻留在网络管理的服务器上,实施网络管理功能。它被作为网络管理员与网络管理系统的接口。其基本构成如下: (1)一组具有分析数据、发现故障等功能的管理程序; (2)一个用于网络管理员监控网络的接口; (3)将网络管理员的要求转变为对远程网络元素的实际监控的能力 (4)一个从所有被管网络实体的MIB中获取信息的数据库。

网络系统集成练习试题和答案

单选: 1、为数据交换数据而制定的规则、约定和标准统称为(B)。 A.网络结构 B.网络协议 C.参考模型 D.体系结构 2.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A) A.对等层协议 B.网络体系结构 C.数据链路层协议 D.物理层协议 3.数据多层封装采用的形式为()B A.自下而上 B.自上而下 C.自左而右 D.自右而左 4.世界上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由(B)公司提出 A .HP B.IBM C.DELL D.微软 5、物理层的PDU名称为(C)。 A.数据段 B.分组数据报文C二进制比特流 D.数据帧 6.物理层之间的数据用(A)实现介质访问,数据表示,端到端的连接. A.比特流 B. 帧 C 数据包 D 数据段 7.网际层将数据封装为(C) A比特流B数据段C数据包D帧 8.下列哪些层封装的不只有数据(D) A 应用层 B 表示层 C 会话层D传输层 9.在数据封装过程中哪层会加上尾部(B) A 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 C 网际层 D传输层 10、IPv4要寻找的“地址“是(B)位长的。 A.64位 B.32位 C.48位 D.96位 11. IPV6要寻找的“地址”是(C)位长的。 A 48 B 64 C 128 D 36 12.传输层的PDU特定名称是()A A数据段 B 分组报文 C 数据帧 D 比特流 13.C类地址的最大主机数目是()C A 250 B 252 C 254 D256 14.OSI体系结构分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B),物理层 A IP层 B 数据链路层 C 网际层 D 网络接口层 15、系统集成是将(A)和网络软件系统性地组合成整体的过程。 A.网络设备 B.交换机 C.路由器 D.服务器 16、下列(D)不是DNS的组成部分。 A.域名空间B.名字服务器C.解析程序D.ip地址 17、下列(C)不是子网划分后的ip地址的组成部分。 A.网络号B.主机号C.端口号D.子网号 18、ARP协议是从(A)的解析。 A.ip地址到MAC地址B.MAC地址到ip地址 C.源地址到目的地址D.目的地址到源地址 19.RARP是()协议 B A. 地址解析协议 B.反地址解析协议 C超文本传输协议 D.文件传输协议 20 DNS用于将( B)

宽带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架构与体系结构

更多资料请访问.(.....)

题目:宽带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专业: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日期:2010年11月日至2011年6月6日

摘要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迅猛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告诉发展,网络正在走进千家万户。发达的信息通信干线将告诉宽带网络送到每一个社区,而社区的局域网又将告诉宽带网络送到了每一个家庭。在此形式下,以服务用户为核心的社区网络正在兴起。 同普遍意义上的网络管理一样,虽然宽带接入的网络管理的网络结构相对简单,但同样面对分布式、异构的网络环境。给出了宽带网络资源管理系统的框架并且通过对比传统的网络管理软件,提出了本系统的设计目标,即分布对象、分层设计、跨平台性和可扩展性。 AAA管理是网络管理的重要模块。所谓的AAA就是:认证(Authentication)即验证用户的身份;授权(Authorization)即依据认证结果开放网络服务给用户;记账(Accounting)即记录用户对各种网络服务的用量,并提供给计费系统。宽带网络管理不仅需要提供最基本的宽带接入服务,而且还需要提供内容丰富的增值服务,如视频点播、远程教育等;另外还需要提供灵活的计费方式,如包月、按流量、按时间等,以及灵活的计费策略,如节假日优惠,分时段优惠等,这些都是AAA管理需要管理的范畴。 根据HFC网络特点阐述了其AAA的实现机制,并且阐述了通用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在网络资源管理系统中的地位,以及详细分析了AAA的整体框架和实现。 关键词:网络管理;计费管理;AAA;CORBA;宽带接入;网管

ABSTRACT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roject that supported by the funds of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ttee.The project is a broadband community network management based on HFC.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some related market and technology backgrounds,and makes a conclusion that there is seldom the netword management sortware with its own reserved copyright now in China. Although the community netword structure is compatatively simple,as a common netword management,community netword management also fronted distributed,beterogeneous network environment.This paper persents the system farmeword of our community netword management and then bring forwards design goals of our system;distributed objects,hierarchical design,platform independent and extendsible. AAA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unctions of network management.It is also the key that the ISP withdraws the investments.The community network management provides not only the access service of the broad band , but also the additional services such as VOD,remote education.Besides,it should provide flexible accountion ways,such as accountion by month,by traffic,or by time.It also provides flexble accountion policy,such as making a discount on holiday,or in period of time.What are talked above are all in the scope of AAA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 of AAA Management is depended on AAA. AAA is the abbreviation of authentication,authorization and accounting.Authentication can

(完整版)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自测试题(答案)

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自测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阶段,主要推行“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网络协议标准。 2.TCP/IP模型从底层向上分为4层,其分别是网络接口层、互连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 层。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5190757.html,N使用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拓扑。 4.计算机网络通常被划分为_通信_子网和资源子网。 5.OSI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3 年提出的 6.网卡的作用之一是实现网卡与通信设备之间的连接。 7.OSI参考模型下层为上层提供有连接和无连接服务。 8.数据链路层的任务是将数字流转换为与传输通道相应格式(如帧)。 9.网卡的MAC地址中前6个十六机制数表示生产厂商标识符,后6个十六机制数 表示厂商分配的产品序号。 10.TC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传输层,IP协议工作在OSI模型的网络层。 11.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提供点到点的可靠传输,包括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2.物理层的作用是定义网络硬件特性。 二、判断题 1.OSI参考模型从底层向上共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表示层、会 话层、应用层7个层次。(错) 2.数据通信系统的任务是:把源计算机欲发送的数据迅速地传输到目标计算机。(错) 3.UDP协议和TCP协议都处于TCP/IP模型的传输层,但UDP协议本身不具备差错控制 功能,它和IP协议一样,都是面向无连接服务的协议。(对) 4.交换机、网桥和路由器都可以连接多个网段,因此它们都工作在OSI模型的第三层即 网络层。(错) 5.IP协议提供的基本功能是数据传输、寻址、数据报分段,因为它是面向无连接的服务, 所以它不具备在目的主机端重组数据报的功能。(错) 6.OSI模型是一个应用模型。(错) 7.数据帧的编码是为了保证数据的传输速度而进行的。(错) 8.帧中继技术中传输的是位流数据。(错) 9.任何一种网络传输媒体都可以用在局域网中。(对) 10.每一个数据帧的CRC都在最后。(对)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作者:邵华欣, 李振富, 刘彩丽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2011年第09期 摘要:综合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是指导系统设计、建设、评估、管理的准则和标准。从有利于通信网集中统一管理,适合通信网络的特点,立足现状,着眼发展和采用适当的技术四个方面分析了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需求,然后采用基于CORBA的TMN架构,从功能体系结构、信息体系结构和物理体系结构进行体系结构的设计。 关键词:综合网络管理系统; 体系结构; TMN; CORBA 中图分类号:TN915-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73X(2011)09-0021-04 System Structure Design for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SHAO Hua-xin, LI Zhen-fu, LIU Cai-li (Xi’an Communication College, Xi’an 710106, China) Abstract: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rule and standard of system design, constru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The design requirement of system structure is analyzed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available for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applicable for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cation network, suitable for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and adopting proper technique. The system structure is designed based on TMN structure of CORBA through function system structure, information system structure and physics system structure. Keywords: integrate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system structure; TMN; CORBA 0 引言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种类越来越多,网络规模不断扩大,按传输手段分有有线网、卫星网、短波网、超短波网等;按传输业务分有数据网、电话网、视讯网、广播网等[1]。为适应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针对各专业网分别建立了各自的网管系统,这些专业网管系统基本实现了对各自网络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指挥调度、资源分析,但无法对跨网系的网络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同时也造成了各专业网管系统自成体系,单独管理,互连互

计算机通信与网络_第1章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解答 1.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答: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运行下,以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为目标的系统。 1.2试分析阐述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异同点。 答:计算机网络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且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实现资源的共享;分布式系统是在分布式计算机操作系统或应用系统的支持下进行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各计算机之间的并行工作,分布式系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上为用户提供了透明的集成应用环境。所以,分布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之间的区别主要在软件系统。 1.3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种类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网络的拓扑(Topology )结构是指网络中各节点的互连构形,也就是连接布线的方式。网络拓扑结构主要有五种:星形、树形、总线形、环形和网络形,如图1.1所示。 图1.1 星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个中心节点,其他计算机与中心节点互连,系统的连通性与中心节点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关系。树形结构的特点是从根节点到叶子节点呈现层次性。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存在一条主干线,所有的计算机连接到主干线上。环形结构是将所有计算机连接到一个环形的线路,每两个计算机之间有两条线路相连。网络型是一种不规则的连接,事实上,目前的因特网就是这种拓扑结构。 1.4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内涵是什么? 答:根据定义我们可以把一个计算机网络概括为一个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的通信系统 终端系统:终端系统由计算机、终端控制器和计算机上所能提供共享的软件资源和数据源(如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构成。计算机通过一条高速多路复用线或一条通信链路连接到通信子网的结点上。终端用户通常是通过终端控制器访问网络。终端控制器能对一组终端提供几种控制,因而减少了终端的功能和成本。 通信子网: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网络结点和通信线路组成的独立的数据通信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输、转接、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网络结点提供双重作用:星型结构 树型结构 总线型结构 环型结构 网络型结构

(完整版)第3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习题答案)

第 3 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填空题 1. 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2. OSI 模型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 和(应用层)七个层次。 3. OSI 模型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4. 物理层定义了(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和(规程特性)四个方面的内容。 5. 数据链路层处理的数据单位称为(帧)。 6. 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功能有(链路管理)、(成帧)、(信道共享)、(帧同步)、(流量控制)、 (差错控制)、(透明传输)和(寻址)。 7. 在数据链路层中定义的地址通常称为(硬件地址)或(物理地址)。 8. 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可以分为两类:(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9.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服务选择)、(连接管理)、(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差错控制) 等。 二、名词解释 同步协议实体对等层对等层通信服务CIDR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同步同步指的是广义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什么事情的特性,而且条件和时间有关,具有时序的含义。协议计算机网络中意图进行通信的结点必须要遵守一些事先约定好的规则。这些为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称为协议,也称为网络协议。 实体任何接收或者发送数据的硬件单元或者软件进程模块都可以称为通信实体,简称实体。 对等层不同的网络结点,若它们遵循的是同一种网络体系结构的话,那么在不同结点上完成同 样功能的层次称为对等层。 对等层通信在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中,每个层次只知道自己从上层接收来数据并处理后再传递给下一层,结果通信目的方该层次的对等层就收到与己方处理的一模一样的数据。就好像在两个对等层之间有一条“通道”直接把数据传送过去一样,这种情况就称为对等层通信。 服务下一层能被上一层看见的功能称为服务。 协议数据单元、服务数据单元对等层上传送的数据单位称为协议数据单元,而直接相邻的两个层次之间交换的数据单位称为服务数据单元。两者服务的对象是不同的。 CIDR 无分类域间路由选择(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 CIDF)不使用A类、B类和 C类地址的网络号以及子网号,也不划分子网。它将32位的IP地址前面连续的若干位指定 为网络号,而后面的位则指定为主机号,网络号的位数可以自由定义。 三、简答题 1. 为什么要采用分层的方法解决计算机的通信问题? 通过分层的方法,使得计算机网络复杂的通信处理问题转化成为若干相对较小的层次内的局部问题,对其进行的研究和处理变得相对容易。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复习课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 练习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网络协议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由______、______、______3部分组成。 2计算机网络采用____________的体系结构,网络中两个结点对等功能层之间遵循相应的 ____________进行通信,相邻两层之间的交接处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3.OSI/RM的中文全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分为______层,由低到高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TCP/IP协议也采用分层体系结构,对应开放系统互连(OSI)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可分为______层,依次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5.为了保证比特流在物理通道上传输,物理层协议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4个方面的接口特性。 6.以太网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结构局域网,它基于____________协议标准,采用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 7.CSMA的中文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SMA技术的特点为____________。 8.传输层的主要任务是保证传输的__________________。 9.面向连接的服务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个过程。 1O.TCP/IP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分别是TCP和UDP,UDP协议用来提供____________服务,TCP协议提供__________________服务。 11.FDD是一种具有____________速率的____________技术。 12.在TCP/IP协议支持的 Internet中,信息传播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式。 13.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通信要采用相同的_________,FTP是一种常用的____________层协议。 14.常见广播式网络一般采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结构。 15.用户使用虚电路服务,要提供用户自己和接收端的__________________地址。 16.在令牌环网络中,为了解决竞争问题,使用了一个称为____________的特殊信息包,只有拥有它的结点才有权利发送数据。 17.EEE802局域网协议与OS1参考模型比较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应OST的链路层,IEEE802标准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子层和__________________控制子层。 18.100Base-fx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ISDN的BRI服务中,一个B通道的速率是__________________。 20.计算机网络中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循约定的标准协议。不同的协议有不同的功能,如: ____________是广泛使用的网管协议,__________________用于域名到IP地址的转换,____________是网络层的一个控制报文协议。 21.从交换方式看,X.25和帧中继都是____________交换方式。帧中继方式比X.25方式的速度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2.OSI体系结构中,N层通过____________操作得到N-1层提供的服务。 23.负责电子邮件传输的应用层协议是____________ 24.在TCP/IP模型的传输层上,____________实现的是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而 ____________协议用来在一个不可靠的Internet中为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服务。

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第4章 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CMI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对系统模型、信息模型和通信协议几个方面都提出了比较完备和理想的解决方案,为其他网络管理体系结构建立了理想参考标准。SNM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是为了管理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而提出的,与TCP/IP协议与OSI协议的关系类似,SNMP与CMIP相比,突出的特点是简单。这一特点使SNMP得到了广泛的支持和应用,特别是在Internet上的成功应用,使得它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目前已经成为CMIP之外的最重要的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4.1 SNMP体系结构 4.1.1 TCP/IP网络管理的发展 在TCP/IP的早期开发中,网络管理问题并未得到太大的重视。直到70年代,还一直没有网络管理协议,只有互联网络控制信息协议(ICMP)可以作为网络管理的工具。ICMP提供了从路由器或其它主机向主机传送控制信息的方法,可用于所有支持IP的设备。从网络管理的观点来看,ICMP最有用的特性是回声(echo)和回声应答(echo reply)消息对。这个消息对为测试实体间能否通信提供了一个机制。echo消息要求其接收者在echo reply消息中返回接收到的内容。另一个有用的消息对是时间戳(timestamp)和时间戳应答(timestamp reply),这个消息对为测试网络延迟特性提供了机制。 与各种IP头选项结合,这些ICMP消息可用来开发一些简单有效的管理工具。典型的例子是广泛应用的分组互联网络探索(PING)程序。利用ICMP加上另外的选项如请求间隔和一个请求的发送次数,PING能够完成多种功能。包括确定一个物理网络设备能否寻址,验证一个网络能够寻址,和验证一个主机上的服务器操作。 PING在一些工具的配合下满足了TCP/IP网络初期的管理要求。但是到了80年代后期,当互联网络的发展呈指数增加时,人们感到需要开发比PING功能更强并易于普通网络管理人员学习和使用的标准协议。因为当网络中的主机数量上百万,独立网络数量上千的时候,已不能只依靠少数网络专家解决管理问题了。 1987年11月发布了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成为提供专用网络管理工具的起点。SGMP提供了一个直接监控网关的方法。随着对通用网络管理工具需求的增长,出现了3个有影响的方法。 1.高层实体管理系统(HEMS):主机监控协议(HMP)的一般化。 2.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SGMP的升级版。 3.TCP/IP上的CMIP(CMOT):最大限度地与OSI标准的CMIP、服务以及数据库结构保持一致。 1988年,互联网络活动会议(IAB)确定了将SNMP作为近期解决方案进一步开发,而把CMOT作为远期解决方案的策略。当时普遍认为:TCP/IP不久将会过渡到OSI,因而不应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和服务上花费太多的精力。SNMP开发速度快,并能为网络管理经验库的开发提供一些基本的工具,可用来满足眼前的需要。 为了强化这一策略,IAB要求SNMP和CMOT使用相同的被管对象数据库。即在任何主机、路由器、网桥以及其它管理设备中,两个协议都以相同的格式使用相同的监控变量。因此,两个协议有一个公共的管理信息结构(SMI),和一个管理信息库MIB。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这两个协议在对象级的兼容是不现实的。在OSI的网络管理中,被管对象是很成熟的,它具有属性、相关的过程、通报以及其它一些与面向对象有关的复杂的特性。而SNMP为了保持简单性,没有这样复杂的概念。实际上,SNMP的对象在面向对象的概念下根本就不能称为对象,它们只是带有一些如数据类型、读写特性等基本特性的变量。因此IAB最终放松了公共SMI/MIB的条件,并允许SNMP 独立于CMOT发展。 从对OSI的兼容性的束缚中解脱后,SNMP取得了迅速的发展,很快被众多的厂商设备所支持,并在互联网络中活跃起来。而且,普通用户也选择了SNMP作为标准的管理协议。 SNMP最重要的进展是远程监控(RMON)能力的开发。RMON为网络管理者提供了监控整个子网而不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