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4.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4.2《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了解了力有大小和方向及力对物体运动与形状的影响后,从本课开始,指导学生认识一些具体的力。本课按照从现象到认识,从探究到利用的线索编排而成。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发现物体的弹性并按弹性大小给物体排序。这一部分包括两个逐渐扩展的内容: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弹性。教材利用一组图片:压弹簧、拉橡皮筋、弯尺子、捏海绵等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它们的共同点:施力时物体形状改变,撤除外力时物体又能恢复原来的形状。在发现了弹性较大物体的形变特点后,进行弹硬币的活动,使学生在分析中发觉即使肉眼观察不到,这些物体的瞬间形变也是客观存在的。其次,要求学生列举弹性大小不同的物体,并给它们排序,力图在列举与排序中,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物体的弹性,从而认识到物体弹性的普遍存在性。

第二部分,探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要求学生按照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先预测,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结论:钩码的数量越多、弹簧的长度就越长。如果要使学生发现弹簧伸长的长度与钩码的数量关系(拉力大小),就需要认真记录实验中的数据,然后对所获数据进行分析、整理。教材提供的方法是:各组分别将挂有不同数量钩码的弹簧挂放在一条直线的不同位置上,然后标出这些弹簧伸长的距离。在学生具有丰富的弹性感受后,教材对“弹性”、“弹力”进行了水到渠成的阐述,并通过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学生在思考中懂得: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度的,这是受力与形变成正比的先决条件。

第三部分,研讨弹性的应用。教材列举了三个现象:一是撑杆跳高运动员撑杆跃起时的受力情况;二是孩子玩跳跳球时的受力情况;三是自行车车座利用弹簧缓解颠簸冲击的现象。利用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在这些现象中哪些物体被施加了力?哪些物体的形状发生了改变?去掉了外力后又引起了什么变化?这些变化产生了什么样的力?让学生学会在分析中,了解物体弹性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关注身边存在的科学现象。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了解了力的大小和方向,并认识到力能使物体形状或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弹簧等物体产生的弹性、弹力现象是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他们可能根据自己日常生活经验和已有的学习经验对这种力的现象进行过解释,但是他们还不能通过比较系统的、比较完整的探究活动来认识弹性和弹力。

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探究发现生活中弹性物体的共同特征。

2.能够区分弹力与弹性。

3.能够做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关系的实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物体受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恢复原来的形状。

难点: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评价任务

1.认识弹力。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弹簧拉伸长度与拉力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弹簧、橡皮筋、钢尺、海绵、硬币,钩码,实验数据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

一、研究弹性物体的共同点

1.谈话:同学们,还记得三年级做过的气球实验吗?当时你们有什么发现?让我们来重复做一遍这个实验,看看会不会有新的发现?

2.学生实验。

3.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4.提问:如果用其他的物体做实验(如弹簧、橡皮筋、橡皮、钢尺、海绵、橡皮泥等),会不会有同样的实验结果呢?

5.学生实验。

6.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7.小结:当物体受到外力时,形状发生变化,去掉外力时,又恢复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弹性”。这种使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的力叫做“弹力”。

8.提问:你们知道人们利用弹性的一些事情吗?

9.学生讨论、汇报。

二、研究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

1.谈话:同学们,如果把钩码挂在弹簧上,会发生什么现象?

2.学生回答。

3.提问:如果每次增加一个钩码,弹簧拉伸的长度会有什么变化呢?

4.学生预测。

5.学生实验。(把实验结果写在活动记录上)

6.分析汇总实验结果。

7.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8.提问:如果无限制地将钩码挂下去,还会有刚才的规律吗?弹簧会怎样?

三、拓展与延伸

1.问题:除了拉力会影响弹簧的长度之外,还有哪些相关因素也会影响弹簧的长度?

2.撰写一篇科学小论文,畅想弹性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课堂中要给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每位学生都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建立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提供他们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想,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等方法,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鼓励学生敢问、会问,教师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和谐的宽松气氛,让学生敢想。敢问、敢于表达真实情感,不论学生的回答正确与否,教师应先给予积极鼓励,赞扬他的勇气,在给予点拨和启发。其次,教师通过示范,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启发引导让学生从课题上质疑,从矛盾处质疑。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