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和建构-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视角解读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认同

和建构

摘 要:后殖民主义文化身份理论强调文化身份只有放在 多文化背景下的各种民族文化杂交中以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历 史中才能够很好地被定位。 而李安导演作为最具有影响力的华裔 导演,其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通过镜头带来中西文化的视 觉冲突。本文选取三部曲中的《推手》来深入探讨影片中人物的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建构过程。

1、 综述

自从二十世纪 50 年代埃里克森最早开始对身份这个主题的 研究以来,对身份的研究积累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方面的文献基 础。不过大部分文献都是关注于个人身份和种族身份。 然而随着 全球化进程的加剧, 大批移民浪潮的涌起, 多元文化的碰撞下移 民群体处在两者或者多种文化的边缘地带, 英国著名学者乔治拉 伦指出, 只要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存在冲突和不对称, 不管是以 何种形式进行交往, 文化身份的问题就会出现。 因此在移民研究 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后殖民理论视

角下的“关于文化身份研究”成了一个重要理论命题。

不变的文化身份, 而总是在时刻被塑造着, 处于一种重新被定位 和建构的未完成状态。 文化身份的认同核心在于的文化价值观念

的认同, 并需要与异质文化的比照中才能清晰地现出。 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共同语言,共同信仰,共同文化习俗,共 后殖民理论持一种多元开放的文化身份观,

不存在一种一成 然而一个

同行为模式等在某一个阶段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身份很难在短时间内分裂和重构。同时也并不意味着认同接受文化( receiving culture )的文化价值和行为模式就完全摒弃传统文化( heritage culture )。就拿美国亚裔群体来说,

在文化身份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下四个过程:1)寻求认可;

这个时期的华裔移民在美国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不管是美国文化还是亚洲文化都不能定义华裔的身份问题。2)为传统文化的辩

护; 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认识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同时更多地意识到传播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例如林语堂先生的《吾国吾民》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3)同化和“臣属”,这个时期的华裔已经已经

完全“西化”,这美国社会中出现了更多的声音。3)后同化时

代。当下这个时期的华裔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中重拾传统文化。

2、电影《推手》中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随着跨文化交往的加强,中西文化冲突也不断凸显,越来越多的文学和影视作品关注于中西文化差异和冲突。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美籍华裔作家谭恩美,汤亭亭以及任碧莲等都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相继提到了中西文化冲突中美籍华人的困惑以及尴尬处境。而在华裔导演李安早期拍摄的家庭三部曲在探讨东西方文化碰撞下诠释了华裔群体对于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建的思考。

2.1 吉米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电影《推手》画面的第一个镜头就是朱老在打太极、写书法,听京剧,而儿媳妇玛莎则是在电脑旁敲打键盘写作。无声的画面就给观众呈现了中西文化冲突的视觉效果。在玛莎从小接受的西方教育观念里,子女18 岁以后就搬离父母的住处独立生活,而在中国传统伦的家庭理观念里,四世同堂,儿孙绕膝构成了中国的大家庭结构,晓生也对朱老说接他到美国来住是为了让他享清福的,照顾年迈父母则是子女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中国

5000 年孔孟之道中孝道的精髓。这种文化印记在作为第一代华裔的晓生身上可以找得到,而在晓生的儿子吉米作为第二代华裔却找不到这种印记。从玛莎胃痉挛到朱老用中国传统中医推拿治

疗,由于玛莎不相信朱老的中医医术而导致过度紧张造成胃出血,在一旁观看这一切的吉米因此对朱老产生了敌意,并用不太

流利的汉语斥责朱老把他妈妈弄坏了,说明吉米对中国传统文化

不了解并极度排斥中国传统文化。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在朱老的“气”给陈太太治病,吉米从刚开始时恐惧的眼神到惊呆的眼神可以看出他已经对这位“外来”的爷爷产生兴趣,也意味着他对中国文化的慢慢接纳。

一家和陈太太一家野外聚餐时,朱老用中医的推拿并结合太极中

2.2 朱老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

从晓生对于吉米周末上中文学校凑合着学的态度,可以看出晓生在儿子教育并没有很好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完全以西式

的教育观来教育吉米。不过虽然朱老和玛莎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存在分歧,但朱老却以接纳的心态赞扬了西式教育的优点。

西方崇尚民主平等独立的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父母以朋友的方式和子女以朋友的方式; 而在父权制度下的中国,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为慎而生孝矣。到影片的最后朱老和陈太太都选择生活在唐人街。唐人街是中西文化碰撞下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可以看出华裔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寻求文化身份认同和重构。

3、结语

文化身份的认同和重构需要我们在不忘记自己的“根”的同时接纳,包容,融入另一种文化,并在两种文化或多种文化中找到平衡点。在近几年的电影如《乒乓世家》和《上海之吻》中更多地谈及主人公找寻“根”的过程中对照西方的文化价值差异,重构了本民族的文化身份。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_读_翻译与帝国_后殖民理论解读_

语言文学 解读小说语言应用 ● 黄 滔 徐刚 赵婉彤 后殖民视域下的翻译 ——读《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 黄滔 将翻译置于后殖民理论视域之下,这是近十几年的翻译文化转向理论研究的新角度。道 格拉斯用独到的角度展示了第三世界国家在脱离其宗主国后面临的新问题—即在文化和翻译 上不知不觉又不可避免的受前殖民者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 理论解读》一书,一来介绍他对后殖民翻译理论的研究,二来阐释翻译不单指语言文字著述在 不同语种间的传播和流布,更重要的是包括著述在内的诸种思想、观念、礼俗和制度等通过 何种渠道、采取怎样的方式,被不同的文化所认识、选择、重组和阐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 究正是以这种权力差异为基础,来研究权力差异语境下不同价值取向的译者在自觉或不自觉 间所采用的翻译策略。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理论,通常被认为发端于19世纪后半叶欧洲殖民体系的瓦 解,在印度独立之后逐渐演变成一种崭新的意识,然后揉合葛兰西(AntonioGramsci)的 “文化领导权”理论、法侬(Frantz Fanon)的反殖民主义写作理论,最后发展为声势浩大 的文化批评话语。后殖民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代结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 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文化帝国主义等新问题。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后殖民翻译研究”这一术语由道格拉斯?罗宾逊 (Douglas Robinson)于1997 年首先提出。近年来,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在国内受到追捧。 国内专门研究后殖民翻译理论的两本本专著分别是孙会军的《普遍与差异——后殖民批评 视域下的翻译研究》和吴文安的《后殖民翻译研究——翻译和权力关系》。随着研究的深 入,一些研究者开始进行个案研究,用后殖民翻译理论分析我国的翻译现象及译作,如,陈 历明《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 年第 6 期)、王辉的论文《后殖民视域下的辜鸿铭〈中庸〉译本》(《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 年第1 期)、严晓江《理性的选择人性的阐释——从后殖民翻译理论视角分析梁实秋翻 译〈莎士比亚全集〉的原因》(《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7 年第5 期)等。 二、后殖民主义系统分析 道格拉斯(1997)在《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的解释》中对后殖民系统分析并归类为 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结束之后,在20 世纪下半叶殖民地怎样适应、抵抗和超 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因此,后殖民指殖民主义结束以后的文化状态; 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 治开始之后,从16世纪起到现在殖民地怎样适应、反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因此,后殖民指殖 民主义开始之后的文化状态;三是研究20 世纪末期所有的国家、社会和民族之间的文化权力 关系,主要指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反应、冲突和抵抗,因此,后殖民也包含当代的政治和文化 的权利关系。罗宾逊认为翻译作为殖民的渠道到翻译作为避雷针为殖民主义崩溃后拯救文化 的不平等性,再到翻译作为非殖民化的渠道阶段,这些阶段在叙事上与过去,现在和将来有 关:在过去,翻译被用来控制教育和塑造殖民地人,现在,翻译依然在后殖民性的政治和文 化的多样性中保持着急剧上升的趋势。罗宾逊认为翻译在目前阶段在殖民和非殖民化方面的 作用依然很明显。 三、理论局限性 本书堪称后殖民翻译理论的开山之作。作者将着眼点放在翻译在帝国主义控制美国、印 度和菲律宾过程中的作用,所选论著也是以英国和印度后殖民关系为主要题材。关于亚洲其 他国家和非洲的后殖民翻译状况鲜有关注。对西方世界内部的殖民与被殖民关系及其对翻译68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Vol.33No.7 Jul.2012 第33卷第7期2012年7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中的文化失衡现象 后殖民翻译研究是受了后殖民主义思想的启发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不仅仅研究与帝国、殖民活动有关的翻译实践,更是逐渐把触角探到翻译活动背后,探究文化霸权对翻译活动的操纵。道格拉斯·罗宾逊(Douglas Robinson)在他的《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体系的解释》中认为后殖民研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研究原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的文化残余。二是研究欧洲殖民统治开始之后,殖民地怎样应对、抵抗和超越殖民主义文化。三是研究20世纪末征服者的文化是如何让被征服文化屈服的,被征服文化是如何适应、抵抗征服者文化。”[1]从罗宾逊给出的定义中可以看出,后殖民翻译研究主要探讨的是文化之间的征服与被征服、压迫与反抗的文化关系。在后殖民语境下,各民族、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强势国家以大欺小,以强凌弱。它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手段,违背弱势国家、弱势文化的意愿,对其进行操纵和控制,从而导致文化间话语权的不平等,造成弱势文化的“失语”,这一现象在翻译作品数量上可见一斑。根据韦怒蒂的统计,自1984年全世界译自英语的书籍达到22724本,译自西班牙语的书籍为839本,译自阿拉伯语的书籍为536本,译自日文的为204本,而译自中文的仅为163本,比例严重失调[2]。和英语相比,欧洲语种明显处于劣势。而中文与英语相比,差距更加悬殊。译著数量上的差距反映出弱势国家的文化向外传播不多,主要是大量吸收外国文化,这必然导致文化失衡。西方世界可以利用其文化作品,向第三世界输出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实现对弱势文化的控制。与此同时,文化失衡现象也会导致某些弱势文化对强势文化的屈从。一些弱势文化为了摆脱所谓的野蛮落后状态,极力迎合强势文化。弱势文化的这种媚外态度,只会加剧文化失衡,加速弱势文化的萎缩和消亡。因此,在后殖民翻译语境下,揭露强势文化的侵略性、保护弱势文化、促进文化的多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翻译中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 蒂莫志科(Maria Tymoczko)和根茨勒(Edwin Gentzler ) 合著的《翻译与权力》中指出:“翻译不仅仅像语言活动那么简单,它的背后有着或大或小的权力操纵。反过来,翻译又建构特定文化的权力结构。“[3]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 - nett)在其著作《翻译、历史与文化》中也把权力关系放在翻译 研究的核心地位。那么权力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发展不仅依靠军事强权和经济实力,还要利用相关知识。而翻译又是知识生产和传播的重要手段,因此翻译就成为权力的工具[4]。权力对翻译的影响最为著名的例子是英国皇室代表与毛利人签订的《怀塘伊条约》,该条约由一名英国传教士翻译成毛利语。为了诱使毛利人签订该条约,他在翻译时用到了很多模棱两可的表达方式。由于传教士的刻意翻译,毛利人的很多权力都被忽略。这项条约背后包含着一系列的权力运作,体现强势者依靠强势地位,借助翻译手段对弱势群体的支配和控制。翻译成为这项条约强加意义的一种重要方式,也体现了其背后的权力关系。 大规模的殖民掠夺体现的是赤裸裸的权力关系,强国对弱国的操纵显性地体现在其行动当中。但是翻译活动却是一种温文尔雅、不彰不显的实践活动,体现隐而不显的权力关系。五四运动以后,中国掀起了大规模翻译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潮。鲁迅在翻译中强调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即使译文读起来诘曲聱牙,也要尽量保持原著的风格。他在《域外小说集·序言》中说:“《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名人译本。特收录审慎,迻译亦期弗失文情。”这在讲究忠实通顺的现代翻译者看来,似乎很难理解。但是该翻译原则是根植于五四运动以后,中国开始提倡民主、科学的社会环境中的。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急需找寻促进中国进步的方法,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理念成为了我们学习的楷模,鲁迅的宁信而勿顺的翻译原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保留西方文化。中国知识分子从西方文化中探寻救国图存的方法,这背后隐藏着权力关系影响下的先进文化向心力作用。一种文化吸引着另一种文化效仿、学习,这背后就体现了权力的隐性作用。 翻译是权力关系实施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抵抗权力关系的有力武器。清末民初,西方列强大举入侵,清政府软弱 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探究 卫梦舒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摘要: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从后殖民主义的视角考查翻译实践活动,认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文化之间存在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而翻译作为文化交流的行动本质,体现了强势文化对弱势文化的操纵。本文着重探究后殖民翻译研究视角下文化、权力、翻译三者间关系,旨在寻求反对文化霸权、促进文化间平等交流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后殖民翻译研究;文化;权力;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7-0184-02 184--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代表人物 后殖民主义理论“三巨子”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印度裔美国学者伽亚特里·斯皮瓦克的论文《殖民地民族也能讲话吗?》成为后殖民主义的纲领性文件。在其著作中,斯皮瓦克认为,在修辞和逻辑之间获得认知的条件和效应之间存在着不协调关系,这种关系为能动者构建世界的关系,如此能动者才可有伦理的行为、政治的行为并有可能在世界上以人的方式生存。不为另一种语言构建这样的一个模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翻译。后殖民主义理论认为处理这种模式的方式在殖民者语言和前殖民地语言中是不同的,从英语到第三世界语言和从第三世界语言到英语的翻译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活动,在前者的活动中往往会不自觉地接受殖民者的态度,而在后者的活动中民主法则往往会变为强权法则。 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 巴勒斯坦裔美国学者赛义德通过对文学文本的解读,揭示了文学与权力的同谋关系。他在其著作《东方学》中指出“如果我们同意历史上的任何事物,像历史本身一样,都是人所创造的,那么,我们就会明白,对许多物体、地点或时代而言,人们赋予它的角色和意义,为什么只有在其被赋予之后才可能获得客观有效性”。赛义德在一系列后殖民理论中坚持了对于西方中心主义的批判及对于文化霸权的揭露。意识形态总是与特殊利益联系在一起,或者说意识形态之所以为“颠倒意识”、“虚假意识”,根本原因在于特殊利益被当做普遍的痛惜加以辩护。无疑,西方作家在描绘涉及东方的文学文本中存在着民族阶级意识的偏见。 巴巴的后殖民主义理论 波斯裔美国学者霍米·巴巴著有《民族和叙述》《文化的定位》和《全球的尺度》等后殖民主义研究著作。其后殖民主义理论代表了当代西方后殖民主义理论批评发展的最新阶段,即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批评。这种批评的特征在于通过其混杂策略消解了西方帝国的文化霸权,实现了第三世界批评从边缘向中心的运动,导致了文化多样性的真正实现。巴巴的批评理论的建树主要体现在:(1)将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糅为一体,发展了一种颇具挑战性和解构性的后殖民文化批判风格;(2)他的混杂理论影响了当前国际学术界对文化身份认同和少数族裔的研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bc15300013.html, 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 作者:左苏皖 来源:《文教资料》2010年第22期 摘要: 在翻译研究的文化学流派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分支是后殖民视角下的翻译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仅仅把翻译当作一种语言行为或文本行为。后殖民翻译理论戳穿了语言乌托邦的神话。后殖民研究视角给予翻译研究的启示在于它视翻译为殖民文化的产物,是帝国主义强权政 治及文化帝国主义思想观念对外进行霸权扩张的工具,是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在权力差异语境 下不平等对话的产物。 关键词: 后殖民翻译理论“暴力政治” 翻译伦理 一、后殖民翻译研究概况 后殖民翻译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该理论从后殖民视角反观不同历史条件下的翻译行为,关注隐藏在译文变形和置换背后的两种文化之间权力争斗和权力运作,认为不同文化间存在着权力差异,不同文化间从未有过平等对话,进而否定传统翻译理论中关于语言平等、文化平等这类带有乌托邦性质的理论预设,最终否认追求意义对等或语义等值的翻译理想。后殖民翻 译理论以权力差异理论为先导,借助新历史主义的历史描写的方式观察、研究和解释权力差异 语境中译者自觉与不自觉的价值取向、翻译行为和策略选择。后殖民主义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解构主义、阐释学、多元系统论、描写主义、目的论和新历史主义。尼兰贾娜说:“所谓后殖民图景指的是百家争辩、竞相解释或描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种族和不同语言之间的不对称和不平等的关系……作为一种实践,翻译建构了殖民状态下不对称的权力关系。” 近年来,随着后殖民主义思潮逐渐渗入翻译理论界,许多英美翻译理论家开始对蕴涵于翻译文本的权力差异和历史语境予以关注和重视,着手研究翻译与帝国、翻译与文化身份、翻译与 殖民主义霸权之间的历史共谋关系等热点问题。例如,1997年,著名的美籍芬兰裔翻译家道格拉斯·罗宾逊出版了《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阐释》;1999年,美籍爱尔兰裔比较文学教授玛利亚·铁木志科出版了《后殖民语境的翻译:早期爱尔兰文学的英译》,英国著名的翻译学者苏珊·巴斯内特和印度新德里大学的英语教授哈里什·特里维德合编了一部论文集《后殖民翻译:理论与实践》;2000年底,加拿大翻译学者雪莱·西蒙和保罗·圣皮埃尔合编了另一部关于后殖民翻译研究的论文集《改变术语:在后殖民时代的翻译》,等等。这些论著直接关注和审视后殖民理论与翻译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翻译在欧洲文化中心论和帝国主义文化霸权的建构和解构 过程的作用,强调翻译的文化和政治功能,基本上代表了当代西方翻译界的最新理论探索。 二、后殖民翻译理论与传统翻译理论的比较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二〇一五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TH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系别:外国语学院 专业:英语 班级:11级5班 学号:110511 姓名:李阳 指导教师:周金凤 完成时间:2015 年 5 月 10 日

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分析 摘要 译者主体性的问题是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要探讨的重要话题。尤其在当下,经济全球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已是时代的主要特征,并将继续得到发展,不同主体间的文化交往也将不断得到加强,因此关注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下译者的主体性,将使我们能够在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找到一条解决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下译者主体性之困境的新的有效途径。 本文是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看译者的主体性,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认为原作与译者处于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之中,翻译所必然涉及到的文化上的差异和表述上的困境,使得任何翻译都注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对原作的再创造。 本文在第一部分中主要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基本概况以及对中国翻译的影响。第二部分着重对译者主体性的分析,译者主体地位的隐与显及影响译者主体性发挥的因素。本文最后一部分主要结合前两部分内容对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进行剖析,主要从殖民译者主体性和被殖民译者主体性两方面阐述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译者主体性的困境及其出路。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译者主体性;归化;异化;困境

TH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s the main topic to explore under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Especially in the present,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pluralism of national culture are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imes, and they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The cultural exchanges between different subjects will also be continuously strengthened, which allow us to find a solution by examining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of socialism under the new effective ways of dilemma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in the cultural diversity,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oday. 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the original work and translator is in an interdependent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ranslation makes any translation is destined to exist different degrees of re-creation of the original work and that?s because of the cultural and expression difference.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and its influence on Chinese translation.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he translator, explicitation and implicita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an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The last part is to analyse the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which bases on the previous two part, and it mainly elaborates predicament and the solution of translators? subjectiv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ostcolonial translation theory. Key words:postcolonial;Translators'subjectivity;domestication;foreignization; predicament

从后殖民视角看翟里斯《聊斋志异》英译本中的注释

2012年6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Jun.2012第2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Vol.29 No.6 从后殖民视角看翟里斯 《聊斋志异》英译本中的注释 曾婳颖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武汉430205) 摘 要:翟里斯在《聊斋志异》英译本中大量的加注,多到可以和正文相媲美的程度,另一方面,这种大量的注释也和译 本的受欢迎程度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能证实这种翻译方式是被接受的。本文从后殖民翻译的视角,回顾中英两国在文化文学方面复杂的权力上的角力,再加上译者本身的身份,从而让译者选择了这种翻译方式。关键词:注释;后殖民翻译;译者身份收稿日期:2012-04-12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44X (2012)06-0122-04作者简介:曾婳颖(1980-),女,湖北荆州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一、简介翟里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文及译文被接受程度 1880年伦敦德拉律公司出版的二卷本《聊斋志异》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是翟理斯于1878年在广州副领事任上完成的。译本总共翻译了164篇故事。翟理斯最初打算将16卷本的《聊斋志异》全部译出出版,但是后来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随着对这些故事的进一步了解,我发现其中许多故事并不适合于我们所生活的时代, 它们不能不让我想起18世纪的小说家那种不事雕琢的文风。还有一些故事则是毫无意义,或只是稍作修改的重复之 作” 。[1]xxix 此前,翟理斯在英国驻中国大使馆工作了13年,熟谙中国传统文化,精通汉语。他的这个译本在东西方有很大的影响。可以说,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自出版后很受英语读者的欢迎,成为英语世界里影响最大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后来通过上 海别发洋行Kelly &Walsh (1908,1926)、纽约Paragon Book Gallery (1908)、伦敦T.W.Laurie (1916)、纽约 Dove (1969)、新加坡Graham Brash (1987)等出版社数次再版。美国的Heian International Inc.也分别于1989年和1994年选取其中的部分译文出版了Strange Tales from Ancient China 和More Strange Tales from China 两个译本。[2] 该译本出版后“被转译成好几个国家的文字, 在西方代表蒲松龄达一个世纪之久”。[3] 从学术的层面看,译本一出,就有许多学者致函翟理斯,希望将他的译本转译为其它欧洲文字。欧洲大陆及英国当地媒体也对此译本褒奖有加。甚至最为乖张偏颇的辜鸿铭先生也称,“和早期的法国汉学家一样,翟理斯也具有令人羡慕的优势,他的文风清晰、鲜 活、美妙。他的笔端所触及的每一个问题都既清晰又明了……翟理斯的《聊斋志异》可以说是翻译之典 范”。[4]117时任英法公使的曾纪泽(惠敏)的来信曾专门致函在厦门任职的翟理斯,对其大加赞赏:“……先生不遗余力,传播中国文学之精神,可钦可佩。……先生译笔之优美,概无出其右者,可喜可贺!先生非但忠实于原文,而且保留了原作之精神。……然先生之译诗典雅忠实,莫不让人肃然起敬。吾国学人对先生心存感激,汉籍丰姿惟借先生优稚译笔,方得以展现在贵国读者眼前……先生之翻译不仅于吾国人,亦于英国 人亦有益,文学乃增进各国理解的最佳途径……”[5]26 波乃耶(J.Dyer Ball ,1847-1919)在《中国评论》上撰 文评价翟理斯所撰写的《中国文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时就指出:“英译汉籍不胜枚举。但 是,这些翻译往往流于沉重、乏味、呆板,这无疑加深了英文读者对中文典籍的偏见。英文读者只是偶尔涉猎汉籍,而汉籍,在他们看来,无异于一片荒野、一片沙漠。……但是翟理斯博士在这片昔日的荒野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花园,在这片貌似贫瘠沙漠里找到了一片绿州……仰仗其对原文的深刻理解,翟理斯的译文使 汉籍‘英语化’(Englishes )了,粗俗的译法被荡涤一尽……取而代之的是美和内涵。枯燥、毫无生气的语 言外壳留给了原文,优雅、鲜活、生机盎然的一切留给了译文……在这些译文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陌生的、古里古怪的、身着西服的中国人;相反,我们看到的是这位天才译者用一支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所展现出 · 221·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第29卷第4期2010年8月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Zhengzhou Institute of Aeronautical Industry Management (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29No.42010.8 收稿日期:2010-05-11 作者简介:雷志梅,女,四川渠县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 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 雷志梅 1,2 (1.四川文理学院,四川 达州635000;2.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47) 摘 要:通过对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思想内容进行梳理,深化了对两种理论的认识。前 者主要是一种文化批评理论,后者则主要是一种翻译实践理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主要表现在对帝国主义的文化霸权的揭示及其对抗上,不同点在于翻译作为后殖民主义文化理论践行的一个场所,具有更深刻的内涵。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翻译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50(2010)04-0131-03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领域还是在翻译研究领域,后殖民主义都是一个热门话题。而无论是在文化研究领域内还是翻译研究领域内的后殖民主义,无一例外地都要从后殖民主义的来源、主要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思想理论谈起。因此,赛义德的《东方学》、斯皮瓦克为《论文字学》撰写的《译者前言》以及她的“第三世界妇女论”、霍米·巴巴的“话语权利” 和“文化身份”理论等就成了后殖民主义研究的典范。由于后殖民主义理论本身是一个非常庞杂的体系,而且正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所以一般只能对这个理论的主要面貌进行概述。那么,后殖民主义理论与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是否同一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本文打算从这个角度入手分别探讨后殖民主义理论和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思想内容。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一种多元文化理论。作为一种广义的具有强烈革命性和解构性的文化批判理论思潮, 后殖民主义已经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一种跨学科、跨文化、跨文明的文化理论思潮。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想体系,对于它的界定目前学术界尚无明确定论。后殖民主义理论如果从学缘谱系的历史追溯来看,最初由文学、文化研究源起,然后逐渐向其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渗透。后殖民主义这个概念本身即指在时间上继殖民主义解体之后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同时又具有超越殖民主义的含义, 带有新殖民主义的含义。在全球化时代生存境况下,后殖民主义已经蔓延到非殖民关系的强势国与弱势国之间的不平衡性、不平等性关系上。因此,后殖民理论是一种熔多种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于一炉的集合性话语,它与后现代理论相呼应,并以其文化政治批评性和意识形态性的视角考察欧洲帝国主义列强的殖民统治对其旧有殖民地文化、 政治上的影响,以及这些殖民地又是如何应对这些影响的。 1.霸权思想 殖民霸权思想是后殖民主义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关注的不是经济、政治上的殖民霸权,而是文化上的殖民霸权,即与政治、经济统治并行的文化统治, 通过这种统治,被殖民者最终被教化成为殖民者顺服的奴隶。这一理论来源可以直接追溯到葛兰西的“国家权利”思想。赛义德借鉴了这一理论,建构了自己的理论,即《东方学》。《东方学》至少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的是一种基于对想象的东方与西方的本体论与认识论之差异的思维方式。第二层含义则指处于强势地位的西方与处于弱势地位的东方的长期以来的主宰、重构和权力压迫方式。这样一来,西方与东方的关系往往表现为纯粹的影响与被影响、制约与受制约、施予与接受的关系。基于这种不平等关系, 所谓东方主义便成了西方人出于对东方人或第三世界的无知、偏见和猎奇而虚构出来的某种东方神话。在这部著作中, 他揭示了西方的东方学话语中隐含的一种霸权意识。西方将东方学视为西方用以控制、重建和君临东方的一种方式。欧洲的东方观念本身也存在着霸权,这种观念不断重申欧洲比东方优越,比东方先进。这种霸权在文本表述中的体现便是东方想象,西方人对东方进行一种主观的重构,把东方描述成陪衬性的他者。这种霸权思想人们常常把它理解成政治上、文化上、思想意识的霸权。后殖民主义进而把这种理论的视域扩展到民族关系和国家关系。 2.话语权利 殖民霸权思想不仅表现在文化和思想意识上,更表现为殖民文本的话语霸权。赛义德的《东方学》便是通过对宗主国文本中殖民话语与权力的分析,揭示出“东方为西方而存在,是西方人创造了东方”这个殖民霸权的事实。他说 ,“是关于东方人或臣属民族的知识使他们的管理轻松而· 131·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2019年精选文档

从后殖民主义角度看翻译 、引言 斯皮瓦克 1942 年生于加尔各答,是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代知 识分子,在加尔格答大学毕业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 年移居美国。 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英语与文化研究系教授。 其主 要著作有《在他者的世界里》( In Other World , 1988)。另有 多篇重要论文发表: 《移置作用与妇女的话语》 (“ Displacement and Discourse of Women ”, 1983)、《阐述的政治》(“ The Politics of Interpretations , 1983)、《爱我及我影一她》 “ Love me , Love MyUmbre , Elle ”, 1984)、《独立的印度: 妇女的印度》(“ Independent India :Wome 'n s India ”)等。 她深受德里达的影响,翻译了德里达的代表作之一《论文字学》 Of Grammatology , 1976),从此成为解构主义者,同时她对 女性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后殖民主义等也有浓厚兴趣。 1993 民主义翻译理论。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兴起 Susan Basset 和 Andre Lefevere 和文化》 的序言中写道: 尽管以经验为依据的历史研究可以证明 翻译方式的变化, 但是要解释这些变化, 翻译学者必须深入探讨 1963 年她出版了《教学机器内外》( Outside In the Teaching Machine ) 书,“翻译的政治”一章就选自此书, 它集中体现了她的后殖 1990)在《翻译、历史

社会权力行使的任意性和变动性,以及对于文化产品(翻译产品是文化产品的一部分)来说,该种权力行使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一观点促使了翻译研究中的“文化转向”,诱发了西方学者对权力、意识形态和翻译关系探讨的兴趣。狭义的“翻译研究派” 的影响已经开始减弱。文化转向的表现主要是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等“后现代”翻译理论的发展。后殖民翻译研究与当代文化理论中的后殖民主义理论有密切关系。 后殖民主义是从原殖民地出发,解构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它关心的是政治、民族、种族、帝国主义等政治色彩非常强烈的问题,旨在考察昔日欧洲帝国殖民地的文化(包括文学、政治、历史等)以及这些地区与世界其它各地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理论主要研究殖民时期之后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文化话语权力的关系,以及有关种族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方法,揭露帝国主义对第三世界文化霸权的实质,探讨“后”殖民时期东西方之间由对抗到对话的新型关系。 后殖民主义理论主要是由一批出生在原殖民地而后在宗主国中成长的一批知识分子提出的。对于它兴起的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是在十九世纪后半叶就已萌发、而在1947 年印度独立后开始出现的一种新的意识和新的声音。其理论自觉和成熟是以赛义德的《东方主义》(1978)出版为标志。在赛义德之后,最主要的理论家有斯皮瓦克(Gayatri Chakravorty Spivak )、霍米?巴巴(Homi K.Bhabha )等。霍米?巴巴张扬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